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问北极海冰 知华北冷暖

问北极海冰 知华北冷暖

问北极海冰 知华北冷暖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B.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 C.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干旱现象D.全球变暖使得高纬度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2.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是() A.北半球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减少B.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减少C.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D.大部分热带沙漠将会消失 3.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甲烷B.氟氯烃C.二氧化碳D.氮氧化物 4.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将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B.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害虫袭击的能力提高D.植物的生产率会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5.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正确的是() A.海平面的上升B.臭氧大量减少 C.燃烧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氧化氮所致D.森林被砍伐 7.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是() ①海面上升②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变干③腐蚀建筑物④皮肤癌发病率上升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8.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②积极开发氟利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③对煤炭中疏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6.读“世界各大洲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1)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十国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___。 (3)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 法国仅为英国的52.5%、为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说明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极海冰减少对北极生物的影响

北极海冰减少对北极生物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了北极熊生存困境,然而情况远比这更为糟糕。据报道,17种在极地生活的动物和北极熊一样面临灭绝的危险。 海冰的融化造成了这种危险,而海冰融化速度远超预期。北冰洋海冰从20世纪初开始融化,并在过去30年中加速,其融化速度至少是过去几千年中所没有的。根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公布的数据,过去20年间,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已从3米减至1.5米。 2009年的一份名为《极地海冰的消失》的报告也指出,2007年海冰总量比1979年至2000年这20年间海冰总量平均数少了100万平方英里。综合这一报告和其他数据,科学家预测,2030年的夏天,北极将没有夏季海冰的存在。除了海冰,北极冰川的流失速度也同样令人触目惊心。科学家发现格陵兰许多巨大的冰川正在加速运动,其携带入海的冰量比5年前多了2倍。美国冰雪数据中心的海冰研究专家马克·斯莱兹表示:“海冰覆盖面积正在呈螺旋状下滑,一旦越过临界点便无可挽回。很可能我们在有生之年便会看到一个彻底无冰的北极夏天了。” 造成北极夏季冰面持续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融冰季节延长,冬季海冰减少,整体冰层变薄等等。这些原因彼此之间也在相互促进。 在海冰逐渐消融的同时,北极海洋表面温度还处于持续升高之中。北冰洋是全球气候系统运转的巨大冷源之一,海冰和冰川都是地球的凉爽剂,它们能在春季反射80%的阳光,在夏季反射40%至50%的阳光。而在冬季,海洋的冰面在温暖的海水和寒冷的空气之间又充当了保护膜作用。如果没有大量极地冰块来反射阳光,地球变暖的速度将会像飙车一般。“正如多国科学家所预言的那样,全球变暖正在使北冰洋海冰以令人震惊的速度融化。反过来,北极海冰减少也必将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忧心忡忡地说。 海冰面积的持续显著缩小、融冰时段和时长增加、陆地淡水输入增加,使北极海洋环流结构和布局发生了变动,由此导致北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一系

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

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 [摘要] 全球变暖使北极在资源、交通、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这一地区的法律地位和相关制度却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而为有关国家争夺的加剧埋下了隐患。俄罗斯等国对于200 海里以外大陆架的主张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应尽快在联合国主持下,就缔结一份全面的《北极条约》进行谈判,冻结或者取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外大陆架规定在北极海域的适用,确立各国管辖范围之外的北极海域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法律地位,明确北极科考、环保、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并冻结该地区的军事化使用。 [关键词] 北极;国际法;北极条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007 年8 月2 日,俄罗斯“和平1 号”深海潜水器在4261 米深的北冰洋底罗蒙诺索夫海岭插上俄罗斯国旗,此后,国际社会对北极的关注不断升温。其实,“冰冷”的北极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热点并非偶然。简言之,该地区资源、交通、军事等方面重要性的不断凸显和法律地位上若干不确定性的持续存在, 使其早已成为有关国家明争暗斗的对象。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际关系的种种迹象尤其表明, 北极问题已经来到一个不同前途命运何去何从的抉择关口:它既可能随着有关国家争夺的加剧,成为国际冲突新的“火药桶”,也可能通过合理协调国家间利益, 成为国际合作和造福人类的典范。 北极问题背后,既有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外交因素,也涉及很多鲜明和独特的国际法问题。长期以来, 学界对于北极问题的讨论, 主要是着眼于国际关系和双(多) 边外交对该问题的缘起和影响加以分析,

