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_宋正娜

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_宋正娜

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_宋正娜
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_宋正娜

第28卷第6期2009年11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28,No.6Nov.,2009

收稿日期:2009-04;修订日期:2009-07.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Y2-YW-339)。作者简介:宋正娜(1980-),博士生,主要从事公共设施区位研究。E-mail :songzhengna@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3614182.html,

848-854页

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

宋正娜1,2,陈雯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空间可达性是评价医疗设施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或者从医疗服务

供需状况着手,或者从供需双方之间距离因素着手,均无法全面评价居民实际所能获取的医疗资源。本文采用基于潜能模型的评价方法对江苏省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医疗设施服务能力、居民点人口数量、医疗设施与居民点之间的出行阻抗。研究表明,通过选取合适的出行摩擦系数,该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测度较小研究单元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辅以GIS 技术,可以很直观地揭示研究区域内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差异,结合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资源配置标准,还可较为准确判定缺医地区,为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潜能模型;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出行摩擦系数

1引言

设施区位是近年来区位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1],对既有设施空间布局进行评价是设施区位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同时也为设施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医疗设施是关系民生的一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其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公众生存权和健康权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西方国家对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历久弥新,我国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提出,对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逐渐成为医学地理、地理信息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均等可达性是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的首要目标[2-5],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是公众获取医疗服务的难易程度,它强调可达性的空间属性[6],由医疗服务的供需状况和供需双方的距离因素共同决定[4,7]。传统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往往只侧重研究其中某一方面,区域可用性方法(千人床位数、千人卫技人员数、卫生资源密度指数[8]等)考察医疗服务的供需状况,地理可达性方法(最近距离、交通可达时间

[2,9]

Voronoi 服务域[10]

等)考察供需双方的距离因素。

综合考虑供需状况和距离因素才能全面评价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基于潜能模型(potential mod -

el)的评价方法即可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本文首先介

绍了潜能模型及其应用于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的探索,其次通过实证探讨了将基于潜能模型的评价方法应用于一定区域内较小研究单元之间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差异评价的可行性。

2潜能模型

2.1潜能模型概述

潜能模型是区域经济学、地理学借鉴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来研究社会、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的成果[11],是空间相互作用的经典模型之一。法国学者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最早在牛顿的力和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潜能(Potential ,或译潜力、位势)的概念,后来学者把这一概念引入地理学,并逐步发展了潜能模型[12]。

潜能表示一物体对另一物体产生的能,如j 对

i 产生的能A ij 为M j /D ij ,其中M j 表示j 点的活动规

模,D ij 表示i 点和j 点之间的出行阻抗因子(距离或时间);一个系统中所有物体对一点所产生的潜能等于每个物体对该点所产生的潜能的总和,如空间上有n 个离散分布的物体,对于i 点的潜能总和A i 为:

A i =n

j =1

ΣA ij =n

j =1

Σ

M j

D ij

(1)

后来学者突破了公式(1)中距离指数因次的约

6期宋正娜等: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束,引入出行摩擦系数β,形成了地理学的潜能模型

一般公式:A

i =

n

j=1

ΣA ij=n

j=1

ΣM j

ij

(2)

2.2潜能模型应用于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

潜能模型广泛用于比较区域中城镇吸引力的大小或者城市内部的土地使用、交通条件,比较发展的优势、劣势等[13]。Hansen在1959年提出采用潜能模型作为可达性度量方法[14],后来学者逐步将其应用于量测城市或农村设施的空间可达性[3]。

采用潜能模型来量测研究区域内某个居民点i

至所有医疗设施的空间可达性A

i 时,M

j

表示医疗设

施j的服务能力,A

i

实际上是研究区域内各医疗设施对居民点i的吸引力的累计值。随出行阻抗D ij的

增加,A

i 会相应的降低,A

i

值越大,空间可达性越

好。

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由医疗服务的供需状况和供需双方的距离因素共同决定,潜能模型一般公

式考虑了“供”方因素M

j 、距离因素Dβ

ij

,并未考虑

“需”方因素。因此造成了如下结果:若两医疗设施的服务能力M

j

相等,即使两者的服务人口数量差

异较大,但在相同的出行阻抗Dβ

ij

下,两者的空间可达性表面上是相同的,但很明显两医疗设施实际上不具有相同的可达性。为解决该问题,Guagliardo[3]、Joseph等[15]和Wang Fahui等[16]在潜能模型一般公

式中增加了人口规模影响因子V

j

,其公式如下:

A

i =

n

j=1

ΣM j

ij

V

j

,其中:V

j

=

m

k=1

ΣP k

kj

(3)

式中:A

i

表示居民点i至所有医疗设施的空间可达

性;M

j

表示医疗设施j的服务能力,通常采用卫技

人员数、床位数来表征;P

k

表示居民点k的人口数;

V

j 表示人口规模影响因子;D

ij

表示居民点i与医疗

设施j之间的出行阻抗(距离或时间);β表示出行摩擦系数;n、m分别表示医疗设施和居民点的数量。V

j

考虑到了各医疗设施周围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反映了因为不同患者到同一医疗设施就医而形成的对有限的医疗资源的竞争,以至造成对空间可达性的负面影响,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评价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我们不难发现,式(3)是对居民所能获取的各等级规模医疗资源总量的描述,它综合考虑了医疗设施服务能力、居民点人口数量、医疗设施与居民点之间的出行阻抗,其量纲应为每人拥有医疗设施服务能力,可以是每人床位数、每人卫技人员数等。

2.3出行摩擦系数β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出行摩擦系数β的选择,一方面β因不同应用可以选取不同取值,提高了此类模型评价的准确程度,扩大了应用范围,但另一方面β的取值也因此成为一个难题。学界认为β可以有不同的数学表达式(如线性、指数等形式),β的大小随服务类型、人群特征等不同而变化。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β通常采用线性表达式[17-21]。

有学者就β取值做过深入研究,Peeters等总结了Love等、Berens等和Brimberg等的观点,发现学者对β的取值主要集中于[0.9,2.29]之间;同时Peeters等通过研究认为β的取值在[1.5,2]之间对研究结果影响不大[17]。另外Wang对芝加哥地区工作—出勤模式的研究中采用基于引力模型的可达性指标,经过实验比较,β最佳取值为1.85[18];陶海燕等采用潜能模型研究广州市海珠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可达性空间分布时,β的取值为1[19];吴建军采用引力指标研究河南省兰考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时,β的取值为2[20];王远飞、张超采用Huff模型对上海浦东新区综合医院服务域进行研究时,分别研究β=1和β=2两种情况,通过比较作者认为β选取2时研究结果更为合理[21]。综合上述观点,实际操作中β通常采用线性表达式,取值多集中于[1,2]之间。

