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

1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D )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是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

C. 是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D.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D.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3、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 的学者是( D )

A.马克思

B. 恩格斯

C. 马克思、恩格斯

D.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D )

A .世界革命的影响

B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 .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 .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 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1月的哪个星期的星期四为“哲学日” ( C )

A .第一个星期

B .第二个星期

C .第三个星期

D .第四个星期

2、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第一位

哲学家

3、哲学正式形成于( A )

A .奴隶制社会

B .原始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4、哲学是( A )世界观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5、世界观就是( B )

A .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 .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思维和存在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D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B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 B )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关系 D.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之间的关系

12、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19德古典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13、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是( D )

A.前者是完整的理论形态,后者是不完整的理论形态

B.前者承认运动,后者不承认运动

C.前者揭示了意识的本质,后者未能揭示意识的本质

D.前者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后者以唯心主义为基础

14、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C )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学说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D )实践性

A.阶级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实践性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B )

A.哲学发展的最高峰或终极真理

B.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C.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D.不可抗拒、永恒不变的原则1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C )

A.增长科学知识 B.增强语言能力

C.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D.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18、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C )

A.反复阅读教材,背熟每一个要点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D.虚心向人求教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实践实际)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D )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0、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C )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 B.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

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定

21、从思想倾向上来看,现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两股思潮。它们是( B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C.唯意志主义和存在主义 D.贝克莱主义和休谟主义

2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3、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B )

A.辩正法与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与二元论2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C )

3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 D.世界是统一的

25、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 )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

C.世界是发展的 D.世界是统一的

26、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C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

27、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A )

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28、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C )

A.唯心主义 B.诡辩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29、“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 C )

A.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B.是地地道道的唯心论C.是掩盖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对立的提法 D.是被自然科学发展证明了的科学命题

30、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统一的基础是 ( A )统一

A.物质B.运动 C.意识 D.实践

31、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D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32、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 A )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普行便利)

B、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

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

33、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D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金木水火土

4

34、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C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35、《国语·郑语》写道:“先主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朱熹提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 D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C.古代唯物主义之中两种不同派别的观点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36、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B )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7、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D )

A.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8、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B )

A.前者强调主观能动性,后者强调客观规律性

B.前者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世界,后者认为世界是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C.前者认为人是第一性的,后者认为自然界是第一性的

D.前者是完全错误的,后者有一定的合理性

3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C )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 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40、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 D )

A.认识来源于绝对观念 B.人在神的启示下认识世界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41、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 C )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2、“万物皆备于我”是( D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5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3、“人为自然界立法”是( C )

A.不可知论观点 B.二元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B.“万物皆备于我” C.“存在就是被感知”D.“心外无物”

45、主张意志自由是绝对的,认为意志支配一切的观点是( B )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唯物论 D.历史唯物主义、

46“理在事先”这种认识论的观点是( C )

A.不可知论 B.可知论;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47、现代西方哲学,不论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其实质都是( B )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4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

49、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C )

A.它的矛盾性 B.它的可知性C.它的物质性 D.它的存在性

5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它的 (A)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的绝对性 C.发展的规律性 D.本质的可知性

5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 A )

A.物质范畴 B.存在范畴 C.意识范畴 D.实践范畴

52、把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运动归结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是( B )

A.马克思B.恩格斯C.黑格尔 D.达尔文

53、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是( A )

A.夸克理论B.达尔文进化论 C.相对论 D.细胞学说

54、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D )

A.语言的产生 B.人脑的形成 C.文明的发展D.生产劳动

55、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D )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抽象思维D.制造使用劳动工具

56、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C )

A.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

6

5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 B )

A.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存在的哲学范畴

B.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C.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飞跃和质变的哲学范畴

D.标志宇宙间一切机械运动和位置移动的哲学范畴

58、设想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这是( C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59、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C )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运动与静止是辨证统一的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60、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D )

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

6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观点( B )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6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A )

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63、时间和空间是( B )

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64、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了( B )

A.时空具有相对性,它随人的意志为转移B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C.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D.时空是可变的,是不可认识的6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B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66、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种( D )

