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岩屑描述讲课

岩屑描述讲课

岩屑描述讲课
岩屑描述讲课

岩屑、岩芯描述其主要意义是建立本井所在部位的地层岩性剖面和油气水显示层剖面,并且为油气田开采及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各类参数,因为通过岩屑、岩芯描述可以初步了解本井乃至本区块地层岩性、油气水显示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岩相古地理沉积相特征,故做好岩屑、岩芯描述其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了。

岩屑签定要有专人负责,现场签定除肉眼观察外,必须用放大镜、双目镜、各种及简易签定方法。签定过程中应剔去泥皮、掉块等假屑,目估各种岩屑百分含量变化,遵循签定上下对比,大套观察,分层描述的原则。岩性描述的内容包括颜色、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含油气性、化石、含有孔洞裂隙(缝)发育情况、次生变化等。要求定名准确,条例清楚,文字简练。

1、碎屑岩描述方法

1.1 颜色描述

观察描述颜色时,要以干燥、新鲜面为准,要求采用“复合色"的描述方法(主要颜色在后,次要颜色在)。不用实物类比描述方法,如砖红色、猪肝色等。要注意局部变化情况,如均不均匀,色斑及条带的分布规律。

1.2 碎屑岩粒度分级及定名如下表:

1.2.1 砂岩结构定名方法

a、优势粒级定名方法:岩石中某个粒级的含量>50%,其他粒级含量<20%,则以>50%的那种粒级命名。

b、主、次粒级命名法:岩石中2中粒级的含量均<50%,但又都大于>35%,则分主次联合命名,次要粒级(量少者)放在前面,主要粒级(量多者)放置后。

c、不等砂粒岩的命名:岩石中有3种粒级相近,每个粒级含量都<50%,但都>20%,任何2种粒级的含量之和又<70%时,则称为不等砂粒岩。

d、砂、泥岩过渡型岩石分类定名(见下表)

1.2.2砾岩和角砾岩

1.23.1 粒度分类

a、砾石含量>50%者称砾岩;

b、砾石含量在30—50%之间者称砂砾岩;

c、砾石含量占10—30%为砾质砂(泥)岩;

d、砾石含<10%为含砾砂(泥)岩。

1.2.3.2

圆度分类:

砾石:圆状、次圆状砾石>50%;

角砾岩:次棱角状、棱角状砾石含量超过砾石含量的50%。

1.2.3.3成份分类:

a、单成分砾(角砾)岩:成份单一,某成份砾石占75%以上,叫xx砾(角砾)岩

b、复成分砾(角砾)岩:岩石成份复杂,由2种或2种以上岩石成份组成,亦统称

砾(角砾)岩

1.3.1 成份分类

a、按杂基信号分类。杂砂岩:杂基含量>15%,(净)砂岩:杂基含量<15%。

b、按石英、长石、岩屑相对含量分类:1、石英砂岩,2、长石石英砂岩,3、岩屑石英砂岩,4、长石

砂岩,5岩屑长石砂岩6、长石岩屑砂岩,7、岩屑砂岩

成份命名表

石英单元Q:石英、燧石、石英岩、其他硅质岩岩屑等,反应成份熟度。

长石单元F:各种长石及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类的长石岩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气候、风化作用、母岩性质及物源区。

岩屑单元R:各种火山岩、板岩、千枚岩、结晶片岩等变质岩、沉积岩及云母绿泥石等岩屑。

F/R的比率既反映物质来源,又反应大地构造状况。

1.3.2 综合命名通式

颜色+含油层情况+构造+成份。如灰白色油斑块状细砾长石石英砂岩。钻井地质中不参加定名,但需描述。

a、以某粒级含量砾石含量>50%为基本名称。如:细粒石英砂岩;

b、某填隙物含量25—50%,应参加定名。如:泥质细砂岩;

c、特殊矿物:如海绿石、铜等,也应参加定名。如:含铜砂岩;

d、岩屑砂岩中,某一种单一岩屑含量>75%时,应将岩屑名称参加定名。如:玄武岩质岩屑砂岩、安山岩质岩屑砂岩。

e、当砾岩或砂岩由三种粒级组成,各粒级含量都>25%而<50时,称不等粒砂(砾)岩,若一种粒级<25%,另两种粒级都>25%而<50%时,两种占优势的粒级参加定名,多者后放。如:砂岩细砂级占35%,中砂级占20%,粉砂级占45%,称为细—粉砂岩。

1.4 磨圆及分选

1.4.1 颗粒形状:根据岩石颗粒磨蚀圆化程度可分为四级:a、棱角状:棱角明显,b、次棱角状:部分棱角明显;c、次圆状:部分磨圆良好;d、圆状:磨圆良好。

1.4.2 颗粒分选程度分为三级:a、分选好:某一粒级含量>75%;b、分选中等:某一粒级含量为50—75%;

c、分选差:两种以上粒级含量都<50%。

1.5 胶结物、胶结类型及程度

1.5.1 胶结成份:

常见的有泥质(粘土质)、灰质、白云质、铁质、硅质、石膏质等。一般可用简易实验签定。

1.5.2 胶结类型及程度

胶结类型可分为基底式、空隙式、接触式及过渡类型,大都需要在显微镜下判定。现场可判断胶结程度,一般可分为四级:a、松散:多为泥质胶结,且胶结物含量少,长呈散粒状;b、疏松:一般为泥质(粘土质),岩石易捻碎。c、较疏松:胶结物含量较多,主为泥质,拌有少量灰质胶结,岩石可以用手捻成颗粒状,但较困难。d、致密:胶结物含量较多,多为灰白云质、铁质或硅质胶结,岩石不能用手捻成颗粒。胶结类型

基底式胶结填隙物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在其中互不相接触,呈漂浮状。

空隙式胶结碎屑颗粒紧密接触搭成骨架,胶结物充填于粒间孔隙当中。

接触式胶结颗粒彼此接触,胶结物含量很少,仅次分布于碎屑颗粒接触的地方。

镶嵌式胶结在成岩期明显的压实作用下颗粒间形成凹凸接触,甚至伴随产生压溶作用

1.6 泥质岩的描述方法

一般描述颜色、厚度、可塑性、造浆性、吸水性、硬度、结核、化石、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岩层倾角、接触关系、加酸反应等。

