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后打印张勤勤

最后打印张勤勤

最后打印张勤勤
最后打印张勤勤

摘要: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商业银行推出个人消费信贷服务。但由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时间短、速度快,并且人们信用意识薄弱,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没有完全建立,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及配套制度,使得个人消费信贷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隐患。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具有代表性的风险的成因,提出解决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建议: 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相关法律体系;完善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等应成为防范信贷风险的基本思路。

关键字:个人消费信贷;分析;解决建议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与解决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金融资产有了较大的增长,个人信用需求旺盛“信用消费”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随着消费信贷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和消费信贷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而且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个人信贷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主要包括:个人住房信贷、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个人信贷业务迅速发展起来。其中,国家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是拉动个人信贷业务提升的主要原因。有的金融机构还开展了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业务。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为24127亿元,是1997年的140.3倍。但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着消费信贷总体规模仍然偏低、消费信贷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占绝对比例的现象。

二、我国个人消费信贷有哪些风险

(一)个人消费信贷风险

在银行发放消费信贷的过程中, 银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 既有已暴露出来的现实的风险, 也有潜在的风险。

1、消费信贷中的现实风险

(1)借款人信用风险

传统的信用风险被理解为违约风险,即借款人因为外在或自身的种种原因无力履约的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更多地指借款人失信,承约信用丧失而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借款人对借款行为不负责任、没有按时偿还贷款的责任心或者是有意隐瞒真实目的、骗取贷款的欺诈行为。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因客户的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亿元。

(2)借款人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是指借款人由于某种预料不到的原因失去支付能力, 导致银行本息受损。如在东南亚地区,1997 年金融危机后许多职员失去工作, 致使无法按期归还房屋贷款。由于

我国住房贷款开始时间较短, 现在这一风险还不明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事人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 这一风险会逐渐增大。

(3)欺诈风险

欺诈风险是指借款人隐瞒真实情况而从银行骗取贷款。现在到银行申请住房贷款,存在着假按揭的情况。个别借款人由于债务缠身到银行申请按揭,然后用贷款来偿还旧债。当银行需要还款时, 借款人无力还款, 只有拖欠。

(4)抵押物风险

银行为确保自身的安全,一般对个人发放消费往往要求提供抵押物,由此会产生各种抵押物风险。抵押物风险具体包括:抵押物产权风险和抵押物处置风险。目前由于我国有关规章制度尚不健全,许多财产产权并不明晰,而且在实际中还存在着多头抵押、假证抵押等现象,因此一旦发生纠纷,银行就不能顺利处置抵押物, 从而遭受经济损失。我国当前的消费信贷中,这类风险较为突出。抵押物处置风险。国外银行经常通过拍卖的方式处置抵押物,而我国拍卖市场不发达,抵押物变现能力差,使银行不能安全及时收回资金。抵押物不可抗力风险。指抵押物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件而受损,从而使银行失去物质保障的风险。

(5)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政府的金融政策或相关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出台,引起市场波动,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而法律风险通常指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或各类交易中违反了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原则或者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依托和保障所引发的风险。另外,如对期房抵押是否属于物保无明确规定,由于期房借款人违约,银行扣收保证人保证金时,保证人以为按照担保法第28 条规定,银行应先处理抵押物,不够部分再由保证人承担,而银行多以期房抵押的特殊性及事先与保证人订过协议为由,拒绝保证人请求,从而导致纠纷。

(6)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信息系统滞后,加之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无视信贷资产风险,违规操作,盲目发放贷款,由此造成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

2、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

消费信贷一般期限较长,经济形势的变动对其影响较为敏感,贷款银行存在的潜在风险也较大,主要有:

(1)利率风险

目前我国银行发放贷款一般都采用固定利率,而且期限又较长,而我国目前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已是历史最低点。一旦经济复苏,中央银行提高利率水平,届时银行经营成本提高,而贷款继续实行固定利率,维持原来的较低水平,这必然会使银行利润减少,甚至可能出现负值。

(2)流动性风险

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信贷等主要消费信贷期限都比较长,而银行负债的期限相对较短,在允许银行参与的资本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情形下,银行无法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建立融通长期资金的渠道,从而出现存短贷长的现象,不能实现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合理对称。当前整个经济不景气,银行资金较为富裕, 此问题还不突出,一旦经济复苏,社会对资金的需求量就会急剧增加,那时银行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三、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银行自身管理体制薄弱。

从银行内部来看,一方面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个人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另一方面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这种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不健全。

