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让我们走近地理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

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地球仪

1、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

纬线;经度;纬度

2、纬线与经线

概念起点形状长度指示方

线

与赤道平

行环绕地

球仪一周

的圆圈

以赤道

为起点

圆圈

(除极

点外)

半球:不相等

全球:度数相同

的纬线长度相

东西方

线

连接南北

两极并垂

直于纬的

弧线

以本初

子午线

为起点

半圆所有的经线都

相等

南北方

3、经度与纬度

起点度

最小值与最大

北纬南纬东经

西经

变化规律

赤道为

0°与90°赤道以北为北

纬以南为南纬

从赤道向南

向北逐渐增

本初子

午线为

0°与180°本初子午线以

东为东经以西

为西经

从本初子午

线向东向西

逐渐增大4、重要的经纬线:

(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起点线

(2)180°经线:只有一条

(3)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北纬23.5°与南纬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6)北纬66.5°与南纬66.5°:北极圈与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低中高

6、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

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

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7、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符号相

反。

三、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陆分布大势: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71 %/ 29% );

无论怎样把地球分成出两个半球,都是水半球面积大于陆半球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比例尺范围小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范围大内容简单

1、几人概念: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洋;海;海峡;

2、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及印北

3、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

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4、绘制海陆轮廓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

1、海拔与相对高度:两者的概念与计算

2、五种地形的比较

地形类型大致

海拔

地表

形态

共同

地表形态

不同点

世界之最

平原200米

以下

地面

起伏

海拔较低亚马孙平原

高原500米

以上

海拔较高边缘

较陡峻

青藏高原

(高)

巴西高原

(大)

山地500米

以上

地面

崎岖

不平

海拔高坡陡谷

科迪勒拉山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

山系

丘陵500米

以下

海拔低相对高

度小于200米

————

————

盆地海拔

不定

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

3、世界两大山系:(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科迪勒拉山

系(落基山和安第斯山)

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

(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坡度缓,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洋中脊:新海洋诞生的地方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海沟: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

三、学看地形图

1、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图

3、五种地形类型的表示图

4、颜色与地形:黄色——陆地,蓝色——水域,绿色——

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高原,长条形黄色或棕色

——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

5、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

6、坡陡处等高线密集,坡缓处等高线稀疏

7、如何利用等高线爬山

第四节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变化: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断缩小

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洋

二、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和假说内容(P33)

三、板块构造学说:(P35)1、内容:3点2、六大板块名称与

分布3、解释了大陆漂移

四、火山和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名称概念时间稳定性

天气P57 短不稳定

气候P57 长较稳定

二、天气符号:P58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阴天等

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天气预报:报气温和降水;中央电视台: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五、天气与气候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

1、概念与单位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B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C南半球等温线平直;D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P61)

(2)一月平均气温分布(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最热月)(P62、P63)

(3)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日均温(除以4),月均温(除以月天数),

年均温的计算(除以12)

三、降水

1、降水的条件:三方面:水汽;气温下降;有凝结核

2、降水的类型及区别: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

3、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5、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撒哈拉沙漠

6、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

(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

(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分析方法:A看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及其气温值和年温差

B看降水逐月分布情况、季节分配情况、总降水量情况

(4)特殊值:热带:全年T >20度(16度) 亚热带:最冷月T>0度

温带:最冷月T<0度最热月T>16度寒带:最热月<5度

多雨:月R>100MM 适中:月R=50MM左右少雨:月R<30MM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即纬度位置

太阳高度角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变小——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比

运动形式含

方向周期结果及影响特征

自转绕

转自西

向东

一天

或24

小时

昼夜交替、各地

时间的差异、一

天中气温的变

公转绕

转自西

向东

一年四季的更替、昼

夜长短变化、各

地获得热量不

同、形成五带。

1、地轴与公转

轨道平面总是

保持66。5度

夹角2、北极总

是指向北极星

附近

2、公转示意图和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图(P69)

3、四季的变化二分二

日期太阳直

射点

地理现象

春分3月21日

前后

赤道春

昼夜等长

夏至6月22日

前后

北回归

线

昼长夜短、北极极昼南

极极夜

秋分9月23日

前后

赤道秋

昼夜等长

冬至12月22日

前后

南回归

线

昼短夜长、北极极夜南

极极昼

3、地球上的五带

(1)名称(2)分界线(3)太阳直射情况(4)极昼极夜现象(5)获的光热情况

二、海陆分布

物理性质对气温的影响对降水的影响海洋吸热慢放热慢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

近海地区降水

陆地吸热快放热快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

内陆地区降水

三、地形地势

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

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0。6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四、人类活动

1、影响局部气候:缓和与恶化

2、导致气候反常: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旱涝灾害

1、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和郊区气温和降水不同

三、洋流影响:暖流经过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经过地区降温降湿。

四、地球变暖的结果: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加剧,干旱面积扩

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划分标准:各地气温和降水的组合而形成的气候特征。

二、热带气候类型

三、亚热带气

四、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

气候特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

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热带草原

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

总量较少,分旱

雨两季

热雨气候两侧,以非洲

最典型

热带季风

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

总量大,分旱雨

两季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终年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四季分明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

南部,巴西东南部及

阿根庭澳大利亚等

沿海地区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地中海地区最典型

气候地区和大陆西岸地区,

以撒哈拉沙漠最典型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

东南部,朝鲜半岛和

附近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中纬度40-60度的大

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和,降水稍多,冬

季寒冷干燥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的中部和北部

三、寒带气候或极地气候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

苔原气候夏季短暂温和,冬季

漫长而严寒,终年降

水极少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格陵兰岛和南极大

四、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分布在青藏高原

和安第斯山等。

五、学习方法:1、本章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世界

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的各三大规律要与影响气候的

主要因素一一对应分析。2、世界气候类型要用比较

法来学习,认真查阅图表:如热带、亚热带、温带气

候的异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异同点;

