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基本知识和解答

2016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基本知识和解答

2016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基本知识和解答
2016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基本知识和解答

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基本知识和解答

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2、教育学的发展一般经过哪几个基本阶段?

答:(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中,未形成独立学科。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一系列具有比较完整理论体系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及代表作的出现为标志。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以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卡娅及代表作为创始,本世纪50年代后,实现教育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

3、广义的教育指什么?狭义的教育指什么?

答:在社会中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这是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

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狭义教育有时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一(义)语使用。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答:(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5、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

(2)共产党统一领导,创办。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唯物主义。

(4)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利手段。

6、什么是教育目的?什么是培养目标?

答: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8、什么是智力?为什么要发展智力?

答: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等因素。发展智力的原因:

(1)它不仅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且有极大的客观性。

(2)长期以来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开发智力的重要。

9、体育的内容有哪些,具体任务是什么?

答:体育的内容有:田经、体操、球类、游戏、武术、游泳、军事体育。具体任务:(1)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0、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的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可以促使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特殊的功效。

(2)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有怡情健身的作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11、劳动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1)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

(2)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

(3)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12、什么是学制?

答: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机关,小学、中学大学及各级各类专业学校、业余学校和特殊学校,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13、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学制特点是什么?

答:(1)保证广大劳动人民及子女先受教育的机会。

(2)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

(3)重视在职干部的再教育。

(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方式方法灵活性相结合的精神。

(5)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14、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

(2)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变换和创新上。

(3)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16、教师应该怎样热爱学生?

答: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要一视同仁,对学生思想、智力、身体要全面关怀,对学生的情感要求稳定性。

17、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职业道德修养?

答:(1)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2)热爱学生。(3)有集体协作精神。(4)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18、论述对一个合格人民教师的能力素养的要求

答:(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级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等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程度。

19、教学有哪里几项基本任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健康水平。

(4)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打下基础。

20、什么是课程,课程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答:课程是计划化的学习经验,主要涉及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内容包括: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态度的知识经验。

1、什么是课的结构,一堂课完整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答:课的结构指一节课的组织部分及各部门进行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安排,一节课完整的结构包括: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2、自古以来,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什么?

答: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

3、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

答: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批定。

4、德育过程由哪四个因素构成?

答: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5、陶冶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6、我国普通学校应贯彻的德育原则是什么?

答:(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3)知行统一的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原则。

7、家庭教育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2)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一致,(3)要理解和尊重孩子,(4)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养。

8、什么是课外教育?

答:它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9、三结合教育指的是哪三结合?

答: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答:组织和培养班级体。

11、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3)指导学生课余活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5)指导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6)作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配合,(7)评定学生操行。

12、试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什么?

答:(1)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体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于迎接时代挑战,在众多的人才素质中,突出人的进取性和创新精神,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需要。(2)未来社会要求人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未来的人应持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3)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竞争意思、效益意识、法律意识和国际意识。(4)未来社会还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

13、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答: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4、教学的三大任务是什么?

答: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品德。

15、什么是教材?什么是教学大纲?

答:教材(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征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分说明,本文、附录三部分。

16、教学管理制度分哪两种?其涵义是什么?

答:教学管理制度分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学年制是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学分制是衡量莫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整学位要求所做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就是计算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17、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不可偏废,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引导,点拨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要通过独立的,自主的及带有探索性的学习得以实现。(2)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善于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8、你对教师队伍的结构、调整和流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答:(1)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2)针对目前教师队伍中的“人才积压”,和“人才浪费”并存以及“近亲繁殖”等现象,宜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首先,逐步建立,推行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其次。对相对薄弱而又急需教师的专业,学校和地区,可借助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形成教师结构的合理布局。再次,通过教师合理流动,可改变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现象,一是补充教师,尽可能选留不同学校毕业生或选调外校教师,二是教师定期流动制,(3)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形成教师合理结构,还应有完善、健全的人才市场调节机制做保障,及时向教师提供教育人才的需求信息,疏通教师合理流动的渠道。

19、教师的劳动有哪些特点?

