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51400)

二、入学要求

具有3年连续完整学籍的我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暨高中升学考试成绩达到相应要求。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编程,产品质量的检验,数控设备的维护、管理、售后服务等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

1 数控车工数控车工、车工数控车削加工

2 加工中心操作工(数

控铣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

作工

加工中心(数控铣削)

加工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2.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具有一线岗位适应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5.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6.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组织管理能力较强。

7.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

8.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规程的意识。

9.具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 能具备识读与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2. 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

3. 掌握必备的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4. 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具备解决本专业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 具备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6. 具备操作和使用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

7. 具备基本的数控机床的维护能力。

8. 能进行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

9. 具备对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控车削加工

1.熟悉常用数控车床的结构、种类,具备操作常用数控车床的初步能力。

2.掌握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达到数控车工四级技能等级标准,并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初步具备数控车床的维护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加工中心(数控铣削)加工

1.熟悉常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结构、种类,具备操作常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初步能力。

2.掌握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加工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达到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铣工)四级技能等级标准,并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初步具备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维护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一)高职:数控技术

(二)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八、课程结构

顶岗实习

专业技能课专

数控车削

加工方向

加工中心(数控铣削)

加工方向

专业选修课

1.管理类

2.新技术应用

3.质量控制类

4.技能拓展类

公共基础课职

公共选修课

1.心理健康

2.其他

1.普通车削技术训练

2.CAD/CAM技术应

3.数控车床结构与维

4.数控车削技术训练

1.普通铣削技术训练

2.CAD/CAM技术应用

3.数控铣床结构与维

4.加工中心(数控铣

削)技术训练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程。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开设,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

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

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具备职业生涯

规划的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做

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36

2 职业道德与法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

纲》开设。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

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

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

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

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

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6

3 经济政治·职业

生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

纲》开设。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

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

活的能力。

36

4 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开设。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

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

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

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36

5 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

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

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

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

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

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

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

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学

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

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

涯的发展。

360

6 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工具使用能力和

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

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360

7 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

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

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

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

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

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

216

8 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开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

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

180

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9 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开设。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

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

生艺术鉴赏兴趣。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

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

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

赏能力。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

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

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72

10 计算机应用基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

纲》开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

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

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

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

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

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72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课程名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机械制

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知道常用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及其标注和识

读;

能完成几何作图;

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108

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能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图样;

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养成规范制图的习惯;

2 机械基

熟悉机械设备中常用机构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会主要机械零部件结构和应用特点,初步会其选用

方法;

能说出机械润滑、密封的方法和节能环保、安全防

护措施;

熟悉机械连接的方法、特点,会正确拆装螺纹连接、

键连接,能会正确安装、找正联轴器;会正确安装、

张紧、调试和维护V带(或链)传动;会正确拆装

减速器;

理解轴系的结构;会正确安装、拆卸轴承;

能合理选择工、量具,对典型机械进行拆装、调试。

会机械及其机构的电、气、液控制原理;

会常用典型数控机床的电气工作原理;

能识别常见数控机床电气元器件;

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会液压、气压传动基本知识及典型数控机床液压、

气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能识别常见液压、气压元器件;

108

3 电工技

术基础

与技能

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

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

知道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

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

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

144

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

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

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

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4 公差配

合与技

术测量

会有关机械测量技术的基础常识;

会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会长度尺寸检测、角度检测、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

表面粗糙度检测及螺纹检测;

会分析一般的测量误差;

能正确选用与维护常用量具量仪;

能根据工程要求,胜任一般机械产品的检测工作;

108

5

机械加

工技术

了解机械加工及装配的工艺知识;

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及一般机械加工方

法;

理解机械加工主要设备的结构特点,了解不同设备

的基本运动和加工范围;

了解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制订的知识;

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标准,了解机械加

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44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数控车削加工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

1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

会正确装夹工件;

会车削外圆、端面、台阶轴,会车槽和车断;

144

会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削低精度小锥度的外圆锥;

会车削螺距P≤2 mm的普通外螺纹;

能制定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切削参数;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达到技术要求;

2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

知道数控机床常用元器件的原理与主要功

能;

