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课时 熟读精思2

第2课时 熟读精思2

第2课时 熟读精思2
第2课时 熟读精思2

第2课时熟读精思2

教学目标:

1、识记课文并背诵。

2、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了解古人对读书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北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二、简介

1、北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1-3]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4]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4]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

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4]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链接:第5页

了解郭沫若博学研思的故事。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2]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4]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5] 。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6]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7]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七、拓展活动:想一想

学习了古人对学与思的理解和相关故事,你感觉自己在学习方面有哪些问题?赶快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八、课外延伸:

课下收集古人对学与思的理解和相关故事的语句,并交流。

湖南省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

空气的成分 教学设计课标 要求 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 材 及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中有空气的一些常识,通知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观察中,体会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能初步辩别纯净物、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学习或理解有关概念。 2.通过空气成分的实验、分析实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实验结果,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学习内容。为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打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空气污染与保护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重点重点: 1.空气的作用。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难点难点: 1.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指导 教具 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1、通过练习的强 化,学会区分 1、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出示具体的物质让学生来 区分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A、洁净的空气 B、冰水混合物 C、食盐水 D、 矿泉水 1、熟练区分混合 物和纯净物 教学过程2、进行知识小结2、通过回忆和练习,帮助学生进行小结2、知道空气的组 成 熟练区分混合物 和纯净物 小 结 3、通过所学内容,简单小结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物质 纯净物 作 业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部编版《掌 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 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 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 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默、姿”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1个字,会写 “掌声、文静”等16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好!初次见面,我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卞,你们可以叫我卞老师来打个招呼 吧!同学们好!××班的孩子真热情!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课欢迎我吗?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对我的欢迎呢? (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谢谢孩子们! 活动一:揭示课题,初读故事。 1.你们的掌声让我心里一下子温暖起来,感到特别亲切,老师再次谢谢你们的掌声。在我 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命运。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2.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指导“掌”的写字要领。) 3.齐读课题。 4.《掌声》这篇课文讲的是同学们之间的故事,故事很小,但读起来却让我很感动。同学们 想去读读这个故事吗?遇到你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呢? 5.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活动二:检查字词,梳理故事。 1.出示词语:班级默默姿势轮流联欢会 投向犹豫镇定讲述勇气 腿脚忧郁落下残疾刚调来 骤然间热烈持久 (1)开火车朗读,正音(“姿”平舌音,“犹”和“忧”区别,“落”和“调”多音字)

公开课 25《掌声》 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公开课25《掌声》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5课《掌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两年半的学习,学生对阅读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阅读,乐于用朗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听读评价、朗读评价、相互评价的能力;并能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语言,感悟其情,而且学生善于把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朗读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状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3)引导学生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4)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第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重难点教学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课时划分:第二课时 课前谈话: 1.孩子们,今天来这里听课的老师真多,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 2.掌声如此热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 3.今天也是我,第一次在这里,给你们上一堂课,心里既紧张又激动,大家能给我点掌声吗?(掌声) 4.你们想通过掌声告诉我什么呢?(鼓励,加油) 5.谢谢同学们的掌声,让我有了信心。 行师生礼:上课,起立,问好。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 101页,朗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主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熟读精思》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熟读精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 1.学会本课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读书名言揭示课题,由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2.指导学生读准本文的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情,读出味。 3.调动学生质疑解疑的读书体验,以朗读促思考,理解全文,体会精思与熟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快乐地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味,读出情。 2.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突破 1.了解学生朗读本文的情况,再对学生朗读的字音和节奏实行指导。 2.在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大意后,再对课文实行分析。

