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秦安县历史名人

秦安县历史名人

秦安县历史名人
秦安县历史名人

秦安县历史名人

上古时代:

--------------------------------------------------------------------------------

伏羲

伏羲,俗称“人祖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初祖。史序位置排“三皇”之首。

《补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近观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伏羲氏的史序位置排“三皇”之首。

伏羲生于成纪(今秦安县北)。他不可磨灭的功绩与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文物互为印证。钵形器物上10余种不同形状的符号,印证了“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陶纺轮、骨锥等结绳织网的工具,以及印有网纹、鱼纹和绳纹为主的各式各样陶器,印证了“结网罟以教佃渔”;很多动物的骨骼,印证了“养牺牲以庖厨”;发掘出数目较多的灰坑,证明大地湾人生活中已掌握用火技术。饮食用的盆、钵和规模较大的灶台等炊具,证明大地湾人不仅知道烧烤食物,而且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烹饪熟食的技术。这与伏羲“教民炮食”无不相联。在秦安还有与伏羲的姓氏和地名,如安伏乡、魏店乡较多的“伏”姓,以及伏家湾、伏家峡、伏家河等。

女娲

女娲,亦称娲皇、女娲娘娘,与伏羲同母,生于成纪(今秦安县北),风姓,蛇身,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民间流传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太平御览》中也有“女娲拌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泥人也”的记载。传说中还有,上古时代,沧海横流。一次洪水泛滥成灾,吞没人群,伏羲和女娲侥幸脱险,于是结为夫妻,繁衍生息,人类才免于灭绝,便称伏羲和女娲为人类始祖。伏羲去世后,女娲灭共工氏,除洪水,正四极,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女娲的功绩还有“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淮南子》中记载,古往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汪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古书中还有女娲氏命大臣做笙簧,以通殊风,以为民用的记载。

秦安县东的陇城镇,相传为“娲皇故里”。汉代以前,在陇城镇北山上就建有女娲庙,陇城至今还保存有“女娲村”、“龙泉村”、“凤尾村”等村名以及用女娲“风”姓命名的“风沟”、“风茔”、“风谷”、“风台”等地名。民间相传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秦安县北的玉钟峡,还有伏羲、女娲图腾形象遗迹的“白蛇碥”,即宽约2米,长约丈余平整的青色块石。一条由白石天然形成的、形状酷似一条爬行的蛇,与一条褪色石蛇交缠着,两蛇成蜿蜒腾高之势,镶嵌在大青石上。这与汉像砖中出土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的情形绝妙巧合。

--------------------------------------------------------------------------------

西汉:

--------------------------------------------------------------------------------

李广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他的先人李信是秦国的将领。李广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在玩耍的时候,也以骑射做游戏,跟别人比赛胜负,久而久之,便练就了一身能骑善射的好功夫。

西汉文帝(刘恒)十四年(前166),匈奴以14万大军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军击匈奴。因为他熟练的骑射技法,射杀了不少匈奴首级,所以被封为中郎。汉景帝时,李广任陇西郡都尉,不久又升任骑郎将。在平息吴楚二国军队叛乱后,被调出长安,担任上谷郡(今河北怀来东南)太守。在这里几乎每天与匈奴打仗,为此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上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但他自恃武艺高强,屡次跟匈奴死打硬拼地交战,这样下去我担心会损失了这位勇将!”于是,汉景帝调李广为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太守。匈奴兵大举侵入上郡,汉景帝派一个亲信宦官跟随李广训练军队,抗击匈奴。一次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出营,看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宦官受伤,几十名骑兵全部伤亡。宦官急忙跑到李广那里,报告事情的经过。李广断定,这三个匈奴人是射雕的能手。于是带领一百多名骑兵,前去追赶。两个匈奴人被射死,一个被活捉。这时,突然发现前面有匈奴的几千骑兵,他们也看见了李广一行,以为人少是诱兵,便很快上山列下了阵势。李广的100多名骑兵很紧张,想赶快撤退。李广说:“我们距离大军几十里,现在只有一百多骑兵撤退,匈奴追射我们,就会全部丧命。现在大家留下来不走,匈奴兵一定认为是大军的诱兵,不敢进攻我们。”于是,他命令继续前进。走到匈奴阵不到二里的地方停下来,所有的人都下马且卸下马鞍。骑兵们纷纷议论说:“匈奴的骑兵这么多又这样近,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回答说:‘那匈奴认为我们会撤退,现在我们全部卸下马鞍用以表示不走,这样会加深他们的错觉。”就这样匈奴骑兵不敢攻击。半夜时,匈奴兵以为汉朝会有大军埋伏在附近乘夜晚偷袭他们,便带兵全部撤走了。第二天天亮,李广带着全部人马返回大本营。而汉营里的大军均不知李广的去向。

此后,李广又先后在陇西、北地、雁门(治今山西右玉南)、代郡(治今河北尉县东北)、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等郡担任太守,均能以力战闻名。

汉武帝即位后,李广调任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李广从卫尉转任为将军,率领军队出雁门并讨伐匈奴。因为匈奴兵多,所以打败了李广的军队,李广也受伤被俘虏。匈奴兵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着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行走十余里,李广装死,斜眼瞧见他旁边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猛地挣脱出来,飞身跨上那匹快马,匈奴少年猝不及防地被推下马,弓箭也被李广抢走。李广调转马头向南疾驰,匈奴几百名骑兵紧追不放,李广边逃边射,跑了数十里回到了汉营。至汉后,削官为民。

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匈奴兵又进犯汉朝。武帝不得不召见李广,封他为右北平(治今

辽宁凌源西南)太守。匈奴听到这件事后,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在几年时间内,有意避开,不敢进犯。李广后来被调到长安担任郎中令。

武帝元朔六年(前123),李广又任后将军。元狩三年(前120),李广以郎中令的身份带领4000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匈奴左贤王带领4万骑兵包围李广。李广摆成圆阵,背向里,脸朝外,剑拔弩张,严阵以待,“胡急击之,矢下如雨”。经奋力抗战数日,才得以脱险而归。李广如此军功,但还是没有得到朝廷奖赏。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卫青、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征匈奴。李广请求参战,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没有同意。过了很久才任命他为前将军。大将军卫青出边塞后,得知单于在住地,便决定亲自率领精兵直捣匈奴大营,让李广改走东路,担任策应。但东路路途迂回遥远,军中又无向导,迷失了道路,耽误了与卫青会兵约期。卫青向李广询问罪状,李广对自己的部下说:“我李广与匈奴打了一辈子仗,参加过大小70多次战斗。这次幸好能跟单于直接交战,大将军偏偏把我调走东路,结果又迷失了道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总不能再受‘刀笔之吏’的审问吧!”说完后,就拔剑自尽。全军将土失声痛哭。百姓听说后,无论是李广认识和不认识的,个个伤心流泪。

李广为人正直,诚实宽厚,又拙于辞令,寡言少语。他关心部下,体贴士卒,“饮食与士共之”。凡是皇上赏给他的东西,他往往发给士卒,共同享用。他一身担任“二千石”的官职40余年,但“家无长物”,也从来不谈论家产的事。李广带兵走到粮食断绝,饮水缺乏的地方,一旦遇到水源,士卒们若不人人喝到,他就滴水不沾;一旦有了食物,士卒们不个个吃上,他就一口不尝。李广对部下宽厚仁爱,从不苛求,所以士卒们爱戴他,且乐为他效力。

李蔡

李蔡(?-前118),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李广的堂弟。西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入侵,李蔡与李广一起参军。由于骁勇善战,且满腹韬略,不久即升为武骑常侍。

汉景帝时,李蔡的功劳累积起来,已经做到二千石的高官;武帝时为代相。元朔五年(前124),李蔡被任命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出朔方,击匈奴右贤王。汉军包围了右贤王,而右贤王乘夜逃跑,抓获了右贤裨王十几人及民众一万五千余人。李蔡有功,以一千六百户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前121)中,李蔡代替公孙弘为丞相,五年(前118)因侵夺汉景帝陵园前大道两旁的空地,犯下重罪,应当收押查办,李蔡不愿受讯而自杀。

李陵

李陵(?-前74),字少卿,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擅长骑马射箭,十分爱护手下士兵,当时有很好的声誉。汉武帝认为李陵有李广的风度,就封为骑都尉,统领勇敢精兵5000人,在酒泉、张掖一带驻防,以抗匈奴。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领3万骑兵出酒泉,在天山一带攻打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又派李陵,带步兵弓箭手5000名到兰干山以南,独当一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李陵率兵出居延,再向北行走了30天,到达浚稽山安营扎寨。李陵把沿途的地形山川

全部绘成地图,并派人带给武帝观看。武帝看后非常高兴。

李陵到达浚稽山,正碰上匈奴单于的军队,单于用大约3万士兵包围李陵的军队。李陵把军队扎在两山当腰用大车当作阵营。他带领士兵走出营外摆弄阵势。匈奴军看见李陵的军队人少就一直向大营方向冲来。李陵命令还击匈奴,弓箭一齐射发。匈奴兵应弦而倒,并纷纷向山下跑去,汉军追赶杀死数千人。单于很吃惊,急忙调集附近的骑兵8万余名,攻打李陵。不得已,李陵一边抵挡,一边引退,接连奋战了8天,到达一山谷中。此时许多士兵不止一次中箭受伤,但他们还是坚持抵挡,杀匈奴3000余人。单于认为李陵的军队是精兵,这么长的时间没有攻下,怀疑有伏兵,所以打算撤走。正当这时,匈奴从投降的俘虏口中得知李陵军的内情,立即出动所率全部骑兵一举向李陵攻击。李陵兵被围在山谷中,匈奴兵在四面山上同时发射,箭矢如雨。李陵兵砍下车辐当作武器,单于挡住退路,凭借山头向下投大块石头,许多士兵被砸死。李陵缺乏粮食,而救兵又不到。匈奴兵加紧攻击,又诱导李陵投降。半夜时,李陵骑马带上士兵突围。匈奴的骑兵几千人追赶,李陵被围,痛息地说:“我没有脸再见皇上了!”于是被匈奴所俘而投降。

武帝听到李陵投降的消息后,非常气愤,他责问群臣,群臣都将罪过归于李陵一身,唯独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天汉四年(前97),武帝误知李陵做了单于的军师,教匈奴如何防备汉朝的军队。愤怒之下,将李陵的母亲、妻子、儿子全部杀死。陇西的士大夫也为李氏出了李陵这样的人而感到羞耻。后来汉朝派使节到匈奴后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匈奴单于得到李陵以后,因为平常就听到李家的声望很高,交战时又很佩服李陵的英勇表现。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并封为右校王。汉昭帝时,派人到匈奴去召回李陵,但李陵不肯,担心回汉朝后再受侮辱。李陵在匈奴生活了20多年,于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病死。

--------------------------------------------------------------------------------

东汉:

--------------------------------------------------------------------------------

隗嚣

隗嚣(?-33),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秦安县北)人。出身陇右大族。年轻时在州郡做官,以知书通经而闻名于陇右。刘玄更始政权建立后,隗嚣叔父隗崔,兄隗义及上邽(今天水市)人杨广,冀(今甘谷县)人周宗等合谋起义响应刘玄,兴汉灭莽。隗嚣迫于形势,也趁机起事,占领平襄(今通渭县城),杀王莽镇戎(原天水郡,治平襄)大尹。大家共同推荐他为上将军。隗嚣建立割据政权后,号召天下人民共同讨莽,发誓忠于汉室。更始元年(23)七月,上将军隗嚣等诸将领向各州牧、部监、郡等发布檄文,列举王莽罪状,共同诛伐。于是隗嚣兴兵10万,攻破雍州城,杀死雍州牧陈庆。继而率兵攻占安定、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基本控制了陇右地区。

更始二年(24),隗嚣投奔刘玄,被封为右将军,不久又被封为御史大夫。更始三年(25)夏天,光武帝刘秀即位,隗嚣即劝更始归政于光武,更始不同意。隗嚣逃回天水,自称西州