1.6.1 泥质岩的物理性质如下:

软硬程度:a、软:可用指甲可刻动;b、较硬:用小刀可刻画;c、硬:用小刀用力才能刻画。

可塑性:a、好:吸水后能揉成细条而不易断裂。

b、中等:吸水后可揉成条而易断裂。

c、差:吸水后不能揉成细条。

1.6.2 断口:受外力敲击后发生的断裂面

a、平坦状:断面平坦,但不均匀,无一定方向;

b、贝壳状:断面呈圆滑的曲面,有的还有同心圆纹,似贝壳的内膜;

c、参差状:断面粗糙,参差不齐;

d、鱼鳞状:断面呈参差状断口,并可呈小片剥落;

e、锯齿状:断口呈锯齿;

1.7 层的组合分类名称

按两种以上不同岩性的单层厚度比来划分:单层厚度的比为<2:1者称等候互层;

2:1—5:1者称略等候互层;5:1—10:1者称不等候互层;>10:1者称为夹层。

火山碎屑岩

5、熔结凝灰岩产地;张家口

岩石中碎屑成分为晶屑(透长石、石英)、岩屑(安山质)、玻屑和浆屑组成。

岩石结构为塑变结构(熔结凝灰结构)。玻屑均已发生塑性变形,宛若叠置的“蚯蚓”状,有的具有燕尾状分驻现象,首尾相接,并绕过刚性岩屑或晶屑弯曲地断续平行排列,从而形成假流纹构造,浆屑的排列方向与玻屑一致,其内部可有气孔。岩石的成岩方式为熔结,熔结程度为强熔结。

6、凝灰岩产地:下花园

岩石碎屑成分主要由玻屑、晶屑组成,含有少量岩屑。

岩石结构为凝灰结构,玻屑的弧面尖角形仍清晰可辨,晶屑主要为长石、岩屑为安山质。岩石的成岩方式为压紧胶结。

实习六碳酸盐岩类

一、目的及要求

1、学习观察和描述石灰岩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2、掌握碳酸盐岩的分类及命名原则和主要岩石类型。

3、鉴定几种常见的主要岩石类型,并初步分析其成因。

二、实习用品

小刀、三角板、放大镜、盐酸、清水。

三、实习内容

1、石灰岩类:内碎屑灰岩、骨屑灰岩、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

2、白云岩类:颗粒的云岩、晶粒白云岩。

四、观察描述内容

1、颜色的观察与描述

描述石灰岩的颜色与碎屑岩一样,既要注意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又要注意岩石风化面的特征。在描述时,我们可以应用七大基本色,还可应用它们的复合色。必要时要加深或浅词来修饰。有时可按实物形容颜色,如猪肝色等。石灰岩一般为浅灰色、灰色和灰白色。由于混入不同成分的杂质,岩石可称不同的颜色,如深灰色为富含有机质(炭质或沥青)所引起。

2、矿物成分的鉴定

碳酸盐岩中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小,再加上方解石与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的形态、解理极相似或相同,所以,肉眼区分是非常困难的,可借助于盐酸(5%)来鉴定,方解石遇盐酸强烈起泡,白云石遇冷盐看不到起泡,但有时可以听到兹兹响声,粉沫或加热可以起泡。所以,加盐酸剧烈起泡者为灰岩类厂不起泡或粉沫起泡者为白云岩类,灰质含量大于50%的泥灰岩或泥质灰岩,加盐酸后起泡,但有泥质残余。另外白云岩的风化面上常见溶沟现象(刀砍状构造),而灰岩中很少见到这种特征。

3、结构的观察描述

碳酸盐岩粒屑结构和砂岩碎屑结构一样,也是由颗粒和填隙物组成,在描述颗粒(内碎屑)时,注意它的颗粒大小,最大、最小、一般粒度,内碎屑的分选性,磨圆度。它的物质组成。内碎屑内部的层理与砾屑长轴的关系。内碎屑的表面特征及红色氧化环的特点。描述内碎屑的组构特点,有无定向排列,叠互状排列。还要注意内碎屑的百分含量。碳酸盐岩中常见到: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介形虫、腕足类、腹足类、头足类、瓣鳃类、珊瑚、棘皮动物等,在观察和描述时,首先鉴别骨屑的各种种属,及各种生物门类的含量及它们的磨圆度,分选性等特征。

充填在颗粒之间的物质为亮晶胶结物和泥晶基质。亮晶胶结物一般较明亮透明,亮白色、玻璃光泽、粒径较粗、大于0.03毫米断口粒状,可见到解理面;泥晶基质的粒度较细小,小于0.03毫米,断口较致密、颜色较深。在描述时还要注意它们各自的含量。

4、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一样,颗粒与填隙物之间的关系可呈观基底式、孔隙式与接触式胶结类型。可称颗粒支撑,杂基支撑等o

5、碳酸盐岩的构造的观察描述

注意描述碳酸盐岩的层理、缝合线,叠层构造、鸟眼构造、示底构造,虫孔构造及岩石中的次生方解石脉等特征。碳酸盐岩的层理由于物质成分和颜色较均一,所以层理不易辩认,所以观察时要细心观察,并分出其类型。

6、碳酸盐岩的命名原则

颜色十填隙物(微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十结构(次要颗粒十主要颗粒) 十基本名称(石灰岩)。如:红色泥晶亮晶含骨屑缅粒灰岩。

