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进展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进展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进展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进展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进展

杜宗良 朱谱薪 张 敏(四川联合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研所 成都610065)

吴健康(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整理效果及各自的优缺点。关键词:真丝织物 抗皱整理 进展

真丝织物色泽柔和、悬垂性好、吸湿透气、柔软滑爽,具有优雅华贵的外观和良好的穿着舒适性,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性[1]。同时,由于干态时的纤维大分子间含有大量的氢键和盐键,因而丝织物具有较高的干态折皱回复角(WRD),一般在240°~270°之间(T+W)[2]。但由于真丝的蛋白质大分子之间不存在化学交联,当丝纤维吸水膨润时,盐键发生断裂,同时,湿态时水分子破坏了纤维大分子之间的氢键,因此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分子链很容易发生相对滑移,外力去除时,分子间又没有足够的约束力使其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这使得真丝织物湿抗皱性很差,湿折皱回复角低到100°~155°(T+ W),只有其干弹性的42%~57%,家庭洗涤或受湿时易起皱,洗可穿性很差,对丝绸的服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

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国内外都是采用交联的办法,各种真丝抗皱整理的方法基本都是从棉织物抗皱整理研究中借鉴而来的,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发展。至今,国内外采用了多种交联整理方法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真丝绸抗皱整理的研究成果。

1 真丝纤维及其织物起皱机理的研究

关于丝绸的起皱机理,日本学者桑原昂、平林洁、北村爱夫等在这个领域进行了一些先导性的研究。近年来,日本的有关杂志时有文章报道,例如,丝绸在有机溶剂的浸泡过程中,丝纤维微细结构的改变及机械性能的变化[3]。

研究1丝绸,1991,(12):171

9 张菁1真丝织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改性1纺织学报, 1996,17(4):2001

10 A1T orikai,M1Ohno,and K1Fueki,J1Appl1P olym1Sci1, 1990,41:10231

11 T1M itsuoka,A1T orikai,and K1Fueki,J1Appl1P olym1Sci1, 1993,47:10271

12 Ayako T orikai,T eruguki Hattori,T akuji Eguchi,wavelength effect on the photoinduced reaction of poly(methyl methacry2 lat e)J1P olym1Sci1Part A:polym1Chem11995,33(11): 1867~18711

13 S1K obayashi,M1Sugiyama,and H1Y oshida,Report of the T oky o Metropolitan T 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1979,15: 1371

14 N1M ohanty,S1N1T orasia,M1C1M ohanta,D1K1R out,and H1K1Das,J1Macrom ol1Sci1,Chem1,1983,A20:4091 15 王菊生1染整工艺原理(第一册),北京:纺织工业出版

社,19901

16 Basuhiro Tsukada,G uiliono Freddi,Physical Properties of Hy2 droxy ethyl Methacrylate-G rafted silk fibers,J1Appl1

P olym1Sci1,1993,49:1835~19441

17 毛章建编译1日本有关蚕丝接枝共聚的研究1现代丝绸, 1986,21

18 H1Y asuda1Plasma P olymerization,Dekker,New Y ork,19841 19 Y ang W1T1,Ranby B1Submitted to Eur1P olym1J119961

20 吴祖望,杨凌霄,林莉1X型活性染料母体结构与其在丝绸上染色性能的关系1纺织学报,1987,8(1):51

21 吴祖望,冯美蓉1活性染料反应性能与柞丝绸上染色性能的关系1大连工学院学报,1985,(2):1151

22 周集体,张壮余1反应性染料在中性及弱酸性介质中与丝的反应1大连工学院学报,1985,(2):471

23 赵国钧1纺织学报,1993,(14)12:5561

(收稿日期:1998-08-14)

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对真丝起皱机理也进行过研究[3,4]。他们从溶剂极性、丝纤维在不同性质溶剂中的膨化度,定量地研究了真丝绸的起皱。结合其他有关实验,从分子结构、热力学、结晶度等几方面阐述了丝绸的起皱机制。并通过与化纤织物,如纯涤纶绸、棉涤混纺绸、锦纶绸等的对比实验,分析了他们的共性和特性。

通过分析,他们认为织物在溶剂中首先被溶胀,溶剂渗透到纤维内部,然后打断丝蛋白分子链间的主要结合力即氢键、盐键等,削弱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纤维或织物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变形,分子间产生相对滑移,并且在溶剂被去除后,这种形变被固定下来,宏观上导致了织物起皱。

织物在溶剂溶胀过程中起皱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溶剂对织物的溶胀程度。仅从相似相溶的角度看,如果溶剂的极性与织物越相近,则织物经过溶剂处理后,起皱也越严重。此外,扩散和毛细管效应及溶剂分子体积等,都对织物的溶胀有相当大的影响。与丝织物结构相似,分子体积较小,粘度较低的极性分子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和形成氢键的能力,从而溶胀较大,起皱较为严重。

2 含甲醛树脂对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

含甲醛树脂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研究较早,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防皱防缩、洗可穿和耐久压烫(PP)整理等几个发展阶段,现已成为染整工业中广泛采用的常规工艺之一[5]。

211 甲醛

用甲醛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赋予真丝绸尿素或硫脲溶液,将水分烘到10%以下后,用100℃以上的甲醛气体处理;赋予尿素或硫脲溶液与甲醛系初缩体的溶液后,将水分烘到10%以下,用100℃以上的甲醛蒸汽作用;在赋予有2个羟基且分子量400以下的脂肪族、脂环族和芳香族化合物,或脂肪族胺的单独或混合溶液后,烘至水分10%以下,用100℃以上甲醛蒸汽作用[6]。织物与甲醛形成的交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织物强力下降较大,释放甲醛的问题较难解决。212 T MM(三羟甲基三聚氰胺)

用T M M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国内外研究不多。香港综合工艺学院的Lee&Sin对此进行过一些研究[7]。他们在使用T M M时用非离子低分子聚乙烯乳液作为柔软剂,以降低织物整理后的硬挺度,同时加入甲酸作为膨松剂,使纤维得以充分溶胀而膨松,有助于整理剂进入纤维的内部,以提高纤维的可及性,因而有效地增强了纤维的湿弹性。他们认为:T M M与真丝纤维大分子可形成有效的交联,交联反应主要依靠织物的溶胀和反应温度。焙烘温度越高,交联作用越持久,耐洗性越好。充分溶胀的织物在交联反应之前让交联剂彻底渗透和良好分布,就能提高交联剂的效率和织物的湿弹性。实验结果表明,用T M M整理过的丝织物干、湿弹性都有较大的改善,尤其是湿弹性。整理真丝织物的干态折皱回复角由265°升高到290°以上,而湿弹则由217°升至261°。在适当情况下,整理过的织物经50次以上的家庭洗涤,仍有良好的抗皱性,织物撕破强力显著提高。但整理后的织物容易泛黄,手感不好,且存在甲醛问题。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8]也对该类树脂在真丝绸的抗皱整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整理效果,但织物上游离甲醛含量较高。

3 环氧化合物对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

用含甲醛树脂对织物进行抗皱整理会导致织物在加工、存放及使用过程中不断释放出甲醛,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无甲醛整理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相继制定了工作场所释放甲醛的允许限量及衣用织物的甲醛标准。目前,无甲醛整理剂主要有环氧树脂类和多羧酸类整理剂等。日本的科研工作者对环氧树脂整理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从5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用环氧树脂处理纺织品的工艺[9~13],在解决整理后织物泛黄、抗皱性及持久性、强力保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而且对整理后织物各力学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已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我国从80年代开始,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工作。青岛丝织厂的研究人员使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丝绸进行抗皱整理,并且对浸渍法、轧蒸法等工艺进行了研究[14]。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使用302环氧树脂整理剂进行抗皱整理[15]。研究表明,经潮态交联整理的丝织物,其洗可穿级数和湿弹性都保持较高水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人员研制了二环氧三甘醇缩水甘油醚用于真丝抗皱整理[16],选用了非质子极性溶剂,反应用相转移催化一步合成法。各种研究结果都表明,用环氧树脂整

