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钟山中学徐玉学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引入空间向量,是解决立体几何中图形的大小及位置关系等问题的一种理想的代数工具,使我们能用代数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用精确计算代替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用数的规范性代替形的直观性,具体、可操作性强,从而大大降低了立体几何的求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对空间向量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课堂上可以多组织学生参与教学,通过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应用空间向量解决距离问题的途径。但是由于学生对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的理解并不透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多加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空间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公式;

2.理解运用空间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运用空间向量推导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公式的过程;

2.体验运用空间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运用空间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立体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转化思想,认识到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优越性。

2.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代数运算能力。

a

B O 'B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空间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 难点:1.理解点到平面的距离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2.转化思想的理解与运用。 五、教学策略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启发,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建构起空间距离与空间向量的联系,达到利用空间向量解决距离问题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θ>=

,,.1其夹角、已知向量,则

||||cos ,cos ||||b a b a b a b a

??=?=?θθ

b a ?的几何意义是||a

与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O B ′=θcos ||b

2. ),,(),,,(222111z y x b z y x a ==

b a

?=x 1x 2+y 1y 2+z 1z 2 0=??⊥b a b a

3.如果非零向量n ⊥平面α,则称n

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

(二)新课教学 空间距离的向量解法 探究1:点到平面的距离

如图,AB 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A 为斜

足,n

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如何求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

学生合作探究,推导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向量公式|

||

|n n d

?= 解析:设向量和法向量n

的夹角为

θ,则|cos |||θ?=d

||d =∴,即||||n n d ?= 例1 如图,ABCD 是矩形,P D ⊥平面ABCD ,PD=CD=2,AD=22,M 、N 分别是 AD 和PB 的中点,求点A 到平面MNC 解:如图,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22,0,0),M(2,0,0),N(2,1,1),C(0,2,0) ∴)0,0,2(),1,1,0(),0,2,2(==-=

设平面MNC 的一个法向量为),,(z y x n =

则1,1,200

22-===???=+=?=+-=?z y x z y n y x n 得令 )1,1,2(

-=∴n

∴点A 到平面MNC 的距离12

2

2=?==d 如果用传统几何法,你会解吗?(引导学生用等体积法求解) 探究2: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如图,平面α//β,直线l 分别与平面α和β交于A 、B 两点,n

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如何求平面α和β间的距离? 解析:将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转化为

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

所以|||

|n n d

?=

例2 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a ,E 、F 、M 、N 分别是边AD 、DC 、A 1B 1、B 1C 1的中点,求平面D 1EF 与平面BMN 的距离。 解析:如图,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E(a,0,0), F( 0,a,0),D 1(0,0,2a) ,B(2a,2a,0)

)0,2,(),2,0,(),0,,(1a a a a ED a a =-=-=∴

设平面EFD 1的一个法向量为),,(z y x n =

由1,220201===???=+-=?=+-=?z y x az ax ED n ay ax n 得令 即)1,

2,2(=n

∴平面EFD 1与平面BMN 间的距离

a a a d 2342=+==

(三)巩固练习

如图,在三棱锥S-ABC 中,△ABC 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平面SAC 垂直平面ABC ,SA=SC=32,M 、N 分别为AB 、SB 的中点,求:点B 到平面CMN 的距离.

解析:如图,取AC 中点O ,连OB 、OS,OA 、OB 、OS 两两垂直,以O 为原点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则

)2,3,0(),0,3,1(),0,0,2(),0,32,0(N M C B - )0,32,2(),2,0,1(),0,3,3(=-==∴

设平面CMN 的一个法向量为),,(z y x n =

由2,3220

2033=-==???=+-=?=+=?z y x z x n y x n 得令

,即)2,32,2(-=n ∴点B 到平面CMN 的距离32

418

124=

-==d

C

G

E

(四)小结

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空间 “距离”的向量解法。无论是点到平面的距离还是

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都有|||

|n n d

?=。 2、运用“空间向量”这一工具,能避免较为复杂的空间想象,为立体几何代数化带来很大的方便。

3、在立几图形中合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使“空间向量”坐标化,是解题的关键。 (五)作业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F 分别是AB,AD 中点,GC ⊥面ABCD,且GC =2,求点B 到面EFG 的距离。

