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教案(亲们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教案(亲们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教案(亲们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教案(亲们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观察、实验、交流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热情,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2)培养学生观察、全面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电离。

三、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判断及其电离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四、教学难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分。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绎法情境教学自主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喝汤、喝饮料,这些小动作,其实是在无形地补充我们人体内的电解质。电解质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剧烈运动或天气炎热会引起大量出汗,出汗流失了大量的电解质,比如Na+、K+、Cl-等,因此,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从事剧烈运动的人们,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以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讲述】电解质与物质的导电能力有关。在初中我们学过很多化合物可以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这些溶液有的能够导电,有的不可以导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溶液的导电实验这个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找出哪些物质可以导电,哪些物质不可以导电。

【播放视频】溶液的导电实验

【讲解】通过视频我们知道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能够导电,蒸馏水、乙醇不能够导电。

【设问】那么,同学们,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导电,有些物质不可以导电呢?【思考回答】可能会回答:导电是因为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讲述】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溶液中自由移动存在的离子.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溶于水之后,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够产生自由移动

的离子,使溶液可以导电,而乙醇溶于水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能导电。

【设问】我们知道电解质与物质的导电能力有关。那么,什么是电解质呢?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板书】一、电解质

【讲述】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一般来说,酸、碱、盐属于电解质)

【设问】说到这,可能有些同学就会问了:“老师,什么是熔融状态呢?熔融状态是怎样的?”

【讲解】熔融状态是指常温下是固体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的物质而不是混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熔点变成液态的物质。同学们,注意了,这里是纯净物在一定温度下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过渡】从电解质的定义来看,我们给非电解质下个定义。什么是非电解质呢?【板书】二、非电解质

【讲述】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物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因而不能导电,这样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如蒸馏水、乙醇等。(有机物大多数属于非电解质)

【深化】比较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者的共同点:①前提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研究对象:化合物

【习题】习题1、2

【设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是电解质吗?比如,SO

3

(无色易挥发的固体)溶

于水能导电,H

2SO

4

溶于水也导电。那么,它们都是电解质吗?

【思考回答】可能会说,SO

3是非电解质,而H

2

SO

4

是电解质。

【讲解】因为,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离子。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物质,SO

3

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为电解质。

【过渡】说到这,可能有些同学就会问了:“老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准确的判断出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吖?”

【讲述】好,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电解质的电离。我们可以通过正确书写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来判断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3、电解质的电离

【板书】三、电解质的电离

【设问】什么叫做电离呢?

【讲述】电离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酸、碱、盐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电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表示电离过程呢?下面,大家一起来看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这一视频。

【播放视频】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

【视频分析】H

2

O中含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蓝色为氢原子,青色为氧原子,或者我们可以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判断,氧原子为16,氢原子为1)。NaCl 中含有一个纳原子,一个氯原子(黑色为纳离子,黄色为氯离子)。氯化钠在水中发生溶解,形成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正负电荷相吸引,其中氧原子包围着钠离子,氢原子包围着氯原子。

【讲述】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以写成:NaCl+H

2O = Na++ Cl-+ H

2

O.

由于氯化钠溶解前后,水分子的状态没有变化,因此,在抒写可以省略H

2

O,即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 = Na++ Cl-

【引申】我们书写电离方程式应注意:①阴阳离子的正确书写②电离方程式的配平

【拓展】比如,① H

2SO

4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

2

SO

4

= 2H+ + SO42-。

②(NH4)

2SO

4

:(NH4 )

2

SO

4

=2NH4++SO42-。注意:NaHCO3 = Na++ HCO3-

【练习】写出①HNO

3②KOH③NaHSO

4

的电离方程式

【深化】根据电解质在水中或熔融状态的电离度的大小,我们又可以将电解质划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完全电解,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如这些物质是强电解质(要讲解为什么),它们分别属于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如这些物质是弱电解质(要讲解为什么),它们分别属于弱酸、弱碱、极少数盐。

【设问】物质在水中可以发生电离,那么,我们的水属于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呢?

