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连除综合算式的过程。

2.理解连除和含有小括号的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连除式题,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3.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

1.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连除综合算式的过程。

2.理解连除和含有小括号的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连除式题,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一、牛奶问题

1.师生谈话,通过奶牛一天能产多少奶引出教材中的问题。

2.教师口头介绍教材中的信息:王爷爷家养了4头奶牛,这4头奶牛每星期产奶896千克。鼓励学生自己试算一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千克奶。

3.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策略的机会,肯定学生的不同做法,并要板书出教材中的两种方法。

4.尝试改写算式。

(1)提出试着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的要求,让学生自己改写。

(2)交流学生改写的算式。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5.讨论计算顺序,师生完成脱式计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你知道1头牛一天能产多少奶吗?

学生可能会说到不同的结果。

师:1头奶牛1天能产多少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好吗?老师告诉你们一条信息:王爷爷家养了4头牛,他虽然没有记下每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但是他记下了这4头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根据这个条件,你能计算出平均一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千克奶吗?

师: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算的?

多数学生讲出课本上的红红和亮亮的算法,还可能有其他算法。如:

4头牛一星期(7天)产的奶相当于1头牛28天产的奶。

4×7=28(天)

896÷28=32(千克)

学生如果出现列综合算式的情况,教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用分两步计算解决了奶牛每天的产奶问题,不错。现在老师提一个要求:你能把自己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算式吗?大家试一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改写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同时根据学生改写的情况决定教师指导的侧重点。

师: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生1:896÷7÷4第一步算的是4头牛每天产的奶,第二步算的是一头牛每天产的奶。

生2:896÷4÷7第一步算的是一头奶牛每周产的奶,第二步算的是一头奶牛每天产的奶。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先说一说,像这样的连除式题该怎样计算?

生: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教师肯定,然后完成脱式计算。计算一步,说一说求出的是什么。

二、公文包问题

1.观察情境图,使学生了解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计算。如果有的学生没有写成综合算式,教师可再次引导学生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对分步计算的给予肯定,对用综合算式计算的给予鼓励。

3.总结运算顺序。使学生了解,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同学们读一读第20页下面的文字和图中的对话,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让学生充分说。

师: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信息,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是:每个公文包多少钱?自己试着列式解答。

教师要注意巡视,对学生出现的解题策略做到心中有数。

师:谁想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解答的?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方式:

●分步解答:

(1)780÷3=260(元)

260÷20=13(元)

(2)20×3=60(个)

780÷60=13(元)

(3)780÷20=39(元)

39÷3=13(元)

●综合算式:

(1)780÷3÷20

(2)780÷20÷3

(3)780÷(3×20)

(4)780÷(20×3)

如果只出现了第(3)种情况,可利用分步计算结果引起学生的思考,理解780÷(20×3)中的小括号的作用。如果出现了(3)(4)两种算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学习。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刚才的两个综合算式。

780÷3÷20

780÷(3×20)

说一说: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计算连除算式,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同桌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

2.练一练第2题,先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对列综合算式的同学给予鼓励。

3.练一练第3题,先读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解答。

4.练一练第4题,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后解答。交流算法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同桌互相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学生初次学习乘除混合,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算的正确与否。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2题,弄明白题意后,再自己列算式解答。

师: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3题中两个问题,看它们有什么关系,再自己解答。

第4题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先求1盒绿豆糕多少克。

1千克=1000克

1000÷2÷20

=500÷20

=25(克)

●先求两盒绿豆糕一共有多少块。

1000÷(2×20)

=1000÷40

=25(克)

板书设计:

1、王爷爷家养了4头奶牛,这4头奶牛每星期产奶896千克。鼓励学生自己试算一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千克奶。

(1)896/7/4 (2)896/4/7

=128/4 =224/7

=32(千克)=32(千克)

2、某公司买了3箱公文包,每箱20个,一共花了780元。

(1)780/3/20 (2)780/(3*20)

=260/20 =780/60

=13(元)=13(元)

除法的性质:a/b/c=a/(b*c)

教学反思:

乘除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2.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一本稍厚点的儿童读物。

教学重难点:

1.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2.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拿出一本儿童读物,让学生估计书的页数,然后提出看书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并出示情境图。

2.观察情境图,交流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这本书,估计一下这本书有多少页?