教学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 2.搜集古人关于治学的名言警句。 教师: 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朱熹的音像资料、挂图等。 2.推荐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名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名言,导入新课。 1.引言: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有的已经与书成了朋友,那么怎样才能读好书呢?大家把搜集的读书名言交流一下,看看我们是否能从这些名言中获得启迪! 2.学生交流古人读书名言。 3.课件出示部分读书名言。学生齐读名言,体会名言中包含的读书观点。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如。——苏轼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强烈推荐】三年级语文掌声公开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掌声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掌声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的。师生问好,上课!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齐读课题, 3、有时,看似平淡无奇的掌声,却蕴涵着非常伟大神奇的力量,是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一看。 4、(课件出示来信)“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二、前后对照,感受小英变化 过渡: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英子,进一步了解她,了解她的学校生活。看看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小节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后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孩?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A她很孤独,(板书:孤独)我是读了这个句子知道的:“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课件出示:总是默默、教室的一角)你会读这两个词吗?指名读词。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评:她总是坐在教室的角落,她希望自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她的内心是多么孤独。 B她很自卑,(板书:自卑) 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课件出示:落下、不愿意)谁来读读这两个词?指名读词。 师:落下时什么意思?“落下”就是留下的意思,是啊,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让英子失去了灿烂的微笑,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你想读读这句吗?指名读句子。 师评:她不愿意,她不愿意引起别人的注意,也不愿意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 2、指导朗读。 A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小英。那时的她不爱说话,谁能把她的孤独、自卑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B现在你们知道她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C请大家一起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英的孤独与自卑。 过渡:那时的她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可是后来,就这样一个孤独、忧郁的女孩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变成什么样了?

2[1].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导学案

2.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 2.探究我们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成分有何不同学习过程: 一、学前巩固: 1、空气中占21%,占78%,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他占。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二、学习新知: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的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组成的。 ?区别方法:①混合物各成分的含量不固定,纯净物成分是固定的 ②有化学式的一定是纯净物,混合物没有化学式。 混合物里各物质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自己的化学性质 ?即学即用: ①、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B.酱油C.蒸馏水D.葡萄酒 ②、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B.天然气C.含碘盐D.蒸馏水 ③、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银B.碘酒C.不锈钢D.矿泉水 ④、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果汁 B、豆浆 C、碳酸饮料 D、水 ⑤.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B.冰C.面粉D.食盐 ⑥、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蒸馏水 B、汽油、柴油 C、明矾、干冰 D、洁净的空气、纯牛奶 ⑦.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B.冰红茶C.清洁的海水D.冰醋酸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消毒后的自来水 B、蒸馏水 C、空气 D、加碘食盐 ⑨、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乐饮料B.加碘食盐C.蒸馏水D.酸奶 1 ⑩、下列哪种属于纯净物() A.蒸馏水 B.氯化钠注射液 C.清洁的空气 D.钛合金 111、现在有下列物质:?洁净的空气;?石块;?海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盐水?铁粉;?氮气;?稀有气体;?水 其中属于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二、探究活动:对比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提示:木条燃烧有氧气参与,氧气含量愈多,燃烧愈旺: 二氧化碳能够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含量愈多,浑浊现象出现的愉快,且较明显。 实验步骤:①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再收集两瓶空气。 ②取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分别将燃着木条深入,观察现象。 ③取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④观察处于空气中的玻璃,再向玻璃上哈呼出气体,对比观察现象。 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水蒸气含量 吸入气体(空气) 呼出气体 三、记忆巩固知识点 5.混合物与纯净物 纯净物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比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食盐、蔗糖、碳酸氢铵等物质。 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简单地混杂在一起形成的。如:空气、海水、盐水、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等。

《台阶》教(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台阶》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注重熟读精思,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 2.学习本文抓住一个有象征意味的特定物品展开情节的特点。 3.品味作者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理解文章的关键语句,学会给课文做批注。 4.体味父亲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感恩父亲。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森祥的资料,有关台阶的文化。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台阶,总是冥冥中给人一种向上的感觉,台阶能使人登高望远,开阔眼界。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我们人生的道路上也有许多的台阶要走,在走上台阶的每一步我们都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想要成功的信念。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老一辈的人们是想要登上

