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潮文学研究

潮文学研究

潮文学研究
潮文学研究

学术论文专题研究

潮汕籍现当代作家研究

一、基本情况及研究现状

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潮汕地区先后成立的文学社团有:火焰文学社、晨光文学社、彩虹文学社、海滨社、汕头文艺社、文艺与电影社、我们社等。

我们社的主要成员:洪灵菲、戴平万、罗澜、李一它、罗克典、陈礼逊、林伯修等。文学活动与故乡潮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同创造社、太阳社一道,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现当代潮汕作家:林伯修(杜国庠)、杨邨人、洪灵菲、戴平万、钟敬文、侯枫、冯铿、丘东平、梅益、碧野、薛汕、秦牧、王杏元、郭光豹、郭启宏、雷铎、陈焕展、林继宗、黄国钦、张培忠等。

其中,有太阳社的创始人杨邨人,

普罗文学的代表作家洪灵菲,

新兴文艺的“花蕊”戴平万,

我们社的理论家、翻译家杜国庠,

中国民俗学奠基人钟敬文,

左联五烈士之一冯铿,

革命作家丘东平,

散文大师碧野、秦牧

“红遍半个中国的农民小说家”王杏元,

军旅作家郭光豹、雷铎等

在新时期文坛上,北京市剧协主席郭启宏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800种,字数多达一千多万字,“是当代创作数量上最多的优秀剧作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语),有“南魏北郭”之称;汕头市作协主席林继宗曾荣获“中国散文精英奖”,他的《魂系真情》被评为“2007年度最有艺术感染力作品”之一;

潮州市作协主席黄国钦的作品《春诗》被拍成电视片,不仅在省台和中央台播映,而且被译成外文,在英、美、法等国电视台播出。

新时期以来,在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倡导和推动下,潮学研究日渐成为一门显学,并出现了一批颇有理论深度的潮汕文化研究著作。

但从整体看来,有些研究还处在局部和浅层次上,多滞留于民俗风情和少数中坚作家代表作的个案研究,而对相当一部分作家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理论批评滞后于创作实践,更鲜有潮汕作家与中华民族“大文化”的对话。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促进和繁荣潮汕地区的文学创作,提高潮汕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推动潮汕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做出贡献。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他们的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

2.总结出潮汕作家作品独特的思想内涵与地域特征。

四、研究的重点:

1.代表作家作品的选择。注意作家的作品集,注意收集散见在多种报刊上的作品及有关研究资料。在普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选好研究对象。

选择创作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作家,选择创作风格突出的作家;

2.解读作家作品。从作品中“读”出它的时代价值、文学史意义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总结出创作的得与失。

3.理论上提升。基本思路:

第一,广泛搜集资料;

第二,确定研究对象: a.创作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作家;b.创作风格突出的作家;c.不同体裁的作家; d.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

第三,解读作家作品。

第四,进行理论探讨,总结作家创作的得与失。

五、研究方法

细读文本。从作品鉴赏批评入手,不仅要注重文本的外在形式,如题材、语言、手法等,更要注重写作主体的心理和作品的语境。

运用社会学、叙事学、语言学、心理学、接受美学、比较文学等,多角度、多学科相互沟通,多维透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其创作意义、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六、主要的参考文献:

著作:

1.《潮汕百科全书》潮汕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潮汕文化论丛》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潮汕文学读本》任泽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潮汕诗萃》温延敬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潮剧研究》黄赞发等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 《潮学研究》(全13册)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多人主编花城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等

8.《岭南现代文学史研究》张振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9.《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黄挺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1.《我们月刊》《太阳月刊》《文化批判》《北斗》《现代》《抗战文艺》等有关刊物

12.《?我们月刊?研究及精品选读》杜运通杜兴梅黄景忠编著花城出版社2008年8月版

13.《洪灵菲小说精品》《冯铿小说精品》《秦牧文集》《郭光豹诗选》《郭启宏文集》等潮汕籍作家作品集。

14.岭南现代文学史张振金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论文:

1:我们社:一个独立而富有特色的文学社团杜运通杜兴梅新文学史料2007年1期

2.我们社太阳社比较论杜运通杜兴梅学术研究2007年7期

3.《我们月刊》研究杜运通杜兴梅汕头大学学报2008年5期

4.戴平万小说创作论杜运通杜兴梅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5期

5.我们社太阳社对待鲁迅态度有何不同杜运通杜兴梅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1期

6.秦牧散文的文体特征研究黄景忠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5期

7.土地?船?花——秦牧的散文世界黄景忠文艺理理论与批评1997年3期

8.潮汕新文学风貌剖析黄景忠当代文坛报1997年3期

9.无产阶级革命作家洪灵菲郑群辉黄景忠韩山师院学报1996年1期

10.潮汕新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黄景忠韩山师院学报1996年3期

11.郭启宏剧作论黄景忠韩山师院学报1996年1期

12.二三十年代潮汕作家群与潮汕文化余海鹰潮学研究2000年8、9期

可以到图书馆七楼潮汕资料研究室查找

也可以在网上查期刊

《通俗文学研究》讲义(学生版)