学生估计。然后一起看最后一页。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特别喜欢看书,你知道吗?看书当中,也有许多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参与交流,并进行及时点拨。

生:有三个同学在图书馆看书。

师:对,他们在看同一本书。

生:女同学说,她每天看40页,6天就能看完。

师:这个同学做事有计划,根据这个女同学“每天看40页,6天就能看完”这句话,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或者说能求出什么?

生1:这本书有多少页?

生2:这本书有240页(或40×6=240)

师:真聪明,根据一句话就能算出这本书的页数。看左边的男同学在说什么?

生:他说,看书时间太长对眼睛不好。

师:这个同学说得对!我们都要注意保护眼睛。还有其他信息吗?

生:右边的同学说,那就每天看30页吧!他还提出一个问题:几天才能看完?

二、自主探索

1.在前面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试着解决问题。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不同方法的机会,并在交流、讨论中,得出综合算式。

3.讨论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进而了解乘除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师:现在,请大家帮助书中的同学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好不好?

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了解学生是否有用综合算式解答的。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算的?

除了教材中的两种做法外,学生还可能出现以下算法,如:

●240÷30=8(天)

●(40×6)÷30

=240÷30

=8(天)

先让学生充分交流,并注意板书出各种算法。然后先讨论一步或分步的,再讨论综合算式每步计算求的是什么,如果综合算式没有,教师引导改写。如:

生:240÷30=8(天)

师:240是怎么来的?

生:40×6=240

师:算的对,但是题中没有直接告诉,要先算出来,应该怎么办?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出算式。

生:(40×6)÷30

=240÷30

=8(天)

师:为什么用小括号?不用行不行?

生:不用可以,从左往右计算就行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综合算式,说一说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

生:40×6求的是书的总页数,240÷30求的是看完这本书所用的天数。

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类题的运算顺序。

师生共同总结: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没有括号),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三、尝试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然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先读懂题意,再独立完成。

2.练一练第3题,同桌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

3.第4、5、6题,先读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解答,最后集体订正。

师:先想好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师:第1题根据“摘了30筐,每筐28千克”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时,对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要给予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将两步计算改写成一个算式。

师:同桌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错误及时个别指导。并指名板演。

师:第4题中,“照第一天的进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按第一天修24米计算。

板书设计:

乘除混合二

看一本书,如果每天看40页,6天就能看完;如果每天看30页,几天才能看完呢?

40*6/30=8(天)

(完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广西灵山县灵城镇白水小学覃光霞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三个内容:一是学习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是学习用递等式进行脱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三是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教材给学生创设了熟悉生活情境:购物,引导他们理清思路:先要算出买3本笔记本的钱,再算一共用去多少元,并依据这样的数量关系先分步列式,再依据思路列成综合算式3×5+20,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进行计算,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从而掌握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一年级上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的从左向右运算(二年级上册)。但学生此前接触的两步计算式题,无论是只含同级运算的两步式题,还是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它们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而本节内容开始学习的两步混合运算式题则涉及两步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形;另一方面,在本节内容里学生还会第一次学习用递等式表达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所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生,影响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让学生体会相关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学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是本节课本单元的重点。本班学生有95%人数是比较喜欢运算,运算基础是较扎实

过关,80%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尝试,因此,掌握本单元的运算顺序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较容易的,缺点是大部分学生未养成认真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如3+2就理解成3×2等,所以计算结果的正确率是关键点,课堂上我会继续纠正学生的这些缺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良好计算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相关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学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法及学法选择 教法: 1.分析法:在教学例题时,先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接着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入手,确定解题思路: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一共用去多少元。 2. 启发归纳法:在教学学生用递等式表达计算过程后,启发学生归纳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 学法:

混合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第四课时-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5 有理数的乘除 第4课时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做题,提高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和运算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合理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减法法则是什么? 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除法法则是什么? 4.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式子如何表示? 5.在小学我们学过四则运算,那么四则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二.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试一试: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 ? ???÷-51250 2、()236?÷ 3、236?÷

