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与选择

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与选择

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与选择
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与选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 ormal University

 2004年第3期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总第158期)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

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与选择

刘向阳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 100089)

摘 要: 21世纪初,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

所学、老有所乐”是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老年社会工作面临着诸多困惑或矛盾。深入分析研究这些困惑或矛盾,追寻其形成的原因,探索解决的措施和应对的方法是本文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 老年人;人口老龄化;老年社会工作中图分类号:C91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4)03-0104-05收稿日期:2003-12-18

作者简介:刘向阳(1947-),男,北京市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

世界卫生组织将老年人的起始年龄定为60岁。国际社会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也是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作为指标的。根据这个标准,我国

2000年人口普查(即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132亿,占总人

口的10%,说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据最新一项人口预测结果显示,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以平均每年167万人以上的速度增长。另外,按照科学的定义,“老年社会工作是指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利他主义为指导,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走出困境的活动。”[1](p.189)据此可以说,目前在我国的社会工作中,对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这也是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在推进上述“五个老有”目标实现的进程中,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存在着诸多困惑,认真地分析

研究这些困惑,积极地思考探索解除困惑的措施或政策选择,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在前面提及的“五个老有”目标中,实现老有所养应是核心,而困惑我们实现这项目标的主要问题是,老年人养老模式必然社会化的趋势与原有的文化传统的矛盾。

一方面,老年人养老模式必然要社会化。这是因为,近30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人口的总生育率大为下降,家庭的代际格局发生巨变,形成所谓“4:2:1”的养老格局,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十年内很多老年人将不再可能和自己的子女居住在一起,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萎缩,并日趋社会化,此其一。其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的状态已由原来的相对稳定演进为激烈竞争。处于中青年的子女面临着社会供职、家庭尽责与继续深造等多重压力而不堪重负,对赡养父母老人已是有心

4

01

无力。据对武汉市千名老人一项调查,55%的老人反映一星期才能见子女一面,35%的老人反映每次见面与子女交流时间不足3小时。

另一方面,正如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一书所分析的那样,影响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推崇“孝道”。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父母过世后,也应“三年无改于孝道”。代表儒家经典、并为汉代列为七经之一的《孝经》,对孝道作了详尽的解释:“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正因为如此,“百行孝当先”就成了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另外,在中国文化中,“家国一体”的结构模式,家庭承载了理应由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些文化传统深深影响着今天中国的老年人及其子女。老年人以能和子女们生活在一起为荣耀和快乐,他们中的多数人仍把进养老院养老看作是无奈之举。据广州市对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调查,选择家庭养老者占6313%,而选择政府和社会养老者占3418%。从子女这方面看,不到万不得已,当儿女的决不会把父母老人送进养老院,害怕背上不孝的名声。于是就出现这种状况,全国养老院共有床位120万,而在其中养老的老人只有70多万。这种状况不仅妨碍老年人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进程,制约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顺利发展,而且使许多子女为解决父母老人的照顾问题奔波劳碌,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工作、学习甚至健康,最终影响老有所养的效果和质量。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现代孝文化的宣传教育。应当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向老年人及其子女宣传这样的道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赋予我国传统的孝文化新的内涵,即父母老人接受子女的尊敬、孝顺以及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方式应不仅局限于家庭,而应更注重父母老有所养的实际效果和质量。让老年人养老方式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途径。二是大力推进养老院建设,逐步完善社会化养老的设施与服务。目前我国的养老院虽已有相当数量,但真正收费低廉,设施完善,服务到位的养老院却较少,这就使得本来就对进养老院养老心存顾虑的老年人更是不想进入。据调查,我国现有312所养老机构中,约有47%的床位闲置,这就很能说明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靠三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养老院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价廉物美的养老场所和服务;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管理者应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引导老年人接受养老社会化的方式;老年人的子女既要说服自己和父母老人自觉自愿地接受新的养老方式,又要把定期看望父母、孝敬老人作为自己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使老年人身在养老院也能尽享家庭亲情的温馨和天伦的欢乐。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人到了60岁以后,各种生理器官的功能开始明显退化,脑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肺呼吸系统、胃肠消化系统以及骨骼系统和免疫系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衰退和下降状态,各种老年性疾病相随而来。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老年社区卫生服务”研讨会上,有关人士透露,我国老年人群医疗卫生保健资源占有率低,“治病就医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2]因此,实现老有所医就成为老年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实现老有所医的目标过程中,目前最大的困惑或突出的问题是: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看病需求与看病难的矛盾。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患病率高,带病期长,康复缓慢。老年人群体中约有60—70%有慢性病史,并且长伴有多种疾病,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和其他退行性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发病率是平均发病率的312倍,伤残率是平均伤残率的316倍。2000年陕西省一项调查表明,有约4611%的老年人因病住过院,这个调查数据与60岁以下成年人的2315%相比高出一倍。老年人的这种健康状况使其求医看病的需求不断增长,远远超过60岁以下的人群。从另一方面看,老年人看病难的状况又异常突出。造成此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缺钱。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退休之后,工资收入锐减,而他们所患病症多为慢性病,疗程长,费用高。调查统计显示,占全部人口18%的

