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人推拿手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成人推拿手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成人推拿手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成人推拿手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成人推拿手法

一、推拿的防治手段

1、手法治疗:术者用手和机体的其他部分,或借助于一定的器具,在受术者体表作规范性的动作,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2、功法训练:根据推拿临床医疗的需要,由推拿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疗效的方法。

三、推拿的作用原理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四、推拿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辩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五、推拿的适应症

1、骨伤科病: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梨状肌综合征等。

2、外科疾病:乳痈、手术后软组织粘连等。

3、内科疾病:头痛、胃脘痛、胃下垂、中风后遗症等。

4、妇科疾病:痛经。

5、儿科疾病:腹泻、肌性斜颈、发热、遗尿等。

6、五官科病:近视、斜视、耳鸣等。

7、急性病症:中暑昏迷、休克、晕针等。

六、推拿的禁忌症

1、传染性疾病患者不推拿。

2、精神病患者不推拿。

3、化脓性炎症、骨髓炎、结核、肿瘤患者不推拿。

4、骨折、脱位早期局部不推拿。

5、皮肤损害破损处不推拿。

6、急性损伤24-48小时内,局部不推拿。

7、严重骨质增生、骨质疏松患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8、孕妇或月经期妇女不推或禁用重手法。

七、推拿手法

以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或借助于一定的器具,在受术者体表部位或穴位上所进行的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

1、手法的分类

1)作用的部位不同:作用于软组织类,骨关节类手法。

2)动作形态不同: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震动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

类手法。(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

3)适应对象不同: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4)动作的简繁:单式手法、复合手法、复式手法。

2、推拿手法的要求

A 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的要求:

持久:手法能够按照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而不间断。一般为15~ 20min。

有力:指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病证、部位的不同而灵活增减的技巧力。

均匀: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要忽快忽慢,压力不要时轻时重。

柔和: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宜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深透:手法力量要深透到深层组织,直趋病所。

B 运动关节类手法的要求:“稳、准、巧、快” 。

稳:要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

准:选择手法要有针对性,定位要准确。

巧:施术时要用巧力,以巧取胜,不能用蛮力。

快:用力要疾发疾收,用“短劲”、“寸劲”。

八、基本手法

(一) 扌衮法

1、着力部位:手背尺侧1/3~1/2,即第三掌骨尺侧至小鱼际,掌指关节向后至腕背

横纹。

2、动作要领:

1)手法预备姿势为沉肩、垂肘、立臂、竖掌,肘关节要高于腕关节。

2)肩、臂、腕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来回摆动。

3)小鱼际手背侧紧贴皮肤,不要来回摩擦拖动跳动。

4)压力、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规律,不要忽快忽慢,用力不宜时轻时重。

5)在移动操作时,移动的速度不宜过快,要缓慢。

6)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3、临床应用:

1)扌衮法压力大,接触面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和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

2)风湿痠痛、麻木不仁、肢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等常用。

3)本法能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能

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疲劳。

4、手背扌衮法:柔和舒适,用肌肉较薄处。

5、掌指关节扌衮法:深透度较大,不太舒适,可用于肌肉较厚处。两者可交替使用。

(二)一指禅推法

1、着力部位:大拇指指端(中峰推)罗纹面(罗纹推)偏峰(偏峰推)

2、动作要领:

1)预备姿势为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2)腕部摆动时,肘关节略低于腕,桡侧要高于尺侧,以肘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拇指指间关节作屈伸活动。

3)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

4)手法频率120~160次/分。

5)手握空拳,上肢肌肉放松,拇指自然着力,不可用蛮力下压,拇指盖住拳眼。

6)在着力面能吸定的基础上,可以做缓慢直线往返移动,即紧推慢移。

4、临床应用:

1)接触面较小,渗透力较大,适应于全身各部。

2)常用于头面、胸腹、四肢部等,治疗头痛、胃痛、腹痛及关节酸痛等。

3)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

(三)揉法

1、着力部位:

指端(指揉法)、手掌(掌揉法)、

大鱼际(大鱼际揉法)、肘尖(肘揉法)

2、动作结构:

施术部位带动受术部位的皮肤,做环转揉动,使皮下组织间形成内摩擦。

3、动作要领:

1)腕关节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运动。

2)压力轻柔,动作协调有规律。

3)要带动皮肤,使皮下组织间形成内摩擦。

4)频率为120~160次/分。

4、临床应用: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

1)指揉多用于全身各部穴位。

2)掌揉法多用于背、腰、臀、下肢等肌肉较丰厚处。

3)大鱼际揉法主用于前臂、头面及上腹部病症。

(四)摩法

1、着力部位:手掌(掌摩法)、手指(指摩法)

2、动作结构:

施术部位在受术部位上做环形的摩擦移动,不带动皮下组织。

3、动作要领:

1)肘关节自然屈曲,腕关节放松,掌指自然伸直,动作缓和而协调。

2)摩动的速度、压力要均匀。指摩法稍轻快,掌摩法稍重缓。“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圣济总录》)

3)方向分补泻。“顺摩为泻,逆摩为补。”

4)频率为每分钟120次。

4、临床应用:

1)本法刺激量轻柔和缓,为胸腹、胁肋的常用手法。

2)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肠胃蠕动之作用。

3)用于跌打损伤、关节肌肉肿痛处。

(五)推法

1、着力部位:指(指推法)、手掌(掌推法)、肘尖(肘推法)

2、动作结构:施术部位在受术部位上做缓慢、单方向、直线推动。

3、动作要领:

1)操作时指、掌、肘部要紧贴体表;

2)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

3)要沿直线推动,不可歪斜。

4)使用介质,为防止推破皮肤。

4、临床应用:掌推法主用于臀及下肢后侧部病症;

肘推法主用于背腰部脊柱两侧;

指推法主用于前臂及指部病症穴位。

(六)擦法(平推法)

1、着力部位:手掌(掌擦法)、小鱼际(小鱼际擦法)、大鱼际(大鱼际擦法)

2、动作结构:施术部位在受术部位上做直线推动摩擦。

3、动作要领:

1)掌指贴在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

作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动,掌下压力不宜过大。

2)来回推擦的路线要尽量拉长,沿直线来回推擦,不可歪斜。

3)用力宜稳,动作均匀,呼吸自然,不宜憋气。

4)治疗部位要充分暴露,为防止擦破皮肤,要使用介质。

5)擦至“透热”为度。

6)频率为100~200次/分。

4、临床应用:

1)用于内脏虚损及气血功能失常,活血祛瘀作用明显。

2)掌擦法:温度较低,多用于胸胁背腹部。

大鱼际擦法:温度中等,用于四肢,尤其为上肢。

小鱼际擦法:温度较高,多用于腰背部及下肢部。

(七)搓法

1、着力部位:双手掌

2、动作结构:双手掌面挟住受术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上下往返移动。

3、动作要领:

1)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速度要快,移动宜慢,要紧搓慢移。

2)夹持之力不宜过大。

4、临床应用: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而以上肢最为常用。多于抖法并用,作为结

束治疗手法。

(八)抹法

1、着力部位:拇指罗纹面

2、动作结构: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

3、动作要领:

1)施术部位要紧贴治疗平面。

2)用力宜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力量较推法为轻。

3)不宜带动皮下组织。

4、临床应用:

1)常用于头面及颈项部。

2)对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及颈项强痛等症,常以本法配合扫散法、拿五经、按揉头面部经穴等。

(九)按法

1、着力部位:拇指或中指端(指按法)、单掌或双掌(掌按法)、肘部尺骨鹰嘴(肘按法)