大将军。他重新招兵买马,分官点将。光武帝建武二年(26),隗嚣出兵阻击大司徒邓禹的叛将冯愔,缴获大批辎重,因而得到了邓禹的信任,被封为西州大将军,专门管理凉州、朔方一带。公孙述的蜀军多次出兵进犯汉中,隗嚣出兵还击,连破公孙述的军队,使蜀军不敢进犯,所以光武帝对隗嚣非常器重。建武五年(29),光武帝为完成统一大业,多次派隗嚣的故友来歙、马援劝说隗嚣入朝,并“许以重爵”。隗嚣以自己对朝廷无功德,待四方平定后,即退回闾里为理由推辞。但为了取得光武帝的信任,将自己的儿子隗恂送去当人质。建武六年(30),正遇上公孙述派兵进犯南郡(今湖北江陵),光武帝下诏隗嚣从天水讨伐蜀地。隗嚣以“白水险阻,栈阁绝败”而拒绝发兵,与光武帝产生隔阂。光武帝知道隗嚣最终不为他使用,于是决定讨伐他。隗嚣深感形势不利,便向光武帝上书谢罪,将错误推给部下,光武帝宽容了他。隗嚣知道光武帝会识破他,于是,就称臣于光孙述。建武七年(30)公孙述封隗嚣为朔宁王。

建武八年(32)春天,光武帝派来歙袭取了略阳城(治今秦安县五营乡蔡河村)。隗嚣担心有大兵,于是派王元据守陇坻,行巡守番须口,王孟塞鸡头道,牛邯驻守瓦亭。隗嚣亲自率领大兵数万包围略阳城,公孙述也派部将李育、田弇援助隗嚣。隗嚣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来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箭矢用完了,他们就发屋断木作为兵器。隗嚣尽力攻打,自春至秋,连月不下,士卒都已疲惫。光武帝率诸将亲自西征,势不可挡。隗嚣大将13人,所属16县的10余万人投降光武帝。王元入蜀向公孙述求援,隗嚣率妻子奔西城(今天水西南),光武帝诏告隗嚣,隗嚣始终不投降,光武帝杀死他儿子隗恂,并派吴汉和征南大将军岑彭包围西城,隗嚣穷困。数月之后,公孙述的援军5000余人到达,大呼“百万之众将至!”汉军大惊。随后王元等救出隗嚣,收复安定、北地、天水、陇西诸郡。建武九年(33)春天,隗嚣患病,加之饥饿,愤恨而死。王元等立隗嚣少子隗纯为王。第二年来歙等攻破洛门,隗纯和其诸将全部投降。从此结束了陇右的割据势力。

--------------------------------------------------------------------------------

西晋:

--------------------------------------------------------------------------------

李特

李特(?-303),字玄休,略阳(今秦安县东人)。年轻时在州郡做官,雄武善骑射,沈毅有大度。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关西一带兵祸扰乱,再加连年大饥,略阳、天水等6郡流民10余万人经汉中入蜀求食,李特也是流民之一。到达汉中后,朝廷强迫流民限期归还本乡,并且在归路上设关,夺流民的财物。李特屡次为流民请求放宽期限,流民感激而推举李特为首领,于永宁元年(301)在绵竹(今四川绵竹县)聚众2万,请示益州刺史罗尚延期到秋后再还乡。罗尚率兵3万袭击,被埋伏的流民猛烈还击,晋军大败。于是六郡人推李特为主,行镇北大将军,其弟李流为行镇东将军,并决定攻取广汉(今四川广汉县)。随后,又向成都进攻。晋朝廷派几路军队进攻李特。李特部署兵力,分头抵战,连战多日,使各路晋军都遭到失败。

晋惠帝太安元年(302),李特自称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大将军、大都督,改年号建初,在境内进行赦免。李特还在毗桥部署兵力,向成都进攻。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市)

太守徐俭投降交出小城,而罗尚占据大城负隅抵抗。惠帝太安二年(303),罗尚组织了大量的兵力进攻李特,连战二日,李特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被杀。

李特在位2年,他的儿子李雄僭称王,追谥李特为景王,帝号为景皇帝,庙号始祖。

李雄

李雄(272-333),字仲隽,李特的第三子。年轻时以烈气出名,每次回乡里,有识之士都很器重他。李特带领流民在四川起义,李雄积极响应,并在起义军中担任前将军。李特和李流牺牲后,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今四川)牧、建都郫城。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平西将军罗尚派兵攻打李雄,李雄击败罗尚的进攻,占领了成都,僭称成都王,在境内特赦,建年号为建兴,废除西晋的法规,设立约法7章。封拜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宰及其他各类职官。惠帝凶熙元年(306),李雄僭即帝位,改年号太武,国号成。建国草创,无法式可模仿,李雄积极接纳各位大臣的意见,地位愈加巩固。于是,李雄派部将攻打汉中及成都南部的汉嘉、涪陵等地,都全部收复。益州逐渐安居。晋朝廷劝李雄除去尊号,分封属国,李雄以对朝廷无功而谢辞。

李雄在位30年。他秉性宽厚,简刑约法,政事宽和,甚有名称。当时全国大乱,唯有四川成都战事稀少。于是,李雄兴办学校,设置史官,政事之暇,他还手不释卷。民赋规定每岁男丁纳谷三斛,女丁折半,疫病人又折半,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一时,事少役稀,百姓富实,闾门不闭,无相侵盗。

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李雄患病而死。谥为武帝,庙号太守。其子李期杀李班自称皇帝。咸康四年(338),李寿杀李期自立,改国号为汉。

--------------------------------------------------------------------------------

东晋:

--------------------------------------------------------------------------------

苻洪

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今秦安县东南)人,氐族。初姓蒲,因他家的地中生长着一种香蒲,长5丈,5节如竹形,当时人们都称他家为“蒲”家,所以也就改良生为蒲。

苻洪出生时,正遇上陇右大雨,百姓受苦甚重。歌谣说:“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所以起名洪。苻洪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多权谋,勇猛善骑射,在族人中很有威望。所以人们都信服他。晋永嘉之乱,族人推苻洪为监主,自称秦州刺史、略阳公。石季龙时,苻洪任冠军将军,兼管西部的事宜。后任龙骧将军、流人都督,居住在枋头。因苻洪对石季龙多次有战功,所以又被封为西平郡公,他的部下也有2000余人赐封关内侯。苻洪就担任了关内侯的领侯将。石遵即位后,听信谗言,免去了苻洪都督的官职,苻洪非常气愤,于是他投降晋朝廷。此时,苻洪的军队已有10余万。穆帝永和六年(350),皇帝封苻洪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今河北高邑西南)刺史、广川(今河北枣强东南)郡公。当时有人奉劝苻洪

称尊号,苻洪以“草付应王”和他的孙子苻坚的背有“草付”二字,于是改薄姓为“苻”。并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年六十六而死。

苻坚

苻坚(338-385),字永固,一名文玉,略阳临渭(今秦安县东南)人,氐族。他是苻雄的儿子,苻洪的孙子。7岁时聪敏好施,举止不逾规矩,8岁请师在家就学。苻健入关,拜为龙骧将军。当时,王猛、吕婆楼、梁平老等一批英雄豪杰,都聚集在他的麾下。苻生继位后,残虐无度,“甚于桀纣”。穆帝升平元年(357),苻坚在王猛等人的计谋下,诛掉苻生而自立,僭称大秦天王,改元为“永兴”。

苻坚继位后图强自立,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他整顿吏治,削弱和打击氐汉酋豪的势力,采取一系列强化王权的政策和措施。“举异才,修废制,继绝世,课农桑,恤困穷,立学校”等等。哀帝兴宁三年(365),苻坚又改元为“建元”。简文帝咸安二年(372),天下大旱,苻坚赈百姓农耕种子。同时,对于王族中昏酒豪横,为百姓所患之人,绝无私情,坚决清除。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秦民大悦。经过几年的整顿,前秦国富民强,“关陇清宴,百姓丰乐”,出现了汉魏以来少见的清明政治。在此基础上苻坚开始了统一大业。

苻坚遣王猛率将破姜敛歧,取略阳,擒李俨,取枹罕,平叛将。苻双等人收复上邽、陕城、安定、蒲坂等地。废帝太和五年(370)灭掉了燕国。迁燕王公百官及鲜卑4万户到长安,又迁关东豪强务诸杂夷10万户到关中。之后,又攻取东晋的蜀地,灭前凉和代国,占领了东晋的梁益等州,征服了邻近的诸强。又派吕光进兵西域。这样前秦占领了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贵州、辽宁、江苏、安徽、湖北一带,“天下郡县十得其八已”。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动乱分裂的局面,基本统一了长江以北中国的领土。

武帝太元三年(378),苻坚不听忠告,决心想消灭东晋。他兵分东西两路,均率兵10多万开始进攻东晋,结果西路勉强得胜,东路大败。太和七年(382),苻坚大会群臣,商议大举攻晋。文武官员除朱彤附和外,其余都说不宜举兵。苻融、苻宏、苻诜和苻坚的爱妾张夫人,都切谏不可伐晋。苻坚一概不听,而慕容垂、姚苌私下劝苻坚伐晋,请他“圣心独断”,苻坚大喜。太和八年(383),苻坚下令大举出兵,令苻融、慕容垂等领兵步骑25万为前锋;姚苌督率蜀兵顺流而下;苻坚亲率步骑军87万,号称百万大军,企图一举攻灭东晋。东晋谢石、谢玄等率兵8万拒秦军,双方战于淝水。结果,前秦军惨败,死亡大半。苻坚也中流矢,单骑至淮北。太和十年(385),苻坚被后秦主姚苌将吴忠杀死于新平佛寺。

吕光

吕光(338-399),字世民,略阳(今秦安县东)人,氐族,是吕婆楼的儿子。从小学习军事,10岁时和儿童玩游戏战阵法,常被推为主。他刚毅凝重,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20岁时被推荐为贤良,担任美阳令,后升为膺杨将军。吕婆楼死后,跟随王猛对外征讨。他以作战勇猛,深得苻双、王猛的赏识,封为都亭侯。武帝太元五年(380),在平定并州张平、秦州苻双、豫州苻皇、河北苻洛的反叛中,屡建战功,被封为破掳将军、骠骑将军。

武帝太元七年(382),苻坚授命吕光为使持节、都督、统领精兵7.5万人,出征西域。从

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入西域。所经之国,无不降服。但兵至龟兹国(今新疆库车)时,国王帛纯却不投降,率军拒于城南。西域其他国家也派出70余万人援助龟兹。他们“皆便弓马,善矛销,铠如连鏁,射不可入”。于是吕光便摆布了“勾鏁之阵”,战于域西,大破龟兹等诸国联军,“斩首万余”,降者30余国。西域平息,吕光东归。太元十年(385),吕光率军东至玉门,凉州刺使梁熙传朝廷圣旨,“责光擅命还师”,于是派遣他的儿子梁胤率兵阻抗吕光于酒泉,为吕光击败。武威太守彭济捉拿了梁熙并请求投降,吕光杀了梁熙,领兵进至姑藏(今武威),自称护校尉、凉州刺史、主簿、尉祐。这时传来了苻坚被姚苌杀害的消息,吕光愤怒悲哀,号令三军皆着素服。于是他于太元十一年(386)自称大都督、凉州牧、酒泉公。随后东征西讨,定张掖,克酒泉,取枹罕,建都姑藏,国号凉,年号太安,史称后凉。不久,吕光又称三河王,改元麟嘉,再称天王,改元龙飞。

后凉建立后,吕光在政治上以严刑重律来维护统治,失去了河西人民的支持。他不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任意掠夺,迁徙农业人口,造成生产失调,粮食极度困难;他不重视儒学和佛教文化的发展,所以后凉政治愚昧落后,野蛮残暴。吕光晚年还听信谗言,诛杀无辜。吕光在位10年,年60而卒,他的儿子吕绍继承了王位。安帝元兴二年(403),后凉为后秦所灭。

王嘉

王嘉(?-390),字子年,陇西安阳(治今秦安县东)人。是当时的一个方士,滑稽好语笑。王嘉初隐居于东阳谷(今秦安县兴国古城、兴丰乡),凿崖冗居,有徒弟数百人。石季龙之未(348),由于战乱,王嘉丢下徒弟到长安,潜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他的徒弟寻着他的遗迹也到达终南山,他又迁隐于倒兽山(今陕西临潼新丰镇南)。苻坚屡次征召他出山做官,他都没有答应。后被逼无奈,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冬入长安,居于宫中外殿。王嘉“能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所以公侯以下,都到王嘉处参拜,询问世事。太元十一年(386),姚苌入长安,仿效苻坚的做法,在礼节和待遇上都超过了苻坚对王嘉,并逼迫王嘉随从他,每件事情都要向王嘉询问。当归姚苌和苻登相持战争,姚苌问王嘉:“吾得杀苻登定天下不?”王嘉回答说:“略得之。”姚苌愤怒地说:“得当云得,何略之有?”于是一气之下便杀了王嘉。但后来姚苌死后,事实上确实是他的儿子姚兴(字子略)杀掉苻登的。遗憾的是姚苌不曾听懂王嘉的话,怒气之下杀了不该杀的人。

