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部分 高中生物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高中生物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高中生物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高中生物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学建议

一、必修一教学建议

1.做好模块式教学的整体设计

由于一个模块反映了本学科一个或一组的主题或核心概念;有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有学习、探究的相似的情境;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等,因此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要考虑的要点如下:

(1)本模块的教育价值凸显于哪些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

(2)本模块涉及哪些核心概念,它们应通过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来建立?

(3)本模块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应在哪些内容中重点体现?

(4)本模块的教学时数应怎样合理分配,哪些是学生可以自学的,哪些是需要教师指导的,哪些是必须讲解的?

(5)本模块的实验、探究、制作、搜集资料等活动,需要什么条件,每一项达到的目的存在怎样的区别,过程和方法的要点怎样?

(6)本模块学习过程中需要补充哪些课程资源,哪些课程资源是经过努力可以开发和利用的?

(7)本模块学习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做好练习和自我测评,是否有必要增加阶段性的、多样化的测评?

(8)本模块的哪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的重点是什么?

(9)本模块教学内容中有哪些是你不太熟悉的,如何有计划地逐一学习解决?

(10)通过本模块的教学,你准备在哪些方面积累经验,并尝试作理论上的概括和提炼?

2.把核心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

本模块每一节的“本节聚焦”和每一章“本章小结”,实际上都在唤起师生对核心内容的关注,前者是导学,后者是概括提高,教与学的过程始终要集中精力于此。

对核心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当然不应是静态的背诵和记忆,而应当在动态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和形成,并重在理解和应用。也不应孤立地去掌握,宜围绕着若干中心问题形成概念“串”。

3.切实保障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具体目标“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提出了11条“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这11项,比之义教阶段的要求,是颇大的提高和具体化。任何一个实验或探究活动都不大可能全部涵盖这些要求,因此,必须完成足够数量的学生活动。这些要求是对所有模块的学习而言,但是,应该看到,《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实验、探究活动远远多于其他模块,并为其他模块,特别是《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实验和探究打下基础。应当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

怎样才能保障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质量呢?下列各项应予注意。

(1)时间上要有保障。本模块教材安排的9个实验、4个探究,除“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外,都是可以当堂完成的。即使如此,仍占有相当大比例的教学时数。因此,时间上的保障,需挤压“讲授”的时数,一切能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应不讲、少讲、讲到点子上。

(2)实验条件的保障。本模块教材在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时,是以普通中学的实验室条件为依据的,所有器皿均为常备,只有药品一项,有所添加,多为染剂,应提前购买,如为节省起见,也可若干学校联合,或地区教研部门统一购进,分别使用。

(3)分好学生小组。本模块教材的实验、探究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要有能切实负责的小组长(经必要的培训更好),不同潜质的成员组合,每次的明确分工都很重要。在一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小组组成可做一次或两次变换更好。

(4)11项探究能力均匀分布。不能也没有必要每一实验或探究活动,项项都有要求,但应有侧重点,累积起来,每一项都有着落。小题小做,大题大做,各得其所。不要把问题复杂化、模式化以及为听课者、评课者表演。

(5)强化训练学生的弱项。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一学生,各项探究能力均有差异。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和作假设,或操作马虎不精确,或不善于处理数据,或不长于表达交流,等等。宜按实际情况,强化训练。

(6)要有计划地进行评价。平日教学可选若干(一个模块有2~3次即可)实验、探究的若干方面进行测评,作为平时成绩。模块教学的终结考核时,应有这方面的内容,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评价将能起到督促学生认真对待的作用。

(7)用好本模块的“科学方法”(以专框框出,并有主题)和“技能训练”。它都是为科学探究准备的,教材以细水长流的方式,给学生以更多的了解和练习的机会,这也有助于探究能力的提高。

4.认真对待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提倡多年,但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学科教学而言,仍存在着许多值得探究的领域。这里用“认真对待”的意思,就是提倡我们一起来研究。

通过基础内容的学习而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依赖于动手实践,“做”科学,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前面已经提到,不再赘述。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经常的途径。在基础内容的教学中,只要重视起来,无处不在。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最近的论著中提出创造性思维结构的六要素: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还指出:

·具有寻的(指向)作用的是发散思维──“一个指向”;

·具有明察事物的对立统一和进行联系、比较、整合作用的分别是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

──“两条策略”;

·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主体”。

5.追求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无疑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但广义地说,科学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有人称之为科学的文化功能。当我们区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时候,不能忽视它们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一面。在我们的教学中,这两者更是互相融合,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掩卷思量,这些与其说是科学素养,毋宁说是人文素养,或者说已互相交融、水乳难分。教育的功能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才的综合素质既需科学素养,也要人文素养。课程、教材、教学,作为教育的载体,也不可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生物课程、教材、教学是如此,其他课程、教材、教学也如此。

二、必修二模块的教学建议

要搞好模块的教学,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理解本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贯彻落实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还要了解本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愿望和发展需求,根据本地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益。