2、动作结构:在受术部位上做由浅入深再由深出浅的垂直性按压。

3、动作要领:

1)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2)用力方向要与治疗平面相垂直。

3)用力由轻到重,不宜暴力突然按压。

4、临床应用:

1)指按法主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适应于腰、背、臀及下肢;

肘按法主用于肌肉丰厚处,如臀、股后及腰脊柱。

2)按法常与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本法具有开通闭塞、解痉通络、活血止痛、放松肌肉等。常用于头痛、胃脘痛、肢体痠痛、麻木等。

(十)点法

1、着力部位:拇指端(拇指点)、拇指指间关节或食指近侧指间关节的背侧突起

(屈指点)

2、动作结构:在受术部位上做由浅入深再由深出浅的垂直性点压。

3、动作要领:

1)用力要由大到小,再逐渐减力,不可使用暴力。

2)点后继以揉法。

3)对于年老体弱或久病体虚的患者要慎用。

4、临床应用:

1)本法刺激性很强,根据病情酌情用力,常用于肌肉较薄的骨缝处,对脘腹挛痛、腰腿痛等证常用本法。

2)本法与按法的区别:点法作用面积小,刺激量大,主用于肌肉薄的骨缝处及穴位。

(十一)捏法

1、着力部位:拇指与食中二指或其余四指。

2、动作结构:施术部位在受术部位上做对称性的挤压。

3、动作要领:

1)操作时要由指面为着力面。

2)用力要由轻渐重,两手用力均匀对称有节奏性、规律性,勿忽轻忽重,忽快忽慢。

4、临床应用:适应于头部、颈项部、肩部、四肢部、脊背部等。上肢部多用单手

捏,下肢或肌肉发达丰厚处可用双手捏。

(十二)拿法

1、着力部位:拇指与食中二指或食中无名三指或其余四指指面。

2、动作结构:施术部位相对用力,将受术部位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提起,揉捏后放松。

3、动作要领:

1)以指面为着力部位,四指相对用力,不要用指甲抠。

2)操作时用力宜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

3)动作要缓和而连贯,富有节奏性,不宜忽快忽慢,用力不宜时轻时重。

4)要连同皮下组织,如肌肉、肌腱、筋索等一同提起,不要仅仅提拿表皮。

4、临床应用:本法常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部等。

(十三)捻法

1、着力部位:拇指与食指罗纹面、食中二指罗纹面或食指中节桡侧边缘。

2、动作结构:施术部位相对用力,将受术部位捏住,作揉捻动作。

3、动作要领:

1)操作时捻动的动作要快,移动的速度要慢。

2)夹持之力不可过大,用力不可呆滞。

3)动作要连贯,富有节律性。

4、临床应用:主用于四肢小关节,如指、趾部等。常配合其他手法治疗指趾间关节的痠痛、肿胀或屈伸不利等。

(十四)拍法

1、着力部位:虚掌

2、动作结构:以虚掌富有弹性地击打体表。

3、动作要领:

1)以虚掌拍打体表,即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

2)手腕放松富有弹性,拍后立即抬起,不宜有拖抽动作。

3)拍打时要以手掌四周边缘同时接触治疗平面。

4)以局部皮肤轻度充血发红为度。

4、临床应用:适应于肩背、腰臀及下肢等部位。

(十五)击法

1、着力部位:拳背(拳击法)、掌根(掌根击法)、小鱼际(小鱼际击法)、

指尖(指尖击法)、用桑枝棒(棒击法)

2、动作结构:富有弹性地垂直击打体表。

3、动作要领:

1)拳击法:手握空拳,腕伸直,用拳背击打体表。

2)掌跟击法:手指自然松开,腕背伸,用掌根部叩击体表。

3)侧击法(小鱼际击法):手指自然伸直,腕关节略背伸,用单手或双手小鱼际部击打体表。

4)指尖击法:用一手五指端轻轻打击体表,如雨点下落。

5) 棒击法:用制作的桑枝棒击打经络穴位体表。

击法用力宜快速而短暂,垂直叩击体表,在叩击体表时不能有拖抽动作,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奏。

4、临床应用:拳击法—常用于腰背部病症

侧击法(小鱼际击法)—多用于腰臀下肢部及脊柱两侧部。

指尖击法—主用于头顶及胸腹部

掌击法—主用于腰臀、四肢及头顶部,或肌肉丰厚处。

棒击法—多用于腰背肌两侧及四肢部。

本法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之作用。对风湿痹痛,局部感觉迟钝、肌肉痉挛等常用本法配合其他手法并用。

(十六)拨法(弹拨法/拨络法)

1、着力部位:拇指端

2、动作结构:拇指端深按于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的垂直于肌肉、筋腱走行方向

的拨动,状如弹琴。

3、动作要领:

1)用力要由轻渐重,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不能用指甲抠。

2)弹拨的方向要与肌肉、肌腱、筋索走行的方向相垂直。

3)按压的力量要与治疗平面相垂直。

4)弹拨时要带动皮肤及肌肉筋索。

5)骨折的愈合期、急性软组织损伤者禁用本法。

4、临床应用:

本法主要适用于颈、肩、背、腰、臀、四肢等部位的肌肉、肌腱、韧带、痛性筋索等生理病理性条索状组织。

(十七)抖法

1、着力部位:双手

2、动作结构:双手握住上肢或下肢远端,做连续小幅度的上下颤动。

3、动作要领:

1)双手不要捏得太紧,不要将抖动的肢体牵拉得太紧;

2)抖动波从远端传至近端。

3)抖动的幅度不要太大。

4)术者自然呼吸,不能屏气。

4、临床应用:

本法主要用于四肢,常在搓法之后使用,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具有调和气血、放松肌肉与理顺组织的作用。其中抖拉法主要用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每次操作3~4次即可。

(十八)振法

1、着力部位:手掌(掌振法)、中指端(指振法)

2、动作结构:以前臂伸、屈肌群小幅度、快速地交替收缩所产生的轻柔振颤,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

3、动作要领:

1)术者要精神集中,呼吸调匀,气沉丹田,并用意念将气从丹田提起,沿术手内侧运至掌内劳宫穴或中指端,做到以意引气,以气发力,以力发振,动作自然、流畅、协调,切不可用强力“硬屏”发振。

2)频率约为每秒钟8—10次。

4、临床应用:

本法可用于全身各部经穴,尤其使用于头面部与胸腹部。对失眠、健忘、焦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肠胃功能失调、运动员赛前紧张等有显效。

八、其他手法:

(一)复合手法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式手法动作结构成分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类手法。如按揉法、拿揉法等

按揉法:由按法和揉法复合而成。

拿揉法:由拿法和揉法复合而成。

牵抖法:由拔伸法和抖法复合而成。

(二)运动关节类手法

在关节运动解剖学结构及其生理允许的范围内,术者沿受术者人体基本轴、面的方向,对构成关节的骨环节所作的轴向绕转、纵向拉伸及横向水平滑动等各种无阻力被动运动手法,总称为关节运动类手法,也称为运动关节类手法或作用于骨关节类手法。

主要包括:摇法、扳法、拔伸法、抻展法和平端法等。

1.摇法

1)定义:沿关节运动轴的方向,使关节或半关节做被动环转摇动的手法。包括颈项部、腰部和四肢关节摇法。

2)操作:以受术关节为阻力点,术者双手按杠杆原理,一手为制动(固定)手,在受术关节的近侧(支点),一手为动作(动力)手,握持在关节远侧的远端(作用力点),组成省力型单臂杠杆。双手协同动作,摇动关节。

