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1-2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内心感到痛苦,但生活与工作都能正常进行;(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心理冲突未泛化。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2-6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自我感到十分痛苦,自我不能自行化解,心理问题已明显泛化,但心理冲突依然是常形,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部分受损,部分社交活动回避,工作效率有所下降。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的诊断模板:

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诊断“三标准”:(1)病程:X某已痛苦_月有余,_分。(2)精神痛苦程度:X某可自己主动设法摆脱,1分/X某可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2分/X某几乎完全无法摆脱,3分。(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X某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工作、学习、社交活动均能照常进行,1分/X某社会功能呢个部分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部分社交活动开始主动回避,2分。/X某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完全不能工作学习,完全回避必要的社交活动,3分。综上所述,X某总分为3分,神经症诊断不成立。/X某总分已超过6分,可疑神经症初步诊断成立。/X某总分4-6分,该求助者发病已3月有余,可初步诊断为可疑神经症。

神经症诊断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第二,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毒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着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第三,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从这里入手: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由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能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如下: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对当事人来讲是生活大事件。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求助者会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2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1 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4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1、求助者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是属于现实意义(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求助者体验到痛苦情绪(如悔恨、失落、恼怒、悲哀等) 2、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在2 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难以解脱。 4、痛苦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5 、多次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是: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以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 ,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也就说,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神经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1、病程:不到3 个月为短程,评分1 ;3 个月到1 年为中程,评分为2 ; 1 年以上为长程,评分为3 。 2、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为1 ;中度者 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为2 ;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为1 ;中 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为2 ;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为3

例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报告

一例高中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 单位:姓名: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例高一男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评估与诊断, 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 属于新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与来访者沟通协商后, 确定了咨询方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咨询技术, 使其改变了绝对化认知倾向, 消除了仅凭两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预期目标就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等不合理认知和对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走神的过度焦虑状态。经过六次咨询, 引导来访者建立了合理认知, 增强了自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 改善了不良心理状态, 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学校适应不良 一、一般资料 (一)基本情况 李某,男,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从小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优异,被学校免学费录取。性格内向,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情况一般。身高大约1.6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根据最近一次学校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李某出生在农村家庭,是家中长子,还有一个妹妹。自幼懂事,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妹妹。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高中入学时,因中考成绩优秀被免费录取。性格内向、好强,做事认真仔细。 (三)精神和身体状态 意识清醒,略微有点焦虑,人格较稳定。近两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较差。 (四)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测试结果:焦虑,抑郁:,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余结果在正常范围。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以优异的成绩被高中免费录取,但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年级前10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觉得自己很失败,担心自己再也不会考好,得不到老师的赞赏,感觉对不起父母,最近两周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故而前来寻求帮助。 (二)个人陈述 因家境不好,觉得父母不容易,从懂事起就帮着父母照顾妹妹,上学后想通过取得好成绩使父母感到欣慰。从小成绩就很好,深得老师和家长喜欢。升高中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免费录取。可是入校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入年级前十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非常失落,担心自己再也考试不好了,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感觉对不起父母。月考后两周一直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都不好,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求助者渴望咨询师帮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现状,把成绩提上去,但又对高中的学习又无能为力的感觉,以前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但现在又没有合适的方法。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说话清晰有条理,语速稍快,情绪略显焦虑。无躯体症状,自知力完整,无幻想、妄想。有迫切的求助要求。同学反映,李某平时学习认真刻苦,性格内向,自从月考完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 三、评估与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1-2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内心感到痛苦,但生活与工作都能正常进行;(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心理冲突未泛化。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2-6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自我感到十分痛苦,自我不能自行化解,心理问题已明显泛化,但心理冲突依然是常形,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部分受损,部分社交活动回避,工作效率有所下降。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的诊断模板: 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诊断“三标准”:(1)病程:X某已痛苦_月有余,_分。(2)精神痛苦程度:X某可自己主动设法摆脱,1分/X某可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2分/X某几乎完全无法摆脱,3分。(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X某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工作、学习、社交活动均能照常进行,1分/X某社会功能呢个部分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部分社交活动开始主动回避,2分。/X某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完全不能工作学习,完全回避必要的社交活动,3分。综上所述,X某总分为3分,神经症诊断不成立。/X某总分已超过6分,可疑神经症初步诊断成立。/X某总分4-6分,该求助者发病已3月有余,可初步诊断为可疑神经症。 神经症诊断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第二,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毒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着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第三,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从这里入手: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由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能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如下: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对当事人来讲是生活大事件。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求助者会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1)