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异同点。3、了解

热带雨林气候的功能,热带草原气候的动植物,地中

海气候的硬叶林和旅游,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景观差

异,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南北极地区的动物,非洲气

候类型分布的对称特点。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200个国家和地区

1、面积上: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梵蒂冈

2、人口上:中国、印度、美国、梵蒂冈

3、社会制度上:社:中越朝古;资:美英法

4、地区:格陵兰(丹麦)、百慕大地区

二、分布特点

1、划分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半球分布:发达国家: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3、大洲分布: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4、南北对话、南南合作、五项原则

三、发展差异

1、发展差异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

2、差异表现:①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占世界人口80%发展中国家只占世界22%的国民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却相反。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③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不同。

3、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东南亚国家。

第二节国际合作

一、国际间的矛盾和与冲突:

1、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表现:见课本P92图

二、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世界三大问题: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

三、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能说明P42的图

第三节国际组织

1、意义:重要工具、纽带和桥梁

2、联合国:记5 大常任理事国与总部、了解六大机构。

3、WTO、奥委会、红十字会:记总部所在地,了解宗旨和职能及认别标志。

4、其它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2、亚欧大陆的的含义

3、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半球位置,(3)海

陆位置

二、地形:

1、亚洲:(1)类型上: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起

伏上: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上:中部高四周低;

(4)最典型的特色地形: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2、欧洲:(1)平均海拔最低的洲;(2)地面起伏较小;(3)地

形类型: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4)典型地形:冰川地貌广布

三、气候

1、亚洲:(1)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缺失外,其它气候

类型都有

(2)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大陆特征显著③季风气候典型

2、欧洲:(1)类型上: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特点:①温带气候占优势②海洋性气候特征

典型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

候特征显著

四、河湖:

1、河流:(1)主要河流:长江、湄公河等

(2)河网特点:放射状分布;内流区面积广大

2、湖泊:课本P10活动题3。

五、人口与国家:

1、人口:亚洲最多,分布在东南部和南部;欧洲人口密度大自然增长率最低,分布在西部

2、人种:亚洲以黄色人种为主,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

3、国家:亚洲48个,欧洲43个

4、时区和日界线:

(1)、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2)、东边时区时刻比西边时刻早,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

(3)、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第二章了解地区

1、

第三节西亚

一、西亚的范围和主要国家

二、地理位置:沟通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分布指什么,能填图)

1、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要冲:(1)古代丝绸之路(2)现代海

陆空交通要冲

2、两个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土耳其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

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1、气候: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沙漠面积广大。

2、畜牧业:安卡拉羊、紫羊羔皮、地毯。

3、农业:多灌溉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上,如两河平

原。

4、以色列的节水农业:2个技术(P49)

四、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

1、西亚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区

2、西亚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3、两圣城:麦加和耶路撒冷

五、世界的石油宝库

1、地位:储量、产量、输出量最多(分别占世界的1/

2、1/4、

3/5)

2、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3、输往国家:西欧、美国、和日暮途穷本

4、石油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成本低、出油多、油质好

第四节欧洲西部

一、范围和位置及国家

1、范围:欧洲的西半部

2、地理位置: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大半岛。

(1)纬度位置:36°N—71°N,北半球西风带内;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洲。

3、国家:30多个,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大国的空间分布---填

图)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1、资本主义经济最早发展的大洲,发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

2、工业部门齐全,工业地带密集

3、农业比重小,但生产水平高,农牧业结构合理

4、交通运输网发达

5、特色产业:瑞士——钟表;瑞典——造船;丹麦——欧洲牧

场和食品库

挪威——渔业;荷兰——花卉

三、繁荣的旅游业1、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记住P55的旅游资源和国家的一

一对应。

2、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

3、袖珍国: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极地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1、北极地区:(1)范围:北极圈以内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

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2)位置:66.5°N以北,跨经度360°

2、南极地区:(1)范围:南极圈以内地区,包括南极大陆、沿海岛屿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一部分。

3、北极和南极地区在国际航空线中有重要地位。

二、极地图

1、方向:北极地区:逆时针;南极地区:顺时针(均从两极上

空看)

2、组成: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3、填图:极地地区周围的陆地或海洋

三、气候

1、两极地区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南极:酷寒、

烈风、干燥)

2、成因:纬度高;冰雪覆盖;太阳高度角小

3、南极比北极地区冷得多的成因:南极海拔高、更多的冰雪,

太阳辐射反射强

四、自然环境

1、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浮冰广布

2、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冰盖广布,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五、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占全球的68%。

2、矿产资源:220种,煤、铁

3、生物资源:800种,地衣、苔藓、藻类。动物:北极有北极

熊、北极狐、南极洲有企鹅、磷虾,共有海象、海豹。

六、居民:北极有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无人定居

七、科考宝地:1、科考价值:(1)未经雕刻的原始环境;(2)

淡水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3)可以找到其它洲所找不到的资料

2、长城站和中山站:位置和方向;北极科考站:斯瓦尔群岛

3、科考时间:南极:11月至次年3月;北极:6—8月。

第二章走近国家

第一节日本

一、东亚岛国:能填图

1、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纬度:24°N—48°N

2、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附近3900个岛屿

3、首都——东京;语言——日语;民族——大和民族

4、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二、地形:

1、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

2、多火山地震:介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亚欧板块和太平

洋板块交界处

三、温湿的气候:

1、类型: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2、特征:四季分明,降水较多,海洋性特征明显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受中国和西方科技文艺影响大。

五、经济发达:

1、有利条件:(1)岛国多港湾,便于海运。(2)气候适宜。(3)

高素质的劳动力。(4)发达的科技。(5)高效率的管理。(6)渔业和森林资源丰富。

2、不利条件:(1)矿产资源稀缺,(2)国内市场狭小,(3)过

分依赖国际市场

3、经济概况:

