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嵌入式系统移植的简单介绍

嵌入式系统移植的简单介绍

嵌入式系统移植的简单介绍
嵌入式系统移植的简单介绍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

综述:嵌入式操作系统与通用操作系统的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它的可移植性。一款嵌入式操作系统通常可以运行在不同体系结构的处理器和开发板上。为了使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在某款具体的目标设备上运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编写者通常无法一次性完成整个操作系统的代码,而必须把一部分与具体硬件设备相关的代码作为抽象的接口保留出来,让提供硬件的OEM厂商来完成。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操作系统的可移植性。

一、移植的定义及其目的

由于嵌入式系统所使用的芯片型号多种多样,很多芯片不能直接兼容,所以通过修改部分代码,把能在甲芯片上运行的程序,也能在与之不完全兼容的乙芯片上正确运行,就叫移植.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的目的是指使操作系统能在某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上运行。

二、移植的方法与具体操作步骤

2.1 在进行移植时,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最基本的开发环境。该环境具备一套跨平台开发工具。它包含有编译器、连接

器、除错器等,另外还要准备制作文档系统所需的软件。以PC机作为宿主机构建一套完整的交叉编译系统来调试目标板。而在目标平台上只需要准备一段开机程序,如Ether boot,Red boot等,此程序可以在除错阶段取得系统的映像(image)文件后启动或者直接从Flash room中来引导系统。一旦启动后就进入Linux操作系统,同时也可

以使用GDB server作为远端除错工具。

2.2 内核的移植

为了使Linux内核能在不同的目标平台上运行,要求我们根据平台的处理器类型和外围接口,对Linux内核文件进行正确的配置,同时。修改内核文件Linux移植的主要步骤。如果修改完Linux的内核文件,使其能在目标平台上正确跑起来,那么整个移植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2.3 移植的具体步骤

(1)首先获取某一版本的Linux内核源码,根据具体的目标平台对源码进行必要的改写(主要是修改体系结构相关的部分);

(2)添加一部分外设驱动(如网卡驱动、USB驱动),打造一款适合于目标平台的新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常说的内核配置或内核定制;(3)对该系统进行针对目标平台的交叉编译,生成一个内核映象文件;

(4)最后通过一些手段将该映象烧写到目标平台中。

三、移植过程中如何进行剪裁

3.1 进行方式

进行的方式必须有效率的建立系统,基本可行的方法有两种:

(1)从其中一个发行版本中把不必要的部份全部删掉,留下我们想要的系统。

(2)把系统所有的功能依规格从新建立起来。

3.2开发环境

要建立一个最基本的开发环境,必需具备一套跨平台的开发工具

(Cross Development Kit) ,包含有编译器,连接器,调试器等。另外还要准备制作文件系统所需的程序。而目标平台上,只需准备一段系统开机程序,如etherboot[5] ,redboot[6] 等。此程序可以在调试阶段时,从网络取得系统映像档(image) 后启动,或是直接从闪存中,把系统启动。一旦启动后,就进入Linux 的操作系统,同时亦可使用GDB server 作为远端调试的工具。

3.3 开发过程

可以分为几个部份。首先要准备Linux 的内核,配上根目录所在的文件系统,再加上守护进程程序和应用程序等,经过压缩后,打包成一个含有内核的映像文件。目标平台透过网络或闪存,取得映像文件后,进行解压缩,经过系统启动,初始化后,就是一台使用嵌入式Linux 为操作系统的机器。

四、“软件编程”如何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实时处理的特点

一方面,实时操作中的多任务引起的并发性和实时性,要求操作系统对资源分配具有更强的控制能力。通常的办法是采取设立前台与后台两个作业的分配办法。前台作业中包含实时采集、控制、处理有关的任务,任务优先级较高;后台作业一般是对数据进行分析、输出数据、响应操作员请求等任务,优先级较低。后台作业中与后台作业并非完全孤立的;后台作业所需数据由前台作业存储共享内存区内,作业之间通过共享存储区进行数据交换。

另一方面,实时任务总是由某个事件发生或时间条件满足来激活。事件有两种:内部事件和外部事件。时间驱动也有两种:按绝对时间驱

动和按相对时间驱动。内部事件驱动是指某一程序运行的结果导致另一任务的启动,这个结果可能是数据满足一定条件,也可能是释放了某一资源;而最典型的实时任务是由外部事件驱动的。在实时系统中,外部事件发生有时是不可预测的,由外部事件驱动的任务一般是需要立即执行的任务,它的优先级最高。绝对时间驱动是指在某指定时刻执行的任务,也就是在自然时钟的绝对时间执行。相对时间驱动是指周期性执行的任务,总是相对上一次执行时间计时,执行时间间隔一定。除了周期性任务外,还有一些同步任务也可能由相对时间驱动,如等待某种条件到来。等待时间是编程设定的。相对时间可用计算机内部时钟或软件计时。

我们在实时设计当中,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有所体现,所有的事件驱动和时间驱动都体现在设置相应的任务标识和线程标识。当硬件环境一定时,依据这些标识,通过安排系统内中断响应方式和调整任务调度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多任务并行问题,因为系统的实时性主要取决于这两点。