A.特殊现象 B.偶然现象 C.暂时现象D.普遍现象

67、规律是( A )

7

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

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 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

68、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 C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创造物质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反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人脑

69、认为物质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这是( C )

A .不可知论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E.二元论观点

7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是( D ) A.抹煞了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B.抹煞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C .抹煞了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D.抹煞了意识形式的主观性

71、人脑是( C )

A思维的机器 B思维的源泉C思维的物质器官D思维的物质外表

72、辩正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是指( C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7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C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74、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 A ) A.主观性B.能动性 C.随意性 D.物质性

7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C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76、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 (A )

A.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世界 B.能动的创造规律 C.能动的改造规律 D.能动的创造物质

77、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意识能够( D )

8

A.创造客观规律 B.改造历史规律

C.反映客观世界D.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78、抹煞或低估意识的能动作用是( A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79、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活动( A )

A.都受社会条件的限制B.都不受社会条件的限制C.都是主观随意进行的 D.都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改

80、实现意识反作用和基本途径是( B )

A.人们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科学活动 D.思想斗争

8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B )

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 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82、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是 )B) A.宿命论的观点 B.唯物论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83、“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 B )

A.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 B .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C.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 .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84、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传统说法)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85.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D )

A.解放思想 B.实是求是(传统说法) 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当前说法)

86、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B )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性的问题 D.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87、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B )

A.头脑中自生的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绝对观念”固有的D.从书本上学来的

8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 C )

A、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结构性 B.是否承认事

9

物的量变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D.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8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90、“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91、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D )观点

A.唯物论 B.唯心论 C.辩证法D.形而上学

9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C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93、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 D )

A.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

B.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 C.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

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

94、在联系问题上,唯心主义者否认联系的( A )

A.客观性B.主观性 C.多样性 D.必然性

9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而形而上学则( C )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 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 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

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0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答案:(C)

2.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特殊矛盾

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D)

3.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贽提出“是非无定质”,这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

B.唯心主义的

C.形而上学的

D.相对主义的

答案:(D)

4.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无独必有对”,“独中又有自对”,这是一种

A.矛盾的观点

B.矛盾对立无限性的观点

C.一分为二的观点

11

D.对立统一的观点

答案:(B)

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形而上学则是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

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

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

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

答案:(C)

6.下列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A.白天和黑天的关系

B.闪电和雷鸣的关系

C.阳光和植物的关系

D.阴电和阳电的关系

答案:(C)

7.“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这种观点是

A.重视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重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12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答案:(B)

8.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是

A.知行并进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B.知难行易

C.强调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

D.因知以进行

答案:(C)

9.在真理观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辩证法

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答案:(C)

10.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13

D.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

答案:(C)

11.中国哲学家王夫之认为:“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行可兼知,行高于知”,这种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B.形而上学的知行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D.旧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答案:(D)

12.“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其涵义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答案:(B)

13.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A.阶级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14

D.相对性

答案:(B)

14.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A.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

B.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

C.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

答案:(D)

1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答案:(D)

16.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

C.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

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15

1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答案:(A)

18.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答案:(C)

19.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A.政治法律制度

B.国家政权

C.国家

D.军队

16

20.在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B.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关系

C.生产过程中的交换关系

D.生产过程中的消费关系

答案:(A)

96、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这是( C )

A.否认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D.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的观点

97、唯物辩证法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 B )

A不可改变的B.可以改变的C.可以任人创造的 D.完全与人无关的

9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99、“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 B )A.唯心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100、“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B )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101.“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A )

A.形而上学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10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 D )

A.唯物辩证法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17

C.唯心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103、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D )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C.运动构成联系D.联系构成运动

104、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 )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105、系统论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 D )

A.高于唯物辩证法 B.抛弃了唯物辩证法

C.代替了唯物辩证法D.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106、发展的实质是( C )

A.事物的一般变化 B.运动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量变

107、“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形而上学的思想

C.诡辩论的思想

D.相对主义的思想

10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09、矛盾是反映( C )

A.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关系的范畴

B.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畴

C.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

D.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立的范畴

110、矛盾范畴所包含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B )

