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历高就业难”反思: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研究生

“学历高就业难”反思: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研究生

“学历高就业难”反思: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研究生
“学历高就业难”反思: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研究生

“学历高就业难”反思: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研究生

在就业前景不明的情况下,那些高学历人才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相关统计表明,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现象明显,硕士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专科生。这也提醒我们反思: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研究生?

郑州某高校中文系研究生吴晓东最近“极度焦虑”,学校毕业典礼开完已经两个多星期了,但王晓东仍住在母校附近的一间出租房。每天晚上上网搜索招聘信息,白天就到处投递简历或是参加招聘会,但结果令他非常沮丧。他说:“简历投了上百份,有回音的也就十来份,已经面试了几家,结果都不理想。”

让吴晓东更为尴尬的是,他本科毕业时正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不得已考的研究生,没想到研究生毕业后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想,读研提升一下学历,求职的时候机会可能多一些。可现在看来,比别人多花了好几万元学费、生活费,耽误了3年工作机会,毕业后却依然找不到工作。”他说。

在一些省市,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专科生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重庆市教委统计显示,今年重庆市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高职)生就业率分别为74.28%、84.63%、88.81%。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12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同样印证了“倒挂”现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0.09%、93.95%、95.65%。

记者采访发现,造成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重要原因是,学历越高期望值越高,总希望依靠高学历获得用人单位“高看一眼”,而用人单位却认为“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很多岗位专科生已经“够用”,且“性价比”好,没有必要盲目“高消费”。研究生或本科生以高学历自居,而用人单位开出的却是专科生的待遇,供求双方存在一个“档次差”。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26万人,至2013年已增至58.4万人,十年增长了一倍多。

山东一所高校招生负责人说,高校招生规模扩张太快,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基础远远跟不上,结果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学历“缩水”。

武汉一所高校的研究生小李告诉记者:“我导师带的研究生有二三十个,和我一个研究方向的就有15个。第一年的时候导师几次都把我认成别人了,还经常叫错我的名字,这样还怎么指导学生搞好研究?”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有人如是形容如今各类学生增多的状况。专家表示,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激增,并不是我国研究型人才队伍需求引起的,而是被本科生就业难“逼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当年大学扩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高等教育作为“就业蓄水池”,研究生扩招亦是同理。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有关部门还明确将扩大研究生招生作为解决当年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之一,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就业“缓冲区”的意图十分明显。

“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研究生吗?”熊丙奇说,许多研究生参加工作后,根本就是学无所用,他们根本不从事研究工作,有一些机关,研究生就干着收发信件、传真等中专生也能干的活儿。

长期以来,研究生主要流向研究机构、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而近年来,我国正处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体制内就业渠道对研究生的吸纳能力明显减弱。"

山东省人社厅的统计资料显示,从近几年各学历毕业生需求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有逐年走低的趋势;对本专科的需求量比较大且稳定;对中专生的需求有逐年增长势头。

刘志业、熊丙奇等教育专家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有必要缓一缓扩招的脚步,回到教育的理性上来,按照教育的规律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来思考研究生的培养,而不能完全从功利角度来发展研究生教育。娄辰

硕士研究生个人简历

硕士研究生个人简历 姓 名: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江西 身材: 160 cm 47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5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化学工程类:研发、分析类、环境保护类:技术类、工作年限: 职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珠海 浙江 个人工作经历: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南昌航空大学 学历: 硕士 毕业日期: 2009-06-01 所学专业一: 环境工程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2-09 2006-06 南昌航空大学 环境工程 学士学位 2006-09 2009-06 南昌航空大学 环境工程 硕士学位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良好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专业特长:能够熟练使用实验设备及各种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强,熟悉化工 产品的各类检测手段和分析方法(AAS、紫外分光仪、ICP等). 2、2006.9-2009.6 研究生课题:南昌地区重金属污染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估; 3、2008年10月参加了第四届江西省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 4、论文发表情况: 钟桂芳,史蓉蓉,丁园,湛稳. 南昌市不同企业周边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J].江西科学; 丁园,宗良纲,何欢,钟桂芳,刘艳. 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及其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5、能熟悉应用office办公、SPSS软件,对AutoCAD和PHOTOSHOP 也有一定的掌握。熟悉掌握了清洁生产和重金属污染及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详细个人自传 1、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学习积累了环境工程、化学分析各方面的知识,对重金属分析检测有深入的研究;研究生阶段协助导师指导了三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具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2、对化工产品的研发和分析有浓厚兴趣。 3、为人坦诚、乐观向上、稳重沉着、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忍不拔、勇于迎接新挑战。

