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毗昙学的修道次第:以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为中心

毗昙学的修道次第:以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为中心

毗昙学的修道次第:以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为中心
毗昙学的修道次第:以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为中心

毗昙学的修道次第——以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为中心作者:张敬川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2年03月16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213522042.html,/ztjj/zgfx/x/zdesjqeyn2/2012/03/16/100759773.html

【内容提要】戒定慧三学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其中,对禅定之次第论述的最详细的,当是部派佛教的相关论书。本文即以说一切有部为考察之中心,分析了其修道的次第,修证的方法,以及所证的果位,并与大乘中观学派之修道次第作了对比,指出二者对修证的最高果位观点不同,后者是对有部修证次第的进一步延伸。

【关键词】有部解脱烦恼

【作者】南京大学讲师。

毗昙,梵文为Abhidharma,又译为阿毗昙、阿毗达磨,“阿毗”既有朝向、面对的意思,又有称赞的意思,“达磨”是“法”的意思。其意义为大法、无比法、对法等。[1]是佛教三藏系统中论藏的总称。论藏的编辑要晚于经藏与律藏,[2]其影响力在部派佛教时期达到了高峰,其内容随着部派间之争论分合而逐渐扩充,每个部派均建立了反应自己学说观点的论藏系统。现在保存最完整的是南传上座部的“七论”[3],及北传说一切有部的“一身六足”论[4]。其它部派的论书也有部分被保留下来。如属于犊子部的《三法度论》、经量部的《成实论》等。除了这些根本的论书外,部派中还有相应的注释性论典,如一切有部论师们的集大成之作《大毗婆沙论》,纲要性的著作如法胜《阿毗昙心论》四卷、法救《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卷、尸陀槃尼《鞞婆沙论》十四卷、优婆扇多《阿毗昙心论经》六卷等。汉译的部派论书以说一切有部为主,初期译为“阿毗昙”,后玄奘译为“阿毗达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毗昙学主要即指的说一切有部论书的研究。

一、修行之次第

毗昙学所弘扬者,为声闻乘之教法,故其解脱论亦以声闻根性者之修行为中心。《大智度论》云:“声闻者,但破吾我因缘生诸烦恼,离诸法爱,畏怖老、病、死、恶道之苦;不复欲本末推求了了、坏破诸法,但以得脱为事。”[5]故声闻乘之教法重在以出离心而得解脱,具体到修行之次第上,便是以四念处观身心之不净相、无常相,由此可生厌离心。四念处即依次观察身、受、心、法。其中,身相最粗,易了亦知,故先观之。观身之法,可有三途,即不净观,安般念及界分别观。前二者为入佛法之甘露门。《杂阿毘昙心论》卷一云:“复次,二种色观故,入佛法中为甘露门。谓不净观及安般念。彼不净观者观造色,安般念者观四大。”[6]不净观主要对治的是贪爱,依贪爱之种类不同,又可细分为四种观法,即

“断威仪贪故修死尸观,断色贪故修青瘀等观,断触贪故去皮肉修骨琐观,断处所贪故修骨节分离观。”[7]修道者数数修习,最后略至眉间一点,广至村邑、国土,均可以白骨之相观之,如此,则不净观可谓修行圆满。安般,即数息观,谓观察自身之呼吸粗细、长短、冷暖等,此为对治心乱不定之观法,修行者以法观察,最后可“观身如竹筒,观息如穿珠,出入息不动,于身不发身识。”[8]如此,则心识可不因身触而起,可达一心不乱之境界。界分别观主要是对治众生不明缘起法,妄执我为实有。故令其观己身为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所成,无我无我所,因识与前五界和合,故有人我之假像,而生种种造作。《杂阿毘昙心论》云:“地界为水界润故不相离,水界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坏,风界动摇故得增长,空界空故食等入出,识界合故有所造作。”[9]六界虽暂时和合在一起,但并非不灭法,故所谓“我”者,无非是刹那生灭之诸法的假名,若能进而观一切有为法均不可久住,界分别观则可圆满。此为身念处之内容,因其以不净观为主,故可概括为观身不净。身为色法,非色法中受最为粗浅,易觉易知,故观身毕次第观受。受依于心,故观受后次第观心,最后观法。此即四念处之次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上之四念处为自相观,若入法念处后,数数修行,则可以共相观一切身、受、心、法。此诸法“念念展转坏灭故是无常,虚无故空,不自在故无我,三苦常随逐故非乐。”[10]四念处之总观修行圆满时,次第而生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暖者,意谓此位可“生无漏智火,能烧一切行薪。[11]高于暖位故称为顶,与四谛法堪忍不退故谓之忍,又可称为谛顺忍。世俗法中最为殊胜,故称世第一法。修行者于此四善根位,所修为四谛十六行相,即:苦谛之无常、苦、空、无我相,集谛之因、习、有、缘相,灭谛之灭、止、妙、离相和道谛之道、如、迹、乘相。其中,前三善根均修四谛十六行相,而世第一法唯修苦谛之四行相,因其次第缘见道位之苦法忍,而二者之所缘必同。毗昙学将世第一法与苦法忍之关系概况为五种定,即地定、行定、缘定、剎那定、次第缘定。《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云:世间第一法分苦法忍作五种定,谓地定、行定、缘定、刹那定、次第缘定。地定者,若此地世间第一法,即此地苦法忍。行定者,若此行世间第一法,即此行苦法忍。缘定者,必同缘故。刹那定者,若此刹那背,即此刹那生。次第缘定者,世间第一法次第必生苦法忍。

[12]

这里的“所缘定”即决定了世第一法唯缘苦谛之四行相。若细分开来,此四行相亦有对治之不同,即我慢者修无常行,懈怠者修苦行,执我者修无我行,执我所者修空行。

世第一法为一刹那心,第二刹即生初无漏法忍——苦法忍。从此开始,即进入见道位之修行。说一切有部是主张十五心见道的,即苦法忍、苦法智、苦未知忍、苦未知智,直至道法忍、道法智、道未知忍,第十六心道未知智则归属于修道位。《杂阿毘昙心论》卷五云:“十五心顷是见道,最后一心是修道。”[13]之所以将第十六心判为修道位,是因为在道未知智时,无有一法不曾习见。《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二十三云:

其中总有十五剎那,皆见道所摄,见未见谛故。至第十六道类智时,无一谛理未见今见,如习曾见,故修道摄。[14]

也就是说,道类智(即道未知智)是对曾所见之谛理的数数修习,故称之为修道位。此十六心中,法忍是缘欲界四谛所得,而未知忍是缘色、无色界所得,此八忍称为无碍道,或无间道,因其无间而入解脱道,八智则称为解脱道。修行者于无碍道断尽相应烦恼,第二刹那心即入相应之解脱道。

前十五心因属见道位,唯可断见所断烦恼(见惑),而未能断修所断烦恼(修惑),故未能正果,若未离欲界欲,则成为趣须陀洹向,若离欲界九品烦恼之上六品烦恼,则为趣斯陀含向,若离九品烦恼,则趣阿那含向,与之相应的第十六心即可断修惑,而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及阿那含果。其中,须陀洹和斯陀含果又可再细分为两类,若未断九品修惑,则可

于人天中往来七生,若断九品修惑之上三品,则称为“家家“,《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五十三云:

家家有二,谓天家家及人家家。天家家者,谓于天上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一天处或二天处或三天处受二三生,或一天家或二天家或三天家受二三生。人家家者,谓于人中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一洲处或二洲处或三洲处受二三生,或一人家或二人家或三人家受二三生。

[15]

因此,为离欲界欲之须陀洹需于人天中往来其次,而断欲界上三品烦恼之家家,则只于人、天中往来二或三生。斯陀含果断欲界上六品修惑,可于人、天中一往来,若是断欲界修惑上八品,则称之为“一间”,即于天中或人中一生后即般涅槃。《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五十三云:“一间有二,谓天一间及人一间。天一间者,谓于天上唯受一生。……人一间者,谓于人中唯受一生。”[16]若修行者断尽欲界九品修惑,则可得阿那含果。因断尽欲界烦恼,故不再受生欲界,因此,又称之为不还果。色界、无色界的断惑次第与欲界相似,均为见道与修道双道断惑。

但上述烦恼均为染污性质,若要证入涅槃之境界,尚需断不染污之烦恼——有漏善法与不染污无记法,这类法唯在金刚喻定断,此刹那为最后学心,次入无学位,有尽智生起,证声闻最高之果位——阿罗汉果。阿罗汉果可分为六种:退法、念法、护法、等住、必升进及不动法阿罗汉。前五顿根,为随信行,需衣食住处等顺缘方可解脱,故称为时解脱,得尽智及无学等见。不动法阿罗汉属利根,为随法行,得非时解脱。除上二智外,还得无生智。声闻修道之次第可列表如下:

《地论》说,随逐缚义,名之为使。盖乃就喻以名烦恼。如世公使,随逐罪人,得便系缚。烦恼亦尔,久随行人,系缚三有,不令出离,故名为使。《毘昙》、《成实》亦同此说。”

[17]阿含经中共列有七使,如《长阿含经》云:“云何七灭法?谓七使法:欲爱使、有爱使、见使、慢使、瞋恚使、无明使、疑使。”[18]有时亦将欲爱使与有爱使和合而称“贪爱使”,如此便成六使。若将见使展开,则成十使,即:受边见(边见)、身见、邪见、戒盗(戒取见)、见盗(见取)、欲(贪)、瞋恚、痴、慢、犹豫(疑)。其中,五见及犹豫唯见道所断,而欲、痴、瞋恚、慢四种烦恼需修道位方可断尽。十使是就烦恼之自性而分别的,若将之与三界相对应,则可细化为九十八使。[19]之所以要作这样的划分,因为依据毗昙学之修道理论,必须断尽三界诸使,方可成道解脱。而三界见所断烦恼为一时顿断,断后即灭,不需再断。故必须将十使作更为细微的分类,若只立十使,那么就无法区别欲界见苦谛时所断

指贪爱与见集谛时所断之贪爱,而这二者的内容是不同的。譬如,见苦谛时之愚痴是指“于

苦阴不如实知,闻说阴苦不喜不乐,此不观察。”[20]而见集谛时之愚痴则指“于苦因不知”

[21]因此,虽欲界见苦谛时已断贪爱,欲界见集谛时又断贪爱,乃至修道位时亦断贪爱,但这并非是重复断惑,因为九十八使虽可摄为十类,但就其具体的内涵而言,则个个不同。《阿毗昙心论》云:“此烦恼无碍道一时断,非已断复断。”[22]因此,所有烦恼均在无碍道一时断尽无余。

需要注意的是,三界九地中每一地的烦恼均有九品,即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见道位得法忍之刹那,即可顿断九品烦恼,从第十六心刹那开始,直至无学道之前均属修道,则需次第断尽九品烦恼。初入修道位时,断的是上上烦恼,也即最粗浅之烦恼,直至第九无碍道时方断下下烦恼,即最深细之烦恼。《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对此的解释为:“见道是猛利道,暂现在前一时能断九品烦恼。修道是不猛利道,数数修习,久时方断九品烦恼。如利、钝二刀同截一物,利者顿断,钝者渐断暂见,断者名见所断。数修断者,名修所断。”[23]虽然修道位为次第断烦恼,但亦可称其为顿断,因为依次第而断之烦恼此后即不会再起,故每一品烦恼均在一刹那顷断尽无余。《杂阿毘昙心论》云:修道断者,以九种道断九种结。云何一时断?答:“修道断者,若此种对治起,即此种顿断,不渐渐。[24]

九十八使为与心相应的微细烦恼,与心相应之烦恼还有较之更为粗重的“缠”。《阿毗昙心论》列有八缠,即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眠。无惭指对自身之恶行无羞耻心,无愧指不顾及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悔指对已做之事退变其心,悭指吝惜财法、对人吝啬,嫉指对别人之成就产生妒忌之心,掉,又名掉举,指心动不安,睡指心识昏沉,而眠是就五识而言,指使五识暗昧,不发生作用。《杂阿毗昙心论》有增加了二缠:覆和忿,覆即掩己之过,忿指因瞋恨而发怒。其中,睡、眠、无愧所依为痴,掉、悭、无惭所依为贪,悔所依为疑,嫉、忿所依为瞋,覆之所依有说为贪爱,亦有说为痴。缠依使起,因此,使断尽时,缠亦随之都亡。但十缠中之悭与嫉不与其余烦恼相应,别有自体。《阿毘昙心论经》云:“悭、嫉彼自力转,不与余烦恼相应。”[25]与是缠相比,九十八使是更为根本之烦恼,缠其实是使的外化,故在毗昙学的修道体系中,是以九十八使为中心,分别见道所断烦恼与修道所断之烦恼。具体之断惑次第如下图。

断欲界上上乃至中中此五品烦恼,则称之为须陀洹向,在第十六心修道位时即证须陀洹果。若进而断下中等八品烦恼,则称之为斯陀含向,《阿毗昙心论》云:“欲界烦恼九种,微微、微中、微上、上中、微中、中中、上上、微上、中上,彼若凡夫时已离六种,彼于后若趣证,是俱趣第二果。”[27]在第十六心修道位时证斯陀含果。若断欲界九品烦恼,乃至色界四禅天、无色界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及无所有处之九品烦恼,则称之为阿那含向,至第十六心修道位时得阿那含果。需要注意的是,见道位是以有漏之善法来断三界之修惑,实际是伏而不断,即不让这些修惑现前,真正断除,必须是在入解脱道之刹那。见道中之所以能以有漏善法伏住修惑,其所依有二,一是对自地的厌离,二是对上地境界的希求。《阿毘曇心論經》卷三云:“彼无碍道三种转,谓苦、麁、障;解脱道亦三种,谓止[28]、妙、出。”[29]而有部之《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则将无碍道之三观与解脱道之三观合为六观行。论云:“八解脱道中修六行相,谓苦麁障及静妙离。”

[30]隋朝慧远对有部的六行观有详细的解释。《大乘义章》卷九云:

漏无漏者,依如毗昙,治道有二。一有漏道,谓世八禅,攀上厌下,六行断结。何者六行?观察下地为苦、粗、障,观察上地为止、妙、出,合为六也。如观欲界为粗、苦、障,厌断下结,观初禅地为止、妙、出,希悕求上静。以此六行断欲界结。乃至观察无所有处为苦、粗、障,观非想地为止、妙、出,断无所有结。非想一地无上可攀,等智不断。然此六行多人合说,人别论之,于下三中随观一行,于上亦然,不具观六。二无漏道,所谓四谛十六行观,以此理观,断