【思考回答】可能会回答:水属于弱电解质。

【讲解】水是由强极性键(共价键)构成的极弱的电解质,只有轻微的电离。

【本章小结】下面我们对这节课进行小结。

【练一练】好了,学了这么多,我们来练一练,做做习题。

1、下列物质中:

①Cu②KCl固体③K

2SO

4

溶液④CO

2

⑤蔗糖⑥氯水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2、下列物质中,哪些溶于水后可以电离?写出相应的电离方程式。

A、Ba(OH)

2 B、C

6

H

12

O

6

C、NH

4NO

3

D、熔融的KOH

【布置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非电解质电解质

电解质教学案

高一化学学案编制:杨凯审核:战玉才 班级姓名 课题:电解质 课前预习学案 【自主预习】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1、电解质: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区别两概念的关键是。 3、阅读课本41页回答 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 ,但状态或其水溶液能够导电。 4、的过程叫电离;酸、碱、盐电离的条 件是否相同 5、电离时,的化合物称为酸; 的化合物称为碱; 的化合物称为盐;6、人们把的电解质成为强电解质; 把的电解质成为弱电解质。 区别两概念的关键是。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HCl NaOH CH 3 COOH NH 3·H 2 O

【小试牛刀】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A 、CH 3COOH B 、NaHSO 4 C 、HNO 3 D 、Cu 2(OH )2CO 3 E 、NH 4Cl F 、BaSO 4 G 、AgCl H 、NaCl I 、Cu (OH )2 J 、NaO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B 、电解质在通电时能发生电离 C 、氯化钾晶体不导电,它是非电解质 D 、硫酸镁晶体溶于水可导电,所以硫酸镁是电解质 3、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 ) A 、潮湿的氯化钠晶体 B 、液态氯化氢 C 、液态汞 D 、五水硫酸铜晶体 4、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 A 、BaSO 4 B 、HCl C 、NaCl D 、CH 3COOH 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 ①硫酸 ②氢氧化钠 ③氯化钠 ④蔗糖 ⑤铜 ⑥二氧化碳 ⑦醋酸(CH 3COOH ) A 、①②③⑦ B 、④⑤⑥ C 、①②⑤⑦ D 、①⑥⑦ 6、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 B 、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 C 、水溶液中电解质能否完全电离为离子 D 、强电解质的熔点高,弱电解质的熔点低

电解质及其电离教案(打印)

第 2 节电解质(第一课时) 同安一中彭玉群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点是电离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本节课设计突出了以下两点: 1. 遵循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注重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形成概念理论,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概念。 如通过对导电实验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形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判断一瓶固体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以此深化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理解并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学方法上采用多实验,多启发,多比较,多讨论,多延伸,讲练结合。经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①多实验:通过实验,强化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②多启发: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 ③多比较:如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金属导电原因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等都进行对比或类比,以加深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④多讨论:通过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变被动为 主动。 ⑤多延伸:通过身边的化学”、“布置有特色、分层次、多样化的作业”等让课堂尽可能延伸到学生的 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穷魅力, 让学生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通过Internet 网)。培养学 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⑥多训练:教学中及时安排针对性练习,以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会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 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通过“问题探究”、“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2、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最全版)

五、教学策略设计: 纳一巩固训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而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又是水的电离与盐类水解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前提和基础。 (2)本节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和认识化学,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道这一原理也适用于其它平衡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迁移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可有效突破本节重难点。 (2)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理解外加物质、温度、电解质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应用可逆反应的相关知识,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状态。 (2)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认识事物变化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学习从现象到本质的 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的学习,初步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等辩证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创设问题情境一问题探究(分组讨论、分组实验)一展示交流一精讲归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类比迁移法等。 七、教学媒体:多媒体(PPT)、学生平板电脑等。 八、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相结合。 九、教学过程 实施方案设计意图

