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禁忌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文化禁忌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文化禁忌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文化禁忌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1-03-10

作者简介:赵雷(1967-),男,山东金乡人,济宁师专中文系讲师。

第23卷第2期济宁师专学报

2002年4月V o l 123N o 12

Jou rnal of J in ing T eachers’Co llege

A p r 12002

文章编号:1004-1877(2002)02-0033-05

文化禁忌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赵 雷

(济宁师专中文系,山东济宁272025)

摘 要:文化禁忌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各种方式对审美活动发生着影响,意识形态的媒质作用也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强化着这种影响。文化禁忌通过两种方式进入审美领域,一是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一是艺术化展示。前者多集中影响于个人的人格美,并延及到与此相关的社会事物的美丑与否,后者则多影响不同类型的审美意识,并相应地体现着艺术家的文化理想和判断。同时,反禁忌乃是审美活动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文化禁忌;意识形态;审美活动;反禁忌中图分类号:B 83-02 文献标识码:A

解题及分析框架

这里涉及到对禁忌、审美活动及意识形态的

理解问题,共同构成本文的分析框架。在社会学、人类学及民俗学界,禁忌一般被认为是对于某些社会行为、信仰活动予以约束、限制的观念和做法的总称,具体指称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对受尊敬的事物不许随便使用,二是对受鄙视的事物不许随便接触,否则即会招致不幸。上溯其渊源,则可以说,人类最早的禁忌,产生在原始社会,从本质上讲是人类对于灾祸的一种自觉的防御行为,由于此时期神性与凡俗的混淆,禁忌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操作的仪式与行为都充满了令人敬畏的神秘色彩。而禁忌与宗教之间的亲密联系,乃使禁忌更多地与世俗生活发生关联,并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到今天:一个方向是禁忌转化为风俗、习惯,另一个方向就是以巫术的方式发挥作用。在民俗传承中,禁忌常被强调为“禁止”或“抑制”,被人们视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渗透于日常生活的

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心理和行为。

[1]

审美活动从本质上说乃是对一定文化秩序的响应、重组和重建,因此,在一定文化圈层中存在着的,作为一定文化秩序自我保护机制的文化禁

忌,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对审美活动发生影响。在原始时期,文化禁忌的主要形式是图腾崇拜以及与之相关的禁忌形式,此时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审美活动往往集中在图腾崇拜的周围,审美活动所设计的“文化地图”与图腾崇拜实际设定的人文关怀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作为在自然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俗信仰,对信仰该图腾的氏族成员来说,图腾既是氏族的标志,也是每个氏族成员的标志,全体成员对之都怀有一种敬畏心理而加以膜拜。李泽厚指出:“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作出上述种种‘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

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2]“龙飞

凤舞”的巫术礼仪活动“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浓缩着、积淀着原始人们

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3]青海大通县孙

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上的舞蹈图案,便是这种图腾活动的表现。

其后,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化解魅行程的深入,个体意识的加强,文化禁忌逐渐以无意识的方式对审美发生作用,这就与意识形态有了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例如生殖崇拜,其本身也是作为人

33—

类自我保存和发展的文化秩序和手段而存在的。在原始时期,生殖崇拜采取了象征而又直接的方式进行,对女性和男性的生殖器崇拜在现代人眼里是非常裸露的,但在原始人的眼睛里,却丝毫没有任何猥亵和邪恶的意味。[4]当其经过文化积淀转而成为人类自我意识时,却与意识形态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就中国来说,经过先秦理性精神的洗礼,文明社会中的生殖崇拜就转以祖先崇拜的方式,以宗族祭祀的具体形式存在了。儒家的一套伦理道德在赋予原始文化精神以实践理性形式的同时,也对其予以根本改造。转换后的生殖崇拜具有了两个禁忌的基本内容:一是对于生殖器官的禁忌,一是对于乱伦行为的禁忌。当然,对乱伦行为的禁忌在原始社会后期也同样存在,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的延续。但在儒教社会,对乱伦行为的禁忌主要不是从血缘关系上看待,而是从宗法关系上看待,如此一来,在血缘上并无关系但存在宗法关系而真诚相爱的两人,往往被加以乱伦的罪名而受到严厉的批判,甚至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对此,从史书及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到。

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我们坚持由卢卡契在其晚年巨著《社会存在本体论》中开辟的阐释方向,即从本体论出发来思考意识形态问题。从生存论的本体论出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之成为社会存在物,必须接受社会教化,其思考赖以进行的语言和基本概念、赖以评判一切现象的信念和知识,都要来自于社会教化,而后者所体现的通常是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主导精神。这就是说,意识形态恰恰是人之为人的规定性,创造意识形态、超越既定的意识形态的笼罩成为人之为人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规定。在此前提下,哲学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就是“精神性的世界整体”,人对世界及自我的观念、情感和表象是其核心和根本内容,意识形态具备历史性、意向性、前提性、隐蔽性。从生存论的本体论看,意识形态恰恰锚入人的生存论结构,成为人的基本规定性。意识形态通过语言与教育,成为人生存的基本证件,我们或者操持既定的意识形态话语(这往往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以另一种意识形态来批判既定的意识形态,而不可能逃离于意识形态之外。不存在某种永恒的精神性的世界整体,任何宣布已达到永恒精神的企图都不过是妄图在观念上统治世界的一种表现,而这又不过是现实变动尤其是现实的政治经济情况某种曲折而又必然的表现而已。[5]显然,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现实性的活动,不可能逃避既有意识形态的笼罩,不可能一无所有地开始。因为从事审美活动的现实性的人生活于意识形态之中,后者构成他的内在的规定性。我们不可能设想一个虚幻的审美主体,正如我们不可能设想一个同样虚幻的审美客体。文化禁忌本来是一种原始民族对“魔鬼力量”信仰的表现和延伸,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这种信仰逐渐转化为一种习惯和传统,并且,禁忌同法律的不同就在于法律依据的是客观的现实和实际需要,而禁忌则来源于传统习俗,并以想象的因果关系为基础,所依据的是心理现实。相沿成习的风俗习惯和禁忌习俗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呈现出鲜明的程式化的特性,禁忌本身已经基本上消除了原始巫术观、宗教观的虚幻色彩,转而成为影响人们心理的文化模式,并主要存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种礼仪之中。人们置身于一定的禁忌体系中而不自知,这是因为当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整套做人的模式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整套禁忌的体系。本尼迪克特说:“没有人会用不受任何影响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人们总是借助于一套确定的风俗习惯,各种制度和思维方式来观察这个世界的。即使在哲学探索下,人也不可能超越这些俗套:他的真假观念仍然与特定的传统习惯有关。”[6]禁忌因此成为意识形态的构成要素之一,而当人们从事一定的审美活动时,禁忌中所包蕴的观念、情感和表象等“精神性的世界整体”就会流露出来,制约着审美活动的类型和方式。