诸烦恼。[31]

六行观,即观下界之苦、粗、障,观上界之止、妙、出。以此为动力,而以世俗之等智来断修惑。但由于无色界之非想非非想处无有上界可观,故在见道位时,无法断其所属之修惑。[32]因此,在见道位只有三向:须陀洹向、斯陀含向和阿那含向。对应此三向,第十六心修道位时即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及阿那含果。得须陀洹果者,一类是经人、天之二三次轮回,而入涅槃,此即家家。二是继续修行断欲界一至五品修惑,此称为斯陀含向,若断尽欲界六品修惑,则称为斯陀含果。斯陀含果亦可分为两种,一是经一生而入涅槃,此即一间。二是继续断欲界修惑,当断尽欲界第九品修惑时,即得阿那含果。阿那含果亦有两类,一是取向涅槃者,共有七种。于色界般涅槃者有五种,即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

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五者上流。对这五种阿那含之具体区别,《阿毘达磨俱舍论分别

贤圣品》中有明确之说明。该论卷二十四云:

言中般者,谓往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言生般者,谓往色界生已不久便般涅槃,以具勤修速进道故。……有行般者,谓往色界生已,长时加行不息,由有功用方般涅槃。此唯有勤修无速进道故。无行般者,谓往色界生已,经久加行懈息,不多功用便般涅槃。以阙勤修速进道故……言上流者是上行义。以流与行其义一故。谓欲界殁往色界生。未即于中能证圆寂。要转生上方般涅槃。。[33]

可见,这五种阿那含的区别,主要是依其入涅槃的时位来区分的。从欲界往生色界之中有时即涅槃者,为中般涅槃,若是往生后不久即涅槃则称生般涅槃。往生色界经长期修行而般涅槃为行般涅槃,若虽往生色界时间长久,但并未精进修行即般涅槃,则称为无行般涅槃。若是往生色界后,要在色界之最高位色究竟天方般涅槃者,则称之为上流。若是于欲界没而生于无色界,则未有生般涅槃,以所生之地不同而可细分为四种之别。此无色界之生般涅槃和色界之五种般涅槃共成六种。最后一种为在欲界即可当下涅槃者,称之为现般涅槃,和前

六种共成七中阿那含果。若已得阿那含果者,不入涅槃,继续断尽色界及无色界烦恼,从初禅之九品烦恼直至无色界之无所有处之九品烦恼,此为阿罗汉向,若断尽非想非非想处之九品烦恼,则证得阿罗汉果。断最后一品烦恼之刹那——第九无间道,称为金刚喻定,因为“此三摩地譬如金刚,能破微细难破障故。”[34]无间道紧接之第二刹那即解脱道,而有尽智生起。此时方证得阿罗汉果。因为无间道只可断惑,而此次第而起之解脱道才能证果。

依据毗昙学之修道次第,阿罗汉断尽烦恼,以最后身入无余涅槃后,即灰身灭智,不会再轮回受生了。这与大乘佛法的修道次第有明显的不同,因为大乘教法以发菩提心的基础,主张要自利利他,即要证得诸法之空性,又要以慈悲心来化度有情。《大智度论》卷七十云:“复有菩萨久得无生法忍,不舍众生故,不入无余涅槃。”[37]因此,大乘菩萨在证得无生法忍后,会因大悲心而继续在三界中受生来化度有情。但此时所受之身已经不是三界之凡夫生死身,而是妙行所成之法性生身——菩萨法身。鸠摩罗什在《大乘大义章》中云:

菩萨得无生法忍,舍肉身次受后身,名为法身。所以者何,体无生忍力,无诸烦恼,亦不取二乘证,又未成佛。于其中间所受之身,名为法性生身。[38]这种菩萨以烦恼残气受生的教义在毗昙学中是没有的,这也是慧远与罗什之间对于法身争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因为毗昙学的解脱论是以修道断惑,证入无余涅槃为目的。与此不同,大乘佛教是以无住涅槃为趣向。若从修道的层面而言,则从小乘之阿罗汉到大乘之佛果之间,还须继续修行。而这一阶段的圣人,即大乘佛教之菩萨法身。因此,大乘佛法的展开,实则是对部派佛学的深化,特别是对作为涅槃境界的佛果的深化。

(责任校对:源流)

[1]释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第15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4页。

[2] Bhikkhu KL Dhammajoti:Sarvāstivāda Ahhidharma(说一切有部之阿毗达

磨),Centre of Buddh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7.

[3]即《法集论》、《分别论》、《论事》、《人设施论》、《界说论》、《双对论》、《发趣论》

[4]“一身”即《发智论》,“六足”为《品类足论》、《识身论》、《法蕴足论》、《施设论》、《界身足论》、《集异门足论》。

[5]《大正藏》第25册,第287页中、下。

[6]《大正藏》第28册,第871页下。

[7]《杂阿毗昙心论》卷8,《大正藏》第28册,第933页下。

[8]《杂阿毗昙心论》卷8,《大正藏》第28册,第934页中。

[9]《大正藏》第28册,第908页中。

[10]《阿毗昙心论经》卷3,《大正藏》第28册,第849页上。

[11]《阿毗昙心论》卷2,《大正藏》第28册,第818页中。

[12]《大正藏》第28册,第910页中。

[13]《大正藏》第28册,第910页中、下。

[14]《大正藏》第29册,第122页上。

[15]《大正藏》第27册,第276页下。

[16]《大正藏》第27册,第276页下。

[17]隋·慧远《大乘义章》卷6,《大正藏》第44册,第582页上。

[18]《大正藏》第1册,第54页中。

[19]日本学者田中教照认为:“九十八随眠非由十随眠发展而来,由七随眠、十二随眠发

展而来的九十八随眠,作为自性或自相被归纳为十随眠。”亦即十随眠是对九十八随眠的从自性上的概括。田中教照《使品より見た『阿毘曇心論』の位置》,印度学仏教学研究36(1), 第30页, 1987年。

[20]《阿毘昙心论经》卷2,《大正藏》第28册,第844页下。

[21]《阿毗昙心论经》卷2,《大正藏》第28册,第845页上。

[22]《大正藏》第28册,第817页下。

[23]《大正藏》第27册,第267页上、中。

[24]《大正藏》第28册,第906页上。

[25]《大正藏》第28册,第847页下。

[26]《大正藏》第25册,第259页上。

[27]《大正藏》第28册,第819页上。

[28]“止”,《大正藏》本作“上”,据注9改。

[29]《大正藏》第28册,第850页下。

[30]《大正藏》第27册,第331页上。

[31]《大正藏》第44册,第642页上。

[32]日本学者平沢一对有部的有漏道断惑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有部论书中能够找到六行观的前阶段的形态。该形态是作为八解脱的第四解脱至第七解脱的修行法的六行观。有漏六行观与无漏道有显著差异。有漏六行观有厌恶自地、次下地,欣喜上地的二重构造,有漏道不能断除自地与上地烦恼,仅能断除次下地烦恼,非想非非想处烦恼无法断除,因为无行欣上观之上地。六行观的净妙离苦与见道的灭谛、苦谛一致。但有漏六行观在初期论书中作为入无色定之修行法出现,并非断惑的方法。在中期论书中它形成为完善的断惑的修行法,并在后期论书中固定下来。因此,虽依有漏道断惑,但非实断而是伏断,故虽断惑,也不得离系,不被果摄。这便产生了义理上的歧义。所以,他认为“有部的修行道论将理论与修行经验混为一谈,因此虽简单明快,其结果也颇显驳杂,因此修行道论作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变得复杂和不够透晰,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平沢一《有漏道による断惑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35(2), 558-563, 1987年。

