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

一、管理

■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

3.管理具有组织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

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

领导

控制

■管理的类型: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划分,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础管理者。同时整个组织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按管理人员的领域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环境之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

特殊环境(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

■两种程度四种环境状况,美国的邓肯的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简单—复杂得来。

■SWOT(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二、决策

■决策的本质: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

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取其中一个;

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

4.最后选取得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5.决策的实质是为了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作出的努力。

■决策的特征:前瞻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风险性。

■决策的作用:决策时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决策时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保证。

■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信息可靠程度,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4.按照参与决策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原则;效益原则。

■决策的制定过程:1.确定决策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分析备选方案;5.选择最优方案。

■决策的主要方法:1.定性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哥顿法;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法。

2.定量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

风险型决策法(“决策树”法)

不确定决策方法:冒险法(大中取大,乐观法则);保

守法(小中取大、悲观法则);折中法。

■预测的程序:确定预测目标;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选择预测方法;评价预测结果;编写预测报告。■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法(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

定量预测法(时间序列法;因果预测法)

■决策心理:1.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

2.首因效应(“第一感”)

3.近因效应(也称新颖效应)

4.从众效应

5.定型效应

6.反衬效应

7.投射效应

■决策中的心理压力:1.表现形式有:趋避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

2.逆反心理:超限反应;自我价值保护逆反;禁果逆反

3.心理压力持续时间: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力竭阶段

■群体决策分析:1.优点: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增加对决策方案的接受性;

提高合法性。

2.缺点:消耗时间;少数人统治;屈从压力;责任不清

■群体决策中基本择案规则:完全一致;协商一致;多数决定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最基本职能)

■计划的性质:目标性;先导性;普遍性;效益性

■计划的作用和意义:1.计划是管理活动的依据;2.计划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手段;3.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4.计划是管理者制定控制标准的依据。

■计划的类型:1.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2.职能计划;3综合性计划和专业性计划;4.指导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5.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6.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

■计划的形式:1.目的或使命;2.目标;3.策略或战略;4.政策;5.程序;6.规则;7.方案;8.预算。

■计划工作过程:1.估量机会;2.确立目标;3.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4.确定备择方案;5.评价备择方案;6.选择方案;7.拟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将计划数字化

■计划方法: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方法;预算方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滚动预算方法)。

三、组织

■组织的特征:目标一致性(目标价值的一致性、层级目标的一致性、阶段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的统一性;

资源的整合性;活动的协作性;结构的系统性;

■组织的类型:1.按建立和正规化程度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2.按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程度分为机械组织和有机式组织;

■组织的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激励功能

■组织设计的原则:目标一致原则;分工协作原则;精简高效原则;权责对等原则;动态适应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确定组织目标;确定业务内容;确定组织结构;配备职务人员;规定职责权限;联成一体。

■组织的纵向结构设计:1.管理幅度:职务的性质;工作能力强弱;工作本身的性质;标准化和授权程度;信息反馈情况。

2.管理层次: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扁平结构和直式结构

■组织的横向结构设计:1.划分部门的原则:部门力求维持最少;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

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检查部门与业务部门分设。

2.划分部门的方法:人数部门化;时间部门化;职能部门化;工艺

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

■组织结构:

1.直线型组织结构:优点(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结构简单,信息快捷,责权明确)

2.职能型组织结构:优点(专家管理、专业性强、分工较细),缺点(多头领导,

不能实行统一指挥,缺乏相互配合,责权不明,适应性差)

3.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优点(统一指挥、专业分工、高度集权)

缺点(部门间横向联系差,信息传递线路长、适应性差)

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分权制组织结构):优点(独立核算、自计盈亏、有利于

调动事业部积极性和组织性,有利于公司对各事业部的绩

效考评),缺点(资源重复配置、管理费用高、部门之间协

作性差)

5.矩阵型组织结构:优点(灵活性和适应性强、有利各部门间协作配合、有利

开发新产品和激发成员创造性),缺点(稳定性差、双重职

权关系易引起冲突、多头指挥、易导致项目经理过多、机

构臃肿)

6.虚拟网络型组织结构:优点(灵活、投入少),缺点(结构松散、稳定性差、

预见性差、保密性差)

