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墨梅图题诗-教案2

墨梅图题诗-教案2

墨梅图题诗-教案2
墨梅图题诗-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品味,诵读诗歌,体会和感悟竹的象征意义及郑燮的人品。

2、初步学习并尝试进行书画欣赏的方法,感受中国书画及诗歌语言的魅

力。

3、初步体会和感悟象征,借物抒情的手法及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理解,品味,诵读诗歌,体会和感悟竹的象征意义及郑燮的人品。

2、初步学习并尝试进行书画欣赏的方法,感受中国书画及诗歌语言的魅

力。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并尝试进行书画欣赏的方法,感受中国书画及诗歌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法,了解作者;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单元《岁寒三友》,他们是(松竹梅)【PPT】

昨天我们走近梅,欣赏了王冕的《墨梅图》和题诗,还归纳出了欣赏诗画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方法呢?【指名说,师贴方法】

2、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些方法走进竹的世界【PPT出示墨竹图】,这幅画距今200多年,至今还收藏在徐悲鸿纪念馆里,这幅图的作者是?【板书:】对于郑燮,你了解多少?【学生展示收集资料】【PPT第一自然段】,这段

话是否有些熟悉,那就是书上【画欣赏第一自然段】,对,我们欣赏诗画,就是要从了解作者入手【手势指】。自己再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3、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画竹50多年,光墨竹图有几十幅,为何只有

这幅图被收藏?相信通过这节课学习之后,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板书:诗情画意】

二、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4、【师配乐范读】刚才老师在朗读的时候,有孩子已经情不自禁地跟着读,

想展示自己的朗读了。自己练一练,将诗句读顺,读正确,并且读出一定节奏。

【学生自读】,那大家就像他那样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5、同学们读得很有不错,让我们深入到诗句的字里行间去理解?请孩子

们拿出手中预习资料,同桌之间合作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或诗句。【生自由说】,我早就听说六二班里有几位专家级小老师,现在我就请一位小老师来给大家讲一讲他对这首古诗的理解,【指名讲重点词语】,同学们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请小老师帮助解答。【指名发言】

三、结合背景,品读古诗,理解诗情;

6、听了小老师的讲解,我觉得非常精彩,我还有些疑问,想请教大家,在这夜深人静的深夜,郑板桥却还不能入睡,他在想什么?【预设学生回答:】从哪句诗里可以体会到的?【PPT出示:疑是民间疾苦声】

7、为什么郑燮听到这萧萧竹声就能联想到民间的疾苦呢?【指名说】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请你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PPT出示背景资料】。

8、这样悲惨的景象让他思绪万千,难以入睡,郑燮听到的哪里是萧萧竹

声,分明就是百姓的啼饥号寒之声。这声音深深敲打在郑板桥心上,让他夜不能寐,再读一读。【齐读前两句诗】

9、面对此情此景,假如你是郑燮,此刻你最想做什么事情?【指名3-4学生说】对,郑燮和你们想得一样,并且也这样做了,因为他认为【PPT出示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请同学们结合诗画欣赏第二自然段

的内容再细细品读这两句诗,用一两个关键的词语把你的感受批注在诗旁边,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10、是啊,百姓的苦就是郑燮的苦,百姓的愁就是郑燮的愁,作为百姓

的父母官,他绝不能坐视不管。让我们深情地读读这两句诗,读出他的情系百姓,爱民如子的情怀。【齐读】

四、观赏古画,赏析画意,认识人品;

11、这首诗倾注了郑板桥对百姓的浓浓情意,那画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PPT出示墨竹图】你发现墨竹图上的竹子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这样纤细的竹子,是否有弱不禁风的感觉?那给你什么感受【指名说】书上是怎么说的?自己读一读勾画出郑板桥画中竹的特点。【指名汇报】【PPT出示多幅墨竹图】。

12、这就是板桥笔下的竹,高标挺立,特立独行,风来了,不弯腰,雨来了,不低头,这不正是郑燮的人生写照吗?这种表现手法写法就叫【“借竹喻

人”】那真可谓是“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正如我们以前学过的郑燮

的另一首诗《竹石》【引背】。

13、是啊,诗如其人,画入其人,从郑板桥的诗画中,感受到他的诗品、

画品和高尚的人品,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墨竹图题诗》,齐读这首诗。【齐读全诗】

