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安寓网

小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安寓网

小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安寓网
小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安寓网

小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安寓网

第一篇背景篇

一、项目背景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下辖9县1市2区,历来是闽西北重镇和鹰厦铁路要冲。三明位于武夷山与戴云山脉之间,属多山丘陵地带,境内山岭耸峙,峰峦叠嶂;丘陵连绵起仗,河谷盆地与溪流错落相间;全市山地、丘陵与盆地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99%以上,河谷平原与水面不到1%;全市山地植物良好,绿树成荫。沙溪河从三明市市区穿越,城市也呈带状沿沙溪河发展,而碧口镇则是镶嵌在沙溪河上的一颗明珠。

碧口镇位于三明市区北部,距离市区2公里,可便捷的与205国道和京福、三泉高速公路相通。碧口地段拥有不可多得的自然环境条件,这里背靠满目葱茏的崇山峻岭,面对碧波粼粼的沙溪河,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交通便捷,风生和起,是三明市理想的居住之地。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之受到城市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的限制、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困扰,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日益强烈;反映在住房消费上,逐步向住宅社区化、郊区化、大型化、全面化发展,特别是高收入阶层的涌现,追求独立、宽松、舒适、安静、便利的居住空间和环境将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而上河城居住小区正是顺应这种市场需求而开发建设的大型生态绿色居住社区。

二、项目概况

三明市上河城居住小区(以下简称小区)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展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开发的中高档精品住宅区,基地总面积约510亩。公司遵循全新的居住理念以及“品味、品质、品牌和美”的开发理念,力求将上河城居住小区建设成为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物业管理完善的现代化、生态型居住社区。

根据市场调查,上河城居住小区面向不同阶层的客户群,计划分为普通住宅区、高级公寓区、高级住宅区和中心服务区四个区域分期分区建设,并设置多层、

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联体别墅、双拼别墅及独立式别墅多种住宅类型,总投资约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7.41万平方米,居住人口约0.75万人。

小区的案名“上河城”取自于名画《清明上河图》,并按照不同的住宅类型形成“阳、春、清、明、知、春、德”七个住宅组团,拟分别独立封闭管理。根据国家最新的住宅政策,小区充分考虑了90平方米以下住宅户型的安排,整个小区内高档、中档、普通住宅结合并合理分区,同时统一进行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使上河城既能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高级住宅消费的需求,又可以让广大工薪阶层以比市区低廉的价格享受到高级住宅小区的优美环境和优质服务。

三、规划范围

上河城居住小区位于碧口沙溪河西侧,基地东、南两侧为沙溪河与鹰厦铁路,西、北两侧至自然山体。本次规划设计范围南北长约1100-1250米,东西宽约160-500米,总用地面积约34.012公顷,合510.186亩,全部为居住区用地,无代征用地;其中,首期开发用地面积约24.621公顷,合369.315亩。

目前,规划小学南侧的上春园已经完成场地平整和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即将动工建设,在本次规划中纳入小区统一考虑。

四、现状分析

1、地形地貌与地质

上河城居住小区的基地属典型的山地地形,西北两侧群山环抱,东南两侧面向沙溪河。坡地地形会造成建设工程造价的提升,但是山水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小区最大的资源与优势,坡地自然地形使整个基地内几乎处处可观山看水、显山露水。

(1)高度分析

基地西侧山体沿沙溪河呈南北走向,基地则处于山体的东坡,整体地势东低西高,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平均黄海高程(下同)达到131-155米。基地范围内最高点位于北片的山头,现状标高约207.90米,另外基地西南角最高标高也达到202.15米;基地最低点位于基地最北端靠近铁路的位置,现状标高131.03米,高低点最大高差达到76-77米。

基地从南到北地势逐渐降低,并分布有七条较大的冲沟,用地被切割得相当零碎。以基地中部最大的一条冲沟为界,基地分为南北两片。中部大冲沟西南侧有一山头,高度较高,坡度较大,视野开阔、植被良好,在规划中可考虑作为城市山体公园,并成为整个居住社区的绿心。

基地南片原始地形相当复杂,但建设单位

已经先期进行了局部地段的开山填壑与场地平整,南片的四条冲沟已经基本填平,除了保留标高182.32米的山头以外,其余场地也相应平整为标高152.0-156.0-160.0米的台地。南片的西南部和北部还基本保留原有地形地貌,未作大的修整。

北片以标高207.90米的山头及其余脉为中心,东部靠近沙溪河的用地相对平整,并已局部进行了场地的平整;西部山谷内现为一片桔林,生态环境极佳,但地势较低,可考虑利用207.90米山头平整时的土方,进行较大量的回填,保证山谷内的独立别墅用地可以看到沙溪

河;207.90米山头的北部除有两条冲沟以外,整体地势也相对较低,甚至低于鹰厦铁路134.60米的标高,需要在建设中进行大量的填方,方可作为建设用地。

(2)坡度分析

对规划与开发建设来讲,山地的坡度是最

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基地的原始自然坡度,基地内建设用地可分为A、B、C、D四类:A类坡度为10%以下,属于适宜建设用地。

B类坡度为10%-30%,为较宜建设用地,需开山填谷、进行土地平整后方可作为建设用地。

C类坡度为30%-50%,为比较不适宜建设

用地,需进行大规模的场地平整方可作为建设用地。

D类坡度为50%以上,作为建设用地难度较大,属于不适宜建设用地。

为减少平整土地和开山填谷的工程量,并从尽可能保护山体自然生态的目标权衡,规划

尽量利用坡度在50%以下的土地进行开发建设;而坡度在50%以上的山地,一般不作为建设用地,严格保护山体的植被、树木,可作为山体公园以维持自然生态。具体可参看“基地坡度分析图”。

(3)地质分析

根据地形地貌分析和基地地质报告,基地内多数坡地属于岩土地基,地质情况良好;但是在七条冲沟所在的位置,文章出处:安寓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2502643.html, 优帕克: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2502643.html,由于存在大量的回填土,属于软土地基,建设中建筑地基部分需要进行特殊加固处理,同时最好在保证在回填土方自然沉降半年以后再进行建设。

2、自然环境

(1)基地内环境

从基地的自然环境角度讲,碧口地区可谓三明市的世外桃源。这里山清水秀,山体植被良好,沙溪河水质清澈,目前基本处于完全未开发的原生状态。基地内除了少数民宅、果林与耕地以外,其余基本是绿树成荫的山地。基地内由于地势相对较高,向东和向南视野开阔,自然环境优美。

(2)周边环境

基地周边,仅南侧有碧口村、育新学校和

三明劳教所等少量现状建筑,主要分布于沙溪

河北岸、鹰厦铁路南侧。碧口村以居住为主,

建筑3-4层;三明劳教所内现状建筑3-5层;

育新学校包括管理区、生活区和砼空心砖预制

场,建筑以多层为主。

(3)景观视线

基地西、北侧背靠绵延的山体,南侧为碧

口村和三明劳教所,属于基地外围的不利景

观点,但由于其地势与基地相差较大,对基

地内居民仅存在视线上的干扰。鹰厦铁路环

绕基地在的东侧和南侧,但与基地有5-20米

不等的高差,基本不影响基地内观水的视线,

对基地的影响相对有限。整个基地的最佳景

观视点位于南北片区的山头等几个相对较高

的点,以及基地北侧的沙溪河沿线。

(4)声环境

虽然鹰厦铁路在视线上对基地影响有限,但接近8分钟一班的过境列车对基地有一定的噪声影响。基地北片,因地势相对铁路高差不大,噪声影响比较明显;而在基地南片,虽然高差较大,但在铁路转弯处列车需要鸣笛示警,对基地内有着更大的噪声影响。

