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会计课程本科2w

管理会计课程本科2w

管理会计课程本科2w
管理会计课程本科2w

管理会计课程本科12w

在这种制造系统中生产程序经常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调整为了避免积压不受顾客欢迎的产品企业一般按定单适时组织生产这样一方面企业应以品种多质量优功能强去争取尽可能多的产品定单以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则应采用适时制的 Just in Time 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适时制要求企业内部不同工序和环节必须紧密相扣适时相接这一切都要求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把企业生产工序和环节视为对最终产品提供服务的作用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这时降低成本工作的重点在于分析区分作业类型并且衡量各种作业所耗资源的价值这要求成本会计追踪资源到每一项作业选择合适的标准将资源耗费价值计入每种作业上去以此作为比较作业耗费进而寻求降低成本方法的直接依据

作业观念也促使企业优化作业组合采用日趋合理的产品生产程序以降低总的资源耗费和成本例如采用价值工程来消除每项作业的多余功能消除所有不能为产品带来必要功能的作业等等这些工作的结果使得企业的制造系统在产品定单即外部顾客需求的拉动下弹性地组合为若干个紧凑有效的制造中心就每个制造中心看又由于生产过程中各作业特性不同被区分为一个一个作业中心每个作业中心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产品制造功能这样工厂行为被有效化为作业中心行为考核作业中心耗费乃至制造中心耗费也成为成本会计的职能于是成本会计的目标呈现多元化从最初耗费形态的各种资源到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乃至最后的产品等都是成本计算的直接对象显然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已很难

满足如此多层次的计算目的综上所述在现代制造业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其一是作业观念已引起管理上重视其二是制造过程中间接费用的比重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两个特点直接引发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19531954年美国会计学者斯托布斯博士的论文《收益的会计概念》揭开了全面研究决策有用性目标的序幕这对作业成本计算理论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斯托布斯之后世界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中美国哈佛大学青年学者罗宾·库珀 Robin Cooper 和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 Kaplan 发表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并率先把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于1988年简称为ABC Activity based Costing 从此ABC风靡全世界并在理论上趋于成熟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所谓决策相关性是指基于作业基础计算出的成本信息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多方面的需要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更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 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相对准确地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从而有助于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 2 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相对准确地确定已销商品成本从而有助于核定企业的期间损益

3 在企业按照不同需求层次组织多品种产品生产时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确定某些特殊用户订货产品的价格

4 成本信息应有助于考核企业的业绩衡量企业在各个制造环节的耗费并进一步为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依据在变化了的制造环境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将会歪曲成本信息甚至使成本信息完全丧失决策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将间接费用计入最终产品或服务方面采用单一的标准并假定间接费用的支出有助于生产这种情况在现代制造业中已发生改变

其次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将间接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给最终产

品或服务必然会导致生产数量多的产品要负担较多的间接费用而生产数量少批量小的产品则负担较少的间接费用显然这种分配方式在假定间接费用随产量变动而变动这个前提下是合适的而在现代制造业中产量只是引起间接费用发生的一个原因而不是惟一原因甚至也不再是主要原因最后成本计算方法的决策相关性还表现在确定系统化考核指标上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虽然也有科学的责任会计系统和标准成本计算方法等与之相适应来实现这一目标但这些方法在成本性态上缺乏必然的联系这也要求采用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法实现这些方法的融合综上所述获取决策相关性强的成本信息是作业成本计算法得以产生的理论依据成本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理论基点作业成本法是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以及把作业收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成本驱动因素理论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

由此可见作业成本的实质就是在资源耗费和产品耗费之间借助作业来分离归纳组合然后形成各种产品成本因此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程序就是把各种资源库成本分配给各项作业再将各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劳务

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计算法更注重成本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因此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理论差异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适应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制造环境和灵活多变的顾客化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趋于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作业成本计算法以更加符合现实其结果也更加精确的成本分解替代了成本分配作业成本计算法有四个目标 1 消除低增值成本或使之达到最小 2 引入效率与效果从而使经营过程中展开的增值活动衔接流畅以改

善产出 3 发现造成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正 4 根除由不合理的假设与错误的成本分配造成的扭曲作业成本法将企业作为一个职能价值链来看待这个职能价值链是由研发产品服务或生产过程的设计生产营销配送客户服务这样一系列企业职能组成企业通过这些职能逐步使其产品或劳务具有有用性作业成本法对成本的看法是不同目的下有不同成本产品成本是特定目的下分配给一项产品的成本总和作业成本计算法在管理上的应用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提供的信息来更好的对他们的产品服务进行定价以便使他们收到的收入与所付出的成本能够配比其次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所提供的信息更好的选择产品组合传统成本计算法认为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即C+V 作业成本计算法认为企业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以后企业成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从而形成了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向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给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总产出凝聚了各个作业上形成并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作业的推移同时也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的逐步积累和转移最后形成转移给外部顾客的总价值这个总价值即是产品的成本传统成本计算一般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或以某一步骤分步法或某一批订单分批法为成本计算对象传统成本计算的目标主要是满足计算存货成本的需要进而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作业成本计算法适应于弹性制造系统下适时制生产方式生产组织中作业的可分

辨性极大地增强同时企业成本控制观念和控制手段也都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这种变化要求成本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满足成本控制和生产分析的要求当作业成本计算法将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等概念引入成本控制时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业成本体系作业成本计算的成本对象是多层次的大体上可以分为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和制造中心这几个层次资源进入企业并非都被消耗即使被消耗也不一定都是对形成最终产出有意义的消耗因此作业成本计算法把资源作为成本对象是要在价值形成的最初形态上反映被最终产品吸纳的有意义的资源耗费价值在这个环节成本管理要处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分有用消耗和无用消耗把无用消耗价值单独汇集为不增值作业价值而只把有用消耗的资源价值分解到作业中去二是要区别消耗资源的作业状况看资源是如何被消耗的找到资源动因按资源动因把资源耗费价值分别分解计入吸纳这些资源的不同作业中去

作业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和环节从作业成本计算角度看作业是基于一定的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具备如下特征 1 作业是以人为主体的工作 2 作业消耗一定的资源作业以人为主体要消耗一定的人力资源作业是人力作用于物的工作因而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源 3 区分不同作业的标志是作业目的

4 对于一个生产程序不尽合理的制造业作业可以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这里非增值作业虽然也消耗资源但并不是合理消耗

