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

划纲要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数据库】中国商业报告库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新技术

【地区分类】北京

【文献出处】北京经济报

【标题】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0文献)(10850)【正文】为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及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四次会议的精神,抓住国务院决定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扩大,在首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为标志,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199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8.7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5.7%增加到22.7%,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7%增加到6.9%。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6%,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二)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北京是全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地区,科技水平和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北京地区独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拥有量均居全国第一,1

998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7万人,签定技术合同金额81.6亿元,专利授权3800项。中关村地区是北京市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地区,拥有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68所,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各类研究机构213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36%。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成长起以联想、方正、四通为代表的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教育、文化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互渗透中,初步形成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企业为产业化主体,以民营科技企业为先导的“产、学、研”互为联动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行业发展重点突出,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等行业。据统计,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中,电子信息产业占70.4%,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占13.3%,新能源产业占7.9%,新材料产业占3.7%,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占2.2%,环保设备产业占1.3%,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行业占1.2%。

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国有、集体、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私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态势。按销售收入划分,1998年国有经济占44.8%,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占34.3%,股份制企业占4.7%,集体经济占4.1%,其他类型企业占3.1%。

(四)企业发展水平提高,重点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

在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都占有重要地位。按销售收入划分,大型企业占44.1%,中型企业占3.1%,小型企业占52.8%。涌现出联想集团公司、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四通集团、北京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

北京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软件、微型计算机、自动柜员机、数字广播发射机、无线寻呼设备、电子彩色排版印刷系统、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第一位。国外市场是北京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市场。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59亿元人民币。

(五)试验区发展成就显着,奠定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基础

以中关村为核心的试验区成立以来,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产业规模由小变大,发展水平由低变高,取得了显着成就。1998年,试验区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72.9%。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全国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尤为重要的是,试验区促进了中关村地区的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高新技术的产业优势,同世界科技、经济同步发展,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和再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发展环境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时,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以科技和人才为焦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北京是全国的科技、文化中心,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不仅对于发展首都经济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而且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在世界科技领域中的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既面临着国际国内有利的发展环境,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国际发展环境:首先,世界高新技术研究将更加活跃,信息技术将继续发挥先导作用,生物工程技术加速商品化,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开发研究将有新进展,新材料技术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环保技术开发将成为新的竞争热点。其次,世界范围内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消费需求处于旺盛阶段。世界高新技术市场容量本世纪末将达到数万亿美元,今后十几年内,将继续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不利因素是,国际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大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技术垄断的地位,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引进、创新发展和市场开拓方面形成较大的压力。

国内发展环境:首先,国家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使中国全面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程度更高,并促进全国产业结构

面向国际分工进行优化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人民生活将实现“小康”,向更加宽裕的方向迈进,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步伐加快,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增加,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面临的挑战是,国内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竞争趋于激烈,主要省市均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列为新的发展重点,且发展方向趋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高科技大企业、大集团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产业构成严重威胁。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产品技术中来自于国外的技术较多,属于自主技术的产品少,因而受到日趋激烈的同水平产品竞争的挑战。第二,同国内外高新技术大企业相比,我市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承受市场风险和技术开发风险的能力比较弱。第三,开发经营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严重,国内外企业对本市人才的争夺日益升级,对企业发展造成直接影响。第四,全社会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协调配套的支撑。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体制不活的反映,只有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加以解决。

(二)发展的指导思想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构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发展动力,集中北京地区的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五

大产业的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把北京建设成国家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基地。

(三)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

今后十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要以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为突破口,围绕“一个龙头,两大重点”加快发展,即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重点发展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五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首都产业升级的进程。

具体发展进程分三个阶段:从目前到2002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全面展开,建成一批重大项目,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05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初具规模,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成为工业支柱产业,促进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到2010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主体,在总体效益水平、科研开发水平、产品技术水平、企业经营水平等方面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某些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总量发展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00年达到190亿元,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保持平均15%的增长速度。到2002年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的30%;到2005年占全市工业的3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到201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

产业结构目标:形成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到2000年,上述五大产业工业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的比重为90%左右,到2010年比重为85%左右,在产业结构内部,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航空航天技术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目标:在区域布局上建立起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辐射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布局。到2005年初步完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区为核心、包括海淀园、昌平园、丰台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电子城在内的“一区五园”的开发建设。到2010年完成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使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企业发展目标:继续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到2000年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联想集团成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到2010年形成北大方正等十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同时,进一步促进小型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到2010年,在全市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技术创新目标:到2005年,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关村地区初步建设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全市新建20个左右国家级和市级研究开发中心、设计中心、工程中心和30个左右高新技术孵化

器。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体系,产生一批世界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有较高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产品。

改造传统产业目标:到2005年使我市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中后期水平;到2010年,通过淘汰落后技术,大力进行技术创新,使重点企业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三、发展重点