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个人消费信贷法》各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经济合同法》以及一些人民银行出台的办法对个人消费信贷进行管理。其针对性不强,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

(三)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

我国尚未建立起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状况不透明。目前,我国虽然开始建立个人征信系统。但是尚未建立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缺乏较好的调査个人资信的有效手段。

(四)抵押物变现难度大、费用高、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分散。

单笔贷款数额小、业务量大、操作环节多、交易成本高。当个人消费贷款中出现不良贷款时,由于我国商品交易二级市场还不完善,导致商业银行将抵押品变现时,需经历重重环节、层层收费,造成商业银行物力、人力的耗费。

四、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解决建议

目前, 银行在发放消费信贷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风险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此项业务的发展。发展消费信贷不仅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需要, 而从国外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来看,此业务也是构成银行信贷资金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银行发放消费信贷,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轻银行风险,具体讲:

(一) 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不同于对企业的贷款,贷款对象既分散又缺少组织保障。从银行来讲要慎之又慎,坚持贷款手段的完备性。但对消费者来讲,由于贷款条件太高,手续过于繁杂,对它只能望而却步。金融机构和居民在内需上不能互动的矛盾集中于信用二字。要启动消费信贷,必须在全社会倡导信用,只有建立起有保障作用的信用制度才能将商家、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结合起来, 形成互惠互利、互相制约的机制。从我国的现实看,首先要实行存款账户实名制,这有利于调整每个人的真实财产状况。其次,各商业银行应在目前信用卡客户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个人客户信用信息系统和个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在此基础上,由人民银行牵头, 实现各银行之间个人客户信用信息的交流,并发展与税务、法院等机构的信息交流。另外,可借鉴国外的经验,组建地区性、全国性的个人信用调查公司,从社会各方面搜集个人信用信息,并有偿向社会各方提供服务。例如在上海,已经开始了个人消费信用联合征集试点工作。首先其成立了有政府背景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 它从金融、司法、工商、税务等部门采集有关个人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这项工作的实行,一方面可帮助银行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减少了违约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迫使人们要保护自己的信用,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相关法律体系

1、是要将消费信贷列入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特别是经济、金融法律体系中,从总体上加以规范和完善,要尽快对《担保法》、《合同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等相关经济、金融法规中的有关消费信贷条款进行相应修改、完善和补充,尽量简化手续、降低费用、放宽条件,使之有利于促进和规范消费信贷的发展。

2、是要根据消费行为和消费信贷行为的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让居民有参加消费信贷的积极性和还贷的约束性,让银行有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动力和责任感,形成“居民对银行有信心,银行对居民能放心”的良好格局及“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秩序。

3、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抵押贷款担保制度、医疗制度等相关

制度,从而分散和共担个人信用风险。

(三)完善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必须严肃信贷纪律,责任明确到位,一旦出现问题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贷前要严把信贷入口,有规划地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严格规范各环节操作流程。在审核贷款申请时,主要侧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个人信用记录、个人负债比率、个人保险等。抵押担保并非万全之策,抵押品也存在风险,要明辨借款人的实际收入水平。贷中,进一步明确各操作岗位的关键所在,规范操作,做到任务、权限和责任的统一。贷后,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跟踪监控。贷款发放后,银行要密切关注客户的还款动态,当有拖延现象时,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对于具有还款能力而故意不还者,从信函通知到口头通知、加收逾期贷款罚息,直至处理抵押物甚至诉诸法律。对于多次恶意拖欠贷款者,要将其列入“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贷款。对于贷款到期潜逃和下落不明的借款者,应让公安等有关部门协助查寻。

1、保险。保险可以弥补由于消费者个人财产量和收入水平的有限,而导致的风险吸收能力的不足,同样可以弥补由于个人消费者行为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大量风险。

2、担保。担保是另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化风险转移机制。在消费者不能按期偿还其债务时,担保人将承担其偿债义务,降低了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

3、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的融资工具。通过推行个人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从而,有效地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众多的风险投资者,使信用风险在总量上得到控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表明,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健全的法律规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周密完备的信用体系和适应个人消费信贷的商业保险制度等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不够成熟,但速度快,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变量。相信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规避风险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①张亚珍.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商业研究,2011.

②俞艳.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金融论坛,2010.

③魏凡.《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陕西金融》2009.

④谢渡扬. 略论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 金融研究,2010, (1) .