501

老年人,消耗了近80%的总医疗费用。这对于经济收入已很低的老年病人,无异于雪上加霜。

其二,不方便。患病在身的老年人行动不方便,去医院就医路上交通也不方便。据北京西城区调查1773位老年人,有9015%的老年人到各种医疗机构诊断,约1/2的病人需要陪同,7514%的病人需要他人照顾。

其三,为老年人看病的医疗设施很不完善。仅以医疗设施最好最完善的北京为例,全市几百家大小医院中,竟没有一家专为老年人治病的专门医院。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有效实现老有所医,以下几项措施可供我们选择:

第一,缺钱甚至无钱看病是实现老有所医的最大障碍,为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包括适当提高医保的金额标准和扩大医保的覆盖面。另外,可以由政府牵头,社会的各种大众传媒宣传造势,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家、商人出资,建立老年人特殊疾病医疗基金,以确保老年病人有病看得起。

第二,可以在社区建立有一定营利的陪送老年人看病寻医的专业性服务部门,以解决老人看病时多有不便的困难。

第三,目前我国的医院基本上是治疗急性病为主的医院,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护理院、托老院、康复院、临终关怀院很少甚至没有,而发达国家居住养老院或医院的老年人数约为15%,我国与此差距太大。鉴于此,我国应当由政府牵头,并以优惠政策作支撑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吸引内资、外资建立上述专门用于老年人的医疗设施,为实现老有所医提供完善的“硬件”。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老化与健康规划处负责人亚历山大?卡拉奇曾撰文批评那种认为“老年人无贡献”的错误观点,指出:“其实老年人,对家庭、社区及社会的真正贡献是巨大的”。[3](p.1)这段话同样适合今天中国的老年人,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老年人可以有所作为,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贡献。然而在现实中,真正实现老有所为却遇到障碍或困惑。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国内的一项调查表明,有1/3的老人不愿意退休,在身体健康的退休老人中,有50%希望继续工作。特别是“随着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寿命延长以及积极心态的形成,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甘心赋闲在家,而是希望继续为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贡献一己之力。”[4](pp.289~290)但是,老年人老有所为的愿望却因为目前我国国内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很难实现。仅以今年的情况为例,全国高校毕业人数高达212万,很多高校到6月中旬就业签约率只有60%左右;新增的失业下岗人员不断出现,而几年前下岗失业职工中尚有几百万人没有实现再就业;农村中几千万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也在寻找工作岗位。这几股力量汇聚在一起,构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使老年人寻找就业变得难上加难。

其二,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看,我国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而在前工业化社会中,只有经过多年实践的生产者才能逐步掌握生产技术和经验,人的年龄越大,经验技术越老道,对生产的过程与成果越有价值,正所谓人越老越值钱。这正体现了先验型社会中老年人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工业化社会中,尤其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社会演进到后验型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需要人们学习和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越来越多,而传统的知识、技术和经验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这时,年轻人比老年人,无论是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还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具有身体、智力和精力等优势。老龄权威的失落同时意味着实现老有所为的艰难。

要实现老有所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工作:

第一,应科学地评估老年人的生理状况。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均在自然衰退,这确实是客观事实。但根据老年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人体的衰老和生理功能退化在70岁以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就是说,年龄在60至70岁的老人,其中很多人疾病较少,头脑清晰,思维还敏捷,精力也还处于比较充沛的阶段。有关方面对已退

601

休的老年科技人员做过调查,发现在70岁以下的低龄老科技人员中约有70%身体健康,并能够承担70%的适当的工作任务。认识这方面信息十分重要,因为这是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的生理基础或自然条件。

第二,应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实现老有所为。“国外老年社会学最有影响的老年理论之一的《活动理论》认为,尽管人的生理机能会随衰老而衰老,但仍可发挥自己的经验、知识,为社会作贡献。”[5](p.449)与年青人相比,尽管在学习和掌握诸如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方面老年人失去了优势,但在传统文化的积累、民族工艺技术的操作以及对我国历史文化信息的掌握等方面仍具有特长和优势,在这些领域,老年人仍可以发挥所长,大有所为。

第三,应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实现老有所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不必拘泥于形式,应当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找到一份有报酬的工作,可以实现老有所为,做一件无报酬的公益性事情,同样可以实现老有所为;到一个单位或部门承担某项业务,可以实现老有所为,在自己居住的社区或家庭做一项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一样可以实现老有所为。

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这是因为,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需要人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去掌握;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要求人们经过不停地学习去适应。正如世界市场的领袖人物75岁的美国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所讲的“中学或大学教育就能管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学习越来越有必要成为一种终身的行为”。