如何证明盐酸是强酸,而醋酸是弱酸呢?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事 实来说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首先请学生完成实验来感受 CH 3C00H 和HCI 电离程度的差异。可选药品有: O.1mol/L CH 3C00H 、0.1moI/L HCI 、蒸馏水、镁条等。可选器材有: pH 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等。 从宏观上让学生感知醋酸的电 离 是不完全的。让学生在愉快 的氛围中探索新知,切身感受 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到成 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严谨实验、 细致观察,探索问题真相,得 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教师讲解醋酸部分电离的原因,分析醋酸达到电离平衡的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平衡的特征, 提出思考:如何证明醋酸电离平 衡的存在? 请学生设计实验证明醋酸电离平衡的存在。 可选药品有:O.1mol/L CH 3COOH 、CH 3C00Na 固体、冰醋酸、 蒸馏水等。可选器材有:pH 传感器等。 引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的原 理,间接证明醋酸电离平衡的 存在,从微观上证明醋酸的电 离是可逆的,并为探究温度及 加水稀释对醋酸电 离平衡的影 响做好铺垫。 教师做演示实验,进一步探究温度及加水稀释对醋酸电离平衡的 影响,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自主得出相关结论: (1) 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升咼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2) 加水稀释,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越稀越电离; 讨论交流得出外界条件对电离 平衡的影响。 总结: 一、 感受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差异: 在浓度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1) 溶液pH 值不同; (2) 与Mg 反应,产生氢气速率不同; (3) 溶液导电性(电导率)不同; 二、 证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存在: (1) 浓度:稀释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稀释促进电离; (2) 温度:电离吸热,升温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升温促进电离; (3) 冋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相冋的离子, 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课堂训练1、2 从个别到一般,总结归纳本节 的学习重点,便于学生系统理 解和形成知识网络。课堂训练 利于巩固和检验学生学习效 果。 弱电解质电离的拓展: 电离平衡是一种特殊的平衡,所有化学平衡的知识也适合于电离 平衡。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思考下列问题: (1) 写出醋酸电离的平衡常数的计算式,即醋酸的电离常数; (2) 探讨温度对醋酸电离常数的影响; 适度拓展,引导学生在“电离 平衡”和“化学平衡”之间建 立联 系。利用已有的平衡常数 的概念, 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 习电离平衡常数的 相关知识。 十、板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 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时,电离过 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 电离平衡的特征: “等”、“动”、“定”、“变”。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教案(亲们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观察、实验、交流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热情,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2)培养学生观察、全面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电离。 三、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判断及其电离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四、教学难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分。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绎法情境教学自主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喝汤、喝饮料,这些小动作,其实是在无形地补充我们人体内的电解质。电解质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剧烈运动或天气炎热会引起大量出汗,出汗流失了大量的电解质,比如Na+、K+、Cl-等,因此,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从事剧烈运动的人们,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以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讲述】电解质与物质的导电能力有关。在初中我们学过很多化合物可以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这些溶液有的能够导电,有的不可以导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溶液的导电实验这个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找出哪些物质可以导电,哪些物质不可以导电。 【播放视频】溶液的导电实验 【讲解】通过视频我们知道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能够导电,蒸馏水、乙醇不能够导电。 【设问】那么,同学们,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导电,有些物质不可以导电呢?【思考回答】可能会回答:导电是因为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讲述】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溶液中自由移动存在的离子.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溶于水之后,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够产生自由移动

高一化学教案,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一、考点突破 1. 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能通过实验现象,探求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原因; 2. 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难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 概念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中还是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 2. 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注:电离与是否通电无关。 3.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电解质溶于水后,生成水合离子,但为了书写方便,常写成简单离子的形式。例如:NaOH:NaOH=Na++OH-。 (2)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原子团、离子一般不能拆开。例如:KClO3=K++ClO-3。 (3)不同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形式不同。 例如:NaHSO4=Na++H++SO2-4NaHCO3=Na++HCO-3 4. 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3)盐: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随堂练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思路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标准。判断某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应从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判断;另外从物质分类来看,酸、碱、盐均为电解质。 答案:C

电解质公开课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⑵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 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弱电解质电离教案

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 强弱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成为离子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或称离子化) H 结合(或称分子化)/ 2、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 结合生成分子的速 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3、 电离平衡的特征: (1)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⑵等--V 电离=V 结合工0 (3) 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4) 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 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5) 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4、 影响因素: (1) 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 外因:①温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1、 CH 3COO+H +

②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 ③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

