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备课环节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1)

备课环节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1)

备课环节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1)
备课环节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1)

备课环节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一、备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一)备学生。

备课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是以往的从备教材出发,主要包括

以下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主要指学生在认知、

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

感态度,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完成新

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策略和风格等。

(二)备课程。

它包括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研究相关的教学材料。钻研课程标准。一般来说,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国家对学生学习此学科科目必须达到的标准的

统一要求。课程标准是编写课本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

标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

总体把握,明确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

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

钻研教科书。研究分析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也必须注意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因为同一内容可以用来达到多种不同的目的,相应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只有明确了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才能选取恰当的教学侧重点和方式。教师不

仅要把教学内容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而且要对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意图、目标

做到心中有数。如上所述,在处理教科书的时候,不必局限于给定的内容和结构。尽管成套教材有个好处,就是教师不必承担开发课程的工作,但正因为如此,它可能有超时空性,也许不适合特定学生的特定的学习情况,如资料中的

语言也许不是当地的语言,或内容与学习者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情景关系不紧密,或编排结构不适合于某一地区的某一群体学生学习。因此,不要以为统一的教

科书是不容质疑的,只要按照它规定的内容、顺序和进度教学。即使对于以国

家制订的教学文件为依据进行教学的教师而言,在面对他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也有责任重新考虑选择和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更动、修改

或加以补充,以便最好地适合于自己的情景。

教师掌握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要求掌握教材

的基本结构。“透”就是要求对教材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

部分。“化”就是要求教师的思想感情要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算掌握了教材。

(三)备情境。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确定简明且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关

于重点、难点、关键的确定,以我粗浅的认识,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围

绕着课题的内容,依据内容的知识点来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文本的重点进行

分析,找出教学的难点;关键在于根据把握知识的难点,本着言不在长,学生

要有所得为原则,力求为教学找出更简单有实效的突破口,来解决消除教学中

的障碍。

(四)备自己。

备自己就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

学目标。什么是恰当?适合就是恰当,恰当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使学生可以接受,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在认真

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期教学计划,着重备好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六个环

节:

(1)落实基点。落实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训练点及其与思想教育的基本结合点,明确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点以及学法指导点和科学方法训练点等;

(2)突出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

(3)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

(4)析异点。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以前或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

(5)激发疑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适当的设疑;

(6)体现特点。能够体现本节课的特点,反映了学生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色。以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要求。

(五)备设计。

设计和编写教案。教案是上课的主要依据,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去

编写,可详可略,形式多样,便于加强课堂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

要考虑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疑问。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施教方法,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评议表达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设置,要掌握好提问时机,且

要难易适度,要具有启发性,并注意如何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以便保持良好

的课堂氛围。

(2)设计好练习,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实践和

操作,在此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技能。如在教授汽车专业课时,就要

针对它们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

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设计好相应的练习并留有学生动手练习

的时间。

(3)设计好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不一定都选取教材上现成的习题,也可以

自编习题。习题一定要做到精选,要有针对性,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最好体现,同时体现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4)设计好板书内容。所设计的板书应是主要教学内容的展示,是知识形

成过程的展示,是知识间逻辑关系的展现,以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课后复习,有

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二、上课

上课就是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导入、课中和结束过程的不断调

整和控制,顺利实施教学设计方案,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一)导入是一堂课、一个新单元或一个新段落的开端,主要起着集中注意、稳定情绪和进入教学情境的作用。导入一般不宜占用过长时间,过长则会

影响整个的教学进程。实践经验表明,一般以2—3分钟较为适宜。导入的类型很多,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联想导入、实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等。

(二)课中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系指从导入新课到结束前的这个

时间段。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最终如何取决于课中是否实施合适的教学策略。根

据国内学者的研究,课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先行组织策略。上课开始,教师提出一种对新旧知识起连接作用的陈述,被称为“先行组织”,以帮助学生顺利接受学习材料。先行组织把学习材料和