■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扁平化;虚拟化;网络化;柔性化;多元化;结构分立化;

■人员配备的原则:经济效益原则;任人唯贤原则;因事择人原则;量才适用原则;制度规范原则;促进发展原则;

■管理人员的来源:外部招聘或者内部提拔。

■外部招聘的优缺点:被聘管理人员具有“外来优势”;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局限性(外聘人员不熟悉组织的内部情况,缺乏人事基础,需要时间适应;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很了解;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对内部员工的打击)

■内部提拔的优缺点:鼓舞士气,提高内部员工工作激情;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有利于使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局限性(容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现象;备选对象范围狭隘,易受内部人员供给不足的制约)

■管理人员的考评:主要从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个性特征五个方面

■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业务技能;管理理论;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心理素质。

■组织文化的特征:无形性;实践性;独特性;传承性;可塑性;

■组织文化的结构:物质层(表层);制度层(中间层);精神层(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组织文化的类型:学院型组织文化;俱乐部型组织文化;棒球型组织文化;堡垒型组织文化(流动性大);

■组织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

■组织文化的内容:显性组织文化(组织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经营管理行为);

隐形组织文化(组织哲学—最高层次、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影响组织文化的因素: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行业技术经济特点、组织所在地理位置、组织基本员工特点、组织历史传统,还有外来文化、领导风格、组织规模也会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章领导

■领导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是一种行为,这一活动过程的成效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种因素。

■管理和领导:领导职能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可以说管理职能范围要大于领导职能。

领导和管理活动的特点和着眼点有所不同。

■领导的构成要素:权力或影响力;对人的理解和激励;营造组织气氛、构造组织文化。

■领导者的基础性权力:发行权;强制权;奖励权;(这三种属于职位权力)

专长权;个人影响权(由个人才干和素养决定)

■领导者适用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公正原则;民主原则;例外原则。

■领导艺术:创造性;应变性;综合性。

■领导者素质:综合性;时代性;层次性;动态性。

■公共部门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素质;领导管理能力;思想道德品行;身心素质。■领导风格四分图理论:1.结构维度;2.关怀维度

■领导风格理论: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

■领导权变理论(随机制宜理论):1.菲德勒理论:环境因素——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工作任务型领导方式(LPC):工作任务型人际关系方式(低LPC),人际关系型领导方式(高LPC),三种情景因素根据各自程度不同组合成八种不同的类型。

■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命令型(高工作——低关系),说服型(高工作——高关系)

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授权型(低工作——高关系)■途径——目标理论(四种领导行为):指示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型

■激励理论:X-Y理论(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

■从经济人到复杂人四种假设:1.“理性经济人”假设:以最少付出获得最大回报。

2.社会人假设(来自人际关系学说霍桑试验):

3.“自我实现人”假设(马克斯洛)

4.复杂人假设(沙田)

■需要层次理论(美国,马斯洛1943年出版的《人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生存,关系,发展理论(ERG理论):

■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因素”和“维持因素”(美国—赫茨伯格):使员工对工作满意的往往是“成就、赞赏、工作本身、责任、进步”等五种因素。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成就需要理论(美国—戴维?麦克利兰):对马克斯洛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的观点是:

■公平理论(黛西?亚当斯1956年,又称社会比较论)主要是研究社会比较中个人与他人比较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平衡问题。

■期望理论(激励=效价*期望概率)

■强化理论(美国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分为三类:本能行为;反应行为;操作行为

四种行为改造方式: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惩罚。

■激励方法:个人需求激励;评比、竞赛、竞争激励;机会激励;目标激励;关怀激励;纪律激励;行为激励;适

时激励;榜样激励;领导行为激励;员工持股激励;危机激励;企业文化激励。

■沟通:含义:沟通是双方的行为,而且要有中介体,沟通是一个过程,编码、译码和沟通渠道是有效沟通的关键环节。

■沟通的特点:1是物质流——人、财、物的输入、输出;

2是信息流——各种信息的传递接收和处理。

■沟通的主要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获取信息。

沟通不仅是一个人获得他人思想、感情、见解、价值观的一种途径,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影响他人的工具和改变他人的手段。

■沟通过程:信息沟通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信息发送者;信息接受者;所传递的信息内容。