较高的台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习森祥笔下的《台阶》,了解父亲的台阶。21教育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 森祥,人,当代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代表作有小说集《台阶》等。其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农民的质朴形象作品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其艺术特色是文字简洁、善抓细节。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21cnjy. 2、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凹(āo)凼(dàng) 门槛(kǎn)涎水(xián) 揩(kāi)嘎(gā) 筹划(chóu)黏(nián) 尴尬(gāngà)撬(qiào) 倔强(jué)硌(gè) 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凼:方言,水坑。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姿势、骤然、热烈、持久”等词语,会正确书写“愿意、姿势、投向、情况、慢吞吞”等词语,理解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英子内心忧郁、自卑的情感。 3、通过抓关键词语来品悟课文的1——3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难点: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 2、设计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的课堂

练习题。 3、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等方面的课件。 【课堂预设】 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句诗。读一读吧! 爱是什么? 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这几句诗来自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语” ,让我们来看看单元导语吧,看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爱)是啊,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掌声》。 一、初读课文,反馈预习情况 1、揭题: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掌声” 。一起读。读得轻、快。 这篇课文讲的是同学之间的事情。事虽然小,读起来却让人非常感动。 2、(拿出学习单) 3、反馈 (1)来看第一题,已经完成的打“√” 。 (2)和同桌合作。读对的请给同桌打星星,不会的请你教 教他。

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 一、备课标 (一)课程标准:课标分析: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之(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活动的重要作用 在“五、化学与社会发展”之(四)保护我们的环境 1.初步认识处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必要性以及一般原则, 2.了解大气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活动与探究建议:, 实验探究不同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差异,教室和操场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二)化学具体目标: 5.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6.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8.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备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认识空气的组成;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三、关注空气质量。其中“空气中不同成分的用途,采集气体样品的方法,验证二氧化

碳气体的方法。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认识空气质量报告”,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教材重点确定为: 空气中不同成分的用途,采集气体样品的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认识空气质量报告。重点知识: 1.认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能说出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2.认识空气质量报告,增强关心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3.学会比较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方法 教材难点确定为: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重点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定教室和操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的实验探究,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认识空气的组成,领会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及指导意义 2.通过认识空气质量报告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重点情感类目标: 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认识空气质量报告,增强关心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三、备学情 (一)分析学生的起点知识和能力,思维障碍;学生了解了空气的成分,并且对于目前大气的污染也通过很多媒体有所了解和认识,但对于这些污染的来源,和具体不同环境的空气质量的差异,以及如何得到空气样品,很多学生可能感到困难。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 教材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和“ABAC”式的词语。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这一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 教学目标: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每个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从每个版块内容看,其难易程度也是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实践运用:1.“交流平台”的第三个环节是“读了寓言,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来说明寓言故事中的道理。2.“书写提示”要求学生先看后写再对照,给与学生充足的书写时间。 交流平台 1.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 复述。 2.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是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感悟出来的,又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加以强化的。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整理能力,还能让学生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词句段运用 1.能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如:“依依不舍”、“津津有味”、“无法无天”、“无影无踪”。 2. 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3.了解通知这一应用文的书写规范,并能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作。 书写提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的认识(第2课时)(人教版)

教学设计

12 分 探索 新知 年份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总量/棵100 120 150 220 300 1.阅读理解。 仔细观察,从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一组数据,你觉得用哪一种统计图更合适呢? 生1:我认为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它能反映出2015年—2019年公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情况。 生2:我认为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不但可以把每年的树木总量表示 出来,也可以通过条形的起伏看出大致的变化趋势,这几年树木的种植情况 是逐年增长的。 3.对比。 对比两种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条形统计图能够把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整地表示出来,但是在看变化趋势 的时候,没有折线统计图那么直观。折线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出近几年 树木总量的变化趋势。通过对比,这里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一些。 小结:看来,在选择统计图时,我们要根据统计内容的特点进行选择。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百分比/% 25 20 15 15 25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生1:表格中统计的是几种不同的树木数量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是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觉得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这组数据更好。生2:我认为扇形统计图则更具优势,能直观地表示出每种树木的数量与树木总量之间的关系。 小结:当需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百分比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三)学习任务三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总量/棵75 60 45 45 75 1.提出问题。 这个表格统计的是2019年绿茵公园园内各种树木的数量,想一想,它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呢? 生:因为表中统计的是各种树木的数量的多少,所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最合适,这样可以一眼看出每一种树木的数量的多少。 2.对比。

