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氧化硫的结构与性质

二氧化硫的结构与性质

二氧化硫的结构与性质
二氧化硫的结构与性质

二氧化硫的结构与性质

一、结构

SO2是有同族元素间组成的共价化合物,属酸性氧化物。与NO2和CO2气态非金属氧化物相比较知其中心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其结构对比如下:

SO2NO2CO2

分子构型键角119.5°,角型分子键角134°,角型分子键角1180°,直线型分子分子极性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8e-结构不是不是是

水溶液非电解质、导电非电解质、导电非电解质、导电

酸性氧化物是不是是

1.SO2是V字型的极性分子,结构中“硫元素的价态+ 价电子数≠8”,因而硫原子不满足8e-结构,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

2.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SO2溶于水后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H2SO3,H2SO3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成H+、HSO3-和SO32-,所以溶液能导电,由于在溶液中电离的是H2SO3而不是SO2,因此H2SO3是弱电解质,而SO2属于非电解质。

二、酸性氧化物

在显+4价的酸性氧化物中,SiO2是固体,SO2和CO2是两种重要的酸性氧化物,有很多相似点和不同点。

1.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密度都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2.CO2没有气味,SO2有刺激性气味;CO2无毒,SO2有毒;CO2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SO2;SO2易液化。

3.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且只存在于溶液中的弱酸H2CO3和H2SO3,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来制取。由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故可用饱和的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气体。

4.都能与碱反应,用量不同,可以生成两种盐,如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SO2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当CO2、SO2过量时,又变澄清,所以在检验CO2时要排除SO2的干扰。

5.和盐反应,需注意弱酸不能制强酸的原则。如将SO2、CO2通入BaCl2、Ba(NO3)2溶液中时,CO2均不能反应生成沉淀。SO2和BaCl2不反应,此点与CO2相同,但能和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原因是SO2在溶液中生成H2SO3,使溶液呈酸性,NO3-在

酸性的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将+4价的S氧化为+6价,从而反应生成BaSO4沉淀。

将CO2和SO2气体分别持续通入漂白粉溶液中,CO2和Ca(ClO)2反应,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而SO2由于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反应:

2SO2 + Ca(ClO)2 + 2H2O === CaSO4↓+ 2HCl + H2SO4溶液变浑浊。

三、漂白性

SO2的漂白性表现在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与HClO、Na2O2、H2O2、O3不同,SO2只能使某些有机有色质褪色(如品红),但并不能使所有的有色物质褪色。有时SO2使有色物质的颜色褪去,但不一定是表现了漂白性,也可能是还原性。

1.SO2和氯水以及活性炭的漂白性的比较

SO2氯水活性炭

原理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

色物质

将有色物质氧化

将有色物质的分子吸附

在其表面

实质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理吸附效果暂时性永久性暂时性

范围

可漂泊某些有色物质,不

能使变红的石蕊试液褪

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

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可吸附某些有色物质的

分子

2.SO2气体能使溴水的红棕色、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Na2O2的淡黄色褪去,但此

时SO2表现的是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H2SO4

SO2 + Na2O2=== Na2SO4

因此将实验室制取乙烯的烧瓶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不能由此说明就是生成了乙烯,因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高而使乙醇脱水炭化,C和浓H2SO4反应生成CO2和SO2,故检验乙烯时须将混合气先通过碱石灰(或NaOH溶液),除尽SO2后,再进行乙烯的性质实验。

3.漂白粉的漂白效果没有加和性,因此将SO2和Cl2按等物质的量混合后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将失去漂白性,原因是:

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四、还原性

SO2中S的化合价为+4价,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来看,既能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还原性。

1.SO2能和众多的氧化性物质发生反应,如NO2 +SO2SO3 +NO,再如前述的溴水、高锰酸钾等,和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下:SO2 + 2H2S === 3S↓+2H2O

2.SO2具有还原性,H2SO4(浓)具有强氧化性,但H2SO4(浓)中的+6价S和SO2中的+4价S之间没有中间价态,它们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浓H2SO4干燥SO2气体。

3.SO2、H2SO3亚硫酸盐中的S均呈+4价,但由于它们的聚集状态不同,单位体积中+4价S的数量不同,因此表现的还原性不同,还原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亚硫酸盐>H2SO3

>SO2。如:2SO2 + O22SO3、2Na2SO3 + O2=== 2Na2SO4。

五、环境污染

SO2不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当人类的活动使空气的成分发生改变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SO2对环境的破坏时十分严重的,如何消除污染,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1.气态污染物的类别、来源、危害比较如下:

2.

