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一下现代文学30年代小说

大一下现代文学30年代小说

大一下现代文学30年代小说
大一下现代文学30年代小说

第六章:30年代小说(矛盾老舍巴金沈从文其他)

第一节:矛盾

一:文学道路和人生道路

1:文学批评家沈雁冰

2:小说家矛盾—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

贡献:提供了现代都市长篇小说的范本,提供了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两种人物典型

3:文学史意义:驾驭长篇的能力,塑造典型的才情,宏大豪迈的叙事,精雕细刻的工夫,批评视角的敏锐值得称道

社会剖析小说

概念由北大教授严家炎于1982年提出,指以矛盾为代表,包括吴组湘,沙汀,艾芜,王仁叔,叶紫等在内的一群作家的创作,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试图将科学的社会理想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是创作达到从本质上揭示生活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发展走向的目的。

特点:一般从社会政治经济分析入手,用阶级斗争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以阶级斗争为表现重心,以理性分析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注重典型人物的塑造。

都受到影响

二:《蚀》三部曲

1:内容表现大革命运动前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深刻揭示了革命阵营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2:《幻灭》静女士慧女士

描写了不谙世事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知识女性静的性格悲剧—叙述者及文学史对静女士都持批判态度

静女士并非文学史或权威叙事者所谓的弱势女性,而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行动能力的现代新女性,静对学潮,革命的冷眼旁观与疏离态度及对革命的幻灭感受,呈现了矛盾对革命的理性反思与批判

3:《动摇》

摇摆不定的革命者方罗兰;魅力四射,现代开放的新女性孙舞阳;投机革命的反动分子胡国光(这一形象开启了左翼文学塑造反面人物的模式—凶残,贪婪,狡诈,道德败坏)

4:《追求》

描写大革命失败后一群青年知识分子苦闷颓废的生活状态,他们不甘寂寞,但所有的追求都以幻灭告终,小说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心理状态

张曼青:政治/教育/婚姻朱近如;王仲昭:报纸革命/陆俊卿;章秋柳:成立社团/以爱情与身体点燃他人;史循:嫉妒颓废/追求自杀

5:《蚀》三部曲的评价

艺术上比较粗糙

情趣上也不够平衡(身体叙事,男性欲望眼光,热衷于情色描写)但近年来却好评渐增,其值得肯定之处有

①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的塑造,静女士,孙舞阳,章秋柳等呈现了革命队伍中的时代新女性;形象特征:性感,开放,追求刺激,崇尚享乐,有着强悍泼辣的生命力和反封建的叛逆性

②反思革命的激情与理性,小说以真挚饱满的激情,融入矛盾自身的经验,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角度反映大革命运动及其存在的问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清醒的批判精神

③思想与艺术都超过了蒋光慈等人的“革命+恋爱”小说

“革命+恋爱”小说:左翼作家创作的表现革命者的革命与恋爱故事的小说,是30年代小说的重要现象。代表作家:蒋光慈《丽莎的哀怨》《冲出云围的月亮》《野怨》丁玲《韦护》洪灵菲《流亡》三部曲华汉(阳翰生)《地泉》

特点:革命与恋爱是最重要的叙述元素,革命的浪漫蒂克,概念化,模式化(公式主义的结构+脸谱主义

的人物)

三:《子夜》

1:内容

吴荪浦的家庭人物关系和社会交往关系;吴荪浦实业救国的理想“双桥王国”;吴荪浦兼并小厂与镇压罢工;农村暴动与都市罢工;吴荪浦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的斗争;乡绅,知识分子,太太小姐的都市生活;吴荪浦在三条战线作战,最后失败

2:矛盾创作《子夜》的背景和预期

背景:《蚀》系列的意识形态批判与矛盾的文坛处境;世界经济危机;中国现实;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争

预期:(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政治主题)白色都市与赤色农村的交响曲,揭示中国社会走向:民族资产阶级的垮台

3:《子夜》的成功左翼文坛与自由主义作家的赞美;读者反应;高额的稿费版税

4:《子夜》的文本裂隙/缝隙

裂隙:①“完美艺术世界”的破绽,超出作者预期和掌控的文本裂隙反而使文本更富于文化内涵和审美张力②结构:“农村革命运动”线索的游离③情节的不真实:王妈事件/瞿秋白的建议④意识形态的暧昧:对吴荪浦的由衷赞美

裂隙之因:①矛盾创作《子夜》的心理背景,有意识的政治功利心理→政治主题:改变文坛的处境,显示革命立场②无意思的补偿心理→童年创伤/卢鉴泉③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感性的冲突造成了文本裂隙5:吴荪浦形象(典型的塑造/屠维岳的作用)

①从性格魅力上看,是一个有胆识,有魄力,有雄才大略和骑士精神的铁腕人物

②从命运上看,虽理想远大,奋斗不息,最终却失败了,他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硬汉型英雄

③阶级印记与民族国家印记:既有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又有中国人最普遍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6:《子夜》的文本分析

①独具特色的现代都市小说—以都市阶级斗争为主要描写对象

②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左翼批判立场

③典型人物塑造:资产阶级英雄,都市知识分子,现代都市女性

④文类特征:写实与浪漫,颓废并存

⑤现代性艺术手法:心理描写与象征的成功运用,林佩瑶,吴老太爷

⑥小说的结构:史诗风范。宏伟开阔的网状结构纳尽了3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重大社会政治事件,各种社会场景,各个阶层的人物。精雕细刻地展现人物精神世界及伦理观念的变迁:吴老太爷,冯氏父女,惠芳

⑦不足:结构的不完整;某些情节描写不够真实;工人,革命者形象有些概念化

四:《腐蚀》1941年5月香港《大众生活》赵慧明的原型

五:《霜叶红似二月花》

1:内容与艺术:写辛亥至五四前夕江南小镇的社会生活,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新兴资本家和豪绅地主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以及他们与农民的尖锐矛盾,场面宏大,情节复杂,语言典雅,富有民族风格,精美的残简;阶级冲突/经济,文化,精神上的新旧冲突;结构,人物,语言,叙述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红楼神韵)—“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民族形成”问题讨论

2:人物形象

张恂如,钱良材,黄和光/张婉卿,许静英

张婉卿形象,人物原型(矛盾母亲)儒道墨三家互补的理想人格模式,体现了矛盾审美理想中对真善美的极致崇尚——这可以视作矛盾对其前期理想思维模式的反驳

第二节:老舍

老舍之死,老舍一生最具思想文化价值,最具历史反思意义的事件,是他的自杀。

巴金“老舍的死让经历了文革并活了下来的文人觉得忏愧”

老舍之死为现代知识分子唱出了一曲正义的绝响,让我们反思的是文革,中国乃至世界与人类的生存(疯狂,理性,正气,尊严)

一:老舍小说的主要特色

1:老舍通过对北京市民形象的传神塑造来实现他对北京文化(官本位思想,面子,礼仪,等级,排场,享乐主义)与民族劣根性(懒散,中庸,世故,圆滑)的反思和批判

《赵子曰》:官本位思想《老张的哲学》:小市民市侩哲学《二马》:官本位思想,名士做派《离婚》:平庸

2:以地道的北京方言表现北京的地方特色,风俗人情和市民文化心理,这使老舍的小说有鲜明的”京味”;取材的地域文化特色;北京市民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纯正的北京方言,平易,亲切,新鲜活泼,在表现北京的风俗人情方面极为生动

3:幽默味

幽默是智慧的体现/以幽默著称的现代作家:鲁迅的犀利泼辣;梁实秋名士般的从容典雅;钱钟书学者式的睿智机趣;老舍的幽默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平实观察和传神表现,市民立场和人道情怀决定其幽默的特征是温和的讽刺,谑而不虐

二:《骆驼祥子》

1:祥子的悲剧人生

创作起源:听了一车夫三起三落的故事

祥子悲剧人生的三个阶段

①精进向上:为理想而奋斗

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事业理想:买车,拉自己的车;婚姻理想:到乡下去娶个年轻力壮,吃的苦,能说能做的姑娘,一清二白的姑娘;顺手牵羊捡骆驼是人性弱点的最初呈现。

②不甘失败:祥子三起三落的买车经历和对虎妞强加于他的性纠缠的反抗,挣扎;事业与婚姻两条线索同时发展:买车被抢——(诱惑)——有钱被抢——(骗婚)——买车卖车——(葬妻);既充满向上的执拗精神,又有一丝现实难以抗拒,理想难以实现的悲观丧气;一夜情,婚姻以及虎妞难产时的心理,是其人性恶的发展