[33]《大正藏》第29册,第124页中。

[34]世亲造,唐·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卷9,《大正藏》第31册,第371页下。

[35]《大正藏》第28册,第243页上。

[36]姚秦僧肇《肇论》卷1,《大正藏》第45册,第158页上。

[37]《大正藏》第25册,第552页上。

[38]《大正藏》第45册,第123页下。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 精准训练十三 借助语境,巧用标志,答好断句题

精准训练十三借助语境,巧用标志,答好断句题 练前提示浙江卷断句题近年来大都选选文中的一段文字来断,内容有很强的议论性,看似 很难,实则不难。在顾及上下文语境(很多时候与上下文语境关联不大)的前提下,一定要结 合内部大意,分清人物、人名是前一句的宾语,还是后一句的主语。像“也”“矣”“哉” 这些句末标志词后面一定要断开,名词、形容词一般不能单独断句。对仗、排比的句子,句 式一致,同位置词性基本相同,是很好的提示。 1.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势之异,圣贤之所以不得同也。孟子不见王公,而孔子为季氏吏,夫不以势乎哉?士之进退不惟其德与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恶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进不惟今之法度而几在有司之好恶耳。(节选自王安石《进说》) 答案士之进退/不惟其德与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恶/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进/不惟今之法度/而几在有司之好恶耳 参考译文 情势不同,是圣贤不能相同的原因。孟子不接见王公,孔子做了季氏的臣子,不是因为情势吗?士人进用与否,不是只靠德行与才能,而是只靠如今的法度。可是官员们的喜好,未必就是符合如今的法度。这样一来,士人的进用,不是只靠如今的法度,而是几乎在于官员们的喜好厌恶而已。 2.用“/”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是非真能明明德于天下而坐致太平者欤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然则孔氏之学术亦妙矣则虽谓孔子有学有术以教人亦可也然则无学无术者其兹孔子之学术欤(节选自明·李贽《答耿中丞》) 答案是非真能明明德于天下/而坐致太平者欤/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然则孔氏之学术亦妙矣/则虽谓孔子有学有术以教人亦可也/然则无学无术者/其兹孔子之学术欤 3.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何者?迁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此乃常人之情。 (节选自杜牧《与人论谏书》) 答案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4.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为人臣而患得患失,则其归且将无所不至。且使患得而果可以得之,患失而果可以无失,吾亦安得而使其不患?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者也。(节选自清·刘大櫆《海峰先生文集》) 答案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

博弈论入门进阶书籍大全——如何成为智谋博弈大师

博弈论入门进阶书籍大全——如何成为智谋博弈大师 选书如选老师,因此选择书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此,向给大家推荐与博弈论相关书籍,让你少走弯路,成为智谋博弈大师! 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入门书籍: 《妙趣横生博弈论》 21世纪的经典博弈书——《妙趣横生博弈论》。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谢林“一生中最不能错过的一本书”——“西方孙子兵法”——《妙趣横生博弈论》。该书由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和巴里J.奈尔伯夫合著。核心思想:在本性上,人们都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但博弈的艺术要求,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理解他人的立场、观念以及看重什么,并运用这种理解来指导行动。

《身边的博弈》 《身边的博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近百个故事讲述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世界的运用,使你通过快乐地学习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博弈掌握竞争的技巧。 《博弈论的诡计》

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的思想既然来自现实生活,它就可以高度抽象化地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博弈时时存在,它就在你的身边。《博弈论的诡计》就是试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并且寻求用种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的方法。阅读本书,我们除了了解到令人震撼的社会真实轨迹之外,还可以学到最合适的为人处世方法。 《太极博弈原理》

2008-2019专升本真题作文题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癯(qú, 瘦)。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选自《韩非子》)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谌然不动,了无恐色。 选自《世说新语》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2011真题作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选自《庄子?达生》) 注释: [1]适:去,到。 [2]佝偻:驼背。蜩:蝉。此处“承蜩”指用竿子粘蝉。 [3]掇:拾取。 [4]累丸二:指在竿头累叠起两个弹丸。 [5]锱铢: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6]不反不侧:此处指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 [7]分:分散。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从经部目录的流变看经学思想的演变——以《汉志》《隋志》《总目》为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从经部目录的流变看经学思想的演变——以《汉志》《隋志 》《总目》为例 作者:雷斌慧, LEI Bin-hui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南开,300071 刊名: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10,26(2) 参考文献(7条) 1.班固;(唐)颜师汉书 1975 2.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 1998 3.钟肇鹏谶纬论略 1991 4.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1997 5.刘起釪尚书学史 1996 6.魏征隋书 1973 7.王锦民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新证 199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张玉春.江君《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思想管窥——以经部诗类、春秋类提要为中心[期刊论文]-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2) 2.唐芳《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中小说类文献目录之比较[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3.王彩霞.WANG Cai-xia《郑堂读书记》与《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小类顺序比较[期刊论文]-平原大学学报2006,23(1) 4.薛璞.景浩.Xue Pu.Jing Hao《隋书·经籍志》与《汉书·艺文志》之比较[期刊论文]-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7(6) 5.郭丹《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诗经》批评[期刊论文]-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6.毛振华.MAO Zhenhua《左传》赋诗习俗的渊源与流变[期刊论文]-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1) 7.齐琳娜先秦儒学从孔子到孟子的流变[期刊论文]-南都学坛2005,25(5) 8.姜文振跨体写作、对话策略与知识分子灵魂的拷问--王蒙"季节"系列小说解读[期刊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2) 9.许巧云.许会荣《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小学类》传统语言学思想初探[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12) 10.胡桂红王蒙"季节"系列小说中的反讽修辞[期刊论文]-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5) 引用本文格式:雷斌慧.LEI Bin-hui从经部目录的流变看经学思想的演变——以《汉志》《隋志》《总目》为例[期刊论文]-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进化博弈论读书心得