五、岩石描述实例

岩石呈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加盐酸后剧烈起泡,属于石灰岩类。

主要粒屑为生物碎屑及砂屑组成。

生物碎屑:截面为长条状、弯曲,并可见到5mm左右的生物介壳,表面可见纹饰,呈乳白色,放大镜下可见到细小的乳白色生物碎屑,分选好,磨圆度好。含量80%±。

砂屑:呈乳白色混圆状、粒度在0.5mm左右,含量20%±。

填隙物主要为亮晶胶结物,无色透明,玻璃光泽,为结晶粗大的方解石,含量89%。

结构:为粒屑结构、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

块状构造。

定名:灰白色亮晶含砂屑生物碎屑灰岩。

实习七区域变质岩类

一、实习目的要求

1、掌握区域变质岩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物质组合及结构构造特征。

2、掌握各类岩石的分类命名原则与定名方法。

3、了解区域变质的原名建造。

二、实习用具

小刀、放大镜、三角板等。

板岩类、千枚岩类、片岩类、片麻岩类、长英质粒岩、角闪岩类、麻粒岩类、榴辉岩类、石英岩及大理岩类。

四、岩石的观察与描述

1、颜色:风化面与新鲜面。

2、矿物成分:主要与次要矿物、百分含量。斑晶大小、含量、矿物成分。

3、结构:晶粒结构、变斑晶结构等,晶粒间关系等。

4、构造:片状、片麻状等构造。

5、次生变化o

6、定名:颜色十杂质十特征矿物十岩石名称。

五、描述实例

1、变粒岩河北平山

岩石呈灰白色,主要矿物为斜长石30%,石英10—30% 黑云岩10%。副矿物为磁铁矿,具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及面状构造,具黑云母之代角闪石现象。定名为黑云母变粒岩o

2、大理岩河北平山

岩石呈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白云石75%、次要矿物为金云母10%、透闪石15%。具粗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具蛇纹石化。定名:灰白色透闪金云母大理岩。

实习八混合岩类等

一、实习目的

1、掌握混合岩的基本特征。

2、掌握混合岩的分类命名原则。

3、了解混合岩的成因机理。

4、了解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及汽液变质形成的岩石类型及特征。

二、实习用具

小刀、放大镜、三角板等。

1、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

2、接触变质岩类:角岩、斑点板岩、透辉石矽卡岩、蛇纹石大理岩。

3、其它:麻棱岩、碎斑岩等。

四、岩石的观察与描述

1、颜色。

2、基体与脉体的形态、组成、百分含量。

3、对原岩的改造程度。

4、结构、构造。

5、命名:颜色十构造十暗色矿物十混合岩。

其它同实习七。

五、描述实例

眼球状混合岩

岩石呈灰白色、主要由石英,长石等脉体与灰黑色富黑云母及角闪石的基体组成,脉体呈眼球状,含量20—30%。眼球体呈定向排列,大致平行基体的片理分布。对原岩改造中等。岩具粒状变晶结构及片状多晶结构。块状构造,定名为;灰白色眼球状黑云角闪混合岩。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简称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2、治疗药物监测(TDM,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临床药动学监测CPM):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3、治疗指数(TI):药物LD50/KD50之比值,用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TI越大,药物越安全。安全指数相等,不代表安全性相等,还需考虑安全范围。若某药LD50与ED50两条曲线首尾重叠,还必须参考LD1/ED99或LD5与ED95之间的距离。 4、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有些药物内在活性弱,当无其他强大受体激动药存在时,可与受体结合激发弱的生理效应,起到激动药的作用;但在别的强激动药存在情况下,这些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反而妨碍了强激动药的作用,起到受体拮抗药的作用。 5、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包括国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国外已上市但未在我国境内上市,新的复方制剂,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包括: ①中药天然药物②化学药品③生物制剂

6、药品不良反应(ADR,adverse drug reacction):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排除了治疗失败、药物过量、药物滥用、不依从用药和用药差错。 7、药品不良事件(ADE,adverse drug event):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不一定与药物治疗有因果关系,包括ADR、药品标准缺陷、药品质量问题、用药失误和药物滥用。 ADE的实际意义:①ADE与用药的因果关联性常不能马上确定 ②对ADE“可疑即报”最大限度降低人群用药风险 ③ADE包括了伪劣药、误用、事故等造成的损害,可揭示不合理用药及医疗系统存在的缺陷,是药物警戒关注的对象。 8、药源性疾病(DID,drug induced diseases):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不仅包括药物在正常用法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包括由于超量、误服、错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而引起的疾病,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 9、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PV):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不仅涉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不合格药品、药物治疗错误、缺乏有效性的报告、对没有充分科学根据而不被认可的适应证的用药、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与药物相关的病死率的评

岩屑描述讲课

岩屑、岩芯描述其主要意义是建立本井所在部位的地层岩性剖面和油气水显示层剖面,并且为油气田开采及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各类参数,因为通过岩屑、岩芯描述可以初步了解本井乃至本区块地层岩性、油气水显示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岩相古地理沉积相特征,故做好岩屑、岩芯描述其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了。 岩屑签定要有专人负责,现场签定除肉眼观察外,必须用放大镜、双目镜、各种及简易签定方法。签定过程中应剔去泥皮、掉块等假屑,目估各种岩屑百分含量变化,遵循签定上下对比,大套观察,分层描述的原则。岩性描述的内容包括颜色、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含油气性、化石、含有孔洞裂隙(缝)发育情况、次生变化等。要求定名准确,条例清楚,文字简练。 1、碎屑岩描述方法 1.1 颜色描述 观察描述颜色时,要以干燥、新鲜面为准,要求采用“复合色"的描述方法(主要颜色在后,次要颜色在)。不用实物类比描述方法,如砖红色、猪肝色等。要注意局部变化情况,如均不均匀,色斑及条带的分布规律。 1.2 碎屑岩粒度分级及定名如下表: 1.2.1 砂岩结构定名方法