答:(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0、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业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什么?

答:我国的《学记》。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哪些?

答: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因素。

2、简要回答教师的作用。

答(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的专著是什么?由谁所著?他提出了什么教育思想?

答: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大教学论》,他提出“泛智”思想。

4、青少年学生的年龄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答:(1)婴儿期和托儿期(又称先学期)出生1---3岁,(2)幼儿期(又称学前期)3---5、6岁,(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6、7---11、2岁,(4)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11、2---14、5岁,(5)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14、5---17、18岁。以后还有青年中期和青年晚期两个阶段。

5、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1)尊师爱生,指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热爱学生。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教师应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2)民主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关系的反映,师生关系在政治、经济、法律、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所以教师的教育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础上,以说理疏导循循善诱的方法教育学生。(3)教学相长、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可以促进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过教师。

6、我国模范班主任总结的德育经验是什么?

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7、1958年党中央颁布了“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指什么?

答: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韧等方面。

9、教学过程有哪些规律可循?

答:(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主要是通过学习间接经验认识客观世界,(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0、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有哪些主要方法?

答:(1)考察法(2)观察法这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3)问卷法(4)谈话法(5)调查法6实验法(7)访问法(8)书面材料分析法。

1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哪位教育家提倡遵守的信条?

答:陶行知。

12、“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

答:循序渐进原则。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那种特点?

答:示范性。

14、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在哪三门课程中?

答: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1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什么?辅导形式是什么?

答: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辅导形式是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现场教学。

16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答:互相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

17、课程主要由哪四部分组成?

答: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18、简述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答:(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和品德,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人。(2)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独立性。

19、1958年学制改革确立的办学方针和办学原则是什么?

答:“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三个并举、六个结合”的办学原则。

20、我国学位分哪三级?

答: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是工作经历)。

1、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答: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构成的系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体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

2、什么是通才教育?

答:是一种通识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同时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3、什么是专才教育?

答: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莫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4如何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答:(1)在讲课中注意使学生全部认识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处于积极状态,教学内容可带些探索性,要留下让学生思考的余地(2)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3)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展开讨论。(4)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

5、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书育人相一致?

答:(1)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2)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3)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6、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自觉纪律教育(5)劳动教育(6)民主与法制教育(7)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8)道德教育。

7、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什么?实际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什么?

答: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8、在教育目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曾形成过两大理论流派是什么?

答: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9、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什么?

答:社会分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答:环境。

11、“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是哪国教育家谁提出的?

答:美国、杜威。

12、在西方,罗马的昆体良的教育名著是什么?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什么?

答:《论演说家的教育》《学记》

13、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从事的摸一门或几门专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精深的了解,站在本学科的最前沿。(3)具备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等,只有具备了教育理论,才能自觉,有目的的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14、如何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答:(1)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可塑性、依附性、向师性说明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教育对象,处于客体地位,(2)学生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因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特点。

15、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表现为哪四个相互关系的阶段?

答: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知识的巩固与保持,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6、教师备课最后要落实到写好三种教学计划,这三种计划是: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17、对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有哪些要求?

答:(1)作业内容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2)作业分量要适宜、难易要适度(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4)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以便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18、试论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答:这一原则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波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一原则是依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制定的,它要求(1)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整个体系(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3)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9、试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答:这一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既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这一原则既考虑学生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普遍性,可顾及到可变性、特殊性,既有利于大多数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又有利于选拔特殊人才,他要求(1)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教学,把主要精力用于全班集体教学,同时兼顾个别(2)面向学生大多数,使学习深度、速度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能接受的(3)

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人才的学生(4)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提出不同要求。

20、如何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答(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系热爱后进生(2)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3)培养学习兴趣(4)抓反复,反复抓。

1、教师备课应作好哪几项工作?

答: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教书育人。

3、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引导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环境教学法。

4、什么是班级授课制?

答:班级授课制就是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固定的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5、上好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结构合理(4)方法适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3621512.html,/campus/6/

6、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将学堂改为学校那种学制?