类别来源危害

硫氧化物矿物燃烧、火山爆发酸雨

碳氧化物不完全燃烧、机动车排气破坏血红蛋白

氮氧化物燃烧过程、细菌作用形成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碳氢化合

汽车尾气、有机物蒸发形成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物

卤素化合

合成化学品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人体氟危害物

悬浮颗粒

矿物燃烧、工业废气等影响呼吸系统

2.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主要是非空气组成,如SO2、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物等。

综上所述,SO2是中学化学里必须掌握的重要化合物,要求我们从结构、性质、用途等知识块清晰地加以辨析。

六、链接高考

【例题1】(2011上海7)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Ba(OH)2B.Ba(NO3)2C.Na2S D.BaCl2

解析:A生成BaSO3沉淀;SO2溶于水显酸性,被Ba(NO3)2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BaSO4沉淀;SO2通入Na2S溶液中会生成单质S沉淀。

答案:D

【例题2】(2011山东高考28)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利用反应

6NO2+ O27N5+ 12 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 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

(2)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2NO(g)+O2(g)2NO2(g) ΔH=-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_______ 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N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ΔH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解析:(1)NO2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 === 2HNO3+NO;6NO2+8NH3 === 7N2+12 H2O,当反应中有1 mol NO2参加反应时,共转移了24 mol电子,故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为×22.4L=6.72L。(2)根据盖斯定律,将第二个放出颠倒过来,与第一个方程式相加得:2NO2+2SO2==2SO3+2NO,△H=-83.6 kJ·mol-1,故NO2+SO2SO3+NO,△H =-41.8 kJ·mol-1;本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故a 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随着反应的进行,NO2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故b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平衡;SO3和NO都是生成物,比例保持1:1,故c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d中所述的两个速率都是逆反应速率,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NO2(g)+SO2(g)SO3(g)+NO(g)

起始物质的体积1a 2a 0 0

转化物质的体积x x x x

平衡物质的体积1a-x2a-x x x

则: =,故x=,平衡时的体积分别为、、和,故平衡常数为=。

(3)由图可知,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压强大,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有利于使平衡正向移动,但压强过大,需要的动力大,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选择。因为在250℃时,压强为1.3×104kPa时,CO的转化率已较大,再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变化不大,没有必要再增

大压强。

答案:(1)3NO2+ H2O === 2HNO3+ NO 6.72(2)-41.8 b 2.67或8/3(3)<在250℃时,压强为1.3×104kPa时,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二氧化硫的性质》说课稿

