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5表达及血清中可容性CD44V5含量与肿瘤转移相关性研究

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5表达及血清中可容性CD44V5含量与肿瘤转移相关性研究

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5表达及血清中可容性CD44V5含量与肿瘤转移相关性研究
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5表达及血清中可容性CD44V5含量与肿瘤转移相关性研究

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幺硼包1:I)44v5表达和血清中可溶性(I)44v5含量与肿瘤转移相关陛:研究

论文摘要

f背景淋巴转移是胃癌主要的转移途径,也是胃癌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般以有无淋巴结转移来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但目前尚无理想的监测淋巳}睾移的生物学标志物,术前和术中手术者冲转移的判断主要靠临床经验,但有些转移淋巴结肉眼不易发现,也可能有吲瞄P性转移,使胃癌的根治性切除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发现粘附分子1:944(Clusterofdifferentiatiorl,∞)与肿瘤转移和j骺有相关陛。

CD44是—种分布广泛的多结构、多功能跨摸糖蛋白。人a)44基因由20个外显子纽戍,标准型G)44分子(Standard0)44,(:944s)由5个氨基端外显子(1s至5s)和5个羧基端外显子(6s至lOs)编码纽茂。其余的10个外显子正常情况下并不表达,但能够插入在外显子5s和6s之间通过选择}生拼接而在蛋白质水平形成多种变异体6944分子(CI)44variant,cD44v)(见图1)。

Gunthert等首先报导在大鼠癌模型中,非转移细胞株因表达CI)44V而获得转移潜能…。从此,许多研究豫争CI)44v的表逸与某些人类的肿瘤转移有关。CD44v5和G344v6与结直肠癌和某些类型胃癌的肿瘤进展、转移和预后之间似乎关系密切【9,10】。

除了肿瘤细胞表面表达外,体液中可裔}生CI)44变异体(SolubleCI)44variant,sCIN4v)的检濒4可能有助于癌症早磐胗断、疾病状况的评估以及转移潜能和{骺的评价。Guo等并开究发觋.:与正常对照组和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相比,转移性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可漆l生

CD44含量显著升高,肿瘤切除术后seD44含量显著下降sCll44v可能是肿瘤负荷及转移的监测指标旧1。为此,我们进一步深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selM4v5浓度与肿瘤细胞elM4v5表达等组织形态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目前,seD44v确切的细胞起源尚不清楚。由于在弥漫型胃癌肿瘤细胞表达回44v6患者的sC-卫44v6平均血清水平比无CIN4v6表达者高,sCD44v也许与原发肿瘤的∞44v表达有关(11|。可是,经抗原刺激所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PBL)也可表达CIN4v而产生sClN4vC引,敌活化的PBL也可能是sCD44v主要来源。在进展期胃癌中,PIlL活化后,从淋巴细胞E脱落的sCD44v的范围也许增加,

在此启发下,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Flo哟to∞try,F吼)检测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ECD44v5的表达。据我们所知,应用流式细盹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IN4v5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火国内外尚未见报导。)一一’,/一“

目的:4

1、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lM4v5表达、血清中sCIN4v5含量及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表达隋况。进一步探讨外周血CIM4v5、

sCIN4v5以及瘤组织CI)44v5三者与临床嫡理参数之间可能的关系。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可能关系。期望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5和/或血清中sClM4v5可作为胃癌转移早期诊断、疾病进展状况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以便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指导治疗,改善预舌。

2、探讨胃癌患者肿瘤切除前舌sClN4v5含量变化的意义。

3、初步探讨sCD44v5可能的细胞来源,为今后进_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与方法1999年9月一1999年12月期间,随燃40例胃癌患者。术前(40例)及术后(17例,7~14天)各取血清o.5ml,储存于--540C下备用。术前(31例)采血2ml,用肝素(1:9)抗凝,应用流式细胞钗检顿j夕卜周血淋巴细胞ClN4v5表达(取血后24小时内)。一抗鼠抗人CIM4v5,二抗羊抗鼠IgG干ITC(FITC为异硫氰酸荧光素)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支

以及阴性对照IgG--FITC购自晶美生物工彳呈有限公司。术中取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g巨刖塘边缘约5aIl左右),置于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随后制成石腊块。弗走择健康对照组10例取0.5ml血清及抗凝外周血2ml提取淋巴细胞。

采用ESISA试剂盒(购自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胃癌(术前及术后)及健康对照纽血清中sCD44v5含量。采用免疫细化技术(S^Bc’法)检测胃癌组织技相应癌旁组织中CD44v5表达。—抗及SABC试剂盒购自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统计采用SSPSfarwIN95绞计软件,具体包括f检验、t检验、

相关及方差分析,JD<o.05,考虑为显著差异。

结果CD44v5定位于细胞膜表面。正常胃粘膜无表达,胃癌组织高表达、表达率为69.佻C944v5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型、组织分化均无相关性,而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胃癌原发灶CD44v5表达阳性者其淋巴结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者。

胃癌血清中sCD44v5含量(平均36.308ng/m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平均30.946I】g/m1)。根治性手术后血清中s(D44v5含量明显下降(尸.<o.001),而非根治性手术后下降不明显(户>0.05)。胃癌患者血清中sCl)44v5浓度与病理分型(肠型和弥漫型)、组织分化程度以及浸润深度无关,相反,与肿瘤大小、瘤组织CIM4v5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将患者分三纽:无转移组、非远处转移组、远处转移组。无转移组(平均30.98lng/m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sCD44v5含量未见显著性差异(尸>o.05),可是,非远处转移组sCD44v5含量(平均39.811ng/m1)比无转移组高,两者差异显著(尸<o.01)。远处转移组sCD44v5含量(平均27.733I】g/m1)反而比非远处转移组低(尸<o.05),甚至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无转移组(尸>0.05)。另外,哉们发现s044v5含量变化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与I。删:曰比,Ib期患者血清中sCD44v5含量显著升高(氏o.05),从I。期到IV期的疾病进展过程中,sCD44v5含量逐渐下降,IV期与I。期相比,sCD44v5含量无显著}生差异(JD>o.05)。本研究显示肿瘤细

胞CD44v5表达阳性者血清中sClM4v5平均水平明显高于CD44v5表达阴

性者。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术前PBLCIN4v5含量明显增高(尸<0.05)。有转移的胃癌患者PBLCI)44v5含量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尸<o.05)。术前PBLCIN4v5含量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呈显著的正相关性(JD<0.05)广一、卜一

结论与讨论:

l、胃癌组织CI)44v5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在胃癌发生过程中,CIN4v5的表达增加。

2、胃癌患者血清中sCl)44v5含量变化似乎与转移和,l缶床病理分期有—定的关系。sCIN4v5合i量升高可作为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尤其是早期转移)的监测指标。f我m1认为应用甩IsA法监泱I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sCIN4v5含量的变化有望作为疗效判断的标惠物。sCD44v5含量变化l可能受肿瘤转移和免疫系统活性的双重影响。sCI)44v5的细胞起源可能主要是肿瘤细胞,而并非PBL。扩/\一

3、胃癌患者PBLCI)44v5的含量是反映肿瘤负荷及病期进展的良好监测指标,并可望作为监测转移的理想标志物。俱有艮好的峰靡应用前导}.、、一斛癌)

关键词CI)44变异体5可密陛CD44变异体5,i毒彬.胃癌.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组牝敲术ELISA流式细胞仪

,f

。’,_

.-一j

t—歹k哆

TheContentsofCD44v5inPeripheralBloodandSerumConcentrationofSolubleCD44v5anditsRelationstoMetastasisin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

DepartmentofSurger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NanjingMedicalUnivercity,Nanjing