会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能分析数控机床电气原理图;

能识读数控机床布线图;

能对数控机床机械部件及电气部件进行拆

卸与再装配;

能调整数控机床相关参数;

能分析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原因;

能排除数控机床常见机械与电气故障;

取得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四

级证书;

144

3 CAD/CAM技术应

了解自动编程软件的一般概念,应用范围及

数控机床的通信接口技术,了解目前企业常

用CAD/CAM软件的种类和基本特点,熟练

掌握CAD/CAM软件的应用技术,能运用

CAD/CAM软件实施数控加工

72

4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

工技术

具备车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能力、编

程能力;

具备车刀、及常用刀具刃磨的能力;

能够合理选择车削用量及调试数控车床的

能力;

216

具备正确使用数控车床附件的能力;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

造软件的能力;

具备数控车床一般维护、安全、文明生产等

相关知识;

会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测量工

件;

会轴套类零件、孔轴类零件、螺纹的加工知

识,具有加工中等复杂程度轴套类零件的能

力;

(2)加工中心(数控铣削)加工

1 普通铣削技术训练掌握铣床安全操作规程,能对铣床进行维护

工作,能选用合适的量具正确测量工件,能

安装通用夹具并矫正,能制定简单零件的铣

削加工顺序,能合理选用切削用量,能合理

选择铣床常用工具,能加工本工种五级难度

的零件

144

2 CAD/CAM技术应

了解自动编程软件的一般概念,应用范围及

数控机床的通信接口技术,了解目前企业常

用CAD/CAM软件的种类和基本特点,熟练

掌握CAD/CAM软件的应用技术,能运用

CAD/CAM软件实施数控加工

72

3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

知道数控机床常用元器件的原理与主要功

能;

会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能分析数控机床电气原理图;

能识读数控机床布线图;

能对数控机床机械部件及电气部件进行拆

卸与再装配;

能调整数控机床相关参数;

144

3.专业选修课

(1)管理类,如职业健康与安全,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基础等。 (2)新技术应用类,如现代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等。 (3)质量控制类,如质量管理与控制,紧密测量技术等。

(4)技能拓展累,如电加工技术训练,跨专业(技能)方向类课程等。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

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多分段安排学生学习。

能分析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原因; 能排除数控机床常见机械与电气故障;

4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

具备数控铣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能力、编程能力;

具备常用刀具刃磨的能力;

能够合理选择铣削用量及调试数控铣床的能力;

具备正确使用数控铣床附件的能力;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能力;

具备数控铣床一般维护、安全、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216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为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个小时(一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

公共基础学时占总学时的1/3,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占总学时的2/3,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段安排实习时间。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应占10%。

(二)教学安排建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职业生涯规划36 2

职业道德与法律36 2

经济政治与社会36 2

哲学与人生36 2

语文360 3 3 3 3 4 4 数学360 2 2 2 2 4 4 英语216 2 2 2 2 2 2 计算机应用基础72 2 2

体育与健康180 2 2 3 3

艺术(或音乐、美术)72 2 2

专专业核心课机械制图108 3 3

业技能课

机械基础108 3 3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144 4 4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108 3 3

机械加工技术144 4 4

专业(技能)

方向1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14444

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技能

训练

216 6 6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护144 4

4 CAD/CAM技术应用72 2 2

专业(技能)

方向2

普通铣削技术训练144 4 4

CAD/CAM技术应用72 2 2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护144 4 4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

216 6 6 专业选修课

电力拖动72 2 2

钳工技术72 2 2

顶岗实习540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1)按照教育部大纲要求制定并执行教学计划,关爱全

体学生,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道德水平,学会做职业生涯规划。

(3)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习效果。

(4)能够合理运用数字资源库为数学服务,提升教学效果。

(5)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场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习兴趣。

(6)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习有困难和障碍的学生,要多关爱、多关心、多鼓励。

(7)认真组织教学,坚持全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作用,做到教书育人。

2.专业技能课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特别是实训材料、设备是否满足上课要求;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在实训中发生安全事故。

(2)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按照“项目+任务”教学模式上课,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逐渐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施步骤,使其完全适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

