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云南省盐津县豆沙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捕蛇者说导学案无解答新版

云南省盐津县豆沙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捕蛇者说导学案无解答新版

云南省盐津县豆沙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捕蛇者说导学案无解答新版
云南省盐津县豆沙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捕蛇者说导学案无解答新版

捕蛇者说

柳宗元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我要了解作者、“说”的特点及写作背景

2、我能正音、诵读,理清文章结构

3、我能翻译课文内容第一段,积累实词和虚词

学习重点:能翻译课文内容第一段,积累实词和虚词

学习难点:翻译课文内容第一段,积累实词和虚词,能体会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一、自主学习

1、了解“说”、作者及写作背景

⑴说”是古代文体名,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2)、作者及写作背景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但这场改革仅历时7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走到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但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死在柳州,年仅47岁。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著有作品《柳河东集》。

《捕蛇者说》写于作者在永州任职时,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在永州的十年期间,柳宗元大量地接触下层,目睹当地人民“非死则徙尔”的悲惨景象,感到有责任用自己的笔来反映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希望最高统治者能借此体察民情,推行善政。柳宗元看到“永州之野产异蛇”,听到有蒋氏者“专其利有三世”的事例,他以进步的思想和身边的素材构思了这篇《捕蛇者说》课文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敛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熟读课文

3、给下列字正音。

啮()腊()挛()踠()瘘()疠()

当()其租入嗣()几()死者数()矣

莅()蹙()殚()踣()死者相藉.()

曩()隳()恂()缶()谨食()之

熙()孰()以俟()夫()徙()

4、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意思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

第二部分():写

第三部分():写

三、合作交流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异蛇的异的?

3、“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什么?

四、课堂训练(1、2、3题必做,4、5题选做)

1、填空:

⑴《捕蛇者说》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是唐朝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翻译下列词句

(1)、黑质而白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腊之:_______________

(4)、以为

..铒,__________ ( 5)、已:__________

(6)、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争奔走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辨别“以”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以啮人,无御之者()

(2)、然得而腊之以为铒()

(3)、可以已大风()

(4)、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4、掌握文言省略句式,把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

()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5、掌握词类活用

岁赋其二岁:

布置作业

1、课后背诵文章第一段

2、预习课文二三部分,翻译是重点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课文二三部分(2——5)段

学习目标

1、我能熟读并翻译该部分内容

2、我能找出本文运用对比之处及能体会其作用。

3、能体会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翻译该部分内容

2、理解本文对比写法及作用。

学习难点:

1、理解本文对比写法及作用

2、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合作逐段翻译课文(2——4)段

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二三部分,并抽学生翻译课文

2、解释下列重要词语

._______

(4)君将哀而生.之乎?:_________ (5)涕:_________(6)向:__________

(7)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戚:______________

(9)日蹙:____________ (10)殚……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顿踣______________(12)曩________ (13)以尽吾齿._______

(14)非……则…… _________________ (15)猛于.虎:______

(16)吾尝.疑乎是.: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重要句子

(1)几死者数矣:___________________(2)貌若甚戚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毒之乎?_________________(4)君将哀而生之乎?:________________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

交流一:第3段首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交流二:第4段主要写什么?说明什么?(要求各用一句话作答)

交流三:如果把第4段分为三层,怎么分?在原文上划分出来并写出层意

交流四:第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归纳出作者在本段中所用这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三、归纳总结:

《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揭

示了广大人民————————,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对残暴统治的——————————————。

课堂训练(1、2、3、4、5、6、7、8题为必做题,9、10、11题为选做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若毒之乎(毒:)⑵当其租入(当:)⑶谨食之(谨:)

⑷君将哀而生之乎(生:)⑸)岁赋其二(赋:)

2.区别下列多义词的不同含义。

⑴若: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⑵食:谨食之()

更若役()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4.课文第四自然段文字所表达的蒋氏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悲愤难忍B.痛不欲生C.愤怒控诉D.哀而不伤

5.找出第四段中能表达下列成语的句子:

⑴尸横遍野:⑵十室九空:

⑶倾家荡产:⑷颠沛流离: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悍吏之来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B.盖一岁之犯死者

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7、能体现本文观点的句子是——————————————

8、能表现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二)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①式②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③似重有忧者。”而④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于曰:“何为不去⑤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于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夫子:即孔子。②式:通“轼”,车前横木。③一:或。④而:乃,即指你。⑤去:离开。

⑥识:记住。

9.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而曰:“然,昔者……”(然:是这样)

B.吾舅死于虎(于:被)

C.何为不去也(去:离开)

D.小子识之(小子:小人)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译文:

(2)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

11.用原文回答问题。(4分)

(1)妇人在墓前哭的原因是什么?

