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是操作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和行为矫正技术的开创者。他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在所有新行为主义者中,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立场方面最激进的一位,同时,也是对当今心理学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新行为主义者。他最有影响的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操作学习理论。

一、操作学习理论的提出:

在斯金纳之前,心理学家们就已经用刺激——反应联结对学习作出解释,如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①又如,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trial-error learning)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景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②

斯金纳指出,虽然,某些人类的行为正如之前的心理学家们说的那样,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但是,这些只能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一小部分,于是他提出了另外一类行为,称之为操作性行为,因为它们是在环境中缺乏明显的无条件刺激物时操作的。斯金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上,并由此提出了对教育实践起巨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操作学习理论。

二、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实验——斯金纳箱(Skinner box):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笼,设计了“斯金纳箱”,并用来研究各种动物(如白鼠与鸽子)的行为。此箱去掉了所有无关刺激,通常内设一杠杆,杠杆与一食物仓相连,动物(如白鼠)偶然地一按杠杆,食物仓便打开,落下一食物小丸于食物盘内,箱外有一记录器,可记录白鼠按压杠杆的速度。实验中,动物从初始的混乱动作中无意地碰到杠杆而得到食物,从而学会了按压杠杆与得到食物之间的联结。通过更为复杂的设计,动物还可以学会分化行

为,如当灯亮时按杠杆可以得到食物,而灯灭时按杠杆得不到食物,于是,动物学会了只在灯亮时按压杠杆。

(二)两种类型的学习:

从对动物的研究中,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则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无条件反应是一种应答性行为,因为它们是无条件刺激所引起,而在日常生活中操作性行为是我们行为中的大部分。要强调的是,斯金纳并不是指操作性行为不依赖于刺激作用而产生,而是说刺激引起这种行为是不知道的,而且去了解其原因也是不重要的。操作性行为不是取决于其事先的刺激,而是由其结果所控制。

与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作两类:一类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反应,是一种不随意的行为,称应答性条件反射(respondents)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相应,又称刺激性条件反射;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反应(operants),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它不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是随意或有目的的。两种反射的区别见表1:

经典条件作用只能用来解释基于应答性行为的学习,斯金纳把这类学习称为“S(刺激)类条件作用”或叫“反射学习”。另一种学习模式,即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作用的模式,则可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他称为“R(强化)类条件作用”或叫“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模式认为,如果一种反应之后伴随一种强化物,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而且,强化物与实

施强化的环境一起,都是一种刺激,我们可以以此来控制反应。斯金纳认为操作学习与反射学习是不同的。反射学习是S—R的过程,而操作学习则是(S)—R —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而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1、强化:

1.1基本概念:

1.1.1强化的含义:强化的概念在桑代克效果律中已有阐述。但是,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强化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斯金纳将强化作为一个中性词使用(而不是指奖励),可简单定义为“能增强反应率的效果”③。

1.1.2强化物的含义:强化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④

这也就是说,斯金纳认为凡是强化,其结果都是行为概率的增加。反之,提高反应概率的任何事件都可以起强化作用,强化物也就不一定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刺激。而且,在一种情境中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在另一种情境中并不一定起强化作用。同样,对某一对象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对另一对象并不一定起强化作用。由此可见,是刺激对反应的结果,而不是刺激本身的性质决定某种刺激是否为一种强化物。

1.2强化的类型:

斯金纳区分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又译积极强化)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又译消极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比如,白鼠按开关时给食物,食物就是正强化。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负强化物。也就是说,负强化物是厌恶刺激,是有机体力图避开的那种刺激。比如,当处于电击状态下的白鼠按开关时停止电击,停止电击就是负强化物。

1.3强化的作用:塑造行为。

1.4强化安排:

1.4.1强化的方式:

斯金纳认为,在行为实验分析中,最容易控制的、最有效的变量是给予强化的方式。在精确控制的实验情景中,实验者可以精确地决定使用什么类型的强化,怎样给予强化和何时给予强化。强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固定比例强化和变化比例强化、固定时间强化和变化时间强化等。具体见表2:

表2

表2是我修改施良方的《学习论》中的一个表格得到的。其中,连续强化、间歇强化这两种强化方式应该比较好理解,对于其内涵学者们也基本没什么异

议。但是,对于比例强化和间隔强化,学者们的表述就有不一致的地方,对于其内涵也有不同的解释。修改后的表2是我比较认同的理解。

在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中,将间隔强化与连续强化相对应,放在第一个层次。——这与施良方在《学习论》中的理解只是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不存在本质的不同。然后,《普心》又将间隔强化细分为比率式和时间式两种方式。在这里,就不仅仅是表达上的差异,同时隐含着对两种方式的内涵的理解上的差异。先说比率式与比例强化。其中,比率式认为,比例是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呈一定比例(包括可变的比例与固定的比例);而《学习论》中的比例强化是强化与“正确反应次数”之间呈一定比例。既然,强化的作用是塑造行为,那么,如果将强化以“反应次数”为度,效果肯定没有以“正确反应次数”为度来得好,因为前者是只要出现反应,无论对错,只要靠次数就给强化,就可能出现反应者随便做出反应的结果。因此,我更赞同将比例强化理解为强化与正确反应次数之间呈比例。其次要说的是时间式与《学习论》中的间隔强化的不同。时间式显然是强化与“时间”之间的间隔。而《学习论》中的间隔强化是强化与一定时间内的正确反应的间隔(例如,每隔5分钟正确反应给予一次强化)。显然,后者比较复杂,因为它将强化与两个条件相联系,一是时间(5分钟),一是反应的性质(正确反应),乍看似乎比只考虑时间因素更能符合强化的塑造行为的作用。但是,细想之后发现这种理解有个致命的缺陷——可操作性不强!这种理解是说在5分钟之内的反应都是正确的才给强化吗?还是说5分钟之内只要出现过正确反应就给强化?如果一直没出现正确反应,但是5分钟时间已到(这时时间条件满足,但反应性质条件没满足),这种情况给不给强化?……一系列的问题都说明这种理解的可操作性不强。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甚至是整个操作学习理论都是来自于他的实验的,因此,他所采用的像强化这种概念应该会更多地考虑可操作性。因此,我更赞同将间隔强化理解为只与时间之间的间隔。这也是我修改《学习论》中的表的原因。

1.4.2不同强化安排的效果:

强化的方式可以有种种不同的结合和顺序,不同的强化安排对学习测试也会

产生不同的影响。

1.4.

2.1对习得速度的影响:

一般说来,如果最初学习时给予连续强化,学习速度就会比较快些。如果最初学习时使用间歇强化,学习就会困难些,速度也就慢一些。

1.4.

2.2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首先,一般说来,比例强化比间隔强化的反应速度要快些。其次在两种固定强化安排中(固定比例强化和固定间隔强化),在每次强化后,反应速度立即变慢,其反应速度是从这一次强化后到下一次强化前有规则地逐渐加快。由于这种图解很像海里的扇贝,因此把它称为“扇贝型”(scalloping)效应。最后,在两次强化之间反应速度的这些变式,只表现在固定强化安排中,在变化强化安排中则没有呈现这种现象。

1.4.

2.3对消退速度的影响:

首先,连续强化安排比间歇强化安排习得的速度要快些,但在不给强化后,导致消退的速度也会更快些。其次,固定强化安排比变化强化安排引起的习得速度要快些,但在没有强化时,它引起的消退速度也会更快些。最后,在比例强化(不论是变化比例还是固定比例)安排中,强化比例高的反应速度要比比例低的快一些,但在不给强化后,消退速度相应地也要快一些。

综上,最佳的训练组合也许是,最初时使用连续强化,然后是固定间隔强化,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此外,随着训练期的推移,比例也可以改变。总体说来,减少强化的比例,会使消退速度放慢。

2、消退:

2.1消退的含义:“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称为消退。”⑤

2.2消退的作用:

在强化中,无论是正强化的奖赏还是负强化的回避,其作用都在于增加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塑造行为的目的,而消退则不然。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不对其施与任何强化,从而降低该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在消退早期,在不施与任何强化时,行为频率会在短时间内忽然增加,之后频率减少,才是真正的消退。早期频率的增加很好理解。比如,白鼠之前按开关就得到食物,后来,消退开始,按开关不给食物了,白鼠就会更用力更频繁地按开关,为的是确认是否是因为自己按得不够大力或是其他什么偶然的原因使食物不出现。等到它确信再怎么按也不会有食物的时候,它的按开关的行为才开始真正的减少,最后消退。

3、惩罚:

3.1惩罚的含义:“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⑥

3.2惩罚的作用:

惩罚与负强化和消退都有所不同,负强化是要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消退是不施与强化。但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使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降低。

但是,动物实验表明,惩罚对于消除行为来说并不一定十分有效,厌恶刺激停止作用以后,原先建立的反应仍会逐渐恢复。(这点可以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来解释。班杜拉认为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习得的。观察学习要经过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阶段,这样,惩罚就只是阻止了动机阶段的发生,而使行为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不能阻止前三个阶段的发生,因此,个体还是将不良行为记在脑子里,只是由于惩罚而暂时不做而已,只要惩罚撤销,个体还有可能再做。)因此,惩罚的效果一般不好,它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