210029砌tor

Zhaoqinhong

YuanJinglun

ChenGuoyuAbstract

Background:Metastasis

tolymphnodeisthemostimportant

metastatic’courseinpatientswithgastriccareinoma,andeffectstheresultsofthetreatments.Clinicalassessmemofprognosisanddirectionoftreatmentisusuallybasedonwhetherthereislymph

nodemetastasis.However,nowdaysthereisnotanidealbiologicalmdicmorofevalumingmetastaticpot钮tialin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Surgeonmainlydependonclinicalexperiencetoassesslymphnodemetastasisduringsurgery.Thensomemetastaticlymphnodescannotbefoundduringsurgery,andsomelymph

nodesalsohave'jumping’metastasis,resultingintheblindnessandtheindeterminationofradicalcure.SomereportspresentevidencesthatCD44isapromisingcandidateforassessmentofdisease

statusand

evaluationofmetastaticpotentialandprognosis.CD44iSawidelydismbmed仃ansmembraneglycoprotein

withmultiplestructuresandfunctions.The

humanCD44geneconsistsof20exons,theCD44Standardmoleculebeingencodedbyfiveamino—terminalexonsf1Sto5s)andfivecarboxyterminalexons(6sto10s).111eremainingtenexonsarenormallynotexpressed.butbyaltemativesplicingthey

canbeinsertedbetweenexons5sand6sindifferentcombinations,resultinginvariantisoformsattheprotein

level.76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住论文

Guntherteta1.werethefirsttoshowthattheexpressionofvariantsofCD44endowedanonmetastaticlineofcellswimmetastaticpotentialinaratcareinomamodel.8IthasbeenreportedthattheexpressionofvariantsofCD44iScorrelatedwithinvasionandmetastasisofcertaintypesofhumancarcmoma.1hereappearst0beacorrelationbetweentheexpressionofCD44v5andCD44v6andtumorprogression,metastasisandprognosisincolorectalcarcinomaandcertaintypesofgastriccancer.9‘10

Besidescell.surfaceexpression,themeasurementofsolubleCD44moleculesinbodvfluidscouldbeusefulinearlydiagnosisofcancer,assessmentofdiseasestatusandevaluationofmetastaticpotentialandprognosis.Guoeta1.observedsignificantlyhighersCD44levelsinpatientswithmetastaticgastricorcolorectalcancercomparedtohealthycontrolsandpadentswimrheumaticarthritis.andshowedasignificantdecreaseofsCD44afterremovaloftumors.SerumCD44concen仃ationsmaybeanindicatoroftumorburdenandmetastasisinpatientswithmalignant.12Accordingtoour

betweentheconcentrationofknowledge。apossiblecorrelation

sCD44v5andCD44v5expressionintheRlmorcellshasnotbeenexaminedin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

TheprecisecellularoriginofsCD44vhasnotbeenclarified.Saitoeta1.showed也atthemeanserumlevelofsCD44v6Washi曲erinpatientswithdetectableCD44v6expressionintumorcellsthanthosewithoutsuchexpressionincasesofdiKuse邯esofgastriccarcinoma.11TheseresultssuggestthatsCD44v6mayberelatedtoCD44v6expressionintheprimarytumor.However,becausesCD44vcanalSObeproducedbyactivated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PBL).3itispossiblethatsCD44vmaybederivedmainlyfromlymphocytes.PBLmaybeactivatedandtheextentofsCD44vsheddiIlgfrom1ymphocytesmayincreaseinpatientswithadvancedgastriccarcinoma。乃瘟fundingpromptednsfDdetermine也econtentsofCD44v5inPBLusingFlow.Cytometryin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andthenanalyzedtheimplicationsoftheresultswithrespecttothepathologicfeaturesofOUrpatients.Toour

betweenthecontentsofCD44v5knowledge,apossiblecorrelation

inPBLandhistomorphologicvariableshasnotbeenreportedin

南京压科大学硕士学住论文

patientswithgastriccarcmoma.

Objective:

1.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ofCD44v5intheprimarytumorand—theserllmlevelsofsCD44v5andthecontentsofCD44v5i11PBLi11patientswithgastriccareinoma.WethenanalyzetheimplicationsoftheresultswithrespecttothepathologicfeaturesofourpatientsandhopematCD44v5andsCD44v5arereliablemarkersforassessmentofdiseasestatusandevalual[ionofmetastaticpotentialandprognosis.whichmaydirecttherationallymphnodedissectioningastriccancersurgew.WealsostudyapossiblecorrelationamongtheexpressionofCD44v5inprimarytunlor,andtheserumlevelofsCD44v5andthecontentsofCD44v5inPBL.

2.ToevaluateclinicalsignificanceofchanceoftheserumlevelofsCD44v5beforeandaftersurgeryinpatientswithgastriccareinoma.3.TocladfythepossiblemaincellularoriginsofsCD44v5.

Contentsandmethods:Serumsampleswereobtainedfrom40withprimarygastriccarcinomaspriortosurgeryand17ofpatients

those7-14daysaftersurgeryand10healthyvolunteersfromSeptemberl999toDecember1999.Sampleswerestoredat.540CbeforedeterminationsofserunllevelsofCD44v5.PBLwereobtainedfrom31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sand10healthyvolunteersatthesametime.FormalinfixedandparaffmembeddedtissueswereobtainedfromSeptember1999toDecember1999andatotalof33gastriccareinomasand33adjacentnormalgas廿icmucosawereexamined.TissueexpressionofCD44v5ingas仃iccarcinomasandnormalgastricmucosaWasinvestigatedbyimmunohisto—chemistry.SerumlevelsofsCD44v5weremeasuredwithasCD44v5ELISAkitfBenderMedSystems,Vienna,Austria.).ThecontentsofCD44v5weredeterminedbymeansofFlow.CytometryinPBLof10normalcontrolsand31patientswithgastriccareinomabeforesurgery.Datawereevaluatedbvx2tcstandttestandanalysisofvarianceandcorrelation.StatisticalsignificancewasdefmedasP<O.05.

Results:TheexpressionofCD44v5couldbedetectedin69.8%oftumortissue,butWasnotdetectedinadjacentnormalgastricmucosa.CorrelationsbetweenCD44v5expressionanddifferent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istomorphologicvariablesareshowedinTable3.TherewasnosignificantcorrelationsbetweenCD44v5expressionandtumorsize,Laurenclassification,andgradeoftumordifferentition.Bycontrast,significantcorrelationswerenotedbetweenCD44v5expressionanddepthofinvasion.andlymphnodemetastasis.ThepresenceofCD44v5proteinWascorrelatedwiththelymphnodeinvolvementrate(theratioofinvolvedlymphnodestothetotalnumberofexcised).

SignificantincreasesofsCD44v5serunllevelswereobservedinthegroupof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s(medians36.308ng/m1)comparedtohealthycontrols(medians30.946negn'd)(Table4).WedemonstratedasignificantdecreaseinsCD44v5serumconcentrationsaftercurativeforgastriccarcinO/I/as,butnomarkedlydecreaseafterDalliativesurgery.CorrelationsbetweentheserumconcentrationofsCD44v5anddifferenthistomorphologicvariablesareshowedinTable6.ThereWaSnosignificantcorrelationsbetweentheserumlevelsofsCD44v5anddepthofinvasion,Laurenclassification,andgradeoftllmordifferentition.BYcontrast,obviouscorrelationswerenotedbetweentheserumcontentsofsCD44v5andtumorsizeandCD44v5expressionintumortissue.Inthisstudy,Patientsweredividedinto3groupsaSfollow:patientswithoutlymphnodeinvolvement,patientswithnode-positiveexceptdistantmetastasis,andpatientswithdistantmetastasis.Thesel'Ul/llevelsofsCD44v5inPatientswithoutlymphnodeinvolvement(medians30.974n∥n'd)werenotsignificantlyhigher,comparedtocontrols

(medianS30.981ng/wa)(P>0.05).However,theserumlevelsofsCD44v5inPatientswithnode-positiveexceptdistantmetastasis(medians39.811ng/m1)weremarkedlYhigherthanthosewitlloutlymphnodeinvolvement(P<O.05).TheserunlcontentsofsCD44v5inpatientswithdistantmetastasis(medians27.733n#m1)obviouslydecreasedcomparedtothosewithnode-positivewithdistantmetastasisfree(P<O.05).Inaddiction,wefoundcorrelationbetweentheseru/nlevelsofsCD44v5anddifferent叫CCstagesoftumor(Fig.61.TheserumlevelsofsCD44v5inthepatientsofstageI

weresignificantlyhi曲erthanthoseofstageI。俨<0.05).Fromh

stageIhtostageIV,theserumlevelsofsCD44v5inpatientswithgastriccareinomasgraduallydecreased.ThereWaSnot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serumlevelsofsCD44v5inthepatientsof

stageIVbandthoseofstageI。(P>0.05).Inthisstudy,themeanserumlevelofsCD44v5washigherinpatientswithdetectableCD44v5expressionintunlorcellsthaninthosewithoutsuch

expressionincasesofgastriccarcinoma.