(2)妇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却为什么不搬家?

捕蛇者说练习及答案

《捕蛇者说》练习 一、阅读《捕蛇者说》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回答下没问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然得而腊.之()(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 焉() (3)苛政猛于.虎也() 2、能统领第一段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异”。第二段作者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要说明:。 3、下列各句中“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⑴去死肌,杀三虫⑵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⑶西蜀之去南海⑷挈妻子而去之走 A ⑵⑶ B ⑴⑵ C ⑶⑷ D ⑵⑷ 4、翻译句子(2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 文: 二.阅读《捕蛇者说》第四节,完成下面题目 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悍吏之.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殚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将 (C)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君将哀而生之乎?译 文: 3.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蒋氏“汪然出涕”的原因。 答: 三.[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1、《燕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学案自学】 (一)初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再读课文,认会“俊、俏、拂、增、掠、偶、沾、漾、谱”,会写“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赞”,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3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飞到了()间,有的横掠过(),有的落在()歇息。文中作者通过描写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之情。 自学提示1:研读课文第一段。 (1)说说这一段写了燕子的什么?(2)“凑”是什么意思? 自学提示2:研读第2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你知道“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的意思吗? 自学提示3:研读第3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 自学提示4:研读第4自然段 (1)理解“几痕”和“几根”的意思。 (2)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呢?这一句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

《捕蛇者说》 柳宗元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足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 【译文】 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奇特的蛇,黑色的皮质,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死掉;如果咬人,没有什么办法医治。然而捕捉到这种蛇,把它晒干用作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疯、手脚拳曲、脖肿、恶疮,消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当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召募能够捕到这种蛇的人,让他捕蛇来抵他的租赋。永州的百姓争着干这差事。 有个姓蒋的,独自享受这捕蛇抵赋的好处已有三代人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爷爷死在捕蛇抵赋这差事上,我父亲死在这差事上。现在我接着干这差事十二年了,有好几次差点儿死掉。”他说这些话时,脸色好像很悲哀。 我怜悯他,并且说道:“你怨恨干这差事吗?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租赋,你看怎么样?” 他大为悲伤,眼泪汪汪,说道:“您想哀怜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那么我告诉您,我干这差事遭受的不幸,是远不如恢复租赋遭受的不幸的。要是先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住在这个地方,三代人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这六十年间,乡邻

捕蛇者说 苏教版

江滨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四动三三制教学案第二稿 课题:捕蛇者说 第五单元第6、7课时实际上课时间: 主备:倪佩芳审核:签字:执教: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文的文言词语。 2.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的写法。 3.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政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掌握本文的文言词语。 【学习难点】 正确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两遍。 2、作家作品及文体常识简介 (1)文体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可以,也可以,都是为了。 (2)作者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朝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3、字音 啮()御()得而腊()之挛踠()() 瘘疠()()当()其租入嗣()几()死者 戚()莅()事者日蹙()殚() 转徙()顿踣()呼嘘()曩()

悍()吏隳()突恂恂()而起缶() 谨食()之熙熙()而乐以俟()夫 2、词语 (1)一词多义 赋①岁赋其二()②复若赋() 病①则入已病矣()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毒①若毒之乎()②毒蛇() 食①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谨食之() 若①若毒之乎()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已①可以已大风()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于①苛政猛于虎也()②积于今六十岁矣() ③吾父死于是() (2)文言虚词“而”的用法:“而”字从词性上看都是连词,但从意义和作用上看,则可以分为①表并列②表承接③表转折④表修饰等。 黑质而白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君将哀而生之乎()而乡邻之生日蹙() 而吾以捕蛇独存()吾恂恂而起()其余,则熙熙而乐()(3)古今异义 汪然出涕.曰 则久已病.矣 3、句子翻译 (1)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3)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4)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你还有什么问题,把它写下来。 二、重难点讲解 1、理解本文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分析全文的结构。 三、课堂反馈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a质而白b章,触草木尽死,c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d以为饵,e可以f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g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捕蛇者说》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捕蛇者说》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捕蛇者说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常常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12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但是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但是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1.下面加点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蒋氏大戚 B.殚其地之出 亲戚畔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吾恂恂而起 D.向吾不为斯役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缚者曷为者也 12.翻译下面句子。(2分) (1)谨食之,时而献焉。 (2)又安敢毒耶?