安全教育最后一课教案

2018年春季学期校长安全教育最后一课 讲话稿 时间:2018年6月29日 地点:铁石乡安乐小学操场 主讲人:刘波 教育目的: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做到居危思安、防患于未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春节和寒假。 教育重点: 使学生清楚假期中哪些事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课前准备: 1、搜集以往在春节和寒假期间发生的不安全事例。 2、师生拟定假期安全注意要点。 课时:2课时。 教育过程: 一、讲明安全守法的重要性,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谈话引入:同学们,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期快要结束了,同学们盼望的寒假即将到来,在假期中你们不仅有了更多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来放松一下,而且还要过欢乐喜庆的春节,你们可以走亲访友,可以穿新衣……总之,这一段时间是你们一年中最轻松、最愉快的日子。但是这期间最容易发生一些不安全事故。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讲

一下曾经在这一期间发生的一些不安全事例。 2、介绍在以往寒假和春节期间发生过的不安全事例。 案例一:一名少年在游戏厅玩时,因游戏厅失火无路可逃而丧生。 案例二:一名少年在燃放鞭炮时,一男孩被炸伤眼睛。 案例三:一名少年在河上滑冰,一个小孩不幸溺水。 案例四:一个小孩横穿马路,被车撞伤。双腿断了,终身残疾。 案例五:一个小朋友在家中看电视,自己插电源不幸触电。结果当场身亡。 3、小结:从以上几件事例中,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在寒假和春节期间如果放松警惕,如果不懂得自我保护,就会酿成大祸,令自己和家长悔恨终生。因此,同学们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都要做到不安全的事不做,不安全的地方不去。 二、具体的安全措施。 (一)在家中 1、不要接近和随便触摸带电物件,以防触电。 2、不要动燃气灶、热水器等,以防烫伤或引起火灾。 3、不能沉迷上网和玩游戏。 4、不许参与迷信赌博及不利身心健康的活动。 5、不看黄色书刊、影视片和不健康网页。 6、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防止食物中毒。 7、不准玩火,不燃放烟花、鞭炮、爆竹等。 8、保持室内通风,不把蜂窝火放在卧室里,以防煤气中毒。 9、不走高爬险,不到山塘、水池、河边、深坑、山洞等危险地

秋季学期安全教育最后一课教案

2017年秋季学期校长安全教育最后一课 讲话稿 时间:2018年1月3日 地点:团结小学操场 主讲人:张丽 教育目的: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做到居危思安、防患于未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春节和寒假。 教育重点: 使学生清楚假期中哪些事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课前准备: 1、搜集以往在春节和寒假期间发生的不安全事例。 2、师生拟定假期安全注意要点。 课时:2课时。 教育过程:

一、讲明安全守法的重要性,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谈话引入:同学们,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期快要结束了,同学们盼望的寒假即将到来,在假期中你们不仅有了更多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来放松一下,而且还要过欢乐喜庆的春节,你们可以走亲访友,可以穿新衣……总之,这一段时间是你们一年中最轻松、最愉快的日子。但是这期间最容易发生一些不安全事故。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讲一下曾经在这一期间发生的一些不安全事例。 2、介绍在以往寒假和春节期间发生过的不安全事例。 案例一:一名少年在游戏厅玩时,因游戏厅失火无路可逃而丧生。 案例二:一名少年在燃放鞭炮时,一男孩被炸伤眼睛。 案例三:一名少年在河上滑冰,一个小孩不幸溺水。 案例四:一个小孩横穿马路,被车撞伤。双腿断了,终身残疾。 案例五:一个小朋友在家中看电视,自己插电源不幸触电。结果当场身亡。 3、小结:从以上几件事例中,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在寒假和春节期间如果放松警惕,如果不懂得自我保护,就会酿成大祸,令自己和家长悔恨终生。因此,同学们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都要做到不安全的事不做,不安全的地方不去。 二、具体的安全措施。 (一)在家中

语文教案-最后一课

语文教案-最后一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踱来踱去挟郝叟捂懊悔惩罚赚钱 钥匙祈祷哽督学膝头小弗朗士气氛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惩罚征发祈祷诧异宛转哽咽惨白 3.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和结宁匙帖强背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小说的背景

2.了解小说的作用 3.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几种方法:学习通过心理、语言、行动和外貌描写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4.了解小说的特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5.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情感目标 领会小说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把故事安排在沦陷区里的一个小镇上,写的是一个学校的一堂课,主人公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老师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他们最能代表法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情感是全体法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显得更加真实和深厚,文章也更富有感染力,以致成为不朽的世界名著。 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地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的题目是“最后一课”,意思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这标题不仅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二、思路结构 文章以“我”——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来串联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 第一部分(1-6段),描述了小弗朗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7-23段),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表现出的爱国热情。

