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9 核外遗传

1. 细胞质遗传有什么特点?它与母性影响有什么不同?

答:细胞质遗传不同于孟德尔遗传的特点:1、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的表型总是与母本的一致;2、连续回交不会导致用作非轮回亲本的母本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的消失,但其核遗传物质则按每回交一代减少一半的速度减少,直到被全部置换;3、非细胞器的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的传递类似病毒的转导。

母性影响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从而导致子代的表型和么ben相同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也是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由细胞质遗传决定的性状,表型是稳定的,可以一代一代地通过细胞质传下去,而母性影响有持久的,也有短暂的。(P225)

2. 一个基因型为Dd的椎实螺自体受精后,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如何?如果其子代个体也自体受精,它们的下一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又如何?

答:椎实螺的显性基因为右旋D,隐性基因为d,受母性影响,基因型为Dd的椎实螺自体受精,亲本基因型均为右旋Dd,F1产生1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2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1dd 右旋(基因型为左旋);F1的DD自体受精产生的子代均为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F1的Dd自体受精产生的子代为1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2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1dd右旋(基因型为左旋),F1的dd自体受精产生的子代均为dd左旋(基因型为左旋)。(P226图)

3. 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①细胞质遗传,②性连锁,和③母性影响。怎样用实验方法来确定它属于哪一种类型?

答:细胞质遗传和母性影响正反交结果不同,且F1子代与母本的表型一致;而性连锁虽然正反交结果不同,但F1子代有与父本表型一致的。母性影响虽然看起来很想细胞质遗传,但其实质是细胞核基因作用的结果,一代以上的杂交可以获得性状是否属于细胞质遗传的结论。

4. 衣藻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可能存在链霉素抗性因子。如果将一个链霉素抗性突变品系与对链霉素敏感的品系杂交,(1)如果抗性品系是mt+,敏感品系是mt-,结果将会怎样?(2)如果做的是反交,结果又怎样?

答:(1)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核,则杂交后代一半表现为抗性,一半无抗性。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质,则杂交后代均表现为抗性。(2)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核,则杂交后代一半表现为抗性,一半无抗性。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质,则杂交后代均表现为无抗性。

5. 玉米埃型条纹叶(ijij)与正常绿叶(IjIj)植株杂交,F1的条纹叶(Ijij)作母本与正常绿色叶(IjIj)回交。将回交后代作母本,进行下列杂交,请写出后代的基因型及表型,为什么?

(1)绿叶(Ijij)♀×♂条纹叶(Ijij)

(2)条纹叶(IjIj)♀×♂绿叶(IjIj)

(3)绿叶(Ijij)♀×♂绿叶(Ijij)

答:(1)因为母本为细胞核遗传,父本为细胞质遗传,核内有隐性条纹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IjIj:Ijij:ijij=1:2:1,表型及其比例为绿叶:条纹叶=3:1.

(2)因为母本为条纹叶,条纹叶性状有细胞质基因控制,所以后代表型都为条纹叶,基因型均为IjIj。

(3)因为条纹叶性状由隐性核基因控制,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IjIj:Ijij:ijij=1:2:1表型及其比例为绿叶:条纹叶:3:1。

6. 大麦的淡绿色叶片可由细胞质因子(L1=正常绿叶,L2=淡绿叶)引起,也可由隐性核基因(vv=淡绿色叶)引起。请预测下列各组合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

(1)纯合正常♀×♂L1(vv)

(2)L1(vv)♀×♂纯合正常

(3)纯合正常♀×♂L2(vv)

(4)L2(vv)♀×♂纯合正常

(5)来自(1)的F1♀×♂来自(4)的F1

(6)来自(4)的F1♀×♂来自(1)的F1

答:(1)L1(Vv)正常绿色 (2)L1(Vv)正常绿色 (3)L1(Vv)正常绿色 (4)L2(Vv)淡绿色 (5)L1(VV)正常绿色: L1(Vv)正常绿色: L1(vv)淡绿色=1:2:1 (6)L2(VV)淡绿色: L2(Vv)淡绿色: L2(vv)淡绿色=1:2:1

7.草履虫中,品系A是放毒型,品系B和C是敏感型,三者均为纯系。品系A和B长时间接合,其子代再自体受精得到若干后代,所有后代都是放毒型。当品系A和C长时间接合,经同样过程得到的后代一半是放毒型,一半是敏感型。问这三个品系的基因型如何?细胞质中是否均具有卡巴粒?

答:A:KK,有卡巴粒;B:KK,无卡巴粒;C:kk,无卡巴粒。(参考书本235~238)

8.从现有科学事实,怎样正确理解遗传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

答:细胞质基因指的是细胞质内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细胞核基因指的是细胞核内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存在位置不同。质基因存在于细

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上;核基因位于细胞核内染色体上。二是存在方式不同。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与蛋白质结合。而含质基因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而是呈双链环状等形状单独存在。两者的主要关系有:1、生物体中绝大部分性状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核基因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有些性状是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2、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质基因与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3、核遗传和质遗传相互影响,生物性状很多情况体现为核质互作。两者虽具相对的独立性,但并不意味没有丝毫关系。因为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存在于一个整体中,它们之间必然相互依存、制约、不可分割。两者的比较(以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为例):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具体答案我也不好说。

