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37和F-15B对比

苏37和F-15B对比

苏37和F-15B对比
苏37和F-15B对比

苏-37,是苏-27的改进型,是一种具有矢量推进器的超机动战斗机。苏-37的试验机(内部编号T10M-11)是从苏-35的原型机发展而来,于1996年四月在莫斯科附近的Zhukovsky试飞基地进行了处女航。苏-37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始型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的多用途全天候超动性战斗机,苏-37在苏-27基础上为俄罗斯空军研制一系列第四代战斗机和第五代多功能战斗机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苏-37的发动机不仅比以前的苏-27系列有更强的常规推力,而且它的

Lyulka/Saturn AL-37FU(Forsazh Upravlaemoye意为“补燃,可控”)发动机有液压控制的喷管可以在水平/-15度范围内转动。矢量推进器和飞行控制系统完美结合,不需要驾驶员操控。一个紧急系统可以使喷管在飞行时失控的情况下恢复水平。苏-37装备了新型的更强大的NIIP NO-11M脉冲多普勒相控阵雷达和NIIP NO-12后视雷达及后射导弹系统,使驾驶员能向在苏-37后方的目标开火。苏-37是第一架装备了矢量推进器的航空器因此能与F-22一较高下。而Lyulka 并未就此止步,一种新型的轴对称(即三维可控)喷管正在研制当中,它将用于S-55,苏-35的单引擎改进型。同时矢量喷管也将装备到苏-35上,使之具备末段速度控制能力。

苏-37采用“不稳定三翼面”气动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实现了发动机推力量控制系统与收音机电传操纵控制系统的一体化,使其获得了前所未有所优异的气动性能,因此,使苏-37在“零”速度和大攻角下同样也可以具有高机动性,超敏捷性使其可以在任何位置锁定和攻击目标。该机采用了集成式远程电子控制系统以及现代化的数字式武器控制系统,可以推带14枚空空导弹或8000千克的武器,多功能前视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跟踪15个目标,4个厂角液晶显示器用于显示器用于显示战术和飞行-导航数据。

一些军事评论家认为,苏37的圆周机动和钟形机动代表了当今在研机型的最高水平,这些机动动作在与F22等隐形战斗机的遭遇战中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苏-37用于替换苏-30MK型机,以及改进型歼击机苏-27SK和苏-27SM。据称,在第五代歼击机还未制造出来之前,该型机可提高苏-27系列歼击机的出口潜力。苏-37型歼击机也是向第五代歼击机发展的过渡机型,它保留了苏-30MK 型机的结构,同时利用了在前掠翼苏-47型机上已经试验的新技术。此外,苏-37型机也将使用为第五代歼击机而研制的机载设备和武器,并对其进行试验。

主要机载设备全天候/全高度数字式多功能远距前视N011雷达,具有相控阵天线,可以同时跟踪15个目标。N012后视雷达,光电监视和瞄准系统,激光测距器,雷达和导弹发射告警接收机、箔条/电子干扰诱饵投放器,液晶电子显示设备,头盔显示器等。

战机特点:

一、超“机动性”

苏-37首次亮相,以其空前的机动性震惊了全球空军界。对战斗机来说,特别是对执行制空任务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来说,机动性是衡量其战术水平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前苏联的米格-29和苏-27的“普加乔夫眼镜蛇”和“尾冲”机动动作已

经令世人瞩目。其成功的设计和良好的飞行性能,使它们成为公认的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的优秀代表。它们不仅能与美国的F-16和F-15相媲美,而且在很多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总的来说,它们虽然采用了双发动机、腹部进气、边条翼和双垂尾的先进设计,但由于动力装置仍然是常规的推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不具有推力方向矢量能力,因此在机动性方面还没能有突破性进步。最近出现的苏-37战斗机,装有两台AL-37FU发动机,不仅推重比大,而且采用了最先进的推力矢量技术,战斗机的机动性有了本质性的变化。该飞机的总体能力被苏霍伊飞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称为“超机动性”。为了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能,一些航空技术发达的国家早就开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7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研制过HiMAT高机动性研究机。AFTIF-16先进战斗机技术验证机和F-15S/MTD短距起落及改进的机动性先进技术验证机。日本也曾研制过T -2CCV随控布局技术研究机。除F-15S/MTD采用了二元推力矢量转向/反推力喷管技术外,其他飞机都只是通过放宽静稳定度及增加可操纵翼而来改善飞机的机动性。1986年,美国罗克韦尔和德国的航宇公司在美国HiMAT和德国TKF-90方案的基础上研制出了X-31A试验机。1995年该机在巴黎航展上作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其四组机动动作令观众大开眼界。但X-31A毕竟只是试验机,不具有任何作战能力,其技术离实战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而且其推力矢量还只是靠喷口处的三块可操纵的调节板实现的,这比真正的推力矢量型可转向喷口,无论在技术还是在推进效率上都存在相当差距。

