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二158选择题集

必修二158选择题集

必修二158选择题集
必修二158选择题集

高中历史必修Ⅱ选择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机械化耕种

2、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

A、将公田化为私田

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

C、土地兼并

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

3、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4、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

A、小农经济下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B、小农经济阻碍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C、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且占据主导地位

D、小农经济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5、为唐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打下基础的是哪一时期的江南开发?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战国时期

6、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外国商品

7、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成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官营丝织业的行省

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8、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9、下列制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白瓷②青瓷③彩瓷④珐琅彩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0、下列各项中与城市经济繁荣无关的一项是

A、交子

B、榷场

C、瓦肆

D、夜市

11、宋代诗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幼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激烈

B、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C、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频繁

D、商业税收成为宋朝国库财富的重要来源

12、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崛起过程的相似点不.包括

A、开始时都经营冶铁业致富

B、经营行业比较广泛

C、都涉足金融领域

D、都把买卖做到国外

13、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4、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有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透浙江农村

16、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政权的帮之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1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18、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

A、壮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

B、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C、壮大汉族地主的统治

D、挽救中华民国统治的危机

19、下列企业中,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④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以下各项中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北洋水师

D、创办京师同文馆

21、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22、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民族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23、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4、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A、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B、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D、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

25、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6、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猛。其特点主要是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27、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②日本全面侵华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如果我们把树苗比喻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那么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之中的“夏天”,树苗所呈现的状态应当是中国近代史上的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9、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应当是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0、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史

B、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

C、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挠和限制

D、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双重作用

31、左图中的建设成就是在何时取得的?

A、一五计划期间

B、二五计划期间

C、文革期间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2、1956年以后,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最终

A、没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C、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上缴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3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34、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A、召开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5、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6、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着手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

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

C、极“左”思想遭到彻底批判

D、“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37、1978年,在中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之所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

A、系统地批判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的错误

B、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8、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

A、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决定的

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3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B、改革开放

C、实事求是

D、团结一致向前看

40、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下列有关此次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会指出:在多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B、全会指出:“要采取一系列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

手认真的改革。”

C、全会指出: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D、全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4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约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4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44、1978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强调在管理上的宏观调控

C、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方式

D、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4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不包括

A、集体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中外合资企业

46、《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4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8、当今,被海内外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

A、海南岛

B、深圳

C、大连

D、上海浦东

49、20世纪末,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对外开放“走出去”的战略。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走出去”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B、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提出的

D、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50、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党的会议是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四届三中全会

D、十六大

51、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不包括

A、全面放开粮价

B、改革金融体制

C、改革企业所得税

D、改革分配体制

52、下列有关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②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③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向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3、在1993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发生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房地产价格越炒越高,开而不发,大批良田荒芜。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市场不是万能的

B、市场机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坏性

C、我们不必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D、这是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弱点和缺陷的表现

54、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D、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55、20世纪50年代,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城市商品粮小手大幅度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城镇人口猛增

B、投机奸商哄抬物价

C、自然灾害造成农业减产

D、国家政策不科学、不合理

56、选出与其它不是同一类型的一项

A 三峡工程

B 菜篮子工程

C 希望工程

D 安居工程

57、近代首先颁布废止女子缠足法令的政府是

A清政府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C国民党政府D人民政府新中国58、在近代无锡农村的一户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里,最可能出现的洋货是

A咖啡B面包C洋酒D洋火

59、市民买粮食除了钱外还需要粮票,下列最有可能存在这种现象的年份是

A 1840年

B 1912年C1949年 D 1966年

60、下列属于“安居工程”的是

A修建高档住宅区B修建经济适用房C修建大型超市D修建休闲公园

61、近代的农村和现代的农村在社会生活方面最大的不同是

A、饮食习惯

B、婚姻习俗

C、温饱问题

D、住宅出行

62、近代中国首先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局面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局B天津机器制造局C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

63、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定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前夕C民国建立以后D新中国成立后

64、民国时期的普通市民要前往重庆,最合适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B火车C轮船D飞机

6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老百姓最常用的通讯方式是

A写信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D电话

66、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最大的城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洋务派创立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轮船运输业的垄断局面

B、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

C、20世纪初,清政府在上海设置无线电报

D、20世纪初,清政府在上海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67、近代以来中国报刊逐步走向繁荣。一般认为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

