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教案复习课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教案复习课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教案复习课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教案复习课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

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

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性。“认同蛋白

质是生命活动的要承担者”。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史上创造的奇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这两项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2、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方法学:讲授法、问答法、导论法

四、课时:2个课时

五、板书

一、基本单位: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种类及其结构

1、氨基酸的通式:

2、元素组成:C H O N S

3、种类:20 必需氨基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

三、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2、多肽的形成:

3、蛋白质的多样性

(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3)氨基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4)多肽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四、蛋白质的功能: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课了,在上课之前,老师问一下大家,今天早上同学们吃早餐的时候有喝牛奶了么?

学生:有/没有

老师:那同学们有自己买过牛奶么?同学们平时买牛奶或喝牛奶的过程中有没有多那么一点用心,注意到牛奶列表上大量含有那些物质么?

学生:蛋白质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是很细心的人,牛奶是一类含高蛋白的物质,那么除了牛奶之外,同学们还有没有留意的到生活中哪些物质含有高蛋白的吗?

学生:鸡蛋,豆浆,瘦肉等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每天都摄入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生命活动中一类中要的物质,同学想一下我们摄入的蛋白质能不能被我们人体直接吸收?

学生:能/不能/不知道

2、新授

老师: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需要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那么氨基酸又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有具有什么结构特点呢?

(老师板书: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种氨基酸的结构)

老师:现在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这几个氨基酸有什么特点?

学生:中心都有一个碳原子,与碳原子相连的三个共价键都含有相同的基团,但一个共价键所含的基团不同。

老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结构的中心是碳原子,-NH2称之为氨基,-COOH 称之为羧基,-H 为氢原子,那么与另一个键连接的那个不同基团我们用一个-R 基来表示。其实不仅这些氨基酸有这个结构特点,其它氨基酸也符合这个结构。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通式来表示。下面同学跟老师写这个通式

。通过这个通式同学们可以蛋白质有哪些基本元素么?

学生:C H O N

老师:对,但是有些蛋白质还含有P S,有些含有Fe Zn M n 等微量元素

(老师板书:组成元素:C H O N P S)

老师:同学们在学校或在家里,父母和老师都有要求同学们不要挑食,那同学们知道他们的良苦用心么?

学生:不知道

老师: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 种,这20 种氨基酸分为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但是这里的划分并不是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的。必须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需要从外界来获得的,它含有8种,非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可以合成的,它含有12种。所以同学们不要挑食才能获得不同的氨基酸,我们身体的营养才会协调。

(课堂练习:老师在黑板上写几个结构,让同学们识别它们是否为氨基酸)

老师:我们学习了氨基酸的结构,那么它又是怎样合成蛋白质的呢?

学生:不知道

老师:其实它是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那么什么又是脱水缩合呢,同学们看书然后后告诉我。

学生: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老师板书:脱水缩合)

老师:那么老师以两个氨基酸为例,解释二肽的形成过程

(老师板书

:)

老师从这图中,同学们能看出水的氢原子与氢氧根离子分别来自那个基团么?学生:氢氧根来自羧基,氢离子来自氨基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对。二肽是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那么三肽就是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依次类推,四肽,五肽也同理。很多氨基酸相连就形成链状,我们称之为肽链,同学有没有注意到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学生:嗯。

