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闭症的检测与治疗

自闭症的检测与治疗

自闭症的检测与治疗
自闭症的检测与治疗

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种很罕见的精神疾病。从80年代初开始,发病率从百分比20000分之一/5000分之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变成1000分之一,95年数据为1000~2000分之一,自闭症呈逐年上升的势头不能不引起我们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作为家长一旦孩子得了自闭症就得付出毕生的精力。在大陆,很多学校或机构喜欢称之为“孤独症”;在港澳台等地,喜欢称之为“自闭症”。

自闭症的表现

典型症状:自闭症一般都是小孩子发病,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比9。一般为以下表现形式: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

3.重复刻板行为。

4.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具体如下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社会联系,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婴儿时期就和父母不亲,也不知道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用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单调的,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孤独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不同的孩子有不一样的表现特征,有些孩子不爱说话,有些孩子可能话比较多,所以不能单单用“不爱说话”来断定这个孩子是否自闭症。目前病因不明,不能阐明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Kanner于1943年首先提出孤独症诊断后,也同时提出了孤独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经过数十年的广泛研究,现在已经证实孤独症与父母亲教养方式无关,而所谓一部分孤独症父母表现的冷漠和教养形式化其实表明父母可能存在轻型的类似障碍。尽管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有关学者对孤独症的病因开展了极为广泛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胎儿宫内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成为目前病因研究的热点。其他因素包括免疫因素、营养因素等,综合有关研究,目前认为孤独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感染、宫内或围产期损伤等)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所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自闭症的预防

预防是降低孤独症出生风险的重要措施。在女性怀孕早期,即胚胎神经管形成和发育期,应避免滥用药,特别是抗癫痫类药物;避免病毒性感染;避开冷热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以及避免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创伤等。

美国大平原实

对于自闭症的认识,一般定性为一种基于行为表现的生理异常。传统医学界对于自闭症的诊断大都依靠观察,而之后的治疗也一般集中表现为对行为的矫正训练。随着自闭症患者人数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人员发现自闭症与人体某些内在的生物医学成分有着极大的关联,而传统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时并没有对这些物质进行足够的重视。

大平原实验室(GPL)能够通过一系列精确的实验检测来确定人体内这些生物医学成分的水平,并且以此来推断自闭症的诱因。在自闭症的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大平原实验室一直是领军企业。我们所提供的检测服务中,很多都是具有独立专利权而无法在其他实验室进行的特殊检测。实验室的主管,威廉·萧博士同时也是两本自闭症和广泛性发育障碍症生物疗法专著的作者。萧博士通过长期不懈的研究发现了针对自闭症的生物医学治疗方法。以下将简略地介绍一下萧博士对于自闭症的研究发现,如果您希望对此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请参阅萧博士的专著《自闭症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生物医学疗法》。

很多临床研究发现,通常患有自闭症谱系疾病的患者都曾被诊断存在某种程度的免疫缺陷。这些病理学发现有可能成为发现自闭症诱因的重要依据。其中,最常见的病理现象包括念珠菌和梭菌在人体肠胃道中的过度生长、人体排毒功能的缺失以及人体自身对外界事物的过敏或不耐受反应。这些症状都会使人体机能失去平衡,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使某些特定的营养物质无法进入大脑,进而导致人体代谢通道出现紊乱。在一般情形下,当营养物质重新得到补充后,病人的各种症状都会得到极大地缓解。

任何针对免疫系统的伤害都无法单纯从症状来进行确定,因为免疫系统会受到数百种不同生化物质的影响。因此,很多自闭症谱系疾病患者一般只表现出自闭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则会出现酶缺乏、粪便稀释、多动症装、皮疹、黑眼圈以及明显的肌肉疼痛,使医务人员无法对其确诊自闭症。这也正是实验室检测的重要性所在,因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检测,医生能够看到表象之外的真实病理机制,进而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以下

包含在自闭症检测面板中的检测对于自闭症谱系疾病的诊断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对于怀疑病人患有自闭症的医生或家属来说,这个检测是非常好的诊断依据。

自闭症检测面板

1.有机酸检测

2.氨基酸尿液检测

3.综合粪便检测

4.IgG食物过敏检测(食物不耐受检测)

5.高级胆固醇检测

6.铜/锌检测

7.重金属头发检测

来自于预防针的伤害

著作权所属:威廉·萧博士(Jonna Deng译)

在常识中,疫苗是用于防治各种恶性传染性疾病的最佳方式。然而,最近的许多研究表明,接种疫苗也有可能成为很多人体发育障碍的罪魁祸首,这其中包括自闭症谱系疾病以及一系列的自体免疫问题。

英国的肠胃专家威克菲尔德(Andrew Wakfield)医生,曾与同事以电子显微镜检查自闭症儿童的肠道检体,发现有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与麻疹病毒类似,其原始文件指出:

十二名儿童中有八名行为异常,据其父母所言,与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三合一疫苗(MMR)接种有关。而且十二名儿童都有肠道异常,如淋巴结增殖、类口溃疡。组织学显示,十二名儿童的大肠有斑点慢性发炎反应,七名有过肠淋巴增殖,但无肉芽肿。行为障碍包括自闭症(九名)、分裂性精神病(一名)和可能的病毒性或疫苗性脑炎(二名)。

威克菲尔德对另外三十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追踪,也发现相似结果。患童的父母都说,肠胃道异常与自闭症状态几乎都在MMR接种之后出现。最新的资料显示,“麻疹病毒核酸”保出现在自闭症儿童肠道损伤部位的活体检体,控制组儿童则无。因此,若将麻疹病毒消除后,病患多能慢慢恢复正常。威克菲尔德还发现,MMR 疫苗并入腮腺炎病毒,会大大增加负作用发生的可能性。这些研究的结论是:肠胃疼痛、慢性腹泻、便秘,或怀疑在接种MMR或其他疫苗后发生副作用的儿童,均应以肠道内视镜检查肠壁的受伤情况;注意力不足多动症儿童亦然,若发现肠道受到伤害,那可能就是疫苗的关系了。

密歇根大学的辛格(Singh)博士也发现,自闭症儿童身上的大量抗麻疹病毒抗体或抗人类疱疹病毒-6抗体,与其大量的抗髓鞘基底蛋白( Myelin Basic Protein)和神经轴突丝蛋白(Neuron-Axon Filament Protein)的自体抗有关。由于这些蛋白与脑内神经细胞功能相关,其身抗体可能直接引起自闭症。此外,初次接种结果证实,γ干扰素是免疫性去髓鞘疾病的关键,若在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就可能干扰到神经系统的发展。干扰素是自闭症儿童血清样本中含量极高的细胞激素之一,平均值为控制组的三十倍。

一位注射MMR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母亲说:“尼可拉斯在注射MMR后开始不说话,对别人的话也没有反应,可以说凡事都视若无睹。此外还出现攻击性行为,动不动就生气、尖叫、在地上打滚、乱摔东西,或乱咬想要制止的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非常沮丧、不安。……我们的孩子曾是一个开朗、快乐的小孩,他会说话,也爱每一个人。”研究发现,那很可能是受到肠道病毒感染(来自活疫苗),造成某些肠细胞功能发生障碍,无法产生小肠分泌素或防止小麦、牛奶肽毒性效应的肽酶。因此,类似个案的父母会希望将来出生的孩子,能在二岁以后才接种疫苗,不然就是考虑分开注射,而不像MMR一样合并给予。在日本,由于MMR有闰生如脑膜炎之类疾病的副作用,自1993年起,已禁止合并使用MMR疫苗。一至七岁儿童也可以分开接种麻疹和德国麻疹疫苗,但以麻疹疫苗优先