苏-37采用了先进的Al-37FU发动机,成功的解决了尾喷口密封问题,在技术上又比X-31A前进了一大步,已经接近实用标准。该机是在一架实战用的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来的,但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推力矢量发动机,在总体性能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经过长期的研究,又经历了前苏联解体的重大变迁,苏-37终于在1998年4月由目前唯一的一架苏-37战斗机完成了首次试飞,后几个月中,大约又进行了50次左右的飞行试验。并首次在9月2日的英国范罗堡国际航展上向全世界的航空界人士作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预计由于俄罗斯军队的经济情况,该机很可能成为国际合作型的下一代战斗机。

由于采用了推力矢量技术和大推重比的发动机,苏-37战斗机的机动性比其前辈有了突破性的进步。据介绍和国外刊物的报道,凡是观看过苏-37飞行表演的人,无不为它所表现出来的超级机动性能感到吃惊,许多空军的行家们也认为苏-37所表现出来的机动性能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想象,完成了一些他们以前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战术机动动作和特技飞行动作。

苏-37表演过的特技动作包括:在“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后接着做一个360度滚转;尾冲;在垂直平面内作360度后向转向的圆形机动;低速360度转弯;高速高旋时以大攻角攻击目标;甚至可以在大迎角情况下以接近零速的状态飞行。除此外,还有其他尚末命名的机动动作。俄罗斯空军的司令员对其低速360度转弯很感兴趣,认为它赋予了战斗机进行近距离格斗的全新质量。

通过初步的飞行试验,飞机的设计师们已经对这一新飞机、其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的良好品质和超常性能深信不疑。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米哈依.西蒙罗夫相信,苏-37战斗机的“超机动性”将彻底改变未来的空战战术,因为它为飞行员想象出新的机动动作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俄罗斯著名试飞员阿纳托利·克沃丘尔则认为,象苏-37这样的飞机实际上是在开辟歼击航空兵作战的新时代。当然所有这些评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飞行试验和今后的实战所证实。

三、非同一般的发动机

苏-37战斗机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机动性,主要是因为它装备了两台非同一般的发动机AL-37FU涡轮风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不仅推重比大,可以为战斗机提供强劲的飞行动力。而且更特别的是,它采用了先进的转向喷口设计,使得飞机具有了推力矢量控制能力,从而能够实现各种超常的高难度机动飞行。

AL-37FU发动机是留里卡-土星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1985年在总设计师维克多·切普金的领导下开始研制,1987年第一台试验型发动机问世。至今只制造了三台,其中两台就装在了苏-37战斗机上。还有—台则在发动机试车台上作强度试验。

AL-37FU发动机是在AL-31F的基础上发展的。与原发动机相比,主要是增加了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及相关的控制设备。并在设计上采用了积木式的模块化设计。推力矢量控制系统被统一纳入了飞机的电传操纵系统中,专门控制尾喷口的转向和转角。其控制可以有两种方式:自动操纵方式和手动操纵方式。一般情况下使用自动操纵方式,尾喷口受电传操纵系统的控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手动操纵方式,这时发动机的尾喷口完全由飞行员手动控制。

AL-37FU发动机的设计模块包括:四级低压压气机、九级高压压气机,环形燃烧室,单级可冷却的高压和低压涡轮、采用主动叶尖间隙控制的空气热交换机(涡轮冷却系统)、加力燃烧室和可操纵喷口。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地勤人员在维护动力装置时,能够迅速更换喷管、加力燃烧室,综合设备组件、低压涡轮、低压压气机和齿轮箱。并且还可以修理和更换低压压气机的第一级叶片和高压压气机的所有叶片。