5 作业的范围可以被限定作业中心是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作业中心既是成本汇集中心也是责任考核中心一般说来作业中心是基于管理的目的而不是专门以成本计算为目的设置或划定的传

统制造企业的经营过程被习惯地分为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这三个环节而按照作业成本计算理论这三个环节都可以称为作业中心制造中心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实质上是指计算制造中心产出的产品的成本一般地一个大型制造企业总可以划定为若干制造中心划定制造中心的依据是各制造中心只生产某一种产品或某个系族多种产品在决策相关性这个理论基点上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归纳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就是要把资源耗费价值予以分解并分配给作业再将各作业汇集的价值分配给最终产品或服务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这一步骤只是价值归集过程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价值归集的方向受两方面的限制一是资源种类二是作业中心种类在实务操作中对某制造中心的每一作业中心都按资源类别设立资源库把该制造中心所耗资源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中去如对前述圆珠笔生产这个制造中心分别对制芯和制壳这两个作业中心设立材料费动力费折旧费办公费等资源库这样可以从资源耗费的最初形态上把握各种资源归集到各作业中心的状况作业确认后一般不得轻易发生变动这样在对资源库资源耗费价值进行分配时面临的是已确定的作业种类我们为每一项作业设立一个成本库该成本计算步骤就演化为如何将资源库价值结转到作业库这一具体分配问题在成本分配过程中各资源库价值要根据资源动因一项一项分配到各作业中去这样我们可以为每个作业库按资源类别设立作业资源要素将每个作业库各作业资源要素价值相加就形成了作业成本库价值应为制造中心投产的每一种或批产品设立成本计算单在每一张成本计算单中还应按该产品生产所涉及作业种类开立作业成本项目这样该成本计算步骤就是要把各作业成本库的价值结转到各产品成本计算单上这一步骤反映的作业成本

计算规则是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在把作业库成本

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单以后如何得出完工产品成本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把作

业成本计算法应用于财务会计则在期末有必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

本此问题在后面结合实例说明如果认为作业成本计算法只是一种管理会计手

段则用成本计算单追踪到产品全面完工即可 ppc公司为公用事业公

司其开单部为两类主要客户---居民户和商业户提供帐户查询和帐单打印服务目

前有120000个居民户和20000个商业户两个因素正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一是行业竞争加剧收费更低要想获利必须降低成本

二是市场规模扩大预计居民户上升50商业户上升10 而公司正在满负荷运转需有良策对应现有一地方劳务局愿按每户35元不分帐户

类型提供公司提供的帐户查询和帐单打印服务为此PPC公司对两类

客户单位成本进行测试发现公司目前按统一分配率为基础进行成本计算有关计

算如下图1

以统一分配率为基础的当前成本计算

----总成本565340元

按统一分配率为基础进行当前两类客户单位成本的计算结果如下

对于上述计算结果管理当局认为存在问题一是按此结果进行决策

由于两类客户的单位成本均高于地方劳务局的出价因而将两类客户全部移交地

方劳务局将使公司获得最大利益但公司经营将空心化二是管理

局认为由于业务的复杂性商业户实际消耗的支持资源远远高于2174如商业户平

均每张帐单50行而居民户平均每张只有12行成本动因必须按两个标准

选择 1成本动因与资源消耗及或支持业务的发生之间必须具有合理的因果关系 2有关成本动因的数据必须是可获得的其次制作一个描述作业流程资源及其相互关系的流程图图2 再次收集关于成本和成本动因在资源和作业实物流动的相关数据每一作业中心所收集的成本数据包括可追溯成本和成本动因的实物流量如下图中账户开单作业的可追溯成本为235777元包括打印机成本55000元加支持开单活动的其他资源成本纸张占地计算机开单人工图中可追溯成本总额为2053323538423577788847 565340元等于图1中的间接成本总额最后计算和解释新的作业信息通过对成本的重分类和计算形成作业成本计算研究的关键结果居民户单位帐户成本228元比传统会计时的单位帐com而商业户单位帐户成本1457元传统会计时的单位帐com管理当局认为传统方法低估商业帐户的想法得到了证实 EPW厂是一家国有中型电器制造厂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过硬生产过程及生产成本管理严格但是近年来EPW厂主导产品LA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取得强大的竞争力EPW厂跳出传统的以生产制造过程为重点的成本管理范围应用战略成本管理原理指导成本管理工作企业对LA产品开展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LA产品的设计成本供应商成本顾客的使用成本和官后服务成本

应用价值链分析的思想对EPW厂的上下游环节进行分解和分析发现EPW厂上下游环节均有许多工作可改进对这些环节实施成本管理可提高整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在采购阶段除了采用经济批量法控制采购批次货比三家控制采购价格等常规方法还通过与供应商发展密切关系进一步控制甚至降低采购成本

例如该厂每月需5000只不锈钢盖自加工用料每月0·8吨材料费1·5万元产品

成本4元只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原理该厂发现其上游企业材料供方下属的南汇不锈钢餐具厂的边角料可以利用每com生产5000只不锈钢盖约耗用边角料15吨材料费约0·45万元一0·6万元比采购整料节约0·9万元一1·05万元但利用边角料加工多耗工时人工费要多支出0·1万元一0·2万元经测算EPW厂采购边角料加工不锈钢盖可降低成本0·8万元左右同时该厂在与其上游企业接触中了解到南汇厂有加工该零件的生产能力如由EPW厂提供模具请南汇厂直接加工该零件每只价格为2·18元经比较EPW厂选择了后一方案即请南汇厂直接利用边角料加工该零件合作结果使EPW厂LA产品每月降低成本9100元南汇厂也获得比出售边角料更大的盈利达到了双赢在销售阶段通过分析EPW厂撤掉了很多办事处试行代理分销制例如在天津通过代理商使得销售有了快速增长销售费用比设办事处时降低了35另一方面采用新销售方式后代理商对市场信息及时收集和反馈代理商根据市场动态及时提出价格变动的可行性建议使企业能动态地掌握竞争对手的价格与市场行情取得投标中的竞争优势同时增加企业销售利润 EPW厂针对市场环境将LA产品定位于中高档采取\"成本领先\"战略运用财务数据严格控制成本的上升并局部运用ABC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控制产品成本使得LA产品的价格在市场上一直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ABC法是将着眼点放在作业活动上以作业为成本对象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依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得出最终产品成本可见ABC 法是战略成本管理向作业层面的渗透而战略成本管理则是ABC法拓展延伸到生产上游的采购和下游销售的一个系统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EPW厂通过ABC法实证研究发现浪费找到降低成本机会所在提高作业活动效率完

