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史学与传统文化34

史学与传统文化34

家谱所见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
家谱是中国的特产。西方没有,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的其
他国家,也没有中国式的家谱。中国为何会有家谱?这和中国
发达的宗法制度有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社会的特点
是农业和宗法。农业民族的特点是安土重迁,流动性很小,久
而久之,一个家族就很容易繁衍成一个自然村,一个自然乡。
由于家族成员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所以宗法观念特别
强,宗法制度也特别完善。中国的宗法制度是古代世界最为完
备的,也是影响最大的。宗法制度的存在是中国家谱制度发达
的内因。没有宗族这个客体,也就不会有家谱。
家谱就其实质来说,是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目的是要以
祖先的力量来感召后人。国史是一国之史,方志是一方之史,
这些都不免和下层百姓有很大的距离。家谱所载人物都是本家
族祖先,和族员间的关系密切、亲近,所以更能发挥感召力。
这也是农村人喜修家谱的原因之一。
家谱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基本载体,家谱反映了中国传
统家族文化的基本面貌。家族是时代的产物,家谱是家族统治
的精神工具。家谱的族规,最能体现家族文化的时代特征。后
期家族教育的模式完全是理学精神的体现,理学思想的主旨是
①以上参《宋明家族制度史论》,第页。
第 228 页
三纲五常、忠孝节义,族规是正统封建思想的具体化。家谱所
: 见传统家族文化弊端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家族利益至上。传统家族文化强调家族利益高于一切,
它把族员的一切活动,如求财求势、求土求官,都视作是光宗
耀祖的体现。这就易滋生损公利私现象,“父为子隐”,“子
为父隐”。、宗派色彩浓。宗族强调感情联络、家族认同,凡
同宗就有互帮义务,这就很容易产生宗派主义思想。、缺乏
自主性。族权是一种家长式专制统治,它强调服从,培养顺
民,这使族员缺乏独立自主精神。古代中国人的个性是埋没掉
的,为了恪守家法家规,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生为家族而生,
死为家族而死。、法制观念淡薄。中国的宗族有一套家法,
在一个族内,“土政策”家法高于国法,族长有权处罚族人,
小则捆绑、打板子、罚跪,重则活埋、沉潭。这在今天是犯法
的事,而在当时却是天经地义的事。、择业观念落后。农民
的观念,视种田为第一天职,读书做官是最高奋斗目标,除此
之外的一切,统统瞧不起。如交河李氏族规,其中有“不许充
当衙役,犯者公举”,“不许学剃头修脚”,“不许做戏子吹
手”。这种种规定,是不利于中国工商业发展的。
当然族规中也

有一些规定,如孝父母、和夫妇、勤读书、
尚节俭、戒赌博、戒懒惰、戒淫荡、戒酗酒、戒吸烟、家门和
顺等,在今天看来仍有其合理性,值得提倡。这些对今天建设
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关系仍有参考价值。
参梁景和:《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松辽学刊》年第期。
第 229 页
家谱的文献价值及其缺陷
家谱在封建社会是一种政治工具,同时又是一种家族史。
国有国史,地方有方志,家有家谱,性质是一样的,它们仅是
记载空间的不同而已。清代浙东学人邵晋涵称“家之有谱,固
与国有史,州有志而并重也” 。邵氏的朋友、浙东另一大学者
章学诚则表述得更明确:“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
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
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
也。” 近人梁启超说:“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
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
究,实不朽之盛业也。”
我国是一个谱牒大国,目前留下的谱牒资料十分丰富。据
统计,“内地约有余种,台湾种,香港种,日
本种,美国种,共计种。假如我们估计其中有
五分之一的重复部分,那么尚有多种”。其实,中国的家
谱数远不止这。因为家谱是非公开发行的“内部资料”,一般
匿藏在民间,图书馆不可能收全。
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家谱蕴藏了传统的宗法思
想、家族制度、经济史料、人口问题、人物传记、科举与教
①《南江文钞》卷六《余姚史氏宗谱序》。
②《文史通义新编》外篇四《州县请立志科议》。
③《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五《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
④武新立:《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历史研究》年第期。
第 230 页
育、地方史志等史料,是研究传统中国社会历史必不可少的资
料。
家谱研究的重视是近年的事。这种现象的发生,和中国
历史研究视角的转移是分不开的。进入年代以后,中国的历
史学界受西方学术的影响,开始重视微观研究,开始重视社会
史、民众史研究。此前,家谱作为“四旧”之一,人们惟恐避
不及,更谈不上研究。
家谱的史料价值,应区分主次。我以为,家谱的主要价值
是便于家族史研究。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初级社会群体,无
疑是观察历史的起点。家族史研究在中国史研究中尤其具有十
分重要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家国一体”的国
家。中国历史的最大特点就是小农性、宗法性,“一部中国史
也就是一部放大了的宗族史” 。可以这以说,把握中国历史,