推荐的实验检测项目

1.重金属头发检测

2.有机酸检测

3.免疫缺陷检测

4.综合粪便检测

食物不耐受与实验检测

认识日常生活中那些不是病的“怪病”

有些生活中看似无法解释的“怪病”其实并不是病,而是人体自身的免疫过度反应,被称为IgG食物不耐受现象。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可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IgG抗体引发的病理反应反应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过敏,不会立即引起皮疹、风团或其他明显的组胺反应。相反,IgG食物不耐受要产生病理反应需要较长的过程,最少为数周,有时甚至要到数月之后才会出现。这种慢性反应造成人们很难将身体产生的症状与所食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进而导致在病因诊断和治疗时的延误。

据统计,人群中有高达至少50%的人对某些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婴儿与儿童的发生率比成人高。多数食物不耐受的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反应,但不仅限于此,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食物不耐受可能出现极不相同的症状。除了会引发常规性的炎症症状或不适反应外,IgG食物不耐受还会导致注意缺失紊乱、焦虑症、自闭症相关的病症、慢性疲劳症、纤维肌痛、克罗恩氏病、肠易激综合症、子

宫内膜异位、语言障碍、漏肠综合症、学习障碍、偏头痛、运动障碍、多发性硬化症、强迫症、精神病、类风湿关节炎、癫痫、睡眠障碍以及图雷特综合症等病症。

以下是两个IgG食物不耐受的典型病例:

病例一

病人A(女,27岁),从儿时起就一直存在一种反复性的喉咙肿痛,每年发作至少3次以上。医院检查结果表明不存在任何细菌或病毒造成的炎症反应,但喉粘膜处的确存在充血等病理反应,严重时甚至影响进食。症状在数日或数周后会逐渐改善,但不对任何消炎药物做出反应。

病例二

病人B(男,31岁),存在持续性的胸痛,不定期发作,其家人中有因心脏问题而死亡的病例。医院检查结果断定该病人不存在任何心脏病史或患有心脏病。

上述两个病例,在民间一般会被称为怪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病人A在接受了IgG食物不耐受检测后发现,其对乳制品存在严重的过敏反应。

在专家的建议下,该患者开始禁食所有含有乳蛋白的食物,比如牛奶、酸奶、奶油和奶酪。在之后的10个月时间里,病人以往每年反复的喉咙肿痛症状再没有出现过。

同理,病人B在接受了大平原实验室的检测后,发现其对牛奶存在异常严重的过敏反应,同时对该类食物还有着强烈的食欲,因此导致了周期性的胸痛。经过诊断后,该患者停止饮用牛奶,并对含有乳蛋白的食物进行严格的控制,在为期5年的追踪过程中,没有再次出现类似于胸痛的症状。

如何应对食物不耐受

常见的不耐受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小麦、玉米、坚果、大豆、和贝类等。大平原实验室目前最多可作出对蔬菜、肉类及水果的多达90余种物质的食物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为病人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根据检测结果,大平原实验室将这些食物分为禁食、轮替食用和安全食用三类并分别对待,针对每个人制定出专门的科学食谱,进行饮食调整,指导日常饮食。这样可能会改变一些人多年养成的饮食习惯,但为了拥有更健康的生活,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身体的慢性病理反应,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恢复,这期间需要病人做到以下两点:

1.管住自己的嘴

不仅要避免已经检测出的不耐受食物,对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类食物也要避免。举例来说,如果你对牛奶不耐受,那么所有含奶食品像冰淇淋、奶油类食品等都不能吃。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生做出的饮食计划,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缓解相

关的症状。经过一个星期至数月的调整,症状会慢慢消退,身体情况会显著好转。

在饮食计划中,医生会考虑到人体所需营养的补充,比如,不能喝牛奶,可以喝豆浆或含钙豆奶来保证蛋白质和相关营养物质的摄取。

2.持之以恒

一部分人群在最开始的饮食调整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好转,有的甚至稍有恶化。这些可能是因为机体处于长期恶心刺激,突然失去了刺激来源,向正常方向自我调整的原故。

虽然出现这种情况只是一部分的症状,但也足以动摇人们坚持下去的决心。但是,如果停止了,那以前的努力就会功亏一篑。所以,在饮食调整开始后,一定要坚定信心不可半途而废,才能最终找回属于自己的健康。

大平原实验室的检测服务

1.大平原实验室提供包括93种食物和念珠菌敏感测试在内的全面食物不耐受检

测服务。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人们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在随之增加。虽然奶酪和某些水果在中国的日常饮食中并不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会接触到这些食物,各类加工食品,比如饮料、罐头和糖果中都有可能使用来自于世界其他地区的食物浓缩物。同时,最新的临床研究发现,念珠菌和其他酵母菌类的过度增生是导致许多慢性疾病和症状元凶,其中包括腹泻、腹胀、抑郁、自闭症和各种慢性炎症等。因此包含了念珠菌敏感测试的大平原实验室食物不耐受检测将是广大医生和患者找出许多疑难杂症的关键手段。

2.大平原实验室的食物不耐受检测仅需干血斑(DBS)即可完成。

对于许多低龄儿童和有血晕症的患者来说,抽血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而大平原实验室的干血斑收集卡则能轻松解决这个难题。不需要静脉抽血,只要戳破手指,在收集卡上留5滴血斑就能满足实验所需的样本要求。这不仅解除了很多病人的痛苦,同时也省去了诊所抽血和分离血清的麻烦程序。更重要的是,干血斑与血清在检测中的效果完全一样,误差值不超过0.01%。

关于食物不耐受的常见疑问

1.禁食食物是不是永远不能再吃了?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的应答反应是有“时效性”的,去掉外来刺激后,机体中的特异性抗体会慢慢消失,从而使身体逐步恢复正常。从理论上看,将禁食的食物重新纳入饮食是可行的。大平原实验室的临床实践证实,大多数病人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至少6个月以上)的禁食调整症状完全消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大部分食物可以以科学的方法逐步回到饮食食谱中,其中仅有极少部分的人群仍然存在不耐受症状。

2.如何将已禁食的食物重新纳入饮食?

首先,可恢复进食营养价值高但不耐受程度低的食物。其次,恢复进食的食物必须是最简单的形式。如果以前牛奶、巧克力不耐受,就尝试先喝牛奶,不要喝巧克力牛奶。第三,每次只能恢复进食一种不耐受的食物,如确定加入此类食物没有不良反应时,才可以加入下一种。同时,对某些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果食用虾会让您产生心肌梗塞或致命的哮喘反应时,千万不要试图将尝试这些食物重新纳入饮食。

3.一般多久才能获得检测结果?