五、提炼学法,咏竹抒情。

14、今天我们通过了解作者,观察画面,理解诗意,运用资料,特别是

参考历史背景的方法来欣赏诗画,回顾《墨梅图题诗》和今天学习的《墨竹图题诗》你发现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生自由回答】那又有什么不同呢?【生自由回答】同学们真聪明,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运用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来欣赏诗画,谁知道?【板书贴出:对比赏析】,通过对比欣赏,让我们更能走入诗画的意境,更能进入作者的内心。相信我们以后在欣赏诗画时,一定会有法可循,获益良多。

15、竹子是气节的象征,古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对竹钟爱有加,他们画竹,

赞竹。竹与苏小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吟竹诗,赏竹画,做竹艺,现在同学就给大家吟诵几首竹诗吧。【配乐】

16、请你写下两三句话赞美一下你心中的竹子吧。

六、总结

17、“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苏小的笋芽娃娃从小要与诗书结缘,多读好

诗,让诗书伴我们行天下。

板书设计:

诗情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借竹喻人)画意

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教案1北师大版

墨竹图题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拓宽学生视野 <过程与方法> 1、师生交流诗歌创作的背景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2、学生结合资料、注解自主学习 3、理解字词,品读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竹子所拥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学习诗人的气概、培养学生为民着想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题画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突破 分析法、诵读法相结合,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提高认识,通过读、画、悟等方法升华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借物抒情,借自然之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他们虽然所系不同属科,但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他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文人所仰慕,被誉为岁寒三友。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一道去欣赏墨竹图,去感受诗情画意。 二、解题,交流写作背景及作者的资料 1、板题,读题,解题 2、同桌之间交流所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相关资料 补充,郑板桥是一位杰出的人物,扬州八怪之一他不仅对清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更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把书法、绘画、文学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他微观清廉、爱民亲民,因不畏权贵而被罢官,后以卖画为生。乾隆十三年,弘历冬巡时,封郑为书画史,中国近百年来的著名书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毛泽东等都深受扬州八怪的影响,徐悲鸿称其为中国近三百年来的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墨梅》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 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揭题,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 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教学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教学教案 单元分析 《墨竹图题诗》是本册课文八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岁寒三友,它选编了六篇课文介绍“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名家名篇.其中前三首古诗《墨竹图题诗》,《苍松怪石图题诗》,《墨梅图题诗》为主体课文,而《梅香正浓》《竹颂》《黄山松》为拓展阅读课文.他们同为写松,竹,梅,但体裁各异,笔法不拘一格.在教学时以前三首古诗为重点学习.这三首古诗都是诗配画,可以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深远,相得益彰.松,竹,梅之所以成为岁寒三友,不仅因为三者不惧寒冷,更是因为他们能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而《墨竹图题诗》是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看到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他整日为民奔波,白天劳顿,夜不思眠.本诗记载的是又一个不眠的夜晚,作者听着冷雨拍打窗子,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竟错觉为百姓发出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诗. 单元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写诗作画的背景及目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2,了解诗歌的音韵美,结构美以及语言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了解诗歌借物喻人的写法,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蕴. 3,读出诗的韵味,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提高学生对诗歌及所作的画的鉴赏与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诗人品格的学习与敬佩之情.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自主学习: 1、字: 衙(yá)斋(zhāi)燮(xiè)号(háo)寒放赈(zhèn)救济(jì)遂(suì) 2.解词: 劳顿:劳累。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赈济灾民。 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3、交流材料: ①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②图题诗(找擅长绘画的学生介绍) ③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 3.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诗画赏析”第二段。 (明确:郑板桥这首诗的背景、原因和被罢官的结局,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2、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四、合作探究: 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本诗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第1句是实写、第2句是虚写,第1句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3.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

《墨梅》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墨梅》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墨梅》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制作好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

获挺大的。 下面,钱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墨梅》教学设计2 王冕写《墨梅》这首诗,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自己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卓尔不群的人品。

21.《墨梅》 教学设计 [部编(统编)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反思 ]

部编(统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 21.墨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学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自主学习: (一)、检查预习 1、字: 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卓(zhuó)尔不群花蕊(ruǐ)厌恶(wù) 2、词: 卓而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二)交流材料: 1、作者:王冕(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幼为农家子,自力苦学,后从学者韩性受教。应进士举不中,遂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 游大都,见天下将乱,遂归。晚年,南方起义兵兴,移家浙东九里避难。据说他死前不 久曾作朱元璋议参军。他的画和篆刻在当时很负盛名。 2、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 3、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赏画:组织学生观察王冕笔下的梅花的特点,并结合“诗画赏析”回答以下问题: (1)王冕作诗的原因; (2)王冕作诗的目的; (3)图中梅花的特点。 2.品诗: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试作说明, (例:“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表达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 上的腐败风气和甘愿过着隐居生活的志向,也表现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苍松怪石图题诗