[5](p.464)有鉴于此,老有所学就成为社会变化对老年人的客观要求,老年教育的发展也就势在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老年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截至1998年底,我国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已有13,200所,在校学员101万人,累计毕业学员已达数百万人次。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在老年大学学习的学员数还不到老年人口总数的1%,而且这些学员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里知识型老年人群之中,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尽管身体健康,也很少甚至没有进老年大学学习的欲望和要求,还有为数可观的老年人虽有求学的欲望和要求,但无入学的机会和条件,这些使老年社会工作陷于困惑。

为了解除困惑,可以选择以下对策:

第一,应加大老有所学意义的宣传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借助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大众传媒广泛深入地宣传老有所学的意义或必要性,使大多数老年人明白,只有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才能适应发展快、变化多的社会,使自己“人老心不老”,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充分享受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社会给老年人带来的福祉。

第二,应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举办更多的老年大学。目前已有的老年大学的数量和规模与急剧增长的老年人口很不适应。而且,从学校的分布情况看,老年大学主要设立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很少甚至没有,这就使很多老年人没有实现老有所学的机会。为此,应调动高等学校、民办学校、社区以及文化艺术体育团体等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举办更多的、分布更广、覆盖更宽的老年大学。

第三,应使办学层次、教学内容多样化。为了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走进校门实现老有所学,老年大学的办学层次应多样化。既要有适合知识型老年人较高层次的,也应有适合文化水平较低老年人的低层次的。另外,教学内容也应多样化。既要有琴、棋、书、画、诗词欣赏等雅文化的课程设置,也应有烹饪、养花、自我保健等俗文化的课程安排。

处在颐养天年阶段的老年人理应享受人生的欢乐,实现老有所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因为生理疾病的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障碍而难有欢乐。特别是心理问题的障碍已成为不少老年人的通病,这也成了妨碍实现老有所乐的一大困惑。

大量的调查分析表明,绝大多数离退休老年人都有名为“离退休综合症”的心理问题,它的具

701

体表现是:

其一,衰老感。老年人一旦从原有工作岗位退下来,马上感觉自己老了,对单位、对社会没用了。回到家,儿女敬称自己老头儿、老太太;走到社会,人们都尊称自己老前辈、老领导。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也出现微妙“老化”:头发越来越白,牙齿越来越少,腿脚越来越笨拙等等,这一切都使自己深感老了,不中用了,产生一种“夕阳西下,壮士暮年”的悲凉感。

其二,失落感。老年人一旦退休回到家,原来在工作单位因工作关系形成的人际往来减少甚至没有了;以往在工作部门所确立的地位、尊严失落了。于是,深深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其三,孤独感。老年人退休后,离开了紧张、繁闹的工作环境,回到了冷清、闲散的家庭生活中,难言的孤独感自然生发。加之子女们被紧张、繁忙的工作所累,本应“常回家看看”,变成“不常回家看看”,老人们的孤独感更为强烈。据对13,963位城市老人的调查,有40%左右的老人有孤独、抑郁、有事无人倾诉之感。

长时间地被上述的衰老感、失落感和弧独感搅扰,老人们的心情自然郁郁寡欢,难以老有所乐。摆脱这种心理困扰,实现老有所乐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应设法帮助老年人平稳渡过从在本单位工作到退休回家的过渡期。比如,可以把刚刚离岗的退休老人组织起来,举办“退休老人心理予警学习班”,向他们介绍如何有效克服“离退休综合症”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

第二,应以社区为主体,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比如,组织老人京剧戏迷社,秧歌队、夕阳合唱团、书画组等等。老人们参与这些文化娱乐活动,可以排遣心中的衰老感、孤独感、失落感、换得悦愉欢乐的好心情。

第三,应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和教育方式,引导老年人主动寻求欢乐。通过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老年人领悟这样的道理:欢乐有利于调节自身的生理机能,使老年人身体健康长寿;欢乐能增进人际之间的和谐,使老年人在人爱与爱人的人文关怀中安度晚年;欢乐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能,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从而为他人、为社会、为后代子孙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正确分析认识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或矛盾,积极寻求应对的措施和解决的方法,这不仅仅是社会工作者的任务,而应当是全社会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的事情,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尊重历史”,他号召“在全社会倡导充分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热情关心和照顾老年人”。[3](p.Ⅱ)这种局面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或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郝晨阳.老年人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迅速增长[N].北京晚

报,2003-10-21.