AL-37FU发动机的尾喷口目前还只能在纵向范围内运动,上下偏转角为十/-15度,转向速度可以到30度/秒。AL-37FU发动机的整机设计工作时间是1000小时,尾喷口在使用250小时后就必须更换。苏-37战斗机上的两台发部机的喷口既可以同步转向,也可以分别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发动机成功的解决了可操纵尾喷口与加为燃烧室后端连接处的密封问题,并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减少喷口的红外辐射问题。经过进一步改进后的发动机,尾喷口将可以向任何方向偏转,而且尾喷口寿命也将延长到500小时。具有推力矢量能力的发动机必将成为下一代近距格斗战斗机的标准装备。

四、先进的装备和乐观的市场前景

在俄罗斯现在的经济条件情况下,苏-37一开始就瞄准了出口市场。从在只有三台发动机和一架试验机的情况下,就匆匆参加国际航展等情况来看,苏霍伊设计局的出口意图十分明了。苏霍伊设计局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成为世界上三个最主要的战斗机出口公司之一,而苏-37就是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筹码。苏-37所装备的全天候数字式多功能机载雷达(即前视雷达)采用了相控阵技术,不仅具有空中监视能力,也具有地面监视能力,或两种模式同时使用。地面监视模式可以支持地形测绘、对地面移动目标的搜索和跟踪,以及地形回避等。值得一提的是,苏-37还在机尾装有后视雷达。前后视雷达的数据都可以显示在飞行座舱的4个大型彩色液晶显示屏幕(LCD)上。它们不仅屏幕大、功能多,而且有遮阳保护。4个显示器的分工是:驾驶和导航一个,战术情况一个,另外两个显示系统信息,包括作战模式和所有的作战飞行情况。各屏幕的功能可以随时转换。

前视雷达可以同时跟踪20个空中目标,并引导导弹同时攻击其中的8个目标。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为140到160公里、雷达反射截面积为3平方米。对地面目标的探测距离是130到170公里。前半球监视范围为左右十/-90度、上下十/-55度,后方的监视范围上下左右均为十/-60度,探测距离为30到50公里。苏-37战斗机还装有先进的光电探测系统,探测范围为左右十/-60度,上方为+60度,下方为-15度。该系统包括有红外测向仪、激光测距仪和头盔瞄准具。

苏-37的电子战系统也比苏-27战斗机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电子战设备包括有电子情报设备、箔条和曳光弹投放器、

雷达警戒接收机和导弹攻击告警系统。苏-37战斗机共有12个外挂点,采用多用途挂架时可以增加到14个。可以携带多种空对空和空对地/面武器。在执行制空任务时,可以携带R-73E近距和R-27中距红外制导空空导弹,RVV -AE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等。在执行对地或水面攻击任务时,可装备X-29、X -31和X-59等红外和雷达制导对地炸弹,以及KAB-500和KAB-1500高精度航空炸弹。新的双座对地攻击机也正在研制中,以进一步增强其对地攻击和空战能力。利用AL-37FU发动机和其他设备对现有的苏-27战斗机进行改进的方案也在研究中。可以预测,苏-37不仅有广泛的市场前景,还能对俄罗斯空军现有的苏-27进行现代化改装,以进一步提高作战能力。

相比之下F-15 ACTIVE是NASA 改装的F-15B,主动控制技术验证机,三翼面布局。由F-15S/MTD 验证机直接改装而来,加装了功能强大的研究计算机,发动机推力加大,换装新研制的轴对称推力矢量喷口——这是它和F-15S/MTD 在外观上最主要的区别。

绰号又叫做NF-15B “敏捷鹰”

而F-15B(实际上是TF-15A 1 号原型机)基础上改装的短距起飞/精确着陆技术验证机。采用三翼面布局(鸭翼是经过修改的F/A-18 的平尾),换装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发动机为F100-PW-220,但改用二元矢量喷口。该机主要用于验证飞机在短距起降和实用推力矢量控制(TVC)时,起飞、着陆以及空战机动的性能。