课程标准提出了七条教学建议──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下面仅针对本模块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补充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如何看待和处理本模块的地位对于本模块在整个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教师应当有清楚的认识。本模块既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又与其他模块有一定的联系。本模块的教学需要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基础,同时又为三个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打基础。《生物技术实践》中“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等课题,《生物科学与社会》中《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等节,《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等专题,都需要本模块的知识作基础。因此,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基础,适时提示学生回忆,做到温故而知新,从已有知识提出新的问题,又要考虑学习选修模块的需要,在本模块教学中夯实基础。此外,还应注意“到位而不越位”,有些本应在选修模块中学习的内容,在本模块就不宜过多扩展。比如关于基因工程的内容,本模块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都设有专门章节或专题,在本模块讲清楚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其应用即可,不要过多涉及技术细节,对应用范围的介绍也不求全面。

如何看待和使用教材这里首先是一个教材观的问题。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所使用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对于资源,使用者当然有取舍的权利。教材中的内容(包括知识性内容、活动、习题、讨论题、课外阅读材料等)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全部学习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完成具体内容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取舍,或有所增添,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这里所说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每一节的学习应当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阐明了本课程的目标,这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的教学还应当有更具体的目标。课程目标为制定具体目标指明方向,具体目标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具体目标是否恰当,关乎一节课教学的成败,也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具体目标的确定首先应当以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为依据。但是,具体内容标准与教材内容

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还要具体分析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的具体尺度。

以上说的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一般原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教材中每节都有“本节聚焦”,教师教学用书中每节也都列出了教学目标,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师确定各节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但不等于可以完全照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进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学目标不应该完全是事先预定的,也可以随着教学进程而自然生成。例如,关于伴性遗传,教材的“本节聚焦”是:“什么是伴性遗传?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伴性遗传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教材中主要介绍的是人类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如果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同学想知道除此之外人类还有哪些疾病或其他性状是伴性遗传的,那么,能不能将“列举人类伴性遗传的实例”列入教学目标呢?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同课程目标一样,教学目标原则上也应当有三个维度。知识目标容易确定,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准确把握。这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同知识目标不同,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达成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不可能靠一两节课一蹴而就,诸如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科学态度等目标,可能要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对此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进行适当的规划。(2)就一节课而言,在三个维度目标之中可能会侧重某一个维度,比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知识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初中内容的复习,因此知识目标要求不高,重点应放在情感目标上: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理解科学理论在促进人类文明前进中的作用;还要通过分析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局限性,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对待既有科学成果的正确态度。(3)有的节很难找出明确的能力目标或情感目标,可以当作隐性目标处理,避免牵强附会。(4)在实施过程中,三维目标应当融为一体。

表述教学目标的具体性一节课所能达成的教学目标是有限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切忌过于宽泛。比如,将目标表述为“培养思维能力”或“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显然过于模糊,这样就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如果表述为“进行演绎推理”或“分析实验数据”,等等,就比较明确、具体,指向性就较强。

提高教学目标的可检测性只有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表现出的行为,而不是心理活动,教师才能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而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尽量使用课程标准中列出的行为动词,如“举例说出”、“列举”等,避免使用“理解”、“了解”、“培养”等词语。

如何处理探究性学习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同样的知识内容,老师直接讲授知识与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相比,后者显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容易造成课时紧张的矛盾。怎样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呢?首先,应当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重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不仅是获得知识,而且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就是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原因。教学中应当尽最大努力贯彻这一条基本理念。其次,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学习方式一概排斥,对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接受式学习仍然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例如,关于减数分裂,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发现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是非常困难的,先由老师讲清楚这些内容,再让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固定装片,不失为可行的办法。此外,为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教师应当统筹规划,并且积极应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技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

如何处理科学史内容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关系本模块的特点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涉及科学史的内容很多。从内容篇幅上看,有时科学史的内容要多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表述。是不是科学史的内容比基本概念和原理更重要呢?教学中应该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二者不是对立和割裂的,而是统一的。介绍或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史,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仅通过实验证据和RNA病毒的内容,也能让学生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是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难以达到最佳效果。教材中先介绍“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让学生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竟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而不是DNA,这样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乐于分析相关实验证据,得出结论。其次,要将科学史当做供学生分析和讨论的材料,而不要让学生将科学史本身作为基础知识来记忆。这毕竟不是生物科学史课程,不能“为史而史”。此外,应及时对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归纳和梳理,不要让它们淹没在科学史的“海洋”中。

三、必修三模块的教学建议

要搞好本模块的教学,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理解本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贯彻落实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还要了解本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愿望和发展需求,根据本地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益。

如何看待和处理本模块的地位对于本模块在整个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教师应当有清楚的认识。本模块既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第一部分已作介绍),又与其他模块有一定的联系。本模块的教学需要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基础,同时又为选修模块──《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打基础。《生物科学与社会》中《人体的器官移植》、《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等节,需要本模块中免疫调节的知识作基础,《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一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生态工程》专题,需要本模块中的生态学知识作基础。因此,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基础,适时提示学生回忆,做到温故而知