嵌入式系统移植+心得

嵌入式系统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且发展很快的学科,它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技术人员的重视。尤其起可移植性,显著的区别了通用操作系统。一款嵌入式操作系统通常运行在不同体系结构的处理器和开发板上,极大的方便了开发者开发与应用,节约了成本。 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移植支持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软件,被广泛的运用于不同应用领域。纵观嵌入式系统40多年的历史,从无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算法阶段到简单监控式的实时操作系统,一步又一步的到现在的以Internet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一批又一批的先辈为其努力而奋斗。科技的革新,带动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大数据的时代必定属于我IT 人。以下我们聊一聊嵌入式系统及其移植性。 嵌入式操作系统大体分为商用型和免费型。 商用型主要是WindowsCE。Psos.os-9.qnx等其价格较为昂贵,开发成本高,广泛运用于通信。军事。航天等高端技术领域 免费型主要为Linux等主要运用于没有存储器管理单元的处理器而设置。 嵌入式基本操作共四步 主机和目标机的连接方式; UARA最经典90%的板子上,都支持的方式叫异部串行接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串口。 USB串行接口 TCP/IP网络接口 Debug Jtag调试接口 补充说明 1.对于串口,通常用的有串口调试助手,putty工具等,工具很多,功能都差不多,会用一两款就可以; 2.对于USB线,当然必须要有USB的驱动才可以,一般芯片公司会提供,比如对于三星的芯片,USB下载主要由DNW软件来完成; 3.对于网线,则必须要有网络协议支持才可以 安装交叉编译器 方法一:分步编译和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所需要的库和源代码,最终生成交叉编译工具链。该方法相对比较困难,适合想深入学习构建交叉工具链的读者。如果只是想使用交叉工具链,建议使用下列的方法二构建交叉工具链。 方法二:通过Crosstool-ng脚本工具来实现一次编译,生成交叉编译工具链,该方法相对于方法一要简单许多,并且出错的机会也非常少,建议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该方法构建交叉编译工具链。 方法三:直接通过网上下载已经制作好的交叉编译工具链。该方法的优点不用多说,当然是简单省事,但与此同时该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局限性太大,因为毕竟是别人构建好的,也就是固定的,没有灵活性,所以构建所用的库以及编译器的版本也许并不适合你要编译的程序,同时也许会在使用时出现许多莫名其妙的错误 搭建主机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课后答案.doc

arm 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课后答案【篇一:arm 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习题答案周立功】 /p> 1 、举出3 个书本中未提到的嵌入式系统的例子。 答:红绿灯控制,数字空调,机顶盒 2、什么叫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 专用计算机系统。 3、什么叫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分为哪几类? 嵌入式处理器是为完成特殊的应用而设计的特殊目的的处理器。 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 empu) 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 嵌入式dsp 处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edsp) 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4、什么是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何要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 是一段在嵌入式系统启动后首先执行的背景程序,首先,嵌入式实 时操作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其次,提高了开发效率,缩短了 开发周期。再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充分发挥了32 位cpu 的多任务潜力。 第二章 1、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分哪几个阶段?各自的具体任务 是什么? 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识别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执行项目和结 束项目 4 个阶段。识别需求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认需求,分析投资 收益比,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厂商所应具备的条件。 提出解决方案阶段由各厂商向客户提交标书、介绍解决方案。 执行项目阶段细化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协调人力和其他资源;定 期监控进展,分析项目偏差,采取必要措施以实现目标。 结束项目阶段主要包括移交工作成果,帮助客户实现商务目标;系 统交接给维护人员;结清各种款项。 2、为何要进行风险分析?嵌入式项目主要有哪些方面的风险? 在一个项目中,有许多的因素会影响到项目进行,因此在项目进行 的初期,在客户和开发团队都还未投入大量资源之前,风险的评估

嵌入式系统移植的简单介绍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 综述:嵌入式操作系统与通用操作系统的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它的可移植性。一款嵌入式操作系统通常可以运行在不同体系结构的处理器和开发板上。为了使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在某款具体的目标设备上运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编写者通常无法一次性完成整个操作系统的代码,而必须把一部分与具体硬件设备相关的代码作为抽象的接口保留出来,让提供硬件的OEM厂商来完成。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操作系统的可移植性。 一、移植的定义及其目的 由于嵌入式系统所使用的芯片型号多种多样,很多芯片不能直接兼容,所以通过修改部分代码,把能在甲芯片上运行的程序,也能在与之不完全兼容的乙芯片上正确运行,就叫移植.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的目的是指使操作系统能在某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上运行。 二、移植的方法与具体操作步骤 2.1 在进行移植时,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最基本的开发环境。该环境具备一套跨平台开发工具。它包含有编译器、连接 器、除错器等,另外还要准备制作文档系统所需的软件。以PC机作为宿主机构建一套完整的交叉编译系统来调试目标板。而在目标平台上只需要准备一段开机程序,如Ether boot,Red boot等,此程序可以在除错阶段取得系统的映像(image)文件后启动或者直接从Flash room中来引导系统。一旦启动后就进入Linux操作系统,同时也可

以使用GDB server作为远端除错工具。 2.2 内核的移植 为了使Linux内核能在不同的目标平台上运行,要求我们根据平台的处理器类型和外围接口,对Linux内核文件进行正确的配置,同时。修改内核文件Linux移植的主要步骤。如果修改完Linux的内核文件,使其能在目标平台上正确跑起来,那么整个移植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2.3 移植的具体步骤 (1)首先获取某一版本的Linux内核源码,根据具体的目标平台对源码进行必要的改写(主要是修改体系结构相关的部分); (2)添加一部分外设驱动(如网卡驱动、USB驱动),打造一款适合于目标平台的新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常说的内核配置或内核定制;(3)对该系统进行针对目标平台的交叉编译,生成一个内核映象文件; (4)最后通过一些手段将该映象烧写到目标平台中。 三、移植过程中如何进行剪裁 3.1 进行方式 进行的方式必须有效率的建立系统,基本可行的方法有两种: (1)从其中一个发行版本中把不必要的部份全部删掉,留下我们想要的系统。 (2)把系统所有的功能依规格从新建立起来。 3.2开发环境 要建立一个最基本的开发环境,必需具备一套跨平台的开发工具