善定价决策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下面着重介绍ABC法在EPW厂实际运用的情况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选择 EPW厂的A部门作为ABC法研究的样本A部门生产高压电器产品H10型LA 以下简称H型产品和ZH10型LA简称ZH型产品 H型产品是普通性产品市场价150元只ZH型产品是新型复杂的产品市场价250元只这两种产品都在相同的生产线上制造单独生产H型产品月产量为1000只而单独生产ZH型产品月产量为1000只数据来自EPW厂2000年3月份的财务报表另有一部分与作业相关的数据来自流水线上的技术人员和优秀员工的口述 2·研究假设 1 假设A部门符合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要求理由有以下几点 A部门有以数控设备等现代化装备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制造系统 A部门人员经过多次精简直接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小于20 H型产品和ZH型产品属于有不同特点却可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H型产品产量大工艺复杂程度低而ZH型产品产量小复杂程度高产品零库存因为H型和ZH型产品均供不应求不存在成本沉淀到会计分期中去的问题 A部门管理水平较高员工成本意识均较强成本核算的数据较为准确 2 假设 H型产品和ZH型产品的成本分摊使用传统成本计算法不合理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应重新调整 ABC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能反映出上述不合理

ABC法对H型与ZH型产品的成本分配将改变现有核算方法下的产品定价决策和发现降低成本重点所在二验证 2000年3月份A部门生产了ZH 型产品400只同时生产了H型产品6000只有关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资料如表1所示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H型产品 11609149 7657153 34123589 53389891 ZH

型产品 885943 849684 3787298 5522925 合计 12495092 8506837 37910816 58912816 按传统成本法计算H型产品和ZH型产品的单位成本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EPW厂 A部门产品单位成本表单位元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H型产品6000只 1935 1276 5687 8898 ZH型产品400只 2215

2124 9468 13807 上述传统成本计算法按

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而制造费用是直接人工成本的445·65这样分配

制造费用虽然方便了成本核算工作但分配直接人工成本时产生的小的错误就会

被放大近4·5倍可能扭曲成本数据不利于对制造费用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和以

成本进行的定价决策根据ABC法的实施步骤EPW厂组织会计技术

生产和采购等专业人员对该月A部门的制造费用进行分析并按ABC法重新计算H

型和ZH型产品的单位成本首先通过会计工艺和管理等专业人员

的作业分析及与A部门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的谈话了解列出了制造费用的详细清

单如表3 其次对清单中的项目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将导致成本发

生的因素归纳如下 1 H型和ZH型产品的单位机器小时比例为

112 2 每批产品需做二次清洁及装卸模具的准备工作H型产品每

批6只ZH产品每批1只 3 H型进料12批月每批移动4次ZH型进

料4批月每批移动4次 4 每批产品的检验数为H型产品每批2只

ZH型产品每批1只 5 H型产品和ZH型产品分类打包并运输进仓的

次数分别为3次和6次第三在成本动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因果关

系和同质性原理按照单位级作业批量级作业产品级作业和管理级作业四个作业

层次分配制造费用 1·单位级作业层次 1 直接材

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相同 2 机器动力成本

按一定比率进行分配分别分配给H型产品和ZH型产品计算过程如表4 表4机

器动力成本分配表单位元 2·批量级作业层次 1

准备工作成本根据准备次数为基准进行分配H型产品每批生产6只生产6000只

H型产品共准备6000/6=1000 次ZH型产品共准备400次计算过程如表5 3产品检验成本按照检验次数分配H型产品检验批次为60006 1000次ZH型产品

每批1只每1只检验1次检验批次为400次计算过程如表7 表7 检验成本分配表单位元品名批次每次检验合计

分配比率分配率 H产品 1000 2

2000 2678 5356266 ZH产品 400 1 400 2678 1071253 合计----

2400 2678 6427519 3产品级作业层次产品分类成本以分

类为基础分配计算过程如表8表8 产品分类成本表单

位元产品名称分类次数分配比率分配额 H产品

24 647305 1553532 ZH产品 6

647305 388383 合计 30

647305 1941915 4·管理级作业层次 1 设备折旧居管理级作业但该

部门主要设备是生产线上设备生产设备占设备总量的80 且一直是满负荷运转

故将约80的机器设备折旧按H型和ZH型产品使用机器的比例估算分配给H型和

ZH型产品如表9所示表9 生产设备折旧分配表单位

元品名使用比例数量合计分配率分配额 H

产品 1 6000 6000 7485 4491480 ZH

产品 12 400 4800 7485 3593204 合

计 --- --- 10800 7485 8084684

2 管理级作业以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为基础分配H型和ZH产

品的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 19351276 3211元和 22152124 4339元表10

管理级总成本分配表单位元产品单位直接成本产量总计分配率分配额 H产品 3211 6000 192660

03753 7231938 ZH产品 4339 400 17356 03753

651498 合计 --- --- 210016 03753

7883436 注管理级总成本归集如下管理人员工资

647346 房屋占用 3497662 设备折旧的20 2021171 由10105855×20计算所得通风照明

1292257 材料储存和领用的管理 425000 合计

7883436 在以上成本动因分析并ABC法对四个作业层次的作业分配制造费用后

H型和ZH型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汇总如表11 表11 EPW厂A部门

产品生产成本表单位元作业成本项目 H型产品

ZH型产品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

总成本单位级作业直接材料 1935 11610000 2215

886000 直接人工 1276 7656000 2124 849600 动力成本 794 4764000 9532 3812800 小计

4005 24030000 13871 5548400 批量级作业准备工作

299 1794000 1799 719600 材料处理 310

186**** **** 619200 检验 893 5358000 2678 1071200 小计 1502 9012000 6025 2410000 产品级作业 259 1554000 971 388400 管理级