新,从已有知识提出新的问题,又要考虑学习选修模块的需要,在本模块教学中夯实基础。此外,还应注意“到位而不越位”,有些本应在选修模块中学习的内容,在本模块就不宜过多扩展。比如关于生态农业和生态工程的内容,本模块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章节都有所涉及,《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又专门设有《生态工程》专题,因此,在本模块只要求学生一般了解即可,不要过多涉及工程技术细节,对应用成果的介绍也不求全面。

如何看待和使用教材这里首先是一个教材观的问题。过去很多老师都说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其实这是不恰当的。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所使用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对于资源,使用者当然有取舍的权利。教材中的内容(包括知识性内容、活动、习题、讨论题、课外阅读材料等)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全部学习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完成具体内容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取舍,或有所增添,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这里所说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每一节的学习应当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阐明了本课程的目标,这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的教学还应当有更具体的目标。课程目标为制定具体目标指明方向,具体目标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具体目标是否恰当,关乎一节课教学的成败,也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具体目标的确定首先应当以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为依据。但是,具体内容标准与教材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还要具体分析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的具体尺度。

以上说的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一般原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教材中每节都有“本节聚焦”,教师教学用书中每节也都列出了教学目标,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师确定各节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但不等于可以完全照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进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学目标不应该完全是事先预定的,而应随着教学进程自然生成。例如,关于《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教材的“本节聚焦”和教师教学用书中本节的“教学目标”都没有列入“激素的种类”,教材中介绍的激素只有促胰液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等区区几种。如果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同学想知道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重要激素,那么,能不能将“列举激素的种类”列入教学目标呢?如果有些同学想知道性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是否应当满足他们的愿望呢?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查阅资料。

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同课程目标一样,教学目标原则上也应当有三个维度。知识目标容易确定,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准确把握。这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同知识目标不同,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达成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不可能靠一两节课一蹴而就,诸如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科学态度等目标,可能要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对此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进行适当的规划;(2)就一节课而言,在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可

能会侧重某一个维度,比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节,知识目标要求不高,重点应放在情感目标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展开深入的讨论而达成;(3)有的节很难找出明确的能力目标或情感目标,可以当做隐性目标处理,避免牵强附会;(4)在实施过程中,三维目标应当融为一体。

表述教学目标的具体性一节课所能达成的教学目标是有限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切忌过于宽泛。比如,将目标表述为“培养思维能力”或“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显然过于模糊,这样就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如果表述为“进行演绎推理”或“分析实验数据”等等,就比较明确、具体,指向性就较强。

提高教学目标的可检测性只有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表现出的行为,而不是心理活动,教师才能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而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尽量使用课程标准中列出的行为动词,如“举例说出”、“列举”等,避免使用“理解”、“了解”、“培养”等词语。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个体水平的调节与稳态,内容比较抽象,如果仅凭教师讲述,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应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模型建构、思考与讨论等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

如何处理探究性学习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同样的知识内容,老师直接讲授知识与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相比,后者显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容易造成课时紧张。怎样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呢?首先,应当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重视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得知识,而且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就是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原因。教学中应当尽最大努力贯彻这一条基本理念。其次,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学习方式一概排斥,对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接受式学习仍然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四、选修一模块的教学建议

1.“学”围绕“做”

《生物技术实践》与所有其他生物课程的一大区别在于,几乎每个课题都要求制作产品。除个别情况外,产品均为物质实体,如葡萄酒、提纯的血红蛋白等。每个课题应围绕怎样做、怎样做得更好进行,即使是科学原理和实验技术的学习,也应围绕着“做”进行。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将“做”摆在核心位置,让“学”围绕“做”。

2.自学为主,指导为辅

《生物技术实践》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提倡自学和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基础知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环节都要让学生动起来,同时又要发挥好指导作用,注意进程控制,及时给予提示和指导,避免学生陷入无助或盲动的困境。

3.确定有效评价体系

《生物技术实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方法改进等多个环节。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评价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教材中提供的评价标准仅供教师参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形确定准确和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五、选修三模块的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的生物科学技术概念的教学

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揭示了一些新的原理、原则和规律,逐步建立了一系列的新概念。虽然,本模块并非生物科技的专业教育,但选修学生的大多数,是有志于生物科学类专业学习的。为了选择相关职业,为报效社会作准备,对新的生物科技概念的了解,对他们是重要的,也是能接受的。不应把本模块的教学变成泛泛的科普,或资料的搜集浏览。教学的过程固然要通俗易懂,学习的过程需要博览广记,但作为一门课程的学习,没有对基本概念(不论是科学的还是技术的)的理解和把握,将影响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

2.落实生物科学技术的历史和社会功能的教育

几乎每一个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都展示了科学的创新,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又催生科学的新进展,从而更广阔、更深入地影响社会生产、生活,乃至于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现代生物科技虽然只有50多年的历史,却甚为辉煌,且集中展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互动。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领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热爱科学技术;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尝试应用生物科学技术,参与个人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对生物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抱有社会责任感。这是对本模块教学的较高要求,应该是统率各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灵魂。

