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上和教学上的特点

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上和教学上的特点

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上和教学上的特点
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上和教学上的特点

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与教学上的特点。

答:书院名称最早出现于唐朝,开始是作为中央设立以收藏、整理图书的机构。但在唐末和五代战乱不断,造成宋代初期官学不兴,当时,以底层地主阶级为代表,他们强烈要求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有自己的教育组织,私人参照禅林寺院模式而建立起书院。从此,书院不断发展壮大,并得到当时官府的大力支持,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设立的书院,一部分是由中央政府下令在地方建立的。由于南宋时期内忧外患和官学衰落,加上科举腐败以及理学的流行,这时书院更加兴盛,在规模、组织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比起北宋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宋朝最为著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和茅山书院等。所以归纳起来,书院产生的原因有四点:第一,社会的动荡和需要;第二,书籍集聚与传播;第三,私人讲学的传统需要继承与发扬;第四,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一、宋代的书院发展状况:

第一,宋代的书院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主要渠道来自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官方政府的资助、地方与民间自己的筹集等三方面,这样保证书院的办院经费;

第二,书院有严格的讲学与教学活动,并提倡自由讲学,不同学派相互交流,所以许多学术思想和著作都是在书院产生的,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与争鸣,学术风气活跃;

第三,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第四,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和明确办院的培养目标,这样进一步完善了讲学方法。它既是教学场所,又是进行学术研究和刻书印书藏书的学术中心;它既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又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因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二、元代的书院发展状况:

第一,元代对书院采取了提倡、扶植和加强控制的政策,这使书院逐渐官学化;

第二,元代统治者因势利导,采取政府委派山长并授予官衔、发给官俸、包括书院的教授、学正等任命、提升等都由政府批准实施;

第三,书院的学生经地方官员推荐、考核,可以分配作学官;

第四,政府划拨学田,保障书院办学经费。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书院的正常发展与运行,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院学术活跃与发展。

总之,元朝书院仍然继承了前代书院自由研讨和讲学的传统,并有所发展,这也为当时社会缓解民族矛盾,加强封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明代的书院发展状况:

第一,明初书院极不发达,其主要原因是明朝政府重视官学,提倡科举,书院也就可有

可无了。

第二,明朝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后因科举腐朽,教育空疏,官学逐渐变成了科举的附庸,这时一些理学家为救治时弊,多立书院讲学,于是书院逐渐兴盛,以王守仁为代表理学大师积极推动,并亲身建书院讲学,使书院数量大增。

第三,明朝有两大问题值得重视。一是书院和科举关系更加密切,所以,书院官学化的程度比元代更甚。二是明末官方“禁毁书院”更加严重。在明朝曾经发生过四次官方禁毁书院之举。明朝政府采取官学化和禁毁两种对立的态度,充分说明了书院官学化的目的就是为明王朝专制集权服务。

四、清代的书院发展状况:

第一,清代的书院发展是由当时总的文教政策决定的。清初害怕书院讲学,宣扬爱国思想,对清代统治不利,因此对书院采取压抑制政策;

第二,康熙之后,清代社会相对稳定,从此书院才有所发展,但清政府对书院控制更加严厉,创立书院要审查,并对书院经费、讲学活动、教师与学生的选派都加以控制,这样导致书院官学化更加严重,自由讲学的学术氛围荡然无存;

第三,清代也有一些讲求学术的书院,并也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学派风气,如阮元创办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就是例证,这些书院教学内容丰富、学术气氛浓厚,为当时社会培养出了许多人才。

书院在管理与教学上的特点:归纳总结书院在管理和教学上有七大特点:

第一,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具有“讲学传授”与“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

第二,书院允许多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们到院讲学并进行学术研究,特别是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重要的教育形式;

第三,书院讲学不受地域限制,师生来去自由,并重视学术的相互交流,并展开争辩;

第四,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书院教学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五,书院内的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教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气节来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得到学生们的爱戴与尊重。

第六,书院管理组织机构比较精干,初创时只设山长总理其事。后随着书院规模扩大,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管理规范;