(一)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是我国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创新能力的重大措施,是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部署。全市要把中关村科技园区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1、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是21世纪初期首都建设的首要工程,要以“一路、一城、一园、一网”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扩大投融资渠道,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成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市政设施完善的环境支撑体系。中关村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在300亿元左右,园区建设、土地开发、住宅开发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投资预计约1200亿元。

2、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区要以已具有一定优势的软件产业和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为主体,培

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主导产业。到2010年,要建成国家级软件园和生物城,扶植和鼓励联想、方正、四通等十多家企业成为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00年到2010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发展投资约1100亿元。

3、建设有利于创新的科技支撑体系。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要突出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原则,大胆试验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各种政策、体制,建立完整的创业服务和支撑体系,建成对全国和世界科技人才有吸引力的创业区域。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创业投资,要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改革,到2005年完成现有骨干民营科技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并继续探索多种形式的企业制度形式。园区内的教育事业要有更大的发展,2010年前,清华、北大要完成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中科院通过知识创新工程,成为有民办影响的科学城。4、形成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五园”的合理布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以“一区五园”为基础,各园区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布局分工。海淀园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重点发展软件和生物工程、新医药产业,并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和商务商贸的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光机电一体化、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为特色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电子城要发展成为信息产业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昌平园主要以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为园区的特色产业,同时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丰台园要依托在军工、医学、航天、机械等领域的

科技资源优势,形成以光机电一体化、环保设备、航天技术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5、加强中关村科技园区对全市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功能。以中关村地区为核心,包括海淀园、丰台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电子城、西三旗新材料基地等,沿公路一环两侧,构筑“环京高新技术产业带”。在北部区县重点发展两条辐射线,一条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向沙河、昌平、南口方向,另一条沿京密路向顺义、怀柔、密云方向,在两条辐射线周边,要以区县科技园区和工业小区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向南逐步形成沿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并向环渤海经济圈辐射。

(二)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优势产业

1、信息产业北京信息产业具有雄厚的基础,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渗透,信息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1998年,信息产业工业产值已经达到300亿元,到2005年产值要达到800亿元,2010年达到1500亿元。2000年到2005年,以“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和“北方微电子基地”为突破口,建设重点工程20项,预计总投资约300亿元以上。

重点发展技术: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存储技术、通信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多媒体电脑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产品、服务器、新型计算机外部设备、移动计算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接入网及相关设备、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网络硬件和系统集成、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器件、数字彩电及发射设备和节目制作系统、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设备、光通信传输设备等。

近期重点发展项目:实施“数字北京工程”、“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化工程”、“大直径半导体硅晶片及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化工程”;中关村软件园区建设,联想微机产业化基地建设,北大方正电子排版系统的改造,移动通信产品国产化专项,信息家电系列产品,网络安全产品产业化,支撑软件、应用软件系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等。

2、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是我市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加快医药、卫生、农业等领域关键性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1998年全市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工业产值为10亿元,预计到2005年产值达到80亿元,2010年达到200亿元。2000年到2005年,以“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为突破口,建设重点工程15项,预计总投资30亿元以上。

重点发展技术:医药生物工程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治疗技术、新医药设计与筛选技术、制剂技术、新型植物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轻工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重大疾病治疗新药、中药新品种、新型制剂、天然药物提取、细胞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乳腺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农作物、胚胎工程等。

近期重点发展项目:实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工程”、“绿色食品及良种工程”;北大生物城,同仁堂中药新品基地,四通天坛人血液代用品产业化,国家一、二级新药产品产业化,现代植物提取工程扩产改造,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国家病毒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等。3、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光机电一体化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基础性产业。北京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主要体现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今后十年,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将以稳定的速度增长。1998年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工业产值63亿元,到2005年要达到150亿元,2010年达到240亿元。2000年到2005年,重点工程15项,预计投资总额20亿元以上。

重点发展技术:光电子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精密成型加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普及型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液压和气动技术产品、机器人、激光加工设备、先进印刷机械、光学仪器、分散控制系统及智能化仪表、新一代医用治疗诊断仪器等。

近期重点发展项目:清华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北光智能化测量仪器系列产品,片式电感、电容产业化工程,新型稀土永磁电机扩产,国产化

数码相机生产基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和控制系统,自动检票机产业化,激光设备基地建设,分布式自动控制系统产业化,大功率变频器产业化推广,自动立体停车库生产基地建设等。

4、新材料产业北京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是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升级换代产品。1998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工业产值为30亿元,2005年要达到100亿元,2010年达到200亿元。2000年到2005年,以“北京西三旗新材料基地”为突破口,建设重点工程10项,预计总投资28亿元以上。

重点发展技术:高纯材料技术、高性能合金技术、稀土材料和应用技术、金属特种加工技术、特种硅酸盐技术、工程塑料技术、复合技术、纳米技术。

重点发展领域:稀土永磁材料、新型复合材料、非线性晶体、金刚石材料和工具、新型工程塑料、高纯试剂、单晶硅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