嵌入式学习心得体会5篇

嵌入式学习心得体会5篇 嵌入式学习心得体会(一) 首先我声明,我是基于嵌入式系统平台级设计的,硬件这个方向我相对来讲比较有发言权,如果是其它方面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还要和我们培训中心其它专业级讲师沟通。他们的方面上我只能说是知道些,但不是太多,初级的问题也可以问我。 对于硬件来讲有几个方向,就单纯信号来分为数字和模拟,模拟比较难搞,一般需要很长的经验积累,单单一个阻值或容值的精度不够就可能使信号偏差很大。因此年轻人搞的较少,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模拟电路数字化,比如手机的modem 射频模块,都采用成熟的套片,而当年国际上只有两家公司有此技术,自我感觉模拟功能不太强的人,不太适合搞这个,如果真能搞定到手机的射频模块,只要达到一般程度可能月薪都在15k以上。 另一类就是数字部分了,在大方向上又可分为51/arm的单片机类,dsp类,fpga 类,国内fpga的工程师大多是在ic设计公司从事ip核的前端验证,这部分不搞到门级,前途不太明朗,即使做个ic前端验证工程师,也要搞上几年才能胜任。dsp 硬件接口比较定型,如果不向驱动或是算法上靠拢,前途也不会太大。 而arm单片机类的内容就较多,业界产品占用量大,应用人群广,因此就业空间极大,而硬件设计最体现水平和水准的就是接口设计这块,这是各个高级硬件工程师相互pk,判定水平高低的依据。而接口设计这块最关键的是看时序,而不是简单的连接,比如pxa255处理器i2c要求速度在100kbps,如果把一个i2c外围器件,最高还达不到100kbps的与它相接,必然要导致设计的失败。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比如51单片机可以在总线接lcd,但为什么这种lcd就不能挂在arm的总线上,还有arm7总线上可以外接个winband的sd卡控制器,但为什么这种控制器接不到arm9或是xscale处理器上,这些都是问题。 因此接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连接,要看时序,要看参数。一个优秀的硬件工程师应该能够在没有参考方案的前提下设计出一个在成本和性能上更加优秀的产品,靠现有的方案,也要进行适当的可行性裁剪,但不是胡乱的来,我遇到一个工程师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试题与答案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试题(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不包括( D ) [A] bootloader [B] linux内核 [C] 根文件系统 [D] 应用程序 2.下列选项中符合gcc的编译流程的是( A ) [A] 预处理->编译->汇编->连接[B] 预处理->汇编->编译-> 连接 [C] 编译->预处理->汇编->连接 [D] 预处理->连接->汇编->编译 3.下列二进制工具哪个是丢弃目标文件的全部或者特定符号,减少文 件体积的( D ) [A] size [B] as [C] nm [D] strip 4.下列二进制工具哪个是用来反汇编的( B ) [A] nm [B] objdump [C] objcopy [D] string 5.下列二进制工具哪个是用来进行目标格式转换的( C ) [A] nm [B] objdump [C] objcopy [D] string 6.下列二进制工具哪个是用来把程序地址转换为文件名和行号的 ( D ) [A] nm [B] objdump [C] objcopy [D] addr2line

7.FS4412开发平台上,uImage被解压到什么地址( B ) [A] 0x40000000 [B] 0x40008000 [C] 0x41000000 [D] 0x43e00000 8.编译Linux内核设备树文件使用什么命令( D ) [A] make dtbi [B] make tags [C] make dtb [D] make dtbs 9.linux要求bootloader在运行内核前,让系统进入何种模式( B ) [A] user [B] svc [C] system 10.u-boot的命令中存放自启动命令的环境变量是( D ) [A] ipaddr [B] bootargs [C] bootm [D] bootcmd 11.u-boot的命令中,设置环境变量的命令是( A ) [A] setenv [B] printenv [C] tftp [D] bootm 12.u-boot中存放内核启动参数的环境变量是( C ) [A] bootcmd [B] bootdelay [C] bootargs [D] ipaddr 13.在内核配置时,哪个关键词是来包含下一级Kconfig ( B ) [A] menu endmenu [B] source [C] choice endchoice [D] depends on 14. 在内核配置时,哪个关键词是来创建一个选项菜单( D ) [A] menu endmenu [B] source [C] choice endchoice [D] config

嵌入式实验心得体会

嵌入式实验心得体会 嵌入式实验心得体会是计算机专业应该具备的常用知识,以下这篇范文整理个人对嵌入式系统的认识,和进行操作之后的个人体会,对操作的疑难的反思。下面是这篇嵌入式实验心得体会 嵌入式实验心得体会 学期开始,我们开始学习《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由于初次接触嵌入式系统,感觉蛮难的,所以收获不是很大,很多的概念都比较模糊,等到学期结束开始做嵌入式课程设计时,真是茫然无从下手,自,从拿到设计主题后,我就从像热锅像上的蚂蚁,一个字“急”。最后实在没有办“法,逼着自己去学法 习,查资料,总算对嵌入式有了资浅层理解。浅 嵌入式系统本本身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定义义,一个手持的mp3和一个一pc104的微型工业业控制计算机都可以认为是嵌入是式系统。总体来说,嵌入式系统是“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制 助操作机器器和设备的装备”。一个典典型的桌面linux系统统包括3个主要的软件层---linux-内核、cc库和应用程序代码。内核核是唯一可以完全控制硬件的层,内核驱动程序代件表应用程表序与硬件之间进行行会话。内核之上是c 库,,负责把posixapii转换为内核可以识别的形形式,然后调用内核,从应应用程序向内核传递参数。应用程序依靠驱动内核。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来在了解了基础知识之后,我了开始进行上机操作,当然开,,其中遇到很多的难题,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接触很,又没有别,人在旁边指导操作,完全凭借自己去摸操索索练习。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然而坚持就是胜利而,,牙一咬眼一闭坚持做下去去,而通过本次实验,我感觉收获还是蛮多的。可感能我对于嵌入能式的知识学习的还是不太多,但是这习之外的东西收获颇丰。之