3)手法分类:颈椎摇法、腰椎摇、法肩关节摇法、髋关节摇法、踝关节摇法。

4)要求及注意事项:

1.须在各关节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操作,幅度由小到大。

2.用力要稳而协调,摇动的速度要慢。

3.对有习惯性脱位或骨折的患者要禁用摇法。

5)临床应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增强关节活动功能之作用。适于四肢关节,颈项、肩、髋、踝关节功能障碍者。

2.扳法

1)定义:术者双手握住受术关节的两端,沿着关节运动轴的方向,在病理位或功能位之后的“扳机点”处,做瞬间、快速、小幅度、有控制的反方向用力,扳动受术关节。

2)操作:以受术关节为阻力点,术者一手握关节近侧,一手握关节远侧的远端,双手协同动作,在“扳机点”处做瞬间、快速、小幅度、有控制的相反方向用力,扳动关节。

3)要求及注意事项:

1.沿关节运动轴的方向进行扳动。

2. 巧力寸劲,瞬间的、快速的、方向相反的、小幅度的、有控制的推冲力。

3.要控制好发力点,到达“扳机点”时发力。

4.用力不可生硬粗暴。

5.扳动时可以听到弹响声,但不可强求。

6.骨质增生较严重或骨质疏松者慎用或禁用;

7、骨关节结核、肿瘤、诊断不明的外伤或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

4)临床应用: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纠正解剖位置失常的作用。常用于脊柱和四肢部部位的治疗,关节错位,关节功能障碍等常用扳法治疗。

3.拔伸法

1)定义:沿组成关节相邻肢体环节的纵轴方向,术者在受术关节两端施以相反方向的拉伸力,使关节的相对面做分离运动,从而使关节间隙被拉宽的一类手法。

2)操作:对于长骨组成的一般关节,术者双手握住关节两端,相反方向用力;对颈椎、腰椎、肩关节、髋关节等需用大力牵引之关节,多为双手同向牵引,另一端靠助手或外力完成。

3)要求及注意事项:

1.体位及用力方向正确,确保拉伸力的拉力线通过关节轴心。

2.用力要稳,力量宜由小渐大,持续牵引后再由大渐小,不可用暴力、蛮力。

4)临床应用:常用于关节错位、伤筋,对扭错的肌腱与移位的关节有整复作用。

成人按摩手法

成人推拿手法操作套路 一、头面部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仰卧位,术者端坐在患者头顶端 1. 指揉印堂。(5-10秒) 2. 开天门。(指推法20-30次) 3. 分阴阳。(三线:鱼腰线、阳白线、前发际线,各分推20-30次) 4. 压三经法。(三经:印堂-神庭—百会;鱼腰-阳白-四神聪,3条直线依次指按法2-3遍,每穴5—10秒) 5. 分抹前额法,(以大鱼际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从额部正中向头两侧分抹5—8次)。 6. 一指禅偏锋推或按揉眼眶周围穴位(晴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瞳子髎)。(揉30—50次) 7. 指振睛明、分抹眼眶、再做轻轻揉摩反复5~10次 8. 指揉太阳。 9. 指按揉面部穴位:睛明、迎香、人中、地仓、承浆、廉泉、大迎、颊车、巨髎、颧髎、下关、耳门、听宫、听会、太阳等穴。(每穴10秒) 10. 指按揉头部经穴:神庭,百会,四神聪,头临泣,头维、率谷、耳后高骨、翳风等穴) 11. 指推面部六线。(承浆-颊车,人中-颊车,迎香-颊车;目内眦、承泣-太阳,晴明,眉弓-太阳,前额-太阳)分推10—15次 12. 大鱼际揉面颊,拿捏下颌骨,搓掌浴面。

13. 揉捏耳垂、耳廓,推擦耳根。 14. 拿五经法。(从前发际向后拿至后枕部5~8遍) 15. 扫散法,(沿胆经操作10~20遍) 16. 搔头法(1分钟)五指指端叩击头部。 17. 拿捏颈项肌,勾按风池(20—40秒)。 18. 颈椎摇法,颈椎扳法。 19. 拿肩井,叩击、拍打肩部。…………………………结束 二、胸部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仰卧位,术者站其身侧。 1. 术者以两手拇指分置于两侧俞府穴(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余四指固定胸部两侧,沿肋骨间隙由内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止。由上而下,分肋至第四肋间,反复操作。青年女子可分推至第3肋间隙止。 2. 按揉膻中。(先顺时针揉30次,再逆时针揉30次) 3. 按压中府、云门。 4. 术者在两肋部自上而下施滚法,紧滚慢移,反复操作。 5.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俞府穴处,余四指固定胸部两侧,两手向外分推至腋下与第四肋间隙平齐部位,女子推至腋下第三肋间隙止。 6. 点按揉胸骨穴位,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穴位。 7. 术者以掌跟沿腋中线从第四肋间隙推摩至第六肋间隙。反复操作。………结束

最新初级按摩师知识要求——第四章15种按摩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第四章15种按摩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第一节推法 定义:术者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受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孤形移动的方法,称为推法。分为平推法、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等。 一、平推法 平推法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手法。 1、手法操作 (1)拇指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循行或沿肌肉纤维走行方向推进,可于穴位处配合缓和的按揉动作,反复操作数次。 (2)掌平推法术者以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可用双手重叠增大力度做缓慢的推进。 (3)拳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握拳,以第二、三、四、五指指间关节部着力,沿肌肉纤维方向缓慢推动,此法是平推法中刺激较强的手法。 (4)肘平推法术者屈肘,以鹰嘴突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与肌肉纤维方向平行的缓慢推移,是平推法中刺激最强的一种。 2、手法要领施术手要紧贴于体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推动。平推法用力较重,着力要均匀,平稳着实。推进速度宜缓慢。平推法必须直线推动,不可偏斜和跳跃。术前施术部位宜涂抹少量油性递质,以保持皮肤滑润,避免损伤皮肤。 3、作用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消瘀散结,消食导滞,解痉止痛。 注:平推法与擦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直线运动,但平推是隼向运动,对体表压力较大,速度亦较慢,不要求皮肤出现潮红和温热。 二、直推法 术者用指或掌按压在体表受术部位上,进行直线推移,叫直推法。 1、手法操作 (1)拇指直推法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沿经络方向或肌肉纤维平行方向,保持一定压力的单方向推动,是按摩起始和结束的手法。 (2)全掌直推法术者以全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五指微分开,腕部挺直,以单掌、双掌或双掌重叠加力做单方向推动的手法。 (3)掌根直推法术者手腕上跷,适度背屈,五指伸直,用单手或双手掌根着力于施术部位直推的方法。如需加力可双掌重叠。 (4)鱼际直推法术者五指并拢,手腕伸直,以大鱼际小鱼际为中心,肘部灵活屈伸,以鱼际着力向前推动。如需增加力度,可以另一手压于施术手上。 (5)肘直推法术者屈曲肘关节,以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或肌肉纤维走行方向进行直线单方向推动。此法是直推法中刺激性最强的手法。 2、手法要领术者手指、掌或鱼际部位要紧贴施术部位皮肤,用力着实,重而不滞,轻