(1)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

(2)进出口贸易:发达;对象:美国、中国、欧洲

(3)工业:发达,竞争力强

(4)农业:耕地面积小,劳力不足,但水平高,稻米、畜产和蔬菜中三大部门。

(5)渔业:北海道渔场,附近有寒暖流交汇;近海、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

(6)交通业:国际货运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空为主;国内以沿海航运和高速公路占优。

(7)工业布局:(P69能填工业带和主要工业城市图)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资源缺乏,需进口,国内市场狭小,需出口,而日本海运便利,有利降低成本。

六、主要城市: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

京都、奈良

第三节俄罗斯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跨亚欧两洲和东西半球,面积最大,传统上的欧洲国家

2、河流: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内流河);鄂毕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

二、平原面积广大:

1、四大地形区及分界线: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乌拉尔山叶尼塞河勒拿河

2、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平原面积占70%。

三、温凉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

季短促而凉爽,东西部差异明显

四、丰富的资源

1、淡水资源:世界第2位,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淡水最

多)

2、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世界最大)

3、矿产资源:煤、铁、石油

五、改革中的经济:集中在欧洲部分

1、四大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

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2、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

3、农业: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有

谷物马铃薯亚麻乳肉制品

4、城市: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海参崴(太平洋)、摩尔

曼斯克(北冰洋不冻港)

六、西伯利的开发: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秋明油田、库

兹巴斯煤炭

第二节美国

一、美国的领土

1、本土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2个海外洲:阿拉斯加州和夏

威夷州。

2、国旗:星条旗含义。

3、位置:(P84)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4、地形:西部是高原山地(落基山),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低

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

1、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2、农业大国:小麦、玉米、大豆产量高

(1)农业地区专门化:含义(P85);六大农业区的分布;(2)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耕地多,多港湾便运输。

(3)农业生产专门化:P85

(4)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

3、工业大国:

(1)有利条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2)三大工业地区:东北部工业区:最早发展;南部工业区:石油飞机等;西部工业区:电子信息等

(3)传统工业衰落,新兴工业崛起。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

(4)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进口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4、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P86

三、人口与城市

1、人口:2.8亿,由移民及其后裔组成。以白人为主,有色人

种有黑人、华人、和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和

五大湖附近。

2、主要城市:华盛顿——首都;纽约——人口最多、最大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洛杉矶——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电影城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

圣弗朗西斯科——硅谷,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芝加哥——交通中心;底特律——汽车工业;匹兹堡——钢铁工业。

3、黄石国家公园——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世界最长的河流峡谷。

第三节巴西

一、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

1、地形:主要是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各占2/3,1/3

2、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有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3、亚马孙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第二的河

流。

4、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二、发展迅速的经济

1、工业:体系完整,水平较高

2、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咖啡、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

世界首位。

3、资源:铁矿和水能(伊泰普水电站)

三、人口与城市

1、人口:集中东南部沿海,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为主,城市人

口比重大。

2、城市:巴西利亚——首都,圣保罗——最大城市,里约热内

卢——最大海港。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

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

洋。海岸线长1.8万千米。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三、众多的邻国

1、陆界线: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

尼、不、缅、老、越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早在春秋战国,清朝影响最大。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

3、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1)名称:P6的三字经

(2)简称和行政中心:P8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21.2%。

2、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

生率上升。

2、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

3、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人口迁移

三、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

2、农村、城镇人口他布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6

3、8%,36、2%)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

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

人口素质。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56个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西高东低

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P20

阶梯名称平均海拔地形类型分界线

第一阶梯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

盆地

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大

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雪

峰山

第二阶梯1000—2000米内蒙古高原、黄土

高原、塔里木盆

地、四川盆地云贵

高原、准噶尔盆地

第三阶梯500米以下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和三大丘陵

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1)对气候:使暖湿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二、山脉纵横交错

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1)山脉纵横交错,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

(2)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P27的表格1

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P20——P21

(1)三列东西向的山脉

(2)三列东北—西南向的山脉

(3)西北—东南向的山脉

(4)南北向的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中华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三、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五

种地形比例图)

2、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主要地形区特征:

(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大江大河发源地;

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广布;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

(2)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最大;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

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和聚宝盆;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3)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林业和牧业

(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成因:纬度位置

②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成因:纬度位置

③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P30—31表格和图2、16。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干湿地区

①空间上分布即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内陆递减。成因:受夏季风影响。

②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年际变化大。(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数渐少,总量渐少,但集中在

7、8月;降水年际变化渐大)

③我国的干湿地区:P33表格

2、季风气候显著

(1)什么是季风: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2)夏季风影响降水和时空分布

(3)夏季风影响雨带推移及带来的旱涝灾害,P36第二段(4)冬季风几乎不带来降水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为界线

(6)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大。

3、大陆性特征强烈: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气温冬

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

二、特殊天气

1、寒潮:概念、侵入路径和影响范围(青藏高原海南省、台湾、

云贵高原等不易受影响)

危害:农作物受冻等。

2、梅雨与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与7月中旬---8月中旬;

江淮地区。

3、台风:夏秋季节

4、沙尘暴:在干燥的春季多发生。

三、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旱涝灾害

1、洪涝:夏秋季节

2、干旱:影响最大、最常见、范围最广。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区为主

1、流域与水系、外流河与内流河、外流区与内流区的概念。

2、内外流区的划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

3、外流区

(1)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

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见表格

4、内流区

(1)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见表格

5、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水文

特征

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

水量

水位上

涨形成

汛期

无结冰期辽河、

海河、

黄河

含沙

量大

成因降水量大气温高

水文

特征

水量

水位下

降形成

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

北的河流有

结冰期

成因降水量小1月气温在

0度以下

6、我国的主要湖泊

(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流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2)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二、滚滚长江

1、长江的源流概况

(1)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海洋;

(2)长度、入海水量、流域面积;

(3)上、中、下游的划分;