3.切实组织好讨论、辩论、综述等学习活动

由于不可能安排较多的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除少量的调查、实践等活动外,经常的是讨论交流,甚或辩论,还有查找并分析资料,撰写综述报告等。这些学习活动,切不可放任自流,需要精心安排与组织,一是要有时间保障;二是要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或创设讨论的情景;三是每次活动不宜雷同,从内容到形式要有新意;四是强化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也就是说要精选若干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重视这些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果。

4.充分利用活的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

这里说的“活”,就是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广阔的农村、牧区,就种植着转基因作物;进行着植物的组培;实施着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有些地方正进行着生态重建或生态农业。大中城市的近郊,也有许多设施种植或养殖。至于商品市场转基因的食品、药物逐渐在投放。而大众传媒几乎天天有涉及现代生物科技进展和应用的报道。所有这些,教师要做有心人,将其纳入到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去,现代生物科技不是“象牙之塔”,而是现实生活。在面向现实生活的同时,还要登临信息高速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这有利于现代信息素养的培养。

5.指导学生练习撰写综述报告

练习撰写综述报告,是本模块的重要学习活动,也是难度较高的练习,需要教师切实的指导,谨建议如下。

(1)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在本模块学习过程中至少要写1~2篇综述报告。要求是:既要做,又不可负担过重。

(2)每一个学生的选题可以随学习的进程,分期分批地确定。这就使学生在内容的选择和时间的安排上有一定的自由度,也使教师的指导工作,不至于过分集中而负担过重。

(3)综述报告不应该是复述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是在学习相关内容后,在其中某一方面的进一步拓展或引申,这才有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意义。

(4)综述报告的撰写方式应有基本的要求,如有明确的主题(题目不可太大),对主题的意义和价值的简述,层次清晰的内容、结论或讨论,主要参考文献或资料来源等。如果是以调查为基础的综述报告,则需要有调查方法和数据的处理等内容。

(5)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综述报告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并和学生交流。综述报告的成绩应成为学习本模块总成绩的组成部分。

(6)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学术报告会、墙报展示或编印成册等方式,进行交流。

第二部分本学期中学生物教学内容(教学进度)

二、高一生Array物教学进

度:

三、高二选修教学

进度

选修三模块部分

选修一模块部分

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一部分内容)

整改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下面是整理初中生物教学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篇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所谓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包括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学生家长,学校的管理层,也包括任课教师,甚至也包括学生。在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中,将语数外认为是大科,史地生是小科,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这样的分科意识是最容易导致连锁反应的,这样的反应也就造成了生物学科课堂上的弱势。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在一般的教科研活动中,生物教学也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每周一般每班2课时,多一点是每周每班3课时,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有些实验却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而流于形式。 我也经常听到有人说"生物你再学的好有什么用,中考也不考它。

""到高中我学文,更不用学生物了""就生物那点东西,我不学都知道",殊不知,生物学是21世纪的领先科学,即使你高中不学理,但在高中会考中依然会考生物,再说在初中生物学习中你将获得很多的知识和乐趣。 (二)师资不硬。自己有亲身体验,没教生物前感觉教生物很容易,教上了生物才知道,课堂上不敢多说话,怕自己误导学生。知识面的挑战,主要是对素质的挑战,并不是谁都能教生物,非专业老师与专业老师差距很大,需要付出更多。在我从事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的认识到了生物,说起来很简单但教好确实不容易,你在课堂上真的不能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除非你具备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然你说的话很可能就是对学生的误导,语言的严密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对生物老师要求是很高的。初中生物教师师资队伍很多是别科转过来的,并不是很专业,跟专业老师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专业的生物老师适应起来肯定更容易一些。 二、应对策略 (一)提高认识 1.理解掌握初中生物的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 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 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

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不同点连接的 DNA 双链单链 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 连接的 对象 2个DNA片 段 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 已存在的单链DNA 片段上 相同点作用实 质 形成磷酸二酯键化学本 质 蛋白质 3. “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中学生物教学论-期末总结》(刘恩山版)

《中学生物教学论-期末总结》(刘恩山版)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在这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生物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把看似没有趣味的课程讲得生动,让学生爱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达到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乐在其中,就能够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教学多年,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做出了以下几点努力。 (1)、增强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够专注,学习的速度会加快。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并付出努力。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也只有“乐”学,学生才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思维才会活跃,课堂知识才能高效率地掌握。