王嘉的主要作品有《牵三歌》和志怪小说《拾遗记》(一名《王子年拾遗记》)。《拾遗记》原书19卷,220篇,由于苻秦之际的战乱,典章散失。南朝梁代的萧绮缀拾成文,合为一部,改编为10卷,今行于世。《拾遗记》中的一些篇段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等方面都较为完善,初具短篇小说规模。王嘉可谓中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李暠

李暠(351-417),字玄盛,一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是汉李广的16世孙。

李暠少而好学,性敏宽和,为人宽宏大量。他精通孙子兵法,自幼便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经常和吕光、太史令郭黁及同母弟宋繇一起同宿,共同商讨天下大事。后凉末年,李暠被任命为代理效谷县(今敦煌东北)令。在任职期间,办事公平认真,“温毅有惠政”,受到敦煌仕人及百姓的拥戴。后被州人推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安帝隆安三年(399),段业称北凉王,

他的右卫将军敦煌索嗣依仗自己得宠,妄图取代李暠的敦煌太守,带领500名骑兵向西出击李暠。李暠遗兵反击索嗣的背叛,打败了他们,使索嗣奔还张掖。段业从此识破了索嗣的阴谋,便杀了他,并遣使者向暠道歉。段业还分敦煌的凉兴、乌泽和晋昌(今安西县境)的宜禾三县为凉兴郡,晋升李暠为持节、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镇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既而,李暠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

安帝隆安四年(400),晋昌太守唐瑶将六郡檄交给李暠,并推他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姜校尉。于是李暠的西凉政权建立了,年号为“庚子”。建国后,李暠以“诸事草创,仓帑未盈,故息兵按甲,务农养士”为指导思想;在政治上努力做到知人善任,积极纳谏,执法宽简,赏罚有信。他赦其境内,号召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返回家园,重视农桑,并给这些重返家乡的百姓以优惠待遇和资助,很快就有逃民2.3万多户迁回敦煌。为了统一河西,他还派遣重臣宋繇东征凉州,西击玉门,都取得了成功。随后,他又实施了“寓兵于农”的措施,将大批军队开到玉门关、阳关等地屯田,广积粮谷作为东伐的资本。因此,敦煌因战乱而遭到破坏的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和发展。此时,李暠在城南门外临水处建起一座“靖恭之堂”,作为他同朝臣商议朝政、检阅武备的处所。为振兴文教,培养儒士,他修建了泮宫(学校),并在各郡设置五经博士,负责传授经学。文风一时大兴。

安帝义熙元年(405),李暠改元为建初。他派人向东晋奉表。义熙二年(406),北凉诅渠蒙逊侵略西凉国,发兵进攻建康郡(今甘肃高台县骆驼城),掠走了3000余户人家。李暠得知后非常气愤。立即亲自率兵追至弥安(今洒泉县东),打败了他们,截回了掠走的全部人家。此后,他促劝耕作,百姓乐业,国内安福,出现了一派升平盛世的景象。李暠一生“通涉经史”,“玩礼敦经”。尤善于文学,是五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著有《靖恭堂颂》《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以《述志赋》最为有名。李暠还重视儒学,珍惜人才,知人善任,四方许多有为之士纷纷前去投奔。当时著名的地理学家阚駰,经济学家宋繇,教育学家刘昞等,都是在李暠的重用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敦煌成为传播儒学的中心,形成中国历史上五凉文化的鼎盛时期。

安帝义熙十三年(417),李暠因病去世,谥封为武昭王,庙号太祖。他的儿子李歆继承了王位。

--------------------------------------------------------------------------------

唐:

--------------------------------------------------------------------------------

李渊

李渊(566-635),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7岁时就袭爵唐国公,青年时代李渊就养成了倜傥豁达,任性直率,宽仕容众的性格。

隋朝建立政权后,李渊历任谯(今安徽毫县)、陇(今陕西陇县)、岐(今陕西凤翔)三州刺史。隋炀帝大业初年,李渊担任荥阳(今河南郑州市)、楼烦(今山西靜乐)二郡太守,后被如为殿中少监、卫尉少卿。杨玄感反叛时,隋炀帝让李渊担任弘化(今甘肃庄浪县)郡太守,并兼管

右诸军事。他践历中外,宽简待人,甚得人心,所以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授给他山西、河东宣尉大使的官职,十三年(617)又改任太原留守。此时,隋朝荒淫无道,朝政腐败,战争不断发生。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私下结识豪杰,招纳亡命,准备举兵造反。李渊起初不同意,后来才答应,并积极组织发展势力,待机行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随即起事,建置大将军府,设三军,并向诸军转下檄文,号称“义兵”。他亲自率兵3万,从太原出发向关中地区进发,一路上“开仓库以赈穷乏,远近响应”。至龙门,突厥始毕可汗派兵500人、马2000匹于刘文静会合援助,队伍日益壮大。由此,李渊渡黄河,由三辅直捣关中。所经之地,无不降服。十一月,李渊攻开京城长安。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在国内进行大赦,改元为义宁。后李渊被诏加为假黄越、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进封唐王,总理全国的万事大机。第二年(618)五月,李渊在“百僚上表劝进,至于再三”的情况下,即皇帝位,国号唐,改元武德,仍建都长安。

唐朝建立后,李渊改郡为州,改刺史为太守,实行道、州、县三级建置。废除隋朝大业律令。实行均田和租庸调法,以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他还大力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同时着力征伐陇右、河北、河南等地的割据势力,使全国得到了统一。李渊在位9年,传位于次子李世民,自称太上皇。唐太宗贞观九年(635)五月崩,谥号光孝帝,庙号高祖。

李世民

李世民(598-649),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李渊的第二子,聪明英武,有大志,而又能屈节下士。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李世民推财养士,结纳豪杰。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李渊在李世民的极力督促下,于太原起兵。李世民任右领大都督、敦煌郡公。他统领右三军从太原出发,渡黄河,直赴长安,一路英勇抗战,战功卓著,队伍壮大,一举攻破长安。是推翻隋朝统治,建立唐中朝中功劳最大的一位。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并担任尚书令。

唐王朝建立初期,为消灭割据势力,李世民又进行了征伐活动,征战不息。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平定陇右的薛仕杲,打败洛阳的刘武周,俘虏王世充和窦建德,使全国统一。武德九年(626)六月,皇太子李建成和刘王李元吉打算谋害李世民,为此,李世民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感到非常吃惊,于是立李世民为太子,朝廷的所有大事都由他去断决。八月,李渊传位于李世民,改元贞观。李世民即位后,励精图治,以隋朝的灭亡作为一面宝鉴,认识到劳动民众的巨大威力,他经常以民众和国家的关系去教育朝臣和子女们去爱护人民。他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他积极纳谏,从谏如流,虚心听取朝臣们不同的或反对的意见。在用人方面他能知人用人,大胆选拔有识之士,不嫌出身贫寒,不计较旧怨。他确立了一套科举制度,使朝廷人才济济,天下豪杰尽为所用。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生产发展迅速的良好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他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还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注重发展民族间的关系,与其进行贸易和文化的交流。贞观十五年(641),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使汉藏民族间的关系亲密。李世民还采取开放的政策,通过“丝绸之路”和海道,沟通亚欧,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李世民统治的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繁荣强盛的朝代。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崩,传位太子李治。谥号广孝帝,庙号太宗。

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李渊的第三个女儿。隋朝末年,太原留守李渊,带兵起义。平阳公主得知消息后,便召集家人反复商议,认为坐等长安或者隐藏在其他地方,均为下策,只有尽快组建一支队伍,从军事上支持父亲和丈夫正在开创的大业,尽一点女儿和妻子微薄的力量,这才是上策。于是,她便风尘仆仆地赶到旧居鄂县(今陕西户县)庄所,“散家资,招纳山中亡命”,组建了数百人的队伍,按照“将在谋,兵在勇,治军在严”的带兵道理,对部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同时,招降何潘仕带领隋朝的数万人部队。又联合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拥有万余人部队的神通。三支军队会合后,很快攻占了鄂县县城。迫使周至、武功和兴平3县毅然顺从。这里,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到7万余人。此时,李渊的部队已渡过黄河,迅速向长安推进,平阳公主便派人去迎接李渊。随便她带领万余人在渭河以北和李世民会合,并一举攻克西北要地,基本荡平了长安周转的隋王朝势力,为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后,平阳公主留在府内,继续保卫着京师安全。她的队伍纪律严明,斗志不减,深得人们的称赞。人们尊敬地称她的军队为“娘子军”。

武德元年(623)二月,平阳公主去世。为悼念这位巾帼功臣,李渊下诏,突破了古代“妇女元鼓次”的葬礼,由军乐开道,文武大臣护送灵柩,擎旗队、举剑队和武士队夹道而行进行隆重葬礼,并谥封为昭。

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他体态英俊魁梧,性格英武果断,善于骑射,学识广泛,多才多艺,尤其对音乐、历象和书法造诣很深。武则天垂拱三年(687),李隆基3岁就被封为楚王,长寿二年(694)改封为临淄郡王,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升迁为卫尉少卿,后兼路州(今山西长治)别驾。此时,唐中宗刚即位,昏懦均能,朝廷政权被韦皇后把持。韦皇后昏暴,谋害唐旧臣,驱逐宰相魏元忠,大卖官职,使朝廷政治一片混乱。为此,李隆基募集一批人,罢官回京师,但仍秘密召集勇士,待机行事。景龙四年(710),韦皇后合谋杀死唐中宗而亲临朝政,李隆基发动羽林军,攻入宫中,杀韦皇后,肃清朝廷中腐败集团的势力,使唐睿宗二次即位。睿宗即位后,立李隆基为太子,并让其干预朝政大事。延和元年(712),唐睿宗让位李隆基即皇帝位。第二年改元为开元。

从开元元年(713)到开元二十四年(736),李隆基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他知人善任,积极纳谏,所用宰相,先后有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都各有所长,直言谏诤,补救缺政。开元初年,黄河南北连年发生蝗灾,赤地千里,横尸遍野,物价飞涨,政局动荡。李隆基积极采纳宰相姚崇的建议,破除当时的许多迷信说法,发动群众捕杀蝗虫,公开奖励治蝗者,有效地制止了蝗灾。在农业生产上,他鼓励人们重视农桑,积极发展生产;在政治制度上,他改革武则天以来的弊政,“黜酷吏,罢汰冗官”;他还厉行节约,躬行节俭。于是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科学和文化事业兴旺,杰出的诗人、史学家、画家、音乐家、天文学家等比比皆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唐文化,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开元盛世”。开元二十四年以后,李隆基产生骄奢之心,懒得亲自处理政事,一心想纵欲享乐。他重用李林甫作宰相,政事全委托李林甫去。加之杨玉环进宫被封为贵妃,李隆基宠爱无比,从此昏迷在声色中,对政事一概不问。李林甫死后,李隆基任用杨国忠为宰相,致使政治愈加腐败,经济开始下跌,财政危机。朝廷设法搜刮民户,议定租赋,横征暴敛。另外在京师和中原地区武备空虚,西北和北方各镇节度使掌握重兵,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玄宗天宝十四载(755),

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李降基仓皇逃往蜀郡避难。皇太子李享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位称帝。他重新集聚力量,平息了叛乱,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唐肃宗至德三载(758),李隆基自蜀郡返回长安,在愁苦忧伤中郁郁死去。庙号玄宗。唐王朝自此一蹶不振,每况愈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出生在碎叶(今中亚细亚巴尔喀什湖以南)。他是汉李广的25世孙,西凉王李暠的9世孙。从小就刻苦学习,认真读书,博学广览。10岁时,就读了《诗经》、《尚书》等古代经典,以及楚辞、汉赋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致力于文学创作,显露出非凡的才华。李白还喜剑术,好任侠。年轻时就怀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20岁时,开始在四川境内游览。25岁起离开四川,到全国各地去漫游。在漫游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名扬海内外的诗歌。但政治抱负很难实现。