作业设备折旧 749 44940 8983 35932

管理折旧 1205 72300 1629 6516 小计

1954 117240 10612 42448 合计 7720 463200 31479 125916 传统成本法 H型产品6000只

8898 ZH型产品400只 13807 3·研究结论

从以上实例研究中发现ABC法计算结果与现行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结果有着明显

的区别EPW厂生产的H型和ZH型产品原先的销售成本率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销

售单价分别为59·32和55·23但采用ABC法计算后发现原先H型产品的生产

成本被高估了15·26而ZH型产品的生产成本被低估了56·14 主

要原因是ABC法认识到新型复杂的ZH型产品每只产品需要的机器动力准备次数

材料处理产品分类等费用皆比H型产品多由于传统成本法不能把成本分配给所

有的作业所以在传统成本法下普通的H型产品为新型复杂的ZH型产品承担了费

用可见ABC法的应用使被传统方法扭曲的成本计算恢复其本身

应有的面目纠正了成本计算不实所带来的成本信息失真从而也为降低成本的努

力指出方向ABC法揭示了低产有复杂要求的产品成本比人们想象的更高这里ZH

型产品的产品成本是原来成本的2·28倍并且可以发现哪些层次的作业成本偏高

这个实例中ZH型产品的单位级作业中机器动力成本批量级作业中准备工作的成

本和管理级作业中生产设备折旧成本皆明显偏高降低成本工作应抓住这几个关

键作业进行对EPW厂A部门ABC法进行计算后发现ZH型产品的

产品成本是原来制造成本法下该产品成本的2·28倍达314·79元只远远高出其市场售价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虽然很多人对原来的ZH型产品的销售成本率比H型产品的销售成本率低持怀疑态度但没料到差异如此之大 EPW厂组织技术装备会计和A部门的管理人员对ZH型产品的成本问题作专题研究首先利用ABC法提供的详细资料在同质性作业中对比分析立刻发现ZH型产品的单位机器动力成本和生产设备折旧成本明显偏高明确了降低ZH型产品的成本主要应抓住这两个关键作业进行其次进一步分析ABC法的计算过程发现这两个作业成本高的原因是由一个共同的因素引起即ZH型产品的单位机器占用小时数多为H型产品的12倍这就使ZH型产品降低成本工作的重点更加明确降低ZH型产品的单位机器小时就能大幅度地降低ZH型产品的单位成本接着EPW厂成立以技术和装备人员为主的项目组就如何降低ZH型产品的单位机器小时作为突破口开展工作经分析和研究发现ZH型产品机器小时数为H型产品的12倍是两个因素的乘数作用使然一个因素是ZH型产品的每批工艺耗时为40分钟批是H型产品的2倍另

一个因素是每批出产数ZH型产品1只而H型产品6只针对这两点工艺技术人员进行攻关通过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使ZH型产品的工艺耗时降到30分钟批同时装备人员通过工装改迸力争每批出产3只ZH型产品这样ZH型产品的生产能力可提高4倍其单位机器小时数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其成本大大降低在ZH型产品需求没大的增长的情况下所节约的工时每月可多出产H型产品3000只以上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可见ABC法的实施为降低成本指明了突破口在此基础上该厂结合市场情况对定价重新决策H型产品由原来售价150元冶调整为135元只ZH型产品由原来售价250元只调整为288元只制

造费用项目金额间接人工材料处理 2476556 准备工作

2517961 检验人员 6427519 产品分类包装人员 1941915 管理人员

647346 小计其它制造费用房屋占用

3497662 设备折旧 10105855 通风照明 1292257 材料管理425000 机器动力电费 8578816 小计

合计 37910887 23899590 14011297 产品名称使用比例数量合计分配比率分配额

H产品 1 6000 6000 79433 4766009

ZH产品 12 400 4800 79433 3812807 合计 --- --- 10800 79433

8578816 产品名称准备次数分配比率分配额 H 型产品 1000次 17985 com ZH型产品

400次 17895 719421 合计 1400次

17985 2517961 表5准备成本分配表单元元 2

材料处理成本以材料移动次数为基础分配计算过程如表6 表6材料处理成

本分配表单位元品名批次每批移动次数合计

分配比率分配额 H型产品 12 4 48 38696 1857420 ZH型产品 4 4 16 38696 619136 合计 --- ---

64 38696 2476556 对比 ABC成本法 H型产品6000

只 7720 ZH型产品400只 31479 其

他成本查询 56534023000 1 查询 2 总成本 1×2 帐户 3 成本帐户

1×2÷3 居民户 2458 18000 442440 120000 369 商业户 2458 5000

122900 20000 615 作业中心成本动因帐户开单单据审核帐户查询通

信行数帐户数人工小时数发信数量因此管理当局认为应提高

成本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首先管理局为开单部确定

的四个作业中心开单部作业中心间接成本总额565340元 205332元帐户查询

3300人工小时单位人工小时 6222 35384元通信 2800封信每封信 1264

88847元单据审核 20000个帐户每个帐户 444 成本对象第一对象成本动因

实物流量可追溯成本作业成本动因实物流量单位动因成本 235777元帐

户开单 2440000行每行 0097 商业帐户 1500人工小时 1000封信 1000000行

居民帐户 1800人工小时 1800封信 1440000行成本动因作业资源动

因量可追溯成本成本动因总实物流量单位动因成本帐户查询人工小时

通讯信件帐户开单行数单据审核帐户 205332 35384 235777 88847 3300人

工小时 2800封信 2440000行 20000个帐户 622218 126371 009663 444235

居民户商业户单位动因成本成本动因实物流量成本成本动因实

物流量成本帐户查询人工小时通讯信件帐户开单行数单据审核帐户

成本总额帐户数量单位帐户成本传统单位帐户成本 622218 126371

009663 444235 1800小时 1800封信 1440000行 0 111999 22747 139147

0 273893 120000 228 369 1500小时 1000封信 1000000行

20000帐户 93333 12637 96630 88847 291447 20000 1457 615

案例二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实施ABC法控制研究设计

成本计算对象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成本计

算程序确认作业中心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作业中心确认作业将作业中

心汇集的各资源耗费价值予以分解并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中将各作业成本库

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案例一

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第十二章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

计算法概述市场竞争与作业成

本计算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劳动生产率的

迅速提高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从而要求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具

个性的产品和服务市场需求的这种变化对传统的生产组织形式提出了挑战企业

不得不放弃传统组织形式下大量大批生产产品以待销售的习惯作法改为采用能

对顾客多样化日新月异的需求迅速作出反应的弹性制造系统 FMS 决策有用性与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