A.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普遍性的特殊性 D.平衡性和不平衡性

11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 D )

A.绝对的一致 B.完全的平衡

C.无差别的统一D.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11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是指两者是( C )关系

A.个别与一般 B.现象与本质

18

B.C.互为依存互为存在条件 D.外部表现和内部表现

11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 A )

A.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B.绝对的对立

C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D.相互依存

114、矛盾的转化是( B )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向没有矛盾的方向转化 D.向矛盾激化的方向转化115、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B )

A.对抗性矛盾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决定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共同决定的

116、事物发展的源泉是( B )

A.事物的相对性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C.事物的变化 D.人的自觉能动性

117、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是( C )

A.普遍矛盾 B.内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次要矛盾

118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 )的关系

A.共性和个性 B.主要和次要 C .多数和少数 D.决定与被决定

119、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之所以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D )

A.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0、唯物辨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循环和重复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的变更

121、新事物是指( D )的事物

A.刚刚诞生的事物 B.形式上的新发展 C.比较弱小D.符合发展规律

122、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D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19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D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C.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2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

125、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A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126、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 D )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 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

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

127、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D )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同一性所设定的)特定条件的限制

128、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C )

A.质和量的相互转化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129、爆发式飞跃是( A )

A.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B.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

C、新旧要素的逐渐积累 D.质变与量变的相互转化

13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B )

A.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B.状态和形式 C.基本方向和道路 D.客观性和条件性

131、事物的质是指( C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20

公共政策概论-机考试题

《公共政策概论》 B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C从系统论角度看,(A.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有机整体 D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公共责任) D(B.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D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实证主义哲学) D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F福利经济学之父是(B.庇古) G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B.价值判断) G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G公共政策是(A.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G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小论证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G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C.政策方案规划) G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作者是 (A.欧文·E.休斯) G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利益) G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权威性)的分配 G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G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系统性) G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B.西奥多·罗威) G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社会问题) G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B.目标群体) G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C.全球性) G 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 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研究 G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H荷兰经济学家(D、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J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D、威廉·邓恩) J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C.詹姆斯·E﹒安德森) J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A.资源) J 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托马斯·戴伊) K( B.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K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便捷计算方法 M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 权威性的分配) M 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A.《政府过程》)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N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目标群体) Q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D.前提) R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A.自然地理环境) R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A.利益) R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B.保罗·A.萨巴蒂尔) R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C.戴维·伊斯顿) S(D.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S(B.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S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A.社会问题)S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C.多样性) S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生产力) S(C、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S首选的政策工具是(B、自愿(自主)性工具) S(C. 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W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B.政治文化) W “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B.德瑞) X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A.实验理论) Y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B.政治学) Y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A.经济学) Y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C.制度)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Y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B.国内政策环境) Y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A.基础) Z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C.政策执行) Z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A.《执行》)出版作为标志 Z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党政二元结构) Z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公共政策主体) Z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大众传媒) Z 自上而下模式是以(C.古典的行政模式)为基础的 1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题答案最新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 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 利益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 团体或组织是指() A. 公共政策主体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6.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8. 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9.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 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 管理 B. 强制 C. 管制 D. 限制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 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1.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三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三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为 90 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以下正确的表述是(A)。 [A]主要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个别方法 [B]特殊方法指的是唯物辩证法 [C]一般方法有很强的实践性 [D]个别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能被其它的方法所取代。 2、关于世界文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当今世界文学越来越趋向于表达共同话题 [B]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不断融合的过程 [C]文学的民族化和世界化是矛盾的过程 [D]文学的世界化是民族文学发展的趋势 3、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主要有(C)。 [A]陶冶型、说教型、研究型 [B]快乐型、说教型、研究型 [C]陶冶型、闲适型、快乐型 [D]快乐型、闲适型、研究型 4、关于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C)。 [A]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B]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物质载体 [C]语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纵深的层次 [D]文学是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门类 5、正式的文学创作过程开始于(C)。 [A]前创作阶段 [B]文学形象的酝酿构思 [C]创作动机的萌发 [D]语言的表达与锤炼