(4)主要支流及湖泊

2、长江的水能开发

(1)水能最集中的河段:集中在上游河段①源头至宜宾段②

三峡段;原因:落差大,降水丰富。

(2)长江三峡:由矍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

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功能,世界最大

的水电站。

(3)葛洲坝、二滩、龚嘴、丹江口等

3、黄金水道

(1)有利条件:降水丰富,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长约7万千米。

(2)运输价值:水运成本低;流域经济发达,资历源丰富;

与南北向的铁路线相交,联系广泛。

(3)货运量占全国的60%。

4、长江之害在于中下的洪涝灾害: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下游地区兴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

三、滔滔黄河

1、黄河的源概况

(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海洋;

(2)长度、流域面积;

(3)上、中、下游的划分

(4)主要支流

2、黄河的水能开发

(1)水能集中上、中游

(2)主要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

3、“地上河”的成因与危害及治理

(1)成因: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地形支离破碎②中游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冲刷作用大

③中游地区植被差④下游地区是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沉积。(2)危害:在于下游的决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强上中游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项目长江黄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上的巴喀拉山

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曲(卡日曲)

注入海

东海渤海

长度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

5500千米,第二长河

流域面

180万平方千米75万平方千米

上中下游的划分源头——宜昌——湖口

—入海口

上中

源头——河口——旧孟津

——入海口

上中

支流与湖泊北:雅砻江、岷江、嘉陵

江、汉江

南:乌江、湘江、赣江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泾河

流经省

青、藏、川、滇、渝、鄂、

湘、赣、皖、苏、沪;鄱

阳湖、洞庭湖、太湖、巢

青、川、甘、宁、内蒙古、

晋、陕、豫、

流经地

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

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

北平原

水文特

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

小、无结冰期

流量小、汛期短、含沙量

大、有结冰期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

1、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中情:不及世界的1/3。

三、类型齐全

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

型比例图)

2、草地面积广,居世界前列。

3、林地一比重小。

4、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亿公顷)

四、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1、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2、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3、草地分布在内蒙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4、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

5、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区域地形热量与降水土地类型

东部季

风区

平原广,耕

地多

热量较低,降水少旱地为主

丘陵山地耕

地少

热量高,降水丰富水田为主

西部内陆荒漠为主耕

地少

热量较为丰富,降

水不足

草地和荒漠

为主

青藏高原光照充足,热量不

高寒荒野

五、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矿与建筑

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对策:提高耕

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造

林护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3、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划区轮牧,

防灾。

第二节中国的水资源

一、地区分布悬殊——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1、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

2、黄、淮、海流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

6%。

3、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五个带:P66;图3、17

二、时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2、年际变化大。

3、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

三、节约每一滴水

1、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2、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

3、污染和浪费——节约和防治

4、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

源,防止水污染。

5、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路线:P69图3、19

四、水能资源:P70图3、20中的主要水电站。

第三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基本概况位置横断山以西,喜

山以北,昆仑

山、阿尔金山、

祁连山以南

长城—祁连山

—阿尔金山—

昆仑山一线以

范围西藏、青海和四

川的西部

内蒙古、新疆、

宁夏、甘肃的北

面积占全国的25% 占全国的30% 人口占全国的1% 占全国的4% 民族以藏族为主,青

海省东北部汉

族较多。

汉族为主,蒙古

族、回族、维吾

尔族、哈萨克族

自然环境特征和保护自然环境

特征

高寒,世界屋脊1、干旱,降水

由东向西逐渐

减少;2、气温

冷热变化剧烈;

3、太阳辐射强;

4河流少,多为

内流河

保护三江自然保护

区:长江、黄河、

澜沧江的源头;

珍稀动物的保

护:藏羚羊、雪

豹、藏山羊

农业和牧业农业生产

条件

低温、太阳光照

干旱,太阳辐射

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长绒棉、优质瓜

麦、油菜果、葡萄

农业分布湟水谷地、雅鲁

藏布江谷地

绿洲农业:天山

山麓、河西走

廊、宁夏平原、

塔里木盆地和

准噶尔盆地的

边缘

牧业基地

和主要牲

牦牛、藏绵羊、

藏山羊

我国主要的牧

区:内蒙古草

原、河西走廊、

天山牧场;三河

牛、三河马、细

毛羊

经济交通公路:川藏、青

藏、新藏、滇藏

中尼公路;铁

路:青藏铁路

(北段:西宁—

格尔木,南段:

格尔木—拉

萨);航空:以

拉萨为中心

矿产资源稀土矿—白云

鄂博;镍—金

昌;

煤—石嘴山、石

炭井、伊敏河、

霍林河;石油—

克拉玛依、南缰

工业城市西宁、格尔木、

拉萨、林芝

包头、

西部

大开

P96主要内容

注意:完成P97的表格和P98的活动题

第一节交通运输业

一、重要作用:发展经济的先行官和纽带作用。

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

运输

线路

特点

陆路:

铁路

铁路大中中速度较快,运量大,运价低,

长距离运输

陆路:

公路

公路中中中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

强,“门对门”,短途

水路:

海运

航海

线

大低慢投资首,运量大,运价低,长

距离,时效性不强

水路:

河运

内河大低慢

航空航空小高快速度快,舒适,安全

线

管道管道大快运量大运价低损耗少,安全,

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三、公路运输:全国所有的县及95%乡镇通车。青藏、川藏、新

藏、滇藏、青新公路

四、铁路运输: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四横五纵铁路干线;记P24

图和表

1、四横:1)滨洲——滨绥线;2)京包——包兰线;3)陇海

——兰新线;4)沪杭——浙赣——湘黔线——贵昆线;2、五纵: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京广线;4)焦

柳线;5)宝成——成昆线

3、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徐州、郑州、株洲、兰州、包

头、哈尔滨、九龙、广州等。

五、海洋运输:

(1)有利条件;

(2)运输航线分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沿海航线以夏门为中心,分北方沿海航线(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和南方沿海航线(广州和香港为中心);远洋航线以沿海港口为据点。