不能根除行为,而只能暂时抑制行为。与此同时,惩罚也可能会引起副效应,如攻击性行为。因此,惩罚要慎用,消退才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在非得给予惩罚时,一定要注意:第一,要注意使用惩罚后的反应抑制期。也就是说,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不但要说什么不能做,也要说明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惩罚一定要在不良反应发生后立即给予,延迟的惩罚可能是无效的;第三,惩罚一旦决定实施,一开始就要选择强度大的,越来越强的惩罚不可取,因为会产生适应;第四,在可选择的情况下,与其给予厌恶刺激——惩罚(2),还不如不给奖励刺激——惩罚(1)。(见下表4)

最后,将正负强化、消退、惩罚的区别列成两表,见表3,表4:

表3

表4⑦

三、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的应用: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影响最大的是程序教学和行为矫正。

(一)程序教学:

1、程序教学概述:

程序教学是20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深刻地影响到当时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简单地说,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把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成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后,就会马上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即能得到及时强化,然后按顺序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个单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

2、浅评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确实具有不少优点,不仅可以集中最优秀的教师来编制教学过程,而且学生在每一步都能获得及时的强化,学生甚至可以自定步调来学习,克服了全班上课的缺陷。

但是,程序教学也有其致命的不足:首先,是忽视了主体的主动性,学生只能按程序教材上规定的正确答案回答,如果不同意机器呈现的答案,或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他不能跟机器争论,也不能要求机器做进一步的解释。最重要的是,这种用机器的学习就排除了作为重要教学资源的老师和同伴。机器教学无法取代教师的人格教育活动,也不能取代同伴关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这些也许就是现在基本不用纯粹的机器教学的原因吧。

(二)行为矫正:

1、行为矫正的原理:有机体自发做出的操作性行为与其随后出现的行为结果之间的相倚关系,控制着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概率。也就是说,个体自发做出一个行为后如果得到强化,这个行为在以后就有可能再次发生;如果未得到强化或得到惩罚,那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少。

2、行为矫正的基本程序:

3、浅评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不但能通过强化来塑造良好行为,还可以通过消退甚至惩罚来消除不良行为,这在教育中,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当对一个不良行为的矫正,如果矫正程序开始实施,就要严格按程序进行,否则,不但这次的矫正不起作用,就算是以后重新再进行一次矫正也很可能没效。

参考文献:

[1]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2]叶浩生主编: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①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68,69).

②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3版,(466).

③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69).

④施良方: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17).

⑤林崇德主编,姚梅林,王健敏,冯忠良,伍新春著: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122).

⑥林崇德主编,姚梅林,王健敏,冯忠良,伍新春著: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121).

⑦施良方: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24).

斯金纳刺激反应式学习

一、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是同英国的联想主义一脉相承的。其代表人物有桑代克 (E.L.Thorndike),斯金纳(B.F.Skinner)等。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桑代克是联结论的创始人,从事心理学研究长达40余年。他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被西方心理学界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联结说的基本观点 桑代克先后用猫、狗、鱼等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创立了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他用猫做实验,把饿猫放在特制的笼中,笼外放着鱼或肉。猫急于出笼,乱砸乱撞,做出笼的尝试,偶然碰到门闩,猫出而得食,接着重复进行上述实验,猫的错误动作会减少。如此反复实验下去,猫的错误动作和出笼时间逐渐减少。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猫的学习曲线。(见图3-1) 根据多次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所谓联结,是指某种情境(即刺激)仅能引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引起其他反应。联结的公式是:S→R。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他把这种联结看作是行为的基本单元。反应的联结有先天的和习得的两种,前者主要是本能,后者主要是习惯。由于他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经过多次尝试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后人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桑代克认为,他的学习理论不但适用于动物,也适用于人类。如果说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一点不同的话,那就是前者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和选择,而后者在尝试过程中则是盲目的、无意识的。 2.桑代克的学习定律

