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孩子心灵的舵手

孩子心灵的舵手

孩子心灵的舵手
孩子心灵的舵手

给孩子做心灵的舵手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事班主任工作17年来,我始终注意着班里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后进生,更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更不能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家人、老师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重塑信心。

我不敢看莎莎的眼睛,那里装满了仇恨,特别是在我批评她的时候,那目光简直可以杀人。

一天课间,学生来告诉我莎莎把别的同学打了,我急忙赶去,莎莎刚刚放下了拳头,但仍然可以看到她满眼的怒火。

“你为什么打人?”

“他说我没有爸爸!”莎莎回答说。

“那你就要打人?”

莎莎哭了,一边哭一边喊:“所有的孩子都有爸爸,而我没有!”说完莎莎哭得更伤心了,被泪水浸泡过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仇恨,只剩下了满眼的伤心、委屈和无助。我感觉到莎莎的心里隐藏着问题,仿佛有一个解不开的结。我找到了莎莎的母亲,原来莎莎不到一周岁时,她的父母就已经离婚了,母亲恨莎莎的父亲,所以告诉莎莎父亲已经死了,虽然莎莎的父亲也来探望莎莎,但母亲告诉她那是叔叔。母亲的恨感染了莎莎,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而她没有,这种羡慕变成了嫉妒也变成了恨。分析到这里,再想想莎莎眼里的那些仇恨,我也就不奇怪了。我劝说莎莎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得把真相告诉孩子。莎莎的母亲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同意了。那一天我也在场。

“莎莎,还记得经常领你玩的叔叔吗?他是你爸爸”。莎莎惊讶地望了望母亲,眼里显露出不敢相信和满怀希望的神色。

“妈妈,我也可以说我有爸爸吗?……即使……即使他不在我们家?”

“是的,他很爱你,妈妈以前错了,不该告诉你他死了。即使我们不在一起

住,但他依然是你的爸爸。”

莎莎的脸上呈现出无限轻松的神情,那一刹那,目光也变得柔和了。我相信,总有一天,她眼中的恨会被爱代替。

家庭的破裂、抚养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的变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莎莎无论在学习、心理、劳动、纪律等方面明显与其他孩子有不同之处,在性格上也经常表现出怪癖、任性、等单亲家庭孩子典型不良行为,我采用了一些教育方法,并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记录成长,关注心理的发展。

我为她建立成长记录袋。对她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特点和行为规范,跟踪教育并详细记载。平时密切联系科任教师,家长,共同教育。课间多与她交谈,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渗透德育教育。交谈内容包罗万象:有学习,有生活,有行为习惯,校内校外,与同学的关系,从中了解她的心事,尊重隐私,不揭伤疤。

二、爱心无限,缝合受伤的心灵。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的心灵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可他们拥有一颗渴望家庭温暖的心,一颗渴望大家关爱的心。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他们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冷僻、沉默少言,心灵隐藏着许多不愿披露的症结。作为主角的老师,首先必须与孩子做好沟通,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途径。

经过谈话,我震惊地发现孩子心灵的痛楚:因为她认为再也没有爸爸了,原本美好的生活因家庭的破裂忽然烟消云散了,所以,她忽然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生命也没有了价值。看着孩子无助、伤心的眼神,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我以一个关心她的朋友的身份和她探讨怎么对待爸爸不在身边这个问题。使她明白爸爸妈妈的分离不等于他们都不爱你了。接着,我又真诚地告诉她,其实她很幸福。因为,她心中有爱。她爸爸更幸福,因为世界上有个这么爱他的女儿。于是,渐渐地她的情绪平静了下来。后来,我不断地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发现她的

世界是那么丰富、鲜活;但同时也是那么纯真、幼稚。而老师的耐心引导对她来说是多么需要啊!

“如果你不从心的深处,热爱你的学生,你便教不好你的学生,我深信这是十分正确的。”在观察中,我发现莎莎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于是,我开始引导她端正学习的态度。在课堂上,为她创造锻炼的机会。在她取得进步的时候,把她单独叫到身边,送她一个小礼物。起初,她并不接受。但经过我的说明,这些是因为她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所以老师才送给她的。在我的一次次肯定中,她找回了自信,脸上渐渐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三、各尽其才,扬起自信的风帆。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象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行。可每个孩子天赋是各异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

在莎莎渐渐开朗起来后,我对她“委以重任”,让她参加班务管理。在她失败时,以坚信的口吻,鼓舞她,在她成功时,以真诚的态度,祝贺她。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莎莎不再任性耍性子了,变得爱学习懂礼貌了。不但学习成绩飞速提升到了班级的前茅,而且活泼开朗的性格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喜爱。在前不久,她取得了“校数学口算比赛一等奖”令人骄傲的成绩。莎莎的妈妈也一再感慨万千地说:“谢谢你老师!谢谢!”而我却也真诚地告诉她:我也感谢她,因为我在她的女子莎莎身上看到了一个单亲孩子宝贵的善良、真诚、好学、明理。那种拨开云雾见彩虹的感觉是那样的美好。

四、团结互助,沐浴温馨的友情。

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为此,我总是以身作则,从不在班上讽刺,挖苦她。鼓励她和同学们一起开展活动,让她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平等亲和、团结互助、充满友爱的团体环境,让莎莎很自然的融入集体,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的幸福,享受集体的温暖、进步的快乐。