《二氧化硫的性质》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二氧化硫的性质》,本次说课我将分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 在教材分析中我将对教材从教材地位、教学背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及其依据五个角度进行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必修1课本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其中一部分内容,安排课时为15分钟。本节课所要接触到的非金属硫是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接触的又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学生可以联系前面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方法,类比运用到硫及其二氧化硫性质的学习上。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上节课的实验基础上的,上节课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到实验室做了二氧化硫溶于水以及其使品红褪色的实验,并让同学们课后与小组同学进行共同探讨,得出小组讨论结果。本节课采用“实验回顾—现象分析—问题讨论—实验结果”的总体思路来安排教学内容,对上一节课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分步回顾讨论,师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回顾共同探讨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本节课探讨的化学性质包括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与其漂白性。因此本节课为后面下一节课二氧化硫其他化学性质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配合教学大纲,以及结合课本教材,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它们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知识目标中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然后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学生学会通过自己小组所得出结果与正确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通过自己小组所得出结果与正确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做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的探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组员协作精神;让学生课后做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 在了解了教学目标后,让我们再看一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其依据部分。 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难点是可逆反应,这样设计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是二氧化硫重要的化学性质,必须重点掌握。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又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这个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都比较陌生,对于刚接触可逆反应的高一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板书设计以及时间分配来强调和突破重难点,同时也采用学生实践的方法来强调重点。 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描述自己所做实验的现象,然后教师辅以讲解,学生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发言,最终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苏教版化学1第4专题第一单元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王海英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6)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模式:结构→性质→用途,而是从现实实际和观察到的现象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测性质→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课前循环播放的优美风景图片与一组环境污染图片的对比,视觉冲击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接着课堂创设“模拟酸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并由此引出相关问题,设计展开四个探究活动:①二氧化硫可溶于水且溶液显酸性。 ②探究SO 的还原性。③探究二氧化硫的氧化产物。④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这 2 些场景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知识问题化,通过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原理、类比迁移等化学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使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苏教版《化学1》专题4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硫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氧化物之一,是一种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酸性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环节中的一种重要的物质,也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的一种主要物质。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其性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对二氧化硫用途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辩证看待事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作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氧化硫的组成及价态,分析其可能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图片展示环境污染的情景,对学生进行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其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投影】一组美丽的画面 【教师引入】清山秀水惹人醉,如画美景不胜收。美丽的风景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否则我们将会看到另一番景象。 【教师投影】一组被酸雨污染的画面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应用

专题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15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 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①CuS ②FeS ③SO3④H2S ⑤FeCl2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S与O2反应中,S表现了氧化性 C.Fe与足量硫粉加热可生成Fe2S3 D.少量SO2通过澄清石灰水能生成白色沉淀 3.(2012·广州模拟)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X仍未沉淀,则X可能是( ) A.CO2 B.NH3 C.Cl2 D.N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SO2和Cl2都有漂白作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作用 C.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其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D.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 5.(2012·温州中学)某研究小组研究某地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SO2SO3H2SO4 猜想2:SO2H2SO3H2SO4 猜想3:以上两过程同时存在。 为验证上述有关猜想的正确性,收集一定量该地区刚下的雨水进行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猜想1或猜想3正确,则该雨水加入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若存在猜想2的过程,则该雨水可能使品红褪色 C.若只存在猜想1的过程,则该雨水的pH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D.上述任意一个猜想正确,该地区雨水的pH均小于5.6 6.(2013·茂名一模)下列反应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无关的是( ) A.实验室用碱石灰吸收SO2 B.Na2O2与水反应制备氧气 C.N2O5与水反应制备HNO3 D.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二、双项选择题 7.下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的溶液Y可能是( ) A.X是SO2,Y是饱和NaHCO3溶液 B.X是H2S,Y是浓硫酸 C.X是CO2,Y是Na2SO3 D.X是Cl2,Y是Na2CO3 8.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 B.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教案

第二节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普通高中化学标准》对于本课的要求 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与作用,实验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方法,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三位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 ②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 ③会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并且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②借助于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内容,创设了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的情景,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②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课堂导入】【实物展台】 化学表演:龚喻《想当电工的粗铜》 【问题设计】龚喻同学把铜冶炼出来了,这个铜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氧化硫的制备有没有什么联系呢?在实验室中制备二氧化硫的方法有哪些? 【PPT展示】一、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 【合作学习】男同学和女同学PK赛,看谁写得多,谁写得好。 【自主学习】问题1:三种制备二氧化硫的方法哪一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2:制备二氧化硫,选择20%、70%、98%的硫酸,哪一种更好? 【学生回答】 【小结】实验室制备气体考虑的原则①原料尽量采用非气体②反应条件加热或不加热③方便收集,所以我们采用固液不加热的方法制备气体,选用的硫酸浓度为70%左右。 【实验探究】分别把SO2通入下列溶液 会有怎样的实验现象呢? 【自主学习】实物展台展示学生讨论的结果 【问题讨论】把SO2通入石蕊中,石蕊会先变红,然后会怎么样?会不会褪色? 把SO2通入NaOH和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是不是漂白? 把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红色褪去,是不是漂白? 把SO2通入溴水中,橙色褪去,是不是漂白? 【阅读教材】必修一P90,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小结】SO2的漂白性在溶液中只针对品红溶液。 【问题讨论】把S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中,对应的方程式应该如何书写? 【课堂训练】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反应 (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与足量的石灰水 (4)与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5)(16江苏)SO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SO3和CO2,其离子方程式为 【PPT展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问题讨论】二氧化硫中硫的价态是正四价,而硫的家族梦想是正六价,也就是说二氧化硫是还原性是比较强的。大家