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的区别

姓名:冯祥 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班级:12级针推一班 学号:201203010133 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的区别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以及查阅资料,我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的区别的见解。若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定义: 小儿推拿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治疾病、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法。而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从两者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小儿推拿的定义较为有针对性和具体性,而推拿更具有广泛性和概括意义。 二、主体: 小儿推拿的主体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以6岁以前效果最佳。而推拿适用于需要调节身体功能的广泛的人群。 三、施术方法与力度: 小儿的推拿动作要轻柔,并且适当的缓慢,一般以揉,推,捏,搓为主。关节是不可随便乱拉,抖,摇,扳,身体也尽量不能用点压法。一般手法以大拇指朝内,其余四指朝外,手掌分开成八字型,沿着直线慢慢的向下推。动作的顺序可从肩颈部从上往下走,也可以从尾椎开始从下往上走至肩颈位,再用内为八字做揉捏法。小儿的胸部主要是用掌心和掌根来做象外推拨法,而到了腹部时是要紧贴着皮肤做顺时针推揉法然后再做逆时针推揉法,在从两肋边从外象内做画葫壮。遇到小穴位用指揉法,要用指腹来揉,遇到大面积的穴位要用掌心和掌根来揉。而四肢是从顺的方向来揉和轻搓。而一般大人的需要拥有一定的力度才会有好的效果,其手法大多是以捏,按,压,点,推,拿,搓,揉等为主。遇到关节处还要用到扳法,摇法和拉伸法。大人的皮肤,肌肉,脏腑早已经成熟了,相对也比较厚实,强壮些,所以稍微用点才能有作用。

按摩手法的要领

按摩手法的要领 文章目录*一、按摩手法的要领*二、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三、中医按摩的作用 按摩手法的要领1、按摩手法的要领之搓法 用双手的掌面夹住身体的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的同时上下往返的方法称为搓法。该手法操作时患者肢体放松,医者用双手掌面夹持住肢体的治疗部位,然后相对用力,作方向相 反的快速搓揉、搓转或搓摩运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动作灵活,不滞涩。搓动要快速均匀,移动要缓慢。一般以四肢部、协助部最为常用。搓法刺激量中等,具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 2、按摩手法的要领之摩法 将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环指三指指面相并贴附于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关节主动作环形有节律的抚摩运动的方法称为摩法。以手掌掌面为着力点的称为掌摩法,以食中、环指三指指面为着力点的称为掌摩法。 3、按摩手法的要领之弹拨法 弹拨法可细分为弹法和拨法。弹法是以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对紧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提拉,然后迅速放开,使其弹回,好像拉放 弓弦的样子,适用于胸背部的骨肉及浅表的肌腱部,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的作用。拨法则是把手指按在穴位或某个部位上,适当

用力下压,到有酸胀感时,再做横向拨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指下的“筋结感”,选择使用弹拨法,能解痉止痛,对于松解软组织粘连有一定作用。 4、按摩手法的要领之揉法 揉法也是理筋推拿常用的手法,主要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部分或是手指螺纹面,用力按在某个部位或某个穴位上,动作轻 柔缓和,环旋转动。其中用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的称为掌揉法, 着力面较广,刺激缓和舒适,适宜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以及因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疼痛等症,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消肿止痛的作用。用指面着力的称为指揉法,力量轻柔,临床上多用于小儿推拿。 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1、应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使体表有个适应的过程,切勿用暴力,以免擦伤皮肤。其原理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这样能使被按摩的部位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 2、在按摩操作过程中,应该做到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自然, 宽衣松带,这样可使全身经脉疏通,气血流畅。在四肢、躯干、胸腹按摩时,最好直接在皮肤上进行或隔着薄的衣服,以提高效果。 3、保健按摩最好在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室内进行,每日可多做多次,有益无害。每天醒后睡前,都是保健按摩的最佳时间。

成人推拿手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成人推拿手法 一、推拿的防治手段 1、手法治疗:术者用手和机体的其他部分,或借助于一定的器具,在受术者体表作规范性的动作,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2、功法训练:根据推拿临床医疗的需要,由推拿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疗效的方法。 三、推拿的作用原理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四、推拿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辩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五、推拿的适应症 1、骨伤科病: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梨状肌综合征等。 2、外科疾病:乳痈、手术后软组织粘连等。 3、内科疾病:头痛、胃脘痛、胃下垂、中风后遗症等。 4、妇科疾病:痛经。 5、儿科疾病:腹泻、肌性斜颈、发热、遗尿等。 6、五官科病:近视、斜视、耳鸣等。 7、急性病症:中暑昏迷、休克、晕针等。 六、推拿的禁忌症 1、传染性疾病患者不推拿。 2、精神病患者不推拿。 3、化脓性炎症、骨髓炎、结核、肿瘤患者不推拿。

4、骨折、脱位早期局部不推拿。 5、皮肤损害破损处不推拿。 6、急性损伤24-48小时内,局部不推拿。 7、严重骨质增生、骨质疏松患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8、孕妇或月经期妇女不推或禁用重手法。 七、推拿手法 以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或借助于一定的器具,在受术者体表部位或穴位上所进行的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 1、手法的分类 1)作用的部位不同:作用于软组织类,骨关节类手法。 2)动作形态不同: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震动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 类手法。(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 3)适应对象不同: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4)动作的简繁:单式手法、复合手法、复式手法。 2、推拿手法的要求 A 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的要求: 持久:手法能够按照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而不间断。一般为15~ 20min。 有力:指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病证、部位的不同而灵活增减的技巧力。 均匀: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要忽快忽慢,压力不要时轻时重。 柔和: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宜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深透:手法力量要深透到深层组织,直趋病所。 B 运动关节类手法的要求:“稳、准、巧、快” 。 稳:要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

小儿推拿和成人推拿的区别是什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e3711667.html,(了解更多请搜索:东京贝乐) 小儿推拿和成人推拿的区别是什么 一、定义 小儿推拿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治疾病、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法。而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从两者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小儿推拿的定义较为有针对性和具体性,而推拿更具有广泛性和概括意义。 二、主体 小儿推拿的主体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以6岁以前效果最佳。而推拿适用于需要调节身体功能的广泛的人群。 三、施术方法与力度 小儿的推拿动作要轻柔,并且适当的缓慢,一般以揉,推,捏,搓为主。关节是不可随便乱拉,抖,摇,扳,身体也尽量不能用点压法。一般手法以大拇指朝内,其余四指朝外,手掌分开成八字型,沿着直线慢慢的向下推。动作的顺序可从肩颈部从上往下走,也可以从尾椎开始从下往上走至肩颈位,再用内为八字做揉捏法。小儿的胸部主要是用掌心和掌根来做象外推拨法,而到了腹部时是要紧贴着皮肤做顺时针推揉法然后再做逆时针推揉法,在从两肋边从外象内做画葫壮。遇到小穴位用指揉法,要用指腹来揉,遇到大面积的穴位要用掌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e3711667.html,(了解更多请搜索:东京贝乐) 心和掌根来揉。而四肢是从顺的方向来揉和轻搓。而一般大人的需要拥有一定的力度才会有好的效果,其手法大多是以捏,按,压,点,推,拿,搓,揉等为主。遇到关节处还要用到扳法,摇法和拉伸法。大人的皮肤,肌肉,脏腑早已经成熟了,相对也比较厚实,强壮些,所以稍微用点才能有作用。 四、操作时长 由于小儿的皮肤较为娇嫩,所以推拿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是15~20分钟为宜。而大人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且身体机能已经发育较为完善所以推拿的时间可以较长,一般为30~45分钟为宜。 五、针对疾病的类型 小儿推拿可治疗新生儿相关疾病,例如特有的产伤;营养缺乏性疾病,例如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流涎、呕吐、肠绞痛、鹅口疮等;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例如小儿惊厥、脑性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斜颈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例如哮喘;以及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例如遗尿症、儿童多动症等。对于儿童传染性疾病,小儿推拿也有很好的效果,例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细菌性痢疾;其他性疾病,例如夜啼、暑热证等均可以通过小儿推拿来治疗。而成人推拿治疗的范围相比之下也更加的宽广。它包含内科的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