日常生活中的禁忌与审美活动

文化禁忌进入审美领域通过两种渠道而展开,一是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一是艺术化的展示。前者从审美上看集中于个人的人格美,并涉及到与此相关的社会事物的美丑与否,后者则更多地展开不同类型的审美意味,并相应地体现着艺术家的文化理想和判断。

我们首先对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中文化禁忌与审美之关系予以简要分析,在此我们以禁忌的对象分类为参照。从对象上进行分类,禁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的禁忌、物的禁忌、数字的禁忌、人名的禁忌。从审美上看,这四方面的禁忌都圈定

4

3

了美丑的领域,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禁忌风俗而做出判断,其中包括审美判断。这就是说,禁忌实际上已经设定了神圣的或卑贱的,当人们与其相遇而产生情感反应,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时,只不过是遵照禁忌的先行设定行事罢了。

人的禁忌影响及审美的表现主要是对某一类人的审美判断,例如:寡妇禁忌是父系社会形成后普遍存在的禁忌,寡妇是禁忌的对象这一观念在我国自古就有,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郑公伐楚陈时不愿与贾获之母同车,《列女传》则记载赵简子伐楚时,不与妇人同舟而渡,这是因为寡妇不仅被认为是不洁之人,而且被认为是不祥之人。在禁忌中,寡妇的形象与丑恶、凶狠等语义联系起来,至少不是一个可以同情的对象。例如台湾高山族的阿美人部落,将寡妇“视为‘吃人精’……在人们心目中形同‘恶灵’,污秽不堪,丑恶无比”。[7]

物的禁忌,可大体分为动物禁忌、植物禁忌、器物禁忌、天体禁忌。动物禁忌的例子可以举出乌鸦和猫头鹰的呜叫,它们多被视为不吉之兆。忌闻猫头鹰夜鸣,在我国周朝、汉朝时就有了。《说苑》记载,齐景公对猫头鹰夜鸣“恶之甚”,《汉书?霍光传》说:“枭数鸣殿前树上,大怪之。”猫头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较为丑恶的禽类,即使到现在,虽然我们都已知道猫头鹰是益鸟,可还是很难将其纳入审美领域。被禁忌的植物,主要有古老的树木,庙旁、村后、坟茔的树木,以及被视为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同样的一种树,栽在坟茔与公园,对处身于特定文化禁忌圈层中的人们来说,呈现出的意味、情绪、经验大不相同,原因在于其中负载着禁忌的语义,这又与人们无意识中对植物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宗教观念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关系。再比如,以色列的国旗由蓝白两色组成,据说源于犹太教祈祷用的披肩,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日常商品中是禁用的,这里更多体现出了禁忌的神圣性。这种禁忌观念在当代社会更多地表现于工艺产品的设计中。

数字的禁忌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至今仍是笼罩着芸芸众生的巨大阴影。例如“4”在中国、朝鲜、日本都因其与“死”发音相近,而将其视为不祥之数,在社会生活中是极力避免的。在韩国,昔日几乎什么都不用“4”,在中国,车牌号码上的“4”同样令人心情惊惶。这也是一种对世界的观念和情感反应,虽然是虚假的反应。作为当代审美文化总体之重要组成的商品广告设计对于这样的数字禁忌是非常敏感的,我们都习以为常的末尾带“6”或“8”的商品价格,从根本上说乃是投合我们的渴望慰藉、安全的心理需求。在中国,像“3”“6”“9”之类所谓的吉祥数字至今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文化禁忌的角度对这类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应当纳入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问题域。

人名的禁忌属于对“崇高”和“神圣”事物的避讳,或者表示晚辈对长辈的敬重,或者表示某种等级秩序,总之是为了维护一定文化秩序的平衡。对于人名的禁忌颇能造成特别的审美情调,例如“吉尔吉斯妇女不得正视翁及年长于其夫的亲属,口不得道其名字。倘其名原为常见事物,必须用隐语表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子的丈夫亲属中有羊、狼、河、芦等名字,可是这些普通字眼她都不能说。因此,当她要告诉她的丈夫,在河的对岸的芦苇丛中有狼在窃羊而走的时候,她只能说:‘看哟!在潺潺者的那边的索索者当中,一个嚎号者正在拖走一只咩咩者!’”[8]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许多禁忌,举凡居住、服饰、饮食、交通、道德、礼仪诸种民俗中,包含了很多禁忌成分,在原始宗教性禁忌逐渐转化为日常习俗和生活习惯,尤其是附加上许多意识形态因素之后,一个人能够严格按照文化禁忌为人处世,那么他就是一个具备典范性人格因而拥有内在美的人。这与包括禁忌在内的民俗审美心理的群体体验特质有关,“在一个群体内对美有一种认同感、契合感。”“哪怕是相貌平平或平常人看来丑陋的东西,一旦被一个集体或民族视为图腾,它的形象在这个集体或民族中会变得非常高大和圣洁,是完美的代表,任何个体都必须调节自己来顺应这种审美的观念,否则便会受到集体的耻笑和严惩。”“个体要严格地遵从群体,对一个群体定型的风俗,人人可观,人人可享,人人要恪守,个体获得的美感是在一种群体共同体验前提下获得的”。[9]

文艺中的禁忌表现与审美活动

在文学艺术中,禁忌的表现具有多种形态,不过如果从禁忌的本质属性上看,则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一是对神圣事物的尊崇,其二是对可畏惧的事物的避忌。在审美活动中,在对禁忌的上述两种

5

3

表现中都投射着民间社会的价值理想,那些对禁忌对象充满恐惧的虚构性想象往往折射了对不可知的偶然性因素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而在更多情况下所透露出的是对人类自身力量的某种肯定。而且,人们还将禁忌对象看作调侃、戏谑的对象,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心态,是一种超越禁忌的企图。例如许多广泛传播的戏鬼故事,较为典型的就是刘义庆《幽明录》中“宋定伯卖鬼”故事。

据我粗浅的考察,在文学艺术中,文化禁忌涉及于审美的大约有三方面,即禁忌主题的表现、禁忌影响及审美类型、文化禁忌对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