4、()()342817-?+-÷- 5、9 11325.0321÷??? ??-?- 6、?? ????-?--?-)3.5518(432.01 运算顺序规定如下(由学生归纳): 1)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加 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三.巩固提高 例1、计算:(1))2()5()25(-?-÷-;(2)()()?? ? ??÷÷65-4-6- 例2 、计算:(1)??? ?????? ??÷+45-52-54-5143;(2)()2-352.0-15-÷??? ? ??+ 让学生分析计算顺序,然后教师板演计算过程并强调注意事项. 注意: ①小括号先算; ②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一般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 ③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这一点十分重要.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说课稿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整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之后进行教学的,本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既为学生提供练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机会,又为学生后续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与分数有关实际问题作准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能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3)通过参予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利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时紧密联系乘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加强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是突破本课重点难点关键之所在。 教学方法: 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创造性成分也比中年级学生有所增强。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2)“探究——研讨”法: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活动,发现规律,理解分数乘

《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2019-04-16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常规口算 (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 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 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 53-24=29 29+38=67 53-24+38=67 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 53-24+38 =29+38 =67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混合运算》教案教学内容: 课本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各方面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 2019 1806 8109 2202 3333 2320

1021 4310 202 323 3210 4012 2033 8020 3023 一、观察情境图,使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师提出解决问题 1、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 2、把番茄苗移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 三、尝试与探索 四、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可能有三种算法 1、183=6(元)69=54(元) 2、93=3(元)183=54(元) 3、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 汇报的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对不明

白的地方提出质疑,全班共同解决。 方法三的算式有乘也有除,教师小结:有乘也有除的运算叫乘除混合运算。 引导重点 1、让学生回顾计算过程,思考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班内反馈: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达成共识 连除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五、练一练 自主练习第1题 买6包葡萄干要42元,买10包葡萄干需要多少元? 将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 包数 钱数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师生共同交流答案! 六、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花18元买了3千克南瓜 生2:我想买9千克 生3:苗圃里有12行番茄苗,每行有60棵

2018春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案

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回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 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 5+5+5= 8+8+8+8= 思考: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 2.刚才我们复习的是整数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我们前面还学习过了分数,那么分数的加法与乘法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的乘法(一)(板书题目) 二、探究学习 1、投影示意图:学生读题。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1)画图表示,结合画图,发现3个1/5是3/5. (2)用加法计算51+51+5 1,这道加法算式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 这是求3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想想,可以怎样列式? (3)用乘法算,51×3,根据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5 1×3表示什么?既然51×3可以是表示3个5 1连加,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得数吗? 3、2个7 3的和是多少? 出示书本图,请学生结合图说一说2个3/7是怎样计算的。 4、算一算,说一说分数与整数相乘如何计算。 165×3 2×9 5 先独立计算,汇报。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叶县龙泉乡龙泉小学:程红霞 2016 年3月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领导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4 — 35 页的内容——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减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或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合适的练习,让学生巩固运算顺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准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书写格式。 四、教学准备 本节课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再现、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通过超市图片,再现超市购物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氛围,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到文具店。由小军和小晴在商店购买学习用品时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进而让同学们观察文具店里有些什么,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出分步计算,并进一步引出混合运算。 (这个地方由学生的学习用品引出,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比较有兴趣进行后面的活动,也让学生密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观察商店商品,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2.探究新知,总结方法 对5X 3+20进行分析,它是由两个算式和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我特别强调在计算时要先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间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1:第(1)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只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提问2:第(2)组、第(3)组、第(4)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 2.引人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并且掌握了运算顺序。今天,就以原来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新的混合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深化新知 1.学习例题。 (l)一位同学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体育用品商店里能知道些什么。 提问: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分步列式的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检查:解答过程对不对?前两步先算的什么?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把3副中国象棋的钱加4副围棋的钱,所以应该先用乘法算中国象棋和围棋各需要多少钱,再用加法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名师教案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5页例6和“试一试”,第85页“想想做做”。 教学三维目标: 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桃子、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 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2、复习。 同桌两人,一人读题,一人口算,再交换练习。 祝贺你们获得了参加游园会的入场券,请小松鼠为我们带路,快点儿吧! 二、新课 1、创设情境:水果店的水果真多呀!你们听,猴老板正在喊:今天是数学游园会,只要能做出我出的题目,就能免费品尝又大又甜的仙桃呀!快来试试吧! 2×3×4 同学们,我们来试试,好吗? (1)指导读算式。提问:谁会读这个算式? (2)尝试计算。 这个算式该怎样算呢?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同时板书,最后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们算得很好!可我还有个题目,你们会吗? 36÷4×3 指名试读,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你们想到怎样算了吗?同桌讨论。 让学生试着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看看又有谁来了。小熊要来考考你们了。 48÷6÷2= 8×3÷6= 指名读题,并写在书上。 3、小结。 小动物给我们出了四道题,每道题都是几步运算,是什么运算?板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这种两步计算题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独立完成,指名讲讲每组三道题比较后发现了什么? 2、游戏:夺红旗——“想想做做”第3题。 男同学做左边的5题,女同学做右边的5题,比一比看谁能夺得红旗。交换题目,再比一次。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愉快的参加了快乐岛的数学游园会,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你们太棒了。谁来讲讲今天我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了什么?你又知道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2题。

