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形态与空间造型笔记

形态与空间造型笔记

形态与空间造型笔记
形态与空间造型笔记

形态与空间造型

第一章总论

——建筑中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 什么是建筑发展中本质的联系呢?

* 主要有三方面:一、人们对建筑提出的功能和使用方面的要求;

二、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要求;

三、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达到前述的两方面要求。

简言之,就是两个要求和一个手段。

一、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

* 人们盖房子总是有它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的,这在建筑中叫做功能。

* 所谓建筑形式主要是指它的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形,而外部体形又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因而归根结底我们还必须去探索功能和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

* 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或者说最原始的细胞就是单个的房间。

二、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

三、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

四、从建筑发展趋势方面来看

* 建筑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它的内部矛盾运动,亦即内容、手段和形式这三者之间既互相对立又相互制约而成。

第二章功能与空间

* 与功能有直接联系的形式要素是什么呢?是空间。

* 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

* 建筑的空间形式首先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入一步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

* 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这种关系实际上表现为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一种制约性,或者简单地讲:就是功能对空间的规定性。

一、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

(一)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

(二)功能对于空间形状方面的规定性

(三)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性

* 对于一般的房间,所谓空间的质,就是指一定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

* 就一个房间来讲要达到功能合理就必须做到:具有合适的大小、合适的形状、合适的门窗设备以及合适的朝向、一句话:就是合适的空间形式。

二、功能对于多空间组合形式的规定性

* 只有按照功能联系把所有的房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二形成一幢完整的建筑时,才能够说整个建筑的功能是合理的。

* 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对于多空间的组合也具有某种规定性,这主要表现为: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联系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组合形式。

* 什么是“空间组合形式”?空间组合形式就是指若干空间是以什么方式衔接在一起的。

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形式:

(一)用一条专供交通联系用的狭长的空间——走道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一般称为走道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各使用空间之间没有直接的连通关系,而是借走道来联系。这种组合形式由于把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地分开,因而既可以保证各使用空间的安静和不受打扰,同时又能通过走道把各使用空间连成一体,从而使它们之间保持着必要的功能联系。

(二)各使用空间围绕着楼梯来布置的空间组合形式

这种空间组合形式是以一种垂直交通联系空间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这种空间组合形式一般称之为单元式。

(三)以广厅直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

通过广厅——一种专供人流集散和交通联系用的空间——也可以把各主要使用空间连接成一体。

(四)使用空间互相穿套、直接连通的空间组合形式

这种空间组合形式通常称之为套间式。

1、串联式的组合形式

2、在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内自由灵活地分隔空间

3、在一个大空间内沿柱网对空间进行分隔

(五)以大空间为中心、四周环绕小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

第三章空间与结构

* 人们围隔空间主要服务于两重目的:其一,也是最根本的,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其二,还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

一、以墙和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体系

* 这种结构体系主要由两类基本构件共同组合而形成空间的。一类构件是墙柱;另一类构件是梁板。

* 墙和柱所承受的是垂直的压力;梁和板所承受的是弯曲力。

* 这种结构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墙体本事既要起到围隔空间的作用,同时又要承担屋面的荷重,把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这两重任务合并在一起,一身而二任。

二、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把承重的骨架和用来围护或分隔空间的帘幕式的墙面明确地分开,选用力学性能良好的材料当做承重的骨架,再用防风避雨性能良好的材料覆盖在骨架上,形成一个可供人们栖息的空间。

* 钢筋混凝土不仅强度高、防水性能好,既能抗压又能抗拉,而且特别由于它可以整体浇筑,所有的构件之间都可以按刚性结合来考虑,这种材料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框架结构材料。除钢筋混凝土外,钢材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框架结构材料。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钢材还具有自重轻和便于连接等优点,但钢材的防火性能差,用钢材做框架还必须用不易燃的材料把它包裹起来,这也会给设计带来许多麻烦。

* 法国著名建筑师师勒·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五点建议:1、立柱、底层透空;2、平顶、屋顶花园;3、骨架结构使内部布局灵活;4、骨架结构使外形设计自由;5、水平的带型窗。

三、大跨度结构体系

四、悬挑结构体系

五、其他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井筒结构、帐篷结构和充气结构等。

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

* 以新、老建筑来讲,它们都共同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多样统一,但在形式处理上又由于审美观念的发展和变化而各有不同的标准和尺度。

* 多样统一,也称有机统一,为了明确起见,又可以说成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或者是寓杂多于整一之中。

* 既有变化,又有秩序,这就是一切艺术品,特别是造型艺术形式必须具备的原则。

* 各组成部分在整体中不仅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也不应是多余的因素,它们之间所处的位置也不允许移动。总之,一切都表现为一种必然,而不夹杂任何游离或不肯定的因素,这就是有机整体的观念。

* 美国的赖特索性把自己的建筑称之为“有机建筑”

一、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

二、主从与重点

三、均衡与稳定

* 实际生的均衡与稳定和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科学研究范畴,运用个都是逻辑思维方法;后者属于美学研究范畴,所运用的是形象思维的方法。* 以静态均衡来讲,又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对称的形式;另一种是非对称的形式。