9.不同组合的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得到以(下)后代:

(1)1/2可育,1/2不育;

(2)后代全部可育;

(3)仍保持不育。

写出各杂交组合中父本的遗传组成。

答:(1)S(Rr)或N(Rr)(2)S(RR)或N(RR) (3)N(rr)。(参考书本P242图)

10.在酵母中一个有多种抗性(apt R bar R cob R)的菌系被用来诱导500个小菌落,其中任一至抗性标记中丢失了一种抗性的小菌落数列于下表,请利用这些结果画一线粒体基因图。

基因对第一抗性标记丢失的小菌落数第二抗性标记丢失的小菌落数

aptbar 87 120

aptcob 27 18

barcob 48 69 答:节瓜说这题不考的,所以我不做先。

11.在玉米中,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基因制造双交种,有一种方式是这样的,先把雄性不育自交系A(S(rfrf))与雄性可育自交系B(N(rfrf))杂交,得单交种AB。把雄性不育自交系C(S(rfrf))与雄性可育自交系D(N(RfRf))杂交,得单交种CD。然后再将两个单交种杂交,得双交种ABCD,问:双交种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哪几种?比例如何?

答:双交种的基因型和表型及其比例为S(Rfrf)可育:S(rfrf)不育=1:1。(参考书本P242图)

12.如何证明某种酶的一些亚基由线粒体DNA编码,而另一些亚基由核基因编码?

答:参考书本P243倒数第二段。

13.二倍体植株A的细胞质不同于二倍体植株B的细胞质。为了研究核质互作关系,你希望得到胞质来源于植株A而核主要来源于植株B的植株,应该如何做?

答:我只知道显微操作技术。高倍复式显微镜下,利用显微操作器(micromanipulator)进行细胞或早期胚胎操作的一种方法。显微操作器是用以控制显微注射针在显微镜视野内移动的机械装置。显微操作技术包括细胞核移植、显微注射、嵌合体技术、胚胎移植以及显微切割等。

14.小麦中有一种雄性不育属细胞质遗传。不育株和可育株杂交,后代仍为不育。另外,有些小麦品系带有能恢复其育性的显性基因。研究表明显性恢复基因的引入对细胞质不育因子的保持没有影响。请问什么样的研究结果会让你得出这种结论?

答:用A做母本,B作父本杂交,然后用B作父本进行多代回交。(参考书本P242)

11 基因突变

1.若发生下列情况的突变:

⑴在mRNA的3/端产生了终止密码;

⑵在mRNA的中间产生了终止密码;

⑶在mRNA牟5/端产生了终止密码。

问;各个突变对多肽链有何影响?

答:(1)无影响,因为mRNA翻译成肽链是极性的,5/端——3/端,终止密码子肯定在3/端啦。(2)mRNA包括上游的5′非编码区、中间的编码区和下游的3′非编码区,若终止密码产生在原终止密码子的下游,则无影响;若产生在终止密码子的上游,则肽链合成提前终止,结构异常,影响可大可小。(3)肽链无法合成,没开始就结束了。

2. 某一细胞的DNA 碱基顺序为CAT GTA ,如用⑴ 烷化剂;⑵亚硝酸;⑶5-溴尿嘧啶处理后,此DNA 顺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各写出一种转变的过程。

答:

2.(1) 烷化剂: CAT

TAT GTA

ATA (2) 亚硝酸: CAT

TAT GTA

ATA (3) 5-溴尿嘧啶:

CAT

CAC GTA GTG (1)烷化剂的作用是使碱基烷基化,使被修饰的碱基变为高度不稳定的物质,并导致其发生碱基错配;例如EMS (甲基磺酸乙酯)可使GC 碱基对变为AT ,或者AT 变为GC 。(2)亚硝酸能作用于A 使其脱去分子中的氨基而转化为次黄嘌呤(H )。(3)5-溴尿嘧啶有两种异构体,一种是酮式,可与A 配对;另一种是烯醇式,可与G 配对。可使A-T 转变为G-C (参考分生P127)。

3. 如果DNA 分子发生一次单一碱基的突变(碱基替换),那么在蛋白质合成中哪一个氨基酸最容易被别的氨基酸所代替,色氨酸还是精氨酸?为什么?

答:色氨酸;因为色氨酸只有1个密码子,而精氨酸有6个密码子。

4. 由于脱氨基作用DNA 的一个'3'5'5'3TTT AAA 片段变成了'3'5'5'3TTG AAC 。如果以下面一条链作为模板,在氨

基酸掺入中将出现什么变化?

答:将由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首先DNA 模板链是AAA变为AAC,转录成mRNA后是UUU变为UUG,mRNA上的才是密码子,查表得。

5. 如果紫外线辐射主要是通过在DNA 单链上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而引起突变的,你预期在互补的DNA 链上与A-A 最近邻碱基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

答:由于胸腺嘧啶二聚体会扰乱正常的氢键形成和碱基配对以及对二聚体的切除修复等原因,预期会减少A —A 最近邻碱基的频率。

6. 某一雄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XY )受辐射后,⑴它的配子中产生X 连锁隐性突变,它产生的后代会有什么影响?⑵如果有X 连锁显性突变,其后代会有什么影响?⑶若雌性个体的卵细胞中有X 连锁隐性突变呢?⑷在雌性个体的卵细胞中有X 连锁显性突变呢?