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例1和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4+6÷330÷[(3+2)×3] 2.让学生说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 二、新授。 1.导语。 这一节课我们要来研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学例1。 出示例1。计算 (1)说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 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让学生把算式用文字叙述出来。(2分之1加上5又3分之1除以1又3分之1的商,和是多少?) 问: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两级,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板书: = = = (5)让学生继续完成。 (6)学生把每一步认真检查,看是否都对。 3.教学例2。 出示例2:计算 (1)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这个算式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2)问:第一步算什么?(小括号里的加法) 第二步算什么?(中括号里的乘法) 第三步算什么?(除法) (3)让一学生到黑板板演。 = = = =

学生计算时,教师巡视检查。 提醒学生: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不公要注意运算顺序,还要注意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必须分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4)让学生说一说每步运算是什么? (5)学生检查: ①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 ②每一步计算是否都对; ③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4.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同时一起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9页上的做一做。 (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后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共同研究了什么?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说课稿电子教案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说 课稿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说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P48页例2。 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数四则运算方法,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学生也曾学习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但这些试题要么是同一级运算,要么是乘加、乘减算式,都是乘法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因此本单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教学乘除法在后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这一内容很重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制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美德。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理解含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学会解答两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说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说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游乐园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容易由分步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很自然地理解相关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利用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断提高理解水平,让学生由分步列算式,再过渡到列综合算式;让学生通过比较列出的不同的综合算式,进一步理解和突出运算顺序,这样层层推进,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

二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二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300道01450教学文案

四年级下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0+645+90 652÷326×16 576+26+340 10×6×9 305+410-341 869-237÷79 468+273-215 305+766÷33 10×8+572 119×6÷3 194÷97×345 371+216+117 218-208+551 888÷4-2 616÷308×273 4×9+676 781÷71+920 965-4×30 913-52×9 826-562-49 682-539÷77 954÷477+846 189+681-276 789÷263+880

169+407-217 645-390+187 154+96×4 444÷222+412 105×9÷3 549-26÷13 24×24-12 34÷17÷1 105×8÷4 28×26+35 681-501+202 215+22×8 4×4×60 584-298÷149 4×4×4 894-121-75 125-25×6 (135+75)÷(14×5) 120-60÷5×5 1024÷16×3 720-720÷15 (135+415)÷5+16 1200-20×18 (360-144)÷24×3

240+480÷30×2 225-10×(6+13) (120×2+120)÷9 164-13×5+85 330÷(65-50) 128-6×8÷16 64×(12+65÷13)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12520÷8×(121÷11) (2010-906)×(65+15) (20+120÷24)×8 106×9-76×9 117÷13+36×15 3774÷37×(65+35) 540-(148+47)÷13 (308—308÷28)×11 (10+120÷24)×5 (238+7560÷90)÷14 21×(230-192÷4) 19×96-962÷74 10000-(59+66)×64