的基本理论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目标产品

成本的经济实质

《管理会计》课程性质、目标与作业要求

本科《管理会计》作业规范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09年5月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作业要求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目标 三、作业要求 第二部分各章习题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作业要求 一、课程性质 管理会计是一门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广泛地吸收了管理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引进了现代数学方法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形成了新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管理会计以管理学和数学为支柱,以财务会计提供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对其中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它更有效地服务与企业内部管理,达到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管理会计》(英文名称:Management Accounting)着重讲授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应用,是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为必修课程(考试课)。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会计和其它方面的有关经营信息,分析预测经济主体的发展前景,进行科学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并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研究发展的最新动态。 三、作业要求 独立完成作业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手段。学生要通过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作业的评分将作为学生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将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共计26道题的作业。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在综合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程度的同时,增加对实际经济问题理解、分析和应用范畴的题目,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应试能力。 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全部作业。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并有详细记录,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巩固学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平时作业成绩合格方可参加期末考试。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编制单位:财会金融系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承担单位【财会金融系】 学分【 3】总课时【见培养方案】 编制人【财务管理课程组】制定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一、课程性质和定位 《管理会计》是我系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基本具备成本和控制、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能。《管理会计》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财会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平行课程有《成本会计》,后续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国际财务管理》等。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成本按性态分类的方法。掌握混合成本分解的各种方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 (3)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掌握生产经营单一产品及多产品的保本分析。(4)理解预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和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5)掌握短期经营决策的各种方法。 (6)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的概念和计算。掌握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 (7)掌握全面预算体系。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8)理解成本控制的含义。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的方法及成本差异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对数据进行提炼和计算、建立基本模型。 (2)用各种模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学以致用,能够灵活地运用管理会计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科学地预测和决策并控制其成本。同时要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即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 (2)具备与决策者和其它相关人员勾通的能力。 (3)具备良好地思想品德素质,做到思想健康、品德优良;具备良好地业务素质,能做好

管理会计课程本科2w

管理会计课程本科12w 在这种制造系统中生产程序经常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调整为了避免积压不受顾客欢迎的产品企业一般按定单适时组织生产这样一方面企业应以品种多质量优功能强去争取尽可能多的产品定单以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则应采用适时制的 Just in Time 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适时制要求企业内部不同工序和环节必须紧密相扣适时相接这一切都要求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把企业生产工序和环节视为对最终产品提供服务的作用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这时降低成本工作的重点在于分析区分作业类型并且衡量各种作业所耗资源的价值这要求成本会计追踪资源到每一项作业选择合适的标准将资源耗费价值计入每种作业上去以此作为比较作业耗费进而寻求降低成本方法的直接依据 作业观念也促使企业优化作业组合采用日趋合理的产品生产程序以降低总的资源耗费和成本例如采用价值工程来消除每项作业的多余功能消除所有不能为产品带来必要功能的作业等等这些工作的结果使得企业的制造系统在产品定单即外部顾客需求的拉动下弹性地组合为若干个紧凑有效的制造中心就每个制造中心看又由于生产过程中各作业特性不同被区分为一个一个作业中心每个作业中心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产品制造功能这样工厂行为被有效化为作业中心行为考核作业中心耗费乃至制造中心耗费也成为成本会计的职能于是成本会计的目标呈现多元化从最初耗费形态的各种资源到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乃至最后的产品等都是成本计算的直接对象显然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已很难

满足如此多层次的计算目的综上所述在现代制造业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其一是作业观念已引起管理上重视其二是制造过程中间接费用的比重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两个特点直接引发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19531954年美国会计学者斯托布斯博士的论文《收益的会计概念》揭开了全面研究决策有用性目标的序幕这对作业成本计算理论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斯托布斯之后世界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中美国哈佛大学青年学者罗宾·库珀 Robin Cooper 和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 Kaplan 发表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并率先把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于1988年简称为ABC Activity based Costing 从此ABC风靡全世界并在理论上趋于成熟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所谓决策相关性是指基于作业基础计算出的成本信息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多方面的需要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更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 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相对准确地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从而有助于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 2 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相对准确地确定已销商品成本从而有助于核定企业的期间损益 3 在企业按照不同需求层次组织多品种产品生产时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确定某些特殊用户订货产品的价格 4 成本信息应有助于考核企业的业绩衡量企业在各个制造环节的耗费并进一步为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依据在变化了的制造环境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将会歪曲成本信息甚至使成本信息完全丧失决策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将间接费用计入最终产品或服务方面采用单一的标准并假定间接费用的支出有助于生产这种情况在现代制造业中已发生改变 其次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将间接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给最终产

本科课程-管理会计-课程例题-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课程例题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一、产品成本组成内容不同 例: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2004年期初存货数量为零,假定本年投产全部完工,有关产品生产资料见下表。 产品生产资料 要求:分别使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企业的产品成本。 解:根据以上资料,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如下:

上述结果说明,完全成本法下产品单位成本90元比变动成本法下产品单位成本70元多出20元,正式由于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20元所造成的。 二、不同产品的成本计价内容不同 例: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2004年期初存货数量为零,假定本年投产全部完工,有关产品生产资料见下表。 产品生产资料 要求:分别使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本期销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解:根据以上资料,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本期销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如下:

上述结果说明,两种方法所计算得到的期末存货成本不相等,二者差额正是期末存货所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20×1000)。

三、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例: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2004年期初存货数量为零,假定本年投产全部完工,有关产品生产资料见下表。 产品生产资料 要求:分别使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本期损益。 解:根据以上资料,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编制损益表如下: 单位:元

上述结果说明,在期初存货为零且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1000件的情况下,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下计算的利润,且差额正是期末存货所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

四、分期损益是否相等 例:假定某企业某年度1、2、3三个月中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成本未发生变化,这三个月的收入、成本及生产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 相关资料 要求:依据以上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期损益,并编制损益表。解:根据相关资料,可得: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等于单位变动成本5元/件,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等于6元/件(5+10000/10000)。 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 单位:元

本科课程-管理会计-课后作业-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七章短期经营决策-作业 一、假定某厂使用同一台机器既可以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生产乙产品,该机器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0000机器小时,生产两种产品的各项数据如下所示。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为该厂做出生产哪种产品的决策分析。 二、假定某公司每年生产甲半产品10000件,销售单价4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2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60000元,如果将甲半成品进一步加工成乙产成品,则售价为85元,但需要追加单位变动成本25元,以及专属固定成本85000元。 要求: 为该公司作出出售甲半成品还是乙产成品的决策。 三、假定某公司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00机器小时,但实际生产中只利用了80%,现准备将剩余生产能力用来生产新产品A、新产品B或老产品,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 (1)当生产新产品A和新产品B不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分析。