苏教版高一年级《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年级《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本课通过二氧化硫性质学习掌握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示了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本课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不同教学情景,体现课改新理念。通过活动与探究等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酸性及还原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归纳出酸雨形成过程,并通过设计趣味性实验,认识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及特点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资料卡的学习分析,落实对酸雨防治方法。整个施教过程中基本上完成课前制订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酸雨为学习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课教学中还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真正起到了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实现了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整个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实验、资料分析,引导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强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任务分析】 本案例是苏教版高一化学I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和社会,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从而打破了以往严密的知识体系。整个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 【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及高一前3个专题的学习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方法已有些认识。大部分学生对酸雨也有所耳闻,经过前面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及运用书籍、网络资源,比较、归纳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在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的鼓励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已具备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2)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擦究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记录现象,查阅资料等手段获取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表达、归纳整理知识构建知识意义。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逐步树立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及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策略】 如通过投影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和影片,激发学生的环保情感,引起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如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讨二氧化硫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及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表达的能力。教师通过补充实验和问题引导,激发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分析: 1.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教材分析: 教材把该内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个章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前三章以及本章非金属硅、氯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在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体会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思维。另一方面通过对硫元素化合价上的多变性,性质上的特殊漂白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的学科观念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元素观、转化观、分类观、以及化学的价值观等形成辩证的认识,也为后面硫酸、氮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 3.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这些知识为本课酸雨的形成与成分探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在能力方面,高一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在认识物质性质的多样性,对问题的分析、评价方面不够全面,在实验设计和规范操作方面也有待进一步训练。因此,如何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运用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了解二氧化硫的作用。 2.在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学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归纳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提高科学分析的能力,培养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实验探究、证据推理、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 3.通过对二氧化硫在日常生活、生产的应用的利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科学风险认知,树立正确的学科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性质比较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性质比较》教学设计 一、课题分析 二氧化硫既是工业上制备硫酸的原料气之一,也是污染环境的一种气体。其化学性质的多样性——酸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成为教学中的重难点,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有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如能否与BaCl2或CaCl2溶液反应;与Ba(NO3)2、Ca(ClO)2溶液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漂白原理及其检验方法……。 本节课试图通过比较法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进行阐释,以期达到明确概念,澄清“模糊”的目的;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利用历年综合性的高考试题,将知识点和考点联系起来,加深对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认识,从而提升根据题设背景提取题给信息、综合分析和快捷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化学试剂的颜色及其变化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巩固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比较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比较法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物质或事物的纵横比较得出科学的结论。比较法有“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将同类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其不同点 异中求同——将异类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其相同点 (2)明确知识点与高考考点的联系 (3)强化提升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训练破题的技巧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运用思辨和实证的思维方法,明确二氧化硫的“利”与“害”,趋利避害 (2)懂得规范操作和科学表述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实验 将二氧化硫分别通入BaCl2(aq)、BaCl2-NH3(aq)、H2S(aq)、石蕊(aq)、Ba(NO3)2(aq)、MnO4—/H+(aq)、I2-淀粉(aq)、Br2(aq)、FeCl3(aq)、品红(aq)中。 1.现象描述 2.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将二氧化硫换成二氧化碳 分析比较现象,综合得出结论 (2)漂白性概念辨析 1.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就是SO2?检验SO2的操作? 2.SO2能使石蕊溶液先红后褪吗? 3.SO2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其漂白作用吗?为什么? 4.SO2使NaOH-酚酞溶液的红色是其漂白作用吗? (3)还原性 1.还原性:S2—>SO2或H2SO3或HSO3—>I— 2.遇到氧化剂,勿忘还原性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最全版