进化博弈论读书报告 汪波 1973年,梅拉德·史密斯和普瑞斯将博弈论的思想引入到生物演化的分析中,二人提出了进化稳定策略(ESS ),随着1978年, Taylor 和Jonker 发现了进化稳定策略和复制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标志着进化博弈理论的诞生,因为与复制动力学之间的关系,进化稳定策略也因此成为进化博弈理论最经典的概念。1982年,梅拉德·史密斯出版了《演化与博弈论》,该书揭示动物群体的行为变化的动力学机制,也因此书他被称为进化博弈论之父,1995年,Weibull 著作了《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2009年初,Sandholm 出版了《Population Game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专著,这篇读书报告是在看了这三本著作的很少的一部分内容之下,理解其中一些浅显的内容后完成的。 一、进化稳定策略最初的模型 进化博弈理论是将博弈论引入到生物学背景下产生的,当生物的特定表现型的适应度依赖于群体中的频率分布时,进化博弈论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生物演化的问题的一种方法,古典博弈中,参与者根据自利的原则表现出理性行为,但在生物进化的背景下是不合适的,由此,理性原则被群体的动态性和稳定性取代,而自利原则则被达尔文的适应度所取代。在一些重要的假设下,将会得到博弈的一个新形式解:进化稳定策略。它是这样一个策略,如果整个群体的每个成员都采取这个策略,那么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不存在一个具有突变特征的策略能够侵犯这个种群。 最初的简化的模型由梅拉德·史密斯和普瑞斯给出,他和普瑞斯也给出了进化稳定策略的数学式的描述定义,这一模型的本质特征是假设该群体有无限大的规模,繁衍以无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竞争只在两个不存在任何差异的对手间展开即是成对的竞争。生物学中价值是指两个动物为了争夺资源而增加的或者减少的达尔文适应度。故我们用适应度作为最后个体的收益的衡量,假想在这个无限的种群中,有两个策略I 、J ,每一个成员都采取这两个策略之一,且策略的选择是随机的,在有竞争前个体的初始适应度为0w ,再假设整个群体中选择I 的概率为p ,()w I 、()w J 分别表示选择相应策略带来的适应度,而(,)E I J 表示个体选择策略I 而对手选择J 时的收益,其他(,)E I I 等表示类同的意义。 若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竞争当中,则有 0()=+(1-p )(,)(,)w I w E I I p E I J + (1-1) 0 ()=+(1-p )(,)(,)w J w E J I p E J J + (1-2) 稳定的策略具有下列性质:整个种群中几乎所有的个体都采取了这个策略,且这些个体的 适应度必将高于竞争对手或者可能出现的突变异种的适应度,否则竞争对手或者产生的突变 异种会侵害整个种群,以致种群的削弱或者毁灭等,这时此策略便不可能是稳定的策略。若 I 是进化稳定策略,则()()w I w J >,且1p ,所以当I J ≠,有 (,)(,)E I I E J I > (1-3) 当(,)(,)E I I E J I =时有 (,)(,)E I J E J J > (1-4) 满足上述条件(1-3)、(1-4)的策略就称为进化稳定策略,而上述的两个条件1-3、1-4也被认为是判别E SS 的标准条件。 上述的策略是在纯策略情形下考虑的,当策略I 是从一个可能策略集合中随机的选择而

顾炎武与中国学术传统_周可真

23 顾炎武与中国学术传统 周 可 真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学问内在的学术理路是以形上直觉思维为本质特征的。顾炎武学术首次突破了形上直觉思维传统,开创了以归纳为体、演绎为用的思维方法。清代考据学者吸取了顾氏学术中的归纳法,建立并发展了“征实之学”,其特点是重“实事”而轻“求是”。 近代学问主要是传统今文经学的发展,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吸纳了“西学”中某些科学思维因素,但尚未突破今文经学的思维框架。当今中国学者应该像顾炎武那样,既自知“匹夫之贱” 的身份,又不失“有责”于“天下兴亡”的“豪杰”之气,才能站到实事求是的起点上。 关键词:学术 思维方法 形上直觉 实事求是 豪杰 一、顾氏以前的中国学术传统 中国古代学术寓于中国古代学问之中。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中国古代学术是中国古代学问的一种自觉形态,是对历史上或当时现存的学问的一种反思形式;其二,中国古代学问有其内在的学术理路,即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逻辑来思考和研究问题的。 中国古代学问内在的学术理路与中国古代学术之间存在着一种互通、互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后者能动地反映前者,认同或批判、修正前者;另一方面,前者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者的渗透或指导。 在中国古代学问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都有学者起而反思历史上或当时现存的学问,以此达成其对思维规律的把握。 先秦时期在诸子百家中居“显学”地位并以“名学”(逻辑学)见长的墨家,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学术代表。其创始人墨子(约前468—前376)所提出的“三表”说,是他对历史上和当时现存的学问进行反思的思想结晶。“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者?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三表也。”(《墨子?非命上》)这里,第三表实际上是解答“为何思”的问题的,对此,墨子的回答是:为“刑政”之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而思。第一表、第二表则是解答“怎么思”的问题的,墨子的回答是:思必有所本,必有所原,即思想一定要有根据,思维一定要合乎逻辑。所谓“古者圣王之事”和“百姓耳目之实”,便是墨子为人的思维所确定的两个逻辑前提,凡离开这两个前提而进行的思维,即被视为不合逻辑的思维,是无效思维。后期墨家继承和发展了墨子的学术思想,更围绕“思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杜牧《与人论谏书》原文及翻译

杜牧《与人论谏书》原文及翻译 杜牧 原文: 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此乃常人之情。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上不说。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 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有删减) 译文: 我因懒散,才识粗浅、为人愚笨,不懂治世的机巧之心,只是喜欢读书,读了很多书。每每读到君王与大臣、太平与动荡间,进谏的方式,(就)遥想那些进谏的人,对着墨舔着笔(书写谏言),希望君主能一下子醒悟从而达到天下太平,(如果君主)不醒悟就(情愿)自己被杀,家族被灭,只有这两种(方式),不思考折中的办法。自秦、汉以来,大概有成百上千的人,不能全部计算。然而激切进谏从而激发政乱、发生灾祸的情况,比比皆是,接受进谏从而悔改、奉行正道的,不能达到百分之一。为什么呢?都因为进谏的话迂腐、耸人听闻,抨击缺点、弊端,(从而)造成这个样子。迂腐、耸人听闻的话,接近荒诞狂妄;抨击缺点、弊端的话,能够激起人的愤怒。那些荒誕狂妄、激怒别人的话,(让)地位卑微的人凌辱地位尊贵的人,下级冒犯上级。因此,进谏不要杀人,杀人更多;进谏不要打猎,打猎的情况更盛;进谏不要大修宫室,宫室修得更加高大;进谏不要任用小人,小人更加得宠。看在位者的意图,(似乎)想要和进谏者一争谁对谁错,一争脾气谁大谁小,其他方面就不管了。 现今有两个人,甲对乙说:“你爱吃某种食物,注意不要吃了,真的吃的话,一定会死。”乙一定说:“我吃它很久了,你说我死,(我)一定要加倍吃它了。”甲如果对乙说:“你喜欢吃某种食物,最好少吃,如果多吃的话肯定会生病。”乙必定因而感谢他,减少进食。为什么呢?迂腐、耸人听闻的话,就(让人)想抵触它;遵循常理的话,就必定相