四、对比与微差

五、韵律与节奏

自然界中许多事物或现象,往往由于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除自然现象外,由于经纬两个方向互相交错、穿插,一隐一现,都会给人以某种美感。人们有意识地加以模仿和运用,从而创造出各种以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美的形式——韵律美。

韵律美按其形式特点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1、连续的韵律;

2、渐变韵律;

3、起伏韵律;

4、交错韵律

六、比例与尺度

* 希腊——哲学流派——毕达哥拉斯学派——“黄金分割”——“黄金比”——1:1.618

第五章内部空间的处理

*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用有无屋顶当作区分内、外部空间的标志。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一书中也是用这种方法来区分内、外空间的。

* 内部空间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功能)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种围隔出来的。

一、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

(一)空间的体量与尺度

(二)空间的形状与比例

(三)空间围、透关系的处理

(四)内部空间的分隔处理

室内夹层的设置也会对空间形成一种分隔感,可以丰富空间的变化和层次,夹层一般

设置在体量比较高大的空间内。

(五)天花、地面、墙面的处理

空间是由面围合而成的,一般的建筑空间多呈六面体,这六面体分别由天花、地面、墙面组成,天花和地面是形成空间的两个水平面。

天花——作为空间的顶界面——最能反映空间的形状及关系。

地面图案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强调图案本身的独立完整性;二是强调图案的连续性和韵律性;三是强调图案的抽象性。

墙面处理,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组织门窗。

(六)色彩与质感的处理

二、多空间组合的处理

(一)空间的对比与变化

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四个方面:

1、高大与低矮之间

2、开敞与封闭之间

3、不同形状之间

4、不同方向之间

(二)空间的重复与再现

(三)空间的衔接与过度

门廊作为一种开敞形式的空间,确实可以起到内、外空间过度的作用。

(四)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借景”的处理手法也是一种空间的渗透。“借”就是把彼处的景物引到此处来,这实质上无非是使人的视线能够越出有限的屏障,由这一空间而及于另一空间或更远的地方,从而或得层次丰富的景观。

(五)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有以下几种途径:

1、以弯曲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并暗示另一空间的存在

2、利用特殊形式的楼梯或特意设置的踏步,暗示出上一层空间的存在

3、利用天花、地面处理,暗示出前进的方向

4、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暗示出另外一些空间的存在

(六)空间的序列与节奏

统摄全局的空间处理手法——空间的序列组织与节奏。

第六章外部体形的处理

一、外部体形是内部空间的反映

二、建筑的个性与性格特征的表现

* 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通过体量组合处理往往最能表现建筑物的性格特征。

三、体量组合与立面处理

(一)主从分明、有机结合

* 在一些复杂的体量组合中,必须把所有的要素都巧妙地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机结合”。有机结合就是指组成整体的各要素之间,必须排除任何偶然性和随意性,而表现出一种互为依存和互相制约的关系,从而显现出一种明确的秩序感。(二)体量组合中的对比与变化

体量组合中的对比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方向性的对比;

2、形状的对比;

3、直与曲的对比

(三)稳定与均衡的考虑

* 传统建筑的体量组合,均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称形式的均衡;另一类是不对称形式的均衡。

(四)外轮廓线的处理

(五)比例与尺度的处理

(六)虚实与凹凸的处理

(七)墙面与窗的组织

(八)色彩、质感的处理

* 在视觉艺术中,直接影响效果的因素从大的方面讲无非有三个方面:即形、色、质。(九)装饰与细部的处理

美术绘画之素描教学计划

鸿桥中学美术二课教学计划 一、素描班 1、本课程的任务 使学生掌握素描造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表现对象的素描造型能力,提高艺术的感知力和鉴赏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奠定造型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尽快掌握素描造型的一般规律和法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素描造型中的形态和表现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素描造型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1)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表现技巧、主要的表现形式。 2.熟悉素描造型的一般规律。 3.理解素描造型语言的运用。 (2)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以明暗造型的素描表现方法。 2.掌握以线条造型的素描表现方法。 3.能够正确表现出对象的形体结构、体积和空间、明暗关系、质量感等属性。 4.具备一定的对客观物体的艺术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5.具有一定的对素描作品的鉴赏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1.树立素描作为视觉艺术基础训练的观点。 2.加强高品位艺术修养和高尚艺术情操的教育。 3.注重学习的刻苦性和专注性精神的培养。 3、教学内容和要求

(1)素描基础理论 课程内容: 1.素描的概念。 2.学习素描的目的要求。 3.素描的工具与材料。 教学要求: 1.明确素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表现特征。 2.了解素描训练的目的要求和素描造型技能、技巧的基本内涵。 3.初步掌握素描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2)石膏几何体写生 课程内容: 1.物体的三度空间、透视关系和明暗规律。 2.石膏几何形体写生。 教学要求: 1.掌握石膏基本几何形体体积特征和结构特点。 2.明确形体透视和明暗变化原理,掌握形体透视缩形明暗变化的一般规律。 3.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4.掌握明暗造型的方法要点,能正确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体积、空间及相互关系。 (3)静物写生 课程内容: 1.静物的配置与构图。 2.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3.静物写生要点(立体感、空间感、色彩感、质感与量感)。 教学要求: 1.了解静物配置的原则,掌握静物写生的构图原理和方法。 2.掌握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和写生要点。