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三、电离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 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 衡常数,用K表示。 3、同一弱电解质在同一温度下发生浓度变化时,其电离常数不变。 4、K值只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电离常数越大。 5、同一温度下,不同种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 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 不能够导电 的化合物电离特点全部或部分电离化合物不直接电离 溶液中存在 的微粒 离子或分子与离子共存溶质分子 结构特点 离子化合物、少量共价化合物 极性键结合共价化 合物实例 酸、碱、盐、金属氧化 物和水非金属氧化物、气态氢化 物、大多数有机物、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的电解质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通过教科书40页实验3-1 :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一定相同。 [板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强弱电解质 1.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3. 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成为离子化合物(如弱酸、弱碱和水) 2、表示方法:AB? A++B-K电离 c(A ) c(Bj c(AB) 6、多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K i> K2> K3,其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陕西吴亚南 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分法也就会不同,化合物根据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化合物根据其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可以导电又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本文着重讲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问题。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硫 酸铜等) 理解时注意: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也就是要抓住三点问题: (1)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二者只具其一就可以,其中一种不可以,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以也满足要求。如:氯化氢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 电,但是在水溶液中却可以,也就满足第一个要求。 (2)要能导电,不论导电的强弱只要能导电就可以,如:水虽然导电性很弱,但我们仍然认为水是电解质。 (3)一定要是化合物。如:金属也可以导电,但却不属于化合物(单质类)所以也就不是电解质了。再如:稀硫酸也可以导电,但稀硫酸是溶液 不是化合物(溶液都是混合物),所以稀硫酸也不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乙醇, 蔗糖等) 3、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首先是化合物,是化合物的分支。 (2)是看他们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导电与其它状态无关。 (3)看它们导电时所形成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否来自于其自身的电离。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氯水能导电,所以氯水是电解质。 错误:氯气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所以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错误: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所以盐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错误:铜是金属单质,它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融状态下和溶于水后都能导电。 错误:磷酸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会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

电解质_教案

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构建的核心概念基础上继续构建新的知识,为了加深对概念中的重点内容的理解,每一种类别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是以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为切入点展开,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这样的一种新的教材内容编排体系下,掌握分类的方法,以类别的视角,从共性出发去学习化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解质是承上启下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引导对自己的认知过程产生新的探究。 【教材分析】 对于高一新生,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其实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同时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认识电解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要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 【学生分析】 这一节中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的学生基础不是很好,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过小组活动和多媒体展示,从不同的方面找到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对化学物质和反应进行分类,建构自己的分类图。这些对学过初中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的含义; 2、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及其电离》学生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我通过阅读探究、对比探究、合作辨析等探究活动能够区分电解 质和非电解质。 2.我通过实验探究、微观探寻和合作探究等活动理解电解质的电离 过程,能够初步书写电离方程式。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探寻哪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导电(认真观察,整理记录,仔细思考) 【实验步骤提示】 ①连接好仪器,将电极插入要实验的物质中 ②先按下学生电源上的绿色电键,再打开导电演示器上的开关 ③由小到大逐渐调整电压(现象出现即可),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实验1:固体氯化钠的导电情况现象:________________ 实验2:溶液的导电情况(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熔融NaCl导电性实验(观看视频) 现象:___________【活动二:阅读?辨析】结合课本以及你获得的实验现象谈谈对化合物如何分类

【交流研讨,内化探究】★温馨提示:请你在课前独立判断的 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辨析探究! 1.Cu能导电,所以Cu是电解质。 2.O2不能导电,所以O2是非电解质。 3.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4.NaOH、NaCl固体不导电,所以NaOH、NaCl不是电解质。 5.CO2、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因而CO2、SO2、NH3是电解质。 6.BaSO4难溶于水,但熔化状态下可以导电,所以BaCO4是电解质。【活动三:小组合作?归纳升华】 ★温馨提示:请你在判断完成后根据以下提示进行小结 1.单质、混合物_________(填“一定是”或“一定不是”)电解质,单质、混合物_________(填“一定是”或“一定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导电, 能导电的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电解质。 3.电解质溶液导电必须是化合物________发生电离产生的离子导电。 4.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与其溶解能力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5.常见的属于电解质的物质类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择:酸、碱、盐、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类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小组合作?阅读?观看?研讨】电解质导电的本质 【知识支持】氯化钠晶体由Na+和Cl-以一定作用力紧密结合在一起。NaCl加入水中水分子与NaCl晶体作用 NaCl离解成Na+、Cl-

弱电解质电离教案

弱电解质电离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案 课题: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授课班级 课时1 教学目的 知识 与技能 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 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3、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结构的 关系 过程 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 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重点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概念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一、强弱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成为离子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1、CH3COOH CH3COO-+H+ 2、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3、电离平衡的特征: (1)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2) 等--V电离=V结合≠ 0 (3) 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4) 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5) 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 外因:①温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 ③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 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强弱电解质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一课时强弱电解质 - - - - - - - - - - - - - - 市二高- - 次仁桑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巩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学会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学会判断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3)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在强弱电解质的探究实验中,学会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通过实验活动与探究,提高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判断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过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本节课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巩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更进一步的认识强、弱电解质,巩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从生活中常见的酸、碱入手,通过醋酸和盐酸酸性比较的活动探究,让学生认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差别,以此探究结果为依据,介绍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为今后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打好基础。 【教学用具】 药品:0.1mol/L醋酸、0.1mol/L盐酸 仪器用具:pH试纸、玻璃片、玻璃棒、镁条(大小相同)、烧杯(2只)、试管架。