a、优势粒级定名方法:岩石中某个粒级的含量>50%,其他粒级含量<20%,则以>50%的那种粒级命名。 b、主、次粒级命名法:岩石中2中粒级的含量均<50%,但又都大于>35%,则分主次联合命名,次要粒级(量少者)放在前面,主要粒级(量多者)放置后。 c、不等砂粒岩的命名:岩石中有3种粒级相近,每个粒级含量都<50%,但都>20%,任何2种粒级的含量之和又<70%时,则称为不等砂粒岩。 d、砂、泥岩过渡型岩石分类定名(见下表) 1.2.2砾岩和角砾岩 1.23.1 粒度分类 a、砾石含量>50%者称砾岩; b、砾石含量在30—50%之间者称砂砾岩; c、砾石含量占10—30%为砾质砂(泥)岩; d、砾石含<10%为含砾砂(泥)岩。 1.2.3.2 圆度分类: 砾石:圆状、次圆状砾石>50%; 角砾岩:次棱角状、棱角状砾石含量超过砾石含量的50%。 1.2.3.3成份分类: a、单成分砾(角砾)岩:成份单一,某成份砾石占75%以上,叫xx砾(角砾)岩 b、复成分砾(角砾)岩:岩石成份复杂,由2种或2种以上岩石成份组成,亦统称 砾(角砾)岩 1.3.1 成份分类 a、按杂基信号分类。杂砂岩:杂基含量>15%,(净)砂岩:杂基含量<15%。 b、按石英、长石、岩屑相对含量分类:1、石英砂岩,2、长石石英砂岩,3、岩屑石英砂岩,4、长石

(医疗药品)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复习题覃

一、选择题 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D A、作用强弱; B、吸收快慢;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消除速度; E、以上都不是 2.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A A、药物吸收缓慢: B、药物分布减小: 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上升: D、代谢无变化 3.决定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参数是C ACmax;BTmax;CAUC:DCl;ET1/2 4.Fisg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不包括:C A.随机; B.对照; C.盲法; D.重复 5.II期临床试验设计符合的“四性原则”不包括:(D) A.代表性B.重复性C.随机性D.双盲性E.合理性 6.评价生物利用度的指标不包括:(B) A.CmaxB.T1/2C.AUCD.Tmax 7.药物临床试验中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有:(D) A.GCP+伦理委员会B.知情同意书+GCP C.SOP+QC+GCPD.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 E.SOP+GCP. 8.下列关于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B.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C.药物与蛋白结合能力下降D.肝微粒体酶活性变化不大

9.妊娠期内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B) A.妊娠半个月以内B.妊娠3周至12周 C.妊娠4~9个月D.妊娠9个月以后 10.按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的作用,但在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实的为:(C) A.A类B.B类C.C类D.X类 11.下列不属于乳母禁用的药物是:(D) A.甲硝唑B.甲氨蝶呤C.环磷酰胺D.头孢菌素类 12.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案是:(C) A、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 B、氨茶碱+麻黄碱: C、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异丙肾上腺素 13.沙丁胺醇目前推荐给药方式:(A) A、气雾吸入: B、口服: C、静注: D、静滴 14.下列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有益的治疗作用 B.药物相互作用只会导致有害的不良反应 C.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动学环节 D.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效学环节 15.以下哪种药物对胎儿致畸作用,不表现在新生儿期,而是在若干年后才表现出来(B)。 A.氯霉素; B.已烯雌酚; C.卡那霉素; D.苯妥英钠 16.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为(B)

岩屑描述方法资料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以及岩屑、岩芯描述要领 发布时间:2008年1月9日阅读次数:569 岩屑、岩芯描述其主要意义是建立本井所在部位的地层岩性剖面和油气水显示层剖面,并且为油气田开采及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各类参数,因为通过岩屑、岩芯描述可以初步了解本井乃至本区块地层岩性、油气水显示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岩相古地理沉积相特征,故岩屑、岩芯描述的好差衡量标准也就显而易见了。本文就岩屑、岩芯描述要点依据规范进行探讨,仅供广大描述者参考,谬误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1、岩屑描述 1.1砂质岩 (1)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浅灰色。成分石英60%、长石25%、岩屑15%。具细粒结构:其中细砂75%,粉砂20%,中砂5%。次棱角状,分选中等。胶结物泥质为主,灰质次之,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2)泥质粉砂岩:浅灰色,色因含泥质不均略显深浅不均。泥质30%,粉砂70%。成份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岩屑少量。具泥质粉砂结构:粉砂90%,细砂10%。普含泥,局部富集,

且成条带状、团块状分布。次棱角状,分选好。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3)含砾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浅灰色。砾石8%,砂质92%。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砺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1—3mm,最大可达9mm。砂岩成份石英80%、长石5%、岩屑15%。具含砾中砂岩结构:其中中砂52%,细砂40%,砾石8%。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中等。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4)砾质中粒长石岩屑砂岩:浅灰色。砾石30%,砂质70%。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2—4mm,最大可达10mm。砂岩成份石英65%、长石15%、岩屑20%。具砂粒结构:其中砾石40%,砂质60%。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差。泥质胶结,疏松。 油气显示:无 1.2泥质岩 (1)泥岩:深灰色,色深且均。性硬、脆,平坦状断口。局部可见少量植物茎化石,滴酸不起泡。 (2)粉砂质泥岩:浅灰色,色因含粉砂不均略显浅不均。粉砂30%,泥质70%。普含粉砂,局部富集,且成条带状、团块状分布。性硬、脆,差次状断口,滴酸起泡中等。 (3)灰质泥岩:褐灰色,灰质45%,泥质55%。灰质分布

临床药理试题

《临床药理学》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一、择题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阿司匹林过量中毒时,加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 B.加快药物吸收速度 C.防止过敏反应 D.防止药物排泄过快而影响疗效 E.碱化血液和尿液,加速药物排泄 2.药物通过生物转化,产生多种变化,但不包括() A.转化成无活性物质 B.改变药物的消除动力学过程 C.将活性药物转化为其它活性物质 D.产生有毒物质 E.使原来的无药理活性的物质转变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3.西米替丁与华法林合用时可能会() A.增加自发性出血的危险 B.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C. 增加心脏毒性的危险 D.增加胃炎的危险 E.增加过敏反应的危险 4.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主要的目的是() A. 对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的药物进行监测,从而获得最佳治疗剂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B. 处理不良反应 C. 进行新药药动学参数计算 D. 进行药效学的探讨 E. 评价新药的安全性 5.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 A.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B.确定临床给药方案 C.观察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D.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以及新药在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E.研究动物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以及新药在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6.A型不良反应不包括() A.过敏反应 B.副作用 C.毒性作用 D.停药反应 E.后遗效应 7.药物相互作用的理想结果是() A.药效和副作用同时加强 B.疗效和毒性同时增加 C.疗效和毒性同时下降 D.药效增加和副作用减轻 E.药效降低和副作用增加 8.对新药Ⅱ期临床试验的描述,正确项是() A.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和毒副反应 B.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疗效的评价 C.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安全性评价 D.也称为补充临床试验 E.针对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进行特殊临床试验 9.下列哪项不属于药源性疾病( ) A.四环素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 B.红霉素引起肝损害 C.链霉素引起的耳聋 D.阿托品解痉时引起的口干 E.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10.分娩时宫缩无力应选用()