第七,书院制度较为完备,并有学规章程。学规是书院教学的总方针,同时教学方向、方法和程序等都体现在“学规”“教约”之中。

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上和教学上的特点

试述宋、元、明、清书院发展状况及书院在管理与教学上的特点。 答:书院名称最早出现于唐朝,开始是作为中央设立以收藏、整理图书的机构。但在唐末和五代战乱不断,造成宋代初期官学不兴,当时,以底层地主阶级为代表,他们强烈要求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有自己的教育组织,私人参照禅林寺院模式而建立起书院。从此,书院不断发展壮大,并得到当时官府的大力支持,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设立的书院,一部分是由中央政府下令在地方建立的。由于南宋时期内忧外患和官学衰落,加上科举腐败以及理学的流行,这时书院更加兴盛,在规模、组织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比起北宋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宋朝最为著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和茅山书院等。所以归纳起来,书院产生的原因有四点:第一,社会的动荡和需要;第二,书籍集聚与传播;第三,私人讲学的传统需要继承与发扬;第四,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一、宋代的书院发展状况: 第一,宋代的书院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主要渠道来自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官方政府的资助、地方与民间自己的筹集等三方面,这样保证书院的办院经费; 第二,书院有严格的讲学与教学活动,并提倡自由讲学,不同学派相互交流,所以许多学术思想和著作都是在书院产生的,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与争鸣,学术风气活跃; 第三,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第四,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和明确办院的培养目标,这样进一步完善了讲学方法。它既是教学场所,又是进行学术研究和刻书印书藏书的学术中心;它既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又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因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二、元代的书院发展状况: 第一,元代对书院采取了提倡、扶植和加强控制的政策,这使书院逐渐官学化; 第二,元代统治者因势利导,采取政府委派山长并授予官衔、发给官俸、包括书院的教授、学正等任命、提升等都由政府批准实施; 第三,书院的学生经地方官员推荐、考核,可以分配作学官; 第四,政府划拨学田,保障书院办学经费。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书院的正常发展与运行,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院学术活跃与发展。 总之,元朝书院仍然继承了前代书院自由研讨和讲学的传统,并有所发展,这也为当时社会缓解民族矛盾,加强封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明代的书院发展状况: 第一,明初书院极不发达,其主要原因是明朝政府重视官学,提倡科举,书院也就可有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探析 梁 励 (江苏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繁荣,史家辈出,史籍浩翰,历史教育发达。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发挥历史教育的“借鉴”功能;历史教育已成为古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古代历史启蒙教材的编撰对普及历史教育和传播历史知识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教育也在摆脱经学的束缚中得到曲折发展;古代历史教育中秉笔直书、寓论于史、文史不分和史家标准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值得我们今天加以继承与借鉴。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探讨分析 Abstract:The flourishing o f histo ry research in a ncie nt China w as at tributed to the wo rk o f histo ria ns o f different g enera-tio ns,the adv anced histo ry education and a v ast co llectio n o f histo r y boo ks.T he rule rs g enera lly r eso r ted to ex perience o f their pr edecesso rs fo r refe rence.Histo ry educa tion became o ne of the mo st im po rta nt contents in a ncient scho oling.T he compiling o f enligh tened histor y bo oks a lso helped spread the know ledg e.All these,to ge the r with such featur es as the combination o f histor y with lite ratur e,the differ ent sta ndards of histo rians,ar e all w or thy o f ana ly sis a nd r esea rch.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287(2002)03-0077-0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泱泱大国,史家辈出,史籍浩瀚,自古以来历史教育发达,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鲁迅先生就曾希望:“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1]为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垂鉴”和“育人”的社会功能,本着“述往事,思来者”的精神,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特点。 一、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以发挥其“垂鉴”的作用 历代统治者为谋安邦兴国、长治久安之策,总把历史作为资治的龟镜、治乱的药石而加以重视。春秋著名政治家管仲就认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历代统治者对“史”的重视旨在于发挥其“借鉴”的功能,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防重蹈历史覆辙。正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大力提倡,史学才成为显学,这对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兴盛和繁荣,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我国史官设置较早,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周代已有了史官机构,史官各掌其职,“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刘知已《史通·史官建置》)当时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史官不仅是行政官员,也往往是兼职历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教育贵族子弟,史籍也成为学生学习阅读的必修教材。西汉武帝在位时,采纳儒士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现其大一统的主张。为培养人才,他诏令在长安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以孔子所修订的《诗》、《书》、《易》、《礼》、《春秋》作为教学内容,教育国学弟子,从中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其中《春秋》就是鲁国的编年史,历史教育已成为太学的必修科目。 三国东吴的国君孙权就喜读《诗》、《书》、《左传》、《国语》等历史典籍,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认为“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兵家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并告诫大将吕蒙,认真读史书,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吕蒙不负国君之望,刻苦学习历史典籍,“学识英博”,使人“刮目相看”,成为古今美谈。 南朝刘宋明帝时,为繁荣学术和培养史学专门人才,曾在都城建康开办史学专科学校,由“儒史百家,莫不该览”的著名学者何承天主持。同时还开设“总明观”,作为历史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这一举措,使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历史研究的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二汉求士,率先经术;近代取人,多由文史”(《南史》卷五十九,《江淹传》)的局面。 唐代君主以隋亡为鉴,为防“覆舟”,对历史研 【作者简介】梁励(1956~),男,江苏南京人,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收稿日期】2002-06-15