第一讲:《通俗文学研究》绪论 主要内容: 通俗文学的定义; 雅俗文学的区分; 通俗文学的发展演变。 什么是通俗文学? 范伯群先生的定义: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繁荣滋长的,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的,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在功能上侧重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与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的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层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他们视为精神消费品,也必然会反映他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 ——《现代文学三十年》 俗文学体系:通俗文学 民间文学 曲艺文学 现代音像传媒中的大众通俗文艺 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的区别: 严肃文学重探索性、先锋性,通俗文学满足于“平视性”;严肃文学重自我表现,主体性强,通俗文学则贴近读者的期待视野;严肃文学期盼创新,通俗文学则模式化突出;严肃文学崇尚永恒,通俗文学盼望流通。二者特点各异,本质相通,有交叉部分。总之,通俗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弱一些;商业目的性强些;更倾向消遣、娱乐、游戏;模式化、程式化倾向较突出。 判断雅与俗文学大致有三方面的标准: 1、是否“与世俗沟通”; 2、是否“浅显易懂”; 3、是否有“娱乐消遣”功能。 总之,雅俗是相对的,也是可能相互转化的。市场化时代的今天,雅文学的对策之一就是“适俗”,但无论雅俗,“媚俗”都是应该抵制和批判的。 为什么要学习通俗文学? 1、文学应该是双翼齐飞的,纯文学和俗文学就是它的两翼。 2、近现代通俗文学历百年而生机勃勃,值得关注研究。 3、通俗文学在以下方面有独特贡献:社会学方面;民俗学方面;文学方面等。 4、纯文学与俗文学各有所长,可以雅俗互补。 通俗文学的发展演变 一、19世纪90年代至“五四”文学革命之前 俗为主流,雅俗并进。 二、1917年至20世纪30年代

超文本及其语篇特征

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5期(总第102期)超文本及其语篇特征 胡壮麟 (北京大学,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43(2004)05-0003.06 1.0超文本技术 超文本的概念孕育于1945年,当时VannevarBush写‘AsWeMayThink’一文,他在文中想象一个书桌样的工具,称之为“memex”(记忆扩展器,memoryextension的缩写)。在战时科学的环境下,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知识,不时抱怨索引系统的非真实性和缺点。这时,Bush意识到“人类智慧不是这么工作的。它通过联想操作。”为此,他要发明的“memex”是这样一种器械,个体可以把他所有的书,记录和通信内容储存下来,可以机械化地以最快的速度和灵活性检索资料,”“偶而使用者可以插入自己的评论,”“通过可利用的材料建立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的轨迹”,加以储存,供以后参考使用。一在这个意义上,memex是可以反映大脑细胞的轨迹网。可惜,Bush关于memex的概念在实施中被耽误了,因为当时使用的是缩微胶卷。(Berk&Devlin,1991;Whitehead,1996) 继Bush后,TedNelsonl965年在一次美国计算机器协会的报告中创用“超文本”(hypertext)一词。它包括三个方面:(1)这是一种电子文本的形式;(2)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3)一种出版形式。他说“关于超文本,我指无序的写作——枝叶蔓生的文本,它可由读者选择,在互动的屏幕上阅读效果最好。如大家所看到的,这是一系列的文本块,由可供读者选择不同通路的链接点连接而成。”(Nelson,1990)Nel.SOn曾患注意力缺乏障碍的疾病,受干扰时常会健忘,在许多关联事物前找不到北,因而他创造了超文本的概念,希望它成为追踪自己思想的记忆策略。Nelson设计了一套叫做Xanadu的系统,由于期望值过高,未能进入市场应用阶段。(Whitehead,1996)最后实现超文本思想的是TimBemers.Lee,他1989年在CERN的互联网上以“万维网”(WorldWideWeb)的形式出现。超文本可链接世界上所有其他含有信息的计算机。在万维网上从可激活任何一点进入另一个点;一个信息单位可以连接到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万维网是对它先前的所有信息资源的抽象。公司和个人如果不与互联网连接,很难继续活动。像恐龙一样,在这种环境中,或进化,或死亡。这样,人类文化经历了口述文化(手稿文化(印刷文化(电子文化,最终进入了超文本文化,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感觉和社会结构。在超文本文件中,人们可以寻找独特的径路,激活某些链接点,建立新的链接点,按照理据、逻辑、幻想、好奇性或碰巧,在空间世界活动,如送电子邮件,下载图象或文本,收听录音材料等等。 由于“网络”、“互联网”、“万维网”、“链接”等都要通过超文本体现,因此人们更多的以“超文本”来涵盖这方面的讨论。 2.0超文本的哲学思考 尽管超文本的术语在1965年出现,而技术上通过万维网在1989年才突破,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很快捕捉到超文本思想的划时代意义。2.1Derrida Derrida在1967年提出“链接”(1iaison/link),“网”(toile/web),“网络”(r6seau/network),“交织”(j’Ytissent/interwoven),“方阵”(matrix)等今天看来属于超文本的词语。Derrida强调文本的开放性,互文性,以及对某文本的内外进行区别的不相关性。Derrida预见到未来将出现一种新的更为自由的更为丰富的文本形式,一种比我们潜在经验也许实际经验更为真实的形式,决定于分立的阅读单位。正如Derrida所说,“每一种符号,语言的或非语言的, 收稿时间:2004-10—18 作者简介:胡壮麟(1933一)。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法。 3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知识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学研究如何应对业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文学现象。从人类学与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重叠地带或许能寻找到重审文学新现象的契机,文化人类学以其核心的概念“文化文本”,“求异”独特的思维方法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则与立场不仅激发了现代作家的创作灵感与想象,而且催生出了文学人类学。这一门具有“跨文化”与“破学科”特征的学科必将为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带来多方启迪。 在知识全球化的现时代,文学无庸置疑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变革,以印刷术为基础的书面文学阅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电子媒介的图像多媒体传播模式所取代,从随处可见的报刊杂志、时装到招贴画和海报栏上耀眼灼目的图像,从摄影、巨幅广告到表演艺术,从美容瘦身,到形象设计,从体育运动的视觉狂欢,到影视、MTV、游戏或网络的虚拟影像……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视觉符号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不但沉溺于视觉幻象的海洋中,而且深受其暴力的胁迫,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信息、进入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逐渐被各种图像所充斥、所包围。这一切无疑给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于是,承续两个世纪前老黑格尔所预言的文学艺术终结的呼声甚嚣尘上,晚近的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一书中就提出,艺术已终结于现代而不复有历史。至于后现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则在他的著作《明信片》中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一段让人惊恐不已、耸人听闻的话:“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①“文学的终结”之说由于被这样一次次地重复、渲染和阐释,因此,在以“图像”为主因的视觉文化时代它仿佛不再是一种哲学假说,而成了一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现实和无从规避的宿命。这种悲观论点昭显出文学已在“图像霸权”的侵凌下被迫退让边缘和日益走向溃败的严酷现实。 不过,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文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文学走向了消亡,只是它在以电子媒介为主要标识的后现代文化中完成了某种形态转换。这种说法正契合了“终结”这个词的原初意义即“从此一位置到彼一位置”②。这意味着,由于伴随着全球化应运而生的后现代文化从根本上是一种大众媒介的文化,在此情势下,文学就不能再坚守它固守的人文形态,它必须要寄寓于大众传媒之中才能得以存活。这样一来,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就依附于这样一些媒介载体:图书、杂志、报纸、电视、电影、网络、广播、剧场。在这样一个多元的视、听空间内,容纳着我们所认为的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一些身份暧昧的文类譬如电视文学、电影文学、网络文学等。因此,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不仅没有陷入文学消亡论的悲观阴影之中,反而乐观地认为文学现象性地“缺席”并不影响它实质性地“在场”:文学依然在后现代的文化运作中以一种“隐蔽形态”处于支配性的乃至统治性的地位。他们发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中,一些学科已经习惯于借用文学研究的术语,比如史书重新成为故事讲述,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则热衷于具体性和特殊性,极力倡导“抛弃理论,转向叙述”,传统的非文学话语开始迷恋修辞,凡此种种迹象皆显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化。由此看来,文学性就不再只是“文学”的专有属性而是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论自身的属性。据此,卡勒说:“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了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③这里的“文学性”所指认的显然是经典文学文本所具有而被哲学所竭力清除和贬斥的“虚构”、“隐喻”、“想像”、“叙述”以及“修辞”等要素特征。事实上,文学性的这些要素特征不仅渗透进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而且也渗透进了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起到潜在的隐蔽的支配作用。不管是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形象价值的生产,还是媒体根据消费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剪辑和戏剧化的处理,抑或是后现代条件下那些刻意策划公共表演,在本质上都是文学性的,只不过其文学性较为隐蔽而已。换句