而对其中的主要国际法问题却涉猎不多,如:北极地区目前在国际法上处于何种地位? 有关国家关于北极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主张在国际法上是否具有合法性,对北极法律地位有何影响? 等等。本文的目的, 首先在于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回答, 探索如何运用国际法妥善解决北极地位问题, 即是否可能通过某种国际法机制的设计和适用, 在国家间弥合分歧、促成合作。由此出发, 本文还试图就国际法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提出一些作者的思考。 一、北极地区地理概况及其法律地位 北极地区是指以北极点为中心、北极圈( 北纬66°33′) 以内的广阔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及岛屿、北极苔原带和泰加林带, 总面积为2100 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 25 。北极地区的陆地面积近800 万平方公里,有居民700 多万。〔1〕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 环境恶劣。北冰洋冰盖面积占总面积的2/ 3 左右, 其余海面上分布有自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不过,近年来,全球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的趋势在北极也得到了明显的反映。根据300 多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工作队对北极为期四年科学研究的结果,北极的气候正在迅速变暖, 过去20 多年中其速度差不多是世界上其他区域的两倍, 出现了冰川和海冰大面积融化、永冻层解冻、雪季缩短的现象。据预测,北极的夏季海冰至少有一半会在本世纪末溶化,到2100 年该区域的气温将上升4 ℃- 7 ℃。〔2〕在此背景下,北极地区的经济、交通和战略意义正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知。 首先,北极是地球上极少数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之一, 蕴藏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文章摘要:季风是广大地区范围内近地面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明显改变的风。它在东亚及南亚地区最为盛行.并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季风气候.这两种季风各具特点,也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不妨加以对比一下,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共1页) 文章关键词:季风气候风向东亚形成南亚对比地区中学地理教学学生理解 文章快照:、西伯制亚 低压,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产生了太平洋向亚欧大陆运莉的气流,在摩擦、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了东亚地区的夏季风。2、南亚季且的形成既与海陆之间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又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南亚地区1O月到坎年5月盛行的东北季风与东亚季风成目相同,印由亚欧太陆与太平洋之间热,性质差异形成的。6月至9月的西南季风则是由气压带风带移动所致,6到9月正是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地球上的气压带与风带向北移动。赤道以南的东南信凤带越过寿道,在地转偏向作用下向右俯转,形成了南亚地区的西南风,即西南季风。二、特点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在特点上有相似之赴.即东亚的r 土季风和南亚的东北季风都来自干亚醢_陆.既干又斗。东亚的夏季及南亚的西南季风又都来自海洋,所毗既温暖又湿润.不同的是前者来自干太平洋.而后者来源印度洋。三、分布比较东亚季风分布范围鞍广,包括中国、俄罗斯东都、蒙古、日本半岛及朝鲜半岛。南亚季风分布地区略小,包括南亚半岛、中南半岛及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地。四、对天气影响比较亚洲东部天气的变化与季风密切相关.井形成了一些寅害性的天气.如:冬季的寒潮、霜冻、大风等,夏季的洪涝灾害。南亚季风中的东北季风盛行对.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一般出现非常干旱的天气.致使河流中断,生活用水困难。西南季风的强弱、到来的早晚、持续时间长短也台使南亚出现旱涝灾害.如95年夏季孟加拉国遭受洪水灾害,造成众多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就是由于强动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潮湿空气降雨所致。五、比较后取得的教学效果1、避免学生产生同是季风成固相同的错误认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提出过这样相似的问题。2、当讲授南亚气候时.对东亚季风扣南亚季风进行全面的比较。一方面把新教材联系起来进一步系统化,有利于南亚季风这一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复习了旧知识东亚季风.起到对旧知识进一步巩固的作用。(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师范学校邮政编码:277300)种是类发晨切靳形成的有共同体质特点的人群。这些具有遗传性的悻质特点.包括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熹型、鼻型、胜型、血型、骨骷等。早在类发晨的韧期,其身体外表上的重大差别就巳形成.这种差尉是由于人粪吝集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相当J 罱离地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缘故。固此.地球上的类可分为三个主要种:自种、黄种、黑种三个人种。那幺,印度人属哪一种呢?关于这一问题.学生经常提出质疑。下面就从人类发展初期所形成的共同体质特点加以认识。首先.从身体外表特征看.印度凡肤色表现黝黑。从这一表象看.锟多认为印度是黑种人。拣而划分种的外表特征睬肤色、头发形状、面部荨特征外,还有其他许多主要依据,如骨髂。骨骼不同,种不同。以头颅骨为列.头颅骨周边近椭圆形的是白种;头颅骨周边呈三角彤的是黄种人;头颅骨周迫近似方形的为黑种。而印-18·●毛恒禄度的头颅骨罔边近似椭圆形。从这一主要区舟依据看,印度人肤色虽然表现黝黑.但不是黑种人,而是自种。其次.从印度原居地看.印度原是居住在里海和黑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约在距夸4O00多年前迁往夸日的印度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在北纬10。一30~之闻,地处热带.热带强烈的太阳辐射,使今天的印度皮肤变得黝黑。可见印度白种人的皮肤黝黑,是通过类迁秽后.在新的环境影响下表现出来的所以说争日印度太部分是白种.只有印度南部分布着少量黑种。可见.认识人种.既要看外表特征.更要看内在特证及原居地。不菲我们将告简单地从外表肤色说印度是黑种人。同样.非洲北部、亚洲西部的阿拉伯虽然肤色较黑,却都是自种。■{作者单位:甘肃省甘答一中74l加