答:(1)无明显影响;

(2)对后代雌性个体有影响;

(3)对后代的部分雄性个体有影响;

(4)对后代部分雌、雄个体都有影响。

7.用同一剂量的X射线处理燕麦属的3个种后,获得如下的突变率:

突变率/% 对照染色体数矮燕麦 4.10 0.00 2n=14

野燕麦 2.00 0.05 2n=28

普通燕麦0.01 0.00 2n=42 如何分析上述诱变试验的结果。

答:矮燕麦为二倍体;野燕麦为四倍体;而普通燕麦为六倍体;它们的辐射敏感性不同。

8.链孢霉经辐身后,分离出4种营养突变体,它们在加有A物质的培养基上可以生长。以B、C和D物质来测定这4种突变体,得到不同的结果“+”表示生长,“-”表示不能生长):

上述结果表明A物质是代谢途径的最终产物,而B、C和D则是中间产物。

⑴写出代谢过程中此4种物质的顺序。

⑵这四个突变体,各中止于代谢过程中哪一个步骤?

答:前体 B C D A

1 2 3 4

13 群体的遗传平衡

1. 名词解释

孟德尔群体随机交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平衡定律遗传漂变

答:孟德尔群体:个体间有相互交配的可能性,并随世代进行基因交换的有性繁殖群体。

随机交配: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一种性别的任何一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和相反性别的个体进行交配的方式。

基因频率:群体中某特定等位基因数量占该基因座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遗传平衡定律:如果一个种群符合下列条件:1.种群是极大的;2.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3.没有突变产生;4.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5.没有自然选择,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就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在平衡状态下,子代基因型频率可根据亲代基因频率按二项展开式计算

[p(A)+q(a)]^2=p^2AA+2pqAa+q^2aa

2. 简述遗传平衡定律的要点,并说明该定律的意义。

答:要点参考书本P307。遗传平衡定律的要点包括:(1)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无其他因素的影响,该群体的基因频率世代相传,保持不变始终处于平衡状态。(2)任何一个大群体,无论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该群体的每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构成的基因型频率就可达到平衡状态。(3)在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是:D=p2,H=2pq,R=q2;且D+H+R=p2+2pq+q2=1。

遗传平衡定律的意义:在理论上,是群体遗传和数量遗传理论的基石,遗传学这两个分支学科的遗传模型和参数估算,就是根据该定律推导出来的。在实践上,它提示我们在引种、留种、分群和建立近交系时,不要使群体过小,否则,就会导致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从而导致原品种(品系)“种性”或一些优良经济性状的丧失。例如:(1)遗传平衡定律揭示了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遗传规律,据此可使群体的遗传性能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畜禽保种的理论依据。(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在畜禽育种中可采用先打破群体原有的遗传平衡,在建立新的遗传平衡的方法,提高原品种或创造新品种,这是本品种选育、品系繁育和杂交育种的理论依据。(3)遗传平衡定律揭示了在一个随机交配群体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间的关系,从而为在不同情况下计算不同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提供了方法,据此可使育种更具预见性。

3. 举例说明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关系。

答:参考书本P305。

4. 简述影响遗传平衡的各因素。

答: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主要有:突变、选择(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或者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遗传漂移、迁移、非随机交配。

5. 一个基因型频率为D=0.38 H=0.12,R=0.5的群体达到的遗传平衡时,其基因型频率如何?

为什么?

答:基因A1的频率:p=0.38+0.5×0.12=0.44; 基因A2的频率:p=0.5+0.5×0.12=0.56。达到遗传平衡时,基因A1A1的频率:0.442=0.193 6;基因型A1A2的频率:2×0.44×0.56=0.492 8; 基因A2A2的频率:0.562=0.313 6。(参考书本P306和307)

6. 已知牛角的有无由一对染色体基因控制,无角(P)为隐性。计算一个无角个体占78%的平衡群体的基因频率。

答:设P基因频率为q,p基因频率为p,则p2=78%,得p=0.883,q=0.117。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要点三。(书本P307)

7. 人的ABO血型决定于3个等位基因,其中I A对i呈显性,I B对i也为显性,而I A与I B为等显性。基因型I A I A和I A i表现为A型,I B I B和I B i表现为B型,I A I B表现为AB型,ii表现为O 型。设I A的基因频率为p,I B的基因频率为q,i的基因频率为r。试计算一个A型人的比率为14%,O型人的比率为8%的平衡群体中各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答:r2=8%,r=0.283,p2+2pr=14%,p=0.186,q=1-p-q=0.531。各基因型频率为:I A I A=P2=3.5%,I A i=2pr=10.5%,I B I B=q2=28.2%.I B i=2qr=30.0%,I A I B=2pq=19.8%,ii=r2=8%.

8. 若基因频率p=0.7,q=0.3,当选择对隐性纯合体不利,s为下列各值时,下一代的基因频率为多少?

(1)s=1.0 (2)s=0.5 (3)s=0.1 (4)s=0.01

答:W为适合度,适合度W的取值就是一种基因型的存活到成年的后代个体数与另一种基因型存活到成年的后代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生殖最多的基因型的适合度为1。s为选择系数,s=1-W。当选择对隐性纯合体不利时,参考书本P315。若p为隐性基因(1)下一代基因频率为p=0.412,q=0.588;(2)若q为隐性基因(1)下一代基因频率为q=0.231,q=0.769;(2)

.