桑代克把学习定律分为主律和副律。主律有三条: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副律也叫学习原则,共有五条:多重反应原则、心向制约原则、选择反应原则、类化原则和联想交替原则。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状态。在有准备的状态下,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得到传导就会引起满意;另一种是准备好传导而得不到传导,就会引起烦恼。在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勉强进行传导也会引起烦恼。 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结的力量会减弱。他又把练习律分为两个次律:一个叫反应律,即一个已形成的可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得到加强;另一个是失用律。即一个已经形成的可变的联结,如不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效果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在实验中他进一步发现,赏和罚的效果并不相等,赏比罚更有效。所以后来他不再强调烦恼情况所导致的结果,而只承认惩罚的间接作用。 桑代克认为,学习要在遵循上述三条基本定律的同时,还要遵循五项原则:①多重反应原则。人和动物对同一情境(刺激)可能发生多种多样的反应。如果某种反应不能适应外在的情境,学习者就会产生其他反应。正因为这样,学习才有成功的可能。②心向制约原则。学习者的态度、倾向影响着学习效果。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使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反之,消极的态度和倾向会妨碍学习。③选择反应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本来某些反应是由整个的情境所引起的,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情境中的个别要素也会引起这些反应。④类化原则。学习者对各种类似的情境有发生同一反应的倾向。人或动物对于陌生的情境有发生同一反应的倾向。人或动物对于陌生的情境会按照先前对同类的情境所发生的反应来做出类似的反应。⑤联想交替原则。在代替性的学习情况下,如果甲、乙两个刺激经常同时出现,并且都受到了学习者的注意,那么用甲刺激也可以引起本来只能由乙刺激所引起的那种反应。 桑代克的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不仅说明了什么是学习,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而且具体地阐明了学习的定律和原则。桑代克重视学习结果对学习的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虽然人的学习不是由效果决定的,但是效果对学习的确有很大的影响。现代心理学强调信息反馈和奖惩的作用,其原因就在于此。在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中,尽管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甚至有些观点是不正确的,但他的开拓性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联结主义理论基本上来源于动物的实验,忽视人类学习所具有的许多基本特点,把动物学习的模式和规律推广到人类的学习中,这就必然使他的学习理论带有生物学化的倾向。 (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斯金纳在本世纪30年代发明了一种所谓斯金纳箱的学习装置(见图3-2)。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以下两个基本阶段:1、确定课程目标 2、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策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媒体、确定评价方法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四、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一)课程设计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第五章>>第二节学校的教学二、主要教学理论流派(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第三,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是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它们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是两种比较极端的定位。这两种定位虽然各自看到了教育的内在价值导向性和学生的能动性,但都忽视了对方所关注的内容,对学生的教育定位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第六章>>第一节学生二、学生的教育定位(一)两种著名的学生地位理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大学教育思想。(第二章第二节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的教育思想遗产(五))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技术、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参与者、第四章>>第一节学校的内部结构一、学校的简单要素:组织目标、参与者、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它把结构主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引进到课程结构中来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二、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法国、芬兰、英国、德国第三章>>第三节学校类型二、促使中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校类型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修道院学校、人文主义学校、新教学校、天主教学校第一章第一节学校的历史与制度遗产一、古代的学校与制度遗产(二)学校的发展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综合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三、课程的主要类型(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合作式综合中学、探究式综合中学、协作式综合中学、一体化综合中学德国综合中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作式综合中学”,另一种是“一体化综合中学”。第三章>>第三节学校类型二、促使中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校类型(三)德国模式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目标本位评价、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总结性评价1、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 四、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三)课程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学业倦怠第五章>>第三节学生的学习二、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与学习问题(三)学习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三类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和学业不良。这三者是完全不同的三类问题。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第一章>>第二节学校的价值一、学校的个体价值这里的“个体”主要指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第三章>>第二节学校体系一、学校体系的形成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8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重阳镇芦沟小学田文阳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强化的含义 强化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及行为主义科学家斯金纳的理论中最重要部分和基础。30年代,通过斯金纳箱的实验,斯金纳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会主动采取作用于环境(杠杆机构)的行为(如踩压),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如得到食物或水),就会重复这个行为,不利时,就会收缩、减弱以至消退停止这个行为。他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强化理论。斯金纳认为,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强化决定了动物的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新的行为模式要练习多次才能形成,以及形成后能保持多久。强化是斯金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2、强化的分类 期金纳认为,有机体——人或动物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取得了好的、积极的结果,使目标实现,需要满足,就会自发重复,如果及时给予肯定、认可或奖励,这些行为就会保持、巩固,叫正强化。比如说某个学生表现特别好老师给予表扬和奖励从而会让学生表现更好。而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加行为反应概率则是负强化。例如学生们这次作业做得都特别认真,老师为了想让这种行为继续保持而决定今天晚上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只要是强化就是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正强化是用于加强所期望的个人行为,负强化是为了减少和消除不期望发生的行为。

3、惩罚 惩罚是指在消极性行为发生后,给予其不愉快的待遇,并使这种行为以后尽可能少地发生。 4、自然消退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于某种组织不希望发生的行为,除了直接的惩罚措施外,还可以“冷处理”或“无为而治”,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教学的意义 强化理论对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强化,教师可以修正学生的行为方式,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教师不断地强化,引导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老师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努力刻苦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老师在进行学生管理中,运用不同的强化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达到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强化理论在三疑三探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正强化的应用 正强化一般是也应该是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斯金纳认为儿童新行为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强化,强化是塑造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那么老师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良好的行为给以积极强化,表扬是老师进行积极强化的一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是操作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和行为矫正技术的开创者。他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在所有新行为主义者中,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立场方面最激进的一位,同时,也是对当今心理学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新行为主义者。他最有影响的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操作学习理论。 一、操作学习理论的提出: 在斯金纳之前,心理学家们就已经用刺激——反应联结对学习作出解释,如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①又如,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trial-error learning)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景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② 斯金纳指出,虽然,某些人类的行为正如之前的心理学家们说的那样,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但是,这些只能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一小部分,于是他提出了另外一类行为,称之为操作性行为,因为它们是在环境中缺乏明显的无条件刺激物时操作的。斯金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上,并由此提出了对教育实践起巨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操作学习理论。 二、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实验——斯金纳箱(Skinner box):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笼,设计了“斯金纳箱”,并用来研究各种动物(如白鼠与鸽子)的行为。此箱去掉了所有无关刺激,通常内设一杠杆,杠杆与一食物仓相连,动物(如白鼠)偶然地一按杠杆,食物仓便打开,落下一食物小丸于食物盘内,箱外有一记录器,可记录白鼠按压杠杆的速度。实验中,动物从初始的混乱动作中无意地碰到杠杆而得到食物,从而学会了按压杠杆与得到食物之间的联结。通过更为复杂的设计,动物还可以学会分化行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对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评价