(2)、在课堂上,适当的介绍生物的背景是需要的,例如: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 事实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科学成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我的学生中有许多人进入高等学府的生物专业、医学专业学习,准备为21世纪生物科学的腾飞贡献毕生的精力。通过对生物的初步了解,可以使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生物,提高对生物的热情。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课堂反思性教学是生物教师把教育理论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篇一我作为今年刚调入洋浦实验学校的新教师,对于新课改不甚了解。第一次面对新教材,第一次面对新课改,以前的老经验有些显得过时了,所以我从开学一直在努力学习有关理论。尽可能找时间去听观摩研讨课,学习同事们的优点,吸取他们的长处,同时自己也上了两堂研讨课,得到了吴主任和夏组长的悉心指导,给我提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经常想起两位名师的指导,尽最大的努力在自己的备课、授课中贯穿新课改的理念。比如在引入新课的环节上,我改变了过去单一提问复习的方式,做了一些改变。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现象入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而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到学有可用,或通过一个科学家对某项研究的艰难历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与艰辛,或让学生先做试验,埋下伏笔,然后从分析试验中的疑问入手,疑问解决了,新知识也掌握了。 我在教学中努力贯穿着这样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多自学,独立思考,然后辅以讨论、交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料,但资料后设置的问题,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较难,所以我将原有的题目简化,分解为更简单的小问题,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对

以后学生无论面对高考,还是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解决都大有裨益。 在实验教学中,以往的做法是先讲步骤,演示过程,学生依着做。这样做,学生只是机械的重复,没有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到达实验的目的。我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实验前只交代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及注意安全的问题,其余的均由学生去学、去做,放手让学生操作。当然,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探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新课改,我只是一个学生,还在学习理论、摸索教学的过程中,有些疑惑,敬请指导: 1、以读代讲、以练代讲、以讨论代讲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吗? 2、学生的层次不一,自学自读、讨论学习,能培养所有同学的自学能力吗? 3、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学校开始倾向过程性评价,社会、家长认可吗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篇二有语云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作为一名刚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我担任五个班级的生物老师已经有半学期。这半个学期我曾经茫然,曾经沮丧,但是在有经验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我慢慢的进入了正轨。 以下是我个人对教学的几点反思:

例谈高中生物情境教学共5页

例谈高中生物情境教学 在我国,对情境教学的研究,是从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法实验正式开始的,缺乏深度和系统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王策三先生曾指出说:“我想,这不是说,情境教学已经完善了……情境教学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必然会不断有新的发展。”虽然情境教学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高中生物情境教学一定会得以完善。 一、创设问题情境 要使学生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探究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想问”。例如,“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在导言中,我首先提出:“有性生殖过程中,两性生殖细胞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是有丝分裂?假若是,以人为例,结果会怎样?”接着,引导学生根据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分析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学生很快发现:若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均为46条,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则为92条,增加了一倍。这样将会直接导致生物前后代遗传性状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显然,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并不是通过有丝分裂。这个时候,学生也同时发现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问题,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教师此时要抓住时机追问:“要保证子代与亲代保持染色体不变其关键是什么?”学生很容易答出:“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减半”。教师及时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把课堂和时间让给学生自主探究,适时给学生一些指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

结,构建并完善新的知识结构。 二、创设生活情境 如果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的话,生物学科的生活性更强更直接,生活是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基本来源,也是学生生物学知识的最大应用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完整的利用我们生活中的生动具体的事实、问题来呈现教学情景。例如,讲到免疫的时候,我们可以创设儿时去医院打防疫针的情境;讲到病毒的知识,我们可以创设SARS流行时的情境;讲到呼吸作用,我们可以创设运动、减肥等学生比较熟悉又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进行引入。当然也有些知识,距离学生比较远,对于这些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创设情境。克隆人的伦理问题,学生可能很多观点不能理解,那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如果我们班每个人都有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克隆的自己,你将会怎样看待克隆的自己,怎样看待你周围的人?由于这些现象都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所以学生在分析时,特别有兴致。随着一个又一个现象的解释,学生们深感学习生物知识的用处,当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时,又会进一步加深学生探索自然和生活的乐趣,知识与兴趣愿望形成了正反馈。这样的学习才是理想中的学习。 三、创设直观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借助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他们所不理解的知识。通过展示挂图、实物模型以及动植物标本或多媒体课件。再配以生动的语言讲解,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对学习信息的接受效应、运用视觉媒体的形象感觉,使学生感受到许多形象的生物学科知识。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三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高二生物选修三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生物虽然是理科学生的必考科目,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不牢,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涉及到以往的知识内容,经常出现漠然的状态;不过,由于已经是高二下学期,虽然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最少,但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有所增强;在课堂上能与老师互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本模块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属于高科技的内容,技术复杂且进展迅速,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介绍各种生物技术时,更侧重技术的生物学原理。关于各工程的具体操作技术则从简,不做重点,只让学生作一般性了解。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1.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的惟一依据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本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其中有若干重要方面是必须遵循的。它们是:以学习专题方式来呈现。即基因工程、克隆技术(本教材改为细胞工程,内容标准不变)、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尽管前四个专题存在互相联系与渗透的关系,但仍各自作为独立的专题来学习。具体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用行为动词表述)应予遵循。五个专题合起来,具体内容标准为17项。即在知识性目标上以了解水平为主;在情感性目标上以经历(感受)水平为主;技能性目标体现在活动建议中,主要是参观、调查、资料收集、交流讨论、专题综述等。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内容均属现代生物科技的前沿,已经很深了,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活动建议部分,只能加强,不应削弱。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在贯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上述三方面的原则要求下,突出以下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王利芬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3、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有效讲授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 第一篇:初中生物教学心得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比起我以前刚来上课时候的稚嫩,我现在上课确实是成熟熟练了很多,虽然生物是副科这种想法在以前就已经在学生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了,如何让学生也把这个学科当成正科认真来上呢?首先就要备好课,你的课备好了,内容充实又切合生活实际,自然就略胜一筹。然后就要让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并不是说你的课备好了去上学生就会感兴趣,关键是你上课的方式。我性格比较开朗外向,在这里我主要是添加了一些肢体语言,还有一些生活实际例子,还有一些小笑话,有时候也会搞一些小活动缓解课堂气氛。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不用再只是看那些枯燥的课本,兴趣自然会提起来,有了兴趣再让他们学习就轻松多了。 说到备课,自然要先明白教材的内容,然后开始研究学习目标、重难点。为了备好课,我也下了一番功夫,我会上百度看很多的教案还有ppt,认真学习每节课的内容,然后再把重要的内容抄写下来,在这里面,我也会寻找一些练习,以便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 其实生物是一项很有趣的学科,因为它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关系到大自然的一切生物,还有探索人类身体的一些奥秘,学生自然也会更感兴趣。而且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

