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hapter 2 Theorie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apter 2 Theorie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apter 2

Theories of Developmental Psy.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The Difficult Lesson (1884)Bouguereau (布格罗)[France ]

上帝已死。

--尼采

歪戴帽子斜穿衣,长大一定不是好东西。--谚语

B N U

C X

Outline

1.What is scientific theory?

2.The basic issues of human development

3.Theories of D.P.

B N U

C X 1.What is scientific theory

1.1什么是科学理论?

★科学家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组概念或者命

题,是科学家在自己所研究的具体领域里认为是正确的东西。

B N U

C X

1.2 好的理论的特点

★简约性(parsimony):用较少的说明性原则来解

释了相对广泛的观察现象;

★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能够对未来的事件做出

明确的预测以便得到支持或被推翻;

★启发性(falsifiability):能够不断地刺激新的研究

和发现的产生。

1.What is scientific theory

牛顿的“苹果落地”与爱因斯坦的“光速运动人”

B

N U C X Outline

1.What is scientific theory?

2.The basic issues of human development

3.Theories of D.P.

B N U

C X

2.1 Nature vs. Nurture (天性与教养/先天与后天)★人类发展是先天还是后天的?

2.The basic issues of H.D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勤能补拙

☆Nature:天生的生物禀赋--即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到的遗传信息;

☆Nurture :外界的生理和社会的复杂因素,这些因素在出生前和出生后影响着儿童的生物基础和心理经历]

★研究者一般采用折衷的观点,人类的发

展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B N U

C X 2.2 Activity vs. Passivity (主动与被动)

★儿童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还是环境影响的被动

参与者?

2.The basic issues of H.D

2.3 Continuity vs. discontinuities (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发展变化是连续的量变过程还是不连续的质

变过程.

B N U

C X

2.The basic issues of H.D

2.3 Continuity vs. discontinuities (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论者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累加的过程,这个过

程是逐渐、连续的,没有突然的变化;

★阶段论者认为人的

成熟道路是由一系列突发的变化组成的,每一次变化都把个体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级的发展水平。

B

N U C X Outline

1.What is scientific theory?

2.The basic issues of human development

3.Theories of D.P.

B N U

C X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精神分析理论)2.2 Learning viewpoint (学习理论)

2.3 Cognitive-developmental viewpoint (认知发展理

论) [略,将在后面认知发展部分详细介绍]

2.4 Ethological (Evolutionary) viewpoint (习性学

/进化理论)

2.5 Ecological Systems viewpoint (生态系统理论)

3.Theories of D.P.

B N U

C X

1.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3.新精神分析理论[略,人格心理学将有详细介绍)]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B N U

C X

1.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精神分析流派是由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于1896年创立,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是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

★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有:

1.人格结构学说(Personality structure)

2.性欲论(psychosexual theory)

B N U

C X

1.人格结构学说:

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中认为人格是有三部分组成的:

★潜意识:本能的冲动、欲望。快乐的原则

★前意识:潜意识中可以招回的部分。稽查作用

★意识:感知到的部分。现实的原则

弗洛伊德后期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

超我。

1.本我(Id):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

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

的原始冲动力量。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

遵循快乐原则。

B N U

C X

2.自我(Ego)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

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3.超我(Superego)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

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

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

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B N U

C X

(

)

B N U

C X

2.性欲论

★人类的一切的行为都是根源于心灵深处

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性本能的成熟处于人格发展阶段之中,

父母处理儿童性冲动的方式决定了儿童

的特质;

★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受到压抑就会产

生神经病。

性欲论

B N U

C X

1.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弗洛依德认为:

-人格的本质在生命最初五六年形成

-性本能是天生的,但弗洛伊德认为它的本质是随

着生理成熟而不断改变的。当性本能成熟时,它的

能量即力比多(libido)就会慢慢地从身体的某一部位

转移到其他部位去,儿童的心理发展就进入了另一

崭新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按照里比多所处的位置,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

分为五个阶段。

B N U

C X

成熟的性亲密行为

防御机制的发展

恋父情结/恋母情结

(Oedipal/Electra complex)