14 遗传与进化

1. 简述种族的形成过程,自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首先,地理屏障将群体隔离,阻止群体之间进行基因流动;然后,各个隔离群体独立地进化和演变,从而形成两个种。自然选择是群体达到平衡多态性的驱动力。

2. 什么称为物种?其形成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能相互繁殖、享有一个共同基因库并和其他物种生殖隔离的一群个体。物种形成的主要

途径有:1、物种转型(线系进化),即自体物种形成;2、种的数目减少(两个种融合);3、种的数目增加(真种),包括(1)瞬时物种的形成(通过不同个体形成)A、遗传变异B、细胞学变异,(2)渐变式物种形成(通过群体形成新种)A、同域物种形成B、半地理物种形成C、异域物种形成(地理物种形成)。(参考书本P326)

3. 什么称为生殖隔离?造成生殖隔离的机制有哪些?

答:不同种群的个体间不能交配或交配不育或不能产下有繁殖能力的后代,导致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隔离机制参考书本P327表16-3)

4. 根据以下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确定各种生物的最小突变距离,比较人与其他各种生物之间的距离。

人赖氨酸—谷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

马赖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猪赖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狗苏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鸡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

牛蛙赖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真菌丙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答:人与其他各生物之间的距离为:马:17;猪:13;狗:13;鸡:18;牛蛙:17;真菌:56。(这题真不会,求遗传学大神拔刀相助)

5. 通过核苷酸多样性测得果蝇两个种 D.heteroneura 和 D.sylvestris之间的差别约为1.8%。黑猩猩与人的核苷酸序列几乎相同。但二者在分类学上则属于不同属。这种分类方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

6. 试比较中性突变理论与选择理论上预测影响遗传变异方面的差别。

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前者认为生物的进化主要由中性突变决定的,这些中性突变经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再经隔离形成新物种。后者认为生物在演化过程中,更能适应环境而有利于生存和能留下更多后代的基因和个体的频率会增加,相反,则频率会减少。

7. 核苷酸代换速率比氨基酸代换速率快还是慢?为什么?

答:核苷酸代换速率比氨基酸代换速率快。因为在两个生物体之间需要改变一个以上的核苷酸才能使多肽链中发生一个氨基酸变异。

8. 以上是鸟类的4个近缘种(a、b、c、d)之间的最小突变距离

(1)哪两个种的亲缘关系最近?

(2)哪一个种与其他各个种的亲缘关系最近?

答:(1)a和c亲缘关系较近。

(2)a与其他各个种的亲缘关系最近。

9. 利用表16-7中的相对适合度计算抗杀鼠灵等位基因的平衡频率。但是某些群体不具这种抗性等位基因,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

1 复习题 1. 什么是遗传学?为什么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 2.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达,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 3. 在达尔文以前有哪些思想与达尔文理论有联系? 4. 在遗传学的4个主要分支学科中,其研究手段各有什么特点? 5. 什么是遗传工程,它在动、植物育种及医学方面的应用各有什么特点? 2 复习题 1. 某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你预期在它们生长时期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该是下列哪一种:AaBb,AABb,AABB,aabb;还是其他组合吗? 2. 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 (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 (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3)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 3. 假定某杂合体细胞内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母体,A′、B′、C′来自父本。经减数分裂该杂种能形成几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如何?其中同时含有全部母亲本或全部父本染色体的配子分别是多少? 4. 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或是两者都发生,还是都不发生? (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 (2)染色体复制 (3)染色体联会 (4)染色体发生向两极运动 (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 (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 (7)着丝点分裂 5. 人的染色体数为2n=46,写出下列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 (1)初级精母细胞(2)精细胞(3)次级卵母细胞(4)第一级体(5)后期I (6)末期II (7)前期II (8)有丝分裂前期(9)前期I (10)有丝分裂后期 6.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1)叶(2)根(3)胚(4)胚乳(5)大孢子母细胞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2、遗传学研究就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 传和变异。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3、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 模式理念,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原核细胞: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有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 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 (1)DNA合成前期(G1期);(2)DNA合成期(S期); (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整个分裂过程看不到纺锤丝的出现。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不象有丝分裂那样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遗传学课后答案

一) 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 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称之(4)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 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 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1859 (2)1865 (3)1900 (4)1910 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 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 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4. 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Chapter 1 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s (一) 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 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 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容称( 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 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1859(2)1865(3)1900(4)1910 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 (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 2 Mitosis and Meiosis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 )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 2n 。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 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 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 =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 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 用基因型Aabb 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 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遗传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因为1、分离规律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与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就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 (2)Rr×rr (3)Rr×Rr (4) Rr×RR (5)rr×rr 3、下面就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与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与表型怎样?(1)Rr × RR (2)rr × Rr (3)Rr × Rr 粉红 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 (2)XwDd×wwdd(3)Wwdd×wwDd (4)Wwdd×WwDd 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就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就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就是显性。

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就是马铃薯叶。紫茎与绿茎就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就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解:题中F2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与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 (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的回交: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章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章