文学研究法

概说 近年高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稳中有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全国各地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同意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考试大纲》为依据来命题,形式基本不变,但略有微调。总体来说,现代文阅读文本多样,人文性强,设题遵循《考试大纲》,注意引导考生与文本的对话。 一、文本的选择 选文的篇幅大部分在1500左右,选文语言典范,可读性强,文本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具有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具有文学色彩与理性色彩、思辩精神有机融合的特点。选文以散文为主,也有选择小小说的,如2007湖北卷的《日月行色》,也有来自于古典作品,如海南、宁夏卷文学类文本为《林冲见差拨》,选自《水浒传》。 二、题目的设置 设题遵循考试大纲对现代文大阅读的能力要求,新课程卷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能力层级进行考查。设题类型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理解类,如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以及文学形象等,侧重语言信息的确认,侧重于理解能力的考查;二是分析综合类,要求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三是鉴赏评价类,主要是鉴赏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四是探究类,这类题一般具有延伸性,要求结合文本,理解某种说法,研究文意的深度,这类题目注意了开放与限制的结合,在一定的文本框架内的适度开放。 三、应考的策略 在复习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种文体不可偏废,对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各类散文的阅读都要训练。二、每个考点务必落实,依据考纲的要求训练到位。三、努力提高阅读鉴赏水平,重视整体阅读和局部阅读的关系。四、努力提高答题能力,增强规范意识,类化答题思路,提高语言表述水平。 分述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现代文阅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词语的含义: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