- - - - - 第三章- 第一节- -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强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 ①定义: ②常见的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 ①定义: ②常见的弱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①强电解质- - - 用“=”连接 ②弱电解质- - - - - 用“”连接 【作业布置】:学案后附有课后作业 参赛教师小传: 20XX年7月份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教育专业20XX年8月参加工作到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任教 20XX年预防甲流中工作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校级)20XX年荣获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20XX年荣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练习题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练习题 1.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A.KClO3溶液B.液态HCl C.KCl溶液D.NaCl晶体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 C.盐酸D.氯化钾固体 3.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醋酸B.Fe(OH)3C.AgNO3D.H2O 4.BaSO4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其本质原因是()A.是电解质B.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C.存在电子D.存在离子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中能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B.凡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物质叫非电解质 C.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D.某物质若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 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NH 3·H2O NH+ +OH- 4 B.KClO3=K++Cl-+3O2- C.H2S=2H++S2- D.NaOH=Na++OH- 7.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NaCl B.酒精C.H2SO4D.KCl 8.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C.固态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融时或溶于水时都能导电 D.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l2B.NH3C.HCl D.KCl 10.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Ba(OH)2 (2)NH4HSO4 (3)NaHCO3 (4)BaSO4 能力提升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 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公开课)

弱电解质的电离(二)教案 教学目标:1、能正确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2、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3、了解电离常数的概念。 重点、难点:1、明确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注意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从化学平衡角度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复习导入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相应物质类别 强调 (1)两类电解质电离程度的不同 (2)电解质的强弱只与电离程度有关,与溶解度无关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只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填写学案 总结交流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思考1: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还会继续电离吗? 四、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思考2:强酸的酸式盐和弱酸的酸式盐溶于水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有何异同?如硫酸氢钠、硫氢化钠该如何书写?熔融的硫酸氢钠又该如何书写? 五、电离常数 思考3:两种酸HA和HB的电离常数为K1和K2,若K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④⑤ 变式训练1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 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 B. 稀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C. 在水溶液中,有该物质的分子存在 D. 熔融状态时不导电 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点 1.电离平衡的特征 (1)弱(2)等(3)动(4)定(5)变 2.电离平衡的特性 (1)电离过程是吸热的。(2)分子、离子共存。(3)电离大多是微弱的。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程度逐步减弱。 例2 下列有关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这是因为电离过程是放热过程 B. 电离达到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C.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移动 D.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 变式训练2 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溶液显电中性B.溶液中无CH3COOH分子 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D.c(H+)=c(CH3COO-) 三、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各因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烧碱溶液 B、升高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 变式训练3 将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1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人教选修4)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使学生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电离平衡的移动,从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的移动理论认识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电离平衡的移动。 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讨论和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提问]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回答]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投影]请大家根据电解质的概念,讨论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2.由于BaSO4不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质。 3.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4.SO2、NH3、Na2O溶于水可导电,所以均为电解质。 [学与问]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的电解质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 [回答]有区别,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板书]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思考]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常用的酸,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和去除水垢,为什么不用盐酸代替醋酸呢? [回答]醋酸腐蚀性比盐酸小,酸性弱。 [追问]醋酸的去水垢能力不如盐酸强,除浓度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 [实验]3-1:体积相同,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溶液的pH值。