公共政策概论考试复习题-论述题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①“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②“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指英、法)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③“‘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④“每一个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⑤“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⑦“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⑧“‘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 (二)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我们认为,假如一定要把公共政策理解为“它是对整个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的话,那么为避免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也就是说,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政府常常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并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因此,我们主张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 (三)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公共政策确实有分配利益的功能,但这种利益分配的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增进。 (1)利益选择。(2)利益整合。(3)利益分配。(4)利益落实。 (四)增进社会利益 公共政策不仅要分配利益,更要增进全社会的利益。 (五)公共政策的本质 我们认为,在对公共政策本质的理解上,应突出以下内容:①要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②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③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④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⑤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⑥要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 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学家列夫林(Rivlin)指出,政策科学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乃至美国社会发生的一场无声的革命。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 “政策科学”一词是由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二)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了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政策科学探索》(1971)、《政策科学构想》(1971)。 (三)自我批判时期 1986年,德洛尔在其新著《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中,探讨了政策科学在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提出了政策科学需要在十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加强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问题的研究。 加强政策效率和比较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在政策效率方面,西方学者。

公共政策概论机考试题

公共政策概论机考试题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公共政策概论》 B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C从系统论角度看,(A.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有机整体 D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公共责任) D(B.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D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实证主义哲学) D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F福利经济学之父是(B.庇古) G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B.价值判断) G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G公共政策是(A.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G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小论证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G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C.政策方案规划) G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作者是 (A.欧文·E.休斯) G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利益) G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权威性)的分配 G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G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系统性) G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B.西奥多·罗威) G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社会问题) G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B.目标群体) G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C.全球性) G 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 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研究 G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H荷兰经济学家(D、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J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D、威廉·邓恩) J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C.詹姆斯·E﹒安德森) J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A.资源) J 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托马斯·戴伊) K( B.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M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M 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A.《政府过程》)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N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目标群体) Q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D.前提) R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A.自然地理环境) R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A.利益) R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B.保罗·A.萨巴蒂尔) R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C.戴维·伊斯顿) S(D.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S(B.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S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A.社会问题) S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C.多样性) S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生产力) S(C、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S首选的政策工具是(B、自愿(自主)性工具) S(C. 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W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B.政治文化) W “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B.德瑞) X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A.实验理论) Y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B.政治学) Y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A.经济学) Y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C.制度)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Y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B.国内政策环境) Y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A.基础) Z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C.政策执行) Z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A.《执行》)出版作为标志 Z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党政二元结构) Z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

公共政策概论 试题

一、问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1)整体性。2)超前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合法性。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 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答:公共政策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同产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人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答:1)政策问题。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成服是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人们对他们所作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等。 2)政策目标。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前提。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 3)政策方案。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他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订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你动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分析。决策理论中的“霍布森选择”,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该严格禁止出现。 4)政策模型。按照系统分析的理解,摸名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

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1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1.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经过。(0.6分) A.消费导引 B.商业炒作 C.媒体宣传 D.文学阅读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2. 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示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0.6分) A. 母语 B.书面语 C. 口语 D.标准语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3. 小说中的时间是,它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0.6分) A.主观时间 B.叙述时间 C.客观时间 D.心理时间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4.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0.6分) A.悲喜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剧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5.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0.6分) A.语言符号 B.叙述场景 C.具体形象 D.人物活动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6. 是空间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标志。(0.6分) A.社会环境 B.地域范围 C.景致器物 D.文化范围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7. 文学阅读涉及四个基本要素,即、语境、文学文本、读解。(0.6分) A.消费 B.读者 C.媒体 D.交流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8.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0.6分) 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9.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0.6分) A.语言符号 B.叙述场景 C.具体形象 D.人物活动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10.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的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的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个个流动的构成。(0.6分) A.形象 B.场景 C.画面 D.动作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 1.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0.8分) A. 史诗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必过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C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

