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二次备课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二次备课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二次备课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二次备课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概述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5.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6.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重点内容解析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重在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地球的大小——重在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地球仪的制作认识地球仪——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通过活动及小字部分认识经纬网及其作用——重在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节教学建议

1.建议2~3课时。

2.主用探讨式引导教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难点在于对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理解上,学生受活动范围的限制,理解这个问题比较困难,只要求掌握结论。

2.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材也没有深入分析,就主用教材上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易地介绍即可,不宜深挖。

本节教学建议

1.建议2课时。

2.教学尽可能浅化,重现象、清原理,结合生活实际,忌作学术推理。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地图要素的处理及教学——重读图、用图。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难点。

3.地图的种类和作用,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4.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了与观察生活中密切联系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完成活动的同时,掌握了学习地图的技能。

本节教学建议

1.建议1~2课时。

2.重在培养看懂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能用学到的知识制作简易的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重在培养阅读与使用地图的能力。

2.在不同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重在从平面地图过渡到形成空间感官的地形图,达到较高能力要求。

本节教学建议

1.建议1~2课时。

2.在教学中加强引导,让学生亲自参与并动手制作等高线模型和地形剖面图,达到对所学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第一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

(2)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3)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能力目标: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借助地球仪,使用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列表比较法等了解经纬线的含义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情感目标: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

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大?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人类的家园。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师演示]动画演示“天圆地方—麦哲伦航海认识地球的形状—精确测量的地球形状”,提示学生思考: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能否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学生思考) [提问]地球真正的形状应如何描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合作探究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板图]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你们可以照自己的观察、想象画图。(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图,鼓励不同的答案,如果有优秀作品教师要展示并予以鼓励)

先通过动画,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有个了解,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画图,表示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同时表明教师的观点:“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使学生在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同时,不再只是崇拜教师的权威,培养创新的意识。

[讲解]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取地球的平均半径,即6371千米。

[应用强化]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地球是球形的?(学生讨论回答)

[承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要了解它的面貌,但是,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大了,怎么办?这就需要建立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情况、形状、球面上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板书]二、地球仪

[演示动画]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

[教师引导归纳]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绕地轴转动。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在摆放地球仪时,将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大家摆一摆,互相评判一下。(注意教室的方向)

(学生观看:地轴、两极的空间位置)

[设计意图]观察地球仪时,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然后着重讲解地轴的位置作用,如对地轴作用的认识设计了篮球与地球仪运动的比较,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地球绕地轴运动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轴在地球仪中的位置,设计动画演示,使学生既有实践的应用,又有直观地观察;为了将实际的方向与地球仪表示的方向一致,特让学生摆放地球仪,将地轴指向北(冲北极星)方,并且互相评判。这一部分主要是将地球的空间方位纳入到学生头脑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另外地轴的指向在将来学习地球公转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打好基础。

[讲解]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因为它比地球缩小很多倍,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

[提问]地球仪上有什么地理事物?

(学生回答)

[教师指导]在地球仪上有纵横交错的网——经纬网,通过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当然在真正的地球上没有,它是人为画出来的。下面我们学习经线和纬线的知识。

[板书]三、经线和纬线

[提问]请同学们分组,先看书,观察地球仪,然后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学生看书、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

[教师演示动画、讲解]经纬线在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上都是不同的,比较二者的不同利于我们更加明确它们的特征。这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比较法。

[设计意图]对经纬线的特征的学习,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最后完成表格,使学生认识到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便于了解相近事物的特征。既要教给学生考虑问题的方法,同时又要将知识内容融于其中。

●总结梳理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仪

三、经线和纬线

●当堂检测

见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经纬度的划分方法。

(2)记住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3)会应用经纬网。

能力目标:

由于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涉及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同时注意学生年龄特征,所以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动手、动脑和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结合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等。