————————————————————————————————作者:————————————————————————————————日期: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1、答:因为 (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解: 序号杂交基因型表现型 1 RR×rr Rr 红果色 2 Rr×rr 1/2Rr,1/2rr 1/2红果色,1/2黄果色 3 Rr×Rr 1/4RR,2/4Rr,1/4rr 3/4红果色,1/4黄果色 4 Rr×RR 1/2RR,1/2Rr 红果色 5 rr×rr rr 黄果色 3、解: 序号杂交配子类型基因型表现型 1 Rr × RR R,r;R 1/2RR,1/2Rr 1/2红色,1/2粉红 2 rr × Rr r;R,r 1/2Rr,1/2rr 1/2粉红,1/2白色 3 Rr × Rr R,r 1/4RR,2/4Rr,1/4rr 1/4红色,2/4粉色,1/4白色 4、解: 序号杂交基因型表现型 1 WWDD×wwdd WwDd 白色、盘状果实 2 WwDd×wwdd 1/4WwDd,1/4Wwdd,1/4wwDd,1/4wwdd,1/4白色、盘状,1/4白色、球状,1/4黄色、盘状,1/4黄色、球状 2 wwDd×wwdd 1/2wwDd,1/2wwdd 1/2黄色、盘状,1/2黄色、球状 3 Wwdd×wwDd 1/4WwDd,1/4Wwdd,1/4wwDd,1/4wwdd,1/4白色、盘状,1/4白色、球状,1/4黄色、盘状,1/4黄色、球状 4 Wwdd×WwDd 1/8WWDd,1/8WWdd,2/8WwDd,2/8Wwdd,1/8wwDd,1/8wwdd 3/8白色、盘状,3/8白色、球状,1/8黄色、盘状,1/8黄色、球状 5.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解:题中F2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和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 (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的回交: AaCc×AAc c→AACc、AAcc、AaCc、Aacc 表型二种,比例为1:1 (2) 绿茎缺刻叶对F1的回交: AaCc×aaC C→AaCC、AaCc、aaCC、aaCc 表型二种,比例为1:1 (3)双隐性植株对Fl测交: AaCc×aacc AaCc Aacc aaCc aacc 1紫缺:1紫马:1绿缺:1绿马

遗传学课后答案

第四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答:交换值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 率,或等于交换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动在0~50%之间。交换值越接近0%,说明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 数越少。当交换值越接近50%,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多。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遗传距离。交换值越大,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远;交换值越小,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近。 2.在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散穗(L)对密穗(l)为显性。今以带壳、散穗与 裸粒、密穗的纯种杂交,F1表现如何?让F1与双隐纯合体测交,其后代为: 带壳、散穗201株裸粒、散穗18株 带壳、密穗20株裸粒、密穗203株 试问,这2对基因是否连锁?交换值是多少?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中多少株? 答:F1表现为带壳散穗(NnLl)。 测交后代不符合1:1:1:1的分离比例,亲本组合数目多,而重组类型数目少,所以这两对基因为不完全连锁。 交换值%=((18+20)/(201+18+20+203))×100%=8.6% F1的两种重组配子Nl和nL各为8.6%/2=4.3%,亲本型配子NL和nl各为(1-8.6%)/2=45.7%; 在F2群体中出现纯合类型nnLL基因型的比例为: 4.3%×4.3%=18.49/10000, 因此,根据方程18.49/10000=20/X计算出,X=10817,故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种10817株。 3.在杂合体ABy/abY,a和b之间的交换值为6%,b和y之间的交换值为10%。在没有 干扰的条件下,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在符合系数为0.26时,配子的比例如何? 答: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ABy、abY、aBy、AbY、ABY、aby、Aby、aBY8种类型 的配子。 在符合系数为0.26时,其实际双交换值为:0.26×0.06×0.1×100=0.156%,故其配子的比例为:ABy42.078:abY42.078:aBy2.922:AbY2.922:ABY4.922:aby4.922:Aby0.078:aBY0.078。 3.设某植物的3个基因t、h、f依次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已知t-h相距14cM,现有如下杂 交:+++/thf×thf/thf。问:①符合系数为1时,后代基因型为thf/thf的比例是多少?②符合系数为0时,后代基因型为thf/thf的比例是多少? 答:①1/8②1/2 5.a、b、c3个基因都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纯隐性亲本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74 ++c382 +b+3 +bc98 a++106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ter 1 AnIntroduction toGenetics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 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 (4)细胞遗传学 4. 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1)1859 (2)1865 (3) 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 (4)C·R·Darwin?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2Mitosisand Meiosis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4. 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图;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

刘祖洞遗传学习题答案

1、在番茄中,圆形(O )对长形(o )是显性,单一花序(S )对复状花序(s )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现有一杂交 得到下面4种植株: 圆形、单一花序(OS )23 长形、单一花序(oS )83 圆形、复状花序(Os )85 长形、复状花序(os )19 问O —s 间的交换值是多少? 解:在这一杂交中,圆形、单一花序(OS )和长形、复状花序(os )为重组型,故O —s 间的交换值为:%20%10019 85832319 23=?++++= r 2、根据上一题求得的O —S 间的交换值,你预期 杂交结果,下一代4种表型的比例如何? O_S_ :O_ss :ooS_ :ooss = 51% :24% :24% :1%, 即4种表型的比例为: 圆形、单一花序(51%), 圆形、复状花序(24%), 长形、单一花序(24%), 长形、复状花序(1%)。 3、在家鸡中,白色由于隐性基因c 与o 的两者或任何一个处于纯合态有色要有两个显性基因C 与O 的同时存在,今有下列的交配: ♀CCoo 白色 × ♂ccOO 白色 ↓ 子一代有色 子一代用双隐性个体ccoo 测交。做了很多这样的交配,得到的后代中,有色68只,白色204只。问o —c 之间有连锁吗?如有连锁,交换值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上述交配: ♀ CCoo 白色 ccOO 白色 ♂

