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均变化率教案6份

平均变化率教案6份

平均变化率教案6份
平均变化率教案6份

平均变化率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2—2 平均变化率(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2—2 1.1.1 平均变化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 描述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体会类比、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和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学习数学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的归纳得出;求函数在某个区间的平均变化率。 难点:从实际例子归纳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得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探究、讨论,逐步理解如何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四、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分析归纳,建立概念 例题讲解,尝试应用回顾反思,感悟升华 五、教学过程(具体如下表)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问题一:速率问题 汽车在启动后的0--10秒内,行驶了 200米,那么它行驶的平均速率是多少 问题二:高台跳水 播放郭晶晶跳水视频,让学生看高台 跳水情形,然后提出问题: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给出运动员相对于水 面的高度h(单位:m)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 位:s)存在函数关系h(t)= ++10.思考, 我们可以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运动员在某 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情况(平均速度),然 后给出平均速度的实质: 平均速度实质就是运动员在某段时间 内的位移对于时间的平 均变化率,在物理上叫 平均速度,又把这个问 题引导平均变化率上。 使平均变化率再次体现 变化的快慢. 让学生操作验证: 计算:5.0 0≤ ≤t和 2 1≤ ≤t的平均速度v 在5.0 0≤ ≤t这段时间里, ) / ( 05 .4 5.0 )0( )5.0( s m h h v= - - =; 在2 1≤ ≤t这段时间里, ) / (2.8 1 2 )1( )2( s m h h v- = - - = 然后比较快慢,体现可以用平均速度描述 运动的快慢。 给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得到结果。 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 生通过所学的物理知识回 答问题,最终引导学生意 识到平均速度就是平均变 化率,所描述的运动的快 慢就是变化的快慢。 利用学生很熟悉 的物理问题并从 简单的背景出发, 有利于学生利用 原有的知识解决 我们所设置的问 题,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让学生 意识到可以用变 化率体现事物变 化的快慢情况。 平均速度的 变化学生们 能感同身 受,对这个 问题的研究 能使他们有 很好的接受 感,从而进 一步激发他 们强烈的求 知欲。 h t o

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套教案导学案111变化率问题

1. 1.1变化率问题课前预习学案。知道平均变化率的定义。,课本中的问题1,2 预习目标:“变化率问题”预习内容:气球膨胀率问题1 气球,,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 ,如何描 述这种现象呢?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43?r?r)V(dmVL r)气球的体积:(单位: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与半径(单位33V?)r(V V r,如果将半径那么表示为体积的函数3?4在吹气球问题中,当空气容量V从0增加到1L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__________ 当空气容量V从1L增加到2L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当空气容量从V增加到V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_____________21问题2 高台跳水 h 与起跳后)单位:m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2如何用运动+10. +6.5-4.9tt 的时间t(单位:s)存在函数关系h(t)= v? 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v5t.?00?=_________________ 这段 时间里,在v2?t?1=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时间里,在ot 问题3 平均变化率????xffxx到从已知函数,则变化率可用式子_____________,此式称之为函数1x?xx看做是相表示=___________,可把,即习惯上用 ___________.x??x?x122x?xx__________________,代替对于类似有的一个“增量”,可用,?x)?f(x?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平均变化率可以表示为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1.学习目标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

高中数学变化率问题教案

§1.1.1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 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 4)(r r V π= ?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 43)(π V V r = 分析: 3 43)(π 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62.00 1) 0()1(L dm r r ≈--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16.01 2) 1()2(L dm r r ≈--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

3.1 变化率与导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概念. 3.理解导数的概念 4.会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或瞬时变化率. 过程与方法 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会计算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模型刻画客观世界的作用,进一步领会变量数学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 平均变化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十七世纪,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工场的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过渡,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突出的成就就是数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微积分的产生。 【师】人们发现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单位:米)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秒)存在函数关系h(t)=-4.9t2+6.5t+10. 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欲知结论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研探。 新知探究 1.变化率问题 探究1 气球膨胀率 【师】很多人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单位:L)与半径r(单位:dm)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如果将半径r表示为体积V的函数,那么 【分析】 (1)当V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2)当V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高中数学选修1-1《变化率问题》教案