天宝元年(742),李白已在社会上有了很高的声誉,他的诗歌和事迹流传很广。经朋友推荐,被玄宗召入京城并命他供奉翰林。对此李白非常高兴,认为是实现抱负的时候了。回到长安后,是年已80多岁的诗人、太子宾客贺知章首先慕名看望李白,李白将《蜀道难》一诗送他。贺知章边读边称赞,诗末读完,即拍案叫绝,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于是“谪仙”的称号就誉满长安城。但当时,朝廷腐败,政治黑暗,玄宗把李白当作御用文人,要他写宫廷诗。李白在政治上得不到重视,整日无所作为,同诗友聚会,以酒浇愁。他愤世嫉俗蔑视权贵,在酒醉后指使唐玄宗的亲信高力士脱靴,戏弄了权贵,受到诋毁,愤然离开长安,在南北各地漫游。天宝三年(744),李白在洛阳与杜甫相遇,两位诗人一见如故,饮酒做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怀着强烈的爱国心,参加了永王李璘的起兵事件,被召为幕府。李璘失败后,李白也因此受到连累,流放夜郎(今贵州东部),途中遇赦。他回来后生活凄苦漂泊,已年过花甲的李白,经常靠朋友的帮助,后客死在安徽当涂县令李冰阳处。

李白的诗歌,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李白的诗歌收在《李太白全集》里,共36卷。

权德舆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天水略阳县第七沟(今秦安县王尹乡包全村)人。其家世源远,自十二世祖前秦仆射安邱公权翼以来,数代为宦。父亲权皋,曾为安?山的幕僚,“安史之乱”爆发前,他当机立断,以逃离叛逆的义勇行为而受到时人的称赞。权德舆就出生在这样祖德清明家风雅正的仕宦家庭。

权德舆自幼聪明好学,“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15岁有文章数百篇,开始有了名气。之后,任江西观察使兼判官,迁监察御史。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征为太常博士,“朝士以得人相爱”,转左补阙。当时关东、淮南、浙西20余州县发生大水,毁坏了良田和房屋,冲走了人家,他立即建议德宗皇帝派遣能干的使臣赶赴灾区,救济灾民,并提出“赋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亡为固”的主张,以减轻灾区人民的赋税。同年七月,司农少卿裴延龄因巧幸恃宠,判度支,兼管国家财政收支。针对此情况,权德舆不顾个人的安危,先后两次上疏唐德宗,义正词严,直言不讳地反对裴延龄任职,陈述度支要职,个人必须慎重。贞元十年(794),

权德舆转起居舍人,知制诰。贞元十八年(802)以中书舍人典贡士,后拜礼部侍郎,转兵、户、吏三曹侍郞、太子宾客,迁太常卿。此期间,他大力选拔人才,主张“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他“举贤类能”,不管门第等级,只要有德,一律任用,并反对徇私舞弊。他曾三次典士举,凡“举士于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布衣不用;既不可信,虽大官势人交言,一不以缀意”。在他的主持下,发现和造就了不少有用之才,“前后考第进士及庭所策士,唾相蹑为宰相、达官与公相先后,其余布处台阁外府,凡百余人”。

权德舆在治理国家方面,主张德治和法治并用,对不法行为的贪官污吏坚决严惩。他始终认为“民为邦本”,“天下理在百姓安,百姓安在赋税减,赋税减在经费省”,对人民的疾苦,备加关注。贞元十九年(803),自春至夏及秋,关中大旱,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而德宗反祈于宗庙,祷于天地,忙于求雨而滴雨末降。权德舆见此情景,十分焦灼,大声疾呼,再次向德宗建议,下诏各县裁留经费,把节约下来的钱物救济灾民,免除当年租赋及往年负欠,以便百姓重建家园,并遗责了当时“四方守宦,锐于上献”,剥削百姓的卑劣行为。

元和五年(810),权德舆以“陈说谋略多中”,拜礼部尚书,同中书让门平章事,参与朝政。宪宗元和八年(813),权德舆免去宰相职务,以逼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转刑部尚书,出镇山南西道节度使,后因病求还,卒于途中。赠左仆射,谥日文,著有《权载之文集》50卷。

李翱

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是西凉王李暠的后代。自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写文章注重气质。25岁时,在汴州与韩愈相识。从此,追随韩愈,勤奋好学,博学有才,并娶韩愈侄女为妻。他与韩愈经常在一起,谈文论学,写作古文,维护儒道,反对佛老,发表文学主见,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德宗贞元十四年(798),李翱中进士第,初任授书郞,后三迁至京兆府司録参军。宪宗元和初年,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主张“指事载功,则贤不肖易见”;然后“可以传言后世”的治史观点。宪宗元和十五年(820),李翱任考功员外郎,并兼史职。

李翱性格耿直,议论无所避忌。权贵虽“重其学”,而“恶其激讦”,因此,“仕不得显官”。谏议大夫李景俭一度“举翱自代”,后因李景俭贬黜,李翱降任朗州刺史。后李景俭复职,才被召为礼部郎中。重振朝纲的抱负无法实现,他郁愤无处发泄,便去见宰相李逢吉,当面指责他的过失,并提出自己告病回乡。李逢吉并末计较李翱的言行,还上奏让李翱担任庐州刺史。

李翱到庐州后,正值旱灾严重,逃亡人数达万人,官史们大量抢购田屋,以获取暴利。倾家荡产的人家,仍要照旧交纳赋税。李翱下令“以田占租”,不得隐瞒。收缴大户豪门万余缗,使贫苦百姓得以安生。文宗大和初年,李翱入朝担任谏议大夫、知制诰。三年(829),改中书舍人。不久,又出任郑州刺史。后改任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都防御使、谭州刺史、湖南观察史等职。大和八年(834),被征召为刑部侍郎,后转为户部侍郎,检校户郡尚书、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武宗会昌元年(841)卒。谥为文,世称李文公。

李翱是韩愈的学生,所以他的文学思想受韩愈的影响很深。他积极协助韩愈推行古文运动。主张文章要义、理、文三者并重,“文以载道”是他文学主体的核心。他的文章素与韩

愈齐名。著有《李文公集》104篇。

--------------------------------------------------------------------------------

明:

--------------------------------------------------------------------------------

侯一元

侯一元,字应乾,号之川,秦安县人。青年时代,他父亲侯宪在国子监读书,侯一元跟随其父亲在京城读书,深受全国当时著名的学者的感染和熏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于经史,擅长《礼记》。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领乡举进士,授工部都水主事,监闸于济宁(今山东济宁市)。济宁有市宅滩田园囿湖池之利,历任这里的监闸官无不谋利,已形成惯例。侯一元到任后,以身作则,廉洁自爱,一无所取,禁罢了这种恶习,还令其下属不得违犯。济宁又位于水陆要冲,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经过这里,因此经常船只拥挤,交通不便。来往这里经商的一些官宦们,横行霸道,目无法纪,他们往往一次乘楼船数十艘,隐藏巨商大贾于船中,并满载各类货物招摇而过,到达闸口,呼喊闸人。闸人都屏息不敢仰视,稍微缓慢,就遭鞭打和辱骂。针对这种情况,侯一元规定,开闸闭库要按时,过往的船只要按照先后顺序至闸口依次而往。对不按此令执行者,不管什么人,一律以法律为准绳。这样那些平常横懿的官吏们再也不敢莽撞,都照规办事。路过闸口,官吏们退避不敢声言,但是心中无不抱恨侯一元。面对官吏们的威吓,侯一元大义凛然,无所畏惧。这些做法,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济宁人争相传诵说:“自吾闸有主事,未有若侯公者”。侯一元在济宁3年,离职时百姓给他树立了石碑,歌颂他的政绩和品德。

后侯一元任礼部主事,进兵部员外郎、郎中,他仍然秉公办事,刚正不阿。所以与同郎郎中议不合,不得已告病回乡。六年后御史推荐,侯一元又被召为吏部验封郎中,任职期间,上奏要革除皇亲世荫侯爵的制度。不到一年时间,卒于官,葬于秦安县城以北的七星岭南。著有《北堂书钞》,共180卷。

胡缵宗

胡缵宗(1480—1560),字孝思,一字世甫,号可泉,一号鸟鼠山人,秦安县人。他的祖父两代曾任过县官。父亲胡士济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儒生,长期在四川双流(今四川省双流县)任县学教谕,署双流县事。胡缀宗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刻苦读书。幼年时,继母虐待,深夜读书苦乏油,他的姐姐就用口衔油供他读书,时常苦读至三更方才就寝。他博文通经,日有进步。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中举人;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殿试对策拟一甲,有权宰私庇子,拟置三甲一名。李东阳怜其才,同一甲传胪,即授翰林院检讨。

胡缵宗任检讨后,参与编纂了《世宗实录》。正德五年(1510),因刘瑾谋反被诛,他受到了牵连,被谪为嘉定州(今四川乐山县)判官。正德八年(1513),升瞳川州(今四川三台县)知州,“礼民爱士,著于一时”。正德十年(1515),召入南京户部湖广清吏司员外郎,后升为郎中。正德十四年(1519),调南京吏部验封吏司郎中,接着出任安庆府(今安微安庆市)知府。在安庆3年多的时间里,他大力恢复因宁王朱宸濠叛乱遭受破坏的安庆经济,“抚绥安辑,

民以大苏”,又“开吴塘乌石堰,溉民田”,成绩显著。世宗嘉靖二年(1523),他调任苏州知府。在离开安庆时,老百姓恋恋不舍,“攀辕垂涕而遏之者以万计”,很多人乘船数百艘一直把他送到京口(今镇江)。并于文庙立“去思碑”。在苏州的4年,胡缵宗兴学官,整吏治,减轻农民负担,时人评议“廉洁辨治,名与况钟颉頏”,皇帝勅封为“中宪大夫”。离任后,苏州士人立“吴郡守天水胡公去思碑”,今碑尚存苏州文庙。嘉靖六年(1527),升山东布政使司左政参,后调任浙江、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他同样“至能称职”,政绩颇显。嘉靖十五年(1536),升河南左布政司。同年十二月,升山东巡抚右副都御史。在山东时,鲁王横恣,他上疏弹劾,并修建莱河,便民灌溉。嘉靖十七年(1538),调总理河道,开考城(今河南兰考县)黄河支流,以减轻归德(今河南商丘县)、雎州(今河南雎县)的水患。嘉靖十八年(1539)三月,任河南巡抚右副都御史。河南遭了饥荒,他向朝廷请得救灾银款20万两救济灾民。十二月,因官署失火事件而被免官。从此胡赞宗结束了仕宦生涯。胡缵宗罢官归里后,“开阁著书”,集中精力从事写作。他文学造诣深,善诗歌,导源于六经,肆以秦汉。著书甚富,有《鸟鼠山人集》18卷,《拟汉乐府》2卷、《拟古乐府》2卷、《胡氏诗识》2卷、《愿学编》2卷、《近取编》2卷、《河嵩集》2卷、《归田集》2卷。《春秋本义》12卷、《议礼集注》25卷、《安庆府志》《苏州府志》《巩郡记》《秦州志》《秦安志》《汉中府志》《羲台志》。此外,还编有《秦汉文》《唐雅》《雍音》及《胡氏家谱》等。其中《明史·艺文志》中著录9种,有《胡氏诗识》《议礼集注》《春秋本义》《安庆府志》《秦州志》《汉中府志》《巩郡记》《鸟鼠山人集》《拟古乐府》。胡缀宗还擅长书法,师法颜真卿,书体刚健遒劲,酣畅淋漓,名山名寺多见其墨迹。天水伏羲庙门有“与天地准”,江苏镇江焦山迎客照壁上镶嵌有“海不扬波”,苏州虎丘有篆书“千人坐”,山东济南有“豹突泉”,曲阜孔庙下面第一坊至今悬挂着他书写的巨匾“金声玉振”。他的墨迹代表木刻板《早朝诗》七律四首,民间至今流传颇广。其诗歌讽喻朝廷,吟民疾苦,激昂悲壮,自然不俗,颇近秦声。他的确是明代有影响的人物。正如长安人何栋为他作的《墓志铭》中所说的:“经济弘伟,功业垂于当年;学海渊涵,著作传于今日。”嘉靖三十九年(1560)九月初三日卒于家中,享年81岁。