13.蒋氏把自己与乡邻的遭受做了对照,以捕蛇独存与乡邻的进行对照,以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与乡邻的进行对照,从而深入揭露了苛税对百姓的毒害。(2分) 14.文段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1.D(评分:3分) 12.(1)谨慎地豢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交上去。 (2)又怎么敢怨尤这件差事呢?(评分:2分。每小题1分) 13.非死则徒尔旦旦有是(评分:2分。每空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 14.对劳动人民悲惨遭受的同情;对统治阶级苛税的不满;但愿统治者能关切百姓疾苦。(评分:3分)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七

19 《七颗钻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主题学习丛书 【预习达标】 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难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流利。 1.通过预习,我能认识这些字词: 旱灾干涸竟然罐子匆匆忙忙绊倒端端正正舔净瞬间凑唾沫 “钻”有两个读音: 2.通过预习,我能理清故事的经过: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给找水,累得倒在 地上睡着了,醒来时,;小姑娘把水,结果木头水罐变成了银的;,水罐又变成了金的。小姑娘口渴极了,却先把水罐递给了,结果

。 【合作探究】 提示:小姑娘在找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小故事? 想一想是什么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拓展延伸】读一读《《七颗钻石》续写》 20 《妈妈的账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课前准备:课件、主题学习丛书

【预习达标】 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难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流利。 1.通过预习,我能掌握这些词语: 彼得收款账单报酬款项芬妮如愿以偿慈爱羞愧万分怀着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塞(多音字) 2.我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探究】 提示:小彼得列出的是一份什么样的账单?妈妈又列出了一份什么样的账单? 1.对比小彼得和妈妈的账单,我发现两份账单的区别在于:小彼得的账单列出了 ,而妈妈的账单则列出了 。 3.小彼得读了妈妈的账单,想起了;想起了; 想起了; 想起了

《捕蛇者说》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捕蛇者说》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篇一: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参考译文 永州的郊野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白色的花纹,接触过的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咬了人,没有抵御它的办法。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可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恶性疾病;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一开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它的人,可以用蛇来抵他们的租税。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干这件差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独自享受这种好处有三代了。我向他问起这件事,他说:“我祖父死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这件差事十二年了,有好几次差点死掉。”他说这些话时,神情很悲伤。 我怜悯他,并且说:“你怨恨干这差事吗?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租赋,你看怎么样?” 姓蒋的更加悲伤,眼泪汪汪地说:“您想哀怜我,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告诉您,我干这差事遭受的不幸,是远不如恢复租赋遭受的不幸的。要是先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住在这个村子,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这六十年间,乡邻们的生活

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

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 1原文 [唐]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1],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2],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3],去死肌,杀三虫[4]。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5],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6]。”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7],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8],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9];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籍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而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10],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11],

视其缶[12],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13]。”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4]。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2注释 [1]啮(niè聂):咬。 [2]腊(xī西):干肉。这里作动词,有“风干”之意。[3]大风:麻疯病。挛踠(luánwǎn峦宛):一种手脚拳曲不能伸直的病。瘘:颈部肿烂流脓。疠:恶疮。[4]三虫:古时道家迷信的说法,认为人的脑、胸、腹三部分有“三尸虫”,此虫作崇,有关部分即得病。 [5]太医:唐代设太医署,有令二人,其下医师为皇室治病。 [6]数(shuò朔):多次。 [7]莅(lì利)事者:管这事的官吏。 [8]向:从前。这里有假使的意思。 [9]顿:劳累。踣(bó薄):倒毙。 [10]隳(huī 灰)突:骚扰。