(2)当生产新产品A需要追加专属固定成本1300元,生产新产品B需要追加专属固定成本1580元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分析。 四、假定某厂过去制造卡车所需用的气缸一直依靠外购,购入单价为2500元,现该厂金工车间有不能够移作他用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自制气缸。经过估算,自制每个气缸的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所示: 直接材料900元 直接人工600元 变动制造费用600元 固定制造费用750元 另外,如果自制气缸,每年还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800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为该厂做出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自制方案,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外购方案的决策。 五、假定某厂生产某种型号的齿轮,可用普通机床加工,也可用数控机床加工,两种机床加工时的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为该厂作出应该在什么范围内选用哪种类型机床进行加工的决策。 六、某公司准备开发新产品A或B,有关资料如下: 新产品A和B的销售量为一组随机变量,有关预测资料如下:

管理会计本科教学改革方向及建议

管理会计本科教学改革方向及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多。但调查显示,省管理会计本科教学效果与企业需求存在断层,需不断改革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望对省管理会计本科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促进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本科;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一、引言 (一)管理会计学生能力现状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高校主要是农林大学、大学、集美大学、大学、理工大学等各大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问卷实收112份,有效问卷112份。问卷采取5级克特量表,让学习过管理会计的各大高校在校生根据自身实际为自己的各项能力评分,5分为最高分,逐分递减。结果显示:省的管理会计在校生在职业知识、技能、价值观方面的综合得分分别为3.154、 3.593、3.845,均有欠缺,尤其是知识方面,未能满足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设定。 (二)管理会计本科教学改革方向

曾任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小悦认为从业人员的工作类似于车夫驱赶马车,知识是马,靠知识来拉车;技能是车夫的鞭子,用来驾驭;品质(价值观)是车夫对方向、道路、马车运行的速度和平稳性的把握。三者结合才能使马车高速、平稳地到达目的地。[1]结合上述学生能力现状,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大方向由此而定:扎实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促进学生适应实务界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要求,本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二、管理会计本科教学改革建议 (一)加强校企联系,助力人才培养 教学的容和目标会随着实务界的实践而变化,培养人才始终不是高校单方面做出努力即可。无论是学生还是在职人员,对当前管理会计教育始终呼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目前,管理会计教育缺乏实践机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仅仅停留于传授理论知识,学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实践锻炼,对于未来就业的环境和挑战,只有模糊的了解。校企间的合作确实道阻且长,但不妨在政府和教育界的共同支持以及法律规的带动下,循序渐进,增进校企间领导者的沟通,建立互信互赢的合作机制。高校邀请企业界人士参与会计教育;适当安排课外活动,如实习、实地考察、实践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运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为此,本课程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决策主体为对象,从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出发,论述了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二、课程目标 1、知道管理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存在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习目的、体系结构、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管理会计学科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2、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掌握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4、学会利用所学的方法、原理、概念、技能,对经济过程的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含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方法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的不同内容、特征及相互联系。 掌握——是指运用所理解的概念、原理、方法进行实务操作。 学会——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能独立完成会计实务操作,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多学科相互渗透、互相经合的综合性学科。它突破了传统会计的界限,服务参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主要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对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已成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及作业成本法等。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a important branch of modern accounting .It i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with multi-disciplinary interpenetration and interosculation,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boundaries of traditional accounting, serves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internal operation &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mainly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needed for managers to make decision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enhance economic efficiency.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becomes a major discipline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tudents. T 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cost behavior analysis ,variable cost method,cost volume profit analysis ,operational forecast,operational decision,long-term investment decision etc. - 4 -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案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要求 《管理会计》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财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也是工商管理等有关专业的选修课。在财务会计专业中,本课的先行课程为《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后续课程为《财务管理》等,定于第五学期开设。 二、课程教学媒体说明 (一)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核算与分析方法,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除学生自学外,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辅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文字教材、录像课,对学生进行辅导,负责教学答疑并按中央电大的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习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好能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适当增加自学和辅导课时,组织学生收看录像课和直播课,课时要算在自学和辅导课时中。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使用的媒体有: 1、文字教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会计》一书,为本课程的主要文字教材。 2、音像教材 配合文字教材的教学,录制11课时录像带,主要讲授重点、难点、案例分析。授课教师应有计划地按照讲课进度安排学生观看显影部分的录象节目。 3、IP课件 为方便同学们学习,制作4节IP课件,进行课程重点、难点的讲授以及期末复习指导。授课教师应有计划地按照讲课进度安排学生观看相应部分的内容。 4、计算机网页: 按照教学进度,进行网上辅导,并定期更换网页内容。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代码:03013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课程类型:职业必修课 总学时: 74 讲课学时:44 实验(训)学时:30 学分:6学分 先修课程:《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运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为此,本课程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决策主体为对象,从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出发,论述了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生在初步掌握相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要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尤其是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已被人们充分认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二、课程基本理念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 MANAGEMENT ACCOUNTING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要求 一、授课对象 《管理会计》的讲授对象为会计系会计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先修课程 《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及《微观经济学》等。 三、学分学时分配 《管理会计》课程的学分为3学分,共18周课,54学时。课时分配表如下: 课程授课时间分配表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必修课。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是为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侧重于企业的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为企业培养高级财会人员。 学习这门课程目的在于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要求掌握预测、决策和控制理论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预测前景、规划未来和参与决策,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要求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内容、管理会计的职能和管理会计的特点,掌握预测、决策、控制及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并能以此指导企业的实践活动。管理会计要求学生不满足计账、算账,而且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预测、决策及控制方法,为企业预测前景和规划未来服务。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是关于本课程的总括说明,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弄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其职能及内容。 本章分别论述管理会计的概念,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管理会计职能作用,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二、讲授内容 (一)什么是管理会计 关于管理会计的定义,在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给管理会计所下定义尤为引人注目。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1.管理会计初级阶段 2.管理会计发展阶段 (三)管理会计职能作用 1.参与企业预测 2.参与经营决策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年校级重点课程建设 《成本管理会计》项目系列成果之二 《成本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项目负责人:于守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成本管理会计》课题组 二零零四年十月