答:壬子癸丑学制。

7、建立学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8、实有主义的代表人是谁、他是哪国人,其代表作是什么?

答: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9、考试的方式主要有哪三种?

答:口试、笔试和实践考核。

10、班主任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答:(1)确立班主任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11、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了哪两种教育体系?

答: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1)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2)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影响的多角性、多层次性决定了一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会出现反应,(3)青少年具有可塑性和发展双向性特点,好的、坏的都易接受。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要抓德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要反复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使学生在每一次教育中逐步提高思想品德。

13、当前,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答: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个特点?

答:长期性。

15、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6、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缺点?

答: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便于严格管理,使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也有明显的缺点,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过于偏重书本知识,忽略学生实践活动,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3621512.html,/campus/6/

17、我国古代的“六艺”之教包括哪些?

答:礼、乐、射、卸、书、数。

18、“学而时习之”体现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巩固性原则。

19、为什么教育者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答: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20、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应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答: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协助配合,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行动。必须做到:(1)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在协调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儿童的教育工作时,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家庭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和教育各有自己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3)增强学校与家庭的间的相互联系,学校通过采取互相访问、举行家长

会、建立通讯联系等方式,加强与家庭间的联系争取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并取得一致意见,教育影响学生,(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间的相互联系,学校可通过多种宣传渠道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为教育服务。

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3621512.html,/campus/6/

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汇编)

绝对重点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 教育学原理 i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 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结构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事实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3、教育学的意义 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 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5、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关系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 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6、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 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7、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另一种更为通常的解释 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特点:(1)未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预示着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2)能动性:人在发展过程中 表现出的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它为教育提供了 合理的人性假设,为教育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这些规律性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性。 8、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与建构而形成的结果。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等方面因素: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素质是人的 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2019年考研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2019年考研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educare “引出”的意思。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 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 a)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2020教育学复习重点

2020年考点综合分析及考试题型预测 (一)教育概述:共三个知识点,该部分内容将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部分大家在复习时不需花费太多的功夫,而只需将其中的基本概念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具体是什么和教育学产生发展标志性事件记住即可。这部分内容大致会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共五个部分内容。今年大纲这章知识点的考察沿袭08大纲,,建议大家识记教育功能和三对功能的概念。其余三个知识点较为重要的是“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结构”、“教育的本质”,其中多以单项选择题出现,“教育的本质”部分可能会结合一些时事以辨析题形式出现。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共四个知识点。较重要的知识点大家应注意的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如何体现的;“教育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哪些功能上,这两部分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形式出现。第四个知识点“当代社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这是今年考纲较之往年新整合的内容,体现的今年考纲的与时俱进要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特点,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与其他教育学理论和改革结合,而且要以主观题形式对待进行复习。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共三个知识点,这一节的内容今年考纲较之去年内容大致上没有什么变化。在第二个知识点中增加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知识点。这节大家需要重视的是第三个部分“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大家在复习这部分时不用面面俱到,但它的基本理论一定要进行识记。在复习抓住主要基本知识点复习即可,但要与相关的现实联系紧密的事件和现象联系进行思考分析,很有可能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共两个知识点。这部分大家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是“教育目”、“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各是什么,其中大致多以选择题出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个知识点中的“我国的教育目的”要重点掌握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可能会以主观题出现。 (六)教育制度:共三知识点。第二个知识点中“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这个点的内容大致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第三个知识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这部分内容应该重点掌握,以防其以主客观题形式出现。这部分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是:“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七)课程:共四个知识点。“泰勒原理” 和“课程的范围与结构”,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考点,在复习时应以主观题的形式准备。第四个知识点的课程改革部分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这要求考生注意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整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这部分还应重视的知识点是“课程”、“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的类型”包含的类型,大致会以选择题出现。“课程的实施”这部分有可能会结合具体案例,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在复习时应以主观题的形式准备。在复习时考生应该收集总结一些我们课程改革相关的政策和研究,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中分析出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等。并应对复习教育史课程的内容,分析总结世界范