《最后一课》教案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教案教学设计《最后一课》教案教学设计 [课型特点] 以指导朗读为途径,理解小说的含义,并学习小说 朗读的一般方法。 [朗读知识] 朗读小说,非常重要的是在朗读时,头脑中要有鲜 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是以小弗郎士的口吻,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叙述故事情节的,所以对小弗 郎士这个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是朗读成功的关键。 此外,要掌握住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和发展的脉络。 把握每一部分的感情基调,来确定语气的基调。在朗读 句子的时候,又要注意重音和停顿,把句意的着重点突 出出来,语句还需连贯、自然。这就需要思维活动像流 水一样连贯流畅。 [朗读方法] 一、让学生熟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做到能不看书,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把故事完整地述说出来。 二、以第—一段为例,体会朗读语句的重音和停顿。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请同学读课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就比较自然地掌握了朗读的重音和停顿。 教师问:那天早晨,你是按时到校的吗?

学生读:那天早晨,我去得很晚, 教师问:你去晚了,不怕韩麦尔先生骂你吗? 学生读: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 教师问:你只是怕去晚了先生骂你吗? 学生读: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 教师问:问你分词有什么可怕的呢? 学生读: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教师问:那你该怎么办呀? 学生读: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教师发现哪些地方学生朗读时重音和停顿处理得不当,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调整。 三、模仿其他人物的语言。如模仿铁匠华希特对小弗郎士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第一要了解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第二要理解人物说话的意图和心理,以及说话的口气。比如:华希特是个男性的铁匠,他喊住小弗郎士是他看到了布告栏上公布的命令:学校不许教学生法语。模仿韩麦尔老师自责的一段,就必须分析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说话时的思想感情。 四、对人物内心独白的朗读。声音不必过大,要把握住当时的心情。如: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兆。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1-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1-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 最后一课 第七课、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汉语的热爱。 教学重点:1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此文的背景和对热爱祖国语言是一种爱国的理解。 教学设想: 首先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正确区分故事情节的层次和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阶段,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表现,最后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社会意义。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字词、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训练复述能力、小说的结构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由奥运会引入爱国主义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爱国主义包含着荣誉感、自豪感、捍卫民族尊严,领土完整等情感) 二、简介背景及作者。(见书43页) ——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选材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反映沦陷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这“最后一课”中,使小说更具社会意义。都德,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其小说多以反映普法战争为主。 三、正字音 祈祷哽咽郝叟懊悔喧闹惨白 四、小说常识 1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2分类: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 3小说要素: 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A)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A) 领会以韩麦尔老师和小弗郎士为代表的阿尔萨斯人民 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思想情感这一阅 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表情朗读课文,提示学生边听边看,头脑中出现形象,要求学生记住故事情节。 2.请一位同学到台前复述故事情节(不许看书,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都可以。),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看他是否有遗漏的地方,然后加以补充或更正。 3.请同学说说韩麦尔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包括对他外部 形象的想象。参考答案:韩麦尔老师大概四五十岁,平时穿 着随便,上最后一节法语课时,他穿上漂亮的绿色礼服,系 上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绣边的小黑丝帽。这位老师平时对 自己要求不严格,常常让学生丢下功课替他浇花,他去钓鱼 的时候,干脆就放学生一天假。但是他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他恨不得把 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学生,而且很讲究教学方法,他带着深沉 的爱国情感用最形象、最有力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 怀,成为学生最难忘的一课。 4.再说说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学生。参考答案:小弗郎士

不是个很用功的孩子,他平时贪玩、幼稚,不大懂事,上课 也不能专心听讲。可是最后的法语课他却上得特别认真、专 心,而且对老师的教导领悟得很好,说明他很聪明,在幼小 的心灵中也有难得的爱国情感。他在小说中是个变化、成长 中的儿童形象。 二、从情节人手,分析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 知识先导:同学们都知道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也有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人物 性格的发展史。所以,阅读小说一般从情节人手分析人物形 象及思想情感。 1.《最后一课》的情节分析,可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来进 行分段。可从下表看出: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之中宣布下课 2.上学路上主要是小弗郎士的活动。讨论:从小弗朗士的 表现,我们分析一下他的特征是什么?(贪玩:不想上学;幼稚:普鲁士兵在操练,他觉得有趣,没有意识到侵略军占领 了阿尔萨斯。对布告栏里的坏消息不太关注;对老师只是“怕”,缺乏对老师的理解。但他还能管住自己,说明有辨 别是非能力,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上课之前,小弗郎士发现了教室许多不同平常的情况,