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这种作用犹如认识路线,指导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全

过程。先行组织的设计不是针对教授内容本身,而是教授内容之间的联系,起

着教学定向的作用。先行组织策略的实施步骤是准备材料,设计学习过程,呈

现预备性材料或新材料,从中抽象出新信息,运用活动强化。

2、问题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是一项基本的教学策略。不少研究发现,当前90%以上的课堂提问是要求学生回答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可见,

实施这一策略的要义是提出“有效的问题”。编制有效的问题,可从下列几方

面考虑:提出“假设”的问题,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事物加以思考;提出

“比较”的问题,对资料、观点、答案就其特征或关系比较异同;提出“可能”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提出“整合”的问题,提供

给学生多种资料、观点、原理,让学生演绎出新的观点;提出“类推”的问题,由已知原理、观点推出未知的原理、观点。

3、发散、集中教学策略。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间进行“脑力震荡”,然后,教师、学生进行比较、优选,集中到最佳答案上来。运用该

策略要找准发散点,给学生以充足时间进行发散与集中思考。

4、反思教学策略。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检讨教学、学习活动。逆向思维具有逆向性、批判性和新奇性等特点。逆向性指从对立的

角度、反方向的动态过程中思考问题;批判性指克服思维定式,排除实验、习

惯及逻辑常规的干扰,向传统提出挑战与批判;新奇性指逆向思维能在人们不

经意的地方独辟蹊径,得出新奇结果。逆向思维的这些特点有助于师生共同反

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5、练习策略。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提问随机穿插进行口头或书面、黑板上或本子里、个别或集体等多种形式练习,

从而达到启迪、反馈、巩固、迁移的目的。有效使用练习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根据练习的目的与功能选择练习的时机与形式。

②教会学生练习。练习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他们各种练习的方法,使其学会练习。

③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此外,还有精讲精练策略、自主发展策略、学习指导策略、教书育人策略、因

材施教策略、促进自我发展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和主题探索策略等。

结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部分,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完成课堂教学的“有序

解散”。为此,教师需要课前做精心准备,同时在课堂上还要恰当地运用一些

结束的方法或策略。

(三)常用的这类方法、策略主要有:

①系统归纳。课临到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归纳总结,及时强化重

点,明确关键,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②比较异同。将新学概念与原有概念,或者将并列、对立、近似的概念放在一

起对比分析,找出异同,这有利于理解新概念,巩固旧概念。

③用作铺垫。在结束一节课时需要为后面的课巧设伏笔,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

考。

④巩固练习。在结束部分恰当地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以使新知巩固。

⑤最终奏雅。课结束时教师可用诗画、音乐结尾,或最后将讲课推向高潮时再

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思索的余地。当然,课的结束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教师平时注意积累和探索,就会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的好的结束方法和策略。

⑥布置、检查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

部分。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训练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课外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班级授课制质量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备课的环节

备课的几个基本环节 1.备教材。备教材是指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以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及其与前后课程的关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并借助有关参考书弄清疑难之处和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时安排、学生情况和设备情况等精选教学内容,编写学期教学计划。 2.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例如,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备课时,还可以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另外,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爱好、特长,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反映。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3.备方法。备方法就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什么是恰当?适合就是恰当,恰当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可以接受,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期教学计划,着重备好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六个环节: (1)落实基点。落实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训练点及其与思想教育的基本结合点,明确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点以及学法指导点和科学方法训练点等; (2)突出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 (3)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 (4)析异点。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以前或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 (5)激发疑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适当的设疑; (6)体现特点。能够体现本节课的特点,反映了学生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色。以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要求。 4.设计和编写教案。教案是上课的主要依据,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去编写,可详可略,形式多样,便于加强课堂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疑问。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施教方法,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评议表达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设置,要掌握好提问时机,且要难易适度,要具有启发性,并注意如何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以便保持良好的课