为了保证食物不耐受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平原实验室会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检测,据此来保证前后检测数据间的极小误差值。因此,获知检测结果一般需要至少2周时间。

4.为了进行检测,是否应该重新食用可能导致不耐受的食物?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慢性病理反应,是由人体内的IgG抗体过量造成的。与传统过敏反应不同,一般在症状消退后的数周,甚至数月后仍然能够在人体内发现相应的IgG抗体。因此,为了病人的健康和安全着想,大平原实验室不建议任何人在进行检测之前重新食用可能导致不耐受反应的食物。

关于孤独症治疗的几点共识:

①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

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年龄的截止点,事实上也存在着部分患者在较大年龄获得改善。

②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了许多的孤独症特殊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

前述几个主要的训练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无证据表明哪一种疗法显著优于另外一种。目前各种方法有互相融合的趋势。

③由于孤独症缺乏特效治疗,目前尚存在数以百种的另类疗法(alternative

therapy),这些疗法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使用需慎重。少部分未经特别训练和治疗的孤独症儿童有自我改善的可能,部分疗法声称的疗效可能与此有关。

治疗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前,孤独症普遍被认为属不治之症。自从1987年Lovaas 报道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成功“治愈”9例孤独症儿童以后,世界各国(主要是美国)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了许多的孤独症教育训练疗法或课程,多数疗法或课程的建立者均声称自己的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是一些疗法的疗效有夸大之嫌。

Helfin等将各种孤独症疗法分为以下4类。(1)以促进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疗法: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时光(floor time)疗法、Gutstein建立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疗法;(2)以技巧发展为基础(skill-based)的干预疗法:包括图片交换交流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行为分解训练法(discrete trial training,DTT);(3)基于生理学的干预疗法(physiologically oriented intervention):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排毒治疗与膳食疗法;(4)综合疗法,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

程(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TEACCH)、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ABA)属于这一类。以下将对常见干预疗法作一简单介绍。

1 TEACCH

TEACCH是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Schopler建立的一套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综合教育方法,是现时在欧美国家获得较高评价的孤独症训练课程。该方法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含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能力、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强调训练场地或家庭家具的特别布置、玩具及其有关物品的特别摆放;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文字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化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儿童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课程可以在有关机构开展,也可在家庭中进行。

2 ABA

1987年Lovaas报道对一组19例孤独症儿童采用ABA疗法干预2年,结果有9例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儿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一报道引起了轰动。其后许多研究者重复了ABA,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早期报道ABA对高功能孤独症有较好疗效,目前认为该疗法对各类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儿童均有很好的疗效。Lovaas的研究对象主要是3岁左右的孤独症儿童,这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认为即使对于年龄较大的孤独症儿童,ABA仍然有很高的应用价值。ABA采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传统上,ABA的核心部分是任务分解技术,典型任务分解技术有4个步骤:训练者发出指令、儿童的反应、对儿童反应的应答、停顿。具体包括:(1)任务分析与分解;(2)分解任务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分解任务的训练;(3)奖励(正性强化)任务的完成,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强化(reinforce),强化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或身体姿势表扬,强化随着进步逐渐隐退;(4)提示(prompt)和提示渐隐(fade),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所学内容的熟练又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5)间歇(intertrial interval),在两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需要短暂的休息。训练要求个体化、系统化、严格性、一致性、科学性。要保证治疗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度,每周20-40h,每天l-3次,每次3h。现代ABA技术逐渐融合其他技术强调情感人际发展。

3 RDI和地板时光

随着对孤独症神经心理学机制的研究深入,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缺陷逐渐被认为是孤独症的核心缺陷之一,所谓心理理论缺陷主要指孤独症儿童缺乏对他人心理的推测能力。患儿因此表现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形成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不能分辨别人的面部表情因而不能形成社会参照能力、不能和他人分享感觉和经验,因此不能形成与亲人之间的感情连接和友谊等。鉴于此,Gutstein 建立了“提高患儿对他人心理理解能力”的RDI,Gutstein认为正常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次序是:目光注视-社会参照,互动-协调-情感经验分享-享受友情,他依此为孤独症儿童设计了一套有数百个活动组成的训练项目,活动由父母或训练者主导,内容包括各种互动游戏,例如目光对视、表情辨别、捉迷藏、“两人三腿”、抛接球等,训练中要求训练师或父母表情丰富夸张但不失真实,语调

抑扬顿挫。Gutstein声称RDI方法取得了显著成功。

与RDI相比,由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时光训练体系也是以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主体,但是与RDI不同的是,在地板时光训练中,教师或家长是根据患儿的活动和兴趣决定训练的内容,在训练中,父母或老师一方面配合孩子的活动,同时在训练中不断制造变化、惊喜、困难,引导孩子在自由愉快的时光中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训练活动不限于固定的课室,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时段。这样的训练对家长或教师的要求其实更高。目前这一方法在美国也获得较高评价。

4 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疗法是由美国Ayres创立,起初主要应用于儿童多动症和儿童学习障碍的治疗,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感知觉方面的异常,因此该方法也广泛运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该疗法主要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有报道和观察称对于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等有一定疗效。此外类似于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法还包括听觉统合训练、音乐治疗、捏脊治疗、挤压疗法、拥抱治疗、触摸治疗。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的疗效在国外存在争议,未被主流医学所认可。

5 药物治疗

目前无特效药可以治愈孤独症,但以下药物可能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并有利于教育训练。具体包括:

(1)抗精神病药常用氟哌啶醇(0.5mg-4.0mg/日)、硫利哒嗪(12.5mg-50mg/日)、舒必利(100 mg-400mg/日)。前两者可减轻多动、冲动、自语、自伤和刻板行为,稳定患儿情绪;舒必利则可改善孤僻、退缩,使患儿活跃、言语量增多,并改善情绪。以上药物均需从小量开始服用,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逐渐加量。目前尚有报道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也可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但此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抗抑郁药该类药可改善该症的刻板重复行为,改善情绪,并缓解强迫症状。可选用氯丙帕明(25mg-150mg/日)、舍曲林(25mg-150mg/日)、氟伏沙明(50-200 mg/日)等。该类药也应从小量开始服用,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逐渐加量。

(3)中枢兴奋药或可乐定适用于伴有注意障碍及多动症状的患儿。用药方法参见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中有关内容。

(4)改善和促进脑细胞功能药同精神发育迟滞中有关内容。

(5)维生素B6和镁剂有研究报道大剂量维生素B6和镁剂可能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但此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6 孤独症教育训练中家庭的作用

孤独症的教育训练并不完全是一个医学问题,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心态、环境或社会的支持和资源均对孩子的顶后产生影响。采用综合性教育和训练,辅以药物,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的改善,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应该坚持3个原则:(1)对孩子行为宽容和理解;(2)异常行为的矫正;(3)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训练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办日间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也向家长传播有关知识,是目前孤独症教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父母需要接受事实,克服心理不平衡状况,妥善处理孩子的教育训练与父母生活工作的关系。化爱心、

耐心、恒心为动力,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并和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3-7]

八种自闭症的治疗方法缓解儿童常见焦虑 (1)

八种自闭症的治疗方法缓解儿童常见焦虑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常常会因为触觉、声音、图像的刺激而不知所措或情绪变得异常激动,甚至难以控制,遇到这种常见的情况,家长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东方启音专业治疗师提醒您,掌握以下八大方法,就能有效缓解自闭症儿童常见的焦虑情绪。 一、找出触发根源 简单来说你要了解自闭症儿童想要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需要生活中父母认真观察,尝试找出何种原因会触发何种行为,并随时用笔记本做记录,在下一次行为刺激发生前,可以尽量防止和避免会触发该行为的出现。例如:每当自闭症儿童看到地铁经过,便会异常尖叫,哭喊,父母应尽量远离地铁,选择公交或其它出行方式。 二、坚持规律 当生活变得有章可循,自闭症儿童可以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通常他们会表现的比较平静。若即将有变化,应提前与他进行沟通,告诉他接下来即将发生的变化,并耐心与他描述这些变化。例如:两天后将要带他去另一个城市旅游,可提前通过图片、视频介绍该城市的特色建筑和住宿环境,缓解新环境给自闭症儿童带来的心理冲击。 三、安抚他抱紧他 许多自闭症儿童由于触觉本体觉失调,常常感觉到极度焦虑,缺乏安全感,平时生活中可以给孩子穿戴东方启音独家美国进口压力背心,保持身体被拥抱的安全感。例如:当自闭症儿童摔了一跤,擦破皮,他的安全感被破坏,可能会大哭大叫。你可以拥抱他,安抚他的肩膀,按摩放松,慢慢找回安全感。