七、板书设计

2.5.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教学设计)

2.5 .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运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物理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物理问题的工具;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现实世界中的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学习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树立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运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一、新课引入 物理学家很早就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向量概念,并早已发现这些量之间可以进行某种运算。数学家在物理学家使用向量的基础上,对向量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向量成为研究数学和其他科学的有力工具.本节将举例说明向量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 1212122,457,020,151,2,. A B =+=-已知两个力(单位:牛)作用于同一质点,此质点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由移动到(单位:米),试求: ()分别对质点所做的功; ()求的合力对质点所做的功例1f i j f i j f f f f ()()112212125,3, 13,15, ·43,23, ·20 4323AB W AB W AB W AB ==?+=-======--解:和所做功分别为焦和焦,它们的合力所做功为20所以焦.f f f f f f f f 变式训练1: ()()()12312333,42,5,. x y ==-=++=0已知三个力,,的合力, 求F F F F F F F ()33205,145051x x y y ++=?=-=-???-+=???=?解:由平面向量的加法的坐标运算,则 F .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详细教案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 (2)掌握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法则、运算律,并通过空间几何体加深对运算的理解。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培养探究、研讨、综合自学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能借助图形理解空间向量加减运算及其运算律的意义。(3)培养学生空间向量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 (2)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及其运算律、几何意义。 (3)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在空间几何体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的应用和理解。 考点: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空间想象能力,向量的应用思想。 易错点: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在空间几何体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研讨、探究、启发引导。 教学指导思想:体现新课改精神,体现新教材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探究、主动学习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好!首先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物理学中,力、速度和位移是什么量?怎样确定? (学生):矢量,由大小和方向确定 (学生讨论研究)(课件)引入:(我们看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块质地均匀的正三角形面的钢板,重500千克,顶点处用与对边成60度角,大小200千克的三个力去拉三角形钢板,问钢板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将如何运动?这三个力至少多大时,才能提起这块钢板? (老师):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三个力的问题,力在数学中可以看成是什么? (学生)向量 (老师):这三个向量和以前我们学过的向量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是三个向量不共面 (老师):不共面的向量问题能直接用平面向量来解决么? (学生):不能,得用空间向量 (老师):是的,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空间向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空间向量板书: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老师):实际上空间向量我们随处可见,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 (学生)举例 (老师):然后再演示(课件)几种常见的空间向量身影。(常见的高压电线及支架所在向量,长方体中的三个不共线的边上的向量,平行六面体中的不共线向量) (老师):接下来我们我们就来研究空间向量的知识、概念和特点,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将通过类比的方法来研究空间向量,首先我们复习回顾一下平面向量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整章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一、知识网络: 二.考纲要求: (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① 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② 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 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④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2)空间向量的应用 ① 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② 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③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④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三、命题走向 本章内容主要涉及空间向量的坐标及运算、空间向量的应用。本章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高考对本章的考查形式为:以客观题形式考查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结合主观题借助空间向量求夹角和距离。 预测10年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将侧重于向量的应用,尤其是求夹角、求距离,教