在中国民间叙事中,对禁忌主题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守禁或违禁的过程来进行的。例如盘瓠神话:盘瓠原名龙犬,只要罩上金钟,蒸上七天七夜,就可以永远拥有人形,可高辛王后急于见到女婿,只蒸了六天六夜,就把金钟揭开了,结果盘瓠从足部到颈部已成人形,但头部却仍保持了龙犬的本来面目。[10]这一故事体现的是不能揭盖的禁忌主题,是以违禁的过程来表现的。再如民间广泛流传的巧媳妇故事《讳九》,王老九的媳妇给公公汇报说:“一位名叫张三三(张老九),一位名叫李四五(李老九),手拿一瓶交冬数(江苏为酒的代名),约定今天重阳节(九月九)来请公公去赴宴。”这是表现名讳的禁忌主题,但在守禁的叙事中却突现了巧媳妇的智慧。实际上,守禁与违禁只是同一禁忌表现的两个方面,二者也可以相互转化,而都是对禁忌民俗观念的验证。至于文化禁忌中的审美类型,我以为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如下四种类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所举例证来自于曲金良的著作《后神话解读》。而且,本文的分析也是十分简单的,因为这种分析需要具备坚实的民俗学与文化学基础。[12]

第一种类型是狞厉。例如隋代释彦琮《鬼神传》记载宗岱与鬼辩说“无鬼论”而身亡故事,干宝《搜神记》所载“施续门生”故事,想象中的鬼都是一副狞厉可怕的面目,这种狞厉与饕餮鼎纹的狞厉不属于同一类型,但我们同样可以从中体悟到纷纭世相,体悟到人生在世的偶然性和荒诞性,因为说到底,恶鬼不过是对世间某一类人的变形而已。

第二种类型是滑稽。在此,禁忌对象变成了人类机智和力量的戏谑对象。“宋定伯卖鬼”故事当属此类,而刘义庆在同一部书中还讲了一个“傻鬼推磨”的故事,傻鬼不懂恐吓人以获得吃食的关窍,结果白白给人推了两天的磨。这一故事与民间流传的“傻女婿”故事堪相媲美,这里作为禁忌对象的鬼成了人们调侃的对象。

第三种类型是喜剧。在幽明幻象故事中,原本是禁忌对象的鬼在叙事中转而成为喜剧类型。如清代许秋土宅《闻见异辞》有一“大头鬼”故事:“于公(于谦)为诸生时,当八月三更,乘月如厕,寂寞无聊,口占诗一句云:‘三更半月三更半’。沉吟之际,忽见地下钻起一鬼,头如栲栳大,答云:‘八月中秋八月中’。于以手摩其头曰:‘小鬼好大头。’鬼答曰:‘相爷好大胆。”’这里的大头鬼不但没有丝丝鬼气,反而颇有人情,一番对答很有喜剧情调。

第四种类型是荒诞。例如传为牛僧孺所作《周秦行记》,将戚夫人、潘淑妃、杨玉环、王昭君等著名美人聚在一处,酬酢对答,发泄对世事沧桑的不满,本身即具荒诞性,更属于游戏文字。这种幽明幻象艺术原本所具有的禁忌成分已被降低到最低程度,与当代戏剧《一个生者对死者的访问》、《潘金莲》有某些相似之处,只是《周秦行记》还有政治动机在内,以及夹杂有封建士大夫一览群美的性幻想。在这一点上,已经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反禁忌意味。

如上四种类型从文化禁忌影响审美活动类型的强度说,是逐步递减的:狞厉型中潜在的禁忌成分最多,禁忌与审美之间的关系也最直接,而到荒诞型,两者之间的关系几乎已经难以明辨。

文化禁忌同样影响及艺术表现方式。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杜贵晨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比较集中地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他是从数字进入该问题域的,他认为,中国古代文论批评从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后,基本上是一种“象”的批评,对“数”是相当忽略的,而“数”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基于上述思考,杜先生对古代文学中的数字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不懈研究。例如,在专著《“三”与三国演义》中,他分析了“3”这一数字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并提出若干分析概念。而在《三而一成与鲁迅小说的叙事艺

6

3

术》专论里,杜先生又进一步分析了鲁迅小说中存在的以“3”结构小说的种种现象,认为从此意义上讲,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文化精神的承传上尤其如此。杜先生的研究堪为本文所提问题之佐证,只是切入点有所不同。

类似例证尚有许多,而且在其他艺术门类中同样存在文化禁忌作为艺术无意识对艺术表现方式发生影响的情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人物画,至少从阎立本开始确立了一个传统,即为突出帝王一类人物的神圣不凡,而将其他人物在比例、尺寸上缩化,这一传统其实是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禁忌在内的,与史书、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讳字,从文化禁忌的意义上讲并无二致。这一传统并未因某些学者所说的从古代向现代转换所产生的文化断裂而消亡,我们只要回忆一下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所谓“高大全”的模式,对于这一传统在当代的延续当会产生切身理解。显然,只要既定的文化禁忌没有破除,它就必定会对文学艺术的表现方式产生影响。

结 语

上文叙及禁忌作为约制对审美活动发生的影响和限制,实际上,禁忌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从类型学的角度说,现代意义上的审美活动在与文化禁忌关系上表现为受约与反禁忌两种类型。而且,反禁忌恰是审美活动的本质所在。鉴于此点已有国内外许多美学专家论及,且非本文论述中心,在此只做一简短的理论分析。

审美活动从本质上说乃是对一定文化秩序的响应、重组和重建,现代意义上的美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点是人的自由,而人的自由的否定性本质使得审美活动不断保持着对于既定文化秩序的批判视野。将这一基本立场带入本文所提出之论域,则本质的审美活动必然以一种反禁忌的方式进行。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纠缠混杂的情形,一方面,既定的文化禁忌以各种方式或隐或显地划定审美的范围、品格,另一方面,本质的审美活动又内在地试图并最终超越既定文化禁忌的笼罩。而且,审美经典本身往往也构成某种禁忌,同样成为后来者既敬畏而又不断试图超越的对象。美学史、艺术史提供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即如鲁迅,在他运用数字来结构故事的同时也不断对中国人的数字禁忌冷嘲热讽,十分典型地体现了处身于特定文化禁忌中的艺术家对待文化禁忌的矛盾态度。