③自甘堕落:人性的沦丧。

人性的堕落:苟且,逃避,怨毒,沉沦,麻木,出卖人命;祥子悲剧的深刻性不仅在于人生的无出路,更在于美好的人生被毁灭。内容概括:小说以祥子事业,婚姻的失败和人性的堕落,揭示了个人奋斗者的无望与黑暗社会对美好人性的吞噬

2:祥子的形象特征

①祥子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的奋斗者,由要强到堕落,其人生悲剧与人性悲剧,呈现了底层个人主义者无望的人生;与吴荪浦的比较

②祥子悲剧的根源;社会现实环境:下层社会的生活艰难;个人生活遭遇:不幸,虎妞;思想局限与性格弱点,强烈的封建农民意识和小市民心理的混杂;自暴自弃(狭隘眼光,男权思想,性禁忌者,小市民占便宜心理)

③祥子悲剧的意义:社会批判/人性批判

3:虎妞形象

①虎妞的粗野凶悍,精明能干,敢做敢为,是广大胆大泼辣,个性分明的原生态女性;年龄:三十七八岁。雄化特征:虎头虎脑,什么都和男人一样

②违背传统的女性审美标准的虎妞,其实就是个被妖魔化的女性;男性的女性想象:天使与恶魔;“丑,老,厉害,不要脸”从外貌,年龄,能力,道德方面呈现了祥子/作家的男权立场和男性审美/欲望眼光

抗拒虎妞的祥子为何会爱上小福子?“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节俭”;皮肉生涯的被迫:风险与牺牲;

义士救风尘的传统和男性的英雄期许

③虎妞又是女权主义倡导者眼中的英雄。其魅力在于她没有被男权社会的规范与道德驯化;两性关系上的主导者,泼辣大胆的欲望主义者,其性爱深刻突破了文明,伦理的束缚,把女性在男权压抑下不能表露的欲望淋漓尽致的宣泄出来;这种形象较为少见,很受女权主义的推崇

④虎妞也颇多人性缺陷,如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小市民市侩习气及扭曲变态的性心理。

虎妞对祥子是否是爱情?因缺陷,虎妞形象更显真实生动,也才能从传统女性形象中脱“颖”而出

⑤虎妞的悲剧不在于他的死,而在于爱情和婚姻的不幸;对爱情与幸福的正常欲望长期被压抑;一个无人关心的剩女;他导演的婚姻带来的并非幸福

4:如何理解《骆驼祥子》的悲剧?

①悲剧的层次:人生悲剧;人性悲剧;命运悲剧

②悲剧原因:外在环境,现实社会的逼迫

自身人格缺陷:自身限制,自我放弃(祥子);欲望的极端与自私(虎妞)

③悲剧的意义:老舍通过祥子的悲剧把社会批判提升到了更为深刻的人性与文化反思;人对于苦难究竟能承受多少?当人面临不幸,怨天尤人时,是否更该审视自己?代表现代性的都市文明是否只能扼杀来自乡野的健康人性

5:为什么《骆驼祥子》被公认为是老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①体现了老舍小说的基本特色:北京市民文化心理的劣根性,京味,幽默

②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

③强大的悲剧感染力量

三:《四世同堂》《微神》《月牙儿》

1:《四世同堂》:文化意向,时间,空间①以“小羊圈胡同”祈家四代人为中心,表现北京市民8年抗战中的艰苦生活与心灵挣扎,既是沦陷区人民的生存史,也是民族奋起的启示录②反思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既批判传统文化中消极的一面,也颂扬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钱默吟形象地揭示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国家存亡之际的蜕变和更新。

2:《微神》《月牙儿》①以抒情笔法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②《微神》:唯一的爱情小说,意向与梦幻的结合,第一人称回忆性叙述,使小说具有极强的抒情色彩,充满了对青春爱情的怀念与感伤③《月牙儿》女性叙述视角,“月牙”意象的成功运用,造成小说凄切哀婉的格调与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第三节:巴金

巴金简介:人生道路;无政府主义,笔名的来历;1929年《灭亡》:杜大心,无政府主义者,刺杀,我写的是感情,不是生活。

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寒夜》

一:《激流三部曲》

2“激流”的寓意

“生活的激流”是腐朽之流与叛逆之流的混合,至死的封建统治疯狂的吞噬着年轻的生命,青年一代开始了觉醒,挣扎与反叛,因此,“家”在小说中并非代表温馨和睦,而是亲人间的勾心斗角,相互钳制,是埋葬青春,理想,生命的坟墓。

3:《激流》的价值

集中表现五四时代思潮激荡下封建大家庭的生活史与兴衰史,有“史诗”特征。“春秋”在中国史学中的特定含义。

家族史小说《激流》的继承与创新①对《红楼梦》的借鉴:情节,结构,人物。②民主思想:以对封建专制的激情,控诉发扬着新文学的启蒙传统。③写作倾向:主观抒情的现实主义。④小说基调:既有痛彻人心的悲剧感染力量,又有着昂扬的反封建思想

二:《家》

1:《家》的内容

写觉新与梅表嫂,李瑞珏,觉民与琴表嫂,觉慧与鸣凤等青年的爱情遭遇及不同的人生选择。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典型。

2:《家》中的人物典型

高老太爷——封建家长觉慧形象——叛逆者觉新形象——牺牲者

三位悲剧女性——牺牲者

高老太爷:封建专制,礼教制度的罪恶代表,被控诉的对象(家长权威,专制代表,悲剧制造者,封建秩序的维护者,幻灭者,造成三类人物,牺牲者,继承者,叛逆者)

觉慧形象:

①觉慧是巴金人格和情绪的化身,寄托着作者对青春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的信念,是小说中最能打动青年,激励青年的形象。

②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觉慧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的典型,他的反叛与出走,体现了五四新潮的威力和新一代青年的成长。

③觉慧又是一个幼稚而单纯的叛逆者,他既有热情,叛逆追求的精神,又有难免的局限(封建意识的残留),觉慧对鸣凤的爱情更多出自民主观念上的理性,有同情与施舍的成分,在反封建的表象之下,有更多的封建性因素

④觉慧的爱情选择摆脱了门当户对的概念,但观念的残留,造成其民族思想的不彻底。

鸣凤与琴表姐,鸣凤死后,觉慧并没有深刻反思,而是拿事业理想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⑤觉慧思想的复杂性还体现字他对高家,高老太爷的态度上:对高老太爷的温情,出走时的留恋;既展现了其人性温情的一面,也展露了他同旧社会,旧家庭之间无法抹去的牵连;这种描写符合真实及人物的性格逻辑。

⑥觉慧在作品中的意义:以燃烧的青春激情揭示了反封建主题,表明反叛,出走是个性解放的第一步;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也是高家反封建激流的源头和源动力;暗示了启蒙者的局限和封建思想文化的历史惰性。

觉新形象:①最具个性,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也是作家同情与批判的对象

②觉新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悲剧命运又不敢反抗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觉新悲剧命运的原因:A长房长孙的封建伦理角色和残酷的封建专制,是造成觉新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B 善良本分,正直忠厚,妥协懦弱,委曲求全的性格是其悲观命运的主观原因。

觉新形象的悲剧内涵:A 其悲剧不仅在于命运的捉弄,更在于他明明觉醒却不敢反抗,委曲求全的性格B 作者对觉新既同情又批判:既以觉新的悲剧控诉封建家庭的罪恶,有批判觉新身上苟且,懦弱的国民性。三位悲剧女性:鸣凤(晴雯);梅表姐(黛玉);瑞珏(宝钗,少了心机,多了温厚)

新女性:琴(探春)

3:《家》的艺术成就

1:中外文学借鉴《红楼梦》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

2: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3:抒情性的现实主义

4:风格描写与道德隐喻

三:《寒夜》

内容:大时代中小知识分子的家庭悲剧

大时代背景:抗战胜利前后

1:汪文宣的悲剧:①汪文宣有正直,善良,任劳任怨的优秀品格,但却性格懦弱,优柔寡断,汪文宣的性格(暗含悲剧性,形成根源:自身气质,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父亲早逝)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价值观,家庭责任感,和懦弱性格,让汪文宣无法调和婆媳矛盾,只能在焦虑中痛苦,恐惧。对于母亲的服从,孝顺,对于母亲权威的反抗(私自结婚),“私奔/出走”,不同命名的意义。③汪文宣在传统与现

代之间充满矛盾:他对妻子的爱敌不过母亲的权威,体现为他潜意识层面对妻子的判断和期许,显意识中妻子的形象:天使,“我不配她”,潜意识:梦(丑化妻子);传统观念与男权倾向,两人眼中的“张太太”;经济困窘加剧掌控生活的无力感和有男权印记的男性自尊,让他无法忍受妻子养家的局面,又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他的孝顺也并不彻底(自作主张的婚姻,汪文宣为何不顺从他的母亲,和曾树生分手?A爱他B 深沉原因:在汪母的家长权威面前,曾树生代表着自我,民主,独立,个人价值,也正是汪文宣向往却无力前行的方向,他努力留住曾树生,正曲折的表达了对那已内化为自我人格的伦理道德的反抗。④除了封建文化道德批判外,汪文宣的悲剧更具现实批判意义,汪文宣/觉新A乱世中小人物的生存悲剧,他的死首先来自于社会,物质方面的原因,精神和家庭方面的原因虽然致命,却是由前者决定的。B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胜利的反讽,其他小人物的悲剧都指向对旧时代旧社会的批判。

2:曾树生形象

如何评价曾树生的离家出走?