捕蛇者说翻译

柳宗元《捕蛇者说》知识点归纳 审核:初三语文组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作。其时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繁多,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使人民陷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作者通过捕蛇人蒋氏口述悲惨身世,反映民不聊生的境况,刻画悍吏的凶暴,描绘捕蛇人的心态,最后点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题思想。学习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状况,认识封建社会残酷的剥削和人民遭受的苦难,是有帮助的。 “捕蛇者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说说捕蛇人的事。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议论,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异蛇的性状和永州人冒死争捕这种蛇的原因。可分为两层。 1.永州之野产异蛇,( 异蛇)黑质而白章;( 异蛇) 触草木,( 草木)尽死;(异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产:产出,天然生长质:质地,底子章:花纹异:奇异,特别以:假设连词,如果啮:咬御:抵御“无御之着”中的“之”:指被毒蛇咬后的伤毒。译文:永州的野外生长一种奇特的蛇,黑色的身子上有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咬了人,没有抵御蛇毒的方法。 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腊:干肉。这里作动词,意思是把蛇晾干。得:得到,这里指捉到。以为:在这里是“把……制成”的意思。饵:糕饼,这里指药饵可,可以以:用来已:止,这里指治好(病)。死肌:死肉,腐肉 译文:然而捕捉到这种蛇,把它晒干,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风病、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的病、脖子肿病和恶疮,除去坏死的肌肉,杀死各种寄生虫。 以上第一层,从外形、毒性、医疗效用三方面写蛇的“异”,并由此引出下文。 3.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其始:起初岁:每年赋:征收募:招募当:抵挡入:交纳。 译文: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到这种蛇的人,(准许用蛇)抵他的赋税。 4.永之人争奔走焉。 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焉:指捕蛇这个差事,有语气词兼代词的作用。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去干(捕蛇)这个差事。 以上第二层,写永州人争捕毒蛇的原因。“争”字很关键。既然蛇有剧毒,为什么还“争”着去捕蛇?是为了免受苛征重税之苦。一个“争”字反映出赋敛之毒比蛇的毒还要厉害。“永之人争奔走焉”这句话,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第二部分(第2----4段):通过蒋氏自诉悲惨遭遇,写出赋敛之毒,揭露苛捐重赋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5.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专:独占利:好处三世:三代。父子相承为世。 有个姓蒋的人,独占这种(捕蛇而不纳税)好处已经三代了。

九年级语文上《捕蛇者说》教案人教版.doc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捕蛇者说》 二. 学习目的: 1. 了解“说”的特点; 2.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 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4.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 简介 1. 课文 《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 2. 文体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说”这种文体后来变为因事因理而述说,“与论无大异”,我们比喻它是“杂文”。本篇的特点是在末了点明主旨,即所谓“卒显其志”。 3. 作者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二. 思考 1. 柳宗元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 《捕蛇者说》的文体有什么特点? 3. 在课文中作者发表了什么观点? 4. 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掌握哪些字、词? 三. 分析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5段,可归纳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捕蛇者说》《礼记·檀弓》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甲】捕蛇者说(节选)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坨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zhi)之,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扶着车轼。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而乡邻之生日蹙(窘迫) B.以尽吾齿(牙齿) C.又安敢毒耶(怨恨) D.何为不去也(离开) 1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其它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悍吏之来吾乡 B.今以蒋氏观之 C.谨食之 D.使子路问之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蒋氏大戚”的原因是作者说要“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蒋氏的乡邻“号呼而转徙”的原因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B.【乙】文“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的直接原因是妇人之舅、夫、子均死于“猛于虎”的苛政。 C.【甲】文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蒋氏遭遇的社会意义,说明“苛政”害民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而是从来如此。 D.【乙】文中妇人一家有三口人被老虎吃掉却不搬家的原因在于“苛政猛于虎也”。 13向子翻译(6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小子识之,苛政猛子虎也 答案: 10.B(齿:年龄) 11.A(A悍吏之来吾乡,“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B今以蒋氏观之,“之”:代词,代上文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也”这句话;C谨食之,“之”:代词,它,代蛇;D使子路问之,“之”:代妇人。) 12. B(因为妇人的舅、夫、子都被老虎吃了) 13.(1)(3分)(假使)从前我不做(干)这个差事,就早已经困苦不堪了。(“向”“病”各1分,句子通顺1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1、《燕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学案自学】 (一)初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再读课文,认会“俊、俏、拂、增、掠、偶、沾、漾、谱”,会写“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赞”,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3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飞到了()间,有的横掠过(),有的落在()歇息.文中作者通过描写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之情. 自学提示1:研读课文第一段. (1)说说这一段写了燕子的什么?(2)“凑”是什么意思? 自学提示2:研读第2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你知道“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的意思吗?自学提示3:研读第3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 自学提示4:研读第4自然段 (1)理解“几痕”和“几根”的意思. (2)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呢?这一句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参考译文 永州的郊野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白色的花纹,接触过的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咬了人,没有抵御它的办法。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可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恶性疾病;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一开始,太医用皇