ThecontentsofCD44v5weresignificantlyhigherinPBLof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beforesurgerycomparedwiththoseofhealthycontrolsf尸<0.01).ContentsofCD44v5inPBLwereobviouslyelevatedingastriccancerpatientswithnode-positiveincomparisontonode-negativepatientsfP<0.01).SignificantcorrelationswerenotedbetweenthecontentsofCD44v5inPBLof

withgastriccarcinomabeforesurgeryandtumorsize,andpatients

depthofinvasion.andlymphnodemetastasisanddifferentIUCCstagesoftumor(P<Q.05).

DiscussionandConclusions:

1.TherearesignificantcorrelationsbetweenCD44v5expressioninturflortissueanddepthofinvasion.and1ymphnodemetaStaSis.CD44v5expressionincreaSesintheCOUrSeofcareinogensisofgaStriccarcinoma.

2.naDpearsthatsCD44v5isrelatedto1ymphnodeinvolvementandstagesofdisease.AnelevatedserumlevelofsCD44v5maybeusefulaSanindicatoroflymphnodemetaStasisin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WemaybeabletousetheELISAtomonitortheserumlevelofsCD44v5inpatientswithgastriccareinomaafterremovaloftumorsasanindicatoroftheemcacyofthe仃eatments.TheserulnlevelofsCD44v5in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maybemarkedlyinfluencedbylymphnodemetastasisandimmunesystemactivitY,whichmaybederivedmainlyfromtumorcells.3.CD44v5inPBLmaybeusefulasametastaticmarkerandanindicatoroftumorburdenandprogressin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Itmaybeofimportantclinicalvalueinthediagnosisofmetastasisandiudgementofdevelopmentforthepatientswitll

10

gastriccancerwithanalysingthecontentsofCD44v5inPBLbyFlow—Cytometry.

Keywords:CD44v5,sCD44v5,metastasis,gastriccarcinoma,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immunohistochemistry,ELISA,Flow—Cytometry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5表达和血清中可溶性CI::V14v5含量与肿瘤转移相关性研究

引言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懒之一。目前对胃癌浸润和转移的治疗仍十分棘手。临床上—般以有无淋巴结转移来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但目前尚无理想的监测淋巴转移的生物学标志物,术前和术中手术者对转移的判断主要靠临床经验,但有些转移淋巴结不易发现,也可能有‘四&夥?性转移,使胃癌的根治性切除具有—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据Yasuda等研究发现:118例早期胃癌,其中16例(1496)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大小和粘膜下侵袭深度有关,并发=现.肿瘤组织学及肉眼分型与淋巴结转移率均无相关。提出早期胃癌选择性淋巴结切除应遵循以下原则:(1)≤1cm的肿瘤,可行曷部病灶切除(加);(2)l~4吼的肿瘤,行病灶切除加局部淋巴结清扫(D1):(3)>4an的肿瘤,行病灶切除加根治性淋巴结清扫(D2)。但当肿瘤粘膜下浸润达300u咀以上时,有必要扩大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而粘膜下浸润深度主要靠临床经验往往难以界定。这祥就难以把握根治性手术的范围。

另外,陈峻青等研究了胃癌转移淋巴结分型。将淋巴结大体分三型:(1)大结节融合型:淋巴结明显肿大,可如鸽卵大小甚或鸡卵大小,或数个淋巴结融合成团,周围有包膜。(2)小结节孤立型: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淋巴结肿大不明显,—般不超过黄豆大小、散在,易误认为正常淋巴结。(3)—般型:淋巴结稍肿大,常如小手指大小、变硬、色白。

结果发现:大结节融合型转移度最低。,平均转移枚数最少。小结节孤立型转移度最高,转移枚数最多。二者间有极显著差异(尸<0.01)。转移范围:各型转移淋巴结,第1,Ⅱ弛碡毒移i副以,但第1H站转移大结节融合型明显减少,而小结节孤立型明显增加【171。同样,主要靠临束经验-也难以判断淋巴结的性质。

由此.可见,寻戢监测淋巴结转移的客观的生物学指标显得非常重要。如啊早期发现转移以及术前如何正确预测转移的范围,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已成为当今肿瘤学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发现一些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和预后有相关性。其中粘附分子C1)44是关注的重点之一。

CI)44是分布广泛的多功能、多结构的细觫面跨膜糖蛋白。人CD44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E…,至少由20个外显子组戍,按表达方式分为:组成型外显子(10个)和变异体外显子(10个)。仅

合组成型夕卜显子的0),14转录子为标堆型Q)44㈣4s)。在Q)44s分子的胞l夕雠区(CD44基因第5和第6组威型外显子之间)括l入变异体外

显子转录片段,形成多种变异体(3)44分子@144v)【7】。(见图1)

标准型外显子(Standardcxons)

123451617181920≥国QQQ.。QQQ佾每

①弋沌矿。屯心烫矿@娟6l789101112131415

图lCD44基因结构示意图。人类基因外显子6(v1)包含终1E密码,cD4枷m中通常不存在)‘211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犬鼠癌模型中有研究证实C1N4v表达与转移相关¨】。从此,许多人报导CD44v表达与某些人类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其中CIN4v5和C194v6与结直肠癌和某些类型胃癌的肿瘤进展、转移和预后之间似乎关系密切",10j。

i丘噼来,血清中可滢j生CD44变异体(sCD44v)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关注。据报道胃癌血清中CIN4浓度与肿瘤转移及肿瘤负荷有相关性,血清中可漆洼tIN4含量可能是肿瘤负荷及转移的监测指标Ⅲ】。Martin等研究发现:与不伴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病人及健康人群相比,伴淋巴结转移者血清中sClN4v5及sCIN4v6水平显著升高,而前两者中均未见升高。另外,sCD44s在三组中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差异。sCl94v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1¨。但sCD44v确切的细胞起源尚不清楚。由于在弥漫型胃癌患者中肿瘤细胞表达CD44v6患者的sC944v6平均血清水平比无CIN4v6表达者高,据I虹人为sCIN4v也许与原发肿瘤的CD44v表达有关【u]。可是,基础实验研究发现:经抗原刺激所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地可表达CD44v而产生sClN4v“1,gc,舌4k;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应可能是sCIN4v主要来源。

我们推测:胃癌患者血清中sClN4v含量升高有可能是由于某种机制刺激升周血淋巴细胞活化而表达CD44v,从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脱落的sCIN4v增多所致。为此教』门设想采用流式细胞舣毋院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咆上CD44v5的表达,同时,应用走心tE,ISA法及免疫纽化技术分别检测血清中s(Y144v5、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CD44v5的表达。据袁们所知,应用流式细胞舣稽濒lj田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囝44v5的表达国内外尚未见报导。该方法简捷、迅速、准确。并进一步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CD44v5浓度与肿瘤细胞CI)44v5表达等纽织形态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流式细胞仪,

ELISA法殁免疾纽化拨术分别检-坝4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IN4v5表达、血清中sCIN4v5含量及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表逸隋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可能关系。(2)进一步探讨外周血CD44v5、sCD44v5以及瘤组织eI)44v5三者与临床病理参数(尤其是肿瘤大小、浸润深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度、淋巴结转移范围以及远处转移)之间可能关系。(3)探讨胃癌患者日中瘤切除前舌sCIN4v5含量变化的意义。(4)初步探讨sCIM4v5的可能主要细胞来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当今术前对胃癌的转移、疾病进展状况以及预后的准确评估还没有理想的生物学标志物。期望今后定量检测微量外周血中CIM4v5和/或sCl)44v5含量、结合病理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早期发现转移、术前能更准确判断转移、疾病进展状况及预舌,以便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指导治疗,改善预舌。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材料和方法