里,既然学生感兴趣了,那我就要把他们这份兴趣发展成上课的热情。我的课堂也不是沉闷无趣,我会在上课的时候把一些内容讲得轻松有趣点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提问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是热情高涨。例如,学习《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一节的时候,本来内容是很枯燥难懂的,但是我就在课前先给大家猜了一个谜语:胸中有个大桃子,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学生猜出谜底之后,我就借着这个谜语来讲授心脏的有关知识: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啊?心脏的大小是多大啊?心脏的外形像什么?心脏是如何工作的,难道它在我们心中是永远不停的跳动的吗?通过这个谜语学生还没开始看课本就懂得了很多。最后上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后,我就用了一首口诀帮助学生巧记忆今天上课的内容:人的心脏在胸腔,形态恰似桃子状。里面共有四个腔,下为心室上为房。左右不通上下通,动脉连室静连房。房室之间有瓣膜,血液倒流可预防。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竟然都很喜欢这首口诀,而且竟连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到最后也能背出几句出来,所以那时候我很感动,觉得我是成功了。再例如,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节的时候,我讲完尿液是如何形成的之后,我就会对学生说,现在让我们来当一下医生,给几个病人看看病,学生的热情就上来了,对于问题也是非常的感兴趣。 虽然课上得是比起以前进步,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后我会努力做到: 1 、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把握

(推荐)高中生物必修一全部教学反思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反思 本节是高中生物第一节课,所以非常注重原有生物学知识的回顾和学习兴趣的引导。由于没提前做好学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加入更多的讨论,提供很多学生讨论和发表自己见解的部分。在教学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虽然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并没有把生物当“当主科”,但很多人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比如让学生讨论回顾初中学的实例一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等等;二是不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多举例子,让抽象知识具体化;三是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性认识后总结细胞在其中的作用,从而体会“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教学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教材设计,先从细胞结构入手,再进入非细胞结构的讲解,想用这样的方式更加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从细胞到构建生物圈的过程。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上认识细胞,并且感觉到细胞是真实存在的。多引导学生举例,加深学生印象。让细胞这个学生没有触摸到的东西,真真实实的展现出来。 在学生牢固建立了“细胞”概念后,补充一些非细胞结构,强调这些生命也离不开细胞。最后落实到,无论是细胞结构生物还是非细胞结构生物,都离不开细胞。 一节课下来,虽然没有完成课本的全部教学内容,但是很明显感觉到了学生基础各异,但对生物还是很感兴趣的,相信以后会跟他们共同进步的。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反思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内容中有关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教学,我在授课的几天前就询问过学生“有没有使用过显微镜”,结果三个班的同学中只有五个是用过显微镜的,所以我觉得先帮学生复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学生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也能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显微镜的损坏。 我演示完显微镜的操作后,就请有兴趣的学生到讲台试着操作一下。有一个班的学生们面面相觑,很多人想去操作又不好意思,因为怕出差错,最后我指定一位平时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去操作,结果还没操作完就下课了。而在另一个班,却有学生主动大胆地到讲台去操作,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下课后都还有同学因为没轮到他操作显微镜而惆怅。我问那个上讲台操作显微镜的学生以前是否使用过,他却说没有。原来,他按照我课前的要求,利用周末的时间,认真地复习了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中“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内容,还根据实验册预习了使用高倍镜的有关知识。 从这件事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课前预习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能认真贯彻三段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的内容,所需课时为一课时。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就要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教材从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再到化合物,逐渐深入,让学生在微观层面上系统的认识细胞,从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开始累积成一个细胞的完整形态和结构。本节内容是学习本章及后续内容的基础。学生在初中积淀了部分生物及化学知识,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学生本身对探究细胞的结构是存在好奇心的,教师只要在必要的问题上对学生进行点拨,便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探究,从而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在这方面多给学生指导和启发,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堂课主要采用了问答式探究学习的方式,围绕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展开探究学习。在整堂课中,教师充当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最后得出结论,都是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讨论获得的。 本节教学应该重点渗透以下几点:①从元素水平就可以看出生物的物质性,以及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特殊性。②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③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据含量划分的,不可轻视微量元素的作用。另外,生物体中不仅仅都是必需元素,环境中的有些非必需元素也会进入到生物体中。 本节课既有授课内容,又要做实验,因此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要求,善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在课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尽量将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估计到,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学生也应该做好课前准备,预习实验,初步了解实验的原理及实验步骤,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内容多,新名词多,蛋白质空间结构较抽象,学生没有学习相应的有机化学知识,对羧基,羟基等很陌生,因此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整改措施】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篇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所谓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包括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学生家长,学校的管理层,也包括任课教师,甚至也包括学生。在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中,将语数外认为是大科,史地生是小科,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这样的分科意识是最容易导致连锁反应的,这样的反应也就造成了生物学科课堂上的弱势。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在一般的教科研活动中,生物教学也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每周一般每班2课时,多一点是每周每班3课时,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有些实验却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而流于形式。 我也经常听到有人说“生物你再学的好有什么用,中考也不考它。”“到高中我学文,更不用学生物了”“就生物那点东西,我不学都知道”,殊不知,生物学是21世纪的领先科学,即使你高中不学理,但在高中会考中依然会考生物,再说在初中生物学习中你将获得很多的知识和乐趣。

