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联解体给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给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给中国的启示

苏联,一个有着2240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一个拥有2.8亿人口,一个拥有两千万共产党员百年大党,一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轰然倒塌,作为20世纪最大地缘政治海啸,当象征苏维埃的镰刀锤子旗帜在1991年飘落克里姆林宫时,谁也不曾料想这个令人恐惧的庞然大物会以如此形式告别世人。苏联解体之后这20余年来,作为与之意识形态类似、国情社会构架相近的中共也以各种视角解读这场重大地缘政治变动,与之相关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

虽说国内对于苏联解体文献和研究资料很多,设计政治,经济,体制等方法面面。是什么导致一个当时世界第二强国忽然间就土崩瓦解呢?我认为其原因是方方面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窥探一二。

一、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及其领导人,造成了人

们的思想混乱。

苏共不能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和过去的领导人,是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赫鲁晓夫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对苏共的打击最大,既否定了斯大林个人,也否定了党的历史,否定了列宁主义,其消极影响存在了几十年。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搞得更甚,直至全盘否定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极具破坏性的过程,苏共自己否定自己,引起人民对苏共的不满和不信任,同时也给国际敌对势力将苏共“妖魔化”提供了“根据”。

二、苏联没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没有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

进入80年代后,苏联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影响了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进步,使得苏联在国际竞争的进程中停滞不前,陷入经济困境难以自拔。苏共领导层未能及时应对时代的挑战,没有拿出适应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变化、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好的改革方案,路子没有走对。苏联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引起人民对苏共的不满。

三、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缓慢,改革的路子没有走对,出了问题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一定像过去苏联教科书所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是也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权转手,它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在苏联,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以来苏联实行高度集权、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官僚精英阶层垄断了政权、财富和真理,人民群众被排除在政治决策体系之外,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为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创造了良好环境。苏联领导人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贻误了发展和改革时机,国内问题堆积如山。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苏联政治危机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短短三年之内,三位最高领导人相继去世,整个国家和社会陷入了空前沮丧和对前途的迷惘之中。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四、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有人比喻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可是,这名“船长”很不称职,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在此危急关头,戈尔巴乔夫又只顾自己的得失,在

复杂的政治较量中节节败退,主动放弃阵地,提出改革要从根本上“改造整个社会主义大厦”,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会有质的更新”,就是要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义已经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变更现存制度。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共产党处境到了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自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苏共衰败,是苏联剧变的前兆;苏联解体,是苏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结果。从戈尔巴乔夫当政7年特别是最后时期的言行看,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当然有着不可推诿的历史责任。

毋庸置疑的是,苏联的解体对于普通的俄罗斯人来说未必是坏事,但也未必是幸事;苏联解体时很多人上街欢呼,但之后的事实表明这些欢呼来的有些早。苏联解体前苏联国内工业异常的发达,国有企业资产雄厚,对于如何分割苏联遗产也就是巨额的国企的财富,俄罗斯人采取了西方提供的方子,将国企股份化,然后按照一系列的方式将这些国企的股份全民分配,这样从理论和实际当中每个俄罗斯人都拥有了国企股份,也就是苏联的国家财富,情况似乎皆大欢喜。

俄罗斯人,包括俄罗斯人在内的原苏联加盟国成员都分得了苏联遗留的巨额财富,接下来他们却发现卢布极具贬值、物价飞跃式上涨,手里持有的股份也就是苏联的国家财富,在这样个急剧的变化中似乎变得一文不值,于是有的人将股份换成了伏特加,也有人为了生活而出售手中持有的国有资产股份。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卖方自然就有买方,这些卖出的股份有人低价的予以大肆的收购,经历过上世界九十年代动荡岁月的俄罗斯人发现,收购他们手中所持有的股份的经济大鳄均出身于苏联时期党内的精英,而这些苏联时期党内的精英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均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苏联时期的党内精英,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后他们又利用合法的手段收购民众手中的股份资产,迅速演变成“经济大鳄”干涉国家走向。这个合法聚敛国家财富的过程,在苏共执掌苏联时期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没有办法完成的任务,只有在政权易帜之后,才可以利用私有化的合法方式聚敛如此的巨额财富。对于苏联解体之后私有化过程中的出现的诸多问题,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我深信,苏联的解体是个巨大的国家悲剧。前苏联和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普通公民并没有从苏联的解体得到任何好处。相反,这