当然,我也知道父母的离异对于莎莎造成的伤害、留下的阴影,决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消失了。但是,莎莎身上那种隐约与不幸家庭生活抗争的劲儿让我对

她充满了疼惜和信心。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行使得一叶孤舟,作为班主任,这时就需要在师爱中加入一层地疼爱,给这类学生以更多的关注。

多数单亲家庭的学生只享受父爱或母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像正常同学那样获得两份关爱。我尽量使自己成为单亲家庭孩子们的“母亲老师”,培养一股浓浓的亲子之情。班主任要做的工作是细碎和烦琐的。但是只要我们投入自己的爱心,真心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教育他们,为他们撑一片温馨的天空,这些孩子都会走出心灵的阴影,沐浴在温暖自由的阳光中。

用爱心培育迟开的花朵;用宽容抚慰他们的创伤;用鼓励与需要重塑他们的自信。让我们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舵手,给他们指引好方向他们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抵达明净的港湾,顺利地走向生活的彼岸!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摘录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摘录 要做到让每个孩子不仅能感受欢乐,而且还能创造欢乐,能为集体生活奉献一点自己的创造。 我建议教师们,必须循序渐进地去影响孩子的情感、想象和幻想,通向广袤无垠世界的窗口须逐渐开启,不可骤然完全敞开,变为畅行无阻的大门,致使那些被你所讲内容的思想所吸引的小家伙们不顾您的意愿如珠粒一般冲撒出来.......起初,他们对浩如烟海的事物会茫然不知所措,而后,对这些实际上尚未认识的对象会视而不见,成为空空洞洞的东西。 活的语言和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如此丰富而又取之不尽,假如我们一小时发现一样东西的话,那么这些发现也足以延续若干年。 音乐--这是强大的思想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使儿童得到长足的智力发展。音乐的最初本源不仅仅是周围世界,还有人本身,他的精神世界、思想和言语。音乐形象按新的方式向人们揭示事物和现象的特点。我们的教育学常常忘记,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大半时间内他首先还是个孩子。教师在往孩子头脑里填塞现成说法、结论和论断时,常常甚至不给儿童机会去接近思想源泉和生动语言的源泉,捆住了想象、幻想和创作的翅膀。孩子由一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一部记忆的机器......不对,这是不应该的。不能用一堵高墙把孩子同周围世界隔离开来。不

能让学生失掉欢快的精神生活。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 当然,学习不可能是轻松的游戏,也不可能纯粹是娱乐或经常不断的娱乐。学习首先是劳动。但是在组织这种劳动时,要照顾儿童在他智力、道德、情感和审美能力发展各个阶段中的精神世界的特点。儿童的脑力劳动与成人不同。对于儿童来讲,掌握知识这个最终目的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成为他付出智力努力的主要动力。学习愿望的源泉在于儿童智力劳动的性质,在于思想的情感色彩,在于理性的经验。如果这个源泉涸竭了,任你用什么办法也不可能让孩子坐下来念书。 我终于彻底证实:必须直接在思想和语言的源头去教孩子思考,去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才能。 教师的教育机智就是要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都不使他感到他什么都弄不好。每次作业都应当成为学生的一个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孩子应当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作的世界里。当我们要教会他阅读和书写的时候,就应当让他置身于这种世界。而且,孩子在踏上认识阶梯第一阶时的感受如何,心境怎样,决定着他日后整个认识的(通向知识的)道路。一想到这一级台阶正在成为许多幼儿的绊脚石时,简直觉得可怕。请您仔细观察一下学校生活,您就会看到许多孩子正是在识字教学阶段失去信心的。亲爱的同行们,这一级需我们

触动心灵的一件事

触动心灵的一件事 岁月如风,沧桑了天空。风铃在天空的沧桑里飘摇,轻轻敲打我的心灵.... .. 呆呆地凝望着天空,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慢慢扩散到我的周身;眼前渐渐地模糊,思绪乘着风又回到那个让我不愿意提及的那次考试…… 泪水从我的眼中滑落,淌到唇边,滴到心间,漾起一层层苦涩的涟漪。 又一次月考,又一次折磨,昏沉沉地走出考场,我明白,考砸了。 下午放学了,我慢慢地走回家,天僵着脸,眼看就要下雨,虽然已是春天,可树上仍然还是光秃秃的,风儿吹在脸上刺骨寒冷。春寒料峭,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我百无聊赖,一只易拉罐

躺在我的脚下,我气恼地使劲一踢,易拉罐“哐……当”一声飞到远处。 考考考,我讨厌! 走进家门,妈妈仍然在等我归来,一看我进来,妈妈“讨好”地凑上来,满脸堆笑,就要帮我拿书包。自从上初三以来,我仿佛一下子成了家里的皇帝,是“特殊公民”,衣食不用动手不说,有时连书包都由妈妈接下。妈妈有时近乎讨好我!越讨好我,我越烦!我气恼地将妈妈一推,妈妈立即被推到一旁,她诧异地站住,眼睛直直地看着我,什么也不说。那眼神让我心痛。 爸爸从厨房里跑出来,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乖乖,快来吃饭……”他乐呵呵地喊到。但一见我和妈妈的脸色,话没说完就打住了。妈妈朝爸爸摆摆手,随即两人像约好了似的,一起