情感目标: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水平。

(2)通过经纬度变化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规律又是可以被认识的。

(3)在多角度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多方位性和看待问题的多面性。

教学重点

(1)经度、纬度的划分。

(2)本初子午线的位置和含义。

教学难点

(1)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经纬网的作用。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地球仪上的线分别叫什么?可以有多少条?如何识别它们?观察地球仪,看看它们是如何区分的。

学生回答:经纬线可以有无数条,分别标注度数加以识别。

●合作探究

[新知探究]

[师讲]区分各条经纬线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它们标度数,给纬线标度数叫纬度,给经线标度数叫经度。

[板书]经度和纬度

[提问]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哪条?因为它具有唯一性,所以被定为纬度的起点。

学生观察地球仪并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提出要求]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讨论纬度、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一会儿请各小组的同学用合适的方法(语言、图示等)描述。

[参考问题]

(1)以赤道为起点,纬度数值的大小排列有什么规律?

(2)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

(3)纬度在地球仪上是怎样排列的?如何区分度数相同的纬线?

(4)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它们的纬度是多少?

(5)南北半球和南北纬的划分有什么关系?北纬是否全部在北半球,南纬是否全部在南半球?

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教师引导归纳填表,学生按文字叙述记录也可以)

[承转]纬度的划分比较简单,经度的划分比较难,请同学们讨论完成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划分的内容。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观察得更仔细,总结归纳得更准确,更利于理解和掌握。

[参考问题]

(1)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2)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3)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4)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有何意义?

讨论结果可以按项目填入表中:

在教材第7页南北半球图上标注主要纬线的度数,描绘回归线、极圈、赤道等纬线。

指出南北两极点和纬度值。讨论回答问题:

(1)起点是赤道,向北向南增大。

(2)最大值出现在两极,最大度数为90°。

(3)为了区分,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4)回归线的度数为23.5°,极圈的度数为66.5°。

(5)南北纬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一致。

采取与上面同样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1)经度划分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

(2)180°。

(3)从0°经线向东向西增大。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通过。

[过渡提问]我们到影剧院看电影或戏剧,可以根据票上的座号(几排几座)很方便地找到相对应的座位。那么,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的呢?

[练习]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按下表列出的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按照表中的地名,找出该地点的大致经纬度。

[提问]根据以上练习,请同学们思考:经纬网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利用经纬网定位

指导学生思考教材第10页活动题2。

笔记,完成表格。

自由发言。

4人一组,观察地球仪,指出六个城市的位置。

总结位置的确定方法,相互提问,相互纠正。

思考后总结:经纬网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思考并相互交流。

●总结梳理

板书设计

经度和纬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当堂检测

见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 起止度数0度(0度纬线叫赤道)—90 度N/S 0度(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度 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 赤道(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 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 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 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E,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 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 为西经E。 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度W和160度E分东、西半球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什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

运动转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 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日期 3.21 6.229.2312.22 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汇总

地球和地图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 A.地球是一个球体B.大地是运动的 C.月球是一个球体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2.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B.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C.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 D.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 3.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 B.地球的赤道直径是4万千米 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D.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 A.自转运动B.公转运动C.星空变化D.季节更替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B.C. D. 6.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地球表面形成四季的变化 B.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C.地球表面形成五个温度带 D.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7.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五带划分D.季节变化 8.泰安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星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这种现象主要与什么有关()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D.四季冷暖差异 9.晚上.北京的畅畅给美国的姑妈打电话说上午好,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10.玲玲家准备在张家界市城区买房,为方便爷爷奶奶出行,准备买一楼,但妈妈担心光线不好,玲玲建议元旦期间去看房,说如果这几天光照条件好,那全年都会比较好.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玲玲的理由是() A.正值假期,看房的人多,可以讨价还价 B.这几天昼长夜短,看房时间充足 C.这几天正处于张家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值附近,楼房的影子最长 D.这几天天气凉爽,阳光明媚,出行方便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川省地图和成都市地图,比例尺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地图. 13.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要表示较小范围的区域,得采用较__________________比例尺的地图,图上反映的内容也就较__________________(详细、简略)