人教版选修1-1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P72—74 21020 30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导数的起始课,教材从变化率问题开始,引入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并用平均变化率探求瞬时变化率,然后,从数学上给予变化率在数量上的精确描述,即导数。这样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导数学习有了生长点,因此函数平均变化率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导数概念的学习与理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意义,为后续建立瞬时变化率和导数的数学 模型提供丰富的背景。 2、过程与方法: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和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平均变化率的思想及内涵,使学生逐渐掌握数学研 究的基本思考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风格以

及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平均变化率的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 难点:平均变化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四、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 高二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具有对数学问题进行合理探究的意志与能力。 2、不利因素: 学生两极分化开始形成,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五、教法学法 根据对教材、重难点、目标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本着教法为学法服务的宗旨,确定以下教法、学法: 探究发现式教学法、类比学习法,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现代教育原则。依据本节为概念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热情 [情境1]: 法国《队报》网站的文章称刘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统治了赛场。这名21岁的中国人跑的几乎比炮弹还快,赛道上显示的12.94秒的成绩已经打破了12.95奥运会记录,但经过验证他是以12.91秒平了世界纪录,他的平均速度达到8.52m/s。 平均速度的数学意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 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是主体性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会拓宽学生思路,尊重学生的生命活动,激发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感知过程、建构概念 [情境2]:广州市2009年1月18日到2月18日的日最高气温变化曲线: ) (C T 20 30

优秀教案21-变化率与导数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 变化率与导数(1) 教材分析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因而也是解决诸如运动速度、物种繁殖率、绿化面积增长率,以及用料最省、利润最大、效率最高等实际问题的最有力的工具.在本章,我们将利用丰富的背景与大量实例,学习导数的基本概念与思想方法;通过应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解决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等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导数在解决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材安排导数内容时,学生是没有学习极限概念的.教材这样处理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极限概念高度抽象,不适合在没有任何极限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所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导数这个特殊的极限去体会极限的思想,这为今后学习极限提供了认识基础.另一方面,函数是高中的重要数学概念,而导数是研究函数的有力工具,因此,安排先学习导数方便学生学习和研究函数.基于学生已经在高一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学习了瞬时速度,因此,先通过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去得出瞬时速度,再由此抽象出函数在某点的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就是瞬时变化率的的模型,并将瞬时变化率定义为导数,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课时分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 版)数学选修1-1第三章第一节的《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概念》是第2课时,主要讲解导数的概念及利用定义求导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通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探求,抽象概括出函数导数的概念. 难点:使学生体会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平均速度的极限意义,由此得出函数在某点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就是函数在该点的瞬时变化率,并由此得出导数的概念. 知识点:导数的概念. 能力点:掌握利用求函数在某点的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实现求导数的基本步骤 教育点:通过导数概念的构建,使学生体会极限思想,为将来学习极限概念积累学习经验 自主探究点:通过导数概念的教学教程,使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是发现事物变化规律的重要 过程. 考试点:利用导数的概念求导数. 易错易混点:对0x ?→的理解,0,0,x x ?>?<0,0x x ?>?≠但0x ?≠. 拓展点: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三角板 课堂模式 学案导学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理解加速度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说明,体现研究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示例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展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重点: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方向的判断 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的思想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对于运动的描述,首先从物体位置变化入手。关于位置变化、位置变化的快慢,物理学是通过哪些物理量描述的?(引导学生注意用比值法研究问题的思路,为本节课定义加速度做铺垫) 用生活实例图片感知速度变化: 1.刘翔的110m跨栏过程。2.晕车的同学感知车速的变化。 红绿灯处行人、自行车和小汽车的速度变化不同。 (讲解时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图片说明)