放假前最后一课的安全教育

放假前最后一课的安全教育 班会时间:2017 年12月26日 班会地点:六(1)班教室 参加人:六(1)班全体学生 主持:丁梅学 班会目的 1.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到度过一个快乐、充实、平安、有益的假期和祥和的春节是多么有意义。 2.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告知学生“十不准”,禁止参加任何宗教活动。 班会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随着期末即将结束,为了使大家度过一个快乐、充实、平安的假期和祥和的春节,今天我们进行班会教育。 二、新授 1.交通安全。春节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也是各类交通安全事故多发期,希望同学们在寒假期间遵守交通法规,外出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乘车安全。 2.正确燃放烟花爆竹。过春节,在燃烧鞭炮、焰火时,要在宽敞地方放,不要对准人放,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严防伤害事故发生。

3.防火、防气、防电。在生活中要注意消除水、火、气、电等存在的隐患,做到不玩火,不玩电,不私自拆装电器防电;注意用气安全,防煤气中毒等。 4.不准私自或同学结伴到马路上滑冰,以免发生危险。不许去网吧和游戏厅玩耍。 5.出门必须和家长打招呼,并按时回家。夜晚不得单独出门,更不能在外过夜。 6.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思想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7.同学们在家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和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定好寒假学习计划,认真完成寒假作业。 8.假期中,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讲究个人卫生。 9.认真地完成好寒假作业,做到书写整齐规范。上网、看电视要有节制。 三、总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寒假中,自觉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认真地完成好寒假作业,多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初一语文教案《最后一课》

初一语文教案《最后一课》 初一语文教案《最后一课》 【学习目标】 1、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2、品味人物的表现手法与语言的深刻内涵。 3、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学习重难点】 1、环境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学阶段最后的一节课吗?为什么你记得这么清楚?――最后。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这篇文章,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让我们与小说中的人们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字词学习 (3)了解文章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4)品读小弗朗士内心世界 2、听读、默读,完成下列任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可查工具书) 挟()着踱()来踱去诧()异 懊()悔郝()叟qí()dǎo() (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国人________。体裁是 _________,本文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历史背景创作的。

(4)、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3、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这篇课文题目为《最后一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2)本该是一堂很普通的课,现在却因加了“最后”两个字而变得特殊 起来。“最后”这两个字最能让你们想到什么?(3)课文中最能渲染 这种气氛的描写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情感。三、交流、展示 (1)上述三个问题 (2)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四、点拨讲解: 1、小说体裁的指导: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其中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015年日历表打印版(带农历及节假日)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1 2 3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元旦节 十二 十三 十三 十四 十五 立春 十七 十八 十九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元宵节 惊蛰 十七 4 5 6 7 8 9 10 8 9 10 11 12 13 14 8 9 10 11 12 13 14 十四(班) 小寒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 廿一 廿二 小年 廿四 廿五 情人节 妇女节 十九 二十 廿一 植树节 廿三 廿四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16 17 18 19 20 21 15 16 17 18 19 20 21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七(班) 廿八 廿九 除夕 春节雨水 初二 初三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2月大 春分龙抬头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23 24 25 26 27 28 22 23 24 25 26 27 28 廿八 廿九 大寒腊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班)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25 26 27 28 29 30 31 29 30 31 初六 初七 腊八节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初十 十一 十二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1 2 3 4 1 2 1 2 3 4 5 6 愚人节 十四 十五 十六 劳动节 十四 儿童节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芒种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7 8 9 7 8 9 10 11 12 13 清明节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十五 青年节 十七 立夏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15 16 17 18 19 20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母亲节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八 廿九 5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端午节 19 20 21 22 23 24 25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2 23 24 25 26 27 3月小 谷雨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廿九 4月小 初二 初三 小满 初五 初六 父亲节 夏至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26 27 28 29 30 24 25 26 27 28 29 30 28 29 30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三 十四 十五 31 十四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1 2 3 4 1 1 2 3 4 5 建党节 十七 十八 十九 建军节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5 6 7 8 9 10 11 2 3 4 5 6 7 8 6 7 8 9 10 11 12 二十 廿一 小暑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立秋 廿四 廿五 白露 廿七 教师节 廿九 三十 12 13 14 15 16 17 1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14 15 16 17 18 19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6月小 初二 初三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7月大 初二 8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19 20 21 22 23 24 2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 21 22 23 24 25 26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大暑 初九 初十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七夕节 初八 初九 初八 初九 初十 秋分 十二 十三 十四 26 27 28 29 30 31 23 24 25 26 27 28 29 27 28 29 30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处暑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中元节 十六 中秋节 十六 十七 十八 30 31 十七 十八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1 2 3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国庆节 二十 廿一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4 5 6 7 8 9 10 8 9 10 111213 14 6 7 8 9 10 11 12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寒露 廿七 廿八(班) 立冬 廿八 廿九 光棍节10月小 初二 初三 廿五 大雪 廿七 廿八 廿九 11月大 初二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16 17 18 19 20 21 13 14 15 16 17 18 19 廿九 三十 9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23 24 25 26 27 28 20 21 22 23 242526 初六 初七 初八 重阳节 初十 十一 霜降 小雪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初十 十一 冬至 十三 平安夜圣诞节 十六 25 26 27 28 29 30 31 29 30 27 28 29 30 31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十八 十九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放假上班*农历中红色表示24节气日,紫色表示传统节日或纪念日,蓝色表示公众节假日,浅蓝色表示月初 October 十月November 十一月 December 十二月August 八月2015年 农历乙未年 【羊年】 January 一月February 二月March 三月April 四月May 五月June 六月July 七月September 九月