关于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

关于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 论文摘要: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究其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办学特色。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完备的经营与管理体系和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对当今高校有诸多启示。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学术自由的学术氛围,贯彻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改善学校的经营与管理是我国高校提升自身实力的必由之路。 论文关键词:书院;办学特色;启示 书院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对我国当今高校如何办出自身特色进而提升自身实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书院的办学特色 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书院是一种教学机构,也是一个学术研究场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书院最突出的办学特色之一。书院的教师大多是在各自领域造诣精深的知名学者,如讲学于象山书院的陆九渊,讲学于白鹿洞书院的朱熹,讲学于丽泽书院的吕祖谦等等。他们一方面致力于学术交流与研究,建立自己的学派,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又收徒开课,宣传自己的理念,把学术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派的传承者。如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他在龙岗书院和稽山书院的教育实践中注重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与弟子一起批判程朱理学,发展心学,

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编写了心学教材《传习录》,对阳明学派的形成起到重大作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书院不仅成为孕育新的学术思想、产生新学派的孵化器,也使书院成为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 2.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学术氛围 书院倡导学术自由,具有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不仅允许自己书院的教师不拘形式、不拘地域的讲学,还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学者讲学。如“朱熹不持门户之见,延请陆九渊到自己主持的白鹿书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还把他的讲义刻石立于院门”。同样朱熹也到其他书院讲学,宣扬自己的学说。如“乾道三年,朱熹从福建来到长沙,在城南、岳麓书院讲《孟子》“道性善”与“求放心”两章,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枯’。”书院盛行“讲会”制度,讲会是不同院之间或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其目的是探求真理、争鸣学问。历史上最具盛名的讲会当推“鹅湖之会”,即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受吕祖谦之邀来到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讲会,就关系“理学”与“心学”的中心议题“教人之法”展开辩论,一时学者云集,盛况空前,成为我国学术交流史上的经典。学术自由可以使书院师生接触到不同学派的学说及其观点,在与各学派的比较中探求真知,增长学问,兼容并蓄可以使不同的学说共生、共存,在彼此的对立与交流中融合,衍生新知识、淘汰旧知识。 3.别具特色的日记教学法 书院在教学过程运用独特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荟萃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荟萃 (2012-11-19 20:07:06) 标签: 杂谈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对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它既是教育中心,又是学术文化中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良好的学术传统。书院学子皆为有志于学的成年士子。其主持人称山长或堂长,由书院办院人聘请或自任,此人须是名重一时的学者。书院采取问难论辩式,师生各抒己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学术研究和教育相结合,是书院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三十一年,下诏设丽正书院,到宋代书院逐渐形成一种制度。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主要有河南嵩阳书院、河南睢阳书院(又名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我国“四大书院”。 岳麓书院:书院坐落于历史名城长沙市湖南大学校园,该院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咸平二年(999),州守李允则扩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式。宋真宗时期,山长周式以品学称著,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见周式,赐"岳麓书院"题额,于是"书院称闻天下,鼓简登堂者不绝",学生增至数百人。岳麓书院自始建到清光绪二十几年(公元1903年)改成高档学堂,绵延927年,历宋、元、明、清四朝,原名不变,直到现在已越千载,真不愧为"千年学府"。培育了大批楚才。在南宋时,闻名理学巨匠张拭主持书院时,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处所并称。该院从南宋到清代,名人辈出,陶澍、贺长龄、郭嵩焘、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谭嗣同、唐才常、黄兴、蔡锷、陈天华、程潜等更是岳麓高徒。在岳麓进入学堂时期,又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革命家,蔡和森、郑中下、谢觉哉、甘泗淇、周小舟等毕业于该校。毛泽东曾三次寓居岳麓,问学于恩师杨昌济。现有布局,系清同治七年(1868)湖南巡抚刘昆修建。书院大门横匾“岳麓书院”四个大字,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讲堂正中悬清乾隆御书“道南正脉”匾,左右壁有刻字石壁“忠、孝、廉、节”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教育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历史范畴。广义地说,凡是有目地增进人的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但是,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对年轻一代进行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才。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 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内容以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强调修身正己和忠孝仁义。从氏族公社末期就将“孝”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夏重视人伦道德教育,商则把“孝”作为思想教育内容的中心,西周则从小就注重孩子们的德行教育,春秋时期,以孔子的思想为注,主张自觉修身养性,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西周的《诗》、《书》、《礼》、《乐》为学习典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无一不强调道德教育并注重经学学习其中最具代表的的教育论著是《礼记》。汉代则认为德教是立政之本,道德教育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并以传播儒家经学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时期,玄学盛行,特别是魏晋时期,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隋唐时期更是崇儒兴学,选择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科举考试主考明经科。宋则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重视程朱理学。元朝时期科举考试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这更是凸显了古代教育之“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的特点,宋元蒙氏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如《少仪外传》。