说:“哎,不说了,吃饭,吃饭!” 我无话可说,我什么也不能说。那顿饭爸妈一直站在我的身旁,我和着眼泪一起咽下。我知道我如今是错上加错! 我是多么不争气呀!我是多么的不孝!我恨不得立即给他们跪下。 可我没有这样做,而是转身回屋,拧亮了灯,拿起了书。 寂静的夜空划过一道亮光,我许下一个愿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想有多高,人生就有多精彩!” 触动心灵的一件事 我家院内有几棵槐树,绿意盎然。阳光透过绿色的叶子,将柔和的光撒入树中,茂密的叶缝间,还有几只麻雀的身影若隐若现。

用温润的心灵交融稚嫩的心灵

用温润的心灵交融稚嫩的心灵基本情况:董洪康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叮嘱是从来不听讲的,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话,我行我素,爱惹是生非,许多同学是他的“猎物”,经常受到他的“攻击”。但我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 具体表现: 1、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教师是很严肃的时候,他总是自言自语的在说话,好像周围什么也没有,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小天地”中。 2、对学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视无睹,从来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对学习毫无兴趣。 3、上课经常影响别的同学学习,甚至打扰教师讲课,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4、经常与同学打打闹闹,常常把同学的本子和书撕坏。 5、在班里是很孤独的,几乎没有同学愿意与他交流,这样也造成他内心想与其他孩子玩耍的意愿。 6、与老师交流时,主题经常转换主题,说话很随意,语无伦次,存在听力障碍。 教育背景: 家庭很幸福,爸爸妈妈很疼爱他,甚至是溺爱他,父母对他百般疼爱,要啥就买啥,孩子的要求从来不知拒绝,尽管有时想教育一下

孩子,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做,怎么做,所以就随他自己了,造成今天这样尴尬的局面。先天的影响加上后天的溺爱,使他我行我素,没有组织纪律观念,与其他同学不能正常交流,这样让他感到自己很孤独,放纵自己,时常地自由散漫。 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的性格。面对他在校的表现,结合新形式下的素质教育,采取了如下措施:(1)与老师交朋友。老师经常给予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课后从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没有本子给他买;雨天给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等。另外,安排他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甚至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好朋友,从而在他的内心建立起一种温暖的“桥梁”。 (2)持续、不断地对他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他,并采用“奖星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培养他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并逐渐让他改掉做作业时拖沓的毛病。 (3)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教育小故事用爱呵护孩子的心灵

教育小故事 不是每个孩子都美丽,但他们一定是可爱的;不是每个孩子都听话,但他们一定是善良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聪明,但他们一定是独特的。这需要教师用爱心去发现,用爱的阳光去照耀。 当一年级班主任快两个月了,在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有苦恼,有欢笑。对班上的情况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断。郝锦希同学是我们班的的好动分子,经常有学生告诉我他欺负别人,我也发现上课的时候他总是坐不住,喜欢在下面和同学讲话、玩玩具等,每当我问他情况,批评他时,他却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是他先打我的,我才打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应该怎样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呢?我了解了他的家庭生活,得知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缺少关爱,我们应该多多关注他们的内心。作为班主任,就一定要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经过仔细琢磨,细心观察,深入了解,我发觉其实孩子并不是什么坏孩子,只是他的思想认识有偏差,认为别人打我了,我就一定要还回来。 教育孩子一定要从正面引导,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于是,在课下的时候,我找他谈了一次话。告诉他在班上打同学,怎么能够和别人交朋友,别人又怎么会喜欢你呢?如果有同学欺负你,可以跟老师讲,打别人是不对的。这一次谈话,郝锦希开始慢慢改变了。我忽然发现他也是个听话善良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要从他的需要入手,约束他的行为。作为班主任,就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进行鼓励,才能够帮助学生自觉约束自己。在课堂上,我观察到许锦城同学虽然坐不住,喜欢动,但他却总是积极的举手想要回答问题,有的时候我没有点到他,他就有点着急了,站起来想引起我的关注,还不时地喊着:“老师,老师,我知道。”于是,我决定从他的行为习惯入手,告诉他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坐姿,在老师没有点到他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并且安静的等待,谁坐得最端正,表现的最好,我就先点谁,并及时地鼓励他们,奖励他们。渐渐地,我发现不光是他,其他学生上课的时候也越来越喜欢回答问题,越来越规矩了。 在这段日子里,我发觉这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我成长的过程。我变得开始喜欢去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喜欢去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喜欢去发掘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期待过程,他需要我们老师有细心、耐心、爱心和恒心。我期待着同学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也相信,在老师们的悉心呵护下,他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

走进孩子的心灵

走进孩子的心灵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作者:孙水仙“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 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这是《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是一份轻松的职业,事实上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的闪失。如果说医生是在拯救人的生命,那么教师就是在铸就人的灵魂。一个弱小生命成长的机会只有一次,不像花花草草可以重来,作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我们都希望把强大和美好种进孩子的心灵,那么我们就应该把作最好的老师作为我们的人生目标。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拿着爱的法宝走进孩子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一生。”这句话也是李老师的最好印证。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习李老师那种关爱,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习、成长,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同时作为班主任,我们

更应该让整个班集体洋溢着爱的芬芳,使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爱的存在。因为爱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1、用爱激励学生。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在孩子的心里都会掀起狂风暴雨。所以教师应当用自己言行、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爱学生不能仅仅凭个人的感情只爱那些自己认为可以的学生,爱学生意味着一种责任,要把欣赏与赞美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那些与班级纪律要求格格不入的孩子;爱学生就更要么善待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 2、用爱温暖学生。 太阳是最公正无私了,它会把每一米阳光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芳草凄凄的草坪还是阴暗潮湿的墙角,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山村,无论是车水马龙的柏油大道还是坎坷崎岖的羊肠小路……阳光都毫不吝惜绝无偏袒的一一照顾。班主任就是一轮太阳,要把爱肆意汪洋的洒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只有让每个孩子真切的感受到爱的存在和温暖,他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3、用爱鞭策学生。 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像呵护荷叶上晶莹的露珠一样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批评的艺术应是理性与人性的圆满结合。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孩子,要让他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引导,而且是似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小心爱护!