3实证研究

3.1研究区域与数据准备

本文将潜能模型式(3)应用于江苏省如东县医院(卫生院)的空间可达性评价。如东县位于江苏省南通市,辖15个镇,县城位于掘港镇(图1),总面积1872.7km2,人口1063194人。区内地势平坦,路网密布,地形单一。

为便于研究,本文选取20张床位以上(含20张)的医院(卫生院),截止2007年底,全县共有42所医院(卫生院)。本文研究中M

j

以卫技人员数表示,42所医院(卫生院)共计卫技人员数2236人,全县平均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2.1031人[22]。

本文采用村级居民点作为空间可达性的研究

849

地理科学进展28卷

单元。截至2007年底,如东县共有252个村级居民点,本文用村级居民点行政中心代替村级居民点人口重心,村级居民点人口来源于如东县发改委提供的2007年人口报表。

对就医出行时间的计算,以车行作为就医出行方式,并依据2004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确定各级道路行车速度,计算中采用如东县交通局提供的2007年底路网图,并使用500m ×500m 网格对主要道路网进行加密,网格所代表道路的默认速度为10km/h(表1)。

本文采用矢量数据结构下交通网络最短路径算法,以医院(卫生院)、村级居民点及道路网布局为基础,利用Arcview 软件中Net -work 分析模块及二次开发脚本程序,计算出各村级

居民点至各医院(卫生院)的最短通达时间(表2)。

对于出行摩擦系数β,通过调查未能获得合理取值,因此本文试验性地选取1、2作为β的取值,在比较两者得到的空间可达性计算结果后,再行确定。

3.2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

在ArcGIS 中的实现

在ArcGIS 中,通过“join ”、“Summarize ”、“Field calculator ”等功能可以实现基于潜能模型的空间可

达性计算。如出行摩擦系数β选取2,则在Ar -

cGIS9.2中的实现过程(图2)如下:

(1)整理村级居民点至医院(卫生院)的通达时

间,计算D 2

ij 存储于“Time^2”字段,得到数据表“Time ”。分别将村级居民点属性表“Village ”通过“VillName ”字段、医院(卫生院)属性表“Hospital ”通过“HospName ”字段,“join ”到数据表“Time ”中,得到包含村级居民点人口“VillPopu ”和卫技人员数“StaffNum ”的新“Time ”数据表;

(2)在步骤(1)得到的“Time ”数据表中,利用

“Field calculator ”功能求取VillPopu /Time^2,再用“Summarize ”功能求取各医院(卫生院)的人口规模影响因子“Vj ”,得到数据表“Hospital_Vj ”;

(3)将数据表“Hospital_Vj ”通过“HospName ”字

段“join ”到步骤(1)中得到的数据表“Time ”,得到包

图1如东县2007年底医院(卫生院)和村级居民点分布图

Fig.1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ospitals and villages of Rudong County by the end of 2007

表1如东县各级道路行车速度(km/h)Tab.1Traffic speed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roads

in Rudong County(km/h)

表2如东县各居民点到达各医院(卫生院)最短车行时间矩阵(min)Tab.2The shortest travel time matrix by car between any pair of

population location and hospital in Rudong County(min)

100

80

60

40

20

10

UU 27.95 43.49 UU 63.01 30.09 45.58 UU 65.09 UU UU UU UU UU

10.70

19.02

UU

38.54

850

6期宋正娜等: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

含人口规模影响因子“Vj ”的“Time ”数据表;

(4)在第(3)步中得到的“Time ”数据表中,利用

“Field calculator ”功能计算StaffNum/(Vj*Time^2)×

1000的值(得到千人卫技人员数),再用“Summarize ”

功能求取各村级居民点的可达性值“Ai ”,得到“Vil -

lage_Ai ”数据表;

(5)将数据表“Village_Ai ”通过“VillName ”字段

“join ”到村级居民点属性表“Village ”,得到的新“Village ”属性表可用于村级居民点至医疗设施的空间可达性的分析与可视化成图。

3.3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式(3)分别计算了β=1、β=2两种情况下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表3)。为检验计算过程,本文对两种情况的空间可达性结果采用村级居民点人口数作为权重加权平均,所得数值均与全县千人卫技人员数2.1031相等,这验证了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本文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实则是对居民所能获取的医疗资源的评价,计算出的结果就是每千人所拥有的卫技人员数。

为便于比较,本文通过与全县千人卫技人员数

2.1031相除对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结果进行处理(得到的数值为全县千人卫技人员数的倍数,记作),

大于1说明空间可达性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反之则说明较全县平均水平为低。

观察2组数据(表4、表5),β=2较β=1空间可达性数值波动范围更大、离散程度更大;β=1时数值99.2%介于0.5~2之间,数据过于集中,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差异,因此选取β=2对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计算更为合适。

图2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在ArcGIS 中的实现

Fig.2Flow diagram of the measure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health care facilities

based on potential model as implemented in ArcGIS

表3

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结果A i

Tab.3Spatial accessibility A i from any village population location to hospitals in Rudong County

UU ?=1 1.6292 1.5110 UU 2.1031 ?=2 1.1458

1.1493

UU

2.1031

表4

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结果标准化值A i ′统计分析

Tab.4Statistics analysis for standardized value A i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hospitals in Rudong County

?=1 0.5983 2.5101 0.2410 ?=2

0.3146

8.5445

0.7498

851

地理科学进展28卷

为判定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分布趋势,在Ar -cGIS9.2中分别对β=1、β=2两种情况下医疗设施空

间可达性标准化数值按照几何间距(Geometric

Interval)分级进行泛克里格(Universal Kriging)插

值分析(图3、4)发现:β=1时,未能准确揭示出部分城镇内部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差异,较明显的如袁庄镇、洋口镇、丰利镇、马塘镇等镇域内部大片区域可达性趋于一致;β=2时,如东县

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基本形成以掘港、马塘、丰利、栟茶、岔河等城镇(行政中心附近区域)为中心的多

表5

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结果标准化值

A i ′分区间统计(%)

Tab.5Interval statistics for standardized value A i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hospitals in Rudong County(%)