材上淡化了利用空间关系找角、找距离这方面的讲解,加大了向量的应用,因此作为立体几何解答题,用向量法处理角和距离将是主要方法,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力度。 第一课时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一、复习目标:1.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2.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理解空间向量的夹角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律;了解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二、重难点: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析类比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谈最新考纲要求及新课标高考命题考查情况,促使积极参与。 学生阅读复资P128页,教师点评,增强目标和参与意识。 (二)、知识梳理,方法定位。(学生完成复资P128页填空题,教师准对问题讲评)。 1.空间向量的概念 向量: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如位移、速度、力等。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 说明:①由相等向量的概念可知,一个向量在空间平移到任何位置,仍与原来的向量相等,用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②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同一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 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成立。 3.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 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平行于b 记作a ∥b 。 注意:当我们说a 、b 共线时,对应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 行直线;当我们说a 、b 平行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a ≠)、b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b =λa (1)对于确定的λ和a ,b =λa 表示空间与a 平行或共线,长度为 |λa |,当λ>0时与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会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 2.理解并会用空间向量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的过程; 2.体验用空间向量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理解并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用空间向量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几何问题代数化,领悟解析几何的思想; 2.培养学生向量的代数运算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及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 难点: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法和讲授法. 四.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 五.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提问学生: (1)怎样找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2)能否用代数运算来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 (二)新课学习 1.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 (1)设12,l l 是两条异面直线,,A B 是1l 上的任意两点,,C D 是直线2l 上的任意 两点,则12,l l . (2)设AB 是平面α的斜线,且,B BC α∈是斜线AB 在平面α内的射影,则 斜线AB 与平面α 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则AB 与平面α .

(3)设12,n n 是二面角l αβ--的面,αβ 就是二面角的平 面角或补角的余弦值. 例1: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EF 分别是'',BC A D 的中点, (1)求直线' AC DE 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直线AD 与平面'B ED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3)求平面'B EDF 与平面ABCD 分析:启发学生找出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AB,AD,AA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根据已知找出相关点的坐标,然后写出相关向量的坐标,并进行运算就可以得到所求的结果. 解:(1)如图建立坐标系,则'(0,0,),(,,0),(0,,0),(,,0)2 a A a C a a D a E a . ' (,,),(,,0)2 a AC a a a DE a ∴=-=-. '' '15 cos ,AC DE AC DE AC DE ?∴<>= = ?. 故' AC DE 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15 15. (2),ADE ADF ∠=∠所以AD 在平面'B EDF 内的射影在EDF ∠的平分线上,又'B EDF 为菱形,'DB ∴为EDF ∠的平分线,故直线AD 与平面'B EDF 所成的角为'ADB ∠,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则'(0,0,0),(,0,),(0,,0)A B a a D a , '(0,,0),(,,)DA a DB a a a ∴=-=-,'' ' 3 cos ,DA DB DA DB DA DB ?∴<>= = ?. 故AD 与平面'B ED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 3. x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案

2.5.1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一.【教材分析】 前面已学习了向量的概念及向量的线性运算以及向量的数量积,本节课应用向量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例如利用向量解决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判定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应用举例,让学生会用平面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的两种方法-----向量法和坐标法,可以用向量知识研究几何结论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向量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工具作用,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向量加减法与向量数量积的法则解决几何问题. 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加以解决. 四.【教学过程】 (一). (二).【新课引入】 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几何性质可以由向量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因此,可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运算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来研讨 建议 说明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的运用 (三)【典例精讲】 例1. 证明: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相邻两条边的平方和.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求证:2222 2() AC BD AB BC +=+ 证明:不妨设AB=a,AD=b,则 AC=a+b,DB=a-b,2 || AB=|a|2,2 || AD=|b|2. 得2 || AC AC AC =?=( a+b)·( a+b) = a·a+ a·b+b·a+b·b =|a|2+2a·b+|b|2.① 同理,2 || DB=|a|2-2a·b+|b|2.② ①+②得2 || AC+2 || DB=2(|a|2+|b|2)=2(2 || AB+2 || AD). 所以,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 对比其他方法: 建系设坐标法和做辅助线勾股定理等方法体验向量法的优越性. 跟踪练习应用上述结论解题 引导学生归纳,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三步曲”: ⑴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 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⑵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⑶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简述为: 几何问题向量化向量运算关系化向量关系几何化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角度问题)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角度问题)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角度问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能借助空间几何体内的位置关系求空间的夹角; 2.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3、探究题型,掌握解法。 二、重难点: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求空间的夹角应用。探究题型,掌握解法。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考热点问题,需要学生做到非常熟练。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该几类问题有所认识,本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空间角度与向量角度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高三复习课,所以从开始直奔主题,从回顾旧知开始直接进入例题讲解、课堂练习、方法提炼、课堂小结,重点在于提炼解决类型题的方法