明朝教育明显的束缚世人思想,科举考试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推崇程朱理学。发展至清代,其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儒学经典本就强调道德教育,因而有以上观点。 教育内容较为全面,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教育具有伦理教育的特点,但从教育内容、社会需要和教育实践来看, 中国古代教育又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有利于人在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如“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后世也一直把六艺作为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教学内容。直到清代, 还有人提倡六艺教育。六艺当然是以伦理教育为主的教育, “礼”是直接的伦理教育作为一种行为准则, 它是政治的、道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乐”也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美”学教育“射御”基本上是军事体育教育。“书数”则是语文、数学和科学教育。按今人的研究, 六艺教育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文武并重, 诸育兼备, 相成相济二是知能兼求,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因而, 显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涉及农学。“经学”从汉代起就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经学指的是儒家经典及对它们的阐释、研究。经学本身, 是一种未分化的学问, 因而经学教育包括后世看来属于许多学科的内容。经书都产生于学科尚未分化之际, 此时, 各门学科都包含在一般的知识之中。教育内容不断完善,设置专科学校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又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律学,南朝时期宋的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四馆并立。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属于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学校。此外,还有研究科学、玄学,如唐朝咒禁学、崇玄学等。清还设翻译科,选拔满蒙语言文字翻译人才,设置俄罗斯文馆,其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立的第一所俄文学校。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引言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是把书院教育中的闪光点攫取下来,使其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运用,以此推动现代教育的不断前进。 新课改的前提下,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在积极的倡导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作者认为,探寻书院教学中处处体现出的多层次、多方式的教学和管理特色对现代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尽早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开放性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益处。这也是论文选题的背景所在。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 书院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1]广收图书、聚徒讲学为书院教育的本质特征。“刚开始时,书院只是一种藏书楼或者学者们聚集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2] 袁枚的《随园随笔》记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主要职责是为朝廷修书。而作为真正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私人著书讲学。科举的刺激、学者的留意、地主家族政治的需要、官学的颓废,都促使了中唐时期私学性质的书院产生[3]。书院的职能全面进入讲学和读书阶段,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文化的衰落,使士儒们寄居草野,潜身讲学。书院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其千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并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二)古代书院的发展概况 北宋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以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宋朝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对当时教育文化起到很大作用。而南宋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进一步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书院也成为理学教育研究的中心。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此后,书院数量在南宋和元朝时期大增,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不仅在数量方面得到增加,教学内容、制度等也都得到改进,实现了书院的推广。 元朝时期,国家对书院的提倡、保护和加强政策,使书院制度兴盛起来。太宗八年,在燕京(现北京)创立了元朝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但元政府在积极提倡办理书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明显。虽然书院的“置官师”与“官总其费”的官学化趋势给书院的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5]但元朝书院对于当时理学传播,文化普及,人才培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 摘要:书院是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到清末终止,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对中国封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书院在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许多独特的办学经验,一直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本文分析了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求明晰对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并试图厘清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书院形成与发展 书院作为中国士人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传递了中国文化和学术思想创立了极具特色的学风,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本文对中国古代书院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做以简要分析,并试图从中归纳出些许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史始于唐初民间书院的初建,而终于清末的书院改制,其中历时一千多年。因书院在个朝代的发展历程各有兴衰,故本文将以书院发展的朝代为序,逐一对古代书院发展历程做以简要梳理。 一、中国古代书院的产生:唐代书院 传统观点把唐玄宗开元六年设的丽正修书院后改称集贤殿书院,作为中国最早的书院,源自于清人袁枚的《随园笔记》记载:“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其实不然,唐玄宗时期的一些文献证明在丽正、集贤以前民间早有书院存在。根据地方志记载,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今湖南攸县的光石山书院,而且最初的书院是士人的读书治学之所。同时期的还有陕西蓝田的瀛洲书院、山东临朐的李公书院、河北满城的张说书院。因此,书院应是产生于唐初。 唐代中期,中央官府开始注意到民间兴起的这种新生的文化组织,于是创立官方的书院。但在当时仅是官方藏书和修书的地方,还不是教学机构。在受到官方承认以后,更多的士人渐渐接受书院,并根据自身的文化素质、需要和当地条件,不断赋予书院新的文化内涵,同时书院也大量兴起于民间。至此,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这两大源头的书院形成了民办和官办的传统。民办书院向社会开放成为公众活动之所;官办书院藏书修书