街道的美学 读书笔记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2010-10-04 17:34:59 背景介绍: 芦原义信(1918—2003)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毕业后,他曾在著名建筑师马歇。布劳耶历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建立自己的芦原义信事务所,在60年代,他先后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其设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等。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全书概述: 《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集中体现了芦原义信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因为作者具有东西方的教育背景,所以作者在书中既引用来自西方的格式塔理论,又引用中国的“阴阳”学说,对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重要价值在于,芦原义信归纳出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在提出这些差异的时候,作者却往往能从一些敏感的生活细节出发,从中挖掘出背后的深刻根源,中西结合,小中见大,令人敬佩。 同时,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一扫现代西方建筑理论虽言之凿凿却无法直接指导设计实践的弊端,而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

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目录 1.1 商业街的定义 (2) 1.2 商业街的主要类型 (2) 1.3 商业街发展趋势 (2) 2.1国外的 (2) 2.1.1纽约第五大道 (2) 2.1.2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3) 2.1.3伦敦牛津街 (3) 2.1.4韩国首尔明洞大街 (3) 2.1.5日本大阪难波公园 (3) 2.2国内的 (4) 2.2.1武汉光谷步行街 (4) 2.2.2上海新天地 (4) 2.2.3成都锦里 (4) 3、商业街成功经验总结 (5) 3.1 商业街成功经验 (5) 3.1.1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5) 3.1.2独特的建筑与环境 (5) 3.1.3多元化的商业功能 (5) 3.1.4知名的主力商家 (5) 3.1.5便捷的交通与公共设施 (5) 3.1.6良好的商业运作 (5) 3.2 商业街经验总结 (5) 4、商业街的规划要素 (5) 4.1空间形态 (5) 4.2功能结构 (6) 4.3尺度的长、宽、高 (6) 5、参考文献 (7)

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摘要: 中国商业街区占城市用地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商业街区购物消费环境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推进了国内城市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发展,但与中国现阶段快速的、大规模的城市商业街区景观建设现状相悖的是缺少这方面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针对城市商业街区景观设计导则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通过对中国城市商业街区景观现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总结,从景观设计理论及外部空间设计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景观设计实践提出城市商业街区景观设计的导则,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字:商业街区;现状问题;景观;设计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China's Commercial Street Abstract: China's commercial district is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urban land, peopl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on the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the commercial district shopping and spending, the 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wntown landscape design, but with China at this stage quickly. contrary to the large-scale urban commercial distric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tatus is missing in this regard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ed research, few studies for the landscape 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commercial district. Through rational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landscape of the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district,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of landscape design theory and design of the external space,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landscape design blocks for urban commercial landscape design guidelines, so that it has universal adaptability and operability. Keywords: commercial district; current problems; landscape; design

读书笔记《外部空间设计》

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 从文化站到别墅,在接触、学习并不断熟悉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很明显地认识到自己对外部空间的考虑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只考虑建筑本身到开始凭感觉增加一些环境,再到有意识地依据地形及建筑形态添加一些景观及灰空间。我对外部空间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外部空间设计》这本书的确让人意识到外部空间的重要性、多变性及趣味性, 一.关于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 积极、消极空间是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引申出的思考,书中写到: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产生的。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但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也都有关。即使是同一空间,根据风、雨、日照的情况,有时印象也大为不同了。” “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屋顶的建筑’。” 正因为空间是人与物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也就有了积极与消极的区别。建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即每一个建筑所追求的是给予人积极的影响。外部空间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如此。设计时以人为中心,将周围的景观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收入人的视野,这时美景才是有价值的:美景给予人积极的能量,人回馈美景相应的赞美、珍惜、保护,这样的合作才是双赢的。这样创造的空间应是高于自然景观的,这样的设计自然是协调统一的。 别墅作为一种用于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居住空间,其外部空间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景观的搭配、自然与设计感的结合都体现着外部空间的灵活多变,给了设计者很大自由度的同时也给了他们很大的难题。 二.关于尺度与质感 “一般认为,人的眼睛以大约60度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熟视时成为1度的圆锥。” “人在看前方时,如果按2:1比例看上部,即成为40度仰角。如果考虑在建筑上部看到天空,那么建筑物与试点的距离与建筑高度之比为2时,则可以整体地看到建筑。” “当建筑只有孤立一幢时,是雕塑式的、纪念碑式的,在其周围存在着扩散性的N空间。当那里再出现一幢建筑,二者之间就开始产生封闭性的相互干涉作用。” “当两个人非常接近时,人的脸部高度H与脸与脸之间的距离D之间D\H<1,即成为干涉作用很强而极为亲密的关系。达到D\H>=1为普通关系,是只能意识到脸部的恰当距离。