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 文学: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名著: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 基本定义: 满足以下条件的小说、诗歌或戏剧等文字作品被称为世界名著。 1.“名著”一般都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它们不是只风行一二年,而是经久不变的畅销书。《飘》比起莎士比亚的剧本和《堂·吉诃德》来,读者就相对地说要少得多。有人作过较切合实际的估计:三千年来,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至少拥有两千五百万读者。名著问世后未必在那个时代就成为畅销书,要有一定时间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天文学家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书现在是本名著,而据报道当时他曾说过:“上帝等待了六千年才有一个观察者,我这本书可能要等上一百年才会有一个读者。” 2.“名著”通俗易懂,不卖弄学问。它们不是专家写给专业人员看的专门性著作,无论是关于哲学或者科学,历史或者诗歌,它们所论述的是关于人类共同感兴趣的题材,而不是学究式的空谈。这些书并非为教授们所作,而是为普通人而写。 3.“名著”,永不过时。为便于比较,我们把眼下流行的书称为“当代作品”,它们只流行一、二年或至多十多年。许多早期的畅销书恐怕你连书名也记不起了,也不会再有兴趣读它们。而“名著”却不会因思想运动、学说更迭、舆论分歧而过时。名著不是供学者研究而积满尘垢的遗著,而是当今世界上潜在的最强大的文明力量。人类的基本问题代代相同。读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辞和西塞罗的信件,或是培根和蒙田的散文,任何人都会发现:人们对于幸福和正义、美德和真理,甚至对于安定与变幻本身是何等的笃信不疑!人类为其目标而奋斗的道路看来是不可改变的。 4.“名著”令人百读不厌。只要你认真阅读,你决不会感到扫兴。名著一页书所包含的思想要比一整本普通书的内容还要丰富得多。它可以使你百

“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一)

“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一) 【内容提要】 在这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超文本作为网络世界最为流行的表意媒介,它以“比特”之名唤醒了沉睡于传统文本的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等潜在活力与灵性。它以去中心和不确定的非线性“在线写读”方式解构传统、颠覆本质,在与后现代主义的相互唱和中,改变了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存在方式。在“如我们所想”的赛伯空间里,网络文学所营造的“话语狂欢之境”交织着欣喜与隐忧——它精彩纷呈、前景无限却又充满陷阱与危机。超文本的崛起不仅是当代文学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而且也是理解文学媒介化、图像化、游戏化、快餐化、肉身化、博客化等时代大趋势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更重要的是,超文本正在悄然改写我们关于文学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入新世纪以来,起于青萍之末的网络风潮,悄然演化成天落狂飚之势,径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的世界。毫无疑问,互联网的横空出世写下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神话。就文学这个以神话奠基的审美王国而言,一经网络介入,便立刻引发了大河改道式的族类迁移和时空跳转。千百年来辉映人类心灵世界的流岚虹霓,正被虚拟为诗意灵境中电子赋魅的天光云影。在整个审美意识形态领域,“网络文学”的“生成与生长”以及“超文本”的“兴起与兴旺”,已经成为文学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超文本”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已成为中外文论与批评的一个开坛必说的“关键词”。但无庸讳言,对“超文本”这个从数字技术领域引入的

新概念,文论界的相关研究仍明显缺乏应有的人文烛照和审美关怀,更少见中西贯通、文理兼容的诗学化深度阐释。可以说,“超文本”的兴起已成为网络时代文学研究最迫切的课题之一,因为,“超文本”研究已成为理解文学图像化、大众化、肉身化、快餐化、博客化、手机化等时代倾向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 纵观文本发展的历史,从陶塑、骨雕、铜铸、缣文、帛书的文字形态到印刷文本的“粉墨登场”,由“泥与木”到“铅与火”再到“光与电”……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渐变与突转之后,整个“表意”家族正经历着从A到B,即原子(Atom)到比特(Bit)的快速跃迁,一个全新的“超文本”世界轰然洞开。在这里,超文本鼻祖范瓦纳《如我们所想》(1945)中意在借“机”拓展人脑联想功能之“所想”几成现实;克罗齐所倡导的艺术与语言的“同一化”也不再是梦幻,“人人都可以是作家”;雅可布森所谓的“支配因素”与“辅助因素”之间的张力空前增长;普通读者也可以像诗人一样在瑞恰兹所描述的各类“冲动”之间建立“稳定的平衡状态”,“写读互动”也成了“博客”们的日常游戏;罗兰·巴尔特所预言的理想化文本的许多特性基本都已变成诗学常识;……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超文本在催生大众审美狂欢的同时也制造了惊人的文化垃圾。按照超文本理论家乔治·兰道的说法,数字化超文本只不过借助网络技术的帮助,完成了结构主义以来的文本理论家与批评理论家们的设计而已,为超文本提供标志性特点之一的“超链接”(hyperlink)其实并非从天而降的“神赐妙品”,它的核心内容早已存在于巴尔特、德里达和克里斯蒂娃等人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学:陷于策略对全球化”冲击做出回应的讨论会,在2001年举办了很多次,几乎涉及到文学研究的各个学科。2001年8月11-14日,曾经中断十多年的中美比较文学双边理论对话,在清华大学恢复。理论对话的总主题是比较文学的全球化:走向新的千年” 2001年4月23-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扬州大学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讨论会。2001年10月10-13日,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与会学者对新理性精神”的提出,前提即在于全球化潮流下,如何坚持中国立场'并发 出中国声音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也举办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的研讨会,着重探讨古代文学如何致力于当代文化的建构”。