2/5 2/5~1/2 1/2~2/3 2/3~1 1~1.5 1.5~2 2~2.5 2.5 ?=1 0.00 0.00 2.78 55.56 38.10 2.78 0.40 0.40 ?=2

3.96

2.78

18.65

38.89

21.43

8.73

2.38

3.17

图3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Kriging 插值图,β=1

Fig.3Kriging interpolation map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hospitals in Rudong County,β=1

图4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Kriging 插值图,β=2

Fig.4Kriging interpolation map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hospitals in Rudong County,β=2

852

6期宋正娜等: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

中心、逐步向外围区域递减的趋势,各城镇内部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基本均呈现一定的差异层次。因此β=2更能准确揭示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差异。经过上述分析,本文β选取2更为合适。从图4可知: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总体较为均等,部分区域存在不均现象;县城掘港镇明显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袁庄镇和东部地区尤其是大豫镇和兵房镇则明显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结合如东县现有居民点人口分布(图1),袁庄镇和兵房镇空间可达性较差区域居民点密集、人口众多,大豫镇空间可达性较差区域居民点分散、人口相对稀少,因此袁庄镇和兵房镇缺医现象最为严重。实际操作中,可结合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资源配置千人指标,用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计算结果与之相比,相差达一定程度即为缺医地区。

4结语

本文阐述了潜能模型的由来及其在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中的探索,并结合实证探讨了基于潜能模型的评价方法应用于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分析的实现过程。基于潜能模型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医疗服务的供需状况和距离因素,同时通过选择适当的出行摩擦系数β,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地揭示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价较小研究单元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辅以GIS技术,可以很直观地揭示研究区域内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差异,结合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资源配置标准,还可较为地准确判定缺医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①研究单元选取不能过大,本方法在讨论中潜在假定研究单元内部可达性相同,如若研究单元过大,则研究结果不具说服力;②β的选择直接影响可达性计算结果,过小的β值很可能产生平滑的可达性量测值,而无法有效揭示区域差异;β过大则容易夸大可达性量测值的差异。实际操作中,若能根据研究区域实际情况,在比较不同的取值后再行确定,或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则相对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1]王铮,周嵬,蔡砥.设施区位: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中国

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南昌,2005.

[2]Lovett A,Sunnenberg G,Hayne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3614182.html,ing GIS to assess

accessibility to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Maheswaran R,Craglia M.GIS in Public Health Practice.New York: CRC Press,2004,187-204.

[3]Guagliardo M F.Spatial accessibility of primary care:

Concepts,methods and challeng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2004,3:3[2009-2-20].http://w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3614182.html,/content/3/1/3.

[4]Higgs G.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use of GIS-based mea-

sures of access to health care services.Health Services& Outcomes Research Methodology,2004,5(2):119-139. [5]Yang D H,Goerge R,Mullne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3614182.html,paring GIS-based

methods of measuring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health ser-vices.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2006,30(1):23-32. [6]刘贤腾.空间可达性研究综述.城市交通.2007,5(6):

36-43.

[7]约翰斯顿R J.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4:2.

[8]郑小华,王禄生,马进.卫生资源密度指数在乡镇卫生院

布局及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研究.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004,15:2-6.

[9]Jessop E.GIS in district public health work//Maheswaran

R,Craglia M.GIS in Public Health Practice.New York: CRC Press,2004,179-185

[10]王远飞.GIS与Voronoi多边形在医疗服务设施地理可

达性分析中的应用.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29(3): 77-80.

[11]巴滕·戴维·F,博伊斯·戴维·E.空间相互作用、运输和

区域间商品流动模型//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卷(区域经济学).安虎森,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29-331.

[12]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2,155-157.

[13]叶嘉安,宋小冬,钮心毅,等.地理信息与规划支持系统.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8-90.

[14]Hansen W G.How accessibility shapes land us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59,25(2):73-76 [15]Joseph A E,Bantock P R.Measuring potential physical

accessibility to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rural areas:A method and case study.Social Science&Medicine,1982, 16:85-90.

[16]Wang F,Luo W.Assessing spatial and nonspatial factors

for healthcare access:Toward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fining health professional shortage areas.Health& Place,2005,11:131-146.

[17]Peeters D,Thomas I.Distance Predicting functions and ap-

plied location-allocation models.Geographical Systems, 2000,2:167-184.

[18]Wang F.Modeling commuting patterns in Chicago in a

GIS environment:A job accessibility perspective.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00,52(1):120-133.

[19]陶海燕,陈晓翔,黎夏.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

853

地理科学进展28卷

性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7,30(1):1-5.

[20]吴建军.基于GIS的农村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分析:以

河南省兰考县为例.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1]王远飞,张超.GIS和引力多边形方法在公共设施服务

域研究中的应用:以上海浦东新区综合医院为例.经济地理,2005,25(6):800-803.

[22]江苏省卫生厅.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查询.[2009-2-2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3614182.html,:8083/wstcx/ylwsedit.action.

Measuring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Health Care Facilities

Based on Potential Model

SONG Zhengna1,2,CHEN Wen1

(1.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Limnology,CAS,Nanjing210008,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Access to health service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facilitator of overall population health,and spatial accessibility is one of the vital indexes to assess whether the distribution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s balanced or not.Traditional methodology to assess spatial accessibility usually focuses on alternative of the ratio of supply(provider)versus demand(population)in the administrative unit or the travel impedance between population and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However,both of them can't be comprehensive to reveal the health care resource quantity which any population location can access due to travel impedance.In the paper,we use the measure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based on potential model to analyze spatial accessibility from village population location to hospitals with Universal Kriging to interpolate the accessibility values in Rudong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which integrates three main factors including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the population demand impact factor and travel impedance between population location and provider location.Through our study,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reached:after selecting the proper travel friction coefficient which is the key factor to affect sensitively the accuracy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results when using potential model,the measure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based on potential model can b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to measure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health care facilities among the small units of the studied area in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service providers,and by GIS,the methodology is able to reveal directly the difference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n the studied area, furthermore,health professional shortage areas of the studied area can be defined effectively with certain standards developed by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sector,which can support the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of health service planning.