(完整版)2019考研《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下)

2019考研《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下) 1、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遗传、环境和 教育。 3、人的发展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又有质的,既有连续性,又有 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前进的运动。 4、人的发展,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持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 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5、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 6、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7、“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8、“一般发展”的理论是由前苏联又一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 9、“心理发生论可以分为三个学派:个性发生学派、认识发生 学派、活动心理学派即心理动力学派。 10、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 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 条件。 11、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在一定水准上受遗 传因素的影响 12、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 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3、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 更为指导的作用。 14、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 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 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水准 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 15、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不是主动进行的。 16、因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指导性的。 17、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 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主要在于人具有可塑性,而人的可塑性表现 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是“未特定化”的。 18、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塑性的前提,而可塑性又是人的 可教育性的前提。 19、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人类拥有文化,文 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人类心身能力的延伸。 20、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作用,但这种作用于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教育的影响只不过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外因。 2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是指社会或教育提出的 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2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 阶段性、不均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差异性。 23、青少年身心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教育学考研知识框架

一、教育学概述: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发展历程 概述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结构与功能(6)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4、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3) 教5、古代、近代、现代教育的特征 育1、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5) 与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社会功能 教社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5) 教育学原理育会1、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与的四、教育与人的发展2、个体个性化、个体社会化 人关3、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系定义 1、教育目的主要理论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确立依据 2、培养目标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内部全面发展教育 1、教育制度的概念概念 确立依据 六、教育制度2、学校教育制度各级各类学校系统 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3、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课程与课程理论泰勒原理 2、课程类型课程计划、标准、教材 七、课程3、课程编制课程目标 4、课程改革课程的范围与结构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1、教学、教育、智育、上课 2、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八、教学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概念、特点、结构 4、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 发现教学模式 国外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暗示教学模式 范例教学模式 国内非指导性教学 确立依据 5、教学原则 原则(8个)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6、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定义、特征、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7、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5) 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 9、教学评价及其改革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学业成就评价 教学评价的改革 1、德育的概念 2、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德育过程的要素知行统一 3、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九、德育4、德育原则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5、德育方法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6、德育途径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续性 体谅模式 7、德育模式价值澄清模式 社会学习模式 集体教育模式 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1、教师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学生及学生观 十、教师与学生正式群体 2、学生学生群体 非正式群体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3、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018教育学考研知识点:骑士教育

2018教育学考研知识点:骑士教育 2018考研,考生必须具有广阔全面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和有效的方法,尤其要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才能轻松应对统考对我们的考验,小编给大家总结了教育学考研资料:骑士教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骑士教育:是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西欧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 ⑴骑士的要求是:勇猛顽强、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 ⑵“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⑶教育的三个阶段: ①0-8岁,家庭教育阶段,受母亲教育,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②8-14岁,礼文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贵妇。 ③14-21岁,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 “骑士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所崇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范,对主人和君长尊崇忠诚,对贵妇斯文典雅,作战是勇猛果敢,与人交往总慷慨豪侠。 中世纪大学(产生、发展、评价) ⑴产生和发展:源于欧洲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市民阶层,需要学习专门知识研究世俗文化。

①欧洲工农业的发展,工商业发展出现市民阶层 ②十字军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的接触,刺激了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不同文化交流 ⑵特点:①文科是进入大学的必要条件②每一所大学都有名人和权威 ⑶组织机构和特权: ①教学方式以读课、评述、辩论和游历为主 ②导体制分为两种:“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 ③已有学位制度,是源于教会的教阶制(主教-牧师-教士),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得“硕士”“博士”学位 ④特权主要有:迁校的自由、不用交纳税费、有司法审判权、大学教授享有参政权、大学中获得学位的人具备教学资格 ⑷作用和影响: ①从思想上打破了教会在思想上对人垄断,推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②促进了各个地区和国家的交流,打破了封建闭塞的局面 ③为文艺复兴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培养了新人