■沟通的流向:横向沟通;纵向沟通;

■沟通的分类: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类: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按沟通的方式分类: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

按信息传播的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

按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可将正式沟通划分为:链式、轮式、Y式、环式、全通道式沟通。

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沟通的方法:发送者(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正确的选择信息传递的方式,沟通内容要准确完整,沟通者要努力缩短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沟通者要注意运用沟通技巧);信息渠道的选择(尽量减少沟通中间环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沟通速度,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声干扰);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接收者要以正确的态度去接收信息,接收者要学会“听”的艺术)

■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个人因素;技术因素;结构因素

(发出和接收信息者;迅道和载体;技术装备;环境(四大因素))■冲突产生的原因:沟通差异;结构差异(最多);个体差异;

■冲突的处理方法: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

■有效谈判的实现:理性分析谈判时间;了解谈判对手;抱着诚意开始谈判;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第五章:控制

■控制的基本条件:1.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

2.建立专门履行控制职能的组织结构

3.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

■控制的特点:控制具有整体性;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管理控制是作为人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提高职工能力的重要控制。

■控制的基本功能:监督功能;纠偏功能;协调功能;激励功能;

■控制过程:确立标准;衡量实际工作;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

■确立标准:控制标准的实质;控制标准的实质和要求;制定控制标准的过程和方法;

■衡量实际工作:确定适宜的衡量方式;衡量实际工作的要求;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控制偏差的手段:人员配备控制;实施评价控制;正式组织结构控制;政策与方法控制;财务控制;自适应控制。

■控制方法: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和任务控制;

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专业控制;

第六章:创新(创新的核心在与创造;创新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美国奥地利的熊彼特把创新分为5种形式:①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⑤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创新的特征:创造性;风险性;效益性;动态性;时效性;综合性。

■创新的作用:①创新是组织生存发展的根本之道;

②创新是提高效率之途;

③创新是获得高效益之法;

④创新是加强管理之路;

⑤创新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之本。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1、概念创新(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专业知识;自身力量;市场动力。基本来源是激发创

新和创新路径)

2、组织创新

3、技术创新(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产品的创新)

4、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

5、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内容)

■创新思维的含义:管理者积极探索环境与组织自身发展中的未知领域,开拓和创建组织发展新局面的思维活动。

■激发创新思维的因素:目标;意志;兴趣;情感。

■创新思维的特征:新颖性;灵活性;艺术性;探索性;

■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创新思维是一切管理知识的经验和源泉;创新思维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创新思维

可以开辟管理活动的新局面。

■创新思维的意义:知识和经验为创新思维提供契机;知识和经验为管理者确定创新思维的聚焦方向;知识和经验

决定着管理者创新思维的质量。

■创新的过程:寻找机会;提出构想;采取行动;持之以恒等环节。

■创新的组织:正确理解和扮演创新“管理者”角色;创造促进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制定弹性工作计划;正确对待失败;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处理好维持和创新的关系。

第七章:管理方法

■含义:管理方法是实施管理活动,完成管理任务,达成管理目标的方式、手段、形式和程序。

■管理方法的主要层次: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哲学、管理理论方法、管理方法论;

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如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等;

具有特殊管理职能的具体管理方法和实际应用的技术工具手段等;

■管理方法的分类:1、根据对管理对象人性的假设、针对管理对象需要层次以及管理者运用权利的不同分为刚性

管理方法和柔性管理方法;

2、根据管理对象范围分: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方法;

3、根据管理对象性质分:人事、物资、资金、信息管理方法;

4、根据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分:定性和定量方法。

■管理哲学基础: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用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构成:管理辩证法、管理认识论、管理文化和管理科学价值观。

■管理方法论基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个步骤:拟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果;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

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第八章:管理绩效

■管理成本:是指组织为了获得管理这一特有的稀缺性资源,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①内部的组织成本:构建正式的组织结构框架所需要的成本;内部组织管理机制的运行成本。

②外部的交易成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

③管理的机会成本:用来衡量放弃其他选择而导致的潜在损失。

④委托代理成本:监督激励成本、承诺成本、剩余损失。

■管理效率:一种特殊的劳动效率,是指管理者从事管理劳动的效用性的效率。首先是做对事情的能力(有效性),

然后是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管理效率的特征:管理效率的多重化;管理效率的集约化;管理效率的综合化。