一、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1)有因:一般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激发。 (2)有时:一般心理问题不间断持续一个月,间断持续二个月。 (3)有度:一般心理问题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不泛化。 二、严重心理问题: (1)有因:严重心理问题由现实的刺激(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激发。 (2)有时:严重心理问题间断或不间断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有度:严重心理问题痛苦难以自行解脱,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反应对象被泛化。 三、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许又新三标准 四、神经病的诊断标准:郭念峰的病与非病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稳定性原则。 五、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生物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心理因素 六、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七、商定咨询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义务。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八、系统脱敏法的原理:沃尔普的电击猫实验。原理是交互抑制,让一个原可引起微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九、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十、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看法: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3、人是可以信任的。 十一、求助者中心疗法坦诚交流(促进设身处地理解的技术/坦诚交流/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包括哪些(艾根,二册,101页):1、不固定角色。2、自发性。3、无防御反应。4、一致性。5、自我的交流。 十二、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的、自由的表达客观的自我。第四阶段:求助者能够更加自由的表达个人感情,但在表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区分原则

心理问题的划分及鉴别标准 需要区分的是: 1、重性精神病与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区分的重点——自知力、求医行为。 2、神经症与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 区分的重点——心理冲突的性质。 2.1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两种。 2.2常形与变形的区分有两个标准: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是否能区分开道德与不道德)、是否与现实有直接联系。如出现第三者后,在离婚与不离婚中矛盾,这就与现实事件直接联系,并能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常形。如一个人整天想着是该吃饭还是不吃饭,与现实事件无直接联系,并且无法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变形。 2.3心理冲突如是常形,就可能是一般、严重心理问题,最多是心理障碍 2.4心理冲突如是变形,就可能是神经症。 3、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 3.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 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 3.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4、在心理诊断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词: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 4.1 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即是指:除了重性精神病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4.2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被称为可疑神经症: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 4.3因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以总结为: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对照症状学标准: 1、 一般心理问题:由现实生活、工作压力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有现实意义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严重心理问题:是较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心理障碍,体验着痛苦情绪; 2、 一般心理问题: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未超过2个月; 严重心理问题:超过2个月,未超过半年,不能自行化解; 3、 一般心理问题: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严重心理问题:遭受的刺激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 4、 一般心理问题:情绪反应的内容没有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反应对象被泛化。 心理诊断技能听课记录 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包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可疑神经症。心理正常是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心理不正常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心理不正常是精神科的工作范围。 但是根据中国目前的国情,神经症是可以做心理咨询的,精神障碍的康复期也是可以做心理咨询的。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有因,有度,有时)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这类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心理咨询有较好的效果 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二个月以上半年以内。 ?泛化。 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郭念峰)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同一)性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知情意统一,高兴的说不开心的事不统一)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 "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情绪反应尚未泛化。 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的定义(许又新教授的定义):持久的心理冲突,当事人能体验到这种冲突并感到痛苦,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1.时间上持久,常以年计,最少三个月。 2.心理冲突指两种观念,欲望,行为倾向,价值观等互相对立,当事人无法使其协调。有常形和变形之分,常形冲突是大家能理解,现实中存在的,冲突的一方和另外一方具有明显的道德区别。变形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不带什么明显的道德色彩,是神经症性的。 3.神经症的病人感到精神痛苦,有症状自知力。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 据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1-2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内心感到痛苦,但生活与工作都能正常进行;(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心理冲突未泛化。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2-6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自我感到十分痛苦,自我不能自行化解,心理问题已明显泛化,但心理冲突依然是常形,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部分受损,部分社交活动回避,工作效率有所下降。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的诊断模板: 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诊断“三标准”:(1)病程:X某已痛苦_月有余,_分。(2)精神痛苦程度:X某可自己主动设法摆脱,1分/X某可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2分/X某几乎完全无法摆脱,3分。(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X某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工作、学习、社交活动均能照常进行,1分/X某社会功能呢个部分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着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部分社交活动开始主动回避,2分。/X某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完全不能工作学习,完全回避必要的社交活动,3分。综上所述,X某总分为3分,神经症诊断不成立。/X某总分已超过6分,可疑神经症初步诊断成立。/X某总分4-6分,该求助者发病已3月有余,可初步诊断为可疑神经症。 神经症诊断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第二,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毒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 重度着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异地 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第三,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 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着下降,不得不减轻工 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 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从这里入手: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由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能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5.形成初步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特点 ?有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有时: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间断地持续两个月; ?有度: 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第一,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第二,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第三,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第四,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特点 ?有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 ?长时: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 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