对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评价 (一)斯金纳的贡献 斯金纳对学习理论的研究是有重大贡献的,其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斯金纳发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现象,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这项研究丰富了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填补了条件反射类型上的一项空白,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的错误观点。 2、斯金纳的"无错误辨别"学习的实验研究是有意义的。它不论在动物的行为训练,还是在学生的行为塑造上都是可借鉴的。而且,对课堂教学也有指导意义。 3、斯金纳所做的"强化程序"的实验研究既深入,又具体,系统性很强。揭示出的强化规律客观可靠。它是驯兽师的必修课,对人类的行为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和激励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50年代兴起的"程序教学"运动显然应该归功于斯金纳的贡献。这项工作推动了个体化教学形式的深入研究。 (二)斯金纳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1、斯金纳犯有同传统行为主义者同样的错误,即只注重描述行为,不注重解释行为;只注重外部反应和外部行为结果.而不探讨内部心理机制。他把内部过程看成是一个"黑箱"。因此.他是一位极端的行为主义者。有人把他的思想体系称为"描述性"的行为主义。 2、斯金纳在晚年仍然坚持自己的行为主义观点,反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反对对学习过程和行为塑造过程的认知解释。站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看斯金纳,他是一位坚定的行为主义者;而站在认知心理学和心理学发展的角度上看,他是一位顽固者。 3、斯金纳倡导的"程序教学",其实践效果并不像斯金纳预想的那样好。教学实践表明,程序教学减少了师生直接对话的机会,阻碍了师生间的及时交流,这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在教学机器上学习,还会有盲目地追求学习进度、猜想问题的答案和不求甚解等不良倾向。这些不利因素致使程序教学运动没有得到继续发展,而只成为教育史上留下的个体化教学方式之一。

东师教育学原理春在线作业精编答案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 A. 美育 B. 体育 C. 德育 D. 智育 标准答案:C 2.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标准答案:A 3. 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 A.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 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C.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 相互对立相互割裂的关系 标准答案:C 4. “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 A. .顺序性 B. 不均衡性 C. 可变性 D. 个体差异性 标准答案:D 5. 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制度 C. 文化背景 D. 科技水平 标准答案:A 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发展中 ( ) 具有重要的作用。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主观能动性 标准答案:B 7.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标准答案:C 8. 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 原始社会初期 B.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标准答案:C 9. 学校教学工作基本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 B. 分组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标准答案:C 10. 评价教育效果的最终标尺是() A. 社会发展水平 B. 经济发展水平 C. 人的发展状况与水平 D. 教育发展水平 标准答案:C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C. 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D. 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标准答案:A 12. 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 ) A. 神学教育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标准答案:B 13. 原始社会的原始自然经济决定着其教育目的具有( ) A. 公共性 B. 等级性 C. 阶级性 D. 私有性 标准答案:A 14. 后来的教育要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说明教育的() A. 永恒性 B. 生产性 C. 继承性 D. 阶级性 标准答案:C 1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是属于( ) A. 原始社会的教育 B. 古代社会的教育

斯金纳提出的正强化和负强化理论

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 强化理论也叫行为修正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 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强化物是指“是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斯金纳区别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