(3)课堂中要不断引入行业企业的生产实训项目,强化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不断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做”为中心,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创新教学方法。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采用项目

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6)学生通过实训、实习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7)实训课应严格按照6S进行管理。

(8)充分利用学校数字资源,使课堂变得更生动,让学生随时随处可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学管理

1.教学管理组织形式

我校教学实行三级管理机制,即学校制定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教务处负责督促、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对各

学校:制定各项制度

教务处:检查、督促、考核、

专业部:实施、执行

专业部进行考核,会同专业部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价,专业部负责实施各项管理制度。

2.教学文件制定流程 3.教学管理

(1)建章立制。学校制定《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学生项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常规》、《学生成绩管理办法》等制度;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专业部自查、互查、行政领导查课等制度,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成立教学专家听课制度。每学期听课专家可随时听取每一个教师的上课情况,并对课堂情况进行了记载,对教师上课情况作了评价。

(3)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本专业的建设和管理。

(4)坚持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制定了各学科的教学实施细则,依据实施细则的要求和进度进行统一考试或技能测试,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 务处起草文件初稿

分管副校长审核

校长审批

行政会审核通过

教代会审核通过

专业部实施

修订和完善

(5)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对课前准备、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核、成绩评定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教学质量提升。

(6)对学生的表现、学习(实习实训)、生活、德育等方面纳入学生表现性评价体系中,对学生三年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7)加强学生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的管理,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发展。

(8)依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双证书”管理,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9)学生学科成绩不及格可申请补考,合格后才允许毕业。

(10)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处分未撤消者不允许毕业。

十二、教学评价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评价由学生知识、技能、学生行为等评价方式组成。具体成绩分配比例:纪律20%、作业20%、测试20%、期末考核成绩40%,由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工作态度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每学期对各项评价进行统计,80分及以上为优秀,70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学期期末综合成绩考核册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成绩按评价比例综合统计,记录归档。对评价为不合格者,不得申请毕业。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配备有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室

根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目前有普通车工实训室、普通铣工实训室、机械制图实训室、数控车工实训室、加工中心(数控铣工)实训室、数控仿真实训室、钳工实训室。设备及数量如下所示:

序号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和设施设备

名称数量(台/套)

1 机械制图实训室基本几何20 体模型20 绘图板60 丁字尺60 直尺60 三角板60 曲线板60 比例尺60

2 数控车工实训室数控车床20 工具柜20 游标卡尺40 千分尺40 百分表40

3 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实训

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6

工具柜 6

游标卡尺10

千分尺10

百分表10

铣床夹头50 精密平口钳 6

4 电工电子实训室通用电子综合实验装

10

万用表20 信号发生器20

数字示波器20 数字式交流毫伏表20

5 钳工实训室

台虎钳200 钳工工作台50

台式钻床15

划线平板 5

划线方箱 5

落地砂轮机 5

机械分度头 5 配套辅具、工具、量具80

6 CAD/CAM实训室

计算机102 CAD/CAM软件102 服务器 2

交换机 2 数控加工,维修仿真软

102 投影仪 2 多媒体教学软件 2

(二)校外实训基地

为满足本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实习的需要,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合川及周边企业签定校外实训基地协议,这些企业实训工种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方向相一致,即:具有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护。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名单如下: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最新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1.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系统的儿童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理论基础,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幼教事业发展特点和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英语水平和电脑应用水平以及艺术修养,能在幼托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管理工作及从事学前阶段初步研究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懂得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高等适用型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 1.熟悉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我国教育制度、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2.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较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掌握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声乐、钢琴、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的知识;掌握幼儿舞蹈、幼儿美术的知识;掌握手工、图案、绘画、环境创设的知识;掌握幼儿体育、幼儿保育学、卫生学的知识; 3. 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和保育必备的基本技能;具有开展各种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技能和一定的幼儿园班级管理、园务管理技能; 3.具有从事幼儿双语(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英语)英语教学的技能; 4.具有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的技能; 5.具有初步从事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技能; (二)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公布较集中的岗位是: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研究的研究人员;其他从事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咨询服务、产