全球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气候正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其主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境内蕴藏着各类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聚宝盆”。但这个“聚宝盆”长期被水资源短缺所困扰,生态和经济发展均受制约。 最新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青海省气候监测评估中心近日发布的《柴达木盆地候变化评估报告》中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升温和降水量的持续增加。 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柴达木盆地降水量也在持续增多。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从1998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大于青海省其他地区。卫星遥感表明,近年来柴达木盆地湖泊面积不断增大、水位明显上升,其中2008年哈拉湖面积比2005年增大7.38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偏高左右;降水还将继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相比将偏多5%-19%左右;柴达木等河流的径流量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将偏多10%左右。中国“聚宝盆”气候暖湿化的趋势还将在未来表现得更为明显。 气候变化规则将重塑全球产业结构 第一,能源消费成本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构成,进而影响全球产业的布局。不同产业的碳密度、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碳密度差异很大。比如,能源业的碳密度大约是服务业的10倍,发展中国家的碳密度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因此,减排所引发的能源成本提高,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国家的压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消费成本比价变化有可能会改变全球能源供求的格局。气候变化规则虽不能改变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生产成本比价,但可以改变两者间的消费成本比价。一旦确立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清洁能源的发展将不再受制于化石能源的价格波动,因为每个国家(企业)都将面临减排额度的制约。这样,化石能源的现行供求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第三,围绕减排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之一。国际气候变化规则既为减排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也将不可避免带来压力。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取决于碳密度的高低,企业盈利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取决于减排的能力大小,因而产业技术进步与碳密度会有越来越高的关联度。很多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由于其

北极海冰融化的原因是什么

北极海冰融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时候对于我来说北极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北极地区一年四季都很寒冷。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里面都是寒冰,所以在很冷的地方几乎都是冰冻,而近几年北极地区的海冰不断融化,那么大家知道北极海冰融化的原因是什么吗?今天就由的这虽未创下最低记录,但也已相去不远。2007年的417万平方公里的最低记录是受到当时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的天空以及从中纬度上来的暖流这种异常组合的影响的产物。而尽管并没有观测到如此不利的情况,今年海冰的极小值也仅仅比那年的记录大了4%。除此以外,较难测量的冰面厚度预计比首次有卫星观测记录的1979年降低了一半。现在,漂浮在北冰洋上面的冰块很可能是8000千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期结束后的那个极暖期以来最少的。数十年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北极海冰正在消亡一事。除了少数人以外,几乎所有气象学家都将其归咎于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全球变暖。然而海冰消失的速率使这些气象学家建立的气候模型陷入混乱。按照他们的预计,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持续增加,到本世纪末夏季的北极海冰将完全消失。但是相较之下,依现在的消融速率,这一情况将可能在2020年到2050年之间发生,其融化消失的原因主要如下: 1、是由于北极的空气正在以大气整体的两倍速度暖化。其中

