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 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 (4)

1.1. 医疗服务对比 (5)

1.2. 平安健康医疗服务 (7)

1.3. 太保健康医疗服务 (9)

1.4. 友邦健康医疗服务 (11)

1.5. 中国人寿健康管理服务 (12)

2. 养老服务 (13)

3. VIP服务 (14)

4. 投资建议 (15)

5. 风险提示 (16)

图表目录

图1: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对比 (5)

图2:保险公司医疗服务比较 (6)

图3:平安健康医疗服务链 (7)

图4:健康守护360服务 (7)

图5:单一产品专项服务 (8)

图6:平安好医生的医疗网络 (8)

图7:平安集团健康医疗生态圈 (9)

图8:太保“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 (9)

图9:“太保蓝本”服务体系 (10)

图10:“太保蓝本”医疗特权服务内容 (10)

图11:“太保蓝本”医疗服务对接资源 (11)

图12:友邦健康医疗服务 (12)

图13:“蛮牛健康”业务架构 (13)

图14:保险公司养老社区布局情况 (14)

图15:各公司VIP服务对比 (15)

由于寿险产品本身同质化严重,使得销售渠道占据重要的地位,基本形成“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行业共识。传统寿险公司以代理人渠道为主,“代理人的规模和质量”成为衡量寿险公司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但传统公司正面临着全新的行业环境与挑战,各类互联网代销平台(蚂蚁保险、微保、慧择、深蓝保等)的兴起冲击着代理人渠道。为减少渠道的掣肘,平安、太保、国寿、新华等上市寿险公司重要的破局之策就是打造差异化的服务体系,通过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客户。差异化服务包括大健康产业、大养老产业、优质的高端服务等。我们判断,未来“差异化服务”同样会成为衡量寿险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将从医疗健康服务、养老服务、VIP服务三类主要服务来对比各公司的差异化服务。

1.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

大型公司均已开始探索将医疗健康服务与保险产品相结合。医疗健康服务和保险密切相关,健康险+医疗健康服务可以构成“上游健康预防,中游经济补偿,下游医疗服务”的服务链,切合客户对于健康的需求。上游健康预防包括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疾病预防、健康体检、运动激励计划、健康档案管理、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下游医疗服务包括就医预约与安排、陪诊服务、专案管理、购药福利、康复护理等绿通服务。

目前仅有友邦、平安等少数公司探索上游健康管理服务。平安为平安福客户提供“平安run”运动奖励计划,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短中长期运动计划,当客户达成运动目标后,可以获得和健康有关的奖励和保单保障额度的提升。平安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重疾险“糖保保”提供血糖管理服务,包括糖尿病AI风险评估、档案管理、治疗建议、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项服务,帮助被保险人提升健康状况、防止或延缓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友邦的“健康友行”计划与“平安run”类似,重疾险及高端医疗险客户可以加入,“健康友行”计划着眼于客户的日常健康生活管理,通过步数和睡眠的监测追踪、健康知识问答互动以及丰富的任务卡与积分累积奖励等,帮助客户在体验和分享中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多数公司的健康医疗服务主要聚焦在下游的医疗端,为符合一定标准的客户提供门诊预约、病房安排、手术安排、二次诊疗等就医绿通服务,目前各大公司均有提供,但提供的程度有所差异。后文将从诊前、诊中、诊后来对比各公司提供的医疗服务。

从服务的享受标准来看,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体系一般包括无门槛服务、针对一定保费标准的重疾险客户的服务和单一产品专享健康服务。①无门槛服务仅平安、太保有提供,用于在销售前端获取客户。平安的金管家APP用户(未购买保险产品)可以享受每月2次的线上问诊服务;太保的非保险客户可以享受“太保蓝本”的重疾绿通服务,包含重疾专家门诊、病房、手术各1次以及120急救补贴等基础服务。太保的无门槛服务优于其他公司。

②针对一定保费标准的重疾险客户,一般均会提供就医绿通服务,除此之外,部分公司还会提供海外医疗、诊后医疗、就医补贴等升级服务,平安提供的这类服务最为完善。③单一产品专享健康服务主要是针对医疗险提供的,比如太保、平安针对e生保医疗险、乐享百万医疗险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友邦针对高端医疗险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全球就医服务,友邦的医疗资源更多向高端医疗险客户倾斜。