[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一、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从三个维度的角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设计上,要着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特色:将SO2的性质和作用的学习过程设计成实验探究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将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和引导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巧妙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并且将三维目标溶合于探究的过程中,以期达到有机的统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三、学情分析: (1)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3)高一年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 (4)在前面的教学中,已完成了许多的探究或验证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 四、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知识要点】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体积的二氧化硫。 2.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的水溶液pH 7(填>,<,=)。 (1)SO2是酸性氧化物:(请与CO2对比学习) a.与水反应:(H2SO3容易被氧化,生成硫酸)b. 与氧化钙反应: c.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 与Ca(OH)2溶液反应 (2)SO2的漂白性: SO2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现象____________;然后给溶液加热,现象_。 结论:____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这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_________的无色物质。而________时,这些无色物质又会发生_________,恢复原来颜色。 (3)SO2的强还原性: a.与氧气: b.与双氧水: c. 与氯水(溴水或碘水): d. 与酸性KMnO4 (4)SO2的弱氧化性: 与硫化氢气体: 3.二氧化硫的污染 a、SO2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主要来自于。 b、形成硫酸型酸雨(空气中硫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成为酸雨,酸雨的pH<5.6。 正常的雨水由于溶解CO2形成弱酸H2CO3,pH约为5.6) c、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两条途径: d.、酸雨的危害: (1)酸雨进入江河湖泊,会导致__________难以生存,影响___________的繁殖 (2)酸雨落至土壤中,使其中的____、____、_____等营养元素溶出,并迅速流失,使土壤肥力____,并被逐渐酸化,农作物和树木的成长遭到破坏。 (3)酸雨会使桥梁、雕塑等建筑物的腐蚀加快。 e、防治酸雨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用的措施有:燃料脱硫;少用煤作燃料;开发新能源。 一、SO2中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a.弱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 b.较强还原性:可被多种氧化剂(如O2、Cl2、Br2、I2、HNO3、KMnO4、H2O2等)氧化 SO2与O2反应 SO2与H2O2反应 SO2使氯水褪色: SO2使溴水褪色:

湖南省新宁会议高中化学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2、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围绕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为主线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②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 识。 ②使学生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 验学科价值。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化学性质 难点:酸雨的形成原因 二、学情、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①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 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②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 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 的部分物理性质。 ③高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比较喜欢动 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 ④在前面的教学中,已完成了许多的探究或验证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 力,能够胜任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