老师: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蛋白质的形成过程,首先由化学元素C,H,O,N,P,S等形成氨基酸,再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经过一定的加工形成蛋白质。我们知道蛋白质是千差万别,那构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⑵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⒉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综合能力。 ⑵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⑵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重点: ⒈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⒉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⒈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⒉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两三块海绵,肽键形成的动画课件,血红蛋白、胰岛素的空间结构示意图。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之一,它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的含量仅次于水,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食品包装上常常附有食品成分说明,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蛋白质是许多食品的重要成分,有时你还会看到添加某些氨基酸的食品。 二. 师生互动 ㈠教师提问:你能过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一般都含有蛋白质,瘦肉、蛋、奶和大豆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丰富。蛋白质必需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中组成当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观察课本第20页的《思考与讨论》中的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这些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引导: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甲烷分子(CH4)的结构式。比较课本上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与甲烷分子的不同,再思考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每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一个氢原子,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教师总结:用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侧链基团R基分别取代甲烷中的三个H,就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R │ NH2─C─COOH │ H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汇总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走进戏曲大舞台》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浸润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了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喜爱、向往、崇拜的大都是流行音乐、港台明星、言情武打剧等。戏曲在年轻一代的眼里,差不多成了“出土文物”。为了提高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使他们关注戏曲、欣赏戏曲、热爱戏曲,必须采用一些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如上网、竞赛、表演等。为此,我们搞了这次“走进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他们喜爱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活动宗旨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3、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学习鉴赏戏文。 4、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5、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为振兴、光大戏曲事业而努力。 三、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听戏、看戏,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 2、亲身体验,学唱戏曲,学演戏曲。 3、能理解戏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通过竞赛,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5、考察地方戏的特色以及现状。 6、讨论地方戏的现状,给出振兴方案。 四、准备活动 1、成立研究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各人分工。每小组5-8人为宜。 2、查阅资料。可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资源,还可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收集、了解有关戏曲的材料和知识。 3、调查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家乡地方戏曲(锡剧)的现状,思考发展良策。 4、准备表演戏曲节目。 五、集体活动步骤 1、交流材料。把各人收集的资料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互通有无,使每个人都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2、教师介绍。重点介绍中国戏曲的历史,几个主要的戏曲剧种(如京剧、昆剧、黄梅戏、评剧等),戏曲中脸谱、行当的含义,京剧旦角流派等。 3、学生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在课堂上介绍中国戏曲的现状,并讨论发展地方戏曲的良方,写出方案。 4、欣赏不同剧种经典剧目片段(播放碟片),有京剧《苏三起解》,评剧《刘巧儿》,锡剧《双推磨》,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花鼓戏《刘海砍樵》等。 5、优秀戏文鉴赏。印发《天仙配》、《玉堂春》、《花木兰》中的精彩唱词选段,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6、戏曲知识竞赛。可在班级内以小组为参赛单位进行,也可整个年级一起进行。我们采取的是后者。各班派三名选手参赛,其余300多个学生既是自己班级的拉拉队,又是观众,气氛相当热烈。(附) 7、粉墨登场,学唱戏曲,学演戏曲。各小组(或班级)都上台表演。演唱内容有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孟姜女》选段“十二月调”,锡剧《双推磨》选段“推呀拉呀转又转”,黄梅戏《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摘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这门既无课程标准又无教材的必修课,在学校有了自主权的同时,却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点:由教学权威转向“平等参与者”,由传授者转化为指导者、促动者,由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水平、较全面的跨学科知识、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管理与协调水平;掌握信息技术和基本的科研方法。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使用知识的水平。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增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水平。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水平。”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其培养目标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获取新知识的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因而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以分科教学模式实行教学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去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呢? 一、转变教育观点 1、由教学权威转向“平等参与者”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但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即使是素质很差的教师,他在学生面前也依然的权威,居高临下,一切由他说了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希望研究探索的很多问题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师几乎没有专

蛋白质教案(高三生物)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设计思路 1、本节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与遗传部分联系很多。 2、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 观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宜采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3、利用“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既有科学方法, 又有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更有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对学生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阅读“科学史话”与“科学前沿”,知道了我国在蛋白质研究方面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能力方面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分组,分析材料,实验材料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 能力目标 比较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看图说明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关系。学会分析、比较,获取信息。 情感目标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进一步确立生命物质性的观点。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教学重点】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教学难点】 脱水缩合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课时安排】 2课时