地球和地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整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初一年级 班级:1.、2、3、4、5、13班 教师:吴俊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 4、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 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5、.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6、.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7、.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 生产上。 8、.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9、.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10、.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11、.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12、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 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二】情感价值观目标: 1、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2、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特点: 第一基础性。本章内容主要涉及了关于地理学的最基础的知识,是学生下雨学习地理知识的入门知识,同时也是学习以后章节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第二、首要性。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复杂的系统。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的运动、 变化规律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

初一地理:地球与地图(一)

地球与地图(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古往今来曰宇,天地四方曰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____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带着太阳女神的问候和祝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印入船长阿姆斯特朗上校眼帘的地球是一轮蓝色的圆圆的星球。〔投影:地球卫星照片〕人类是怎样逐步地认识到地球的形状的呢?〔设问导入,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天圆地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空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投影:天圆地方〕 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一只漂浮在大海中的巨大海龟。 〔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隔断了古印度同亚洲其它地区的陆上联系,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三面环绕,使古印度人无法理会海外的世界。〕 3、有趣的地理现象: 〔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的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时,地球的影子遮住了月亮,影子的边缘是圆的。 4、地球是球状的朴素地理思想的产生。 〔1〕古代人们在沿着任一直线上的不同地点,每天同一时刻观察天象,天空星辰高度有规律地升降。说明地球是球状的〔理解的地面相当于现今的大地水准面〕。 〔2〕人们观察到太阳、月亮的形状是球状的,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3〕如果地球是球状体,那么沿着一定方向航海,一定能回到出发点〔起点〕。为证明这一点,航海冒险家们进行了艰苦的冒险历程。 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美国以其姓名命名哥伦比亚州、哥伦比亚特区〕。 亚美利加发现美洲大陆〔以其姓名命名的大洲:南、北亚美利亚洲〕。 5、麦哲伦探险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划时代的地理意义。 〔放录音: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以近200名航海家的生命为代价,实际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具有划时代的地理意义。 6、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和大地测量技术的突飞猛进,从理论和实际上证明了地球是球体这一客观事实。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在四川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东营正处于()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下图四点的位置与西昌最为接近的是() A. B. C. D.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是北半球的冬季,东营位于北半球,正好是冬季;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该经纬网中没有出现0°的纬线和0°的经线,应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逐渐增大为西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逐渐增大为北纬,向南逐渐增大为南纬来判断,A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8°W,28°N;B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2°E,28°N;C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8°W,28°S;D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2°E,28°S;与

西昌(102°E,28°N)最为接近的是B。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太阳直射点一年之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然后向北移动,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又向南移动,到秋分(9月23日前后)又直射赤道.之后继续向南移动,到冬至日(12月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又开始向北移动,到下一年的春分又直射赤道.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导致了南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产生了差异,因此产生了季节的差异,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2.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B点的半球位置是()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2)A点属于() A. 低纬度 B. 中纬度 C. 高纬度 D. 南温带【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B点的经纬度是(40°S,10°W);由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可判断,该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故答案为:C。(2)根据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区,30°-60°为中纬度区,60°-90°为高纬度区;A点的纬度是20°S,位于低纬度区;故答案为:A。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3.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特点,经、纬度及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学会运用经纬网确定 某点的位置。 2.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观念、方向和周期;了解公转运动的特征、意义。运用五带图说明五带 及其划分。 3.运用地图说出地图的基本要素,识别常用图例,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比较大小、辨别方向。 4.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坡度的陡缓和山地不同部位的名称。 5.通过演示地球运动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读图分析能力;和生活 实际相联系,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6.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复习重点】 1.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半球的划分。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 度位置。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地图三要素,比例尺的计算,大小,辨别方向。 4.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复习难点】 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2.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四季的形成。地球五带的特征 3.地图上辨别方向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设计教案。 学生:完成以下预习要求: 1、《同步学习与探究》 2. 基础梳理。