四、分散注意力 当自闭症儿童产生刺激行为或发脾气时,不要试图阻止他,应当平静下来分散他的注意力,给他一个平时喜爱的玩具或平时喜欢看的视频,并播放一首舒缓的音乐。例如: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带他下楼散步,带他去看风卷云舒,带他去听鸟叫虫鸣,带他去看潮起潮落……当自闭症儿童心情得到舒缓,注意力被发散后,也许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他就自动删除了。 五、给孩子一个空间 有时自闭症儿童只是需要时间,在他准备迎接好新的触发之前,要尝试让他一个人坐下来,并选择毯子或毛绒玩具与他坐在一起,因为柔软的物品与抚摸会让自闭症儿童逐渐平静。东方启音专业治疗师提醒您,切勿将自闭症儿童一个人锁在房间或幽暗的衣柜中。 六、父母保持冷静 当自闭症儿童情绪失控时,作为他最重要的监护人,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能发脾气。例如:当家长实在忍受不了当前局面时,可以平静地告诉他,自己需要离开房间静一会。有些自闭症儿童比较敏感,可以体会和感受到父母的情绪,他也会因此而自我消化负面情绪,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他平静下来之前,家长必须控制住自己。 七、保持适当的幽默 自闭症儿童有时会通过转圈圈尖叫或歇斯底里哭泣进行发泄,这时如果父母也跟着一起做,一起哭,会让他感觉得到认同。在此,东方启音专业治疗师提醒您,这种方法一定要小心使用,掌握好度,因为在有些情况下父母可能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自闭症儿童天生敏感,过度的模仿会让他认为自己遭到嘲笑。因此,

自闭症儿童的最佳干预期

自闭症儿童的最佳干预期 自闭症距离我们多近? 当用搜索引擎搜“自闭症”的时候,总能看到各种各样小心翼翼地求证。 “我的孩子快2岁了,还不会说话,经常喜欢用尖叫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有什么事情不能满足她,就会歇斯底里地哭。游乐场里,独自玩可以,小朋友一来她就要走,这是不是自闭症?” “我家宝宝到特别难接受变化,比如换一下被子他就不肯,一定要以前的被子。喜欢看广告,特别喜欢球,会重复地做一些他认为有趣的事情。怎么办?他得自闭症了吗?” 那么,自闭症距离我们多近?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5年的健康统计报告显示,自闭症儿童从2011—2013年的,每80个人中就会有一个,攀升到目前的每45个人中就会有一个。 在我国,根据2015年采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雁华的数据统计,中国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病者达200余万,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这些冰冷的数字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有一群这样的孩子就生活在我们中间,带着他们那份独有的安静。 你的等待,TA的终身遗憾 当发现宝贝有自闭症苗头,70%的家长会采取上面的做法:找度娘询问“我的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只为求得心安。一些家长看到孩子说话比较晚、情感冷淡,觉得孩子只是大器晚成,再等一等,长大自然就会好。但这样的想法,可能耽误孩子的一生。 对于自闭儿来说,2-6岁是最佳治疗期,特别是两岁左右,是幼儿神经系统可塑性最佳的时期,通过大量良性互动和训练,孩子能很快地养成学习和沟通能力,走向正常轨道。 而事实是我国90%以上的患儿在2岁以后甚至更晚才发现异常,44%患儿从发现异常到确诊需要一年甚至更久。 自闭症是一生的博弈 2016年3月8日,人民教师张强杀死了19岁的自闭症女儿,给妻子留下了一封信“如今我已经被债务逼得喘不过气来,整天精

爱斯伯格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 (1)

爱斯伯格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 06特心朱芳英 一般而言,爱斯博格症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差异性很小,通常被称为自闭症的延续或是变异的自闭症。因此有些爱斯博格症儿童,也常被误认为是自闭症,但其和自闭症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性。 爱斯伯格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向四处 艾斯伯格综合症的儿童与高功能自闭儿童抽象思考能力差,斤斤计较于文字表面的意义,不易了解笑话、成语或暗喻。他们也都有执行功能障碍,也一样会有眼神回避、很少启动沟通(对话)、仪式性行为(坚持生活常规)(Trevarthen, Titken, Papoudi, Robarts,)。 智商的范围约在正常及高于正常的范围。艾斯伯格综合症候群的语言智商高于操作智商,刚好与自闭症相反。艾斯伯格综合症候群儿童比高功能自闭症智商上平均高出15个百分点。在魏氏量表语文方面,艾斯伯格综合症候群儿童比高功能自闭症高25点;在操作智商方面,艾斯伯格综合症候群儿童比高功能自闭症低4.5点。艾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可能有不寻常的死记(rote memory)能力,称之为照相式记忆力 爱斯伯格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相异处 一、判断标准——语文智商是判断的标准一般在定义亚斯博格症和高功能自闭症,通常以智商七十以上来作为范围。一九九八年,调查三百三十个个案研究中发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语文智商方面,普遍低于亚斯博格症儿童。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语文智商平均为七十七,亚斯博格症儿童则为九十八;在操作智商方面,亚斯博格症儿童为九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为八十六。由此可见,他们的非语文智商和一般同龄孩子差不多,并且或多或少会用语言和别人沟通(大约只有一半的自闭症儿童会发展出可沟通的语言)。研究显示,语文智商是可以作为诊断爱斯博格症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标准。 二、社会交往方面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视线接触、依恋关系、求助方面及与同伴建立关系方面存在缺陷,在情感与社会互动方面也很大困难。总之,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理论缺损,有关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

给自闭症治疗康复的几点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24598147.html, 给自闭症治疗康复的几点建议 作者:刘昱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1期 【摘要】自闭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展障碍、语言沟通能力缺陷为典型症状,探讨自闭症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了解自闭症对于教育的渴望及迫切的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方案,使自闭症走向康复回归之路,拥有正常的人生。 【关键词】自闭症康复方法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26-01 育麟潜能教育是一家集教育实践、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教育方法推广为一体的教育传播平台。育麟潜能教育致力于:胎教、0-6岁早教;自闭特训、多动特训、情智迟缓特训;学习障碍特训项目。 基于十多年的自闭症个案研究,我给自闭症患者的家长们提供以下几条建议,愿他们早日回归到正常的人生轨道。 1.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 千外别幻想着某天您的孩子突然开口说话,或病入膏肓才治疗,这样您会以失败而告终。从情商、智商发育迟缓的角度也是要尽早进行训练学习,因为大脑空缺的东西太多,补充回来是需要时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大脑没有科学使用,脑细胞是处于不活跃的状态的这一点也是增加了训练的难度。另外有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具有反抗意识的学员蛮力也增大,增加了训练的难度。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青春期,如果情商和智商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会很大的阻碍学习成长的脚步。 2.父母或者陪护人要意识、反省到自己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及时改正调整与孩子的互动。 家长的心态不能觉得把孩子托给机构而完全不参与与孩子的教育互动。不要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万事总是遵循有因果法则的,在孩子的大脑这块沃土上我们播下什么,于是我们就收获什么;没有播种耕耘于是也不能收获丰收的果实。 3.不提倡用用西药兴奋或者镇定某种神经。 4.如果经济允许,个性化的问题康复治疗方案与执行应尽量个体化,因为从这么多的自闭案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症状严重程度各不同,问题各不同的,训练手法也不同。因此要给孩子提供针对个体化的问题的训练课程。