■管理成本与管理效率:从管理效率定义的公式看:管理效率=管理收益/管理成本。

从管理效率的功能看,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本产生和实现的过程相同。

■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产权;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管理者。

■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的原则: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相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可预测性原则。

■绩效评价标准的设定:基本标准(考核结果决定非激励性人事待遇)和卓越标准(考核结果决定激励性人事待遇)。

■绩效评价方法: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绝对评价法主要包括——量表法;相对评价法主要包括——比较法;

■量表法:等级择一法;行为锚定量表法;综合尺度量表法;行为对照表法;行为观察量表法。

■比较法:排序法(直接排序和交替排序);配对比较法;人物比较法;强制分配法。

■绩效不良的原因: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治理结构的不合理;管理观念的落后。

■绩效提高的方法:六西格玛管理、标杆管理、流程再造。

第九章:战略管理

■含义:战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战略管理是一个“长远性的管理过程”;战略管理是一门“决策的

科学与艺术”。

■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战略管理手段的复杂化;战略管理内容的扩展;战略管理过程的弹性化;战略管理主体的

多元化。

■组织战略领导:战略目标与实现能力的统一;外部机会与内部能力的匹配;眼前生存与未来发展的互动;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的衔接;战略刚性与战略柔性的兼容。

■组织战略的层次:组织总体战略;事业部战略;职能层战略。

■战略管理的过程: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常规战略控制、有限战略变革、转型式变革)。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基础 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 1、计划职能---预测未来并制订行动方案。 2、组织职能---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3、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订的计划。 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在组织中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人。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联络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听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和传播者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处理混乱的角色、谈判者角色和资源分配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技能---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人际技能---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3、技术技能---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 其熟练程度。 管理者的层次 高层管理者---负责战略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层管理者---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种不同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管理者的层次越高,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高;越是基层管理者,越需要掌握与业务有关的技术技能,而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少。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 p14 1.劳动分工的观点 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 2.经济人观点 斯密认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已主义的“经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2、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4、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简答题参考答案(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 4、管理幅度原则。 5、统一指挥的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经济效益原则; 任人唯贤原则; 因事择人原则; 量才使用原则; 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4、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学用人的艺术。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2、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3、适度治人的艺术。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 C )。 A、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短,综合性愈弱 B、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短,综合性愈强 C、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

期货基础知识要点与重点汇总

期货基础知识要点与重点汇总 第一章期货市场概述(要点与重点) 2.1571年,英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场—伦敦皇家交易所,后来成为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货权交易所的原址,其后,荷兰的阿姆期特丹建了第一家谷物交易所。 3.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在19世纪中期产生于美国芝加哥。(单选) 4.1848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CBOT)。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了远期合同。(单选) 6.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于1865年推出标准化合约,同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的诞生。 7.192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BOTCC)成立以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所有交易都要进入结算公司,从此,现代意义的结算机构出现了。 10.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正式创建于1876年。 11.1726年,法国商品交易所在巴黎诞生。 12.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联系: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为基础,在现货交易发展一定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判断) 14.在现货市场上,商流与物流在时空上基本统一的。(判断) 16.远期交易是期货交易的雏形,期货交易是在远期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判断) 17.期货交易与远期的区别:交易对象不同、功能作用不同、履约方式不同、信用风险不同、保证金制度不同。(多选) 18.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合约标准化、交易集中化、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杠杆机制、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多选) 19.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交易最终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完成。(判断)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类专科各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管理方向的必修课,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 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以它为基础派生的课程为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诸如市场营销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设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3、11常的面授辅导应若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