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相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当前,我国的教育变革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对别国经验的借鉴上,对本国的教育变革历史沿革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通过对我国从夏王朝到近代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中的十一次重大教育变革事件的梳理,总结了我国古代教育变革的特点,并探讨了它们对今天的教育变革的启示。 标签: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启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相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加大了教育变革的力度,对教育变革的实践和研究正在各个层面热烈地进行着。 当前,我国的教育变革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对别国经验的借鉴上,对本国的教育变革历史沿革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就我国古代教育变革中的重大事件和它们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中国古代教育变革的重大事件 如果以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为线索去考察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社会发展变化对教育的影响,在从夏王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段有几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有十一次意义比较重大、影响比较深远的教育变革大事。 1.我国的教育发源很早,相传五帝时就有了现在解释为用来宣讲教令的学校——“成均”。但现在一般认为如同《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里提到:“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设西序为小学”那样,真正的学校形成于夏代称为“序”的机构。《礼记·王制》里也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1],指出夏代把以前只具有比较单一的养老敬老功能的“序”改变成可以兼教习射的教育机构。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使教育制度化、系统化。受社会发展和西周社会特有的宗法制度的影响,形成了政教合一、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在这种制度基础上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等级和职责都比较分明、比较完善的学校组织体系;建立了相对严格的视学制度;确定了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的教学内容。这样,西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化紧密联系、合为一体,“以‘化民成俗’为旨归的西周社会教育化制度代代相袭,堪称中国古代教化之源,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3.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朝统治力量的衰微和频繁的战乱,造成西周宗法制社会形态逐渐解体、“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逐渐消亡、学术挣脱官府的控制向民间扩散,同时,由于封建经济逐渐发展壮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以孔子为代表的大批思想家应运而生纷纷开办私学,促使教育从国家行政中分离出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许多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 4.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在继续执行秦王朝几百年间形成的一些有效的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统一了文字,立博士、设“三老”(有秩、啬夫、游徼)[3]来管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采取“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推行以“昌明法度、匡正异俗”为目的的社会教

古代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精)

古代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王桂相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延绵1000余年,其别具一格的教育教学特色,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许多借鉴意义。 一、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既是教育教学中心,又是学术研究基地,是著名学者进行学术活动的中心。书院的主持人多为名师宿儒,既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又积极从事学术理论的研究与传播,承担着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双重职责,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二者相得益彰。 历代书院的主持人(山长几乎都是学坛巨子,学有专长,不少人在学术上自成流派。他们在书院里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学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样就把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了起来。如宋明两代书院的勃兴与宋明理学的高度发展有关。由于学术大师们充分利用书院来宣传与发展学术,这就使得学校教育与学术研究关系空前紧密,并且使学术流派在地理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反观现在我们的教学与研究,很多人的教与研相互脱节。学生难以学到高深的学问,老师难以做出高深的学问。我们的中等教育围绕高考指挥棒,本科教育围绕考研指挥棒,教材是全国通用的教材。而古代书院将教育活动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独立精神,这种独立包括独立组织、独立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对于当今的教育界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尊重学术自由开放教学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书院盛行的“讲会”活动始于南宋,在明代得到很大发展,一直延续到清代,并逐步制度化、组织化。历史上一些影响较大的书院都有关于讲会制度的规定。如“白鹿洞书院续规”规定了明确的会讲之期,且规定即非公讲之日也可随时研讨。