(二)师资不硬。自己有亲身体验,没教生物前感觉教生物很容易,教上了生物才知道,课堂上不敢多说话,怕自己误导学生。知识面的挑战,主要是对素质的挑战,并不是谁都能教生物,非专业老师与专业老师差距很大,需要付出更多。在我从事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的认识到了生物,说起来很简单但教好确实不容易,你在课堂上真的不能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除非你具备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然你说的话很可能就是对学生的误导,语言的严密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对生物老师要求是很高的。初中生物教师师资队伍很多是别科转过来的,并不是很专业,跟专业老师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专业的生物老师适应起来肯定更容易一些。 二、应对策略 (一)提高认识 1.理解掌握初中生物的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2.提高重视程度。 学校的领导首先要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不能从领导的口中说出生物是小科的类似话语,加强对生物学科教科研活动,平时多走进生物课堂,从老师和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为老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其次是生物教师更要重视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己是学生最好的表率。老师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能唤起学生的热情,学生会在老师的感染下更好的投入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来。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马朝芬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中学阶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在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做好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自己经过多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实验目的要明确、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育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指导,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实验目的明确了,就会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行动才会有动力,实验效果就会很好。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做的准备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很好的满足本实验的实际需要,以便课堂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另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腹泻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把握每个“细节”。 实验教学是由一个个“实验细节”组成的,生物实验步骤是学生进行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每个“实验细节”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

初中生物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生物教师个人教学工 作总结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初中生物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匆匆而过,这一学期任教七年级六个班生物课,还兼任生物教研组长、生物实验员工作,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平时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认真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 二、教育教学方面 由于从今年这届七年级开始,生物学科的成绩将被纳入中考,生物课倍受重视,这对我们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今年又改用人教版教材,这就需要我们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把握三维目标教学。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 认真实施学校推行的“自学互助,导学精练”教学模式,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本学期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业务学习方面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及时组织教研活动,对学校实施的“自学互助,导学精练”教学模式进行交流探讨,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部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部教 学反思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反思 本节是高中生物第一节课,所以非常注重原有生物学知识的回顾和学习兴趣的引导。由于没提前做好学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加入更多的讨论,提供很多学生讨论和发表自己见解的部分。在教学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虽然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并没有把生物当“当主科”,但很多人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比如让学生讨论回顾初中学的实例一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等等;二是不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多举例子,让抽象知识具体化;三是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性认识后总结细胞在其中的作用,从而体会“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教学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教材设计,先从细胞结构入手,再进入非细胞结构的讲解,想用这样的方式更加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从细胞到构建生物圈的过程。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上认识细胞,并且感觉到细胞是真实存在的。多引导学生举例,加深学生印象。让细胞这个学生没有触摸到的东西,真真实实的展现出来。 在学生牢固建立了“细胞”概念后,补充一些非细胞结构,强调这些生命也离不开细胞。最后落实到,无论是细胞结构生物还是非细胞结构生物,都离不开细胞。 一节课下来,虽然没有完成课本的全部教学内容,但是很明显感觉到了学生基础各异,但对生物还是很感兴趣的,相信以后会跟他们共同进步的。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反思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内容中有关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教学,我在授课的几天前就询问过学生“有没有使用过显微镜”,结果三个班的同学中只有五个是用过显微镜的,所以我觉得先帮学生复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学生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也能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显微镜的损坏。 我演示完显微镜的操作后,就请有兴趣的学生到讲台试着操作一下。有一个班的学生们面面相觑,很多人想去操作又不好意思,因为怕出差错,最后我指定一位平时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去操作,结果还没操作完就下课了。而在另一个班,却有学生主动大胆地到讲台去操作,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下课后都还有同学因为没轮到他操作显微镜而惆怅。我问那个上讲台操作显微镜的学生以前是否使用过,他却说没有。原来,他按照我课前的要求,利用周末的时间,认真地复习了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中“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内容,还根据实验册预习了使用高倍镜的有关知识。 从这件事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课前预习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能认真贯彻三段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的内容,所需课时为一课时。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就要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教材从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再到化合物,逐渐深入,让学生在微观层面上系统的认识细胞,从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开始累积成一个细胞的完整形态和结构。本节内容是学习本章及后续内容的基础。学生在初中积淀了部分生物及化学知识,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学生本身对探究细胞的结构是存在好奇心的,教师只要在必要的问题上对学生进行点拨,便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探究,从而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在这方面多给学生指导和启发,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堂课主要采用了问答式探究学习的方式,围绕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展开探究学习。在整堂课中,教师充当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最后得出结论,都是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讨论获得的。