试讲初中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试讲的内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请问我可以开始试讲了吗?同学们上课。好,同学们请坐。在课前我先请同学们来看一下一组图片,这组图片是洛阳龙门石窟被酸雨腐蚀的图片,通过图片的观察,我们会发现酸雨会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会腐蚀相应的建筑物。那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想过酸雨是由哪些物质引起的呢?我听见有同学说有二氧化硫,还有二氧化氮等物质,同学们对于生活都非常的仔细观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物质会引起酸雨,但是酸雨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二氧化硫又具有怎样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首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酸雨它的是怎样形成的。同学们现在来看一下多媒体的演示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当中,我们用乘放80毫升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针管,吸入10毫升的蒸馏水,然后用胶皮丝胶针管的前端堵住,现在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我听见有同学说了,气体体积减小了,既然气体体积减小了,说明什么呢?这名同学你举手了,你来说一下。你说。是因为二氧化硫溶于水了,好,请坐。这名同学思考得非常的准确,除了这个现象之外,接下来我们再用ph试纸来测量一下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它是成什么样的酸碱性呢?同学们再来观看视频。同学们关注到了什么?同学们观察到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是呈现酸性的,那么就说明二氧化硫不仅可以溶于水,而且会产生酸性的物质,那么就说明二氧化硫确确实实会和水发生反应。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写一下化学反应方程式,那就是二氧化硫它会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在这里需要跟同学们来强调一下,这个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所以我们在这里需要写上可逆符号,所以它就说明在这个反应当中,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正向进行,也可以逆向进行。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关注一下,这里面的流是选正几价的?同学们说是正4价的,正4价的硫可不可以被氧化剂所继续氧化呢?同学们想的是可以的,因为你们见过正6价的硫,也就是硫酸这种物质。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亚硫酸到底可不可以继续被氧化剂氧化,其实我们的亚硫酸还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这个我们最终反映的结果是生成了硫酸。通过这两个反应,同学们能不能思考一下,在生活当中硫酸型的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大家可以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好,我看见有的同学得出结论了,这名同学你来说一下。你说可能是因为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的亚硫酸,而亚硫酸又继续被氧气所氧化,生成了硫酸,好,这名同学他的思考能力很强,会举一反三了,所以这个过程是我们生活当中酸雨形成的一个途径之一。所以如果我们要进行酸雨防治的话,可以怎样来做?同学们说要从源头上抓起,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的好。这个就是二氧化硫的第一条性质,也就是二氧化硫溶于水会显酸性。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演示实验,看看在这个演示实验当中,二氧化硫会不会具有其他的性质呢?我们来看一下视频,在视频当中,我们像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当中,第一家品红溶液,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同学们都在说是品红溶液发生了褪色,既然品红溶液能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我听见了有一个声音说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这个词用的非常的准确,这个就是二氧化硫的第二条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它稳不稳定?我们再继续来看刚才的实验的视频。通过刚才视频播放,我们加热这支试管发现什么现象?同学们都在说是品红溶液又复色了,那么这个现象就说明了二氧化硫这种漂白性是不稳定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大家会发现在你们的桌子上有各种实验的仪器,现在请同学们吸取5毫升的二氧化硫水溶液放置在试管当中,然后像试管当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接下来再向里面加入50.5毫升的3%的过氧化氢震荡一下观察到什么现象?有同学的试管已经出现了白色沉淀了,这个是它的一个反应现象,接下来我们再向里面加入一点点的盐酸,来看一看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同学们都在说白色沉淀是不能溶于盐酸的,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就会想到这个白色沉淀是由什么组成的。好,同学们说是硫酸钡所组成的,那么就说明在这个过程当中,二氧化硫生成了硫酸根,所以二氧化硫是被什么?同学们一起说。对,是被氧化的,所以在这里