三年级上册《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9课《掌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⑵ 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⑶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⑷ 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2、过程和方法: ⑴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⑵ 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⑶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⑷ 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

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对比阅读课文的一、四两小节,认识英子掌声前后所产生的变化。 2、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设计思路】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英子在同学们给予她的掌声前后有很大的变化,便设计通过两段叙述英子掌声前和掌声后的文字的对比阅读、体会,让学生自己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让他们 自己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解决问题。教师只在旁做简单的引导。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在教学中因为有涉及到人物的内心心理变化,所以在课前模拟课文的环境,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通过采访学生,让学生进入角色去体会,解决本课的难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第一课时教案 设计 【教学目标】 . 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0 个一类字,认读11 个二类字,读准“落下了残疾、骤然间、身处困境”等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学对小英的爱。用关键词语把课文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3.能够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骤然间”、“热烈、持久” 、“经久不息”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4.抓住关键词语对比阅读,感受掌声前后小英的变化,感悟掌声的作用。朗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词语的意思,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 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0 个一类字,认读11 个二类字,读准“落下了残疾、骤然间、身处困境”等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精读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难点】读通课文,感受小英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我们看演出,当主持人报出谁表演,演出结束了,观众都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示欢迎? 2.板书课题:掌声(学生齐读课题。)并指导书写“掌”。 3.声能传情,读课题也要有讲究,怎么读,就能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热情?(生读得更热情整齐些了。) 4.你在什么时候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学生自由说。) 5.在别人送给你掌声时,你谢过人家吗?(大部分同学没有)带上你心中的那份谢意,让我们满怀深情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二、读准词句,整体感知 . 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并借助 拼音读准它。在这篇课文中有些词是很容易读错的,请留意一下。(学生自由通读课文。 ) 2. 出示本课词语,在字音方面,你认为哪几个词是最容易读错的,给大家提个醒。交流:

【教学设计】熟读精思

熟读精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调动多种诵读手段,感受熟读的趣味,对学生朗读的字音和节奏进行指导,并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调动学生质疑、解疑的读书体验,以朗读促思考,体会精思与熟读的紧密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朱熹的音像资料、挂图等;结合综合性学习要求,推荐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名著名篇。 学生:搜集古人关于治学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观书有感》,引入《熟读精思》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读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观书有感》。 【课件出示:⑴《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⑵配朗诵】 师:读罢这首诗,你从诗句中品到了什么?请听这几位同学谈谈。 【课件出示:配生谈感受⑴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说的是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⑵这首诗是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⑶我领悟到:只有多读一点好书,才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精辟。这首诗正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写自己读书获得新知的畅快。今天,我们将学习他写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关于读书的——《熟读精思》。【课件出示:题目,配齐读题目录音】 师:这个题目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一个词,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呢?我们来听这几位同学的理解。 【课件出示:配生解释词语意思⑴我查了词典,词典里“熟读精思”的解释是要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熟练,同时要精心思考课文的意思。⑵我用拆词法,先理解“熟”即熟练,“读”即朗读,“精”即精心,细致,“思”即思考。然后连起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把文章读熟,深入细致地思考文章的含义。⑶这个词语出自《朱子家训》。“熟读精思”在文中的意思是: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 二、初读课文,提出困难并解决 1.初读文,提困难 师:今天,我们就用“熟读精思”的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提醒一下,这篇课文有两个多音字需要注意,跟我读“几案”、“ 不可倒一字”。待会读的时候,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还可以动笔勾画下来。 【课件出示:⑴多音字:“几案”、“ 不可倒一字”⑵配学生齐初读课文录音】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白话文。那学习文言文你们觉得什么是拦路虎呢?请听这几位同学的意见。 【课件出示:配学生意见⑴我觉得把文言文的语句读通顺特别困难。⑵我认为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很有难度。】 师:咱们来回顾一下上学期学习文言文时都有哪些好经验? 【课件出示:学生配音⑴我们要把文言文的语句读通顺,就可以先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读好停顿;⑵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帮助理解难词难句,这样理解文言