①曾树生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下新女性的代表,呈现了作家对女性解放之路的探寻与思考;从家庭伦理道德上来看,曾树生有薄情勇义,自私虚荣之嫌,但是,是无爱无望的家庭逼走了他,而非她抛弃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如果不走,曾树生的遭遇?与其同归于尽,不如救出自我,小说多次写到曾树生内心的犹豫,挣扎甚至自我谴责,目的是什么?曾树生出走的意义:(与子君对比)她更进一步,经济独立,从夫家再次出走;从追求独立人格和自我精神方面来看,曾树生的出走值得肯定,体现了传承于五四的个性主义精神特质,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和现实批判力量。

②曾树生的困境:A敢于追求自由与欲望,又难以摆脱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内心的犹豫,挣扎;曾树生的“长信”B物质满足却精神空虚,陷入痛苦与迷惘。结尾的开放性或否定性?“我会有时间来决定的”“夜的确太冷了”。C“寒夜/寻找”的结尾,说明自我独立的曾树生,精神,情感的无所皈依,也暗示了女性解放的前途迷茫。

3:汪母形象。封建意识与寡母情结的结合,造成了汪母的刻薄与顽固;汪母形象的两面性;婆媳矛盾;家长权威;俄狄浦斯情结

4:《寒夜》的文本层次及“寒夜”的隐喻

文本层次:表层(社会批判);深层(文化反思,;伦理批判,女性命运)

“寒夜”的隐喻:黑暗罪恶的社会环境,对人生,命运的悲观体验,营造悲剧氛围,“寒夜/寻找”的结构主题,暗示前途迷茫。

四:《家》与《寒夜》比较分析

1:思想内涵:以相似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共同的主题

相似的人物形象:封建专制形象,叛逆者形象,牺牲者形象

共同主题:控诉批判封建礼教制度,赞美叛逆者

思想内蕴方面的不同:“家”与“社会”寓意不同,《家》中的“家”是牢笼,坟墓,“社会”则代表着新的生活与理想,《寒夜》中,“家”虽不和谐,但相对黑暗动荡的社会却是心灵的归宿,小说除了传统的观念批判,还有深刻的社会批判,觉慧出走给人希望,曾树生出走却陷入痛苦与迷惘。个性解放/女性解放。2:艺术上的区别:叙述感情由热到冷,激情叙事/冷静叙事。刻画重点由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

第四节:沈从文

一:沈从文的人生传奇:民族身份;小说学历《从文自传》1931;小说名家;大学讲师;爱情佳话;服饰研究;文学史遭遇。

二:“乡下人”的身份定位

沈从文一生都自命危“乡下人”。“乡下人”的自我定位,表征着沈从文的经验背景,文化立场和审美倾向。以”乡下人“的眼光,在都市与乡村的比照中建构自己的审美天地:表现湘西的常与变,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以湘西人的淳朴健全人性批判都市文明的病态,借湘西的历史与命运探索民族国家的未来,是沈从文的审美理想和创作追求。

三:沈从文的小说世界

1: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20年代—从自述传到贩卖乡土神话。30年代—建构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边城》。40年代—自觉的小说文体实验,表现人性的神性《看虹录》

2:湘西系列

表现湘西的常与变,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尤其是湘西人“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成”湘西层面的作品包含四个层面:历史,现实,理想,未来。

①历史层面:以浪漫的手法呈现神话传说中的原始湘西,从古老的历史中寻找理想的人生形成,讴歌浪漫野性的原始生命形态《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神巫之爱》《月下小景》

②现实层面:生动再现湘西的民风民俗与风土人情,以湘西人的古朴和谐,乐知天命的图景,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自足自在的湘西世界,《梅子》《萧萧》《丈夫》《湘行散记》

③理想层面:造“希腊小庙”,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

④未来层面:展现湘西完美人生形式在时代大力挤压下行将没落的悲剧命运《长河》《湘西》

3:都市系列:以自然人性的道德尺度批判都市上流社会的道德堕落与人性扭曲,从“阉寺性”的角度反思中国文化生命力的萎缩,是沈从文这类小说最显著的特征。

都市未来小说包括两类①直接表现都市人的病态与阉寺性。《绅士的太太》写上流社会的无聊糜烂生活;《八骏图》嘲讽高级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如蕤》写都市女性的爱情追求与幻灭。②以他者眼光呈现不合人性的现代都市生活,《灯》写湘西人在都市

4:《八骏图》

“八骏”周穆王的八匹骏马

①物理学教授甲:香艳诗,半裸美女画;生物学教授乙:谈女人,蚌壳;哲学教授丙:朋友的故事,爱神/侄女杨秀清;史汉专家教授丁:爱女人,不结婚;六朝文学史专家戊:结婚一年离婚,女人/牵制;经济学者教授庚:正常谈恋爱;历史学家教授辛:“疯子”;已—?

②故事:都市智者的情欲与病态

③思想内涵:揭示都市“阉寺性”现象。通过八位生命力退化,性意识严重扭曲,表面道貌岸然,内心龌龊不堪的教授形象,从人性的欠缺,人性的冲突入手,揭示都市文明的病态,都市智者不敢直面生命欲望,用文明的“绳索”捆绑,压抑自己以至于变态,反而跃入更加不文明之中。

乡下人能返璞归真,求得人性和谐。

④都市“阉寺性”。是沈从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最有力的批判,沈从文把人的性爱态度作为衡量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的标志,肯定自然,健康,和谐的生命状态,反对生命被文明,道德残害而产生的破迫争于被阉寺性的寺宦心态与观念。

⑤艺术分析:A 包蕴丰富的结构与主题:达士的过去与现在;人物的剖示与被剖示(言语行的背离)B 复调式的叙述/新颖的讲故事手法:贯穿始终的劝止叙述;达士及未婚妻的信(第一人称限制叙述);达士的日记(第三人称限制叙述);各教授与达士的对话(第一人称限制叙述)C 反讽与批判:标题的反讽(“八骏图”);立文的反讽(《离婚》《若墨医生》);情节设置的反讽(达士由“医生”而“病人”)D意象丰富:情感与记忆的抒情性细腻表现;各种颜色:蓝色,黄色,红色,紫色;大海:奔放,诱惑,神秘,恐惧;眼睛:拒绝,诱惑。

四:《边城》

1:《边城》桃花源般的田园牧歌世界与完美人生形式。“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撑起了一个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具体表现,如何建构,用意寓意)

①具体表现:A 人性美——诗性人格:翠翠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光辉。

B人情美——诗性社会:老船工的古朴厚道;天保的豁达大度,摊送的用情专一;船总的豪爽慷慨,杨马兵的热忱质朴;以上人物从不同方面展现了理想人生形式的内涵,建构了和谐的湘西社会。

C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美——诗性乡土

D融为一体,浑然交融的美——桃花源

“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空气里。”古久醇厚的湘西风情既是健全人生形式得以寄托的背景,又是

这一理想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景达到了浑然交融的极致。

②田园牧歌世界与完美人生形式是如何实现的?“希腊小庙”是如何构建的?

写实。

虚构与想象:在京城写《边城》的特殊时空框架,回忆性的视角,(择优性),对比的立场(都市与乡村)。《边城》的桃花源世界是一种理想化的虚构与想象,是一种虚幻的乌托邦。

③田园牧歌世界/完美人生形式的用意:重新燃起年轻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我们实在需要一种爱与美的新的宗教,来扇起年轻一辈做人的热忱,激发其生命的抽象搜寻,国家民族的重造。

用意:美育代替宗教思想

蔡元培:“用美育来救治德育上的弊病”;冰心,王统照等作家对“爱与美”的表现。朱光潜《谈美》: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沈从文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这条口号加上附款:也要代替政治,代替战争,凌驾一切。

④田园牧歌世界与完美人生形式的寓意

《边城》虚构的田园牧歌世界与完美人生形式,既展现了沈从文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情怀,也寓言式的表达了沈从文重铸国民灵魂的理想,以完美人生形式照亮我们民族过去的伟大处与现在的堕落处,来唤醒民众,实现民族国家的重造。

有人指责《边城》太过于理想化,是虚幻的桃花源。

沈从文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朱光潜:《边城》表现出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一股沉忧隐痛

《边城》蕴藏的热情:爱与美的宗教,民族国家的重造。

隐伏的悲痛是什么?为何是“隐伏”?<边城》的完美人生形式是否真的完美?