↓ 有色CcOo ccoo 白色 ↓ 有色C_O_ 白色(O_cc ,ooC_,ccoo ) 416820468=+ 4 3 68204204=+ 此为自由组合时双杂合个体之测交分离比。 可见,c —o 间无连锁。 (若有连锁,交换值应为50%,即被测交之F1形成Co :cO :CO :co =1 :1 :1 :1的配子;如果这样,那么c 与o 在连锁图上相距很远,一般依该二基因是不能直接测出重组图距来的)。 4、双杂合体产生的配子比例可以用测交来估算。现有一交配如下: 问:(1)独立分配时,P=? (2)完全连锁时,P=? (3)有一定程度连锁时,p=? 解:题目有误,改为:)2 1( )21 (aabb aaBb Aabb AaBb p p p p -- (1)独立分配时,P = 1/4; (2)完全连锁时,P = 0; (3)有一定程度连锁时,p = r /2,其中r 为重组值。 5、在家鸡中,px 和al 是引起阵发性痉挛和白化的伴性隐性基因。今有一双因子杂种公鸡 al Px Al px 与正常母鸡交配,孵出74只小鸡,其中16只是白化。假定小鸡没有一只早期死亡,而px 与al 之间的交换值是10%,那么在小鸡4周龄时,显出阵发性痉挛时,(1)在白化小鸡中有多少数目显出这种症状,(2)在非白化小鸡中有多少数目显出这种症状? 解:上述交配子代小鸡预期频率图示如下: ♀W Al Px al Px Al px ♂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

作业——绪论 1,名词解释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及其规律的科学。或研究遗传物质的本质和传递及遗传信息表达和进化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间相似性的传递过程。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 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 2,拉马克的两个重要法则 (1)用进废退:动物器官的进化与退化取决于用于不用,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进化,不使用的器官就退化或消失。 (2)获得性遗传: 每一世代中由于用于不用而加强或削弱的性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即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能遗传。 3,遗传学诞生于那一年? 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 4,遗传学发展过程是如何概括的? (1)两个阶段:遗传学分为孟德尔以前(1900年以前)和孟德尔以后(1900以后) (2)三个水平:遗传学分为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 (3)四个时期: 遗传学诞生前期; 细胞遗传学时期; 微生物与生化遗传学时期;

分子遗传学时期。 作业——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异固缩:显微镜下观察染色质着色不均匀,深浅不同的现象 2、二价体:由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粗,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进行准确的配对,这种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3、端粒:染色体末端特化的着色较深部分。由端粒DNA和端粒蛋 白组成。 4、染色体组型分析:根据染色体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核内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进行分析的过程。 5、体联会: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 象 二、唾线染色体的特点? 1、巨大性和伸展性; 2、体联会: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 3、有横纹结构:深色部位一带纹区,浅色部分一间带区。 4、多线性 5、染色中心和5条臂 三、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或是两者都发生还 是两者都不发生? 有丝分裂: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 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 减数分裂:3、染色体联会 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 两者都有:2、染色体复制 4、染色体发生向两极运动 7、着丝点分裂 四、某植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2n=4),其中一对为中间着丝点,另一对为近端着丝点,是绘出以下时期的模式图。 (1)有丝分裂中期(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1) (2) (3)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 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因为 (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 件的; (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 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9、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 )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 )杂交,F2紫茎缺刻叶 紫茎马铃薯叶 绿茎缺刻叶 绿茎马铃薯叶 247 90 83 34 (1 (2)进行χ2测验。 (3)问这两对基因是否是自由组合的? 紫茎缺刻叶 紫茎马铃薯叶 绿茎缺刻叶 绿茎马铃薯叶 观测值(O ) 247 90 83 34 预测值(e ) (四舍五入) 255 85 85 29 454 .129 )2934(85)85583(85)8590(255)255247()(2 22 222 =-+ -+-+ -=-=∑e e o χ 当df = 3时,查表求得:0.50<P <0.95。这里也可以将1.454与临界值81.72 05.0.3=χ比 较。 可见该杂交结果符合F 2的预期分离比,因此结论,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11、如果一个植株有4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植株有相应的4对隐性基因是纯合的,把这两个植株相互杂交,问F2中:(1)基因型,(2)表型全然象亲代父母本的各有多少? 解:(1) 上述杂交结果,F 1为4对基因的杂合体。于是,F2的类型和比例可以图示如下: 也就是说,基因型象显性亲本和隐性亲本的各是1/28。 (2) 因为,当一对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时,表型同于显性亲本的占3/4,象隐性亲本的占1/4。所以,当4对基因杂合的F 1自交时,象显性亲本的为(3/4)4,象隐性亲本的为(1/4)4 = 1/28。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 (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 答;(1)36;(2)12;(3)12*8;(4)24;(5)24;(6)24;(7)24;