2. 学制及招生对象 学制:全日制三年,实行2.25+0.75 招生对象:参加当年高考并达到所在省大专高职最低录取控制线。 3.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课程主要内容 (一)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课程设置进行模块化处理,共分为A、B、C、D、E、S五大模块,即A-公共基础课模块、B-专业基础课模块、C-专业核心课模块、D-职业拓展课模块、E-公共选修课模块、S-实践教学课程模块。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590107 ) 一、专业分析 1.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越来越在全世界各行各业中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起来。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网络人才。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排名靠前,每年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网络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网络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维护和管理等业务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对网络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提高网络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从网络技术人员需求岗位结构来看,能够直接担当网络技术管理、维护职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较为迫切。为此,也给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进一步突出其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在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中要结合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和要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尝试教授、专家、现场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以“就业导向、市场导向、岗位需求导向”为核心的转变;三是抓好职业培训、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推行“双证书”培养制度。 2.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网络互连设备运行与维护、网络故障检测与处理、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站建设等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计算机网络行业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与配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与维护、网络故障的分析与修复、网络安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工作。 3.本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管理、运行维护以及网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网络系统项目建设的需求分析、设计和规划、设备的选取和采购以及实施组建等基本能力。毕业生可面向电力系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IT行业从事网络开发与组建、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具体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301 学科门类: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科技、文化与教育发展需要,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及相关领域专业基础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教师教育相关理论,具备现代教师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够在基础教育部门或职业技术学校从事化学教学、化学教学研究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锻炼,具有良好的从事化学教学和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素质要求 通过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以及化工基础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化学教学、化学教学研究的能力; 4.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熟悉中学教学基本现状;具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化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5.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水平; 7.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的标准; 8.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化学 (二)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化学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2016级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2016级(高中后)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560205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高中后 三、学制与学历 学制:三年,学历:专科 四、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在制冷空调装置维修、运行、管理和制造等领域,能从事制冷和空调系统设计、装置安装、维修、运行管理、销售及服务等工作,具备专业应用技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面向制冷行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基本目标:能够进行空调制冷设备的基本操作、维护;能够参与制冷设备的生产管理、设备制造;能够进行空调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施工管理;能够进行小型制冷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选型设计。 发展目标:能够胜任生产管理岗位、能够胜任制冷设备销售工程师岗位。 五、就业面向 初始岗位: 空调制冷设备运行技术人员:操作制冷设备、维护制冷设备; 空调制冷设备制造人员:制冷设备生产管理、设备制造; 施工管理人员:制冷设备安装、调试,施工管理; 制冷空调系统设计人员:小型制冷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选型设计; 发展岗位: 生产管理员、制冷设备销售工程师、项目经理。 六、毕业生质量标准 1.能力目标 (1)社会能力 1)具备交往与合作、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 )具备自我控制、认知、抗挫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2. 3)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组织和执行任务、推销自我的能力; 4)具备谈判、竞争和创新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备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运用网络、信息收集能力; 2)具备计算数值、决策评价能力; 3)具备自学拓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4)具备审美与设计能力。 (3)职业能力 1)具备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维护和检测的常用器具的使用能力; 2)具备应用一门外语听说、阅读和撰写基础技术资料的能力; 3)具备制冷空调选型设计应用能力; 4)具备制冷与空调装置的安装、施工、控制、运行、调试和维修的应用能力,具备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所要求的操作技能; 5)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高等数学、外语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制图、暖通制图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辅助绘图的使用方法; 3)掌握机械基础、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4)了解电机与电力拖动、单片机原理、空调运行管理、装置施工与工程预算等专业知识; 5)掌握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检测等专业知识; 6)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管理及产品营销管理的一般性基础知识; 7)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及其在制冷空调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运用。 8)了解制冷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先进的制冷技术。 3.素质目标 1)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养成良好的身心素质; 4)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七、毕业生必须获得的证书要求 获得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技能证书(必修); 1. 2.通过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获得一级(B)或以上证书; 3.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获得B级或以上证书; 4.获得CAD初级或以上证书; 5.获得全国普通话三级甲等及以上等级证书。 八、专业课程体系工作过程职业技能要求学习领域职业岗位 制冷与空调设备维制冷系统维修技能制冷空调设备故障空调系统维修技能修技术分析与排除中央空调施工与运控制系统维修技能制冷空调系统运行 参数检测分析行管理空调系统调试技能 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冷空调系统运行工程识图能力制冷空调设备制技术调节运行维护维修、制订维护计划和方基本技能操作案制冷机器冷库制冷技术系统设备维护保养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将翻译专业与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硕士有机结合,坚持翻译理论与技巧教学与实践应用并重,培养面向全球一体化、适应中国国情与区域人才市场需要的“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翻译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专业特色: 英语翻译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通识”中突出“专才”,打造真正适合社会的高级英语人才。本专业学生除受到基础语言技能训练外,系统地学习口译与笔译的技巧,掌握林业、工程机械、经贸等工程领域翻译的基本技巧,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同时,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文学知识,提高汉语应用能力;广泛了解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获得作为职业译员的基本素养,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实现途径: (1)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2)英汉双语优良师资; (3)依托我院多年来积累的高水平实践、实习基地,多年来翻译口译大赛的承办及参赛经验以及系统完善的口笔译实训、实习经验, 保证学生翻译实践技能的培养。 (4)依托我校林业优势,借我校工程机械专业优秀师资之力,为培养“专才”铺路。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 培养要求:翻译专业本科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 通识知识:翻译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通识”中突出“专才”,打造真正适合社会的高级英语人才。学生除专业技能外,将进一步学习汉语文学知识,提高汉语应用能力;广泛了解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获得作为职业