沈从文时代的真实湘西。

《边城》的文本裂隙

A牧歌中的不和谐因素,湘西社会也有暴力和矛盾,恐惧与残酷,古朴的爱情走向悲剧,蕴含着无奈的命运的感伤。暴力与矛盾,恐惧与残酷:翠翠父母的悲剧承载着汉族与苗族的矛盾;爷爷在船总面前自卑,人物之间的难以沟通,翠翠莫名的忧愁,对未来的恐惧(爷爷死了怎么办?);纯洁爱情与世俗婚姻的对立,渡船与碾坊的对立,车路与马路的对立;中寨人的谎言,妓女的父亲被杀了十七刀,买卖女人.

B无奈的命运感伤:沈从文承认《边城》是一个悲剧,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祖父:”我有什么卓见可言?这是天意。”船总;“伯伯,一切是天,算了吧。”

沈从文把悲剧归因于人事无法左右的的天意,从而使小说蕴涵着无奈的命运感伤,小说的主题也在母女相似的悲剧中得延展,最终容纳了爱情与死亡,现在与过去,恒久与变动,人为与天意等诸多主题。

③建构与消解:完美人生形式与不和谐因素相互消解,形成了极大的张力,赋予了湘西世界厚重的历史感和命运感。

爷爷死了,船不见了,白塔倒了,喻示着一个田园牧歌神话的终结(隐伏的悲痛)

牧歌与挽歌:建构与消解最终让牧歌变成挽歌;结尾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边城》为大时代大力挤压下行将失落的美好人性唱出了一曲沉痛的挽歌,但它并不指向虚无,塔的重建,翠翠继承祖父事业表达了作者重塑理想湘西,重铸国民灵魂的渴望(蕴藏的热情)

文本裂隙与《边城》的内蕴:《边城》以构建与消解,牧歌与挽歌的共存,表现清新朴实文字背后隐藏的热情与隐伏的悲痛,表达作者对湘西现实与命运的思考及重铸国民灵魂的现实关怀。

沈从文以民族寓言的方式呈现对湘西/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关注与思考。

④《边城》的艺术:结构散文化,叙事简洁流畅,心理描写细腻抒情;丰富的想象:船,塔,虎耳草,大暴雨;语言简单淳朴,明净优美,富地方特色;意境古朴淡远,宁静和谐。

第五节:30年代其它小说创作

一:左翼作家

Ⅰ丁玲:“昔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1:女性书写系列:女性的欲望,挣扎与困境。

《梦珂》写一个孤独忧郁的女青年在世俗诱惑中的徘徊与挣扎,真挚细腻。

《莎菲女士的日记》对女性性苦闷的暴露表现,大胆的叛逆精神和自觉的女性意识

《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对体制及体制下女性命运的反思

《我在霞村的时候》贞贞英雄与道德败坏女性身体在民族国家伦理与个人道德伦理之间的价值悖谬。2:响应左翼文学主流话语的小说系列

知识分子题材:《韦护》“革命+恋爱”;工农斗争题材:《田家冲》《水》;土改题材《太阳照在桑乾河上》Ⅱ张天翼

《华威先生》

人物与主题:以华威到处开会演说的忙碌片段,刻画其装腔作势的派头与赚取权力的狂热,塑造了庸碌无为的抗战文化官僚形象;揭露了抗战阵营内部的阴暗面;引发”歌颂与暴露“的论争。

艺术:简洁精巧的人物刻画:以动作,语言塑造人物,以片段的场景俭省的表现主题;客观的叙述与冷静的讽刺:“我”叙述者/旁观者;实录“我”的所见所闻而不加评论,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戏剧性

Ⅲ沙汀,艾芜

沙汀:1932年出版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长篇《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短篇《在其香居茶馆里》;对四川乡镇生活与习气的生动呈现

艾芜: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主要反映滇缅边地人民的苦难生活及自发的反抗斗争;传奇性故事,性格特异的人物,和绮丽的边地风光,使作品充满抒情气息和浪漫情调

Ⅳ东北作家群:指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一批流亡关内,活跃于30,40年代文坛的东北青年作家。代表人物: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白朗,罗峰,李辉英,罗宾基。作品侧重表现东北人民的精神痼疾,亡国之痛和反抗精神,有浓郁的关东气息,爱国情绪和游子思乡情怀,风格豪迈粗犷。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萧红

萧红的文学史标签:左翼作家,抗战文学作家,女性主义,诗化小说

《生死场》的两种解读

1:写哈尔滨近郊农民们麻木混沌的生活,以及他们的觉醒,投身抗战的过程,通过农民们日常生活中动物般的生与死及困难当头时自觉抗战的生与死的对比,生动展现沦陷区人民的痛苦与反抗。“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

2:《生死场》在对时间,历史,生存,死亡的审视中,表达了作者超越主流意识形态模式的历史与人生洞察,在国民性批判的同时,更有对女性生存与命运的深入表现与惊人思考,呈现出较为自觉的女性意识思想内蕴:

1:群体生命目的匮乏与强大的群体繁衍能力的对立“蚊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人与动物生殖时的对照描写,揭示人的生育与猪狗生殖的“同质性”——非人性和动物性

2:死亡的普遍性和对死亡的麻木态度

3:生与死的循环,时间的不确定:意味着社会生活和和历史发展的滞重与不变,意味着乡土社会生存状态的永久性循环与重复

4:生死循环中女性的灾难与悲剧命运,生育工具,人的地位被漠视。

《呼兰河传》

内容与意蕴

1:内容:呼兰河人的日常生活,风俗及故事

2:呼兰河人不知反抗也不思改变的愚昧麻木

3:深层意蕴:以人对环境令人可怕的依附与臣服,呈现人与历史的惰性,揭示强大愚蛮的历史文化背景/

集体无意识,如何同化/异化与扼杀人性

萧红小说的艺术

1:陌生化的语言:以新奇自然的语言描写景物,“越轨的笔致”使小说语言新鲜自然,稚拙淳朴

2:自传式叙事:自传式的怀旧笔调和第一人称限制性叙述;儿童视角,以纯真无邪映衬成人世界

3:散文化的结构:突破传统的线性时间叙事和因果关系叙事,侧重于场景和片断的细腻描写;悲凉,无望,寂寞的人生感叹作为潜隐的情绪,在开放的结构中赋予小说内在线索

4:粗犷而又诗化的风格:场景(人物生存状态);语言,结构,情调(童真/女性);后花园的抒情描写(纯真童年与慈祥祖父)

二:大河小说与李劼人

大河小说是近代法国小说家的重要体式,其特征是以多卷体连续性系列性长篇小说形式表现时代社会生活的全貌

1935年—1937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问世,填补我国大河小说的空白,开拓了长篇小说的新局面

《死水微澜》

人物与故事:邓幺姑,蔡兴顺,罗歪嘴,顾天成;成都近郊天回镇的民风民情;袍哥与教民两股势力的斗争消长;表现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一谭死水的现实如何兴起了微微波澜。

小说在时代风云,地方风俗和人物命运的紧密结合方面,极为成功。

前半部分写邓幺姑罗歪嘴的爱情:道德批判悬置:客观描写两人爱情的合理性和疯狂性,表现时代和文化的真实氛围;邓幺姑不惜名声地追求本能的物质的享受,既是其生命本能和不羁个性道德呈现,也是传统伦理道德开始解体的表征。

后半部分写罗歪嘴与顾天成的斗争及邓幺姑的选择:邓幺姑嫁给顾天成,呈现了其敢做敢为与不甘失掉浮华世界的复杂心理;邓幺姑的自作主张的人生明显不同于五四以来的有关乡村女子的文学书写;邓幺姑形象有“包法利夫人”的影子。

三:新感觉派小说

1:发展历史:指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1928年——1935年)活跃于上海文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2:代表作家:刘呐欧,施蛰存,穆时英,黑婴,禾金,徐霞村等

受西方现代派文学/日本新感觉派影响,作品有鲜明的先锋特征

3:新感觉派小说的特征:①题材:表现大都市的日常生活和世态人情,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