部分根源已经被了解,但仍有一些未能解开。与强反射的冰雪表面相比,当其融化后露出结果造成了一个局部暖化加速的恶性循环,尽管这种反馈机制未能完全解释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今后对其他事物的研究可能会对解释海冰的快速消失带来帮助。 2、另一个原因是海冰自身的物理结构发生了改变。以前融化和冻结仅发生在冰块的边缘,但是它现在变得更薄,更易破裂,并且更倾向融化。但这只是名副其实的边际效应。要弥合模型与现实的差距,还需要其他原因。 3、最后一个候选者是所谓的“短期气候强迫物质”。即是大气污染物,尤其是臭氧和煤烟。尽管它们不能像二氧化碳那样在大气中停留,以至于需要不断补充以持续发挥作用。但是假如它们得到足够的补充,将对全球变暖带来不亚于二氧化碳的影响。

北极国家新北极政策的共同取向及对策思考

北极国家新北极政策的共同取向及对策思考 * 在地理学上,北极地区是指以地球北极点为中心的、包括整个北冰洋(含岛屿)及其周围的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北部边缘地区在内的广大区域,通常以北极圈(北纬66°33')作为北极地区同其它地区之间的分界。在北极圈内存在领土的国家被笼统地称为北极国家。 从2006年年末到2009年7月,丹麦、挪威、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欧盟等北极国家或国家集团陆续发布或更新其北极政策,掀起一波北极“政策浪潮”。北极国家(或集团)密集发布其北极政策具有什么样的背景?其北极政策包含何种共同取向?我国应该做出什么反应?这些问题值 得我们分析和思考。 一、北极国家新北极政策 的出台及其背景 随着北极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近几年来,一些北极国家(或集团)纷纷推出新的北极政策。2006年12月,挪威发布了《挪威政府的北极战略》。[1] 2009年3月,挪威政府又推出了该战略的后续政策,题为《北方地区新的建设领域——政府北极战略的下一步骤》。[2] 2008年5月,丹麦外交部和格陵兰地方自治政府发布联合报告,名为 [摘要] 北极变暖在给北极地区及其居民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又造成许多新的和未知的挑战,并引起国际政治的深刻变化,发展出新的和复杂的国际关系。北极国家纷纷出台新北极政策,其政策取向的共同出发点是资源利益、环境利益、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美国和俄罗斯等国还包含深远的安全利益的考虑。各国在加强竞争的同时,还提出了进行“国际治理”的主张,但范围通常局限于北极国家内,显示其国际合作的有限性和排他性。对此,中国应该尽快开展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评估,加大对北极地区科学研究和调查的力度,加强同北极国家以及北极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谋取并扩大在北极事务中的参与权。 [关键词] 北极国家;北极政策;取向;对策 [中图分类号] D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489(2011)03-0063-07 陆俊元 (江南社会学院 四系,江苏 苏州 215124)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1 No.3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1 年第 3 期* 本研究得到科技部项目“南极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断面综合科学考察与多边合作研究”(项目编号:2008DFA20420)资助,获得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项目“北极地缘政治与我国对策研究”(项目编号:NBQY200908)资助。

最新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备课素材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得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得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得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得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得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得平衡,而且威胁人类得生存。 1.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得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得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得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得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得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得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得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得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得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