六、内河运输: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和京杭运河为航道。

七、管道运输:西气东输工程

八、航空运输:四大航空港:北京、上海、香港、广州。

第一章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的心脏——北京市

一、位置和地位: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我国的

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历史和文化名城。

二、地形:山地为主

三、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四、科教文化:

1、大学和图书馆和博物馆多。

2、金、元、明、清朝和现在的都城。

3、世界人类遗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故宫、天坛、颐和

园、十三陵、明代长城

五、城市建设和人口:多环路、地铁、等;特大城市(1400多

万人)

六、环境问题:

1、主要方面:一是自然环境问题:浮尘、扬沙、沙尘暴和

水资源缺乏。二是人文环境问题:人口急增,交通拥护,

空气污染等。

2、解决途径:治理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城市道路改扩建

等。

第七节东方明珠——上海市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交通:1、我国大陆南北沿海线的

中点。2、地形几乎是平原。

3、便利的水陆交通(长江和海洋)

二、功能齐全的大都市:1、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2、我国科技、

教育、商业、金融、贸易、中心之一。3、我国最大的海港

和世界著名海港。

三、浦东新区的开发:

第四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位置组成与居民。

1、位置:约22°N—26°N,119°E—124°E。东临太平洋,西隔

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2、组成:主体台湾岛,周围有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3、居民:人口2240万,汉族为主,福建籍为主,少数民族有高山族(居东部沿海和山区)。

二、地形与河流:

1、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占1/3,山地占2/3)台湾山脉以中

央山脉为骨干,东北—西南向平行分布。平原分布在西部。

2、河流: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

三、自然资源:气候上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季

风气候,北回归线穿中南部。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高,矿产、水能和水产丰富。

四、经济特点:1、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水稻、甘蔗、柑橘等)

2、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3、交通运输业发达(桃园机场

是最大的机场,高雄和基隆是大港口)。

4、旅游业发达。

5、经济类型:进口—加工—出口型,即大

部分原材料和能源要进口,大量产品要出口,对

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

五、主要城市:省府——台北市(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

的港口——夏门

基隆—港口—福州台南—赤嵌楼

第十一节岭南热土-----广东省

一、经济特征

1、珠三角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利

于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2)地形较为平坦.(3)是著名的侨乡.(4)国家政策.

2、主要产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3、经济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首位.

4、主要城市和特区:广州、深圳、珠海、汕头

二、珠江:西、北、东三江汇合成,华南最大水系,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第二大三角洲。

第十二节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

一、位置与组成: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包括

新界、九龙、和香港岛等。

二、地形:多低山丘陵,平原少,填海造陆面积大。

三、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四、经济特征:

1、国际经济贸易中心(1)远东和西太平洋的国际贸易中心,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加工业、金融业、房产业、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经济结构。(2)著名的自由港。(3)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2、产业升级:由制造业到房产业金融业旅游业。

3、经济发展与祖国大陆的紧密联系:(1)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丰富;(2)香港是自由贸易港和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五、交通运输发达:亚太交通中心,有京九线和广深线和内地相

连。

六、旅游、信息、教育: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购物天堂,会展

中心,国际信息中心,香港大学等。

第二章陆疆万里行

第一节九省通衢——湖北省

一、江汉平原:1、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成。2、自然条件:土质

肥沃,河湖众多,历史悠久。3、商品粮基地、棉花产区、淡水鱼产区。

二、经济特征:1、中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1)条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基础雄厚,(2)工业基地:武汉,宜昌,黄石、荆州。

2、水陆交通发达:长江与汉江交汇,铁路有京广、京九、焦柳、襄渝、汉丹线。交通便利,有“九省通衢”之称。

一、武汉——省会、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黄鹤楼——江南三大

名楼之一(岳阳楼、滕王阁)神农架——中部最大的原始林区。

第四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基本国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1、地形上: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五种地形兼有——农业生产多样化。

2、气候上:复杂多样,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从南到北由

暖变寒,从东到西由湿变干——使北方和南方、沿海

和内陆生态环境不同;农业生产多样化。

3、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1、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人均少。

2、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区域差异: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沿海与沿边、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

1、沿海:良港多,海外联系便利,80年代5个经济特区,14个

沿海开放城市,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开发。珠江三角

洲和长江三角洲发展快。

2、沿边:与14个邻国接壤,资源丰富,开放陆疆口岸。

3、黄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制造业基地,黄土高原综

合治理。亚欧大陆桥使黄河流域对外联系加强。

4、长江流域: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武汉为中心

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三峡和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

三、中国走向世界

经济建设成就:1、由农业国到工业国。2、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仅次于美国。3、经济增长速度最快,05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4位。4、大部分工农业产品居世界前列,其中谷物、肉类、棉花、水果、钢铁、煤炭、水泥、电视机、居第一位。5、01年11月30日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

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工业污染、自然灾害加剧,使我们不能在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再回头治理环境污染。

2、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最新资料推荐------------------------------------------------------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湘教版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1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一、解开地理之迷: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 世纪《易。 系辞》西方:公元前 2 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地理学》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地理与农业生产 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 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一、学会看地图: 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 4700 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大小比较:分子为 1,分母大,比例尺小(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大比例尺小比例尺范围小范围大内容详细内容简单经度本初子 1/ 70

新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新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目录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 2.认识地区 (2) 3、我国的人口 (5) 4、我国的民族 (6) 5、我国的地形 (6) 6、我国的气候 (9) 7、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2) 8、我国的交通 (13) 9、我国的农业 (14) 10、我国的工业 (15)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亚洲的海陆位置:在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纬度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大部分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大部分在北半球。(2)归纳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亚洲: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河流分布受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影响,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3)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亚洲人口最多,占全球总人口61%,亚洲众多的人口给资源环境产