苏辙的《六国论》

六国论(苏辙作品) 《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六国 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 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 作品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1,窃2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 众3,发愤西向,以攻山西4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 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5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6,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7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8也,而在韩、魏之郊9;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10秦之 冲11,而弊山东之诸侯12,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 者范睢13用于秦而收韩,商鞅14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15。然则秦之所忌者可 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16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17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 障18,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19区区20之韩、魏,以当21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22而入于秦哉?韩、魏折 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23,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 厚韩亲魏以摈24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25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 佐当寇26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27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28,若此,可以应 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29尺寸之利,背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六国论(选自宋·苏辙《栾城集》)【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山西:指崤山以西。【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原文】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注释】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译文】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原文】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①,商鞅用于秦而收魏②。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③,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④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注释】①范雎(jū):战国时期魏国人,投奔秦国后受到重用,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建议秦昭王现收服韩国,再进而吞并其他各国。他被秦昭王任为相,封为应侯。 ②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姓公孙,名鞅,投奔秦国后受到重用,辅佐秦孝公变法,因功封为商君,故称商鞅。他曾多次策划进攻魏国。③刚:齐地名,在今山东省兖州县境。寿:齐地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出兵以攻齐之刚、寿:秦国的相国曾建议秦昭王越过韩、魏国境去攻齐国,被范雎劝止。④折:屈服。 【译文】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服时,就要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两地,范雎就为此担忧而加以劝阻。既然这样,那么秦国所顾忌的,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他人的国都,前面有燕、赵的抵抗,后面有韩、魏乘机进攻,这是危险的道路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两国时,却不曾有对韩、魏的顾虑,那是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word文档资料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 (翻译) 苏洵《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苏武传》人物

全文共有十八个小节,外加一个赞语。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两小节,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共十二小节,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况而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第三部分共四小节,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赞语主要表彰苏武的崇高品质。 苏武的出使,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虞常曾对张胜说:“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可见其出发点并不是真正爱国。缑王原是归附汉朝的匈奴贵族,他重新陷没匈奴中是因为汉武帝派他随浞野侯赵破奴去接应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冒险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苏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没有想到的难题,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苏武在解决这道难题的过程中的表现,刻画了他的光辉形象。 首先,通过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苏武是将门之子,禀性刚烈,视死如归。他知道,自己是汉朝使臣,使臣受辱,就是国家受辱,所以当他听到张胜报告以后,立即说:“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在严重关头,不是考虑个人的得失,而是立即想到如何才能不辜负国家的重托。“重负国”三字含意很深。不能预先发现和劝阻张胜所干的错事,一负国;马上要受到敌国的审讯,给国家丢脸,二负国。这是严于责己之意。对于私自种下祸胎的张胜来说,苏武的话中还包含着什么意思,心里不会不清楚,但他却像常惠一样来劝阻苏武自杀。苏武明白,这场乱子必须由他单独来收拾了,因此只好暂时不死。暂时不死,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说明他在“死”的问题上还要权衡,究竟如何“死”才能对国家有利。在卫律开庭审讯的场合,苏武对常惠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白自己没有参与匈奴的谋反事件,而且也不赞成有人这样做;二是表明汉廷没有指使他们这样做;三是教育副使张胜不要贪生怕死。在说过这番话以后再引刀自刺,情况就不同了。他自杀的行动,大大增强了说话的分量。不仅足以为国雪耻,扭转外交上的被动局面,而且还赢得了敌国的尊敬。这从后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可以看出。他把本来可能会导致国与国之间发生误解与争端的危机大大缩小了。匈奴单独“收系张胜”一事,说明匈奴方面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其次,通过两次劝降,突出了苏武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按理说,汉朝方面既然没有指使苏武等人参与匈奴国中的谋反事件,预知此事的仅是副使张胜一人,这纯粹属于他个人的错误行为,匈奴方面应该单独留下张胜治罪,而把苏武等人遣送回国才是。遗憾的是匈奴违背了两国通好的宗旨,粗暴地把苏武等人一概扣留,而且要强迫他们投降,企图以此来羞辱汉朝。这时,理屈的已经不是在苏武方面,而是在匈奴方面。苏武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坚持民族气节,拒绝投降,就能为国争光;丧失民族气节,接受投降,必然给祖国丢脸。苏武坚定地选择了前者。为了让匈奴知道汉使的骨头有多硬,他不再考虑死,而是要千方百计地活下去。匈奴对苏武的劝降使尽了解数。第一次让卫律出面。卫律使用的方法比较拙劣。一是威吓。先将虞常斩首,造成恐怖气氛,然后胁迫张胜投降,最后硬说副使有罪,正使应该连坐,遭到苏武驳斥后,“复举剑拟之”。想把苏武一举吓软,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11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 自己预习,弄懂生僻字音、形、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 3. 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 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论证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建议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积极抗战以维护国权。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六国破灭之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之后,今年又出了一部吸引人心的穿越剧《相爱穿梭千年》,看来近几年穿越盛行哦。上课之前咱们也来穿越一下,请大家回到北宋,与我一同赴一