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BCD )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 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 A.客观引导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 D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 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 )。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 D.社会公众 2、( 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 3、( 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 B.政策方法论 C.政策过程 D.公共问题 4.( B )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A.渐进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5. ( C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剧烈变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6( A )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7.( C )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8. ( D )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 9. ( C )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无为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10. ( B ),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A.头脑风暴法 B.巴拉姆驴子思维法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 D、 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 A )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退避三舍 D.不闻不问 2、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B )。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 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C )作用上。这种作用常常会引起预料不及的连锁反应,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A.个别 B.联系 C.交叉 D.个体 G. 1、公共政策是( A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3、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 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 权者 4、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 D )。 A.社会问题 B.公 共利益 C.公共事务 D.公共问题 5、公共利益是公众 ( B )的资源和条件。 A.共同拥有 B.共享C.独享 D.共同创造 6、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 A )。 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 问题 B.对社会进行管理 C.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 D.塑造公共价值观 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 ( A )的方法,对公共政策 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 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 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 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 究方法。 A、定性或定量 B、定性 C、定量 D、系统分析 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 括( D )。 A、整体性 B、超前性 C、 层次性 D、系统性 9.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 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 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 定作用的( C )。 A.组织 B.个人 C.组织或个人 D.组织或 机构 10.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 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 (D ) A.是平起平坐的关系 B.是从属关系 C.是隶属 关系 D.既非平起平坐的关 系,也非从属关系。 11.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 策的科学化和(A )水平。 A.民主化 B.现代化 C. 民族化 D.合理性 12. 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 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 ( D )意识,有助于提高公共 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 率。 A.科学 B.民主 C.现 代 D.竞争 13. 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 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 和“( A )”的双重特征。 A.公共性 B.现实性 C.科学性 D.超前性 14.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 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 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 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 点, ( B )是公共政策案例 的另一重要特征。 A.典型性 B.管理性 C.纪实性 D.真实性 15.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有利 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 化、民主化和( A )。 A.法制化 B.制度化 C.长期化 D.现代化 16.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 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 广泛影响,具有( C ),与 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 社会问题。 A.普遍性 B.共同性 C.不可分性 D.典型性 17. 公共利益是个人与( D ) 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A.集体 B.社会 C.国 家 D.其他社会成员 J、 1、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 是( A ),因为政治权力是 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2、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 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3、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 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 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 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 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4. 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 D ) 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 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 的思维方式。 A.渐进思维 B.顺序 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5.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 决策者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渐进思维是对( A )的又一 种修正 A.完全理性思维 B. 顺序决策思维 C.剧烈变 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 维 6.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 决策工作的一种( A )系统。 A.计算机 B.科学 C.分 析 D.政治 K、 1、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 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 A )提出“一般系统 论”的概念为标志。 A.贝塔朗菲 B.西 蒙 C.克朗 D.戴维?伊斯顿 R、 1、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 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 称为(C )。 A.对策模型 B.互 动模型C.浴盆模型 D.系统模型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 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服从、认同与( D )。 A.响应 B.深入 C.反映 D.内化 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 A )、认同与内化。 A.服从 B.拥护 C.赞同 D.质疑 4. 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 ( D )的认同。生活于法制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 对政府经过合法程序制定的政策,理所应当要遵 守。 A.权威性 B.合理性 C.正当性 D.合法性 S、 1、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A )个基本要素 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B.五 C.二 D.三 2、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 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B )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 概括性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 间接性与主观性 3.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 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 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 D )。 A.地位 B.权重 C.影响 D.活动程序 4.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 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 A ) 问题。 A.公共 B.集体 C.跨区域 D.群体 W、 1、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D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 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 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 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 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 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 乎理性的。 2. 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 A ),在进行决策之前, 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 A.科学化 B.民主化 C.现代化 D.整体化 X、 1、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 D )。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 C.被统治者 D.伙伴 2、“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B )提出并使用 的。 A.美国国防部 B.兰德公司 C.麦克 纳马拉 D.贝塔朗菲 3、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A )。 A.社会组织层级化B.社会主体知识化 C.政策信息公开化 D.民主参与大众化 Y. 1、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C )类型的决策。 A、理性思维 B、理想主义 C、完美主义 D 、 实用主义 2.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A ) 的决策。 A.完美主义类型 B.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 和替换现有系统的 C.理想主义类型 D.哲学思辨类型 Z、 1、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 ),即 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____’说。 2、一一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3、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____、____三种形态。 4、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____、社会效果和____ 一效果。 5、“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____ 一》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6、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____、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现形 态。 7、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____ ,二是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典型 2、文学史眼光 3、文学情境 4、审美感受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于的括号中,正确的填“~/”, 错误的填“×”) 1.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 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 2.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 描写和议论。( ) 3.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 4.-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 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 ) 5.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 ) 、、,____.-___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形成性考核(一) 略,百度很强大,国人很牛A(不要抄一样了哦) 形成性考核(二)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 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2.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Delphi)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A)”。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不闻不问 D.退避三舍 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 C.西蒙D.拉斯韦尔 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D)。A.响应B.深入 C.反映D.内化 4.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 A.利益 B.事实 C.价值 D.可行性 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 A.形象思维 B.立体思维 C.灵感思维 D.直觉思维 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C)所做的分析。 A.问题 B.结论 C.方案 D.目标 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A.反映B.深入C.内化D.响应 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B.三C.二D.五