不从宗族入手,是很难找到切入点的。而要研究中国家族制
度,就不得不从家谱入手。家谱提供了有关宗族结构、祠堂组
织、宗族祭祀、宗族规约、宗族财产及经营、宗族救济、宗族
教育和义学、宗法思想、宗族与政府及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资
料,是研究家庭、宗族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新史学强调从
下面观察上面,从乡村看中国历史,家谱是我们进行这项研究
工作的起点。
人物与人口资料。家谱的人物资料是相当丰富的。历史是
①冯尔康:《家谱的学术价值及其研究的现实意义》,《社会科学辑刊》
年第期。
第 231 页
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角。历史书要反映历史人物,
但史书反映人物有其体制的限制。一是登录人物级别的限制。
国史只能登录“全国级”人物,方志只能登录“地方级”人
物。这些面向全国、面向地方的史著,都只能著录一部分历史
人物,而且只能简写。而家谱就不一样。由于它是一种按家族
为单位来写的史体,视角比较小,所以,就可以详写。二是入
传人物对象的限制。历史人物很多,史著不可能都写,总要有
个筛选。筛选的不同在于标准的不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
筛选标准。中国古代是一个官本位社会,是一个重人文轻自然
的国家,所以,不做官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往往没
有资格入传。而近代、当代社会则是一个重科学研究的时代,
学者往往得到器重。于是乎,研究中国史的着眼点也不同,历
史上的学人得到青睐。正史中的“布衣”资料不多,这样,我
们便不得不更多地借重家谱资料。譬如,《纲鉴易知录》作者
吴乘权,以前我们所知不多,后来发现了《山阴州山吴氏族
谱》,中有一篇《太学生楚材公传》,这就解决了他的生卒年等
问题。又如《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也是靠家谱才搞清详细
生平情况的。
目前,学术界受西方的影响,重视中国人口史研究。中国
历代国史留下的人口资料不多,这就得依靠家谱资料。有人称
“在中国,舍家谱以外,至今还没有发现有其他类型的史料”。
葛剑雄:《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历史教学问题年第
期。
第 232 页
家谱是家族史,中国古代崇尚人丁兴旺,所以家谱资料是
可信的。一般家谱中有“ 世系表”“、世派图”“、世系录”等
内容,对族属成员的姓名、生卒年月、简历、婚配、子嗣等情
况有较完整的记载,这对研究人口的增长、寿命、性别比例、
文化、职业和婚姻状况,具有很高的价值。
另外,现在有人搞中国移民史研究,家谱也是不可或缺的
资料。中国的家谱,

一般多是由北方移民带头写的。北方人因
受儒家文化影响大,宗法观念相对说来比南方人强。他们来到
南方以后,往往聚族而居,比较重视家谱的纂修。这些家谱,
一般总要书明祖先的迁徙情况,这对中国移民史研究是很有帮
助的。
其他资料价值。搜集史料,搞历史研究,某种程度上说,
是一种“淘金活动”。史料自然越多越好,越详越好。在中国,
家谱资料是仅次于国史、方志的第三大类的史料,是一个资料
聚宝盆。家谱资料的挖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家谱资料是很分
散的,有时看来似乎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不同时代的不同
人,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有时往往能淘到一些十分有用的资料。
宗谱对经济史、科技史、政治史、学术史、宗教史、华侨史、中外关
系史、客家史、海盗史、经商史、教育史等,都或多或少有些参考
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
家谱作为资料,也有其先天不足,这是使用家谱资料时必须
搞清的。家谱有些内容是不可信的,这些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以
下几端:
是假托祖先。写家谱总要写到老祖宗,由于家谱经常是
第 233 页
子孙发迹以后写的,修谱者为了抬高身份地位,往往喜欢攀一个
同姓历史名人作为自己的老祖宗。孙氏言必称孙子后代,姓朱动
称朱熹后代,姓钱往往称是吴越王的后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像世系,有的家谱从三代就开始排起,这种看起来排列得十分完
整的世系,根本是不可信的。近来在浙江绍兴,发现了一部姒姓
家谱,其世系从夏开始排起,有的报刊便称是夏皇室的后裔。如
此的“发现”,经常亮于报刊。外行人看得津津有味,内行人看得
皱眉头,这正应验了孟子的老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托祖”现
象,从培养家族凝聚力角度来说,有其存在价值;但必须明确,这
是假托,不能当成真历史来看。
是隐恶扬善。子孙后代写老祖宗,为了脸上有光,不免
“为亲者讳”,不写丑事、丑行,而对一些无足轻重的好事,则大书
特书。虚职写成实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一个时代有
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古代中国社会重农抑商,重儒轻商,这在家
谱中也有反映“。无论忠奸贤愚、士农工商,一入谱传,无不尊师
重教,文风蔚然,诗礼传家。
是家谱史料的可信度有一个时间性。大体说来,越早
的史料越不可信。传世的家谱大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修的,明
代的已经不多,此前的基本没有,所以家谱资料一般只能用于
研究世纪以后历史。此前的材料,除个别情况,绝大部分是
不太可信的。
是记录内容的不全面。“必须看到,家谱所记载的


①葛剑雄:《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
第 234 页
容,从本质上说都是属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或家族上层,与
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更难于代表家族的底层、内部的
实际??一味相信家谱的记载,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史料是对历史的记录,但史料有其先天不足。史料
是人记录的,而人是活生生的,是有情有义的,让他们去记录
历史,尤其是让亲族去写亲族史,问题肯定是很多的。作为后
人,不加辨别,拿来就用,显然是要犯错误的。23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