(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格式

附件3: XXX学院专业调研报告参考格式 调研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标题、前言、主体及结论四部分。 一、标题 “江西现代职业学院XXX分院XXX年XXX专业调研报告” 二、前言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时间 (三)调研对象(对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作简单介绍) (四)调研方法(问卷、座谈、查阅资料、参观等,所运用方法、作简单介绍) 三、主体 主要内容包括: (一)省内外(尤其是省内)各有关具体调研单位目前和今后对现有专业就业主要岗位、人才需求的情况和趋势。 (二)省内外(尤其是省内)各有关具体调研单位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结构、质量的要求,包括学历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核心职业技能等。 (三)具体调研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及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四)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表现及用人单位对往届毕业生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五)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在工作单位的持续发展情况及待遇等情况。 (六)省内外(尤其是省内)各单位目前和今后急需哪方面专业人才。 (七)省内外(尤其是省内)经济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数量、规格、质量和结构的要求。 四、结论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对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二)专业人才需掌握的专业岗位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 (三)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的专业岗位关键职业素质。 (四)本专业就业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辅助岗位、迁移岗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培养模式。 (五)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需开设的有关课程。 (六)其他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相关的建议和措施等。 五、落款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和办学定位 网络工程专业(080903)是具有计算机学科背景的、面向信息通信行业的专业。网络工程被视为互联网应用的基础,计算机网络产业是我国大力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的行业。 本专业办学定位: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网络工程专业技术,能在信息网络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产品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特别是电子通信等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从事其它相关领域的信息网络系统的研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计算机通信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等。 二、培养目标 本着“基础、素质、能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工程应用型”和“创新创业型”的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 三、培养要求(标准)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通信以及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设计原理,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接受网络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设备、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程应用和管理维护的基本能力。 依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毕业生应具备素养、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

法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法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文学,外国语言文学,050204)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培养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较宽广的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地运用法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商务、管理、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法语人才。 (二)专业培养基本规格 法语专业培养的本科生主要学习法语语言文化知识,接受法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法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知识,掌握法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汉语和中国文化素养;了解法语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熟悉外经贸理论与实务,能够结合相关的商务知识,熟练运用法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2、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法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运用法语发现和分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及时追踪和了解法语语言、文学、法语国家和地区文化及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景;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一定的第二外语的运用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获取信息和开展工作的基本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勇于开拓、富有事业心与责任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二、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4年,最长在校修业年限为6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学分要求 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70.5学分方能毕业。课程分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六大模块。 课程教学:共146.5学分,按16学时1学分计。 第二课堂:至少3学分。