理后的织物可获得较高的干、湿弹性,DP等级和牢度,耐洗性好,并且织物的防缩性能也大为改善,整理后强度较好,还有可能提高。然而,环氧树脂整理剂对整理工艺条件要求很高。由于需在碱性强的催化剂下高温处理,工艺条件控制不当时,很容易使真丝泛黄和脆损。这类工艺的一个共同特点为:加工工序长,并且较为繁复,成本高。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对真丝绸环氧化合物整理技术仍在进行大量积极的探索,试图取得突破性进展。

4 多羧酸对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

用多羧酸整理真丝织物,已有文献报道[17~20]。研究过的多羧酸主要有1,2,3,4-丁烷四羧酸(BT C A)和柠檬酸(C A)等。近些年来,Welch, Andrew等人在棉织物上应用多羧酸作交联剂已取得了成功[19]。在多羧酸中,BT C A的整理效果目前被认为是最好的。

411 BTCA

BT C A是一种非甲醛整理剂,在棉织物的抗皱整理中产生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它挥发性低,无味,对皮肤刺激小,动物实验表明口服和皮肤接触毒性很低[19]。

BT C A整理的丝织物具有很好的耐洗性,在标准的家庭洗涤50次后,整理丝织物仍能保持很高的DP指标(315以上)。整理后织物的回弹性获得了很大改善,湿态WRA在洗涤50次后仍然大于230°(未处理织物的湿态WRA为215°);干态WRA从整理前的265°增加到整理后织物的290°~300°,并且经50次洗涤后几乎不变。BT C A整理的棉织物,断裂强度降低40%以上,而丝织物经整理后,断裂强度降低非常小。实验表明,断裂强度的损失,在大多数处理条件下经向低于3%,即使最大损失也只有8%,纬向低于20%。BT C A整理后撕破强度增加了100%以上。

用BT C A整理织物,所需焙烘温度一般在170℃以上,从而使织物白度下降,硬挺度提高,手感不够理想,若降低焙烘温度会影响整理效果,因而给整理加工造成一定的麻烦。同时,BT C A价格昂贵,整理织物的成本太高,难以形成工业化生产。

412 CA

柠檬酸对真丝织物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才开始的,柠檬酸具有和BT C A相似的结构,且价格较低,相当于DMDHE U的价格,使用柠檬酸作交联整理剂可降低成本。目前,柠檬酸对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已取得了一些成果[20]。

以C A整理后的丝织物,干态WRD经过50次水洗周期后,仍保持很高的水平(300°)。湿态WRA (T+W)随水洗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即使在50次水洗周期以后,仍有230°左右。DP指标在50次水洗之后,仍高于312,比整理前的119明显增加,织物耐洗性较好。整理后织物断裂强度降低较小,纬向断裂强度保持原值的83%以上,经向强度保持率在94%以上。织物整理后的撕破强度增加40%~80%。

用柠檬酸抗皱整理剂整理,其缺点在于焙烘温度较高,整理后真丝织物容易泛黄,且随交联温度的提高,织物的泛黄指数和硬挺度增大,影响织物的外观及手感。

5 二醛类整理剂对真丝绸的抗皱整理

用二醛类化合物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国内外目前尚未见报道。作者研究了乙二醛和戊二醛对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21],并采用硫酸铝—酒石酸和氯化铝—酒石酸作为催化剂体系,乙二醇作为添加剂。通过红外光谱和溶解实验,证实了真丝织物与醛之间发生了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用乙二醛和戊二醛整理的真丝织物,湿态折皱回复性有显著提高,一般可达250°左右(所用的未整理织物湿态折皱回复角为201°)。织物整理后的力学性能和白度都较好,纤维的断裂强度比整理前不会有较大的下降,若条件适宜,还会有一定的提高。织物整理后的白度可基本保持整理前的水平。用二醛类化合物整理真丝织物的另一优点为焙烘温度较低,较适宜的焙烘条件为120℃、2min。两种交联剂相比,乙二醛对真丝织物抗皱性的作用要显著一些,泛黄程度也比戊二醛轻一些,而在织物强力保持方面,戊二醛则优于乙二醛。

此外,对催化剂和交联剂的研究结果表明:铝盐是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有效催化剂,但会使纤维断裂强度下降;酒石酸对真丝织物整理后的力学性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两种催化剂体系相比,硫酸铝—酒石酸的催化效果好于氯化铝—酒石酸体系。添加剂乙二醇可有效抑制真丝织物整理后的泛黄,有利于真丝织物保持强力,但降低了织物整理后的

折皱回复性,尤其对干态折皱回复性影响较大。

用二醛类化合物整理真丝织物的缺点是干态折皱回复性提高不明显,甚至还有轻微的下降,有待进一步研究。

6 二碱式酸酐对真丝绸的抗皱整理

二碱式酸酐对真丝进行抗皱、防泛黄等化学整理,仅国外有少量报道[22]。日本曾用丁二酸酐和戊二酸酐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的研究。他们使用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交联温度控制在75℃,交联时间45~270min。

通过实验,他们发现:用丁二酸酐整理后的织物,其折皱回复角提高较小,而且织物泛黄较严重;经戊二酸酐整理后的织物,折皱回复角的提高幅度较大,其泛黄指数比未处理的织物有所降低。用两种酸酐处理后的真丝织物,其断裂强力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断裂伸长轻微提高。通过热重及DSC测试,整理后的丝织物热力学性能变化不大。这表明丝织物的多种初始性能并未因化学整理而遭到破坏。

关于二碱式酸酐对真丝进行抗皱整理至今仍无系统的研究。用二甲基甲酰胺作反应溶剂提高了整理的成本,给这一方法的工业化带来了困难。

7 特殊整理法

据报道[23],在真丝绸抗皱免烫整理研究中,浙江天昌集团公司采用高温、冷冻、化学处理及机械复合特殊整理的方法,赋予真丝织物抗皱免烫性能。其中02双绉的急弹达250°,缓弹322°,经50次家庭洗涤测试,抗皱性仍比未整理绸提高50%。

参考文献

1 杨丹1真丝绸染整,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31

2 叶金兴1真丝织物用BT C A抗皱整理1丝绸,1995,(4): 53~561

3 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真丝起皱机理研究组1丝纤维经有机试剂处理后理化性能的研究1丝绸,1993,(7):23~251

4 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真丝起皱机理研究组1丝纤维及其织物的起皱机理1丝绸,1993,(6):18~201

5 树脂整理应用技术编写组1树脂整理应用技术1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31

6 周宏湘1真丝绸改性加工的进展1丝绸,1993,(7):54~5517 袁可志1丝绸防皱1丝绸,1993,(6):53~551

8 张瑞菁1化学整理对真丝双绉抗皱防缩性能的影响1丝绸,1987,(7):20~221

9 M1Tsukada,H1Shiozaki,H1Urashima,and M1Y okozawa, Changes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 ilk Fabrics M odified with

E poxide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fabric C onstruction,

J1T ext1Inst1,1989,80(4):547~5531

10 M1Tsukada,Y1G oto1G1Freddi,M1Matsumura,H1Shiozaki, and H1Ishikawa,S 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E poxide -T reated Tussah S ilk Fibers1J1Appl1P olym1Sci1,1992, 44:2203~22111

11 M1T sukada,M1Nagura,H1Ishikawa,and H1shiozaki,S truc2 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 ilk Fibers T reated with E poxide, J1Appl1P olym1Sci1,1991,43:643~6491

12 M1Tsukada,H1shiozaki,Y1G oto,and G1Freddi,Physical Properties of S ilk Fibers T reated with E thylene G lycol Diglycidyl

E ther by the Pad/Batch Method,J1Appl1P olym1Sci1,1993,

50:1841~18491

13 H1Shiozaki,M1Tsukada,Y1G otoh,N1K as oi and G1Freddi, Chemical S tructure and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 ilk Fibers M odified with Different K inds of E poxides, J1Appl1P olym1Sci1,1994,52:1037~10451