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得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得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得“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得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得频率与强度增加。 4.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得上升,海洋中蒸发得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得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得二氧化碳,因而真正得罪魁祸首是海洋中得浮游生物群落。 5.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得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得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得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得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北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北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 1907年,加拿大最早提出用于解决北极领土主权的扇形原则,声称位于两条国界线之间直到北极点的一切土地应属于连接这些土地的国家,以此作为加拿大对北极地区主张领土主权的依据;1926年4月15日,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单方面宣称:凡位于苏联沿北冰洋海岸,北极和东经32。4ˊ35〞至西经168.49ˊ30〞之间的所有陆地和岛屿,无论是已经发现的或将来可能发现的,都是苏联领土。2007 年8 月2 日,俄罗斯“和平1 号”深海潜水器在4261 米深的北冰洋底罗蒙诺索夫海岭插上俄罗斯国旗,主张其对北冰洋的权利。俄罗斯的举动直接升温了本次北极争端,事发4天,美国即派“希利”号重型破冰船火速赶往北冰洋海域进行北极科考,随后,加拿大、挪威等国的科考队也先后奔赴北极,自此,国际社会引发的北极争夺战愈演愈烈。本文从北极热点出发,通过对比南北极的情况,分析北极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探讨北极的法律地位,寻求北极问题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北极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极条约解决途径 近年来,随着北极冰层逐渐融化,北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地缘战略地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以及巨大的经济和科研价值,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地区,并引发各国对北极资源的争夺。冰雪覆盖、人烟寥寥的北冰洋地区,注定了是一个难得清静的地方。 一、北极的范围、性质及其法律地位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海域,北冰洋沿岸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以及北冰洋中的许多岛屿。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北冰洋冰盖面积占总面积的2/3左后,其余海面上分布有自东向西漂流的冰山与浮冰。北极地区的大陆架上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沿岸地区及沿岸岛屿有煤、铁、磷酸盐、泥炭和有色金属,其海洋生物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白熊、海象、海豹、鲸、鲟等等,经济价值极其丰富。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发表报告称,在全世界尚未发现的矿藏量中,20%的石油和30%的天然气埋藏在北极圈。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生态部部长特鲁特涅夫估计,仅在俄罗斯所属北冰洋大陆架就蕴藏着大约1000亿吨的油气资源,可见其资源丰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逐渐融化,北极的地缘战略价值也日益凸显。专家预计,按照北极冰盖目前每10年5%的递减趋势,到了2040年“北极航线”即可全面通航。届时即可形成一个囊括俄罗斯、北美、欧洲和东亚的环北极经济圈,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面临重大挑战。 各国的北极科考行为,名义上是科学考察,实际上无非是把北极当做无主地,想通过先占原则宣示对北极的主权,那么,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定义一下北极地区的性质,而定义北极的性质前,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无主地的含义。无主地在传统的国际法上是指从未被占有或不属于任何国家占有的土地,或曾一度属于一个国家所有但后来又被改过抛弃的土地,或虽有土著部落居住,但还未形成“文明”国家的土地。1975年,国际法院在关于西撒哈拉问题的咨询意见中指出:“凡是在社会上和政治上有组织的部落或民族居住的土地,就不能认定为无主地。”北极地区通常指的是北极圈以北的区域,主要有陆地和水域组成,陆地包括格陵兰岛、新西伯利亚群岛等,水域主要包括北冰洋。按照国际法,北极地区的这些岛屿先后归属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等8个环北冰洋国家,因此北极的陆地部分显然已不再是无主地。而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地球上的四大洋均属公海,北冰洋自然不例外。由此可见,北极是向任何国家开放的,而非无主地,既然如此,各国的先占行为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得不说北极是联合国海洋法的一个缺陷,它没有像南极一样形成一个条约体系来系统地规定其法律地位,导致北极争端愈演愈烈。在北极海域的管辖权方面,北冰洋国家如美国、苏联都宣布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冰洋国家可依据占

东亚季风对我们的影响

东亚季风对我们的影响 一、季风的简介 1、季风的形成原因 地球由于冷热不均和自转,使得全球形成三圈环流,并产生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的公转,所有气压带和风带也会随着季节的移动而发生移动。假设地球表面上是均匀的话,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成带状分布。 但是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是海陆相间分布的。因此根据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因此陆地上形成了低气压,在北半球北纬30度附近形成一个低压中心,被称为印度低压。本来这个区域是由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但是由于印度低压的存在将这个高压带切断了,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凡是水平运动的物体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称为东南风。冬季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因此陆地上形成低气压,在北半球北纬60度附近形成一个高压中心,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本来这个区域是由副极地低气压控制的,由于蒙古高压的存在,使得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此时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西北风。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吹不同方向的风,称为季风。季风在全球都有分布,但是在东亚地区最为典型。因为东亚地区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所以冬夏季之间海陆热力性质相差很大。 2、东亚季风的特点 夏季吹东南风,风由海洋吹来,比较凉爽,比较能带来大量的降水我国位于东亚地区,是季风最典型的地区。冬季时吹西北风,风由大陆吹来,比较寒冷而且很干燥。 二、季风的影响 1、大尺度的影响——回归线上的绿洲 我国位于东亚地区,特别是我国重要的粮仓(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位于季风区。这块区域是由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在其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比较干燥,全球同纬度地区,大多形成沙漠,例如全球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但是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却是形成粮仓,就是在季风的影响下,夏季吹东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黄军,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近几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也随之产生了很多新的环境问题,影响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如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冻土融化、冰湖封冻期缩减、陆地面积减少、中高纬生长季节的延长、动植物生长范围向南北两极和高海拔地区延伸、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 关键词: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锐减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Ecosystem Huang Ju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bstract:The global climate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over the centuries, which features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ming triggers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decrease in bio-diversity, sea level rising, frozen earth melting, the period of freezing lake shortening, the shrinking of the land, growing time of the middle-high altitude prolonging, the scope of the animal and plant extending from the pole to high altitude, and the anthesis advancing. Therefore, the global warming has affected a variety of aspects of the bio-system. Key words:Global warming; green-house effect; eco-environment; loss of biodiversity 1 引言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专家预估: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我国气候的变暖趋势