《管理学基础(专科必修)》2011年1月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06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最准确的,请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进行了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 A.复杂人 B.社会人 C.经济人 D.单纯人 2.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 )。 A.决策 B.预测C.控制 D.组织 3.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A.现实性 B.协调性C.关键性 D.权变性 4.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 )是不准确的。 A.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 B.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 C.它明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 D-它明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5.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 A.职能制结构 B.事业部制结构C.直线职能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6.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 )。 A.有计划的提升 B.委以助手职务C.职务轮换 D.临时提升 7.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C.将工作布置下去 D.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8.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 )过程。 A.通报 B.下达C.反馈 D.上报 9.( )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 控制。 A.工作质量 B.产品质量 C.服务质量 D.售后服务质量 10.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 )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管理技能 C.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 二、多项选择(下列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12.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 )。 A.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B.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C.期限适中 D.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 13.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 )都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 B.职责的规定C.利润的高低 D.职位的安排 14.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 A.积极进取的措施 B.紧张不安的措施C.消极防范的措施D.寻求激励的措施 15.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 )。 A.政府主管人员B.基层管理人员C.中层管理人员D.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三、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6.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 ) 17.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 18.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19.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 20.根据戴维·麦克和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22.一项有效的公司战略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23.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24.什么是控制?它有哪些作用? 五、案例分析(20分) 25. 文化到位找到新感觉 四川华诚银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华公司)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互为促进,企业保持连续八年盈利,去年又创利润1 680万元,居省纺织行业第二位,保持了省优秀企业、省文明单位称号的本色。 一、认识到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华公司这个棉纺织企业同大多数国有纺织企业一样,企业管理和发展出现了严重困难,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出路何在?公司调查分析后认为,社会的巨大变革、企业生存空间和职工心态的变化,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理念、制度、方法已成为桎梏,必须改革,把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经营管理。 高度的重视带来自觉的行动。20世纪90年代至今,银华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头等位置。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胥明东说:“在新的世纪,拥有文化优势,也就拥有竞争优势。”全公司各部门高度一致,“一把手”抓“两手”,“两手”都要硬。 二、机制到位 银华公司创建企业文化狠抓了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建立考核机制。结合企业实际,公司出台了15个实施细则,实行量化考核。 其次,建立民主管理监督机制。银华公司把企业的产量、质量、利润、成本、发展规划等重大情况定期公布,并经过摸索形成公司、分厂、轮班三级公开制度,职工对应知的事情了如指掌。 再次,完善分配制度,各个岗位的工作全部量化,职工对照公开栏公布的个人奖罚、产质等情况就能算出自己本月的收入。 最后,人才选拔机制。银华坚持实施四个人才培养“工程”,仅“九五”期间就造就人才560人。在选择使用上,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面向市场择优,实行公推公选制度。 三、教育到位 银华公司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并在职工的工作中得到体现,培育的途径则是教育。 职工日常行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银华公司注重引导和规范。首先,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管理人员掌握各自负责的情况,准确把握企业总体情况和职工具体情况。其次,以先进典型引导群体行为。公司建立劳模培养制度,每年评选百名劳模。公司还常年开展“巾帼建功”、“百千万无疵”、“操作明星”等竞赛。 抓住学习不放松。公司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改造企业。坚持政治学习,每月两次。公司年年都有职工培训规划,月、季有落实,“操作技术培训”、“成本核算培训”等贯穿全年始终,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四、投入到位 银华公司总经理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叫做一把手工程,是因为它同经济工作一样,投入是关键,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投入包括人、财、物。公司虽然近几年大幅度精简非生产人员,但政工线的力量没有削弱,相反还得到加强。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管理学基础复习要点.docx