医学生就业现状及个人措施

医学生就业现状及个人措施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等教育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的“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教育”阶段。据教育部门统计,从2001年到2010年,大学生的毕业人数由118万增加到631万,增长了5.35倍。毕业生人数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成为当前社会和高等教育亟待面对的大事。人力资源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谈起目前的就业时透露,到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7%。按此看,2010年毕业的631多万大学生中,还有60多万尚未就业显然,不断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当年及往年积累的待业人数使得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愈来愈大,就业压力日趋加剧。 医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支,医学生的就业同样面临严峻考验,而且,由于其专业的因素及服务对向的特殊性等诸多因素而显得更为突出。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促使医疗机构在招聘人员时存在误区,用人标准不断提高,不顾实际尽力招聘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目前,部分二级医院开出的条件亦已是博士学位。同时,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不充分,医疗结构不完善,百姓就医的主导意向不明确,即只认大医院,不信任社区医疗机构,这些都促使医疗机构在招聘中看重高学历,给医学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大压力。 二、社会、高校、用人单位等原因: 1、高校教育潜在的问题。 ⑴专业课程设置错位。⑵教学知识更新缓慢。⑶社会实践重视不够。 ⑷就业指导存在硬伤。①缺乏针对性。②缺乏专业性。③缺乏系统性。 2、就业市场供需的矛盾。 ⑴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压力。⑵金融危机紧缩了就业需求。⑶传统渠道降低了吸纳能力。 3、用人单位选材的误区。 ⑴过分看重经验。⑵过分关注文凭。⑶存在性别歧视。⑷生源地域歧视。 上述原因都是医学生自己不能够改变的,在此不加详细叙述。 三、医学生个人因素 1.医学生专业性学习强 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目前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是高考直接进入医学院校,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医学入学不同。所以医学生在未经其他学科教育情况下直接接受医学教育,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完全部的医学课程,势必其他公共课程的学习课时会很少,造成了医学教育只重专业课程,而忽视或无力兼顾文、理和工科类课程的培养,影响了医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2.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弱 医学生相对于其他文、理、工科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和融合的机会相对较少,课程多、课时多、记背概念多,此“三多”是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生与社

最难就业的研究生专业排名

最难就业的研究生专业排名 1、生物工程:国内甚至名校念到博士都没出路,除非是海龟,还能教书。 但目前是录取分数第一高。每年有众多高分考生满怀希望进去,但实在是浪费啊。国内没有像样的生物公司,所以工作非常非常难找。在一些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在“倒数排行榜”上榜上有名,甚至“雄踞”第一的位置。 2、法学:全国范围的滥招生已经把这个专业彻底摧毁。包括重点和名牌大学在内的本科基本难找工作。 除非一口气念到研究生加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通过。通不过的人就只有被淘汰。本来,法学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是文科生的一个好选择—获得的是真才实学,毕业后也不愁就业。但是,现在法学专业的门槛太低了!全国范围的滥招生已经把这个专业彻底摧毁。不分高校、不分级别、不分教学质量,所有高校都一哄而上地开设法学专业。攻读法学的人多了,法学的门槛低了,相应地,“法学”也就不值钱了。 千万别想着随便抓个高校考个法学专业将来就能体体面面地当律师,就能体体面面地当法官,noway!包括重点和名牌大学在内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都必须做好“工作难找”的心理准备。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继续深造的话,法学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记住:要一贯保持优秀的成绩才会有一线生机。也就是说,需要你一口气念到研究生,外加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通过。否则,被淘汰的命运可能不知不觉就降临到你头上了。 3、环境工程 现在不是全世界都在提倡环保吗?那么选择环境工程一定没有错啦!如果你这样想,可能就高估了我国现阶段环保的水平了。环境工程专业在国外确实是很好的专业,收入很稳定,而且颇高。但我们要知道,这样的就业情况是因为其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工业在饱和中趋近于稳定,而政府已经开始把目光重点投到环境的作用上面。在很多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都属于政府机构。据说日本和丹麦每年把GDP的3%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因此在这些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是好专业。

在职研究生是什么学历

在职研究生是什么学历?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的在职人员都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求未来更好的发展空间。在职研究生正好是在职人员可以报考的渠道,许多的在职人员都纷纷报考在职研究生,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可以获得证书。那么,就有人会问,在职研究生是什么学历呢?接下里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我国,在职研究生属于国民教育系列,但又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属于学历教育,考生和全日制研究生考生一起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通过初试和复试后可入学学习。毕业后可拿到硕士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五月同等学力申硕则属于非学历教育。毕业后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而没有毕业证,所以最后报考者的学历水平还是报考前学历水平,并未发生改变。 在职研究生分为一月联考和五月同等学力申硕两种报考形式。一月联考是可以拿到双证,但是考试难度也是比较大的,报考条件也比较高。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相对于来说,是报考形式中最为简单的,条件也比较低,而且,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的免试入学也吸引了大批的在职人员前来报考。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在职研究生学力的介绍,考生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去报考在在职研究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形式,要量力而行。 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 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 学 公共管理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是一 所以人文社会科学 为主的综合性研究 型全国重点大学, 直属于教育部,由 教育部与北京市共 建。目前学校是国 家“985工程”和 “211工程”重点 建设的大学之一。 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 EMBA 艺术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 计算机哲学 市场营销法学 国民经济学网络经济学 历史学项目管理 传播学新闻学 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 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简介 南开大学 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南开大学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直 属,国家“211工 程”和“985工程”, 入选首批“2011 计划”、“111计 划”、“珠峰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 育培养计划”,被 誉为“学府北辰”。金融投资与公司金融金融管理与理财规划 金融投资与证券实务金融投资与理财风控 财务管理与财政税收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管理项目管理 资本市场与会计EMBA 行政管理MBA 法学西方经济学 国际金融与投资世界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财务管理 财政税收与金融实务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进出口管理与战略 教育学心理学 国际政治学风险管理与私募股权 民商法经济法 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 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优势 上海财经大 学 财务管理金融学上海财经大学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部直属的一所以经 管为主,法、文、 理协调发展的多科 性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经济学金融管理与投资分析 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 法律金融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决策 新闻学大数据与商务智能 金融信息工程法学 财税法证券法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今年大学生就业困境尤其明显。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观念误区等都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下面给大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原因一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仅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高校毕业生为13.2万人,2005年为16.5万人,今年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今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原因二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