服务的提供方同样重要,平安、太保、友邦、太平的服务基本由单一主体来提供,平安所有的健康医疗服务均由好医生来提供,太保的服务由太保安联健康险公司和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公司提供,友邦通过自有医疗服务部门对接客户需求、协调全球就医资源,太平通过其投资的圆和医疗来提供服务。单一服务提供商可以更好地保证服务质量,建立服务品牌。新华、国寿目前提供的服务是由零散的服务供应商组成的服务包,服务较为碎片化,但国寿正和万达信息合作,开启“产品+健康管理服务”新战略。

图1: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对比

1.1.医疗服务对比

下表我们横向对比了各大型寿险公司为重疾险客户提供的医疗服务。平安重疾险客户可购

买健康守护360医疗服务(199元/年),其他公司的服务为达到一定标准即可免费享受的

医疗服务。太保为购买健康险且单一保单保费高于3500元的客户提供太保蓝本医疗特权

服务,服务内容和次数随着保费标准的不同有所差异;友邦的“愈从容”重疾专案管理针

对全佑系列的重疾客户;太平圆和全能卡针对福禄重疾险客户;国寿大健康重疾绿通专享

服务计划主要针对国寿福重疾险和康宁重疾险的客户;新华就医绿通服务主要针对健康无

忧重疾险的客户。

从服务体系来看,各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基本集中在诊中就医绿通服务,即专家预约、病

房、手术等,在服务启用标准和次数上有差异,相较而言,太保提供的诊中服务较优。平

安1年提供3次专家门诊预约、专家病房安排和国内二次诊疗,无专家手术安排服务,且

后两项服务在疑似重疾时才可启用;太保二档以上的医疗特权服务(单一保单保费高于1

万)提供1年无限次的“三专”服务,即专家门诊预约、专家病房安排、专家手术安排,

以及国内二次诊疗服务,且非疑似重疾即可启用服务,服务提供的力度较强;友邦“愈

从容”重疾专案管理是从高端医疗险的服务中剥离出来的一部分,服务较为精简,对于轻

症和重疾客户提供各2次“三专”服务,服务期延续180天;国寿、太平、新华提供的就

医绿通服务为1年1次或者3年1次,服务次数较少。

平安的诊后服务较为完善,包括院后复诊、康复指导、中医调理和心理指导。其他公司在

诊后服务方面较为缺乏。在海外医疗方面,平安的服务亦相对丰富,包括海外专家病房、

海外二次诊疗、海外就医协助,太保仅提供后两项服务,其他公司海外医疗服务较少。在

特色服务方面,平安提供累计30000元/年的就医补贴(含药品援助,以及就医相关交通、

住宿、餐饮安排等),太保蓝本医疗特权三档以上(保单保费3万以上)可指定家人享同

档所有服务1次。

整体来看,平安提供的医疗服务较为完善,覆盖诊前、诊中、诊后、海外医疗服务,以及

一些特色服务项目(如就医补贴)。如综合考虑服务的可得性,太保的服务相对更加具有

吸引力。

图2:保险公司医疗服务比较

1.2.平安健康医疗服务

平安寿险借助平安好医生的在线医疗平台,已经初步搭建了“上游健康预防,中游经济补

偿,下游医疗服务”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完整服务链。其中,“健康守护360服务”是

针对重疾险客户提供的医疗服务,由平安好医生提供和管理,重疾险客户可购买,费用为

199元/年。服务相较于其他内地公司更为全面,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国内外医疗服务,

且提供3万元重疾补贴。除此之外,平安还针对部分医疗险、药品险、慢病保险提供专属

的健康服务,提升产品吸引力。

图3:平安健康医疗服务链

图4:健康守护360服务

图5:单一产品专项服务

作为健康医疗服务供应商的好医生在持续完善线上和线下的医疗网络,可以为客户提供更

好的医疗服务体验。好医生亦在进行医疗服务的产品创新,使得寿险和平安好医生的合作

路径更加多样化。比如,2019年推出了新产品“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会员”。

平安正探索构建健康医疗生态圈,深度参与医疗体系,搭建服务政府、医院、医护人员、

患者的医疗网络,对寿险主业的赋能有望继续深化。

图6:平安好医生的医疗网络

图7:平安集团健康医疗生态圈

1.3.太保健康医疗服务

“服务赋能”是太保转型2.0的重要方向之一,太保致力于打造“保险+健康+养老”生态

圈,其中,“太保蓝本”医疗服务、“太保妙健康”健康互动计划、“CWI健康体验中心”