《外部空间设计》

1、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主要建筑物的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其高度的2倍——Camillo Sitte 2、外部空间可以次啊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One-tenth theory)。 3、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 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也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 4、重复质感的方法:假定有饰以掺花岗岩碎石预制混凝土板的外墙,人靠近这个外墙,能充分地观赏它材料质感的范围可考虑为第一次质感。然后,当达到看不到碎石的距离时,考虑由预制板接缝的分格构成第二次质感。第一次质感与第二次质感是分别按适宜视距有意识地进行布置的。如果要更加明显地表现第一次与第二次的顺序,那就是在视觉上故意处理成不连续的。例如,:其间布置水面或灌木丛,使人不能通行,就可以提高上述效果。 5、要使汽车领域与行人领域在视觉上有连续干,同时又有分隔,那就采用哪怕一两步台阶,改变室外的标高。这样布置可以创造像客厅的壁龛那样的领域,同时改变铺装材料,也可以丰富外部空间。或是布置小的水流及矮墙之类。 6、分成运动和停滞来考虑空间时,二者既有完全独立的情况,也有浑然一体的情况。不过,停滞空间如不从运动空间分离开布置,就不能创造真正安静的外部空间。 停滞空间中用于静坐、眺望景色等时,应当相应地在空间中设置长椅、绿荫、照明灯具、风景点等。用于合唱、讨论等时,希望或是地面有高差变化,或是背后有墙壁而围成的空间。饮水、洗手、厕所等处,用途是极明显的,因此在容易找到而又不受其妨碍的地方,同室内差不多地进行布置就行了。运动空间希望平坦、无障碍物、宽阔,而且多是巧妙地过渡到并非停滞空间那样细致手法的状况 7、着手途径: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的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 8、沿着棋盘式道路修建建筑时,建筑物转角成为以直角突出到道路上的阳角,而且,即使在创造一幢建筑都不修建的外部空间时,也会由于四角的道路形成的缺口,而削弱了封闭性。相对的,在保持转角而创造阴角空间时,即可大大加强空间的封闭性。 9、圆柱没有方向性,同时具有扩散性,没有充分形成封闭空间。 10、矮墙主要用于领域与领域之间的划分,在阴角处采用转折墙或独立的直墙,对封闭性没有多大关系。勿宁说,可以认为在地面有高差处,或沿水流及绿化处作为边框使用是好的。 11、选择摄影构图时,由于在近景上收入屋檐或下垂的枝叶等,收束流笼统的远景,就可以形成有尺度感的空间。在外部空间构成上,也可以把视线收束在画框之中,使远景集中紧凑,给空间带来变化和期待感。 12、日本庭院常用技法:或是利用地面的高差,或是很好地配置树木,或是运用相当人视线高的墙壁,就可以简单达到随着人的移动远景时隐时现,变化着的空间。 13、碰到墙或绿篱之类就转直角的手法,里面完全不能看通,带来深邃的印象。由于改变行进方向,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景色,打破空间的单调,在空间中产生跳跃,这是在通向重要建筑的引道或神社参道等处采用的日本外部空间设计传统手法。 14、外部空间设计中,西欧技法与日本技法常有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从一开始就一览无余地看到对象的全貌,给人们以强烈印象和标志;一个是节制地不大给人看到全貌,一面使人有种种期待,一面采取可以一点一点掌握空间的布置。 15、安排高差就是明确地划定领域的境界,由于高差就可以自由地切断或结合几个空间。地面低于基准地平面的低庭院(sunken garden),具有与竖起墙壁同样的封闭效果,而且,从地面看低的部分时,因为容易在一瞥当中掌握整个空间,所以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是极有效的技法。低庭院的手法可用于外部空间规模较大、平面复杂、人流大量集中的市中心地带空间难以掌握的情况,或是一方面使空间上连续,同时又把有入场券和无入场券者加以区分的情况,可以说它的使用范围是相当广的。 16、外部空间的踏步最好宽度较大,人们能充裕地交错通过。而且,踏步高度与室内相同或是根据情

《建筑设计空间构思方法》读书笔记

《建筑设计空间构思方法》 ——读书笔记 广义的设计,通常是指通过分析,综合与创造满足某种特定功能系统的一种构思活动。 事实上,建筑在创造人们所需要的生产,生活,娱乐和文化的空间时,是在进行着一种城市组织结构的延续工作。以往较多的注重解决建筑的内系统(内部空间),现已被同等重视内系统与外系统(外部空间)所代替,即环境系统设计,包括环境艺术设计。 第一篇序列设计方法论 序列系统有如下意义:序列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的构架,可以不断的更新和补充设计内容;它能提供后一个脉络,通过识别建筑物的各元素,然后再使其组合起来;有利于把复杂的设计问题简单化。 建筑设计的本质就是编序的过程。 有元素,性质,准则组成的序列可分成机能,空间,几何学,环境系统,外壳等五种序列系统。五个系统在设计时同时使用。 一机能 机能系列中最重要的是使用建筑物的活动方式。这些活动在图纸上将变成面积分配,空间及材料的运用,表面及出入口的安排,以及编入关系序列。活动不单是在建筑内部,还有杂建筑物附近及四周的活动。从内外活动中确定其重要活动和次要活动。 机能准则包含各种相同性质聚集而成的活动集群以及因为行动顺序而产生的有序活动。把活动分群分区,从而可能出现在垂直剖面和水平面上。 二空间 设计建筑时,空间编序前,建筑师必须决定于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分离聚散,并应恰好地将活动包含其中并与活动和谐。然后依据平面面积的要求和剖面所需的空间尺度来研究空间的实际尺寸。这些空间必须容纳除人以外的附加面积。空间的高度既是对平面面积比例的反映,也应反映出人类心理层次的舒适程度。 空间形状取决于活动模式,得出一个可能是不规则的理想空间形状,再由其它序列系统修正它。 尺度是空间最重要的性质,包括一般尺度,纪念性尺度,震撼性尺度等。 建筑入口是体现建筑序列的关键部位。(后面将专门谈到入口设计) 三几何学 几何学研究几何序列与建筑物表面,边缘,高度等之间的关系。 建立几何序列的目标是使建筑物各元素之间尽可能达到有机的几何关联。 空间一几何关系组成的系统是线和点。 空间可以沿一条线或沿线的两侧安排,也可以沿着几条线安排。空间与线型之间的相对距离形成的体系,可以用来作为空间与线型发生序列关系的基础。 点可以是一个空间,也可以是一个区域。 几何组合可以造成强烈的次序感,在所有的建筑元素之间形成高度的几何关联性。因活动分析所形成的空间性质要与几何序列空间的排序完全一致。 空间的一般形态有立方体,圆拱,半拱,圆柱体,半圆柱体,拱廊,金字塔形和晶体。这些