临床药理学复习题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和研究。 二、简答题 1、简述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2章临床药动学 一、名词解释 首关效应 血浆蛋白结合率 酶抑制剂 酶诱导剂 半衰期 生物利用度 AUC 血浆清除率 表观分布容积 稳态血药浓度 二、填空题 1、把血管外途径给药时的AUC与静脉注射时的AUC进行比较,即为生物利用度,如果把同一给药途径的不同厂家制剂进行比较,就是生物利用度。 三、问答题

1、肾功能损害时,如何根据血清肌酐值调整给药方案 第三章临床药效学 一、名词解释 受体 二、填空题 1、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叫,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叫,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很弱的是。 第四章治疗药物监测 一、名词解释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谷浓度 二、填空题 1、测定药物浓度能更好地代表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但测定技术上存在困难,目前仍普遍以作为检测指标。 2、从药物遗传学的角度,个体的药物、转运体、靶蛋白或受体蛋白的是导致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的真正原因。 3、从药物遗传学的角度,药物在个体的代谢过程可以分为代谢型、代谢型、代谢型、代谢型。 4、利用稳态一点法调整血药浓度时,采血必须在血药浓度达到后进行,通常多在下一次给药前,所测即为浓度。 5、治疗药物监测的常用检测方法有法、法、法。 三、选择题 1、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问一般选择在 A 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寿期时 B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 C 药物分布相 D 药物消除相 E 随机取样 2、理想的TDM应测定 A 血中总药物浓度 B 血中游离药物浓度 c 血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浓度

D 血中与有机酸盐结合的药物浓度 E 视要求不同而异 四、简答题 1、稳态一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第五章遗传药理学 一、名词解释 基因多态性 二、填空题 1、遗传因素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表现为通过引起药物、转运体,以及药物结合蛋白等的表达或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发生改变,最终影响药物在作用部位的; 2、人类基因组多态性通常有、、三种形式。 3、不同个体服用华法林出现药物反应的差异性主要是与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有关,不同个体服用氯吡格雷出现药物反应的差异性主要是与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第六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 一、名词解释 药物不良反应 副作用、 毒性作用、 停药反应、 药源性疾病 A型不良反应 B型不良反应 后遗效应

地质录井岩屑描述英文-中英文对照

地质录井岩屑描述英文 Lithology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cutting by microscope显微镜下描述岩性, check color颜色, grain size粒度, roundness圆度, hardness硬度, texture结构,Structure构造, porosity孔隙度, cement胶结, content 含有物,mode of occurrence产状。 1.Color颜色:example例如: gray灰色,light gray浅灰色,dark gray深灰色,greenish gray绿灰色,olive greenish gray橄榄绿灰色,brownish gray褐灰色, green绿色, brown褐色, black黑色,red红色, white白色, off white无色, mottled 杂色的,etc等等. 2. Litho logy name 岩性定名: clay stone 泥岩,siltstone 泥质粉砂岩,very fine sandstone粉砂岩,fine sandstone 细砂岩, medium sandstone 中砂岩,coarse sandstone 粗砂岩,very coarse sandstone 砂砾岩,granule 细砾岩,小砾岩,pebble 鹅卵石(中砾岩),couble大砾岩,boulder 巨砾岩。Coal 煤, lignite 褐煤,limestone 灰岩,mudstone 泥灰岩,packstone 泥粒灰岩,iolite 鲕粒灰岩,wackstone 灰泥石灰岩,grainstone 颗粒石灰岩,boundstone 粘结岩,crystalline carbonate 结晶碳酸岩,dolomite 白云岩,basalt 玄武岩,tuff 凝灰岩,magna 岩浆岩,metamorphic rock, 变质岩,gypsum 石膏,anhydrite 硬石膏,igneous rock 火成岩,chart 燧石,quartzite 石英岩, Check grains by microscope with grains chart,显微镜下观察粒度并与粒度板对比确定岩屑粒度。Grain size as follow (FIG1)粒度见下及图1: 3.Roundness very angular , angular 棱角状,sub angular 次棱角状,sub rounded 次圆状,rounded 圆状,well rounded,as show in FIG 1见图1 4 sorting: very well sorted 分选极好的,well sorted 分选好,moderately sorted分选中等,poorly sorted 分选差。 5.hardness determine hardness by needle 用钢针来判断,岩石硬度: very soft 极软,soft 软, firm较软, moderately hard 较硬, hard硬, very hard 极硬. 6. cement胶结and cement 胶结物: clay 粘土, argillaceous泥质,kaolinite 高岭土(高岭石),chalk白垩土,glauconite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

2.市场药物再评价(revaluation of marketing drugs)根据医学的最新水平,从临床药理、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物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反应、疗效、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药物再评价的结果是遴选国家基本药物、非处方药物等的重要依据。 3.新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4.安慰剂:是把没有药理活性的物质如乳糖、淀粉等,用来作为临床对照试验中的阴性对照。 5.药品注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 6.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 GCP)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稽查、记录、总结和报告。 7.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需住院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伤残、影响工作能力、危及生命或死亡、导致先天畸形等事件 8.重要不良事件:指的是除严重不良事件外,发生的任何导致采用针对性医疗措施(如停药、降低剂量和对症治疗)的不良事件和血液学或其他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 9.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TDM)通过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0.给药个体化:临床给药方案,在根据病情和适应证选定最佳药物之后,通常指确定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及给药时间、疗程等。 11.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包括不同途径)所产生的复合效应。 12.协同作用(synergism):联合应用药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增加。包括相加、增强、增敏作用。 13.拮抗作用(antagonism):联合用药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减弱。 14.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15.理化禁忌:指不同药物放在同一介质中,发生了不利的理化反应,此情况不反对分开使用药物。