智能健康管家构成面向客户的“保险+健康”生态圈,助力客户健康服务增值。目前“太

保蓝本”已全面向队伍推动,植入代理人标准销售流程,成为获客的重要工具;其他两个

项目还处于总体布局阶段。

图8:太保“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

“太保蓝本”是“保险+健康”服务生态圈的重要载体,自2019年推出以来,已累计覆盖

约1000万人。“太保蓝本”打造的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1、无门槛即可享受的重

疾绿通服务,作为代理人获客工具;2、特定医疗险享受的服务,提升客户从短险向长险

的转化;3、长险客户可享受的医疗特权服务,有助于推动长险件均的提升及客户加保。

其中,太保蓝本医疗特权服务提供升级版的医疗服务,为不同保费级别的客户提供覆盖诊

前、诊中、诊后的医疗协助服务。

图9:“太保蓝本”服务体系

图10:“太保蓝本”医疗特权服务内容

图11:“太保蓝本”医疗服务对接资源

另外,太保推出“生命银行”项目撬动中高件均产品销售。“生命银行”项目是太保为客户打造的高端健康管理项目,通过高保真技术将健康的种子细胞储存,未来用于肿瘤治疗、抗衰老和精准预防,主要面向高端客户。

1.4.友邦健康医疗服务

友邦医疗健康服务的优势在于自建医疗网络及海外高端医疗资源。友邦打造了一支拥有医生及护士从业背景的自有专属服务团队,依托友邦已经签约的近650家优质医疗机构资源网络,由重疾专案经理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为其提供优质医疗资源安排,消除中间中介环节,保障客户高品质的服务。友邦海外高端医疗资源主要对接高端医疗险客户。

图12:友邦健康医疗服务

1.5.中国人寿健康管理服务

“蛮牛健康”是中国人寿和万达信息合作后首个重点孵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战略项目,聚焦科技化的健康管理和精准的保险服务,利用“互联网+”手段,围绕健康筛查、健康计划、医疗服务、健康商城、生活检测、金融保险六层核心架构体系,提供全面健康管理并构建医疗服务新生态体系。近期国寿发布了新的保险产品“糖安宝”,运用了“蛮牛健康”的健康管理技术。“糖安宝”是一款保险保障与控糖管理相结合的新型健康险,购买成功的客户能通过万达信息“蛮牛健康”APP免费享受到保险期间健康管理服务。

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论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历经十几年的谈判,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了WTO,入世后的中国在迎接机遇与挑战的过程中,经济蓬勃发展,保险业,作为金融方面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在得到不断的完善。 回首入世前与入世后近十年间的中国保险市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保险业的不断进步,但同时也看到仍需不断完善。入世前,我国保险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保险市场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状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国有独资保险高度垄断。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保费仅占GDP的百分之一点几,远低于当时西方国家的8%—10%,世界排名仅占80位左右。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当时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四、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不高,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 入世后,中国的保险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克服以往缺陷,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加快与国际保险业接轨的步伐,提高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垄断格局打破。保险市场经历着由寡头垄断到多方竞争的过渡阶段。目前,中国共有保险公司一百多家(包括许多外资公司),以往的国有保险公司几家独大现象也得到了改善。二、发展迅猛,保险业务总量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以来,保险业务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左右,2009年,全年保费突破一万亿。三、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保险公司的经营逐渐规范化、现代化,产寿险分业经营,电脑和网络在公司日常经营中的普遍运用已初见端倪。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家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发展,在抓住机遇扩大规模的同时又抓好管理,以期适应长期的发展和竞争。四、.中介机构不断发展。代理人队伍不断扩大,并已开始通过经纪人进行销售的方式,其他各种提供保险服务的咨询、公估机构也在增多。五、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保险法》得到修改,相关配套法律的出台,监管体系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监管机构、同业公会和公司自律的三级监管架构得到形成。保监会、行业协会等的成立在规范市场,改善市场环境等方面也取得了成效。 在保险业得到一些改善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一、保险市场结构仍然分布不均衡,从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量来看,东部地区占了绝大多数;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数量来看,东、中、西大体持平;从保费总量看,东部占了将近一半,中、西大体持平。二、保险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风险发生后,理赔方面不及时,态度傲慢,纠纷不断等问题时常出现。三、消费者保险意识也许得到提高。例如,我国的农村消费者对保险认识不足,思想意识相对落后,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245-61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季度,单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 保险市场增幅同比上升近21.81个百分点。一是财产 险业务平稳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54.40亿元, 同比增长8.85%,其中,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 入1679.42亿元,同比增长12.08%。二是寿险业务快 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459.28亿元,同比增 长50.18%,其中,新单业务7141.42亿元,同比增长 68.49%。三是普通寿险和健康险业务高速增长,分别 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790.02亿元和1168.7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87.81%和79.23%。 业务结构发生变化。政策环境优化和保险公司不 断开拓新业务领域,民生类业务发展态势良好。责任 保险等增长较快。一季度,责任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 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 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现在保险业的现状。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 济功能初步显现。 回顾保险业6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全行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1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业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而且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显反差。从外部环境看,复杂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渠道传导至保险业,增加了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的难度与压力。2012年,保险监管强调“风险底线”和“消费者权益”,取得积极成效。从国际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本(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554-61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 本(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本(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健康、养老等安全保障的需求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在消费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风险管理和保障意识也逐渐加强,对于保险行业将起促进作用。 那么对于我国保险保障基金数额的新高度,一方面有利于救助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救助保单持有人、保单受让公司或者处置保险业风险。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破产,但是未来不排除这种情况发生。 保险行业要寻求长远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把小规模的代理机构联合起来,凭证零