(5)气候条件与日照、通风

碧口地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雨量1612.3毫米,年平均湿度79%,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4-2.0米/秒。

由于基地内山体坡度较大,山体对日照的遮挡十分明显,向阳坡日照充足,而背阳坡日照明显较差。同时,根据三明市风玫瑰图,基地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基地内山地的北侧、东北侧、东侧属于迎风坡和顺风坡,利于扩散异味、迎取新风;而山体西南侧属于背风坡和涡流区,对扩散十分不利。

3、道路交通

基地南侧区域交通相对便利,目前有现状道路(道路红线17米)与桥梁跨越沙溪河连接205国道并通向市区,目前跨越鹰厦铁路立交形式进入小区的17米跨线桥已经建成。基地北部没有对外道路衔接,也因此保证了基地北片的相对安静。但是,整个基地仅有一个车行出入口,需要在规划中在靠近碧口村的位置增加步行出入口,保证小区疏散安全。

基地内部道路尚未成型,目前仅有几条宽2-4米的盘山小路,小区未来将根据规划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

4、现状分析结论

综合以上各项分析,规划建议以下的开发策略与开发步骤:依照开发单位分片、分区、分期建设的思路,整个小区按照不同的住宅类型形成“阳、春、清、明、知、春、德”七个住宅组团,开发进度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整个小区以中部最大的冲沟为界,分为南北两片。

南片目前已完成部分的场地平整,自然环境相对一般,但靠近小区入口,交通出行便捷;目前入口西侧的上春园已经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即将打响小区建设的第一枪;同时,上春园北侧的上知园可利用靠近小区入口和山体公园的优势,建设小区的入口花园广场和公共服务中心,使入口景观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成为小区销售的一大卖点。同时,结合公共中心建设一幢30层的“楼王”和7幢小高层住宅,利于聚集人气,树立“上河城”的小区品牌形象,造成小区建设的声势。

上阳园多层住宅区可根据市场需求随时建设,推向市场。

北片可首先在靠近沙溪河、较为平整的位置建设上真园联体别墅区,利用良好的景观和靠近商业中心的地利,使小区的开发建设进入高潮。在“上河城”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以后,可随之推出北片西部的上清园独立别墅区和上明园双拼别墅区,提升小区的总体档次。北部的上德园高层、小高层公寓组团由于地形相对复杂,目前市场接受度有限,宜安排在最后开发建设。

第二篇理念篇

一、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1日发布实施)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6、《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守则》

7、《住宅设计规范》

8、《三明市碧口居住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9、《三明市碧口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

10、开发单位关于上河城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地形图及修测地形图

11、国家及福建省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二、规划理念

1、坚持超前性与高起点的理念

以城市总体规划和本区的控制性规划为依据,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居住区规划的最新理念与表达成果,建设三明市最具有特色的居住社区,设计具备超前性与先导性,体现新理论与新手法。

2、坚持“品牌性”的理念

以建设三明市的高档精品住宅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康居品牌社区,树立“上河城”的品牌形象,为未来的市场营销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强调人居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为设计目标,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通过“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建立社区高效安全的道路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社区。

4、坚持“尊重自然”的理念

尊重当地山地地形与滨水自然环境,充分发挥小区的现有山水环境优势,保护现有山体植被,开发与建设密切结合地形,显山露水,创造具有地方山地特色的城市空间,突出社区山水、园林、生态的环境特色。

5、坚持“绿色生态社区”的理念

充分利用基地内外现有的自然环境要素,建设与地形完美结合、依山就势、特色鲜明的生态型的绿色居住社区,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突出“阳光、空气、山水、绿色”的生态主题。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开放空间和社区环境,强调绿化空间与居民活动空间的融合,将建筑组群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穿插与渗透,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碧口地段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6、坚持“现代智能住区”的理念

体现现代新型城市居住社区的精神内涵,以建设文化智能型小区为目标,时代与发展综合兼顾。建设高效的社区安保系统与互联网宽带网络系统,满足居民在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需求。

7、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在不对当地自然生系统造成破坏的前提下,有效合理、循序渐进的进行土地开发,并为未来建设留有充分的余地。在根据市场需求实施滚动开发与分期建设的同时,还坚持居住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的互相结合,通过社区的营运,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市场营销与物业管理中。

8、坚持“可操作性与弹性”的理念

在注重规划超前性的同时,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三明市的地方习惯与市场需求,使规划具备可操作性。同时充分考虑小区开发建设的不确定性,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规划可根据建设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具备充分的弹性。

第三篇规划篇

一、社区定位

从树立三明市品牌社区的立意出发,上河城居住区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区楼盘的关系,突出自身的特色,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与山水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1、市场定位:上河城居住小区在三明城市中最具有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有三个:山水环境、社区规模化与房型多样化。根据三明房地产的市场调查,上河城市场定位为中高档的精品住宅区,利用大型楼盘的用地优势,分期、分区、分片建设,依次推出上春园联体别墅-多层混合区、上知园高层住宅区、上阳园多层住宅区、上真园联体别墅区、上清园独立别墅区、上明园双拼别墅区和上德园高层-小高层公寓组团七大住宅片区,面向不同阶层的客户群,以优美的环境与各类高级住宅吸引高收入阶层,以低廉的价格与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广大工薪阶层。而“上河城”的楼盘名称和“阳、春、清、明、知、春、德”七个住宅组团名称既点出了小区所在的区域位置,又可以突出小区的环境优势,同时体现楼盘高雅的文化品味与底蕴,是不可多得的极具吸引力的楼盘名。

2、风貌定位:

三明市作为闽西北的山地城市,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城市建筑风貌。从小区所处的环境来看,规划试图寻找一种能与“蓝天、绿树、碧水”的山水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色调,一种能体现小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规划理念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风格,与山水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并充分体现三明的地方特色和展旺公司的企业形象。

为此,上河城居住小区的风貌定位为:高层、小高层住宅采用具有古典韵味而不失简洁明快特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以平屋顶为主;而多层住宅和低层的高级住宅则采用具有亲切感与亲和力的坡屋顶,凸现回归乡野的主题,同时体现建筑的典雅格调。建筑色彩以淡暖色墙体结合底层的天然石材,同时穿插醒目的白色线条和大块面的透明玻璃,并以兰灰色坡屋顶与蓝天、碧水取得呼应。

二、规划结构与布局

1、规划结构

根据上河城居住小区的定位和现状地形,我们首先确定小区的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小区的用地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片两环多组团结构”。

规划在小区中部的主入口北侧、大冲沟南侧设置大型的公共服务中心,并结合西部的山体休闲主题公园,成为小区的卖点与亮点。公共服务中心位居小区中部且靠近主入口,服务半径合理,进出便捷,加上西部的山体休闲主题公园,必将成为本区乃至三明市区北部重要的大型商业区和休闲活动区。

公共中心西侧的山头是大自然赐予小区最大的财富,山体虽然处于小区用地范围之外,但仍然是小区中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单位拟采用租用的方式,将其改造为休闲性的山体公园,维持山体原有地形地貌和原自然生态状态,严格保护植被,同时在山顶建标志性景观塔,使之成为整个碧口地区的视觉中心。同时,山体与沙溪河遥相呼应,互为对景,山体公园作为小区指状绿地系统的掌心,由公园延伸出多条指状的绿带,穿行在小区住宅组团之间,连通山水,成为重要的“显山露水”山水通廊。