一、胃癌(D44v5表达的研究

1、标2--.33例胃癌组织标本均取自D99年9月一1999年12月本院胃癌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同时取相应癌旁正常胃粘膜(距肿瘤边缘5an以上),置于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随后制威石腊块。

其中男23例,女lO例;年龄32~76岁,平均56.73岁。有转移者25例,无。转移者8例。

2、单魄—抗为小鼠抗人(D44v5,—抗和SABC(小鼠IgG)试剂盒均购自博士德生物L程有限公司。

3、柱嘲0步骤:

(1)石蜡切片,56℃烘片扣12小时。

(2)石蜡切片4um厚,二甲苯脱蜡舌经逐级酒精入水,PBs洗(o.OM睁7.4,下同)。

(3)(4)(5)(6)(7)(8)(9)(10)

(11)(12)(13)396}城室温10分钟,PIB洗三次,5分钟/次。

微波炉抗原修复,按标准程序操作。

正常马血清封闭,置室温20分钟。

倾去血清,加入—抗(1:50),置4℃过祀o.01MPBs冲洗5黼3次。

加入生物素标记的二抗(1:100),置37℃x30分钟。

o.01MPBs洗涤3分钟k3次。

加入辣枢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1:100),置37℃x30分钟。

0.01MPI]S洗涤3分锹3次。

DAB显色,镜下观察控制显色。

苏木素复染。

16

4、阴?t拇lN:以不加—抗的空白组为阴性对照。

5、阳性对照:癌旁正常胃粘膜。

6、结果判断:

(1)阳性:细胞膜表面秘溅浅黄色至深褐色;

(2)阴性:细胞膜表面无染色或与阴性对照—致;

(3)半定量评估:以阳性细胞数分4个级别C18):(1)阴性:∞5%为一:(2)弱阳性:“35%为+;(3)中等阳性:36~>7095为++;(4)强阳性:>70}6为+斗气

7、数据处理:用SSPSforWIN95统计软件行t检验(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

二、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陛CD44v5含量的研究

1、病例资料:胃癌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75岁。有转移者31例,无转移者9例。正常对照组:健康志原者10例。

2、血清标本:自1999年9月~1999年12月期间,取本院40例胃癌患者术前以及其中17例术后(7~14天)血清标本,并取1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标芬,均储存于_50℃下备用。

3、试剂:sCI)44v5ELISA试剂盒为奥地利BerlderICedSystems产品,购自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4、检测步骤: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具佃主程如下:

(1)在经U)44v5寂抗人单i}.隆-刍t体龟磊炙的酶党.反应孔中,分别加稀释血清样泰,ON4v5标准品及测定用空白试剂(样品稀释液)各100ul。标准品用浓度20ng/m1CD44v5标准液倍比稀释6次,使标准系列浓度依次为10【19/ml、5rig/at、2.5ng/ml、1.25Ilg/ml、0.625ng/N、o.32r培/ml。

(2)各哥f再分别加『入曲HRP(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的City5单克隆莸林(二抗)各50ul。

(3)温控(20℃)摇来E100rlan孵育3个小时,以促进掖原扳林的

充分姑合。

(4)弃去孔内液体,洗涤液三次洗涤,轻拍干后各孔再分别加入1Ⅷ底物溶液各100ul,温控(2017)摇床E100rl:m置15分钟。(5)名由L中分别力叭100ul1MZ4f黻,终止酶显龟.反应。

⑥在酶免分析仪上以空白孔调零,45伪1m波长下分别读取标准及祥。扣孔吸光度值。

∽经统计分析,计算出各样本中CD44v5的浓度。

5、统计学分析:采用SSPSforWIN95统计嗽件行t检验(计量资料),f检验(计数资料)以及直线相关。ZO.05,考虑为显著『生差异。数据以均数(i)±标准差(s)表示。

三、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1N4v5含量的研究

1、病例资料:胃癌组: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平均年龄55.9岁。有转移者23例,无转移者8例。对照组:正常健康者10例。

2、标本采集:胃癌纽术前取外周静脉血2ml(盱素1:9橱j凝)。同样取正常健康者外周血2nll抗凝

3、测定方法:

3.1试剂:—抗鼠抗人C194v5,二抗丰抗鼠Ig舛7ITc(异硫氰酸荧光素)以及阴性对照鼠抗人IgD_FITC均购自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由E海试剂二厂生产(批号:980725)。

3.2血液样本的处理:肝素(1:9)抗凝的外周静脉血2ml,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2ml,离心,提取淋巴细胞分离层,PIN飘洗、收集细胞后,于两谈管中分别加叭100ul悬液,其一先后加叭10ul鼠抗.人CIN4v5和10ul羊抗鼠Ig睁干I咒离心,PN飘洗离?心后.弃上清液除去未结合的荧光献体,待E机。另—管为阴性对照,加入10ul鼠抗人IgG-F1112,其余步骤同前。

3.3流式细胞仪为FA(Y妇1ibur,美国BD公司生产。荧光检测,以对数放大,光散射数据存软盘。用Cellqust软件(美国BD公司)获取分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析-数据。

4、统计学分析:采用SSPSforwIN95统计软件行t检验(计量资料),f检验(计数资料)以及直线相关和Spearran等级相关。尸<o.05,考虑为显著性差异。数据以均数(i)±标准差(S)表示。

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危险因素

1.胃蛋白酶原I、维生素B12 维生素B 12 预测采血样10年后非贲门区肿瘤风险早于胃蛋白酶原I Miranti Eugenia H,Stolzenberg-Solomon Rachael,Weinstein Stephanie J et al. Low vitamin B12 increases risk of gastric cancer: A prospective study of one-carbon metabolism nutrients and risk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ncer.[J] .Int. J. Cancer, 2017, 141(6): 1120-1129. 2.在血清学风险预测系统:指标阴性(包括抗HP抗体、胃蛋白酶原阴性)的患者,根据HP 感染的与否分为两组,发现感染HP的患者组特点:年龄大,分化型癌,内镜可视化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蛋白酶原(PG)I / II比低于未感染HP组。在未感染HP组中,凹陷型癌占优势,PG I / II比高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癌患者。 什么是ABC分类系统,减少胃癌风险的假阴性评估 Kiso Mariko,Yoshihara Masaharu,Ito Masanori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in negative test of serum anti-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 and pepsinogen test: a multicenter study.[J] .Gastric Cancer, 2016. 3.Chen Xin-Zu,Sch?ttker Ben,Castro Felipe Andres et al. Associ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ith risk of colonic, pancreatic and gastric cancer: A ten-year follow-up of the ESTHER cohort study.[J] .Oncotarget, 2016, 7(13): 17182-93. 大型队列研究没有观察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萎缩性胃炎与结肠癌或胰腺癌的关联,但强调绝大多数非贲门胃癌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和CagA +幽门螺杆菌菌株感染相关 4.从胃癌高发地区移民的患者应 virulence factors such as Cag A, Vac A, and Bab A Kim Gwang Ha,Liang Peter S,Bang Sung Jo et al. Screening and surveillance for gastric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it needed?[J] .Gastrointest. Endosc., 2016, 84(1): 18-28. 5.幽门螺杆菌诱导的COX-2 / PGE2途径对中国人群胃癌前病变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用杀HP治疗和/或塞来昔布(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降低分级反应COX-2,Ki67 Miranti Eugenia H,Stolzenberg-Solomon Rachael,Weinstein Stephanie J et al. Low vitamin B12 increases risk of gastric cancer: A prospective study of one-carbon metabolism nutrients and risk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ncer.[J] .Int. J. Cancer, 2017, 141(6): 1120-1129. 6.恶性贫血的患者显著增加胃癌腺癌及其他癌症的风险 7.Chen Hai-Ning,Wang Zhu,Li Xiao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cannot reduce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dysplasia: 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J] .Gastric Cancer, 2016, 19(1): 166-75. meta证明根除HP不降低肠化和异性增生的患者胃癌的风险 8.目的:比较长期(6个月或更长时间)PPI维持治疗的患者胃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肠嗜铬细胞样(ECL)细胞增生和发育异常等胃恶性前病变的发展或进展:没有证据表明 Song Huan,Zhu Jianwei,Lu DongHao. Long-term 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 u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pre-malignant lesion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连续感染幽门螺杆菌16年的个体与清除感染并且在之后持续保持阴性的患者有