散代理机构的地理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品牌;采用集团化管理的模式,统一公司管理、统一股权管理、统一基本法,统一培训,各地机构自主开展机构规划、供应商选择、销售队伍的建设。 其次,机构联合,开发专业保险代理的专属产品,减少渠道冲突和产品冲突的影响;积极发展保险电子商务,网络保险突破了工作时间的限制,让客户和寿险公司在任意时段内都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极大地延长了保险交易的时间。 此外,在“互联网+”浪潮下,保险行业应抓住机遇。一是产业融合的新机遇。借助“互联网+”模式的广泛应用和大数据的精确定价、精确营销、精确管理,有利于打造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二是管理优化的新机遇。在“互联网+”模式下,有助于实现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并整合各种方式和渠道。 三是技术性带来新机遇。保险业集团化经营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的转型提升,有助

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 1.从总体上看,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第一,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基本上没有被融于保险企业管理中,保险经营基本上还是财务型控制被动经营。第二,保险业发展总体决策和保险公司决策在相当程度上缺乏风险管理理念,保险的粗放型经营、以保费收入作为经营业绩的硬招标的决策思路对目前的保险发展仍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风险评估、保险信用等级评定缺乏有效的评定标准,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的方式相当有限。许多保险公司根本就没有防灾防损部门,在有防灾防损部门的企业中,其人力与财力的配备不足。第四,在保险风险控制过程中,事后控制为主要控制方法,对风险的事前控制重视不够。第五,在保险监管方面,主要还处于事后监管阶段,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监管重点仍在费率等问题上,对关系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资本比率、再保险安排、资产配置等内容监管力度不够。 2.较为注重显性风险管理,对隐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第一,在业务发展导向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发展的质。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逐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控制重视不足。第二,在保险发展导向上,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保险决策和保险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对保险业发展及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长远性研究不够;在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方面,保险业未能充分重视恶性竞争、保险中介制度混乱、保险欺骗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度影响;在制度法律建设方面,对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律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保险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保险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开放条件下保险业的发展,一个有效的保险法律体系还未基本形成;在保险文化建设方面,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滞后,保险文化传播缺乏创新,保险公司的形象度和美誉度构建急需加强。 3.较为注重内生风险管理,忽视外生风险管理。第一,部分保险公司不重视对公众信任风险的管理。第二,对保险开放、民族保险安全的风险重视不够。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研究不足,忽视中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根本制约。第三,部分保险公司较为重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而对保险同业的规范竞争、有序竞业的风险管理重视不够,保险同业组织的作用还相当有限。第四,对保险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力度不够。部分保险公司无视保险中介的有关法律规定,不顾中介机构经营资格、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等条件进行中介展业,表明保险公司对中介组织风险管理与保险公司自身的规范经营都应加强。[!--empirenews.page--] 第五,缺乏对保险欺骗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欺骗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日趋加大,在中国保险理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国度里对保险欺骗的风险管理需在制度完善和技术创新上加大力度。 4.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决策缺乏依据。保险经营是在大量可保风险前提下运用大数法则对可保风险进行分散,各类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保险资源。保险经营依据这些保险资源从事保险展业,通过展业扩充丰富这类资源提高保险经营水平和展业范围。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要求保险公司(包括社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对这类保险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相当部分保险公司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都未能建立,这将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决策缺乏合理依据,使保险经营缺乏合理的数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这将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增加。 5.风险管理理论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保险风险管理既包括风险投资、保险购买和管理、安全、赔偿金管理、索赔管理,又包括公共关系、市场服务、培训员工、提供法律咨询等内容;既包括对保险公司的硬件失误风险和软件失误风险的管理,又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 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 (4) 1.1. 医疗服务对比 (5) 1.2. 平安健康医疗服务 (7) 1.3. 太保健康医疗服务 (9) 1.4. 友邦健康医疗服务 (11) 1.5. 中国人寿健康管理服务 (12) 2. 养老服务 (13) 3. VIP服务 (14) 4. 投资建议 (15) 5. 风险提示 (16) 图表目录 图1: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对比 (5) 图2:保险公司医疗服务比较 (6) 图3:平安健康医疗服务链 (7) 图4:健康守护360服务 (7) 图5:单一产品专项服务 (8) 图6:平安好医生的医疗网络 (8) 图7:平安集团健康医疗生态圈 (9) 图8:太保“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 (9) 图9:“太保蓝本”服务体系 (10) 图10:“太保蓝本”医疗特权服务内容 (10) 图11:“太保蓝本”医疗服务对接资源 (11) 图12:友邦健康医疗服务 (12) 图13:“蛮牛健康”业务架构 (13) 图14:保险公司养老社区布局情况 (14) 图15:各公司VIP服务对比 (15)