(2)两片

根据自然地形,小区中部最大的冲沟将规划为小区最大的绿化开放空间和通向山体公园的步道入口,并以此为界将小区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包括上春园联体别墅-多层混合区、上知园高层住宅区(含公共服务中心)、上阳园多层住宅区三个住宅组团和配套设施区(含小学、幼托和运动场地),北片则为较为纯化的住宅区,包括上真园联体别墅区、上清园独立别墅区、上明园双拼别墅区和上德园高层-小高层公寓组团四个高级的住宅组团。两个片区环境条件不同、开发时序不同、档次不同、面向的客户群也不同,通过地形与绿化自然的分区是最理想分区模式,并与开发单位的分片分区分期建设的思路相吻合。

(3)两环

小区主要道路在南北两个片区中各自形成环路,南北双环相互连接又各成体系,同时沿鹰厦铁路设置的主干路和一条次干路将南北两个环路顺畅的连接,从而形成小区完整的“一轴连双环”的道路结构。

沿铁路设置的、贯穿南北的主干路在道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东南小区入口进入以后,不同的住户群在入口广场处就可以进行分流;而主干路靠近铁路并沿路设停车位,可最大限度的使住宅远离铁路,减小噪声干扰。采用一条次干路连接南北两环,保证了在紧急情况下北片出行的安全。

整个小区的住宅分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联体别墅、双拼别墅及独立式别墅多个档次,面向不同阶层的客户群,在整体布局上采用“环境越好、档次越高”的思路,分别形成“阳、春、清、明、知、春、德”七大住宅组团,并分区分片单独封闭管理。在公建配套方面,除了中部的公共中心外,北片还分散布置部分公建设施,作为小区主公共中心的配套与补充。

(1)居住邻里单位

在小区住宅组群的总体布局上,规划引入了“居住邻里单位”的理念。所谓“居住邻里单位”,是以保持居民良好的邻里关系为目标的住宅组团,通过住宅的围合形成院落,并可以结合高差设置小花园和半地下机动车库、自行车库。“居住邻里单位”内的院落空间属于半公共半私密空间,而且不同的院落通过造景,可形成不同的主题,使居民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领域感,同时促进邻里交往的密切性。

整个小区内,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台地别墅、联体别墅、双拼别墅及独立式别墅等不同档次与类型的住宅组团分别组成“阳、春、清、明、知、春、德”七大各具特色的居住邻里单位,并以“顺藤结瓜”的形式串连在南北双环上,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住宅布局。

(2)住宅分区

小区南片包括上春园联体别墅-多层混合区、上知园高层住宅区、上阳园多层住宅区三个住宅组团。上春园住宅以联体别墅为主、辅以少量多层住宅;上阳园全部为多层住宅,上知园则沿曲线型的“上城风情街”设置16-18层的点式高层带,成为小区入口北侧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组群。

小区北片包括上真园联体别墅区、上明园双拼别墅区、上清园独立别墅区和上德园高层-小高层公寓组团四个高级的住宅组团。上真园沿沙溪河布置2-3层的联体别墅,避免对西部的双拼及独立别墅产生遮挡。上明园建设于原有山体上,原有山体在部分削减以后,景观视线仍然极佳。上清园独立别墅区则依山就势安排在西侧山坳之中,并在西北侧幽静之处设置3套500-600平方米的豪宅,整个上清园为保证看沙溪河的视线,建筑基底需要抬升。上德园高层-小高层公寓组团设置于基地最北部,围绕核心绿地分别布置5幢一梯四户的点式高层、9幢150平方米点式小高层和5条120平方米板式小高层,核心绿地内利用原有冲沟形成水面,并设置一所幼托。

(3)公建配置

公共中心:小区的公建配置相对集中,中部的公共中心为小区最主要的服

务区。

公共中心沿沙溪河展开,同时以步行街分隔,形成两条不同基底标高的带状商业建筑,并围合出本公共中心最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上城风情街”。步行街的线型采用柔和的曲线,与东侧沿河的主干路及西侧的次干路均处于不同标高;同时,三条道路以多条垂直水面的阶梯步道连接,并将两条带状商业建筑切割为段落,从而使整个公共中心的建筑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为整体。

靠近河岸的商业建筑体量较大,是一组商业、宾馆、酒店式公寓、餐饮、休闲、娱乐、停车、会所的大型综合体商业建筑,总体分为三段:南段正对主入口广场,为30层的“楼王”建筑及其5层的裙房;“楼王”高度100米,地面层为入口大堂,2-5层为酒店餐饮、KTV、卡拉OK、演艺大厅、桑拿保健、健身等餐饮娱乐演艺场所,6-10层为酒店式管理的产权客房,11-20层为套间式的商务办公,21-30层为高级白领公寓。

商业综合体的中段和北段均为4层的商场,其中底层设置车库和设备用房,2-4层为大型超市或商场,顶层为屋顶花园。为保证车库层标高与南部楼王底层大堂齐平,建议车库采用机械式双层车库,提高停车效率。

步行街西侧为3层的带状商业,属于点式小高层带的裙房,采用小型商场与商业店面相结合的方式,小区的储蓄、邮政、医疗等社区服务设施和餐饮、小吃、茶馆、洗染、美发、维修等服务功能均集中安排于此。商业建筑的集中设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商业群体效益的优势,是未来社区内最具人气的区域。 其他配套设施:

从规范角度考虑,小区的小学、幼托均应保证与铁路300米的距离,因此规划将一所18班小学、一所6班幼托以及小区的篮球、羽毛球等健身场地均设置于南片的西侧边界处,远离铁路,并与小区公共中心组合为一体。北片的中部设置一座为高级住宅区服务的会所,安排网球场、游泳池等休闲运动设施。另在北部高层住宅区的核心绿地内安排一所6班的幼托,并结合高层住宅底层的半地下架空层设置小型超市,就近为居民服务。

三、道路交通

1、对外交通与出入口

小区目前仅有基地南侧道路红线17米的现状道路可通向市区,此道路跨越沙溪河的桥梁已经建成,并连接207国道,是小区近期通向市区的主要通道。由于此道路与小区存在15-20米的高差,并有鹰厦铁路的阻隔,因此道路将以立交的形式跨越鹰厦铁路进入小区,这也是本小区目前唯一的车行出入口,目前已经

建成通车。小区主入口处设置环形广场进行交通分流。另外,在碧口村与三明劳教所之间,小区还设置一个步行天桥通向17米现状道路,作为小区的步行出入口。

为保证交通疏散的安全,小区在西南角还预留了一个次要出入口,远期争取向西与三明市的城市道路连通。小区的北部没有城市道路和出入口,相对安静,北片居民出行必须经过南片的出入口。

2、道路系统与分级

小区依照“依山就势、力求保证各个片区封闭管理”的原则进行道路系统的规划,采用“一轴连双环”的道路结构,通过沿铁路的南北向主干路连接南北片区的环路,同时以多条次干路连接贯通,住宅组团则通过入户道路与主次干道网络衔接,从而形成高效安全、顺畅便捷、层次分明的车行道路系统。

小区车行道路分三级:主干路宽10米,为方便小区居民的晨练、散步和沿河观景,同时为沿道路设置停车位,道路采用不对称断面设计,即人行道集中设置道路西侧,宽度3米,车行道7米,车行道东侧沿小区便捷设置大量机动车停车位;小区次干路宽5-7米,不设置人行道;小区入户道路宽3-4米。

3、静态交通

为适应汽车交通的发展,静态交通也是规划的重点,小区充分安排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库。小区停车率指标为:公共建筑按照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2车位计;多层住宅约552户,高层住宅1336户,考虑到多层和高层户型多为90平方米以下的小套型,停车率平均按照40%计;联体别墅301套,每户1个车位;双拼别墅74套,每户1个车位;独立式别墅38套,每户2个车位。除了联体别墅、商品别墅与独立式别墅自带车库以外,小区共需车位900个。