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原因四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五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

海外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海外就业不乐观超留学生回国找工作.doc

【海外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海外就业不乐观超70%留学生回国找工作1 【海外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海外就业不乐观超70%留学 生回国找工作 事实上,朋友的故事发生在不少留学生身上。今年的毕业季被各界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季”,单是广州,今年本地生源毕业生约5.5万,但预计有25万名应届毕业生会在广州求职,其中也包括省外学子、海归群体等。 海归数量的迅速增长,自然也加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有受访本地学子表示,虽然现在留学生的含金量有所下降,但有海外留学背景总是比“土鳖”更受用。 然而,留学生是否真有抢本地应届生饭碗之嫌?我们调查发现,虽近两年来广州就业创业的留学生数量以每年超20%速度递增,但随着本土应届生素质的提高,留学生想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已不再轻而易举。 留学生毕业回流本土应届生“腹背受敌” “我过五关、斩六将,杀进了最终面试,剩下6个人PK,其中4个是留学生,我还是被他们PK掉了。” 张同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研究生学历,奔走在揾工最前线的她在参加广州一知名外贸企业招聘时,受到了颇大的打击。

张同学说,她后来还致电该企业询问面试情况,该企业HR 告诉她,她的表现也很优秀,但由于公司有部分业务在国外,因此考虑到业务后续跟进事宜,还是选择了有海外学习、生活经历的求职者。 余同学是暨南大学应届本科生,在外企、国企的海投、笔试、面试中,他发现不仅受本土应届生的“夹击”,在跟各类海归的竞争中也处于劣势。 他在参加某英文报纸笔试时,发现一半应聘者是刚刚从国外归来或已回国一段时间的留学生。 不难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去”,也就有越来越多的海归拿着洋文凭回国就业。 留学生薪酬与“土龟”看齐 大量海归“涌入”国内,势必会对在国内深造的毕业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就广州就业市场来看,海归的就业压力要远远大于本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朋友给我算了一笔账:出国前考雅思、英语突击班、机票等各项杂费合计为2.5万元左右,出国之后学费、住宿费等生活费约为17万。由此算来,朋友去英国读了一年半的硕士,基本花费约为19.5万。 正因为读书成本问题,本来一腔雄心壮志的朋友回国不到半个月就被泼了一身冷水。 “本来预期月薪是7000元,后来降到5000元,现在要求每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学生就业形势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学生就业形势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16-05-18T15:13:20.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姜曼玉[导读] 中国医科大学我们应辩证地考察其影响,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医学生就业。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 110137) 【摘要】新医改在推动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同时,对医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辩证地考察其影响,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医学生就业。 【关键词】新医改;医学生就业;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96-02 新医改是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既为所处医学教育环境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和支撑,也使医学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本文就新医改对医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及相关解决对策进行了探究。 1.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就业形势影响因素 1.1医学毕业生人数上升,大中型医院新增岗位不足且就业层次逐渐拉高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各大医学院校近几年也连续扩招,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同时就业市场在按照其本身固有的规律在逐步朝制度化、法规化方向完善。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各大医疗机构和用人单位都在实施改制和精简人员。[1]随着就业层次逐渐拉高,更多医学生走向考研之路。 1.2 基层医院招人难,凸显社会需求与择业趋势矛盾 新医改表明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重心将向下转移,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村重点补充乡镇。目前,新医改正有序地在全国推进,但医学生基层就业并不顺畅。因为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总体上医学毕业生仍偏向大中型医院,基层医院就业岗位虽多,但很少会有人选择。 同时,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基层医院对人才的需求有脱节。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技能训练,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全科医学等学科培养。如医学毕业生要应聘基层岗位,需要再经过长时间培训。 1.3医学高校就业指导相对滞后,缺乏针对性 大部分医学高校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宣传就业政策,就业趋势,就业观等,但一方面,医学生对医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医学高校对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变化把握还不够到位,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单一,没有形成与医学生专业特性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模式。 1.4 医学生个人存在就业观念上的误区 医学生多存在就业观念的更新与就业市场的变化不同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供求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极不适应的是医学生的就业观念相对滞后。医学专业学制长,培养成本高,同时,医学教育缺乏培养医学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理念的有效措施,因此医学生和其家庭普遍存在就业期望过高的心理状态,认为高考考高分进入医学院校,毕业时一定要想办法进入大医院工作,这些心理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定位不准确,心理不平衡,最终影响了医学生的顺利就业。 2.解决对策 2.1 健全完善相关政策 随着医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县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到居民的认可。这些医疗机构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为缓解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因此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是解决现阶段医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措施。政府应健全和完善和落实鼓励医学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基层医疗的财政投入,改善医疗单位的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2 深化医学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一方面要合理调整医学院校的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更多全科医学、社区医学、及急救医学等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人才,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我们医学毕业生在基层“用得上,留得住”。[2] 2.3 加强医学高校就业指导和思政教育 建立一支专门的就业指导队伍来指导学生的就业,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多种疏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多元化的就业平台,将一些医疗机构请进来招聘,同时向一些用人单位推荐优秀学生。[3]邀请卫生部门的有关专业学者,开设相关讲座,宣传有关应用面试、维权法规、单位分析等方面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海滨.医学生就业心理和观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04:62-63 [2]裴丰庭,齐玉龙.新医改政策下医学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建设[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03:80-83. [3]纪春艳. 新时期就业形势下医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对策[J].中国市场,2013,42:191-192.