东亚冬季风-暖池状况-ENSO 循环的关系

678 东亚冬季风-暖池状况-ENSO 循环的关系 李崇银 穆明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LASG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Email: lcy@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3986404.html,) 摘要 基于观测资料的分析和海-气耦合模式(CGCM)的数值模拟结果, 提出关于ENSO 发生机制的一个新观点:持续的强(弱)东亚冬季风将导致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持续的西(东)风异常;而异常的赤道西(东)风可使得已在暖池区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正(负)次表层海温距平(SOTA)向东传播; 沿温跃层东传的正(负)SOTA 将造成赤道东太平洋正(负)海表温度距平(SSTA)的出现和El Ni?o(La Ni?a)事件的发生.当ENSO 发生之后, El Ni?o(La Ni?a)事件的影响又将削弱(加强)东亚冬季风的活动.关键词 东亚东季风 西太平洋暖池 次表层海温 ENSO 循环 由于ENSO 总会在广大地区造成严重气候异常及灾害, 已引起全世界的极大注意, 并在已有的研究中将其视为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产物[1,2]. 关于ENSO 的产生机制, 尽管已先后提出了海洋张弛理论[3], 不稳定海洋波动理论[4 9], 但ENSO 的发生 原因仍未搞清楚. 我们的研究已经指出, 持续的强东亚冬季风对激发El Ni?o 起着重要作用[10,11]. 进一步的资料分析和GCM 数值模拟还表明, 强(弱)东亚冬季风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引起的赤道西风(东风)异常和强(弱)对流活动是激发产生El Ni?o(La Ni?a)的重要物理因子. 因为异常赤道西风(东风)将引起暖(冷)性海洋Kelvin 波, 而强(弱)对流活动将引起强(弱)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它们都对激发El Ni?o(La Ni?a)事件有重要作用[12,13]. 通过进一步资料分析研究, 本文提出一个有关ENSO 机制的新观念, 即东亚冬季风(EWM), 暖池状况(WPS)和ENSO 相互作用. 实际上也可以将EWM-WPS-ENSO 看成一个更大气候系统, 基于这个系统及其演变, 可以更好更深入地认识ENSO 的机制. 本文所用分析资料主要有NCEP 再分析资料, JEDAC(Joint Enviromental Data Analysis Center)资料和COADS 资料.1 异常东亚冬季风与ENSO 相互作用 ENSO 和东亚冬季风异常的关系早已在一系列研究中被指出, 它们的相互作用也是很清楚的[14]. 为进一步表明ENSO 与异常东亚冬季风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在这里给出对El Ni?o 和La Ni?a 事件分别进行的合成分析结果. 大家知道, 东亚冬季风的活动可以用东亚地区几种不同的气象要素变化来表示, 例如地 面气压 1990年)El Ni?o 的合成情况, 图 1(a) 3个月; 而在El Ni?o 事件爆发之前的冬半年, 东亚冬季风持 续偏强. 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持续的强冬季风通过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引起西风异常对El Ni?o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1998年和2005年是近一千年来温度最高的两年。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其中尤以1910~1945年和1979~2005年的升温最为明显。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很可能比近500年中任何一个50年时段的平均温度都高,并且可能至少在最近1300年中是最高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 1、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2、人口膨胀,超载超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