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 一、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1诊断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5、形成初步诊断。 1-2一般心理问题特点: 1、有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有时: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间断地持续两个月; 3、有度: (1)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2)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3)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1-3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二、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2-1诊断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2-2严重心理问题特点: 1、有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 2、长时: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 1 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 1、求助者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是属于现实意义(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求助者体验到痛苦情绪(如悔恨、失落、恼怒、悲哀等) 2、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在 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难以解脱。 4、痛 苦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 5、多次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是: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 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以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 ,却难以解脱;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也就说,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神经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1、病程:不到 3 个月为短程,评分 1;3 个月到 1 年为中程,评分为 2; 1 年以上为长程,评分为 3。 2、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为 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为 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 3。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为 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为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为 3。

心理问题诊断大全

各类心理问题全解析 1.心理诊断结果按严重程度分: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似神经症---→神经症----→各种精神障碍---→精神病 2.心理咨询主要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流派、人本主义等 3.心理咨询中常用专业心理测试: 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联合型瑞文测验(CRT)、中国比内测验) 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 4.心理的总划分: 5.心理咨询师工作范围: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似神经症、各种精神障碍以及精神病药物治疗恢复期。

6.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有无自知力:知道自己哪些症状是不正常的,主动寻求帮助)有无自知力是精神病诊断指标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认知、情感、意志之间协调一致:如难过时就会哭、受不公平待遇会愤怒、害怕了就会逃避等等)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如果完全背离了以上三点,并且出现了明显幻觉和妄想,初步可以判断为精神病。 7.心理问题的诊断 泛化指的是: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 8.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心因性精神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社会功能相对良好,自知力充分。 神经症分为恐惧症(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单一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急性焦虑------惊恐发作、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神经衰落等。 神经症【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心理咨询诊断标准重要

健康标准: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1988) 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2. 操作标准: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和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3.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锋1986《临床心理学概论》) 2. 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的精神刺激的抵抗力 3. 周期节律性:有规律,不紊乱 4. 意识水平: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指标。 5. 暗示性:受暗示的程度高低 6. 康复能力 7. 心理自控力 8. 自信心 9. 社会交往 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冲突的常形与变形: 是否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常形),不值得操心的小事却操心或很好解决的小问题却解决不了(变形)。 是否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有(常形),没有(变形)。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1. 医学标准 在这标准下,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障碍;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2. 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服从正态分布。心理正常或异

常,可以根据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正常异常的界限,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 3.内省经验标准 A.病人的内省经验B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4.社会适应标准 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则认定有精神障碍。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峰1986、1995)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行) 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word版本