五大适合STM32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五大适合STM32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基于STM平台且满足实时控制要求操作系统,有以下5种可供移植选择。分别为μClinux、μC/OS-II、eCos、FreeRTOS和都江堰操作系统(djyos)。下面分别介绍这五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及不足。1、μClinuxμClinux是一种优秀的嵌入式Linux版本,其全称为micro-control Linux,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微控制Linux。同标准的Linux相比, μClinux的内核非常小,但是它仍然继承了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包括良好的稳定性和移植性、强大的网络功能、出色的文件系统支持、标准丰富的API,以及TCP/IP网络协议等。因为没有MMU内存管理单元,所以其多任务的实现需要一定技巧。 μClinux在结构上继承了标准Linux的多任务实现方式,分为实时进程和普通进程,分别采用先来先服务和时间片轮转调度,仅针对中低档嵌入式CPU特点进行改良,且不支持内核抢占,实时性一般。 在内存管理上由于μClinux是针对没有MMU的处理器设计的,不能使用处理器的虚拟内存管理技术,只能采用实存储器管理策略。系统使用分页内存分配方式,在启动时对实际存储器进行分页。系统对内存的访问是直接的,操作系统对内存空间没有保护,多个进程可共享一个运行空间,所以,

即使是一个无特权进程调用一个无效指针也会触发一个地 址错误,并有可能引起程序崩溃甚至系统崩溃。 μClinux操作系统的中断管理是将中断处理分为两部分:顶半处理和底半处理。在顶半处理中,必须关中断运行,且仅进行必要的、非常少、速度快的处理,其他处理交给底半处理;底半处理执行那些复杂、耗时的处理,而且接受中断。因为系统中存在有许多中断的底半处理,所以会引起系统中断处理的延时。 μClinux对文件系统支持良好,由于μClinux继承了Linux完善的文件系统性能,它支持ROMFS、NFS、ext2、MS-DOS、JFFS等文件系统。但一般采用ROMFS文件系统,这种文件系统相对于一般的文件系统(如ext2)占用更少的空间。但是ROMFS文件系统不支持动态擦写保存,对于系统需要动态保存的数据须采用虚拟RAM盘/JFFS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对硬件的支持上,由于μClinux继承了Linux的大部分性能,所以至少需要512KB的RAM空间,lMB的ROM/Flash 空间。 在μClinux的移植方面,。μClinux是Linux针对嵌入式系统的一种改良,其结构比较复杂。移植μClinux,目标处理器除了需要修改与处理器相关的代码外,还需要足够容量的外部ROM和RAM。 综上可知,μClinux最大特点在于针对无MMU处理器设计,

嵌入式心得体会

对于电焊,虽然一点都不陌生,但亲手操作的机会却只有几次,因此我很庆幸能够有这样的焊接机会,进行这样的实践。 焊接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刚开始的时候,手一直在抖,尤其这次焊的还是贴片电容、电阻,原器件比以前焊的小好多,用镊子的手一抖就夹不住了,拿着烙铁的手抖得都不容易将器件焊上,焊出来的焊点也特别难看,在不断尝试,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的手不抖了,也基本能掌握锡的用量了,当焊点终于不再“丑不忍睹”的时候,对焊接也没有当初的恐惧了。对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有了信心。 在焊接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东西,比如,以前我只知道有电烙铁,但不知道它还有好多种类,有单用式、两用式、调温式、恒温式、直热式、感应式、内热式和外热式。松香可以将多余的锡弄下来,用酒精可以把板擦的干净些。通过视频和查找资料,知道了在焊不同的器件时用的电烙铁的头不同,比如在焊引脚时要用尖头,焊CPU时要用刀口,为防止锡将焊引脚的小孔堵住,用松香把纸条粘在小孔上,把小孔盖住,把CPU的引脚对齐,用锡先涂满两边,固定好芯片,在焊另外两边,然后用尖头的电烙铁沾着松香将多余的锡弄下来。 本次课程设计的是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在EDA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都曾涉及,所以还是较为熟悉的,在设计之前查阅了一些相关书籍,也从网上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程序代码中运用到了C语言,将程序加入到嵌入式结构框架中,进行定义变量,端口,设定所用的GPIO参数等等。 在焊接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团队中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耐心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只有在包容别人的同时我们才可以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不断进步,交到更多的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还让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严谨认真,反复琢磨,不能畏惧,要有信心和勇气,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盲目去做,要坚持,还要学会反思跟总结,我们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这还是一个学习跟提高的过程。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不行。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用到一些新的

孟祥莲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部分习题答案

习题1 1.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的是什么?答: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 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式到对象体系中的,用于执行独立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系统内核小;专用性强;运行环境差异大;可靠性要求高;系统精简和高实时性操作系统;具有固化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代码嵌入式系统开发和工作环境 4. 嵌入式系统的功能是什么?答:提供强大的网络服务小型化,低成本,低 功能;人性化的人机界面;完善的开发平台 5.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由哪些部分组成?答: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是以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由存储器I/O 单元电路,通信模块,外部设备必要的辅助接口组成的。 7.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体积小;实时性;特殊的开发调试环境。 8. 叙述嵌入式系统的分类。答:按嵌入式微处理器的位数分类可以分为4 位、 8 位、16 位、32 位和64 位等;按软件实时性需求分类可以分为非实时系统(如PDA), 软实时系统(如消费类产品)和硬实时系统(如工业实时控制系统)按嵌入式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可以分为小型嵌入式系统,中型嵌入式系统和复杂嵌入式系统。 习题2 处理器和工作状态有哪些?