苍松怪石图题诗 城关小学刘万平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资料再联系画面,理解全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2.反复诵读诗歌、欣赏画面,想象并体会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诗。 教学重点: 1.借助工具书和资料再联系画面,理解全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诗。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诗歌、欣赏画面,想象并体会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本单元的主题是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岁寒三友指什么? 2、为什么把梅竹松称为岁寒三友? 3、我们学习了咏梅的诗,哪位同学背诵一下《墨梅图题诗》,并说说他的意思和中心思想?(全班齐背)还有谁背诵一下有关咏梅的诗? 4、我们还学习了咏竹的诗,哪位同学背诵一下《墨竹图题诗》,并说说他的意思和中心思想?(全班齐背) 二、导入新课: 松是风骨的象征,它苍劲挺拔,顶天立地,傲霜斗雪,坚强不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歌唱松,赞美松,风雪洗礼松更翠,大雪压枝更挺拔。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苍松怪石图题诗》。 三、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李方膺,字晴江,又号秋池、衣白山主人、扬州八怪之一。为官期间曾因得罪上司被捕入狱,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去后寓南京借园,常往来扬州卖画。善画松、竹、菊、梅、杂花及鱼虫,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所画之梅以瘦硬见称。 2、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他们也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有8人,他们是金农、罗

聘、李方膺、李鳝、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多数出身于中下知识阶层,他们中有的是被罢官去职的州县官吏,有的是没有考取功名的文士,还有家境贫寒、以画谋生的画师。他们或生长于扬州,或为外省来此侨居,各有一段坎坷经历,先后集结于扬州,在扬州繁华的书画市场上出卖自己的书画作品。他们用诗画反映民间疾苦、发泄内心的积愤和苦闷、表达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尽管“扬州八怪”的艺术当时只流行于扬州及其邻近的地区,但是它在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画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读标准音:矫(jiǎo)阙(què)迥(jiǒng)膺(yīng)阿谀(ē yú)铮(zhēng) 4.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5.解词: ①阿谀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 ②耿直:(性格)正直;直爽。 ③铮铮: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 四、合作学习: 1.品诗: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大胆质疑,解决疑难。找自己最喜爱的诗句,说明理由。 明确诗意: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 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 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 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2.赏画: (1)欣赏整体画面。 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桥整日为民奔波,白天劳顿,夜不思眠。一个不寐的夜晚,听到冷遇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竟错觉为百姓发出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表达了画家淡泊名利,以解聊百姓之苦为己任的伟大胸襟,以及“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苍生疾苦而呼,事事关心的品格和“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体恤百姓的忧伤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讨论,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品读、欣赏图画,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情导入 1、同学们知道“岁寒三友”是什么吗?为什么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呢? 2、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郑燮的《墨竹图题诗》,去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教师板题。 二、初读古诗,掌握读音 1、自读古诗:请同学们读古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衙(yá)斋(zhāi)燮(xiè)号(háo)寒放赈(zhèn)救济(jì)遂(suì) 2、同桌互读:同桌之间轮流读古诗,要把古诗读的很通顺。 3、检查:指名有感情读诗,其他同学倾听,纠正不对之处。

4、分组读诗。 【古诗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位。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范读,小组朗读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才能揣摩出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5、交流资料,了解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借助工具理解。 劳顿:劳累。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赈济灾民。 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 2、出示要求,组织汇报。 (1)、“萧萧竹”怎么理解? (2)、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了风吹竹子发出萧萧之声? (3)、听到此声音作者联想到什么? 3、探究交流: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发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发展。】 四、品读感悟,美读成诵 1、欣赏图画,交流。 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三个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所做,作者以梅喻人,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浅显易懂,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读时琅琅上口,全诗共有4句话,可以说是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古诗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墨竹图题诗》和《苍松怪石图题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题在画上的诗,(板书课题:墨梅图题诗)。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这首绝美的诗篇。 3、齐读课题。 (1)交流有关作者资料。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随机补充: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元末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是元代画苑中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所画家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对明清画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课题质疑。设计提问: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 4、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读准。 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随机解决生字“乾坤(qián kūn)”的字音。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岁寒三友∣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三张镇油张小学王维 学习目标: 1. 熟读古诗,能背诵,能默写。 2. 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 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以及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能规范、漂亮地默写古诗。 专项训练:规范默写(硬笔) 教学资源: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习生字新词,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 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以及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你知道岁寒三友指什么吗?谁能说一说关于他们的古诗。 2.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岁寒三友之竹的古诗《墨竹图题诗》。 3.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4. 齐读诗题。 5. 学生读诗画欣赏第一自然段,简介作者。强调“燮”的读音。