最新语文教案:《捕蛇者说》教案

最新语文教案:《捕蛇者说》教案 教学目的 一、本文在于揭露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二、背诵第4、5段,注意语调,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了解“乎”和“而”的多种用法。 四、理解并掌握“对比”的写法。教学设想一、课文第4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1 蒋氏自陈心曲的话是全文主体,要着重领会。(重点) 2 运用对比的写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难点)二、紧扣课文的“阅读提示”和课后有关练习读课文。三、采用“读读、议议”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 简介作者。 2 回忆学过的“说”,讲清这一文体的特点。 3 引导学生看课文“阅读提示”,了解背景和写作目的。二、指导预习 1 参照课文注释,阅读全文。 2 弄清“永州之人争捕异蛇”的原因。 3 了解“黑质而白章”和“得而腊之以为饵”两句中“而”所表示的关系。 4 掌握实词 “质”“章”“啮”“当”“已”“得”“赋”等含义;了解“可以”的古今不同用法及“腊”的活用。三、研析新课指导学生朗读第1段并疏通文义。(1)让学生试译,师生共同研讨。 明确①“黑质而白章”中“而”表南并列关系。②“得而腊之以为饵”中“而”表示承接关系。③“可以已大风”中的

“可以”,是“可以用来”,今义“可以”是“能够”的意思,是 一个词。④“腊”,干肉,名词,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把 肉晾干”。⑤找出写“蛇毒性之剧”的句子。(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⑥找出写“蛇的医疗功效”的句子。 (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杀三虫。)(2)提问:蛇毒 性如此剧烈,永州人为何“争奔走焉”?明确:因为“太医以 王命聚之”,捕蛇可以“当其租入”。(3)小结:文章一开始 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是为下文作铺垫。关键是 “当其租入”和“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两句——捕的蛇可抵交租税,永州的人才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这就暗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作者字字都是客观叙述,而全文主旨已寓其中。四、布置作 业 1 翻译第1段,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这一段的有关实词。 2 预习课文第2—5段。 3 完成课后“辨析·比较”题四第2题。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检查第一课时所学的知识。 2 体会“蒋氏大戚……则久已病矣”这段话的思想感情。 3 了解怎样运用对比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的写法。 4 理解互文的修辞手法。(“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5 思考研讨课后“辨析·比较”题三、四。 6 体会第5段内 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研析新课。 1 概括第2—4段 的内容:叙述了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第2段概述蒋 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先说蒋氏“专其利三世”,使人认为可羡; 待到蒋氏述说祖、父俱死于捕蛇,本人也多次险遭不测,却又使人 感到可悲。这样由羡慕入悲伤,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更加深刻:原 来这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

《捕蛇者说》练习题以及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叫嚣()2.隳突()3.日蹙()4.谨食之()5.腊( )之以饵( )6.募有能捕之者()7.貌若甚戚者()8.熙熙而乐()9.孰知赋敛之毒()10.以俟夫观人风者()11.呼嘘毒疠()12.号呼而转徙()13.吾恂恂而起()14.视其缶()15.则弛然而卧()16.悍吏之来吾乡()17.鸡狗不得宁焉()18.哗然而骇者()19.当其租入()20.吾嗣为之十二年()21.往往而死者相藉也()22.几死者数矣()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当其租入()2.貌若甚戚者()3.谨食之()4.吾嗣为之十二年()5.募有能捕之者()6.往往而死者相藉也()7.以俟夫观人风者()8.更若役()9.黑质而白章()10.曩与吾祖居者()11.积于今六十岁矣()12.殚其地之出()13.则弛然而卧()14.犯寒暑() 三.区别下列多义词的不同含义。 1.【已】①可以已大风()②则久已病矣()③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2.【若】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②更若役()③貌若甚戚者()④若毒之乎() 3.【食】①谨食之()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4.【焉】①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今其室十无二三焉。()③时而献焉()5.【以】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而吾以捕蛇独存()③以尽吾齿。()④以啮人() 6.【乎】①若毒之乎()②叫嚣乎东西() 7.【居】①居十日()②曩与吾祖居者()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8.【毒】①若毒之乎()②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9. 【赋】①岁赋其二()②复若赋() 10.【而】①黑质而白章()②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恂恂而起()④时而献焉() 11.【之】①悍吏之来吾乡()②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④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⑤君将哀而生之乎()⑥太医以王命聚之() ⑦言之,貌若甚戚者()⑧若毒之乎() 12.【是】①吾祖死于是()②吾尝疑乎是()③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13.【于】①余将告于莅事者()②积于今六十岁矣()③吾祖死于是()④苛政猛于虎() 14.【生】①而乡邻之生日蹙()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15.【夫】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②夫大国难测也()③荷担者三夫()16.【其】①当其租入()②专其利三世矣()③视其缶()17.【自】①自吾氏三世居是乡()②自三峡七百里中()③一板已自布字()④其印自落() 18.【为】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故为之说()19.【疠】①可以……瘘疠()②呼嘘毒疠() 20.【入】①当其租入()②竭其庐之入() 21.【岁】①岁赋其二()②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阅读答案及译文