把心灵献给孩子

近年来,苏霍姆林斯基已经成为中外教育界响当当的名号,很多人热衷于谈论有关他的一切,津津乐道于他的生平,他的著作,他的信念。不错,对于了解他的教育工作者和对教育充满感情的人而言,他们无疑会把其敬奉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和理论导师。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1918年11月28日生于离帕夫雷什(乌克兰克列明楚格市附近)附近不远的奥麦尔尼克村。他的父亲是一个农民,可是这个普通的农民却培养了四个教师。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学、中学生活,一直是在本村学校度过的。这是一所七年制的学校,虽然学校设施条件极为普通,但这里却有一批较好的师资力量。这对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熏陶的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环境。他的善良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933年,一辆小卡车载着苏霍姆林斯基赶往克列缅丘格果戈理大街的师范学院学习,在师范学院里,他沉浸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中,他在笔记本里摘抄了各式各样的古代著作的片段,在心里默默咀嚼着现代文学的优雅,他嘴里时常念叨着果戈理、普希金的经典片段:在那里,他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几位老师,他不止一次地回忆谢列斯特副教授对他的忠告,“年轻人,如果你想领略最大的快乐,就请你用原文阅读所有的作品”,他很享受与格里戈里老师在一起用餐的时间,吃着与学校食堂一样的饭菜,却感悟着入世间最美好的师生情。可以这样说,在师范学院两年的学习奠定了苏霍姆林斯基成为教师的基础。 在师范学院求学期间,他不幸患上了胸腔炎,必须离开心爱的学堂,这次病痛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身体是奋斗的基础,在他后来的任教道路上,他非常关心着自己学生的身体状况,他不止一次地提到:关心孩子的健康——这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教育者的一半的心力要花在孩子健康上。1935年,十七岁的苏霍姆林斯基到离本村不远的一所小学教书。后来,前往进入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班,曾经,马卡连柯也在这所学院学习过,作为校友的马卡连柯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他,他曾经说道:他坚信教育的强大力量,坚信马卡连柯所信赖的东西。他被誉为“马卡连柯的志同道合者”。 “我们男人必须坚定地认识到:我有两种职业,第一种——或者当教师,或者当农艺师,工程师……而第二种职业对所有人来说都一样——成为祖国的捍卫者。”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执着的信仰。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政治指导员应征入伍,在枪林弹雨、炮火滚滚中,一次一次地与死抻擦肩而过。对祖国赤诚的爱也构成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生的内容,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致力于让自己的学生以自己的行动热爱上伟大的祖国,而苏联遭受法西斯的重创更加让他明白:祖国一定要足够的强大。所以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轻视知识的传授,智育的重要性。战中,因为伤势,上级将他从前线召回,派往乌发的一新中学任校长,后来又去了家乡的教育局任局长。 战争,它摧垮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山庄,钟爱的校园,更重要的是,它给孩子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很多儿童变成了无人认领的孤儿,苏霍姆林斯基心中波涛滚滚,他于1948年申请调回学校,担任帕夫雷什的校长,在那里,他所充当的职责不仅仅是一位教师,一个校长,更重要的是,他是饱受磨难的孩子的坚实的后盾和心灵的支柱。没错,在那里,伟大的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孩子,把帕夫雷什这座在战争中破坏殆尽的中学变成了一所闻名遐迩的学校。他一生扎根在那整整23年,直至1970年去世。

教育从触及心灵开始班主任能力大赛教育故事演讲稿

教育从触及心灵开始--班主任能力大赛教育故事演讲稿 篇一: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稿 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故事题目是《一米阳光》。 记得我最初参加工作的时候,曾以自己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深感骄傲。二十多年来,几经调转,诚然其中有过生活的波折、落寞的辛酸,但为师的热情还在。从一名数学老师,到担任班主任工作,我都以一个虔诚的教育者的身份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种阳光。 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个教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孙毅,这是我第一届当班主任时的一名学生,清晰的印象就是他的清瘦和白皙。在我61个新生中,他是不易引人注意的一个,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却给我了为师者最大的快乐,我尝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幸福。 那是一次二年级期中考试,我拿着学生考场分配名单,到各考场去巡视。等我到了一个考场时,就看到孙毅正在那里鼓捣,“咦,怎么回事?”抄袭,这两个字赫然闪现在我的脑海中。这可是我在班级三令五申的事情,严禁抄袭!