本小区机动车停车采用地面林荫停车场、住宅宅间草坡下停车库、住宅平台半地下车库和地下车库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分布上明显为“三块一线”的格局——即南部多层区、中部公建区、北部高层区三大块加滨河主干路的一线:

●地面林荫停车主要设于小区主干路的东侧,共计设置车位380个,其余零星

停车位25个,共计405个。

●宅间草坡下停车库利用多层住宅组团内部基地的高差,在前后排住宅之间的

院落中,在不影响院落环境的情况下,在院落的草坡下设置的半地下机动车库,共计车位约105个;

●住宅平台下车库主要设置于北部小高层住宅组团,采用2-5幢小高层住宅组

合,联合设置半地下车库,车库上方为花园平台,并可一定限度的减少填方

量,平台下共计设置车位340个;

●地下车库包括商业综合体建筑底层的机械式双层车库、北部高级会所的网球

场下车库以及各小高层组团的宅间绿地车库,可安排车位140个。

由此,小区车位总数为990个(联体别墅和独立式别墅自带车库未计入),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同时,在各住宅组团宅间、平台下的半地下车库或地下车库内,还需按照每户2平方米的面积安排居民的自行车库。

4、公交系统规划

为方便小区居民的出行,规划还考虑了小区的公交系统。本小区公交线路主要沿小区主次干道单向布置,市区公交车进入小区后右转向北,绕北部主次环路到达小学位置再向西,环绕南部环路后回到小区主入口。同时,沿公交线路按照300米左右的间距设置10个小型公交站,满足小区居民的出行需求。

5、步行系统与游线组织

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小区力求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并以步行系统为基础组织社区居民游线和观景体系。小区的步行系统由景观漫步道与步行道、步行广场、步行街区和环山步道组成。

●遍布全小区的“线”状的景观漫步道和步行道是步行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共中心北侧的登山步行道宽度3米,其余步行道宽度为1.0-2.0米不等,以不同形态和质地组成丰富、曲折的步行网络,或在林间、水畔萦回,或穿行在各类绿地之中,作为覆盖全小区“步移景换”的空间走廊,极大的丰富了绿色空间的景观内涵。同时,漫步道还与小区西侧的环山步道衔接,为居民上山游憩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步行广场是小区“点”状的步行空间。小区内的公共中心广场、山体公园广

场、沙溪河亲水小广场等步行广场就象串联在步行道上的明珠,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憩、交流的可驻留空间,还作为观景或活动的主要场所。

●商业步行街区则是小区内“面”状的步行空间,主要位于公共中心的上城风

情街。商业步行街区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购物与休闲空间的同时,也成为小区人气最旺盛的区段。

●环山步道与游线:依托小区内的步行系统,沿小区西部山体的环山步行道,

结合东西向“山-河”生态绿带,形成小区居民的主要游览观景线路。环山步道加上多条步道蜿蜒地穿越小区,如一条虚实相生的绿线,将小区的建筑景观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串连起来;这条游线还向沙溪河延伸,让居民经历山景到水景的观景历程,增加漫步的趣味,品味山水空间的丰富变换。

四、绿地景观

1、绿地系统

绿地与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小区绿化环境空间的丰富多样和鲜明的层次感,还强调建筑与环境、环境与业主生活的相协调。我们从居民“公共活动-私密活动”的不同等级的活动特征分析,改变以往住宅区“四菜一汤式”的绿地布局,而采用“带状绿脉+院落绿地”的两级布局方式。

小区的绿地系统在充分利用山水自然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中部山体公园为核心,根据地形放射状伸展,串联广场与组团绿地,并与整体山水空间融会贯通,共同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1)放射状带状绿脉

小区中部西侧的山体公园是小区绿地系统的核心,山体虽然处于小区用地范围之外,但建设单位拟采用租用的方式,将其改造为休闲性山体公园。以此为中心,从山体公园延伸出多条放射状的绿带,其中一条主脉贯穿南北,成为小区绿地系统的主体,南北绵延约1250米,宽度在20-80米之间。同时,根据地形的变化和住宅组团的分割,由南北向主脉发散出多条次级带状绿脉,共同组成小区放射指状的公共绿地系统。

小区放射指状的公共绿地作为绿色的纽带和绿色景观通廊,串连整个小区的住宅组团与公共空间,并可争取每栋住宅尽可能地接近绿地、看到绿地、使用绿地,从而满足住宅“均好性”的要求。

(2)铁路沿线绿带

铁路沿线绿带是小区重要的“线”型绿地,宽约20米。绿带内主要以行植树林为主,不仅使小区主干路成为真正的景观绿廊与林荫大道,而且在小区与铁路之间树立起一道绿色的屏障,最大限度的降低火车的噪音污染。

同时,为打破绿带的单调,在绿带的局部位置设置观景平台,特别是在公共中心位置,每一条山水通廊均以观景平台收头。小区南部碧口新村东侧另设置一个步行天桥通向17米现状道路,作为小区的步行出入口。

(3)组团绿地:在小区各个组团的内部形成面积不一、各自独立的组团绿地,如同散落的明珠分布在小区的山水之间。“点”状的组团绿地是居民日常休憩活动使用最频繁的场所,同时与带状绿地自然的沟通,从而形成整个小区既层次分明、又紧密联系的绿地系统。

(4)生态山体绿地:小区的西侧为高大挺拔的山体,这些生态山体绿地是小区绿地系统的背景和延续,通过区内绿地系统,将绿色与生态引入小区内部,从而达成人工环境与山水自然环境的有机对话与协调。

2、景观体系

小区的景观体系与空间序列是以人、自然、建筑、环境有机融合为主旨建构,利用山水自然环境与坡地地形,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精心组织景观节点、景观轴线、滨水界面、天际轮廓线、山水视线通廊及观景通道等景观要素,从而形成丰富生动、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小区独具特色的形象。

(1)景观节点

●小区以山体公园的山顶制高点作为主景观节点,主景观节点不仅是小区视线

的焦点和居民公共活动聚集的交汇点,也是小区居高俯瞰与远眺的观景点。

在此将建设标志性景观塔,使之成为整个碧口地区的视觉中心。

●小区入口由30层的“楼王”和多个高层住宅围合的入口花园广场是小区最主

要的门户节点。入口花园广场中面积约1.5公顷,大致呈三角形,西高东低。

在这里广场、叠水、草坡、花园、绿树相得益彰、变化丰富,同时高层住宅底层采用架空,利于扩大空间的感受,成为展现小区形象的最重要的场所。

●小区南北向主绿脉在南北片区均局部放大,形成一南一北两个绿化景观节点,

也是南北片区公共空间的核心。

●在南北向主绿脉和各条次级绿脉的交汇点形成小区的次景观节点。这些次景

观节点有的以广场为主体构成,展现开敞的空间意向;有的以公共建筑围合而成,体现独特的建筑造型与建筑空间序列,通过广场、绿地、建筑的组合成为展示小区形象的重要窗口。

(2)景观轴线

小区的景观轴线顺应地形的走向,依托公共绿地形成,是支撑小区景观系统的骨架。

●主景观轴线分为两条,一条基本沿南北贯通的主绿脉形成,串连三个景观

节点。另一条则位于“山体公园—公共中心—沙溪河”一线,是典型的沟通山水的主景观轴线,同时也是登山观景的主通道,以其居高临下的优势,成为小区居高远眺的观景休闲通道。

●次景观轴线多为东西向的山水联系轴,并分别指向各个次景观节点,每条

轴线西望山体、东接沙溪河,是小区最主要的山水景观通廊。

(3)滨水建筑界面与天际轮廓线

整个小区沿沙溪河岸线和鹰厦铁路达到1.6公里。从近景上看,沿铁路的建筑界面对小区的整体形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展现小区形象的活广告。而从远景来看,滨水建筑的天际轮廓线则是对沙溪河对岸的视觉效果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A、滨水建筑界面