②表现方法: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主观感觉的外化,复合,意识流,蒙太奇等被广泛运用。③人物刻画:注重用精神分析学说开掘人物瞬间体验,潜意思和变态心理。④颓废色彩

4:施蛰存(1905——2003), 受弗洛伊德及奥地利心理分析小说作家施尼志勒影响,运用精神分析学说来创作心理分析小说

代表作:短篇集《梅雨之夕》《将军底头》《善女人行品》

名篇:《梅雨之夕》《石秀》《鸠摩罗什》

施蛰存的小说做到了现代派技巧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融汇,因而更富审美内涵。

5:刘呐鸥(1905——1940):《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白金的女体塑像》,新感觉派“圣手”“鬼才”

《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的典范之作

小说没有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以感觉主义,印象主义和意识流的方法对都市夜生活场景作蒙太奇式的剪辑,切换,租接,以片段的方式展现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风景。

各种互不关联的场面的组接,上层与下层,豪华与寒碜,骄奢淫逸与生活艰难,庄严肃穆与浮华喧嚣——全景式地展现了30年代上海都市夜生活的浮华糜烂,突出了“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这一主题

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主观感觉的外化,复合,有色彩的象征,动态的结构,时空交错,意识流,镜头式场

景描绘,充满速度和曲折度的话语节奏,蒙太奇。

30年代小说整理

30年代小说 一,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到30年代,进入成熟、繁荣的时期,究其原因: (见朱栋霖本p159) 二,30年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的标志(或30年代小说创作的成就)(一共6条,见笔记本整理) 三,小说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1 “左联”准备期 (1)普罗文学(小说)——见笔记本整理 主要是太阳社成员,以蒋光慈为代表。其他成员:洪灵菲,楼建南,戴平万,孟超,钱杏邨等。还有后期创造社成员郑伯奇,华汉(阳翰笙)等。 注:太阳社(用文学为革命呐喊)——思想大于艺术,公式化、概念化通病。粗暴的革命画面,“革命加恋爱”的流行主题。 普罗文学(小说)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这一转变时期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 ①蒋光慈 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对重大事件的及时反映,昂扬的激情与艺术追求。但早期作品形象流于浮面。《少年漂泊者》以少年的流浪历程,展现五四到五卅的社会矛盾和斗争。《短裤党》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人。《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分化。 《丽莎的哀怨》纠正简单化描写的尝试,写出人物思想性格复杂性。《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革命现实主义对“革命浪漫蒂克”一次攻克。以客观写实反映早期农民武装运动的风暴,对概念化的有力校正。 ②洪灵菲 凄婉与刚烈、感伤主义与英雄主义统一。后转向工农题材。 《流亡》知识分子型革命者在革命流亡中的困顿、爱情与不屈。自叙传色彩。 ③华汉 《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从政治观念生发故事。1932重版时五个序言对“革命的浪漫蒂克”进行了历史批判性总结。 (2)柔石/胡也频(二者转变都在后期) 同样是文学革命→革命文学转变中的初期无产阶级文学家(这一点与普罗小说家相同),与左联作家群具有相同的创作倾向。 ①柔石 早期写青年婚恋题材,后期表现知识者的追求、开掘下层人民的命运。《二月》

模拟试题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模拟试题一: 一、填充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这段话出自小说鲁迅的小说《伤逝》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出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3.20年代反映教育界与小市民灰色生活的最主要的小说家是钱钟书《围城》。 4,1931至1932年,左翼文坛从苏联“拉普”理论家那里接受了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以政治代替艺术,进一步助长了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 5.文学批评家刘西渭在30年代出版的著名批评论文集是《咀华集》。6.40年代中后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发生过一场关于文艺创作中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重要论争。 7.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以此提倡富于艺术性的叙事、抒情散文。 8.巴金在抗战时期创作的以旧家庭没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春》、《秋》之外,还有《家》。 9.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中最引入注目的是对湘西地区人情风俗的精细描写。 10。《腐蚀》是茅盾在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部日记体小说。

二、选择题(下列各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正确一项后的括号内打上“√”,其余括号内不要填任何符号。每题4分,共8分) 1.“左联”的刊物是:b.《北斗》 2.鲁迅后期杂文集包括: c.《花边文学》、《准风月谈》、《伪自由书》( ); 三、搭配题(从下列每题的a、b、c、d中选择正确的搭配分别填人所属括号内。每题4分,共12分) 1.人物形象与所属作品搭配: ①单四嫂子(明天);②杜大心(灭亡);③梅行素(虹);④孙柔嘉(围城) 2。作品与作者搭配: ①蒋光赤(《丽莎的哀怨》);②洪深(《青龙潭》);③废名《桃园》; ④吴组湘(《樊家铺》) 3.作家与所属文学社团搭配: ①冯至(浅草社);②成仿吾(创造社);③洪灵菲(太阳社);④冯雪蜂(湖畔诗社) 四、名词简释(各用五十个字左右加以简明扼要的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革命浪漫谛克: 2.“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

20年代散文流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20年代散文流派 篇一:20年代散文整理 20年代散文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主要是杂文创作)—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化传统”。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作家群: 他们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对于文化痼疾,社会时弊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如: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1927年《野草》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到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在周作人麾下聚集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以后发展到《骆驼草》《水星》《论语》等) (二)语丝文体(语丝派) 语丝社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的,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这一群体不同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但其影响却能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社团相提并论,而且这个刊物坚持的时间很长。《语丝》周刊从24年11月17日创刊,到1930年3月10日停刊,是极少数长寿刊物之 一。它先后由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柔石、李小峰任主编,长期撰稿人主要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川岛、章依萍、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另外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如郁达夫、朱自清、胡适、徐志摩、沈从文等也经常在《语丝》上发表作品。从成员的构成看,语丝同仁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和艺术主张方面都不很一致,但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很相近,即提倡自由 思想和独立意识,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语丝作家群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展开积极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迂腐的封建礼教和落后的思想意识、僵化的传统观念、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和虚伪的文风进行了猛烈的抨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资料

填空 1.沈从文的散文提出了两种历史:统治阶级的书面历史和人民的无言历史。 2.张资平的作品《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他被鲁迅冠以“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 3.李健吾的《终条山的传说》被鲁迅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4.穆时英:人称“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他的作品有《南北集》、《公墓》、《上海的独步舞》、《黑牡丹》等。 5.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 6.中国诗歌会是现代史是上第一个有组织、有明确理论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 7.被称为“苦吟诗人”的是臧克家。 8.后期新月派主要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 9.后期新月派的诗人从事诗的形式试验———“商籁体”。 10.汉园三诗人是: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11.鲁迅杂文被称之为“杂感”或“短评”。 12.林语堂:代表“论语派”,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灵性的创作;娓语式笔调是其小品文的主要范式。 13.“开明”同人以叙事散文为主。 14.夏衍的《包身工》是30年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15.《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日出》实现了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揭露。 16.田汉的话剧代表作是《回春之曲》。 17.真正把象征体小说写成杰作的是冯至的诗体小说《伍子胥》,历史题材的诗化叙事体。 18.五大剧社是:南国社、复旦剧社、上海戏剧协社、辛酉剧社、摩登剧社。 19.最好的讽刺长篇小说是师陀的《结婚》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 20.张爱玲成名作《倾城之恋》,代表作《金锁记》。 21.路翎的代表作《饥饿的郭素娥》和《财主底儿女们》。 22.苏青:并无通俗小说的笔法,只是用平实的写实体,以一个女性的大胆笔触描写男女情事,仿佛使有了“言情”内质。在雅俗共赏这一点上与张爱玲有些共性,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 23.徐訏:孤岛作家,1943年是“徐訏年”,因中篇小说《鬼恋》成名,长篇《风萧萧》。 24.孤岛时期的秦瘦鸥的《秋海棠》在这一时期的言情小说中创下畅销书最新记录。 25.1938年张天翼在《文艺阵地》发表讽刺名作《华威先生》, 26.萧红的讽刺长篇《马伯乐》。 27.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利用了“新感觉体?. 28.赖和“以民众为对象”被称为“台湾的鲁迅”,“台湾新文学之父”。他的《丰作》和大陆的矛盾的《春蚕》不谋而合。 29.杨逵从历史变革层面谛视无产者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中篇小说《送扳夫》。 30.吴浊流: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具有社会史性质的审美概括。代表作《先生妈》和《波茨坦科长》。 31.乡土作家吕赫若,作品《牛车》。 32.汪曾祺是沈从文传人,表现出京派回忆型小说的不绝如缕的传统。代表作《复仇》、《老鲁》。 33.沙汀:讽刺作品《在其香居茶馆里》和《淘金记》 34.艾青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35.解放区通俗文学的两大潮流:一是仿民间通俗文学;二是化民间通俗文学。 选择题 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C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9年 2.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D ) A.新青年社 B.新月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3.中国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于( D )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B.“五卅”运动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北伐大革命失败之后 4.田间的《赶车传》是( B ) A.长篇小说 B.长篇叙事诗 C.多幕话剧 D.传记散文 5.40年代“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是( D ) A.路翎 B.张爱玲 C.苏青 D.徐干 6.在左联和“第三种人”的论争中,批评左联某些领导否认“第三种人”和“第三种文学”存在的错误的是( B ) A.刘少奇 B.张闻天 C.瞿秋白 D.鲁迅 7.在抗战时期的民族形式论争中,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发表独特见解的是( D ) A.郭沫若 B.茅盾 C.葛一虹 D.胡风 8.对鲁迅早期思想发生重要影响的是( B ) A.阶级论 B.个性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主主义 9.现代最早对小说结构形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被茅盾称为“创造新形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试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点整理 一、填空题二、选择题 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在同年二月号《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 3、周作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表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4、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5、鲁迅(中国的民族魂)的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6、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 7、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 8、王统照的代表作:《沉思》、《微笑》,突出“爱”与“美”的观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 9、庐隐的代表作: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中篇《海滨故人》。 10、冯文炳,笔名废名,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 11、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代表作:《命命鸟》、《春桃》、《缀网劳蛛》、《商人妇》。 12、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第一本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13、郭沫若早在现代戏剧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抗战时期,创作了《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等历史剧。 14、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合集《湖畔》,同年出版汪静之个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四人合称“湖畔诗人”。 15、1923年,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宗白华的《流云小诗》。 16、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鲁迅把冯至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