全面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

全面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早在197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认识到CAG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此病被定义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而在胃固有腺体萎缩的基础上同时伴有肠腺化生或上皮内瘤变者,更被视为是胃癌最为重要的癌前病变之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但尚不能与之完全等同。《黄帝内经》已有“胃脘当心而痛”、“痞”、“痞塞”等记载;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九种心痛”中也包括了本病。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治疗胃脘痛、痞满、嘈杂等症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临床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黏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CAG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AG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等多种因素相关。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若不及时治疗,1/3将发展为CAG。据报道,80%的中重度CAG患者体内可检测到Hp抗体。由于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可达50%~80%,我国CAG患者中Hp感染率可达58%,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因此,Hp感染对CAG患者的影响尤为重要。 2、胆汁反流。反流入胃的胆汁酸破坏了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出现腺体萎缩。用20mmol/L的脱氧胆酸钠对SD大鼠进行灌胃模拟胆汁反流,成功制备大鼠CAG模型证实了胆汁反流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 3、血管活性因子及细胞因子改变。血管活性肠肽(VIP)在CAG患者中明显减少,且随萎缩严重程度呈递减趋势。

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机率及预防

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机率及预防 据研究,有50%慢性浅表性胃炎会演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40%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会演化为肠化生,而8%患有肠化生的患者会演化为异型增生,而异型增生会演化为胃癌。 有报道,对萎缩性胃炎病人随访10~20年,发现其中有5%~10%的病人发生了胃癌,而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很少发生胃癌。 荷兰研究表明10年之内有不到2%的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病例发展成胃癌,萎缩性胃炎的五年随访期间,年癌变率为0.25% 。 到了肠化生阶段,胃癌的整体风险还是比较低的,癌变概率约5%左右。 对异型增生胃镜随访10年研究发现: 轻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为2.53%,中度为4%~8%,重度为10%~8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为9%,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74%。 因此,萎缩和肠化生有一定的癌变率,但癌变过程比较长,癌变机率也比较低,当病情进一步发展致异增生,癌变率就明显增高,由轻度异型增生到中度再到重度异型增生癌变机率快速上升。 有没有办法阻断它的癌变进程呢?有办法。 先来看两张图片:

上图:肠型胃癌的发生历经30年- 50年,漫长的时间(从浅表性胃炎至早期胃癌)中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或异时胃癌发生风险,应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根除。

上图:胃癌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目标是防止肿瘤发生,预防引发癌症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如化学,生物,物理等因素。 胃癌的一级预防,主要包括幽门螺旋杆菌(HP)的根除及抗感染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改善营养状况,适当增加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量,针对一些高发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要注意减少高危食品比如酸菜、酱菜的摄入,甚至不摄入。 此外,还要积极改善食品保鲜条件,多吃一些富含维C的食物,这可以阻断亚硝酸化合物在胃内的合成。 在胃癌高发区,居民有大量摄入腌制食品、咸肉、熏酱食品的习惯,这容易引发胃癌癌前病变,这对胃癌有一个慢性刺激的不良作用,这

胃癌早期筛查人群

胃癌早期筛查人群 文章目录*一、胃癌早期筛查人群*二、早期胃癌诊断标准*三、 诊断胃癌要注意哪些事项 胃癌早期筛查人群1、胃癌早期筛查人群 胃癌早期症状比较隐蔽,且容易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相混淆, 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诊治的最佳时期,一旦出现体重下降、腹痛、恶心呕吐、厌食和消化性溃疡等症状时,很可能已经进展至中晚期。因此,积极筛查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日本也是胃癌高发国家,但由于实行了全民普查,早诊率高 达70%。我国因为地域辽阔,实行全民普查不切实际,但如果对高危人群及胃癌高发地区进行筛查,能大大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 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 在我国,建议以下高危人群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有长 期胃病史的人群;40岁以上的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接受过胃 部手术的人群,残胃易形成胃癌;家族中有直系亲属为胃癌患者 的人群。 2、胃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需要多久 不同类型的胃癌,其恶性程度不同,病情的进展速度也不同, 比如胃部印戒细胞癌其恶性程度比较高,早期不容易发现,再次 病情进展比较快速,临床5年生存率比较低;而胃部高分化鳞状 细胞癌,细胞分化程度比较高,恶性程度相对比较低,病情就进展

比较慢,且治疗难度也相对较低,临床预后也较理想,这时从早期发展到晚期所需的时间也就比较长,而胃癌按照不同的标准也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类型的胃癌,比如低分化腺癌、未分化癌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胃癌恶性程度不同,癌细胞的发展速度不同,治疗方 法不同,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也大不相同。 3、胃癌的分期 胃癌分期的因素有三个:T,N,M。T指癌细胞在胃壁内侵犯的深度,未超过粘膜下层为T1,侵犯肌层为T2,侵及浆膜下为T3,穿透胃壁为T4,若未累及邻近脏器为T4a,否则为T4b。N指转移淋巴结的个数,无转移为N0,1-2个转移为N1,3-6个为N2,超过6 个为N3。M指的是远处转移,有为M1,否则为M0。 早期胃癌诊断标准1、患者是否要进行胃镜检查是要遵照医生的决定的:患者倘若咋生活中出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并且 以往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而近期又出现症状者,家族中有胃肠道肿瘤病史者,以及患有可在胃镜下进行治疗疾病者,均适合做胃镜检查。 2、胃癌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需要进行一些其它的检查, 如胃肠道钡餐检查、腹部ct或以前做过胃镜检查,进行胃镜检查时,患者必须要将检查报告和病理报告交医生参考。 3、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需要禁食一段时间,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检查,而时间把握最好是在十个小时左右。早晨检查者不吃当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随访(2020完整版)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随访(2020完整版) 摘要 慢性胃炎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分为萎缩性胃炎及非萎缩性胃炎,前者作为一种癌前疾病,在预防及筛查早期胃癌中都具有警示意义,应引起消化科医师的重视。笔者从诱因、诊断、高风险人群识别及随访等方面对萎缩性胃炎有关内容进行了简述。 慢性胃炎系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分类尚未统一,一般根据其病因、内镜所见、胃炎分布范围和胃黏膜病理变化等相关指标进行分类。目前临床通常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分为萎缩性胃炎及非萎缩性胃炎两大类[1]。胃癌在我国所有癌症中发病率高居第2位,而为我们所熟知的Correa级联学说中,即胃黏膜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逐渐发展为胃癌的过程,萎缩性胃炎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在预防及筛查早期胃癌中对我们具有警示意义。为了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癌前疾病,以下将从诱因、诊断、高风险人群识别及随访等方面对其有关内容作简述。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诱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过程有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在这其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Hp感染并非其发生的充分条件[2]。此外,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少吃蔬菜等对于萎缩性胃炎发生也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而在我国较为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胃

炎则是因为抗壁细胞抗体的存在导致的。 1.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 Hp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地域、人口种族和经济条件等,我国成人中Hp感染率高达40%~6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3]。已有许多研究提出Hp与胃癌发生有关。Hp感染可通过诱发胃上皮的炎症反应,导致胃黏膜结构和功能受损,在胃癌发生中起始动作用[4]。2018年美国的全基因组分析研究指出:高盐及缺铁等致癌微环境导致Hp菌株发生FurR88H基因突变,从而促进了Hp致癌[5]。此外,Hp长期感染引起的胃黏膜改变可导致胃内酸度降低,从而引起菌群失调[6],其中胃癌患者的菌群生物多样性下降,Hp占比下降,而其他微生物如亚硝酸还原菌在胃内的比例上升,产生更多的亚硝基化合物,促进胃癌的发生[4]。Hp感染与胃癌究竟有没有因果关系,仍有争议,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但是,Hp根除能够减缓炎性反应向萎缩、肠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的发展,我国一项针对山东临朐县人群进行长达22.3年随访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根除Hp能够显著降低胃癌发生率及死亡率[7]。最佳除菌时机仍不清楚,是否需在胃癌前变化(包括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发生前进行根除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 2.生活、饮食方式与慢性萎缩性胃炎: 来自我国的研究指出,吸烟、长期饮酒、高盐饮食、水土中微量元素比例失调、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经常食用腌制、熏烤、霉变和油炸食物等快