自闭症儿童干预技术

自 闭 症 儿 童 干 预 技 术 赖 珊 徐光兴△ 【摘要】 文章概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AP A/EBSCO数据库2000—2010年有关自闭症儿童干预技术的研究,并以时间为线索引用了主要干预技术的实证研究,重视干预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对主要干预手段,如应用行为分析、DIR、社会故事法、箱庭疗法、音乐疗法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提出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干预;发展趋势;综述 Review Study on Autism:Interventions for C hildren.L ai Shan,X u Guangx ing.School of Psy 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East China N or mal Univer sity,Shanghai200062,P.R.China 自闭症是一个和脑发育有关的神经障碍,是一个认知、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心理学问题,也是一个难以正常社会化的关系障碍。本文以“A utism”、“I nter vention”为关键词,搜集了2000-2010年A PA/EBSCO数据库(共186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36篇)内所有有关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研究文献,并筛选出有关“干预手段”的研究文献共30篇。本文拟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通过理清国内外自闭症干预技术研究的进展状况,从而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者和干预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1 儿童自闭症干预的共识和理论基础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技术是多元化的,并且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干预技术被证实适用于所有的自闭症儿童。因而,需要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不同功能缺陷来采取不同的干预技术。但是在干预技术的实施上,专业研究者和工作者达成了一些共识: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越早越好;干预必须是密集的;对家长的教育和心理支持也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必须关注社会沟通领域;应该特别强调教学的泛化和应用[1]。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技术是基于以下3种理论:首先是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激发因素;其次是Bar on-Cohen等提出的心理理论,其认为,自闭症患者社会能力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心理理论”的缺失,即患者缺少准确体察和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因而无法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反应;最后是Ho bson 等提出的“感情认知障碍说”,认为,自闭症患者的本质性障碍不是知觉障碍,而是人际-感情认知障碍,即患者无法理解他人的感情及多样的表现形式。自闭症儿童干预手段的发展也是紧随着这3种理论的发展线索,从行为干预到认知干预,再到注重情感意义的表达。 2 儿童自闭症的教育干预技术 2.1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干预手段 2.1.1 T EACCH结构化教学 T EA CCH结构化教学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个公共卫生项目,由Eric Schople于1970年创建。它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旨在改进自闭症和社交障碍儿童与家庭、亲人、社会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项目。它为自闭症儿童设计个性化、结构化的环境,包括物理组织、时间表、工作系统和作业组织的结构化,以此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发展适应能力[2]。Panerai于2002年的研究发现,T EA CCH相比较于传统的融合教育,更能够增加儿童的自发性交流能力,并减少问题行为,使之适应学校和家庭生活。经过T EACCH训练的自闭症儿童中有47%可回归社会[3]。 2.1.2 应用行为分析(ABA) 应用行为分析植根于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L o-v aas教授于1977年创建。它包括以行为分析为原则而设计的用以改善问题行为、形成可测量的和有社会意义的行为的干预策略。A BA模式作为评估和实施自闭症儿童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已被很多研究证实[4]。A BA的指令可以以各种方式(分段回合教学法、自然教学、自然语言范式等),但很多行为分析师主张采用“分段回合”(Discrete T r ial)形式的指令,它包含4  tions of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to investigate psychiatric di sorders[J].Topics M agn Reson Im ag,2008,19:81-96 [13]Geier D,Kern J,Garver C,et al.Biomarkers of envi ronmental toxic- ity and susceptibility in autism[J].J Neur ol S ci,2009,280:101-108 [14]James S,Rose S,M el n yk S,et al.Cellular and mitochondrial glu- tathione redox imbalan ce in lymphoblastoid cells der i ved from ch il-dren w ith autism[J].FASEB J,2009,23:2374-2383 [15]NapolioAni V,Persico A M,Porcel li V,et al.T he mitoch ondrial as- partate/glutamate carrier AGC1and Calcium h omeostasis:Physio-logical links and abnorm alities in autism[J].M ol Neurobiol,2011, 44:83-92 [16]Palmieri L,Papaleo V,Porcelli V,et al.Al tered calcium homeostasis in autism-spectrum disorders:Evidence from bioch emical and ge-netic studi es of the mitochondrial aspartate/glutamate carrier AGC1 [J].M ol Psychiatry,2010,15:38-52 [17]Zilbovicius M,M eresse I,Chabane N,et al.Autism the superior tem poral sulcus and social percepti on[J].Trends Neurosci,2006, 29:359-366 (编辑:库雪飞 收稿时间:2012-08-26) ? 317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卷第2期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3,Vol21,No.2