说明生活中不同事物运动的速度变化快慢往往不一样的。 提出新课的学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加速度概念的教学 通过数据感知,提出问题 1.谁的速度变化快?(相同时间比较速度变化量) 时间初速度末速度 普通的小型轿车6s 公共汽车6s 0 24m/s 12m/s 2.谁的速度变化快?(相同的速度变化量比较时间) 时间初速度末速度 普通的小型轿车20s 旅客列车500s 0 100km/h 100km/h 3.如表格数据,该如何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呢? 初速度末速度时间末速度最速度变化最快(加 速度变化最大 (km/h)(km/h)(s)大速度最大) 自行车下坡2144***** 火车出站020100***** 飞机在空中飞行30030010***** 思考:为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引入了新的物理量──加速度,它该如何定义呢?加速度 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表达式:

变化率和导数(三个课时教案)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 4)(r r V π= ?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43)(π V V r = 分析: 3 43)(π V V r =, ⑴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62.00 1) 0()1(L dm r r ≈-- ⑵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 2)1()2(L dm r r ≈--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1 212) ()(V V V r V r --

最新3.1.1变化率问题汇总

3.1.1变化率问题

3.1.1变化率问题 一.设计思想:(1)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思考方法(2)用逼近的思想考虑问题的 思考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4. 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和刻画现 实世界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学习数学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变化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探究和体验平均变 化率的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 2.掌握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体会逼近的思想和用逼近的思想思考问题的方 法; 四.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 1.认真阅读教材、教参,寻找有关资料; 2.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3.从成绩好的学生那里了解他们预习的情况和困惑的地方.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思考章引言写了几层意思?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2) 学生先阅读,思考,老师再提示;①以简洁的话语指明函数和微积分的关系,微积分的研究对象就是函数,正是对函数的深入研究导致了微积分的产生;②从数学史的角度,概括地介绍与微积分创立密切相关的四类问题以及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③概述本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导数工具的作用和价值. 让学生对这章书先有一个大概认识,从而使学生学习有了方向,能更好地进行以下学习.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气球膨胀率问题: 老师准备了两个气球,请两位同学出来吹,请观看同学谈谈看见的情景;再请吹气球同学谈谈吹气球过程的感受,开始与结束感受是否有区别?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Skip Record If...?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Skip Record If...? 分析: ?Skip Record If...?,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Skip Record If...?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Skip Record If...?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Skip Record If...?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Skip Record If...?

速度变化规律-教案

速度变化规律 【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运动学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习“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基础概念的基础上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总结,又是以后学习运动学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用数学方法推导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能够根据加速度表达式推导得出速度公式,理解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科学思维:经历探究速度规律,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公式和图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使学生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速度公式的应用和运动图像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用公式法和图像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察两幅图片,思考 问题:这些运动着的物体速度都在变化,它们的速度变化有什么规律么?问题:如何来探究复杂运动所蕴含的规律?新课讲授 汽车沿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t/s 0123456v/(m/s ) 2 4 6 8 10 12 问题:汽车的速度在如何变化? 问题:汽车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么? 学生随机挑选六段时间,计算汽车在这六段时间里的加速度,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该车在行驶时加速度保持不变”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定义:物理学中,将物体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简单且特殊的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物理模型。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匀减速直

北师大版选修第三章《变化率与导数》word教案

§3.1 变化率与导数(1)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会求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3.会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学 问题1:气球膨胀率,求平均膨胀率 吹气球时,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得越来越慢.从数学的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 问题2:高台跳水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单位:米)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秒)存在函数关系h(t)=-4.9t2+6.5t+10. 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新知:平均变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试:设()y f x =,1x 是数轴上的一个定点,在数轴x 上另取一点2x ,1x 与2x 的差记为x ?, 即 x ?= 或者2x = ,x ?就表示从1x 到2x 的变化量或增量,相应地, 函数的变化量或增量记为y ?,即y ?= ;如果它们的比值y x ??,则上式就表示为 ,此比值就称为平均变化率. 反思:所谓平均变化率也就是 的增量与 的增量的比值. ※ 典型例题 例1已知函数2()f x x =,分别计算()f x 在下列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1)[1,1.1]; (2)[1,2] 变式:已知函数2()f x x x =-+的图象上一点(1,2)--及邻近一点(1,2)x y -+?-+?,则y x ??=