教师总结规律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 θ=. (2)如图②③,n1,n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 的小大θ= . 求空间角:设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 为a,b,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m. ①异面直线l1与l2所成的角为θ,则cosθ = |a·b| |a||b|. ②直线l1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θ = |a·n| |a||n|. ③平面α与平面β所成的二面角为θ,则 |cosθ|= |n·m| |n||m|.、 结合图像,让学生更 直观地了解到二面角与直 线方向向量同平面法向量 之间所成的角存在的区别 与联系,从而找到适当的 方法进行调整 通过之前的对比,分 析清楚空间角与向量角之 间存在的差异后,找寻适 当的方法去解决差异,从 而统一解题方法。

专题11.4 空间向量的应用(专题训练卷)(解析版)

专题11.4 空间向量的应用(专题训练卷)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如东 高一期末)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BC ==,11AA =,则直线1BC 与平面11BB D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 6 B . 102 C . 155 D . 105 【答案】D 【解析】 以D 点为坐标原点,以1,,DA DC DD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1(2,0,0),(2,2,0),(0,2,0),A B C C (0,2,1), 1(2,0,1),(2,2,0),BC AC AC ∴=-=-为平面11BB D D 的一个法向量. 110 cos ,558 BC AC ∴<>= =?. ∴直线1BC 与平面11BB DD 10 故选:D . 2.(2020·河北新华 石家庄二中高一期末)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为AD ,11C D 的中点,O 为侧面11BCC B 的中心,则异面直线MN 与1O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1 6 B. 1 4 C. 1 6 -D. 1 4 - 【答案】A 【解析】 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1 ,, DA DC DD所在直线为,, 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 )()() 1 100,012,121,002 M N O D ,,,,,,,,,∴()() 1 1,1,2,1,2,1 MN OD =-=--.则 1 1 1 1 cos, 6 66 MN OD MN OD MN OD ? === ?.∴异面直线 MN与 1 O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 6 ,故选A. 3.(2020·辽宁高三其他(文))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则BC1与平面BB1D1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6 B 26 C 15 D 10 【答案】D 【解析】 以D点为坐标原点,以DA、DC、1 DD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2,0,

空间向量高中数学教案课程

空间向量 考纲导读 1.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2.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空间向量坐标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用直角坐标计算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公式; 掌 握 空 间 两 点 间 的距离公式. 理解空间向量的夹角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律;了解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形式;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第1课时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空间向量是平面向量的推广.在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通过平移转化为平面向量.因此,空间向量的加减、数乘向量运算也是平面向量对应运算的推广. 本节知识点是:

1.空间向量的概念,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和数量积;(1) 向量:具有 和 的量. (2) 向量相等:方向 且长度 . (3) 向量加法法则: .(4) 向量减法法则: .(5) 数乘向量法则: .3.共线向量 (1)共线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 或 .(2) 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a ∥b 等价于存在实数λ,使 . (3) 直线的向量参数方程:设直线l 过定点A 且平行于非零向量a ,则对于空间中任意一点O ,点P 在l 上等价于存在R t ∈,使 .4.共面向量 (1) 共面向量:平行于 的向量. (2) 共面向量定理: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则向量P 与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y x ,),使P . 共面向量定理的推论: .5.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1) 空间向量的基底: 的三个向量. 2.线性运算律 (1) 加法交换律:a +b = .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钟山中学徐玉学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引入空间向量,是解决立体几何中图形的大小及位置关系等问题的一种理想的代数工具,使我们能用代数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用精确计算代替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用数的规范性代替形的直观性,具体、可操作性强,从而大大降低了立体几何的求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对空间向量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课堂上可以多组织学生参与教学,通过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应用空间向量解决距离问题的途径。但是由于学生对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的理解并不透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多加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空间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公式; 2.理解运用空间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运用空间向量推导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公式的过程; 2.体验运用空间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运用空间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立体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转化思想,认识到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优越性。 2.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代数运算能力。