教师如何备好课 备课指导

教师如何备好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使学生在40分钟时间里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既掌握方法,又提高能力。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保证。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备课不单单的指编写教案,它包括钻研教材、了解情况、准备教具、设计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备课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只有备得深,才能讲得透,析得准,练得精。那么,备一堂好课,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树立备课新理念 1、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 2、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理念 3、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4、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5、要体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达到备课新要求 1.高度的准确性 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即使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

2.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能依据目的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极强的针对性 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4.周密的计划性 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就每课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5.准确的预见性 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 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探求备课新方法

备课的十个环节

备课的十个环节 每个教师都渴望能上得一堂好课,不是因为上好了课可以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名利,而是因为教学本就是教师的根本,不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对象,课堂教学总是始于教师的备课,止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怎样才能备好一堂课,并以此为基础,上好一堂课,真正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呢?笔者无意从教学改革或创新思路的角度去讨论备课这个命题,而只想从最基本的备课常规出发给一般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以一个备课的脉络,并启发他们沿着这一脉络在课堂教学中尽情地去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才华。 备课,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课前准备工作,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熟悉熟悉教材、写写教案那么简单,它应该是一个教师运筹帷幄的帅帐、决胜千里的沃野。从过程上来讲,它大致可以分为备课标、备学生、备引入、备教材、备目标、备教法、备结构、备教具、备练习、备作业等十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又饱含各自的特点和重点。一、备课标 课标即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作为一门课程的核心,课标以学科的角度、从专业的高度给出了本课程教学的各项目标和要求。对教材的编写者来说,它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体现的是学科思想和专业体系;对普通施教者来说,它是课程的价值所在,体现的是教学过程的目标和指向。实际上,课堂教学就是把课标分解成段,通过

教师的引导,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教师只有通过熟悉课标、研究课标,仔细品味课标所蕴藏的学科思想和价值指向,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课标的内涵和外延,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课标的思想和价值,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备学生 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学生,作为教师引导的对象,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两大因素:一是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生理、心理状况,二是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学生的总体状况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个体状况,即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和学习状况(包括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知识储备等);二是班级的整体状况,即班风、学风,学生构成状况,学生学业层次状况。教师只有在对学生状况有了全盘掌握的前提下,才能根据学生状况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指导正确的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备学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找准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以在教学中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三、备引入 学生作文时,语文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做到“虎头、猪肚、豹尾”,写作如此,教学亦如此。就目的而言,引入只是导出课题的一种手段,但就其功能而言,引入却是激发学生学能,提升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引入,既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指向课堂学习和课堂探究,并最终

新教师如何备课(经典)

高燕:牛泉中心小学数学教师。参加工作20年来,先后获得莱芜市教学能手、莱芜市优秀班主任、莱芜市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小学数学先进个人、山东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省以上杂志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指导学生数学日记省以上杂志发表60篇;先后多次在市、区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被10几个乡镇或区直学校邀请作经验报告,2009年,《莱城教育网》、《莱芜教育》、《莱芜日报》等刊登了其事迹。 《新教师如何备课》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一说起“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另外,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多次聆听新老师的课,感到初上讲台的老师会出现一些雷同的问题。 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新老师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也学得越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讲的内容过多,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昏昏沉沉的,一点要领都没有,这叫“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 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有些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这样的课失去了上课的意义,老师功夫没少下,效果就不必说了,这叫“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第三种问题更为普遍,那就是不会掌握一堂课的时间。有时候50分钟不到就没内容讲了,有时候到下课铃响了,问题还没讲完,只好压堂。一压堂学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听不进去你在上面讲些什么,效果很差等等。 、 总之,初上讲台的老师,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当场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面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新教师该如何尽量避免呢唯一的做法就是,当你准备登上讲台时,就应该想到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在于你有一个怎么样的备课。 一、备课的要求 (一)备教材