[3]中国老年学学会编.老年人的价值与社会共享[Z].北京:中

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4]邬沧萍编.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5]中国老年学学会编.走向积极的老龄化社会[Z].北京:华龄

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新中)

801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常用理论 一、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认为: 1、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 2、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来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不过,对于活动理论也有人提出一些质疑:第一,怎样界定活动?退休以后在家并不参加社区工作而只是在家种花养鸟或者习字绘画,这是不是活动?第二,晚年生活的满意与否除了活动因素外,是否还和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家庭关糸、机体健康等多个因素有关?第三,一味强调活动是否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因素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重视个性因素在衰老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连续性理论。 二、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李某,男,60岁,老党员,任行政机关领导多年。今年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退休后他每天就是看看电视,种种花草,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 1,社会因素 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重要转折期,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离退休导致了老年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主导活动和社会角色的转变,由此引发老年人的心理发生波动和变化。 (一)从忙碌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的家庭角色 老李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 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二)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 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2家庭因素 离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退居到家庭之中,家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否对老年人的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许多年轻人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家庭日趋小型化是现代家庭的共同特点。家庭的分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对于老年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也有较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 二、处理原则 应该遵循: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尊重老年人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耐心、积极地倾听老年人的谈话等原则。 三、问题解决 1.收集资料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 (1)和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 (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 (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和目前的鸡皮鹤发相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 (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 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和回顾往事,对老人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和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看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和消除对衰老的恐惧。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陈某,男,63岁,曾任行政领导多年,工作上勤勤恳恳,具有极好的口碑。三年前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来几次。退休后他每天就是帮着老伴买菜做家务,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 1、个人问题 (1)年龄方面:案主63岁,刚进入老年。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2、家庭问题 案主与老伴住一起,儿女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和儿女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儿女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两位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尤其是案主觉得自己退休后,没了权力,在家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还经常打电话回来,遇到什么事情了,还向他征询意见,可是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2、社会问题 (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 (2)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住房紧张,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顾影自怜,再加上体弱多病,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的恶化。 (3)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有关注到空巢老人,没能很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因而案主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造成案主心理上的孤单、寂寞。 二、介入和干预 (一)约定阶段 1、案主的基本资料 案主:陈某 年龄:63岁 性别:男 家庭背景:儿女不在身边,与老伴生活在一起。 案主来源:案主求助

#老年社会工作的一些知识

老年社会工作的一些知识! 老年社会工作 一.简介 1.老年学知识 一、老年学发展简史1935年美国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案标志着从人类的群体,从社会角度研究老年人和人口老龄化已是客观要求。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老年人最早的是40年化的两篇代表作:1940年兰德斯( J. Landis )的《依阿华州农村老年人的态度和调适》和1945年西蒙斯(L. W. Simmons)的博士论文《老年人在原始社会里的角色》。《社会老学手册——从社会的角度研究老龄化》,这本书堪称是一部社会老年学的百科全书,在1960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标志着社会老年学的产生。 二、老年学的学名至于“社会老年学”一词是译自Social Gerontology, 这一用语是准确的,它涵盖了几乎所有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人类老龄化的成果,而不仅仅限于社会学的范围; 三、老年学的教学和培训据报道,在80年化初期,美国社区学院中有三分之一至一半开设一门或数门老年学课程。国家拔专款支持培训老年学研究人才。教学和培训的发展为老年学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四、老年学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学术活动的频繁程度和科研成果的交流情况;在发边国家,老年学学术研究受到高度重视,由政府和私人基金资助的研究所和设在大学的研究所很多。一门科学的活力就在于频繁的学术活动,不断为学科的发展注入新内容。老年学学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活动同任何一门科学相比都毫不逊色。现在国际上有两个主要的老龄研究机构:一个是国际老年学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Gerontology)简称IAG, 会员以国家学会的名义参加;另一个是国际老龄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search on Aging)简称IFRA。1982年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成立。 (二)老年学研究对象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老年学研究人类老龄化的现状和过程,研究人类老龄化和群体老龄化的规律,研究人类老龄化和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人类社会和个人如何适应老龄化。这一特点也是这门科学发展的必然。人类的个体或群体的老龄化无疑是以人的生物性为基础的,生物性这种人的自然属性对人类的衰老过程,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仍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口老龄化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生活,包括影响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各个方面。老年学必须研究人类对付老龄化的对策。 社会老年学的性质和它在老年学中的地位,决定了老年学是一门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综合学科。国外有的文献认为,凡是从不同的科学角度或方法研究老龄问题的成果都属于老年学,这些科学研究都算老年学的分支,是低估了老年科学的分支。社会老年学被认为是老年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老龄化非生理方面的问题,但不是说社会老年学不具有多学科性质。(三)、老年学历史任务首先,是要解决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社会如何在养老负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活力,使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正常进行,社会资源公平分配,老年人不致因年龄的增长而成为相对贫困的群体,从而使人类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其次,老年学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不妨碍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经济管理的更新,不妨碍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整个经济能良性运行,保持社会的储蓄积累和投资持续、快速、健康地增长。再之,老年学探索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途径,不受歧视、有尊严和有保障的充实的晚年,生活质量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最后,实现最优的社会继承和世代交替,需要缓解由于老龄化可能出现的代际间在经济、政治、社会和家庭方面的矛盾,同时使历史上优秀的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代代相传。所有这些规律都为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案例一分析: 1、基本情况 李斌,男性 出生年月:1989年9月19日 文化程度:职校肄业,目前无业 目前状况:上海市杨浦区人,与母亲同住,李斌因涉嫌聚众斗殴罪于2007年2月29日被上海市杨浦公安分局取保候审,2007年6月1日移送上海市杨浦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2、案主问题预估 (1)个人因素 案主年少单纯,18岁的他意志薄弱,容易冲动,遇事不够冷静,做事不计后果,加上法律观念淡薄,社会交往无选择,意气用事,爱打抱不平。 (2)家庭因素 父亲离异,父亲在外地工作,外祖母对其过分溺爱,家庭对案主缺乏正确地、及时的引导,平时与案主的沟通较少。 (3)朋辈群体 由于上初中时案主被人欺负过,所以为了得到保护,加入了不良朋辈团伙。2007年1月,因帮朋友出头而参与了聚众斗殴。 3、运用系统理论对个案进行分析 在系统理论看来,案主的问题来自于系统本身,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个人所面对的问题来自环境支持的薄弱,以及个人与环境的不良互动等。 ① 系统理论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强调人与环境是交叉互动、相互影响的、强调整体环境中完整的人。在本案例中,虽然李斌的