【教学过程】 课堂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安排学生活动安排 课堂 导入 课件导入 课标要求多媒体展示【本单元承载的课标要求】,并分析说明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学生明确复习 内容和复习目 标 课堂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安排学生活动安排 预习交流教师投放《同步学习与探究》基础梳理部分的预习答案。 教师总结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小组交流进行评价。 小组内交流、讨 论,找出本组的 疑难问题。 重点难点教师安排活动任务,明确要求,然后巡视查看学生的进展情况并进行指点。 一、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 一、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内容: 1.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东、西半球: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3.温度带: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4.方向: A点在B点_________ B点在C点__________ 二、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内容。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读全球部分区域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A. 66.5°S,90°E B. 66.5° N,90°W C. 66.5°N,90°E D. 66.5°S,90°W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B. ②点位于东半球 C. ③点有极夜现象 D. 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③所在的纬线是60°S,①所在的纬线是66.5°S,②所在的纬线是80°S,排除BC两项;根据从0°经线往东是东经,往西是西经,读图可知,①是西经,②③是东经。由此确定,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66.5°S,90°W。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①点66.5°S位于高纬度地区,A 错误;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②点位于135°E,东半球,B正确;③点位于极圈以外,没有极夜现象,C错误;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 学设计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一、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材分析 《考试说明》提到文理科基础地理考试内容还包括与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而地球、地图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些内容贯穿于高中必修内容的始终,所以牢牢掌握这部分内容才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基本的地理素养。另外地理信息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是地图的延伸,所以在这一课里也简单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③、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④、理解地球上的时区的划分,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 1.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赤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 二、纬线及纬度 1.纬线:在地球仪上,同____平行、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2.纬线的特点:纬线指示____方向;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纬线长度____;纬线形状均为____。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由赤道(0°纬线)至南北纬度为低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纬度为中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极点为高纬度。 4.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并将地球分为、两半球(如下图)。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下列各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峰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①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②图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表示陡崖;③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峰;④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故答案为:C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下图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 ①→② 【答案】 D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凭着直觉认为“天圆地方”;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中期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D。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备课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备 课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 (一)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是整个初中教材最基础的章节,对以后的地理学系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它的重中之重,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没有真正的学习地图,地理空间学习能力较差,而我校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等原因,在地图等方面了解的,这更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本章既是理解的难点,也是记忆的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分析。(三)教学目标: 认识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并且能用相关数据描述其大小;学会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观察并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且能够用景卫网确定地球上任一地点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教学策略: 突出重点,学习过程练习化。重点练习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通过指地图、指空白图、填图、绘图、联系等相关步骤对经线和纬线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地认识,观察并运用地球仪。 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地把有关图片和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达到培养他们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课时安排: 共九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4课时; 《地球的运动》2课时; 《地图》3课时 第二章《陆地与海洋》单元备课

(一)内容分析: 本章中世界海陆分布图大势是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基础,与经纬网一起构成地理学系的最基础的章节,对以后的地理学系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重点及难点) 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教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三)教学措施: 1、突出重点,学习过程练习化。重点练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通过指地图、指空白图、填图、绘图、联系等相关步骤对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大洲大洋相对于经纬线的位置、相对于半球的位置进行充分联系。 2、海陆变迁侧重于对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运动学说的掌握并运用解释地理现象。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备课 (一)内容分析: 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世界人口和人口问题、世界语言和宗教,观念教学是这一章教学的重点,通过本章教学旨在帮学什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懂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4、说出世界主要语言、宗教的分布地区。举例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 5、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举例说明聚落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教学措施: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与地图教案