《管理学基础》辅导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含义 木教材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儿层意思: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口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捉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纟fl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1.竹理的二垂性 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主产相联系的自然屈性; 另一方而,乂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木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冇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教材认为,管理的职能应包括下述儿个方血: 1.计划。计划是事先对耒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组织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 3.领导。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组织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导职能。 4.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四、管理者的分类 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论处于组织的哪一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儿个方面,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 2.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 者。 五、管理者角色 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人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请参见下表: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2、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4、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简答题参考答案(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 4、管理幅度原则。 5、统一指挥的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经济效益原则; 任人唯贤原则; 因事择人原则; 量才使用原则; 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4、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学用人的艺术。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2、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3、适度治人的艺术。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 C )。 A、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短,综合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 D )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 2.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 D )的角色。 A.发言人B.组织联络者C.领导者D.精神领袖 3.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 A )。 A.建设性冲突B.破坏性冲突C.日常冲 突D.利益性冲突 4.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C )。 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D.企业形象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B )。 A.更长 B.更短 C.适中 D.不确定 6.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 D )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利润目标B.短期目标C.中期目标D.长期目标 7.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 C)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1-1型B.9-1型C.1-9 型D.5-5型 8.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B )。 A.产品预测 B.市场预测 C.财务预测 D.技术预测 9.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 A )。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年度预测 10.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 A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D.激励手段 11. 有关领导者向其下属部门或个人下达命令或指示的权力是( C )。 A.决策权 B.组织权 C.指挥权 D.人事权 12.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B )。 A.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D.《科学管理原理》 13.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A )。 A. 管理的实践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 两重性 14.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C )。 A.科学技术B.加强人的管理C.提高劳动生产率D.增强责任感 15.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D )。 A.乔治·梅奥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 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2、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4、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简答题参考答案(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 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 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 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 3、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 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 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 4、管理幅度原则。 5、统一指挥的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经济效益原则; 任人唯贤原则; 因事择人原则; 量才使用原则; 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4、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学用人的艺术。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2、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3、适度治人的艺术。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 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 C )。 A、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短,综合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 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书上)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 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 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 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 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4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他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期望员工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 成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程度 员工向导: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 团队向导:围绕团体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 进取性: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 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动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鼓励雇员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程度 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 特点:价值观广泛共享;关于“什么事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大多数员工能讲述关于公司历史或 影响的故事;员工强烈认同价值观;共有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优点: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提高绩效(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 缺点: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处于快速变革时期时。 5目标管理 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 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奖励是基于在实现目标方面的发展。目标管理方法不仅仅将目标作为一种控制方法,而是同时把它作为激励雇员的方法。 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的生产率。但是此方法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动态的环境下,可能会失去作用。

电大期末考试《管理学基础》期末重点复习资料(拼音排版打印版)

2017最新电大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 期末重点复习资料(拼音打印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择。) 1、(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 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 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制度。 2、(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 理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3、(亨利·明茨伯)提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 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4、(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5、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是“计划、安排和实施各种不同的生产过 程”,这是(塞缪尔·纽曼在1935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观点。 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计划)的重要性。 7、“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 8、“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揭示了下列各项管理职能中(协调)的重要性。 9、“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 (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 10、“战略”一词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科学,艺术)。 11、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 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 事务》,下列选项中(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式,超越自我,建 立共同愿景)是其主要内容。 12、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 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 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 1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 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14、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事业部制结构)。 15、按预测时间范围长短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 长期预测三种。一般地,预测时间范围越短,预测质量越高; 反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越低。因此,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 需要做的是(短期预测)。 16、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17、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类型。 18、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全面控制,局部控制) 等类型。 19、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 方式是(正式沟通)。 20、比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 提出的五种需要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生理、安全和部分归 属的需要)。 21、波特—劳勒模式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 为完善的激励模式。 22、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使用反馈技巧)。23、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解决问题)。 24、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 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立。25、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 利关系的划分) 26、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有知识 的人,有能力的人,对组织忠诚的人)。 27、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 要目标。其中,(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 目标。 28、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9、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 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 30、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 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31、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折后的防范 措施一般有(积极进取的措施,消极防范的措施)。 32、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 是可取的方法。 33、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 (刚性) 34、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本世纪早期提出了理想的组织模 式,即:所谓的“理想行政组织”。这里,他主要依据(权威关系)来描述他的理想的组织模式。 35、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 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 (数据资料)做支持。 36、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 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哥顿法)。 37、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市场预测)。 38、对供应商的评价,(协同能力)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 求变化的能力。 39、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达标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 40、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 环境,它主要包括(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 会文化环境)。 41、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进行全局性管理,就是(B.战 略管理)的核心。 42、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43、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 为的两个维度:(关怀维度,定规维度)。 4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 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 一般管理》) 45、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 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46、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刚

管理学基础重点学习知识整理版[1][1][1][1]