各学科重要学者对全球化"讨论的纷纷参与,将全球化”讨论引向了深入。此前曾有过的简单二分法一嗖么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识形态演变”从而抵制,要么认为是自由民主来临从而全面欢迎一祀被超越,对待全球化”的理性沉潜,成为2001年全球化”的主流态度。 2001年的文学研究界,首先理性地承认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为身边的事实。学者只能以积极的姿态,来进行甄别和判断。 目前,学界对全球化”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人仍然笼统地把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 文学的全球化”混为一谈,在概念使用上显得不够准确和明晰。针对这种现象,王一川提出了 全球化”与全球性”的概念区别。他用全球化”来专门指代经济状况”,而把全球性”用来 扌描述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全球各国之间相互参照、冲突、激励或共生等状况,主要涉及多种彼此不同的民族之间在宇宙观、道德、心理、社会、语言、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近三十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和西方,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十年文革期间,现代中国文学学科曾遭受严重冲击。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逐次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1]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其间阶段性的进展或热点包括“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颠覆与重构”、“现代性讨论与反思”、“女性主义和其他各种‘后思想’的引进”、“文学史观、编撰与史料”、“现代文学学科观念、方法讨论”、“期刊媒介研究”、“学科边界打破”以及“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的兴起”等等。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延续了60年代以来侧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文体文类研究的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文学的整体状态,如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新诗诗学、左翼文学乃至沦陷区文学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显现巨大变化”。王德威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三大方面:“‘理论热’成为治学的

一大标记”;“离开传统文本定义,成为多元、跨科际的操作”;“对有关历史论述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2] 从上面简要的勾勒中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呈升温、扩张之势,也出现了一些双方都广泛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在我自己看来仍具有较大学术研究空间的两大话题: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期刊研究问题。 一.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曾长期面临尴尬局面。首先是其学科和文学史归属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在古代中国文学研究中,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末文学要么被省略,要么被当作一个尾巴一笔带过。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受新文学传统影响,现代文学的起点被确立在五四前后,而此前的清末民初文学亦往往被当作铺垫甚至是对立面,很少得到正面意义上的关注。作为一种妥协方案,遂产生所谓“近代中国文学”概念乃至“近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分支。此外,在文学性质、价值的认定乃至审美评价等方面,除《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外,中国国内学者对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现代文学界“重