由于寿险产品本身同质化严重,使得销售渠道占据重要的地位,基本形成“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行业共识。传统寿险公司以代理人渠道为主,“代理人的规模和质量”成为衡量寿险公司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但传统公司正面临着全新的行业环境与挑战,各类互联网代销平台(蚂蚁保险、微保、慧择、深蓝保等)的兴起冲击着代理人渠道。为减少渠道的掣肘,平安、太保、国寿、新华等上市寿险公司重要的破局之策就是打造差异化的服务体系,通过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客户。差异化服务包括大健康产业、大养老产业、优质的高端服务等。我们判断,未来“差异化服务”同样会成为衡量寿险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将从医疗健康服务、养老服务、VIP服务三类主要服务来对比各公司的差异化服务。 1.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 大型公司均已开始探索将医疗健康服务与保险产品相结合。医疗健康服务和保险密切相关,健康险+医疗健康服务可以构成“上游健康预防,中游经济补偿,下游医疗服务”的服务链,切合客户对于健康的需求。上游健康预防包括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疾病预防、健康体检、运动激励计划、健康档案管理、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下游医疗服务包括就医预约与安排、陪诊服务、专案管理、购药福利、康复护理等绿通服务。 目前仅有友邦、平安等少数公司探索上游健康管理服务。平安为平安福客户提供“平安run”运动奖励计划,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短中长期运动计划,当客户达成运动目标后,可以获得和健康有关的奖励和保单保障额度的提升。平安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重疾险“糖保保”提供血糖管理服务,包括糖尿病AI风险评估、档案管理、治疗建议、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项服务,帮助被保险人提升健康状况、防止或延缓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友邦的“健康友行”计划与“平安run”类似,重疾险及高端医疗险客户可以加入,“健康友行”计划着眼于客户的日常健康生活管理,通过步数和睡眠的监测追踪、健康知识问答互动以及丰富的任务卡与积分累积奖励等,帮助客户在体验和分享中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多数公司的健康医疗服务主要聚焦在下游的医疗端,为符合一定标准的客户提供门诊预约、病房安排、手术安排、二次诊疗等就医绿通服务,目前各大公司均有提供,但提供的程度有所差异。后文将从诊前、诊中、诊后来对比各公司提供的医疗服务。 从服务的享受标准来看,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体系一般包括无门槛服务、针对一定保费标准的重疾险客户的服务和单一产品专享健康服务。①无门槛服务仅平安、太保有提供,用于在销售前端获取客户。平安的金管家APP用户(未购买保险产品)可以享受每月2次的线上问诊服务;太保的非保险客户可以享受“太保蓝本”的重疾绿通服务,包含重疾专家门诊、病房、手术各1次以及120急救补贴等基础服务。太保的无门槛服务优于其他公司。 ②针对一定保费标准的重疾险客户,一般均会提供就医绿通服务,除此之外,部分公司还会提供海外医疗、诊后医疗、就医补贴等升级服务,平安提供的这类服务最为完善。③单一产品专享健康服务主要是针对医疗险提供的,比如太保、平安针对e生保医疗险、乐享百万医疗险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友邦针对高端医疗险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全球就医服务,友邦的医疗资源更多向高端医疗险客户倾斜。 服务的提供方同样重要,平安、太保、友邦、太平的服务基本由单一主体来提供,平安所有的健康医疗服务均由好医生来提供,太保的服务由太保安联健康险公司和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公司提供,友邦通过自有医疗服务部门对接客户需求、协调全球就医资源,太平通过其投资的圆和医疗来提供服务。单一服务提供商可以更好地保证服务质量,建立服务品牌。新华、国寿目前提供的服务是由零散的服务供应商组成的服务包,服务较为碎片化,但国寿正和万达信息合作,开启“产品+健康管理服务”新战略。