高职类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类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高职类教学计划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高职类制药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的调整思路,并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关键词】岗位需求调研;高职类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关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培养制药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使高职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资料调研、走访生物制药企业了解企业产品结构、人员需求、岗位设置及发展规划等,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对高职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及时调整我院生化制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

通过尝试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明晰办学思路,确立培养目标 我院是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南生物医药园,毗邻武汉庙山医药产业园,紧邻湖北葛店- 中国药谷,对实施职业教育来说医药行业的区位优势明显。 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拥有140家生物医药工业企业,产值41亿元,利润 亿元,近期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又开始筹划在开发区佛祖岭建设一个新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湖北葛店-中国药谷共有生物医药项目 26个,工业产值亿元。2005年湖北省规模 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全年完成销售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实现利税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2006年前三季度武汉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幅为%。2004年湖北省经济普查中发现全省医药制 造业共有496家企业,只有从业人员万。生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物联网应用技术:610119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全日制(专科)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三校”(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采用学年学分制。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二维码、传感器与射频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传感设备生产、检测;简单智能系统的调试、维护、检测;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和营销推广,能够胜任无线网络、物联网的行业应用的各类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适应岗位(岗位群) 1.物联网工程技术员:传感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岗位; 传感设备的生产检测工作岗位; 简单智能系统的应用岗位 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岗位。 2.物联网工程运营和管理人员: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 物联网技术营销与应用推广岗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物联网感知设备公司(传感器或RFID芯片制作商)、物联网网络技术公司(无线网络)、物联网工程公司(布线施工)、物联网系统使用单位从事感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施工等相关工作。 六、岗位能力要求 1.核心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定位表(见表1)

2.基本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见表2) 表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分析与定位 工作 过程 岗位 (群 ) 工作 能力 核心 能力 核心课程 RFID射频技术 自动检测与传感技 术 JAVA程序设计 接口技术 系统开发 设备维护 工程设计 就业岗位 销售员 业务员 提升岗位 区域销售经理 销售经理 产品营销工程师 终端产品推广工 程师 就业岗位 程序员(物联网方向) 程序构建员 提升岗位 软件开发工程师 嵌入式软硬工程师 无线/射频开发工程 师、 就业岗位 物联网管理员 网络应用系统管理 员 工程布线员 提升岗位 售前技术支持工程 师 售后维护工程师工 程项目经理 就业岗位 设备操作员 工程勘测员 工程制图员 提升岗位 技术工程师 应用系统方案架构 师 1.物联网工程数据库 软件的应用能力 2.物联网软件编程能 力 3.物联网软件维护能 力 1.沟通协调能力 2.产品成本管理 能力 3.产品销售营销 能力 1.工程语言能力 2.工程需求分析能 力 3.识别和选用常用 元件、仪器及设备 的能力 4.物联网工程预算 能力 1.沟通协调能力 2.组建和维护无线 及有线网络的能力 3.安装、调试和维护 物联网终端设备的 能力。 产品售后能控制会编程 懂连接

化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301 一、专业简介 化学(师范)本科专业,以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教学为基础,主要培养能够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中学教师、教育工作者。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教学论、仪器分析、化工基础等理论课程及相关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系统了解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和文化素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先进的教育观念、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意识、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能在中学、教育机构等单位从事化学及相关学科基础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毕业生在未来5年预期达成以下目标: 目标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立德树人的宗旨,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目标2:熟练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中学化学教学。 目标3: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 目标4:能主动适应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完整、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高尚的师德修养;具有“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成为“四有”好老师的志向;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1社会认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1-2依法执教: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依法执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培养方向 电子技术应用 代码:091300 培养方向:以工业控制、电子产品和对口升高职院校为主、以数字视听、 汽车电子为辅。 二、招生对象与基本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三年。 三、毕业学分 170+3分(其中3分为技能学分) 四、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面向电子信息、电子电气等行业企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从事电子电工产品与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检测、使用、维修、营销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的人才,兼顾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的需求。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遵守职业岗位规范;树立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准备。 2.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合作与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 4.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的独立思考、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6.具有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要求的质量保证意识和严格按照规章和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以及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8.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常用办公和工具软件; 2.学会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读懂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熟练进行电子电路基本实验操作,具备分析电子电路、使用常用电子工具、仪器和仪表的基本能力; 3.学会电工基础知识,具备电工操作基本能力,具备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能力; 4.学会电子产品装配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要求,熟悉电子产品装配的工艺与流程,具备装配、调试和检验常见电子产品、电子设备的能力;