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 一、散文创作的丰收期 1.二十年代的散文: 现代散文的产生——散文文体的自觉——杂文、美文的成熟 2.三十年代的散文: 杂文繁荣——抒情散文艺术创新——报告文学兴起 二、杂文 (一)现代杂文的演变轨迹 1.“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杂文兴起 2.二十年代:杂文已臻成熟;大革命失败后,一度趋于沉寂 3.三十年代:杂文繁荣鼎盛,进入高潮期 (二)三十年代的杂文成就 1.繁荣的杂文园地:刊物多——作者多——作品多 2.杂文的“鲁迅风”:以鲁迅为典范的杂文创作潮流 A 鲁迅后期杂文 B 瞿秋白、茅盾等的杂文创作 C 师承鲁迅杂文的新秀创作:徐懋庸、唐弢、柯灵、巴人、聂绀弩等。 3.杂文理论贡献: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三)杂文新秀 1.徐懋庸(1910——1977),原名徐茂荣,浙江上虞人。作家,翻译家。杂文集:《不惊人集》、《打杂集》、《街头文谈》 2.唐弢(1913 —— 1992),浙江镇海人。作家,评论家。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投影集》《短长书》 三、小品文 (一)“小品文的危机”

1.“论语派”:30 年代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是林语堂,成员有陶亢德、潘光旦等。得名于1932年创办的《论语》半月刊,后又办《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文字,主张“性灵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2.左翼作家对“论语派”的批评A.对“论语派”的自由主义立场和态度的批评 B.反对一味追求“纯文学”倾向,提倡战斗的小品文 (二)林语堂 1.“幽默大师”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福建龙溪人。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1年到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1923年参加“语丝社”。1932年创办《论语》杂志,致力于“幽默文学”的倡导,被称为“幽默大师”。 2.自由主义的小品文作家 A.针砭时弊,抨击反动统治的黑暗腐败:《祝土匪》《讨狗檄文》《论政治病》《谈言论自由》《奉旨不哭不笑》等 B.进行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半部韩非治天下》《脸与法治》等C.对马克思主义和左翼文学的不满:《马克思风》《今文八弊》等 3.林语堂对中国现代散文的贡献 A.倡导“幽默文学”:拓宽现代散文的表现领域 B.创造了“闲谈体”散文:笔调自由,形式多样,庄谐并重 C.融合了中西方散文小品艺术:“幽默”、“闲适”、“性灵”三位一体 四、抒情散文 (一)现代“美文”的新拓展 1.独立的“艺术制作” A.自觉的文体意识:新近作家对抒情散文的“独立的创作” B.独立的文体形式——“何其芳体” 2.注重个人心灵的抒写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考研真题解析-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考研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 1.《原野》[首都师范大学2015、2012年研] 答:《原野》是曹禺于1937年创作的三幕剧,是曹禺惟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原野》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尽地主焦阎王压迫的农民的挣扎和反抗。仇虎受了旧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认为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非理性的复仇观念,使他的复仇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作品渲染仇虎内心的恐惧与谴责,多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2.《在酒楼上》[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在酒楼上》是鲁迅写于1924年2月16日的一部短篇小说,载同年《小说月报》15卷5号。小说塑造辛亥革命时期一个敢作敢为的有志青年吕纬甫,十年后却由于理想的破灭,对前途的绝望而变为一个穷愁潦倒、麻木颓唐的老夫子,整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陷入顾影自怜的泥淖不能自拔。作品通过吕纬甫的悲剧,针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动摇性和软弱性,折射出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的时代氛围。小说重叠使用三个“第一人称”(“我”、吕纬甫和老发奶奶),把不同时空的生活场景连缀起来,以浓厚的抒情笔调描写环境和人物;结尾则采用象征,因而情韵丰富。 3.《空山灵雨》[首都师范大学2015、2013年研] 答:《空山灵雨》是许地山惟一的一本散文集,也是“现代小品文的最初成册的书”。“空

山灵雨”恰当地概括了许地山的写作风格——质朴、清丽,又充满哲学和宗教的气息。“空”与“灵”的韵味境界,是《空山灵雨》在艺术上的独特造诣,其中不少作品都带着若隐若现、迷离惝恍的朦胧,洒脱超逸的语言蕴含着颇费咀嚼的玄理思辨,文章巧设比喻、隐喻,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构思,具有小说化的倾向,别有一番艺术魅力。 4.左联[北京大学2015年研;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一个革命文学团体,简称“左联”。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的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最初成员有五十余人。左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译介和宣传无产阶级文艺思想,同“民族主义文艺”和各种错误文艺思潮作坚决斗争;积极提倡革命文艺创作和文艺大众化,开展工农兵通讯员运动,努力培养新作家,壮大革命文艺队伍。1936年初,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左联存在一些不足如其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严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5.《围城》[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研] 答:《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作品围绕方鸿渐留学归国后在上海及内地的所见所闻及其与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复杂感情纠葛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婚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作品撩开爱情、亲情及家庭关系的帷幕,来洞穿受到封建传统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夹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刻画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30年代的中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 回顾30年代的中国文学,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绚烂的一笔。在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方面,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这是30年代最引人瞩目的作家团体。因为直至1936年“左联”解散,期间6年的时间里,他们“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他们“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他们讨论大众语和文字阿拉丁化”;他们还引入“社会主义现实”的口号。以左联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思潮风靡中国。他们与“新月派”争论文学的阶级性,与“京派作家”争论文学是否应与时代政治保持距离?“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之间相互对峙又相互渗透,使30年代的文学创作形成不同的文学景观,又存在某些共同趋向,形成了一种时代文学的特征。小说方面,左联和左翼小说家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茅盾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它的社会剖析小说“从典型环境来介绍并塑造典型人物”使他的作品极具成就。《蚀》三部曲、《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等等都将人物特有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剖析了社会现实的黑暗。蒋光慈是“左联”准备时期小说的代表人物。柔石的《二月》表现出对中国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善写女性并始终保持女性立场的丁玲也有很大的文学贡献,她的《在黑暗》《自杀日记》及为她带来更大名气的《沙菲女士的日记》无疑都是经典之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转向农村题材的又一作品,也依旧带着丁玲的特色。张天翼是“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华威先生》《包氏父子》等一批小说是他讽刺艺术的形成。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成绩不可小视。萧红又是一位创造力丰富的女性奇才。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带有强烈的情感,描述在东北这一片白山黑水沃土中人民仍旧挣扎在命运的枷锁中。还有很多优秀的左翼小说家如沙汀、吴组湘、叶紫、艾芜,端木蕻良等也都在30年代左翼阵营中贡献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京派”小说中的代表人物首推沈从文。他用他的小说散文建造出一个“湘西世界”,他是“京派”最高成就的体现者,他将他的美学观带到他的作品里,写出人性、写出湘西的风土人情及湘西儿女的情感历程。《边城》、《三三》《长河》《龙朱》,无不刻画出宁静安逸的水乡生活和善良、正直、质朴的人们。《八骏图》《贵生》《顾问官》也大胆地揭示了人的丑恶与虚伪。叶圣陶的《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王统照的《山雨》展现出京派作家坚持自己的“人生派”立场和现实主义风格。而废名的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突出了“京派”作家除了显现乡村文学和统一审美感情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萧乾是个后起之秀,他的《蚕》《梦之谷》和以童年视角写下的《篱下》都包含健朗,充满生气及热烈的感伤。海派小说家又被誉为新感觉派。刘呐鸥的小说集《都市风景线》、被人称为“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海派重要人物施蛰存的短篇《上元灯》《将军底头》《石秀》和具有心理分析特色的《魔道》等都是30年代海派作家“轻文学”“都市”的力献。30年代形成了一个中国现代新诗歌的时代,相当于左翼诗歌团体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以其中殷夫和蒲风相当有代表性。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及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相互竞争的局面。作为中国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在同一时期也成就了他的散文建树。那种带有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和犀利,“反常规”的杂文,无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30年代的散文中,包含有闲适、自在的幽默小品文(林语堂),也有《山水游记》《钓台的春昼》等真切灵活的文字(郁达夫),还有独特现实艺术散文的《画梦录》(何其芳)。在戏曲方面,30年代出现了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一位大师级剧作家:曹禺。他的《雷雨》《日出》《原野》在群众心中扎根也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同时,夏衍也是一位优秀剧作家,他的《赛金花》曾轰动一时,《上海屋檐下》则展现了夏衍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李健吾也是这一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不同于曹禺和夏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多幕剧《这不过是春天》是其代表作。此外,《梁允达》《以身作则》《一个女人和一条狗》等戏剧作品表现出李健吾从现实中取材但分析人物行动,对戏剧艺术的探索精神。 在这三十年的现代文学中,我独独青睐诗歌,而在现代诗歌的创作中,我又偏偏喜爱30