对《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研究》课题研究的认知

对《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研究》课题研究的认知 发表时间:2011-06-16T17:10:34.3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8月下作者:◆王建华[导读] 山东省教研室和课题组早在2006年给栖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 ◆王建华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265300 山东省教研室和课题组早在2006年给栖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提出了一个 “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研究”的研究课题。对此我积极参与。我知道文学即人学,对人的教育当然离不开文学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却忽视了文学教育这个重要的方面,导致学生文学修养偏少,鉴赏能力偏低,审美趣味偏淡,写作功底偏差。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又强调,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就应加强对学生 个性的培养。的确,不难发现,现今的阅读教学中还严重地存在着不足,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被不断地销蚀,何谈学生个性的发展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平等对话、主动读书、自主发现、自由合作,使学生在文学教育中个性得以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初中生文学教育薄弱及亟待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这一现状,对此,我认为尝试研究这一课题意义很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研究。 一、研究目标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引,进一步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积极营造浓厚阅读氛围,注重文学教育中的个性阅读,努力打造书香、文化、责任校园,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进一步巩固学校传统阅读特色,开拓阅读时空,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开拓阅读视野,丰富阅读积累,激荡阅读情感,努力渗透文学教育,弘扬个性阅读,为学生发展浸染书香底色。 二、研究内容 首先,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还包括文言文,文体不同教学要求不同;其次,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需要教师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名篇探赏:分析、欣赏、解读中外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强调多元视角,着力艺术赏析,精研细读,既突出探索性,又突出可读性;古典研读:专门研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提倡新思路,提倡多角度,注重文学性,注重审美性,让读者真正感受到古典文学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三、研究措施 1、课题立项阶段:学校为每个班级打造书柜,要求每个班级成立读书角,书籍大约300本,均是由师生贡献出的好的文学作品,由班级推选的图书管理员登记造册。加强图书室工作管理,加快图书流通。完善阅览室管理,真正让阅览室面向师生全天候开放。学校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有时学生自由选择书柜里的书籍,有时同时研究某一篇文章或某一部名著,由语文老师指导阅读。 2、实施探索阶段:学校课题研究组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读书半小时,充分利用晨诵、午读、暮省课的时间,并留下读书笔记或写在读书卡片上,内容可摘抄原文、可浓缩概括、可写读后感想等等,字数每周不少于1500字。再由语文老师每周一次或几次收阅,打上“优”、“良”等不同等次,采取展览优胜者、互相传看交流的做法,鼓励学生提高阅读兴趣。组长也不定期检查促落实,并使师生养成习惯。 3、总结反思阶段:注重活动的开展,通过班级、年级的层层选拔,胜出者参加学校举办的故事比赛、读书演讲比赛、手抄报展览等活动。这些读书活动的展开,把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推向了高潮,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保持了学生的阅读动力。对存在的问题实验老师写出反思总结(以上这些措施的落实是按计划进行的。 四、实验过程 1、营造自主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要尊重、关爱、理解学生,要在平等、民主、融洽的气氛中无拘无束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于作者、不同于老师、不用于同学的看法,允许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亦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之中,教师除了激发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热情,更应中肯评价不同的见解。教师不以唯一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对文体的解读,而是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各抒己见,为每个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面对学生由于生活积累的错误认识而导致对文体的误解,教师更不给予当头棒,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是注重引导,保护学生那颗稚嫩的求异之心,让他们能大胆地展现各自的个性。 2、营造想象创新思维,自觉接受文学教育。语文阅读教学张扬学生个性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达到创新思维的开发,从而逐步成为创造型的人才。一般来说要求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感知内容,把握情节;第二: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环境;第三:分析人物形象,例如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侧重于通过人物的外在肖像、语言、行动去体现人物性格;而外国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更侧重于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展示,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第四:理解作品思想主题和意义;第五:感悟与收获。除此之外,小说作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无疑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教育修养。 “吹尽狂沙始到金”。研究留下阶段性反思总结,写出有关这一课题的论文或案例,将使教师真正受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位语文教师应持之以恒做好这一课题研究工作,为语文教研教改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此课题2010年10月山东省课题组已结题)。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思想情感语言 【论文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的文学。本文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并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现代社会和人的意识情感的加入,来改变中国古典文学造成的封闭和隔绝,使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与当代中国人的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和契合。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在一种无孔不入的话语的渗透之下,一些像“全球化”之类的词语,成了神圣的词语,只要说出来就具有天然合法性,而不论其所指何物。与此同时,一些诸如“革命”、“救亡”之类的词语,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说出来就成了天然的“非法”,甚至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当下的语境中,“纯文学”、“新时期文学”、“先锋文学”等成了人见人爱的时髦话语,而“十七年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底层写作”等则成了人见人怕的危险思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究竟如何发展变化,又处在何种现状呢?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另一代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两代作家们胸中涌动着知识分子新生的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与自信,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病的同时,把希望寄托于批判的社会效果,在这种希望之中正滋生着已经消失了近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这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而今天的当代中国作家,一部分忙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期望以此来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另一部分则忙于追逐市场。由于读者的欣赏情趣和阅读趋向主导了市场,市场又左右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导致现在的文学市场化、快餐化、娱乐化、庸俗化、视觉化倾向。在现当代文学中,以两种文学思想表现最为突出。 (1)精神溃败。在这种精神溃败之中,有的作者干脆放弃信仰,放弃寻找精神出路的企图。如余华就在《活者》中传达了“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正如余杰所说,只有肉体的“活着”而没有灵魂的求索。 (2)性文学进入文坛。90年代末期,性文学卷土重来进入了中国文坛,在这些描写性的文学中声势最响的是贾平凹的《废都》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它们都描写了男人在生存困境中表现出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二、现当代文学存在“现状批评”现象 现状批评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最具诱惑力的部分,变化无穷的文学现象和不断推出的新人和作品,既联系着社会生活、文化思潮的搏动,又提供了不重复的新鲜刺激,批评的创造性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最为活跃。因此,许多人把当代文学研究与“现状批评”画上等号。这一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它可能迟滞了对“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研究,以至于这三十年的文学已从一些人的研究视野中消失。这些部分文学研究,往往构成现当代文学研究最脆弱的环节。很显然,这三十年的文学创作总体水准的普遍性缺陷,是难以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一曲折的文学进程,又蕴含着某些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问题和矛盾,这涉及现代文学传统、作家精神结构、现代文学艺术形态等。

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互补关系(一)