Key words:potential model;health care facilities;spatial accessibility;travel friction coefficient 854

生物多样性评估

生物多样性评估 摘要 生物多样性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部分组成。由于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各层次中研究最成熟的层次,故我们将物种多样性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传统生物多样性的度量模型,我们知道有两个评估生物多样性的指标,即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考虑到传统度量模型在使用时,多以物种相对多度作为群落多样性测度的变量,因而其计算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某种不合理性。为此我们引进改进后的DIV多样性指数模型,该模型是对物种丰富度指数的推广,着重强调个体数量对群落多样性贡献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和层次分析法,特别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并在原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又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两个评价指标,即森林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和森林濒危植物多样性综合指数,以此扩大评价指标的范围,使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更加全面有效。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层次分析法 一、问题重述 2010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已经越来越被人类社会关注,相关的大规模科研和考察计划也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考察计划都面临着一个基本的问题:如何评价被考察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针对这一问题,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方法,但现在还缺少一种能全面考虑不同因素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定的方法。于是在此背景下,本文要求建立一种合理的数学模型,设计一个全面而有效的评价生物多样性的指标,以利于今后考察和科研工作。 二、问题分析 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我们首先对生物的多样性的概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他们生存环境的总称, 具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1[。 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考虑到物种多样性指标体系的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相对比较容易测定,因此本文我们着种通过分析植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来间接 给出评价生物多样性的指标]2[。

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生物学》期末考查 姓名: 学号: 一、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及存在价值,还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 1、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表现在当地消耗使用价值(如食物,消费等)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地消耗使用价值,是指诸如猎物、薪柴等在当地消耗而不进入国内或国际市场的物品的价值。生产使用价值是指从野外收获、在国内或者国际商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价值。 2、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宜人价值(生态旅游、自然史与教育)等。 3、选择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价值也是选择价值或者潜在价值。今天,没有人敢确定现在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也不会有利用的价值(一些具药用的物种)。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也很难确定。 4、存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指伦理或道德价值,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物种及其系统的存在,有利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保持及其结构的稳定。存在价值常常受保护愿望来决定,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同情和责任。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有多大,它的消失究竟带来多大的损失,目前人们还难以准确评估,正如人们不能评估一只恐龙的存在价值一样。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也可以是收益价值或遗产价值——为保护子孙后代的某种价值而愿意支付的价值总和。

二、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变暖研究最早从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Fourier提出温室效应的概念开始,至今己开展了将近200年,现在全球变暖己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己升高0.85℃。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是史无前例的,科学家认为1983-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近1400年来最暖的30年,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措施,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年平均气温将比前工业时代至少上升1.5℃[1]。 1950-2010年间,全球有约5.7%的陆地面积发生了主要气候类型的转变,包括:干旱气候类型以及高纬度大陆气候类型的扩张、极地和中纬度大陆性气候类型的缩减、温带、大陆性以及极地气候的显著向极移动、热带和极地气候的海拔增长[2]。在中国,到2010年,己经能在气候带交界地区(约全国7.5%的陆地面积)诊断到气候带的变化,包括:东北地区温寒混交林气候向温带落叶林气候的转变:青藏高原苔原气候(ET)的消失;中国西南地区温带冬早气候的西进北抬。到21世纪末,全国将有超过52.6%的面积发生气候类型的转变[2]。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大尺度的综合性影响。过去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未来的气候变化仍将使物种物候和行为、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使有害生物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并将可能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等[3]。 我将从陆地、湖泊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论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对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带北移、两极冰山退缩,植物向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山地移动[1,4,5]。到2100年,全球陆地表面49%的植物群落以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37%的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同时在无任何减排努力、全球升温4℃的最悲观模型中,全球植物多样性的平均水平将下降9.4%[4]。海平面上升,海滨植物大面积萎缩、生物入侵加剧;植物种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优势种改变;早春温度提前升高,植物物候节律改变;荒漠草原区土壤增温使得植物群落发生演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物种加速灭绝[4]。以及森林群落生产力下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威胁加大[1,5]等。 野生动物的分布区整体上向北移,如鸟类的北扩或西扩[6],昆虫向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扩展[7],种群灭绝风险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如蝴蝶[8]。物候期提前,加快昆虫的生长发育,

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指标

题目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指标 关键词个体数量贡献度参数估计 摘要: 本文是一个讨论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指标,使其能够同时考虑到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综合影响。以数理统计的思想为基础,我们建立了相关的生态初等模型。 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针对问题前言中提到的只以某地区物种数量的多少来衡量给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不完善的:沙漠与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对比显然不能利用各自物种数量的多少。正如问题中所说,遗传多样性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之一。遗传主要表现在个体的差异,如人类就在进化中就分为了尼格罗人种、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三者都是智人,但性状有很大不同。而其中的基因多样性难以统计,人人之间均有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简化思想,仅从种群内单体数量上来近似反应基因的多样性。 目前,对于生物多样性方面,在物种数量多度和物种个体的相对多度方面,都有成型的分析算法,但是没有对各物种在分布均匀度上对其进行加权,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某个物种的生物多样性贡献进行系数分析。 Keywords: individual quantity contribution degree parameter estimate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 discuss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order that it can consider genetic diversity, species diversity and ecosystem diversity at the same

估值模型的适用性与改进

估值模型的适用性及其改进 估值方法 人们通常将每股收益作为公司价值分析指标,许多投资者和公司的管理人员都认为,只要公司的财务报表利润提高,股价就会上涨。尽管每股收益确实有用,但由于财务报告收益的变动并不能代表公司根本的经济变化,每股收益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其他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必须要有其他的价值评估方法。 (一)贴现模型 1、贴现现金流量法 现金流量贴现以一种全面而又简明的方式,囊括了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现金流量贴现法是运用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来决定股票的内在价值,即任何资产的价值是其预期会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总和。如下式: 股份权益价值=每股股票的价值=股份权益价值/普通股数 其中CFTEt为第t期的股份权益现金流量,ke为股份权益成本。 2、股利贴现模型 贴现现金流量法认为股票的真实价值等于其未来全部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对于股票来说,这种预期的现金流就是在未来预期可以得到的股利。根据对股利及其增长率的估测,用股利贴现模型来确定股票的价格,解决了现金流量贴现法可操作性较弱的问题。为了简化分析,本文仅以稳定成长的公司为例说明股利贴现模型。稳定成长公司的股价应为:其中,P为股价,DPS1为预期明年的每股股利,ke为股份权益成本,gt为持续的股利成长率。 (二)经济增加值EV A 对基于传统会计信息的估值方法的失望,激发了一系列替代会计估值的方法出现,而经济增加值EV A是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EV A准确地度量了企业的经营效益。EV A由Joe M. Stern等人创立,Stern Stewart公司将EV A注册为商标。《财富》杂志每年刊登Stern Stewart 公司计算的全美1000家上市公司EV A,使得EV A的概念深入人心。 EV A是基于企业需要获取足够利润以弥补包括债务和股权投入资金的全部成本的想法而产生的。会计方法反映了债务成本,却忽略了股权资本的成本。在会计报表上,投资者的股权资本投入对公司来说是无成本的。EV A则认为股东必须赚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投资的收益率,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EV A就是企业税后净经营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债务成本和股本成本)后的余额。在EV A准则下,投资收益率高低并非企业经营状况好坏和价值创造能力的评估标准,关键在于是否超过资本成本。 EVA实际上是经济学上的剩余收入或者经济利润概念。从理论上讲,股权资本的真实成本等于股东的机会成本。EV A给出了剩余收入可计算的模型方法。EV A的计算方法如下:销售额-经营费用-税= 营业利-财务费用=EV A 其中,财务费用= 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 ACC =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总市值)×(1-税率)+股本资本成本率×(股本资本/总市值)。股本成本或者说是股票投资预期报酬,是依据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来确定的。股本的预期报酬可以下式表达: 其中E(R)为股本的预期报酬,Rf为无风险利率,β为资产的贝他系数,E(Rm)为市场组合收益率。