设计意图:采用语言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将导课也充分利用起来,达到一开课就高效的作用。) 二、识字学词 (一)出示词语 衙(y d)斋(zh a i )燮(xi 0)号(h co)寒放赈(zh引)救济(j i)遂(su i) 1. 自由读词语。 2. 指名读词语。 3. 齐读词语。 (二)学习“衙”“斋”“ 燮”的书写 1. 指名书空“衙”,教师边写板书。 2. 指名学生书空“斋”,学生边写板书。 3. 指名学生书空“燮”,学生边写板书。 5.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这四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6. 展示优秀作品,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课标中指出,高年段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先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评价或修正。) 三、熟读感知 (一)理解诗意 1. 自由读古诗。 2. 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师生评价。 3. 自读自悟: 学生依据诗画欣赏第二自然段进行自学。 (1 )出示墨竹画,说一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2)指名一人读一行诗,一人对应讲译文

《墨梅》教学设计

《墨梅》教学设计 1 《墨梅》教学设计一、了解诗人1.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爱梅、咏梅,还擅长画梅。(出示图片)他就是王冕。(出示资料)王冕,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他能诗,善画,兼能刻印。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著有《墨梅图题诗》《竹斋集》等。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他题在《墨梅图》上的一首诗,也叫“题画诗”。(出示古诗)诗的题目是——《墨梅》。 二、初读正音1.请大家读读这首古诗,最少读三遍:一读字正腔圆,读正确; 二读有板有眼,读流利; 三读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出诗味。开始!2.老师也来读一遍,请你听听你读对了吗?师读。 (出示词语)洗砚池淡墨痕满乾坤,请跟着老师读一遍。 (出示)“乾坤”就是天地、人间。 三、品读诗意(一)品“淡墨” 1.孩子们,看,这些是盛开的梅花(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这些梅花颜色鲜艳,真是太美了!而王冕一生最爱画的却是墨梅(出示《墨梅图》),这是他晚年时的巅峰之作——《墨梅图》。 2.你看,画中的这棵梅树就长在诗人家洗砚池边,(出示“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一起读。我们看到整棵梅树上的花朵怒放枝头,浅浅的、淡淡的。来,读出这墨梅的颜色淡。我们