“拿出来!”我快步走到他跟前,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我……”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委屈,原本十分白皙的脸霎时 通红。“别想狡辩,快拿出来。”我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愤怒。 “老师,我没抄。就是刚才鼻子出血借面巾纸止擦擦…..” 他边说。便把一团纸伸向我。 “撒谎!”我根本没看那团纸,直接把手伸向桌堂,桌堂里 真的什么也没有。奇怪,我心里犯起了嘀咕! “你先坐下,等考完回去再说”我冷言一句,随后出了考场。漫长的数学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校园,而孙毅则出 现在了我的办公室的门口。似乎刚哭过,脸上还有泪痕。 突然间,我内心涌起了一丝惶惑:或许是我错怪了她? “回去吧,孙毅。”我的语调不冷不热,我都奇怪自己的平静。“嗯?”他满脸惊讶,一时手足无措起来。 两天的期中试结束,期中成绩下发了,孙毅的数学成绩依旧 平平,可能数学考试他真的没抄,下意识的我开始淡忘这件事, 同时也希望他能把这件事封存。 照常上课,玩耍,疯闹,孙毅一如既往。下一次月考来临, 孙毅以总分534分的成绩位列班级16名!哇塞,奇迹!他成为班 级学生和老师的热门话题。 “怎么回事?” “上次那件事,我很委屈。当时您很生气,本来我等着你的 大发雷霆和家长的训斥,可是后来您没来找我。我很开心,知道

语文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融合 铁力市年丰中心校颜俊英 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由此可见,只有在渗透核心素养教育,语文教学才是完整的。那么,怎样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核心素养教育实现融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 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主阵地,在这里学生除了学到语文知识外,还可以学到许多人生的哲理。例如一年级上册一篇课文《明天要远足》,讲述的是一位小姑娘在一次远足前忐忑不安,辗转反则的心理。从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姑娘那纯真、好奇、乐观的性格,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可贵品质: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要永远保持希望与梦想,不被生活中的任何挫折与危险吓倒的乐观的态度。 二、利用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最好机会,而有针对性的语文活动,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演讲会、朗诵会、黑板报、读书活动等等诸多语文活动,都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舞台。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有位特级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 三、利用作业评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作业做得是否合格,是否规范,是否正确,最能体现一个学生是否具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让学生保持作业本封面的整洁。再次,要求学生作业在整洁规范的基础上,做到语言表述的优美、内容表达的精确。这样把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让他们在做作业中体会做人的规范,了解做人不但要外表美,心灵更要美。 四、通过说话训练,教育学生克服困难,完善自我。 读文章能陶冶人的情操,训练讲话也能塑造人的品格。因此,在说话训练教学中,应该不是为“说”而“说”,而是做到“说”中“育人”,即在说话训练中,围绕说话目的,结合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选取恰当的说话题材,通过说话,达到既训练写话能力,又培养人格熏陶思想的目的。 五、将核心素养教育教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中,让书籍成为良师益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核心素养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好的书籍就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并加强阅读指导,不能让学生只在意书中的情节,要懂得欣赏和评价,读懂中心思想,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想觉悟。 小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应在生活习惯,文明用语等方面进行引导和督促。同时,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核心素养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用爱呵护孩子的心灵

用爱呵护孩子的心灵 不是每个孩子都美丽,但他们一定是可爱的;不是每个孩子都听话,但他们一定是善良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聪明,但他们一定是独特的。这需要教师用爱心去发现,用爱的阳光去照耀。 当班主任才一个多月的我,在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有苦恼,有欢笑。对班上的情况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断。 ```同学是我们班的的好动分子,经常有学生告诉我他欺负别人,我也发现上课的时候他总是坐不住,喜欢在下面和同学讲话、玩玩具等,每当我问他情况,批评他时,他却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是他先打我的,我才打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应该怎样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呢?我向其他班主任请教,得知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缺少关爱,我们应该多多关注他们的内心。作为班主任,就一定要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经过仔细琢磨,细心观察,深入了解,我发觉其实孩子并不是什么坏孩子,只是他的思想认识有偏差,认为别人打我了,我就一定要还回来。 教育孩子一定要从正面引导,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于是,在课下的时候,我找他谈了一次话。告诉他在班上打同学,怎么能够和别人交朋友,别人又怎么会喜欢你呢?如果有同学欺负你,可以跟老师讲,打别人是不对的。这一次谈话,钟梦阳开始慢慢改变了。我忽然发现他也是个听话善良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要从他的需要入手,约束他的行为。作为班主任,就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进行鼓励,才能够帮助学生自觉约束自己。在课堂上,我观察到```同学虽然坐不住,喜欢动,但他却总是积极的举手想要回答问题,有的时候我没有点到他,他就有点着急了,站起来想引起我的关注,还不时地喊着:“老师,老师,我知道。”于是,我决定从他的行为习惯入手,告诉他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坐姿,在老师没有点到他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并且安静的等待,谁坐得最端正,表现的最好,我就先点谁,并及时地鼓励他们,奖励他们。渐渐地,我发现不光是他,其他学生上课的时候也越来越喜欢回答问题,越来越规矩了。 在当班主任的这段日子里,我发觉这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我成长的过程。我变得开始喜欢去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喜欢去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喜欢去发掘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期待过程,他需要我们老师有细心、耐心、爱心和恒心。我期待着```同学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也相信,在老师们的悉心呵护下,他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