博弈论读书报告

《妙趣横生博弈论》读书报告 ——山东企业三期:孙雯学校安排读了这么多的书,本以为《妙趣横生博弈论》会很容易懂,但看来看去还是一知半解,仅能就书中一些自己比较认可的观点跟大家分享一下了。 一、博弈论给我们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必须理解对方的想法。 人们在本性上一般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但如果想提高到“策略的艺术”的层次,那就不能囿于自我中心,而是必须要理解他人的立场、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们看重什么,并运用这种对对手的理解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怎样很好地把竞争和合作结合起来,就是一种艺术。 博弈论本来就是科学的理论和行为的艺术。它不应该是沉闷的,而应该是生动的;它不应该只是乏味公式,而应该拥有丰富的情感;它不应该只局限于竞争,更应着眼于通过竞争展开合作。 博弈论不应该被理解为阴谋诡计,不应该被理解为小聪明,不应该被理解为厚黑学,不应该被理解为你死我活的权谋术。博弈论应该是展开有效竞争与合作的理论,应该是大智慧,应该是个人理性融入社会的艺术。对于那些试图探求真实世界现象之因缘的人们来说,博弈论也是理解高度互动的人类社会的一种思想方法和分析工具。 二、博弈的“术”与“道” 如果只想着把博弈论用于人际斗争,那只能算是博弈之术;只有理性地融入社会,才是博弈之道。“术”的博弈只是嵌入在“道”的博弈中的一个小博弈,如果只关注于“术”而忘却于“道”,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可一时得利,却可能对个人的长期利益和更大的成功产生至为糟糕的影响。正如两位作者在书中屡屡提到:人生中总是存在更大的博弈,因此个人的决策不应该只着眼于一个小博弈的胜负。能够看到多大、多远的博弈,取决于个人的胸襟和眼光。从某种意义而言,他们所谓的小博弈与更大的博弈之分,正是博弈的“术”与“道”之分。 不得民心的暴君不可能长期控制一个数目庞大的人群,一个暴徒出现,就足以让整个校园陷入恐慌,但是如果整个校园的人归于理性,团结一致对抗暴徒,就一定不会引起恐慌。 这两个例子表明只要大多数人同时采取行动,其实是很容易取得成功的。 不过,统一行动少不了沟通与合作,偏偏沟通与合作在这个时候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压迫者深知群众的力量有多大,所以还会采取特殊的措施,阻止他们的沟通与合作。因为每个人如果都按照自己的利益来行动,结果对集体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囚徒困境可能是博弈论

目录学复习资料

目录学知识重点 第一部分: 1、目录学的内容体系: ①关于目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目录学的概念、术语及其 规范化,目录学的对象、任务、内容范围,目录学的学科性质、发展规律及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②关于文献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文献的社会作用、怎样认识和熟悉文 献、揭示文献的原则和方法、文献的编排与组织文献的报道。 ③关于书目、索引类型及其编纂法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书目索引类型 划分的原则、书目索引种类的系列化,各种类型书目索引的职能、书目编纂法、索引编制法、文摘编制法。 ④关于读者书目情报需求特点与书目情报服务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读者 书目情报需求的特点、书目情报服务的内容和组织、书目情报服务的社会效果、书目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 ⑤关于书目工作组织与管理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书目工作组织与管理的 意义与内容、书目工作的地区和协作、系统协作和全国协作网的建立、书目工作管理体制、书目工作人才管理、书目工作效果反馈的研究等。 ⑥关于国内外目录学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国内目录学的发展现状、国 内外目录学发展方向、国内外目录学研究成果评价、著名目录学家的介绍等。 ⑦关于中国目录学遗产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对中国目录学遗产继承的 态度、目录学遗产的整理与利用、目录学说主要流派与观点的评论,主要目录学家的研究等。 ⑧关于目录学方法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目录学知识数学化、目录学应 用新的科学方法的研究、书目计量、书目控制、比较目录学的建立等。 2、书目及书目工作的概念:书目:目录又称书目,它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 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 书目工作:进行目录组织管理的全部活动;包括微观目录工作(具体目录的编制)和宏观目录工作或目录事业(一个书目机构、一个地区、国家,以到国际范围的目录编制活动的组织、计划与协调等) 3、书目的本质: 书目的本质是各类型书目共同的最根本的特征,即书目与其它工具书的区别; 书目的本质是抽象的概念,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书目的本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①从书目的产生来看书目的本质:A.书目产生的前提条件;B.书目产生 的过程:书目萌芽;书目工作发展(春秋战国);一书目录出现;群书目录产生。C.书目一词的出现:《文选》;《汉书·叙传》;D.从书目的产生来看书目的本质,书目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文献信息的揭示报导与文献信息需求之间的关系;即科学地有效地揭示报导文献与人们特定文献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 ②书目是一种社会现象:A.书目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从书目的 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物”,即书目文献信息的载体,是一种记载书目文献信息、传递书目文献信息的工具。B.书目类型的多样化及形式的变化是由社会

浙江专用版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第一部分瞄准题点精准训练专题五精准训练十三借助语境巧用标

精准训练十三借助语境,巧用标 志,答好断句题 练前提示浙江卷断句题近年来大都选选文中的一段文字来断,内容有很强的议论性,看似很难,实则不难。在顾及上下文语境(很多时候与上下文语境关联不大)的前提下,一定要结合内部大意,分清人物、人名是前一句的宾语,还是后一句的主语。像“也”“矣”“哉”这些句末标志词后面一定要断开,名词、形容词一般不能单独断句。对仗、排比的句子,句式一致,同位置词性基本相同,是很好的提示。 势之异,圣贤之所以不得同也。孟子不见王公,而孔子为季氏吏,夫不以势乎哉?士之进退不惟其德与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恶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进不惟今之法度而几在有司之好恶耳。(节选自王安石《进说》) 答案士之进退/不惟其德与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恶/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进/不惟今之法度/而几在有司之好恶耳 参考译文 情势不同,是圣贤不能相同的原因。孟子不接见王公,孔子做了季氏的臣子,不是因为情势吗?士人进用与否,不是只靠德行与才能,而是只靠如今的法度。可是官员们的喜好,未必就是符合如今的法度。这样一来,士人的进用,不是只靠如今的法度,而是几乎在于官员们的喜好厌恶而已。 2.用“/”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是非真能明明德于天下而坐致太平者欤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然则孔氏之学术亦妙矣则虽谓孔子有学有术以教人亦可也然则无学无术者其兹孔子之学术

欤(节选自明·李贽《答耿中丞》) 答案是非真能明明德于天下/而坐致太平者欤/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然则孔氏之学术亦妙矣/则虽谓孔子有学有术以教人亦可也/然则无学无术者/其兹孔子之学术欤 3.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何者?迁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此乃常人之情。 (节选自杜牧《与人论谏书》) 答案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4.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为人臣而患得患失,则其归且将无所不至。且使患得而果可以得之,患失而果可以无失,吾亦安得而使其不患?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者也。(节选自清·刘大櫆《海峰先生文集》) 答案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者也 参考译文 作为人臣却患得患失,那么他们的归宿将是没有什么不去做。再说假使忧虑得到却果真得到了,忧虑失去却果真没有失去,我也安心我所得到的却让他们不忧虑?于是患得患失,而得失的衡量,最终又不可以靠自我来操纵;我自己能够自得其乐,又何必与那些宦寺亲近呢?这就是我多次再读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的原因啊! 5.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节选自《阳明传习录》) 答案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参考译文 每天的课程,首先要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考察,之后是背诵和朗读课文,然后是礼仪学习。有些学生在这段时间完成课业练习。再之后是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和教师讲授课文,最后是唱诗。习礼和唱诗这类课程,目的是保存学生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快快乐乐、不知疲倦地热爱学习,这样他们也就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不好的事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去进行教育了。