PPT展示几种多肽,学生判断其含氨基酸的数目,指出R基。 计算:①n个氨基酸连接成1条肽链,失去几分子水?形成几个肽键?至少有几个氨基、几个羧基?为什么是至少1个氨基、1个羧基?②n个氨基酸连接成2条肽链,失去几分子水?形成几个肽键?至少有几个氨基、几个羧基?③n个氨基酸连接成m条肽链,失去几分子水?形成几个肽键?至少有几个氨基、几个羧基? 可用人体类比氨基酸,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计算。 教师提问:20种氨基酸能组成多少种蛋白质呢?1010-1012种。每种生物体内所含的蛋白质都是不同的。PPT展示相关资料,学生分析蛋白质结构多种多样的原因。 总结: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类比:post,spot,pots,stop →排列顺序不同。to,too,in,inn →数量不同。yes,god,but,she →种类不同。关于空间结构的不同,教师补充介绍蛋白质变性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如果空间结构被破坏,其生物活性也将丧失。(上述类比工作最好让学生完成,老师不要代办,否则达不到效果) 蛋白质的功能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究竟有哪些作用?组织学生阅读P23图2-7,说出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我们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蛋白质。挑食、偏食的习惯容易造成某些重要的蛋白质无法合成,导致营养不良。学生阅读P21“与生活的联系”,教师提问: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的区分依据是什么?根据作用还是来源?非必须氨基酸是不是可有可无? 课堂小结学生完成蛋白质概念图。 【板书设计】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教学反思】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和羧基的名称及结构,脱水缩合反应要求学生动手写,必须过关。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听懂了,但课后没有及时巩固,并不能准确的写出相关内容。 2、相关计算仍然是难点。特别是“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羧基”、“m条肽链中至少含有m个氨基和m个羧基”要帮助学生理解。如果不考虑R基,每个氨基酸就只含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如果有多个氨基或羧基,就说明R基上有。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我根据八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调查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实践中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发展对自然的关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2、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了?(对学校、家附近垃圾进行观察。)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制作、画画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确立活动主题; 2、自由组建小组,确定人员,选出组长; 3、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 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类及回收的方法。 2、调查垃圾处理情况,提出垃圾处理的新设想。 第三阶段 1、活动成果展示; 2、交流体验; 具体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环保的参与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强调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规划纲要的精神,基础教育必须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克服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的要求。 一、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挑战 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础教育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答。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哪些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1.经济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东西方冷战格局的打破,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认识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的国际环境,都需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有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10多年的时间内,是国际上成立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各种合作组织最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国际上成立的各类合作性组织近千个。联合国各组织在国际上在协调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关系、解决各种分歧与冲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种组织每年都要举行各类论坛、会议,讨论的主题都是与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相关的时代主题。各国政府首脑频繁出访,加强对话与沟通。在经济发展上,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的依存性和互补性越来越强。 “全球化”的世界要求具有全球化意识的“全球人”。经济全球化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它要求每个国家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了解世界经济活动规则,关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法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认识国际事务等等方面。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具有起码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具备合作、交往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要求人们把握世界发展的走向,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加强国际理解,发展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并从国际背景和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具有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学会学习、交往、合作、分享,具有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 为了应对21世纪世界发展的挑战,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国际理解教育。199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指导纲要》规定,各门课程实施中都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而且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四大基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教案复习课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 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 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性。“认同蛋白 质是生命活动的要承担者”。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史上创造的奇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这两项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2、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方法学:讲授法、问答法、导论法 四、课时:2个课时 五、板书 一、基本单位: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种类及其结构 1、氨基酸的通式: 2、元素组成:C H O N S 3、种类:20 必需氨基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

三、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2、多肽的形成: 3、蛋白质的多样性 (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3)氨基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4)多肽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四、蛋白质的功能: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课了,在上课之前,老师问一下大家,今天早上同学们吃早餐的时候有喝牛奶了么? 学生:有/没有 老师:那同学们有自己买过牛奶么?同学们平时买牛奶或喝牛奶的过程中有没有多那么一点用心,注意到牛奶列表上大量含有那些物质么? 学生:蛋白质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是很细心的人,牛奶是一类含高蛋白的物质,那么除了牛奶之外,同学们还有没有留意的到生活中哪些物质含有高蛋白的吗? 学生:鸡蛋,豆浆,瘦肉等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每天都摄入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生命活动中一类中要的物质,同学想一下我们摄入的蛋白质能不能被我们人体直接吸收? 学生:能/不能/不知道 2、新授 老师: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需要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那么氨基酸又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有具有什么结构特点呢? (老师板书: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种氨基酸的结构) 老师:现在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这几个氨基酸有什么特点? 学生:中心都有一个碳原子,与碳原子相连的三个共价键都含有相同的基团,但一个共价键所含的基团不同。 老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结构的中心是碳原子,-NH2称之为氨基,-COOH 称之为羧基,-H 为氢原子,那么与另一个键连接的那个不同基团我们用一个-R 基来表示。其实不仅这些氨基酸有这个结构特点,其它氨基酸也符合这个结构。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通式来表示。下面同学跟老师写这个通式