大一下现代文学30年代小说

第六章:30年代小说(矛盾老舍巴金沈从文其他) 第一节:矛盾 一:文学道路和人生道路 1:文学批评家沈雁冰 2:小说家矛盾—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 贡献:提供了现代都市长篇小说的范本,提供了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两种人物典型 3:文学史意义:驾驭长篇的能力,塑造典型的才情,宏大豪迈的叙事,精雕细刻的工夫,批评视角的敏锐值得称道 社会剖析小说 概念由北大教授严家炎于1982年提出,指以矛盾为代表,包括吴组湘,沙汀,艾芜,王仁叔,叶紫等在内的一群作家的创作,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试图将科学的社会理想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是创作达到从本质上揭示生活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发展走向的目的。 特点:一般从社会政治经济分析入手,用阶级斗争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以阶级斗争为表现重心,以理性分析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注重典型人物的塑造。 都受到影响 二:《蚀》三部曲 1:内容表现大革命运动前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深刻揭示了革命阵营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2:《幻灭》静女士慧女士 描写了不谙世事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知识女性静的性格悲剧—叙述者及文学史对静女士都持批判态度 静女士并非文学史或权威叙事者所谓的弱势女性,而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行动能力的现代新女性,静对学潮,革命的冷眼旁观与疏离态度及对革命的幻灭感受,呈现了矛盾对革命的理性反思与批判 3:《动摇》 摇摆不定的革命者方罗兰;魅力四射,现代开放的新女性孙舞阳;投机革命的反动分子胡国光(这一形象开启了左翼文学塑造反面人物的模式—凶残,贪婪,狡诈,道德败坏) 4:《追求》 描写大革命失败后一群青年知识分子苦闷颓废的生活状态,他们不甘寂寞,但所有的追求都以幻灭告终,小说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心理状态 张曼青:政治/教育/婚姻朱近如;王仲昭:报纸革命/陆俊卿;章秋柳:成立社团/以爱情与身体点燃他人;史循:嫉妒颓废/追求自杀 5:《蚀》三部曲的评价 艺术上比较粗糙 情趣上也不够平衡(身体叙事,男性欲望眼光,热衷于情色描写)但近年来却好评渐增,其值得肯定之处有 ①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的塑造,静女士,孙舞阳,章秋柳等呈现了革命队伍中的时代新女性;形象特征:性感,开放,追求刺激,崇尚享乐,有着强悍泼辣的生命力和反封建的叛逆性 ②反思革命的激情与理性,小说以真挚饱满的激情,融入矛盾自身的经验,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角度反映大革命运动及其存在的问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清醒的批判精神 ③思想与艺术都超过了蒋光慈等人的“革命+恋爱”小说 “革命+恋爱”小说:左翼作家创作的表现革命者的革命与恋爱故事的小说,是30年代小说的重要现象。代表作家:蒋光慈《丽莎的哀怨》《冲出云围的月亮》《野怨》丁玲《韦护》洪灵菲《流亡》三部曲华汉(阳翰生)《地泉》 特点:革命与恋爱是最重要的叙述元素,革命的浪漫蒂克,概念化,模式化(公式主义的结构+脸谱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默认分类 2008-09-06 15:14 阅读667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一鲁迅主要著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6 《热风》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坟》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而已集》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南腔北调集》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三闲集》 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二心集》 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 《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 《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上篇 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狂人日记》 (一) 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视角 1、题材: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 2、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药》华家的精神愚昧。《故乡》闰土的心灵麻木。《祝福》祥林嫂的恐惧。 《明天》单四嫂子的孤独空虚。《在酒楼上》吕纬甫像苍蝇飞回原地的颓唐消沉。 《孤独者》魏连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看似胜利实则失败的“复仇”。《伤逝》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在爱情失去附丽后回到旧家庭中。——对灵魂的拷问,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名词解释 1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 《新青年》杂志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年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1918年1月号起,《新青年》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 3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发展,新文化运动借北大学术的自由空气推波助澜,导致了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文学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发生。(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推动了一场旨在反对文言,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这场革命的先驱者一身二任,同时又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文学革命自然纳入新文化运动轨道,成为新文化运动最坚实有力的组成部分,表现出浓厚的思想启蒙功利色彩。 4 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刘等人的响应,钱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文字进化角度说明白话文取替文言文势在必行,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刘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意见,但在思想禁锢的“无声的中国”一时未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发难者们甚至有些寂寞,于是钱和刘在《新青年》发表了“双簧信”,即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5 《学衡》派 以1922年9月在南京创刊的大型学术性杂志《学衡》而得名。其同仁梅光迪,胡先马肃,吴宓曾留学美国,寝馈西洋文学,受当时带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他们试图以学理立言,在中外文化比较中坚持一个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着手整理研究和维持传统文化,对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某些偏激弊病不无中肯批评,但保守立场使他们看不清历史变革趋势,梅写有《评提倡新文化者》,吴《论新文化运动》,胡《评“尝试集”》,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学转型的突变形式。鲁迅发表《估学衡》以揭破此派“学贯中西”姿态下的窘迫,此外,许多拥护者写文迎击批驳“学衡派”的保守立场。 6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圣陶等12人,后发展为170多人。他们将沈雁冰接编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200多种,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

第一节:老舍创作道路: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猫城记》、《离婚》 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 “京味”,语言传神,极富表现力。 一、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派市民: 《二马》老马 《牛天赐》牛老四 《离婚》张大哥 《四世同堂》祁老人 2、新派市民(洋派青年) (1)西崽:蓝小山《老张的哲学》丁约翰《四世同堂》 (2)纨绔子弟:《离婚》张天真 《四世同堂》祁瑞丰、冠招弟 3、底层市民 《月牙儿》母女《骆驼祥子》祥子 4、理想市民(侠客兼实干家) 《老张的哲学》赵四 《赵子曰》赵景纯 《二马》李子荣 《离婚》丁二爷 《四世同堂》天佑太太、韵梅、钱默吟 “京味”与幽默 2、揭示北京文化心理结构 “官样”文化特征: “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 1、受狄更斯等英国文学的影响; 2、打上“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 三、老舍的语言艺术 ①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 ②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语文学性统一起来。 第二节《骆驼祥子》 1、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一、强者沉沦的悲剧: 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二、悲剧原因: ①客观: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 车场主女儿虎妞的诱骗 ②主观: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