《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编制说明

附件三: 《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编制组 二○一○年四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 任务来源 (1)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 (1) 1.3工作过程 (1) 2 国内外生物多样性评价概况 (1) 2.1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 (1) 2.2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 (2) 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 3.1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3.2 生物多样性评价是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 (3) 3.3 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价的可行性 (4) 3.4 国家相关文件要求 (4) 4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 4.1标准适用范围 (4) 4.2 标准的主要内容 (5) 5 主要技术要点说明 (5) 5.1本标准的目标 (5) 5.2评价范围和评价对象 (5) 5.3评价指标 (5) 5.4指标权重 (6) 5.5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6) 5.6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分级 (6) 6 主要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6) 7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6) 8 参考文献 (6)

《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为规范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掌握并了解全国和各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明确全国和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与方向,整体上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能力,200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以《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号)下达了制定《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的任务,项目统一编号为814,项目承担单位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 本标准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标准,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涉及物种分类、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监测、保护、利用等。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内容。 1.3工作过程 项目承担单位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支持课题“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管理技术研究”,建立了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在云南和四川两省开展示范研究。2007年,环境保护部正式启动了全国性的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该项目以县级行政区域为评价单元,以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为评价对象,以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植被垂直层谱完整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和物种受威胁程度等为评价指标,旨在掌握和了解全国及各省生物多样性现状、变化趋势和威胁因素,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的“常态化”,切实提高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能力。试点工作首先在云南、广西和江西三个省(自治区)开展,基本工作周期为一年。2008年将试点扩大到北京、江苏、山东、湖南、青海五省(市)。2009年又将山西、安徽、湖北、四川、重庆、贵州、海南、新疆八省(市、自治区)纳入试点范围。这些工作为本标准的制定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标准制定任务后,迅速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编制组调研并系统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欧盟、相关国际公约、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在生物多样性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案例,于2008年9月形成了《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 2008年12月23日,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召开了本标准的开题论证会,对本标准的定位、适用范围、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 2009年3月17日和6月4日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分别在北京、南京召开了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研讨会,对本标准草案进行了研讨。根据各省试点情况和研讨会的意见,编制组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目前的征求意见稿。 2 国内外生物多样性评价概况 国内外在生物多样性评价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制定本标准提供了借鉴。 2.1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是表达生物多样性评价现状与保护效果的一种交流工具。单位面积上物种丰富度的区域变化是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分布格局。由于数据资源的限制,人们不得不采用指示物种(类群)来代表一个地区的所有物种资源。但人们对采用什么样的指示物种(类群)及不同生物类群间分布格局的一致程度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近年来,《Nature》《Science》等

Z值评价模型

Z评分模型 Z评分模型的概念 Z评分模型是著名财务专家奥特曼设计的一种破产预测模型。他根据数理统计中的辨别分析技术,对银行过去的贷款案例进行统计分析,选择一部分最能够反映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最具预测或分析价值的比率,设计出一个能最大程度地区分贷款风险度的数学模型(也称之为判断函数),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风险及资信评估。 [编辑] 奥特曼确立的分辨函数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或: Z=1.2(X1)+1.4(X2)+3.3(X3)+0.6(X4)+0.999(X5) 其中,X1:流动资本/总资产(WC/TA) X2:留存收益/总资产(RE/TA) X3:息前、税前收益/总资产(EBIT/TA) X4:股权市值/总负债帐面值(MVE/TL) X5:销售收入/总资产(S/TA)这两个公式是相等的,只不过权重的表达形式不同,前者 用的是小数,后者用的是百分比,第五个比率是用倍数来表示的,其相关系数不变。 阿尔特曼经过统计分析和计算最后确定了借款人违约的临界值Z0=2.675,如果Z<2.675,借款人被划入违约组;反之,如果Z≥2.675,则借款人被划为非违约组。当1.81

大气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及应用研究

大气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及应用研究 摘要:临近空间的开发利用对大气环境参数的获取提出了迫切需求,建立了临近空间中性大气模型(Near Space Parameter Mode1,NSPM),并对其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通过对模型精度、残差、标准差的计算,发现密度模型与温度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时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风场模型的输出结果能较好地体现平均观测结果.最后,利用NSPM模型分析了中国地区临近空间区域的各大气参数(密度、温度、压强、经向风、纬向风)的变化特性.研究表明临近空间大气环境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区域性. 关键词:临近空间;大气参数;精度分析 临近空间(Near Space)是对海拔20 km到100km空间范围内的一个通用性称谓,包括地球平流层、中间层、低热层等,是地球中高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临近空间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临近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对临近空间环境特性研究及预报提出了迫切需求。 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都要借助空气动力飞行,因此,作为提供空气动力的介质,空气的静态物理特性(密度、压强、温度等)和动态物理特性(如风场)对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的安全与准确入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现有模型的部分模块,形成了适用于临近空间的中性大气模型.由于模型本身要反映物理实际,即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要一致,故本文对临近空间的中性大气模型进行适用性分析.最后,作为临近空间大气参量模式的一个应用,分析了子午工程台站的临近空间大气环境特性. 1模型简介 本文选用了大气模式NRLMSISE-00 ( Nary Re-search Laboratory Mass Spectrometer Incoherent Scatter 2000)及风场模式HWM07 ( Horizontal Wind Model 2007)以获取临近空间区域的各种大气参量,由于大气模式和风场模式模拟的各种大气参量的高度范围是从地而至外逸层,超出了临近空间的高度区域(20 km至 100 km ).另外,NRI,MSISE-00众多输出参量中仅大气密度和温度是临近空间的开发利用所需要的.针对临近空间应用需求,从这两种模式中抽取