个性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一个方面,但是更要放眼李斌所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李斌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而且缺少父母的管教,从而形成了骄纵的性格,遇事不够冷静,做事不计后果。 ② 系统理论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在本案例中,由于父母离异,且都忙于生计,李斌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由此可见李斌从家庭获得的支持较少,导致其在受人欺负时,找不到合适的支持系统,转而求助于不良的朋辈群体。从居委会干部那里得知,李斌很少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较少,可见李斌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是缺失的,因此更加剧了他对不良朋辈群体的归属感。 ③ 系统理论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需要。在本案例中,首先需要改善李斌个人及家庭内在系统的不良运作;其次,帮助李斌建立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扩大其社会支持网络。 ④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并将问题和服务放在动态系统之中进行考察,及时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 4、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个案介入方案 第一阶段:邀请其参与小组,建立专业关系 邀请李斌参与由社区举办、社工组织的成长训练营,通过小组活动使案主了解自我特征和兴趣,明确个人的价值观,澄清对自身的期望,在活动过程中获得被尊重的感觉,在积极的同辈团体内获得归属和接受感,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提供条件。 第二阶段:帮助其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①家庭支持 促进李斌与母亲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发现并评估李斌的需求,对其合理的要求予以满足,敦促李母加强对李斌加以监护,希望母亲能联系案主的父亲,督促其承担起父亲的责任,以此逐渐恢复并巩固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案主赵某,女,年龄68岁,高中文化,年轻时是单位会计,性格内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某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本市从事教育工作。儿子和女儿都很孝敬,时常回家探望父母。赵某退休后与丈夫每天早晨到社区附近的广场打太极拳,晚上老两口到社区散步,老两口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邻居和亲戚都十分羡慕张某老两口,赵某也十分满意这种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老两口去散步回来,赵某的丈夫突然胸口不舒服,案主扶丈夫上床休息,没有想到过了一会案主的丈夫就快要不行了,案主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将案主丈夫送到医院以后已晚,赵某亲眼目睹了丈夫的猝死,后来得知丈夫死于心肌梗塞,案主后悔不已,极端自责,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以泪洗面,吃的少睡得少,身体日益虚弱。儿子要接赵某去上海居住也被拒绝,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意去;女儿和外孙女有时来陪伴和劝说母亲也未能让母亲的情况有所好转。赵某每天思念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觉得生活没意思,在亲友面前经常流露出随丈夫而去的想法,经常拒绝进食。赵某的儿子和女儿担心母亲的状况,求助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了解赵某的情况后,决定让社工小李负责处理该个案。 问题: 1.案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如何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 3.除了危机介入,社工小李还应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题要点: 1.案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案主的自杀危机:案主目前有自杀倾向,经常拒绝进食。 (2)案主的身体问题:目前案主进食差,加上每天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对身体已经造成危害。 (3)案主的自我认知:案主认为丈夫的病逝与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我封闭,极端自责,对未来生活缺少自信,觉得活着没意思。 (4)案主的家庭沟通问题: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状况不佳,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案主的人际交往问题: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与平时交往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中华考试论坛 一.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1.缅怀往事疗法 是指社会工作者引导老人回顾以往成功的事、过往的兴趣及痛苦的经历等,从而帮助老人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任务。此方法对于老人的抑郁症、自尊和社会化有积极的作用。 2.人生回顾疗法 人生回顾疗法的重点既有一生中的正性事件,也有负性事件。它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人对人生历程一的感悟,使老人现在的生活更满意,更有建设性。在实施人生回顾疗法时,特别注意前测(建立评估基线)和后测(评估介入的效果)两个环节。 3.验证疗法 验证疗法是尊重头脑混乱的老人所感知的世界,运用他所感知的现实,而不是照顾人或社会工作者感知的现实,了解老人想表达什么。明白老人行为的意义,