关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每一个研究生经过了考研、读研一系列过程之后,就面临了毕业就业的问题。很多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就业面比较窄,能提供的选择不多,远远不如本科毕业生,因为大多数企业单位要求的学历都是本科。这算是一个研究生学历的劣势吗?不。 我们分析一下研究生就业的主导方向,主要有三种: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外企或大型国有企业。 不得不说,机关、事业单位往往是毕业研究生的首选。一方面由于这些单位对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另外一方面则跟研究生们找工作时求安稳的心态有关。机关事业单位虽然薪水不算太高,但有较完善的福利待遇,且工作稳定。很多单位(特别是外省市)都有评定职称、住房补贴等方面的优厚待遇。 近两年来,高校成为更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其中,博士毕业生进高校可直接任教,而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担任行政工作或辅导员等。科研院所同样是研究生毕业时比较心仪的去向,主要原因是科研岗位与研究生们的专业对口度较高,工作也比较有挑战性,且常有经费资助。 事实上,理科研究生与文科研究生相比,到企业工作的可能性更大,一般主要在一些大型国企或知名外企的研发、高级分析研究性等岗位,这些岗位能发挥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同时也有较好的福利待遇。而文科毕业生到媒体、出版社等文化单位则相对较多。 专家称:就业路越来越窄,这并不是研究生就业的一个劣势,相反,说明因为他们的层次决定了相对明确的就业方向。拿博士来说,如进入企事业单位,2年后就能达到副高职称,进机关2年后也可达到副处级别。甚至有些外省市为了揽才,更是打出了诱人的条件:博士工作1年就可转为“正处”级别。从这一层面看,研究生择业起点比本科生高出了一大截。 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不必羡慕本科生就业范围广。本科生看似就业面广,其实未“定型”,到了招聘市场就会乱了方寸。而研究生则表现出更多的冷静和专注。在读研考博时,他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求职目标非常清晰,找工作也直截了当,避免了很多“无用功”,大大节约了求职成本。 与大专生本科生相比,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方面优势明显,特别是博士毕业生。而且,大多数研究生都有跟导师一起做课题的经验,理科研究生还有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弥足珍贵的,对求职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大公司的技术研发岗位之所以青睐研究生,就是看中了这一份的经验。 许多人认为,搞研究、做学问是理科的专长,因此,读个理科的硕士、博士更好。而文科生恐怕会“越读越僵”,难找工作。我们比较一下不同的学校就业情况,发现上海交大通信、机电、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走俏;同济大学建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机械、交通运输、汽车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抢手”;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今年毕业的研究生不到3月就已经是一抢而空。这些现象似乎都证明了理科研究生就业上的优势。然而,这并不是绝对。 术业有专攻。文理专业有差异,就业方向自然不同。理科研究生,要么留校执教,要么到重点科研单位搞学术研究,有的还可选择出国深造。文科学生由于留校名额不多,因此大多赴机关工作走上仕途。从薪酬上看,文理的确有差距,但薪酬并不能作为衡量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兴趣志向不同,决定了就业道路不可能相同。 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几乎是没有区别的。在职研究生虽然只有学位证书,但是并不存在什么不良影响,在评职称,出国,加薪,考公务员等这些方面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证书和统招研究生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对于统招研究生而言,在职研究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课程一般都会安排在周末,避免了与在职人员上班时间冲突,课程安排相对较轻松;同时,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立即在工作中去实践和运用,使学习变得简单快乐实用,学习目标明确,并且也更加有学习的动力;自主命题,自主考试,自主划线,自主录取,这样的话就会大大提高考试通过率,使考生考试更加容易。 目前看来,很多研究生就业时明显偏重地域性,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把眼光放在本地市区,不愿到外地就业。正因为如此,很多外地的就业信息处于被忽略状态,大量资源白白浪费。可是你并不知道,也许外地的某个工作更适合你将来的发展,比本地的一些工作要好很多。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包括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扩招、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不接轨、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一个学生后面是一个家庭,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间接地也解决了一个家庭的问题。 站在经济市场准则的角度,当市场供过于求时,物价下跌,需求量小;而市场供不应求时,物价上涨,需求量大。相较而言,把大学生比作商品,流通在人才市场上而言,如今的社会,正是处于供过于求得时段。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近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基础日益满足之时,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全民素质普遍被要求提高,必然导致高校扩招。从反面来讲,高校扩招可以反映我国现代文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精神需求已经提升到一定的程度。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为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高校专业的设置与市场脱轨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经济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各种各样的,也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日新月异。而我们高校的专业设置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讲,总处于滞后的情况。我们不经意间就会想到我们高校的一些典型的专业设置,比如地理、历史方面的冷门学科,对于学生在今后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另外,对于一些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专业设置,在实际操作能力上面也没有专业的训练和实践,属于不成熟的学科。同样也不利于培养合格的市场劳动者。 再者,普遍的大学生都是处于一种养尊处优的学生状态,已经习惯以往的优越环境很难适应社会的残酷竞争。另外,对于市场可以提供的基层岗位,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克服不了心里落差,无法从基层做起。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额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更加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序发展。首先,高校扩招,提高国民素质对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里程碑意义。长远发展来看,高校统招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如果希望自己可以避免在大学生求职的队伍中挤个头破血流,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学业上有更高的造诣,比如继续读硕士。其次,高校需要多考察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设定与市场可以接轨的专业和授课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能力。最后,大学生需要对自身有个明确的定位,不要眼高手低,努力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能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只关乎大学生这个群体,更是民生问题,也是民族发展的问题,所谓是任重而道远,社会各界需要对其引起重视。