最后一课公开课教案

最后一课 明月 [整体设想]: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一直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小说将普法战争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为世界人民广泛传诵。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二课时着重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小说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2、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1、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 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教学方法]:概括、讨论与点拨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投影出示:国、亡国奴的解释 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即将亡国时,当这个民族的人民即将成为亡国奴时,当他们学习自己国家语言的权利都被剥夺时,人们的心情将会怎么样呢?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后,为了奴役中国人民,日本人在东北强制中国人学习日语,给中国人灌输自己是日本统治下的满州人的思想,想从思想上彻底的奴役中国

人,把中国人变为他们的奴隶,现在回想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感到屈辱,痛苦,仇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二、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 1、投影出示作者及写背景。 2、投影出示:文的体裁为短篇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今天我们将主要由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检查预习,正音正字。 投影出示生字词 四、深入探讨 阅读课文,投影出示阅读要求。 1、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可从气氛、学生、老师等角度归纳) 其一,过去开始上课的时侯,总是“一阵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其二,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其三,老师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其四,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教室里有一种严肃的气氛。 2、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对什么的思想感情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请大家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几个方面来谈小弗郎士的变化。 A、小弗郎士本来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他总是想着逃课,去找鸟窝,去溜冰,最讨厌课本,觉得它们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而现在他觉得它们都是他的好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B、以前他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个很严厉的人,现在他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

最后一课教案

主题三:爱国情切切 《最后一课》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的写法。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几篇篇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作者所撰写的同一题目的文章《最后一课》,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了解这不同的“最后一课”有着怎样不同的内容和怎样相同的情感。 二、写作背景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二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三、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用一句话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 (2)“最后一课”是谁的“最后一课”?主要人物是谁? 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镇上的人。 (3).“最后”二字为这一节课笼罩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悲伤、沉重、依恋、惜别 (二)、圈画品读,分析人物形象 仔细品读课文,对一些精彩段落、语句做重点品读、批注,分析文中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并从中体会人物情感。 1、(1)我们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那么在这么一个特定的“最后”的氛围下,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弗朗士的心路历程。再读课文,请同学们试着从三个方面来找出小弗朗士的心情变化?哪些词语最能表现这样的变化? (2)在这一过程中,小弗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稚的小男孩一下子成长为一个心事重重的成熟的小大人,童年在瞬间成长为成年,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明确:战争、国家主权的丧失,民族语言被剥夺,对于一个跟我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生活对他来说本来很正常。痛苦的事该由大人去承担,现在却要他过早地面对这残酷的现实,这不禁让我们感到痛心,除了这些原因,还有就是韩麦尔先生言行的影响。

三年级安全最后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最后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17.6.26 地点:三年级 授课人: 【教育目的】 “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暑假将至,为了使学生能过上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围绕“道路交通安全”、“家庭防火”、“外出旅游”、“游泳安全”、“饮食卫生”等夏季易发的安全问题对学生进行放假前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真正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教育重点】 学习防火、防触电、防溺水等安全常识,培养有关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祖国温暖的阳光下长大,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一代,所以要“时时处处注意自身的安全”,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可是,每逢假期,我们却总会听到一些小学生遭遇无端横祸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听故事——《踢球》。2、老师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 二、放假了,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呢? (一)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 (二)防火安全