答:ARM犬态:此时处理器执行32位的的字对齐的ARS旨令。 Thumb犬态:此时处理器执行16位的,半字对齐的Thumb旨令 2.叙述ARM9内部寄存器结构,并分别说明R13 R14 R15寄存器的 作用。 答:共有37个内部寄存器,被分为若干个组(BANK,这些寄存器包括31个通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PC指针)6个状态寄存器。R13用作堆栈指针,R14称为子程序链接寄存器,R15用作程序计数器。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有哪些? 答:用户模式:ARM处理器正常的程序执行状态。 快速中断模式: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或通道处理 外部中断模式:用于通用中断处理管理模式:操作系统使用的保护模式数据访问终止模式:当数据或指令预期终止时进入该模式,可用于虚拟存储器及存储保护 系统模式:运行具有特权的操作系统任务 未定义指令终止模式:当未定义的指令执行时进入该模式,可用 于支持硬件协处理器的软件仿真。 微处理器支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 答:ARM微处理器中支持字节(8位)、半字(16位),字(32 位)

嵌入式实习报告总结

嵌入式实习报告总结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产品的普及,以计算机技 术、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再度成为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技术(3C)合一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 , )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 二、实习目的 学习和了解了嵌入式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过程,熟练掌握硬件体系结构,熟悉下的嵌入式编程流程,积累自己的软件编写经验,能够参与并实现一个真实和完整的嵌入式项目,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任务 第一阶段操作和编程基础 主要介绍的基本命令和基础编程知识,包括 的文件操作和目录操作命令,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项目管理工具等知识。 第二阶段嵌入式C语言编程基础 主要介绍在嵌入式开发编程中C语言的重要概念和编程技巧中的重点难点,以复习串讲和实例分析的形式,重点介绍包括函数与程序结构,指针、数组和链表,库函数的使用等知识。

第三阶段上C强化编程训练 主要包括整数算法训练,递归和栈编程训练,位操作训练,指针训练,字符串训练和常用C库函数编程接口实践,强化学员对下基本编程开发的理解和编码调试的能力。 第四阶段环境高级编程及项目开发编程实践 主要包括系统编程(信号/系统调用/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文件编程(文件描述符/文件读写接口/原子操作/阻塞与非阻塞等,多任务和多线程编程(进程标识/ 用户标识与多线程概念/线程同步等),网络编程(网络基本概念/套接口编程/网络字节次序结构编程);掌握下编程的开发流程,熟悉网络编程的调用接口函数和相关数据结构,使学员初步具备在上进行系统编程开发的能力。同时综合之前所学内容和编程技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个团队合作项目的开发,考核内容包括文件编程,多线程编程,网络编程和项目文档编写。 第五阶段嵌入式处理器体系结构及编程实践 主要介绍体系结构及其基本编程知识,包括指令分类,寻址方式、指令集、存储系统、异常中断处理、汇编语言以及C\和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等知识。同时结合嵌入式开发板硬件设计原理和基本硬件设计流程,分析各种外设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机制,并自己动手实践完成一个开发板上的编程大作业。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教程很完整的习题答案资料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嵌入式系统主要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它是将计算机直接嵌入到应用系统中,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以实现某些特定的功能。 2、目前国内对嵌入式系统普遍认同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3、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嵌入式计算机和执行部件组成,其中嵌入式计算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硬件层、中间层、系统软件层以及应用软件层。 4、嵌入式处理器目前主要有ARM、MIPS、Power PC、68K等,其中arm处理器有三大特点:体积小、低功耗、的成本和高性能,16/32位双指令集,全球合作伙伴众多。 5、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Linux、Vxworks、WinCE、Palm、uc/OS-II和eCOS。 6、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般流程主要包括系统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软硬件及机械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测试,最后得到最终产品。 二、选择题 1、嵌入式系统中硬件层主要包含了嵌入式系统重要的硬件设备:、存储器(SDRAM、ROM等)、设备I/O接口等。(A) A、嵌入式处理器 B、嵌入式控制器 C、单片机 D、集成芯片 2、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系统应用对实时性要求的提高,系统软件规模不断上升,实时核逐渐发展为,并作为一种软件平台逐步成为目前国际嵌入式系统的主流。(D) A、分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B、多任务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3、由于其高可靠性,在美国的火星表面登陆的火星探测器上也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B) A、Palm B、VxWorks C、Linux D、WinCE [在此处键入]

嵌入式心得体会解读

嵌入式心得体会 嵌入式心得体会一:嵌入式学习心得体会 4月10号,为期一个阶段的Linux开发基础培训课程圆满结束,回首这些天所留下的点点滴滴,感触深深,学习上知识点的积累,灵活运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Linux操作的快速高效性能,这也是我所追求的效率! 当初初涉培训课程的第一门课程时,都说Linux操作很繁琐复杂,心里总有些顾忌,带着种种不安与些许拼博的决心,开始了自我提升阶段的“充电”,由徐海兵老师教授我们基础课程的培训,我们则像着小学生般认真的记着笔记,仔细听着并学会如何去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Linux下的各种强大的命令集。 在Unit 1中,徐老师详细生动的为我们讲述了有关Linux的诞生、初成长以及辉煌的发展至今,今后应用范围则愈来愈广泛,讲解了为Linux这个伟大的OS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位位出色的、伟大的人物,他们那种学习钻研的精神、锲而不舍的信念、勇于把握住难得的机会,从小处着手,踏踏实实的创造出了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Linux(Unix)系统,他们的种种,都值得我们去深刻反省、刻苦学习、传承并永远发展下去。 查看ip地址和重启网络服务是我学的第一个命令: ifconfig eth0、ifconfig eth0 IP 地址、service network restart。了解到远程登录软件可用xmanager。 secureCRT是我们常用的,安装好后利用其登录到了Red hat Linux,需要知道Linux 主机的ip 地址。徐老师为我们介绍了重要内容:SHELL,即运行程序的程序,如echo $$SHELL可查看SHELL的环境变量是csh还是bash。指令pwd可查看当前所在路径,passwd:更改Linux下的密码,仅限root用户有此权限,当然我们是利用虚拟机VMware 程序来运行Linux OS的,懂得了如何设置虚拟机的网卡设置、暂停、恢复、全屏等。 简单的学习后进入Unit 2,命令行的句法让我懂得了用法规则,一系列的命令功能强大:

嵌入式系统学习心得总结

嵌入式系统学习心得总结 嵌入式系统学习心得总结 嵌入式系统无疑是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以下为你带来嵌入式系统学习心得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嵌入式系统学习心得总结篇1 嵌入式系统用在一些特定专用设备上,通常这些设备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存储器等)非常有限,并且对成本很敏感,有时对实时响应要求很高等。特别是随着消费家电的智能化,嵌入式更显重要。像我们平常常见到的手机、PDA、电子字典、可视电话、VCD/DVD/MP3 Player、数字相机(DC)、数字摄像机(DV)、U-Disk、机顶盒(Set Top Box)、高清电视(HDTV)、游戏机、智能玩具、交换机、路由器、数控设备或仪表、汽车电子、家电控制系统、医疗仪器、航天航空设备等等都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统。 看到了嵌入式系统的范围,你也应该知道嵌入式系统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就是开发上面的那些电子产品的工程师。 关于如何学习嵌入式? 学习嵌入式,该学习什么基本的知识呢? 首先C语言,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做嵌入式软件还是硬件开发的人员,对C语言的掌握这个是必需的,特别是对于以后致力于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人,现在绝大部分都是用C语言,你说不掌握它可以吗?至于如何学习C语言,我想这些基础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关键要去学习,看书也好,网上找些视频看也好。很多人会问,

C语言要学到怎么样,我觉得这没有标准的答案。我想至少你在明白了一些基础的概念后,就该写代码了,动手才是最重要的,当你动手了,遇到问题了,再反过来学习,反过来查查课本,那时的收获就不是你死看书能得到的。 其次,应该对操作系统有所了解,这对你对硬件和软件的理解,绝对有很大的帮助。应该把系统的管理理解一下,比如进程、线程,系统如何来分配资源的,系统如何来管理硬件的,当然,不是看书就能把这些理解透,如果不是一时能理解,没关系,多看看,结合以后的项目经验,会有更好的理解的。 还有应该学习嵌入式系统,如linux或者wince下的编程,这些对以后做应用的编程很有帮助,当然,如果做手机的话,那可以学习MTK、塞班、Android等操作系统,Android是以后发展的趋势,现在很热门,Android也是基于linux系统封装的,所以建议先学习下linux。 还有,应该学习下单片机或者ARM或者MIPS,很多人说我没有单片机的经验,直接学ARM可以吗?我觉得那完全没有问题的,当然如果你学习过单片机,那最好不过了,以后学习ARM就更简单了。 最后如果你把以上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后,就该去阅读阅读一些优秀的代码,比如结合arm芯片手册学习去学习下UBOOT的源代码,了解下最小的系统开发,那对你整个嵌入式开发的非常有帮助的,可以的话,还可以学习下linux的源代码,当然如果你直接阅读2.6的代码,我想你会很痛苦的,可以先看看linux 代码早期的版本,比如0.12 的代码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果你全看完了,那我想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和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后续课程:嵌入式操作系统 总学分:3(其中实验学分0.5)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之一,培养学生具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知识、嵌入式系统的初步分析能力和具有用RTOS构成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能力。介绍嵌入式系统中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其他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掌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跟踪嵌入式系统最新设计理念;实践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基本流程;为嵌入式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以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知识为主,但在构成一个嵌入式计算机应用系统时,还必须具有用汇编语言、C或C++语言及程序设计编制源程序的能力,软硬件结合是本课程的一个特点。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设计能力。 2.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试验教学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达到: (1)较深入地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具有较高的汇编语言源程序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程序编写能力; (3)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移植方法; 二、课时安排

注:教学、实验内容和学时安排各专业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专业要求作适当调整。 三、教学内容 1. 概论(2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嵌入式系统、实时系统的基本概念 重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型 (2)教学内容 ①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 ③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举例 2. 嵌入式系统工程设计(4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介绍可用于嵌入式应用开发的一些基本方法 重点:介绍嵌入式实时软件工程方法 (2)教学内容 ①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流程 ②嵌入式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3. 内核相关基本概念(10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内核的定位与可裁剪性;相关基本术语 理解:任务状态、调度规则,中断处理,任务异常处理 掌握:非任务执行时、任务无关部分和准任务部分的系统状态 重点:任务状态 难点:中断处理 (2)教学内容 ①内核的定位与可裁剪性。 ②任务的运行、就绪、等待与睡眠和不存在状态。 ③任务的优先级与调度规则。 ④中断与异常。 ⑤系统状态。 4. 数据类型与系统调用(6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普通数据类型和其它定义数据类型 理解:相对时间,系统时间,时限 掌握:系统调用的格式,调用方法以及参数包的修改 重点:系统调用方法。 难点:参数包的修改。