高中生物的课堂情境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3354141.html, 高中生物的课堂情境教学 作者:闫晗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47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中需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他们营造出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生物课程教学效率,让学生做到积极探索和直面应对。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情境 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植物、人类、动物等生理、构造、进化等的科学。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偏向记忆、实验和少量的计算。但是通过高中的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比较枯燥,实验的实际操作情况比较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问题情境教学的引用,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枯燥问题,灵活的运用问题的创设迅速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的拟定和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就高中教学现状和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实施展开分析,为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提供参考。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现状 高中生物作为理科综合,在目前的理综占据的比例为12%到15%。因为比例和分数的问题,学生并不太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另外高中生物的教学主要的计算集中在高中学习阶段的后半部分,前阶段的学习基本属于知识的记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专注度不统一。其次生物的实验教学缺乏实验的设备和基础,实际的实验教学很少,学生在后阶段的综合性生物学习中会有较大的困难。这些问题综合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 2.教师教学现状 高中的生物教学老师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主要还是靠口述和课堂授课为主。在前阶段的生物基础知识教学中,主要是硬性记忆教学的方式,学生的实际理解和记忆程度偏低。在生物计算的部分,比如:基因的遗传、突变、染色体等问题上,需要复杂的计算和比例的计算。教师主要是通过引导、案例计算演示等方式教学,由于本身的学科比例不大,加之学习兴趣的问题,学生在这一段的学习很难被很好的应用。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实施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近年来,中国的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生物学的关注日益增加。初中生才刚刚开始接触这一学科,这个时期的学习能够为后续生物学习奠定基础。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抽象的生物学理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生物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生物学习的效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从而全面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对生物课程不够重视,设施建设不完善 由于中学入学考试中初中生物学知识的比例相对较小,因此许多学校没有对生物学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只对生物学课程进行授课。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养成不注意生物学学习的心理。如果学生在心理上不重视生物学课程,将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将无法真正掌握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内容。此外,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对提高初中生物学的教学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学校并不重视生物学教学,这严重制约了学校生物实验设施的建设,致使教师无法通过实验教学辅助完成生物教学,无形之中降低了学生对生物课程学习的效率。

2.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单一 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步深入,为初中生物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渠道。但是,从今天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一些教师还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他们仍然以人工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主观学习的状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思想进行学习。这不仅难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使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状态下容易失去主动性,过多地依赖老师,难以提高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3. 没有正确进行实验教学,生物实验形同虚设 对于刚接触生物学知识的学生来说,生物学实验就像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充满了许多新事物。因此,学生对生物学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通过观察微观世界中的生物学现象。尽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但许多学生对生物实验感到很兴奋,停留在某些实验的表面,根本没有通过实验现象发现和探索生物知识的内容。这样就偏离了实验辅助生物教学的宗旨,生物实验也就变得形同虚设了。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生物本质的了解

高中生物选修三教学计划

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本模块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属于高科技的内容,技术复杂且进展迅速,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介绍各种生物技术时,更侧重技术的生物学原理。关于各工程的具体操作技术则从简,不做重点,只让学生作一般性了解。 二、教学方法及措施 教学方法以讲授、启发、探究、讨论、小组合作及引导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练习撰写综述报告等。具体措施: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备课应包括以下过程和内容:1.认真研读课标,把握难度要求。2.重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把握好基础性,避免教学变成泛泛的科普介绍或资料的搜集和浏览活动。本模块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胚胎工程的基本原理、单克隆抗体生产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3.重视图片和流程图的学习,多问学生为什么,加强理解和记忆。4.注重形成网络化和结构化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上课上好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做到: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2、教学内容必须正确。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4、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