如厕训练

断奶

主要发展任务

生殖器

13-18

生殖期

(the genital stage)

无特定区域

6-12

潜伏期

(the latency stage)

生殖器

3-6

生殖器期

(the phallic stage)

肛门

1-3

肛门期

(the anal stage)

口、唇、舌

0-1

口唇期

(the oral stage)

性敏感区

年龄

阶段

性心理发展五阶段

1.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B

N U C X 1.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弗洛依德认为:

-对性欲过分满足或不能满足都可以引起儿童沉迷于受鼓励或者不受鼓励的活动,此时儿童就固着(fixation )在这个活动上(发展停滞),或者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这种问题.

B

N U C X

阶段

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会通过儿童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吸取他们的行为、态度

和特质进而发展出相应的性别角色而获得解决.有关性的和侵犯的幻想大部分都潜伏起来,埋藏

在无意识当中。这个时期孩子把力比多的投射,更

多的放在了外界. 过分严格的训练:可能会形成顽固、吝啬的性格;过分宽松:形成浪费的习性过分满足: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

不能满足: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

生殖期(the genital stage )潜伏期(the latency stage)生殖器期(the phallic stage)肛门期(the anal stage)口唇期

(the oral stage)

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性心理发展五阶段

1.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形成友谊、生涯准备、示爱

及结婚等活动中,以完成生儿育女的终极目标,

使成熟的性本能得到满足

B

N U C X

1.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D:弗洛伊德是如何看待人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Nature vs. Nurture Activity vs. Passivity

Continuity vs. discontinuities

B N U

C X

推荐课外书籍和电影

性欲论

释梦

1.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B N U

C X

1.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3.新精神分析理论[略,人格心理学将有详细介绍)]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B N U

C X

2.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修正和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

★认为儿童是寻求适应环境的积极的、好奇的探索者,而不是父母遗传的生物本能的奴隶;

★不强调性驱力,而更多强调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决定因素;

★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危机或冲突,危机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B

N U C X Reflection on Life

Ego Integrity vs. Despair

自我完善对绝望

Maturity (65 to death)

. Work and Parenthood Generativity vs.Stagnation

繁殖对停滞

Middle Adulthood (40 to 65 years)

Intimate Relationships Intimacy vs. Isolation

亲密对孤独

Young Adulthood (20to 40 years)Social Relationships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Adolescence (12 to 20years)School Industry vs. Inferiority

勤奋对自卑

School Age (6 to 12years)Exploration Initiative vs. Guilt 主动性对内疚Preschool (3 to 6years)Toilet Training 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自主对羞愧和怀疑Early Childhood (1to 3 years)Feeding Trust vs. Mistrust 信任对不信任

Infancy (birth to 1 year)Important Events

Basic Conflict

Stage ★Erickson’s Stages of Development

2.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B N U

C X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精神分析理论)2.2 Learning viewpoint (学习理论)

2.3 Cognitive-developmental viewpoint (认知发展理

论) [略,将在后面认知发展部分详细介绍]

2.4 Ethological (Evolutionary) viewpoint (习性学

/进化理论)

2.5 Ecological Systems viewpoint (生态系统理论)

3.Theories of D.P.

B N U

C X 1.华生的行为主义

2.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3.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2.2 Learning viewpoint

B N U

C X

1.华生的行为主义(Behaviorism)

2.2 Learning viewpoint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于1913年创立。1913年至1960年是行为主义的天下。★1913年,华生发表了一篇论文《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布了行为主义学派的三个原则:

1.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比如观察法;

3.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B N U

C X 1.华生的行为主义(Behaviorism)

2.2 Learning viewpoint

★个体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后天环境影响而被动学习的。(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人的行为)

★儿童没有天生的倾向性,发展完全取决于养育环境和父母或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人对待他们的方式;

★发展是由个体独特的环境所塑造的行为改变的连续过程,而且个体之间有很大

的差异。给我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吧,只要给予合适

的条件,我就可以把他们变成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乃至乞丐和小偷…--华生

B N U

C X

1.华生的行为主义

2.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3.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2.2 Learning viewpoint

B N U

C X 2.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Operant Learning Theory)