按摩手法及要领

按摩手法大致分为7类: 1.摆动类手法:一指禅推法、各种振法、各种揉法、各种抖动法等。 2.摩擦类手法:推法、运法、擦法、刮法、搓法、摸法、梳法等。 3.挤压类手法:按、点、压、掐、捏、抓、弹法等。 踩背 4、叩击类手法:各种拍法、击法、点穴法等。 5.运动关节类手法;各种摇法、板法、伸屈法、端法、顶法等。 6.复合类手法:推摩法、按揉法、振颤法、点按法、牵抖法、旋转法、摇按法等。 7.特定手法:胸外心脏按压法、背法、踩跻法等。 按摩的常用十七种手法:1.推法2、擦法3、揉法4、揉捏法5、搓法6、按法7、摩法8、拍击法9、抖法10、运拉法11、拿法12、滚法13、刮法14、掐法15、弹筋法(提弹法)16、拔法(分筋法)17、理筋法(顺筋法) 推法 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作用,用于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间。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活血散瘀,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于按摩的不同阶段。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指或掌等部位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按摩穴位 2.根据推法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选定力度后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一般推3~5次。 (二)动作要领 1.轻推法时用的压力较轻;重推法时用的压力较重。作全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拇指分开,要求掌根着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重叠按压于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向前推动。 2.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推进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 擦法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轻擦法多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重擦法多插用于其他手法之间。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于皮肤上。 2.根据力量大小选择轻重手法作来回直线的摩动。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手掌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 2.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叠为宜。 3.擦法的速度一般较快,往返擦动的距离要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损皮肤。

面部美容按摩的基本手法

面部美容按摩的基本手法 1.美容按摩师的手部运动 按摩是依靠有规律的手部运动来进行的。美容按摩师的双手在按摩过程中,要求必须保持柔软、灵活、轻松而有节奏感,有力而不过分。为了符合要求,美容按摩师必须了解掌握手部运动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下介绍几种简单的手部运动方法。 (1)双手放在胸前剧烈地摇动,使手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图6—1) (2)双手尽力握拳放在胸前,假设手中有一小球,然后将假设小环抛出,手指尽量张开,此动作反复进行,可以强健手腕及手掌。(图6—2) (3)双手由大拇指开始到小拇指,轻弹桌面,然后返回,重复轻弹动作,此动作如练弹钢琴的指法。此动作对手部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有特别功效。(图6—3) (4)双手在胸前合掌,左手腕用力向右边推,然后转由右手腕用力向左边推,整个过程保持手掌合并,此动作可以运动于腕及手掌,增加手的灵活性。(图6—4) (5)从大拇指开始,按顺序将十个手指从骨节到指尖全部按摩一遍。此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令手指更加柔软灵活。(图6—5) (6)双手握拳放在胸前,手腕由前向后打圆圈。此动作可以灵活手腕肌肉。(图6—6) 2.常用面部美容按摩穴位(图6—7、8) ①太阳②印堂③攒竹④瞳子髎⑤听宫⑥翳风 ⑦迎香⑧地仓⑨人中 3.面部美容按摩基本手法 医家名言:“手上无功,按摩空;手上有功,气血皆通”。可见,按摩不是简单的揉搓,而要掌握一定的手法。按摩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按摩手法。对面部美容按摩来说,基本手法如下: (1)搓掌浴面 部位:面部 操作:将两手掌搓热,贴于面部,如洗脸状上下摩搓面部,反复操作2—3分钟。(图6—9—1,2,3,4)。

推拿手法复习题

绪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推拿”一词首见于我国 A.宋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E.明代 2.我国最早的推拿专著是 A.《肘后备急方》 B.《圣济总录》 C.《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D.《小儿按摩经》 E.《小儿推拿秘诀》 3.“按摩”一词首次提出于 A.《肘后备急方》 B.《黄帝内经》 C.《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D.《小儿按摩经》 E.《圣济总录》 4.《五十二病方》记载中以哪种手法运用的最多 A.按法 B.抚法 C.捏法 D.摩法 E.刮法 5.“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这段记载手法抢救自缢方法的文字出自 A.《黄帝内经》 B.《肘后救卒方》 C.《金匮要略》 D.《医宗金鉴》 E.《刘涓子鬼遗方》 6.“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举其腹,令病人自纵,重轻举抄之。令去床三尺许,便放之…”出自 A.《黄帝内经》 B.《肘后救卒方》 C.《金匮要略》 D.《医宗金鉴》 E.《刘涓子鬼遗方》 7.我国历史上最早于太医院中设按摩科的是 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清代 E.晋代 8.首次将20种成人手法归纳成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等六类手法是在哪年 A.1961年 B.1960年 C.1975年 D.1974年 E.1980年 9.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是 A.《小儿推拿秘诀》 B.《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C.《小儿推拿广意》 D.《小儿按摩经》 E.《厘正按摩要术》 【X型题】 10.推拿,古称为 A.按摩 B.按跷 C.乔摩 D.挢引 E.揣摸 11.以下为清代著作的是 A.《小儿推拿广意》 B.《幼科推拿秘书》 C.《小儿按摩经》 D.《保赤推拿法》 E.《推拿三字经》 12.以下为明代著作的是 A.《小儿按摩经》 B.《小儿推拿广意》 C.《小儿推拿秘诀》 D.《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E.《保赤推拿法》 13.明代推拿发展的特点是 A.“推拿”之称出现 B.小儿推拿体系形成 C.有了推拿催产的记载 D.膏摩出现 E.按摩科从十三科中取消 二、名词解释 1.推拿手法 2.推拿手法学 三、填空题 1.明·龚廷贤《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新增了、、、

常用推拿手法

常用推拿手法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干活时一不小心,身体碰到什么物体上了,感到很痛,然后就会自然用手在疼痛的部位揉一揉,疼痛真的减轻了。这就是无意识的按摩动作。按摩可以说是推拿的一种。所谓推拿,就是指手或肢体部位特定的技巧与动作,做到持久、有力、柔和、均匀地在患部的一种操作,以达到深透“得气”为目的。在现代理解,就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和改善肌肉的僵硬状态。在脑部予以推拿,能够提神醒目,缓解精神的紧张状态,并松弛“绷紧”的神经。推拿属于中医外治法,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讲究持久、有力、柔和、均匀。“持久”是指操作应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使动作和力量连贯;“有力”就是要求手法必须有一定的力度,轻重适宜,根据病位而定量;“柔和”指动作稳柔灵活,用力和缓,达到轻而不浮、重而勿滞的境地;“均匀”则应做到动作有节奏、用力平稳。总之以刚柔相济,力匀技精,使深透经络、病位,得气有感,才能见效。下面先介绍推拿的一些基本手法。 1 按法是用指、掌或肘对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适当用力按压的一种手法。 指按法:以拇指、中指或食指的指端按压。指甲要修圆润,手腕用力,手指垂直按压选定的部位。 掌按法:分单掌按和双掌按。单掌按用掌心或掌根按压选定部位,发力于臂,力深沉。双掌按则将双手重叠,双手用力一致,躯干稍倾,沉肩、伸肘,充分悬腕。