教师如何进行备课讲座心得体会5篇

教师如何进行备课讲座心得体会5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教师如何进行备课讲座心得体会5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教师如何进行备课讲座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如何进行备课讲座心得体会1 前几周教务处组织了《如何说课》的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此不足。 说课,就是教师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课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一、说课类型 1、课前说课 课前说课,就是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领会编写意图、分析教学资源、初步完成教学设计基础上的一种说课形式,是教师个体深层次备课后的一种教学预演活动。 2、课后说课

课后说课,就是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进行上课,并在上课后向所有听课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阐述自己教学得失的一种说课形式,是建立在教师个体教学活动基础上的一种集体反思与研讨活动。 3、评比型说课 4、主体型说课 主体型说课,就是以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或热点问题为主题,引导教师在进行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用说课的方式向其他教师、专家和领导汇报其研究成果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5、示范型说课 示范型说课,一般是以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或特级教师等为代表在向听课教师做示范型说课的基础上,请该教师按照其说课内容上课,然后再组织教师进行评议的教学研究方式。 二、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习不是唯一的标准(说课教师应在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把课程标准和教材紧密结合起) 2、处理好说课与备课的区别,说课不能照教案说(说课主要是回答自己为什么这样备课的问题) 3、处理好说课与上课的区别,,说课不能视听可对象为

实用文库汇编之教师备课必须把握好五个环节

*实用文库汇编之教师备课必须把握好五个环节* 1.在“备教材”上下工夫 备课的具体内容即怎样“备教材”。教材作为中介,连接“教”和“学”两方面。备教材是备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尤其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2,在“备学生”上做足文章 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学生的“学”是要通过教师的“教”起作用。教师备课时如果光注意教材,忽视了作为主要对象的学生,那么即使教师对教材钻研得再深再透,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要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人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学习能力等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3.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 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每个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愉快教育的原则,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4.在“备练习”上精心设计,有的放矢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做到有的放矢,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目前在课堂练习中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重讲轻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薄弱;二是练习题设计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三是课堂练习的量偏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四是课堂练习题单调,缺乏层次和坡度;五是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忽视矫正错误这一环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鉴于此,教师在实施课堂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获取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对出现的错误必须纠正;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对有余力的学生辅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综合运用的题目。 5.在“备作业”上精心挑选,适量适度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来确定课外作业。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四是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五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同时,教师对待学生作业要及时收、及时批、及时讲,要特别注意收集通过作业反馈回来的重要信息,并可在教案的备注或后记栏内记录好这些信息,真正发挥作业信息的重要作用。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杜集镇教研室 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果课前教师对所讲内容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各方面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仓促上阵,课堂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为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杜集镇本学期实行集体备课。 现就集体备课提出以下要求: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第一、备课小组集体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进度,备课组长做好备课分工,确定主备人名单及备课内容,(备课分工交教办备案)由主备人准备教学设计并打印,按时分发给小组其他成员。 第二、备课分发给小组成员前,备课组长对主备人教学设计的内容、格式、打印进行检查,没有问题分发给备课小组成员。 第三、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主备人集体备课发言)发言稿基本内容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作业、检测——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 模拟、[L、中 讲课 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 第四、备课组集体研讨。 1.讲--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备课组教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2.评--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选择两三个老师),分别指出主备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环节、内容;对“评”课人有异议的地方,其他老师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生成的特点。 3.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问题等,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 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也可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另外,备课组长必须有问题引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逐一解决,备课组长及备课组教师作好研讨记录,为设计个案提供第一手资料。(备课组教师准备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本,备课组长准备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表,教办统一发学校邮箱) 第五、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进行归纳,提供给主备 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