北极海冰变化及其影响

北极海冰变化及其影响 北极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驱动器之一。作为全球气候的冷源,北极的大气、海洋、海冰的运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和气侯变异,实现了与全球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北极海冰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冰的变化通过复杂的反馈过程对区域乃至更大尺度的天气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其变化是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有关专家基于现有卫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自1979年以来,北极海冰的范围呈现出持续减小的趋势,1979-2011年期间北极海冰9月份(北极海冰范围在一年中最小的月份)的范围正以每10年12%的速率消融。1997年以来,北极海冰年平均消融速率达到了每10年减少60万平方公里,其中9月份的消融速率更是达到了每10年减少130万平方公里,是年均消融速率的2倍多。与此同时,北极海冰的范围频繁出现创纪录的低值, 2007年9月北极海冰范围为403万平方公里,是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相当于1979-2010年31年平均值的66%。与2007年相比,2008-2010年北极海冰9月份的范围出现了连续三年的增加,但2011年又明显减少, 2011年9月,北极海冰范围为461万平方公里,是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低值,造成了当年北极西北和东北两条航道全线开通。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也在不断缩小, 2016年3月24日,冬季北极海冰达到年度最大值,覆盖面积为1452万平方公里,但这却是自1979年有卫星记录以来的最小值,这个数值比1981年至2010年冬季北极最大海冰覆盖面积的平均值,缩减了 111.6万平方公里。 总结来说,北极海冰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总体上,北极海冰在迅速减少,其中夏季减少的趋势比冬季更明显,特别是夏季洋中区海冰的减少将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北极地区战略地位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3986404.html, 北极地区战略地位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初探 作者:谭茂震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下旬刊》2018年第04期 长期以来,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政治与战略价值,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与重视的热点地区。近年来,随着“北极热”现象的出现,与北极相关的全球性问题交织涌现,探索合理的北极治理模式逐渐被提上了国际社会的议程,北极地缘政治关系也日趋复杂。我国是近北极国家中的重要大国,中国的长远发展决定了中国在北极拥有重要利益。本文旨在通过战后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及战略分析,希望找寻对我国取得北极利益和进行下一步研究的些许启示。 一、冷战时期的北极地区 美国与苏联在北极紧密相邻,冷战期间,北极地区的国际局势深受美苏全面对抗的影响。夹在两大集团间的北极成了美苏全球对抗的战略前沿,各自的实力中心都处在对方战略武器攻击范围内,而且双方都出台了对抗色彩浓重的北极战略。虽然期间双方在北极地区没爆发“热战”,并且冷战后期双方在该地区出现了缓和,但该地区国际局势的总基调仍以冲突和对抗为主,美苏间的“核平”维持着北极的“和平”。在“核平”的大背景下,北极地缘战略地位较之前的二战时期有了更大提高。 冷战前期,美苏双方都继承了各自二战中在北极的斩获。美国保持了在冰岛和格陵兰的驻军。1949年北约成立后,北极地区的加拿大、冰岛、挪威、丹麦都成为了其成员国。美国还 通过各种双边防务协定深化了与这些国家间的军事关系,加强了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存在。苏联保持了对部分原芬兰领土的占有,加快了以摩尔曼斯克为主要基地的北方舰队的发展。双方都大力发展能携带核武奔敌国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在北冰洋沿岸建立了多个供战略轰炸机起降的空军基地,并设立了多条预警线。 冷战中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美蘇间的核军事有了新升级。远程战略轰炸机逐渐让位于更先进的远程弹道导弹。双方的远程弹道导弹经历了从固定的陆基发射到更为灵活的深井、舰载、机载、潜艇、天基发射的过程。在陆基发射占主导时,北极地区附近部署着众多陆基导弹发射场,成为世界战略核武最密集区域。后来双方为寻求二次核反击能力,努力使发射系统多样化,拓展到海陆空天多维发射载体,增强了发射的灵活性。由于双方许多重要的海空军基地位于北极附近,而且战略导弹一定程度上也遵循地球大圆弧飞行规律,更重要的是,北冰洋冰盖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核攻击潜艇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和攻击场所,双方都在北冰洋中进行着潜艇战斗值班巡航。这都极大提升了北极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 冷战后期,尤其厄尔巴乔夫上台后,随着美苏关系的整体缓和,北极地区的对抗坚冰有所打破。虽然厄尔巴乔夫上台后将苏联的战略核潜艇全部收缩到北冰洋,但1987年其发表的摩