肘按法:手臂弯曲,用肘尖触按,躯干前倾,肩部发力,力缓慢而垂直,由轻到重,动作柔和缓慢,压而不滑,贴紧肤面,收时则应由重而轻,逐步收势。 2 擦法是用指腹或掌面(双手或单手)贴抚人体某一部位皮肤上,急速地擦动,使皮肤红、热为止。 操作要领:沉肩、屈肘,手腕放松,动作灵活,力度均匀而持续连贯,虽使受力面红、热而无痛感。 3摩法用手指或掌面在身体一定部位做柔软而节律地抚摩。 指摩法:用一指或数指的指腹,以腕关节的旋转带动指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协调连贯地环形前进。 掌摩法:用掌心或掌根附着一定部位,在腕关节带动下,有节奏地环形前进。 操作要领:肘关节微屈,腕关节在肘的带动下,放松而持续连贯,有节奏地呈环形前进,动作要缓而轻,操作时要悬腕,切勿推压用力,应圆滑柔和。 4 滚法是用手背着力在身体的一定部位,用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屈曲,使手背对治疗点产生节律性揉动的手法。 操作要领:沉肩屈肘,小鱼际掌侧着力要实,指随掌腕外翻自然展伸发力,里转时指随屈握发力,动作节奏连贯,劲力深透,不可磨擦滑动或翻转拍打,操作时肩臂尽可能地放松,小指掌关节固定不移,变换部位时要自然流畅,滚动压力时不可发生跳动。 5 振法用手指端或掌面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连续不间断地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编者按:按摩时要求按摩师把握的力度需要非常的准确,不然太轻没效果没感觉太重顾客就会感觉有疼痛感,所以按摩时按摩师对力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好的判别方式。按摩时把握手法轻重的技巧有哪些? 撇开气的概念,推拿的力就是牛顿力学的力。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如何在推拿中理解应用这三要素呢? 力的大小:在推拿中就是施术者所用力气的大小。体会一下下面的操作。用中指按压自己对侧的云门穴,第一次中等或稍弱的力度,停一下再以最大的力量按在同一个点,并保持同样的方向(角度)。 多数人在大力的按压下该侧手臂会有发麻,发热或窜痛的感觉。(其强度与该人经络敏感程度有关); 力的方向:在推拿中就是施力的角度。试以合谷穴为例。将一手拇指完全展开与食指成90度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定好合谷穴。 第一次用另一手拇指中等力度按向手掌侧(即与掌背平面垂直),第二次同一穴点,同样力量但按向第二掌骨的橈侧缘。一般人会在第二次时有痠胀感向食指尖放射; 力的作用点:推拿中多数与定穴有关。以足三里为例。取一侧足三里,按骨度分寸法,一般会定位在胫骨粗隆下端旁开当胫前肌高点处。垂直体表并以中等力度按压然后向外侧稍移开约一厘米,当胫前肌与腓骨长肌间隙处,同样垂直体表并以同样力度按压。 多数人会感觉第二次有更明显的痠胀感,有些还会有向下放射的感觉。[按:个人体会--推拿的定穴有时与针灸不同。以足三里为例,如针灸时自肌腹高点进针更易取得针感. 宝宝和成人的按摩手法大不同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按摩要领和具体手法

按摩要领和具体手法 按摩基本手法介绍。要学习按摩,首先要了解各个部位的按摩方法手法,以下是较多作为按摩位置的颈椎以及其周围部位所用的按摩手法。 技巧要点: 按摩者姿势:沉肩、坠肘、松腕(扎马步) 按摩技巧:有力度热度渗透 均匀:幅度、频率、力度 持久:有连贯性 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带柔,柔中带刚(用力方向,自然力收回) 颈部一般套路 ●手掌抚摩或按摩颈,,以后部发热舒适为度,动作由轻及重,由小到大,快慢结合。 ●按揉颈肌,左手扶住受术者头部以固定,右手拇指和食、中两指分别位于颈椎两侧肌肉 隆起之处,自上而下,由轻及重进行按摩揉捏,边按揉,边下移,重复动作5~10次。 ●按揉风池穴,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对准风池穴,轻按重揉,范围由小及大直到有酸胀感●自上而下,大拇指点按脊椎两侧,自风池沿肌肉走向(凹)至肩井 ●自上而下,用手指推脊椎两侧的肌肉 ●拿项肌,拇指和食、中两指拿担其两侧的颈项肌,自上而下均匀用力,动作一张一弛, 反复20~30次 附:挤压---十指交叉,掌跟夹拿(也可用于三角肌、肱二头肌附近) 肩部 具体手法:(肩背部按摩大多适用,肩部:揉拿按击滚;背部:击揉按拨滚) 1.击:锤、拍、劈、扣(有节奏感) 叩击类手法:手掌、拳背、手指、掌侧面、掌侧小鱼际、指尖叩打体表。 拍法:虚掌,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 掌击法:手指自然松开,腕伸直,用掌根部叩击体表。 注:施术时需询问受术者感受 2.揉:

要点:回旋 指柔、掌根揉、肘揉 掌揉法: ?动作要领: 术者用手掌掌根附着于治疗部位或穴位,稍用力下压,腕关节略背伸,腕部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以及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肌肤一起揉动。 ?动作要求: 操作时腕关节要放松,压力轻柔,动作灵活。附着部要吸定,不能在体表摩擦,也不能向下按压。 指揉法: 拇指揉:用大拇指指腹轻按于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腕关节放松,而后作大拇指的掌指关节环旋运动,使指面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四)前臂揉、肘揉 用于肌肉丰厚处,其作用与掌揉同,刺激量大于掌揉法。 3.拿: 要点:捏、提、松(不要完全松) 针对不部位的肌肉特征分别的技巧:肌肉比较长——四指指腹,肌肉比较短——二指指腹 4.拨:(先用揉法,将表层肌肉揉开。) 技巧:垂直于条状肌肉,用拇指指腹按下去,来回单向运动 肘用力,手腕放松不用力,轻柔、连续,可换揉。 5.滚: 技巧:手腕高度放松 侧滚:一是由前臂的旋转; 二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而组成的复合式手技动作。其受力部位以小鱼际肌至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 直滚:手握空拳,用后四指。 6. 按:(指按、掌按、肘按。) 指按:拇指与食指夹住中指,垂直上下,定点点按穴位或经络部位 按而留之,不要太快松开,留一段时间,以达到持久渗透的效果。 7. 搓:(收尾法)

推拿学习题(成教)

推拿学试题 第一章推拿学基础 单选题 1、小儿推拿独特体系形成是在(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明代 E、清代 2、我国第一部推拿学专著是() A、《小儿按摩经》 B、《小儿推拿秘诀》 C、《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D、《小儿方脉活婴秘旨圣书》 E、《黄帝内经》 3、以下关于推拿的作用原理不正确的是() A、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B、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C、平衡阴阳、补虚泻实 D、调整脏腑功能 4、把推拿列为汗法之一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元素 C、李东垣 D、张从正 E、朱丹溪 5、推拿流传于海外始于()朝。 A、隋 B、唐 C、宋 D、元 E、清 6、小儿推拿独特体系形成是在(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明代 E、清代 7、推拿专著《黄帝歧伯按摩》十卷成书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临床最早应用体外心脏按摩抢救的是()汉代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9、最早的捏脊疗法记载于() A、晋代的《肘后救卒方》 B、唐代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C、隋代的《诸病源候论》 D、宋代的《圣济总录》 10、推拿古称按摩、按抚等,“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 A、先秦两汉时期 B、魏晋隋唐时期 C、宋金元时期 D、明代 E、八十年代 11、推拿学以经络学为基础理论,特别密切相关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皮部与经筋 E、十五络脉多选题 1、推拿的治疗原则包括() A、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B、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C、标本同治,缓急兼顾 D、整体观念,辩证施术 E、手法为主,牵引为辅 2、手法对脏腑疾病的治疗有三个途径,分别是() A、通过经络的介导 B、通过神经传导 C、脏腑的器质病变,通过功能调节来发生作用。