总之,对文化禁忌所做的美学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上的审美现象有一更恰切的理解,而对于当代审美文化建设来说,区分积极的健康的禁忌与消极的迷信的禁忌,并在此基础上从事审美实践,将会使审美文化的发展更合乎人性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献忠1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第七章1中国

书店,1991年版1

[2][3]李泽厚1美学三书[M],P181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1

[4]仲富兰1现代民俗流变[M],P28-30上海三联书店,

1990年版1

[5]俞吾金1意识形态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1993年版;

关于意识形态与文艺之关系,论文艺研究的意识形态论

维度[J]1广西师大学报,20011

[6]本尼迪克特1文化模式[M],P2,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版1

[7][8]李绪鉴1禁忌与情性[M],P60,P66,国际文化出版公

司,1994年版1

[9]高天星等1民族审美心理意识与文化精神[J],民俗研

究,1995,41

[10]高明强编.创世的神话和传说[M],P130,上海三联书

店,1988年版1

[11]娄子匡编.巧女和呆娘的故事[C],P16-17,国立北京

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第9辑1

[12]曲金良.后神话解读[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1

[13]杜贵晨.“三”与三国演义〔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0

年出版;三而一成与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Z],为2001

年11月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国

际学术研究会”提交论文1

(责任编辑 赵 民)

7

3

大文化、大美学视野中的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

复旦科技园学院“黄果树领导干部创新发展专题研修班”演讲提纲2014年元月11日 大文化、大美学视野中的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 主讲:庄志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 Email:zzmy@hotmail. com 新浪微博:上海庄志民 庄老师简历自述 曾是下放知识,文革期间进的大学,硬是靠鲁迅所赞美的“韧”劲,在高校打拼到现在。所以在“卡拉”时喜欢“OK”那首《爱拼才会赢》。 1974年留校任教,高校教龄近四十年,热爱教育事业,一心想做个好老师。 1986年在安徽大学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因为在这之前在上海人民出本社出版了两本美学著作。 1991~1993年作为交流教授赴美在中部华盛顿大学任教并进修。 回国后作为引进人才到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任教,被聘为教授,1995~2001年期间任系主任,后任旅游文化创意设计研究室主任。 社会兼职有: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休闲乡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东联(上海)创意设计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旅游顾问、上海景语旅游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旅游文化与战略管理 与本论题相关的主要著作(独立撰著): ●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空间,学林出版社,1999 ●旅游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 ●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002年以来出版发表的部分相关论文: ●《国际化视野中的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定位和塑造》,《2003年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 文化发展与国际大都市建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合作者:吴杨 ●《体验经济时代的上海都市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研究》,《2002年上海文化发展蓝皮 书:文化创新与城市发展》,2002 ●《美学视野中的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定位》,收入《世纪之交的上海审美文化建设》一 书,作家出版社2002 ●《论千古名作<醉翁亭记>与滁州市旅游产业发展以及产品设计的相关性》,发表于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注重对“心”经济的研究》,《文汇报》2002年10月8日 ●《申博成功的上海将使世界更精彩》,《现代领导》2003-1 ●《打造上海的“精彩”》,《文汇报》“文汇时评”专栏2002年12月6日 ●《上海旅游定位:精彩之都》,《人民日报华东版》2002年9月26日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企业文化-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企业国际化的蓬勃发展,然而,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碰到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本文分析了跨文化研究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以帮助跨国企业减少文化冲突,实现其预期目标。 关键词:国际化跨文化研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大量的外资企业来我国投资建厂,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外资企业有20多万家。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其经营领域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以此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利用更为广阔丰富的生产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一大批国内企业蜚声国际,令世人瞩目。 据统计,我国在境外有投资企业6000多家,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而且,还有一大批其他国内企业正准备加入国际经营行业。然而,跨国经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绝非易事。因为要面对的是一个拥有诸多差异的经营环境,这些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文化环境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 如果一个跨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不考虑文化差异,而一味地照搬、照抄在自己国内的做法,其结果将是致命的。所以跨国企业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所投资国的文化差异,实施跨文化管理,完善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体制。 跨文化管理在企业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管理的内涵 跨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管理顾问公司罗兰?贝格曾对我国50家国际化大企业跨国经营进行调查,其中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受访企业认为,东道国语言和文化是海外经营区位选择中最次要的因素,这一结果十分令人担忧。他们觉得文化和外国市场的知识不是很重要,只要其产品好,什么地方都能卖,这种认识一般发生在企业国际化的初始阶段。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只要有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制度,国外经营生产过程就能顺利进行。这充分说明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制度只是外在约束,而文化才是内在影响。 当制度没有形成文化形态时,其成本自然就会很高。而当制度形成文化形态时,员工就会在一种文化环境里自觉工作,制度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制度不能代替文化发挥作用,而文化可以部分代替制度发挥作用。 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按照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G?Hofstede 教授的观点,文化是同一环境中生活的人的“共同心理程序”。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 文化作为一系列观念、习俗、规X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它有自身的特性和运行规律。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就有不同的文化,正如哲学家帕斯卡在其《思想录》中所说的那样:“在比利牛斯山这边是真理的东西,在比利牛斯山那边就成了谬误。” 企业管理中的文化 美国学者戴维?A?利克斯曾指出:“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这一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认为,国际企业其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禁忌1