1838公共政策概论(52-62 缺 62,) 国家开放大学机考题库及答案

1838公共政策概论-0053 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 权威性 B 合法性 C 系统性 D 倾斜性 正确的答案是: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2.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B 企业 C 个人 D 社会组织 正确的答案是: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3. 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a 托马斯·戴伊 B 古德诺 C 詹姆斯·E·安德森 D 罗伯特·达尔 正确的答案是: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4. 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 a 党政二元结构 B 两党制 C 议会负责制 D 总统负责制 正确的答案是: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5. ()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a 政策的制定 B 政策的执行 C 政策的评估 D 政策问题的构建 正确的答案是:a;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6. 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a 史密斯 B 西奥多·罗威 C 威廉·邓恩 D 德罗尔 正确的答案是:B;考生答案:;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7. 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a 史密斯 B 西奥多·罗威 C 威廉·邓恩

D 德罗尔 正确的答案是:B;考生答案:;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8. 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教育文化水平 D 心理文化 正确的答案是: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9.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 a 自然地理环境 B 经济社会环境 C 政治法律环境 D 文化环境 正确的答案是: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0. 完成政策执行的基础手段是() a 政策目标 B 政策效果 C 政策效率 D 政策工具 正确的答案是:D;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11.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 a 欧文·E·休斯 B 萨拉蒙 C 亚瑟·林格林 D 林布隆(林德布洛姆) 正确的答案是:a;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12. 到目前为止,对政策议程确立过程描述得最全面的是约翰·W·金登的() a 外在创始模型 B 多源流分析模型 C 内在提出模型 D 动员模型 正确的答案是: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3. 由政府的决策机构做出的论证是() a 功能论证 B 小论证 C 二级论证 D 一级论证 正确的答案是: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a 政治人 B 文化人 C 经济人 D 精英 正确的答案是: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 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企业 C.个人 D .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 若缺乏这种 措施 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 .惩罚性 C.温和性 D .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政 府工 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 .合法性 C.系统性 D .倾斜性 4、"政策科学 "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 .西蒙 C.拉斯韦尔 D .史密斯 5、()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 B .非营利组织 C.政府主体 D .社会公众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A.被管理者 B .对立者C.被统治者 D .伙伴 A.终结状态 B .特殊状态

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

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8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 和()两种具体形式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权者 9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 A. 秘书 B. 助手 C. 领导者 D. 外脑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11. 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 相() C. 一致 D. 排斥 12. 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A. 基本掌握 B. 选择 C. 共识 D. 互动 )的失效。 A.终结状态 B .特殊状态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1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1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____’说。 2、一一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3、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____、____三种形态。 4、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____、社会效果和____ 一效果。 5、“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____ 一》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6、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____、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现形 态。 7、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____ ,二是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典型 2、文学史眼光 3、文学情境 4、审美感受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于的括号中,正确的填“~/”, 错误的填“×”) 1.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 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 2.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 描写和议论。( ) 3.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 4.-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 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 ) 5.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 、、,____.-___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