生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亚洲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到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1)日本。在我国的东面,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岛屿和海域组成,首都是东京。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日本的经济是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原料和燃料从国外进口,产品出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首都是东京。 (2)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处在亚洲与大洋州、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本区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东南亚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使水稻成了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中南半岛的山脉和河流相间南北延伸,纵列分布,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同时,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本区旅游资源丰富,比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 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花园城市新加坡。 (3)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南亚最大的国家,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印度水旱灾害频繁,20世纪60年代,实行“绿色革命”改良生产技术,粮食自给有余,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印度的核技术、软件工业和卫星发射技术居世界前列。首都新德里。印度著

2020年整理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doc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 (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一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 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 地球仪 1、 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湘教版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七年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2—6页)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7—14页) 3、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4、图例和注记:判断常用图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2、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4、纬线的特征:a 都指示东西方向; b 形状都是圆(极点除外); c 长度不相等,其中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从赤道向两级纬线长度越来越短。 5、纬度的划分: ①赤道的纬度是0°, ③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纬度数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 6、低纬度范围是0°— 30°;中纬度范围是30°— 60°;高纬度范围是60°— 90°。 7、经线的特征:a 都指示南北方向; b 形状都是半圆; c 长度都相等, 8、经度的划分: ①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③经度变化规律:由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9、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并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10、20°W和160°E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1、有人把地球称为“水球”的原因是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对海洋了解很少。而叫“水球”是因为 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 4、①从海陆分布看,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③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面积比例大。海洋 6、七大洲: ①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③大陆,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 7、四大洋: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平洋;最浅、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②,呈“S”形;大西洋 ③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北冰洋 8、大洲之间的界线:

新湘教版八年级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欢迎阅读 页脚内容 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秦岭—淮河线 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 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西安、兰州等。 16:着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 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 的省区。 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剑麻、 矿产资 湾日月潭等 四.西北地区 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

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8.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9. 10. 11. 矿, 12. 短缺。 14. 1. 西部。 2. 的25 左右。 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原因是海拔高) 5.河流特点: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 6.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 7.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8.保护环境的意义:防止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保护珍稀动物。 9.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 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 发源地)。 10.农业类型:主要以畜牧业 为主,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 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业为河谷 农业(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11.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 雅鲁藏布江谷地。 12.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 小麦、油菜等。 13.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 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 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 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 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 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 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 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 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 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 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 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 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 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 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 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 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 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 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 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 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 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 )东北 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 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工业部门:以机电、重型机械、 有色冶金着称。 (5)大连:职能:是东北地 区的重要门户,着名的避暑旅 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 地。工业部门:造船、机车制 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 达。 6.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 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 页脚内容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集中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开发和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半球位置:亚洲、欧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欧洲大部分在北温带,没有热带。 3、海陆位置:亚洲北临北冰洋,南面濒临印度洋,东面濒临太平洋,西连欧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连,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亚洲 1、地形特点: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气候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②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③季风气候典型 3、河流特征:亚洲河流特点:(1)大河众多(2)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3)内流区面积广大(4)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呈放射状注入海洋。(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有关) 欧洲 1、欧洲地形特点:(1)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2)欧洲地势低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3)欧洲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4)欧洲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响 2、欧洲气候特点:(1)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2)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为典型(3)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第二节非洲 1、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位置特点:(1)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2)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3)相对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2、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形特点:(1)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的原因:海拔高(3)极具特色的地形区有:刚果盆地(最大)、东非大裂谷带(最长)、撒哈拉沙漠(最大) 3、炎热气候――气候特点:(1)以热带气候为主(3/4,20℃以上)(2)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3)热带草原面积广阔(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4)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 4、河流: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5、丰饶的资源――“富饶大陆”(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2)动植物资源丰富(热带经济作物、森林资源、草场资源)(3)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多 6、亟待发展的经济(1)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其他大洲(2)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3)农业是最重要的部门。玉米种植面积最大,是主食;小麦、水稻要进口;出口热带经济作物。 7、明确逻辑关系:(1)人口问题――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开垦荒地、过度放牧――破坏环境――粮食减产――人口问题更加凸显(2)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的原因:一是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畸形。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其他大洲,经济发展负重大。 第三节美洲 1、新大陆:(1)美洲大陆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2)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3)美国、加拿大通行英语,为发达国家;拉丁美洲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 2、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项目北美洲南美洲 五带中的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大部分在热带 最长的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 主要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面积最大的国家加拿大巴西 主要人种以白色人种为主以混血人种为主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湘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2—5页)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6—12页) 1、在地图分两类: 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社会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4、比例尺: ①定义: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③比较: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如:①1:1000和②1:5000两个比例尺,大比例尺是 __①____,小比例尺是_②______。 ④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⑤选用: (小比例尺,大范围,内容简单)如:世界地图 (大比例尺,小范围,内容详细)如:学校地图 5、图例和注记:图例----地图上各种各样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数字和文字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 1、人类认识地球的几个阶段: ①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②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④卫星照片的出现-----进一步确认地球是个球体 ⑤经过精密测量发现---- 地球是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赤道是指在与南极、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画的圆圈。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4、纬线 ??特征:a 都指示东西方向; b 形状都是圆(极点除外);。 c 长度不相等,其中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长度逐渐缩短。 ??纬度的划分: 0°--- 90° ①赤道的纬度是0°,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工业

第一章xx的主要产业 第二节工业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 立民族自信心。 3、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4、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指导: 在“工业”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要贯穿始终。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趣味盎然,不至于枯燥乏味。如在讲述工业“较高的增长速度”时,既要有详实 的数据统计,又要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切感受来印证。要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工厂,了解一些工业生产的流程,感受工业生产的氛围。 新课导人: 方案①:同学们,通过“农业”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农业