留学生就业现状解析_图

留学生就业现状解析 近期,国内某调研机构发布了2014年海外留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数据显示,留学生在国外就业的整体满意度偏高。 中国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引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刻思考和讨论,转而出国留学是一条好出路吗?国内某机构日前进行了“海外留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发现,英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成为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60%的留学生在海外获得硕士学位。参加调查的留学生中,约54%的人在海外有实习、打工或工作经历,9成左右的人已回国或者欲回国就业。正在国内和海外工作的留学生中,就读计算机科学、机械和生物等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高,而留学生中就读金融、商业管理和语言文化的人最多。 国内读书好不好,出国留学都可以 加机构“海外留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的受访者共有2,098人,调查同时对其中41位留学生进行了个案访问。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留学生“输出”大国。参加调查的留学生们足迹涉及3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阿联酋、古巴和越南等国家。女留学生数量不少于男性,受访的留学生中女性占比达56.7%。 2000多名受访的留学生中,留学最早的开始于1999年,留学时间最长的超过10年,在海外读中学、本科、硕士直至博士。调查显示,2008年始,出国留学的人数快速增长,受访留学生中2012年出国最多,有345人。留学生中,先工作后留学的仅占21.7%,78.3%留学前刚出中学或者大学的校门,没有工作

经验。不想或者无力应对国内高考,不想或者难以在国内找到工作,成为海外留学最主要的两大原因。 今天的海外留学越来越像是一种无奈选择,换言之是一条没有出路的出路。中国的“教育竞赛”使得中考、高考的难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而每年相当于一个香港人口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的无所适从,让不少中国家庭不惜巨资,希望为子女的学业和工作找一条新路径,这无疑成为海外大学和留学中介的财富商机,成全了海外教育市场。调查显示,留英国学生在受访者中人数最多,占总数的19.9%,特别是2011~2013三年,留英学生在同年出国学生占比分别为38.0%、44.2%和41.2%,这三年去美国留学的学生也明显增加,留学欧洲的爱尔兰、俄罗斯和比利时等国家的人数也增加较多。2008~2010年间,去韩国、法国和德国等较多见,更早的时间,则留学日本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者居多。留学国家的多元和转移和各国院校的留学政策密切相关。 工作好不好国内外职场门槛都不低 本次调查中,59.3%的留学生在海外获得硕士和双硕士学位。比较有代表的生源是,一部分在国内高考失利转向海外求学,并在海外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习;一些是国内名校的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一些是国内知名高校理工科专业,出国读研成为一种传统,一个班级过半的毕业生在海外深造。不管在国内学业如何,调查发现,受访者普遍认为,在海外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才能有一定的职业竞争力。 美文欣赏