东亚大槽变异及其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

附件2 作者姓名:王林 论文题目:东亚大槽变异及其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 作者简介:王林,男,1981年1月出生,2003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师从陈文研究员,于2008年7月获博士学位。 中文摘要 东亚冬季风是北半球冬季最活跃的气候系统成员之一,其年际、年代际变化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气温降水资料、NOAA/CPC 全球陆地降水资料以及英国哈德莱中心的历史SST、陆地气温资料,从东亚冬季风的重要成员-东亚大槽的变化出发,对东亚冬季风强度和路径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分析了上游乌拉尔山地区的环流异常以及下游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大气状况对东亚冬季风变化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利用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的大气环流模式MAECHAM5的敏感试验,对影响东亚冬季风路径年际变化的因子进行了考察。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东亚大槽槽线倾斜的变化与东亚冬季风路径的关系。东亚大槽年际变化的第二模态描述了大槽槽线倾斜的变化,它可以反映东亚冬季风两支气流间的相对强弱。当东亚大槽槽线偏竖时,冬季风的南支气流偏强而东支气流偏弱,更多的冷空气会沿冬季风的南支气流进入赤道,因此,东亚北部大范围的地区温度显著增加;同时,由于南下的冷空气增强,赤道的对流活跃区被向南推移,中南半岛的降水有所减少。当东亚大槽槽线偏斜的时候,结果基本相反。由于冬季风路径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异常可能会超过冬季风强弱所引起的温度异常,因此考虑冬季风路径的变化对冬季气候预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这种变化对后期气候预测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当冬季风南支气流偏强时,随后的春季南海-西太平洋区域温度偏低,暖湿空气北跳延迟,这会导致华南地区降水减少,前汛期偏弱。资料分析表明,北太平洋的海温异常是引起东亚大槽轴向变化的重要因子,正(负)的北太平洋海温会对应偏竖(斜)的东亚大槽。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东亚-太平洋地区温度梯度的改变,进而影响大气中的斜压波来实现的。大气环流模式MAECHAM5的敏感试验对上述观测有较好的再现,并支持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东亚大槽倾斜的强迫作用。

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初中数学学生纠错习惯培养的研究 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我市教育局也着力推行“自学互帮导学法”教学模式,数学教学也崇尚“精讲多练”,这也迫切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差错,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错误资源,从而为开展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服务。那么,我们研究小组通过对初中数学学科在教学中或习题练习或考试检测中的调查发现,学生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学生自主完成习题练习或考试检测时错误连篇,但经过老师一点拨后,学生就能立即恍然大悟,随即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学生粗心大意或审题不明所至,但学生在完成时都没有主动检查去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意识。 2、在教学中同样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本以为学生不该错的内容,学生却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而这些错误往往都是可以避免的,一般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们过于想当然,认为简单就肯定不会出错,因而做题时不加思索就给出了答案。 3、当学生完成课堂检测或家庭作业等,教师都会不断提醒学生做完后要仔细检查,但对于如何去进行检查却闭而不谈,导致学生部知道该怎么去检查,久而久之也就缺乏这种自我纠错的意识了。 4、教师精心批改的作业或试卷,教师在后面做了许多的批示和错误的原因,但学生拿到后只草草的看了眼,更有甚者直接就放入书包中了,对错误的内容和不完善的题目视而不见,就更别说让学生改正错误了。 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错误竟是一再出现,而学生还戏曰:不就是一点小毛病——“粗心”呗。 学生为何经常粗心大意,做作业或测验时“马大哈”,究其原因是学生学习习惯问题,反映出学习品质不佳,缺乏“反思”行为。古人曰“学贵自得,学贵有疑”。学习不主动,不反思,就很难获得深入学习的能力和求异、创新的品质。解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学生的学习如果缺少反思,往往肤浅,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得不到发展。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养成纠错习惯,教学中要注意“三个培养”: 1、培养学生反思的学习习惯。面对错误,让学生弄清错在哪些地方,当时是如何思考的,根源是什么,是概念不清还是审题不慎,是方法不对还是根本不会……并提出改进措施,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一是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面对书中的结论、例题,多思多想,大胆质疑。二是鼓励学生互助学习,多问老师与同学,学问学问贵在问,不问、不会问,就会缺少思维。三是每天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晚上睡觉时过过“电影”,回味一天所学内容,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四是进行反思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在变中反思,从而巩固双基,理解概念的本质,掌握解题技巧与规律。五是反思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领悟到读题要仔细,要把题意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学会用树干图摘录条件;认真挖掘题中条件,提高思维的全面性。六是反思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习惯及探索的精神,提高解题能力。 2、培养学生纠错的意识。老师每次精心批改学生作业不外乎两大目的——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