博弈论的书心得体会

博弈论的书心得体会 篇一:阅读博弈论类书籍的心得体会 阅读博弈论类书籍的心得体会 图书情报宋静思 最近阅读的书目主要围绕在博弈论领域,由浅入深的从博弈论平话类书籍到博弈论的理论应用类书籍都有一些涉猎。近一个月来我所阅读的书目主要有王则柯的《新编博弈论平话》、高志明的《生存博弈》、黄涛的《博弈论教程—理论、应用》以及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由于个人能力与知识储备的限制,对以上书目的认识理解和心得也是有限的,下面我仅对上述书目中能够引起我思考的一些理论和案例展开分析并阐述我的一点见解,以及提出我所认为的这些博弈理论可以分析的社会现象。 一、对博弈论平话类书籍的心得 首先从王则柯教授的《新编博弈论平话》和高志明教授的《生存博弈》这两本书使我我深刻的认识到博弈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的做出决策有重大的意义。它们都是以比较浅显的例子和故事普及博弈论的一些知识和方法,阐发博弈论的一些思想和观念。从囚徒困境、情侣博弈、诺曼底登陆模拟和慕尼黑谈判模拟等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故事入手,介绍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纳

什均衡、零和博弈、双赢对局、帕累托优势、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等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劣势策略消去法、相对优势策略下划线法、确定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反应函数法、动态博弈的倒推法等博弈论基本方法,在以上两本书的论述中很少使用到高等数学的知识,这两本书是使我对博弈论产生兴趣的启蒙老师,帮助我了解博弈论的若干初步知识。 从最初对这两本书的阅读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博弈决策,就拿我们生活中报考什么学校、从事什么职业、选择何种方式度过周末闲暇时光等这些例子来说,之所以称之为博弈决策,是因为在这些例子当中,我的身边往往存在和我情形相似的决策者,我们的思维和行动相互之间产生着很微妙的互动影响。博弈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清晰地揭示蕴涵于这种互动影响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帮助我们建立策略思维的意识。 看过囚徒困境后,我明白了为什么寡头企业不选择在市场上结盟而是竞相采取低价策略企图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又为什么多数情形是非合作博弈。虽然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分析我可以理解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然而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导致了囚徒困境呢?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设想如果两个罪犯充分相信同伙遵守最初的约定死咬着抵赖会有最后的困境出现么?如果联盟内部成员相信彼此遵守约定

图书分类的历史演变

兰台世界2012·3月下旬 图书分类是通过对图书的管理、归类进行图书管理,这是图书管理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收集和保管、利用图书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分类方法,迅速实现查阅,对学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图书分类过程,要根据图书的内容、形式和题材,坚持便于利用的目的进行归类。了解图书分类的历史演变,对治学过程中了解我国学术渊源和演变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图书分类定义和意义 图书分类就是根据图书内容、形式、题材,按照一定的分类法,进行图书整理,同时给予其相应的分类号,以便按号进行图书排架和组织分类目录。其结果是把学科相同的书聚积在一起,以便图书馆科学管理和供读者按类查书。 图书分类意义在于揭示每种文献的内容性质和其他特征;把相同的文献集中在一起,把不同的文献区别开来;根据各类文献之间的关系组织成一个系统;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状况,了解学术盛衰。了解学术源流和学术演变,为读书治学指示门径。清代学者王鸣盛曾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十七史商榷》卷一)又云:“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卷七) 二、图书分类的历史演变 1.我国最早的文献分类法,有史可查的是《七略》。汉惠帝元年(前194)除挟书律。汉武帝时,下令征集集全国图书。公元前26年,汉成帝再次下令征集图书,命谒者陈农前往各地搜求遗书。又聘请各方面专家,分工协作。这便是我国历史上对古籍的第一次大整理,为我国古籍的流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向去世后,哀帝又令刘向的儿子刘歆继承父业,刘歆综合群书《叙录》,写成一部总的图书目录,叫做《七略》。他将国家图书分为七略,主要是辑略、六艺略、诸子略、兵书略、诗赋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为总论,六略又细分为三十八小类。实际上只有六分法。辑略,即概说;六艺略包含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共九种129家2926篇;诸子略包含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共十种187家4546篇;诗赋略包含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共五种102家1232篇;兵书略包含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共四种66家1375篇;术数略包含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共六种110家2157卷;方技略包含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共四种36家857卷。 从数量上看,西汉以前天文、数学、历法等科技比较发达,五行、占卜、相术也颇兴盛。“辑略”概述学术源流,不是类别。刘向等人实际上将当时所能见到的书籍划分为六大类,596家,38种,凡13269卷。这是按典籍的学术性质或派别、体裁等来分类的,是我国最早最 为系统的图书分类,创立了撰写叙录、总序、大序、小序等条理文献、揭示文献的方法和体例,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七分法、四部分类 法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分合归并而成的。 2.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分类。《七录》即为经典录,纪六艺;记传录,纪史传;子兵录,纪子书、兵书;文集录,纪诗赋;术技录,纪数术;佛法录;仙道录。前五部分为方内书,称内篇;佛道为方外书,称外篇。《七录》把史传从六艺经典中别出而为“记传录”,将兵书归入诸子类合为子兵录。合《七略》“术数”、“方技”二略为“技术 录”,又复分为十个小类:天文部,纬谶部,历算部,五行部,卜筮部,杂占部,刑法部,医经部,经方部,杂艺部。在本类中,《七录》保留了《七略·方技略》中“医经”、“经方”二目,而将“房中”、“神仙”二种移至“仙道录”中。 《七录》作为《隋书·经籍志》的范本,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其将“房中”、“神仙”类书籍从医书中分离出来,更为后世中医书编目的准则。自此以后,医书类不录房中、神仙类书籍,这为中医学术沿着科学的道路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七录》从当时学术发展、书籍数量的实际出发分类,这种求实精神在中国文献学史上是积极的、有益的。王、阮二书均已失传,但其七分法,上承《七略》,下启《隋志》,在古代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反映了当时佛、道书籍兴起的实际情况。《七略》、《七志》虽以“七”名,实非七类,《七录》才是。 3.后东汉班固根据《七略》整理成《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群书目录,是我们认识西汉及西汉以前中国学术史的重要门户。群书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图书的书名和叙录 (也有只有书名没有叙录的),它产生于我国图书、目录事业正式兴起的西汉时期。 4.《中经新簿》把书分成甲(六艺、小学)、乙(诸子、兵书、术数)、丙(史)、丁(诗赋)四部分,这是我国文献“四分法”之始。四分法起源于魏晋之际。三国魏秘书郎郑默编定《魏中经簿》,晋秘书监西晋秘书监荀勖,依照《七略》的方法整理藏书,编成《中经新簿》。分典籍为甲、乙、丙、丁四部。《隋书·经籍志》:“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此书已佚),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大凡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 荀勖的甲、乙、丙、丁四部还未能用经子史集四字来概括各部书籍的内容,并且子部尚在史类之前。但它将史籍从经部中离析出来, 独立成类,又将兵书、兵家、术数并为子部,这就为后世四部分类法开辟了道路,是图书分类法由六分法进入四分法的重要发展阶段。晋代改为四部,《隋书经籍志》将四部定名为经、史、子、集。东晋李充 我国是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图书分类的国家, 图书分类方法对图书性质和特征归纳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治学过程中了解我国学术渊源和演变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图书分类历史演变四分法 论图书分类的历史演变 □ 西安工业大学程新峰 摘要关键词文博考古 WENBOKAOGU 53

杜牧《与人论谏书》原文及翻译

杜牧《与人论谏书》原文及翻译 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此乃常人

之情。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上不说。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 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有删减)