小学数学_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本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概念的经验,他们在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运算的过程中体验到概念的学习需要从实际中抽象、辨析、运用,有一定的方法基础,在知识上,他们三年级开始,初步认识了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本节课的素材也是四则运算的变化,学生对这一素材并不陌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方法。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乡村小学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于新事物比较感兴趣,求知欲也比较强,这班学生比较喜欢共同合作小组交流的学习。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我主要从两点入手:一是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完成后,指名部分学生展台展示,接受其他同学质疑,并一一解答,让部分学生成为“小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二是强化新、旧知识的迁移转化,让学生通过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和整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对比,从而得到混合运算方法,从而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让学生能有更有效的记忆及运用。 课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搜集并了解了有关“圣诞节”的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从学生熟悉的节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

自主提炼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练习设计走进生活、课后延伸,研究我们身边的数学,在进行计算巩固练习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选取了布艺小组制作圣诞帽这一素材,结合实际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体现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已在前三个信息窗学过分数的乘除法,本节课借此基础,先由回顾上节课分数除法的知识,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知识。教材重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评测练习 一、找出单位“1” 1、人的皮肤重量约占体重的1/20。 2、小华的体重是妈妈的2/3,妈妈的体重是爸爸的3/4。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3-2014年春季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主题:整理和复习 课时:共7课时,第7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亚南镇区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两步)。 2、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3、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任务二: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资源与建议 1、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梳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节课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复习混合运算——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拓展应用——总结全单元。 3、本节课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知识梳理等解决。难点是,系统的梳理知识,归纳本单元所学知识,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突破。 准备:学具准备,练习本、尺子 知识准备,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反思 环节一复习 1.口算卡片(开火车) 2.出示混合运算 学生说运算顺序 环节二回顾整理、形成网络 1.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混合运算时,都学了哪些知识,记不清的同学也可以看看课本。师:哪个同学能给老师举个例子呢?(

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 n mixed operation

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掌握含有乘除法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3、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含有乘除法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乘除法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道题。

82-33+37 1、生独立写,投影展示。 2、说说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出示主题图: 例2:“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1、指名读题 2、师:“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想想,怎样列出算式?在小组中说说你的算式的解题思路? 3、电脑出示线段图 4、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 5、全班交流 987÷3×66÷3×987 师:说说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总结 师: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除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12×25÷424÷6×14 2、判断并改错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 数 乘 除 混 合 运 算 温宿县第三中学 六年级上册 再努然木·阿不都热依木

题目: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内容:教材第33页例3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并能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活动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并能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相互转化的算理。教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验证法。 课型:新课。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和除法,我们先通

过几道题习题巩固一下。 1、 计算。 51 ÷3 6÷53 95÷2110 27×65× 143 2、 列式计算。 (1)每盒果汁 54 L ,每杯可装果汁103L,一盒果汁能够满多少杯? (2)每盒果汁54 L ,有3盒果汁。一共多少升果汁?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分数乘除法相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 二、 探究新知 1、 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例3的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图景。 2、 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3、 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 出来。 (2) 引导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1. 如果先求每天吃多少片,怎么想?怎么算? 指名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21×3=23(片) 12÷23 =8(天) 2. 如果先求一盒药可以吃几次呢?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执教者:甄月梅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在昨天的数学课里还知道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 生1:我学到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件出示) 生2:我学会了怎样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生3: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算一算 12+4+3=46 15+10-8=17 2×4×7=56 6÷3×2=4÷ 这些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 二、讲授新课 师: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那么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又如何计算呢? 课件出示课题: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2、齐读课题 3、教学例2: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面有很多玩的项目,你们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再次来到游乐园,看看哪里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请打开48页看看。 课件出示:教材28页主题图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在跷跷板乐园里,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 生2:还有7位小朋友在周围观看。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3: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算呢?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第6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例6、例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2、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进一步培养、发展观察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交流合作,对学习有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理对于分数的适用。 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在整数乘法的运算中,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简便计算。25×7×4 0.36×101 【自主预习】 3大胆猜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乘法?

自学第8页例6、第9页的例6并补充完整。看有什么发现。 【新知探究】 1、通过利用例6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2、,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3、小组计算+×,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 4、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⑴出示例题7。 ⑵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指名板演: 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我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乘法,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仔细观察已知数有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