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周文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徐富星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教授 很多人一旦听说自己得了“萎缩性胃炎”就会非常紧张,担心自己会得胃癌。 其实,萎缩性胃炎分浅表和慢性两种,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浅表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与胃癌的发生关系比较密切。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人群有50%的人会得慢性萎缩性胃炎,但是仅有极少部分人会得胃癌。 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是几年十几年的长期演变、渐进的过程,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异型增生等才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而后经过肠化生、异型增生转变成胃癌,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因此最后走上这条道路。不要因为自己被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就过分担忧,两者虽然有关系,但是不是得了萎缩性胃炎就一定会得胃癌。 萎缩性胃炎有很多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等。而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和病理所见,定期检查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发现癌症的癌前状态。最主要是中、重度的异型增生,甚至可以发现早期的癌症。 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同时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根治Hp是治疗萎缩性胃炎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是相当复杂的过程,根据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针对地使用减少胃攻击因子的药物,如杀灭Hp二联、三联疗法及各种制酸剂。有针对地增加胃黏膜保护药物,即各种胃黏膜保护剂,有胃动力障碍的可用各种促胃动力药物,还有各种助消化酶制剂等。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症状甚至治愈,仅有极少部分人不注意保护,又没有严格治疗,病情会长期反复发作,长期不愈,且有异型增生,这部分人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胃癌发生的高危人群。 为了预防萎缩性胃炎癌变,首先,应该去除致病因素。避免食用对胃黏膜刺激性强的各种食物、药物,比如高浓度的酒和浓茶、过烫过热的食物,以及长期服用水杨酸等药物,必要时戒烟戒酒,烟酒虽然不会直接刺激胃黏膜,但会间接削弱胃黏膜的保护因素。其次,应该调整饮食结构,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6、叶酸等营养素的蔬菜和水果,对保护胃黏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和适当休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也是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一半左右

震惊!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一半左右 4月20日,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IGCC)在北京正式召开。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病例的一半左右,许多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中晚期的胃癌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机会一般低于30%。而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存活5年的机会超过90%。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对于胃癌高危人群要做规律的筛查,以免延误诊治。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我国专家学者将40岁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确定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包括: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曾经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胃肠道肿瘤患者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存在胃肠道肿瘤其它高危因素等。 此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部分胃癌有家族聚集倾向,其中遗传性弥漫性胃癌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突变的携带者一生中有80%的概率发生遗传性浸润性胃癌。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4月·长沙)》及《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对我国早期胃癌筛查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总结如下: 1. 血清学筛查 (1)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 PG是反映胃体胃窦黏膜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标,可被称为"血清学活检"。当胃黏膜发生萎缩时,血清PGⅠ和(或)PGR(PGⅠ与PGⅡ比值)水平降低。一般以"PGⅠ≤70 μg/L 且PGR≤3"作为针对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临界值。 (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目前常用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CA125、CA242等,但上述肿瘤标志物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率均低于40%,因此目前主要通过几项指标的组合进行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 (3)其他方法: 此外,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等也是常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血清G-17水平的升高可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血清G-17联合PG检测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Hp的血清学检测常与PG、G-17检测同时进行,此外,C13、C14尿素呼气试验是临床最常应用的非侵入性Hp检测试验。

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一)

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一)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而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着重讨论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以及健康饮食对萎缩性胃炎的益处。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饮食碳酸饮料刺激性食物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来越重,故有人认为CAG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本病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也有极少数病人无任何临床表现。由于本病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而CAG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饮食与CAG的关系 CAG的形成与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胆汁反流、免疫力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对证治疗。CAG患者的胃黏膜变薄,胃酸分泌减少,胃蠕动能力差,消化功能低下,营养吸收能力变差。因此,仅靠药物治疗不能完全奏效,应配合营养治疗。且本病的发生、发展与饮食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加强饮食护理和指导对预防和治疗萎缩性胃炎来讲是必不可少的。 1.1碳酸饮料与CAG 人们都喜欢饮用冰镇碳酸饮料。这是因为冰镇碳酸饮料温度较低,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喝起来更觉清凉爽口。最常见的碳酸饮料汽水其实只是一瓶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另外有糖和香料),把大约2~3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密封在糖水里,就会有部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在水中就形成碳酸,汽水给人的那种刺激味道就是因为碳酸的缘故。盛夏酷暑,汽水虽然能消暑解渴,但不能一次喝得太多,否则就会冲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消化能力和杀菌作用,影响食欲。大量饮用冰镇碳酸饮料,由于对胃强烈的冷刺激,可能引起腹痛,加重萎缩性胃炎。 1.2刺激性食物食物与CAG 禁食生冷辛辣及不宜消化的食物是萎缩性胃炎病人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因为胃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器官,我们吃的各种食物首先在胃内进行消化,刺激性食物很容易损伤胃黏膜,尤其是本来就有CAG的患者。 辛辣食物主要包括刺激性较强的辣椒、胡椒、芥末面、生姜、咖喱粉和刺激性稍弱的大蒜、花椒、大葱等。适量吃辛辣食物能够调节口味,增强食欲。然而,萎缩性胃炎患者则应忌吃辣食。辛辣食物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胃痛。 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和钠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电解质。钠和氯在肾脏被重吸收可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有利于胃酸形成,帮助消化。但是长期摄盐过多会出现胃肠粘膜被腐蚀而导致CAG,进而发展成胃癌。为了您的健康长寿,应掌握好食盐用量,吃清淡饮食。高盐可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出现CAG和胃黏膜上皮细胞发育异常的危险分别增加1.5倍和6.2倍,癌前病变的危险性也增加。 此外,炒饭、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各式甜点、糕饼、油炸的食物及冰品类食物,高脂饮食等常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应留意选择。 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有特异性,所以摄取的食物应该依据个人的不同而加以适当的调整,毋须完全禁食酸性食物。酸度较高的水果,如:凤梨、柳丁、桔子等,于饭后摄食,对CAG 患者不会有太大的刺激,所以并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1.3产气性食物与CAG