《智慧学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参考答案

1古诗三首参考答案 温故知新 一、白昼耘田桑树破晓 二、白昼戒尺;耕耘耕田;桑树嗓子; 破晓浇水 三、1、lǜlǜlùlǜ 2、le le le liǎo 3、jiěxièjiěxiè 4、gōng gòng gōng gòng 四、略 五、1、夏天 2、冬天 3、秋天 4、春天 熟读精思(一)课内阅读 1、宋范成大 2、z hòu 白天在田里除草gòng 从事b àng 靠近 3、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 树荫下学着种瓜。 4、村庄儿女、童孙,耘田绩麻、学种瓜。 5、一是表现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二是衬托

农民们的勤劳和农事的繁忙。 (二)课外阅读 1、gāo pín qísǔn 2、雨草花竹笋 3、夏季春季抓住农村的特点,点面结合,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拓展延伸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 掌拨清波。 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祖父的园子参考答案 温故知新 一、蝴蝶蚂蚱樱桃蚌壳 拴着铲除切割逛街 二、bàng yīng kěn wōpiáo nì

三、碟子蝴蝶间谍;飘扬漂亮水瓢; 愉快榆树渝水;啃骨头中肯勤恳; 闪烁砾石快乐 四、1、2、3、略4、童年就像一本书,古 色古香,精彩绝伦. 童年就像一朵云,纯洁无暇,变化多端. 熟读精思课内阅读(一) 1、呼兰河传萧红张乃莹 2、是着重强调,突出了祖父对我的爱。 3、栽花拔草种菜铲地铲地 4、自由快乐无忧无虑充满爱放飞天性 5、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课内阅读(二) 1、我的体会是:在祖父的园子里 “我”感受到了自由和快乐。 2、树花菜庄稼蜻蜓蝴蝶蚂蚱小鸟; 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水;摘黄瓜追 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睡下;自由快 乐 3、它们都是有灵性的,都是自己作主。过着 自由快乐、不受约束的生活。这样写表达 了作者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

六年级数学上册7 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学校县定都市金山库镇敦煌钟中心学校 教师龙去燕燕 班级活跃1班 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8~99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101~104“练习二十一”中第5~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经历统计图的比较和数据分析等过程,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感受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能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比较、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各类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顾统计图的特点。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大家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哪些统计图? 【学情预设】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不同的统计图,知道了各类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式和它们的特点。这些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回顾扇形统计图。

师: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 图来表示。(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生交流: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回顾条形统计图。 师:某小学一至五年级人数情况统计图如下。(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生交流: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个数量的多少。 (3)回顾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师生交流: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 2.揭示课题。 师:通过刚才的回顾,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 还有用到折线统计图的情况。那么人们在选择统计图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这三种 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本节课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选择合适 的统计图) 【教学提示】 此处不需要仔细 读图,只要初步知道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就 行。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1、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2、认识十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犹豫、忧郁、骤然、歧视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理解一些词语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前测激趣 刚才同学们在进行晨会时,台上的同学讲完故事,台下便响起热烈的掌声,说说为什么给他们几位掌声?(请一个在台上讲故事的同学)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在什么场合下我们经常听到掌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29 掌声(板书) 1、齐读课题。 2、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 过度:看来同学们心中的疑问还真多!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些心中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再把本课的生字认读,呆会儿老师会检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课文后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出示小黑板A指名认读B齐认,C擦去拼音认 (2)、请同学说说这些生字在课文中所带出的一些词语 (3)、出示小黑板:学生齐读词语: 小儿麻痹症 姿势 落下了 残疾 情况 镇定 讲述 情绪 调来 a、讲解两个多音字:落调 b、解释小儿麻痹症 2、学生自由说你刚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随机讲读课文的重点段