如何有效备课知识讲解

如何有效备课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本周的教研活动由我主持,今天下午我们教研活动我来分享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如何有效备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人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就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就会遭到失败。语文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备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预先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安排规划的过程,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有了这个预备过程,才能把语文课上好。因此,无论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学新兵,无论是讲新课,还是讲熟课,都十分重视备课,把备课看成是上好语文课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 但现实中,备课的实际效果很不尽人意,原因在于: 一、依赖教材、教学参考和教案汇编等备课用书照抄照搬的做法屡见不鲜。以为备课只要对着教材按图索骥,照着参考资料依葫芦画瓢就行了。这样的教案很“规范”,要求有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安排、教学过程等样样齐全,文字流畅,文字数量又多,可称得上是详细教案。在各级学校领导教学检查或职称评比过程中都受到较好的评定。然而,在教学中,这些教案完全脱离实际,派不上任何用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备课仅局限于弄懂教科书内容,理顺条块而已,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突出教师的教,轻视能力训练点的确立和素质的培养,很少考虑在备课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只管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传输信息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收集反馈信息等,从而造成课堂教学出现千篇一律、枯燥疲乏的状态,教学方法简单单一,学生思维畸型发展,教学水平无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看来如何促使备课达到实效是我们语文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传统的备课一是目标不正确、不实在,如很多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合实际、不具体;二是目标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为的结果。这样的备课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无效或效益很低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备课的形式要合实际。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且必须每个过程,每句话都要用备课本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

最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

(一)备课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备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

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的理解,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这里主要考虑的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语文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一篇课文的学习,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一般来说课文教学方面落实教材安排的思考练习内容就可以了,因为那是经过专家研究的一种精心编排,自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不必要去展开,去拔高。应该首先确定本课语言积累(生难字音形义、词语解释、名家名言)、文化积累(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和用语文的方法(朗读、默读、泛读、精读、语言常识、文体知识、阅读常识)准确解读本课文本问题的目标。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三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每天写一张教学案、每天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预习课文)、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青年教师应如何备课、上课

辅导青年教师材料 青年教师应如何备课、上课 主讲人:吕学安 颍上县江店孜镇培蕾小学 2012年9月

青年教师应如何备课、上课 主讲人:吕学安 一、备课 备课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备课是课堂讲授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但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讲授的效果,有直接的意义。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准备一次教学设计(教案)用几年,或者不同对象只用固定的教学设计,都是不妥当的。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不断发展,教学对象(学生)也有所不同,教学的难点、重点及讲授方法、手段也可能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因此,教师每次上课都应重新认真备课。 备课是连续性的细致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必须准备足够的时间并付出足够的精力。对于中青年教师,一般情况下,讲授一次课(两节)内容应准备12至14小时作为备课时间。 在实际备课活动中,建议青年教师分“六步走”。这些步骤往往是同步或交叉进行的,但每一个步骤教师应掌握关键要领。 第一步:总体安排 接受教学任务关键要明确任务性质,总学时、周学时安排,考核方式,教学对象(学生)的基本情况,年级等。关键是了解学生群体的基础情况(如个人、学风、班风、学习态度、习惯、水平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二步:阅读教学文件 首先阅读专业教学计划即专业设计,了解所讲授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通过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所讲授课程的结构体系,知识点之间内在关系,初步了解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法上的要求。 第三步:钻研教材 对于新任课的教师,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前期基本工作。先略读,再细读,最后精读。通过钻研教材要把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准确、透彻;重要公式、推导过程要清楚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找准教材的难点;掌握