最新安全教育最后一课教案

精品文档 安全教育最后一课教案 张琼 教育目的:提高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做到居危思安、防患于未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春节和寒假。 教育重点:让学生清楚假期中哪些事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课前准备: 1、搜集以往在春节和寒假期间发生的不安全事例。 2、拟定假期安全注意要点。 课时:1课时。 教育过程: 一、讲明安全守法的重要性,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谈话引入: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期快要结束了,同学们盼望的寒假即将到来,在假期中你们不仅有了更多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来放松一下,而且还要过欢乐喜庆的春节,你们可以走亲访友,可以穿新衣、放鞭炮??总之,这一段时间时你们一年中最轻松、最愉快的日子。但是这期间最容易发生一些不安全事故。现在就请几位同学介绍一下你们搜集到的在这一期间曾发生的不安全事例。 2、出示在以往寒假和春节期间发生过的不安全事例:(1)几名少年在游戏厅玩时,因游戏厅失火无路可逃而丧生。(2)几名少精品文

档. 精品文档 年在燃放鞭炮时,一男孩被炸伤眼睛。(3)几名少年在河上滑冰,一个小孩不幸溺水。(4)一个小孩横穿马路,被车撞伤。(5)一个小朋友在家中看电视,自己插电源不幸触电。 3、小结:从以上几件事例中,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在寒假和春节期间如果放松警惕,如果不懂得自我保护,就会酿成大祸,令自己和家长悔恨终生。因此,同学们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都要做到不安全的事不做,不安全的地方不去。 二、师生讨论:结合课前学生自拟的注意要点,共同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 (一)在家中 1、不要接近和随便触摸带电物件,以防触电。 2、不要自己动燃气灶、热水器等,以防烫伤或煤气中毒。 3、不能沉迷上网和玩游戏。 4、不许参与迷信赌博及不利身心健康的活动。 5、不看黄色书刊、影视片和不健康网页。 6、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防止食物中毒。 7、科学,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 (二)户外游戏 1、不到坑河滑冰。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教案部编版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 一课教案部编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记重点字词。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4.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教学中,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细读文章,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思想内涵;学生领会文章思想内涵后,谈学习感受,从而激发他们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预习 1.搜集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资料。

2.熟读文章,处理字词。 3.试划分情节结构,找出人物描写的语句。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一课》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仅三千字左右,但在文学史上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给予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以强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们的喜爱,原因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最后一课》,来消除心中的疑问。 二、检查预习 (一)字词(课件展示)

哽赚踱捂惩罚祈祷诧异宛转郝叟懊悔钥匙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诧异”“懊悔”“惩罚”三个词连词成段。 (二)简介作者(生根据自己搜集资料简介,师适当补充,课件展示) (三)简介背景(生根据自己搜集资料简介,师适当补充,课件展示) 三、整体感知(课件出示问题) (一)生速读课文后,根据课件展示图片复述课文,师给予评价。 (二)指生说课文结构,师生达成共识。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最后一课》教学设 计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朗茨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哈默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哈默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家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板书:标题《最后一课》) 2、简介课文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止当地教授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3、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生于没落 的丝绸商人家庭,很早开始独立生活。一生创 作了13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一个 剧本。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出名,以长 篇小说《小东西》获得成功,赢得了声誉。普 法战争时入伍,参加自卫战争,丰富了创作题材,写出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其中一组爱国故事,显示了作家的高尚追求,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更是世界短篇小说的名著。战后完成12部长篇,以《达拉斯贡的戴达伦》最为突出。中学语文选入了他的名篇《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最新语文教案:《最后一课》教学设计9

最新语文教案:《最后一课》教学设计9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 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汉语的热爱。〖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此文的背景和对热爱祖国语言是一种爱国的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重点的字词 2、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训练复述能力。 3、大致掌握小说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介背景及作者。(对于此文来说,背景理解相对重要,不可忽略)提问:最后一课,是指在什么时候上的一节什么课。老师是谁,有 哪些学生,“我”对这节课的感受是什么? 二、检查预习 抽查:预习提示中的注音。