高一化学-专题4.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学案

江苏师范大学附校学参高中化学组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二氧化硫的危害,酸雨的形成和防护。 学习重难点: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 【自主学习】 1.SO2的重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2.SO2和CO2其性质相似。C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SO2是否也是酸性氧化物?试从这一角度分析SO2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问题生成】 【合作探究】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____色,有刺激性气味,有的气体,易_____(-10℃),___溶于水(1 : 40)密度比空气。 [实验探究](教材88页实验1、2、3)(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 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酸:亚硫酸(亚硫酸为中强酸); (化学方程式) : 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3为二元中强酸): (化学方程式) : (2)漂白性: ①SO2的漂白原理:SO2跟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等)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但此无色物质,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容易,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与HClO、过氧化氢等的漂白原理有本质区别) ②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SO2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它褪色。 (3)强还原性:具有还原性(强),可与过氧化氢、氧气、卤素单质、高锰酸钾等反应(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O2) (化学方程式) :(H2O2) (化学方程式) :(Cl2或Br2)(4)弱氧化性:SO2具有氧化性(弱),可以氧化H2S生成单质S: (化学方程式) : 3.空气中SO2的主要来源: 4.二氧化硫的用途:制,用作,杀灭霉菌和细菌等,还可作食物和干果的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班级:姓名:2017/6/19 【教学目标】1、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硫的应用及危害 3、了解酸雨的形成和防护 【知识梳理】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体积的二氧化硫。2.化学性质: (1)SO2是酸性氧化物:(请与CO2对比学习) a.与水反应: (H2SO3容易被氧化,生成硫酸) b.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 与Ba(OH)2溶液反应 c.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与Na2CO3溶液反应 (2)SO2中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a.较强还原性:可被多种氧化剂(如O2、Cl2、Br2、I2、H2O2、HNO3、KMnO4等)氧化 ①SO2使溴水褪色: SO2+Br2+2H2O==H2SO4+2HBr ②SO2使氯水褪色: ③SO2与O2反应: ④SO2与H2O2反应: ⑤SO2使KMnO4溶液褪色: b.弱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 (3)SO2的漂白性:使品红褪色 3.二氧化硫的污染 SO2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主要来自于。 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成为酸雨,酸雨的pH<5.6。 正常的雨水由于溶解CO2形成弱酸H2CO3,pH约为5.6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两条途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① ② 【课堂练习】1.左图是古时用燃烧硫的方法漂白布料的 图片。请同学们分析其原理。 2.下列可以用来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是[ ]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观察颜色 C、通入澄清石灰水 D、通入品红溶液中 3.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是() A.通过品红溶液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49分) 1.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高温下二氧化硫可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 B.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C.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H2O2水溶液使染料褪色 3.根据实验室制取某种干燥气体的装置图(如图所示),判断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固体药品和液体可能是()

A.Na2SO3固体和浓硫酸B.大理石和稀盐酸 C.MnO2和浓盐酸D.高锰酸钾和浓盐酸 4.(2010·南京六中高一期末)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 A.饱和食盐水B.NaOH溶液 C.足量澄清石灰水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5.降低煤燃烧产生的SO2的排放量的措施之一是推广使用低硫煤并在煤中加入生石灰,此方法称为“钙基固硫”.这种煤燃烧后,大部分硫元素最终存在的形式是() A.CaS B.CaSO3 C.CaSO4D.SO3 6.不能用来干燥SO2气体的是() A.浓硫酸B.碱石灰 C.无水氯化钙D.P2O5

7.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无色无色白色沉淀无色溶液 B.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 C.红色无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 D.无色无色无色溶液无色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1分) 8.(10分)亚硫酸钠中有+4价的硫,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现有试剂:溴水、Na2S 溶液、Na2SO3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氨水. (1)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Na2SO3具有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分)如何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气体?写出所需除杂试剂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括号内为杂质). (1)SO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探究 一、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一)通过简单介绍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使学生掌握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硫,用于动手实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归纳出二氧化硫的性质。 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比较、思考提高归纳、总结、应用等各方面的能力。 情感目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探索的思维方法,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三)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四)通过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试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特殊性、漂白性和还原性。 (六)通过改进实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实验内容设计 实验探究1:用干燥的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硫,然后向矿泉水瓶中注入蒸馏水,请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为什么注射蒸馏水而不是自来水? 实验探究2:向变瘪的矿泉水瓶中注入石蕊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这说明什么? 实验探究3:用干燥的试管收集二氧化硫,用橡胶塞塞住,然后用注射器吸10mL的品红溶液向试管注入品红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这说明什么? 实验探究4:用干燥的试管收集二氧化硫,用橡胶塞塞住,然后用注射器吸10m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向试管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这说明什么? 实验探究5:给实验探究3和实验探究4的试管加热,对比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向其滴加酸性氯化钡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这又说明什么? 三、实验方法设计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适当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是实验教学课,所以以实验为主,通过 分组实验、活动探究、演示实验、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 生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积极的思考,最后由学生自己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体会实验探究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案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型:物质知识课【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知识要强调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即将经历的经验,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本节课将从生活中熟悉的酸雨为切入点,以酸雨的形成及防治为明线,二氧化硫的性质为暗线,两条主线下,二氧化硫的作用为次线,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着重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和学生共同构建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做有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教材分析】[1] 1、教材内容 本节课被安排在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的最后一个专题第一单元第一小节,是学生在学习了氯、溴、碘、钠、镁、铝、铁、铜等元素及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硫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2、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学生建立以化合价为主线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为后续内容“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以及“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学习打下了铺垫,可谓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学情分析】[1] 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正处于由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转变过程,对形象、具体、有实验的教学模式比较感兴趣。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他们的思维不够严谨,虽比较喜欢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展开实验探究。而且本节课主要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酸雨”展开,酸雨的形成及防治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内容都将成为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比较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新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多媒体展示:有关酸雨污染的图片,引出形成酸雨的首要物质-二氧化硫。投影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实验探究] 学生:每四人成一个小组进行探究实验,老师事先制好二氧化硫气体,每组分一试管,学生按学案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其中显示的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学案中有关探究内容如下: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其按学案进行实验,同时巡视,指出个别同学操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当之处,如闻气味的方法,加热试管中液体的方法,滴加溶液的方法等。 [交流汇报] 教师:在不同组中各挑一个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以及讨论所得的结论,然后让其他组进行补充。 学生:分小组实验时按小组讨论实验中体现的二氧化硫的性质,并记录在学案上。 生1:有刺激性气味,无色 生2:试管中水面上升,说明二氧化硫能溶于水 生3:水溶液呈酸性,说明二氧化硫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生4:….. [探究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首先,按照学生观察到的和书上介绍的可知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投影: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