【精品案例类】2019中国保险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保险业信息化现状及购买行为调查保险公司系统建设概况 保险公司综合业务系统建设状况 综合业务系统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系统,可以分为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这些综合业务系统,按照功能模块来说是由新合同处理系统、核保系统、收费系统、出单系统、保全系统、理赔系统、核赔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和代理人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构成,可以实现诸如投保、核保、签单、交费、批改、给付、退保、复效、报案、赔付申请、核赔、赔付和客户服务等具体功能。从系统构架上来说,则大多采用基于事务通信中间件的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达到实现逻辑和表示逻辑的分离,实现数据库服务、业务逻辑服务和表示逻辑服务的分布式处理。而对于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则采用零险种、参数化技术,支持动态增删险种。 调查显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拥有综合业务系统。其中,采用自己开发业务系统的保险公司有平安保险公司和新华保险公司; 购买成型业务系统的有中国 人寿和泰康人寿; 而与厂商合作开发的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采用的是美国科比亚的CBPS寿险综合业务系统,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各地30多家分公司实施。另外有少数分公司在最近的系统更新时使用了尚洋公司的新一代业务系统,这些地区包括青海和深圳地区。而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分公司,系统则由高伟达公司开发。

1999年7月,太平洋保险公司斥资500万美元建立了新系统,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力求业务再创新高。科联系统有限公司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建立的“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已交付使用。“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可以更新太平洋公司团体及个人人寿保险的业务程序,包括从草签保险单、收取保险费到索赔、理赔的整个过程。 另外,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分公司中推广已经本地化的美国CSC提供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该套系统耗资1600多万元人民币,是泰康人寿近期信息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举措。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则由尚洋和中科软合作开发。此外,尚洋和中科软还分别开发了新华人寿的投资型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太平洋保险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 保险公司呼叫中心系统建设状况 在本次调查涉及的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经在全国的大部分省市实施了呼叫中心系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20多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一)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

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目前监管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1家;中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420亿元,是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只是20多年的进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进展时期。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诸多咨询题,保险市场差不多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几家独大,不利于竞争。在制度上,爱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保险监管亟待加大。关于一般民众来讲,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峻滞后。老百姓关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专门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增加透亮度,提升全社会的对保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素养偏低、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全球当临金融危机,这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对此我国保险行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加大人员治理,尽快完善保险市场监督机制以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蓬勃进展、繁荣昌盛。 关键词:垄断,不完善,不健全,职业素养,保险意识 正文: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在空间和时刻上尽量减少风险而无法排除,因此了应对这种风险而产生了保险。风险是保险的逻辑起点,没有风险也就不可能产生保险。保险学的任务确实是揭示保险经济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形式及其本质,以阐明保险经济关系的发生,进展和变化的规律性。保险学是为了研究识不风险,测定,转嫁,分散风险,最后达到减轻排除风险的目的。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明,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关系式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分摊损害的一种融资方式。保险体现了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险人为