(完整版)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推荐文档

2018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A. 制度教育学 B.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 批判教育学 【参考答案】D 【解读】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基本观点是: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第二,教育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强烈低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第四,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从题干的角度出发,选择D。 2.如下现象属于教育范畴的是 A. 爸爸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 B. 妈妈指导小明在与他人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 C. 老师严格管理以保护小明等弱小学生不再受欺负 D. 小明在与同学的多次冲突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参考答案】B 【解读】教育的定义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

2018年教育学考研统考311真题解析(重点题目)

2018年教育学考研统考311真题解析(重点题目) 来源:文都比邻教育学教研室 二、辨析题 46.核心课程即主要课程。 【参考答案】 (1)此观点是错误的。 (2)核心课程和主要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①核心课程,又称问题中心课程,它将社会问题就包裹在教学内容中,是综合课程中综合程度的最高的一种课程。它能克服分科课程过细的缺点,消除学科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但较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课程内容的编排能力。 ②主要课程是指国家课程中主要实施的课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课程,例如中小学常见的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等。它的目的是为了普及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全民的素质。 (3)综上,该观点是错误的。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两种课程的区别,切忌混淆。 【文都比邻独家解析】 (2008-50)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者的异同。 (2009-9) 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缺陷的课程是(综合课程)。 (2011-8) 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到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相关课程)。 (2013-7) 某类课程的组织方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核心课程)。 (2016-7) 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其顺序为(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 以上为大家罗列了往年涉及到核心课程相关知识点的考题。相信同学们跟着老师参加

了真题解析课程,系统地梳理过知识点的边边角角和内在逻辑之后,这道题绝对是高分项。 47.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是要求学校加强对国防教育。 【参考答案】 (1)此观点是错误的。 (2)从诞生的背景上看,《国防教育法》是继1957年苏联卫星升空而颁布的法案。它是诞生于国防安全之上,改革教育内容,加快人才培养而紧急推出的举措。 (3)从改革的主要内容上看,《国防教育法》包括以下几点。 ①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为提高这些学科的教学水平,要求大力更新教学内容,设置实验室、视听设备、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师资的质量。 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各地区设立职业技术教育领导机构,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术训练。 ③强调“天才教育”。鼓励有才能的学生完成中等教育,攻读考入高等教育机构所必需的课程并升人该类机构,以便培养拔尖人才。 ④增拨大量教育经费。该法规定,从1959年到1962年,由联邦政府拨款八亿多美元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4)从其产生的效果上看,它的颁布与实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促进了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进而为国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综上,国防教育法虽然诞生于国防背景,但归根结底它的主要内容和实际效果是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和倡导精英教育,而不是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法案。因此,该观点是错误的。 【文都比邻独家解析】 制度史是中外教育史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文都比邻推出的“大表哥”详细汇总了各大核

教师资格证必备内容教育学考研必背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 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 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 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 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自尊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 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 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 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 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 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 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 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 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 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18.怎样帮助学生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教育学考研之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法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教育学考研之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法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二)法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由天主教会控制的。1789年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改变了欧洲和法国的历史,而且也改变了法国的教育。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上台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很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代表立宪派的塔列兰方案、代表吉伦特派的康多塞方案和代表雅各宾派的雷佩尔提方案。他们都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要求教育世俗化和科学化等。在客观上指出了法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推动了近代法国教育的发展。 1799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在教育改革方面,拿破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使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相一致。为此,他采取与天主教会“和解”的政策,以利用教会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帝国大学的总监是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由皇帝亲自任命;第二,全国教育实行学区化管理,全国教育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学区设总长一人,负责管理大学区的各级学校;第三,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第四,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官吏。 《基佐法案》七月王朝时期,法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832年,基佐担任教育部长,1833年6月通过了《基佐法案》。法案要求在法国的每一个区都建立一所初级小学,在每个6000人以上的城市设立一所高级小学。他认为,初级小学的任务是进行基本知识、道德和宗教教育。高级小学应通过设置职业课程,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知识。为了发展初等教育,他还提出重视初等师范学校的思想,这一法案公布后,法国的初等学校和师范学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一法案没有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 《费里法案》1881--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第一个法案中规定了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后一个法案是使三个原则具体化。这些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这一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中等教育的发展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受到拿破仑·第一帝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批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纷纷创办并成为主要中等教育机构。第一帝国以后,法国的中等教育有发生了多次变化。