而不是让老人意识到现实是什么样,是应用验证疗法的要旨。验证疗法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对改善患痴呆症老人的行为和情感状态有成效,但它还是一个尚在实践中验证的疗法。 二.老年小组工作方法 1.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 首先,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老人在身体上的不便和知觉方面的限制。 其次,还领者自始自终都要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 第三,老人小组工作的节奏要比年轻人的小组慢许多。 2.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小组 (1)现实辨识小组 现实辩识小组的成员一般是有轻度到中度认知混乱的老人,通过环境中的一些提示,帮助他们确认时间、方位或者是人。现实辨识小组一般是在护理院、医院或者成人日间护理设施中开办。 (2)动机激发小组 动机激发小组的目的就是要激发那些不再对眼前或将来感兴趣或投入的老人。小组活动是通过愉悦的活动,帮助老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摆脱一直满脑子装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麻烦的状况。

第十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案例: 李奶奶今年已82岁了,老伴去年去世。李奶奶共生有二子一女,均已成家立业。大儿子15年前留学美国,一家人现在美国定居;二儿子1969年到江西插队落户,早在1978年就上调县城工厂,娶妻生子,现在夫妻俩都被选拔在县政府当干部;小女儿从戏剧学院毕业当了演员,结婚后住在婆家,经常出外景拍戏。现在老房子里就李奶奶一人“留守”着,前几年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这两年每况愈下,特别是老伴撒手人寰后,李奶奶总感觉到“下一个该轮到我了”。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需要,比如健康、生活照料精神或心理、社会需要等,案例中的李奶奶即是一例。那么什么是老年人,他们面临着哪些普遍的问题和需要?以老年人为工作对象的老年社会工作及工作内容和基本原则是如何?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一.老年期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一般称老年群体中60~69岁的人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人为高龄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心理需求等方面都有不一样的特点。许多低龄老人并不需要特别的服务,而大部分高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一些社会服务。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服务规划和提供上要做特别的考虑。 二.老年人的需要 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如重新就业工作、外出旅游等)、社会参与(如意愿表达、利益维护等)、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等(如子女生活、财产处置、后事操办等)。 三.老年人的问题 老年人问题,是由老化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因个人的老化而导致的问题,以及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问题。 1.由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而产生的老年人自身的社会问题,称之为老龄问题的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 2.由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上升,而导致的人口年龄化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问题,国际上称之为老龄问题在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 (1)国民寿命延长与老年慢性病增加; (2)家庭结构改变与无人照顾老人增加(“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增加); (3)工业化都市的迅速发展与老人生活环境的恶化; (4)教育文化进步与严重的代际隔阂; (5)医药发达与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6)老人闲暇的增多与社会交往的减少。 四.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陈述: (一)案主的基本信息 案主段大爷,男,68岁,已退休,退休工资3000多元。有一养女。 (二)案例陈述: 段大爷老伴朱大妈年轻时不能生育,于30年前报养一女孩并按规定办理了收养手续。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辖区驹章胡同15号直管公房,面积30平左右。段女长大成人结婚后,段大爷出资20万元在沙子口为其女购得60平两室一厅,段女与丈夫在外独住,因为工作忙,段女不经常来看父母。2017年朱大妈去世,没了朱大妈的陪伴和照顾,段大爷也不愿与邻居交流,身体也每况愈下,脾气变得暴躁悲观,经常给养女大点换抱怨,认为自己没什么活头了,与养女的矛盾加深,觉得白养了女儿,段大爷希望段女能搬回来看他,照顾他的生活并带他看病,但段女不同意,矛盾再次激化。段大爷心灰意冷,找到居委会希望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助其解决家庭纠纷。段大爷向工作人员叙述之前碍于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不想把家里的事抛到明面上来让别人知道,但是现在老伴也不在了,养女也不孝顺,自己觉得活着没意思。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层面:段大爷自从老伴去世后,与养女关系不好,无人照顾,也不愿与邻居多交流,身体情况日趋下降,情绪低下,很悲观,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家庭层面:养女与段大爷有矛盾,不照顾不赡养周大爷,养女家人也不待见周大爷,矛盾越来越多。与子女间缺少亲情的交流,老伴去世后,心里的话没有人倾诉,又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容易产生悲观心理。 3、社区网络层面:朱大妈去世后,段大爷不喜欢与人交流,也不参加社区老年人活动,长期一人独处,容易产生孤独、空虚的感情。 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然老伴去世,养女的不赡养不善待让周大爷心灰意冷。 二、介入和干预 (一)约定阶段案主来源:案主求助案主类型:自愿 1、案主出现的问题:情绪低落、食量减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与养女不和 2.评估途径:通过案主邻居、养女、社区及案主自身了解情况。 3.初步评估的结果:案主所出现的问题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范畴,应以老年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方式进行介入和干预。4.约定阶段注意的事项:虽然段大爷是主动求助于机构,