为形成小区滨水建筑界面的变化和不同的围合度,规划结合冲沟、缓坡、悬崖等自然环境要素和地形的高差变化,考虑住宅的朝向,按照空间的疏密度,将滨水的建筑界面分为连续和节奏两种景观界面进行控制。

●节奏景观界面主要设置于小区北片,铁路沿线的上真园联体别墅和上德园高

层住宅的山墙以协调统一的建筑形式取得韵律感和节奏感,讲求空间的通透性与渗透性。滨水形成节奏性界面,不但将水面的自然景观引入到居住组团内部,也保证了住户与水面的视线通达,使更多的住宅可以看到沙溪河的景观。

为避免节奏界面的单一与缺少变化,上真园联体别墅采用2-3层高低错落的高度,增加建筑进退,并顺应正南北的朝向将住宅稍微扭转,与河岸45度的夹角使建筑群体更加富于变化。而上德园高层和小高层住宅则采用弯曲、转折的手法,在韵律感中求丰富的变化,同时住宅底层架空,形成居住组团与自然环境的渗透,同时在高度上采用10-12层、16-18层不同的错落变化。

●连续景观界面主要设置于小区南片的公共中心、上春园联体别墅组团和上阳

园多层住宅组团。特别是公共中心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建筑立面需要保证一定的连续性,取得对滨水空间和开放空间较强的围合度。但连续界面在增加高低错落变化的同时,建筑造型力求强调建筑界面的韵律感,避免出现过于封闭的建筑界面。

经过景观界面的控制,节奏与连续的对比,整体滨水界面收放有序、疏密相间、松弛有度、高低错落、层次分明,从而形成与滨水自然环境统一协调的整体空间意象。

B、天际轮廓线

小区天际轮廓线相对沙溪河岸线,分为首层建筑轮廓、次层建筑轮廓和生态山体背景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应取得互补、对应、协调的关系,避免遮挡。天际

线的高度应在整体上突出重点,同时又强调抑扬顿挫、高低起伏。

●首层建筑轮廓主要为上阳园多层住宅、上春园联体别墅、上知园商业综合体、

上真园联体别墅和上德园小高层住宅。在建筑基底跟随地形起伏的同时,增加建筑进退、弯曲或转折,强调轮廓线的疏缓与重点突出,在小区入口处以30层的“楼王”作为整个小区天际线的重点,同时在轮廓线的末端由上德园高层住宅形成高潮收头,并与“楼王”遥相呼应。

●次层建筑轮廓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主要由上知园高层住宅群和位置较高的

上清园、上明园的独立与双拼别墅组成,为增加变化,小高层住宅分12—15—18层等多个层次,在南北两片分组设置,设置位置考虑背景山体的起伏,避免对山体造成遮挡。两个高层群遥相呼应,互为对景,是小区天际线的高潮点。

●从整个小区的建筑天际线来看,小区西侧的生态山体是最重要的轮廓背景。

在考虑小区建筑的天际轮廓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同时,应与背景山体的山势轮廓线走向相对均衡与协调。

另外,东西向的山水断面也是规划考虑的重点。我们选取小区内较为典型的五个断面,针对其原有地形线、规划地形线、建筑轮廓线以及铁路列车噪声线进行分析,一方面使建筑轮廓与山体高度协调,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小区所有建筑均位于铁路列车的主噪声线之下。详细请参看“山水断面与滨河界面分析图”。

C、视线体系

小区的视线体系包括标志性建筑群、山水视线通廊、观景点与观景通道。标志性建筑群是一个区段内,在小区景观中具有一定对景、借景、框景作用或能产生识别性和特定场所感的建筑群,是作为地区的参照物、对景或视线焦点。山水视线通廊是既可以望山、又可以观水,同时起到联系山水的视线通道。而观景点与观景通道是为小区设置可以居高观景与远眺的场所和通道。

●入口处的30层“楼王”及7幢高层住宅是小区最主要的标志性建筑群,从

南边市区过桥进入小区时,可远远望见入口处的“楼王”和高层住宅带,“楼王”建筑以其高度成为小区的、甚至是碧口地区的视线焦点和对景。

●由山体公园和南北向主绿脉延伸出来的树枝状的绿廊连通山水,是小区重要

的山水视线通廊。

●小区西侧山坡上的环山休闲漫步道位置较高,是小区居高远眺的观景通道;

而各山体的山顶和小高层住宅均是小区的俯瞰观景点。

第四篇建筑篇

一、住宅建筑设计

小区以成为三明市的新型、现代的品牌精品住宅区为目标,以创造具有大众性、超前性、示范性、科学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室内外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为指导思想,力争在住宅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及材料设备的使用上有所突破。在保证安全、美观、实用、经济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新型建材,并达到住宅设计的先进性及新颖性,起到示范作用。

1、住宅户型设计

根据市场调查和小区的定位,本区的住宅分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台地别墅、联体别墅、双拼别墅和独立式别墅多种类型。顺应最新的住宅政策,多层住宅以90平方米以下的套型为主力房型。高层、小高层住宅分为两个片区——南片区的高层住宅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力房型,北部高层住宅以90-120平方米为主力房型,环境较好的位置设置150-160平方米的小高层大户型。联体别墅户型面积180-240平方米,双拼别墅户型面积240-270平方米。独立式别墅分为两档,第一档300-400平方米,第二档为500平方米以上的豪宅。

具体户型比例详见《小区住宅房型一览表》。

2、住宅套内设计

●套内分区:住宅套内分区明确,以起居厅为中心,家庭内部公私分离、动静

分离、寝居分离、干湿分离。室内布置紧凑,设计尽可能减少开向起居厅门洞的数量,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程度。住宅套内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在保证经济实用的原则上,力求套内做到全明设计。

●起居室与主卧室:强调大起居厅的活动空间和良好视野,主卧室与起居室均

朝南,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南向的直射太阳能,增加室内温度,并在夏季能有效地组织室内穿堂风,降低室内温度。复式套型内巧妙的利用交通空间安排上下的楼梯,并使楼梯成为起居室内的一景。

●厨卫设计:在厨房、卫生间设计上综合考虑现代生活用品设备的布置,满足

现代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整合设计方法,综合考虑操作顺序、设备安装、管线布置及通风的要求。厨房具良好的自然通风和直接采光,争取冰箱入厨,按操作程序布置厨房器具与冰箱机位,同时设置排烟道,集中处理厨房内排出的油烟废气;在卫生间内设置一道内隔断,将便溺、洗浴与洗漱、洗衣等功能应适当分离与组合,以减少使用干扰。大套型设双卫或多卫,复式套型应分层设卫生间。有条件的套型,可设家务房或设备间。