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物。 除了对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作出区分外,斯金纳还区分了强化的两个来源: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一级强化物包括所有在没有任何学习发生的情况下也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如食物和水等满足生理基本需要的东西。二级强化物包括那些在开始时不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如权利、财富等。 正惩罚和负惩罚 与正强化和负强化相对的,还有正惩罚和负惩罚。 正惩罚是指当儿童出现不适宜的行为时,家长可以施加一个坏的刺激,给予儿童处罚的一种方法。通常正惩罚采用的刺激都是儿童极力避免的刺激,这种刺激一般会令儿童感到不快。从而使得儿童改变自己的不适宜行为。 负惩罚是指儿童出现一个不适宜行为时,去掉一个好的刺激,即不给予原有的奖励,以减少儿童不适宜行为的出现概率。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儿童适宜性行为出现的概率,而正惩罚和负惩罚正好相反,是为了减少儿童不适宜行为出现的概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混淆,对这两组的词义不能很好的理解。下面我举两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正强化:儿童不愿意吃药,当儿童出现吃药的行为时,即给予儿童好的刺激,鼓励其增加吃药的行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实验:斯金纳箱实验 斯金纳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阴暗的隔音箱,箱子里有一个开关。早期斯金纳用老鼠做实验。老鼠或快或慢偶然的按下一个开关(杠杆),食物就掉进盘内,老鼠就得到了强化,老鼠的行为是通过操作环境(按压杠杆)而获得食物的,即强化物只有在条件反应出现后才会出现。 操作性活动受到强化后,其明显后果是这一操作活动频率增加了,而在反应之后不予强化,则反应就会减弱,这使斯金纳认识到强化作用在操作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1.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总结出两类反应,由刺激引发的“应答性反应”和有机体发出的“操作性反应”。前者往往是一种不随意的行为;后者大多数是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在应答性行为中,有机体是被动地对环境作出反应;而在操作性行为中,有机体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经典条件作用只能用来解释基于应答性行为的学习,斯金纳把这类学习称为“S(刺激)类条件作用”。另一种学习模式,即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作用的模式,则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他称为“R(强化)类条件作用”。 强化原理 (1).强化类型 强化物是指“是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斯金纳区别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物。 除了对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作出区分外,斯金纳还区分了强化的两个来源: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一级强化物包括所有在没有任何学习发生的情况下也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如食物和水等满足生理基本需要的东西。二级强化物包括那些在开始时不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如权利、财富等。 (2).强化安排 可选择(1)连续强化:即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 (2)间歇强化:即并非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 又分为间隔强化(根据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固定间隔强化、可变间隔强化。比例强化(根据反应次数予以强化):固定比例强化、可变比例强化。 (3).不同强化安排的效果 对习得速度的影响。习得速度在连续强化下较间歇强化快些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三疑三探”课改应用中的思考 重阳镇芦沟小学田文阳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强化的含义 强化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及行为主义科学家斯金纳的理论中最重要部分和基础。30年代,通过斯金纳箱的实验,斯金纳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会主动采取作用于环境(杠杆机构)的行为(如踩压),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如得到食物或水),就会重复这个行为,不利时,就会收缩、减弱以至消退停止这个行为。他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强化理论。斯金纳认为,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强化决定了动物的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新的行为模式要练习多次才能形成,以及形成后能保持多久。强化是斯金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2、强化的分类 期金纳认为,有机体——人或动物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取得了好的、积极的结果,使目标实现,需要满足,就会自发重复,如果及时给予肯定、认可或奖励,这些行为就会保持、巩固,叫正强化。比如说某个学生表现特别好老师给予表扬和奖励从而会让学生表现更好。而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加行为反应概率则是负强化。例如学生们这次作业做得都特别认真,老师为了想让这种行为继续保持而决定今天晚上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只要是强化就是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正强化是用于加强所

期望的个人行为,负强化是为了减少和消除不期望发生的行为。 3、惩罚 惩罚是指在消极性行为发生后,给予其不愉快的待遇,并使这种行为以后尽可能少地发生。 4、自然消退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于某种组织不希望发生的行为,除了直接的惩罚措施外,还可以“冷处理”或“无为而治”,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教学的意义 强化理论对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强化,教师可以修正学生的行为方式,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教师不断地强化,引导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老师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努力刻苦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老师在进行学生管理中,运用不同的强化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达到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强化理论在三疑三探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正强化的应用 正强化一般是也应该是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斯金纳认为儿童新行为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强化,强化是塑造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那么老师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北师大网络教育《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确定课程目标和:(B) A、确定教学策略 B、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选择教学媒体 D、确定评价方法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C)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 B A、“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C、“家长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D、“学校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D) A、小学教育思想 B、初中教育思想 C、高中教育思想 D、大学教育思想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 A ) A、组织结构 B、组织目标 C、参与者D、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D) A、人本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 C、后现代主义 D、结构主义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A) A、法国 B、芬兰 C、英国 D、德国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B.C.D) A、修道院学校 B、人文主义学校 C、新教学校 D、天主教学校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A.C.D.) A、国家课程 B、综合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A.D) A、合作式综合中学 B、探究式综合中学 C、协作式综合中学 D、一体化综合中学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B.D) A、目标本位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目标游离评价D、总结性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A.B.C) A、学习障碍 B、学习困难 C、学业不良 D、学业倦怠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 3、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正确) 4、契约学校是美国公办民营学校中的又一学校类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确) 5、家庭学校的兴起,就是公众对公立学校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学校类型。(正确) 四、简答题 1、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化氛围是指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师生员工对知识价值的认识、态度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校长的领导和教师与管理者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酝酿。 具体体现在:1、校训。校训是指经由学校领导提出的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要求、行为习惯训练和进行人格、品格培养的戒训,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个学校以及学生的缩影。它是学校观念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是对全校师生员工在建设和发展学校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境界的总结、概括与升华,也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2、校风。校风

