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和谐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和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2139420.html,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和谐

作者:李秋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年第19期

【内容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心理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上知识的真正建构者。而且也能激励、鞭策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最大限度甚至创新性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展示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因此,创设优良的师生心理和谐可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心理和谐师生参与培养兴趣激发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氛围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不屈从于权威,不同的意见、想法均能得到重视、尊重与鼓励的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能找到教师与学生间共有的心理结合点,形成师生的心理和谐,提高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内在心理状态,即师生心理和谐。所谓心理和谐,是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情绪状态,而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师生群体心理和谐,就是课堂心理和谐。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生情绪饱满,气氛活跃,教师精神振奋、学生愉悦参与,都属于课堂心理和谐之列。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课堂心理和谐是课堂教学心理效应的总体反应,是课堂内部个人人格的组合,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的一种潜在反映。因而,课堂心理和谐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软环境,其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沟通师生的心理活动,达到教与学的心理和谐,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除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现有语文教学中课堂结构和心理特点外,还需认真研究和探讨以下几个必要原则:

1.师生关系的原则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家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特别强调:一切教学活动都由学生自己发起、自我组织,教师的作用只限于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提供资料提供方法。教师充当促进者、智多星、向导和顾问角色,领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融洽、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只有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才能在课堂上创造出融洽、和谐的心理氛围。在心理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生大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若绷着面孔,不苟言笑,或居高临下,教学气氛必然趋紧张,易产生压抑感,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保持教学态度和蔼可亲并保持适度幽默,在课外与学生打成一片。

2.相信学生的原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