教育学考研孔子的知识

教育学考研孔子的知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2017教育学考研有关孔子的知识 勤思教育学考研与大家分享2017年教育学考研有关孔子的知识。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自30岁左右,孔子开始私人讲学,向他请教的人越来越多,在鲁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50岁左右,孔子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又升为“司寇”。但鲁国的政局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他只作了3个月的司寇,便被迫离开了鲁国,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度过了14年的流亡生活。晚年时重返鲁国,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直至去世。《论语》二十篇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记载着一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庶、富、教” 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这就是“庶、富、教”思想。孔子把众多的人口,富裕的生活和发达的教育,当作立国的三个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然后就要使之富裕起来,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还要发展教育,创建精神方面的文明。

从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政令、刑律,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 出自《论语.阳货》,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这种立足于普遍意义上的人性论,在西周以前以天生的血缘来决定人的高低贵践的观念支配下是不可能有的,也为他实施“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孔子认为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后天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这就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 “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

2019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10大考点详解

---------------------------------------------------------------最新资料推荐------------------------------------------------------ 2019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10大考点详解 2019 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原理 10 大考点详解在此为考研教育学专业的考生把教育学原理的考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望 2019 考研学子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对这部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1.教育学概述本章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以及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对教育学的一个宏观上的介绍,为的是让考生对教育学学科有一个宏观上的整体理解。 因此,对本章内容的复习应以记忆和理解为主,个别重要知识点往往会考考选择题,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教育学流派等。 考查的重点在于识记,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同学们可以花少量时间记忆一下。 2.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本章主要内容是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结构与功能、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以及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发展的特征,需要识记和理解的内容均较多。 其中在教育的概念和机构与功能部分最容易考察选择题和大题,因此要看的较为细致,同时也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思考;对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部分要着重理解内涵和区分异同;对古代、近代、现代教育的特征一般也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要重点注意各阶段特征之间的比较以及每个阶段的特色特征。 1 / 5

3.教育与社会发展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四部分。 整个一章涉及到教育的定位及其重要作用,因此应该成为考生重点把握的章节以便对教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第四部分最易以选择题进行考察,而第二三部分很容易成为大题的考察内容。 这一部分在前两年的考研真题中至少出现了一道选择题,大家应该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教育的影响正反两方面进行复习,也就是考点中的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两部分。 同学们应该从准备主观题的角度积累一些材料。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大家作识记准备,这部分内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考点,我们建议大家拓展一下思路,从宏观上把握,并结合当下的实践与现实,多看一些专家论文,教育评论等。 4.教育与人的发展本章是考点较多的一章,其中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可以以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等多种题型进行考查,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最可能成为辨析题的考查内容,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则最易通过简答及分析论述等题型来考查。 大家要注意,教育学中狭义的教育学就是指学校教育学,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环境之一。