14 陈真光1真丝绸防缩免烫整理的研究,丝绸,1992,

(4):10~131

15 吕新芬1真丝绸302环氧树脂整理后耐洗性的探讨1丝绸,1994,(7):20~211

16 赵国钧1二环氧三甘醇缩水甘油醚的研制及在真丝绸抗皱防缩上的应用1丝绸,1993,(9):37~391

17 I1H olme,New Developments in Chemical Finishing of T extile, J1T ext1Inst,1993,84(4),520~5331

18 Y1Y ang1S1Li,E ffect of N on-F ormaldehyde Crease-Resistant Finishing by P olycarboxylic Acid on Dyeing Properties of S ilk Fabric,Am1Dyest1Rep1,1994,83,(2):26~331

19 Y1Y ang and S1Li,Crease Resistant Finishing of S ilk Fabric with BT C A,T extile Asia,1994,26,(5):25~281

20 叶金兴1真丝织物用柠檬酸无甲醛抗皱整理1丝绸, 1996,(7):50~541

21 杜宗良,张敏,吴大诚1真丝织物的无甲醛抗皱整理1杜宗良,博士论文,19981

22 M1Tsukada and H1Shiozaki,Chemical and Property M odifica2 tion of S ilk with Dibasic Acid Anhydrides,J1Appl1P olym Sci1, 1989,37:2637~26441

23 马亚飞1丝织物功能性整理技术进展1丝绸,1996,

(9):27~291

(收稿日期:1998-09-30)

关于棉织物抗皱性能的研究

关于棉织物抗皱性能的研究 摘要 本文探讨了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以及棉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发现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棉织物中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应力去除后纤维素分子缺少约束力恢复而产生折皱。具体原因为纤维素分子受较大外力作用后纤维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导致原来的氢键断裂,并在新的位置重新建立起难以回复的新的氢键系统,使纤维或织物的形变得不到恢复而造成的,从而得到棉织物织物的抗皱作用主要是依靠纤维素分子上大量的反应性基团与整理剂交联,限制了结构单元之问的相对位移得到的。接下来本文介绍了抗皱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抗皱整理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棉织物;抗皱性能;相对位移;整理剂;发展趋势

1 前言 天然纤维织物,特别是棉织物具有手感自然、吸湿透气、抗静电、穿着舒适、经济实惠等优点,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织物纤维中,以棉纤维的产量最大、应用最广,不过纯棉织物有弹性差、易起皱、洗后需熨烫,而且易受微生物的侵袭导致纤维霉变和脆损的缺点。为提高织物的抗皱性,在染整加工中,要进行抗皱整理[1]。近年来,人们崇尚自然,棉纤维织物又普遍流行,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服装不仅要求穿着舒适,对保持平整外观、料理简便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抗皱和耐久压烫整理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 2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探讨 棉纤维属于纤维素纤维,而纤维素纤维是由失水葡萄糖单元组成的高聚物。一个纤维素分子是6000~7000个单元组成的长链。这些纤维素长链分子,在一些区域内相互平行排列,并相互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引力,这样的区域称为晶区。在这些区域内,纤维素链紧密牢固地与相邻分子链结合在一起。可以相信,在晶区内,纤维素分子间是没有空间可让水分子和树脂分子进去的。另外,由于相邻纤维素链问的强力很强,所以纤维素链的相对运动是很困难的,即使产生分子的相对位移,待应力消除,其结合力就立刻使位移分子回复到原来位置。所以可以认为结晶区是用来防皱的。 现代理论认为,在纤维素分子链的结晶区之问,存在着序列较差的无定形区。因为在这个区域内,纤维素分子不是排列的非常有序。在无定型区,纤维链间的问隔较大,相邻链问的引力也低于晶区,所以在无定形区的纤维素链间,水分子、树脂分子和染料分子都可渗入。由于纤维相邻链问引力较低,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一旦应力去除,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约束力能使纤维素分子回到其原来的位置,这样就使织物产生折皱,所以折皱可认为是在无定型区产生的。 为了使纤维或织物具有防皱性能,就必须在无定形区紧邻的纤维素分子问增添一些连接。处理时,织物要保持所需要的形状。这样引入的分子,至少应具有两个以上能与纤维素发生反应的基团。在适当的催化剂条件下,这样分子通常被称为纺织树脂,实际上被称为“预缩体”较为合适。 纤维素链的交键必须考虑其它两个因素[2]。第一,引入的交键必须处于拉紧状态。如果要提高纤维和织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抗皱性或褶裥稳定性,则处理时也要保持这种条件。第二,纤维素吸收水分之后就会溶胀,不管是在标准状态下吸收水分,还是浸入水中或水溶液中,溶胀是因为水分子进入无定型区的纤维素链问,强制将链推开的结果。 如果纤维素纤维交链是在高度溶胀状态下进行的,例如,用无机酸和甲醛水溶液处理纤维素织物。当烘干时,纤维素就瘪缩,这样交键就松弛了。在干瘪条件下,由于折皱而引起纤维素分子的相对运动,这样使松弛的交键仅仅拉直而己。由于交键被部分拉直,所引起的应力将使位移分子复原到原来位置。但是,交键中原子绕价键的转移将抵消上述回复力,使形变保持最小位罱。事实上,松弛的交键没有干态抗皱性。 综上所述,在湿态或其他非水介质中,在高度溶胀状下进行共价键合,其结果具有湿态防皱性和褶裥保持性,但干态防皱性和褶裥保持性很小。如在高湿下

浅谈织物后整理与静水压

浅谈织物后整理工艺与静水压实验 【摘要】简要介绍了织物涂层整理的发展和分类及与织物静水压实验的关系,分析各织物涂层胶的化学结构,制备方法,功能性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涂层静水压织物整理贴合程度基布 前言 纺织品涂层整理剂又称涂层胶,是均匀涂布于织物表面的高分子类化合物。它通过粘合作用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薄膜,不仅能改善织物的外观和风格,而且能增加织物的功能,使织物具有防水,耐水压,通气透湿等功能。早期的防水性织物是英国锡莱设计的文泰尔防雨布。其作用原理是织物被润湿后棉纤维截面积膨胀,使织物中纤维间的孔隙缩小,以致水不易渗透。高密度织物的特点是透湿性好,但耐水压值较低。直到后来层压织物以及涂层织物的出现成为了防水透湿织物的主流,其中层压织物随着服用时间的增长,防水透湿效果逐渐变差,甚至会出现面料渗水的现象。因此涂层织物占据主导地位,自70年代以来,科研人员通过对涂层胶化学结构的改性和变换涂层加工方法等手段研制出了一系列防水透湿型织物用涂层胶。近年来,功能型涂层胶和复合型涂层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涂层胶的种类按化学结构分类主要有: 1.聚丙烯酸酯类(PA);特性:耐日光和气候牢度好,不易泛黄;透明度和共容性好,有利于生产有色涂层产品;耐洗性好;粘着力强;成本较低。其缺点是:弹性差,易折皱;表面光洁度差;手感难以调节适度。 2.聚氨酯类(PU);特性:涂层柔软并有弹性;涂层强度好,可用于很薄的涂层;涂层多孔性,具有透湿和通气性能;耐磨,耐湿,耐干洗。其不足在于:成本较高;耐气候性差;遇水、热、碱要水解。 3.聚氯乙烯类(PVC);特性:PVC薄膜有毒且易老化,手感粗糙。 4.有机硅类;手感丰满,很脆又富有弹性,具有很强的回弹性,抗皱。对于厚型的面料,弹性好,牢度好。 5.合成橡胶类。 (二)常见的涂层后整理工艺有: 1.直接干法涂层,直接涂刮烘干成形烘交联。 2.湿凝固法涂层。 3.转移涂层,将涂层剂涂在离型纸上,形成连续的薄膜,然后再薄膜上涂上粘结剂,后与织物叠合,经烘干固化,最后将载体剥离,形成的涂层织物 4.层压法涂层,将织物与高聚物薄膜粘结在一起,形成的多功能复合体。 对于涂层织物静水压实验的各个影响因素以GB/T4744-1997(eqv ISO811:1981)为例加以分析。一般用于测定静水压实验的涂层织物其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_倪玉婷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 倪玉婷 马会英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天津 300160) [摘 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棉织物防皱整理从传统方法到新型纳米技术的发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 [关键词] 棉织物防皱;纤维素交联;树脂整理;无甲醛整理;纳米技术 1 引言 防皱整理,也被称为易护理性,耐久压烫整理,耐折皱性,洗可穿性,免烫性等。也就是 说,织物洗涤后只需稍加熨烫或不需熨烫,在穿着过程中具有防皱性能,近几十年防皱棉织物的需求量倍增。 棉是一种富含羟基的纤维素纤维。其中40%的纤维由紧密排列的长链分子在晶区组成,其余的则由在无定形区松散排列的长链分子组成。无定形区分子由氢键联结且松散地排列,这有助于纤维的柔韧性。当纤维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和扭转时,无定形区的分子可以在纤维中自由移动,大分子的氢键发生形变或断裂导致结构单元的位移,并在新的位置形成新的氢键从而导致折皱产生。折皱最终可能恢复或形成永久折皱,这要视外力作用时间和大小而定(图1) 。 图1 棉纤维维折皱的形成 2 树脂整理 树脂整理是通过保持棉织物弹性来赋予 织物防皱性的方法。树脂整理过的织物受外力发生扭转,外力去除后分子链回到原来位 置(图2) 。 图2 折皱恢复机理 2.1 脲醛树脂(U F 树脂) 脲醛树脂是由尿素和甲醛经缩合反应制成的树脂,简称U F 树脂。脲醛树脂使纤维间产生交联来赋予织物抗皱性,它可以形成一个抵抗大分子链横向变形的三维聚合物晶格从而增强折皱回复能力。尿醛树脂不像表面涂层处理,它赋予织物防皱性但不会使它硬挺变脆。使用低分子量的尿素和甲醛的初缩体使整理剂容易渗透到纤维中。 脲醛树脂的缺点包括:干燥时释放过量的游离甲醛,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性,整理的 织物拉伸强度受损,并且树脂耐洗性及储存稳定性差且有氯损。活性树脂的发展消除了