背部按摩手法详细图解

背部按摩手法详细图解 1、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左手放在背上部。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放松。 2、现在,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用掌根部轻轻地开始摇,把她的身体向外推。 3、继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地摇。 4、继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由左向右。缓缓地停止摇。 5、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要保证她感到舒服。

6、双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脊柱的两侧,由下而上慢慢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推回。 7、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dd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均匀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 8、从背下部开始,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划交叠的大圈。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复几次。 9、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左手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 10、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边。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

11、从臀部开始,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身体的两侧。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移动。然后再回到臀下部。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 12、双手靠拢,平放在臀部。手指伸展指尖略微上翘。向着肩膀的方向,来回搓动,以使肌肉发热。对肩胛骨和位于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部位多加注意。再返回到臀下部。 13、揉捏臀部的肌肉。双手交替抓和挤肌肉,并逐步加大压力。向背上部推进,揉捏到臂的上部。用拇指和食指捻动肩部肌肉。轻捏颈背部。沿脊柱和肩胛骨之间下移。 14、两拇指交替从脊柱向肩胛骨作向外划圈横推。在你加大对肌肉的压力时,让伙伴把感觉反馈给你。这种手法产生一种“舒畅的疼痛”和释放紧张的快感。在肩胛骨上按摩。

推拿按摩基础知识

推拿按摩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概论 细目一:按摩发展简史 要点一:按摩的概念 按摩是在人体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用手或按需分配的其他部位,施之于一定力量的、有目的、有规律的一整套手法操作活动的总称。 要点二:按摩的起源、发展 1、按摩源于中原地区,源于人类的自我本能。 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对按摩有较为具体的论述,为按摩的发展奠定了两座基础。 3、春秋战国埋藏,按摩已成为主要的治疗和养生保追索手段之一。当时就有民间医生扁鹊用按摩,针灸成功救治了虢太子医案。 4、三国时期,开始形成按摩与导引,出,现了膏摩,火灸。华佗模仿熊、猿、鹿、虎、鹤的动作创造了最早的按摩导引术-五禽戏。 5、隋唐时期,按摩已经发展为系统的专业治疗方法,设产了按摩科,建立了按摩医政。 6、明代形成了小儿按摩独特体,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按摩专著《小儿按摩经》。 7、1957年在北京首次举办了盲人按摩培训班。 8、1987年我国创办了第一个按摩期刊《按摩与导引》。 细目二:按摩疗法的特点及分类 要点一:按摩疗法的概念 要点解析:按摩疗法属中医外治法,它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功能为一体,其有简单易行,施用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要点二:按摩疗法的分类 要点解析: 1、据应用对象发为:成人按摩和小儿按摩。 2、据应用目的分为:医疗按摩、保健按摩、康复按摩。 3、据手法特点分为:一指禅按摩,正骨按摩、点穴按摩、气功按摩、捍筋拍打按摩。 第二单元按摩的作用及原理: 要点:按摩的作用 要点解析: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理筋整复,滑利关节,预防保健。 (资料整理:博朗电子杭州办事处) 第三单元按摩的治疗原则及治法 细目一:按摩的治疗原则

成人推拿手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成人推拿手法 一、推拿得防治手段 1、手法治疗:术者用手与机体得其她部分,或借助于一定得器具,在受术者体表作规范性得动作,以防治疾病得方法。 2、功法训练:根据推拿临床医疗得需要,由推拿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疗效得方法。 三、推拿得作用原理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四、推拿得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辩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五、推拿得适应症 1、骨伤科病 : 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梨状肌综合征等。 2、外科疾病 :乳痈、手术后软组织粘连等。 3、内科疾病 :头痛、胃脘痛、胃下垂、中风后遗症等。 4、妇科疾病 :痛经。 5、儿科疾病: 腹泻、肌性斜颈、发热、遗尿等。 6、五官科病: 近视、斜视、耳鸣等。 7、急性病症: 中暑昏迷、休克、晕针等。 六、推拿得禁忌症 1、传染性疾病患者不推拿。 2、精神病患者不推拿。 3、化脓性炎症、骨髓炎、结核、肿瘤患者不推拿。

4、骨折、脱位早期局部不推拿。 5、皮肤损害破损处不推拿。 6、急性损伤24-48小时内,局部不推拿。 7、严重骨质增生、骨质疏松患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8、孕妇或月经期妇女不推或禁用重手法。 七、推拿手法 以手或肢体得其她部分,或借助于一定得器具,在受术者体表部位或穴位上所进行得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得操作技术。 1、手法得分类 1)作用得部位不同 :作用于软组织类,骨关节类手法。 2)动作形态不同 :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震动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类 手法。(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 ) 3)适应对象不同 : 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4)动作得简繁: 单式手法、复合手法、复式手法。 2、推拿手法得要求 A 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得要求: 持久:手法能够按照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而不间断。一般为15~ 20min。 有力:指手法必须具有一定得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根据病人得体质、病证、部位得不同而灵活增减得技巧力。 均匀: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要忽快忽慢,压力不要时轻时重。 柔与: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宜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深透:手法力量要深透到深层组织,直趋病所。 B 运动关节类手法得要求:“稳、准、巧、快” 。 稳:要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

足部按摩的基本手法和要领

足部按摩的基本手法和要领 这三种基本方法是我自己总结的,很实用。最重要的是容易掌握方法,赶快随着学吧! 提捏法:比拟力前两种方法来讲要复杂一点,用食指以及三拇指的中中心环节关头夹住需要按摩部位的肉皮儿往上提拉,重要的是提拉的轻重以及高度,不要让肉皮儿感觉到疼痛为宜。 给足部做按摩是最基本的足疗。按摩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让双脚获得彻底的放松。足部按摩有专业的伎俩,那是针对身体的不适做的辅助疗治。实在咱们自己在家里可以简略的给双脚举行按摩,同样具有保健的功效。 家庭足部按摩要掌握几个方法。 ·提捏法 ·教你一些自己做足底按摩的小技巧·告诉你身体部位与脚部反射的区的对照表·哪些人哪些情况下不适合做足疗·最简略的泡脚妙方--盐水泡脚·怎样对付脚汗以及脚臭的问题·脚气的出现与处理完成办法 还有一点,不管有哪种方法按摩,最后必然要涂上营养乳液。由于此时双脚经过按摩处于极度放松状态,可让营养更好的被双脚吸收。有事半功倍的效验哦! ·打圈法 打圈法:跟洗脸的体式格局差未几,按一个方向以画圆圈的走向举行按摩,但要注意按摩的轻重度。你也可以选择用精油来举行辅助性按摩,不同的精油有不同的功效,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国庆出游必须具备的手足护理东西·挑选指甲油色彩的四大标准·自己打磨脚底老茧的方法步骤·最简略的泡脚妙方--盐水泡脚·怎样对付脚汗以及脚臭的问题·脚气的出现与处理完成办法 敲打法:用手指的三拇指以及食指直接敲打在脚面上。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指头要放松,先让三拇指接触到脚面,食指紧跟在后面落在三拇指上,按摩时间以三到五分钟一组,一次做三组即可。 ·敲打法 只要熟练掌握以上的三种针对脚部的按摩手及其方法,你就可以经常给双脚来一个针对性按摩,让双脚获得放松,也让身体获得放松。

按摩手法操作要领(推拿技术)