斯金纳强化理论

Word文档可进行编辑 斯金纳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生于1904年,他于1931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并于1943年回到哈佛大学任教,直到1975年退休。1968年曾获得美国全国科学奖章,是第二个获得这种奖章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的学术观点上属于极端的行为主义者,其目标在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而不去推测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 强化理论也叫做行为修正理论,是斯金纳在对有意识行为特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行为主义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具有有意识条件反射的特点,即可以对环境起作用,促使其产生变化,环境的变化(行为结果)又反过来对行为发生影响。因此,当有意识地对某种行为进行肯定强化时,可以促进这种行为重复出现;对某种行为进行否定强化时,可以修正或阻止这种行为的重复出现。因此,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根据这一原理,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和手段,可以达到有效激励职工积极行为的目的。 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开始,斯金纳也只将强化理论用于训练动物,如训练军犬和马戏团的动物。以后,斯金纳又将强化理论进一步发展,并用于人的学习上,发明了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机。他强调在学习中应遵循小步子和及时反馈的原则,将大问题分成许多小问题,循序渐进;他还将编好的教学程序放在机器里对人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都强调行为同其后果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但弗隆的期望理论较多地涉及主观判断等内部心理过程,而强化理论只讨论刺激和行为的关系。 强化理论具体应用的一些行为原则如下: (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所谓强化因素就是会使某种行为在将来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任何一种“后果”。例如,当某种行为的后果是受人称赞时,就增加了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历不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如有的人更重视物质奖励,有的人更重视精神奖励,就应区分情况,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教育学原理作业

教育学原理作业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作业封面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单位:汝南高中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 化学_________ 作业科目:教育学原理作业作业分数: 年月日 简答题: 1. 如何认识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1)生活与教育的重建首先,对教育目标的反思。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也纳入了改革的视野,要求改革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可以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主知主义”倾向,改变工业化的教育模式。其次,对课程设计的反思。课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

定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观照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可能的生活世界,在学习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在探索中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同时,也应该密切各类学科之间的关系,设计和实施综合课程,并处理好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同时,注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把师生关系变成“我”与“你” 的关系,真正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再次,形成生活德育的观点。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把德育当成一项工作来抓,忽视了德育的生活性,把德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形成了制度化的德育体系,造成德育实效性较差。然而,学生的道德成长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例如,空洞得像学生灌输爱国主义的口号是不会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感的。因此,德育必须走向生活,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关注来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活小事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进行渗透和养成,也许比轰轰烈烈的大型活动更有教育意义。 (2)反对盲目的“教育要回归生活” 当生活世界话语在中国教育界广泛流行的时候,“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成为一个口号,他也的的确 确带给我们对教育的深深思考,但是盲目的主张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怎是不明智的。实际上,无论是胡塞尔

第三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第三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了解斯金纳箱的特点和操作 掌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及其程序教学理论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斯金纳的实验和理论进行评论  斯金纳是当今心理学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坚持行为主义立场,设计了独特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和强化理论。  斯金纳的生平及著作 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程序教学 对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评价 一、斯金纳的生平及著作

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 1904年3月20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上。像许多心理学先驱者一样,斯金纳在1922年进汉密尔顿学院读书时,并未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学家,而是专修英文,打算成为一名作家。在毕业后的两年内,从事于写作,结果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于是攻读生物学。在这个过程中,他读了华生和巴甫洛夫的著作,从而开始对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感兴趣,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1930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接着留校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至1944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讲师和副教授,1945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教授和系主任,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1974年退休。在这期间,他于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奖;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 斯金纳的实验和学说最早是在1938年出版的《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分析(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An Experimental Analysis)》一书中发表的,该书主要是通过对白鼠和鸽子的观察,经验性地描述学习的法则,从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奠定了基础。他的另一本代表著作《科学与人类行为(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1953)着重探讨了人类行为的一些重要方面,如思维、自我和社会化等。1968年出版的《教学技术学(The Technology of Teaching)》则探讨了他的基本原理在人类学习中的运用。另外,他在1948年出版的小说《沃登第二(Walden Two)》和1971年出版的《超越自由与尊严(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前者是根据人类行为的科学原理,试图形成一种以积极控制的方法加以管理的理想社会;后者则是对他自己观点的总结,并驳斥了他人的种种批评。除此之外,他的主要代表著作还有:《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1957)、《强化的相倚关系:一种理论分析(Contingencies of Reinforcement:A Theoretical Analysis)》(1969)和《关于行为主义(About Behaviorism)》(1974)。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斯金纳从20世纪20年代末,在哈佛大学就读研究生时起,便开始了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他采用的被试多为大白鼠、鸽子和猫等动物。他自制实验装置,早期的实验装置构造比较简单,适于用大白鼠做实验,在一个矩形通道中间穿一根横轴,使其呈天平状平衡安置在一块固定的木板上。当大白鼠从矩形通道的一端跑向另-端时,矩形通道就发生倾斜。