纺织品抗皱性能的发展沿革

纺织品抗皱性能的发展沿革 前言 抗皱性是指纺织品在服用过程中,经多次洗涤仍可保持满意的尺寸稳定性、平整度和接缝外观。抗皱纺织品是指经5次循环洗涤干燥后仍具有抗皱性能的纺织品。纤维素纤维织物特别是棉纤维织物,具有很多优良性能,但是却存在着弹性较差的缺点, 不像毛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能保持平挺的外观,于是便出现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的能力、以模仿毛织物弹性为主要目的的抗皱整理。 棉纤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纤维,它有很多优良的服用穿着性能,如大多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性好等特点,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棉织物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弹性差、易起皱、易缩水、易受微生物的侵袭导致纤维霉变和脆损,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容易起皱,不能保持平整的外观,需要经常熨烫,因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喜欢穿天然纤维做的衣服,为了克服全棉服装在穿着过程中的易起皱,洗后需要熨烫的缺陷,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后整理加工工艺。目前所用的抗皱整理剂大部分都是2D树脂,但是经2D树脂整理后的织物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危害人们的健康。随着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棉织物上的甲醛问题,越来越多的转向无甲醛整理剂的研究,因此传统的抗皱整理剂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1.棉织物的抗皱发展历史 自1926年英国申请第一个织物防皱防缩整理专利至今己有大半个世纪,期间经历了织物免烫整理的几个阶段。 1.1防缩抗皱整理 早在1928年,Foulds.R.P.等人就用水溶性尿醛、酚醛树脂处理棉织物以提高其抗皱性能。由于当时用的是热固性预缩树脂,不能进入纤维内部,只是沉积在纤维和纤维之间形成表面树脂,所以手感很差。最初只是应用于粘胶纤维,到了20世纪40年代,合成了反应性树脂整理剂,如三聚氰胺/醛和环亚乙基脉/醛等,主要应用于棉织物。由于防缩抗皱整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织物的干抗皱性,它虽然能使衣服在穿着时不易起皱,但织物的湿态抗皱性并无明显改善,经洗涤后存在明显的皱痕,仍需加以熨烫。 1.2洗可穿整理 20世纪50~60年代,化学纤维迅速发展,以平整、快干、尺寸稳定、牢度好等优点迅性能,不需要熨烫,这种整理称为洗可穿整理(Wash and Wear)。 1.3耐久压烫整理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耐久压烫整理,即DP(Durable Press)整理或PP(Permanent Press)整理。一方面,织物的抗皱水平比洗可穿整理阶段又有所提高,即外观平整不起皱,尺寸稳定;另一方面,织物还有保持服装形态和褶裥定形的作用,如裤线和裙褶保持不变。但由于纯棉织物处理后强力下降严重,实际上这个时期的耐久压烫整理主要应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上。 1.4低甲醛整理

浅谈织物涂层整理

浅谈织物涂层整理 织物,涂层 纺织品涂层整理剂又称涂层胶,是一种均匀涂布于织物表面的高分子类化合物。它通过粘合作用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薄膜,不仅能改善织物的外观和风格,而且能增加织物的功能,使织物具有防水,耐水压,通气透湿,阻燃防污以及遮光反射等特殊功能。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民就已经把涂层胶用于织物表面,那时多为生漆、桐油等天然化合物,主要用于防水布的制作。时至近代,出现了性能优越的多种合成聚合物类涂层胶。最初的产品存在只防水而不透湿的缺陷,涂层织物使用时有闷热感,舒适性差。为了改善涂层胶的通气透湿性,自70年代以来,科研人员通过对涂层胶化学结构的改性和变换涂层加工方法等手段研制出了一系列防水透湿型织物用涂层胶。近年来,功能型涂层胶和复合型涂层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涂层胶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化学结构分类主要有: 1.聚丙烯酸酯类(PA); 2.聚氨酯类(PU); 3.聚氯乙烯类(PVC); 4.有机硅类; 5.合成橡胶类(如氯丁橡胶)。 此外,还有聚四氟乙烯、聚酰氨、聚酯、聚乙烯、聚丙烯和蛋白质类。目前主要应用的是聚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类。按在使用上采用的介质不同分为溶剂型和水系型两种,溶剂型具有耐水压高,成膜性好,烘燥快,含固量低等优点,但同时又有在织物上渗透性强、手感粗硬,毒性大、易着火,需要溶剂回收装置、且回收费用高的缺陷。与溶剂型相比,水系型无毒、不燃、安全,成本低、不需回收,可制造厚涂产品,有利于有色涂层产品的生产,涂层亲水性好;其缺点是耐水压低,烘燥慢,在长丝织物上粘着较难。按涂层工艺及焙烘条件不同又有干式涂层胶和湿式涂层胶,低温交联涂层胶和高温交联涂层胶之

棉防皱整理一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一 2 1、了解电花、轧花整理及其设备和工艺2、了解防皱的原理 3、掌握整理的工艺及处方中各助剂作用 重点:1、电花、轧花的设备及工艺 2、防皱浆液组成及作用。 难点同上 讲授、提问

(三)电光轧光工艺与设备 (四)轧花整理的工艺与设备 防皱整理 一、防皱整理原理 1、沉积论 2、交链论 二、工艺概述 (一)整理剂在织物上的形式 (二)工艺 (三)浸轧防皱整理液 (四)预烘、拉幅 (五)焙烘 (六)后处理 (七)拉幅 1、什么叫电光轧光和轧花整理 2、防皱整理有哪些原理? 3、防皱整理液由哪些物质组成,分别什么作用?4、防皱整理有哪些步骤?