博弈论教材2013-2

第三章 纳什均衡及其应用 3.1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1 鹰鸽博弈 我们知道老鹰具有攻击性,而鸽子爱好和平。在原始社会里有两个部落,可以做出两个行动:一是进攻一是和平,分别用鹰和鸽表示。 表1 鹰鸽博弈 乙 甲 鹰 鸽 该博弈的那是均衡为(鹰,鸽),(鸽,鹰)。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在同一个地域内,“鹰”和“鸽”的比例为0.36:0.64。事实上,设鹰鸽比为:1z z -,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2514(1)1439E e z z z =-+-=-; ()95(1)514E d z z z =-+-=- 9 0.3625 z = = 聪明的做法是:当鹰鸽比小雨0.36时,选择鹰策略;否则选择鸽策略。使用混合策略方法分析: 第一步:混合策略型表示: 乙 鹰 鸽 甲 鹰 p 鸽 1-p 第二步:计算期望效用: (925)514(259)514E p q q E q p p =-+-=++-甲乙 第三步:作出最优反应函数

91 259[0,1] 2590 25q p q q ???若若若, 90 259[0,1] 259 1 25p q p p ? ?? 如果如果如果 第四步:作出反应函数的图像 第五步:根据交点,找出纳什均衡:其中( 99 ,2525 )是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2 斗鸡博弈 我的老家地处安徽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处,东北处有条小河。河边的棉花地里,经常有鹌鹑栖息在其间。秋末冬初的农闲时节,小鹌鹑刚好长成。村民结网捕鹌鹑把玩、斗鸟儿为乐。每天早晨4点多钟出发,大约7点钟回来,雄性的鹌鹑留起来先要整夜整夜的熬鹌鹑、放在手里把鹌鹑,真正熟练了,才拿出来和别人的相斗。设想两只鹌鹑要在场子里一决雌雄。每只鹌鹑都有两个策略:攻击或逃跑。由于两只鹌鹑实力相当,若同时选择进攻会两败俱伤;若一只进攻,一只逃跑,进攻者胜利。逃跑的鹌鹑算是玩完了,以后再也没胆量进场子,主人也不回在把玩它,会用一块黑布把它的笼子蒙起来,培养成“叫子”,以后后捕鹌鹑的时候拎出去吸引同伴。若同时逃跑不会败掉,以后还能斗,但是都会挨饿一天。 1 p q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郑振铎的这套书写于1930年代,所以整体上,有着明显的时代感,措辞、情绪,生发着“五四”后的感觉,用词新颖又古典,不经意地流露着除旧迎新的热烈,不太同于现代的书写方式。 上卷读完,极能感受到“郑氏风格”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有的文学史的写作是多人完成的,可能体例纷杂不统一,而一个人完成的作品会明显带有个人风格,体现个人学识态度。是的,透过他这本书,感受很深。 不知别人写文学史是否都会如此布置,但郑振铎的铺陈实在是过于全面摊开了,基本上是按人来一个个陈述,此人生平,代表词句,有名的人多说点,没什么名气的三两句带过,一个一个又一个人地这么平铺直叙着,颇有堆砌之感,看久了,会觉得累,觉得这些人都差不多,各人的代表性词句也都差不多的样子,作者怎么也不嫌累,还是在絮絮地介绍着。 但他并不是无自己喜好的,遇到喜爱的作家和文体风格,一连串的排比倾泻而下,反复比喻,言辞

轻快,喜爱之情满溢而出。他是抒情的、个人化的,能感受到他对陶渊明、杜甫、新乐府、变文等作者和形式的喜爱,比如他单拎出杜甫成一个小章节,详写他的遭际和不同时期的诗,在别的作者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比如他用了快一页的奔腾不息的各种新奇美好比喻来表现新乐府的清新自然,滔滔不绝不加修整的情感铺面而来。这些时候的他是从漫无边际的陈列里蹦跳出来歌唱着的。 对大大小小诗人、词人、文章作者和作品,历来有很多的评论集囊括点评,所以郑振铎几乎是博采古代的评论来评价一个人,左一句诗品右一句诗话,文白夹杂,细碎分裂,而不是全然地出于他自己的感想。可以看得出他很下工夫,搜集了不同朝代的人的评述相互参照,当然,有时他也会对前人的定论持不同意见,直言他自己的见解。 只是,述那么多作者的生平,他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凝结史书记载的“官位变迁”,三两句讲完一个人都做了哪些官,卒于什么官位和地方,什么谥号,有的会摘一点逸事趣闻讲一下。遇到一大串不太有名的作者,每个人都这么讲,连篇累牍的,读过以后,满脑子都是“著作郎、知制诰、吏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编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一

论类书的目录学演变

论类书的目录学演变 [摘要]千余年来,类书在目录学中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先是被载入史部,后又被置于子部,甚至还有不少学者提议于四部之外为其另立一部;即使在子部中,类书先是被归入“杂家”,后又被置于“事类”、“类书类”、“类事类”之中。类书在目录学中的演变根源于不同时代的类书发展状况,更体现了古人对类书的认知与评价。 [关键词]类书目录学演变 我国目录学源远流长,历代目录学著作层出不穷,目录学不仅是学者读书治学的门径,更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演变。类书是古籍中辑录各种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资料汇编。类书始于《皇览》,历代皆有编纂。由于类书本身的特殊性,类书在目录学中的位置多有变迁。或被载于史部,或被载于子部,甚至还有不少学者提议于四部之外为其另立一部;即使在子部中,类书先是被归入“杂家”,后又被置于“事类”、“类书类”、“类事类”中。类书在目录学中的位置变迁,所展现的绝不仅仅是类名、位置、隶属的简单变动,其必然根源于历代类书编纂的发展与演变,所反映的恰恰是一千余年来的类书发展史、学术史。 1 《皇览》与史部的关系 “类书”这个名称出现比较晚,北宋欧阳修等人编纂《新唐书》时,在子部设立“类书类”,正史目录中才出现“类书”这个名称,

并广为沿用至今。那么,北宋之前类书被称作什么呢?五代薛居正修《旧唐书》时将原属于《隋书》子部“杂家”的类书独立出来,称之为“事类”,列于子部第十五类,可见北宋以前类书是被称为“事类”的。什么是“事类”呢?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篇》载:“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陈松雄《齐梁丽辞衡论》又载:“盖事类者,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延及南朝,隶事最富,凡情韵之倾泻,事理之铺陈,莫不吐胆呕心,经营刻画。或借古语以申今情,或用先典以明近理。”在文学家的眼中,“事类”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是借古言今,是征引、引用,是用古人之言辞、典故表达今人之思想、情感。作为类书代名词的“事类”则是对典故、故事的辑录、整理,并按照分门别类、以类相从的方法排列组合起来的资料汇编。“事类”有时亦被称为“类事”,古今学界对两者等同互用的现象比较多。 唐宋以来,类书在目录学中多是位列于子部的,但是类书之祖《皇览》在目录学中的最初位置却并不属于子部。西晋荀勖编纂《中经新簿》时将《皇览》归于史部,这又是为什么呢?《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序》载:“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三日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中经新簿》之“丙部”就是后来的“史部”,其子目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类,而引起学界关注最多的就是“皇览簿”,或言其是《皇览》之别称,或言其为《皇览》之簿。笔者认为其应该就是《皇览》。当然,笔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