还看到梅树上花开得很茂盛,很多,一朵朵、一簇簇。来,读出花多的样子。 3.诗人笔下的梅花痕迹很浅,颜色也不够骄艳…… 但仔细再观察,你会发现:这株梅花,虽只用淡墨画成,但姿态优美,枝干挺秀,显得那样与众不同,读!虽没有艳丽的颜色,但穿插有致,花朵淡雅,显得那样清雅脱俗!读! 2 这株墨梅素洁、淡雅,有一种特别的、不俗的美…… (二)品“清气” 这淡淡的梅花就是这样生长着。三九严寒的季节里,依然怒放枝头。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但这朴素淡雅的梅花,(出示三、四句)却不要人夸一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人们一般认为什么颜色好呢?通常是粉红、鹅黄、玫瑰红……五彩斑斓、炫丽多姿的色彩。 2.可这墨梅的颜色却很淡很淡,但它的香气却一丝丝一缕缕地飘散开来,飘满周围的世界。这个”清气”到底是怎样的梅香呢? 是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清淡的、清雅的香味。 请你试着把自己闻到的感觉读出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好一株气清的梅树呀!这梅花的香气把宋代诗人王安石也深深地吸引了,他在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出示王安石的《梅花》,读: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墨梅图题诗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诗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诗句的意思。 三、准备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三、教材分析 《墨梅图题诗》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首古诗,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阅读篇目,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诗先在一、二行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行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这是一首情、景、画高度融合的佳作。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了诗句,才能看懂那别致的画面,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更深层次领队这首诗。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从学生的感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助平时和课外资料的积累,以学生自学为主,了解诗意,感受诗画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通过交流课外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学习运用诗句。总体来说,希望能把搜集资料作为一个途径,促进语文教学的学习。学生生活在21世纪,王冕生活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10.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10.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石灰吟.(yín yíng)燕.山( yān yàn )千锤万凿.(zuò záo ) 粉骨碎.身(cuì suì ) 坚劲.(jìn jìng )烈火焚.烧(fén féng) 三、把词和对应的解释连线。 似全,全然若你 何当好像等闲高尚的节操 任何时将要清白好像 浑任凭尔平常 四、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五、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粉”的意思是粉末。 B.《石灰吟》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C.“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的“锤”的意思是用锤子敲打。 D.《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 六、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这三首诗都运用了( )的手法。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 2.《马诗》借马表达了诗人( ),《石灰吟》借石灰表达了诗人( ),《竹石》借竹子表达了诗人( )。 A.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精神 B.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的节操的决心 C.对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 七、阅读《竹石》,回答问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还坚劲,③任尔东南西北风。 注: ①咬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 ②立根:扎根。破岩:岩石缝隙。 ③坚劲:坚韧刚劲。 ④尔:你。 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 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 3.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这首诗是一首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 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 4. 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5.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形象? 八、课外阅读 (一)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 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吾:淡墨痕: 夸:满乾坤: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句意:。 3. 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4.“岁寒三友”指的是、、。 “文房四宝”指的是、、、。 5.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张宓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编了六篇关于介绍“岁寒三友”的名家名篇。其中《墨竹题图诗》就是其中的重点阅读篇目。《墨竹题图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表达了诗画家淡泊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诗歌仅仅四句,却句句含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似写竹,实写人,写出了世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作者以竹喻人,表现了他特立独行的地品格和爱民思想。文中的“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一个凄风冷雨之夜,“竹”依然傲然挺立,丝毫无风吹雨打之姿,更让人对竹充满敬佩之意,对诗人充满仰慕之情。 本文的图,竹干很细,但细中有强;着色不多,却浓密有致,全用水墨,更显其傲骨,与众不同。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古诗大意,欣赏图画,理解图解诗的诗情画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体恤百姓的忧伤之情。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导入:墨竹题图诗 (1)这首诗的题目怎样读?你会吗? (2)墨竹|题图诗---墨竹是一幅画的名称,是一种单用墨画的竹子。题图诗是一种

诗的形式:就是为一幅画题一首和画内容相符的诗句。 (3)小结:所以说,无论是现代文的阅读还是文言文、古诗词的阅读,同学们都要注意读好文章的眼睛----题目。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4)齐读课题:墨竹题图诗 2、预习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1)在预习的过程中,你从这首诗中认识了那几个生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衙(yá):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斋(zhāi):屋子、书房或商店,本诗指的是郑燮的书房。 燮(xiè):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 随机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岿(kui)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些小:指官职卑微。 吾曹:我们。 关情;关心。 小结:生字是预习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读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既要读准每个字音,还要了解重点字义,这对理解诗意有着很大的帮助。 (2)在预习的时候,你还做了那些工作,我们一起共享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成果 ★“岁寒三友”: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它们是古代文人墨客所推崇的对象,纵观历史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对图题诗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学习《墨竹图题诗》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作品。 ★介绍背景:本诗全名《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高陵县高家小学冯杰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诗先在一、二行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行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在21世纪,王冕生活在遥远的元朝时期,虽然学生和诗人有距离,但人性是相同的,人的心灵的情弦就是对话的平台。在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关键词“淡”、“满”,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借助文本和资料自读、自悟,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三者的心灵和谐交融,情感达到共鸣。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 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单元《墨竹图题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音乐、资料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赞颂梅花的诗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元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王冕的作品。还记得《王冕学画》这篇课文吗?回忆一下。(板书作者、诗题。读课题) 2.墨梅指什么?猜一猜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吗? 3.咱们赶紧去读一读古诗吧。 二、初读诗歌 放声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看看读完古诗后你会有什么疑问。(多读几遍) (一)朗读:1、指名读,正音:乾坤2、齐读。 (二)质疑: 1、读完诗歌后,你有什么疑问? 2、小结:为何作者画笔下的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丝毫没有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得到人们的夸奖呢? 三、品读解疑 咱们静下心来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自己用多种方法弄懂诗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墨梅图题诗-3 (1)