爱让我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心得体会

爱让我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 ——读《魔法岁月0-6岁孩子精神世界》有感 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他的心灵永远像清泉; 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他会欣赏到它生长的风烟; 一个忘我劳动的人,他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 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他自己的心必然感到温暖. 爱是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沟通。”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师生之间的爱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我们对学生要倾其自己全部的爱去付出;老师对学生的爱还是一份整体的接纳,我们要爱学生的全部,包括他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们可以直接去告诉孩子老师爱你,希望与你成为朋友,用老师那份充满爱意的言语去叩击学生的心门,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纳。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对学生的这份爱幻化成挂在嘴边甜甜的笑容,用那份柔和的言语和微笑来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事情应该怎样去做。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的同时,孩子也会渐渐的向你敞开心扉。 有了爱,我们还需要无条件地去接纳孩子。一个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必须得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接纳,他才能找到成长的动力。这个接纳本身就是无条件的。对我们来说即使班上的孩子是先天畸形,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无条件的去爱他,把他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很多老师只喜欢班上聪明、伶俐、懂事的孩子,但是世界上尚且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是活生生的孩子,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优秀。据心理学研究:一个孩子是自信还是自

卑,都来自于孩子童年的经历。因为儿童是通过成人的眼睛来看自己的,也就是说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来自于父母或对他重要的人的评价,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老师。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推想,如果一个孩子坚信老师是无条件的喜欢他的,那么他从小就会成为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使命,就是使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而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尊重。”这也就要求教育者能够无条件地去尊重每一位孩子,平等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只有你真正的尊重他,理解他,他才会把自己心灵的大门向你敞开,作为老师的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时我们还要学会做孩子们秘密的守护者。拥有秘密是每个人寻求稳定心理的一种行为,也是一个人正常的防卫本能。如果自己的秘密被别人发现了,他就会觉得像是自己的宝物被别人抢夺走了一样,当然就会对抢走自己宝物的人产生憎恨,以使自己达到心理平衡。在孩子们心中,理想的老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应该是能够为他们保守秘密的朋友。相信一个能够答应孩子们替他们保守秘密的老师一定是一位能够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好老师。 最后,试着去学会倾听吧,你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你。倾听孩子决不意味着纵容孩子。倾听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摆脱负面情绪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倾听能够帮助他们恢复正常思维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老师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相信老师的用心倾听一定会换来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和认可,也一定会换来那一把开启孩子们心门的钥匙。

教育从触及心灵开始的教学总结

教育从触及心灵开始的教学总结 白驹过隙,一转眼两年过去了。往事的每个片段不时冲击着我的思绪,留给我许多感动的余味:学生的改变、进步、成长就是为人师的幸福与成功。 还记得一年前刚接手一(1)班时,班上有个叫张x的男生。老师和同学们常向我提及他的种种“劣迹”,以自我为中心,纪律性差,不但课后喜欢追逐打闹,课堂上也经常捣乱,影响别人学习。 有一天,我让孩子们做课堂作业,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学习,他却耐不住寂寞,趁机开始恶搞。他故意用笔敲打文具盒发邮“丁丁当当”的声音,搞得大家无法专心做作业。我想我不理他,过一会儿他应该会自己停下来吧。过了一会儿,他见我没把声响当回事,他就大摇大摆地走到我面前,大声地说:“老师,我要尿尿。”我就示意他出去上卫生间,谁知他一去不回。我让一个男生去卫生间里找他,他竟在卫生间里玩水,玩得不亦乐乎。我火冒三丈,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 事后我开始反思:在整个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他对我训斥的反感,心理的对立,使我根本无法真正走进他的心里,说服教育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我必须改变我的教育方式。

为了对症下药,我作了一翻努力的“调研”,发现他问题的“症结”:其实他自尊心很强,十分渴望得到老师表扬和认同。因为学习基础差,成绩不佳,感觉不到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重视。所以常常在课堂上,下课时不断找机会“好好表现”,以引起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关注。 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我马上增设了一个眼保健操监督员的职位,由他担任,并让他负责管理班级课间的纪律。从那以后,我发现他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上课认真了,恶作剧也不搞了,作业也开始认真做了。我非常欣喜他的变化,没想到一个大胆的尝试,一份他从没享受过的`“老师的信任”,为我成功打开了他的心灵之门。事不疑迟,我必须抓住良好战机,“乘胜追击”赢得最后胜利。 多番思量,我利用语文老师批改每周小日记的便利工作条件,继续从“心”开始他的教育工作。刚开始,他交上来的小日记写得不是很认真,我就在本子里写下评语:“张x,你聪明,关心集体,乐于为集体做事。你给老师的印象一直不错。如果你能认真写好作业,你的表现会更令老师满意!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对吗?”下一周交上的日记,态度明显认真了很多。就这样,我每篇都写上对他鼓励和表扬的评语。他也越写越认真,越写越好。这种激励作用很神奇。不但语文科作业认真了,对其他科的态度也认真了,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他的成绩获得了一个飞跃性的进步。

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语文学科教学融合心理健康 教育》 院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班级:2009级 姓名:杨齐英 学号: 指导教师:冯老师 日期:2011年9月16日

语文学科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西区沙朗小学杨齐英 摘要 2006年,我校开展《学科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也积极加入到这个课题研究中去。在近几年的探索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是一门塑造人心灵的学科,其教学要求及特点决定它肩负着发展和培养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它不仅要教给学生雄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文字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审美情趣。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发挥,利用语文学科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注重学科渗透,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有“角色”意识,要把整体育人视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把教学过程视为育人过程、心理辅导过程。这样,语文教学就会成为学生实现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想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 一、披文入情,让学生在欣赏美文的同时,感悟生命的美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编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点都富有个性特征,堪称名篇佳作。就语言而言,更是充满了美的因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美的因素,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感悟美的意蕴,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此,我以人教版第八册《花的勇气》一文的教学为例: 《花的勇气》这篇文章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