岭南社美术 八年级下册 5 明暗的造型 教案设计

明暗的造型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懂得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是明暗调子最基本的现象。 2、掌握基本的作画步骤与经验。通过组合静物写生,进一步学习明暗造型的素描技法,从整体出发,塑造写生物的形体和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量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与人文内涵,体验表现过程的乐趣与成功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光的变化与明暗造型的关系。 2、理解两大部,三大面,五调子是最基本的明暗造型素描法则。 3、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 三、教学难点 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的作画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膏立方体,球体各一个,聚光灯一盏,(可用手电筒代替); 学生准备:纸、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准备。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摩线造型素描和明暗造型素描作品,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明暗素描与前面的线造型素描的区别。 (三)教授新课:板书课题《明暗的造型》 1.光、明暗调子的关系及其变化。 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周围,会注意到任何物体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明暗,这种明暗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夜里我们走进屋子,什么也看不见,开灯以后,一切都显现了,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色彩,这就说明现象的形成是光源作用的结果。 2.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可以用两大部、三大面,五大调子来概括:两大部:物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 三大面: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本,掌握立方体的明暗造型规律,是学习明暗造型素描最重要的前提。方形物体的体面转折明显,不论处在什么角度,只要能看到三个面时,由于三个面受光角度不同,必然会产生明暗深浅变化直接受光的面最亮,称为白(亮面),受侧射光照射的面为中暗色,称为灰面,光线照射不到的面最暗;一般称为暗面,这就是通常说的黑、白、灰三大面。 五大调子: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调子;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亮面:指光线最强的物面; 灰面:指光照较强的物面; 明暗交界线:指明暗转折的物面; 反光:指暗部受环境影响,受反射的物面; 投影:指光线被物体遮挡后,投下的阴影。

《图形设计》读书笔记

《图形设计》读书笔记 由于对设计类的知识了解的不多,所以利用暑假的时间读了《图形设计》这本教程,其中,对图形的构形方式这一章印象深刻。 首先是引言部分,主要讲述了关于图形的作用特点和视觉传播的手段。图形的特点在于它比文字传播更迅速、直观、感性,它是人类探索视觉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智慧体现和结晶。而人类可以说是一种依靠信息生存的动物,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来源于视觉,单独依靠文字来传播信息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通过图画语言来传递信息比通过任何字母或者数字的组合来进行交流都更直接、更便捷,这是有原因的,书中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以图画的方式来进行的。仔细思考,的确如此:图形不受语言差异的限制,它有视觉的共通性。从下学期开始,就将踏入设计领域的学习了,而在设计领域,图形设计已经成为视觉传播的主要手段,利用图形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是设计师的主要活动和基本功。所以我决心在进入这一领域的开始阶段就认识图形的重要意义,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不断的设计时间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设计家。 读到这里,我越发的认识到艺术里面的学问博大精深,不得不承认,对半路出家的我来说,是有难度的,但这些在“努力”面前都不算什么,只要有心学习就能够完成。 第一章主要概述了图形的概念和特性,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这些概念类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图形从广义上讲,是一种以形达意的智慧,它广泛存在于各种视觉艺术中。狭义的图形设计,主要是指在平面设计中为了传达某种信息或表达某种思想而对视觉元素进行的组织和创造。从这些中,我们可以知道,图形是一种视觉语言,它不同于图像,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且图形创作的目的是传达或者记录信息和思想。书中列举了图形的十种特性,包括多义性、叙事性、空间性、文化性、审美性、传承性、复制性、独特性、象征性、概括性。 1、图形的多义性:很多图形给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有多种解读,图形的这种特点在我看来有利有弊,利在于它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可能传递出更多的含义,可以丰富一个图形所具有的信息量;弊在于,如果处理不当,图形会引起歧义,这也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事情。 2、图形的叙事性:图形是静止的,却能讲述连续的故事。其实,在平面设计中有很多回讲故事的图形广告,这些广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触到,仅仅是一幅图画就能让观者联想到里面发生的内容,这就是叙事性的体现。 3、图形的空间性:在二维的空间中能够去表现出三维空间,比如仅仅用线条就能表现出立方体,在图画中采用多点透视的方法一样能表达出三维空间。 4、图形的文化性:每一种文明的独特视觉文化都能以各种图形形象和图形语言表现出来,不仅传统文化在图形中有明显的反映,现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也在通过图形表现出来。 5、图形的审美性:图形的功能已不只是实用,而且还能满足审美需求,图形所能提供给人们的这种精神上的愉悦是视觉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6、图形的传承性:图形语言如同我们所讲的语言一样,都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是一代代积累下来的,在这样的积累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语句和表达方式被创造出来,图形语言同样不是无根之木。 7、图形的复制性:一个图形形象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各类媒体上并能够大量复制,这是语言和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图形的这一特性具有很高的传播价值和商业价值。 8、图形的独特性:在设计中,图形的独特性是树立自我形象并与其他人相区别的关键。比如标志的设计,期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与众不同。 9、图形中的象征性:图形