适宜于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的游戏有哪些

游戏本身有其固有的教育功能。游戏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认识成人社会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起着重要作用。 正如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国,凡是儿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借助于游戏与竞技,而对于年幼的儿童,尤其不能不如此”。由于自闭症儿童疾病的原因,他们往往对于参与性游戏具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因此需要教师、家长和同龄伙伴的鼓励和帮助。根据现代学前教育对游戏治疗教学研究的分类,游戏的种类有十多种之多。根据实践应用和理论推断,我们认为以下几类游戏较适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教育康复。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活动。角色游戏是自然游戏的一种,是幼儿期特有的最典型的游戏,产生于两三岁,学前晚期达到高峰。这种游戏即使没有成人的指导与参与,幼儿同样会进行。角色游戏的自娱自乐特点,充分满足了幼儿渴望平等.渴望长大、渴望独立的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自闭症儿童常常一人独坐或手中一直拿着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而嘴里低声咕噜着谁也听不懂的话。据推断,实际上他们在进行着的就是一种特有的角色游戏。但是他们的这种角色游戏可能是单一情节的,似乎永远无法演绎到尽头的一种游戏。自闭症儿童进行这种游戏时是不允许别人干扰的,如果他在游戏时有意去干扰他,会出现自闭症儿童特有的抵制方式,尖叫或情绪紊乱。 自闭症儿童的角色游戏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引导的,角色游戏适用于低龄(5岁前)自闭症孩子。事先教师和家长要精心设计,游戏情节要十分简单明了。如一个布娃娃,起名叫牛牛,想要一个苹果,“他”拿一个杯子跟我换了一个苹果。这个游戏要求自闭症孩子给“牛牛”一个苹果,同时要拿回一个杯子。目的是帮助自闭症孩子建立“交换”的概念。组织这类游戏.教师和家长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游戏前,要反复跟孩子讲解这个游戏的情节;二是要反复告诉他们布娃娃的名字叫“牛牛”;三是要反复强调并示范“交换”动作。组织实施中,开始可以教师或家长拿着布娃娃并扮演成“牛牛”,当自闭症孩子可以熟练完成这个游戏时,可以将“牛牛”放在孩子对面,教师、家长站在自闭症孩子一侧,用口令叙述游戏情节,让孩子主动完成。当这一步完成后,教师、家长可以将对象“牛牛”换成其他名字,苹果和杯子也可以换成其他物品。如果这一步自闭症孩子也能顺利完成时.教师、家长可以直接提出自己拿任何一个物品换自闭症孩子自己的东西,并逐步帮助他们建立这种物物交换的概念。 如果这个自闭症孩子有语言能力,可以让他边说边做,模仿已经学会的角色游戏。同时为防止自闭症儿童常有的总是重复做一件自己熟悉的事的行为,应鼓励他多变换人物来完成角色游戏。 2.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又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活动形式。如幼儿演出的童话剧、歌舞剧、木偶剧和皮影戏等。 由于疾病的原因,自闭症儿童往往面部表情比较单一,语言中的语调呆板,行为显得僵硬。因此在表演游戏中,因考虑上述因素,安排角色时应尽量安排语言少,动作幅度小,行动路线短,面部表情不需要很丰富的角色给他们。实际上,只要角色安排恰当,他们也是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 自闭症儿童参加表演游戏,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帮助。游戏前教师和家长要反复对他讲解角色,关键是要让他明白自己表演角色的特点(注意:他们所表演的角色要是他们熟悉的人物或拟人化了的动物),加强对他们语言和动作的反复指导。如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组织的一次教学汇报演出,他们就让一名自闭症儿童(10岁)担任了一个角色,这个孩子表演得很好,得到了教师、家长和前来观摩的嘉宾的一致好评。这是一个表现敬老题材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这个自闭症孩子扮演一位老大爷,有两句台词,三个动作。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在广场上玩耍,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经过这里时被一个石头绊了一跤,孩子见了急忙来扶起老爷爷,老爷爷很高兴并夸奖了他们。在这个游戏中,老爷爷的两句台词分别是“哎哟”“好孩子,谢谢你们”。三个动作分别是“学老爷爷的样子走路”“跌倒”“面对观众拍着孩子们的肩膀说感谢的话”。游戏结束后我们了解到,就这样一个简单情节的游戏,教师和家长用了近一个学期的课后时间来教他。一是解决他语调单一的问题,光“哎哟”一个词的声调纠正就用了十天,在第二句中的“谢谢”一词的轻重音的发音纠正上也是用了十天的时间。二是解决他在游戏中的行为动作。在老爷爷上场这一个动作的模仿上,教师和家长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教他。一开始他听到要上台的口令后,就很快地走到台上,而且挺胸抬头,并且眼睛总是盯着斜上方的灯光。后来教师和家长一遍遍地模仿给他看,家长回到家里也反复模仿并教他如何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终于学会了拄着拐杖的老爷爷蹒跚走路的样子。在解决他模仿老爷爷“跌倒”这个动作上,一开始他到指定位置时就往地上一坐,后来教师和家长反复讲解并模仿老人“跌倒”的动作,光这

带你认识什么是高功能自闭症

带你认识什么是高功能自闭症 *养生导读:高功能自闭症是自闭症的一种,患者的智商高于其他自闭症患者甚至远超正常人!但高功能自闭症患者都有社交困难的障碍。有研究说,自闭症多缘于遗传和妊娠危险因素。不过对于高功能自闭症,后天的预防与培养也很重要。 *什么是高功能自闭症? 高功能自闭症(简称HFA),指智商中等或更高的自闭症患者,且多数具有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较佳、自闭倾向较不明显;但语言理解与表达力、人际互动与聊天的能力仍有困难的自闭症患者。有时候不能区分高功能自闭症与亚斯伯格综合症患者。不过与阿斯伯格不属于同一疾病。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闭症的高功能人群,智商高于其他自闭症患者甚至远超正常人!高功能自闭症占自闭症的百分之十。其症状与阿斯伯格综合征极其相似但也有不同,例如:阿斯伯格综合征对交友持主动态度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我封闭。在语言上阿斯伯格综合征无

明显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存在比较明显的语言障碍。运动方面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高功能自闭症有明显差别。 *高功能自闭症的表现 据介绍,该病的患儿往往机械记忆能力很好,如认路、记忆火车时刻表、地铁站或公交站牌等;他们可能对某些领域或学科如生物、地理、自然等有较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智力和语言能力是正常的,有时甚至会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或者说出一些让大人感到吃惊的话,显得文绉绉,像个小大人;虽然他们和小朋友的相处常常有冲突,但是他们却是有交流和交往愿望的,只是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不懂得如何和别人打交道,从而容易受同龄人排斥。 *高功能自闭症智商高

另外,他们可能行为比较刻板、固执、思考问题直来直去,显得不是那么灵活,还存在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精细动作能力差等问题;比较讨厌写作业,可以口若悬河般地说出某件事情,却不能将所说的写在作业本上。

特殊教育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 孤独症儿童治疗

特殊教育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孤独症儿童治疗 结构化教育 结构化教育是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建立的一套专门针对孤独 症儿童的教育方法,是在欧美国家获得最高评价的孤独症训练课程。该方法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对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含儿童模仿、 粗细运动、知觉能力、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强调训练场地或家庭家具地特别布置、玩具及其有关物品的特别摆放;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所谓的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文 字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化 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儿童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课程可以在有关机构开展,也可在家庭中开展。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又称ABA。1987年Lovaas报道对一组19例孤独症儿童采用ABA 疗法干预2年时间,结果有9例儿童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儿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一报道引起了轰动。其后许多研究者重复了ABA,

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早期报道ABA对高功能孤独症有较好疗效,目前认为该疗法对各类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均有很好的疗效。Lovaas 的研究对象主要是3岁左右的孤独症儿童,这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认为即使对于较大的孤独症儿童,ABA仍然有很高的应用价值。ABA采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其核心部分是任务分解技术(discrete trial therapy,DTT),所谓DTT包括:①任务分解。②分解任务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分解任务的训练。③奖励(正性强化)任务的完成,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强化(reinforce),强化物主 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或身体姿势表扬,强化随着进步逐渐隐退。④提示(prompt)和提示渐隐(fade),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所学内容的熟练又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⑤间歇(intertrial interval),在两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需要短暂的休息。训练要求个体化、系统化、严格性、一致性、科学性。要保证治疗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度,每周 20~40h。每天1~3次,每次3h,在3h 内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 药物治疗 由于有关孤独症的病因学和生化异常改变没有完全阐明,到目 前为止,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尤其对于核心的语言和交流障碍缺乏

ABC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孤独症行为检核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本量表由Krug(1978)编制,共列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症状表现57项,每项选择是与否的回答,对"是"的回答,按各项负荷分别给予1、2、3、4的评分。原作者研究提出筛查界限分为53分,而诊断分为67分以上,其阳性符合可达85%,两位评分者间一致性相关系数0.94,同一评分者先后评定的一致性为0.95,本表由家长或抚养人使用。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1.喜欢长时间的自身旋转 2.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很快就"忘记" 3.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 5.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转动或乱扔、揉等) 6.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或位臵等的辨别能力差等) 7.无交往性微笑(无社交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8.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混乱(如把"你"说成"我"等等) 9.长时间的总拿着某件东西 10.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致怀疑他/她有听力问题 11.说话无抑扬顿挫,无节奏 12.长时间的摇摆身体 13.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自身与物体距离估计不足) 14.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5.当他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对呼唤他的名字无反应 16.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17.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情感没有反应 18.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9.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20.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把球放在盒子里) 21.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的反应(可能让人想到儿童是聋子) 22.经常拍打手 23.发大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24.主动回避与别人进行眼光接触 25.拒绝别人接触或拥抱 26.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27.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如打挺) 28.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 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表示) 30.常用脚尖走路 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 32.不断地重复短句 33.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自闭症是可以治疗的(一)