考研教育学知识点:儿童中心课程论

考研教育学知识点:儿童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Child-centered Curriculum)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Activity-centered Curriculum)或经验课程(ExperienceCurriculum)。 儿童中心课程论的思想首先应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J.J.Rousseau,1712~1778年)。他提倡“自然主义”(Naturalism),倡导“自然教育论”,主张采用摆脱封建统治影响的“适应自然”的教育方法,培养“自然人”。卢梭的课程论的核心,在于创造性地发现儿童内在的“自然性”,教育不能无视儿童的本性和现实生活,必须遵循儿童的“自我活动”,采取适应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教育方法。卢梭非常重视“直接经验”,甚至提出:“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在卢梭所写的《爱弥儿》(1762 年)中,已经提出了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思想。 给儿童中心课程以系统的理论基础的是美国实用主义(Pragmatism)哲学家杜威(J.Dewey,1859~1952年),他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以及本能心理学出发,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儿童中心”、“从做中学”等一系列口号和原则。他说:“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认为应该通过活动和经验来学习,不同意把内容划分为各个学校科目。因为内容既依赖于学生,又依赖于现实。他提出用基于实际对象的设计教学代替传统的学科教学。 杜威的学生克伯屈(W.H.Kilpatrick,1871~1965年)创立的“设计教学法”(1918年)把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论体现得最为完善。所谓“设计教学”就是要学校在学生的有计划的活动中进行教育。这种活动必须由儿童决定目的,儿童制订活动计划,儿童自己实施活动,儿童自己评价活动效果。儿童在设计活动中可以获得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各种品质。1919年成立了“进步教育协会”,使儿童中心课程在美国中小学(主要是小学)广泛流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持续近五十年之久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旧中国,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其他一些实验学校的实验,都是以“活动中心课程”和“设计教学”的原则为依据的。新中国成立后批判了这种课程论,但60年代“文革”期间,又曾出现“典型产品组织教学”,“以战斗任务带动教学”等做法,实质上也是贯彻“活动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优点是:(1)从儿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2)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3)注意从活动、经验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它的主要缺点是:(1)课程内容局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3)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教育学考研大纲整理

教育学考研大纲整理 Ⅰ、考试性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

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 教育定义的分类

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教育定义的分类 关于教育的定义纷繁多样,各门各派都有自己对教育的定义,而通过对教育定义的分类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把握各种定义的内涵和特点。伊士雷尔·谢弗勒是美国著名的分析教育哲学家,他在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根据陈述方式把教育的定位分为三类: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文都教育这次为大家系统介绍一下谢弗勒的教育定义分类,最后再用一道选择题真题来加深大家对其理论的理解。 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并在自己的教育论述中始终遵守。规定性定义主要是为了叙述和表达的方便而指定某些词语代替某一词语,或者规定某一词语所代表的意义。规定性定义有创造性和非创造性之分,例如“甲”代表“优秀”是非创造性规定定义,因为历史上人们已经有类似的规定,使“甲”代表“优秀”的观点成立。 描述性定义是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如“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或“教育是发展人的智力的最好途径”。它对被定义的词在历史上以及目前的种种进行概括。词的意义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而且词的意义本身可能是模糊的,因而,描述性定义常常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被定义对象“是”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如“教育是社会借以发展年轻一代认识生活中的善和价值的能力的手段”。纲领性定义描述的是一个方案,指向实践,它或隐或显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因而,它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 可以说,这三种定义的分类是根据定义出现的上下文情景来决定的,同一定义根据不同上下文可能归属不同的类型。三种定义的功能各不相同,规定性定义的功能是使该定义能够表达下定义者所需要的含义,使该定义能够在群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描述

教育学考研复习必做习题及答案(11)

教育学考研复习必做习题及答案(11) 单选题 1.学校工作的中心是 A.政治活动 B.教学活动 C.科研活动 D.生产劳动【】 2.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 B.布卢姆 C.杜威 D.赫尔巴特【】 3.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教学模式是 A.发现学习模式 B.范例教学模式 C.设计教学法 D.系统学习书本知识模式【】 4.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模式是 A.发现学习模式 B.范例教学模式 C.设计教学法 D.系统学习书本知识模式【】 5.下列各项属于信息加工类的教学模式的是 A.概念获得模式 B.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C.课堂会议模式 D.掌握学习模式【】 6.角色扮演模式属于 A.信息加工类的教学模式 B.个人类的教学模式 C.社会类教学模式 D.行为修正类教学模式【】 7.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提出4类教学模式,共有 A.22种 B.23种 C.24种 D.25种【】 8.在教学认识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实现的。 A.生活经验 B.生产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9.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具体手段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0.提出“高难度、高速度”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 A.赞可夫 B.凯洛夫 C.维果茨基 D.乌申斯基【】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A 6.C 7.D 8.D 9.B 10.A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