姓名称谓 中方有亲属工作上有区分 中国尊敬长辈的优良传统依然代代流传,如果子女直呼父母的姓名会被认为是忤逆不敬缺乏教养的表现。汉语中有很多称呼长辈的亲属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姥姥等,同时还有张爷爷,李奶奶,孙阿姨等由姓氏加辈分称谓构成的称呼语。 在工作中,单位一般有上下级的分别,下级称呼上级一般以职务相称,如总经理,董事长,厂长等,有时会在职务前加姓,如王总等。 西方英语国家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很少考虑地位、辈分、年龄等差距,常常直接以姓名相称,这在他们看来是在表示平等与亲切。everyone borns equal 不可妄称耶和华上帝的名字;妄称者必有罪 人们对god, heaven, christ, Jesus 等有关宗教的词语怀有很深的敬意,认为只有在严肃庄严的语言中才可以使用这些词语 老 生老病死 生 在某一时期,汉语中表达怀孕,生育的词语是不能直说的。受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怀孕及生育与性行为有关,所以生育之事也沾染了“可 耻”的性质,往往不直说。在旧时中国社会,人们十分看重子嗣,生子添丁是家 庭中一件大喜事,所以人们常常将妇女怀孕婉称为“有喜了”。在现代社会,人们 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涉及到生育的问题一般不再避讳,怀孕、孕妇、分娩等 都是会话中常见词汇。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可以直接谈论生育的问题不用加以避 讳,英语中也有一些委婉语表示怀孕,如eat for two/in a delicate condition /expecting a child/well—along(心满意足). 老 中方人会变老是自然规律,中国人对待衰老没有什么特别的顾忌。在汉语中“老” 字没有贬义有些时候它还含有褒义。在中国“敬老尊贤、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流传千百年,汉语中有很多称赞老年人的成语如:“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等。在中国,“老了”并不等于没有能力了,相反“老”是智慧、权威、学 识的象征,老人们都以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为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 前”“老马识途”“姜还是老的辣”等俗语都是用来形容老年人丰富的经验。“老张” “老孙”是汉语中特有的称呼方式, 西方禁忌说”old”.”Old”inducates someone is not useful,sick and ugly “O ld ” can be said”senior, the long-lived, elderly men, a distinguished gentleman ” 病 中方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向往长生长寿,避忌说死。受伤,生病使人痛苦,很可能让 人死亡,是人们最不想经历的事情。死亡是人们的意识中最恐怖的事,所以在汉 语中,表达这些事物的词语都是语言中的禁忌,这一观念在今天的现代汉语方言 中还可以找到影子。在北方某些地区,受伤常常被称作“挂彩”,在南方,则称为 “带花”。在某些地区,人们忌讳说“吃药”而称“吃好茶”。在香港探望病人时, 忌送剑兰、梅花等花束,因为剑兰与“见难”即日后难相见谐音,“梅”与“霉” 谐音,被视为倒霉,这些花卉被视为“不吉利”特别不适合送给病人 西方如西方人用B.0.代

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

《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 所属系部:文化与艺术系 制定人: XXX 合作人: 制定时间: 2012年7月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 课程代码:0104 FE学分:2 学时:32 授课时间:第学期授课对象:全院各专业学生 课程类型: 基本素质选修课(文化类) 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以旅游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史上的一些基础知识,丰富比较文化知识和旅游审美知识,培养其国际视野,使其会游能悟,并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本领,掌握基本的用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 1. 通过教师介绍和视频观赏,能基本分辨中西旅游文化的审美特征。 2. 通过自我学习和师生互动,能熟练讲述中西造园的艺术手法及各自特点。 3. 通过课堂视听和课外练习,能够掌握中西建筑的不同风格。 4. 通过课外作业、资料查找、编写旅游资料等,提高对中西方人文景观的鉴赏能力。 知识目标: 1. 知道中西旅游文化的审美特征。 2. 理解中西双方在自然景观审美趣味上的差异。 3. 了解中西造园及园艺的艺术手法及各自特点。 4. 懂得中西雕塑的题材样式、雕塑的材料和技巧。 5. 掌握书法与西方美术字、中西绘画观念与绘画题材之异趣。 素质目标: 1.通过对中西旅游文化审美特征的了解,感受中西旅游文化的不同审美魅力。

2.通过对中国旅游景点和营造艺术的具体了解,产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3.通过对中西旅游文化的深入赏析,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类文明、传统美德和现代理念。 4.通过学习写游记、编写旅游资料等,体验旅游之美,激发对旅游持续性的游赏和热爱之情。 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能力与素质 1、针对动漫专业的学生,课程中《书画品》单元补充了艺术史论,培养其艺术素质。 2、针对电艺专业的学生,培养其综合艺术素质。 3、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培养对旅游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能力。 4、针对国际教育学院尤其是其商务外语专业的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及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5、对其他工科各专业,培养学生的旅游能力(有钱有闲只是外部条件,会旅游能感悟才是自身能力),丰富其业余生活,调济、支持其职业生涯。 三、课程内容设计: 序号模块(或子模块)名称学时 1 风土情 2 2 审美心 2 3 山水游 2 4 建筑观 4 5 园林景 4 6 雕塑赏 2 7 书画品 4 8 工艺饰、服装艺 4 9 饮食尝、游乐术 4 10 游记文 2 11 学生旅游影视(照片、视频)文字作品交流 2 合计32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异同,缺一个可不可以? 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生产者、制作者恰恰不是“大众”而只是“小众”,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虽然大众在市场上作为买方常常倍受逢迎、倍受奉承,但在文化上恰恰不具主动性和支配权。 如今人们所说的“大众”已不是往常所说的“工农大众”,而主要是指现代都市大众,是指那些生活在现代都市之中、或受到现代都市化进程影响的乡镇和农村的社会人口,其人多势众,但成分复杂、界限模糊、情况多变,完全不是“工农兵”等概念所能涵盖。 大众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综合进步的结果。从大众文化的产生看,它有赖于3个基本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相对发达,这是经济条件;二是言论出版自由的保障和社会观念的普遍开放,这是政治条件;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和渠道的形成,这是技术条件。而当代和当前大众文化之所以呈现前所未有的普及浪潮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是由于在这3个基本条件上又增加了新的因素。在经济条件上,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一体化趋势打破了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壁垒,而横向交流中首先和直接的交流是大众文化的交流。在政治条件上,社会生活日趋民主开放,社会文化信息激增,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在技术条件上,在广播电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卫星、电脑和因特网,形成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传播网络。这种信息一体化不仅是跨地域的,也是跨阶层的,百万富翁与平民、政治文化精英与寻常百姓,都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转播,在电脑面前人人平等,结果是阶层特征淡化,文化朝雅俗共赏的方向发展。 大众文化是反映最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文化。这里的“大众”兼有数量、时间和空间的3种规定性。其一是数量庞大,大众文化大量复制,消费对象或受众人数众多,与象牙塔上曲高和寡的所谓“文化精品”截然不同;其二是时间迅速,影视文化代替了印刷文化的主宰地位,大众文化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广泛传播,使过去对文化消费的“读”和“想”变成了“看”与“听”,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几乎是同时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其三是空间广阔,大众文化辐射范围宽广,冲破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等的界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而大众文化中的“文化”,无疑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即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广泛的社会文化。 大众文化是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商业性、流行性和庞杂性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商业性。大众文化的商品性能压倒非商品性能,直接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是要市场上的大众拿钱购买和消费的。这就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即它是商业性文化。 第二,流行性。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最新文化时尚的表现。只有流行才有市场,流行性是大众文化生命力之所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正是大众文化流行性的写照。 第三,庞杂性。由于大众文化在构成上的复杂性,以及产生大众文化的社会复杂性,使得大众文化先天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成分,具有庞杂性的特征。 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打破了文化阶层对文化的垄断这种文化特权现象,使文化从文化的金字塔里走出来,走向民间,走向广场,走向家庭,与亿万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直接的关系,成为他们的日常活动,使文化(特别是狭义的文化艺术)摆脱了过去那种只依附于极少数人的寄生性,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性。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篇一: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