A、《中国丛报》

B、《昭文新报》

C、《时务报》

D、《新青年》

68、在辛亥革命时期,老百姓能读到的报纸是

A《人民日报》B《红色中华》C《中央日报》D《民报》

69、中国电影无声历史结束的标志是

A 《定军山》拍摄成功

B 《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

C 《渔光曲》拍摄成功

D 《风云儿女》拍摄成功

70、能大大提高电视台有效覆盖范围的技术是

A电视机生产技术B摄影摄像技术C节目编排技术D卫星传送技术

71、20世纪后半叶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非常迅速,正在崛起的媒介是

A、印刷媒介

B、电波声像媒介

C、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体系

D、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

72、《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

73、哥伦布的话在15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黄金是欧洲人踏上新海岸所首先需要的东西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74、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使土著人信仰基督教

75、16世纪时,从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

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控制区→印度

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76、下列各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

A.引起“商业革命”B.引起“价格革命”

C.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77、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能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B.造成金银价格下降和物价猛涨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D.导致市场的扩大和流通领域的活跃78、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增长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79、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地理大发现”的真实含义是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

80、17世纪,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是:

A.马德拉B.阿姆斯特丹C.伦敦D.马六甲

81、16世纪以后,英国加入海外贸易竞争,开展海外殖民活动。英国走上海外殖民扩张道路的标志是

A、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战

B、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成立

C、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

D、颁布《航海条例》

82、下列地区中,是英国从荷兰手中夺取的殖民地是

A、新尼德兰

B、弗吉尼亚

C、印度

D、佛罗里达

83、17-18世纪西欧商人海外贸易的特点是

A、一般性的商业贸易与抢掠、欺诈相结合

B、进行一般性的商业贸易

C、热衷于海盗式的抢劫和贩卖黑人奴隶的贸易

D、资本输出、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相结合

84、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85、“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丛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86、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87、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蒸汽机的发明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88、19世纪中后期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

C、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外扩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89、1870年以后,推动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国际贸易的扩大发展

C、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

D、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90、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的是()

A、机器制造业

B、电力工业

C、石化工业

D、汽车工业

9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了对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92、

两次工业革命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是()

①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②在很多国家和几乎所有工业领域同时展开

③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④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3、下列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手段和通信手段在世界市场发展中地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C、使交通运输和通讯更加便利

D、使工业品迅速运往世界各地

94、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95、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96、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97、1929年,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席卷美国。下列不属于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表现的是()

A、银行倒闭

B、企业破产

C、农产品价格猛涨

D、失业人数激增

98、1929年大危机中,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反映了()

A、经济危机导致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苦难,出现了空前绝望的情绪

D、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乱

99、面对突如其来的1929年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胡佛采取了反危机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

B、利用计划经济调整经济

C、采用自由放任政策

D、自称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

100、“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

机制作用的是:()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品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保证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0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

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B.使美元升值

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

102、罗斯福新政中贯穿其全过程的内容是:()

A.救济B.复兴C.改革D.干预

103、罗斯福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这表现在()

①人们对银行的信任恢复

②联邦政府的影响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

③相当数量的社会弱势群体成员首次享有了法定的经济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04、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共同点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C、完全推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105、以下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排列组合,其中最正确的一组是()

A.稳定发展—“滞胀”—复苏—繁荣

B.“滞胀”—复苏—稳定发展—繁荣

C.复苏—稳定发展—“滞胀”—繁荣

D.繁荣—“滞胀”—稳定发展—复苏

106、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时期”,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

B.生产停止发展,通货膨胀停止发展

C.生产停滞导致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D.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生产停滞

107、1965年美国总统在经济报告中宣布:“一个不受衰退威胁的繁荣时期,使我们能够范式经济活动下降的计划时期到来了。我们相信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能够在衰退开始之前予以防治。”下列哪一事实戳穿了他的谎言()

A.欧共体成立 B.欧佩克集团提高石油价格

C.197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 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108、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有:()

①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②应用最新技术成果③发展新兴产业

④借助对外战争⑤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109、西方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大危机和7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共同点不.

包.

括.