●阳台:各房型除朝南设生活阳台外,在厨房外均布置服务阳台。

●储藏:套内尽可能安排贮藏间,并在卧室内留有壁柜的空间。

●阁楼:住宅顶层的阁楼空间在不增加坡屋顶高度的前提下,对坡顶内净高大

于2米的空间加以利用,并向南形成大平台和屋顶花园。

3、结构设计

住宅结构设计以满足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为前提,尽量采用新结构、新构造和新材料,使住宅设计更灵活、多样,更有适应性和可改性。建议采用框架轻板轻墙等技术,取消实心粘土砖,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使墙体构造具有更佳的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临淄区边河镇杨上村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临淄区边河镇杨上村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 - 1 -第二章现状条件分析........................................................................................................... - 2 -第三章规划依据 ................................................................................................................ - 4 -第四章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 - 4 -第五章规划定位和目标 ..................................................................................................... - 5 -第六章规划原则 ................................................................................................................ - 5 -第七章规划构思 .............................................................................................................. - 6 -第八章规划布局 .................................................................................................................. - 6 -第九章竖向规划 ................................................................................................................ - 9 -第十章市政管线规划....................................................................................................... - 10 -第十一章消防、环卫规划 ............................................................................................... - 11 -第十二章开发策略与分期实施........................................................................................ - 12 -第十三章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 - 12 -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规划专篇 一、基地现状 位于建邺区与鼓楼区交界处的xxxxxx,隶属建邺区兴隆街道,南临yyyyy,西靠wwwww。从应天大街高架俯视整个地块,破败的两三层平房和脏乱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地块内违建密布,通道狭窄,采光、通风问题严重,防火更是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居民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管理困难。目前地块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场地研究 本案为xxxx的一部分,距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仅900米,靠近南京最大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及白金级希尔顿大酒店,是南京新街口、龙江、河西CBD三重城市核心交集区位,是南京新江东中央活动区黄金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本案由积贤街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北侧地块为A地块,南侧地块为B地块),A、B地块西临乐山路,东临华山路,南侧与应天大街以一地块相隔,北临集庆门大街。A地块占地64162㎡,B地块占地21704㎡,总占地面积85866㎡。 地块东侧为集贤雅苑产权调换房项目,共四栋高层住宅,两层商业。地块北侧为苏宁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睿城。B地块西侧为小学

用地,根据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得,A地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B地块东北角商业价值最大,转角可设置集中商业,业态考虑为净菜场和小型百货超市。从长远来看,集庆门大街和乐山路具备一定商业潜力。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规划力图提供一个高品质、安居化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时尚、典雅的建筑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形式,并且最大限度的使起居室、卧室、观景阳台获得良好的日照,结合成本运用新技术,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极力营造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概念居住家园。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住宅设计规范》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9、用地红线图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滕绍华》作者:卜一峰.Cute.? 住宅在规划、建筑、装修设计等方面都有完备的国家规范,在这些方面也有不胜枚数的成功实例和典范,这都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学习的楷模。本文拟就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住宅建筑设计的细节思考、住宅装修设计的本源等问题进行探索,以寻觅住宅建设的新趋向,研讨住宅设计的超前性和适用性。 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因经济社会、自然历史、风土民情、地域气候、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在此仅对当代大中城市的住宅区规划设计中新的取向、一般性的发展规律,略举其中的一些较为普遍关注的观点,与同业专家讨论。 1、规划理论的创新 居住区在整体结构的架构上有了许多新的突破。首先,“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三级组织结构的单一模式已被打破,依业主的生活水平、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特点为主题的居住社区受到欢迎,尤其是健身、健康型的社区楼市红火;其次,单一居住的区域规划遇到挑战,居住与从业相结合的区域规划开始萌生,这种模式可以解决一部分居民就近就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所设产业的就近招工问题,并可减小城市人流交叉对交通的压力;再有,对集中规划大面积的居住区提出质疑,居住区过小配套项目发挥不出作用,但居住过大也会造成上、下班时城市干道的单向交通负荷过重,以及商品房销售困难等问题;高层和超高层不应作为居住区的景观点缀,因为高层不但居住不方便,还会将高空强风引至地面及热岛效应等环境灾害问题。为此,许多城市已不再建造高层住宅;住宅区的交通组织影响居住质量,

路网规划应给住宅建筑以好的朝向,干道应以东西向为主,使楼间距加大,居民的视界开阔。甬道以南北向为主,山墙间距小不影响使用与视觉。进入居住区的机动车应适当限制,庭院中应“人车分流”,车不进庭院,但在需要时车可以到单元门前,如病人救护、搬家等情况。居住区的干道应“人车混行”,但要通而不畅,既照顾乘车者方便,又保障居住区安全和安静。 城市元素的利用与引进。所谓城市元素是指构成城市功能的诸多因素,具体的如医疗卫生、环卫环保、道路交通、供水供气供热供电、邮电通信、商业购物、体育健身、就学就业等等,抽象的如繁华景致、商贸环境、文化氛围、民风民俗等等。概括起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配套设施及城市气氛,这些都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城镇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居住区郊区化已在大中城市开始,为满足居民的需求与生活方便,一个居住区的规划首先应考虑周边可利用的城市元素,以节省投资,并繁荣现有业界,再考虑居住区内的配套设施完善,所引进的业界应注意选优的原则,如重点学校、知名医院、热销商场等等。住宅区的配套项目一定要列入规划,包括选择对象的洽谈,并且应先于住宅工程建设,以利居民入住后的生活,这也会促进住宅的销售。同时,规划中应注意营造城市氛围,以尽快形成“人气”足的社区。 住宅区规划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我国近几年引进国外设计,规划出一些学习发达国家住区的实例,但在理论上还缺少研究。首先,我们应充分注意到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坚持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研究应用不能耕种的荒地建住宅的措施。并要限制大量占用土地的“豪宅”,反对恣意扩大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修订条文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90180-93(2002 年版) 1、修订原则 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 号)的精神,实事求是、科学修订。 2、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统筹兼顾、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充分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有效落实有关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和技术措施,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有效衔接,保证标准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主要修订内容 增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涉及对城市排水防涝有利的做法、设施等技术 措施,主要将涉及现行规范的第1章“总则”、第7章“绿地”、第8章“道路”、和第9 章“竖向”。 第 1 章“总则”现有条文 1.0.5 条(共包括八款 1.0.5.1-1.0.5.8)中修改 1.0.5.3 款,增加1.0.5.3a 款; 第7 章“绿地”增加两个条文,7.0.6 、7.0.7 ; 第8 章“道路”增加一个条文8.0.7 ; 第9 章“竖向”删除第9.0.4 条,在现有条文“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共包括六款9.021-9.026 )”中,增加两款9.027、9.0.2.8 。 3、具体修改条款 1 总则 本章建议修改第1.0.5.3条文,并增加一个条文,即:

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气候条件、民族习俗、传统风貌等地 方特征条件; 1.0.5.3a 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满足内涝灾害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条文说明】为提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居住区规划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同时控制面源污染,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落实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建议修改的第 1.0.5.3 条内容如下: 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7 绿地 在本章现有条文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条文,即: 7.0.6 居住区的绿地应结合场地雨水规划进行设计,可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兼有调蓄、净化、转输功能的绿化方式。 【条文说明】城市居住区的绿化用地应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设计、建造或改造。居住区规划、建设应充分结合现状条件,对区内雨水的收集与排放进行统筹设计,如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坑塘、沟渠、水面,设计为适宜居住区使用的景观水体;采用下凹式绿地、浅草沟、渗透塘、湿塘等绿化方式,但必须注意,承担调蓄功能的绿地应种植抗涝、耐旱性强的植物。这些具有调蓄功能的绿化方式,即可美化居住环境,又可在暴雨时起到调蓄雨水、减少和净化雨水径流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居住区绿化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7.0.7 小游园、小广场等硬质铺装地面宜采用透水铺装。 【条文说明】