当代书院兴起的原因探析

当代书院兴起的原因探析 当代书院产生于现代社会,秉承古代书院精神,具备鲜明的民间色彩,它的出现是对现代教育体制的一种补充,使人们在教育和文化上多了一份自由选择的空间。当代书院的兴起有其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后,发现当前教育制度的困境,教育本土化的趋势,社会道德的危机和“国学热”的推动是当代书院兴起的主要原因。 标签:当代书院;教育;道德;国学 中国古代书院缘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明时期,衰落于清末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国学大师钱穆曾表示:“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最好的莫过于书院制度。” 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全国各地书院改为学校,至此书院教育模式归于沉寂。而后,书院又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全面否定,至此书院被彻底抛弃,但后来很多知识分子都意识到废除书院的做法太过偏激。可以肯定的说,书院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被排除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然而书院教育在历史上沉默百余年后,到了现代社会,人们重新认识到它的价值,它也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书院文化再次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一、对当代书院的探析 (一)当代书院的含义 当代书院是以时间维度进行划分的,指1949年10月以后创办的,独立于官方文化教育体制之外,以国学精髓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与古代书院一脉相承的文化教育机构。当代书院大多是由民间力量创办的,带有鲜明的民间色彩,是对普通教育体制的一种补充。 (二)当代书院的特点 1.继承性。古代书院具有藏书、教学、研究、祭祀等功能,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而当代书院诞生于现代社会,很难再和古代书院模样一致,但却继承了古代书院的精神。很多的教学、研究方法作为宝贵的精神资源被很好地继承下来,它的一些管理方式也被沿用。 2.民办性。书院在古代主要就是由民间创办的教育机构,而在当代,除了像岳麓书院等少数书院被纳入教育体制之内,大多书院依然是民办性质。当代书院走民间办学的道路,可以较少受到官方的干预,因而在教学方法、管理模式、教材选择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也能使书院保持较为宽广的学术空间。

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特点述评

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特点述评 陈 媛Ξ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组织,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起过重大的作用。书院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尽管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但它在传递中国文化,传播学术思想,开创一代学风,丰富发展古代教育思想,积累和创造教学经验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根据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精神,就书院教学的主要特点作一些分析,旨在为当前教学改革寻求某些借鉴。 一、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突出学术性 书院有别于官学,它摒弃举业,以探讨学问、传播学术思想为根本目的。朱熹有言:书院在于“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①书院自形成以后,它既担负着教育教学的任务,又担负着研究和传播学术的任务。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学术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是书院教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从书院发展历史来看,书院之名虽始于唐玄宗开元间所设的“丽正殿书院”、“集贤殿书院”,但它们尚不是一种教育机构;另一方面,产生于民间的私人读书的地方也多称为书院,但它们也不具备通常意义上的书院教育的性质。上述两种书院作为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的前身,对书院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这一最重要的特点的形成,又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唐代宫廷设置的丽正书院、集贤书院,最初是作为校书、修书和藏书的机构,后来发展成为供皇帝咨询和侍讲的多重任务机构。据《唐六典》载:“集贤院学士,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可行于世者,较其才艺,考其学术而申表之。”②《新唐书?百官志》载:“玄宗尝选耆儒,日一人侍讲,以质史籍疑义,至是,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侍读直学士。”③而民间设置的书院首先是有学之士读书治学之地,一开始就具有学习和研究的性质。由于官学衰落,士人失学,一些好学之士乃另辟蹊径,建居藏书,读书求学。他们大多一面读书习业,一面研究学问,俟有所成,或亲自接受学者以问教,或聚徒以讲习,就其所居建馆收徒,延师授业。如白鹿洞书院,原为唐代士人李渤、李涉读书处,南唐升元中,因地建白鹿洞学馆,延九经教授李善道掌教。石鼓书院,初为唐士李宽结庐读书的地方,宋人李士真就址建书院以讲学。 这都说明书院从一开始就把读书与治学、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了。此后的书院,尤其是名儒学者主讲的书院,都是沿着学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的。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院,既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是学术研究的胜地。总之,历代书院的创建者或主持人,既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又是有较高水平的主讲,在书院讲学的多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他们用学术研究促进了教学,又以教学带动了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和教学相结合,是书院教学的突出特点,这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二、教学形式以自由讲学和讲会为主,体 现开放性 书院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升堂讲学、展礼、优游山水之间,有集中讲授,有分斋教学,有个别施教,有讲会制度等,但以自由讲学和讲会为主。书院以德操学问为重,开放讲学,著名学者、名师大儒可以在几个书院轮流自由讲学,听者也不限制地区和本院生徒,常有学生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求学问道,“探性理之要,询治道之源”,形成国内游学的繁荣局面,充分体现了书院教学开放性的特点。 自由讲学是书院主要的教学形式。所谓自由讲学,是指主讲教师面对不定量的学生进行不拘内容、 Ξ中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长沙410083)