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 要对有心理困扰并要求接受帮助的来访者进行干预处理,必需首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assessment)及诊断(diagnosis)。评估有别于诊断,评估是对来访者整体、全面的了解,是诊断工作的基础,而诊断则是根据精神医学的分类标准对于病人的心理障碍进行归类和判断。评估是一个过程,并非都能在初次接触谈话后都能完成,有的需要经过多次交流沟通才能做到广泛全面的评估。 评估一般可以从自我功能评估、境遇问题评估、来访动机评估、紧急状况和危机评估、处理方法评估等五方面进行。 一、自我功能评估 根据来访者提供的信息对来访者的人格结构、行为方式、情绪状态、思维模式做出评估。 (一) 功能的评估指标评估一个人的自我功能即评估其自我发展的状况,通常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来体现自我功能的健全程度:1.能善待自己和善待别人,对他人具有爱心,能和别人建立稳定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 2.能敏锐地感受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状态并能贴切地表达这些感受。 3.能认识和维护自己合理权益。 4.能确定自己持续努力的目标,在达到目标后能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5.能做到在工作中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尽心尽力。 6.能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7.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同时又有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不良环境的想法和行动。 8.能做到自我控制,对己既不放纵也不过于苛刻。 9.能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及决定,并能对所作决定的结果承担责任。 10.能合情合理第评价环境、自己及未来。 (二)自我功能评估的实施 全科医生可以参考以上10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自我功能健全的程度,同时也需要考虑通过哪些方法,从哪些方面着手实施对来访者的自我功能的评估。评估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1.环境适应从对来访者生活经历,工作状态,学习成绩及与外界的接触能力去了解他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 2.人际关系对于来访者人际关系的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了解他们与别人相处的能力、效果、维持时间、关系的深度以及在建立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挫折等情况。另一方面是评估来访者与医生建立关系的情况,如是否能对医生接纳,信任与合作。有否关系方面的阻抗或是从交谈的气氛中观察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3.成熟程度评估成熟程度可以从来访者对事物的认真态度、判断能力、个人主见及自我激励等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来访者的表现

心理咨询诊断标准(重要)

许又新—— 三标准;郭念峰—— 十标准 是否泛化 心理冲突:1.是否与现实处境相联系。 2.是否有道德色彩。 李心天——四标准;郭念峰——三原则 健康标准: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1988) 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2. 操作标准: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和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3.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锋1986《临床心理学概论》) 2. 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的精神刺激的抵抗力 3. 周期节律性:有规律,不紊乱 4. 意识水平: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指标。 5. 暗示性:受暗示的程度高低 6. 康复能力 7. 心理自控力 8. 自信心 9. 社会交往 10. 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冲突的常形与变形: 1. 是否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常形),不值得操心的小事却操心或很好解决的小问题却解决不了(变形)。

2.是否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有(常形),没有(变形)。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一.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 1.医学标准 在这标准下,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障碍;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2.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服从正态分布。心理正常或异常,可以根据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正常异常的界限,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 3.内省经验标准 A.病人的内省经验 B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4.社会适应标准 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则认定有精神障碍。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峰1986、1995)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行)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常见心理疾病分类与诊断