录《成本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教学总体目标和要求 三、课程学时和学分 四、教学媒体的应用 五、主要教学环节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正文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前言 按照教务处合同的规定,同时也为了本课程有一个主要提纲以帮助学生和教师使用,简明扼要地把握好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本课题组专门编撰了本大纲。将大纲主要内容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程性质 《成本管理会计》是我校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必修课之一,同时也是工商管理和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此外,本课程还可供学校内外相关学生,如MBA、EMBA、以及研究生课程班等作为专业选修课学习。在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中,本课程的先行课为《基础会计学》、《西方财务会计》、《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原理》等,后续课程为《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西方财务工程》等,以上课程在我校绝大多数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二、教学总体目标和要求 (一)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学时和学分 根据成本管理会计专业核心课的特点和广泛的实际应用性,本课程计划课内学时为72课时,共4个学分。 四、教学媒体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教材、教案、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习题案例

《管理会计》课程建设规划

《管理会计》课程建设规划 一、《管理会计》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会计学是一门古老成熟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学科,是当今经济、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学科体系,而《管理会计》则是会计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其他课程,《管理会计》课程比较年轻,但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开设时间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它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自从我校设立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就作为必修课开设,其授课时间相对较长。为了加强该课程教材建设工作,特制定本课程的课程建设规划。 二、《管理会计》课程建设的现状 《管理会计》课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我校该课程建设现状如下: 1.师资队伍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任务由我校财务会计系承担。目前,会计系承担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共有3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1人,助教1人。 2.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资产服务的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形成了管理与会计交叉学科。现代管理会计可进一步划分为“决策与计划会计”、“执行会计”两大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第四章预测分析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 第七章存货决策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九章作业成本计算法 第十章全面预算管理 第十一章业绩评价

第十二章战略管理会计 3.教学方法 《管理会计》是目前我国大学会计本科教育中内容较为成熟的一门课程。根据该课程的内容要求及教学特点,会计系开设该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面、系统地讲授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生在课后全面、系统地进行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训练。 三、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实施计划 在未来四年内,我系将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着手,采取切实措施,力争到建设期末(2014年9月)把《管理会计》课程建设成为我校精品课程。 1.师资队伍方面 为了建设《管理会计》精品课程,我系将对现有教师特别是35岁以下年轻教师采取进修培养、鼓励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努力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等措施,同时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改善《管理会计》课程教师的年龄、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建设一支较高水平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1)积极引进1~2名高层次人才,到2014年9月,建成一支6人左右的师资队伍; (2)鼓励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到2014年9月,承担《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含在读)比例达60%以上; (3)鼓励教师积极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到2014年9月,承担《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比例达100%。 2.教学内容方面 在建设期,一方面要注意继承《管理会计》课程成熟的基本理论体系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跟踪学科前沿,高度关注会计理论、方法、实务的发展、改革动态,重视把新的成果及时吸收到课程教学中来。 2011年12月前,必须根据本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对2008年编写的《管理会计教学大纲》认真进行一次修订,将《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的形式规定下来,使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真正成为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3.教学方法方面 在进一步强化教师课堂讲授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生课后进行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注意完善和改革《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新经济时代管理会计课程改革.docx

新经济时代管理会计课程改革1管理会计课程资源建设现状 1.1管理会计教材开发现状 “十二五”期间,《管理会计》教辅资料平均每年20本,而“十三五”期间,截至2018年1月,平均每年的教辅资料为25本,呈上升趋势,这与我国推荐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践和应用的各项举措有很大关系。内容框架包括:包括管理会计总论、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营运预测、短期营运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责任会计、绩效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共十三项内容。从内容来看,各教材均涉及比较全面,与传统的管理会计框架差别不大。 1.2管理会计课程开发现状 精品课开发资源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教学设计、例题习题、文献资料、教学案例、实验实践8项。13个高校均开发了精品课,但是从课程资源来看,仅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及例题习题资源相对较为完善,分别有10所、11所和12所高校已完成。最不完善的资源包括4项,分别是教学录像、文献资料、教学案例以及实验实践(数据来源http://www.jingpinke.com/精品课网)。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践并没有全面推广,加上管理会计在不同企业实施层次不尽相同,因此收集翔实的管理会计实践资料难度较大。现有三个本科层次的大学已经开发管理会计课程并申报为国家级精品课,分别是东北财经大学、XX财经大学、西南财

经大学,均有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数据来源http://www.icours-es.cn/爱课程网)。从内容框架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相差不大,但是课程建设更注重理论学习。 2管理会计指引对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启示 为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财政部于2016年6月22日颁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2017年9月29日、2018年8月17日、2018年12月27日先后颁布了34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对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2.1新经济时代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新经济对会计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变革包括会计大数据的思维及数据的搜集、存储、加工、分析利用等数据处理和会计工作方式和内容上的变革。所以未来会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朝向管理型会计方向发展。 2.2管理会计课程建设的重要原则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指出,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四个原则,包括战略导向原则、融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会计课程建设中,同样也应该符合这四个重要原则。(1)战略导向原则。企业管理,战略先行。会计人员虽然不是战略的制定者,但却是战略的执行者,如果他们能够深刻理解企业的战略,这样在业务执行中做到与战略统一。(2)融合性原则。管理会计以业务流程为基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各种预测、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的技术方法及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打下扎实的基础。鉴于管理会计的方法灵活多样,又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同时由于管理会计工作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此课时,应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统计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应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为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做大量的练习和案例。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萌芽期 2.成长期 3.反思期 第二节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2.管理会计的对象与职能 3.管理会计的内容 4.管理会计的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管理会计的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理解:管理会计的对象、职能、内容和方法 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习题要点: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联系与区别的练习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 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 1.成本的分类 2.固定成本 3.变动成本 4.半变动成本 5.相关范围 6.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半变动成本的分解 1.理论假设 2.分解方法 第三节变动成本计算 1.变动成本计算的概念和特点 2.净收益的确定程序 3.变动成本计算与完全成本计算的比较 4.对变动成本计算的评价 本章重点、难点:成本性态分析、半变动成本的分解、变动成本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成本的分类、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变动成本计算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变动成本计算与完全成本计算的比较 掌握:半变动成本的分解、变动成本计算 习题要点:半变动成本分解的练习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练习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盈亏临界点分析 1.盈亏临界点概述 2.盈亏临界图 第二节盈亏临界点因素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1.因素分析 2.敏感性分析 第三节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1.不同生产方法的选择 2.购置某项设备的选择 本章重点、难点:盈亏临界点及其因素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盈亏临界点的概念、盈亏临界图分析 理解:盈亏临界点因素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掌握: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习题要点:确定盈亏临界点的练习 盈亏临界点因素分析的练习 盈亏临界点敏感性分析的练习 第四章短期经营决策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短期决策概述 1.决策的意义 2.决策的分类 3.决策的一般程序 4.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评价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修订版)