2.2 Learning viewpoint

★Views environmental reinforcers and punishments as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环境中的强化和惩罚是行为的决定因素]

★Repeat acts if outcomes are

favorable, suppress acts if outcomes are unfavorable .[如果行为的结果是愉悦的,那么行为就会被重复,如果是不愉悦的,那行为就会被抑制]

B N U

C X

1.华生的行为主义

2.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3.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2.2 Learning viewpoint

B N U

C X ★Emphasized modeling (imitation or observational learning ) as basis for development.[榜样(模仿或观察学习)是发展的基础]

★Stresses cognition, particularly how we think about ourselves and other people.[强调认知的作用,尤其是我们如何思考自己和他人]

3.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Cognitive Social L. T.)

2.2 Learning viewpoint

★Proposed reciprocal determinism[提出相互决定论]

B N U

C X

3.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Cognitive Social L. T.)

2.2 Learning viewpoint

Bandura’s model of reciprocal determinism.

ADAPTED FROM BANDURA, 1978.

B N U

C X 2.2 Learning viewpoint

D:学习理论是如何看待人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Nature vs. Nurture Activity vs. Passivity

Continuity vs. discontinuities

学习理论的优缺点请课后阅读课本

B N U

C X

2.3 Cognitive-developmental viewpoint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3.信息加工理论

B N U

C X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精神分析理论)2.2 Learning viewpoint (学习理论)

2.3 Cognitive-developmental viewpoint (认知发展理

论) [略,将在后面认知发展部分详细介绍]

2.4 Ethological (Evolutionary) viewpoint (习性学

/进化理论)

2.5 Ecological Systems viewpoint (生态系统理论)

3.Theories of D.P.

B N U

C X

1.传统习性学/生态学假设

2.习性学与人类发展

2.4 Ethological (Evolutionary) viewpoint

B

N U C X

2.4 Ethological (Evolutionary) viewpoint

1.传统习性学假设

★Ethology[习性学]-scientific study of evolutionary basis of behavior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evolved responses 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研究行为和发展的生物进化基础的科学)

★习性学的假设:Biologically programmed

behaviors [所有动物生来就有许多生物性的程序化的行为]

-这些行为是进化的产物;-有利于生存的适应性行为.

B N U

C X

2.4 Ethological (Evolutionary) viewpoint

1.传统习性学假设

★习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观点,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应用于儿童发展的研究;

★习性学的现代基础是由两位欧洲的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茨(Konrad Lorenz, 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和尼科·廷伯根(Niko Tinbergen )奠基的。

★洛伦茨和廷伯根通过对自然环境中动物行为的大量观察,发现了提高生存的行为模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印刻(imprinting ),印刻出现在个体发育的早期,而且其时间有严格的限定,如果这一时期母亲没有出现,而出现了在重要特征上与之相近的物体,年幼的小鹅就会追随他。

B

N U C X

2.4 Ethological (Evolutionary) viewpoint

2.习性学与人类发展

★对印刻的研究产生了儿童发展上一个广泛应用的重要概念: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儿童生理上准备接受某种适应行为,但需要得到环境刺激的一个特定时期.

☆另外我们也用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 )-最适合某一些能力发展的阶段,在这些阶段中,个体对环境的刺激特别敏感.[关键期比敏感期更加严谨,但在发展心理学中我们一

般用敏感期]

☆习性学家认为生命的头三年是人类社会和情绪反应发展的敏感期(Bowlby,1973).

★尽管习性学家批评行为主义忽略了人类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但是他们也意识到良好的发展离不开学习.

B N U

C X

2.4 Ethological (Evolutionary) viewpoint

习性学(小结)

Discussion:

1.习性学家与其他流派的心理学家最大的不同

点在什么地方?

2.习性学在解释人类发展存在哪些主要缺点?

B N U

C X 2.1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 (精神分析理论)2.2 Learning viewpoint (学习理论)

2.3 Cognitive-developmental viewpoint (认知发展理

论) [略,将在后面认知发展部分详细介绍]

2.4 Ethological (Evolutionary) viewpoint (习性学

/进化理论)

2.5 Ecological Systems viewpoint (生态系统理论)

3.Theories of D.P.