补充:懊悔、喧闹、惨白 三、整体理解 1、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第一问训练学生概括复述,第三问只需学生有所思考,具体留待后面讨论主题时解决。] 2、讨论课后练习一 补充:按这三种划分法,各自的起讫段落。 点拨:按情节发展划分层次的方法;划分层次的多可能性。 明确:三分法最为合理及其理由。 四、默读全文 1、划出能回答课后练习二的语句。 2、划出文中写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词句,并思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五、讨论课后练习二 六、作业布置 将本文缩写成一篇两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六、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情节人 物形象 上课前(1-10)小弗郎士 上课时(11-23)韩麦尔先生

下课时(24-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理解小说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重点〗 要点1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述基本情节 要求:能体现情节发展的脉胳。 二、阅读前10段 1、小弗郎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 接从上课写起? 2、这最后一课的上课前与往日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表现了什么? 二、阅读11至23段 讨论: 1、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弗郎士明白 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2、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 的心情是怎样的? 3、老师讲到法语是对法语有什么评价?用了什么比喻?这个比喻 的深刻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小弗郎士这次听讲全都懂?

最后一课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2、品味人物的表现手法与语言的深刻内涵。 3、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4、环境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师来导学我来学 资料文献: 我的预习提纲(可不要忘了欣赏我的书上笔记哦) 一:基础常识积累: 1、字词(除课后读写机课下注释外)我还发现 2、关于作者 二、结构内容梳理把握(我能概括和复述) 三、思想主题感悟(我最想说的话) 四、写作特色欣赏评点(可在书上做批注) 1、本文在写作上最值得我欣赏和借鉴的地方 2、我也怀疑权威,大胆指出不足 五、预习小结。 我给自己的预习评价() 2、课文必读汇报,我读一遍需()分钟 3、对不起,我还有问题。

【课堂研讨,合作展示】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导入方式自由) 二、检查预习,公布小组得分明确本课目标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介绍本课梗概 二)、四边互动或分组完成 (1)这篇课文题目为《最后一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 (2)本该是一堂很普通的课,现在却因加了“最后”两个字而变得特殊起来。“最后”这两个字最能让你们想到什么? (3)课文中最能渲染这种气氛的描写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情感。 4、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1)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阅读资料链接二,同样是表现爱国情感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与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在内容上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三、点拨讲解: 1、小说体裁的指导: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其中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质疑释疑 五、学习总结,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暑期安全教育最后一课教案

安全教育最后一课 教育目的: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做到居危思安、防患于未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暑假。 教育重点: 让学生清楚假期中哪些事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课前准备: 1、搜集以往在暑假期间发生的不安全事例并画成图。 2、拟定假期安全注意要点。 教育过程: 一、讲明安全守法的重要性,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谈话引入: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期快要结束了,同学们盼望的暑假即将到来,在假期中你们不仅有了更多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来放松一下。这一段时间时你们一年中最轻松、最愉快的日子。但是这期间最容易发生一些不安全事故。现在就请几位同学介绍一下你们搜集到的在这一期间曾发生的不安全事例。 2、出示在以往暑假发生过的不安全事例,并由画图学生介绍事例。 图一:几名少年在游戏厅玩时,因游戏厅失火无路可逃而丧生。(略) 图二:几名少年在燃放鞭炮时,一男孩被炸伤眼睛。(略) 图三:几名少年在河边玩耍时,一个小孩不幸溺水。(略) 图四:一个小孩横穿马路,被车撞伤。(略) 图五:一个小朋友在家中看电视,自己插电源不幸触电。(略) 3、小结:从以上几件事例中,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在暑假期间如果放松警惕,如果不懂得自我保护,就会酿成大祸,令自己和家长悔恨终生。因此,同学们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都要做到不安全的事不做,不安全的地方不去。 二、师生讨论:结合课前学生自拟的注意要点,共同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 (一)在家中 1、不要接近和随便触摸带电物件,以防触电。 2、不要自己动燃气灶、热水器等,以防烫伤或煤气中毒。 3、不能沉迷上网和玩游戏。 4、不许参与迷信赌博及不利身心健康的活动。 5、不看黄色书刊、影视片和不健康网页。 6、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防止食物中毒。 7、科学,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 (二)户外游戏 1、不到河边玩耍。 2、不到偏僻、危险处玩耍。 3、不攀登电线杆、树木或高墙等。 4、外出乘车或过马路,最好由家长陪同,遵守交通规则。 5、到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卫生。 6、不进网吧和游戏厅、歌舞厅。 7、放假期间一律不许到校活动。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课《最后一课》教案1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时间复备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课文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三、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四、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五、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教后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