临床药理学

1、临床药理学: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 ①临床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②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③毒理学研究或药物不良反应(ADR) ⑤临床药物试验(clinical trails) ⑥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 3、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 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 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 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 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 4、新药临床药理学评价又称为临床药理试验 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 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 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 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 二章临床药动学 临床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粘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关消除。 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1、半衰期:其中消除半衰期(t1/2)最重要,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按一级速率消除的药物t1/2为一恒定值 2、时量曲线C-T: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用药后,由于药物的体内过程,可使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量)随着时间(时)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形。 3、曲线下面积AUC:药物从零时间至所有原形药物全部消除这一段时间的药-时曲线下的总面积,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代表一次用药后的吸收总量,反应药物的吸收程度)。 4、总清除率CL: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中的药物被清除,是正确估算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唯一参数ml/min。CL=kV 假设生物利用度完全:给药速率=CL×Css 5、表观分布容积Vd:假设体内药物均匀分布时,由血药浓度推算得到的药物分布体液容积,单位为L或L/kg。Vd=A(体内总药量)/C(血药浓度)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

1.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分支,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学科 2.消除半衰期: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时间药理学: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药物对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 5.国家基本药物:指一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按照符合实际的科学标准从临床各类药品中遴选出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轻、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 6.临床试验: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7.不良事件: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它不一定和治疗有因果关系 8.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该药原用剂量的效应明显减弱,必须增加剂量方可获原用剂量的相同效应。 9.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 10.生物利用度:用药代动力学原理来评价和研究药物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 11.处方药POM:指必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店或药房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12.药物滥用drug abuse: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见断地自行过量用药行为。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地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地危害。 13. 非处方药OTC:指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14. TDM治疗药物: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15.药品:是指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并有目的改善机体病理生理状态,有明确适用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16.药物依赖性:指具有精神活性药物滥用条件下,机体与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有些滥用药物还会使机体形成一种特殊身体状态。分为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和交叉依赖性。 17.新药:是指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8.信号:是指一种药品和某一不良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性的报告信息,这种关联性应是此前未知的或尚未证实的 19.血管合体膜:所谓胎盘屏障是有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血管合体膜(VSM) 20.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21.生物等效:两种药物的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相同,那么这两种药物生物等效,它们的疗效也相似。 22.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 23.精神活性物质:系可显著影响动物或人精神活动的物质,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溶剂等不同类型的物质

临床药理学》课程作业答案

第一次 名词解释 1.临床药理学 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后遗效应 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3.毒性反应 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某些器官或组织生理功能异常和结构病理改变。 4.药物不良反应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排除用药过量、用药不当所致的药物反应 5.药物相互作用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6.临床药效学 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7.临床药动学 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8.安全范围 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问的距离,其值越大越安全。 9.毒理学 是研究外源因素(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10.临床试验 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11.自发呈报系统 12.GCP 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察、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13.肾上腺素的翻转效应 14.隔日疗法 15.抗菌谱 抗菌药的抗菌范围。 16.化疗药物

包括抗原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及抗恶性肿瘤药。 17.耐药性 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19.-内酰胺类抗生素 具有.-内酰胺的结构,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类。 18.二重感染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不敏感菌乘机繁殖而引起的继发感染。 第二次 简答题 1.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和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特点:①本身固有②一般较轻微③副作用不是固定的,随治疗目的的改变而改变。 毒性反应: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致反应。特点:一般 比较严重,可以预知,也是可以避免的。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特点:短暂的或是持久的。 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反跳反应)。特点:危险。 变态反应:指机体对药物异常的免疫反应。特点: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与剂量无关;反应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 特异质反应: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特点: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严重程度与剂量呈正比,药理拮抗 药救治可能有效。 2.什么叫药物的安全范围,如何判断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LD5与ED95之间的距离。判断药物的安全性可用LD50、ED50、治疗指数、安全系数及安全范围等描述。 3.何谓肝药酶诱导药与肝药酶抑制药有何临床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肝药酶诱导药:可使肝药酶合成加速或降解减缓的药物。药物诱导作用可解释连续用药产生的耐受性、交叉耐受性、停药敏化现象、药物相互作用、遗传差异、个体差异及性别差异。如乙醇可诱导药酶,使其活性增高,可使同时服用的苯巴比妥或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加速。苯巴比妥的药酶诱导作用很强,连续用药可使抗凝血药双香豆素破坏加速,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突然停用苯巴比妥后可使双香豆素血药浓度升高。 肝药酶制剂:抑制肝药酶活性的药物,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保泰松等。氯霉素与苯妥英合用,可使苯妥英在肝内的生物转化减慢,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4.试述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用途。

岩屑描述

2.6 岩心描述 2.6.1 岩心描述总的要求 岩心描述要及时、准确、特征突出,对特殊的地质现象,如含油、冒气与岩石结构、构造的关系及油气水界面应附比例尺1:20的素描图和照片。 2.6.1.1 岩石名称、块号、厚度、累积厚度; 2.6.1.2 颜色:岩石颗粒、基质胶结物、次生矿物、含有物的颜色及其分布变化状况等; 2.6.1.3 矿物成份:单矿物成份或岩块及其含量; 2.6.1.4 结构:粒度、圆度、分选性; 2.6.1.5 构造:层理、层面特征、接触关系、生物扰动等; 2.6.1.6 胶结:胶结物成份,胶结程度、类型; 2.6.1.7 晶粒:指碳酸盐岩的晶粒大小、透明度、形状以及晶间、晶内孔隙;2.6.1.8 缝洞情况:类型、分布和数量统计; 2.6.1.9 化石及含有物; 2.6.1.10 物理性质:硬度、断口、光泽等; 2.6.1.11 化学性质:指与盐酸反应情况及各种染色反应情况; 2.6.1.12 含油气情况:包括含油气岩心的显示颜色、级别、产状、含油面积百分比、原油性质、油气味、 滴水试验、荧光、含油气试验(放入水中)。 2.6.2 岩心观察描述方法 2.6.2.1 含油气情况 A) 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双目显微镜观察,确定岩样孔隙或缝洞含油饱满程度、产状和占岩石总面积的 百分比,一般可分为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班、油迹等(见表4-8); 注:若为沥青或黑油砂,需参加直接定名,如沥青质油斑。