用微笑照亮孩子的心灵

用微笑照亮孩子的心灵 执笔:张瑜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是具有感染性,也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感情可以相互影响,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于是,我做了深刻的反省,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我想:教育孩子的工作,应该从关爱和呵护孩子的心灵做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因自己的喜怒哀乐影响孩子快乐的心情,给他一种平静安宁的心境和心灵归属感,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真实平和的爱,让他们健康快乐的长大。 看到我的笑容,孩子们也轻松了许多,脸上也露出了童真的微笑。老师们不是常对孩子们说吗,每天都要带着好心情走进幼儿园,带着微笑走进教室。要让孩子们做到,做为老师我们自已首先就要做到! 那么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该怎样运用自己的自己的微笑呢?我自己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向学生投于宽容的微笑。如教师时常面对犯错的学生,总是进行口头批评和引导教育等,可是学生总是表面上服老师,心

里却不服。此时教师的处理方式最好是等学生静下心来,再帮他分析事情的缘由,弄清其利害关系,明辨是非,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教师宽广的心胸,还能在老师的微笑中感悟到为人处事的道理。 二、教学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投以帮助的微笑。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只要教师时而为学生送上微笑的面孔,对学生来说那是一种鼓励,一种信任,一种鼓起勇气的力量。 三、当幼儿表现突出时,教师应该为孩子高兴,此时投以赞许的微笑。教师的微笑是对他们努力动脑筋的肯定,也是鼓励与期望,让幼儿从教师的微笑中感受到鼓舞,获得力量,促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微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任何时候,只要我们一笑,什么事都可以像冰一样融化。人们不是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希望教师们用这股力量在教育事业中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也希望教师们尽情地享受微笑的温暖,更幸福地为孩子们服务,让微笑永恒于教育;用微笑,照亮孩子的心灵! 2012年6月20日 教师五项技能考核反思 执教:张瑜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踏入幼教这行,不知不觉都已经快三年了,还依稀记得在学校时总听见老师督促我们的声音:“幼儿教师的五项可是你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本领,不但面试时需要,在工作时也是天天要用到的,所以一定要扎实的练习……” 当我刚从学校毕业时,这所谓的“五项全能”都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认为只要

让艺术走进孩子的心灵

让艺术走进孩子的心灵 让艺术走进孩子的心灵毫无疑问,你一定听说过古典音乐能促进大脑发育的理论。而且接触音乐、舞蹈、以及其他任何类型的艺术,都能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弹钢琴、听音乐能给孩子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这是孩子表达对自己、对世界的感受的一种有创造性的方法。这种感觉来自于他对艺术的感受过程,无论是他在学钢琴,还是参加幼儿园的演出,都能让孩子觉得他是优秀的。微笑对孩子微笑能让孩子感到更舒服。这是在用最快的方法对孩子说:“我爱你!”在孩子身边的时候,一定要拥抱他。有专家说:拥抱就像一个人的营养,每天给一个人4次拥抱,仅是生存需要。给他8次拥抱,他能保持好的状态,给他16次拥抱,他才会成长。而且,你要记住,每次拥抱和微笑对你和孩子都是有好处的。聆听。没有什么比你能专心听孩子讲话对他更重要了。这是在表示你很关注他。想做一个更好的聆听者吗?不要似听非听,如果孩子和你讲话的时候,你正在兑帐、在做家务,请你停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无论你在做什么,都不要打断他,让他把话说完或者直接说出他表达的意思,即使这些话你以前已经听过了。适时地让步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有时当孩子做得不是很好,你想纠正或者完善他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破坏了孩子的信心。如果孩子擦过的地板,你再去重新擦,你是在告诉孩子他做得不