饮食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

饮食与健康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街道中心小学占红玲黄秋芳 一、主题的提出 饮食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人们一天都离不开饮食,。体格健壮,健康有活力的人,一般来说,都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其实生活中许多的细节都与饮食有关,民间还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孩子的饮食以副食品为主。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乱挑食、爱吃零食的不良现象。常以零食为主,三餐不按时吃,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又严重地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既助长了小学生追求名牌、追求奢华、追慕虚荣的风气,又毒害了小学生的心灵。所以培养小学生正常饮食的良好习惯,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亟待探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饮食习惯,正确引导营养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看到体重超标的小胖墩;在食堂里,学生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屡教而不能改;在体育成绩单上,成绩优秀的学生屈指可数;教室里,三天两头看到座位空着……为什么现在我们祖国的花朵这么娇弱?是什么剥夺了他们的健康?因此,我们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饮食与健康”这个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期望通过此项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爱护自己,服务他人的思想意识,并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使每一位学生亲自实践研究身边的科学,探索身边科学的奥秘,掌握有关饮食保健的科学知识、技能。 二、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对饮食的关注,认识饮食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功用,让事物更好地为我们健康成长服务。 2.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试拟定健康食谱。 3.培养学生观察研究、想象创新及与人协作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与人交流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三、活动的实施 整个主题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1、准备阶段:了解食物的来源;2、实施阶段:调查食物本领大;3、成果展示:我是小小营养师;4、拓展升华:想象未来的食物。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了解食物的来源目的:向家长、售货员等请教食物的来源,与同学交流自己熟悉的食物及其来源,激发学生研究这一主题的兴趣。 过程: (一)食物从哪里来 鼓励学生向家长、菜贩、菜农等调查了解食物的来源,了解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二)开个小小交流会 在班上开个交流会,让学生交流知道的食物及它的来源。食物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东西,孩子们对食物非常了解,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种,如:各类蔬菜、肉类、奶制品、小零食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这为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奠定了情感基础。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它都有哪些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1、查找文献法 2、调查法 3、访谈法 4、课题研究的探究性学习:包括调查、观察、文献检索与搜集、实验、数据统计、撰写研究报告等 5、实际应用的设计学习:根据学生生活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 6、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参观、调查、采访、 7、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包括从事商业活动、手工劳动、工业劳动、农业劳动。 8、自我建构的反思性学习:写活动总结、写体验、写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具有其规定性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性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能列举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2.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3.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蛋白质化学性质的相关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勤思、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课题难点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及应用。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以及发、毛、蹄、角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今天我们来学习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板书]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投影]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 [阅读]资料卡片 [讲述]蛋白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化合物,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例如,烟草斑纹病毒的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就超过了两千万。因此,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我们学习蛋白质组成和结构。 [板书]一、蛋白质组成和结构 [投影]蛋白质的复杂结构:

[板书]1、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 [讲解]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下面是几种氨基酸的例子: [分析]氨基酸特点,写出氨基酸的通式。 [回答]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板书]通式: 有氨基(-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讲解]现在从动植物体内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有几百种。但是,构成主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多种。 [提问]什么是两性物质,推测氨基酸的性质有那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案例doc资料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课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本活动设计是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进行设计的。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占国的研究成果。这一课题是国家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的子课题之一。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尝试解决综合实践主题研究的所有问题的过程。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实施计划——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我设计的这部分只是这一教学模式中“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 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要求,按照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的基本要求,我设计本活动的基本理念主要是: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强调学习情境的结构性,而教材的逻辑结构性又必须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水平。 (2)重视学生理解,而理解的重要条件是靠学生自行探索;从探索中发现知识结构中的原理原则,才是真正的学习。 (3)学习不能与生活脱节,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中,才会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2、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每个学生都具有天赋的学习能力,只要顺其天赋而提供他学习机会,他就会自行学习。 (2)只有在学生喜欢并自愿的情形下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 (3)不强调系统的教材教法;主张教师的责任在设置情境、提供材料,而学习活动则是学生自已的责任。 (4)重视学习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培养,因而主张合作学习 3、主题教育理论 (1)“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体性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以育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确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自觉地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能力的扩大和主体力量的解放为己任,建构学生的丰富和全面的主体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教学目标: 我确定本活动教学目标的依据是:第一,《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第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人文主义等理论;第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的基本要求;第四,根据我们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第五,我自身的知识