2017德语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2017德语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2017德语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专业特色 德语专业以语言学习为核心开展交叉贯通多元化培养,将培育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其一: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教授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及专业基础理论,逐步提升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以此实现综合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二:复合型人才培养。强调对德国社会文化的理解与积累,注重拓展专业知识。同时通过第二专业辅修课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平台。其三:国际化及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近年来德语系不断开拓国际交流以适应全球化进程,与德国多家高校合作,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德进行长期、短期交换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其四: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知识结构的构建,注重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让专业教育更富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也是德语专业近年来响应国家创

新创业教育的又一举措。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及聘请行业专家授课、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文化、商贸、科技交流等需要,具备扎实的德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及相关领域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中外企业、对外事务、信息处理等单位(部门)从事与德语相关的教育、研究、翻译、管理等工作的德语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1.通过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初级听力、 德语中高级会话、德语中高级听力等一系列课程,让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德语基础知识,逐步获得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德语国家概况、德国历史等课程,让 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学理论知识,了解德国国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参考模板

高职高专院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用20**级) **********学院 ****年**月

目录 一、专业基本信息 (4) 二、专业办学成效 (4) (一)人才培养模式 (4) (二)教学模式 (4) 三、职业面向 (4) 四、人才培养目标 (5) 五、人才培养规格 (5) 六、课程设置 (6) 七、人才培养实施 (9) (一)教学进程安排 (9) (二)资格认证要求与素质教育活动安排 (15) 八、实施保障 (16) (一)师资队伍 (16) (二)教学设施 (17) (三)教学资源 (17) (四)教学方法 (17) (五)教学评价 (17) (六)质量管理 (17) 九、毕业资格要求 (17)

十、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说明 (18) (一)编制依据 (18) (二)实施说明 (18) 十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审成员 (18) 附件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19) 附件二: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 (19) 附件三: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19) 附件四:其他 (19)

****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类别: 学历层次: 招生对象: 修业年限: 接续本科: 二、专业办学成效 (一)人才培养模式 介绍该板块可图可表,简洁明晰为宜,新专业可略去。 …… (二)教学模式 …… 三、职业面向 表3-1 **专业职业面向

注: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四、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等知识、技能、素质和职业态度,能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从事……………………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供参考,实际描述以简要、明晰为准) 五、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工作岗位对员工知识、技能、素质、职业态度四维度中重要的整体要求(见表5-1)。 表5-1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览表