北外 跨文化管理 作业Assignment 01

第1页(共4页) 管理学作业答题纸 跨文化管理 01次作业(第1-4单元)答题纸 本次作业满分为100分。请将每道题的答案写在对应题目下方的横线上。 题目1 [50 分] 1. 请运用文化的冰山理论,基于以上材料,分析TESCO的企业文化。 答:①、我们在分析企业文化基本内容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时,从它们表现方式的相异出发将它们分为深层、中层和表层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一种由里到外的显性程度逐次变大的结构。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我们自然要重视这种由里到外的显性程度相异的结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企业文化由下到上的显性程度相异的结构。这种结构形似冰山,我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冰山结构”。 ②、TESCO企业文化中的显性部分: 个性的观念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观念文化的特色,企业必然要大力强调这种特色,以使自己的观念文化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观念文化。正如材料中TESCO所着

第2页(共4页)重宣传的那样: 乐购的核心理念: a、崇信以人为本–––- 我们的成功离不开顾客的支持和员工的努力 b、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赢得他们终身的信任 ③、TESCO企业文化中隐性部分: 任何公司都会注重营运的成本、安全和产品质量,都会强调企业组织、计划、控制、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各项管理的科学,这些理念都是共通的。这部分共性观念是不同企业各自不同的个性观念得以生成、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性的观念不具备鲜明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一般不会被企业突出宣传而是以隐没或半隐没的形式存在,就像冰山隐没在海面下的部分一样。 2. TESCO的企业文化对该公司的跨国发展起到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答:①、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 ②、使用非常有亲和力的店名。 ③、社会责任感 ④、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赢得顾客的信任 题目2 [50 分] 1.请应用你学过的跨文化沟通理论来分析以上案例中的对话。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秘书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秘书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秘书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摘要] 经济全球化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多,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愈加频繁。这对涉外秘书工作人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比比皆是,作为秘书工作者要处理好跨文化交际活动,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出现,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了解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与信仰、交往礼仪、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等就十分必要了。本文就风俗习惯与信仰、交往礼仪、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三个方面对涉外秘书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涉外秘书;文化差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涉外活动日益增多,我们常说:“中国经济要与国际接轨。”但是,我们在“经济接轨”的同时也应重视“文化接轨”。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日益增多。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相互交流的过程。而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跨”字,即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给文化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格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与事物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视野,它为我们提供了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来自陌生文化和国度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交往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从而最终导致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失败。因而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与信仰、交

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

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 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审美活动可说是一种受制于文化意识的生理活动,因它必然包含着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即外在的事物通过人的感官,刺激了入的大脑皮层,人的大脑作出一定的反应。当然,审美活动的这种“刺激一反应”过程有它的特殊性,因它是情感性的,自然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但作为“刺激——反应”的生理过程,乃是一样的。作为一个“刺激一—反应”过程,审美问题也就是外在的物理现象与内在的生理、心理现象的关系问题。所以,审美活动必然受文化意识的影响和规范。苟子在《苟子·法行》中有段话颇能说明这一问题。他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诗》口:‘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渭也。”古今中外之美玉就其物理性能言之,大约无所不同;但古今中外之人,是否都会对玉产生美感呢?甚至产生仁、智、义之类的心理反应?显然不可能。只有我们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国人,因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才会产生如此之美感。同理,初来中国的西洋人往往为中国特色的园林大为惊讶。中国的一些传统画家,往往不欣赏西洋绘画,甚至认为“虽工亦匠”’“不入凶品”。(见邹一桂《小山画谱》) 审美活动就这样受制于文化意识的,所以我们研究传统的审美文化,一开篇就得讨论其与文化之关系。 一、文化和审美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就是经时间的洗礼而沿传下来的一定阶级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巾审美文化则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蚤耍组成部分。对审美文化的理论界说,隅前尚处亨创阶段,在审美文化理论中,存/1着一系列未经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是界十美学和文化学的边缘性科学,对它的深人研究,直接有赖于美学和义化学的现有研究的从体性成就。我国美学的研究,虽已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衬会主义新时期,出于对外开放,引进了曲方各种流派的美学理论,这对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无疑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仅见的说来,美学尚处于前科学阶段,因为对美学的研究对象尚有不同的争议。晰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长期来缺乏必要的重视,虽在八十年代掀起厂热潮,但育至目前尚无一部系统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专著或中国文化史、中同文化学说史这说明建设科学的文化学还须走一段艰巨的道路。鉴丁L述原阅,我国对审美文化的研究方才起步。 所谓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继承全部人类经验的—种重要机制,通常指的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巾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在文化小应区分:个相对独大的层次,即物质的、精神的和艺术的;巾审美文化,既是物质文化的一个必要方面,也是精神文化和艺术文化的一个必要方面,其巾每一方面都仑某种特点。这里,最为重要的是要把审美文化与艺术文化这两个概念的内容加以明确的区分。 艺术文化足以艺术性为其特点的,专供社会审美需要的文化,它包括各类文学、艺术及工艺品,活动的范围涉及艺术价值的生产和消费、艺术价值的保存和传播,以及对艺术价值