第一课时 复习:增白、轧光整理 (三)电光轧光工艺与设备 1、含义:在织物表面轧压上大量的平行斜线,使织物表面呈现好似是用大量平行纤维组成的假象,从而大提高织物的光泽。 2、设备 电光轧光机 组成:一只软辊和一只电光辊组成 3、适用:贡缎织物,高支纱平布 4、工艺:P122 (四)轧花整理的工艺与设备 1、含义:利用纤维的可塑性,以刻有花纹的轧辊轧压织物使之产生凹凸花纹效果的整理过程,又称轧纹整理。 2、适用:经纬强度较好的平纹织物以及其他棉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等织物的加工。 3、设备组成:一对硬、软轧辊 4、工艺:P123 5、与树脂整理同时进行,以达到耐久性轧花整理。 例:P123 6、另一方法: 拷花:硬辊:凹纹铜辊 软辊:表面平整的高弹性橡胶辊

第三节棉织物的防皱(树脂)整理 概述:开始于1919年,英,甲醛处理 一、防皱整理原理 (一)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 纤维内部的结构单元发生了结构重排,产生了新的结构例纤维素分子上有很多极性基团,在纤维素分子发生相对移动后,很容易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新的结合。 (二)防皱原理 含义:P124 1、沉积论 树脂扩散后沉积于纤维中,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从而提高纤维的搞形变能力(分子间力) 2、交链论 防皱剂与纤维形成共价键(化学键力) 防皱作用的层次分:1)提高抗形变能力 2)提高弹性回复力 3)降低形成新结构的能力 二、防皱整理工艺概述 (一)整理剂在织物上的形式 1、外施型整理 2、内施型整理:防皱、防缩、免烫 第二课时

涂层整理

第二节涂层整理 ?织物涂层:在织物表面均匀地涂敷一层或多层高分子成膜物,使其产生不同功能的一种 表面加工技术 ?人们很早就采用涂层加工技术,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工业门类,是从20世纪30~40 年代。 ?涂层加工目的 ?(1)改变织物外观:珠光、反光、双面双色、皮革、光泽 ?(2)改变织物风格:柔软丰满、硬挺、高弹性 ?(3)增加织物功能:防水、防由等 ?涂层加工产品应用领域 ?(1)服装:风雨衣、羽绒服、劳防服等 ?(2)产业用布:篷盖布、土工布、遮阳布等 ?(3)装饰用布:贴墙材料、铺地材料、遮光窗帘等 一、主要涂层剂 ? 1.1 聚氯以下(PVC) ?适合直接干法涂层、压延贴合涂层合转移法涂层制造PVC合成革等 ?PVC涂层织物适合制作篷盖布、防雨布、汽车及家用装饰布、箱包、家具面料、鞋面 革、广告灯箱布等 ?进行涂层和制造人造革时,需要添加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填料、着色剂等 ? 1.2 聚丙烯酸酯涂层剂 ?是近30年来使用最普遍的品种之一 ?可分为有机溶剂和水分散型两种 ?有机溶剂型(甲苯),成膜性好,皮膜光滑柔软,易于烘干,适合国内烘箱设备较短的 特点,但甲苯易燃、易爆、污染环境 ?水分散型,近10多年来逐步发展 ? 1.3 聚氨酯涂层剂(聚氨基甲酸酯) ?简称PU胶 ?聚氨酯具有优良的耐磨、耐油、耐寒、耐化学、耐射线性能 ?聚氨酯家族包括PU水乳胶、PU热塑胶、PU革、PU粘合剂、PU涂料、PU弹性纤维 (氨纶)、PU法泡塑料等 ?主要有溶剂型和水分散型 ? 1.4 其他类型的涂层剂 ?(1)丁腈橡胶:a抗水、抗油a石油工业的防护服 ?(2)氯丁橡胶:a抗油脂、耐汽油、耐酸碱、耐气候、耐磨损、耐挠曲a防护服、空 气袋、船及飞机用救生筏、卡车篷布、可折叠容器、橡胶坝 ?(3)硅橡胶:a防水、耐高温、低温(-50~200),耐化学腐蚀、过滤紫外线和绝缘性 能a防护服、绝缘服、汽车安全气囊、食品传送带、气球、降落伞、建筑用纺织品 ?(4)氯磺酸化聚氯乙烯塑料a突出的耐磨损性、耐气候性,良好的抗污性和易洗性, 能长久保持明亮的、引人注目的外观a防护服、卡车帆布、充气仓库、可折式车、船顶篷等 二、涂层方法 ? 2.1 直接干法涂层 ?基本特点:直接涂刮、烘干成形、焙烘交联 ?前防水:防渗胶,低浓度的含氟防水剂 ?比较普遍、工艺比较简单 ?可用于聚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外,还适于PVC、硅橡胶、丁腈橡胶、橡塑混炼胶等 ?可用于加工 ?服装面料(风雨衣、防寒服、防护服等) ?装饰织物(窗帘、座椅、沙发面料、地毯等) ?产业用布(遮盖布、帐篷、土工布等)

防皱整理

防皱整理 1引言 防皱整理最早是用于对纤维素纤维的加工。纤维素纤维特别是棉织物,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但却存在着弹性较差的缺点,不像毛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能保持平挺的外观,于是便出现了提高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能力,以模仿毛织品弹性为主要目的的折皱整理。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能力的衡量方法很多,例如取一定尺寸的矩形布条,使之对折,并用重锤压一定时间,然后去压,并设法使折缝两侧的一-翼与地面保持垂直,待回复一定时间后,测定折缝两翼间的夹角,称为折皱角或回复角,也有用回复角或两翼间最大距离对180°,或试样原长的百分率来表示织物的防皱性,称为回复度。织物的回复角越接近180°或两翼间的距离越接近试样原长,防皱性越好。 由于合成纤维的迅速发展,在衣用织物中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大,除了具有洗后不易起皱的特性外,对经一定温度压烫后的服装所产生的折缝,也不会因为洗涤而消失。为了使棉织物能具有合成纤维织物的这种优良性能,于是在防皱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棉织物免烫(或称“洗可穿”)和耐久压烫(简称PP或DP)整理。 天然蛋白质纤维如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弹性,虽然都比纤维素织物优良很多,但是与合成纤维的织物相比,不论是真丝织物还是羊毛织物在湿弹性和耐久定型性能,以及湿、热条件下的防皱性都不如合成纤维。因此,近20年来,对真丝织物的免烫整理和羊毛织物的防皱和耐久压烫整理,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2折皱形成的原因 织物上折皱的形成,可以简单的看作是由于外力使纤维弯曲变形,放松后未能完全复原所形成。纤维的弯曲可看作与直棒的弯曲一样,中心区域不受影响,外层受到拉伸,而内层受到压缩。纤维内个区域,随所受应力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拉伸或压缩变形。拉应力和压应力的方向相反,但导致纤维中基本结构单元的变化是相似的。当外力除去后,随纤维的品种,外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而有不同程度的回复。经过研究发现纤维从弯曲状态中的回复性能,与它的拉伸回复性能有这某种对应关系。 织物的防皱性高低,便可近似地以纤维的拉伸应力-应变性能来衡量,而纤维的应力-应变性能,则与纤维的化学结构和超分子结构有关,也就是说,织物的防皱性主要决定于纤维的本性。当然纤维的其他因素如长度、细度、卷曲度等,以及纱线和

织物涂层整理的常用方法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织物涂层整理的常用方法 涂层整理就是将一层或者多层能形成薄膜的高分子化合物均匀的涂覆在紡织物的表面,以达到织物的两面能有不同功能的织物表面整理技术。涂层既能改变织物的外观风格,也能增加织物的功能性,使织物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1、干法涂层: 将涂层剂用稀释后,在添加所需助剂调配成可用漿料,均匀的涂敷在织物上,之后对涂过的织物进行加热,待溶剂或水蒸发后涂层剂即可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坚籾的膜。 2、转移成膜法: 此法是先将浆料涂覆于有机硅或者其他树脂处理过的转移纸、橡胶带等转移介质上,再将涂过浆料的转移介质与织物叠合,经轧压使得浆料转移至织物上,再经烘干、冷却等工艺处理后,纸与织物涂层分离即可得到涂层织物。这种成膜工艺较适用于整理经不起张力的轻薄织物。 3、热熔成膜法: 将热塑性的聚氨酯加热至熔融的状态,涂敷在织物上面,经冷却,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4、黏合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室内装饰织物等较厚织物制品的整理上。其制作工艺是将2. 5mm到4隱厚度的薄膜用粘合剂黏在织物表面,经过轧压使之牢牢的与织物黏在一起成为一体。 5、湿法成膜: 将线型结构的聚氨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助剂制成涂布浆料,涂覆于织物上,在与水接触时DMF能向水溶出而聚氨酯树脂不溶,故树脂的浓度迅速增大,分子间的凝聚力提高,瞬间形成半渗透的薄膜,DMF通过此半透膜继续向水中扩散,此时,水也向涂层内扩散,这样形成不稳定态的涂层,制成骨架结构而形成带有微孔的薄膜。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工艺探讨