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峡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一、指导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我校将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有关目标,根据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练习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我校地处农村,结合农村亲近大自然的地理优势,开发一系列以农科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资

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外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几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因此,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和特色办学的理念,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年级进行目标定位。 二、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我校1-2年级,每周1课时;3-6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1课时,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并将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和兼职教师,班主任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当然,各年级可因临时教学需要或师资情况灵活采用弹性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道通实验学校王崇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课程。它的设计与实施,是以当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反映了当代课程发展的理论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现状 1.1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研究内容上,理论的探讨与阐释多,实践操作研究少,尤其是对具体情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跟踪、跟进研究显得迟滞。 (2)在研究权威主体上,教育专家、专职研究人员居多,地方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研究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实践层面上专家引领的不足,研究型教师成长缓慢。 (3)在研究对象上,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教师如何管理课程的研究多,对教研部门如何指导课程实施及学生如何在课程实施中获得发展研究得少。 (4)在研究范围上,对发达地区关注得多,对偏远落后地区留意得少。 (5)在研究成果上,重复研究多,创新作品少。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学科拓展活动。由于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任课老师,活动主题的确定很容易变成学科课程的延伸。 (2)用学科教学方式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两个概念,这两种课程实施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手段都应不同。 (3)课程内容窄化倾向。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过程中,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不能受到平等的对待和相同的重视,更多的教师青睐于研究性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化倾向。由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反思 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学”更多依赖于“教师教”,要转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走出教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调查、访问、座谈、报告.查阅资料、体验等。 (2)教师问题。长期以来,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接受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需要一个过程。 (3)学校问题。学校管理者认为实施实践活动会耽误学校理论课程的教学,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往往会给学生家长造成学生在学校不务正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学校声誉和就业率,因而一些学校对

高一生物蛋白质教案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 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本节教学重难点 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法及教学程序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我主要采用了阅读法、观察法、分析法、谈话法和讨论法,多举生活事例,使课堂气氛能更加活跃。这样也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基本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侧重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学、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过程的转变。 四、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适于学生记忆巩固知识。) 组成元素 化学结构 结构特点 脱水缩合 空间结构 氨基酸蛋白质 结构通式 蛋白质的多样性 种类 蛋白质的功能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教学。”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节课的教学在一开始就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开展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讲述方法,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较好落实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在新知识讲授过程中采用比较归纳、自主探究的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学习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增强直观性,分解了难点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主体性教学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情境—协作—会话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推理、协作探究以及交流讨论等综合能力。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019年3月 20日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M个氨基酸N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D.糖原、脂肪、蛋白质和脱氧核糖都是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 2、(5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检测通常不是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而是通过测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2008年9月“三鹿假奶粉”被曝光,奶粉中被检测到“三聚氰胺”这一化学品,添加后能够造成氮含量增高,从而产生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正常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A.肽键 B.游离的氨基 C.游离的羧基 D.R基 3、(5分)下列四个式子中,是氨基酸分子的是 A . B . C . D . 4、(5分)在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 B.酪氨酸的氨基多 C.两者的空间结构不同 D.精氨酸的羧基多 5、(5分)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6、(5分)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α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β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一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多样性原因包括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44个0原子 C.该蛋白质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7、(5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性激素调节生命活动,体现了蛋白质的功能 B.蛋白质变性,肽键会被破坏;蛋白质盐析时,肽键不会断裂 C.已知某化合物具有催化功能,可以推断此物质一定为蛋白质 D.人体内的抗体是蛋白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的危害 8、(5分)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都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B.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C.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使其生物活性丧失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肽链可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9、(5分)现有100个氨基酸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A.99、1、1 B.96、1、1 C.96、4、4 D.96、2、2 10、(5分)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的多样性无关的是 A.氨基酸的种类 B.多肽的空间结构 C.肽键的结构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1、(5分)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酪氨酸的氨基比较多 B.两者R基团组成不同 C.精氨酸的羧基比较多 D.两者的结构不同 12、(5分)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中的元素仅有C、H、O、N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