嵌入式开发学习心得

个人学习嵌入式心得体会 就我个人而言,从最开始对嵌入式一窍不通到现在越学越感兴趣,当然相应在嵌入式方面的提高也是很明显的。学习潜入式越来越成为我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把我的学习过程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那些和我一样对嵌入式想学而又迷茫,不知从哪入手的同学朋友有所帮助。 一、语言基础 嵌入式开发很大一部分靠C语言,尤其在底层驱动等用的很多,当然在应用开发还用到诸如C++等其他语言,但我想对于一个初学者有C基础就足够了,等到学到一定程度再去扩展。所以,C 基础是学嵌入式的前提。 二、单片机等知识的储备 我觉得单片机、嵌入式等这一类都有很大的相似性,知识功能不一样,但工作的原理、控制原理都和大的相似。就我个人而言,能比较快的进入嵌入式的学习与提高,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对单片机的原理有较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单片机比较简单,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我建议哪些想学潜入式的同学,可以和我一样从单片机入手,那样不仅可以理解这些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操作与控制原理,当然还可以顺便学学汇编语言,这对后面的嵌入式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接受培训 暑假,我在学院的组织下参加过ICC的嵌入式培训,虽然接触的都是皮毛,但是对我进入嵌入式的学习起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所以,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去报名正规的专门的培训班,这样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到老师或专业人士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四、买开发板自己动手做 个人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种做法。这东西没自己亲手做,程序没亲手写,没有进行调试等,都是很难学到东西,因为很多东西感觉看的都懂,其实真正做起来就什么都不会了。因此买块板来自己做,这样才能真正将所学的应用到实际中去。而且这样做映像很深,死记硬背原理及规则不但不可行还会拖垮你的学习兴趣,自然学不下。 总之,我觉得,基础知识很重要,但是动手做更重要!我能说的就这些了,能力有限,不好的地方请指教!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嵌入式系统概述 (1)举出3个本书中未提到的嵌入式系统的例子。 答:键盘、鼠标、扫描仪。 (2)什么叫嵌入式系统? 答: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应用系统。 (3)什么叫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分为哪几类? 答:嵌入式处理器是为完成特殊的应用而设计的特殊目的的处理器。分为3类:1.注重尺寸、能耗和价格;2.关注性能;3.关注全部4个需求——性能、尺寸、能耗和价格。 (4)什么是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何要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 答:嵌入式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的一种类型,是在传统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加入符合嵌入式系统要求的元素发展而来的。原因:1.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2.提高了开发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3.充分发挥了32位CPU的多任务潜力。 第2章ARM7体系结构 1.基础知识 (1)ARM7TDMI中的T、D、M、I的含义是什么? 答:T:高密度16位Thumb指令集扩展;D:支持片上调试;M:64位乘法指令;I:Embedded ICE硬件仿真功能模块。 (2)ARM7TDMI采用几级流水线?使用何种存储器编址方式? 答:3级;冯·诺依曼结构。 (3)ARM处理器模式和ARM处理器状态有何区别? 答:ARM处理器模式体现在不同寄存器的使用上;ARM处理器状态体现在不同指令的使用上。 (4)分别列举ARM的处理器模式和状态? 答:ARM的处理器模式:用户模式、系统模式、管理模式、中止模式、未定义模式、中断模式、快速模式;ARM的处理器状态:ARM状态、Thumb状态。 (5)PC和LR分别使用哪个寄存器? 答:PC:R15;LR:R14。 (6)R13寄存器的通用功能是什么? 答:堆栈指针SP。 (7)CPSR寄存器中哪些位用来定义处理器状态?

嵌入式学习心得体会

嵌入式学习心得体会 BAKYANNMYRADOV 01 这学期才接触嵌入式系统感觉还称不上入门,我通过学习知道了嵌入式的发展前景很大,各个领域都用到了嵌入式,学好嵌入式不愁没饭吃。 广义上讲,凡是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软硬件系统都是嵌入式系统。如各类单片机和DSP系统。从狭义上讲,那些使用嵌入式微处理器构成独立系统,具有自己操作系统,具有特定功能,用于特定场合的专用软硬件系统称为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由嵌入式硬件与嵌入式软件组成; 嵌入式硬件以芯片、模板、组件、控制器形式埋藏于设备部。理解“嵌入”的概念主要从三个方面上来理解。 1、从硬件上,将基于CPU的处围器件,整合到CPU芯片部,比如早期基于X86体系结构下的计算机,CPU只是有运算器和累加器的功能,一切芯片要造外部桥路来扩展实现,象串口之类的都是靠外部的16C550/2的串口控制器芯片实现,而目前的这种串口控制器芯片早已集成到CPU部,还有PC机有显卡,而多数嵌入式处理器都带有LCD控制器,但其种意义上就相当于显卡。比较高端的ARM类Intel Xscale架构下的IXP网络处理器CPU部集成PCI控制器(可配成支持4个PCI从设备或配成自身为CPI从设备);还集成3个NPE网络处理器引擎,其中两个对应于两个MAC地址,可用于网关交换用,而另外一个NPE网络处理器引擎支持DSL,只要外面再加个PHY芯片即可以实现DSL上网功能。IXP系列最高主频可以达到1.8G,支持2G存,1G×10或10G×1的以太网口或Febre channel的光通道。IXP系列应该是目标基于ARM体系统结构下由intel进行整合后成Xscale核的最高的处理器了。