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工艺探讨 前言 丝绸因其柔和的光泽、优良的吸湿性、优异的悬垂性、优雅的外观和优良的舒适性,成为人们最受青睐的高品质纺织原料之一。遗憾的是真丝织物湿弹性低,在家庭洗涤时或在湿态时容易产生折皱,造成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真丝织物的湿弹性低是由纤维结构决定的。丝蛋白和羊毛角蛋白不同,丝蛋白中没有胱氨酸残基,蛋白质分子之间没有化学交联。当纤维吸收水分并膨化时赋予纤维高度干折皱回复性的聚合物之间的盐键被破坏,没有了在水中不容易被破坏的化学交联,使真丝织物的湿态抗皱性很差。如果在丝纤维结构中引入化学交联,则可以限制丝纤维分子链在水中的相对运动,因而可提高真丝的湿弹性。国内外纺织界进行了许多提高真丝织物抗皱性的研究。随着国际上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用无甲醛整理剂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已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用多元羧酸作交联剂,含磷酸的碱金属盐类作催化剂整理织物。最近有关用多元羧酸作交联剂和含磷酸的碱金属盐类作催化剂对棉织物进行无甲醛抗皱整理的研究表明,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耐洗性极好的抗皱(DP)性,其中最有效的交联剂是1,2,3,4-丁烷四羧酸(BTAC),最好的催化剂是次磷酸钠,经BTAC整理后的织物,可获得满意的弹性和白度、耐洗性、强力保留值和良好的手感等,但由于BTAC的价格昂贵,其推广受到限制。人们更多的考虑用与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DMDHEU)价格相近的柠檬酸(CA)来代替四元羧酸。目前棉织物用CA进行非甲醛DP整理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这就启发人们用CA对丝织物进行非甲醛DP整理。本文研究了真丝织物用CA进行抗皱整理的可行性,优化了整理条件和配方,评估了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性能。 [1] 1、真丝 1.1蚕丝的结构特点 1.1.1蚕丝的化学组成 蚕丝主要是由丝素和丝胶两部分组成的,它们占蚕丝总重量的90%以上,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物、脂蜡、色素和碳水化合物等其他组分。 丝素和丝胶都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都是α–氨基酸,根据资料介绍作为蚕丝为主体的丝素含有多种氨基酸,侧链小的乙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特别多,其次是丝氨酸和酪氨酸,这四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绝大部分。其他氨基酸的含量都很低,侧链也较复杂[4]。

(修改)实验七、八 棉织物防皱整理及性能测试

实验七、八棉织物防皱整理及性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防皱整理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 2、掌握织物褶皱恢复性能测试及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防皱整理是指用适量的防皱整理剂处理织物后,经过焙烘,使织物的抗皱、手感、防缩、免烫等性能有很大提高的一种整理方法。 防皱整理的原理目前有两种理论:一种是树脂沉积论,一种是树脂交链论。沉积论的观点是:处理到织物上的树脂会在纤维的内部形成网状结构,树脂沉积在纤维的无定形区,改变纤维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移动性。交链论的观点是:处理到织物上的树脂会在纤维素分子链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产生共价交链,使纤维在形变过程中,因氢键拆散而导致的蠕变和永久变形减少,使织物回复性能提高。 在防皱整理过程中,为了使树脂能迅速和纤维发生必要的反应,在工作液中还需添加适量的酸性催化剂(如氯化镁)或具有协同效应的混合催化剂(如氯化镁和柠檬酸)。 防皱整理工艺一般分四个阶段,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其中焙烘是关键阶段。因交链反应或树脂沉积是在此阶段完成,所以必须严格控制焙烘条件,否则直接影响防皱整理效果。 防皱整理效果可用折皱恢复性、断裂强力来评定。因为有些织物经防皱整理后,虽然恢复性(弹性)提高了,但是强力有所下降。所以制订工艺时必须两者兼顾。 三、实验材料、化学品及仪器 实验材料:漂白棉布2块 化学试剂:EFR超低甲醛树脂、氯化镁(工业品)、渗透剂JFC 仪器设备:烧杯(1000mL)、量筒(100mL)、搪瓷盘、电子天平、轧车、热定型机、烘箱、YG(B)541D-Ⅱ全自动数字式织物褶皱弹性仪、H-10K-L万能材料试验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浸轧液配制 处方:HA-EFR(含固量40%)100g/l 六水氯化镁20 g/l 渗透剂JFC 2 g/l 2、工艺流程: 二浸二轧(室温、轧液率70%,)→烘干(80℃)→焙烘(160℃,2.5min)→试样留作防皱效果测试用。 3、实验操作: 按要求分别计算各化学品用量,称重后置于两只烧杯内,加水配成所需工作液,充分搅匀后,放入试样,浸透浸湿后(3-5min),照工艺流程做。 4、注意事项: (1)织物必须以经向进入轧车。浸轧时布面要平整,不能有折皱(若布面有折皱可事先熨平)(2)烘干、焙烘过程中应防止水滴进入布面,并要保持布面平整,千万不要折皱,否则影响折皱恢复角测试。

棉织物的抗皱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论文 论文题目:棉织物的防皱整理探讨与研究专业班级:轻化工程10(3)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习智华

摘要 纯棉、粘胶及其混纺织物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但它们也存在着弹性差、易变形、易折皱等缺点,故在穿着过程中不能保持平整的外观。为了改善上述不足之处,人们通过对棉织物进行树脂(特殊的高分子预聚体)整理后,提高其从折皱中回复原状的能力,从而提高织物的防缩、防皱性能。 首先本文介绍了抗皱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抗皱整理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其次本文探讨了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以及棉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发现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棉织物中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应力去除后纤维素分子缺少约束力恢复而产生折皱。具体原因为纤维素分子受较大外力作用后纤维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导致原来的氢键断裂,并在新的位置重新建立起难以回复的新的氢键系统,使纤维或织物的形变得不到恢复而造成的,从而得到棉织物织物的抗皱作用主要是依靠纤维素分子上大量的反应性基团与整理剂交联,限制了结构单元之问的相对位移得到的。最后本文重点以酰胺-甲醛类的整理剂为例研究了其整理工艺参数。 关键词:棉织物;抗皱性能;相对位移;整理剂;发展趋势

目录 1. 概述 (1) 1.1 防皱整理发展过程 (1) 1.2 防皱整理的发展方向 (2) 1.2.1 减少纯棉织物经树脂整理后强力损失过大的问题 (2) 1.2.2 解决N-羟甲基酰胺类整理剂存在的氯损及甲醛污染问 (2) 1.2.3 研究适当的催化剂,缩短焙烘时间、提高交联效率 (2) 1.3 防皱整理效果的评定 (2) 2. 织物防皱的原理 (3) 2.1 织物折皱形成的原理 (3) 2.2 织物的防皱原理 (3) 2.2.1 防皱原理 (3) 2.2.2 干湿防皱性能 (3) 3. 酰胺-甲醛类整理剂的防皱整理 (4) 3.1 整理剂的结构及名称 (4) 3.2 防皱整理剂与纤维素的反应 (5) 3.3 防皱整理的工艺 (6) 3.3.1 工艺流程 (6) 3.3.2 整理液组成 (6) 3.3.3 整理液中各组分的主要作用 (6) 3.3.4 工艺条件分析 (7) 4. 其它整理方法 (8) 4.1 免烫整理 (8) 4.1.1 免烫整理概况 (8) 4.1.2 免烫整理方法 (8) 4.2 耐久压烫整理 (9) 5. 防皱整理后纺织品的质量 (9) 5.1 主要服用机械性能 (9) 5.2 整理品的耐洗性 (10) 6. 参考文献 (11)