第一节推法 一、平推法 定义:术者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受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孤形移动的方法,称为推法。分为平推法、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等。 一、平推法 平推法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手法。 1.手法操作 (1)拇指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循行或沿肌肉纤维走行方向推进,可于穴位处配合缓和的按揉动作,反复操作数次(如图4?1)。 (2)掌平推法术者以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可用双手重叠增大力度做缓慢的推进(如图4?2)。 (3)拳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握拳,以第二、三、四、五指指间关节部着力,沿肌肉纤维方向缓慢推动,此法是平推法中刺激较强的手法(如图4?3)。 (4)肘平推法术者屈肘,以鹰嘴突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与肌肉纤维方向平行的缓慢推移,是平推法中刺激最强的一种(如图4?4)。 2.手法要领施术手要紧贴于体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推动。平推法用力较重,着力要均匀,平稳着实。推进速度宜缓慢。平推法必须直线推动,不可偏斜和跳跃。术前施术部位宜涂抹少量油性递质,以保持皮肤滑润,避免损伤皮肤。 3.作用疏通经 络,理筋活血,消瘀散结,消食导滞,解痉止痛。 注:平推法与擦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直线运动,但平推是单向运动,对体表压力较大,速度亦较慢,不要求皮肤出现潮红和温热。 二、直推法 术者用指或掌按压在体表受术部位上,进行直线推移,叫直推法。 1.手法操作 (1)拇指直推法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沿经络方向或肌肉纤维平行方向,保持一定压力的单方向推动,是按摩起始和结束的手法(如图4?5)。 (2)全掌直推法术者以全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五指微分开,腕部挺直,以单掌、双掌或双掌重叠加力做单方向推动的手法。 (3)掌根直推法术者手腕上跷,适度背屈,五指伸直,用单手或双手掌根着力于施术部位直推的方法。如需加力可双掌重叠(如图4?6)。 (4)鱼际直推法术者五指并拢,手腕伸直,以大鱼际小鱼际为中心,肘部灵活屈伸,以鱼际着力向前推动。如需增加力度,可以另一手压于施术手上(如图4?7)。

推拿手法练习

57推拿手法练习 手法要掌握熟练的技巧和持续的力量,必须进行认真、刻苦的练习和一定时期的临床实践。尤其对某些比较复杂,难度较高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攘法等,更应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直至娴熟,才能在临床上发挥治疗作用。手法练习的内容,主要是动作技巧的指力、腕力、臂力的锻炼,而重点在于动作技巧的熟练,所以在上I临床前,分两个阶段进行,循序渐进。第一阶段在沙袋上进行基本训练,待有一定的基础后才转人人体上操作练习。另外,力的锻 练(柔和劲、持久力和强力)可以通过练功(易筋经、少林内功)、抓坛子、抓拿沙袋及水面推球‘ 等来达到。 _ 571沙袋上练习 备布袋一只,长约26em、宽16em,内装黄沙或大米(掺入一部分碎海绵更佳,使其具 有弹性)将袋口缝合,外套一千净布袋,便于替换。开始练习时袋可扎得紧些,以后逐渐放 松。根据各手法的动作要领及难度,重点练习一指禅推法、攘法和揉法、摩法等,通过练习、重点掌握主要手法的动作技巧和灵活度,同时亦可增长指力和腕力。练习姿势可采取坐势 和站势,坐势练习手法有一指禅推法、揉法和摩法,除一指禅推法可双手同时进行外,揉法和摩法则着重练习右手。站势练习手法主要是攘法。攘法练习时,要求左右手交替进行,熟练 程度等同,才能适应临床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基本掌握这些手法的动作要领的基 础上,才能转入人体上操作练习。 572人体上练习 5推拿手法 (57 人体上练习是为I临床应用打好基础,所以尽可能结合临床治痃的一般操作常规,分部位进行练习。从实践出发,不但要注意单一手法的操作和进行双手协调动作的练习,而且要练 习各种手法的配合运用,同时根据人体的形态、结构、关节活动功能等,在施手法时结合肢体的被动运动。下面分别介绍人体各部的操作练习方法。 5721 头面部, (1)一指禅推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t ①自印堂--神庭。一指禅螺纹或偏峰自印堂穴推向神庭穴,来回三遍。“ ②自攒竹--阳白--太阳--头维。一指禅偏峰白攒竹穴经阳白穴再至,太阳向上至 头维穴,来回三遍,左右同。 ③自睛明--沿上眼眶由内向外,成*字形环转推三圈。一指禅指峰自左睛明沿上眼 眶向外,随后沿下眼眶向内至目内眦推向右睛明穴,按上眼眶向外,下眼眶向内的顺序呈* 字形环转推三遍。 ④自睛明--迎香--地仓--下关--颊车--人中--承浆。一指禅偏峰或螺纹 自睛明推至迎香穴,随后经地仓向上到下关穴,向下至颊车穴再推向人审穴,环唇推至承浆穴。左右同。 ⑤推百会穴。一指禅偏峰或指峰推百会穴,要求吸定,防止滑移。 (2)拿五经(患者取坐位)五指拿头顶督脉和两旁太阳、少阳经,谓之拿五经,自前发 际经头顶向后至枕部,止于两侧风池穴。 (3)扫散法(患者取坐位)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指峰自太阳穴经头维、耳后高骨向后 推至风池穴,左右各3~5遍。‘ (4)掌抹法(患者取坐位)用大鱼际外侧端按住前额,随后分向两旁,经阳白、太阳、耳 上至风池穴。, 5722项背部’,‘; (1)一指禅推法(取坐势) ,j ,,t 一、 ①自枕骨下经风府至大椎穴。(上下3~5遍) ②两手偏峰吸定两风池穴,以蝴蝶双飞势自风池经天柱至大抒穴。(上下3-5遍)

成人推拿试题

任务三 使用推拿手法为颈椎病患者康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点是错误的?( ) A.腰部斜搬法,患者采用患侧卧位 B.腰部后伸搬法,采用俯卧位 C.直腰旋转搬法,患者采用坐位 D.旋转定位搬法,患者采用骑坐位 E.以上都不是 2.推法和擦法的区别在于() A.一为横向运动,一为纵向运动B.前者用于四肢,后者用于腰背C.前者用手掌,后者用肘D.前者速度较慢,后者速度较快E.以上都不是 3.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拍法三者相同的操作要领是()A、着力点B、肩部为支点C、前臂主动摆动D、临床应用E、压力 4.推法较强的手法应用() A、疏松筋骨,调和气血B、通经活络C、镇静安神D、温补通调,消郁散结E、滑利关节,通经止血 5.点法的施力过程() A轻重轻B、轻重重C、重重轻D、重轻重E、轻轻重

6.抖法在临床上常使用的部位() A、腰部B、手腕部C、四肢部D、下肢部E、以上都是 7.搓法操作时宜() A搓动速度宜稍快,向下移动速度宜慢B、搓动速度宜稍快,向下移动速度宜快C、搓动速度宜稍慢,向下移动速度宜快D、搓动速度宜稍慢,向下移动速度宜慢E、搓动速度宜稍快,向上移动速度宜慢 8.拇指与其它手指的罗纹面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的手法称为() A、勒法 B、捏法 C、拿法 D、握法 E、拧法 9.是关节作被动环转运动的手法是() A、勒法B、捻法C、摇法D、牵引法E、扳法 10.下列关于滚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压力大,接触面积小 B、以肩部为支点 C、多用于项背腰臀及四肢部 D、腕部主要摆动 E、吸定点是食中环及小指的近指指间关节背侧 11.抹法的手法作用是() A、消郁散结B、疏松肌筋C、镇静安神D、滑利关节E、宣泄邪气 12.摩法的手法作业() A、消郁散结B、疏松肌筋C、镇静安神D、滑利关节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