l论述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姓名:刘莎学号:201011034023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论述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摘要: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书院制度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学规,书院制度不断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及办学经验,使书院良好运行,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书院制度发展衍变教学特点组织管理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分官私两类,但都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前者如集贤殿书院爲藏书修书之所,后者为文人士子治学之地。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文教事业也受到严重冲击,官学废驰,礼义衰亡。于是一些宿学鸿儒受佛教禅林的启发,纷纷到一些清静、优美的名胜之地读书治学。此后,归隐山林、论道修身,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至五代末期也基本形成,北宋初年才发展成爲较完备的书院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秦代后,死穴一直蓬勃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组织,与官学相并行,在教育教学上积累丰富经验,也在教育管理学上形成许多独具特色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自汉代后,私学遍布城乡每个角落,在社会动荡时期,官学无法维持的情况下,死穴作为观学的补充,发展更为迅速中国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对书院产生了直接影响。 雕版印刷术的发达和名师在书院讲学促进了私学发展 到了宋代,国家重归统一,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士心开始向学,由于统治者忙于拓疆守土,无暇顾及兴学建校之事,只重科举对现有人才的选拔和吸收,以满足立国之初的一时之需。因此在建国近百年的时间里,官学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在此背景下,书院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获得较大的发展,并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地位。宋代书院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 1)宋初的勃兴宋立国后,暂时无力顾及振兴官学,因而对著名私学采取“赎买”政策,始为官私联营的学校模式出现。宋初的六大著名书院即为代表。 2)中期的消沉北宋三次兴学期间,官学空前兴盛;且重在改革的实践理性成为主流,纯学术的研究日渐消沉,因而书院不彰,连著名的六大书院也破败停办或改为官学。 3)南宋的大盛外族的入侵,内部的倾轧和科举的腐败,致使南宋的官学形同虚设。更由于朱熹等人对书院卓有成效的复办和理学的流行,书院又日渐昌炽。 宋代书院普遍订立了比较完备的条规,这是书院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其中朱熹亲自拟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书院学规的典范。 北宋出现赫赫有名的六大书院。分别为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这些书院大都建于风景优美的山林幽静处,组织机构极为简单,内容也较为单一,但它们却标志着真正意义上书院制度的建立,并对后世书院产生有益影响。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历史悠长,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对我国古代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谈起,对其发展经历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分析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对现代高等教育的若干启示。关键词:古代高等教育官学私学修身高等教育系教育体制中的最高层次,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的场所,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措施传授高深文化知识,研究高深学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经沧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影响着现代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本文拟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启示。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概况(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高等教育位于学制结构金字塔的尖端,它的产生时间晚于一般学校教育,而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据古籍记载,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应该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要求生产力必须显著发展,文化教育方面要求有可提供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以及有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官吏的专门教育人员。而处在奴隶社会初中期的虞商时期还难以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只有到了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官吏,加之文字的成熟,才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周代金文中关于周天子带领群臣及学生在“学宫”习射和作乐舞,这里的“学宫”即大学,已基本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所以,虞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可视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二)官学中的高等教育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事业起于朝廷,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统治走向崩溃的时候,“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失至民间,私人办学成为这个时期的一大景观。从此以后,整个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一直存在着官学和私学两种类型。在官学类型中,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汉代太学,即由“大学”一词衍生出来,是古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此后历代都有设立,而名称不尽一致:晋武帝咸宁二年创办国子学;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明清国子监兼具备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两重性质,后逐渐衰败,成了科举的附庸。除此之外,东汉末出现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艺术大学──鸿都门学,它是“近代世界文学艺术大学的嚆矢”;三国时曹魏建立的五经课试法,其中由“门人”升入“弟子”的制度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南朝刘宋政权设立的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个学馆的分馆授业制度是分科教育的开端;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专科学校与专业训练,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科学校。(三)私学中的高等教育私学是中国历代私人办理的学校,是封建社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程度分,私学有蒙养教学和经师讲学,后者相当于大学。故私学中也有部分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很多思想家借助私学这种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学说,扩大本学派思想的影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最早开办私学的人之一,他招收生徒,传授学问,以教学为主,并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后学身上。汉代以后,私学分为蒙馆之学和专家之学两个层次,基础教育通常在十五六岁以前完成,之后就必须进入私家经师的学馆去深造,私家经师多为当世的著名学者。汉以后的私家经馆,培养了大批不求功名的学术人才,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宋时期,私家经馆发展为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学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宋朝有了较大发展,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嵩阳书院等;明朝的东林书院也办得颇有特色;到清朝时期,出现了书馆官学化,绝大部分书院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场所。不管怎样,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书院为历朝学术的繁荣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通