自閉症是可以醫治的(一) 自閉症是可以醫治的!! !
2009-08-18
美國醫學界早於十多年前發現,自閉症是可以醫治的!由於很多自閉症患者的生化 系統出現異常,因此影響腦部發展,導致自閉症。這些異常情況包括腸道發炎、對 食物過敏、重金屬或有害物質積聚等。自閉症症狀多樣,通常包括社交與溝通困難、 不能理解別人感受、驚恐、緊張、強迫行為及重覆性的動作等。一般來說,症狀出 現在三歲以前,而患自閉症的男孩比女孩多,男女比例約為四比一。數據顯示, 1978年患上自閉症的比率為10,000分之一,到1999年增至300分之一,到2007年更增 至150分之一,顯示情況越趨嚴重。 為何選擇生物療法?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 Dr Martha Herbert 強調腦部機能和身體狀況息息相關。她不同 意現今只著重行為治療的主流方法。她認為先行處理孩子的健康,才是治療自閉症 的首要任務,因為孩子的健康狀況決定了孩子對行為治療的專注及接收力,故生物 療法及行為治療二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經過二十多年的推行和臨床經驗,生物 療法在西方國家已不是「另類療法」 ,而是治療自閉症的主要方法。
理論1 -- 穀膠、酪蛋白以及過多鴉片縮胺酸
越來越多研究認為,自閉症人士進食含穀膠蛋白 (包括小麥、大麥、黑麥、燕麥) 及含酪蛋白(牛奶) 的食物後,不能代謝及消化此兩種蛋白質,從而產生麥醇溶蛋白 (gliadin)。當人體腸道菌落生態失衡,有害酵母便會伺機植根。酵母會分泌毒素, 而這些毒素會在腸壁鑽小洞,導致「腸漏症候群」 。先前不能被消化的殘餘蛋白質, 形成鴉片縮氨酸 (opioid peptide) ,其性質好像嗎啡一樣經由小洞進入血管,最終 傳送至腦部,影響荷爾蒙分泌及調節,導致失眠、專注力弱、過度活躍、躁狂、自殘 行為等。這些殘餘物質好像毒品一樣,導致上癮,如身體缺乏這些物質便會出現像 「吊癮」一樣的行為問題,因此,戒絕含穀膠、酪蛋白的食物初期,亦會出現一些負 面反應 (dieoffs) ,這是無可避免的。嚴格控制穀膠及酪蛋白的攝取,會降低鴉片縮 氨酸水平,改善自閉症症狀。越早實行戒絕進食含有穀膠及酪蛋白的食物,痊癒機率 越高。 建議:(1) 百分百戒絕含穀膠 (gluten)、酪蛋白 (casein, dairy)的食物 (如牛奶、 芝士、牛油、雪糕,以及含小麥、大麥等麵包、蛋糕、意大利粉、麵條的食物)。 (2) 進行食物過敏血液抗體測試 (IgE, IgG) ,通常自閉症患者由於腸道炎症等問題, 往往會有其他食物過敏的情況出現,很多患者亦同時對大豆 (soy) 和玉米 (corn) 過 敏。家長應加倍留意過敏症狀:面紅、耳紅、發熱、黑眼圈、疲累、肚瀉、便秘、腹漲等。 (3) 服用「消化酶」 (digestive enzymes) ,以分解穀膠、酪蛋白、脂肪酸、糖份等 物質。很多自閉症患者均缺乏 DPP-IV。DPP-IV 是幫助分解穀膠和酪蛋白的。另外,例如 含 Peptidases, lipase, amylase, disaccharidases 的消化酶,也是對自閉症患者有幫助 的;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经验总结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经验总结 很高兴自己能够评选上市级骨干教师,也很珍惜自己能参加这次培训的机会。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全面,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感谢进修部门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平台,感谢这些专家、教授的毫无保留的传授。 这一培训模块我选择的是教育经验提升培训,那么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从教十年的我也积攒了一些教育经验。2010年参与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子课题《自闭症儿童认知心理干预的研究》。今年在这个大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个人带领教师团队承担了小课题《回合式教学法在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下面就将这些研究和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研究报告: 小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回合式教学法在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负责人:杜晓雪 负责人所在单位:哈尔滨市启迪学校 作者在课题中的角色:小课题负责人,负责组织小课题研究,采集试验班级信息,研究方法的实施、研究过程的记载,资料的整理、总结等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呈现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目前

医学界还无法明确其发病原因,并且一旦发病就会持续终生,因此及早发现,并从病情较轻时就开始进行有效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恢复是十分有益的。但自闭症儿童的特点给教学和训练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问题分析 通过实践证明,ABA回合式教学在自闭症治疗中的应用及其良好效果,在学术界,患者及家庭,以及有些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均已得到广泛的认同。 ABA是科学的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的简称,是一种结构化的教育方法。它可把要教授的技能分解成可执行的行为单元,用特殊的手段对每一个行为单元进行培训直到掌握,最后把已掌握的行为单元串联起来形成更为复杂的行为,表现在语言、模仿、游戏技巧、社会交往等。在治疗自闭症时常采用的行为疗法。1962年美国UCLA大学心理系的洛瓦斯教授在全球率先使用ABA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早期训练。 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包括指令、个体反应、结果(强化或辅助)、停顿4个基本的元素。指令发出后,孩子出现正确反应马上强化,然后停顿。预示着一个回合的结束。如果在指令后出现错误反应,停顿。进入下一个回合:重新发指令→辅助→强化→停顿。如果孩子在指令发出后1-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如仍失败。第三次发指令后立刻辅助。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从1962年至今,不仅洛瓦斯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对此法一直进行追踪报 告,全世界的特殊教育领域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研究者和工作者队伍。毫无疑问,ABA回合式教学法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解决自闭症儿童及其他发育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通过多个案例研究证明,采用ABA回合式教学法对幼年的自闭症进行干预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他们的症状,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潜力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只要能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把握ABA的原则和技巧,它对提高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减轻症状有很好的效果。这一点已经被40年的临床实践所证明。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试行) - 学年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年月日 康复机构: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 河北省自闭症儿童康复救助中心

填写说明 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应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每学年评估三次,每次评估结束,须填写《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康复训练时间达一学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可将上一学年最后一次评估结果,作为下学年第一次评估结果使用。) 2.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每学年填写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学期结束进行评估,第二次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估。 3. 本评估表由康复机构根据儿童康复训练状况及评估结果据实填写,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留存,以备检查。

目录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1.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 1.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 1.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 1.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 1.5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 1.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 1.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 1.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 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 2.1第一次评估 2.1.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2.1.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2.1.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2.2第二次评估 2.2.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2.2.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2.2.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2.3第三次评估 2.3.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2.3.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2.3.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3.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 3.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 3.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 3.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 3.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训练效果评估表 3.5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效果评估表 3.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估表 3.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效果评估表 3.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训练效果评估表 4.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 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