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知识讲解

第2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习题解 1 题解a:(1) 他们第一个孩子为无尝味能力的女儿的概率是1/8; (2) 他们第一个孩子为有尝味能力的孩子的概率是3/4; (3) 他们第一个孩子为有尝味能力儿子的概率是3/8。 b:他们的头两个孩子均为品尝者的概率为9/16。 2 题解:已知半乳糖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为甲的哥哥有半乳糖症,甲的父母必然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而甲表现正常,所以甲有2/3的可能为杂合体。乙的外祖母患有半乳糖血症,乙的母亲必为杂合体,乙有1/2的可能为杂合体,二人结婚,每个孩子都有1/12的可能患病。 3 题解: a: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因为该系谱具有常显性遗传病的所有特点: (1)患者的双亲之一是患者; (2)患者同胞中约1/2是患者,男女机会相等; (3)表现连代遗传。 b:设致病基因为A,正常基因a,则该家系各成员的可能基因型如图中所示 c:1/2 4 题解a:系谱中各成员基因型见下图 b:1/4X1/3X1/4=1/48 c:1/48 d:3/4 5题解:将红色、双子房、矮蔓纯合体(RRDDtt)与黄色、单子房、高蔓纯合体(rrddTT)杂交,在F2中只选黄、双、高植株((rrD-T-))。而且,在F2中至少要选9株表现黄、双高的植株。分株收获F3的种子。次年,分株行播种选择无性状分离的株行。便是所需黄、双、高的纯合体。 6 题解:正常情况:YY褐色(显性);yy黄色(隐性)。用含银盐饲料饲养:YY褐色→黄色(发生表型模写)因为表型模写是环境条件的影响,是不遗传的。将该未知基因型的黄色与正常黄色在不用含银盐饲料饲养的条件下,进行杂交,根据子代表型进行判断。如果子代全是褐色,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YY。表现黄色是表型模写的结果。如果子代全为黄色,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yy。无表型模写。 7 题解: a:设计一个有效方案。用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的三个纯合体杂交,培育优良纯合体aabbcc。由于三对隐性基因分散在三个亲本中。其方法是第一年将两个亲本作杂交。第二年将杂合体与另一纯合亲本杂交。第三年,将杂种自交,分株收获。第四年将自交种子分株行播种。一些株行中可分离出aabbcc植株。 b:第一年将两个亲本作杂交。子代全为两对基因杂合体(AaBbCC或AaBBCc或AABbCc),表现三显性。第二年将杂合体与另一纯合亲本杂交,杂交子代有4种基因型,其

遗传学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1、图中所示的事一个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苯丙酮尿症 (PKU)的系谱 题解a:系谱中各成员基因型见下图 (a) 尽可能多的列出各成员的基因型。 (b) 如果A 与B 结婚,则她们的第一个孩子患 PKU 的概率为多大? (c) 如果她们的第一个孩子就是正常的,则她们的第二个孩子患 PKU 的概率 (d) 如果她们的第一个孩子患病,则她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就是多大? b:1/4X1/3X1/4=1/48 c:1/48 d:3/4 2、在小鼠中,等位基因A 引起黄色皮毛,纯合时不致死。等位基因R 可以单独引起黑色皮 毛。当A 与R 在一起时,引起灰色皮毛;当a 与r 在一起时,引起白色皮毛。一个灰色的 雄鼠与一个黄色雌鼠交配,F1表型如下: 3/8黄色小鼠,3/8 灰色小鼠,1/8 黑色小鼠,1/8 白色小鼠。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巳 从閘,< e > x 黄鼠c 罕) F1 3/8黄屁 ;3/8 : 1/8黑風 : 1/s A_rr A_R_ aaR_ aarr 3、果蝇中野生型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需显性等位基因 A 。第二个独立的显性基因 P 使得 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眼色仍为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两个纯 系杂交,结 果如下: IT

P 红眼〈罕1 X 白眼 F1 禁眼< ^ > X 红出艮< 4 > F2 3FE 紫知艮 : 3*8 红冃艮 : 2/S 白耳艮 解释它的遗传模式,并写出亲本、F1与F2的基因型。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P/p 位于X 染色体上;基因型aa 的个体眼睛呈白色, 基因型A_X_的个体眼睛呈紫 色,基因型A —XX 3 、A_X P Y 的个体眼睛呈红色。 4、 一条真实遗传的棕色狗与一条真实遗传的白色狗交配 ,所有F1的表型都就是白色的。 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118条白色狗、32条黑色狗与10条棕色狗。给出这一结果的遗 传学解释。 5、假设在矮牵牛的花瓣中存在着两种色素 ,红色与蓝色,者混合呈现出正常的紫色、两种色 素的生化合成途径如下的示、“白色”就是指该复合物不就是色素、(白色的花瓣就是完全缺 乏色素的结果、)红色素就是由一个黄色的中间产物形成的 ,这个中间产物的浓度在有颜色的 花瓣中的含量就是很少的、 P 棕色 X 白色 ddbb AABB F1 白色 AaBb 厂— 118 F2 12冃芭 A B A bb 32 1黑色 aaB W 1粽色 aabb 在此卡显性基因4对另一显性 基因B 是上位性的。 分析:子二代分离为12:3:1,可看作 9 3-3 1的衍生.白色与有色 (黑+棕)之比3」,而在有 色内 詛,黒与棕之比也是34 表明遗传很有可能涉及有两对 基因之差u 備设T 基因人控制白色’即基因型 A_B_. A bb 为白色= 2看显性富丽时,H (罢色) 和b (棕芭)不表现显隐性 关系: 3一无品性基因盘即煦日寸,8 〔黑色)和b (棕莅)表现显 隐性关系.