常见的四种嵌入式操作系统

(一)VxWorks VxWorks操作系统是美国WindRiver公司于1983年设计开发的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是Tornado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良好的持续发展能力、高性能的内核以及友好的用户开发环境,在嵌人式实时操作系统领域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VxWorks具有可裁剪微内核结构;高效的任务管理;灵活的任务间通讯;微秒级的中断处理;支持POSIX 1003.1b实时扩展标准;支持多种物理介质及标准的、完整的TCP/IP网络协议等。 然而其价格昂贵。由于操作系统本身以及开发环境都是专有的,价格一般都比较高,通常需花费10万元人民币以上才能建起一个可用的开发环境,对每一个应用一般还要另外收取版税。一般不通供源代码,只提供二进制代码。由于它们都是专用操作系统,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掌握开发技术和维护,所以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成本都非常高。支持的硬件数量有限。 (二)Windows CE Windows CE与Windows系列有较好的兼容性,无疑是Windows CE推广的一大优势。其中WinCE3.0是一种针对小容量、移动式、智能化、32位、了解设备的模块化实时嵌人式操作系统。为建立针对掌上设备、无线设备的动态应用程序和服务提供了一种功能丰富的操作系统平台,它能在多种处理器体系结构上运行,并且通常适用于那些对内存占用空间具有一定限制的设备。它是从整体上为有限资源的平台设计的多线程、完整优先权、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它的模块化设计允许它对从掌上电脑到专用的工业控制器的用户电子设备进行定制。操作系统的基本内核需要至少200KB的ROM。由于嵌入式产品的体积、成本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要求,所以处理器部分占用空间应尽可能的小。系统的可用内存和外存数量也要受限制,而嵌入式操作系统就运行在有限的内存(一般在ROM或快闪存储器)中,因此就对操作系统的规模、效率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技术角度上讲,Windows CE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有很多的缺陷:没有开放源代码,使应用开发人员很难实现产品的定制;在效率、功耗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而且和Windows一样占用过的系统内存,运用程序庞大;版权许可费也是厂商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三)嵌入式Linux 这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一个新成员,其最大的特点是源代码公开并且遵循GPL协议,在近一年多以来成为研究热点,据IDG预测嵌入式Linux将占未来两年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份额的50%。 由于其源代码公开,人们可以任意修改,以满足自己的应用,并且查错也很容易。遵从GPL,无须为每例应用交纳许可证费。有大量的应用软件可用。其中大部分都遵从GPL,是开放源代 码和免费的。可以稍加修改后应用于用户自己的系统。有大量的免费的优秀的开发工具,且都遵从GPL,是开放源代码的。有庞大的开发人员群体。无需专门的人才,只要懂Unix/Linux和C语言即可。随着Linux在中国的普及,这类人才越来越多。所以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成本很低。优秀的网络功能,这在Internet时代尤其重要。

嵌入式学习之系统移植步骤

在线学习好工作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5583417.html,/ 嵌入式学习之系统移植步骤 移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下一个内容叫做移植的基本步骤,也就是说我们要现有一个大体的思路,如果说我作为产品开发者,或者说是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架构来说,我们拿到一款板子过后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把我们的系统用起来呢?它整个系统流程又是什么样的,我们先要有个明确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我们要保证PC也就是我们的开发机器跟目标机也就是开发板或者说最终要做成产品的板子的硬件它们俩之间的连接方式。 因为我们在嵌入式开发中有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就是开发板的能力跟PC的能力一般是不平等的,大家都知道PC的功能很强大也很贵而板子很便宜可能一个小系统一个路由器也就几十块钱,但是我们总不能在路由器上接个键盘接个鼠标然后装一个VC,在这里是不现实的,所以说我们一般的开发环境跟ARM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都是在主机上开发最终把主机编译好的内容跟我们的目标机进行一个数据传输,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数据传输的方式。因为我们数据无外乎就是高低电平这几种,那么传播有哪些传播方式呢?

如图,所以我们如果作为一个产品的研发者来说,你第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我们是怎么连的。 那么给大家来列出了一下,目前来说,我们的PC跟我们的开发板的连接也就大概如上图四种比较常用的方式。第一种就是我们最经典90%的板子上,都支持的方式叫异部串行接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串口。那么这个串口传输在我们之前学习ARM的时候也学习到过,其实别看它很简单,其实它的功能很强大。它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所以说我们基本上完成了一个输入输出这样数据出和进的功能。 所以说串口是我们比较常用的一个接口。但是它还是有它的特点就是它的速度比较低,因为比如说我们前面所配的速度是11520那这个其实是很低的,不是很高。因为他11520B比特也就是传多少位多少个高低电平的字节,所以说这个效率不是很高但是实用性比较强就几个接口就可以。 我们举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家里的路由器,如果大家有兴趣,就把家里的老路由器拆下来看一下路由器里面一般都有3个架子或4个架子,3个小插针或4个小插针无外乎就几个电压,一个是D一个是电源很多情况下,路由器都会引出这个东西。如果你的动手能力比较强,你就去市场上买一个叫DB9的一个小头子,拿个烙铁把那里面的几根线给焊上去。然后就跟PC一接,就可能会看到路由器的一些打印信息。所以说串口在我们嵌入式开发中算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跟PC之间通信的一个接口。 因为大家可以想一下,这个串口既可以输出我们可以把开发板上的信息往我们的平台上去看。甚至来说,我们还可以通过串口把PC里面的东西传到开发板中,所以他说输入输出都可以,这样的话串口也算是一个比较万能的接口,它唯一的缺陷就是速度太低,如果我们传输一些大数据比如说以后我们会看到的安卓中的一些东西,安卓中涉及到的其实跟我们所学的也是一样,他比较麻烦的就是文件系统支柱,文件系统少的可能就要几百兆,或者说压缩过后就是几十兆。那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如果用11520去传,有的时候就要传送一二十分钟,这样很影响开发效率的。 所以说用串口如果是小文件没有关系,但大文件一般情况下用串口传输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说你的板子功能比较强,传的东西比较多,这种情况下用串口我们还是不建议。 那么现在我们就需要换一下,串口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后备资源。 然后我们就要使用如上图所说的USB。随着USB的发展,从USB1.0到2.0、3.0,它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这个传输数据我们就不用担心,它速度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唯一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板子刚刚上电,就让他用串口去工作,这个是不现实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涉及到在开发板要把串口的驱动做好。所以说这个时候我们还要考虑驱动的问题,到底支不支持如果不支持或者开发的周期比较长,那么串口就不把它作为目标机和主机连接的主要方式了。以上就是我们的串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