李元芳

李元芳(1489-1553),字子实,号虚菴,秦安县人。从小聪明伶俐,年龄稍长就跟从叔父李岚、李峣、李岱、李崇刻苦学习经史古义,闻名故里。明正德二年(1507)中举人。嘉靖初年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当时朝政腐败,世宗昏庸日甚,不视朝政,闭斋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导致宦官专权,奸宄横行。而位于京畿的宛平县极难治理,朝廷的高官、外戚和宦官肆意威胁,无所不作。建昌侯张延龄侵占民地,惠安伯张伟私藏罪犯,民愤极大。李元芳直行己志,力张正义,不怕祸害触身,不阿于权贵,按照法律办事,使这些事情合理解决,赢得宛平百姓的称赞。东厂事件株连宛平张仲金等7人,被全部定为死罪。李元芳据证力争,使他们的冤案得以昭雪。宛平距朝廷最近,各类苛捐杂税及其摊派随时就有,如期完不成或稍慢,就有被诛杀的可能,所以宛平民众外出逃亡免遭杀害的人数超过半数。李元芳义愤填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将宛平民众深受苦难的7件事上疏皇帝请求废除。他按照实际情况,全面陈述,上疏数千言,切中要害并触及世宗皇帝炼丹求仙之非,要求将这一切全部革除。疏上五日后,不得命。当时世宗皇帝就反感上疏,恶言拒谏,“仗诛大臣无虚日”,所以群僚们都纷纷议论说:“祸且不测”。然而李元芳布袜青衣,坦然自如地拱手等待。圣旨下来后,竟全部准奏,宛平民众非常高兴,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并给李元芳塑造肖像,经常纪念。李元芳以直言进谏而闻名全国,所以朝廷的有关当事者准备给皇帝推荐,让李元芳担任台谏职务。而由于官宦的阻挡,使李元芳出任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县)同知,后转任山西潞安府(今山西长治县)同知。任职期间,政绩显著。山西巡抚和按察使一起呈文,请擢升李元芳任潞安

府知府,但由于嫉妒者以拉拢关系、巴结上司为名进行诬告,吏部查无实据,使这件事不了了之。李元芳也因此遭受打击,愤慨地说:“是尚可以行吾志矣!”于是称病回归家乡,闭门不出,后病故。著有《安命赋》。

--------------------------------------------------------------------------------

清:

--------------------------------------------------------------------------------

牛运震

牛运震(1706—1758),字阶平,号真谷,山东滋阳(今兖州市)人。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乾隆三年(1738)六月选授秦安知县。

牛运震任秦安知县后,极力兴办教育,选就人才,于乾隆四年(1739)春,在县衙东,购买民宅一处,创办“陇川书院”。他挑选城乡聪慧子弟入学就读,并在公余之暇亲自给学生讲课,一时学风渐起。几年间,秦安人才辈出,不少学士登高第,在事业或学术上做出了惊人的成绩。牛运震任职时,以“做官为民”为宗旨。他身体力行,积极兴革利弊,处事果断,上任不到三个月就把多年的积案清理完毕。为防胥吏假公济私,敲诈勒索,对大小案件他都亲自审理,直至终结。他不受财贿,不畏权势,处公断直,执法如山,善于平反冤狱。牛运震在秦安还整编保甲,清理田赋,废除苛捐杂税。查出了许多加重百姓负担的沿袭已久的“陋规”,亲自撰写《禁陋规碑文》共9章,勒石碑立于县署门前,永禁巧言名目向百姓要钱。在农业生产上,他倡导人们使用先进的农具,劳动效益大大提高。乾隆四年(1739),县北玉钟峡山崩,陇水(葫芦河)被阻,河水淹没村庄。牛运震冒着大雨,连夜募集四乡民夫日夜奋战,平息水患,救出灾民五六百人,又开仓贩济灾民。乾隆五年(1740),他投资治理陇水,发动群众引陇水。北自安家川,南至王家峡,顺河挖了9条渠道,使万余亩土地得到浇灌。牛运震还经常深入乡村,“无日不与百姓相见,差与之齐而询其苦,便求一切便民而已”。

乾隆九年(1744),牛运震离任,秦安各界人士送行者近万人。沿途设香案,置酒席饯行。许多人跪哭挽留,呼为“牛爸”,有的随送三四百里才回。乾隆二十三年(1758),牛运震因病在老家去世。每逢祭日,秦安人“各设坛位向东致祭”。

杨于果

杨于果,字硕亭,号审岩,秦安县人。幼时聪明伶俐智慧过人,少年时代受家庭教育,胸有大志,尽力学习基础有用之书。他十四岁作了一首《白鹤词》,凡读过的人都称赞不已。十七岁时,进入学校读书。他刻苦学习诗赋、古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以诗赋古文名噪当时。乾隆四十年(1775),杨于果考取进士,被聘主讲秦州书院。

杨于果在家乡教书10年后,被选授湖北长阳县知县,历任枝江、汉川、南漳、枣阳、谷城等县知县。后迁荆州府通判。他在湖北做官数十年,经常以节俭自厉,以诚信教导民众,很适宜人民的要求。他廉洁辨治,待人接物多以诚,寓精察于浑厚,不以刑威。在枝江任知县时,杨于果释放了因“教匪”案而被诬的百姓三百余人。在南漳、枣阳任职时,他备置各

类军器,前后用金数十万,而他自己分文不动,全部用在置器上。时逢湖北总督吴熊光、大学士松筠先后驻兵南漳,杨于果向吴熊光陈述了治兵的方法及教养民众方便适宜措施的条例,长达几千字。吴熊光听后高兴地说:“吾抚豫时,早知有君,何尚郁郁耶!”并打算要重用杨于果,后因事调离了南漳。松筠以清正廉洁闻名,他和杨于果谈论天下大事,相互之间很谈得来。一日拂晓,杨于果还没有起床,松筠忽然进入他的官舍,环视寝室,无一样昂贵奢侈之物,仅有可以搬动的装衣物书籍的几个小箱子,又未带家眷。杨于果出于意外,急惊起索衣,松筠抚摸着他的背说:“十年数在州县,而贫寒到这种地步!”于是,书“澹然”二字赠送。后来松筠离开南漳到朝廷去时,含蓄地劝杨于果和他一同前往,谋求重用,但杨于果以自己有病而谢辞。松筠以千两白银相赠,杨于果坚决不接受,松筠一定要送给他。不得已,杨于果暂且收下,待松筠走后,他如数具文上交,用来辅助军储。杨于果在湖北做官,很受士民的爱戴和信任,百姓统称他为“杨佛”。他是嘉庆年中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吏。

杨于果学术渊博,尤其喜欢读经史之类的书,对星历、乐律、术数研究精通。著有《史汉笺论》4卷,《审岩斋诗文集》8卷。杨于果66岁时因病辞归故里,第二年病卒。

安维峻

安维峻(1854-1925),字晓峰,号槃道人,秦安县神明川(今西川农民村)人。从小就受父亲严格教育,5岁时就能识楹联中的若干字。他童年时,因兵燹频繁,家境贫寒,入学读书较晚。一日他和弟弟路过县城南关,听到私塾里琅琅的读书声,便激动地说:“他日倘有缘,当夜以继日,以补蹉跎”。后受业于巨潭和高震诸先生,只能是半耕半读。16岁后住在舅舅邓铭堂家中,才开始专一读书。当时正值陕甘兵乱,兵临城下者数次,人心惶惶,但他却闭门攻读,手不释卷。初应县试,安维峻就考取了第一名,被当时的知县程履丰看中,留在县署学经史,受益非浅。同治十二年(1873)科举考试,他考取第一名,中拨贡,以七品小京官在刑部供职。光绪元年(1875)借故回乡,经程履丰介绍,就学于当时甘肃最大的省立书院-兰山书院,并谒见了陕甘总督左宗棠,受到了左宗棠的器重,成为兰山书院的高才生。这年八月,举行陕甘分闱后的甘肃第一次乡试,左宗棠以陕甘总督资格临场监试,应试者3000余人。安维峻不负众望,考取举人第一名解元。光绪六年(1880),朝考为贡生,被选任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

光绪十九年(1893),安维峻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此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夕。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清王朝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光绪皇帝主战,慈禧太后主和,斗争非常激烈。当时,掌握军政、外交大权的直隶总督李鸿章,是慈禧太后的主要支持者、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他虽为国家重臣,但却姑息养奸,对日军一意消极退让求和,使中国海军不断失利,朝野震动。安维峻面对民族危亡,忧国忧民,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坚定不移地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直言上谏,与投降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坚决的斗争。在他任谏官后的十四月时间内,就连续上疏65道,其中三分之二是关于甲午战争的谏论,其中最著名的是《请诛李鸿章疏》,在《请诛李鸿章疏》中,提出将李鸿章“明正典刑,以尊主权而平众怒”,揭露李鸿章“平日挟外洋以自重”,“倒行逆施,接济倭贼”;自开战以来,“有言战者,动者呵斥,闻败则喜,闻胜则怒”,“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李鸿章之肉!”安维峻还在奏疏中义正词严地痛斥慈禧太后专权误国的罪行,质问慈禧:“皇太后既归政皇上矣,若犹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臣民?”疏入,慈禧勃然大怒,令将安维峻交刑部严加惩处。光绪皇帝曲意回护,以“肆口妄言,恐开离间之端”为理由,进行开脱,使他幸免一死,革职发往张家口效力赎罪。

安维峻以爱国获罪,轰动京城。访问者聚于门,饯送者塞于道,或赠以言,或资以赆。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志锐亲自为他治印,刻“陇上铁汉”四字相赠。京师大侠“大刀王五”亲为护送,并馈赠车马行之。甘肃赴京应考的一些文人将他送到张家口。在张家口安维峻仍怀着一片爱国之心,关心国家大事,痛恨统治者的卖国行径。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签定《中俄条约》后,他愤慨万分,睡梦中都发出“此疏纵死必上”的呼声。时人称赞他“可见公道在人心,晓峰当此不朽矣!”

安维峻被放逐5年,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释放回乡后,先在陇西南安书院主讲,后在家乡办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他应聘总纂了《甘肃新通志》,共100卷,81册。辛亥革命前夕,曾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撰写《四书讲义》4卷。辛亥革命后,他回乡定居,整理刊印了《谏垣存稿》3卷、《望云山房诗集》3卷、《望云山房文集》3卷,以及《四书讲义》等诗文集。民国14年卒于老家柏崖山庄。

--------------------------------------------------------------------------------

中华民国:

--------------------------------------------------------------------------------

马海山

马海山(1874一1950),字河清,回族,街泉镇(今兴国镇)人。出身于小手工业,重义轻财,乐善好施。少年时代,他就开始经营皮货生意,先由自己操作加工,贩运至陕西径县一带推销。因经营得法,遂发展为有工人百余人的作坊。马海山对待工人颇优,行不解雇,工饿预付,给以抚恤之制度,所以经营发展很快,曾以成批皮货经销于上海、河州之间;民国10年(1921),马海山积累资本达到50万元左右,为秦安商界巨首。他对伊斯兰教有研究,是秦安完成“念、礼、斋、课、朝”五功的人。民国21年,他会同河州、青海等地的伊斯兰教徒50余人,去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朝圣”,为期3个月。他学习和考究教义与源流,了解乡土民情,还慷慨解囊,以七八千元放赈于沙特阿拉伯国民。回国后,他又积极兴办教育。民国22年,用7000元买高姓民宅一为校舍,创办私立河清小学(今兴国镇第二小学前身),并划地100亩作为办学资金,深得当时县政府和百姓的称赞。私立河清小学教学设备齐全,校址适中,就读的学生甚多。1950年2月3日,马海山因患高血压病在家中去世。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刘景泉

刘景泉(1904—1977),字盈川,魏店乡人。自幼跟随先祖学习歧黄之术,博采医学众家学说。后行医于魏店及通渭、静宁、会宁、定西等邻县部分地区。1956年参加工作,在魏

店卫生院任医生,为当地群众治病,不分昼夜。1959年调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任医生,因医疗技术高、医德好,每日求医者络绎不绝。60年代,白银市景泰地区疫情严重,他不顾年老体弱,毅然赴疫区抢救患者,尽职尽责,受到患者及市领导的好评。

刘景泉医承家业,对古代张仲景等著名医学家的学说研究和发挥有独到之处,注意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一理论,发挥升降学说来指导临床辨症施治,独创“升降益气汤”等方,并运用祖传制成“小儿消积杀菌丸”儿科良药。他善于总结临床经验,发表在《甘肃中医论文医案选》中的许多论文和医案分析分别被《中华医学杂志》等刊物转载。1965年着手撰写专著《景泉医话》,但因“文化大革命”半途而废。他临床辨症准确,选方精良,用药简练,疗效显著,深受群众喜爱。享受专家的待遇。