(完整版)自闭症患儿注意力训练

自闭症患儿注意力的训练方法综述 一、前言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种严重的发育性障碍。由于它在婴幼儿期发病,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社会技能等方面均可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弥漫性障碍。其障碍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障碍、社会交往障碍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异常等方面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p236)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保证并维持着心理活动的顺利、深入地进行,[2](p114)一旦注意发生转移或分散,相应的心理过程就随之中断或改变。因此注意力是儿童学习的基本条件。自闭症儿童认知和语言能力较好,他们一般智商正常,是自闭症儿童中预后最好的群体,[3]大约占孤独症儿童的30%[4](p136)。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经过早期干预及系统规范的训练,可取得较大进步,而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但他们存在较严重的注意问题:几乎所有的自闭症儿童都存在共同注意障碍,[5]而共同注意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前提,因此共同注意技能的发展对于自闭症儿童语言和社会技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自闭症儿童在注意的稳定性和转移能力上存在障碍,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或极其专注而不能有效转移;[6]自闭症儿童兴趣异常狭窄可能与其注意的广度较小,或对特定物体的注意敏感性过高相关,而忽略了其他更广泛的事物。因此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既可提高其学习能力,亦可改善兴趣与行为异常,提升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本文主要讲述几种自闭症患儿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及其具体操作细节,以此来使大家更加的了解自闭症,关注自闭症患儿的康复与训练。 关键字:自闭症注意力训练方法 二、自闭症患儿的注意力训练方法 现如今,随着广大研究者对自闭症患儿注意力研究的深入,对于自闭症的注意力训练有许多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共同注意能力训练,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的训练。训练方法包括感觉统合训练法、游戏法、生活训练法和其他方法。 1.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依据儿童脑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原理,通过各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运动训练,改变感觉输入,从而改善脑功能,以达到改善学习问题、语言障碍、动作不协调及各种行为问题的方法,[7]总有效率达到85%。感觉统合训练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训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前庭机能训练。 前庭机能统合与整理输入和输出大脑的信息,进而使大脑和身体有效协调。前庭机能失调会出现学习困难、多动、注意力散漫,动作不协调等。[8]儿童前庭功能是注意力的神经生理基础。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有感觉输入及运动指令输出上的困扰,这种调节机能上的障碍来自于脑干前庭功能不佳。[9]前庭功能训练采取直线加速度训练、旋转加速度训练和多向度旋转,主要项目有儿童取各种体位进行吊台摆荡/旋转、吊桶摆荡/旋转、吊马摆荡、旋转轮内旋转、旋转轮外摆荡/振荡等。 (2)互助互动训练项目。 需要他人协助或合作的项目可以创造自闭症儿童与他人目光接触、共同关注的机会,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共同注意能力。此类项目有持球滚压儿童、传接球、背靠背走平衡木等。 (3)设计需注意力高度集中方能完成的活动,以促进患儿注意力集中性和稳定性,如骑协力车、拍球、走触觉板、走平衡步道、走平衡木、单人跷跷板上站立、平衡板上站立、跳羊

孤独症的治疗方法

孤独症的治疗方法 孤独症治疗主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矫治和训练教育,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积极参与治疗康复工作,有非常重要意义。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治疗极为重要。药物治疗也是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但是用药治疗前须经医生诊断检查后选择用药,切勿盲目偏信乱用药,同时要了解服药过程注意事项,加强观察,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加强药物的安全保管,以防意外。 孤独症药物治疗方法: 一、针对智力发育退滞的药物治疗 孤独症儿童中约有的60%~70%智力水平低下、自理生活能力差。可选用促进大脑功能(神经营养剂或称益智药物)的药物,以促进中枢神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增加认知功能,提高智力水平。 常用药物包括有脑复康( 吡拉西坦)、 r氦酪酸、脑复新、哈伯英、凯尔、脑活素、活血素、脑复素等,也有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注射。中药益智药的种类也绞多,常用的包括益智丹、益智宝、智康口服液、智力糖浆等。 二、对儿童孤独症药物治疗 当前有共孤独症的病因尚未明白,在总体治疗上尚无特效的疗法。据近年文献介绍治疗儿童孤独症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下列种类。 (一)抗精神病药 诊断明确后,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用药物、按医嘱用药及规律按时服药,维持治疗,通常可以减轻多动、冲动、哭闹及攻击行为,改善行为,稳定情绪等作用。 1、典型的(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包括氯丙嗪、舒必利,氟哌啶醇等。 2、非典型的(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包括利培酮(维思通)、氯氮平、奥氮平等。临床近来常用小刑量利培酮治疗孤独症,可减轻多动、冲动、攻击行为、强迫重复行为症状,某些患儿可增进社合交往,奥氮平也有类似效果。 (二)抗抑郁药 一般选用氯丙咪嗪、丙咪嗉和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荆( SSRS),如氟西汀,色曲林、氟伏沙明(兰释)等,也有应用丁螺环酮治疗儿童孤独症,可以减少刻板行为、自伤行为、攻击行为和改善社合交往异常的症状。

自闭症(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自闭症(孤独症)得康复训练方法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她们缩短与正常社会得差距,让她们早日融入社会。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得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就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1、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 2、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得合作者或参与者; 3、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4、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与系统化; 5、治疗、训练得同时要注意患儿得躯体健康,预防其她疾病; 6、坚持训练,持之以恒。 自闭症康复训练得最佳时间为2-6岁,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治疗,只能通过ABA训练方法来解决,从训练得第一天起就要坚持,如果有效果就不坚持训练,会退化到原始状态或加重病情,本套教材就是家长学习训练得实用教程,启航星工作室祝孩子早日康复。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得含义?一种以分解目标、强化与辅助为原则,以回合式操作教学法作为具体操作法,以教师或儿童家长所组成得干预小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得形式。强调将每一项要教得技能分成小得步骤,然后一步步地反复练习,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得反应,并给与适当及时得奖励与惩罚。?ABA应用行为分析法教学得一些操作方法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得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我们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得步骤,这叫“分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辅助”与“强化”来促使孩子正

确反应,完成要求。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得步骤练习,就就是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她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可以瞧出, ABA得分解式操作教学(DTT)与传统得经典得教学方法不一样。它就是由指令、反应与结果三个环节构成得。经典得教学方法就是给孩子提供(瞧或讲)很多得信息内容,孩子在教授过程中只需被动地“听”,无需明确地作出反应。ABA教法就不一样,只给孩子很少得“信息”(比如两张动物得卡片与一个指令:“把牛给我”),对孩子得要求十分明确,孩子对此也十分清楚。因此,应该说ABA不就是那种被动、消极得学习方式,而就是一种积极得学习方法。每次“操作”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这种方式很适于对孤独症儿童得训练,因为我们得孩子不可能象正常儿童那样,只需被动听老师上课就能学会新得技能。 为了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得反应,必须使用辅助(这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与操作示范等提示)帮助。传统得教育过程往往不包括象ABA这样得提示形式。教一个非孤独症儿童时,她可能通过观察来学习,比如问她“今天就是星期几”?她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确时,可以再询问另一个孩子。如果别得孩子回答正确,那么正常孩子下次也就可以回答出来了。但就是我们得儿童就不一样了,所以必须给她们以提示,给她们多次得机会自己作出反应,再多次得到强化。通过反复得练习,可以逐渐减少对孩子得提示,一直到无需再给提示,她也能正确作出反应。 强化也就是很重要得。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与它自身得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