老年社会工作重点

1日历年龄:也称自然年龄、生命年龄、出生年龄,指生命离开母体后实际过的时间。 2成功老化的因素:很少患疾病和与疾病相关的伤残,积极参与生活。 3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 4听觉:高听力比低听力衰得更显著。 5皮肤感觉:对流眼泪或流鼻涕常常毫无知觉。 6退休进入时老年期的重要标志。 7社会地位变化的特征:执行退休制度经济收入明显减少社会漠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忽视老年人的价值和作用。 8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是把人口分成老年中年和青年,或分成老年工作年龄人口和少儿人口的情况下,在以上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9底部人口老龄化:少儿人口比例的下降 10顶部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 11老年人口的比例:老年人口比例也称老年系数,指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2少儿人口的比例:少儿人口比例也称少儿系数,指14岁以下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增大表明人口年轻化,缩小表明人口老龄化。 13反应人口老龄化速度的指标:一定时期如5年、10年老年人口比例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点或增长速度一定时期如5年、10年每年平均增加的中位年龄老年人口比例由某一程度增加到另一程度所需要的年数年龄中位数由某一年龄增加到另一中位数年龄所需要的时间 14常用的抚养比有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非劳动人口数|劳动人口数*100 少儿抚养比=少儿人口数|劳动人口数*100 老年抚养比=老年人口数|劳动人口数*100 15老年社会工作:是指老年社火工作机够和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位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解决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使老年人能够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幸福安度晚年的社会活动。 16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全体老年公民。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 (1)与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 (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 (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与目前的鸡皮鹤发相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 (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 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与回顾往事,对老人的 自信心与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与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与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瞧成就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她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与 消除对衰老的恐惧。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与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 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她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与寿命。

空巢老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一、背景介绍 (一)个人情况: 1、年龄方面: 案主62岁,刚进入老年阶段。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 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 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二)家庭情况: 案主与老伴住一起,家中唯一的女儿在国外居住和工作,近四年才回来探望一次,很少回家,和女儿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女儿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两位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尤其是案主觉得自己退休后,没了权力,在家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还经常打电话回来,遇到什么事情了,还向他征询意见,可是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三)社会情况:

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 2、案主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顾影自怜,再加上体弱多病,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的恶化。 3、社区资源及服务相对缺乏: 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有关注到空巢老人,没能很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因而案主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造成案主心理上的孤单、寂寞。 二、案例分析 (一)资料收集: 1、与案主谈话,了解他的情况和想法,尽量了解案主个性,并向案主介绍社会工作的性质和宗旨,介绍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务和目标,尽量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关系。 2、与案主的老伴及女儿面对面和电话交谈,了解案主的家庭情况,家庭生活状况。

老年社会工作针对某案例的服务方案

案例 关某今年60岁,刚刚退休在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平时很少回来,就老两口在家。关某擅长写、画,退休前是某乡文化站站长,乡里上上下下文化事宜全由关某来 承担,甚至乡里出一个板报也要找他来匦。每天上班让关某感到很充实,而且文化方 面的工作正是他非常喜欢的,虽然琐事特别多,天天不着家,但是每天都感到特别地 快乐。他妻子是一个热心肠,在家自己干点农活,平时做豆腐卖给村里,规模不大, 但是满村的人都喜欢吃她做的豆腐,她也小有名气。平时她从不埋怨关某不帮她干活,非常支持老伴的工作。关某退休后,就一直在家闲着,一下子没有事情可做了,他感 到非常失落。关某最近都闷在家里,哪也不想去。老伴让他帮她干活,他也不想做, 这使老伴心里特别着急。 一、理论分析: 1.活跃理论 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 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型态,维持原有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 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尊重、归属的需要,如渴望自 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人生的满足感、被认同感,感知自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对他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角 色转换过程中,如果转换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失调。老年人退休的角色转换,包括由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决策角色转 换为平民角色,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 二、方法:个案工作 三、服务方案设计: 1.问题分析 本案例中,关某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关某退休在家,克服不了内心的障碍,一时难以接受退休的生活; (2)关某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退休后没有人可以倾诉,内 心空虚、孤独。 2.方案目标 帮助关某走出心理困境,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并能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 有所乐。

老年社会工作——针对某案例的服务方案

案例关某今年60岁,刚刚退休在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平时很少回来,就老两口在家。关某擅长写、画,退休前是某乡文化站站长,乡里上上下下文化事宜全由关某来承担,甚至乡里出一个板报也要找他来匦。每天上班让关某感到很充实,而且文化方面的工作正是他非常喜欢的,虽然琐事特别多,天天不着家,但是每天都感到特别地快乐。他妻子是一个热心肠,在家自己干点农活,平时做豆腐卖给村里,规模不大,但是满村的人都喜欢吃她做的豆腐,她也小有名气。平时她从不埋怨关某不帮她干活,非常支持老伴的工作。关某退休后,就一直在家闲着,一下子没有事情可做了,他感到非常失落。关某最近都闷在家里,哪也不想去。老伴让他帮她干活,他也不想做,这使老伴心里特别着急。 一、理论分析: 1.活跃理论 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型态,维持原有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尊重、归属的需要,如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人生的满足感、被认同感,感知自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3.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对他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如果转换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失调。老年人退休的角色转换,包括由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决策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 二、方法:个案工作 三、服务方案设计: 1.问题分析 本案例中,关某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关某退休在家,克服不了内心的障碍,一时难以接受退休的生活; (2)关某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退休后没有人可以倾诉,内心空虚、孤独。 2.方案目标 帮助关某走出心理困境,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并能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3.方案实施策略