小结 1.函数()f x 的平均变化率是 2.求函数()f x 的平均变化率的步骤: (1)求函数值的增量 (2)计算平均变化率 ※ 学习探究二 问题3:计算运动员在49 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 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 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新知: 1. 瞬时速度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导数的概念 从函数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0000()()lim lim x x f x x f x y x x ?→?→+?-?=?? 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 =在0x x =出的导数,记作'0()f x 或0'|x x y =,即 0000()() ()lim x f x x f x f x x ?→+?-'=? 说明: 00000 1. ()2. ()3. ()4. f x x x f x x f x ''?'与的值有关.不同的 ,其导数值一般也不相同. 与的具体取值无关。 可以不存在。 瞬时变化率与导数是的两个名称. 同一概念※ 典型例题 例2 位移s (t ) (单位:m)与时间t(单位:s)的关系为:s (t )=3t+1,求t=2时的瞬时速度v. 练习 f(x)=3x+5,求)2('f 例3 将原油精炼为汽油、柴油、塑胶等各种不同产品,需要对原油进行冷却和加热. 如果在第xh 时,原油的温度(单位:0c )为2()715(08)f x x x x =-+≤≤. 计算第2h 和第6h 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并说明它们的意义.

(word完整版)数学北师大版高中选修2-2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变化率与导数》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变化率与导数》全部教案 §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 第一课时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平均变化率 一、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会求给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并能根据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判断函数在某区间上变化的快慢。 二、教学重点:从变化率的角度重新认识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函数平均变化率就是函数在某区间上变化的快慢的数量描述。 教学难点:对平均速度的数学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始终都在运动和变化着。因此在数学中引入了变量的概念后,就有可能把运动现象用数学来加以描述了。由于函数概念的产生和运用的加深,也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就继解析几何之后产生了,这就是微积分学。微积分学这门学科在数学发展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它是继欧氏几何后,全部数学中的最大的一个创造。 从微积分成为一门学科来说,是在十七世纪,但是,微分和积分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研究解决抛物弓形的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面积和旋转双曲体的体积的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学的思想。十七世纪,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成了促使微积分产生的因素。归结起来,大约有四种主要类型的问题: 第一类是研究运动的时候直接出现的,也就是求即时速度的问题。 第二类问题是求曲线的切线的问题。 第三类问题是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第四类问题是求曲线长、曲线围成的面积、曲面围成的体积、物体的重心、一个体积相当大的物体作用于另一物体上的引力。 十七世纪的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都为解决上述几类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法国的费尔玛、笛卡尔、罗伯瓦、笛沙格;英国的巴罗、瓦里士;德国的开普勒;意大利的卡瓦列利等人都提出许多很有建树的理论。为微积分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十七世纪下半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分别在自己的国度里独自研究和完成了微积分的创立工作,虽然这只是十分初步的工作。他们的最大功绩是把两个貌似毫不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切线问题(微分学的中心问题),一个是求积问题(积分学的中心问题)。牛顿和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的出发点是直观的无穷小量,因此这门学科早期也称为无穷小分析,这正是现在数学中分析学这一大分支名称的来源。牛顿研究微积分着重于从运动学来考虑,莱布尼茨却是侧重于几何学来考虑的。牛顿在1671年写了《流数法和无穷级数》,这本书直到1736年才出版,它在这本书里指出,变量是由点、线、面的连续运动产生的,否定了以前自己认为的变量是无穷小元素的静止集合。他把连续变量叫做流动量,把这些流动量的导数叫做流数。牛顿在流数术中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已知连续运动的路径,求给定时刻的速度(微分法);已知运动的速度求给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积分法)。德国的莱布尼茨是一个博才多学的学者,1684年,他发表了现在世界上认为是最早的微积分文献,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长而且很古怪的名字《一种求极大极小和切线的新方法,它也适用于分式和无理量,以及这种新方法的奇妙类型的计算》。就是这样一片说理也颇含糊的文章,却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以含有现代的微分符号和基本微分法则。1686年,莱布尼茨发表了第一篇积分学的文献。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符号学者之一,他所创设的微积分符号,远远优于牛顿的符号,这对微积分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现在我们使用的微积分通用符号就是当时莱布尼茨精心选用的。微积分学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运用微积分,往往迎刃而解,显示出微积分学的非凡威力。 研究函数,从量的方面研究事物运动变化是微积分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叫做数学分析。 本来从广义上说,数学分析包括微积分、函数论等许多分支学科,但是现在一般已习惯于把数学分析和微积分等同起来,数学分析成了微积分的同义词,一提数学分析就知道是指微积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微分学和积分学。 微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极限理论、导数、微分等。 积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定积分、不定积分等。 微积分是与应用联系着发展起来的,最初牛顿应用微积分学及微分方程为了从万有引力定律导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此后,微积分学极大的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应用科学各个分支中的发展。并在这些学科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