B) 滴水试验:在含油岩样新鲜面上滴一滴水,观察水的渗入速度和停止渗入后水珠所形成的形状,一般分为五级(见图4-4); C) 荧光分析:确定有无荧光显示和显示强度、级别。 图4-4 滴水试验示 意图 2.6.2.2 岩石的颜色 A) 确定岩石的颜色要在 明亮的自然光下进行,只能以色描色,不能以物描色; B) 岩石为单一颜色时,直接参加定名,由于有时与标准色具深浅之别,可在标准色前冠以深、浅等形 容词,如深灰色、浅灰色、暗紫红色; C) 同种岩石中出现多种单一颜色,并且有主次之分时,主要颜色参加定名,次要颜色放在描述中加以 叙述; D) 同种岩石中出现三种以上单一颜色且比例相近时,定名为杂色; E) 岩石中出现的颜色不是单色,而是复合色时,将次要色作为形容词,放在主色之前。如灰绿色、黄 褐色、绿灰色等; F) 当岩石呈散粒状时,参考井壁取心及区域地层颜色特征确定色名; G) 岩石颜色名称及代号见附录I.7。两种颜色的以中圆点相连,如灰绿色为“7·5”;颜色深浅用“+” 和“-”表示,如深灰色为“+7”,浅灰色为“-7”。 2.6.2.3 岩石的成分 碎屑岩中单矿物成分或岩块(如石英、长石、云母、暗色矿物、岩块、砾石等)及其含量,凡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双目实体显微镜可见的均要描述;描述时主要矿物以“为主”表示,其余矿物以含量多少,用“次之”(含量为30%—20%),“少量”(含量10%—5%),“微含”(含量<5%)等表示,若不能估计百分比时则用“偶见”、“少见”表示; 4.7.6.2.4 几种常见矿物的现场鉴定方法 A) 石膏:白色、无色透明或较少染有不同颜色,具有燕尾双晶,解理发育,常呈板状、纤维状、粒状、 柱状,具玻璃、珍珠、丝绢光泽,硬度2—3.5,密度2.3—2.9。鉴定方法是用热盐酸溶解后,加氯化钡溶液有硫酸钡白色沉淀; B) 盐岩:呈白色、无色透明,极少数染有其它颜色,具立方晶体,吸潮、有咸味、易溶于水; C) 煤:黑色或褐黑色,染手,条痕为黑色,密度低,可点燃; D) 碳质沥青:外形似煤,黑色、质纯、脆、光滑、具贝壳状断口、可点燃、有臭味; E) 铝土矿:灰、褐灰、深绿灰色,硬而脆、具贝壳状断口、破碎后呈块状,部分具粒状结构; F) 白垩土:白色,手能捻碎且污手,有滑腻感,加10%稀盐酸起泡剧烈,反应后残留物较少或无残 留物; G) 方解石:通常呈乳白色,含杂质时为黄、褐红、灰黑等色,玻璃光泽,硬度小于3,三向完全解理, 加10%稀酸起泡剧烈; H) 云母:无色透明或稍具浅色者为白云母,含铁多呈黑色、绿黑色或褐黑色者为黑云母,一向完全解 理,易于揭裂呈簿片,具弹性,玻璃一珍珠光泽,硬度小,近于指甲; I) 黄铁矿:常呈完好的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晶面有条纹,也呈粒状集合体或块状、结核状、粉末 状等,强金属光泽,浅铜黄色,条痕为带绿的黑色,硬度小于小刀,性脆、无解理; J) 普通角闪石:细长柱状晶体,绿黑一黑色,二向解理完全,解理交角近60°或120°,断面呈菱形,玻璃光泽,硬度大于小刀,多出现在岩浆岩,变质岩和碎屑岩中; K) 普通辉石: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为八边形,黑色、带绿或带褐的黑色,玻璃光泽,两组解理 夹角近于90°; L) 海绿石:通常直径为1毫米(mm)至数毫米(mm)的圆粒状浸染体,分布于沉积岩中,暗绿色或黄 绿色,性脆,硬度小。 2.6.2.5 碳酸盐岩方解石、白云石、硅质、泥质和砂粒百分含量的现场鉴定见表4-9;

临床药学习题

临床药学习题

————————————————————————————————作者:————————————————————————————————日期: ?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治疗药物检测 2、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简答题:?1、治疗药物监测的定义是什么? 2、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是什么??3、尽管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与靶位浓度并不相等,但为什么仍将检测血药浓度的大小作为调整剂量的依据??4、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5、何为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何为目标浓度?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与药物效应有何关系??6、体内药物分析的目标物有哪些?为什么说测定游离药物浓度更有指导意义? 7、目前治疗药物监测常用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8、药物分析方法学确证包括哪些方面?各有何要求??9、体内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的目的意义是什么?质量控制分哪两大部分? 10、回顾性室内质量控制主要方法是什么?质量控制图绘制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11、何为室间质量控制?开展室间质量控制的目的和主要程序是什么??12、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临床指征是什么?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13、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流程是什么? 14、治疗药物监测的采样时间如何决定? 15、样本采集注意事项是什么? 16、如何做好治疗药物监测结果解释工作和向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17、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如何处置? 18、调整给药方案主要从那几方面入手? 19、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主要在哪些方面??20、常规的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主要有哪 22、群体药动学在TDM中的应用有哪些方面? 些?? 21、给药方案的调整主要有哪些方法?? 24、群体药动学的应用特点和意义? 23、群体药动学的定义是什么?? 26、何为混合效应?何为混25、群体药动学分析方法中存在有几个主要参数群?各是什么?? 合效应模型法? 28、NONMEN法和Bayesian反馈法的意义及其实施步骤是什27、何为Bayesian反馈法?? 么??29、NONMEN软件有何特点? 第三章 名词解释:?1、临床试验?2、知情同意?3、检察员?4、病例报告表?5、多中心临床试验 6、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简答题:?1、我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临床试验分为几期?简述各期临床试验的概念的特点??2、简述哪些方面需要制定SOP? 第四章 名词解释:?1、遗传药理学?2、单核苷酸多态性?简答题: 1、等位基因的变异有哪几种类型? 2、计算题:某研究分析了人体血标本100份(男、女各50份),发现该基因的突变纯合子个体10个,突变杂合子个体30个,野生型个体60个,试计算该基因中各基因型的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假设该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野生型为GG,突变杂合子为GA,突变纯合子为AA)。 3、药物转运蛋白主要有哪些?