能力素质模型超详细解析

能力素质模型超详细解析 业绩的评估和行为的管理是通过绩效考核的财务指标和过程性指标体现的。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获得成功,对组织内个体所需具备的素质、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要求,就是能力素质。在这样的定义下,能力素质像流程一样,都是服务于战略的。 如何建立平衡计分卡中的学习和发展指标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答下面的三个问题:销售人员需要很多能力吗?这些能力是什么?能够量化地分析销售人员的能力吗?我们通过开车的例子,来分析一位司机需要的能力。 司机首先要启动汽车,点火、踩刹车、挂档、踩油门,车启动了。然后从车库里开出来上路,靠右边行驶、通过油门和离合器的配合换档加速或者减速,遇到红灯时等待绿灯通行,然后左拐弯。行驶到了目的地,找到了一个两边贴的很紧的停车位,将车倒进去是一个技术活儿,来回很多次将车停了进去。 在这个过程中,司机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如果稍不小心,轻则刮蹭,重则出现严重的车祸。司机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很多能力吗?其实司机只需要三项能力:交通知识和规则、路面行驶和出库入库。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司机这个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能力,其实包括销售在内的任何工作都可以通过数量不多的能力来完成。 既然每个职位不需要太多的能力,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能力寻找出来,定义清楚,这样我们就为每个职位找到一系列的能力,通过规范员工行为表现,实现公司对员工的职责要求,确保员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计划与公司的经营目标,与客户的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有助于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为了能够更深入地覆盖中国市场,诺基亚招聘了大量的销售人员在各个手机店面销售自己的产品,委托我们定义销售团队的能力并进行培养。 我们仔细地观察了促销员的销售行为,发现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促销员与客户打招呼时没有统一的做法,往往不能成功的留住客户的脚步。还有很多销售人员不知道询问客户的需求,不停地介绍产品,往往又说不到点子上。 我们观察了最优秀的销售人员,他们的行为特征是:在客户刚出现时就立即向客户微笑和寒暄,使用开放性的提问,完整、清晰地挖掘客户需求;不仅介绍产品而且介绍对客户的益处,时刻留意购买信号,促成交易。 将这些行为特征总结出来就是销售人员需要的面对顾客销售的技巧。我们通过上百次的培训,并帮助诺基亚建立辅导体系。现在,这些最优秀销售人员的行为特征成为很多销售人员的工作习惯和组织的能力。当顾客采购手机的时候,销售人员可以按照高标准的水平进行销售了。 能力素质模型就是将这些能力素质按内容、按角色或是按岗位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能力素质模型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中,如:员工招聘、员工发展、工作调配,绩效评估以及员工晋升等。 能力素质模型包含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大的类别。知识包含产品知识,公司背景知识,所在行业的知识,管理的基本知识等等,是最容易提高的。沟通、谈判、销售、演示和管理等都用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这些步骤和方法总结出来,就是技能。素质是几乎不能改变的,至少企业没有重要的责任,素质包括正直诚心、工作热情、有责任心等等。 由于每项素质、技能和知识都会有相关的行为描述,通过这些行为描述来体现对于某项品格、能力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它还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 能力和素质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好地甄选员工并培养他们,我们必须将能力素质

生物多样性

1.何为生物多样性?它包含哪几个层次? 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它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体及其所生活的生态系统的多种变化。包括不同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物种内部基因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内和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直接实物价值和非实物价值。前者可以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即它的产品或简单加工品所获得的市场价值;后者是指生物多样性在旅游观赏、科学文化和畜力使役等方面的服务价值,这类价值往往缺乏直接的市场定价,而常以替代花费的大小来衡量。 (1)人类的食物几乎完全取自生物资源。 (2)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医疗保健息息相关。 (3)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如植物提供了木材、纤维、造纸原料、香料、橡胶、松脂、天然淀粉等。 (4)生物多样性所具有的旅游观赏价值、科学文化价值 (5)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的贡献。 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通过其生态功能来体现,一是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系统演替与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的物种与遗传资源;二是生物多样性在形成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作用;三是表现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1)能量固定。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储藏起来,从而形成食物链中能量流的来源,为绝大多数物种的生存提供能量基础。 (2)调节气候。生态系统对大气候及局部气候均有调节作用,包括对温度、降水和气流的影响。 (3)稳定水文。在集水区内发育良好的植被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植物根系深入土壤,使土壤对雨水更具渗透性。有植被地段比裸地的径流较为缓慢和均匀。一般在森林覆盖地区雨季可减弱洪水,旱季可减缓旱情。 (4)保护土壤。凡是植被发育良好的地段,由于植被和枯枝落叶层的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保护土壤减少侵蚀,保持土地生产力,并能防止塌方、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保护海岸和河岸,并能防止湖泊、河流和水库的淤积。 (5)吸收、分解环境中污染物。有些生物对污染物质有抗性,他们能吸收和分解污染物;有些生物对有机废物、农药及空气和水中的污染物有降解净化作用;有些生物对污染物敏感,因而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意义。 (6)贮存必须的营养元素,促进元素循环。生物从土壤、大气、降水中获得必需的营养元素,构成生物体。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体内都贮存着各种营养元素,并通过元素循环,促使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元素交换,维持生态过程。 (7)维持进化过程。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传粉、基因流、异花受精的繁殖功能,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进化过程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8)生物多样性在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等方面也有相当大的价值。 4.我国生物多样性有何特点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规范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Technical Criteria for Biodiversity Impact Assessment in Nature Reserve