地球与地图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导语〕“古往今来曰宇,天地四方曰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____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带着太阳女神的问候和祝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印入船长阿姆斯特朗上校眼帘的地球是一轮蓝色的圆圆的星球。〔投影:地球卫星照片〕人类是怎样逐步地认识到地球的形状的呢?〔设问导入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天圆地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空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投影:天圆地方〕 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一只漂浮在大海中的巨大海龟。 〔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隔断了古印度同亚洲其它地区的陆上联系,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三面环绕,使古印度人无法理会海外的世界。〕 3、有趣的地理现象: 〔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的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时,地球的影子遮住了月亮,影子的边缘是圆的。 4、地球是球状的朴素地理思想的产生。 〔1〕古代人们在沿着任一直线上的不同地点,每天同一时刻观察天象,天空星辰高度有规律地升降。说明地球是球状的〔理解的地面相当于现今的大地水准面〕。 〔2〕人们观察到太阳、月亮的形状是球状的,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3〕如果地球是球状体,那么沿着一定方向航海,一定能回到出发点〔起点〕。为证明这一点,航海冒险家们进行了艰苦的冒险历程。 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美国以其姓名命名哥伦比亚州、哥伦比亚特区〕。 亚美利加发现美洲大陆〔以其姓名命名的大洲:南、北亚美利亚洲〕。 5、麦哲伦探险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划时代的地理意义。 〔放录音: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以近200名航海家的生命为代价,实际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具有划时代的地理意义。 6、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和大地测量技术的突飞猛进,从理论和实际上证明了地球是球体这一客观事实。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东经)

统编版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学案

第一讲地球仪与地图 基础题组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四题。 1.(2017广西钦州钦州港期末)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30°S,20°E) B.(30°S,160°W) C.(30°N,20°E) D.(30°N,160°W) 2.(2017广西钦州钦州港期末)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是( ) A.回到M点 B.在M点正西方 C.在M点正东方 D.在M点东南方 3.(2017广西钦州钦州港期末)O点和P点的纬线距离约是( ) A.4 440千米 B.3 330千米 C.2 220千米 D.1 820千米 4.(2017广西钦州钦州港期末)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一对英国夫妇1月3日从佛得角群岛(约17°N,23°W)出发,驾驶游艇前往安提瓜岛(约 17°02'N,61°50'W),如下图所示。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5.出发地与计划目的地之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 A.2 100 km B.4 100 km C.6 100 km D.8 100 km

我国某地9家养鸭场出现禽流感疫情。按照《动物防疫法》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在以疫点为圆心、半径3千米的疫区范围内的10万只家禽需全部进行扑杀。而在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千米内的受威胁区域需实行强制免疫、防疫消毒、加强监测等措施。读我国某乡镇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6.(2017吉林长春测试)该分布图的比例尺约是( ) A.1∶100 000 B.1∶200 000 C.1∶300 000 D.1∶600 000 7.(2017吉林长春测试)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判断正确的是( ) A.必须强制免疫的是①③⑤村落 B.必须强制免疫的是③⑤村落 C.①村在②村的西北方向 D.④村在⑤村的东北方向 提升题组 下图为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2018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第一次大联考)马更些河MN河段流程约为( ) A.500千米 B.1 500千米 C.2 500千米 D.3 500千米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 1:1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C. 1:1000000 D. 1:10000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数字式比例尺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选项中的比例尺都化为数字式比例尺为:B、1:10000000,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D比例尺最大。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2.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词中描写的景象可能出现在上图中() A.①位置前后 B.②节气前后 C.③日期前后 D.④位置前后 (2)该日期前后,北京() A.万条垂下绿丝绦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霜叶红于二月花

D.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词中描述的节气是春分日,读图可得,④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故D正确。故答案为:D。(2)春分日期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北京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派生机,A符合题意;“小荷才露尖尖角”描述的是初夏;“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色;“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冬季。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3.2017 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如你想知道美国、以色列在哪里,应该查找什么地图() A. 世界政区图 B. 世界地形图 C. 世界人口图 D. 世界气候图 【答案】 A 【解析】【分析】地图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想知道美国、以色列在哪里,应该查找世界政区图,故答案为:A。 【点评】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主题的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也不一样。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4.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相关的是( ) A. 季节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昼夜交替 D. 极昼极夜 【答案】 C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差;C符合题意。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