第一节巴金创作道路 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他的 前期共12部中长篇小说,60多部短篇小说 ⒈前期题材: (1)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如长篇《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 (2)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如《家》。 ⒉巴金前期小说代表作: ①处女作:《灭亡》,是立志献身的年轻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灵表白。 主人公杜大心,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富有正义感和献身精神,又狂热而脆弱,加上错误理论的引导,在狂热、盲目、幼稚的斗争中无谓地牺牲了自己。 ②《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③《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第二节《激流三部曲》 “激流”的含义: 1919年至1924年,中国正处与一个风起云涌的历史转折时期。作品反映在这一历史激流中,一方面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垂死的封建统治 ⑴高老太爷 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⑵觉慧 封建专制的叛逆者,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对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 ⑶觉新 ◆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性格:委曲求全、懦弱顺从 有责任感,忍辱负重 ◆是新旧交替时代的承载者 ⑷其他人物形象: 鸣凤:纯洁刚烈 梅芬:温顺驯良 瑞珏:善良厚道 冯乐山:荒淫残忍 四老爷:狡猾贪婪 五老爷:腐化堕落 四太太(王氏):阴险奸诈 (二)《家》的艺术结构 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三)《家》的艺术风格——青春型 真诚热烈的青春之歌。 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 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 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内心。 第三节 《憩园》: 旧主人:杨梦痴(杨老三),儿子杨小寒 新主人:姚国栋,儿子小虎 第四节《寒夜》 《寒夜》的艺术风格——深沉 题材:小人小事 基调:悲哀、忧郁 主题:探讨人性、揭示人生世相

30年代的散文状况(一)

30年代的散文状况(一) 30年代的散文状况(一) 三十年代,民族的自尊、血性在越来越具体的描绘中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趋向。只有用大爱拥抱全人类的人,才能在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存在,彰显文化的价值。鲁迅、刘半农、朱自清、冰心等面对时代与社会的茫然、苦难,已不写或很少写散文诗。散文诗作为20年代的宠儿,在瓦解分化中沉淀成更加规范的散文诗,或分化出散文、杂文、议论文。如鲁迅著名的杂文,朱自清、矛盾、冰心等人的散文。 现代散文诗与散文的苍茫精神 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不可避免在人文科学界、学术知识界打上烙印。散文诗在动荡挤压中,成为标志民主、自由、平等的课题。很多作家在叙事、议论、抒情中“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可见:“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散文诗也不能脱离现实,偏安一隅。 冰心的《寄小读者》、《往事》等,充满着人文的关爱,同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文笔婉约、清新、率真,与鲁迅作品风格形成鲜明对照。而他们的情感、思想、目标,都是一致的,在散文诗的基础上,依赖自己的独特体会,以及生活、艺术阅历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 30年代,如历史长卷中的一个折子,对于志存高远的中国作家,在思想、文学领域、艺术风格方面,都在不断实践中创新、

完善。散文诗在这个时期少了,却更加成熟了。由此完善、发展的现代散文等,由形而下的物质层面,上升到形而上的哲思层面。文以载道,鲁迅杂文的洗礼,让我们在深邃的历史中,看到所有封闭的思维,都可以面向世界打开。这是历史的广阔,也是艺术的广阔。是作家面对风云变迁的时代,以刀笔抒发壮怀激烈的情感,站在历史高度调整自己,使文学作品融入时代。在与现实相通中,建立一种诗意的情感,把血性与温情统一起来。 现代散文诗与散文的互生 一、意象、意境之间的互通 “意”即作者的主观情感,“象”即寓意的艺术形象,“境”是二者融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们的范围是不同的。但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只有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在读者心中形成想象的画面——意境。散文诗与散文的不同在于,散文诗没有完整的叙述或线索,具有弹跳、波动、动荡性,而散文反之。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存在互生的关系。如何其芳的《黄昏》,题目本身意象暗示,这是一篇孤独、落寞、惆怅的写意。 马蹄声被演绎成小花,是作者借助外来的美好,抒发自己的渴望。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自然成文。运用了象征等手法,把“小山巅的亭子”比喻为希望,却又在忧郁中徘徊不前。表现出文人在历史的坐标上,历史流程中内心的丰富与现实的矛盾性。这种立体的描述,注重生命感悟、人生哲思,是对生命底蕴的情感化和境界化的思考。这种靠向散文的叙述,在意境中潜意识的流动,引发了散文等文体的出现。那个“小山巅亭子”的叙述,从中可以读出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在回忆中用象征的方法,朝向内心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30年代新诗

三十年代新诗 表现出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关注现实。二是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 一、关注现实。 三十年代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主要有这样几部分: 1.左翼诗人。进步的或左翼的诗歌在社会政治的重压下曲折成长和发展,是30年代新诗的重要现象。他们主要是左联的殷夫,左联发起的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 (1)1932年9月,由左联诗歌组发起成立于上海,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等。(2)1932年2月创办《新诗歌》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 (3)该会在北平、广州、青岛、天津、湖州等地成立分会,会员有200人之众。 (4)1937年4月,为适应抗战需要,中国诗人协会成立,中国诗歌会中的诗人大多参加这一组织,中国诗歌会解散。 (5)中国诗歌会影响较大的诗人主要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王亚平等。 2.与中国诗歌会同时出现的诗人:主要是艾青、田间、臧克家。 艾青:早期诗集:《大堰河》影响巨大。 田间:受马雅夫斯基影响,出版诗集有:《未明集》、《中国牧歌》、叙事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臧克家:1932年开始在《新月》月刊上发表新诗,出版诗集有:《烙印》(1933)、《罪恶的黑手》(1934)、《自己的写照》(1934)、《运河》(1934)等。其诗富有乡土气息,被称为“泥土诗人”。 二、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 与现实主义诗歌形成对照的是,一批诗人执着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并追求诗歌艺术的美。这主要由两大部分诗人构成:一是新月后期诗人群;二是现代派诗人群。 1.新月后期诗人群: 1931年1月,徐志摩主编的《诗刊》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月派诗人进入后期发展阶段。其诗人主要有:孙大雨、叶公超、梁宗岱、卞之琳、陈梦家、邵洵美、林徽音等。 关于新月社、新月诗派、《新月》杂志、 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成员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主要是英美留学生。成立之初两年内没有专门刊物,主要以《现代评论》、《晨报》副刊等为活动园地。1926年借《晨报》副刊创办《诗隽》和《剧刊》,提倡新诗格律化,肯定传统戏曲艺术的合理性。1927年,新月社的活动中心移往上海。 新月诗派:中国现代新诗重要流派之一,形成于1926年春夏之际,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新月诗派”主要以《晨报》副刊的《诗隽》为活动园地。1925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1926年与闻一多创办《诗隽》,新月诗派形成。前期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对新诗发展有重要贡献。其成员除徐志摩、闻一多外,还有朱湘、饶孟侃、刘梦苇、孙大雨等。 后期新月诗派主要是以1928年春创办的《新月》月刊和1931年1月创办的《诗刊》(季刊)为园地。后期新月与政治保持明确距离,提倡健康、尊严与人性,艺术受欧美格律诗广泛影响。后期诗人除徐志摩、孙大雨等人外,还有邵洵美、陈梦家、林徽音、卞之琳等。 1931年底因徐志摩遇难,《诗刊》停刊,不久,《新月》终刊,新月诗派衰落。 2.现代派诗人群 1.1932年5月,施蜇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所刊诗歌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被称为“现代派”。 2.现代派诗人主要有:戴望舒(主将)、施蜇存、南星、金克木、何其芳等,他们以刊物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诗人群。 3.现代派诗人的代表诗集有:《望舒诗稿》(戴望舒,1937)、《鱼目集》(卞之琳,1935)、《汉园集》(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三人合集,有汉园三诗人之称,1936)、《预言》(何其芳1945)等。4.抗战爆发后,现代派诗人群急剧分化,现代派诗潮走向衰微,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40年代“九叶诗人”继承和发展。 5.现代派诗人的艺术来源:从外国艺术来看,主要受T。S。艾略特的影响,从中国来看,主要继承和发展晚唐五代李商隐、温庭筠等诗人的传统。 6.艺术手法:反对直抒胸臆,主要运用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 戴望舒、卞之琳的诗。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特征: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虚”些。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3、三美------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4、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他们坚持思想革命,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的“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5、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其创作主张:“单讲外表的结果只是无意义乃至无意识的形式主义”,“一首诗的字句是身体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仍然采用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其重点的转移是明显的。这同时就意味着对闻一多所坚持的“格律是艺术的必须的条件”的立场的一种松动。要回到内心世界,回到诗的艺术世界中,强调抒情诗的创造。 6、新感觉派------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是第二代海派,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登场,清楚地表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已然越过了初期,进而问鼎于独立的地位。对于海派自身来说,由于它与世界新潮文学携手,同步发展,也就终于冲出了旧文学、旧小说的藩篱,让市民文学越过仅仅是通俗文学的界线,攀上某种先锋文学的位置。代表作家:刘呐鸥、施蛰存。 7、京派小说------30年代京派文人活跃在《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这些重要的北方文学报刊上,形成有别于左翼,又与海派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