岩屑描述要领

岩屑描述要领 岩屑、岩芯描述其主要意义是建立本井所在部位的地层岩性剖面和油气水显示层剖面,并且为油气田开采及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各类参数,因为通过岩屑、岩芯描述可以初步了解本井乃至本区块地层岩性、油气水显示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岩相古地理沉积相特征,故岩屑、岩芯描述的好差衡量标准也就显而易见了。本文就岩屑、岩芯描述要点依据规范进行探讨,仅供广大描述者参考,谬误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1、岩屑描述 1.1 砂质岩 (1)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浅灰色。成分石英60%、长石25%、岩屑15%。具细粒结构:其中细砂75%,粉砂20%,中砂5%。次棱角状,分选中等。胶结物泥质为主,灰质次之,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2)泥质粉砂岩:浅灰色,色因含泥质不均略显深浅不均。泥质30%,粉砂70%。成份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岩屑少量。具泥质粉砂结构:粉砂90%,细砂10%。普含泥,局部富集,且成条带状、团块状分布。次棱角状,分选好。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3)含砾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浅灰色。砾石8%,砂质92%。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砺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1—3mm,最大可达9mm。砂岩成份石英80%、长石5%、岩屑15%。具含砾中砂岩结构:其中中砂52%,细砂40%,砾石8%。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中等。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4)砾质中粒长石岩屑砂岩:浅灰色。砾石30%,砂质70%。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2—4mm,最大可达10mm。砂岩成份石英65%、长石15%、岩屑20%。具砂粒结构:其中砾石40%,砂质60%。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差。泥质胶结,疏松。 油气显示:无 1.2 泥质岩 (1)泥岩:深灰色,色深且均。性硬、脆,平坦状断口。局部可见少量植物茎化石,滴酸不起泡。 (2)粉砂质泥岩:浅灰色,色因含粉砂不均略显浅不均。粉砂30%,泥质70%。普含粉砂,局部富集,且成条带状、团块状分布。性硬、脆,差次状断口,滴酸起泡中等。 (3)灰质泥岩:褐灰色,灰质45%,泥质55%。灰质分布不均,多呈斑块状分布,性较硬,平坦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 1.3 碳酸盐岩 (1)泥质灰岩:褐灰色。灰质55%,泥质45%(整包岩屑中的成份)。成份方解石75%,泥质25%(灰岩中的成份比)。性硬、脆,贝壳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溶液混浊,沉淀物为泥质。 (2)孔洞缝发育情况分析:根据本段次生矿物统计、钻时、井漏、油气显示情况,分析该层属于哪类储层(岩芯结合孔洞缝统计资料分析)。 油气显示:无。 (3)泥晶灰岩:黄灰色。成份方解石96%,陆屑4%。具泥晶结构:其中泥晶82%,砂屑8%,鲕粒5%,亮晶5%。砂屑成份为方解石,次圆状,分选中等,直径1mm。鲕粒成份为方解石,多为负鲕。性硬且脆,贝壳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溶液较清澈。 (4)孔洞缝发育情况分析:根据本段次生矿物统计、钻时、井漏、油气显示情况,分析判断该

药理学名词解释72066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作用及其规律、作用原理的科学。 2.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包括计划生育的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除极少数 诊断用药外,药物在较小量时即可影响机体组织细胞的某些过程(如生理、病理 生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和免疫等过程)。 3.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有何作用的及作用机制。 4.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或影响。 5.效应与作用: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组织细胞的初始作用。药物效应是指机体对药物 作用的反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常表现为机体功能和(或)组织形态的 变化,作用和效应有时难以区分其界限,故二者常混用。 6.治疗指数:是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的值,此为评估药物安全性的 重 要指标。 7.量效关系:是指药物剂量或浓度与药物效应的强弱之间的关系。浓度-效应关系比剂量- 效应关系的线性关系好,但是临床上更常使用剂量-效应关系。 8.受体:是构成细胞的物质成份,可位于细胞膜,也可位于细胞浆。大多数受体是某些大 分子蛋白质,具有严格的立体专一性,具有能识别和结合其周围环境中特异分子 的位点,此位点即受体分子的受点。有些受体还分亚型。 9.激动药:指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 10.完全激动药: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α=1)。 11.部分激动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0<α<1)。 12.反向激动药:与激活态受体结合或可引起受体的构型向非激动状态方向转变,因而引 起与原来的激动药相反的生理效应。 13.拮抗药:(阻断药):与受体只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14.竞争性阻断药:可逆性与受体结合,与激动药相互竞争受体,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 右移,不抑制最大反应。 15.非竞争性阻断药:不可逆的与受体结合,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的结合,使激动药的量效 曲线非平行右移,并抑制最大反应。 16.半数有效量(ED50):量反应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物剂量;质反应指引起50% 实验对象出现有效(或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 17.半数致死量(LD50):指引起50%实验对象死亡的药物剂量。 18.不良反应:指无益于防治疾病的,甚至给病人带来痛苦或组织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