墨梅图题诗 学情分析: 刚升入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以下能力: 1.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能在课前根据要求,通过书本、上网、问家长等手段,查找到有关课文的知识,。 2.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学生已经能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包括如何分工、如何有序的表达、如何在讨论时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如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等等。所以,在本堂课我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 3.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完整、通顺的语言回答问题,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本节课在理解课文的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此种能力。 4.朗读课文的能力。学生已经掌握了小声自读、默读、齐读、轮读、站起来大声朗读等不同形式的读。在本节课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就设计了以上不同类型的读,目的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位、在读中思考。 5.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背诵方法,也有了积累的习惯,并且积累了一定量的和课文有关的知识。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所做,作者以梅喻人,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浅显易懂,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读时琅琅上口,全诗共有4句话,可以说是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背诵并默写古诗。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精品教案_14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诗画欣赏,了解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欣赏墨梅图。 2、抓关键词句理解诗意,借助王冕的生平介绍悟诗情,体会王冕不同流合污、卓尔不群、淡泊明志、独善其身的品质。 一、创景自学,引思入情 1、师: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在哪儿见过?你能用一两句话向我们描述一下你看见的梅花的样子吗? 生略 师:是呀,我们看见过看在雪地里灿若朝霞的红梅,欣赏过远坡上素净淡雅的白梅,更留念那幽幽清香的腊梅,傲雪凌霜,清气逼人的梅花呀,它让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们为之痴迷。 51年前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曾这样赞颂梅花: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见了傲雪凌霜的梅花。900多年前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是这样吟诵梅花的: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生读) 师:梅花在王安石的笔下暗香弥漫。 1300多年前的诗圣杜甫对于梅花也有传世之作: 梅蕊腊前破, 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 最奈客愁何? ——杜甫《江梅》 (一)师:元朝的诗、书、画大家王冕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他爱梅花更擅长画梅花,看,这是王冕画的一幅不朽之作“墨梅图”(出示墨梅图,板书“墨梅图”)1、引导学生读课题,问:“通过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先自己独立思考,在两人小组讨论出有价值的问题。

生提问 (二)师:王冕画的梅花没有灿若朝霞的红;没有素净淡雅的白;也没有明丽娇艳的黄,他用淡淡的水墨,就让一枝梅花跃然纸上。你仔细欣赏画中梅的花、梅的枝,你觉得王冕笔下的墨梅美在哪里? 生1:生2:生3: 师:同学们欣赏得很仔细,昨天让大家预习了教材诗画欣赏,通过预习你知道了 怎样欣赏画? 生活动 师:是呀,我们在欣赏墨梅图的时候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从实实在在的形到梅花 的精神去欣赏。同学们梅花清润洒脱、生机盎然,那力透纸背的清气,让王冕从 梅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他在墨梅图上写下了一首诗。这就是这节课要 学习的(板书:题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读一遍,生读二遍 师:为了学好这首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自学提示: 出示:自学提示: 1.读正确: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懂诗意:借助工具书和诗画欣赏理解诗意。(采用4人小组合作学习) 生: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老师巡视。 二、互动交流,深思激情 师:同学们刚才自学的状态非常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生2 师:读书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停顿 师:出示本诗的节奏,学生练读,抽生读,齐读。 师:就是这样,读诗不仅要读正确,读出停顿。(板书:读正确)还要知道诗歌 的意思,(板书:懂诗意)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墨梅图和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在人间。 同学们,请你结合刚才的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句的理解。(抽三个) 生:我家水池旁边有一棵梅花树。梅树花朵盛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 染而成的。池边的梅花盛开,由于吸收着洗砚池溶进的墨水,好像都带着淡淡的 墨痕。不要别人夸奖我的颜色美丽,只想把清香的气味留在天地间。 师:同学们能从字面上流利地理解诗意,那诗中这些词语的意思你能理解吗?(出 示:洗砚池、淡墨痕、清气、乾坤) 师:关于“洗砚池”有一个小故事:相传王羲之幼年刻苦练字后,经常到池 中洗刷砚台,时间长后池水呈黑色,这就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说法。这

小学课本古诗(按年级)

小学课本古诗(按年级)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530708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5、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鸟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11、春夜喜雨(节选)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1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3、长歌行(节录)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二年级上册 13、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4、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5、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6、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17、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