够好。如果你下一次还想纠正孩子做过的事,请你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会影响健康和安全吗? 2、这件事会从现在开始影响你10年吗?如果答案是不,那就顺其自然吧。当然,让孩子获得生活技能是养育孩子的一部分,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你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比关心餐桌上刀叉是不是放在正确的位置更重要。教他解决问题。从系鞋带到安全地过马路,孩子掌握每一种技能,就向独立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其实知道问题解决了,就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当孩子遇到障碍,被同伴笑话或者问题让他迷惑不解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以下几步帮助他: 1、告诉他问题是什么。 2、让他描述一下他希望得到的结果。 3、告诉他什么样的步骤能实现这样的结果。 4、判断他是否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达到目的,或者需要帮助。 5、如果他需要帮助,要让他相信它随时可以得到帮助。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每个孩子都在某个方面有天才般的本领,为什么不让他展现一下呢?他喜欢书吗?你做饭的时候让他读给你听。他对数字很敏感吗?购物的时候,让他帮你挑选价格最合适的商品。当你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并展现出你对他的表现很满意,你就有开辟了另一条让孩子更自信的小路。幸福,有一扇门幸福感是跟着情绪走的,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对待自己、如何拥抱生活。如果你家里的成员能将快乐和幸福的感受分给每个人,你的孩子也会觉得很幸福。学习能力的好坏有50%是遗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摘记之一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摘记之一 因为喜欢看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步曲》,从今天起整理自己喜欢的句子。 1、对教师来讲,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疑地回答说:爱孩子。 2、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尺度: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而一年则是无限长的。我一向认为,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 3、学习,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领域。真正的学校,那是獐集体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与受教者联系在一起。 4、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5、不要去强制人的灵魂,要去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关注他的特性、意向和需求。 6、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就是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父母亲的亲昵温存风吹草动睿智的严厉和严格要求结合的那种爱。 7、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 8、正确的教育途径并不在于纠正在童年早期阶段所造成的错误,而在于不犯那些错误,在于事先防止进行再教育和必要性。 9、我痛心地看到,有时由于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尽可能多地往孩子头脑里灌输知识,而扭曲了孩子们的正常生活。 10、孩子们在就学之初的日子里是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跨进学校门槛的,怀着多么深切的信任注视着老师的眼睛!为什么往往上爬在几个月,乃至几周之后,闪烁在他们眸子里的火花便会熄灭,为什么学习对某些孩子会变为苦恼?要知道,凡是老师都会真诚地企望保持住孩子们的天真,保持住感受和发现世界的快乐,希望学习对孩子能成为具有鼓舞作用的、饶有趣味的劳动。 11、童话、幻想和游戏,通过儿童独特的创作——这才是通向孩子心灵的正确道路。我要那样去引导孩子们进入周围世界,使他们每天都能从中发现一点什么新东西,使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成为走向思维和语言的源泉,即走向大自然绝妙美景的旅程。我要关注的是,让我培养的每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 12、我千百次地证实:儿童在给周围世界增添各种幻想形象、虚构这些形象的时候,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还能发现真理。没有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童话,形象地讲,这是能够吹燃孩子思想和言语火花的清新微风13、

让教育触及孩子的心灵

让教育触及孩子的心灵 我们应该弘扬‘尚真、向善、尚美、向上'的办学理念,把 教育的视角投向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对学生心灵深处的关注,对教育灵魂的把握和理解;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教育行动的价值与意义,逐步超越教育的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让教育触及孩子的心灵;我们应该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给孩子留下美好回忆,点亮他们的心灯。”(摘自章振乐《教育应该与塑造灵魂同在》) 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尝尽了教育的酸甜苦辣,我奋斗着,探索着,力图领略教育的真谛。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更是如沐春风,对教育更加痴情,更加执着,更多了份理性的思考。 我们需要培养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事实上,我们许多教师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对学生的情感和爱心。教育呼唤回归,呼唤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不断涌现,让教师的心灵荡漾在博大、丰富、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 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叫俞振华,性格内项,胆子小,自卑心强,考试成绩总不及格。于是,我就经常和他谈心,和他作朋友,并鼓励他,说他很聪明, 老师很欣赏他,并帮他找出自己的6 个优点(上课专心听讲,字写得漂,会帮家里做很多家务等)。还教给他学习要常备“三味药”——信心汤、兴趣散、问题丹。每次考试前,我总是竖起大拇指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如果他没有考到我定的分数,我就说:“没关系,少的分数老师先借给你,不过下次要加倍还给老 师哟”。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后,他的成绩在第三个学期的月考中进入了年级前四十名。春节时,他送给我一个亲手做的新年贺卡,我问他为什么要送这个?他说:“老师,您是我的守护神,如果没有您的鼓励,我的成绩是不会有进步的。” 因为走进学生的心灵,对他们的了解如数家珍,帮他们排 忧解难,所以他们亲昵的称我为“林哥”。我感觉如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些有个性的孩子,用爱启迪这些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心,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天使。 我们需要基于丰富的活动体验,启迪每一颗心灵的智慧成长。活动是触摸教育灵魂的新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无疑是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最亮丽的基色,丰富的活动为学生的人生奠基,指引着学生的发展。 我班的体育委员何文飞同学,组织能力强,因天生嗓子好,演讲和喊口令班级谁也比不过他,本来成绩也不错,不知为什么,学习成绩最近下滑很厉害。

课堂中的心灵交融-模板

课堂中的心灵交融 教师如何设计出优质的课程方案和教材,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获得成长,使教师自身也获得发展呢?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下简称课堂心理辅导),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课堂心理辅导的关注点课堂心理辅导关注的焦点是教师与学生心理与精神层面活动。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许多材料表明,不少学生的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是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一部分教师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造成的(有人称之为师源性心理问题)。可见要让每个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课堂环境,健康的教师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 如何关注师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活动?如何让教师积极的人格力量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这就需要认识、理解和建构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情感、动机、态度、价值信念,以及人际互动环境等。这些问题恰恰是课堂心理辅导所关心的领域,它既能够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又能够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可以说,心理辅导是实现有意义的课堂改革的重要途径。课堂心理辅导的实施重点课堂心理辅导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师生积极的心理和精神活动,注重人文关怀,从生命的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从这点出发,课堂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有:帮助教师建立科学的学习观和积极的人性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多元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策略,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和谐的课堂文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等等。在上述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中,我以为有四项尤为重要。读懂“天生我才必有用” 积极的人性观,要求教师用积极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要有积极的信念。童年是生命旅程的开始,而不是比赛的终点。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变化发展的,相信每个孩子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教师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才会在教育和辅导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和热情,充满积极的期待,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积极的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激发创造力的内在动力。积极的学习心态包括自我意识、动机、情感与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它既有心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这是过去的课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