a B O 'B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空间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平行平面的距离 难点:1.理解点到平面的距离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2.转化思想的理解与运用。 五、教学策略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启发,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建构起空间距离与空间向量的联系,达到利用空间向量解决距离问题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θ>=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教学设计 讲课人:宋海阳指导人:韩红松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用空间向量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新视角。空间向量的引 入,为解决三维空间中图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 学生将在平面向量的基础上,把平面向量及运算推广到空间,运用空间向量解决 有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问题,体会向量法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作用,进一步 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的基础上进行的,是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的第一课时,是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础, 让学生初步体会向量法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的优越性,帮助空间想象能力较弱 的同学顺利解题。 二、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本节的学习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平面向量坐标运算及规律,并学会了空间向量的几何形式及其运算,数学基础较为扎实,学习上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探究问题的内部联系和内在发展上还有所欠缺.所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 2、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画图能力,图形思维与代数思维可以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推导能力,具备一定的数学的严谨性。 3、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心理 本节内容学生容易接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对培养数学思想有推动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会运算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及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熟记空间向量长度公式、两向量夹角公式、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3)会根据向量的坐标,判断两个向量共线或垂直; (4)掌握用向量法解决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与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的比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 比转化的能力; (2)通过对几何图形的研究,使学生恰当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从“定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和习题(含答案)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①如图,l 为经过已知点A 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 的直线,对空间任意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使得a t OA OP +=,其中向量a 叫做直线的方向向量. 由此可知,空间任意直线由空间一点及直线的方向向量惟一确定. ②如果直线l ⊥平面α ,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则向量a 叫做平面α 的法向量. 由此可知,给定一点A 及一个向量a ,那么经过点A 以向量a 为法向量的平面惟一确定. (2)用空间向量刻画空间中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b ,平面α ,β 的法向量分别是u ,v ,则 ①l ∥m ?a ∥b ?a =k b ,k ∈R ; ②l ⊥m ?a ⊥b ?a ·b =0; ③l ∥α ?a ⊥u ?a ·u =0; ④l ⊥α ?a ∥u ?a =k u ,k ∈R ; ⑤α ∥?u ∥v ?u =k v ,k ∈R ; ⑥α ⊥β ?u ⊥v ?u ·v =0. (3)用空间向量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问题: 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则a ′与b ′所夹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 设异面直线a 与b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v 1,v 2,a 与b 的夹角为θ ,显然],2 π,0(∈θ则 ?= >