1mol/LHCl 1mol/LCH3COOH 与镁条反应现象 溶液的pH值 [实验结果] 开始1mol/LHCl与镁条反应剧烈,pH值盐酸为1,醋酸小于1 [小组探讨]反应现象及pH值不同的原因? [汇报]探讨结果:开始1mol/LHCl与镁条反应剧烈,说明1mol/LHCl中氢离子浓度大,即氢离子浓度为1mol/L,说明HCl完全电离;而开始1mol/LCH3COOH与镁条反应较慢,说明其氢离子浓度较盐酸小,即小于1mol/L,说明醋酸在水中部分电离。HCl是强电解质,CH3COOH是弱电解质。 [投影] [提问]什么叫强电解质?什么叫弱电解质? [板书]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如弱酸、弱减、水。 [过渡]勒沙特列原理不仅可用来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而且适用于一切动态平衡,当然也适用于电离平衡,像我们刚才提到的体积相同,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的镁条反应,最后醋酸放出氢气多,就与醋酸存在电离平衡有关,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从电离平衡的移动去解释? [板书]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回答]因为HCl不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存在电离平衡,随着H+的消耗,CH3COOH 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使H+得到补充,所以CH3COOH溶液中H+浓度降低得比HCl中慢,所以CH3COOH在反应过程中速率较快。 [提问]请大家再回答一个问题:CH3COO-和H+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回答]不能。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 2、认识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掌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符合化学平衡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将化学平衡原理应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并依据该原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绎归纳类比迁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洁厕灵 和食醋,通过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抓住课 堂的第一时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化学无处 不在。 [课堂激疑] 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除去水垢。我们知道醋酸 的腐蚀性比盐酸小,比较安全,为什么不用醋酸代替盐 酸呢?

[过渡]就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一探究竟吧! [学与问]上面介绍的两种酸CH3COOH和HCl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的电解质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 [实验3-1]: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两种酸的pH。(补充一组对比试验可供提前完成实验3-1的同学进行探究:1mol/LNaOH和1mol/LNH3.H2O,测其pH) [汇报展示]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 [小组讨论] 1.镁带与盐酸,与醋酸反应的实质是什么?速率决定于什么? 2.镁带与盐酸反应快,醋酸反应慢,说明什么? 3.同浓度的两种酸的PH值不同说明了什么?都是1 mol/L的酸,为什么氢离子浓度不同? [探讨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的是:(1) HCl和CH3COOH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 +反应。由于酸液浓度、温度、体积均相同,且镁条的量也相同,因此,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能是溶液中H+的浓度的大小。(2)由于镁与盐酸反应速率较大,表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中c(H+)大;(3)结合测定出盐酸的pH比醋酸的pH小,即可推断:在水溶液中,HCl易电离,CH3COOH较难电离. [资料补充]pH=-lgc(H+),给出相应数据 [教师讲解]由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的pH小,且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与盐酸中的H+浓度几乎相等,表明溶液中HCl分子是完全电离,而 CH3COOH分子只有部分电离。同理我们也可分析出NaOH完全电离,NH3.H2O 部分电离。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离子反应 考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概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作非电解质;例.NaCl,NaOH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HCl,H2SO4在熔融状态下不到点,但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C2H5OH(乙醇),C12H22O11(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它们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 非电解质:多数非金属氧化物,不费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3)强电介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等; 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是从电离程度而不是溶解度大小对电解质进行分类的,许多难溶或微溶于水的盐,虽然它们的溶解度小,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如BaSO4,CaCO3,AgCl等; 以下几个示例有助于理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SO3(非电解质)→H2SO4(强电解质)→稀硫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H3(非电解质)→NH3·H2O(弱电解质)→氨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a2O(强电解质)→NaOH(强电解质)→NaOH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5)单质,混合物(如胶体,溶液)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6)氧化物: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如NaOH,Al2O3等)属于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解,属于强电解质;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自身均不发生电离,或不溶于水(如NO,CO),或与水反应(如CO2,SO2等),均属于非电解质; 7)酸——强酸:如HCl,H2SO4,HNO3等属于强电解质; 弱酸:如H2S,HClO,CH3COOH等属于弱电解质; 8)碱——强碱:如NaOH,KOH,Ca(OH)2,Ba(OH)2等属于强电解质 弱碱:如NH3·H2O,Al(OH)3,Cu(OH)2等属于弱电解质;

电解质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1 第2章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2节电解质 第1课时 【教材分析与教法说明】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这个认识领域。 物质进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这些对学过初中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 根据课题内容,用到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2、问题式教学法。3、启发式教学法。4、比较式教学法。这节课涉及较多基本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法上以设疑、引导、总结、归纳为主,并通过使用演示实验、多媒体动画模拟等教学辅助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在学法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着观察—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主线,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在熟悉的内容或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建立新认识,让学生充分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 2、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并能准确书写酸、碱、盐电离方程式。 3、能运用电解质的知识分析并关注身边中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2、学会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和锻炼自己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验科学的内涵和本质,培养务实求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对策】 1、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 2、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并能准确书写酸、碱、盐电离方程式。 【教学难点与对策】 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