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资料

濮阳县金堤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与分析 1.区域位置及规划背景 濮阳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豫、鲁两省交界处,是濮阳市的南大门。南部及东南部以黄河为界,与山东省东明县、鄄城县隔河相望;东部、东北部与河南省范县及山东省莘县毗邻;北部、西北部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相临;西部、西南部与河南省内黄县、滑县、长垣县接壤。地理坐标在东经114.52°—115.25°,北纬35.20°—35.50°之间。 1987年,在濮阳县城西南西水坡出土了距今6400多年仰韶文化时期的蚌塑龙虎型图案,轰动中外考古界,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县也因此被赞誉为“中华龙乡”。 2012年上半年,濮阳县GDP完成126.6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96亿元,同比增长33.3%;农民现金人均收入达到2485元,同比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95.3元,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57亿元,同比增长16.2%。出口创汇完成6200万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4亿元、境外资金2000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301亿元,同比增长7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02亿元,同比增长20.2%。 濮阳县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围绕“工业做大”,突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培植光电子、医用新材料、耐火材料、新型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力争将濮阳县打造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LED冷光源基地。加快园区建设,打造发展载体。濮阳县产业集聚区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亿元,荣获全市第一季度产业集聚区暨县城建设观摩评比联手赛第一名。2012年6月25日,省发改委批复(豫发改工业〔2012〕793号文)同意《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调整方案》,调整后的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为13平方公里,其中发展区8.01平方公里、控制区4.9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光电子和医用新材料产业。同时,濮阳县还对县城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合理布局,依托现状城区,分期成片发展城市建设,生活区、工业区分离,将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光源生产基地,豫北重要的医用材料生产基地,先进产业集中区,具有示范效应的循环经济发展区,濮阳县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长春市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 2、项目策划公司提出的原则设计概念要求。 二、区位分析: 该居住小区位于长春市,毗邻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7000平方米,该居住区东面与前进大街相邻,北面是住宅小区,西面和南面是规划路。 二、现状分析: 基地现状大多为闲置空地,两条市政主要道路在用地两侧。基地地势平坦,基地内现有约27000平方米的水塘面积,长230米,宽118米。 三、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2、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3、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 4、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四、总平面布置: 该小区西侧和东侧各开一个大门并有一条主路贯穿于小区中部,基地的东北角;C区位于基地东南面。 在本规划中,该区入口设于基地西面规划路的西侧,由于规划路切割的影响,用地较规整且和其余地块联系,住宅应地形环境错落布置,绿化庭院,活动场所及停车区则有机的与建筑相结合。 该小区位于规划路的东侧前进大街之间,相对位置充分利用其地段优势,同时可阻隔城市干道的噪音及汽车废气对居住区带来的影响。其余沿街裙楼设有配套的超级市场,方便居民的生活。区内布置的户型均为一梯两户8+1层的套型,正南北朝向,同时,通过种植绿化、隔音墙、部分建筑首层架空等措施,提高2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该小区整体呈长方形规则地形,。北面接临普通住宅区,本小区主要布置以8层为主的多层住宅。3区由多种住宅单体拼接而成,总体布局大致呈现南北向的行列式布置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争取良好的朝向,住宅南北向间距大于1H,保证每户均有足够的日照和采光。主要户型以一梯两户套型为主,包括少量一体四户套型。本规划设计了一条环形的休闲步道,将住宅群体串接成一体,形成一大型中央景观区。 本居住小区的停车以地上带棚的停车库为主,并结合小区的主要干道设置地面停车以节约用地。。 六、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XX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最新版)

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说明 一、前言 家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舒适温馨的家能够让人松弛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生活,休息在花繁叶茂,富有生机、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与自然的阴晴雨雪和动植物协调地生存在一起,是人对文化和自然的追永恒的理想。 中国文人是这样描述一处理想住宅的 门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 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 花外有墙,墙欲低;墙有松,松欲古; 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 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 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 桥旁有树,树欲高;树荫有草,草欲青; 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 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 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 鹤报有客,客不俗; 客至有酒,酒欲不却; 酒行有醉,醉欲不归。 二、工程概况: 本地块位于省市城区,现有规划地块面积39333㎡,总建筑面积64399㎡,建筑密度28.2﹪,绿地率37.2﹪,容积率1.6。规划由15栋联排楼房组成,沿街为商

业。 三、设计依据: 1、建设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小区规划设计原则》; 2、中华人民国《城市绿化条例》(1992.6); 3、中华人民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11); 4、国家现行的相关规定规; 5、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 四、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将建筑重组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树、花坛、广场、及建筑天际轮廓组成完美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环绕建筑,环境这种园景开放式的组合关系,使小区具有移步景异的多层次效果。可以从每个不同的角度,不同时从环境中感受不同景观。人作为一个活动的观察者和先导者,是小区环境欣赏与享受的主体。所以环境设计以人为本,遵循人与自然共同融合统一的设计思想。因此,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是从更感性的角度去设计生活。 诠生活,设计居家需要,设计人的情感需要。这就是我们做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规划的精髓。我们设计的原则是: 1、景观的生态体现 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速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日益提高,对于生态的理解叶一步一步加深了。21世纪生态型园林、环保型居住区已成了现代城市绿地发展的主体。本方案在注重住宅园林的观赏性的同时,把住宅园林的生态性提高一个新档次,营造生态环境舒适、景观优美的空间。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住宅区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的丛林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这是生态景观要求;在满足一定数量的铺装硬地前提下,尽量多采用林荫草地和疏林草地来进行美化;同时强调生态美,景区以种植常绿大乔木为主,大乔木可增加叶面积系数,在有限的绿地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适当地采用自然流畅的花灌木色带,可形成色彩、质感和季相对比,以满足植物配植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的条件。 2、景观与功能相结合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规划与建筑 一、设计依据与用地分析 1、设计依据 (1)关于本工程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台路规选[2004]14、15号); (2)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设计规范; (3)本工程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4)甲方的设计要求。 (5)方案评审会议纪要([2005]95号) 2 、总平面用地分析 (1)气候特征:工程地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色。初夏有梅雨,盛夏有伏旱,夏秋多台风,深冬有寒潮。多年平均气压1015.7百帕,多年平均气温17.7℃,多年平均降雨量1593.7mm,蒸发量1283.9mm,多年平均日照1507.2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2.4m/s。 (2)地块与城市关系:本工程用地为台州市路桥区灵山居住区的A地块与B地块,交通便捷。东、西、北至规划支路,南至南山路。 (3)地块的景观要素:紧邻地块北侧为路桥区中央山公园,山高70余米,风景秀丽,是理想的居住用地。无论是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还是从本项目的角度出发,都应在地块开发过程中充分重视这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提升空间环境品质,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住宅园地。 (4)用地基本条件:本工程用地呈不规则行,总用地面积71348.8M2。 二、规划原则 本工程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优美,在充分满足目前住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力求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技术合理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高品质住宅小区。它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需要,更注重人们在文化上、心里上对“家”的热爱。在总体规划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原理和手法,在小区内引进一条形态宜人的水景,使小区内大部分住宅都能感受到流水的温馨与亲切。同时采用现代的规划理论及空间与环境的塑造手法,力求创造出融大气、雅致、理性与浪漫于一体的现代化居住区。 “家”是每个人心目中理想化的生活概念,茅庐草舍可以为家,高堂华厦亦可为家。小区内以各种组团单元形式创造家的氛围,同时多层次的绿化、流水和人文景观,井然有序的道路系统,使得小区富有极强的整体感和标志性。建筑的现代感和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结合整体环境的处理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充分体现出小区的可居住性、可持续发展性,体现“以人为本”。 三、规划构思 1、充分利用地形,建筑布局尽量坐北朝南,争取住宅的良好朝向与景观。全区设计有多种组合方式,规划整体而富有变化,保证开发的灵活性;同时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借用山景、改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成都分院2008.02 1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 1、区位关系 **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 **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1、**区基本情况。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

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A、区位优势。**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2、不利因素 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 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小区项目规划设计说明

第二章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GB50009-2001)(2006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年版)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0、《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008 年版) 二、自然条件 本工程位xxxxxxx基本风压值为0.70KN/ 〃。地震设防烈度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建筑抗震类别为乙类建筑,按抗震设计。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 三、结构计算 1、恒载:

楼面及屋面恒载按实际计算 2、楼层活载: 住宅厅、卧室、楼梯、走廊:2.0KN/ m 阳台 2.5KN/m 住宅厨房、卫生间 2.0KN/m 灵活隔断0.5KN/m 上人屋面 2.0KN/m 不上人屋面0.5KN/m 物业管理、商店等 3.5KN/m 设备机房7.0KN/m 3、地下室人防设计核爆动荷载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地下室顶板60KN/m地下室底版25KN/m 地下室外墙55KN/m出入口临空墙130KN/m 直接受核爆冲击作用的门框墙200KN/川 与普通地下室相邻的隔墙70KN/m2 与普通地下室相邻的门框墙140KN/m 四、主要结构材料 1、砌体:填充墙在0.000以下采用Mu10实心页岩砖,Mu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采用Mu7.5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 M7.5混合砂浆砌筑。 2、混泥土强度等级:地下室部分(梁、板、柱、墙):C35,地下室底版和外墙抗渗等级为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案例分解

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1.概况 1.1地理位置 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2历史沿革 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1984年建大寨镇。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 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区内属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平均坡度1.12%。 (2)水文气候 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7米/秒。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7亿立万米。其中地表水资源28.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 (3)土壤植被 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灌溉方便,宜于农作物生长,属比较优质而宝贵的地资源。 大寨镇自然植被属森林草原带,自然植被几乎全部为人工植被所替代。植被类别主要是河滩堤岸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沟坡水土保持防护林、道路村镇防护林等。 2.现状综合 2.1土地利用现状

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总规划设 计说明

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专篇 一、工程概况及用地现状条件 1.工程名称: 2.建筑性质及规模:- 由一,二期两部分组成。分别由22栋4-7层多层住宅,21栋别墅,一栋五层宾馆组成。总用地面积为7445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7505.49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7505.4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18910.48平方米。 3.用地位置及现状 北面,东面,南面,西面为农业用地。规划设计根据------总体规划,-----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力争有所突破,建设一个适宜居住的新型生态小区。 二、设计依据 ----------------------任务书及附件 基地现状地形图(用地红线) -----县相关建筑技术规范 国家相关的规范法规 《-----县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25 - )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三、规划原则 a.根据-----县城市总体规划,与屯昌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力争有所 突破,建设一个与农业配套的适宜居住的新型生态小区。 b.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环境意识,创造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 小区环境,争取每栋住宅有最佳的朝向和景观。 c.适当加大开发力度,节约用地、完善配套,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d.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强调小区特色与风格,加大建设开发的科技含 量,建设智能化居住小区。 ◆建筑设计说明 1、规划总平面设计 1)规划构思 ﹡强调组团式布局,组团绿化与中心绿地相结合,经过景观步道联接为一个绿色生态系统。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形式,将车流与小区休闲人流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出来,互补干扰。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IfTTR Vfm-GCCK UlMrVTFPSJ TY OF 5CIFNCE ? TT 亡K屮址>网+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 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 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 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 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 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GF-2000-0209 4.1商业平面: ........................... 倾诉,在午日的橱窗中老友聚餐,把大 2.1规划依据 (8) 理悠闲的生活情调尽情的挥洒。 (13) 2.2规划原则及特点 (9) 4.2住宅 ....................... 13 3.1整体空间布局 . (10) 户型平面做到功能合理,动静分区, 3.2道路交通规划 ................................... 污净分离?,…户户.阳光。.活动区1°休息区、 .................. 服务区三大主题居住空间,.功能分区明 确。起居厅、餐厅拥有各自独立空间。卧 xxxxxxxX 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说 明 3.5分地块指标 ........................... 第四章建筑设计 .......................... 目录 第一章规划区概况 .......................... 在商业平面的设计和推敲上,我们 1.1规划区范围 ..................... 1.2.1地质地貌 .................. 6 1.2.2气象气候 .................. 6 1.2.3 植被 ...................... 7 1.2.4场地地质条件 .............. 7 1.2.5场址建设条件 . (8) 以市井文化商业为基调,打造适宜的市 井商业尺度,店面进深控制在8m — 14m 注 重商业空间室内——半室外一 —室外的完美过度,把握水街景观与建 筑空间的和谐对话。运用合院、破院成 街等手法打造一条集餐饮、接待、会议、 健身、品茗、小酌、客房、KTV 等一系 列生活元素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商业街。 我们在这条街上徜徉品茶抚琴的诗境, 第二章规划依据与原则 ............................... 领略泼墨.丹青的画意,....在闲适的.酒家里 3.3竖向规划图 3.4功能布局 ....................................... 室休息区相对独立..;私?密性较强。每户保

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方案设计说明 指导老师: 设计者: 一.概况 1.区位条件:该基地位于南方某发达城市新城区,规划土地使用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0公顷,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为10公顷。该基地地形平坦,基地内现有部分闲置建筑,多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差,规划予以拆迁。该基地四周均为规划的城市道路,东侧紧邻城市绿地,并有一河道从东侧经过,其余各册均为规划中的居住用地。 二.目标: 重塑和提升区域市环境及城市空间,打造城市内标志性居住社区。 三.规划设计依据: 1.本地块规划设计(土地使用)条件 2.规划建设法规文件 3.业主的相关要求 4.数字地形图 5.国家相关的主要设计规范 a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GB50180-93) b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c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d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e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 f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I6-87.2001年) g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二.设计理念: 设计遵循高品质及现代化的整体构念,强调居,商,景的一体化整合。从对用地现状环境特质的充分分析入手,结合地形的特点,合理安排用地分块及空间形态,功能及交通设计,形成有机秩序。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形成以下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自然的生态为思考,以人文空间为参照点,塑造各具形态的居住空间。 2.关注小区公共空间的构合,以烘托小区的“大客厅”功能。 3.注意小区整体环境及空间序列组合及构成,围绕中心区和景观,交通轴线,通过建筑与景观,绿化的纵横穿插,住宅高低错落,景观节点的精心营造。配套设置的科学安排,人,车行系统的合理组织,绿化景观的巧妙梳理,为之提供了具有良好通顺,合理,宜人景色的均好性居住环境。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一区位分析 小区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滨河地段,规划建设用地120000平方米。基地的北部为洛阳市市中心一繁华商业区,南部为一滨河公园,西部是一居住小区,东部则为洛河水域。整体环境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其中基地的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洛阳市的两条主干道余沣路,滨河路邻接,使得即将建设的居住小区内部的居民交通出行十分的便利。右图为小区基地地势高差分析图,南北两端的高差相差十米左右,且南高北低。基地南面为余沣路,按总体规划控制道路红线宽40米:东临河流,预留30米的滨河路,用地东西宽284米,南北长423米,规划道路红线内总面积12.0公顷。 基地北侧、东侧和南侧相邻的道路为城市主要道路,人流量大,因此有此3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较西侧相比严重,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北东南三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基地东南方向有河流和公园,因此此两个朝向有较好的自然景观,故设计时应合理的将些景观纳入建筑户型的视线之内。西侧道路与其他三面相比人员较少,车流量小,因此此处较宜停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因此对于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都希望居住在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同时兼顾居住区整体空间,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 二、设计依据 《洛阳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河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土地出让合同; 规划局提供规划指导意见; 用地红线图; 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往来信函文件; 国家及洛阳市现行有关规划、建筑设计的规范及规定 三设计理念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四总平面布置分析 该规划设计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且适合各类人群居住的生活社区。现今有很多的居住小区都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人们建造一个清幽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住宅户型的合理设计,小区环境的优美设计,及各项生活设施的完善等等。但是在我们对新老居住小区的调研过程中,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改变仅仅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