服饰民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

服饰民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誉,中国的服饰艺术是中国最有民族性、地域性、人文性及审美性的日常文明。服饰构成了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是民俗生活的产物,服饰是民俗的载体,服饰丰富了民俗生活。我们说民俗即反映出物质文化特征,也反映出精神文化的特征。而其中以服饰是这种反映的最直接、最生动的现实。服饰不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风格、习性、风情的产物和载体,从服饰可以观察到民族过去与现在文化心态的外化面貌。苗族服饰作为少数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服饰之丰富,样式之繁复,为中国56 个民族所罕见。其工艺之精湛,文化内涵之深刻,令人赞叹不已。 一、服饰中的民俗文化 服饰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体现出浓厚的民俗性特征。“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服饰民俗以约定成俗的方式给人们提供了一套服饰消费方面的行为规范。这套行为规范告诫人们在穿着服饰时,只许按照某种方式进行,而不许按照另外的方式进行,前者是常规,后者是禁忌。 二、民族服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这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的的民族服饰构成了各个民族民俗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中,都蕴含着该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布衣族妇女的服装特色是在头上包裹着尖角往左右延伸的帕子,大多为青底花格布、紫青色布或白布,形似两只水牛角,俗称“牛角帕”。这一特殊形制的头饰主要是因为在布衣族的民俗中,牛是圣物,与该民族的牛图腾崇拜有关。彝族流行虎崇拜及葫芦崇拜,所以过去彝族祭司举行丧葬和祭祖时要批虎皮,虎皮披风常作为首领的礼服,另外,彝族服装常常装饰有虎皮纹样。云南洱海一带的白族曾以鱼为图腾,所以这一地区的妇女都流行带“鱼尾帽”,它是用黑色或金黄色的布制成鱼形,鱼头在前,鱼尾后翘,鱼鳞以帽上所缀银泡子或白色珠子表示。苗族中流行过蝴蝶崇拜,人们至今还可以在苗族服饰中见到蝴蝶刺绣图案。台湾高山族是蛇崇拜,高山族的织绣中多有蛇形纹饰,以蛇纹为饰的织绣衣料常被制成裙、衫及结婚礼服,由蛇形纹更演变出了曲折纹、半圆形纹、网纹及菱形纹等。土家族、白族都以白虎为图腾,土家族织锦中的“台台花”文纹样的原型就是虎头,白族对白色服装很是偏爱。蒙古族、维吾尔族、鄂伦春族等大多从事游牧、狩猎、渔业生产活动,由于这些民族在历史上大多信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所以其服饰用色、服饰纹样一般与崇拜对象有关,如大多喜好白色(雪山之色)、蓝色(天空之色)、红色(太阳之色)等,喜用花、草、羊、马、鹰、鹿等动植物的形象做服饰图案和服饰纹样的意象。 汉民族的服饰民俗更是丰富多彩:新生婴儿常给穿“百家衣”,也就是用邻里乡亲提供的碎布头制作的衣服,据说这样可以保佑自家新生婴儿健康成长、福寿两全;有些省区结婚娶亲时的风俗是除了新郎、新娘穿着考究外,公公婆婆服饰也不能含糊,公公必须反穿羊皮大衣,脸上涂满锅灰,然后再以绳牵引媳妇乘坐的车轿到男方家;在安徽,新郎新娘到洞房门口,要互相换鞋,以示白头偕老。 总之,每个民族的服饰都自成体系,它们在形制、色彩、配饰、质料及工艺等方面所形成的独特的形式和内容,都和每个民族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体现了不同民族别具特色的民俗传统。 三、服饰民俗的意义 1、服饰民俗体现文化精神。 服饰艺术虽然是以器物存在的方式而存在的,但它说到底也是人类观念文化发展的产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说课材料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 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

浅谈民族文化与服饰民俗的的关系

民族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带有本民族特点、反映本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民俗,没有民族社会生活的沃土,民俗便无由生根。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我所要论述的是物质民俗中的服饰民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民俗习惯也有不同的服饰。民族服饰指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民族基于生存环境、习俗文化等的差异,有着不同的服饰民俗。 第一,各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社会历经数千年,发展到今天,物质的丰富,社会的进步,为人类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人群的衣着装饰,也是由低到高,由遮体保暖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发展变化着的。这种发展变化,从长过程来讲是逐步的、渐进的,既有其相对的稳定期,也有其突变期。各个民族的先民们遵循本民族的发展脉络而传承,在服装服饰上,有的民族在质和形上都与其他民族无区别,但细品确也有某些相异之处。这就是民族服装服饰民族性的真实反映。 明朝,南迁到辽东地区的满族人,他们的服装是布、皮兼用。迨至努尔哈赤率部起兵后,他们的服饰杂乱无章,出现“上下同服”的现象。直到皇太极时代,冠服始有定制。入关之后,从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换,皆有定制,不可逾越。至于闲散旗人,男皆袍服,以绸缎或布制做,外套马褂,直到辛亥革命,率以为常。满族妇女的旗袍,多有发展,喜用绸缎制做。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为有清一代的时装。 第二,各民族服饰民俗是独特民族文化的结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同时,更主要的是这个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根本支撑,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民族服装服饰就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象展示。这种赋予文化内涵的服装服饰,展现了民族的鲜活个性,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面貌。这些服装服饰,大都由各民族人民自己动手,从纺线到织布,到刺绣到成衣。而且这种手工制作技艺大都是祖传的,不带有任何伪造、模仿的痕迹。有的民族的服装服饰已形成系列,多款式、多层次、多体型,适合多种类型的人穿戴。这是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一图一案,一花一叶,都是精心设计、精心打造出来的。而且在民族特质文化的背景下,每一件又有其不同寻常的艺术特点,堪称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品。比如,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可谓是“有意味的形式”。例如,文山“花苗”,在其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白等花纹,纹路多呈花状、江水状,据说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所居之地。苗族的衣装图案并非每个能织会绣的男女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织绣,什么地方饰什么图案,什么图案表示什么,什么身份年龄的人该饰什么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 第三、服饰民俗是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一个民族特质文化的孕育和发展,都源于当时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服装服饰的发展变化是与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第四、不同的民族反应不同的装饰习俗,不同的民族服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装饰习俗和其中蕴藏着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比如,蒙古族妇女用于头上的装饰品多为玛瑙、珍珠、宝石、金银制成,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牧区女子多用红、绿等色的长绸子缠头。男子冬季多戴尖顶大耳羊皮帽,夏日多戴前进帽或礼帽。壮族妇女喜戴银首饰,多穿无领、佐衽、绣花、滚边的衣服