关于硕士研究生自我介绍

关于硕士研究生自我介绍 每年年底的研究生考试都让人捏一把汗,怎样通过自荐来自我介绍呢下面小编为你带来硕士研究生自我介绍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硕士研究生自我介绍篇一: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够浏览我这一份粗浅的简历!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姓名,杨术友;男,中共党员,80年9月28日生,安徽霍邱县人,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XX届硕士研究生。 你也许从我的自我介绍中感到有点失望吧,怎么会有这个年龄的研究生,那你就慢慢听我述说吧,相信我的经历会使你发现我正是你要寻求的人才。 一、追求上进的进取精神,其实让您失望的可能不仅仅是我的自我介绍,还有我的第一学历——中师。尊敬的领导,看到这里请您不要仍了我的简历,继续听完我的故事吧。中师毕业我就到了一所农村中学教书,由于对知识的向往、对人生的追求和不满足于只拥有一个中师生的水平,我就刻苦自学,努力进取,终于走进了西华师范大学,获得了就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实现了攀登知识高峰的梦想。当然,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并不代表你就拥有丰富的知识,所以在读硕士期间,我就拼命的努力,最终发表了三篇论文,还荣获了三等奖学金。这一切不正是我追求上进的结果吗相信这一精神

已经融入我的血液里去了,成了我人生的理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二、忠于工作的职业精神,也许你会认为这样的人才在工作上不够敬业吧,那你想错了,其实在原单位里,我是最敬业的一名教员了。我中师毕业本应该到小学校去教书的,但就是因为我的敬业(在那个单位实习期间)感动了领导,把我调到了中学,并很快成为了单位的一名骨干教师。我在这个单位工作了7年,年年都任主课老师,带班主任,即使在考研的情况下,也没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所任的课、所带的班都是名列前茅,不然领导怎么放心把一个班级、主要课程交个一个“要飞”的教师去带呢!那么,是什么能使我在把握人生转折的重要时刻还这么敬业呢是因为我忠于工作的职业精神。我认为个人的事情再大也大不过工作任务,忠于的你职业这应该是人生的理念,没有别的任何理由可以推卸。 三、踏实工作的实干精神,我在原单位能够得到领导的信任,不仅仅是我有忠于职业的精神,主要还有踏实工作的实干精神。再美的谎言也不能取的优秀的成果,脚踏实地的努力,会让你硕果累累,没有实干精神的人,只能为优秀的成功的果实添一朵无果之花,稍纵即逝。这种员工也不会令领导放心的使用,我相信最踏实工作的员工是领导最放心的员工! 四、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没有团结合作精神的人是不

医学生常见面试题及答案

如果有两串葡萄,一串香甜可口一串已经变质有味,你先吃好葡萄还是先吃坏葡萄呢?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我从来都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吃东西的时候是先吃不好的,还是先吃好的但我思考过我的一生如果可以选择,我是选择先享福后吃苦,还是先吃苦后享福要自己选的时候总是很痛苦,东西我当然先吃好的,因为先吃坏的,等吃好的时候说不定已经吃饱了,那么...先去吃坏的,又有什么意义,等吃完坏的,好的说不定也已经变坏了! 先吃好的是人生的一种追求,人在无数困局下,只要抓住了令人愉快的因素,就会一往无前地去寻找。比如爱情.友情.亲情等等。先吃好的是对于困难的一种时机等待,等待解决难题的最佳时机,绕行有时候看似无能是妥协,但是最终战胜困局是因为先有“甜头”的激励1、曾经在哪听说,先吃好葡萄的人乐观,,先吃坏葡萄的人悲观,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我先吃好葡萄。2、先吃好葡萄,我就有过吃好葡萄的记忆;先吃坏葡萄,余下的好葡萄来不及吃,也变坏葡萄酒,所以永远吃坏葡萄。故先吃好葡萄。3、先吃好葡萄,然后吃坏葡萄,再等着坏肚子可能有多大,试验一下坏葡萄是不是真是要坏肚子。医务工作者要敢有牺牲精神4、先吃部分好葡萄,再研究好葡萄是如何变成坏葡萄的,研究失败自己吃掉坏葡萄,医务工作者要有献身精神,从细微之处发现科学5、拿到好葡萄,就全吃光,然后指着坏葡萄说,这里根本就没好葡萄,医务工作者要敢于直面现实最为一名医务人员,你先给病人用好的药呢?还是先给病人用坏的药?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病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 1、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你认为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一.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从事医务工作,能够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经常处理一些紧急事件,这就使我具有较强的为人处事的能力,遇事比较冷静、处理事情层次分明,干脆利落,做事认真、稳重、耐心细致。二.是我有比较强的团体精神,能和同事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和其他人互动,共享信息和荣誉,对待工作认真努力,能够及时完成,并且很乐意帮助同事,乐于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而且在工作中这种精神得到了提高和完善。三,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同样在我身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诸如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少等,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地发现,再改正,并真诚、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学习,才能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已。 2、你在值班的时候,在你面前一个急症病号突然晕倒,你如何处理? 一.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是正常的,我应该冷静,迅速,妥善地处理这件事,不应该有所慌张。二,立刻检查这位患者的生命体征,看是否稳定,并且同时将这一情况汇报医院总值班医生。三,若病人病情稳定,那么我将和值班护士一起对这位病人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症处理四,若病人情况危机,比较严重,我应该立刻联系其他科室正在值班