张之亮

张之亮(1904-1989),字维熙,陇城乡部阁堂(今张堡村)人。自幼天资聪颖,但因家境贫穷,10岁始入本村私塾学习。私塾先生见他背书写字都很认真,特别怜爱,破例免收学费。学习5年后,张之亮就能把《论语》《孟子》等儒学经典背诵如流,并练就一笔好字。终因家境所迫,他不得不中途辍学。民国18年(1929),由于饥饿,村民纷纷外逃,张之亮也随着逃荒的人到西安,在一家磨坊干小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之亮被同住在磨坊院子里一位名叫蒋成邹的四川老中医收为徒弟。从此,张之亮开始了他的学医生涯。蒋老中医的诊所,后改为私立光华中医学校。张之亮既当学徒,又当学生,在这所学校里学习达5年之久。张之亮替老先生写处方,跟随老先生出诊,并将老先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用韵文编的《医家四书》歌诀背得滚瓜烂熟。每逢老先生身体不舒,病家就指名让张之亮这位小先生代师出诊,从此张之亮也小有名气。民国24年冬,张之亮到兰州,挂牌行医。起初看病者廖廖无几,后因他心地善良,看病认真,见效快而且收费低廉,登门求医者渐多。一年后,慕名前来求医者更多了。不多年,张之亮已是兰州屈指可数的名医了。之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各门基础课程。民国32年,他由甘肃省教育厅保送到西北大学历史系学习,先旁听半年,考试及格后转为正式生。民国36年,42岁的张之亮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北大学毕业。他应聘到兰州工业学校任史地教员兼校医。1952年,调兰州女师任教,并兼任兰州市第二联合诊所的医生。1956年,调甘肃省中医进修学校(1961年后改名甘肃中医学校)任教,长达30年,技术职务为中医主任医师。1986年7月退休。

张之亮长期在中医教学战线上工作,培养出大量在医专业人才。他一人兼教《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国医学史》《中国妇科》等几门课程,教材也大都是自己编写或和其他老师合编的。他先后发表《对无黄疽型传染性肝炎的认识和治疗》、《慢性咳嗽治疗点谈》等论文;出版专著《新编中医入门》、《金匮要略浅释》等。他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甘肃省卫生厅和省中医学校的表彰奖励。在教学之余,张之亮还潜心于书法的研究,所写行草隶篆,功底深厚,多次参加甘肃省书法展览,深受书法界的好评,系中国书法协会甘肃分会的第一批会员。

王新潮

王新潮(1909-1986),幼名延生,字瑞卿,王窑乡王窑村人。自幼天资聪颖,胆大勇敢。7岁进父亲的私塾读书,11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秦安县立孔庙街小学堂学习。他家境贫寒,生活清苦,但悉心好学,以吟诗作文见长。15岁小学毕业后;正值国内军阀混战,地方上

的反动势力也乘机搜刮民财,加之本村绅士仗势欺人,摊派税款,王新潮家中生活窘迫。他气愤之下,提笔写了“劣绅威猛如虎狼,吸食民脂充他肠;民无衣食田地荒,骨肉分散各逃亡”的诗句。民国18年(1929),秦安又遭受罕见的自然灾害,年仅19岁的王新潮瞒着家人,独自一人逃荒到民勤县,经人举荐在县政府当译电员。后王新潮从武威徒步到兰州,转回到秦安老家,始知父亲忧郁而死,村里的绅士照样搜刮民财,横行乡里。于是他产生了加入共产党的念头。民国20年(1931),他由葛霁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与他接头的两人被捕,自己与党失去了联系。民国27年(1938),王新潮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班毕业后,受党组织派遣到兰州。为了取得掩护身份,遵照苏联驻兰代表处的决定,去西安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受训,于民国29年(1940)回到兰州,以邓宝珊新一军驻兰办事处上尉副官为掩护身份,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地下党组织甘肃省工委联共情报组组长。王新潮在兰州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情报,时间长了便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暗中侦察。民国30年4月21日,驻兰州盐场堡的晋陕绥指挥部特务营第一连连长楚建熊,带着几名士兵和枪支逃跑。为此,甘肃省政府发布密令,认为是受王新潮的引诱,责成省民政厅查办王新潮。王新潮得知情报后,立即将情况电告驻榆林总部的邓宝珊。在邓的掩护下,王新潮逃脱了第一次逮捕。地下共产党员高栋臣组织100多人的抗日武装起义在永登、皋兰、景泰县一带活动,遭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高栋臣及其他8人被捕送往兰州。王新潮在时任兰州城防的国民党48师作战参谋张曼西的协助下,营救高栋臣。民国31年春夏之交,王新潮奉命去天水处理雷鸣乾事件,主要任务是转告没有被捕的地下党的联络员赶快疏散。他得知甘肃军阀鲁大昌的连长尹世雄在秦安老家的村里抢劫,以“土匪”名义抓了8名无辜村民,已上解天水专员公署。天水专员胡受谦向来对土匪案件,不审讯就枪决。王新潮设法营救,在胡受谦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将被抓者发回秦安,全部释放。可是那个恶霸连长放不过王新潮,使他无法完成天水的工作而回到兰州。这年,因王新潮获得的情报有价值,受到共产国际的嘉奖。

民国36年(1947),王新潮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兰州特务机关接到北平特务组织的案情通报,于10月10日凌晨即对王新潮进行了第二次缉捕。因王新潮机智转移,末遭捕。此时王新潮接到甘工委指示,立即离开兰州返回延安。但当时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已下了“漏匪王新潮,务缉究办”的通缉令,在兰州通往榆中、秦安、天水等地的主要路口悬赏通缉。王新潮只得昼伏夜行,翻山越岭,沿路乞讨,于民国37年春天回到了延安。

解放后,王新潮历任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甘肃省司法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民盟甘肃省委副主任,政协甘肃省第一、二、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兰州逝世。

柴茂生

柴茂生(1910-1978),一名柴紫林,兴国镇南关村人。早年丧母,靠继母辛氏抚养成人。民国21年(1932),从秦安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后,考入甘肃学院高中部学习,不久因经济困难,无资继续深造而终止学业。后经友人伏志坚介绍,进人甘肃省代主席邓宝珊设立的国术馆,受到邓宝珊的关怀。

民国22年(1933),陆军学校在兰州招生。柴茂生在邓宝珊的推荐和保送下;考取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第二纵队骑科班学习,同年,参加中国国民党。在军校他专心业务学习,积极追求民主,痛恨当局的腐败现象,在同学中常发议论抨击弊端。按学校规定,校长蒋介石的公馆由学生轮流值勤站岗,对此,他慷慨陈词:“替私人站岗,道理不通。”这样他在大众

河南历史名人

河南历史名人 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开天鼻祖”。 河南淮阳城的太昊陵,是中华子孙祭祀朝拜伏羲的圣地。 治水神工大禹 为治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留下了千古佳话。他是我国原始社会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奴隶制社会第一个元朝--夏朝的开国君主。主要活动区域在河南。 商朝创始人汤 一位政治上有远见,事业上有作为的国王,能知人善任,人唯贤,他推翻了腐朽的夏王朝,建立了商朝。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商丘虞城一带。 政治改革家子产 姓公孙,名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哲学大师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亦叫李聃,春秋晚期楚国(今河南鹿邑)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志行高洁的庄子 原名庄周(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战国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我国道家学派的一个主要人物,后人称“老庄哲学”。他的文学造诣也很高,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早期代表。 军事家吴起 (约公元前440年——前381年),战国前期卫国左氏(今河南濮阳)人,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著有《吴子兵法》。 功成身退的范蠡 字少伯,春秋时期宛(今河南南阳)人,任越国大夫,在吴越争霸中为越国打败吴国立下了大功。 变法图强的商鞅 姓公孙,名鞅(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战国中期卫国(今河南汲县)人,杰出

的政治家,他的变法措施使秦国在战国七雄中独霸天下,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又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主要区域在河南省)人,著名法学家,他的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运用的基础。他的文学功底深厚,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名言、名著。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登封)人,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辅佑秦王统一中国的李斯 (公元前280年——前208年),楚国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人,著名的政治家,辅佐秦王统一了中国。 历算学家张苍 (公元前256年——前152年),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是西汉初年历算学方面的突出代表,为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张衡 字平子(公元78年——139年),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召县石桥镇)人。杰出的科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测验风向的候风仪等,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医圣张仲景 名和,字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英年早逝的才子贾谊 (约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汉字字典创造者许慎 字叔重(约公元58年——147年),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今河南郾城县东15公里许庄)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著有《说文解字》等。 古代才女蔡琰

历史名人的10个成语故事

历史名人的10个成语故事 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r?ng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jiǎ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p?ng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pàn自刎wěn而死。 释义: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周围环境,而导致自己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在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为表现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喽。 2.破釜(fǔ)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发音:p? fǔ ch?n zhōu 释义:一般用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勇往直前,拼死一战。表示下了极大的决心,舍出一切,必欲达到目的的作法。 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包围。被项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赵军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秦军。而宋义则希望赵、秦两军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再发兵,以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他严令军中不准轻举妄动。与此同时,宋义又宴请宾客,

《家乡的历史名人》教学设计(1)

《家乡的历史名人》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2课:家乡的故事活动主题二:家乡的历史名人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第五课时家乡的历史名人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教师引领: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山东不但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城市,还是一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历史名城,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你们对家乡的历史名人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些“了不起的名人”,领略他们的风采。 板书课题:家乡的历史名人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感兴趣的家乡历史名人入手,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家乡名人我知道 教师引领:上节课布置同学们搜集我们家乡的历史名人资料。任务交给你们以后,我看到同学们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同学向身边的长辈询问,相信你们一定搜

集到了很有价值的资料,老师想马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们的劳动成果,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精心搜集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 课件展示: 温馨提示 1. 自己先将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 2.资料如有重复,只保留一份即可。 3.小组长负责把信息梳理归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的前置性调查作业进行梳理概括,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更加完善自己的资料,】 师引领:从同学的表情中我看出同学们交流的很投入,你说,我说,大家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的历史名人,开一个“家乡历史名人”的交流展示会,好吗我宣布“家乡历史名人”报告会正式开始! 预设1:这是我在网上搜集的孔子的图片和资料学生边展示图片边介绍资料)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2020上半年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城投集团招聘试题及解析

2020上半年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城投集团招聘试题及解析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光存储容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下列哪个光存储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 A、CD B、DVD C、LaserDisk D、Blu--RayDisc(蓝光DVD) 【答案】D 【解析】CD、DVD是目前常见和普及的光存储技术。Blue—RayDisc是前不久刚刚确定的新一代光存储技术标准,它具有存储量大、保存时间长等特点,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而LaserDisk是对激光存储技术的统称。所以答案为D项。 2、人们因胃酸分泌过多所食用的“抗酸剂”主要成分可能是()。 A、氢氧化亚铁 B、碳酸氢钠 C、碳酸锂 D、氢氧化钾 【答案】B 【解析】因胃酸分泌过多所食用的“抗酸剂”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可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等症状。 3、联合行文时确定成文时间的标准是()。 A、以第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B、以最后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C、以文件撰写的日期为准 D、以文件实际发出的日期为准 【答案】B