跨文化交际开题报告

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问题 A Probe into the Differences of Taboo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s (一)选题依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中的语用失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禁忌是世界各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禁忌规范了人们的言语行为与社会交际,而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汉英禁忌语的迥异,就是禁忌语,跨文化交际是现代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语言禁忌现象就成了最基本的要求,可以使跨文化交际更加得体,更清晰的展示出中西方禁忌语的异同,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避免出现言语不当的问题,并通过中西方禁忌语的异同研究出来。 (二)选题意义 禁忌是世界各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禁忌规范了人们的言语行为与社会交际。而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汉英禁忌语的迥异。所以,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因传统或社会风俗不同,会引起对方强烈反感,这样便导致了有些词语我们要避免使用,就是禁忌语。在经济和信息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是现代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语言禁忌现象就成了最基本的要求,可以使跨文化交际更加得体。 本选题重点关注日常交流中跨文化交际语的禁忌语,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里,界定和区分了禁忌语的几种类型,分析了中西方禁忌语不同的种种原因,以期在注重语言知识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交际失当,从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日常对话中避免语用失误的出现,即使出现也能很快认识并改正,而此篇论文的目的就是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更清晰的展示出中西方禁忌语的异同,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避免出现言语不当的问题,并通过中西方禁忌语的异同研究出其折射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可以更透彻的了解中西方文化,对于跨文化交际很有帮助。 (三)课题写作的目标 禁忌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在每个民族和每种语言中都有体现。中西方文化和信仰差异导致了禁忌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于是,这篇论文要先陈诉清楚禁忌语的定义,来源,特征,然后总结出中西方禁忌语的异同,最后从这些异同中总结出产生中西方禁忌语相似和差异的原因,最终从这些原因中总结禁忌语折射在文化上的差异。了解了这种差异,才能避免的跨文化交际因为文化差异而发生一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跨文化交际。 (四)课题的基本内容 Content

旅游文化与审美

其中以自然环境说影响最大。文化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人类社会实践(劳动、社会分工、学习、教育等)作用的结晶。⑴地理环境是文化生成的重要外因;⑵劳动和分工是文化产生的重要内因;⑶群体生活、实践和创造、学习和效仿、传授和教育、交流与融合、历史基础等也是文化生成的原因或影响因 游者;⑵旅游审美客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所及的客体,具体地说,就是具有审美价值属性(即符合“美的法则”)并与主体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⑶旅游审美关系: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结构与客 ⑴自然审美文化:以大自然为载体的审美文化,也可谓之 造过程,旅游者所到之处,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观察、体验这些美,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文化形态;⑶艺术审美文化:是指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 ⑴悦耳悦目:以悦耳、悦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为体 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审美对象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升华;⑶悦志悦神: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经由感知、想象、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活动,从而唤起的那 感受自然与人的心情的契合⑵山水审美偏爱不同:中:阴柔美形态、虚幻景;西:阳刚美形态、险峻美⑶山水审美情趣不同: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情景交融,讲究“物我合一”;西:虽然也讲究人的心情与自然的契合,但是将人与景置于不同的位置进行“对接”,互作观照⑷山水景观的人文性表现不同:中:特色点化、诗文的描绘、神话故事与传说的渲染、与宗教的结合,多是歌颂勇敢、智慧和战胜邪恶;西:戏剧、小说描绘的环境和传说依附,多带有传奇和悲壮的 中国园林的分类:⑴按归属分类:①皇家园林:特点是规模较大、气势恢宏、宏

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一、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美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美术同其他的更高的特殊意识形态之间,有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反映。这就是说,美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包括啦物质,精神等。即是说美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也可以反映处在一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而且还可以反映人们的各种梦想,幻想,情感,情绪,愿望,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可一说,一切都在美术的视野之内。 美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它的社会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首先,美术有审美教育的作用。在课堂上通过欣赏,动手制作,想象,创作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美,感受美。其次,美术对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和行动有教育的作用。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美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是通过寓教育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美是情感、道德与知识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另外,美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生、认识自我、传播信息交流感情的功能。美术学科具有多种多科性质的特点,除了它属于艺术学科或人文学科外,从美术是创造美的艺术和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来说,美术属于表现学科和技能学

科,从美术在人的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可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一开始就是就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需要而出现的。 美术可为人们学习生活、掌握经验提供一贯窗口使人们认识许多真实、具体、广泛的生活图景和各方面的知识。具体地说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认识需要。观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可使人们通过画中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之间的戏剧冲突,认识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精神境界。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来说。而青铜玉器、陕北剪纸或编织艺术等就既是艺术活动,还是生产活动。还有当今电脑美术与现代工艺,又是另一种生活的经验、高科技的审美文化知识与技能活动。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美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它对人们有着美化人的心灵、美化生活的意义与作用。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活动,可升华人的感情,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生活。 众所周知,美术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主要不是借助于理性的启示,而是着重是以美起真。我们就拿中学课本中的美术欣赏学习来,日观赏印度的佛教美术作品,其欣赏的过程就是神圣与净化的过程,又是一种审美享受的过称。这是因为宗教是人性的另一种表现的异化,是主观审美对客观对象的理想,在欣赏中,由于审美的介入,人的的本质得到了肯定与赞扬。人们是通过审美的欣赏活动,从感情的角度反映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中国现代美学家们几乎都十分强调审美、艺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中的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 中华民族, 走过了五千年漫漫长路, 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堪称独一无二的奇迹。中国古代服饰, 就以其精美绝伦的外表和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成为世界服装艺苑中的一朵奇芭。 中国古代是一个礼制社会,其中服饰由于与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古代礼仪、等级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服饰的颜色又是服饰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官与民共同构成两个最主要的群体。《史记·黄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在打败神农和蚩尤后,立了春、夏、秋、冬、中五官,“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并且“??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由此可见,在那个时期已经出现官与民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制也完善起来,中国的官僚政治开始发展,官员的等级制度也建立起来。经过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已经成为成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下的官僚制度。官员有了等级,也必然会有相应的标志以区分等级。 这种标志在大一统社会最初的体现是汉代官员的印绶制度。印绶制度以佩绶的颜色、长短、头绪来确定等级。如汉最高等级的官员太尉、丞相等为金印、紫绶,而有资格配以印绶的最低等级官员为铜印黄绶,还有有印无绶、无印无绶的。这种佩绶制度自西汉始见于文献,一直沿袭至明朝。到了隋唐,官员品级制度完善,服色也与之相联系,形成品色服制度。在品色服制中,官员品级与服色绑定,且是一种由上至下的包容关系,“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这种扩大到了生活细节的对服色的专制看似严苛,实际上也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在车服用度上,自上而下是一种倒三角状,这与社会分层的人数分布正好相反。这种反差是社会自上而下发生流动的动力之一。 从官员服色等级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服色很早就被赋予了政治意义。服色的政治功能被强化,往往是国家较为安定、富足、统一的情况下。隋朝因其时间短暂,且发达程度不够,因此只对服色制度化奠定了基础,唐代武德年间才有了成熟的形制,而直到贞观盛世,品色服制度正式形成,由此确立的服色贵贱尊卑秩序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大致上都保持稳定。究其原因,服色的规定在隋唐之前依附于国家政治制度、官员等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隋唐以后则正式成为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