---------------------------------------------------------------------------------------------------------------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5 CACDC 6~10 DADAC 11~15 DACDD 16~20 CBDBB 21~25 DACB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CDE 3.BDE 4.ABCD 5.ABCE 6.ABE 7.AB 8.ABC 9.BCDE 10.ABCDE 11.ACDE 12.ABC 13.ABC 14.ABCD 15.ABE 16.ABCDE 三、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5 DDADA 6~10 BCBBD 11~15 BBABA 16~20 AACDB 21~25 DACBD 26~30 CABA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E 3.BCD 4.CD 5.BC 6.ABCD 7.ABC 8.AE 9.ABC 10.ABE 11.AD 12.ACD 13.BDE 14.BCD 15.BCE 16.BC 17.ABCDE 18.DE 19.BC 20.ABCE 21.ABE 22.ABCD 23.ABCD 24.ABCDE 25.AD 三、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 四、计算题 答案:(1)a为固定成本,b为单位变动成本,x为业务量,y为混合成本,△x为最高点与最低点业务量之差,△y为对应于高、低点的成本之差,则 b=△y/△x=(93000-72000)/(1400-700) =30元/千小时 a=72000-700×30=51000 元 y=51000+30x (注:x=125 y=95000 不属于该项业务活动的正常情况,故不能作为最低点) -------------------------------------------------- -------精品文档

《管理会计》课程试卷及标准答案

《管理会计》课程试卷及标准答案 《管理会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每题的括号中。本类题共10 分,每小题1 分。不选、错选或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1.管理会计以()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 A.股东B.企业C.债权人D.税务当局 2.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保险费、财产税属于() A.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 C.混合成本D.以上均错 3.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毛益率越高 B.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毛益率越低 C.变动成本率与贡献毛益率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D.变动成本率是贡献毛益率的倒数 4.安全边际率等于安全边际除以() A.保本点销售量B.当前的销售额C.价格调查D.保本点销售额 5.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中的“低点”是指() A.成本总额最小的点B.单位成本最小的点 C.业务量最小的点D.成本与业务量都最小的点

6.采用变动成本计算的前提条件是() A.成本生产分析B.成本性态分析C.成本计算结果D.成本经济用途分类 7.申沪公司1999年目标利润为40万元,预计该年固定成本为23万元,单位变动成本21万元,预计销售量为20000台,则公司应将产品价格定为()元。 A.21 B.31.50 C.52.50 D.10.50 8.某企业利用0.4 的平滑指数进行销售预测,已知2002 年的实际销量为100 吨,预计销量比实际多10 吨;2003 年实际销量比预测销量少6 吨,则该企业2004 年预测销量应为()。 A.106.6 吨 B.103.6 吨 C.93.6 吨 D.63.6 吨 9. 在以下预算中,首先应当编制的是()。 A. 生产预算 B. 销售预算 C. 直接材料预算 D. 直接人工预算 10. 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 标准成本的制定 B. 成本差异的计算 C. 成本差异的分析 D.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每题的括号中。本类题共15 分,每小题1.5 分。不选、错选、少选或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1. 下列企业中,不宜采用技术测定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有()。

管理会计课程总结

课程教学总结 1、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2、讲授时间:2015年9月~2016年1月 3、班级:会统14-1.2.3.4.5.6 4、周课时:2(4)课时 5、本课程教学目的:管理会计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尤其对于高职高专教育来说,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本课程以“理论够用”为原则,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上。本课程是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和专业设置中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基础会计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后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理论掌握和通过理论解决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6、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手段:本课程着重强调对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为了能更好的学以致用,需要将教材的内容,和会计实务中的问题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练习实训使学生牢固掌握课本的内容。 (2)教学方法: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从抽象化的数据中来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兴趣,基于此,在教学手段上要打破常规,合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制作一些简单易懂的教学课件,来增加他们对管理会计的理解,比如课程中的“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问题,用课件来模拟亏损产品的现实情况,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注重教材内容上的舍弃取,突出重点章节重点内容,穿插多本教材的长处,来弥补单一教材的不足。 (3)教学效果: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学以致用,并能考虑到这门课程对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中都有重要价值,合理布置作业,为以后的考试打下扎实的基础,实践也证明如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有了质的提高。 成绩考核上,平时成绩为50分,测试成绩50分,对学生进行素质、能力、知识全面考核,师生共同努力,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 2016年1月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修订版)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5 CACDC 6~10 DADAC 11~15 DACDD 16~20 CBDBB 21~25 DACB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CDE 3.BDE 4.ABCD 5.ABCE 6.ABE 7.AB 8.ABC 9.BCDE 10.ABCDE 11.ACDE 12.ABC 13.ABC 14.ABCD 15.ABE 16.ABCDE 三、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5 DDADA 6~10 BCBBD 11~15 BBABA 16~20 AACDB 21~25 DACBD 26~30 CABA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E 3.BCD 4.CD 5.BC 6.ABCD 7.ABC 8.AE 9.ABC 10.ABE 11.AD 12.ACD 13.BDE 14.BCD 15.BCE 16.BC 17.ABCDE 18.DE 19.BC 20.ABCE 21.ABE 22.ABCD 23.ABCD 24.ABCDE 25.AD 三、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 四、计算题 答案:(1)a为固定成本,b为单位变动成本,x为业务量,y为混合成本,△x为最高点与最低点业务量之差,△y为对应于高、低点的成本之差,则 b=△y/△x=(93000-72000)/(1400-700) =30元/千小时 a=72000-700×30=51000 元 y=51000+30x (注:x=125 y=95000 不属于该项业务活动的正常情况,故不能作为最低点) (2)r=0.18 a=79767 b=4.34 (3)x=1800 y=51000+30×1800=105000元 五、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1)Sam采用了分步分析程序;Elvis采用了同步分析程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