B N U

C X

2.5 Ecological Systems viewpoint

把儿童发展视为周围多层次环境关系的复杂系统,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

★Bronfenbrenner[布朗芬布伦纳]–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Contexts for Development B N U C X

Bronfenbrenner’s ecological model of the environment as a series of nested structures. The microsystem refers to relations between the child and the immediate environment, the mesosystem to connections among the child’s immediate settings, the exosystem to social settings that affect but do not contain the child, and the macrosystem to the overarching ideology of the culture. BASED ON BRONFENBRENNER, 1979.

微系统:家庭,幼儿园,邻居中系统:两个微系统的相互作用外系统:爷爷奶奶,父母工作单位,父母的朋友,社区

宏系统:父母的社会阶层,价值观,法律,风俗习惯,父母的信仰

历时系统:儿童所处环境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特性。

B N U

C X

2.5 Ecological Systems viewpoint

★Microsystem (微观系

统):Innermost level of the environment and includes bi-directional influences in the person's immediate environment

微系统是一些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模式。这些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是一个身处特定环境的发展中的个体亲身经历的。这里所说的环境,必须是个体直接面对和接触的,并且,该环境具有某种物质和物理特征,同时,它还包括具有鲜明气质、人格特征及信仰系统的其他人。

B N U

C X 2.5 Ecological Systems viewpoint

★Mesosystem (中间系统):Connections among microsystems that foster development.

中系统是指包括发展中个体在内的两个或多个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与联系(如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学校与工作单位的关系)。换言之,中系统是微系统的系统。

B N U

C X

2.5 Ecological Systems viewpoint

★Exosystem (外在系统):Contexts not including the developing person that affect their microsystem and mesosystem experiences

外系统指儿童或青少年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系统。如父母的工作环境是一个外系统,却影响着儿童的家庭情感关系,父母喜欢其工作,可能就容易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

B N U

C X

2.5 Ecological Systems viewpoint

★Macrosystem(宏观系统):

Outermost layer that

includes a culture's laws,

values, and customs

宏系统是指包括特定的文化、亚文化或其他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的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的特征之后,在其之上形成的一种模式,尤其要考虑推动发展的信念系统、资源、危险、生活方式、生活中的选择以及源于上述每一个系统中的社会交往模式等。宏系统可以看作是某个文化、亚文化或其他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的一个蓝图。

B N U

C X

2.5 Ecological Systems viewpoint

★chronosystem(历时系统)

环境并不是按固定方式始终

如一地影响着儿童的静态的

力量。相反,它是动态的,

时刻变化着的。环境变化的

时间也影响它的作用。

B N U

C X

Theories and world view

三大世界观:

★机械主义模型:认为儿童是一个消极个体,其发

展主要由外部因素(环境)决定;

★有机体模型:认为儿童是一个积极的个体,其发

展主要由自身力量决定;

★背景主义模型:认为儿童是积极的个体,其发展

是由内部力量(天性)和外部因素(教养)相互

影响的连续、动态的过程。

B N U

C X

A summary of the Philosophies Underlying Seven Major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B N U

C X 补充内容

B N U

C X

lifespan development(毕生发展观)Lifelong[毕生发展]

At all periods in the life course, significant

changes take place

Highly Plastic[高度的可塑性]

Open to change at all ages. Development can

take many forms and varies across individuals. Multidimensional,multidirectional[多维性多方向性] Affected by a complex blend of biological, personal, and social forces

B N

U

C X 231.67238.52246.61

254.67264

281312480

528

52124.7628.49

32.9137.62

42

46

54

64

92

1680

1002003004005006001996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10202020302040

20406080100120140

160

180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万人)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万人)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

The Trend of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n Shanghai

(参照市社科院人口所有关数据)

B N U

C X

e.g. visual acuity over lifespan e.g. stepping reflex

精准度

年龄

反应时间

年龄

B N U

C X

Major Periods of Human Development

个体发展的主要阶段

B N U

C X

本周推荐电影

The third Twin [克隆人]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本杰明·巴顿奇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