场满汉全席。 时间: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 人物:苏轼(时年20岁) 地点:北宋都城开封 事件:苏轼进京赶考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席间大家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你们喝酒哦!”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苏武传的人物描写手法

《苏武传》描写人物的方法: (1)典型环境。通过典型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人物跃然纸上。 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 (2)细节描写。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3)善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塑造形象,在言与行的比照烘托中,见出人物的正邪之别。这对比、映衬分见于敌我两个营垒,出现于不同场合。 其一,在出使匈奴之初,与副使张胜的对比。苏武使匈奴,适遇缑王与虞常谋反的突发事件。副使张胜与虞常有旧,卷入其中。因谋反事发,虞常被捕,苏武知之。料必牵连自己,有负于国,欲自杀。卫律召苏武受辞时,苏武深责自己屈节辱命,引刀自刺。苏武伤愈之后就是“会论虞常”和再度逼降,虞常被斩,张胜心惊,当卫律“举剑欲击”之时,“胜请降”。反观苏武,在卫律“复举剑拟之”的生死关头,却是“不动”。作为副使,张胜背着苏武行事,置两国关系于不顾,欲贪功而陷于虞常谋反之事,累及苏武,在匈奴的威逼之下,贪生请降。而苏武在得知真情后,首先想到的是“见犯乃死,重负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立下竭忠尽节之志,自杀未果,更不为敌方剑刃相加所动。通过与张胜的对照,更可见苏武 其二,在威逼利诱之时,与叛徒卫律的对照。卫律因李延年推荐,出使匈奴,还汉之时,延年因罪全家被捕,卫律逃奔匈奴,被封为丁灵王。在剑斩虞常、张胜请降之后,卫律先是以言相逼:“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据理反驳,卫律理屈词穷,举剑威胁,苏武“不动”。威逼不成,卫律转以利诱来劝降,降之则是“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拒降则是“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但苏武仍是“不应”。卫律见恬不知耻的现身说法不能奏效,又转为威胁:“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对这种无耻之尤的言行,苏武先是指斥卫律“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的叛变之举,继而痛责卫律“反 其三,在以情相劝之时,与降将李陵的对照。李陵与苏武在汉时俱为侍中,相处素厚。他原来愧见苏武,受单于指使,以“置酒设乐”之举与苏武相见,道明“说足下”之意,和单于“虚心欲相待”的诚心。他先晓之以“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之理,再动之以情,陈述了苏武出使以来所未知的家庭变故:兄弟屈死,母亲亡故,妻子改嫁,子女走失,继而将心比心,陈述自己初降时的心情,最后又指出汉武帝年事已高、喜怒无常、大臣安危难卜的朝中实况。所说的这些,情理俱在,且陈述委婉,虽心如铁石亦不能不为所动。但是,苏武却置家中命运和个人恩怨于度外,他所说的“臣事君,犹子事父也”,虽不无愚忠色彩,但为国事甘赴汤镬,不避斧钺,“杀身自效”,坚贞不屈,却闪烁着夺目的思想光芒。在连饮数日之后,仍陈其“必欲降武”惟有“效死于前”之志,终使李陵赞叹与自责并作,与之泣别。李陵虽有韬略武功之长,但自恃太过,以致兵败投降。苏武并无过人之才,却能在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苏武传

12、苏武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和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 文中观点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 微的细节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传主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与不屈信念,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 学审美价值。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力图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 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心灵的选择。在这 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 苏武。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串读课文,串读过程中正音、把握节奏。(10段由10个学生来读,其余学生听读,注意是 否正确,如果有误在读完一段后及时纠正) 2、学生参考课下注释(注释很详细)自读并翻译,确认重点词义、句式,教师明确。 (一)句式积累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判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 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 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 为降虏于蛮夷 (介宾后置) 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 (省略句式)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教师引导学生沉下心阅读文字,亲近文字,为后面的解读 铺垫。积累句式要善于抓住特殊句式的形式标志来准确判断,善于在学习中归类。 (二)词类活用 单于壮其节 (意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 其一人夜亡 (名作状) 为什么“壮”是意动?“归”“降”是使动?“夜”是作状语?推演出一般规律并联系已经学过的 句子来佐证。 (三)古今异义 且陛下春秋高(年纪)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押) 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对老人、长辈的尊称) 欲因此时降武(“因”,趁机;“此”,这)武等实在(“实”,确实;“在”,存在) 3、思考:课文记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苏武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先后记叙了苏武的两次自刎、两次反劝降和北海牧羊几件事,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 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苏武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 三、布置作业