分析:面对就业难,选择考研的三点理由

分析:面对就业难,选择考研的三点理由 通过考研取得研究生学历 有些考研人不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研,只懂得考上了研就可以取得研究生学历。有了学历,自然应当会比本科生更吃香。至于读研的意义,他们觉得完全可以读上研了再去思考。 这种下意识的境界,虽不至于被大加赞赏,但在特殊时期,它的存在却无可非议。 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决定了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有限,而且经常脱离职业需求。教育的道理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所以在大学没学到东西很大程度上不是大学生们的错。 那些有条件的、运气好的、平常准备得多些的本科生,毕业时会有一个好职业;运气不佳的、又没有背景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考研成了他们为数不多选项中较稳定的一个。 这和哲学中的静止与运动,社会发展中的改革与稳定是一个道理。没有静止,无法研究运动;没有稳定的积累,也提不上社会改革。而读取研究生后再工作,就是一个为运动而静止,为稳定而积累的选择。 在本科生们准备不充分,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的情况下,硬要把自己推向社会,是一种变相的“左”倾冒险主义。必须承认有人在这场冒险中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但这只是小部分,更多的人在这场冒险中学到的只是沉默与平庸。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考研目的明确——就是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这部分人往往是专科文凭,或者度过本科时代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本科学位证或毕业证。他们希望通过考研“连升三级”,一举拥有硕士学历,这样自己的文凭条件便不再留有任何弱势。 还有很多人,由于家庭条件方面的原因,毕业时并没有就业压力,报考研究生,继续学习知识就成了自然的选择。他们考研也是直接以学历为目的,可以被称为“有意识考研”的

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精选多篇)

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精选多篇) 本人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人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在撰写论文期间,查阅了大量的英文资料。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查阅学术资料和参考书籍,在课堂上在快乐中吸收各个知识点。同时自己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参

与了导师多项课题的研究,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同时顺利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 本人在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担任支委期间,热情为同学们服务。 本人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年。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本人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本人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学业方面。我的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主要研究兴趣为三维模型的简化与网络传输。学术思想活跃、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风良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在所选的研究生课程中,成绩全部为优良;在国际会议发表了学术论文两篇;在导

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两个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独立负责一个模块,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 工作方面。我曾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会副主席、实验室政治协理员。在担任副主席期间,组织了多场晚会、联谊会、弘毅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成功策划了首届“学术科技节”活动、组织了本室的学术之星评比,推荐、协助钟艳飞博士参加校级选举并荣获“十大学术之星”称号。我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认可,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作为政治协理员,积极的配合分管党务工作的老师、指导和协调各班党支书开展工作,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其它方面。研究生的确应该视学术为生命,但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重要的。我组织和参与了实验室的系列体育赛事,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积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坚持听一些社会、文化

医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医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导语】我国的医生力量非常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时下国内医疗需求,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医学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呢?以下是苏阳文斋整理的医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医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一、第一个原因来自用人单位 许多医院过度关注毕业生的学历,入门级的学历就是研究生,低于硕士研究生的不予考虑,根本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了,很多基层医院非研究生不招,而真正需要高级人才的单位招聘不到人才,而本因该到基层医院就职的本科、专科医学生没有单位接收。这是引起年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原因。 还有部分医院过度的追求工作经验。招聘条件都是3年以上工作经验、5年以上工作 经验,我们不否认,医生这个岗位工作经验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医院忽视了一点,任何一位医生的工作经验都是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当然有很多小医院不具备培养人才的条件,只能是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医生,这就导致了医学生的就业路越来越窄,这是引起年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另一个来自用人单位的原因。 1.就业人数上升,就业率日趋下降 由于高等医学院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医学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人才供需之间的天平也越来越失衡,医学毕业生也不例外。 各层次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 供过于求”。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预防、影像学、麻醉学和检验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临床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前者就业率略高于后者。但总的看来,医学生一次就业情况正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心城市更是难以插足。 2.新增岗位不足,且层次逐渐拉高 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城市的医疗人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有的还出现了饱和或超编,很多医疗机构正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调整,用人指标有限,难以大量接受毕业生。而医学生都渴望进入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现有医