地球与地图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南通市唐闸中学钱鑫 地球与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利用经纬网定位置。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主要有地图的基本要素、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内容有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本单元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木理念。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而且要使学生逐步从“学会 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 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結合教材的活动制作简易地球仪。 2、了解地球仪的作用,知道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能利用经纬网确定某 地点的经纬度,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3.认识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并能举例说明因为地球运动产生的 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选择常用地图,能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单元章节具体教学目标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通过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了解到认识地球形状曲折性。学会描述地球的大小 2.对比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知道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3、学会制作的地球仪,进一步了解地球仪的结构和作用 4、能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位置(半球、经纬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并了解自转的基本特点,分析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 2、利用教具演示地球的公转; 能够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能够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形成的原因。 3、知道五带的名称和范围,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初步了解阅读地图需要学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公式,能在 地图上测量和计算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学会在经纬网地图辨别方向,了解有指向标的地图的方向。会识别常见 的图例。 3、会根据需要选择地图,能直找到所要的地理信息,让学生体会到电子地 图、過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 知道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部而图绘制原理 2.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峰、山脊、山谷、山坡的陡缓,并能绘制简单地形剖面图。

第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一)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第1.1节地球和地球仪 考情分析: 该专题在高考中每年都有涉及,多以提供空间区位为主,然后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般在高考中涉及本专题知识和能力的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在本专题复习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考点呈现: 1.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时区的划分及日界线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识别经纬线、经纬度、两极、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本初子午线;依地图上所给时区和日界线,推算出两地的时区、区时及日期。 3.利用经纬网解决定位、定向、计算距离等相关问题。 应试策略: 本专题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对于本专题的复习,一方面要通过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成果,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将问题实质从复杂的背景材料中提炼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要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精析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km,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注:任何纬线长度、半径的计算问题 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o,其对应的弧长为111km,同理,在所有经线上,1o弧长也是111km,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算出地表两点的实地距离。在纬度为a的纬线上1o弧长为111cosa.

2.地球仪:把地球缩小做成模型叫地球仪 (1)地轴: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这根轴代表了地球的旋转轴――地轴,它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北极、南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纬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 圆圈,叫做纬线。 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②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特殊纬线: 赤道:0 o;南、北回归线:23o26′N;23o26′S; 南、北极圈:66o34′N;66o34′S;低纬、中纬和高纬:低 纬(0o—30o)、中纬(30o—60o)、高纬(60o—90o) 作用: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一点,也没有最西的一点,只有两点进行比较时,才有东西之分。 4.纬度 定义:给纬线标定不同的度数,就是纬度。 纬度的确定: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 度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纬度的几何含义: R为地球半径,纬线m的度数为α。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根据北极星的仰角可以计算某地的纬度 5.经线(图1-1-4)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特点:①所有经线都是半圆;②长度相等 特殊经线:180o;0o;20oW;160o E 作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它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6.经度

初中地理_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地球和地图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试卷的评讲,树立地理学习的信心,找出学习上的不足。提高地理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激励点评 (教师活动)投放PPT演示文稿,说明试卷主要考查点以及题型。 1、考试内容: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这张试卷对我们的复习做了很好的检测,有利于复习阶段的查漏补缺。 2、题型:选择题占25个,计50分,读图题4个计50分。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主要考查点,小组代表说明本章主要内容。

选择题中地球和地球仪占8个,地球的运动占8个,地图的阅读占3个,等高线地形图占5个。 综合题四个,经纬网占15分,等高线地形图占9分,地球的运动占11分,五带的划分占15分。 3、(教师活动)展示考试结果: 二、自主纠错、反思错因(学生活动为主,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答疑解惑) 1、自己独立改正试卷错题。 2、反思错误原因。