§1.1.1变化率问题教学设计

§1.1.1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 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 4)(r r V π= ?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43)(π V V r = 分析: 3 43)(π 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62.00 1) 0()1(L dm r r ≈--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 2) 1()2(L dm r r ≈--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1 212) ()(V V V r V r -- 问题2 高台跳水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 (t )= -4.9t 2+6.5t +10. 如何用运动员在某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速度的变化量,如何求速度的变化量 2、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及定义式、单位 4、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5、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的矢量性,加速运动、减速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 ⑵能力目标:1、能从生活中的实例体会速度是变化的,而且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 2、帮助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能归纳总结出结论 3、能够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 4、能用加速度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⑶德育目标:1、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 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 点. 【教学重难点】: ⑴〔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定义式及物理意义、单位 3、加速度的矢量性及方向 ⑵〔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像来分析加速度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文件 【教学思路与方法】:利用摩托车、赛车、战斗机的比赛视频引题,强烈音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 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之后针对视频提出问题引出速度变化的不同,再请同学举生 活中速度变化及变化存在快慢的现实,引出问题:如何判断速度变化的快慢?表格展 示三种情况,最后的情况是速度变化量、时间都不同时如何比较,通过分组讨论,再 类比速度的定义,提出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的方向由加减速运动中速度变化量的情况分析得到,再通过例题巩固加速度方 向及大小。最后通过讨论题巩固加速度概念的理解。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一、引题:欣赏摩托车(196公里/时)、赛车(368公里/时)、战斗机(2000公里/时)的巅峰对决 赛,猜想在开始阶段谁会赢?播放视频, 提出问题:为何开始阶段,摩托车会赢? 开始三者做什么运动?速度如何变化? 三者开始速度变化情况相同吗? 与“战斗机的速度快”矛盾吗? 提问: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速度变化的情况,谁能举例? 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如何计算速度的变化量?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速度变化是从在快慢的,比如正常刹车和紧急刹车,那么如何比较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呢?请看 下面的实例。 二、进入新课 如何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提示: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1变化率与导数第1课时 精品教案

1.1变化率与导数 【课题】:1.1.1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和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学习数学的意义。○2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意义,为后续建立瞬时变化率和导数的数学模型提供丰富的背景。 (2)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归纳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 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课前准备】:powerpoint 【教学过程设计】:

(基础题) 1.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方程是:()2 12 S t gt =,求1s 到2s 时的平均速度. 解:213 14.72 S S g m -= = ,211t t s -=,

则()21 21 14.7/S S v m s t t -= =- 2.水经过虹吸管从容器甲中流向容器乙,t s 后容器甲中水的体 积 (单位:3 cm ),计算第一个10s 内V 的平 均变化率。 注: (10)(0)100 V V -- 3.已知函数2 ()f x x =,分别计算()f x 在下列区间上的平均变 化率: (1)[1,3]; (2)[1,2]; (3)[1,1.1]; (4)[1,1.001]。 4.某婴儿从出生到第12个月的体重变化如图所示,试分别计算从出生到第3个月与第6个月到第12个月该婴儿体重的平均变化率。 (难题) 5.思考: (1)课本P4思考题 (2)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 s )存在函数关系h (t )=-4.9t 2+6.5t +10.计算运动员在65 049 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 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 1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是静止的吗? ○ 2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答案: ○1不是. ○2不能客观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T(月) 3 9 12 t t V 1.025)(-? =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教案(1)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二、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

变化率问题教学设计

§1.1.1变化率问题 广水市一中王伟 一.教学内容解析 内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及其求法。 内容解析:本节课是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的第一节1.1变化率与导数中的1.1.1变化率问题。本节内容通过分析研究气球膨胀率问题、高台跳水问题,总结归纳出一般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概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函数平均变化率解法的一般步骤。平均变化率是个核心概念,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瞬时变化率及其导数概念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重点: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新课标对“导数及其应用”内容的处理有了较大的变化,它不介绍极限的形式化定义及相关知识,而是按照: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这样的顺序来安排,用“逼近”的方法定义导数,这种概念建立的方式形象、直观、生动又容易理解,突出了导数概念的本质。平均变化率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本节课是《导数及其应用》的起始课,对导数概念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目标: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及内涵,掌握求平均变化率的一般步骤。 目标解析: 1.经历从生活中的变化率问题抽象概括出函数平均变化率概念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通过函数平均变化率几何意义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例题的解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吹气球是很多人具有的生活经验,运动速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理知识,这两个实例的共同点是背景简单。从简单的背景出发,既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可以减少因为背景的复杂而可能引起的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干扰,这是有利的方面。但是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共同的数学问题的本质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难点:如何从两个具体的实例中归纳总结出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两个实例的背景更形象、更逼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应用举例的教学,不断地提供给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的机会,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1.问题情景 从生活述语和学生比较熟悉的姚明身高曲线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变化率问题,为归纳函数平均变化率提供更多的实际背景。 2.新课讲授

高中数学_3.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B版选修(文)1-1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中的内容,(理)2-2第一章中的内容,《平均变化率》。为更好地把握这一课时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对本课时教学设计给予如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平均变化率主要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借助直观图形逐步引入“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它的两种应用——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数学内部的应用。本节课应着力渗透“局部以直代曲”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极限(逼近)”思想,以便更好地为研究、学习后续的“瞬时变化率”乃至“导数的概念”奠定基础。这节课是在学生在学习了函数、指、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知识后安排的一节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的素养。本节课目的是在为导数的引出作必要的铺垫,在导数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一节,学生将会为以后理解导数的概念等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对函数也有了更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 同学们在物理中已经充分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且在之前的学习中,具备一定的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从数与形两方面考察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提供了知识准备。而平均变化率来自生活,是由生活中抽象而来的,只要我们选材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渗透数学思想关注数学文化的目的,学生也能够很容易理解这种方法.但学生仅是比较熟悉平均速度,对于变量变化的快慢的认识以及表示比较模糊,还有,由实际问题抽象成函数表示,这些都给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造成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均变化变化率的概念; (2)会求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3)能利用平均变化率解决或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引出平均变化率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相联系的观点; (2)通过数形结合的手段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无形不直观,无数不入微”的辩证思想;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及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及归纳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效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