近期重点发展项目:有色研究院的单晶硅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产业化,高清晰度稀土彩色显示粉项目,锂离子电池及电极材料项目,医用金属材料项目,液晶材料产业化,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技术升级并扩产等。

5、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北京是环保产业的大市场,在北京发展环保产业极具潜力。今后十年,北京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1998年环保产业工业产值约为5亿元,到2005年

要达到20亿元,2010年产值达到50亿元。2000年到2005年,重点工程8--10项,预计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

重点发展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体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

重点发展领域:清洁燃料车及相关产品、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烟气脱硫除尘工艺及成套设备、城市污水处理成套工艺设备、太阳能利用系统、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

近期重点发展项目: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及清洁燃烧技术产业化工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北京无氟城市工程”;清华紫光环保基地建设,汽车尾气净化器产品扩产,在线式环保监测仪器产业化等。

(三)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

充分利用北京现有产业基础,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十年要大力倡导企业内涵发展,促进现有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总体发展水平。重点是:

1、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体,要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科研开发能力。大型企业都要建立健全技术中心为主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发费用要达到年销售额的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销售额的5%以上,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进入企业。有重点地支持一批企业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积极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

进技术,提高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销售领域的信息化程度。要围绕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进一步鼓励和吸引科技人才,使工程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比例稳步上升。

2、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必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发挥首都的比较优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机电制造业要按照跟踪高档型、发展普及型、推广经济型的原则,不断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扶植机电一体化产品,提高机电设备成套能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机电产品。

汽车制造业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提高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水平和质量,用先进技术改造发动机生产线,以适应生产新车型的需要。冶金、化工、建材三个基础行业要遵循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和水耗的原则,应用先进技术,开发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非主营业务。轻工行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发展新一代家电产品和适销对路的轻工产品。纺织行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发展高质量、高档次的名牌产品,积极扶植出口产品。

3、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北京工业结构矛盾的集中点是“小、散、重”,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更

新,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要成套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要通过搬迁调

整、贷款贴息、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加速折旧、加大新产品开发费提取、减免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等多种政策,利用好国家鼓励替代进口、鼓励采用国产装备的措施,同时区别不同情况,有步骤地分类解决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资本金不足、社会负担重等问题,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我市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技术水平保持在全国前列。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建筑业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在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膜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要建立健全以农业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以建设农业高效园(区)为示范基地,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网络,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进步要重点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农产品增值技术、农业工程化技术、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籽种、精品、创汇、设施、观光、生态等多种业态的现代农业,全面推动首都农业现代化。

建筑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建筑业已基本完成以人工劳动为主向机械化施工为主的过渡,今后要继续开展科研开发,广泛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开展群众化技术革新活动。继续推进建筑工业化,提高机械化、专业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

四、促进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今后十年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保持高速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为保证上述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实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六大机制:

1、科技领先的创新机制。以占领优势领域技术制高点,提高总体技术水平为目标,建立“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和“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保持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领先优势。重点工作是:采取政府投入、政策引导等形式,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完善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市场,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在北京建立研发基地;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作为北京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加大扶持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鼓励中小高科技企业不断创新,保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活动;规划和建设好高新技术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

2、规范化的市场机制。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完善市场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重点工作是:大力发展和规范技术服务和中介市场,加强无形资产评估、项目策划、成果鉴定、咨询等中介服务功能,鼓励发展中介机构和规范中介市场;创造良好和规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环境,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加强对本市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研究,维护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工商、技术监督、公安等有关部门要依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和保护力度;实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的

采购政策和鼓励高新技术产品的本地化生产政策,促进本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

3、国际化的竞争机制。要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积极利用国外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与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联合研究、联合开发、联合生产。重点工作是:鼓励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优胜劣汰;继续落实协调好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发展,再兴办2--3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以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等活动为窗口,继续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工作,为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环境,以实现关键技术的本地化,完善鼓励企业扩大出口的有关政策,协助企业办好保税工厂和保税仓库。未来十年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要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并培育在世界享有盛誉的高新技术名牌产品。

4、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根据国内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态势,必须进一步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政府要继续采取贷款贴息、科技费用、产业化补助等多种形式支持重点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社会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的投资机制,促进投资的有效运作和良性循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创造条件发展创业板市场;通过创业投资、担保资金扩大投资和贷款的渠道。

5、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在目前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试行经营者股份期权的产权制度;加快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在存量资产界定过程中,解决好创业股和经营、技术骨干人才的股权认定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要加强培训工作,有重点地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人才和带头人才,培育一批中国的创业投资家,培育科技和管理才能兼具的复合型企业家。

6、高效的政府引导机制。全市要进一步形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共识,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重点工作是:加强法治建设,制定有关法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加强战略规划的研究工作,制订并实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滚动计划和长远规划,研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定期发布《当前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指南》,每年发布《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计划》;实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认定制度和骨干企业认定制度;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提高效率,规范程序,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