(1)出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文静、胆小、自卑) 如果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你会想到哪个词? (2)随机板书忧郁,并请同学说说它的意思。 (3)课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与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现,同学们找找是哪个自然段?这一段中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快乐、自信、爱与人交往、开朗) (4)练习朗读第一段与第四段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她一种自卑心理,所以语气要低沉缓慢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读出快乐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读得高兴,跳跃一点) a、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b、读后评议。 过渡:一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瞧,一对反义词同时出现在她的同学身上,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转变,同学们学了课文2、3自然段便知道了。 4、学生默读课文,读后说说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5、老师随机讲解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 (1)英子为什么犹豫呢?这个时候她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紧张、自卑、痛苦) (2)指导朗读这一句。(要读出那种难受,那种紧张的心理) 6、同学们为她鼓了几次掌?

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 课件

五年级语文学科第一学月质量监控试题时间:分钟成绩: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听老师读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嗜好(shìsì) 长喙(huìyuán) 半亩(mǔmǒu) 眼睑(liǎn jiǎn) 榨油(zàzhà) 铿锵(jiān kēng) 价钱便宜(biàn pián) 三、给下列字组四字词语或多余四字的词语,诗句俗语也行。 茶()辱()召()拒()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无()之()同心()()理()当() 美()不()爱()之心负()请() 五、乱句重组。 ()从此以后,他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一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六、回想一下学过的课文,用“√”或“×”判断下列句子(含标点)是否是教材中的原文。1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在望哨吗?《白鹭》()2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3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七.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非是藉秋风。 (2),一切都很适宜。 (3)信赖,。 (4),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八、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桂花纷纷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 (2)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改为反问句: 九根据背诵的《国学经典》选择正确的答案。 ( 1)乱( 2 )君子坦荡荡(3)闻之不能徙( 4 )不义而富且贵 (5 )海日生残夜( 6)千金散尽还复来 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子不语,怪、力、()、神。 3子曰:“(),小人长戚戚。” 4子曰:“饭疏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于我如浮云。” 5(),江春入旧年。 6天生我材必有用,()。 (二)熟读精思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29课《掌声》。 【教学简析】 这篇课文是作者回忆上小学时一位残疾同学英子在同学们 的掌声鼓励下克服了自卑、忧郁的心理,鼓起了生活勇气的 故事。掌声代表赞赏、理解、支持、鼓励,传递了同学们对 英子的关爱。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英子由于残疾而自卑、性格忧郁。第2—3自然段写演讲课上发生的 事情。第4自然段写演讲后英子的性格改变了。第5自然段写那一次掌声对英子人生道路的重要作用。文章感情充沛, 语句优美,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情教育,又是进行阅读训练 的好材料。 【设计意图】 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的语 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背后包含充沛的情感,课文通过动 作描写来表现任务的内心感受,在教学时我比较注重引导学 生仔细揣摩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读悟文字背 后的声音,让学生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麻、症、疾、姿、势”等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以及正确读以下词语:掌声、文静、愿意、姿势

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英子掌声前后的 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 得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从小学会关心、爱护朋友和亲人。【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方法及手段】以读代讲、多种形式读、多媒体展示台 等方法及手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1、组织同学们学习“单元导读”。让学生弄懂本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学生上台板书:爱) 2、大家一起分享二年级小朋友的写话成果。(结合本班课前大声朗读给同学们听的习惯,将写话成果读给学生听)(读后引导同学们为小作者鼓掌。并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要鼓 掌。)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导入,引入课文内容

2.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2.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3、桌子上有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A.是氮气B.是氧气C.是空气D.没有物质 5、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B.氧气、氮气、水蒸气、稀有气体 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D.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7、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 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8、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9、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可制化肥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12、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14、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