中原历史名人与新世纪的中原

中原历史名人与新世纪的中原 地处中原,位居“天下”之中的河南,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逐鹿中原”,“问鼎中原”,中原成为天下士人向往与交流的中心。中原,长时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原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当时最先进文化的代表与象征。中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历史上许多名人诞生与成长的地方。中原历史名人的界定包含两重含义:一是籍于中原,根在中原的名人,他们可能有相当一段时间流寓在外,但在思想行为方面,仍然具有较多的中原特性;一是籍于中原以外地区,但长期在中原地区活动并在中原地区留下大量的活动遗迹,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经与中原结下较多的文化情结,值得中原引以为豪。中原地区厚重的文化积淀的表现之一,便是拥有丰厚的历史名人资源,这种有别于其他省区的独特的资源特点,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新世纪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桎梏。认真、科学而又有序地挖掘中原历史名人资源,不能仅仅单纯理解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功利目的,而且应与“以德治国”的新思路相吻合,为新世纪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一、中原历史名人辈出。据著名学者丁文江先生对“二十四史”中立有列传的历史人物的籍贯进行考证,共有5700余人。其中西汉时期,河南籍名人39人,占19%,在各省中名列第二;东汉时期,河南籍名人170人,占37,名列第一;唐代,河南籍名人219人,占17%,名列第三;北宋时期,河南籍名人324人,占22%,名列第一;南宋时期,河南籍名人37人,占6%,名列第四;明朝,河南籍名人123人,占7%,名列第四;汉唐宋明,河南籍名人912人,占总数的15.8%,名列第一。王天兴先生等主编的《河南历代名人辞典》,收录自传说时代至现代的名人3730人,其中清代及以前3057人,各代分别为:先120 ,秦汉时期422人,魏晋南北朝时期365人,隋唐五代时期548人,宋辽金元时期756人,明清时期846人。姚泽清先生收录的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与杰出贡献的198名河南历史名人,其中春秋战国时期有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商鞅、吕不韦、苏秦、尉缭、范蠡、孙叔敖等18人;秦汉时期有李斯、陈胜、陈平、张苍、贾谊、杜诗、邓禹、许慎、张仲景、蔡文姬等54人;魏晋南北时期有钟繇、司马懿、阮籍、向秀、干宝、谢安、谢灵运、范晔、范缜、江总等39人;隋唐五代时期有张巡、玄奘、姚崇、一行、杜甫、吴道子、韩愈、李商隐、李贺、王审知等44人;宋元明清时期有吕蒙正、韩琦、程颢、程颐、郭熙、李诫、岳飞、许衡、史可法、吴其浚等43人。实际上,北宋及以前的绝大多数历史名人,即使不是河南人,也在河南长期活动并保留有大量遗迹与传说。从考古发现看,河南的史前文化谱系不断,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与河南密切相关;自夏代到北宋近3500年间,共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河南,七朝古都中安阳、洛阳、开封名列其中;用于体现河南历史文化丰厚的地上与地下文物达3万处以上,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单位5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达130余万件;地下文物居全国首位。与名人相关的100大姓中。源于或部分源于河南者达73个,占海内外华人总人口的85%以上。其中可以确指的常见姓氏的起源地为:林(淇县、卫辉、洛阳),郑(荥阳、开封、新郑、新密),李(洛阳、鹿邑),杨(灵宝),于(沁阳),许(登封、许昌),卢(卢氏、洛阳),杜、程、贺、褚、解(洛阳),钟(长葛),廖(唐河、固始),白(南阳、息县),江(正阳、民权),戚、孟(濮阳),尹(洛阳、宜阳),文(开封、许昌、濮阳),殷(淇县、安阳),王(洛阳、开封、淇县、卫辉),黄(潢川),何、韩、游、轩辕(新郑),谢(南阳、太康、唐河),韦(滑县),傅(安阳),蒋(淮滨),潘(固始、中牟),范、顾、姚(范县),孙(濮阳、淮滨),熊(新郑),康(禹州、淇县),史(南乐),龙(偃师),常(开封、新郑),庄(商丘),葛(宁陵),张、柳(濮阳),周(洛阳、汝南),郭(陕县、荥阳),朱(柘城),沈(沈丘、平舆),蔡(民权、上蔡、新蔡),戴(商丘、民权),方(洛阳、登封),陆(洛阳、嵩县),毛(宜阳、济源、原阳),段(荣阳、辉县),武(商丘、安阳),刘(洛阳、鲁山、偃师),梁(开封、汝州、洛阳),唐(方城、唐河),袁(商水、太康、洛阳),吕(新蔡、南阳),魏(开封),夏(巩义、登封、杞县、偃师、淮阳),石(淇县),孔(新郑、商丘、淮阳、濮阳),邱(洛阳、淮阳),侯(新郑、洛阳),雷、禹(登封),温(温县、洛阳),陈(淮阳、平舆、长葛),胡(淮阳、洛阳、舞阳),宋、华(商丘),冯(荥阳),邓(邓州、新野),苏(辉县、温县),叶(叶县),秦(范县、洛阳),邵(汝南、济源、安阳),汤(偃师、商丘),赖(息县),古(洛阳、鹿邑),管(郑州),丁(开封、商丘),单(洛阳、孟县),娄(洛阳、杞县),樊、苗(济源),骆(淇县、内黄、洛阳),司

著名历史人物故事

著名历史人物故事 历史长河里有太多激励人心的故事了,几百年前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懂得为追求幸福去努力了,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著名历史人物故事 著名历史人物故事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凿壁偷光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其囊萤夜读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他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先后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职守功勋,颇极

一时之盛。 著名历史人物故事头悬梁锥刺股苏秦.苏秦,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乘轩里人,字季子。苏秦是洛阳人,虽然出身寒门,却怀有一番大志。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多年后,看到自己的同窗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也和张仪告别老师下山。张仪去了魏国,而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但一事无成,只得狼狈地回到家里。 苏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讥笑他不务正业,只知道搬弄口舌。苏秦听了这些嘲笑他的话,心里感到十分惭愧,但他一直想游说天下,谋取功名,于是请求母亲变卖家产,然后再去周游列国。 苏秦的母亲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去养家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没有希望的东西吗?如果到头来你生计没有着落,不后悔么?”苏秦的哥哥、嫂嫂们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苏秦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很对不起家人,既惭愧,又伤心,不觉泪如雨下。但苏秦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仍然不改,于是闭门不出,取出师父临下山时赠送给他的礼物;;姜子牙的《阴符》,昼夜伏案攻读起来。 苏秦经常自勉说:“读书人已经决定走读书求取功名这条路,如果不能凭所学知识获取高贵荣耀的地位,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些,苏秦更加忘我地学习起来。 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把头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 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夜间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指发生在18:00到次日清晨6:00,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及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旅游、娱乐、文化、影视、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目前,我国“夜间经济”在空间上具有围绕城市商务中心、自然或文化遗产、城市中心“边缘地带”分布的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70年代英国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出现于()A.郊区城市化阶段B.逆城市化阶段 C.再城市化阶段D.大城市化阶段 【小题2】受气候影响,我国传统的购物、餐饮等夜间消费活动比较旺盛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3】目前我国倡导发展“夜间经济”,有助于() 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降低设施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 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 ④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阻止流向郊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 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聚热板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 B.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小 C.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变化幅度越大 D.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变化幅度越小 【小题2】乌鲁木齐市某小区安装了这种“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夏季某日,当北京时间为17点时,该地的聚热板朝向大致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3. 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注:地膜覆盖选用厚度为0.08mm的黑色、白色透明塑料膜;生草覆盖指的是人工种植特定的草类来覆盖土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商丘历史名人

商丘的历史名人 炎帝即是传说中的神农氏,又名朱襄氏,为伏羲之后裔,三皇之一。据史料记载,炎帝登上王位,以陈为都(古陈之朱襄氏邑即今商丘市柘城的县)。炎帝发明了五弦琴和农耕,教人种植谷物;制定了历法,以太阳在中天时为集市;教人辨加水泉的甘苦,尝百草作医书等等。炎帝在位140年,逝后被迁回作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安葬,现柘城县东十里的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帝喾自幼聪慧过人,15岁便参与治理天下,后建都于亳(今商丘),领部落8个,执政后游察四方,向百姓普施恩德,并以仁德、信义和勤劳施教人民,各部落以和睦友好为上,使各部落互相亲善。帝喾在位70年,寿105岁。帝喾陵在商丘古城南高辛镇西北。 阏伯为帝喾之子,相传为帝喾次妃简狄吞燕卵而生。史载,阏伯与其弟实沈不和,常动干戈。帝喾无可奈何,只好将两兄弟分开。将阏伯封于商丘为“火正”,封号曰“商”,差实沈到大夏,使兄弟终不得见。阏伯死后被称为商星,实沈死后被称为参星。在星宿中二星一个落下的时候,另一个才升起。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和商”,其典故就源于此。 阏伯在他的封地——“商”做火正,忠心耿耿,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爱戴,人民感念他的功德,尊他为“火神”。阏伯在管火的同时曾筑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我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贡献。他死后葬于封地。由于阏伯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今天“商丘”之地名亦由此而来。 王亥为阏伯的第六世孙。他训服了牛,并发明了牛车,使畜牧业和生产力得到发展。商部落很快富裕起来。物口有了剩余。王亥便带领商部落的人去其他部族以物易物交换物品,于是,商部落的人便被其他部族的人称为“商人”,所以换的物品亦被称为“商品”。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据说,这句今天在许多为官之人耳边警钟长鸣的话就出自商汤伐夏的故事。 商汤,又称成汤,原为商部落首领,居商。夏朝时,商是夏统治下的小国。商汤处处对人民施仁政,很快有40多个小国归顺于他。而夏桀只顾奢侈荒淫,致使众叛亲离。后商汤经过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纪,致使众叛亲离。后商汤经过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纪,伐桀灭夏。夏朝灭亡后,商汤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始人。《史记·孟荀列传》记载:墨翟,宋人(今商丘人)。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今商丘市民权县人。 庄子年轻时狂放不羁,宁可靠打草鞋和犯错误鱼为生也不肯为官。他潜心研究学问,放教于民。如今,在庄周故居前有一片空场,据说就是他当年讲学的地方。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庄子著书十余万言,文风如天马行空,对后世影响很大。《汉书》记《庄子》52篇,存世有33篇。 “江郎才尽”是我国尽人皆知的成语典知。江郎、名为江淹(公元444年——505年),今商丘民权县江集村人。据现存的《江氏族谱》记载,江淹少时家贫,父亲早逝,与母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打柴成了他生活和赡养母亲的依靠。因家穷上不起学,江淹常在打柴之余向村里读书的孩子学字。因其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努时便能诗。江淹努力学习古人作品不入人俗流,不坠绮之风,写出了不少在清丽中带有峭拔苍劝之气的诗作,成为当时著名诗人。

古代名人故事50字

古代名人故事50字 历史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史学思想与历史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那么要了解古代的名人故事又有哪些呢?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古代名人故事5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代名人故事50字篇一: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古代名人故事50字篇二:叶天士拜师谦学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古代名人故事50字篇三:李清照少女填词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古代名人故事50字篇四:杨禄禅陈家沟学艺杨禄禅受到乡里恶

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古代名人故事50字篇五:王献之依缸习字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古代名人故事50字篇六:柳公权戒骄成名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古代名人故事50字篇七: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古代名人故事50字篇八:王羲之吃墨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

近代家乡历史人物采访表

近代家乡历史人物采访要点 系部——班级——姓名——学号—— 要求:这是一项重要作业,也是提高同学们研究能力的重要尝试。请同学们务必注意以下几点:A、务必在10月31日前将下述采访内容提交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11月10日前打包提交给老师。B、采访必须真实,凡是从网上抄袭者一律零分。C、计分标准:本题占期末成绩共20分。完成下述采访内容,达到字数要求14分,未达到字数要求酌情计分;采访图片3张以上计1分;采访录音20分钟以上5分。D、湖南省内学生必须回家采访,省外过远者尽量回家采访,实在不能回家者,以电话采访(先问父母,要父母找到受访对象的电话,再采访),但必须有不少于2小时电话录音作为证明。E、既要交书面稿,又要交电子稿。 历史人物姓名最高职位出生地 1、历史人物家庭背景(200字左右): 2、历史人物人生经历: (1)读书情况(哪年在哪里学习,成绩如何,与近代历史上哪些名人是 同学等300字左右) (2)家庭情况(富有?贫穷?书香门第?官员世家?父辈兄弟是干什么 的?300字左右)

(3)本人特点(聪明、坚毅、果敢、是否练武、思想倾向同情穷人还是富人,为人处世等300字左右) (4)职位升迁的历程(何年在何地任何职等400字左右) (5)社会关系:在其成功的道路上谁帮助其入学、投军,谁提携他,谁在困难时帮助他,帮助他的人与他及他的家庭有什么关系,近代湘军及

湘军有关的人员(如曾国藩、曾国荃、李鸿章、左宗棠、李续宾、李续宜、罗泽南、刘蓉、杨昌浚--------等)有没有给其直接或间接帮助,如何帮助详细说明,有没有受到近代上述人物的精神影响或其他间接影响(如开办学校、企业、招募军队等)。(依照其人生经历的时间顺序进行详细叙述,就如写传记一样,800字以上)如将(4)与(5)合并写,则写1000字以上