备课的基本环节

备课的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所构成。作为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程序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实现从教学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一般的说,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几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课堂教学的准备和先决条件 备课是对教学工作的策划,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第一环,它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大功夫,同时,通过备课,教师收集资料、处理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加速自身的成长。 由于教学过程是由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构成,这便决定了备课是一种复杂而艰苦的劳动,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试想一个不认真备课甚至不备课的教师如何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是教学能力很强的教师,若不认真备课也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其实际的教学能力。教师备课,不仅是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备方法。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不变格式, 所以,教师备课是具有一定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劳动,是一个“同质异构”的创造性的艺术设计过程。教师备课的具体工作如下: 1、备教学内容 备教学内容就是研究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钻研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等。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研究课程标准就要理解课程标准的精髓,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理念。钻研教材就是要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掌握教材一般可分三个水平:“懂、透、化”。懂,就是要对教材上的每一知识点甚至包括插图、表格、注释、附录等都要弄清楚明白;透,就是要透彻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难点和关键,做到上下贯通、前后贯通、熟悉于心;化,就是要将教师的知识、智慧、思想、情感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而且运用自如。要达到此境界,教师必须阅读大量相关的参考资料,必须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智慧,能站在教学之外看教学,高屋建瓴,“随心所欲”。 2、教育对象

幼儿园新教师如何备课

幼儿园新教师如何备课 “教师成才备课始”,备课是引导教师在业务上逐步成熟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初涉教坛的新教师,要想顺利地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关键之一在于备课。笔者就曾经因为用心备课而成功组织了一次出彩的观摩活动,也曾遇到过因为备课不周而造成教育活动失败的案例,我真切地体会到备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奠基指导作用,以及对于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意义。那么,新教师在备课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备课以及提高备课的能力,笔者将根据一些实际经验,在下文中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新教师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教师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还没有掌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在备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拿来主义:重教参,轻思考 教参,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性用书,其价值、作用不言而喻。新教师由于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又缺乏教学经验,在设计活动时往往依赖教参上现成的教案。一篇成熟的活动教案往往环节清晰、重点突出,作为参考借鉴对于新教师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然而如果照搬照抄,不加思考,教师就不能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也无法深刻领会活动各环节设计的意图,更谈不上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了。例如,许多新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常常会忘记要说的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于教参的机械记忆,而不是将教参上的话经过深思熟虑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 形式主义:重过程,轻目标 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指导思想,缺乏对教学目标明确地认识,教学过程只能是流于形式。然而新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认为只要知道整个流程安排就行了,他们急于把活动中的每个步骤罗列下来、熟记于心,把每个细节考虑周全、安排妥当。然而在对教学过程精益求精的同时,作为核心的教学目标通常被忽视了。这也是笔者曾经的亲身经历,刚工作一个月时,我备课笔记上的活动过程写得非常详细,活动目标一栏却空空如也,根本不知道怎么填写。笔者就此问过许多刚工作的新教师,他们也坦言在撰写活动目标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备课时往往是本末倒置,先写好活动过程,觉得该活动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就写上哪个,而不是活动围绕目标来进行,这样实际上就丧失了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性功能。 3. 本位主义:重教法,轻学法 新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只想到教师该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幼儿,而没有考虑到孩子将怎样主动学习和获得新的经验和技能。例如绘画活动“我给老师画张像”,一位新教师在出示范画后的指导语如下:“你们看,他把整张纸都填满了,所以等会我们小朋友画的时候也要把脑袋画大一点,尽量把一张纸撑满。剩下的地方是背景,也应该涂满颜色,可以画许多小斜杠,涂上朋友色,也可以涂成五颜六色,总之整张纸要涂满。”这就像是教师的一言堂,没有留给幼儿自由创作的余地。如果教师能运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肯定更能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另外,新教师由于对幼儿缺乏了解,在备课时也往往缺少对幼儿回应和反馈的预设。许多新教师备课时会把每句要说的话都详细地写下来,但这句话对幼儿起到什么作用以及是否有必要说,却很少斟酌。例如一位新教师设计的中班活动《我为祖国过生日》,在导入之后她开始提问:“小朋友,你们每年都过生日吗?”大家齐刷刷的回答:“过。”“那你们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哪月份吗?”话音刚落,就有几位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记得我的生日是几月份了?”“我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只有妈妈记得。”“我也不知道。”甚至有一位小朋友问道:“老师,月份是什么啊?”这位新教师没有想到4-5岁的幼儿还不能清楚地记住自己的生日,可以说创设的这一活动情境是失败的。 二、新教师备课的要点 新教师在备课时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问题,归根究底是没有掌握备课的要领。为了保证备课的质量,新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1、备幼儿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应是师幼共同研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教师只是幼儿在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备课时要避免教师本位主义的影响,把幼儿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关注他们的兴趣