终极版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上市公司角度分析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基于上市公司视角 (2013年度) Author2014年4月 严宗、黎时端、李韬、原彰、李超 Ⅰ全年概览 2013年,中国保险业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总资产首次突破8万亿元,保费收入跃居世界第四位,行业风险保障作用突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提高,整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保险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17222.2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481.16亿元,同比增长17.2%;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740.93亿元,同比增长7.86%。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212.26亿元,同比增长16.53%;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425.14亿元,同比增长5.8%;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23.5亿元,同比增长30.22%;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61.34亿元,同比增长19.46%。保险业在2013年的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息息相关,还有就是近年来人们防范风险意识的普遍增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3年,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总体安全稳健。截止2013年12月,资金运用余额为76873.41亿元,较年初增长12.15%。银行存款22640.98亿元,占比29.45%;债券33375.42亿元,占比43.4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7864.82亿元,占比10.23%;其他投资12992.19亿元,占比16.9%。截至2013年底,去年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3658.3亿元,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已达5.04%,同比增长1.65个百分点,是近四年来的最好水平。这体现了保险公司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使投资多元化、盈利化,增加了债券方面的投资,而不单单是多数存银行。并且信托的异军突起,2013年以来信托产品的预期平均年化收益率在9%左右,大大吸引了保险公司的资金。 2013年保险公司总资产82886.95亿元,较年初增长12.7%。产险公司总资产10941.45亿元,较年初增长15.45%;寿险公司总资产68250.07亿元,较年初增长11.9%;再保险公司总资产2103.93亿元,较年初增长14.02%;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90.77亿元,较年初增长29.92%。净资产8475亿元,较年初增长7%。利润总额达到991.4亿元。这表明在这一年中无论产险公司还是寿险公司都保持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2014年度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保险业发展数据及企业经营情况,中保协对2014年保险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2015年市场发展做出初步判断。 一、全年宏观经济形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4.1%,第二产业增长7.3%,第三产业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贡献较突出。 从供需情况看: 工业生产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高技术产业增长12.3%,所占比重为10.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12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实现利润总额64715.3亿元,同比增长3.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

增长15.1%)。投资放缓主要原因,一是制造业控制产能过剩,制造业投资166,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二是房地产调整回落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 进出口增速回落。进出口总额264,3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12亿元人民币,增长4.9%;进口120,423亿元人民币,下降0.6%。 从民生状况看: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864元,比上年增长9.8%。 就业总体稳定。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2014年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

中国保险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业2001年经营状况分析 中国保险年鉴编辑部 本篇分析报告是围绕保费、利润、资产等主要指标,从保险市场基本情况、财务状况和资金运用情况三个方面,对2001年全国保险市场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各保险公司及各保监办提供的季度报表,由各保险公司的各季度《业务统计表》中的“本期数”累加而得,可能存在与本书其他部分所列数据略有出入的现象。 一、2001年保险市场基本状况 (一)保险业务发展较快,保费收入增势强劲 全年各保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112.28亿元,同比增加520.91亿元,增长32.73%,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8.44个百分点。2001年保险密度168.98元,较上年增加41.31元,保险深度2.2%,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 1、财产险业务情况 全年财产险业务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88.24亿元,同比增加78.19亿元,增长12.82% ,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0.59个百分点。 5010015020025099.199.299.399.400.100.200.300.401.101.201.301.4 时间 保费收入(亿元) 趋势线 收入) 5101520253035404550 00.100.200.300.401.101.201.301.4 增长率 % 增长率) 财产险业务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是全年保费收入的同比增长呈“前高后低”的态势。 全年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1.72亿元,同比增加49.27亿元,增长13.23%,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8.27个百分点。 全年企业财产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22.19亿元,同比增加5.03亿元,增长4.2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1.16个百分点。 全年货运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0.66亿元,同比增加3.91亿元,增长10.64%,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6.56个百分点。 占货运险比重约1/3的进出口货物保险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增长6.8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0.95个百分点。 全年责任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7.49亿元,同比增加6.21亿元,增长29.18%,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2.81个百分点。 全年家财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8.88亿元,同比增加6.55亿元,增长53.12%,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52.47个百分点。 全年保证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32亿元,同比增加2.45亿元,增长131.02%,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00.25个百分点。 全年出现负增长的险种有农业保险、信用保险和航天保险,尤其农业保险负增长的态势在各季度均表现得比较明显。 财险总 保 费 机动车及三 者 险 企 财 险 货 运 险 责 任 险 家 财 险 保证 保 险 2000年2001年 者责任险63.01%49.27亿元 企财险5%亿元责任险7.94%亿元亿元 7.22亿元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金融保险)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