水的气体。 其次,讨论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时,运用类推和比较的学习方法,通过与二氧化碳的对比,投影: 在投影表格中给出CO2的有关方程式,由学生写出SO2的方程式,进一步得出二氧化硫的吸收方法,可以有浓的碱溶液或生石灰吸收;同时由两者与水的反应了解什么是可逆反应,指的是同时同条件下即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 再次,讨论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时,从化合价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投影: 投影打出二氧化硫、氯水、氧气反应的部分方程式,引导学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这三个反应中二氧化硫体现的性质并补全方程式,推测出其使高锰酸钾褪色的原理是还原性,得出二氧化硫的一种检验方法。 最后,讨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强调原理和效果,由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氯水的漂白性,进行对比后给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程度为暂时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案) 仙居横溪中学陈桂统尹沧浪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了解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技能;学习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人文精神。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使学生树立人人应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组织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调查二氧化硫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 (2)新课引入。 ①学生:介绍自己调查的结果。 ②教师:二氧化硫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大气严重的污染物,如何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或检验食品中是否使用二氧化硫漂白,捍卫自身利益,保护自身健康?如何合理利用二氧化硫?因而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3)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师]:展示集满二氧化硫的试管。 [学生]:观察并说出物性(色、状、味) [教师提问]在初中自然科学或化学中我们已学过那些非金属氧化物?这些非金属氧化物具有哪些性质?通过什么样的化学实验及发生的现象了解它们所具有的性质?[教师引导]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推测SO2可能是一种什么氧化物,为了证实你的推测,请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学生探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交流,学生独立探究) 假设1.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实验1.①用80ml针筒吸入10ml蒸馏水,观察体积变化,并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②向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结论1.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体积变小,二氧化硫又是酸性氧化物,能跟水、碱性氧化物和碱反应。 SO2 + H2O H2SO3 SO2 + CaO =CaSO3 SO2+ Ca(OH)2=CaSO3↓+ H2O [教师引导]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推测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同样为了证实你的推测,请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学生探究](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的迁移) 假设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加入少量的BaCl2,观察现象,再加入0.5ml3%H2O2,观察溶液有何现象发生? 结论2.现象:BaCl2加入时无明显现象,当加入H2O2时出现白色沉淀。 原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H2O2(O2、KMnO4)氧化硫酸。思考: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溴水、氯水中,观察溶液有何现象发生? 假设3.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实验3.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H2S溶液中,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结论3.现象:淡黄色沉淀 原因:二氧化硫氧化性,+4价的硫化合价降低为硫单质。 [教师提问]二氧化硫除了上述化学性质外还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探究]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将试管加热,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归纳]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有色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硫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