研究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研究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考研热,研究生作业却遇冷。记者采访了解到,研究生找作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除了要面对自身寻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立,还面对来自专业和地域等方面的构造性挑战。 两端揉捏 晏琼是华中师范大学世界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9月到如今,她已投出去七八十份简历,有回音的不到十分之一。本科校园通常,其时作业压力大,才挑选考研。三年过去了,晏琼发现研究生找作业也不容易。之前想去北上广,但看局势不是极好,要是找不到抱负作业,只能回江西老家了。她的口气里透着些无法。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能专业的小杨说,作业的确难找。由于小杨的化工专业受煤炭市场影响较大,煤炭市场不景气,许多公司减缩招聘规划。尽管校园举行过近200场招聘会,但咱们专业签约的同学屈指可数。 小杨说,研究生作业遭到博士生和本科生两端揉捏。他以自个所学的化工专业为例,如今高校、研究院要博士生,而公司招基础性岗位,喜爱着手才能强的本科生。即使是公司需求研制,也会挑选与科研院所协作,不会用刚刚结业的硕士生。硕士研究生处在一个十分为难的地步。 小杨通知记者,一些同学有些懊悔读研。还不如本科结业就作业,也不至于如今高不成低不就。 求职误区 太原理工大学作业指导中心主任袁群芳以为,研究生作业遇冷首要是因为他们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心态。他说,许多研究生眷恋铁饭碗,想去考公务员,或进高校、科研院所、国企等。但如今高校、科研院所等招聘门槛较高,通常要博士生,个别办理岗位尽管要硕士,但竞赛剧烈。而本科生愿去的岗位,硕士生不愿去。他们在求职区域、薪酬、行业等方面,比本科生挑剔。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研究生喜爱薪酬不要太低,作业不要太累,听上去还对比面子的作业。 跟着研究生增多,其含金量有所降低。记者了解到,2012年全国接收58.4万名研究生。有专家表示,在招生规划扩展的同时,高校的教育资源没有同步增长和进步。研究生的科研才能和实践才能有待进步。 记者采访发现,有些专业的研究生走俏,还未结业就已签约;有些专业结业即赋闲。我国研究生人才网创始人郭金来以为,研究生作业遭受专业性构造遇冷,专业性强的结业生作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摘要】:如今,我国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学生的人数成倍的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首先应该全面的分析这个矛盾,包括国家政策,教育体制,就业机制和个人的原因。然后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原因;措施 前言: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是一个引人深思的 事。每年有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就不了业,从而给社会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难点和热点。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高校的招生规模也进一步扩张。2003年是中国高等学校扩招后迎来的第一次就业高峰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12万人,比2002年(145万人)增长了46.2%,直到今年已经增长到680万。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在逐步下降,每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据教育部门统计,近几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1年待业人数34万人,2003年待业人数52万人,2005年待业人数79万 人,2007年待业人数144万人。近几年,初次就业率一直只能保持在70%左右。所以,积累的未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1.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政府原因:

1.1.1 户籍制度 我国户籍制度我标准的二元化结构,造成了许多社会不公,经济也呈二元化。不发达地区的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相对发展空间较小的问题等。从而使毕业大学生都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城市。[1] 1.1.2 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均衡化过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结构的高度化过程”,以上两点都将对就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2] 1.1.3 人才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政府逐步建立起“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双向选择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很不适应。而政府并没有做好思想宣传和政治鼓动,加之经济调控手段的强度和力度不足,难免出现宏观调控乏力的问题。从而导致“有工作没人,有人没工作”问题的出现。 1.1.4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并不完善。 例如在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或户籍歧视、乙肝等慢性病患者受到录用歧视等屡见不鲜。这些背离市场经济优化配置劳资源的要求,扭曲了就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使就业市场走向异化。某些就业潜规则仍在大行其道,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有效匹配的下降。 1.2 社会原因:主要是用人单位存在的用人观念问题。 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设立较高的学历门槛,单纯地依学历高低为判断依据,过分注重文凭。许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是客观地与需求进行对接,而是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文凭。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还有名校情结,不太考虑个人能力,明确指出“名校毕业生优先录取”。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希望大学生上岗就能给企业带来变化,而经验不足是应届大学生最大的劣势,往往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部分用人单位还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因考虑女性的生理、婚姻、生育等不愿招收女大学生,有的还存在生源地域歧视,这导致了很多优秀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和智慧。 1.3 高校原因: 1.3.1 专业设置功利、课程设置陈旧、办学定位不明 不少院校开设新专业缺乏对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的深入调研和科学预测,热衷于投入少。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陈旧,与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要求脱节。同时,高校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受普通高校水平评估体系的影响明显要大于就业市场指向的作用。总得来说,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招生与就业脱离。[3] 1.3.2 高校教育内容偏向于为城市服务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教育内容表现出很强的服务城市的特点,使受教育者形成了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而这些专用性人力资本在农村很可能并无用武之地,出现了学历越高,在农村反而越无法找到匹配岗位的问题。与此同时,当前的教育体制又是定位于为城市。在农村就业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存在无形中强化了大学生就业偏好于城市的倾向。 1.3.3 盲目扩招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有业不能就 调查表明因“专业技能较弱”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占48.41%,居首位。由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