遗传学课后答案

第四章连锁遗传与性连锁 1.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与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答:交换值就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或等于交换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动在0~50%之间。交换值越接近0%,说明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少。当交换值越接近50%,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多。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遗传距离。交换值越大,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远;交换值越小,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近。 2.在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散穗(L)对密穗(l)为显性。今以带壳、散穗与裸粒、密穗的 纯种杂交,F1表现如何?让F1与双隐纯合体测交,其后代为: 带壳、散穗201株裸粒、散穗18株 带壳、密穗20株裸粒、密穗203株 试问,这2对基因就是否连锁?交换值就是多少?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中多少株? 答:F1表现为带壳散穗(NnLl)。 测交后代不符合1:1:1:1的分离比例,亲本组合数目多,而重组类型数目少, 所以这两对基因为不完全连锁。 交换值% =((18+20)/(201+18+20+203))×100%=8、6% F1的两种重组配子Nl与nL各为8、6% / 2=4、3%,亲本型配子NL与nl各为(1-8、6%) /2=45、7%; 在F2群体中出现纯合类型nnLL基因型的比例为: 4、3%×4、3%=18、49/10000, 因此,根据方程18、49/10000=20/X计算出,X=10817,故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种10817株。 3、在杂合体ABy/abY,a与b之间的交换值为6%,b与y之间的交换值为10%。在没有干 扰的条件下,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在符合系数为0、26时,配子的比例如何? 答: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ABy、abY、aBy、AbY、ABY、aby、Aby、aBY 8种类型的配子。 在符合系数为0、26时,其实际双交换值为:0、26×0、06×0、1×100=0、156%,故其配子的比例为:ABy42、078:abY42、078:aBy2、922:AbY2、922:ABY4、922:aby4、922:Aby0、078:aBY0、078。 3.设某植物的3个基因t、h、f依次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已知t-h相距14cM,现有如下杂 交:+++/thf×thf/thf。问:①符合系数为1时,后代基因型为thf/thf的比例就是多少?②符合系数为0时,后代基因型为thf/thf的比例就是多少? 答:①1/8 ②1/2 5、a、b、c 3个基因都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纯隐性亲本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 74 ++c 382 +b+ 3 +bc 98 a++ 106

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 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 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文中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传递是受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一重要理论直到1900年狄·弗里斯、柴马克、柯伦斯三人同时发现后才受到重视。因此,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1906年是贝特生首先提出了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 6.为什么遗传学能如此迅速地发展? 答:遗传学100余年的发展历史,已从孟德尔、摩尔根时代的细胞学水平,深入发展到现代的分子水平。其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因为遗传学与许多学科相互结合和渗透,促进了一些边缘科学的形成;另外也由于遗传学广泛应用了近代化学、物理学、数学的新成就、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因而能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地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因此,遗传学是上一世纪生物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遗传学不仅逐步从个体向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基因层次发展,而且横向地向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正在为人类的未来展示出无限美好的前景。

遗传课后题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用隐性aa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株F1中,有2株表现为aa。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 答:这有可能是显性AA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A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裂,丢失了具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a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1缺失杂合体植株会表现出a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 (1)细胞学方法鉴定:①缺失圈;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 (2)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 (3)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显性∶1隐性。 2.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在缺失染色体上,与C 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可能是Cc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C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c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10%,从而产生带有10%C基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c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10.使普通小麦与圆锥小麦杂交,它们的F1植株的体细胞内应有哪几个染色体组和染色体?该F1植株的孢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应有多少个二价体和单价体?F2群体内,各个植株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是否还能同F1一样?为什么?是否还会出现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相同的植株? 答:F1植株体细胞内应有AABBD 5个染色体组,共35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理论上应有14II+7I。 F2群体内各植株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绝大多数不会同F1一样,因为7个单价体分离时是随机的,但也有可能会出现个别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相同的植株。因为产生雌雄配子时,有可能全部7 I 都分配到一个配子中。 12.三体的n+1胚囊的生活力一般远比n+1花粉强。假设某三体植株自交时参与受精的有50%为n+1胚囊,而参与受精的花粉中只有10%是n+1,试分析该三体植株的自交子代群体里,四体所占的百分数、三体所占的百分数和正常2n个体所占的百分数。 答:该三体自交后代的群体为: 该三体自交后代的群体里四体(2n+2)、三体(2n+1)、二体(2n)所占的百分数分别为5%、50%、45%。 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2.为什么说细菌和病毒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 答:与其他生物体相比,细菌和病毒能成为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具有以下7个方面的优越性: (1)世代周期短:每个世代以min或h计算,繁殖速度快,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 (2)易于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个体小,繁殖方便,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且代谢旺盛,繁殖又快,累积大量的代谢产物。 (3)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细菌和病毒均属于单倍体,所有突变都能立即表现出来,不存在显性掩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