管理学重难点 一。单项选择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教材对管理的性质进行了阐述,下列(A )的说法不正确。 A.管理具有时效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二重性 2.管理的首要职能是(D )。A.指挥B、控制C、协调D、计划 3.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A )A.具体职能B、计划职能C、指挥职能D、控制职能 4.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 C )A、管理就是决策B、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C、管理就是实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D、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去完成一定的工作5.“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A、泰罗B、法约尔C、西蒙D、韦伯 6.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B )。A、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 D 技术属性和科学属性 7.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C)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其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A、领导B、协调C、控制D、计划8.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B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关系C、目标、部门和效率D、目标、部门和人员 9.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 A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10. 就计划工作而言,高层管理者关心的是( C )A.中期计划 B 管理性计划 C 战略计划D作业计划 11.按管理着所处的活动领域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 A )A企业管理者B公司管理者C地域管理者D计划管理着 12.管理者在工作中包含三种人际关系角色( A )A精神领袖领导者组织联络者B精神领袖领导者决策者 C精神领袖管理者组织联络者D发言人领导者谈判者 13.管理者在扮演各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的三类技能是(B )A讲演技能交际技能决策技能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C交际技能决策技能管理技能D决策技能管理技能团结技能 14.组织外部环境中的产业环境包括(A )A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B消费者供应商上级领导中间商C竞争对手消费者战略合作伙伴投资者D投资者中间商顾客消费者 15.依据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将组织环境化分为四种类型(C )A简单稳定一般稳定相当稳定不稳定B简单稳定复杂稳定一般稳定不稳定C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单动态复杂动态D一般稳定比较稳定简单动态复杂动态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6.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 )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泰罗 D、大卫李嘉图 17.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A )。 A、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18.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都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美国泰罗的( A )就是其中之一。 A、科学管理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行政管理理论D经营管理理论 19.“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D )提出来的。A、韦伯B、泰罗C、梅奥D、法约尔 20.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C )。 A、工业管理之父 B、科学管理之父 C、经营管理之父 D、行政管理之父 21.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D )为重要标准。A、感情的逻辑B、正规的程序C、科学的理念D、效率的逻辑 2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A )组织形式。 A、最有效和合理 B、最符合需要的 C、最经济和合理的 D、最先进科学的 23.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B )。A、科研部门B、军队C、学校D、企业24.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被称为(C ) A、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C、案例教学 D、经验学派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函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 A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30分) 1、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A) A、管理的实践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变动性 2、在孔茨划分的几种主要的管理学理论流派中,( B )主张通过分析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A、管理过程学派 B、经验学派 C、系统管理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3、管理学界对行为科学的研究是在( B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迅速成为影响巨大的理论流派。 A、科学管理理论 B、人际关系学说 C、经营管理理论 D、权变理论学派 4、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限期也应该( B )。 A、更长 B 、更短C、适中D、不确定 5、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具体实施战略属于(D )。 A、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 C、业务战略 D、职能战略 6、某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已知各方案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甲方案5000和100;乙方案15000和60;丙方案25000和40,目前企业的产量可以达到610,那么企业应该选择( C )才能实现成本最低。 A、甲方案 B、乙方案 C、丙方案 D、无法确定 1

7、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 B、为了保证管理效果,管理幅度越大越好 C、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规模成正比关系 D、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组织结构就呈扁平型 8、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 B )。 A、竞争战略分析 B 、SWOT分析 C 、BCG矩阵分析D、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9、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无先例可循的决策,如一个新产品的营销组合方案决策,属于( D )。 A风险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程序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 1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是(C )台。 A、25 B 、100 C 、125 D 、12.5 11、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A)原则。 A、责权利对等 B、分工与协作 C、分级管理 D、弹性结构 12、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聘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一般而言,( C )的选聘多采用外部渠道。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D普通管理者 13、3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 B )两个方面。 A、权力影响力 B、自身影响力 C、组织影响力 D、文化影响力 1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A)。 2

管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 一、管理 ■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 3.管理具有组织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 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 领导 控制 ■管理的类型: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划分,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础管理者。同时整个组织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按管理人员的领域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环境之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 特殊环境(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 ■两种程度四种环境状况,美国的邓肯的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简单—复杂得来。 ■SWOT(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二、决策 ■决策的本质: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 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取其中一个; 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 4.最后选取得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5.决策的实质是为了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作出的努力。 ■决策的特征:前瞻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风险性。 ■决策的作用:决策时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决策时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保证。 ■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信息可靠程度,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4.按照参与决策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原则;效益原则。 ■决策的制定过程:1.确定决策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分析备选方案;5.选择最优方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