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管的职能,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和《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标准,用于规范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工作。 本规范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起草。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1 4.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2 A.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2 B.对生物群落(栖息地)的影响6 C.对种群/物种的影响7 D.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9 E.对生物安全的影响10 F.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11 5.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13 6.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分级13 7.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权重值14 8.评价报告提纲1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云南省境内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类别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区边界范围调整、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所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也适用于在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或确定为保护区生物走廊带、外围缓冲地带,并由保护区管理部门行使管理权的区域开展的一切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性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各地区(州)、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若下列标准被修订,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 《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 3.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以保护生物学、生态学和相关科学基本理论为依据,结合国际相关领域的行业规范,选取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 ?层次性:根据生物多样性的不同层次,系统地选取相应的指标; ?全局性:考虑保护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反映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服务于各级政府的战略管理和决策需要; ?客观性:系统、准确地反映生物多样性受影响的客观情况,尽量克服因人而异的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理论发展的局限性; ?预见性:根据专业知识,在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对各项评价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预测; ?实用性:考虑到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的可操作性,应尽量采用易于获取或预测的指标、参数,并提供相应的参数测定技术。避免 复杂、冗长且难以获取的指标。

卡甘模型与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适用性对比

卡甘模型与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适用性对比 【摘要】西方的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好几个演变进化的阶段。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模型也被视作是现代经济金融市场的货币需求模型的一个基础。本文准备从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与卡甘货币需求模型的对比研究入手,对两个模型进行美国市场上的实证研究,并且两个模型的异同点以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货币需求模型凯恩斯卡甘 一、引言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理论,一直以来是政府研究如何稳定金融市场的关键,几乎是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建立而随之产生的。如何协调货币需求和供给量,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改善金融市场的状况,稳定市场经济,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建立在货币需求供给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而货币需求理论作为货币需求与供给理论中的重要板块,自然是少不了相关研究的。总的来说,西方的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古典货币数量论、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凯恩斯之后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这样几个阶段。 在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历史上,真正起到里程碑作用的人物当属凯恩斯无疑,他在1936年出版的《通论》这本书

中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为今后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之后被广泛使用的弗里德曼模型等都是凯恩斯模型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要比较的是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与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卡甘提出的卡甘模型中的货币需求函数,卡甘的货币需求函数的重新定位可以说是历史性的,他的模型的结构完全不同于凯恩斯提出的货币需求模型,从线性的货币需求关系转换到了对数形式的货币需求关系。因此,笔者准备从两个模型的结构入手,对它们的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对比研究。 二、模型介绍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模型可以说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的公式是Md=P(kY-hi)。其中Md是货币的名义需求量,P是价格水平,Y是国民收入一般多是GDP,i是利率水平,而k和h是系数。这个模型说明了货币的需求量是决定于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的,与国民收入水平成正比,而与利率水平成反比。但值得注意的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并没有常数项的存在,但是经过一般分析可以知道,现实经济的货币需求的影响条件是非常多的,所以在最小二乘估计中很难做到常数项为0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会加上一个常数项,这样能使得拟合结果更加准确。由于凯恩斯的模型相对比较著名,这里不做过多的介绍。 卡甘模型(Cagan Model)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之一便

法律法规标准适用性评价表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适用性评价表 序号名称实施时间适用的条款适用的制度及相关内容结论识别人员识别时间 1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 第13号 2014.12.01 第三、四、五条、十七至 二十四条、二十八至三十 条、三十四条、三十六条、 三十七条 岗位责任制;安全投入保障;劳动防 护用品;培训教育;安全管理机构和 人员;操作规程;“三同时”制度;安 全标志;设备设施检维修;危险告知; 安全协议;工伤保险;职工权利义务。 应急预案:事故管理。 适合 2 《职业病防治法(2011 年修订)》主席令第52 号 2011.12.31 三至七条、十五、十六、 十八条、二十一至三十 条、三十三至三十七条、 四十条 工伤保险;职业病防治;职业病档案; 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防护设施“三 同时”;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防治计 划和实施方案;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 权利。 适合 3 《消防法(2008年修 订)》主席令第6号 2009.5.1 第二、五、十六、十九、 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八、 三十九、四十一条 消防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职责;保障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通 畅;居住场所安全;防火防爆要求。 适合 4 《劳动法》主席令第28 号 1995.1.1 第三、四、八、十五、十 七、十九条、二十五、五 十六、三十六、四十条、 五十三至五十六条、五十 八、六十五、七十、七十 三条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劳 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劳动防护 用品;健康检查;特种作业资格;安 全操作规程;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制 度。 适合

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 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 令第493号 2007.6.1 第三、四、九条、十三至 十六条、二十五、三十条 事故等级;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 故处理。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适合 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2009.5.1 第二条、二十三至二十八 条、三十一、三十八、三 十九条、六十一至六十四 条、九十九条 特种设备定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 案;特种设备登记;定期检测;特种 设备的维修保养。 适合 7 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 修订)国务院令第586 号 2011.1.1 第四、十条、十四至十八 条、三十、三十三条 参加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 纳工伤保险费;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适合 8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423号 2004.12.1 第六至九条、第十一条 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用人订 立劳动合同;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 假规定 适合 9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 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 企[2012]16号 2012.2.24 第八、十、十一、十四、 二十、二十二、二十三、 二十六、二十七、三十六 条 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平均 逐月提取;安全费用使用规定;安全 费用台账;安全投入管理制度。 适合 10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 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 号 2005.9.1 第三、四条、八至十条、 十四至十九条、四十一条 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建立 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验收、报关、发 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正确佩 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适合 1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 总局令第16号 2008.2.1 第三、四条、七至十一条、 十三、十四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 位是事故排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 责任主体;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隐患治理措施计划。 适合

员工能力评价模型-员工能力评价模型

员工能力评价模型(职类:行政/生产供应类) 员工能力评价模型 职类:行政/生产供应类 代码:4-2 行政类 定义 指从事行政、人事、后勤(含研发后勤、市场后勤、生产后勤)、投资、财务、供应等其他类似工作性质的非职务人员。 诚信约束力 协调沟通力 责任心 分析控制力 积极主动性 素质评价模型 协调沟通力 定义:在时限要求内组织相关人员按计划推进或参与工作,协调相关方克服过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阻力,并及时传达信息,确保整个行动组织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对能力的要求: 1. 组织协调能力:能按计划有预见性地组织人,财,物等相关资源,克服过程障碍,及时向相关方反映问题并达成一致。 2. 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适应面对面、邮件、报告等各种不沟通形式,及时、正确、客观的传达信息。 积极主动性 定义:以饱满的热情覆行工作职责、对待工作任务或临时事务。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予以协助。 对能力的要求: 1. 个性:善于交际,合作意识强。 2. 学习能力:不断地从经验中总结归纳,学习借鉴书本或其他同行经验,主动地加以应用改进工作。