数学选修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教案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请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⒈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 ⒉会用图形说明空间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它们的运算律; ⒊能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意义及运算律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师:在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中,我们学习了平面向量的一些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不要翻书) (在黑板或背投上呈现或边说边写) 1、在平面中,我们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量叫做平面向量; 2、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几何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字母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向量手写体一定要带箭头) 3、平面向量的模表示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 4、一些特殊的平面向量: ①零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零向量的方向具有任意性) ②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都只限制了大小,不确定方向) ③相等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相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面向量的加法: 6、平面向量的减法: 7、平面向量的数乘: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其长度和 方向规定如下: (1)|λa|=|λ||a| (2)当λ>0时,λa与a同向; 当λ<0时,λa与a反向; 当λ=0时,λa=0. 8、向量加法和数乘向量满足以下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数乘分配律:λ(a+b)=λa+λb 数乘结合律:λ(aμ)=a) (λμ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平面向量,那空间向量会是怎样,与平面向量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请同学们阅读书P84-P86.(5分钟) [师]:对比平面向量,我们得到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在刚复习的黑板或幻灯片上,只需将平面改成空间) [师]: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有什么联系? [生]:向量在空间中是可以平移的.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表示.因此我们说空间任意两个向量是共面的.所以凡涉及 空间两个向量的问题,平面向量中有关结论仍适用于它们。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平面向量的应用 一、江苏省高考说明对平面向量的要求 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平行与垂直这几个方面都是B 级要求,平面向量的应用是A 级要求,仅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C 级要求. 二、高考命题规律 1、高考对向量的考查主要是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坐标运算、几何运算),平面向量的加、减法的几何意义,数量积及运算律,两个非零向量平行及垂直的充要条件; 2、常在大题中兼顾对向量的考查,主要涉及向量在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函数及数列中的应用; 3、题目大都是容易题和中等题,题型多为一道填空题或一道大题. 三、复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向量数量积的几何运算法则和坐标运算法则; 2、使学生正确掌握向量的具体应用,并能通过解题体验平面向量应用问题的常规解法. 四、复习重点 1、平面向量的概念、加减法、数量积的灵活应用; 2、平面向量的具体应用. 五、复习过程 (一)小题训练 1、(高考题改编)已知两点M (-2,0)、N (2,0),点P 为坐标平 面内的动点,满足||||MN MP MN NP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0,则动点P (x ,y )的轨迹方程为 . 28y x =- 2、若向量a ρ ,b ρ满足2=a ρ ,1=b ρ ,()1=+?b a a ρ ρ ρ,则向量a ρ ,b ρ 的夹角 的大小为 . 34 π 3、已知向量2 (,1)a x x =+r ,(1,)b x t =-r ,若函数()f x a b =r r g 在区间(-1,1) 上是增函数,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4、在△ABC 中,π 6 A ∠=,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D 与 B 、 C 不重合),且 22||||AB AD BD D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B ∠等于 . 512 π (二)典型例题 例1:已知向量(cos ,sin )a αα=r , sin ,cos )b αα=r ,(,)22 ππ α∈-.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第1课时完美版

§3.1.1空间向量及加减其运算 【学情分析】: 向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不仅在解决几何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物理学、工程科学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人教A版必修四中,读者已经认知了平面向量,现在,学习空间向量时要注意与平面向量的类比,体会空间向量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的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高一学习的平面向量的知识,引申推广,理解和掌握向量的加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学习,注重类比、推广等思想方法的学习,运用向量的概念和运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空间向量的概念和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空间向量的应用

四.练习巩 固 1.课本P86练习1-3 2.如图,在三棱柱1 11C B A ABC -中,M 是1BB 的中点, 化简下列各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得到的向量: (1)1BA CB +; (2)1AA CB AC ++; (3)CB AC AA --1 解:(1)11CA BA CB =+ (2)11AB AA CB AC =++ (3)11BA CB AC AA =-- 巩固知识,注意区别加 减法的不同处. 五.小结 1.空间向量的概念: 2.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 反思归纳 六.作业 课本P97习题3.1,A 组 第1题(1)、(2) 练习与测试: (基础题) 1.举出一些实例,表示三个不在同一平面的向量。 2.说明数字0与空间向量0的区别与联系。 答:空间向量0有方向,而数字0没有方向;空间向量0的长度为0。 3.三个向量a,b,c 互相平行,标出a+b+c. ‘解:分同向与反向讨论(略)。 4.如图,在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M 是1BB 的中点, 化简下列各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得到的向量: (1)1BA CB +;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教案)

课 题: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教学目标: 1.运用类比方法,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2.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性质; 3.理解空间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教学重点:空间向量的概念、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蚂蚁爬行的问题引入为什么要研究空间向量. 2、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二、建构数学 1.空间向量的概念: 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注:⑴空间的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 ⑵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⑶空间的两个向量可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2.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向量运算如下(如图) b a AB OA OB +=+= b a -=-= )(R a ∈=λλ 运算律: 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 +=+ 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 λλλ+=+)( 3.平行六面体: 平行四边形ABCD 平移向量a 到D C B A ''''的轨迹所形成的几何体,叫做平行六面体,并记作:ABCD -D C B A '''',它的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每个面的边叫做平行六面体的棱。 4.共线向量 与平面向量一样,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 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平行于b 记作b a //. 当我们说向量a 、b 共线(或a //b )时,表示a 、b 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可能是同 一直线,也可能是平行直线. 5.共线向量定理: 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