江西省南城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

南城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 语文试题卷 说明:1.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濡.养(rú)要决成吉思汗.(hán)断章取义 B. 风骚.(sāo)嘶哑矫.揉造作(jiāo)言不及意 C. 娉.婷(pīnɡ)旁鹜彬.彬有礼(bīng)神采奕奕 D. 褴.褛(lán)箴言觥.筹交错(ɡōnɡ)眼花缭乱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巫山的一名事者逃逸后自首,经警方调查,原来肇事者李代桃僵 ....,让人为自己“顶包”。 B. 该县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相得益彰 ....。 C. 继高铁“霸座男”“霸座女”事件之后,又一“霸座大爷”鸠占鹊巢 ....,引发全网的关注。 D.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有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集 中性参加活动。 B. 一般情况下,符合标准的一次性口罩使用两三次左右没有问题。 C. 冷空气影响了江西中部地区,这对驱散大雾天气将起到积极作用。 D.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一个个汉字是中国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结晶。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 ②也许有人会说,管它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损失就行了。 ③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它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④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变得不再完整。 ⑤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 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 种方式。” A. ④⑥②⑤①③ B. ⑥①③④②⑤ C. ⑥③①④②⑤ D. ④②⑤⑥①③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___________________。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A.但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

河南名人大全

河南名人大全 白居易新郑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桦信阳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今夜星光灿烂》); 白圭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人,以擅长经商而名满天下,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白寿彝开封市人著名史学家,曾总主编了《中国通史》 百里奚河南南阳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比干河南人 秉志开封市人动物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毕生为开创和发展我国的生物学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柏杨辉县人著名作家,成名作《丑陋的中国人》 蔡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女诗人 蔡琰:字文姬,河南尉氏县人,东汉才女。蔡邕之女。著有五言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 蔡邕尉氏县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左中郎将 曹刚川舞钢现任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曹谨沁阳人抗英保台 曹靖华卢氏县人著名翻译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俄语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世界文学》主编。 岑参新野人唐代著名诗人 常香玉巩县(今郑州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第一位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 , 小香玉郑州市人著名豫剧演员 陈鲁豫河南人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陈明洛阳《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为你》《快乐老家》 陈胜登封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陈平河南原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谋略家 陈星聚临颖县陈台乡陈村人台北知府,光绪年间台北抗法保卫战 陈中焦作市人中国第一个奥运会跆拳道冠军 陈元光固始县人治理漳洲42年,勤于吏冶,政绩显著,被尊为"开漳圣王"。 陈新庄焦裕禄式的好书记 程颢嵩县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 程琳洛阳市人著名歌手,成名曲《风雨兼程》 程颐嵩县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 崔颢开封人唐代著名诗人,《黄鹤楼》流传千古 , 崔琦宝丰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及巴克利物理大奖大禹夏朝的开国君主,治水神工 邓艾义阳郡棘阳(今南阳新野县)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 邓颖超河南省光山县周恩来夫人, 原全国政协主席 邓亚萍郑州市乒乓球世界冠军 邓禹汉南阳郡新野(今新野县人)东汉开国勋臣。首任宰相。 董作宾南阳市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台湾大学教授。甲骨文的主要发现者之一,山东龙山文化的发现者。

历史名人故事200字

历史名人故事200字 你们知道有哪些简短的历史名人故事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历史名人故事200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历史名人故事200字:关龙逢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他恳请国王改变这种情况。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关龙逢因忠谏被杀,在夏王朝内外引起很大不满,很多人都不敢直言进谏,只想远远离去。 历史名人故事200字:分明一派西湖景明代,有一个穷秀才。一天,家徒四壁,饥肠辘辘的他正想做饭,当他揭开米缸时,只有数粒米躺在缸底。秀才只好小心翼翼地将那几粒米放到瓦瓯里煮。 当他捧起那清如西湖水的一瓯粥想喝时,鼻子呼出的气将瓦瓯里漂浮着的几粒米粥吹得上下翻腾,此时,秀才诗性大发,便顺口吟了两句: 数粒熬成粥一瓯,鼻风吹起浪悠悠。 可是吟来吟去,怎么也接不下去了。正当他捧着那瓯粥在破屋里踱来踱去想下句的时候,在他家已潜伏多时的小偷实在忍不住,于是脱口而出,给秀才续上了后两句: 分明一派西湖景,只欠渔翁一钓钩。 秀才一听连说:”;好句,好句。”; 历史名人故事200字:后稷其母姜原,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足迹,踏之,践之而动如孕。生一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从他旁边过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

家乡的历史名人

家乡的历史名人 教学目标: 知识:1.掌握添加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2.学会幻灯片放映的特效——图片、文本的动画效果设置。 技能:1.熟练添加上符合主题而不花哨的幻灯片背景; 2.学会给幻灯片上的图片、文本添加动画效果,达到放映时按先后顺序出现的效果。 3.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设计一组介绍一位家乡历史名人的幻灯片。 情感:重温历史名人,激发热爱家乡、尊重历史名人,向历史名人学习、为祖国多做贡献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幻灯片背景及动画效果设置; 难点:背景符合主题突出主题,动画设置突出图片、文本出现的顺序感。 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对比法、竞赛法、鼓励法。 教学准备:PPT2003课件演示文稿(待修饰)图片、文本资料小红旗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山东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名人,有:(播放“课件.ppt”)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扁鹊:战国时期名医……你对家乡的历史名人了解多少?【学生举手回答】。这节课我们走近家乡的历史名人,学习历史名人。 二、新课。 1.出示课题(即“课件.ppt”第五张幻灯片)“第6课家乡的历史名人”。2.(板书:家乡的历史名人)老师搜集了一些名人的资料,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一幅:全部一个背景(“全部应用”) 同学们,在你们的电脑桌面上也有一个名为《家乡的历史名人》的幻灯片,同学们打开看看。 提问::你认为你电脑上的幻灯片与老师刚才播放的幻灯片有什么不同?(生: 3.任务一:设置背景(即“课件.ppt”第七张幻灯片)。 A.那么这个背景究竟怎样来进行设置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2——33页标题一的内容。然后为你桌面上打开的幻灯片设置上背景。 C.作品展评。(2幅) 4.任务二:设置图片、文本的动画效果。 A.过渡语:刚才我们看到同学的作品放映的效果不错,如果放映时出现人物、文本动态效果是不是更好?【再播放“课件.ppt”前四张幻灯片】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动态效果是怎样实现的。请大家跟我一起做 B.教师广播演示:设置图片的动画效果。 注:边说操作步骤,边演示。 大家学会了没有? 既然大家都学会了,那么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幻灯片把后面几张幻灯片分别设置上不同的动画效果 D.全体学生设置动画。教师巡视指导。 E.作品展评:(至少2幅)。学生广泛参与,多种形式评价。

河南近现代名人录

河南近现代名人录-----这就是我们“河南人”!!! 邓颖超河南省光山县人,周恩来夫人,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导人。 曹刚川河南舞钢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许世友河南新县人,开国上将,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 李德生河南新县人,上将军衔,原党中央副主席。 侯镜如河南永城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张思卿河南洛阳人,全国政协副主席。 赵紫阳河南滑县人,原国务院总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中央副主席等。 吴桂贤河南巩义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杨靖宇河南确山人,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1940年壮烈牺牲于抗日战场。吉鸿昌河南扶沟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彭雪枫河南镇平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抗战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创始人。 宋学义河南沁阳县人,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史来贺河南新乡县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50年红旗

不倒的刘庄村”缔造者,毛主席9次接见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楷模。 崔琦河南宝丰县人,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王永民河南南召县人,“当代毕升”,五笔字型发明者 侯振挺河南新密人,著名数学家,他得到的Q过程惟一性定理,荣获1978年度英国"戴维逊奖",被国外学者称为"侯氏定理",成为世界数学界瞩目的人物。 杨永年河南偃师人,国际著名微生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终身会员。曾任河南医科大学一级教授、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一级主任技师。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创始人。已故。 杨廷宝河南南阳市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一级教授,著名建筑学家。曾主持或参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江苏省体育馆、南京机场候机楼、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纪念馆和武夷山风景区的设计规划。张效房河南开封市人,河南医科大学教授,著名眼科专家。曾任第一届国际眼外伤学术会议主席。2005年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的全国唯一获得者。 董作宾河南南阳市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台湾大学教授。甲骨文的主要发现者之一,山东龙山文化的发现者。 袁家骝河南项城市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世凯之孙,夫人为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

家乡的历史名人教学设计

《家乡的历史名人》 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2课:家乡的故事活动主题二:家乡的历史名人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第五课时家乡的历史名人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教师引领:同学们,我们的家乡——不但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城市,还是一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历史名城,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 名人,你们对家乡的历史名人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些“了不起的名人”,领略他们的风采。 板书课题:家乡的历史名人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感兴趣的家乡历史名人入手,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家乡名人我知道 教师引领:上节课布置同学们搜集我们家乡的历史名人资料。任务交给你们以后,我看到同学们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同学向身边的长辈询问,相信你们一定搜

集到了很有价值的资料,老师想马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们的劳动成果,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精心搜集的资料,先在小组交流,在交流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 课件展示: 温馨提示 1. 自己先将搜集的资料在小组说一说。 2.资料如有重复,只保留一份即可。 3.小组长负责把信息梳理归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的前置性调查作业进行梳理概括,小组相互交流补充,更加完善自己的资料,】 师引领:从同学的表情中我看出同学们交流的很投入,你说,我说,大家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的历史名人,开一个“家乡历史名人”的交流展示会,好吗?我宣布“家乡历史名人”报告会正式开始! 预设1:这是我在网上搜集的孔子的图片和资料学生边展示图片边介绍资料)

南城县中医院导师简介

南城县中医院导师简介 1、程冬耕:男,1963年11月生,江西南城人。本科学历。现任南城县中医院副院长、副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中医。85年7月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骨伤疾病诊治。期间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深造。对各类骨病、骨折及其并发症能运用中医辨证、手法复位、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进行诊治。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2、张志强:男,1967年1月生,江西南城人。本科学历。现任南城县中医院工会主席,副主任中医师。93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20多年,期间到江西医学院二附院进修深造消化内科,能运用中西医结合等多种诊疗方法医治脾胃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3、丁应发:男,1962年10月生,江西南城人,本科学历,现任南城县中医院内科主任。江西省名中医。85年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期间到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修神经内科专业。对痹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4、郑先发:男,1967年9月生,江西南城人,本科学历。现任南城县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1991年于江西中医学院骨伤科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骨伤疾病的诊治。期间到江西省中医院骨伤科、山东文登整骨医院进修深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类骨折及其并发症能运用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手段进行诊治,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5、宁小平:1965年11月生,江西南城人。现任南城县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江西省名中医。1989年7月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后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期间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深造,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对肿瘤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延长了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了生存质量,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历届感动中国的河南人13人

历届感动中国的河南人13人 2015年2月27日,“陇海大院”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随着敬一丹的款款讲述,主人公高新海和多年照顾他的好邻居樊石头、常思军、周喜荣、任韬走上领奖台。白岩松在对他们的访谈中表示,自己都想住进这个大院中来。 这不是河南人第一次获得此奖,在此前的12届颁奖中,一共有12名河南人站在感动中国的领奖台,大家还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吗? 1.2002年度获奖人物:张荣锁,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新时代愚公”。他捐出百万家财,在悬崖上修了一条“救命路”。电视剧《好爹好娘》中的主人公即以他为原型。颁奖辞: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2003年度获奖人物: 2.高耀洁,70多岁高龄的“民间防艾第一人”、河南中医学院退休教授。共花费近百万元自费印刷防艾宣传资料、救助艾滋病患者和艾滋孤儿,出版有《一万封信--我所见闻的艾滋病、性病患者生存现状》、《中国艾滋病调查》、《我的防艾路》颁奖辞: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但她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却迈着坚定的脚步。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

考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项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化为一缕缕的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3.2004年度获奖人物:任长霞,原登封市公安局长。连破积年大案,以一身正气镇住邪恶的河南“女神警”。2004年在侦破“1.30”案件过程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因公殉职。颁奖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4.2005年度获奖人物:魏青刚,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出生在河南信阳固始县的钱老楼村,从小喜欢游泳。15岁时就在村庞水库里救过一名落水儿童,26岁时在信阳又从河里救出一名女孩。后任党的十七大代表感动印象:在家乡他就像泥土一样的朴实,在城里他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中,他和千千万万离乡离土的农民兄弟一样,奔波、忙碌、拉家带口过着平常的日子,可能他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他,然而就在那一瞬间,他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颁奖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5.2005年度获奖人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