给人们提供了基本生存保障。但大家试想:如果只有农业,人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学生的答案会有多样,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光靠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其他产业部门,如工业、交通、商业等都必须大力发展,尤其是工业,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下面让我们开始学习“工业”。 方案②:在屏幕上依次展示一些工业产品的图片:书本、纸 张、文具、锅、碗、菜刀。瓷砖、彩电、洗衣机、化肥、收割机、投影仪、计算机、玻璃、水泥板、汽车、军舰、战斗机……提问:同学们,上面展示的这些物品,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工农业生产、国家建设、国防安全关系十分密切,你们知道它们是由哪一产业部门生产的吗?(学生回答:工——用;(3)显然,对于交通和国防建设来说,其现代化水平同样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因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3.设问:由于工业生产如此重要,所以各个地区都想发展具 有当地特色的工业。那么,一个地区发展工业生产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启发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进行简单分析,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解释。) 1.学生活动:简述你所了解的一种工业生产的流程过程(可安排在组织学生参观附近一工厂后进行)。结合实际,谈一谈工业 生产和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

湘教版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空白版

第一章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2、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有关。 3、 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头戴,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7—14页) 4、学习地理的方法有:学会使用地图、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开展地理考察。 5、地图上的三要素是:、 、。 6、确定地图上的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北南,西东”来确定方向。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④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背朝南。 7、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关系: 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 内容(如:中国地图)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 内容(如:北京地图) 8、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9、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式、式、式。 10、图例和注记:判断常用图例(见课本10页图1-19) 11、地图的种类包括:地图和地图。12、会做课本14页活动题。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 13、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他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洋→洋→洋→(又回到)洋。 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14、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平方千米。 16、比较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17、低纬度范围是°—°;中纬度范围是°—°;高纬度范围是°—°。 18、经纬网中东西经南北纬的判别方法:度数往右越来越大的是经(E ),往左越来越大的是经(W ); 往上越来越大的是纬(N ),往下越来越大的是纬(S )。(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8、东西半球的判别: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11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地图的分类 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二、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同一条纬线上方向是东和西,同一条经线上的方向是南和北。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依据: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日食、远航归来的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和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 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在北极的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在南极的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顺时针、逆时针),站在北极其前后左右都是_南______,站在南极其前后左右都是__北____。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 湘教版通用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①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②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的自转一周为一天就是24小时 ③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④自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 地方时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o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相差N个时区则相差N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注北京时间就是中国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o经线上的地方时

2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的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就是公转公转一周即周期为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注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o34′的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③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一年四<>季<>的变化注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 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b.地球的五带 a 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 b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热带有太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南北温带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二地球仪 1地球绕着固定的轴转动称之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北极N南极S 2经线与纬线

湘教版地理七上复习提纲(背诵版)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背诵版) 第一章走近地理 1.画地图时,必须注明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即: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3种表示方法: 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例如:1:5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3.比例尺是一个分值,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在相同图幅的条件下,当比例尺越大时,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大小详,小大略) 4.在通常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 北;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所有经线指示南北方 向,所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假如一个人站在北极点 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都朝着正南方。 5.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请用数字式写出该图的比例尺1:100 000 (2)林地在村庄的东南方方向。 (3)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由自南向北流。 (4)图中公路的方向先由西南向东北,再由 西向东方向。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诗句“坐地日行8万里”描述的是在赤道上,因为地球的最大周长即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千米2,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3.比较经线和纬线: 4 .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 经线圈 ,经度之和为 180° 。 180°经线有几条? 1条 。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20°W 以东到160°E 。 5.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判断方法(找界限,看变化) 越往北越大,北纬N 越往东越大,东经E 纬线 经线 概念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 线的半圆 形状 圆 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 不相等 相等 零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度数的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到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 增大到180° 划分半球的界线 赤道 是南北半球的界线 200 W 、1600 E 组成的经线圈 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N S E W E W N E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七上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其国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男子的传统打扮多是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4.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右图) 5.描述公路的走向和河流的流向 公路:XX走向,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 走向等。 ! 河流:自___向___,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6.地图上的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7.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8.比例尺的三种方式: 数字式:1:100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千米。线段式。 9.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如:①1:1000和②1:2000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①,较小比例尺是②。 10.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以及地图详细程度之间的关系: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简。如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山东地图,一个画聊城地图 & 表示范围表示内容 比例尺的大小 山东省地图 聊城市地图~ 11.画一幅某学校或者某乡镇地图,选用_ __的比例尺; 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的比例尺。 12.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 13.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重点图:课本P10 1-19,P112附录二) ?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 【篇一:湘教版地理教案工业】 澧阳镇中学 【篇二: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案】《工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工业的含义及作用。 2.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主要的工业基地及特点。 3.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 地区发展差异。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及自主学习等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关心工业,增强爱国情感。 【重点与难点】 1.我国工业布局的现状。 2.我国工业的作用。 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的生活与工业密切相关。在生活中,小到拿在手中的手电筒, 大到发射卫星的火箭,都是工业生产的成果。 工业的地位有多重要?我国的工业状况如何?让我们在第三节《工业》中寻找答案吧! 二、新课学习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1.工业的概念

与农业一样,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工业的作用——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1)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工业的支持,如工业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电力设备以及各种各样 的农用机械、运输工具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2)现代化的城乡建设离不开工业提供的建筑机械和建筑材料,如起重机、水泥、玻璃、钢材等。 (3)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离不开工业提供的交通工具、设备和材料,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修筑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需要的工程机械和材料,都是由工业提供的。 (4)工业为科学研究提供精密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计算机、望远镜等。 活动:认识工业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找出张梦家中的工业产品。(玻璃、灯具、钢琴等) 仿照下面分解图,任选一个工业产品进行追根溯源。(如灯具等)拓展延伸:对比工、农业的地位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因为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工业是主导产业,因为它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 3.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2内容,完成表格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1. 工业中心的发展变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3内容,完成表格 四大工业基地及工业发展特色 (辽中南: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总复习提纲湘教版配有地图