赵学慧__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_习题库完整

模块一认识老年人。 项目一认知老年人的群体特征。 任务一认知老年人生理特征。 1、由于老年人机体形态的改变和功能的衰退,所以说老年人所患疾病的病症和特征容易出现不典型性特征。(√) 2、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老年个体的生理特征上都会出现退行性的变化,并且出现某种病症。(×) 3、糖尿病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 4、分泌系统不会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变化而出现功能上的变化。(×) 任务二认知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5、人的认知是心理活动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6、个体进入老年期之后,智力会发生全面的退行性变化。(√) 7、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8、老年期是老人与年轻时可能会具有完全相反的性格特征。(√) 9、抑郁症是老年阶段所特有的一种持续性情绪低落的情感性心理障碍。(×)

10、老年痴呆症的晚期阶段容易出现智力完全丧失,情绪反应迟钝、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语言能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的症状。(√) 任务三认知老年人的社会特征。 A、社会责任。 B、社会尊严。 C、社会义务。 12、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变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从职业角色转入赋闲角色;二、从主体角色演变为依赖角色。(√) 13、空巢期是每个家庭都会经历的阶段。(√) 项目二了解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及权益保障。 任务一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及面对的问题。 1、马斯洛需求理论当中属于人类个体较高层次的需求的是:ABC A、社交需求。 B、尊重需求。 C、自我实现。 D、安全需求。 2、中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ABC) A、离退休金。 B、家庭成员的帮助。 C、个人劳动收入。 3、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可以分为三个维度:(ABC)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一的另外一个参考答案模版:(感谢某同学的支持)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一的另外一个参考答案模版:(感谢某同学的支持)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社会工作区别于传统的,日常生活意义中的助人活动,成为一种现代职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工作者也应当是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所以本案例中,我将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加以分析和说明。老年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与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领域和机构内的应用其工作对象是老年人(一般指60岁以上)及其家庭成员。老年社会工作主要包括老年生活救助、老年生活照料服务、老年家庭关系处理、老年心理辅导、老年社会参与与社会融合的推动等。在本案例中,我认为李奶奶面临的问题是 1、在生理上身体状况不好,已经是82岁的老人在体力方面有点力不从心。 2、情感上很孤独,缺少家庭温暖、儿子、女儿都不在身边,没有家庭温暖 3、精神上由于老伴去世以后,精神上没有寄托,有恐惧感,老是想到死亡。需求: 1、参加社区活动与健康治疗 2、需要家庭子女亲情。 3、需要心理辅导我将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为李奶奶解决心理等问题在个体方面:心理方面:李奶奶由于老伴去世比较孤独想到死亡,精神压力很大,作为社工我要帮助李奶奶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比如,1、我定期上门和李奶奶聊天,缓解她精神压力。2、与李奶奶子女联系,经常来看她,或接到子女家与他们团聚,经常打电话给李奶奶絮话,让她缓解心理压力。社会方面: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让李奶奶参加社区活动,参加居委会的木兰拳比赛参加扭秧歌跳舞活动,达到放松身心,使身体健康。环境层面:改善生活环境如请志愿者陪李奶奶说话。定期为李奶奶做家务,减轻家务负担,让李奶奶体会到社区温暖。小组社会工作;组织社区孤老和李奶奶(情况相似的老人)到社区一起参加如“夕阳红老年小组“促进老年之间相互沟通、多参与社会活动。社区社会工作:人群层面:针对社区中孤老比较多情况,我们要从社区宣传、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社区宣传——通过多种途径利用社区的各种宣传载体宣传关爱老人的内容,在社区中营造出老人快乐生活、尊重老人的良好风尚。社区教育——让老人在社区中多参与一些学习活动,使老人老有所学,促进身心健康,如老人读报小组,老人促进讲座,健康咨询等。志愿者活动——在社区中成立志愿者队伍(从党员、大学生、老师、医生等为社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或者有能力的老年人也可以、参加志愿者队伍为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服务,这样就没有代沟。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感到这是一项无比神圣的职业,虽然很劳累很辛苦但我还是很愿意当一名社会工作者,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这是我最大的快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我们可以协助案主自助,增强其社会适应功能。当然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刚刚学习社会工作是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仍有很多知识要学习,我会继续努力的。

社工常用理论大全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

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