高中数学《向量的应用》教案3 苏教版必修4

《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向量概念是由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抽象出来的,反向量的理论和方法,又成为解决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工具,向量之所以有用,关键是它具有一套良好的运算性质,通过向量可把空间图形的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这样通过向量就能较容易地研究空间的直线和平面的各种有关问题教学中要展现并让学生经历这个抽象的过程。 向量在数学知识中的应用,注意突出向量的工具性,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用向量知识解决有关物理问题的能力,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既是一个物理问题又是一个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即用数学知识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建立起的数学模型解释相关物理现象 由于向量具有两个明显特点——“形”的特点和“数”的特点,这就使得向量成了数形结合的桥梁,向量的坐标实际是把点与数联系了起来,进而可把曲线与方程联系起来,这样就可用代数方程研究几何问题,同时也可以用几何的观点处理某些代数问题,因此这部分知识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解析几何思想 一方面是如何把物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就是将物理中量之间的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另一方面是如何利用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解释和回答相关的物理现象。 本节课是苏教版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中第5节向量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化用向量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单招预科班学生,对于职高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学习特点,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单招预科班学生创设拔河比赛等问题情景。 学生已学习平面向量的相关内容,初步建立了向量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教学中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掌握知识与方法;应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 此外,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还不够, 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学会如何把生活中的问题提炼出数学信息,并加工成数学语言,并用向量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向量是一种数学工具 2. 掌握用向量知识解决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互相转换和强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揭示知识背景,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数学结合能力,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初步会用多媒体技术——几何画板作图工具处理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画物体受力分析转化到向量的几何特征的过程渗透数学结合思想和化规及转化思想。 2.利用几何画板,更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引导学生利用实现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的乐趣,认识到万物的联系与转化,学会用辨证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情景和例题的探究了解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中数学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教案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高考导航】 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在近两年的高考考查中多作为解题的方法进行考查,主要是解题的方法上因引入向量得以扩展.例如2001上海5分,2002上海5分. 【学法点拨】 本节共有4个知识点: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空间向量的分解定理、两个向量的数量积.这一节是空间向量的重点,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与平面向量的知识结合起来,认识到研究的范围已由平面扩大到空间.一个向量是空间的一个平移,两个不平行向量确定的是一个平行平面集,在此基础上,把平行向量基本定理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推广到空间,得出空间直线与平面的表达式,有了这两个表达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解决空间的共线和共面问题.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是空间几何研究代数化的基础,有了这个定理,整个空间被3个不共面的基向量所确定,空间一个点或一个向量和实数组(x ,y ,z )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一节中,由于空间任一向量都可以转化为共面向量,所以空间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定义、取值范围、两个向量垂直的定义和表示符号及向量的模的概念和表示符号等,都与平面向量相同. 【基础知识必备】 一、必记知识精选 1.空间向量的定义 (1)向量:在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作向量,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向量. (2)向量的表示有三种形式:a ,AB ,有向线段. 2.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 (1)空间向量的加法.满足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简记为:首尾相连,由首到尾.求空间若干个向量之和时,可通过平移将它们转化为首尾相接的向量.首尾相接的若干个向量若构成一个封闭图形,则它们的和为0,即21A A +32A A +…1A A n =0. (2)空间向量的减法.减法满足三角形法则,让减数向量与被减数向量的起点相同,差向量由减数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数向量的终点,可简记为“起点相同,指向一定”,另外要注意 -=的逆应用.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注意其结果仍为一向量. 3.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的定义.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在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对于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a∥b ?a=λb ,若A 、B 、P 三点共线,则对空间任意一点O ,存在实数t,使得OP =(1-t)OA +t OB ,当t=2 1 时,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中点公式为OP = 2 1 (OA +). (2)如果向量a 所在直线O A 平行于平面α或a 在α内,则记为a ∥α,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