棉织物后整理工艺种类及效果浅析

科技信息 人才构建一个新机构,给予这个新兴产业以足够的重视,统一审批、规划、管理、引导、服务。根据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技 术、 组织和消费的发展趋势,整合管理职能,消除条块分割的行业壁垒,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融互通提供有效的制度环境。 (2)城乡文化氛围营造 要营造适宜文化生成和生存的包容及创意型文化生态环境。通过 搭建将文化创意转化为资本的中介平台,将文化创作、 文化资源、文化积累产品化;通过构筑创意产品产业化的促进机制,培育创意产业的文化锐气,整合创意产业的文化资源,实现创意产业的市场价值。营造城市文化创意氛围,还在于城市文化环境的塑造上,要将文化创意融入城市规划中,在满足城市功能转变要求的同时,创造新的城市文化氛围, 塑造城市标志、 城市雕塑,提升国际大都市的形象。(3)培养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需要一大批复合型人才。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动力就是这一批创意阶层,既懂旅游又善于文化创意的高端人才,这一阶层往往就是社会的精英,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目前,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不仅缺少具有创新精神的旅游业和文化业的专业人才,更缺乏既懂旅游又懂文化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化发展,就必须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参考文献[1]杨吉华.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北京经 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9)[2]杨建文等.产业经济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3]罗明义.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 ].经济问题探索,2009(9) [4]邓安球.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兼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D ].江西财经大学,2009 [5]汪清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模式研究[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1) [6]罗艳玲.河南省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7 (上接第378页)随着人们服装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功能化纺织品和生态纺织品的概念渐入人心,使得纺织产品结构得以改善。棉织物以手感柔软、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等优良的服用性能而成为最常用的服装面料, 但它的缺点是易产生折痕且不易恢复。 因此,围绕棉织物进行适当的后整理工艺,提高其服用性能,并且赋予其他的特殊功效,成为目前对棉织物进行后加工提高其附加值的有效方法。 从后整理工艺上来看,常用的并且有所推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防皱整理 防皱整理主要是将棉织物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的防皱整理剂进行处理,使整理剂与纤维素大分子上的羟基(-OH)形成交联,从而将纤维素大分子上的羟基封闭,降低棉织物在形变时由于纤维大分子上羟基之间氢键的拆散和重建而导致的折皱,由此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防皱整 理工艺分为浸轧、 预烘、焙烘、后处理四个阶段。经过防皱整理后,能有效提高棉织物的弹性,使其具有稳定的干湿态抗皱性能。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防皱整理剂中大多数含有甲醛,现在由于环保的要求,要减少这类整理剂的使用,而改用无甲醛防皱整理剂。 二、抗菌整理 抗菌整理在美国等被称为抗微生物整理;在日本被称为抗菌防臭加工;在国内有人称之为卫生整理。 抗菌整理主要是将抗菌剂直接吸附在织物上,与织物形成共价结合,在纤维表面形成含抗菌剂的反应性合成树脂,从而抑制转移到纺织品上的微生物的繁殖,断绝恶臭的发生源。 在棉织物上常用的抗菌剂是以二苯基醚系、有机硅季铵盐为代表,还有锌和镁等金属络合物,甲壳质和氟化合物也是两种潜在的生态抗菌整理剂。 经过抗菌整理的棉织物,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同时赋予棉织物以清洁感和舒适性。 三、抗紫外线整理 抗紫外线整理是在棉织物上添涂紫外线屏蔽剂,反射或有强烈选择性吸收紫外线,并能进行能量交换,以热量或其他无害低能辐射将能量释放或消耗。紫外线辐射到织物上,部分在表面被反射,部分被织物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织物,通过提高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率和反射率来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达到防紫外线功效。 抗紫外线整理剂有两大类,即无机类和有机类整理剂,这两类整理剂各有其特点,如将这两类物质适当混合后处理织物,能使它们对紫外线既具有反射和散射作用又具有吸收作用,从而极大的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获得高质量的抗紫外线辐射纺织品。 适量的紫外线辐射具有杀菌作用并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抑制人体免疫系统,诱发皮肤病, 导致皮肤癌、 白内障等。因此,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四、耐久阻燃整理 棉织物的耐久阻燃整理,主要有以四羟甲基氯化膦(THPC)阻燃剂为基础的Proban工艺和以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PyrovatexCP)为阻燃剂的耐久阻燃整理工艺。但两者在整理和服用过程中都存在甲醛问题,由于甲醛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所以无甲醛的阻燃整理剂和交联剂的开发和应用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现实意义,目前也有这方面的相关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和应用中。 经过耐久阻燃整理的棉织物,抗燃烧性能优异,有较短的阴燃和续燃时间,能在关键时候和特定场所保护人身健康。 五、超柔软加工整理 超柔软加工整理是指高档棉织物面料除了在印染前处理工艺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中既有的工艺外,还要加入专门的超柔软剂,在浸轧与漂洗中提高棉织物的柔软性能。欧美和日本正在竞相开发棉超柔软剂,如液状系氨基变性聚硅氧烷整理剂等。 经过超柔软加工的棉织物,具有持久的柔软风格和回弹性,是作为高级服装和高档床上用品的理想面料。 六、纳米整理 纳米整理是把棉织物按一定浴比浸泡在纳米抗菌剂中,加固着剂 采用超声波或其他方式反复作用后,再经过烘干、 冲洗、再烘干后,使细小的纳米颗粒附着在棉纤维的缝隙或孔洞甚至棉纤维的空腔中,从而使纳米材料嵌入在棉织物的内部,提高警惕棉织物的综合服用性能。 利用不同功效的纳米材料,通过纳米整理,可以使棉织物获得抗菌、拒油抗污等特殊功效。 七、芳香整理 芳香整理是采用浸渍法(浴比为1:10),将棉织物在配制好的芳香整理液中浸渍一小时,使其充分浸润,然后将棉织物甩干(带液率为80%),在低温烘箱中焙烘30分钟,最后将其自然晾干。 由于芳香精油自古以来就与人类关系密切,也是众多人士常选的护肤用品,所以经过芳香整理后的棉织物,能使其中的某些组分吸附到人体皮肤上,并散发出芳香,改善身体的舒适度。穿着这种功效织物面料,不仅能使人们心情愉悦,而且还可以起到医疗保健的特殊功效。 近年来,人们加大了对棉织物特殊整理工艺的探索,也找到了不少好办法,这些后整理工艺能够更好地改善棉织物的综合服用性能,提高其产品附加值。高附加值的棉织物,不仅需求广,而且利润空间大,增强纺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1]马建伟,陈韶娟,许文娜.用超声波对棉织物进行纳米整理的研究[J ].棉纺织技术,2008,36(7):1-4.[2]王韶辉,胡心怡.芳香整理对机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J ].棉纺织技术,2008,36(7):13-15. [3]沈兰萍.现代纺织品开发有关问题的探讨[J ].棉纺织技术,2008,36(11):10-13. 棉织物后整理工艺种类及效果浅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孙喜英 [摘要]在生活中,功能化纺织品和生态纺织品使得纺织产品结构得以改善。棉织物作为最常用的服装面料,后整理工艺可提高其 服用性能。本文分析了棉织物的几种特殊整理工艺并比较了其后整理效果, 从实践角度看,这几种工艺值得推广。[关键词]后整理棉织物服用性能特殊功效专题论述 379——

涂层整理实验(试题学习)