第一课 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第一课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2 课时) 一、教学目的1、初步学习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懂得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是明暗调子最基本的现象。 2、通过组合静物写生,进一步学习明暗造型的素描技法,从整体出发,塑造写生物的形体和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 3、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的造型能力。 4、学会欣赏光与影的造型之美。 二、重点: (1)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2)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 三、难点: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的作画方法。 四、教具和学具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石膏立方体,球体各一个,白球体三个,聚光灯一盏,(可用手电筒代替),明暗造型素描,线造型素描静物写生范画数张。 第二、第三学时 教具准备: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图四张,笔筒、书、毛笔静物三组。 五、教学步骤: 第一学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准备。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摩线造型素描和明暗造型素描作品,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明暗素描与前面的线造型素描的区别。 结论:明暗造型素描不仅要准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还要通过明暗调子较真实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质感。 我们将用三节课的时间学习明暗徒刑式素描这种绘画形式。 (三)新授板书课题:《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1,光、明暗调子的关系及其变化。 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周围,会注意到任何物体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明暗,这种明暗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夜里我们走进屋子,什么也看不见,开灯以后,一切都显现了,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色彩,这就说明现象的形成是光源作用的结果。 物体根据自身的结构,而呈现出不同的体面,在光源作用下,物体表面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调子,素描的明暗调子是以明暗块面来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或手段。 光与明暗的变化可以从有关四个方面来说明: (1)与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的角度有关:呈垂直角度时最亮,小于直角则渐渐变灰,光线照不到的物面为暗面(背光面)。 (2)与光线本身强弱和距离物体远近有关:房子里面灯泡支光大,房内物体照得亮,支光小就暗,离灯近的物体亮。离灯远的物体暗。 (3)与对象物和写生者的距离有关:在一定的光照下,距离画者越远,物体越暗,明暗对比弱;反之,更亮,明暗对比越强。 (4)与物体固有色的深浅有关:光照下,物体固有色浅,物面的明暗对比越明显,物体固有色越暗,其物面的明暗对比则不明显。 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可以用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来概括: 2 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两大部:物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 三大面: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本,掌握立方体的明暗造型规律,是学习明暗造型素描最重要的前提。方形物体的体面转折明显,不论处在什么角度,只要能看到三个面时,由于三

外部空间设计 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书籍介绍: 名称: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芦原义信 出版日期:1985年3月 作者简介: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五十年代以来,他设计了各种类型建筑作品公达一百余例,其中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译者认为:“本书既包含着空间论,也包含着方法论。作者融汇了当前世界上的空间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N 空间与P空间’、‘逆空间’等一系列颇有启发的概念。而且,更难得的是全书所引用的建筑实例均系作者本人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者本人理论的产物。因此,此书不仅可供阅读,更可作为设计实践中有价值的参考。” 芦原义信的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街道美学》、《建筑空间的魅力》、《续街道美学》等。 主要内容与思考: 全书分为四章,从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到要素、设计手法以及空间秩序的建立四个部分由浅入深、并附加大量实例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讲解,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有趣,可读性极强,很容易让读者在初学知识概念的同时得出共识。现如下分章节具体介绍: 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由空间概念入手: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有此认为限定空间的三要素为:地板、墙壁、天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1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设计自己的生活空间 刚刚放下《外部空间设计》的小册子,薄薄的一本书,却讲了很多有关城市设计的理论知识。《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1975年由日本彰国社出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 解。 这本书既包含着空间论,也包含着方法论。作者在融汇了当前世界上的空间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N空间与P空间、”“逆空间”等一系列颇有启发的概念。而且更难得的是全书所引用的建筑实例均系作者本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者本人理论的产物。因此,此书不仅可供阅读,更可作为设计实践中有价值的参考。作者在书中首先提出了自己的重要关键词——外部空间。外部空间即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不同于无限伸展的自然环境。进而提出了积极空间(P)与消极空间(N),前者满足人的意图,从确定外部边框并向内侧整顿秩序;后者是自然发生的,具有扩散性。在一些概念相对明了之后,作者开始对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进行了探讨: 1.外部空间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是由人所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地面和墙壁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决定性元素。 2.以意大利人作为起居室的意大利广场为例,如果把周围的房子无顶搬开覆盖到广场上,那么内部空间的顺序将颠倒,原来的外部空间就成了内部空间。卢原先生依据这种内部空间可以转换的可逆性,提出了“逆空间”概念。“逆空间”的主要设计元素是墙壁和地面。 3.从空间论观点看来,满足人的使用意图,有计划创造的内部空间,即从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再转向内侧整顿秩序,是一种有积极性的空间。反之,在自然界中发生的,以内侧向外增加扩散性空间,是一种消极空间。当两幢建筑距离与高度之比小于2时,他们之间可能会形成中和空间。 4.建筑物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有作用的数值是D/H小于3(D为间距,H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完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第一部分:文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1.1外部空间的形成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 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意识的在创造空间。 建筑家,就是在地面、墙壁、天花板上使用各种材料去具体创造建筑空间。 外部空间:外部空间首先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所以,外部空间设计,也就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的空间的技术。由于被框框所包围,外部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 相对的,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间。