常见心理疾病分类与诊断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一)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是一类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多数患者在患病期间对自己的异常心理表现完全丧失自我辨认能力,不承认自己有病,当然也就不会主动求治。有些精神病是由躯体疾病引起的,如传染病、中毒、外伤及其他严重躯体病时出现的精神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症状是整个躯体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躯体疾病治好了,心理症状也随之减轻或消失。这类障碍需要精神科和相应的内、外科医生共同处理,不会求助于心理咨询医生。另一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其真正病因至今还不清楚,他们没有躯体疾病基础,需要精神科专科医生来研究和诊治,不是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 1.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为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约占精神病院住院患者的60%,患病率在我国为0.l%-0.3%。长期随访结果表明,41%处于显著衰退或仅有部分工作生活能力,痊愈者仅26%,可见其危害性之大。病因、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白,虽有各种假设,但未被公认。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但非遗传性疾病,因仅有遗传素质与倾向。 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不同程度地与现实环境脱离,沉醉于自己的病态体验中。对外界事物情感反应可有淡漠甚至情感倒错或歪曲。意向减退,行为懒散。这是病的基本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病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可能保持和别人交往。但人们会发现他们有些表现使正常人不能理解。早期常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或幻觉。这些症状常使患者做出各种怪异行为。一旦发病,便逐步发展、加剧,自发缓解的极少见。 本症常见的类型有:①青春型,以愚蠢欢乐、性本能逸释为多见;②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③紧张型,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为主;④单纯型,缓慢进展,后果极差。治疗方面,各种抗精神病药物均可选用,力争早期治疗,故长期随访服药。 2.偏执性精神病 偏执性精神病又名妄想性精神病。这是以妄想为中心的一组精神病,属于内因性精神病范畴。除妄想外,人格常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偏执性精神病,临床上主要分偏执狂及类偏狂性精神病。 偏执狂者主要有不可动摇的、固定的系统性妄想,慢性演进,呈不易缓解的“持久性”。妄想发展逐渐完整,从而自成体系。若不了解这些情况,会误认其人格结构完整,故很易被蒙蔽。对妄想对象可能行暴力伤害,因此带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患者无幻觉。难于治疗,必要时应长期收容疗养。 类偏狂精神病者也是以妄想为主,一般可伴有幻觉(以幻听、幻触为多见),但妄想结构不如偏执狂紧密,系统化程度较弱。人格也较完整;可保持一定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如还有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则属精神分裂症妄想型。如有明显精神因素,且因素消除后能较快缓解者,则属反应性类偏狂。偏执性精神病要与正常的猜疑相区别。猜疑有一定客观依据,或有可以理解的原因,经分析解释后不再坚持。偏执性精神病发病年龄较晚。 3.反应性精神病 反应性精神病又名应激性精神病,指的是一组有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所引起的精神障碍。这种精神创伤是超强度的急性刺激,或强度虽一般,但持续时间较久者。精神创伤是发生疾病的主要诱因,而且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一待精神因素消除,精神症状也随之消失。病前的人格多属情绪不稳定型。 临床表现围绕发病因素,有明显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与经历事件相关的不太荒诞离奇的妄想和幻听、幻视等,言语增多或沉默。急性发病者有轻度意识障碍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一、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要点1现实性刺激事件(工作、学习、家庭、孩子、处事失误等);2由事件引发的情绪问题(痛苦、自责、后悔、内疚、不知所措等); 3时间相对短: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4反应内容没有泛化 诊断程序: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6形成初步诊断。 诊断过程(或依据):1该求助者有。。。症状,具体情况需进一步了解(在没有给出躯体检查结果的情况下这样写),以排除器质性病变;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合,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人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心理状态正常,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属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该求助者的。。。情绪仅局限于。。。上,没有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情绪,情绪反应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个月,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6根据以上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二、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要点:1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引起(婚姻、工作等);2引起的强烈的情绪反应(痛苦、烦躁、委屈等)或内心冲突;3多伴有社会功能受损:工作或学习、生活等方面;4时间相对长:3个月以上,一年以下;5反应内容发生泛化 诊断程序: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6形成初步诊断。 诊断过程(或依据):1该求助者有。。。症状,具体情况需进一步了解(在没有给出躯体检查结果的情况下这样写),以排除器质性病变;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合,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人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心理状态正常,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属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该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已经出现泛化;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情绪,情绪反应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个月,社会功能受到较大影响。6根据以上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三:一般心理和严重心理的区分 1时间上:一般心理时间短:1-3个月;严重心理时间长:3个月到一年 2现实刺激:严重心理刺激强度比较大 3反应内容:严重心理已泛化,一般心理只是限于发生的这个事件引发的情绪等反应 四:可疑性神经症:(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有某种神经症的症状,但根据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在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为4-5分。 五:严重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鉴别: 1症状:二者都有情绪等反应,严重心理是由事件引发的,神经症是由症状引发的,神经症具有典型的神经症症状 2冲突:神经症的冲突没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 3神经症的评分 神经症的诊断程序: 1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基础。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自知力程度,是否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问题 3根据求助者内心冲突的性质,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症性问题 4如果该求助者内心冲突是变形的,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判断求助者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5根据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一级不同种类神经症的诊断要点,确定神经症的类型。形成初步诊断。 涉及到具体案例: 1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不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排除求助者无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存在变形冲突。表现为: 4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该求助者病程。。。,。。分,精神痛苦。。。。,x分,社会功能受损程度x分,总分。。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是哪种神经症就把哪种神经症的主导症状写上,具体是案例中体现出来的。可以从案例中找),与。。。神经症的诊断要点相符合,据此诊断为。。。(具体神经症)。 *如果案例给的东西都不具体时可以这样答: 1.。。症状2内心冲突变形3有自知力,能主动地求医,按照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排除精神病性问题4病程持续时间长 5社会功能已经受损6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 六:焦虑性神经症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1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1、求助者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是属于现实意义(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求助者体验到痛苦情绪(如悔恨、失落、恼怒、悲哀等) 2、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难以解脱。 4、痛苦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 5、多次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是: 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

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以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也就说,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神经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1、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为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为3。 2、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为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为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为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为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为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