三篇《六国论》比较——古典诗文比较之二 (1)

三篇《六国论》比较 陈友冰 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为史鉴。北宋苏氏父子和元代李桢的《六国论》,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三篇。由于他们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比较一下他们在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组织论证时的不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历史现象,乃至论说文的教学与写作,是有帮助的。 一 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全文就围绕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这里采用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秦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论证“赂秦而力亏”。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通过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在分析赂者破亡之因后,作者再分析不赂者为什么也会破灭的原因。因为从史实来看,当时割地赂秦的只有韩、魏等少数国家,要想使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点得以成立,这个问题是回避不掉的。作者是个善于论事的文章大家,为了除去人们心中的疑问,他对当时未割地赂秦的齐、燕、赵三国逐一分析、论证,毫无吞吐含糊之态、避重就轻之意。他把不赂秦的国家分为三类:一是齐国,它虽不赂秦却附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样自挖墙角的结果,是唇亡齿寒,“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于是“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在手法上,他采取设疑的方法:“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这就把人们对此的疑问毫不回避地点出来,然后通过条分缕析得出使人信服的结论,以设疑起而释疑终,正显出这位文章大家手笔的不凡。 二是燕国,作者首先赞扬它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指出该国虽小却后亡,这正是用兵之效。这是对他赂秦却以武力抗秦的肯定!但它后来却采取行刺这种企图侥幸取胜的方式,放弃了武备、用兵这个坚实的国策,就必然导致祸患。 三是赵国,它的败亡也是由于“用武而不终”,听信谗言,杀掉了抗秦的良将李牧。 在对不赂者破亡之因作了上述三方面分析后,作者再从两点加以总结:一是从现实出发,称赞“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仍义不赂秦,坚持用兵,“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就从正面重申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个论点;二是从假设出发:假使韩、魏、楚三国不赂秦,齐不附秦,燕君不用荆卿,赵国李牧仍在,

苏武传人物形象

《苏武传》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一、导入 十九年的艰难困苦,没有使他倒下,十九年的威逼利诱,没有使他屈服,十九年的孤独寂寞,没有使他忘却那远方的祖国。历史用丹青铁笔镌刻下他的名字----苏武。如此之人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你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瞻仰苏武的光辉形象。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苏武真挚的爱国情怀 能力目标:学会描写人物 三、检查预习 1、总结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2、畅谈苏武给我的第一印象 四、人物形象分析 1、本文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对比反衬的方法。 2、那么我们来看语言描写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语言描写主要体现在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部分。 3、请分别找出卫律与苏武、李陵与苏武对话的段落,分角色朗读,感受语言特点。 明确: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措施是软硬皆施、威逼利诱的方式。语气中透着嚣张的气势、不可一世的傲慢。李陵在劝降苏武时是以老朋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言推心置腹、委婉通情。 小结: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的悲痛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一位忠诚爱国的君子!(PPT) 4、在这几处语言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苏武形象。我们再看细节描写中又为我们展现了怎样一个苏武。先请大家找出文中细节描写的地方。 明确:武不动。武不应。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苏