往往,建筑师对自己设计的建筑所占据的空间十分关心,这是自然的,可是,就连就连建筑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要同样程度的关心。换句话说,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时,或再换句话说,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幢建筑来考虑设计时,可以说这才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空间的积极性: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计划性。所谓计划,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并向内侧去整顿秩序的观点。(收敛性) 空间的消极性: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无计划性的。所谓无计划性,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从内侧想外增加扩散性。(扩散性) 日本:传统木结构住宅,庭院属于家的内部秩序,内外界限处于围墙的位置 美国:独立式郊区住宅,内外界限在房屋与庭院的衔接处 意大利:没有庭院,建筑直接靠着道路修建,所以内外的界限是明显地处于厚重的石墙位置。

第二章外部空间的要素1.尺度

【完整升级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美术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 教学目标:

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

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 探讨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 张荃 摘要:结合街道尺度的基本理论、空间错视学的理论,研究了国内外经典商业街案例,结合四川自贡市核心商业街的实例探讨了人性化商业街的尺度关系,为营造人性化的商业街区莫定了基础。 关键词:空间尺度,空间错视,街廊比,人性化尺度 1尺度与尺寸、街道尺度、商业街尺度 所谓的尺度就是空间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是空间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包括空间构成的形体的长度、宽度、小空间与整体、整体与城市,以及空间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对行为主体—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尺度并非抽象的概念,是具有丰富含义并且是人们能够充分感知的概念。尺寸是用度量单位,如:千米、米、尺、厘米等对空间要素的度量,是在量上反映空间各构成要素的大小。不同的尺度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它在空间设计中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街道尺度是指在两侧商业建筑所围合形成的街道空间给人的感受。商业步行街是城市中重要的场所空间,商业街设计在空间上的表达就是让空间适用,创造人性化的街道尺度空间。 2街道尺度的基本理论 对于传统街道尺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其中以日本建筑学家芦原义信为代表的《街道的美学》《续街道的美学》《外部空间设计》等,对于街道的尺度的研究总结出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

街道空间尺度由街道长度(L)、街道宽度(D)、临街建筑高度( H)、临街店面宽度(W)这几项参数构成。 街道参数的比值关系反映了街道空间主要参数之间限定的空间尺度关系,主要由街廓比、面廓比、界面密度、贴线率四项指标构成。 街廓比(DlH)是指街道的宽度与街道两侧建筑物高度的比值,反映街道围合空间的宽高比例关系。根据芦原义信的观点" DlH > 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产生空间的逐步远离感,DlH接近2时,空间产生开阔感,

第三单元 光与影的交响曲

第三单元光与影的交响曲 第一课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初步学习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懂得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是明暗调子最基本的现象。 2、通过组合静物写生,进一步学习明暗造型的素描技法,从整体出发,塑造写生物的形体和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 3、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的造型能力。 4、学会欣赏光与影的造型之美。 二、重点: (1)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2)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 三、难点: 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的作画方法。 四、教具和学具 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石膏立方体,球体各一个,白球体三个,聚光灯一盏,(可用手电筒代替),明暗造型素描,线造型素描静物写生范画数张。 第二、第三学时教具准备: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图四张,笔筒、书、毛笔静物三组。 五、教学步骤: 【第一学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准备。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摩线造型素描和明暗造型素描作品,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明暗素描与前面的线造型素描的区别。 结论:明暗造型素描不仅要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还要通过明暗调子较真实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质感。 我们将用三节课的时间学习明暗徒刑式素描这种绘画形式。 (三)新授 板书课题:《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1、光、明暗调子的关系及其变化。 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四周,会注意到任何物体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明暗,这种明暗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夜里我们走进屋子,什么也看不见,开灯以后,一切都显现了,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色彩,这就说明现象的形成是光源作用的结果。 物体根据自身的结构,而呈现出不同的体面,在光源作用下,物体表面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调子,素描的明暗调子是以明暗块面来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或手段。 光与明暗的变化可以从有关四个方面来说明: (1)与光芒投射到物体表面的角度有关:呈垂直角度时最亮,小于直角则徐徐变灰,光线照不到的物面为暗面(背光面)。 (2)与光线本身强弱和距离物体远近有关:房子里面灯泡支光大,房内物体照得亮,支光小就暗,离灯近的物体亮。离灯远的物体暗。 (3)与对象物和写生者的距离有关:在一定的光照下,距离画者越远,物体越暗,明暗对比弱;反之,更亮,明暗对比越强。 (4)与物体固有色的深浅有关:光照下,物体固有色浅,物面的明暗对比越明显,物体固有色越暗,其物面的明暗对比则不明显。 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可以用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来概括:

场地设计结课读书笔记

场地设计结课读书笔记 江西理工大学建测学院建筑学 《建筑学场地设计》读书笔记 班级:建筑131 学号: 16号姓名:周晶琳 日期: 场地设计始终贯穿在建筑设计项目中,建筑师不能忽视场地设计。老师也在课堂上强调过,要重视地质知识学习和积累,设计前要看地质资料之类的宝贵经验。具体的建议就比如,要看放在结构工程师那里的工程勘察技术报告书等。当在对特定的场地进行设计时,和其它设计一样,首先考虑的工作之一应当是对其环境的分析和研究。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场地本身,另一个是场地周围的环境即环境的环境。因场地占地一般较小,场地本身的分析较简单,其主要的是对其周围环境的分析。作为一个被空间界面所限定的场地,设计者应以创造性的手法来扩展视线的空间感以丰富场地的景观效果,进而解脱有限空间对人的禁锢和束缚。通过周围环境的分析,找出有利的景观要素,确定不利因素,进而利用。重视这部分的设计,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稳固安全方面,更进一步在审美方面都能有很大提高。

在接触此书之前我一直有些疑问,被大家习称为总平面设计的工作现在称为场地作图,场地作图到底达到何种深度呢有没有一本书以工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我们对场地设计的认识和设计能力呢有没有一本书能分步骤演示设计过程,循序渐进的、条理清晰的介绍常用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老师的第一堂课不但解答了我这些的疑问,更给我上了一堂课本之外更为珍贵的人生课程,在研究生阶段读书已不能仅仅是有目的的获取知识或者锻炼自己消化吸收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我看来,读一本书首先要读作者,了解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在什么样的困难中,我才有机会读到这样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所谓读书笔记也应该包括读到作者个人经历后的感悟吧,赵老师做学问的严谨和付出以及在困难中探索道路的坚韧令我深深感动,无论哪一本书,最大的成功莫过于给与读者心灵的震感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场地设计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具体建设项目所处的地段环境,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以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为基础,有效地组织场地中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

外部空间设计与场地分析

外部空间设计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一、外部空间的组合 1.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图底关系(建筑物布置的基本框架)(1)从场地周围建筑物的规划布局现状出发(2)考虑用地情况与朝向(3)处理好使用功能的关系 2.外部空间构图的主要手段(1)主从与重点(整体性): 对称、轴线、向心(2)对比: 同一性质物质的悬殊差别(多样统一)大与小、曲与直、高与低、长与短、虚与实、疏与密、简单与复杂、开敞与封闭、内向与外向、色彩的冷与暖、明与暗(3)韵律和节奏: 同一形体或要素按照一定规律重复出现、交替使用或秩序的连续变化常用于沿街、滨河等线状布置的建筑群的空间组合韵律美按其形式特点可分为一下几种不同类型注意: 简单重复的数量不宜太多——单调、呆板、枯燥(4)比例: 建筑群的整体或局部在其长宽高的尺寸、体量间的关系——和谐街道等线形空间: 两侧建筑高度与其距离的比例关系H/D=1: 1~1: 2.5小于1: 1产生幽闭感,大于1:

2.5造成空旷感在庭园与广场空间中形成围合感,其空间的高宽比H/D≥1: 4一般在建筑高度的两倍距离2H内将无法看到建筑的全貌 3.场地空间美的创造(景意兼备为上品,有景无意居中流,景意皆无为下等)(1)整体美: ①注重全局的整体性(整体的结构布局、形体轮廓、基本色调的和谐完整为先我,其后进行质感、色彩、细部处理)②形成体系、突出重点自上而下的层次与秩序: 不同体形、规模、外观的建筑体系;不同级别、内容、形式与质感的空间体系;人、物、能、污和信息的流动体系;商务、卫生、文体、游憩等服务体系层次与秩序中明确重点(视觉焦点): 尽端、转折、交叉、汇集处③使建筑、空间和人融为有机整体: 建筑与空间的协调,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山水地貌、建筑风格等因素的整合(2)生动美: ①新: 时代感(思想、技术、形式、材料)②动: 实动与虚动③活: 气、势(3)充实美(繁琐与简洁的适度): 多样(形式与内容)、多趣(联想与情趣的直接表现或暗示)、多场所(休憩、交往、娱乐、活动)、多景(树木、花草、水体、雕塑、小品、室外家具)、多对比、多功能(4)乡土美(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风俗、民族、自然、经济(5)亲和美: 适用: 以人为本安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