)A.破坏生产力B.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深远影响

C.经济滞胀D.迫使西方世界进行政策调整

110、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代福利国家产生于19世纪中叶

B、二战中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

C、罗斯福新政中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是国家成功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实践

D、到20世纪80年代,福利国家得到更大的发展

111、下列哪一项不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

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进行社会改革,清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11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首先应先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成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11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114、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俄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115、十月革命后不久采取的哪一措施能起到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作用?()

A.将大部分大型企业收归国有

B.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所有制

C.与德国签订和平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6、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什么?()

A、真的,新经济政策

B、假的,余粮收集制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收集制

117、苏俄国内革命战争基本结束后,苏俄并没有立即结束展示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观原因是()

A、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

B、严重的经济困难

C、余粮收集制减轻了经济困难

D、苏俄一些领导人曾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118、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俄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体制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119、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面对着多方面的困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技术落后,资金缺乏②外部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威胁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④新经济政策阻碍着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120、“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口号的。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D.苏联搞农业集体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121、1930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增长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下列啊一项与上述情况不是因果关系?)A.当时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B.苏联农村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

C.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

D.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122、下列不属于苏联工业化特征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为中心

B.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C.由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形式来进行工业化

D.通过市场机制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123、下列情况在1938年的苏联不可能出现的是()

A.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B.政府统一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逐级下达计划指标

C.苏联某拖拉机厂了解到中国需要大量的拖拉机,就派人去和中国商务部签订了购销合同,并利用中国急于得到拖拉机的心理大大提高了价格

D.苏联绝大部分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

124、1929年斯大林在《大转变的一年》中这样写道:“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地区地加入。”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的推动和压力

B、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C、农民资源,主动性增强

D、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推动

125、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126、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A、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B、遂社会主义工业的政策和态度

C、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不同

D、是否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127、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最能直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A、大规模的垦荒运动

B、把所有的农业机械买给集体农庄

C、改变过去过于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D、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

128、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A.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130、1991年12月25日,红白蓝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B.69年C.73年D.74年

131、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论断()A、是对苏联社会发展水平的正确认识B、过高估计了苏联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

C、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

D、使苏联军事力量和综合国立大增132、1956年以来,苏联一直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决定优势地位;1985年以后,却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这是因为()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33、1988年开始,一些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乘机掀起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浪潮。这里所说的“乘机”是指()

A、1988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B、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宣布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C、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D、原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134、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135、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努力,最终在2001年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那么,中国政府积极努力加入WTO的主要原因是()

A.此举符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B.此举符合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要求C.此举有利于防止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D.此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136、我们经常所说的“地球村”突出地体现了世界发展过程中什么特点?()A.世界大同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

137、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对立B.相互促进

C.相互影响,相互促进D.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138、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A.各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

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说明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相关组织产生

139、与中国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是()①中国台北②中国香港③中国澳门④韩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0、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D.东南亚国家联盟

141、20世纪70年代在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亚洲的一些国家仍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他们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他们是()

A.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

B.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

C.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

D.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韩国

142、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签署了《经济展望声明》,这揭开亚太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序幕,此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其中2001年的第九次会议在()召开

A.上海B.东京C.汉城D.华盛顿143、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3年欧盟诞生,这

些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总趋势是走向缓和144、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主要是因为()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B.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

C.各国逐渐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差异D.各国经济政治利益趋于一致14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的前提是()①政治格局的多极化②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

③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扩大④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46、欧元启动后,弱势货币国家的民众普遍表现得兴高采烈,而德国人却忧心忡忡,有55%的德国人不愿意放弃处于强势的货币马克。这一现象表明()A.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不同

B.人们的世界观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不同

C.人们的原有认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对新事物的理解

D.人们的人生观、思维方式不同,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

147、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采取路德维希博士的经济改革方针,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其理论依据是: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控制的市场经济。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德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趋势加强

B.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C.德国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D.二战后,德国政治民主的趋向更加明显

148、在欧洲走向一体化过程中,可以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种风险的措施是()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B.欧共体的成立

C.欧盟的成立D.欧元的问世

14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机遇。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150、面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是()A.全面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1、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没有用欧元代替本国货币的欧盟国家是()A.瑞典B.德国C.丹麦D.波兰

152、世界贸易组织与下列哪两个国际组织被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A.关贸总协定(GATT)、国际贸易组织(OTC)

B.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银行(World Bank)

C.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贸易组织(OTC)

153、英国提出的怀特计划和美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反映了()

①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②美英两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目的

A、①②都正确

B、①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均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154、《欧洲联盟条约》与《罗马条约》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A、使成员国联系加强

B、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C、促使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D、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155、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

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说明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经济组织产生

156、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此后中国将面临的挑战是()

A、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

D、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157、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European Union

B、North American Free T rade Area

C、World T rade Organization

D、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158、我们所说的“地球村”体现了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大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