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

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亲历特征向量的应用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阵与向量的乘法的简化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2.掌握特征向量的应用。 3.熟练运用利用特征向量来简化矩阵与向量的乘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特征向量的应用。 难点:运用特征向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特征向量的应用,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用特征向量的应用,并且我们要掌握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能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特征向量的应用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2)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特征向量的应用,它的具体内容是: 1.设A 是一个二阶矩阵,α是矩阵A 的属性特征值λ的任意一个特征向量,则 ()n n A n αλα+=∈N 。 2.12λλ,是二阶矩阵A 的两个不同特征值,12ξξ,是分别属于特征值12λλ,的特征向量,对于任意的非零平面向量α,设111222=t t αλξλξ+(其中12t t ,为实数),则对任意正整数n ,有 111222=n A t t αλξλξ+。 3.①人口迁移中的应用。 ②在扩散理论中的应用。 它是如何在题目中应用的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具体说明。 例题:你能给出特征向量在人口迁移中的应用的1k 的具体运算过程吗? 解析:教师板书

根据例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练习:设矩阵8563A -??= ? -??,向量67α??= ??? ,5A α,100A α。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1.设A 是一个二阶矩阵,α是矩阵A 的属性特征值λ的任意一个特征向量,则 ()n n A n αλα+=∈N 。 2.12λλ,是二阶矩阵A 的两个不同特征值,12ξξ,是分别属于特征值12λλ,的特征向量,对于任意的非零平面向量α,设111222=t t αλξλξ+(其中12t t ,为实数),则对任意正整数n ,有 111222=n A t t αλξλξ+。 3.①人口迁移中的应用。 ②在扩散理论中的应用。 (2)它们在解题中具体怎么应用? 四、习题检测 1.设某物质能以液态和气态的混合状态存在,又假定在任意一段很短的时间内 (1)液体的5%蒸发成气态; (2)气体的1%凝结成液态。 不管该物质最初的液-气比率如何,最终将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此时该物质的多少是气态的,多少是液态的? 2.设矩阵8563A -??= ?-??,向量67α??= ??? ,5A α,100 A α。 3.设矩阵11p q A p q -??= ?-?? ,其中p ,q 均为常数,且满足0p <,1q <,试证明: (1)矩阵P 的特征值为11λ=,21p q λ=--; (2)向量1q p ξ??= ???,211ξ?? = ?-??分别为矩阵P 的属性特征值1λ,2λ的一个特征向量。 4.从几何直观上,找出下列线性变换的所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八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空间向量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教学设计(陈巴尔)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p 浙江省温州中学陈巴尔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省温州中学的数学教师陈巴尔.有机会参加本次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并向全国的专家和老师们学习,我深感荣幸. 我的课题是《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下面我就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特点及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课作一个说明.希望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对我的这节课例,多提宝贵意见.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选修2-1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3.1.4节《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属于新授课. 本章知识结构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属于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部分中的第四节内容,位置处于在空间向量加减运算、数乘运算、数量积运算之后,坐标运算之前,意义十分明显,就是借助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建立,从而得出空间向量坐 标的定义,从而完成从向量到坐标的转化 .........,进而为后面的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服务. 但同时,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必修4中学习过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

因此,按照教学参考的教学建议,“宜多引导学生与平面向量及其运算作类比..,引导学生体会与平面向量及其运算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让学生经历向量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与归纳.....,体验数学在结.构.上的和谐性...与在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维度..增加..所带 来的影响.” “又因为教材在本章专门安排了 一个‘阅读与思考 向量概念的推广 与应用’,把二维向量,三维向量, 推广.. 为高维向量,并说明了其应用.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 个阅读材料,将空间向量的有关性质 向多维推广.... .” 而事实上,之前学生所学习的向 量共线定理,本质也是一样的,因此, 仔细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 ,我们会发现这节课在整个高中向量课程教学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 的作用,即:完成了从必修4到选修2-1中的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对比与统一.....,同时通过教材的阅读与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