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互补关系(一) 现在,许多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者都承认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在这个大前提得到肯定之后,我们就应该进一步研究,它们有哪些“互补点”,也就是说,它们有哪些优长值得相互学习与借鉴;在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必将对今后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各自独特的艺术规律看互补的可能性 新文学作家在写小说时,以塑造典型为他们追求的目标。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典型,所以鲁迅的小说是伟大的。现代通俗小说中也有成功的典型人物,可是通俗作家并不以塑造成功的典型为其追求目标。他们追求的是作品的“趣味性”,对读者能产生强大的磁场,要吸引读者达到痴迷的程度。读者中产生了“《啼笑因缘》迷”、“《金粉世家》迷”、“《霍桑探案》迷”,是他们的莫大的荣耀。他们在故事性上下工夫,他们在生动的新鲜事物与令人拍案叫绝的细节上下工夫,无论如何要使读者“手不释卷”、“欲罢不能”。他们的作品除了故事性之外,也往往会渗出浓郁的文化味汁。总之,新文学崇尚“塑人”,塑造在文学史画廊中永不磨灭的典型;而通俗文学则偏爱“叙事”,叙能传之后代的奇事,这“奇”又往往与当年的“新”挂起钩来,而这种“新奇”之事,让后代可以从中看到文化的流变创新与民俗的渐进更迭。但是他们的这种努力与成就,在过去往往被新文学作家当做批判的对象。例如茅盾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一文中就说: 总而言之,他们做一篇小说,在思想方面惟求博人无意识的一笑,在艺术方面,惟求记账似的报得很清楚。这种东西,根本上不成其为小说,何论价值?但是他们现在尚为群众的读物,尚被群众认为小说,所以我也姑且把他们放在“现代小说”题目之下……(注: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原载《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 所谓“无意识的一笑”,大概是针对追求“趣味性”而言的。而“惟求报账似的报得很清楚”却正是通俗小说异于新文学的特点之一。它们的“精细的记述”正是文化味汁浓郁的泉源。而茅盾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群众的读物”,也被群众首肯为“小说”,也就是说这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的小说。 下面我想举实例来比较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各自特色。为了说明问题,对比二者在同一题材中的视角不同与写法各异,是不失为能切实剖析其肌理的一种方法。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与包天笑的《甲子絮谭》(注:收入范伯群编的《包天笑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同是反战题材,而且都是反映1924年江浙齐卢大战的小说。当年反映这场战争中苏州一带的居民为避战祸而躲进上海租界的小说特别多。叶圣陶着眼点是要塑造小学教员潘先生这一“灰色小人物”典型形象。 可是包天笑的《甲子絮谭》根本不重在塑造典型,但文化味汁特别浓厚。小说开端就写一位洞冥子对缥渺生的一席“泄漏天机”式的谈话,叙述一个三元甲子“转关”的神秘兮兮的话题,而且这“转关”正逢一个“劫数”。每逢甲年,中国多少总会闹些乱子出来。这1924年(甲子年)看样子也逃不过“劫数”了。那是一种古老的星相占卜术派生出来的预言文化。一席预言之后,作者才写江、浙、沪三地战事迫在眉睫的严峻形势。所谓“絮谭”就是作者与读者轻声细语而又滔滔不绝地“神聊”。因此,镜头不一定对准这场战争,即便是写战争与声讨军阀罪行,也决不放弃这场战事中的一些奇闻与逸事。 包天笑将镜头转到黄渡乡下红桥镇一家殷实富户周云泉家中,周家怕战事一旦降临,他儿子原先已经预订好的婚事将可能拖得遥遥无期,他决心要赶在战前办好这件家庭大事,即使是草草成亲,也在所不惜。乾坤双方都同意将吉期定在甲子八月初二,吉时是在夜半子时,结婚第二天便准备逃到上海租界这只“保险箱”中去避难。 新娘子轿子进门,照理是要放三个炮。这炮手,红桥镇还没有,却是从青浦带来的。他的火药格外的填得结实。加着秋高气爽,而且在夜深人静之中。那炮声分外的响亮。谁知这三声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真题笔记)

考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参考书是什么?怎么读这些书呢?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 我跟你分享下我的考研经验,参考书里面我会提到。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现代文学方向参考书目共有14本。分别为: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这个书目就是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时一直以来给出的考研指定书目,自2009年起,北大不再指定书目,不过实际上院里的老师们讲,考研依然按照这些书出题,所以好好看这些书就行。 一门专业课,一门专业基础,共有300分。 其中,专业课150分中,名词解释为30分,共6个。每个五分。论述题五选四,每题30分。 文学基础,大综合50分。大题(论述题)为100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述题共占据了220分,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1、招考信息:有关北大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考试信息,如: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历年报考人数、考生来源情况、录取标准、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参考书目,等等。(这些信息在网上多逛逛你就能找到了,我就不赘述了。) 2、复习资料:包括历年专业课真题、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授课讲义,一些专题复习笔记等。这个我是在网上买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完整,当然,价格也不低;这里就不具体说哪个网了,免得被怀疑是打广告。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网上买资料不要轻易地随意把钱打给陌生人,不安全,我就差点被骗。 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我整理了一下主流的一些方法论,摘论如下: 专业课,照搬教材定论只能及格,观点陈旧平庸也没有高分。这就对专业课的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基础再好,也只能仰天长叹。现当代文学对于作品的阅读不可或缺。北大出题总是会强调结合具体作品,结合具体作家,所以这一点十分关键。 因此,仅以现代文学方向来论,阅读作品和相关作品的评论是重点中的重点,阅读评论主要是参考论述观点,阅读作品最重要的是体会和感悟,解答论述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中间也不能缺乏一些经典的观点。因此我的思路是,整个现代文学来说,必须重点读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三本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提及关键作品,必须有一个阅读基础,这是作论述题的关键。这部分几乎涵盖了整整120分的分值。 其次,就专业基础来说,对于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论四个方面,基础性的是理解外国文论的各种流派理论,这对于专业基础课中的大题是非常有益处的,因为,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姓名:CMM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知识,理论研究策略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基本原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无穷尽的问题,并要求研究者运用恰当的方法、论证、分析、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性研究;学科特征;研究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科阶段,它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它是报考人数多、影响大,颇受欢迎的二级学科。如果要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并进一步在专业研究中有所建树,那么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历史整体联系的学科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可区分为现代与当代时期,每一时期之内又可区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它们的延续性远远大于断裂性,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同性远远高于相异性,是一个整体的学科,许多文学现象跨越了不同时期,只有将其来龙去脉置于历史联系的框架内才能得到准确审视。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90年代以来部分研究者以现代性统摄现当代文学研究,其目的都是希望打破人为制造的学科割裂,追求在统一的富于弹性的整体观照下,对文学历史,文学现象作出更符合历史实际也更深入有效的阐释。例如,黄曼君将数千年形成的古代文论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预制的观念立场问题意识方法论特征,陈思和打通现当代文学隔阂的新文学整体观,洪子城梳理左翼革命文学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刘纳、陈平原将中