责任心 定义:较强的时间观念、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重视问题并及时提供建议方案。 对能力的要求: 1. 时间观念: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计划内完成任务。 2. 质量意识:较高标准自我要求,要有追求卓越的想法并努力实现。 3. 成本意识:思考更佳途径解决问题、减少开支。 4. 重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敢根据业务内外环境提出可供解决或改善的建议方案。 分析控制力 定义:坚持按制度规范、权限办事,确保业务受控;能对众多业务进行归纳、分析处理,改善工作。 对能力的要求: 1. 分析能力:善于定性、定量分析问题,特别是善于运用(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能从分析中找出规律、或更优工作办法,优化现流程。 2. 控制能力:较强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并存的处理技巧。 诚信约束力 定义:随时随地以诚信开展业务,遵守公司制度规定和社会道德规范。尊重他人。不让个人不良情绪反应影响自身工作和他人。 对能力的要求: 1. 正直: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健康的心态。能对现象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评价。 2. 尊重个体:不分级别、不分文化等其他差异,对他人保持尊重与真诚。 3. 行为规范:遵守公司制度规定,不超越制度规定权限。不因个人情绪或其他想法而影响组织利益。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4. 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注意个人形象。

员工能力素质及岗位匹配度评估模型推荐word范本

【员工能力素质及岗位匹配度】评估模型
被评估员工姓名:
岗位名称:
所属部门:
.
入职时间:
权重
0分
2分
4分
6分
8分
10 分
12 分
自评 复评 审订
备注
岗位 经验 要求
1
基本要求未达到岗基本要求部分达到
位要求;岗位经验、岗 位 要 求 ; 岗 位 经
行业经验和工作经 验、行业经验和工作
验均欠缺。
经验均欠缺。
基岗达验位和本到要工要要求作求求经;部,岗验分行位欠达业经缺到经验。基岗达验位和本到要工要要求作求求;经完,岗验全行位欠达业经缺到经验。基岗和求位,本行要工要业求作求经;经完验岗验全达位欠达到经缺到要验。基岗达位到本要 岗要求位求;要完经求全验。达完到全
基本要求完全达到 岗位要求;经验超过 岗位要求。
基本要求中,重点 考虑岗位经验和行 业经验。
岗位 综合 知识
1
岗位知识掌握非常 欠缺,完全不熟悉该 岗位工作。
对该岗位 知识掌握 认知。
有少 和片
量的 面的
具备了胜任该岗位 基本具备了胜任该 所要求的一部分知 岗位所要求的大部 识,还有部分知识待 分的知识,但都处于 进一步学习和提高。普通状态。
具备了胜任该岗位 所要求的绝大部分 的知识,而且有些方 面已经比较出色。
完全具备了胜任该 岗位所要求的各方 面的知识,而且非常 出色。
所掌握知识已经远 远超过了本岗位要 求,在实际工作中能 指导其它岗位开展 工作。
不足 1/5 的知识项 目达到要求
近 1/5 的知识项目 达到要求
近 2/5 的知识项目 达到要求
近 3/5 的知识项目 达到要求
近 4/5 的知识项目 达到要求
全部知识项 达到要求
目都

全部知识项目都能 达到要求,部分项目 超过岗位要求
岗位任职资格中, 专业知识为必须达 到项,如必须达成 项低于相应等级 时,按下一级套算。
岗位 综合 技能
员工 职业 素养
员工 工作 业绩
2
技能非常差,完全不 能独立完成该项工 作。
掌握了最简单的几 项技能,但还不能有 效胜任该项工作。
掌握了胜任该岗位 基本掌握了胜任该
所要求的部分技能,岗 位 所 要 求 的 大 部
还有部分技能待进 分的技能,但都处于
一步提高。
普通状态。
掌握了胜任该岗位 所要求的绝大部分 的技能,而且有些方 面已经比较出色。
完全掌握了胜任该 岗位所要求的各方 面的技能,而且非常 优秀。
以卓 秀的 来了 益。
越的技 成果给 直接的
能和 企业 经济
优 带 效
不足 1/5 的技能项 目达到要求
近 1/5 的技能项目 达到要求
近 2/5 的技能项目 达到要求
近 3/5 的技能项目 达到要求
近 4/5 的技能项目 达到要求
全部技能项 达到要求
目都

全部技能项目都能 达到要求,部分项目 超过岗位要求
1
职业素养非常差,其 行为、理念完全背离 了公司的价值观。
职业素养偏低,自我 控制力较弱,经常有 出现背离公司要求 的行为。
职业素养一般,比较 自我,需要进一步提 高。
职业素养处于普通 状态,基本能按公司 要求实现自我控制 和管理。
具备了良好的职业 素养,经常得到他人 称赞。
具备优秀的职业素 养,以榜样影响身边 的人。
以优 影响 人。
秀的人 着公司
格魅 的每
力 个
不足 1/5 的素养项 目达到要求
近 1/5 的素养项目 达到要求
不足 2/5 的素养项 目达到要求
不足 3/5 的素养项 目达到要求
不足 4/5 的素养项 目达到要求
全部素养项 达到要求
目都

全部素养项目都能 达到要求,部分项目 超过岗位要求
2
无法完成工作所需只能实现岗位 要的最低业绩标准。步业绩要求。
的初
基本上能实现岗位 的业绩要求,但有待 于提高。
能实现岗位的业绩 要求,表现一般。
比较良好的实现了 岗位业绩要求。
出色地完成了岗位 的业绩要求。
超额完成了 业绩要求。
岗位

岗位任职资格中, 专业技能为必须达 到项,如必须达成 项低于相应等级 时,按下一级套算。
根据全部素养项目 综合测算。 1.团队精神 2.敬业精神 3.全局意识 4.主动性/责任心 5.进取心等
关注过去半年来的 综合业绩表现,入 职未满 6 个月员 工,最大评 8 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浅谈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

环境问题专题讲座 学号:MG1527058 姓名:刘嘉勋

浅谈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 摘要:对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不重视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估价,这有利于准确核算自然资源环境价值,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结合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生物多样性概念内涵、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定义、评估方法、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评估方法 Briefs on Value Evaluation of Biodiversity Abstract:That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biodiversity is the one of important reasons that causes biodiversity losing.Assessing biodiversity value is note only conducive to accurate accounting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alue,but also to better protect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It also has realistic and intending meaning.The paper discusses simple definition and composition of biodiversity,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value of biodiversity,evaluation methods,current application,and the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by combining with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Key words:biodiversity;value assessment;evaluation method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