2016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013

2016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门类(专业代码) 文学(050306T)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能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开展信息采集、策划、传播,兼具新媒体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网络与新媒体机构从事媒介内容创意与制作、媒介项目策划与运营、媒介用户研究、媒体推广与策略优化等工作。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系统的运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进行内容制作和营销传播的基本技能,了解网络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概况,受到系统化、专业化的技能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网络新媒体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健康的人格修养和心理品质以及扎实的职业技能。 2.具备牢固的专业思想,系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新媒体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 3.既懂得传播规律,也懂得市场规律;具备对当今互联网业和数字传媒业运营的整体性、综合性把握的能力;具备将知识转化为创意、策划和执行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在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与整合能力;具有在IT、传媒领域和相关的文化传播行业策划、推广、运营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基本知识,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5.除完成专业教学活动的各项规定外,非专业素质学分不低于20学分,具体要求按照《宁德师范学院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学分认证办法(试行)》(宁师院〔2013〕58号)文件执行。 四、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四年,最长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六年。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303T) 培养目标 通过学习化学理论基础、资源循环利用原理、基本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与工程应用技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化学和资源循环科学理论和实践基础,学习资源循环利用与材料成分、结构、性能、工艺之间内在的基础化学规律。重视以化学的视角制备材料、解决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性,培养出能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工业废物资源化开发、研究、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 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方法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学生应获取的知识与能力: 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素质及表达能力; 2.系统学习化学、资源循环科学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接受基础与应用研究方法与技能的系统训练; 3.掌握现代资源循环利用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及资源与环境相关的检测技术; 4.掌握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与技巧,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 5. 了解以化学为基础的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资源循环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 学制与学位 学制: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学习年限为3-8年。 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绿色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环境科学基础、循环经济概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 主要实践环节 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 学分总体安排 1.课程学分 课程共136.1学分;必修课103.1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75.7%;选修课33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24.3%。 2.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为34.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20.2%。 教学进程(附表1~5) 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70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中职与高职(专科) 对口人才一体化培养方案 一、招收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面向全市2015年应届初中毕业生 2.学制:五年制 二、培养目标: 面向电子信息及相关行业,培养具有社会公德、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胜任电子产品的组装、检测、生产工艺及流程、维修、技术咨询与服务、懂得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对智能设备能够进行信息控制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 (2)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3)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4)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专业知识 (1)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 (2)掌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3)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中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5)掌握典型电子产品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电子产品生产中的各种技术和工艺; (6)掌握家用电气的基本原理,会选购和使用常用的家电产品。 3.专业技能 (1)具备较扎实的焊接、装配、调试能力 (2)熟悉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分析相关故障、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 (3)具备相关电子元器件和家用电器零配件的检测能力、选购能力 (4)具备电子电器设备经营中的各个业务环节的基本工作能力 (5)具有一定的智能控制技能,熟悉电气、PLC知识和应用技(6)具有简单控制程序的编写能力 (7)具备较扎实的焊接、装配、调试能力 (8)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组织和管理的能 四、课程结构

法语商务法语方向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法语(商务法语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和企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或我国海外企业等单位培养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国际经贸惯例,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能够在商务领域熟练运用听、说、读、写、译能力,对法国及其他法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有较深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培养的具体目标包括: 1.具备较强的法语语言听、说、读、写、译能力; 2.熟悉外经贸理论与实务,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3.对法语国家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4.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熟练运用法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 5.基本掌握第二门外语;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能力; 7.掌握对法国文学欣赏和评论的基础理论。 二、培养规格及标准 1.知识结构 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掌握法语语言要素和较好的语言技能、国际经贸、法国文学欣赏和评论、法语国家社会文化等四个方面的理论与知识: (1)在语言方面着重了解和掌握法语的词汇、句法、篇章等语言要素以及语言运用技能; (2)在国际经贸方面要求掌握经济学、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知识; (3)在社会文化方面主要了解和掌握法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风俗传统等方面的概况; (4)在法国文学方面掌握文学欣赏和评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2.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通过开设语言基础课程,如初级法语、中级法语、高级法语、法国概况等课程,努力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积累基本的语言素材,并为高级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开设专业课程,如法语视听说、法语读和写、法语经贸谈判与口译、法语笔译、法语写作、法国文学概况等课程,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使他们在掌握语言素材的基础上能够灵活、熟练地结合实际情景运用语言并进行法汉互译;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应用技术)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 (2013版)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目录 关于修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1) 一、冶金技术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矿物加工技术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冶金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数控技术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 (4) 十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四、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五、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六、文秘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七、物业管理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八、会计电算化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九、电子商务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十、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306T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类别:新闻传播学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标准学制:4年适用年级:xx级 所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负责人:裘新江 方案制订人:裘新江、卢晓辉、王国杰方案审核人:孔刘辉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宽口径、融合性、应用型”为导向,以“一专多通、以通结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校企合作3+1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当代社会各行业数字信息化、移动互联融媒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网络与新媒体基本应用技能,通晓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政策和法规,具备全媒体融合信息化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从事新媒体信息采编、策划与传播、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新闻及新数字媒体、广告策划公司、门户网站、通信公司、网络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网络相关的编辑、记者、网管、产品经理、广告策划、宣传助理、文产创意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网络与新数字媒体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网络编辑记者、网络管理、网络产品助理等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并富有创新精神。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网络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具有网络传播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宣传策划与管理等专业技能。 3.了解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媒体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掌握一门外语。 4.具有调查研究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5.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