些人民在苏联解体后遇到了很多问题。”普京认为从苏联解体得到好处的是社会精英。

2000年2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共青团真理报社现场回答读者的热线电话时,当有人提出“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的问题时,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是的,时至今日,在俄罗斯仍有观点认为,苏联解体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这样,俄罗斯就可以扔下众加盟国这一包裹来谋求发展,在俄罗斯有人认为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为苏联做出了过大的牺牲和贡献,俄罗斯的资源过多的支援了各加盟国,在俄罗斯国内认为苏联解体是“民心所向”这一观点不乏市场。

但是普通的老百姓是看到的只是个人的发展,很少会有为国家长远谋发展的战略目光。在今天,俄罗斯的资源西进,需要付费不菲的“过路费”给原苏联各加盟国;在乌克兰,俄罗斯为了黑海舰队驻地几番争吵,严重制约了黑海舰队的战力;更为严重制约俄罗斯正常发展的的是西方借助北约东扩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原苏联加盟国,使得俄罗斯失去了战略缓冲地,在自家门口扩军整治军备,花费了俄罗斯巨大的财富,并付诸于巨大的精力和资源去应付来自西方的战略挤压,这些都是“民心”能看不到的。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联邦的不少成员,特别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国,都希望像邻近的亚美尼亚或格鲁吉亚一样享有独立的地位。加上过去在前苏联时期,由于在二战中,部分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迁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并撤消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允许车臣人回归,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方才得以恢复。这些受压迫历史造成车臣人要求独立和反俄罗斯的旺盛心态。1991年11月,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1992年12月10日印古什共和国与车臣共和国分开。俄军经过几次大的围剿,仍不能完全的杜绝车臣分裂分子活动。如2011年1月24日,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自杀式炸弹爆炸,造成30余人死亡,近200人受伤。车臣反政府武装声明对此事件负责,称所在组织将致力于在北高加索建立一个“自由的伊斯兰国

家”,而此次实施的“特别行动”正是对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犯罪行为”的回应。

苏联和中国是国情比较相似的两个大国。两国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两国国情、文化、上层建筑和历史的相似性,决定了苏联发生的事情,很可能也发生在中国。前车覆,后车鉴。只有认真研究苏联历史,特别是苏联改革失败的历史教训,避开改革进程中的陷阱与雷区,中国的改革才会取得成功。

第一.必须正确评价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的历史地位。

联系苏共对待斯大林态度的教训来思考,深深感到我们党对待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的态度是完全正确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坚持以科学态度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党的历史,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统一了全党思想,顺利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次强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非常正确。

第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把经济搞上去,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惠。由苏共的教训反观我国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制定并实行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实际成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三.打击腐败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苏共干部队伍腐败,党内出现一个特权阶层,激起人民的不满,是苏联解体的又一重要原因。执政党的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依法治国,从严治党,都显示了中央对打击腐败的恒心和决心,中国共产党依然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信赖的政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惧艰险,敢于加强自我揭露与批评的行为一定能得天下民心,其历史功绩也一定会永远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第四.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化道路

如果中国因为“民主”而失去国家统一稳定的局面,中央权威不在,那么边疆将不得安宁。中国承受不了失去边疆的代价,假使失去新疆、西藏缓冲地之后,外国的军事势力必然在诸如“反恐形势”的方式进入这些真空地带,那样势必对中国形成巨大的战略压力,即使内地经济形式再好,也不能完全的保证国家的安全。中国贸然全面民主化,在法理中难以杜绝分裂势力诉求,同时也可能给予外国势力干涉的借口;借鉴历史不难发现民国时期因为民主,中央权威不在,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经验也是历历在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