3、用笔在试卷中标记仍有疑惑、不能解决的题目。 (教师活动)PPT展示答案 三、组内交流、互助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解惑) 1、组内互助合作,解决组内同学的疑惑之处。 2、小组长统计梳理本组内不能解决的题目并做标记。 四、典例精析、梳理方法 1、小组提出不能解决的题目并在黑板上标出来。

(教师活动) 20oW 160oW 80oW 60oW 100oW 140oW 0o20oE 45oN 30oN 15oN 80oE 100oE 180o15oS 60oE 140oE 40oE 0o40oW 60oN 90o 30oS 60oS 90o 东半球 西半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测试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对于地球的形状,最准确的描述是() 读“经纬网图”,完成2~4题。 图1 2.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A.20°S、150°W B.20°S、150°E C.20°N、150°W D.20°N、150°E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温带的是() A.甲地和丙地B.乙地和丙地 C.甲地和乙地D.乙地和丁地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读太阳光照图,完成5~6题。

图2 5.此时,美国华盛顿的时间大概是() A.早晨B.正午 C.傍晚D.子夜 6.此时正值你生活中的什么时节() A.欢度春节时B.参加中考时 C.枫叶红似火时D.清明祭祖时 [潍坊中考]经纬网是我们在地球上准确定位地理事物的依据。下图是上海、孟买、莫斯科、堪培拉四城市经纬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图3 7.随地球自转一周,四个城市中绕地轴旋转距离最长的是() A.上海B.孟买 C.莫斯科D.堪培拉 8.6月14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上海B.孟买 C.莫斯科D.堪培拉

9.四个城市中,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A.上海B.孟买 C.莫斯科D.堪培拉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0~11题。 图4 10.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1.①地位于②地的() 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 12.下列活动应选择城市交通图的是() A.我们班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方案 B.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发生了冲突,我们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C.了解益阳这几天的天气状况 D.星期天快到了,我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我家比较远,我要想一想怎样去[淄博中考]如图5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14题。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

《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图2,回答3~4题。 3.在上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③在④的方位是(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5~7题。 5.若bd 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50°E ,则ab 、bd 、cd 、ac 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A.ab>cd>ac=bd B.cd>abbd>ab>cd D.bd=ac>ab=cd 6.若a 点比b 点的时间早10小时,则 ①a 点在d 的西北方 ②a 点在d 的东北方 ③bd 的经度为90°W ④bd 的经度为30°W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在ac 经线上,若由c 点至a 点,各地日出的时刻越来越早,则 A.我国各地昼短夜长 B.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早于6点 C.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 D.此时是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 读下图,回答8~9题。 8.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9.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 、b 、c 、d 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60° 10° c d b a 120°E ● ● ●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读等高线图,判断10~13题。 10.关于四个村庄所处地形区的名称正确的是 A.王村地处山谷 B.张村地处山脊 C.余村地处山谷 D.李村地处山顶 11.以张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是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750米 12.已知王村的气温是11℃,丁山气温应是 A.6.5℃ B.7.1℃ C.7.4℃ D.6.8℃ 13.王村与大王山实际水平距离为 A.3km B.6km C.8km D.10km 图6为我国某沿海地区等高、等深线图(单位:米),图7为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4~17题。 图6 图7 14.夏至日12时12分(北京时间),图中岛屿上a′处的旗杆影长为零,a′点的地理坐标为 A.123°E,23°26′N B.117°E,23°26′N C.117°E,23°26′S D.120°E,0° 15.最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经济活动是 A.晒盐 B.建港 C.滩涂养值 D.海滨旅游 16.图6中与图7剖面图相符合的剖面线是 A.aa′ B.bb′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3517801.html,′ D.dd′ 17.图1中cc′剖面线最大高差H为(单位:米) A.64<H<65 B.69<H<70 C.74<H<75 D.79<H<80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 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回答18~20题。 1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m,H处为400m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19.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