99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 日期:1999-10-31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风险经济,保险是保障市场经济稳定和有效运行的前提。在市场经济下,保险业对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经济风险提供补偿,也可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它一方面以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将社会分散的资金积累成保险基金,以最小的劳动耗费和合理的赔付支出,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同时为保险公司自身创造更多的基金积累和利润。这主要体现为保险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用积累的保险基金来补偿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给付保险金,为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从而起到"精巧的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第一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同其它金融市场一样,中国的保险业和保险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独家经营、险种单一、收入微小、增长缓慢、缺少法制的状况。 一.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有竞争的保险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尽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统一经营中国保险市场的体制有其特定的客观原因,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缺乏有竞争的体制,导致中国保险业活力不足、经营效率低和费率水平过高。为了促进中国保险业的竞争的发展,国家主

管部门,除继续支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发展外,又陆续批准设立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全国性、综合性保险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在试点建立综合性保险公司的同时,从1988年起开始尝试建立专业经营的人寿保险公司,分别于四川省,大连市,沈阳市,长沙市和厦门市批准设立了5家人寿保险公司。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先后组建17家人寿保险公司。人保公司在这17家人寿保险公司中都有一定的股份。此外,另两家非寿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和大众保险公司分别于1994年10月和1995年1月成立。保险法颁布后,将17家专业保险公司全部并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设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和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批准设立了新华人寿,泰安人寿2家寿险和华泰保险,永安保险和华安保险3家非寿险公司。到1997年1月,中国共有中资的非寿险公司6家,寿险公司2家和综合性保险公司3家,保险业的员工约有14万。1996年保费总收入77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寿险为324亿元人民币,非寿险为452亿元人民币。这样,截止到目前,中国已有31家保险公司,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多家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格局。于此同时,鉴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一些企业和企业集团正在筹建保险机构,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其中有的已向保险监管部门提出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报告。在我国各大城市开设代表处达数年之久的外国保险公司亦急于进入我国市场。这些都将增加保险市场的主体,促进保险市场的发育。再者,保险中介人制度的实施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代理人在我国保险界是启用得较早的一种中介人组织,也是今后将要大力发展的一种中介模式。1996年12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各城市组织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有近20万人参加,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保

我国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学生宿舍财产保险营销策划技术方案 第一部分目录 一、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近期发展状况和趋势预测: 外资发展情况: 二、消费者定位分析 政策改变带来的消费群 目标市场细分、锁定: 消费市场的特征以及市场潜量 三、竞争对手分析 大量涌入的外资企业 其他数目众多的保险企业 四、产品特性定位分析 产品特点把握 竞争对手以及可替代产品分析 五、营销组合策略以及执行 产品组合策略 价格策略 渠道策略 广告策略 展业推广促销 公共关系策略

2.1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2.1.1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1)、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4%,保险公司累计赔偿和给付6016亿 元;2003年,全国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同比增长27.1%;保 险业总资产9122.8亿元,同比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8739亿 元。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705家,保险从业人员150多万人。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外资 保险公司在华投资设立了62个保险营业机构,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 12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92个代表机构和办事处。 (2)、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经管条例》,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保险法》。在法律和行政 法规的框架下,中国保监会制定了28个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保 险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3)、自1998年成立中国保监会以来,保险监管力量不断加强。目前,保监会已在全国设立了31个派出机构。根据新的编制技术方案,保监会 将在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新设立4个派出机构。 (4)、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保监会认真履行承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周年之际,中国保监会按照承诺,宣布允许外资 财产险公司经营除法定保险业务以外的全部非寿险业务,增加福州、厦 门、宁波、沈阳和武汉等5个城市为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目前,外资 保险公司的经营区域已经扩展至15个城市。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 全国保费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在开放较早的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 份额达到12%左右。 (5)、去年,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三家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中国人民财 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以H股挂牌上市,募集资本62.2亿 港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同步上市,募集资本 34.75亿美元。近几年来,一些股份制保险公司积极吸收外资参股,股 权结构得到优化,公司治理逐步完善,经营经管水平不断提高。 (6)、市场集中化程度很高,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险集 团和太平洋保险集团仍占据市场绝大份额, 随着保险公司的布局扩张,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属于第一集团,这几家大保险公司占据产、寿险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特 别是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05%和62.6%,从经济学 意义上讲,中国的保险市场垄断程度很高,已经具备了寡头垄断的特点,所以这几家保险公司具有绝对竞争的优势,它们在国内起步较早,积累 了大量市场拓展、风险控制经验,在渠道建设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尤其寿险自从引进营销体制之后,建立了一 支庞大的销售队伍,营销员发展到130多万人,渗透到城市、农村的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