《捕蛇者说》阅读答案及译文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节选自《捕蛇者说》)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C.①叫嚣呼东西②从流飘落,任意东西 D.①谨食之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饥渴而顿踣②潭西南而望 B.①时而献焉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C.①吾尝疑乎是②苍颜鹤发,颓然乎其间者 D.①故为之说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谨食之,时而献焉。 11.我们现在对税收与作者对“赋”的认识有何不同?(2分)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 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C.凶残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 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参考答案 ⑻A ⑼D ⑽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呢! (我)小心地喂养那些毒蛇,到了手册献蛇的时间我就把蛇献上去。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捕蛇者说》学案(无答案)语文

柳宗元因王叔文关系,被贬为永州作司马。在永州近十年,写了不少文章。我们过去曾 读过的《小石潭记》就是当时写的《永州八记》之一。今天学的《捕蛇者说》一文也是那 一时期所写的。 柳宗元受到排挤,贬居永州,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困苦的生活经历和黑暗的社会现状,加深了他对现实的认识,使他对人民的疾苦有所同情。这篇《捕蛇者说》就是通过记述一个 捕蛇者的悲惨生活,突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中心思想。 关于“说” “说”是一种文体,主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本文是通过记事来说理,即通过对“捕蛇者”蒋氏的遭遇的述说说明“赋敛之毒”这个中心。 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合适当议论、抒情。开头由蛇毒写到捕蛇,引出捕蛇者,然后详记捕蛇者的话,最后推出结论,提出题意。文章前两部分是记叙,后一部分的议论则是前面记 叙的必然归结。 学习本文,默读课文的全部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再默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概貌。 思考 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异蛇”之毒? 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毒蛇更毒的东西,使读者产生了急切读下去的愿望。 这一段重在写“毒蛇”之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绘:一是颜色之异,二是毒性之异,三是用途之异。 注意首句的省略句“触草木,尽死”,“尽死”前省去的主语应是“草木”,其余皆省去“毒蛇”。 小结:写“异蛇”剧毒,而“永之人争奔走焉”。 2、蒋氏的自述反映了什么?文章在这一段着重写什么?

如果说第1段是概述,从第2段开始便转入到具体的描述。引出了主人公“捕蛇者”一 —蒋氏。先写蒋氏三代捕蛇之“利”,继而写捕蛇之“害”——“吾祖”、“吾父”、“吾” 三代有的“死于是”,有的“几死者数矣”。一个“且曰”,将写“利”转为写“害”,再写蒋氏的神情“貌若甚戚” ,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捕蛇” 并非好事,“争奔走焉”实属无奈,字里行间,深含悲苦。“利”与“害”关系,跌宕有致。 3、作者是怎样描写蒋氏“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的? 文章通过对“捕蛇”、“赋敛”之间“利”与“害”的一系列对比,说明了“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作者是怎样写捕蛇之“利”来反衬赋敛之毒,试分析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①六十年的变迁 厂非死则徙尔 “乡邻”与“蒋氏”之比T 「以捕蛇独存 ②悍吏来乡逼税 厂哗然而骇 “乡邻”与“蒋氏”之比T T也然而卧 ③平时的生活 厂旦旦有是哉 “乡邻”与“蒋氏”之比T 「其余,则熙熙而乐 5、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看看下面哪个句子是本文的主题。苛政猛于虎也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是本文的主题,即作者的观点。 苛政猛于虎也”是作者用来论证论点的一个论据,虽说与本文中心意思有关,但结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012-03-1421:57:12) 转载▼ 标签: 杂谈 课题班级 1《燕子》 姓名 课型 使用时间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文章通过对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的描写,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 量。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一课时 课前 【学案自学】 知识链接:

燕子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 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一,是益鸟。在我国,燕子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去。 (一)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再读课文,认会“俊、俏、拂、增、掠、偶、沾、漾、谱”,会写“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赞”,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3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 来的燕子,有的飞到了()间,有的横掠过(),有的 落在()歇息。文中作者通过描写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 到来的()之情。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四)细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1:研读课文第一段。 (1)说说这一段写了燕子的什么? (2)“凑”是什么意思? (3)练习背诵第1自然段。 自学提示2:研读第2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你知道“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的意思吗? 自学提示3:研读第3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