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追询到近代,都体现了这一学科观念的渗透与内化。 李怡的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是另一层意义上历史整体联系和分类比较的成功例证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经典研究与一般问题研究发掘新学术空间并举,针对学科对象历史短暂而研究队伍庞大的现状,有人认为现当代文学史的线索已经明了,应该确定一批经典命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同时放弃对一般性文学现象和次要作家作品的研究,避免研究力量的分散和浪费。比如指认鲁迅,郭沫若、朱自清、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艾青、穆旦、赵树理、王蒙、张承志、王安忆等人为经典作家,他们的代表作为经典作品;从上世纪初到新世纪的几次文学转型为经典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体为经典文体,等等。 但是,这里的疑惑是,倘若不经过充分的反复的学术研究,怎么确定经典的身份?因为学术阐释恰是很重要很特别的选择接受机制和过程。其实,学科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就以研究相对比较充分的现代文学为例,许多作家作品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细致,有的甚至无人问津。比如,对上世纪4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现代话剧类型的丰富这一文学历史现象和文体创作现象的求证仅仅仰仗几位作家几部作品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满的学科细节研究,对文学发展轨迹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经典性命题也无法显现。还有人着眼于克服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弊病,提出要发现新论题,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一批成果,如探讨地域文化与文学风格的关系,疏理教育史与文学史的线索,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考察古今文学的延传与变异等。由于经典命题蕴含深广,所以对经典的深入研究既有可能深化学科研究,也有可能拓开新的学术空间;反过来,在一般性问题与新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完全可能形成经典命题。

通俗文学与文学名著

辩论赛的辩词可以借鉴但决不能抄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最重要的是自己一方有一条清晰,明确的思路。 正一辩辩词: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今后几天里就通俗文学与文学名著对我们的影响和各位做一番探讨。什么是文学?《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其内容可以涵盖国家、社会、人文、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表现形式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是时代的镜子,反映时代生活,记述了时代最核心的动态。 什么是通俗文学?通俗文学就是产生并存在于老百姓身边,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民间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学。自古以来,通俗文学被许多正统学者看作是不登大雅的“下里巴人”,受到所谓正统文人和精英文化的歧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下里巴人”就是要比“阳春白雪”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产生于“草根阶层”,有着社会最大比例人群的拥护与支持。《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现在已经成为文学名著的作品,问世之初就是“下里巴人”,就是通俗文学。 什么是文学名著?“名著”有两层含义:1.作者是名人。普通人写的作品,是不可以被称为名著的;2.作品历经很长时间,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考验。历久弥新,多年之后仍然能够散发出其独特魅力的文学作品,才能称的上名著。这两层含义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绝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适合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 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在闲暇时沏一杯茶,捧一卷书,悠闲惬意的阅读。读的什么书呢?武侠、

超文本小说

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按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它是用超链结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结构作品。超文本和书本上的文本是一样,是一种文本。但与传统的文本相比,其主要差别在于,传统文本是以线状结构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线状结构组织的。这里的"非线性"是指文本中遇到的一些相关内容通过链接组织在一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浏览这些相关内容。 对于超文本,欧阳有权这样定义:“超文本”是一种不是线性排列、而是可以按不同顺序来阅读的文本,也是一种非顺序地访问信息的方法,读者可以在作品的某一特定点予以中断,以便使一个作品的阅读可以用参考其他相关内容的方式相互连接。1网络这个超级媒体,包含了以往媒体的所有传播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结构故事、阅读故事以及故事信息的呈现和获取方式。于是,有学者评论到:“鼠标开启了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大厅,让用户永无止境地游历网络无数节点。这不仅摧毁了故事之中人物等级,废弃了种种人为的结构,而且彻底地导致了线性罗杰的解体。于是,中心、主题、主角、线索、视角、开端与结局、文本的便捷,这些概念统统失效。”2 超文本小说(Hypertext fiction)也称超链接小说,是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先锋小说界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将文字、图片、影音片断及多路径结构组成的电子文本。超链接技术,将自然语言文本,和计算机交互式地转移或动态显示线状文本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就是在文档内部和文档之间建立某种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给了文本以非线状的组织。网络超文本小说是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在数据库中链接文档,这些文档完全不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因果逻辑关系出现,没有中心、逻辑和焦点,剩下的只是读者的参与、感受、体验。超文本小说的出现,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德里达、巴特等后现代主义大师提出的解构主义文本理论。与传统文学相比,超文本文学具有非线性、互动性、开放性、非中心化和未完成等特点,并对纸质印刷媒介的传统文学形成了颠覆性的挑战。 超文本小说真正给传统文学以颠覆性影响的,是它的非线性文本结构,而不是它的存现形式。传统文学呈现出一种线性结构,以句、段、章、篇等形式固定下来,而且每一页都编了页码。传统小说的情节通常完整连贯,一气到底。即便是一些后现代主义作品,淡化和消解情节,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但依旧如此。超文本文学超越了传统文本的局限,将众多文本通过关键词的链接为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超文本小说将传统文学静态的、封闭的、 1欧阳有权, 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43 2南帆, 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6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