最新-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总复习提纲 【湘教版配有地图】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亚洲(东、北半球) 1、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 2、亚洲地形特征: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3、亚洲面积广大,所跨纬度最大,东西距离最大;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季风气候为主,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中北半球的“寒极”是奥伊米亚康。 4、亚洲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典型。夏季风的源地是太平洋和印度洋。 5、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顺地势向四周流入海,辐射状分布; 6、世界最深、淡水储量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一半咸水一半淡水:巴尔喀什湖。亚洲最长、世界第三长的河流:长江。湄公河(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

7、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以下是亚洲的地理位置,仔细观察一下哦 欧洲(东、北半球) 1、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欧洲河网密布,水量丰富但短小。其中流经国家较多的是多瑙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 2、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3、欧洲北部和南部多冰川地貌,如挪威的峡湾、芬兰冰川湖、阿尔卑斯山角峰、东欧平原起伏的低丘。 非洲(东半球西部) 1、非洲地跨赤道南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60个国家和地区。 非洲与欧洲分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非洲与亚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 2、非洲高原面积广大,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法国得地势特征也是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屋脊是埃塞俄比亚高原。最高峰是的乞力马扎罗山,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最新初中二年级地理同步练习工业 湘教版

最新初中二年级地理同步练习工业湘教版 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 ▲ ) A 煤铁资源丰富 B技术力量雄厚 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D农业基础好 20.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 ) ①临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2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你知道我国科技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吗?答案是( ▲ ) A杭州西湖 B武汉东湖 C北京中关村 D 上海浦东 22.发展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资源充足 D位置优越 23.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 A 工业 B 农业 C 建筑业 D 第三产业 24.我国纺织工业中最重要的是( ▲ ) A 毛纺织 B 丝纺织 C 麻纺织 D 棉纺织25.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煤炭,且是世界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我国产煤炭最多的省份是( ▲ ) A山西 B 陕西 C江西D内蒙古 26.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 ▲ ) A胜利油田B克拉玛依油田 C华北油田 D大庆油田 27.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在我国是第二大能源的是 A 煤 B 石油 C 核 D 水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中心是

A 北京B上海 C天津D大连下列物品中不属工业产品的是A饼干 B食盐 C棉布 D蔬菜,近年来,在我国最具活力的产业是( ▲ ) A农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传统工业 D 第三产业 3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是( ▲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位置优越 32.在课堂上介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时候,某同学自豪的说:他爸爸从事的是制造业中是第一大部门,他爸爸从事的是A 汽车制造业 B 交通设备制造业 C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D 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 33.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 A生物医药 B钢铁工业 C胚胎工程 D航空航天第四节交通运输业下列每小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到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34.我国内河航运最发达、运输量最大、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京杭大运河 35.下列铁路线与海港相连的是( ▲ ) A京广线陇海线 B京包线兰新线 C京沪线包兰线 D湘黔线贵昆线 36.下列客货的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 ) A 从山西大同运煤到河北秦皇岛河运 B 从拉萨护送重伤员到北京铁路 C 从天津塘沽运海鲜到北京航空D从武汉运一万吨大米到上海水运 37.一艘海船的船长向上级报告:船只停靠点是中国的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港口,也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那么可以断定,这里建设的钢铁基地是( ▲ ) A京津唐钢铁基地 B包头钢铁基地 C上海钢

初中地理总复习试题(湘教版)

初中地理总复习试题(湘教版) (本卷共两大题,40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C.埃及D.英国 2.世界上华侨、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南亚B.东南亚C.西亚D.欧洲西部 3.在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A.法语B.汉语C.英语D.德语 4.下列发达国家中分布在南半球的是()。 A.加拿大B.法国C.澳大利亚D.日本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亚马孙平原B.西欧平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世界上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是()。 A.巴西B.俄罗斯C.土耳其D.巴拿马 7.两极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 )。 A.铁矿资源B.石油资源C.淡水资源D.煤炭资源 8.台湾的小黄同学要到泉州西湖边参观闽台缘博物馆,最适宜选择的地图是( )。 A.泉州市交通旅游图B.福建省地形图 C.中国政区图D.世界政区图 9.关于右图所示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甲地降水量比乙地降水量多 C.风向为西北风 D.该国领土大部分位于热带 10.卫星云图中表示云雨区的是()。 A.蓝色B.绿色C.红色D.白色 11.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四季如春B,风和日丽C.暴风骤雨D.晴转多云 12.“预计48小时后将有台风袭击本市,严禁渔民出海捕鱼,请沿海养殖场注意防患。”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生活B.生产C.交通D.旅游 13.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温室效应”会导致( )。 A.气候变冷B.臭氧层空洞C.降水量增多D.全球气温上升 14.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 A.保持人口数量稳定B.合理人口分布C.减少人口数量D.实行计划生育15.下列地区中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黑龙江和内蒙古最北部B.新疆北部地区C.内蒙古地区D.海南岛16.台湾有80%居民祖籍在福建,这说明了台湾与福建五缘关系中的()。 A.商缘B.文缘C.地缘D.血缘 17.黄河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征是( )。 A.水力资源丰富B.含沙量大C.有冰期D.流量小 18.我们一般把聚落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 A.工业和农业B.农田和村庄C.工厂和城市D.乡村和城市 19.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水资源丰富B.雨热同期C.热量丰富D.耕地面积大 20.读右图,我国土地资源中按利用类型比较,面积最小的是( )。 A.耕地B.草地 C.难利用土地D.工矿、交通、城市用地 21.台湾素有“海上粮仓”之称是因为盛产( )。 A.小麦B.玉米C.水稻D.谷子 读右图,回答第22~29题。 22.“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新疆的() A.轮南B.鄯善C.库尔勒D.哈密 2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南段已通车到 ()。 A.格尔木B.西宁C.当雄D.拉萨 24.图中山脉①是()。 A.天山B.阿尔泰山C.昆仑山D.祁连山 25.图中②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 )。 A.青海湖B.西湖C.太湖D.洞庭湖 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 A.西宁B.乌鲁木齐C.兰州D.呼和浩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