书院文化的特点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是把书院教育中的闪光点攫取下来,使其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运用,以此推动现代教育的不断前进。 书院教育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一大批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加盟书院教学,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引入书院,加之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得书院形成以讲会为主,完整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 讲会制度始于南宋,明朝时期得到较大发展,王阳明时期最盛。讲会制度讲求平等论学,是一种不同学派之间以相互学习和促进为目的的学术交流活动。讲会活动中,容许持有不同甚至相反见解主张的学者互相切磋、研讨,主张求同存异,以文会友,风气民主。著名的“鹅湖讲会”就是朱熹理学和陆氏兄弟就“为学之方”而展开的学术争论。讲会制度一方面使得争论双方能够各有所得,取长补短,活跃了学术空气,体现了“争鸣”精神。另一方面使得听讲生徒兼收各家学派观点,扩大了学术交流。 讲会制度是作为一种交流和传播学术观点的独特讲学方式存在的。与书院的教育、学术活动相联系。它强调师生争辩和启发诱导的积极意义,讲求师生关系平等互助。讲会制度盛行于书院之间,也使书院教育走向社会,走出小小书斋,促使了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同时,讲会制度也在书院大师的道德教育和修身正己的思想传播方面起到了较强的教化作用。 书院教育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启发诱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自主,才能真正发展个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古代书院也十分重视学生自学,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 首先,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7]意思是,学生只有具备了积极学习的能动性,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即“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8]因此,书院自身对学生自学的要求很高。书院大师讲学时,大抵是提纲挈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大师所讲,每次只选其一点着重发挥,决不逐意串,而是着重让学生自学,独立思考。朱熹在书院教学中尤其注重向学生传授读书的经验,他认为“圣贤所以数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而问辨之。”[9]朱熹的后世弟子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10]而这些观点都体现了要求自学的观点。 其次,注重启发诱导。书院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围绕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展开教学,教师只充当指导者和领路者的角色。他们在讲授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给学生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和答疑的同时,教学上多采用辩论的方式,着重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启发学生思维。书院教育提倡质疑问难,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启发式教学法是书院教学的常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达到“识精而思锐,不惑于常解”。这也符合朱熹提出的“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的个引路的人,做的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11] 书院教育注重知行结合,重视践履躬行。将教学与道德的完善、品性的修养结合起来是书院教学目的的最大特点。《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曾明确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 更提出过“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13]”等道德修养的基本信条。这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上将伦理道德教育融化在教学形式中的传统一脉相承。古代教育家朱熹熟读圣贤书,以求达到自身道德的完善,他将做学问和做人有机的结合,是古现代教育者的典范。朱熹提出要躬行践履,主要是在学者的修养方面,要“立志、主敬、存养、省察”。他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