教师备课必须把握好五个环节

教师备课必须把握好五个环节 1.在“备教材”上下工夫 备课的具体内容即怎样“备教材”。教材作为中介,连接“教”和“学”两方面。备教材是备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尤其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2,在“备学生”上做足文章 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学生的“学”是要通过教师的“教”起作用。教师备课时如果光注意教材,忽视了作为主要对象的学生,那么即使教师对教材钻研得再深再透,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要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人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学习能力等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3.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 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每个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愉快教育的原则,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4.在“备练习”上精心设计,有的放矢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做到有的放矢,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目前在课堂练习中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重讲轻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薄弱;二是练习题设计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三是课堂练习的量偏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四是课堂练习题单调,缺乏层次和坡度;五是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忽视矫正错误这一环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鉴于此,教师在实施课堂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获取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对出现的错误必须纠正;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对有余力的学生辅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综合运用的题目。 5.在“备作业”上精心挑选,适量适度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来确定课外作业。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四是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五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同时,教师对待学生作业要及时收、及时批、及时讲,要特别注意收集通过作业反馈回来的重要信息,并可在教案的备注或后记栏内记录好这些信息,真正发挥作业信息的重要作用。

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新教师的备课和上课 1.课程改革的背景 今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所有学校全面开始实践“二期课改”新课程。刚进入我区教育系统的青年教师,绝大部分都将从起始年级开始,和新课程新教材以及学校的新生同步成长。有一些老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来的教材和教学方式,让其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还需要做很多努力,他们在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抱怨的情绪、抵触的心态,如果用这样的心态来带教新分配到学校的大学生,会使他们错误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意义。所以在新教师刚进入学校之初,让他们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里,我主要讲了两点:一是明确影响当今各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时代背景;二是让新教师体会课程的内涵,感悟教师的责任。 2.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新教师走上讲台,在业务上“入门”的第一步。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展示。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这对新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和新教师谈备课: ⑴坚持“六备”要求: 1)备标准:按课程标准要求做到深浅适当。 & 2)备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练习内容。 3)备教法和学法:掌握授课的技能技巧,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4)备学生: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 5)备教具:要通过教具演示,使深奥的、复杂的变为直观的知识教给学生。 6)备练习:要精心选择与设计练习,练习要有坡度,有利于学生理解与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作业,不搞“题海战术”。 ⑵争取做到五个“突出”: 1)突出知识要点。 2)突出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过程。 < 3)突出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能力。 4)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 5)突出本节课的特点。 ⑶努力做到四个“体现”: 1)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教学设计的展示。