苏洵苏辙之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之《六国论》 摘要:同一题目作文,父子两人都是借史论政,并和现实相联系,以起到借古鉴今的作用。不同的论证角度、论证方法和语言风格展现出父子两人不同的人格魅力。 父子共写同题文章的现象十分罕见。宋代苏洵、苏辙父子各有《六国论》传世,两篇文章珠联璧合,各放异彩,可称得上是古代议论文的名篇佳作。然而对照起来看,两者的立论角度、论证方式、文字风格各不相同。品评两者的成败得失,或许对今人会有所裨益。 两篇文章都以六国破灭作为议题,借史论政。写借史论政的文章,应该根据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从历史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以便把历史问题的评析同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起到以古鉴今的作用。 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苏辙的《六国论》则从“韩魏附秦”招致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这两篇文章所选择的不同角度,哪个更具有思想性和现实意义呢?联系北宋中期的社会现实来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苏洵生活在宋朝比较“承平”的一段时间里。但北宋中期面临辽与西夏的严重威胁,外患频仍。北宋王朝软弱无能,一味屈辱苟安。一○○五年(宋真宗景德元年)一月,与辽国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一○四四年(宋仁宗庆历四年),宋与西夏议和,答应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 二千匹、茶三万斤。这些屈辱和约的签订,虽然换来了暂时的安宁,却给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加剧了宋王朝的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进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苏洵是一个有政治抱负 的人,写作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治于今”。苏洵的《六国论》抓住“赂秦而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苏武素材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望。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降者,阴相与谋劫单盂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使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工律,常能为汉伏拏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长辈 B.私候.胜曰候:拜访 C.恐前语发.发:泄露 D.虞常果引.张胜引:带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汉亦留之以.相当 作《师说》以.贻之 B. 因.厚赂单于 相如因.持璧却立 C. 常能为.汉伏拏射杀之 公为.我献之 D.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则或咎其.欲出者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 ..行也 B.素与张胜相知 .. C.数通使 ..相窥望 D.汉亦留之以相当 .. 4.能表现苏武坚贞不屈的一组是( )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②见犯乃死,重负国 ③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④引佩刀自刺 ⑤武气绝,半日复息 ⑥单于壮其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 B.第二、三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苏辙《六国论》

《六国论》 苏辙(北宋) 【原文】: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 之秦而不免於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韩,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於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於前,而韩、魏乘之於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韩、魏折而入於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於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於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於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六国论 (选自宋·苏辙《栾城集》) 【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 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 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 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 被秦国战败。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 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 不了被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 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

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 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 【原文】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 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 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古文中,将 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 作互文。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译文】 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 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 在心腹间患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 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原文】

《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坚定的爱国者--苏武 《苏武传》记述了苏武在匈奴的艰苦处境和他卓绝的节操,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古代忠君爱国的典型人物,为后世所颂扬传唱,而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家喻户晓。 首先,我们可以从《苏武传》中看出苏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当单于使卫律劝降时,苏武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遂引刀自刺。苏武以他的举动表明他忠于汉朝绝不变节的决心。而又有谁会有他那份坚定的忠君爱国之心呢?连李陵这样的将领都劝他投降,苏武也不为所动,表明心志说:“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在私底下,在无人处,苏武也一如既往的坚定他的爱国心。当他听李陵说汉武帝驾崩时,“南乡号哭,呕血。旦夕临,数月。”无论在何时何地,苏武的忠君爱国之心都得到体现。 反观那副中郎将张胜在卫律举剑威胁的时候,立刻请降。张胜这副贪生怕死的嘴脸,如何与苏武面对生命威胁时的巍然不动相比呢?到最后,连卫律都清楚地知道苏武的满腔爱国心,知道他绝不会投降。敌方单于对他的种种刁难也只是因为佩服他的气节而生出爱才之心。从敌方的表现中,更能看出苏武坚定高尚的爱国心和民族气节。 其次,苏武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在面对叛国者卫律的劝降之语时,苏武痛骂卫律“不顾恩义,叛主背亲”。然而,在他面对同僚李陵的劝降时,他知道李陵的投降是事出有因。虽然李陵因个人恩怨而不顾大义,苏武也只是说:“愿复勿再言。”对李陵充满理解和耐

心。 最后,苏武还是一个坚韧不屈、意志坚定顽强、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人格高尚。天下大雪,单于不给苏武食物时,苏武“卧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都不死。单于没有办法,又不忍杀他,把他流放到北海无人处,对他提出种种刁难,并且连唯一的财务都被偷走时,苏武仍坚持下来。 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从壮年到满头白发,都没改变他的初心,至始至终都坚定他的爱国信念。这样难能可贵的爱国者,这样坚韧的人,值得被名流青史,为后世所颂扬。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六国论 (选自宋·苏辙《栾城集》) 【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 【原文】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 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译文】 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原文】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①,商鞅用于秦而收魏②。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③,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

苏辙六国论教案范文

苏辙六国论教案范文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那么苏洵的《六国论》为我们论证了什么呢?下面跟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整体感知课文 3:研习第一、二自然段,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教学课程: 一:导语设计

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自比于贾谊,欧阳修称赞他的文 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他的文风雄辩,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苏询(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独放的一枝奇葩《六国论》。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 州眉山(今四川眉县)人。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 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20万两,绢3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之文。 2.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 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 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