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临床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19T13:11:53.8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罗继章 [导读] 目前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生活质量。 罗继章 (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卫生院 430411) 【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替硝唑及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1次/天;替硝唑0.5g,3次/天;叶酸 0.1g,3次/天。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天;枸橼酸铋钾胶囊0.2g,3次/天。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也较小。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替硝唑及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炎萎缩性埃索美拉唑替硝唑叶酸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R5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235-02 目前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生活质量,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大部分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即慢性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内化生、上皮内瘤变而最终发展成胃癌[1],干预并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持续发展有助于降低胃癌发生率,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要注重保护胃粘膜,尽量逆转胃黏膜的萎缩病灶;且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故根治Hp使其转阴是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2]。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替硝唑及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8-65岁,平均为40.13±1.96岁。患者常有纳差、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腹部明显不适,且反复发作,易在进食时或进食后出现胃部疼痛,伴有上腹部压痛或反跳痛等阳性体征。患者均通过胃镜或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所有患者在接受此治疗前一个月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类型的抗生素。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状况、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1次/天;替硝唑0.5g,3次/天;叶酸0.1g,3次/天。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天;枸橼酸铋钾胶囊0.2g,3次/天[3]。所有药物均温水吞服,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1.3 效果评价 [4] 显效:患者的各种上腹部不适的临床症状消失,组织学示胃粘膜的萎缩病灶消失,不典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的病灶消失或者转为轻度;有效: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好转,组织学示胃粘膜的萎缩腺体有所减少,不典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的病灶程度改善;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病情恶化,组织学示胃粘膜萎缩、不典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的病灶均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的计算公式为[(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SPSS16.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4周后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观察两组治疗后通过胃镜和病理检查的组织学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4周后组织学结果观察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 26 16(61.54) 7(26.92) 3(11.54) 88.461 对照组 26 9(34.62) 5(19.23) 12(46.15) 53.85 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治疗中对照组有4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乏力2例;治疗组2例出现头晕,2例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但都较轻微,可自行缓解,不影响服药。2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化道疾病在中国居民所患疾病中比重越来越大,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其干预和阻断是降低胃癌发生率的重要途径。幽门螺杆菌为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已是国际上公认的事实,Hp通过粘附于胃小凹处释放毒素,从而引起胃壁的慢性炎症反应,长期炎症刺激使胃黏膜向萎缩性病变、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等进展,故根治Hp是治疗的关键一步,现多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替硝唑及叶酸的治疗方法,是因为:埃索美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通过减少机体活性氧化物的产生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而发挥强大的抗氧化作用,且起效迅速、作用持久,能显著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替硝唑是新一代的硝基咪唑药物,其中间代谢产物有修复胃黏膜的作用,本身作为抗生素抗菌力强、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能显著减轻胃黏膜炎症[5]。叶酸作为B族维生素,⑴可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和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而降低异型增生的发生率;⑵在体内被还原成四氢叶酸后,作为辅酶参与氨基酸的合成和转化,抑制机体内肿瘤细胞表达癌基因,这可能是叶酸能逆转萎缩腺体的机制;⑶叶酸参与DNA合成和修复过程,可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改善肠上皮化生[6]。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联合替硝唑及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组织学形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亦较小,是一种好的联合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胜.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 20(24): 3728-3729. [2] 王飞,于庆功,舒敏等.埃索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3,12(8):600-602. [3] 罗晓霞.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4例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 28(20): 3452-3453.

萎缩性胃炎不一定会转成胃癌

萎缩性胃炎不一定会转成胃癌 *导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较复杂,部分可能与吸烟、酗酒或用药不当有关;部分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发展而来;还有部分属自身免疫病,作为一种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进一步发生肠上皮的异常增生而癌变,癌变率与其病史长短和严重程度有关。…… 经常有一些患者,在拿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报告时,便愁眉苦脸、忐忑不安,担心早晚会转成胃癌。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慢性萎缩性胃炎必然发展成胃癌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较复杂,部分可能与吸烟、酗酒或用药不当有关; 部分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发展而来;还有部分属自身免疫病。作为一种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进一步发生肠上皮的异常增生而癌变,癌变率与其病史长短和严重程度有关。因此,确实有一部分患者可能走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肠上皮化生一不典型增生一胃癌”这条路。 不少患者被诊断为上述癌前疾病后,因担心癌变而思想负担沉重,整日忧心忡忡,这完全没有必要。胃癌的癌前疾病毕竟不等同于胃癌,这是两种不同的病理过程。大部分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经过合理、系统的治疗可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维持现状,只有很少一部分重度萎缩性胃炎,在经过较长时间后可以发生癌变,这主要见于有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病例。

有人曾对国内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结果10年之内有5人发生了癌变。这说明萎缩性胃炎癌变机会并不高。掉以轻心不对,但背上沉甸甸的思想包袱更不对,反而不利于治疗。尽管癌前疾病转变为胃癌的几率并不高,但也必须对其严加防范。首先,已经有上述癌前疾病的患者,要密切定期做体检。胃镜检查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一般一年一次,重症半年一次。胃镜检查时一定要送病理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典型增生。其次,加强对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治疗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最近的研究证实,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萎缩性胃炎患者,清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可使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 最后,防治萎缩性胃炎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还与您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关系密切。因此,坚定治疗信心,消除紧张心理,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才能将胃癌扼杀于萌芽之中。

白光内镜下发现早期胃癌的技巧(干货满满)

白光内镜下发现早期胃癌的技巧(干货满满) 教你如何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来源丨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断技巧图谱(修订版) (内容已获出版社授权发布) 我国的胃癌发病率与日本和韩国相近,但是,当前我国胃镜下检出的早期胃癌仅占全部胃癌的10% 左右,远低于日本(约70%)和韩国(约50%)的水平。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差异,除了无症状人群筛查率的不同外,与内镜医师的早癌诊断能力也有很大关系。由于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相比,内镜下形态有明显的不同,内镜医师如果对早期胃癌的认识不足,就容易造成漏诊(图2-3-1)。 图2-3-1早期胃癌漏诊病例 A. 病例1,初次胃镜检查,胃角小弯可见一凹陷型病灶,高度可疑早期癌,但内镜医师未注意到该病灶,未取活检; B. 病例1,3 年后该患者复查胃镜,发现胃角小弯进展期癌,活检病理示低分化腺癌; C. 病例2,初次胃镜检查,胃窦后壁可见一发白的凹陷型病灶,可疑早期癌,活检病理示轻度异型增生,但未密切随诊; D. 病例2,2 年后复查胃镜,胃窦后壁可见进展期癌,活检病理示印戒细胞癌; E. 病例3,初次胃镜检查,幽门口8 点钟方向可见一发红的浅凹陷,但内镜医师未注意到该病灶,未活检; F. 病例3,2 年后复

查胃镜,可见幽门口7 ~8 点钟方向进展期癌,活检病理示印戒细胞癌 白光内镜下发现早期胃癌的技巧 胃镜下检出早期胃癌包括发现病灶和诊断病灶两个步骤。发现病灶,即在内镜下“找到”可疑的病灶;诊断病灶,即通过对可疑病灶的内镜下形态分析,包括普通白光内镜、染色内镜、放大内镜、NBI 等方法,大致判定该病灶为良性或可疑恶性,然后对可疑恶性的病灶行活检,最终通过病理确诊。因此,在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是诊断早期胃癌最重要的第一步。首先是规范化的胃镜操作,要尽可能地看到全部的胃黏膜区域,不能留有视野上的“盲区”。如果根本就没有看到病灶,是不可能诊断早期胃癌的。 胃镜检查前,需要常规提前服用去泡剂和去黏液剂。泡沫和黏液的附着会极大地影响病灶的检出,对染色和NBI 放大观察也有不利的影响(图2-3-2)。笔者所在科室常用的方法是在胃镜检查前20min,让患者口服50ml 的西甲硅油+ 链霉蛋白酶混合溶液,然后在检查过程中视情况做进一步冲洗。患者在胃镜检查时,剧烈的呕吐和胃壁的挛缩也会影响病灶的检出,使用镇静药,如丙泊酚或咪唑唑仑(无痛胃镜检查),以及使用解痉药,如丁溴东莨菪碱、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或阿托品可以减轻患者的呕吐和胃壁挛缩。对有青光眼和严重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可以使用胰高血糖素替

胃癌的早期筛查

胃癌的早期筛查及内镜诊治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每4个因恶性肿瘤死亡的患者中就有1例胃癌患者。因此胃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疾病。胃癌的治疗效果与病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经治疗后90%以上的患者能够生存5年以上,而晚期胃癌患者,生存5年的几率不足5%。因此,如何早期发现胃癌,是改善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约半数患者可无报警症状(消化道出血、呕吐、消瘦、上腹部不适、上腹部肿块),所以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所谓胃癌的高危人群,就是指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胃癌的人,他们的胃癌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几倍,甚至近10倍。 以下符合第1项和第2-6项任一项者属于胃癌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或者等于40岁,男女不限。(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炎,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 2、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约10%的胃癌表现为家族聚集性,胃癌患者亲属的胃癌发病率较无胃癌家族史者高4倍) 6、存在胃癌的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高危人群的筛查呢? 如图所示,胃癌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及幽门螺杆菌筛选出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早期胃癌高风险者(该检测不针对食管癌、胃食管交界部癌),或直接进行胃镜检查。 胃镜下检出早期胃癌包括发现病灶和诊断病灶两个步骤。发现病灶,即在内镜下找到可疑病灶(局部粘膜凹凸、粘膜颜色变化、粘膜血管透见度差),然后通过化学染色内镜、电子染色内镜(NBI、FICE等)、超声内镜等检查鉴别是否肿瘤,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和范围。 我院引进的放大内镜系统,甚至可以通过对粘膜微小血管形态、粘膜表面微小结构形态的变化鉴别癌与非癌。