涂层整理实验 一、涂层整理的概念: 纺织品涂层整理是在织物表面均匀地涂布一层(或多层)高分子化合物,通过黏合作用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薄膜的整理加工技术。 二、涂层的特点; (1)、只在表面涂层,不同于一般传统工艺; (2)、采用的工艺主要是轧光涂布、烘燥和培烘,一般不用水洗。节约用水; (3)、基布要求低,在纤维上可以不受品种限制; (4)涂层品种多,加入不同的涂加剂后,可使织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外表和功能性。 三、涂层整理的目的: 涂层整理的目的是改善织物的手感、外观和风格,是织物增加许多新的功能,如防水、防湿、防羽绒、阻燃、遮光等功能。同时还可以赋予织物保湿、增湿、抗菌、防音、磁性、导电、夜光、反光等特殊功能。 四、涂层剂的分类: 涂层整理剂按化学结构分可分为聚丙烯酸酯(PA)类、聚氨酯(PU)类、有机硅类、聚氯乙烯类、聚四氯乙烯类等。 五、涂层的方法: (1)、直接涂层法 (2)、间接涂层法 六、本次实验选用PU整理剂,使用的涂层方法是直接涂层法。 PU整理剂的介绍: PU整理剂这种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而赋予加工产品突出的强度、柔韧性、耐磨性、透湿性、耐低温性等性能。将这类涂层剂用于纺织品后整理可提高服饰或饰品的华丽庄重感和衣着舒适性,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PU整理剂优点: (1)涂层柔软并有弹性; (2)涂层强度好,可用于很薄的涂层; (3)涂层多孔,具有透湿和透气性能; (4)耐磨、耐湿、耐干洗 PU整理剂缺点: (1)成本较高; (2)耐气候性差; (3)遇水、热、碱要水解 七、涂层整理的实验 1、实验的工艺流程:

基布置于固定的丝光架上伸平拉紧 涂层 烘干 最后培烘 工艺处方: 布料:涤纶织物 聚氨酯涂层整理剂 基布涂层培烘 烘干

抗皱整理

织物抗皱整理的发展与前景 很久以前的某一天,一个公司的老板两手分别握了一块布,然后轻轻的将其松开,一块布很轻松就回复到平整光滑的样子,而另一块皱巴巴的在那里挣扎着却怎么也不能变平整。于是他问他的员工:“怎样才能让这块布像它一样不皱呢? 他的这一问从此叩开了抗皱整理的大门…… 抗皱的发展史 早在1918年约翰(John)发现了尿素-甲醛(简称UF脲醛),用尿素-甲醛等的初缩体和催化剂的溶液处理织物,经高温焙烘,初缩体在纤维上缩聚成热固性树脂,使织物具有抗皱和防缩的功能。这便是树脂整理。树脂整理对象主要是粘胶织物,因粘胶织物容易起皱变形,缩水率大,湿强力低,影响其服用性能。经防缩防皱整理后,可以明显地改进服用性能,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 20世纪40年代,合成了反应性树脂整理剂,如三聚氰胺-甲醛等,主要应用于棉织物。由于防缩抗皱整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织物的干抗皱性,它虽然能使衣服在穿着时不易起皱,但织物的湿态抗皱性并无明显改善,经洗涤后存在明显的皱痕,仍需加以熨烫 由脲醛或氰醛整理的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整理织物在洗涤时,用次氯酸钠漂白会产生吸氯,生成氯胺,氯胺在热和潮湿条件下(如熨烫),很容易分解释出盐酸而脆损织物。 20世纪50~60年代,化学纤维迅速发展,以平整、快干、尺寸稳定、牢度好等优点迅速占领了市场。天然纤维一度走入低谷,为了与化学纤维相抗衡,于是便进入了以改善和提高天然纤维织物的湿回弹性为主要特征的抗皱整理阶段,即其整理效果并不因洗涤而消失,织物在穿着和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不需要熨烫,这种整理称为洗可穿整理。洗可穿虽大大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带来一些列问题,如抗皱整理棉织物的吸氯、泛黄和氯损。研究者也作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如用乙二醛衍生物作整理剂改善吸氯、泛黄;通过提高湿折皱回复角(即湿抗皱性)来改进免烫整理。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耐久压烫整理,即DP(Durable Press)整理或PP(Permanent Press)整理。一方面,织物的抗皱水平比洗可穿整理阶段又有所提高,即外观平整不起皱,尺寸稳定;另一方面,织物还有保持服装形态和褶裥定形的作用,如裤线和裙褶保持不变。但由于纯棉织物处理后强力下降严重,实际上这个时期的耐久压烫整理主要应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上。 由达到防缩抗皱要求,走向免烫(或洗可穿)和耐久压烫的洗可穿服装的发展,是整理织物的抗皱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可以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的变化中明显表现出来。如未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120~130°,则防缩抗皱整理后折皱回复角可达200~220°,免烫整理后为240~280°,耐久压烫整理后为280~300°。按诸经验:织物整理后折皱回复角每提高20°,则织物断裂强力约相应下降7%;耐磨损性下降幅度可能要更大些,手感和吸湿性也有类似的恶化关系。这是由于抗皱性的提高是增加交联剂的施加所致之故。 20世纪80年以后,随着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浪潮的日益高涨,提出了从根本上

面料涂层整理的种类功能

面料涂层整理的种类功能 1、PA涂层,又叫AC胶涂层,即丙烯酸涂层,是目前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涂层,涂后可增加手感,防风,有垂感。 2、PU涂层,即聚氨酯涂层,涂后织物手感丰满,有弹性,表面有膜感。 3、防绒涂层,即指防羽绒涂层,涂后能防止羽绒跑绒,适合做羽绒服面料。但现在涂层中凡有水压要求的PA涂层也叫防绒涂层。 4、PA白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白色的丙烯酸树脂,能增加布面的遮盖率,不透色,并使布面颜色更鲜艳。 5、PU白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白色聚氨酯树脂,作用基本同PA白胶,但是PU 白胶涂后手感更丰满,织物更有弹性,牢度更好。 6、PA银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银白色胶,使织物具有遮光,防辐射的功能,一般多用于窗帘、帐篷、服装。 7、PU银胶涂层,基本功能同PA银胶涂层。但PU涂银织物具有更好的弹性、更好的牢度,对于帐篷等要求高水压的面料,PU涂银相对PA涂银更好。 8、珠光涂层,通过对织物表面珠光涂层,使织物表面具有珍珠般光泽,有银白色和彩色的。做成服装非常漂亮。也有PA珠光和PU珠光之分,PU珠光比PA珠光更加平整光亮,膜感更好,更有“珍珠皮膜”的美称。 9、油光涂层,涂后表面光滑油亮,一般适用做台布桌布。 10、有机硅高弹涂层,又叫纸感涂层。对于薄型棉布很适合做衬衣面料,手感丰满,很脆又富有弹性,具有很强的回弹性,抗皱。对于厚型的面料,弹性好,牢度好。 11、皮膜涂层,通过对织物表面进行压光和涂层,使织物表面形成皮膜,完全改变织物的风格。一般皮膜面做成服装的正面,有皮衣的风格。有亚光和有光两种,并可在涂层中添加各种颜色做成彩色皮膜,非常漂亮。

12、阻燃涂层,通过对织物浸轧或涂层处理,使织物具有阻燃效果。并可在织物表面涂成颜色或银色。一般用做窗帘、帐篷、服装等。 13、特富龙三防处理,通过对织物用杜邦特富龙处理,使织物具有防水、防油和防污的功能。 14、抗紫外线涂层,通过对织物进行抗紫外线处理,使织物具有抗紫外线的功能,即阻止紫外线穿透的能力。一般浅色较难做,深色比较容易达标。 15、还有专门针对棉布的涂层,如:棉布刮色涂层、纸感涂层、洗旧涂层、隐纹涂层、油感腊感涂层、彩色皮膜涂层等等。 外贸操作全流程 1.客户询盘:一般在客户下purchase Order之前,都会有相关的Order Inquiry给业务部,做一些细节上的了解。 2.报价:业务部及时回复客人查询,确定货物品名,型号,生产厂家,数量,交货期,付款方式,包装规格及柜型等,Performa Invoice给客户做正式报价。 3.得到订单:经过洽谈,收到客户正式的订单purchase Order。 4.下生产订单:得到客人的订单确认后,给工厂下订单,安排生产计划。 5.业务审批:业务部收到订单后,首先做出业务审核表。按“出口合同审核表”的项目如实填写,尽可能将各种预计费用都列明。合同审批需附上客人订单传真件,与工厂的收购合同。审核表要由业务员签名,部门经理审批,再交管理部人员审核后才能执行。如金额较大的,或有预付款和佣金等条款的,要经公司总经理审批才行。合同审批之后,制成销售订单,交给部门进程员跟进。 6.下达生产通知:业务部在确定交货期后,满足下列情况可下达生产通知,通知工厂按时生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