备课五环节

备课成败的5个关键点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就必须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下面结合科学学科教学,简单谈谈决定备课成败的5个“关键点”。 一、“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 研读就是要知根知底。“备课备什么?”这是必须要知道的问题。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研读”与备课内容相关的一切资料。 细分一下,“研读”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备课前要吃透了课程标准要求,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例如作为一个科学老师,如果连《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基本理念等一点都不清楚,就无法备得出一份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习实际的科学教案;二是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一定要弄清楚,免得走“重复路”、“半段路”或“走过头”;三是要极为细致、认真地品读和读透教学内容的每个细节。如《科学课》每一个教学内容上都有很多问题、实验方案、图片、知识点、提示、表格……这些内容的答案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和学生的关系是什么,和教学的条件有什么联系,重点在什么地方,难点在哪里等等一切问题都要搞清楚。像有些实验必要时要自己亲自尝试做一做;四是“研读”学生、自己和教学条件。对学生教师应该熟悉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其他各种条件,对自己教学这个内容的能力和水平要有一个自我认识,当然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自己能够创设的教学条件也要了如指掌。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除了发挥自己的力量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依靠集体的力量来“研读”,但目的是为了达到最佳的“研读”效果,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比较恰当地确定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方向。 二、“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 博学”就能做到厚积薄发,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甚至顿生灵感。因为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广泛学习,不断积累,关键时刻才能一点一点发挥出来。我觉得备课前教师博学的途径很多,如、广泛阅读、听课取经、研究教案、专家指导等等。 广泛阅读,这是教师丰富内涵的必然途径。例如,科学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而这个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动物、植物、人体、宇宙、环保、能源、电学、光学、力学、磁等等。课间课后学生很可能提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教师什么都回答不上,久而久之,威信就自然失去了;反之,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怎么问也问不倒,那学生就会由衷敬佩,学习动力也就会倍增,所以阅读学习是教师备课前的必修课。 听课取经、研究教案,这是教师备好一堂课的捷径。有机会多听课,特别是公开课,教师可以学到教学设计等很多好的教学基本功;同样研究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大量现成的教案也可以了解自己所需的教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所以这两种途径都能迅速帮助教师拓展备课的思路,提升备课水平。 专家指导,这是一种机会难得、提升自我最快的途径。得到专家点拨,有时就会茅塞顿开,所以教师要积极把握和创造机会向尽可能多的教学专家请教。一方面可以向学校“请进来”的专家请教;另一方面,教师平时要广交教学好友,特别是要利用现代通讯条件(如网络)和教学专家建立交流联系途径,这样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请教。 三、“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 “细致”即是备课设计要考虑周密。备课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如何针对教学对象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应该实现什么目标,怎样实现教学目标,可能会出现什么意外,怎样调控教学进展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课前备课中都应该有方案设计和预见。如果考虑约周密,课堂教学实效就可能更好。 环节扎实,方法新颖 针对教学内容和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计清晰、由易到难的教学环节来达成目标。一般来讲,科

备课环节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备课环节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在前进过程中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 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活动如果脱离了整体或与整体不 协调,就会削弱整体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的基本环节, 并对环节提出质量要求。 一、备课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 进行准备,在头脑中或书面中做一个计划。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 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进行备课可以减少教师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 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也可以藉此过程进行学习、收集资料和组织材料,安 排时间和活动顺序;制定的计划还可以直接运用于教学。总之,备课是上课的 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 学习。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下列工作: (一)备学生。 备学生要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如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身体 状况等。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等。了解本班的学风、班风,重点掌握 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人。备学生关键在于了解学生学 习的需要。备课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是以往的从备教材出发,主 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主要指学生在 认知、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 务的情感态度,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 完成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策略和风格等。(二)备课程。 它包括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研究相关的教学材料。钻研课程标准。一般来说,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国家对学生学习此学科科目必须达到的标准的 统一要求。课程标准是编写课本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 标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 总体把握,明确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 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 钻研教科书。研究分析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也必须注意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因为同一内容可以用来达到多种不同的目的,相应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只有明确了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才能选取恰当的教学侧重点和方式。教师不 仅要把教学内容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而且要对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意图、目标 做到心中有数。如上所述,在处理教科书的时候,不必局限于给定的内容和结构。尽管成套教材有个好处,就是教师不必承担开发课程的工作,但正因为如此,它可能有超时空性,也许不适合特定学生的特定的学习情况,如资料中的 语言也许不是当地的语言,或内容与学习者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情景关系不紧密,或编排结构不适合于某一地区的某一群体学生学习。因此,不要以为统一的教 科书是不容质疑的,只要按照它规定的内容、顺序和进度教学。即使对于以国 家制订的教学文件为依据进行教学的教师而言,在面对他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也有责任重新考虑选择和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更动、修改 或加以补充,以便最好地适合于自己的情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