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本研究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探讨了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缺点和运用强化理论的注意事项。主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中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探讨在每个阶段(婴幼儿、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应用,以促进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各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 标签: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 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强化的概念。强化是斯金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一个操作得到加强,指的是某种反应受到强化,其出现的概率增加,即该操作行为更容易出现。 (2)强化的分类。①按照强化物的性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出现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而予以排除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发生的概率;②根据人类行为受强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一级强化是指满足人和动物生存、繁衍等基本生理需要的强化。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③根据行为和强化间间隔时间分为连续式强化和间隔强化。连续式强化是指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间隔式强化是指行为发生与强化物的出现或撤去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④强化与奖励、负强化与惩罚的关系。斯金纳使用强化而不是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与愉快情景相联系的行为主观解释,而强化是根据可观察和测量的事件来加以讨论。负强化不同于惩罚,前者是撤走一种负强化物,使得在此之前的行为出现概率增加,而后者是增加一种负强化物或撤离一种正强化物,引起的结果是先行行为的抑制。 2.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1)强化理论在婴幼儿教育阶段的应用。婴幼儿时期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及其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一切心理特点都是在言语活动基础上存在和表现出来的。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和促进语言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强化理论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①相倚行为契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相倚行为契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学生要做什么事情及事情做好之后期望有什么结果(强化)达成的共识;②行为塑造与矫正对于中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教师要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与目标行为,把两者间的差距分解为一个个难度逐渐升高但跨度不大的细小步骤,不断强化学生每一个接近目标的行为;③利用强化引导中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利用教师的表扬、奖赏、激励等积极的外部强化引导学生的发展;④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程序教学法。程序教学的基本观点:一,把教材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二,要求学生对所有内容做出积极的反应;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1)

管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归纳起来,不外是如何调控人的行为。然而,人的行为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行为的机制是什么?弄清这些,对于管理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恰恰在这些问题上,学者们争论得一塌糊涂。针对这些问题,斯金纳从科学立场出发,强调人的行为不是由人的内在心理活动来决定的,而是源于外部环境,行为是在环境中各种刺激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引起的反应。他指出,从导致人的行为发生的影响变量上来讲,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人的行为就是环境的产物。行为与环境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倚联系。环境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改变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又在不断改变着环境。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现代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源于俄国著名学者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在20世纪初,通过对狗的实验,发现“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衔接会产生出反应的相关性。狗看见肉就会分泌唾液,这是无条件刺激产生的反应。而当肉的出现同另一个新的刺激(如摇铃)同时发生时,会引起条件反应。经过多次重复,即使没有肉,一摇铃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就是条件反射。这说明,有机体的行为是外部各种刺激相互作用引起的反应,与心理活动无关。由此,巴甫洛夫奠定了学习机制和强化机制的科学基础。 之后,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学界通常认为,这篇文章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华生推广了巴甫洛夫的“刺激-反应”原理,提出人的学习行为具有两条主要的规律:频因律与近因律。在华生眼里,心理学必须是严格的自然科学式的,不能关注那些不可测量、不可验证的“内心”,而只能研究可测量、可验证的行为。 斯金纳继承和发展了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研究成果,而且走得更远。他坚信,人类行为同其他动物的行为没有本质区别,基于动物的行为研究,所发现的可实验、可重复的规律同样可以用到人身上。经过对有机体行为的研究,斯金纳认为华生所坚守的“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的信条是不全面、不准确的,进而提出了“引发反应”与“自发反应”两个概念。如果是因为某种刺激的出现才发生的行为,就是“引发反应”;如果没有明显的外在刺激而自主发生的行为,就是“自发反应”。引发反应是先有刺激后有行为,而自发反应是先有行为后有刺激。之所以要区分这两种行为反应模式,是因为引发反应不具有可操作性,而自发反应具有可操作性。在这里,“可操作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其准确含义是自控而不是他控。 依据对行为的两种反应的区别,斯金纳提出了人的两种行为模式: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指由特定的、可观察到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如巴甫洛夫的狗。操作性行为是指在没有可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发生的行为,它是自发的,如斯金纳箱中的白鼠和鸽子(见后)。 应答性行为实际上属于被动行为。它由刺激所控制,刺激的强弱和频率直接制约着行为的发生概率及其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行为受制于环境,做出行为是为了获得刺激,这就是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行为实际上属于主动行为,它能对环境做出主动适应,是由行为的后果反过来控制下一步行为的。如果行为的后果能产生积极效应,使行为者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