如何区分胃癌与胃炎

如何区分胃癌与胃炎 胃癌跟胃炎症状区别?如何区分胃癌与胃炎?很多人弄不清楚胃炎跟胃癌的区别是什么,有些人把胃炎误以为是胃癌,整天担心受怕,本来不严重的疾病,也会因为心理作用,持续恶化;有些人则把胃癌误当成胃炎,不把它当一回事,以为不严重,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建议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疑惑的,还是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最好。那么,胃炎跟胃癌有什么区别呢?如何区分胃癌与胃炎? 胃炎跟胃癌的区别: 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本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胃炎很好纠正和改善的,只要您祛除一些不良饮食习惯,积极改善个人生活规律和节奏,饮食上加以注意,或者配合一些治疗胃炎的药品,很快就会痊愈了。 胃炎和胃癌区别还是很大的,但是症状上一般容易混淆,需要借助于胃镜或者钡餐等相关检查加以区分,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进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症状见胃区疼痛,常为咬啮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也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疼痛,进食后可以缓解。上腹部饱胀感、沉重感、厌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瘦、贫血、水肿、发热等。贲门癌主要表现为剑突下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进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难;胃底及贲门下区癌常无明显症状,直至肿瘤巨大而发生坏死溃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时才引起注意,或因肿瘤浸润延伸到贲门口引起吞咽困难后始予重视;胃体部癌以膨胀型较多见,疼痛不适出现较晚;胃窦小弯侧以溃疡型癌最多见,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较早,当肿瘤延及幽门口时,则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幽门梗阻症状。 温馨提示: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假如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到专业医院进行X线钡餐、胃镜检查、B超等检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了解。另外,胃炎中有些疾病如: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还有可能转变为胃癌,所以,提早知道病情,提早治疗,才能更容易治疗好疾病。一旦确认自己患上了胃癌或是胃炎,理中散结消癌汤帮你清除疾病,还你健康。 相关阅读:日常生活中预防胃癌的十个小常识 虽然胃癌的确切病因不十分明确,但我们已经了解到相关发病因素,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应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进过烫的食物,以免刺激或损伤胃黏膜。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含维生素 A、B、E及β胡萝卜素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辨治思路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辨治思路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是消化科疑难病证,其病程迁延日久,难以治愈。本文通过对病因、病机及病理的分析,认为其发病主要机理为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瘀毒蕴结,治宜健脾养胃、理气化瘀、解毒散结。 Abstract: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ith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is a kind of difficult disease of digestive disease,with long course of disease and difficulty in cure. This article believed that the main pathogenesis was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qi-blood stasis and blood stasis poison accumulation by analyzing the causes,pathogenesis and pathology,which should be treated by nourishing spleen and stomach,regulating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detoxifying and dissipating stasis. Keywords: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nourishing spleen and stomach;regulating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detoxifying and dissipating stasis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腺体减少为主要特点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IM)与异型增生(ATP)属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故阻断逆转CAG及IM、ATP的进展,是治疗CAG及防止胃癌发生的重要措施。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从健脾养胃、理气化瘀、解毒散结探讨CAG伴IM、ATP 的诊治。 1 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乃基本病机 因CAG常见脘腹痞满,故可归于“胃痞”范畴。CAG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久病不愈,反复发作所致。若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劳倦内伤、喜怒忧思,均会伤及脾胃,使脾胃气机亏虚而出现运化失常。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饮食之消化、吸收、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慢性胃炎患者因长期致病因素影响,往往出现脾胃气虚甚至阳虚或胃阴亏虚。《张氏医通·诸气门》谓本病多为“脾胃虚弱、转运不及”。《丹溪心法·痞》又认为本病乃“脾气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为也”。CAG患者最常见症状是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少气懒言、倦怠消瘦或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表明脾胃气虚是本病最重要的病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脾不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脾胃论》有“元气虚弱,饮食不消、脏腑不调,心下痞闷”,正因为脾胃虚弱,其受纳、升降、运化的功能障碍,才出现上述一系列症状。此外,若兼有腹痛喜温喜按、口淡肢冷、身体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此为气虚兼有阳虚;若出现口舌干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乃病损及阴,致胃阴亏虚之证。从现代医学病理而言,CAG患者由于胃黏膜腺体减少,导致胃液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可视其为CAG阴虚证发生的重要机理。由此可认为脾胃气虚乃CAG的主要病机,在此基础上可兼有脾胃阳虚或脾胃阴虚,而单纯阳虚或阴虚者较为少见。故益气健脾是治疗CAG基本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机理;治疗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机理;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多年来一直是消化领域研究的热点,因为首先cag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是十分明确。目前认为cag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综合作用的、漫长的、多阶段、多基因的变异积累过程;其次cag的演变规律为“正常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已被大家所公认,cag已明确被定为癌前疾病,但目前临床上始终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研究方法的改进,近年来在cag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本文就cag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cag的发病机制及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cag的发生与hp感染、胆汁返流、免疫、年龄、高盐、过热、低维生素饮食及遗传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在的研究结果证实除上述病因以外下列因素也参与了cag的发病。 1.1 感染因素 1.1.1 hp感染 hp是cag的主要病因,hp的致病机制与其本身具有的粘附作用、分解尿素产生氨的毒性作用、hp的多种酶、自由基的损伤作用、感染造成免疫功能缺陷、感染时病人的年龄以及感染引起维生素c缺乏等因素有关。目前对于不同基因型的hp菌株的感染与cag的关系报道不一,有待进一步论证。van doorn[1]认为具有caga基因的hp菌株较其他基因型的hp菌株在cag的致病性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caga型hp感染者表达产生的caga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诱导宿主胃黏膜局部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实验发现胃黏膜活检标本中il1、il8表达增多,他们能使粒细胞和吞噬细胞聚积到炎症部位,启动炎症过程,并促使炎细胞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趋化因子、蛋白酶以及胶原酶,导致胃黏膜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胃黏膜腺体萎缩。而且另有报道caga型hp可以使胃黏膜组织cox2水平上调[2],cox2既是炎症过程的诱导酶,在肿瘤中有高表达,它是联系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纽带之一。因而caga 型hp与cag及胃癌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日本及我国的报道却认为vaca基因型的hp感染与cag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caga则与cag的发生关系不大[3],上述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与hp在不同国家、地区以及毒力因子的基因型不同有关[5]。 1.1.2 其他细菌、病毒感染sanduleanu[6]等报道长期应用抑酸治疗的病人可引起非hp以外的其它细菌感染,它对于胃体萎缩胃炎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如有双重感染可以显著增加胃体萎缩性胃炎的危险性。hirano[7]等报道eb病毒(ebv)dna在23/35的随机人群中检出,而在cag患者中检出率更高12/13(p<0.01),而且ebv感染对于cag向胃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故ebv在cag的发病机致中也应引起关注。 1.2 胆汁返流 胆汁返流导致cag主要是通过损害胃黏膜屏障引起,胃腔内的h+通过受损的屏障反弥散入胃黏膜内,刺激组织胺分泌增加,组胺又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并作用于血管h1、h2受体引起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胃黏膜有效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cag的发生。另外胃黏膜受损也会引起胃黏膜合成的胃肠激素―前列腺素e2(pge2)减少,它的减少可以加重胃黏膜萎缩,因pge2具有保护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黏膜血循环量的作用;其次胆汁返流可以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多,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加重胆汁返流。目前认为胆汁返流是独立的致病因素之一。引起胆汁返流的原因可能与高龄,胃动力减弱,吸烟等因素有关。hp并不是引起返流的病因[8,9],无论有无hp感染,胆汁返流的严重程度与黏膜炎症及萎缩的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肠上皮化生的严重度也呈显著正相关。 1.3 胃黏膜微循环的改变 有文献报道cag患者较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血流量(gmbf)明显降低。而胃黏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