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年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与展望

2011年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与展望

2011年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与展望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中学语文的教与学发生了深刻变化,中考语文试题也发生了一系列全新的变革。2010年中考结束后,笔者收集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130多套,作了一些分析和解读,并对2011年中考命题进行了趋势分析和预测展望。

一、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读

综观2010年全国各地130多套中考语文试题,可以看出,各地试题在语文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理念,大致具有如下特征:

(一)突出学科特点,彰显工具性、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应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学科特点突出,彰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

各地中考强调积累,夯实双基。黄冈市试题的第一板块“古诗词名句填写”共6分,5分课内,1分课外。第二板块为“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是对去年语言基础考查的继承和发展,它包括汉字书写、语言知识积累、语文实践活动,分值由去年中考的15分增至24分。第7小题第一次把纯粹的书写当作一道考试题出现在试卷上,践行了《新课标》“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的要求。

山西省中考的“积累”20分,云南曲靖20分,河南省“积累和运用”高达28分之多。安徽中考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不管是东北冰城哈尔滨,还是南国绿城南宁,都考了拼音、错别字、语病、文学名著等基础知识。

语文学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学科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文学特色和文化品位。《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文化的营养”,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则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落实双基的同时,各地试题追求文化品位,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性,科学地处理好考查语文双基与凸显文化品位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度”。无论是“积累与运用”还是“综合性学习”,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写作”,都应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2010年各地中考试题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学生生活,观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对材料作个性化的解读,既落实了“双基”目标,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从2010年黄冈市语文试题中可以看出,命题者多以文化材料为载体,无论是古诗词名句填写,还是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无论是浅层阅读理解,还是深层阅读赏析,无不带着深深的文化烙印。如第1-6题积累古代诗词文化,第9 -11题传承地域文化,第14-16题赏析新诗文化,第17-18题品味哲理文化,第21-25题理解古典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内涵使中考试题厚重起来,这对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有着极大的帮助。除了引导学生领略多元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外,命题人精心选取的阅读文章,还闪耀着人文思想的火花,具有鲜明的教育性,让考试担负起“文以载道”的功能,实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作用。如:《简单的心》启示我们:生活中应拥有一颗简单的心,这样离成功与幸福或许更近,更便捷。文言文阅读,用先贤不朽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新世纪的莘莘学子,教育我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奋发有为,奉献社会”。《鹰志》则以全新的视觉让学生明白温室里不能培养出栋梁,逆境才能塑造出人才;顶着一切艰难挫折向前,不再退缩,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战胜的。此外,黄冈市中考题还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在试卷形式上和命题语言上体现人文性,凸显考试的教育功能。如《生活中的小浪花》《岁月如歌》等贴近生活,让考生如沫春风。在题干中,命题者还多次示例,或渗透答题引导,让学生享受隐性的人文关怀。总之,命题者以一份试卷为窗口,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充分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的选材文质兼美。今年的命题材料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加重视价值导向,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有助于考生的人格养成。如第1题所填写的语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综合了中央电视台的两则广告语“没有比自己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山高人为峰”。第4题辨识语病,所选材料均出自近期国内大的事件或身边生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玉树地震、节能环保、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这些材料均为考生所熟知,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再如说明文阅读,文章《淘米水的妙用》是一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内容出自日常生活,是考生非常熟悉的,读起来通俗易懂,也倍感亲切,同时引导学生关注

身边的科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又如记叙文阅读,文章《最美的善举》,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故事,娓娓道来,语言朴实流畅,富有表现力,表现手法独特,人物形象鲜明,适合中学生阅读。故事主题鲜明,劝人向善,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命题启示】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理应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我们要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陶冶审美情趣。

(二)立足探究创新,坚持开放性、实践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创新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立足探究创新的开放性试题逐渐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探究的问题包括对情感、成长的体验,对自然、社会的思考,对科技、生态的关注等。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试题内容具有丰富性,立意具有新颖性,思维具有发散性,解法具有探索性,答案具有多元性,总之,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特长。在这一类型试题的驱动下,语文实践和语文创新才有持续发展。

黄冈市2010年中考语文卷继续增加了“开放性试题”,如第12题,考生可从日常生活的事物中,选取一种,用借物抒情、联想等方法创作出蕴含一定道理的句子。第13题语文实践活动,四个环节的答案极具开放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考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尊重和强化。深层阅读部分,明显增加了阅读品析、阅读探究、创造性阅读等能力的考查,这不但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提高了阅读质量,使试题的开放性更加明显。作文试题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任选的形式,既规定文体,又不限文体,既有开放又有限制,使得开放性试题开而有度,放而有节,从而避免了宿构文的产生。

开而有度,放而有节,规定作文文体,发挥考试导向功能,这是今年不少地区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变化。例如,浙江宁波请以“一个的微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记叙说出,编写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湖南长沙的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题目(一):送他人一朵花。题目(二):你的,让我记住了你。其要求之一是文体限于记叙文或议论文。湖南娄底的作文题目是“回报”,

要求也是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今年作文形式多样,有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等,除了山东滨州、聊城,四川成都、自贡,贵州安顺、毕节等少数地区外,话题作文几乎退出历史舞台。这诸多形式的作文,虽然绝大部分地区的要求是“文体不限”,但并非不要文体。作文命题的变化和突破,将及时有力地匡正近年来许多师生把中考作文“不限文体”曲解为“不要文体”的错误认识,以及平时作文训练和考场作文文体意识淡漠、文章不伦不类的不良倾向。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永远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观点,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可见,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生活是大海,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是拉在网中的鱼。要想让这些“鱼”成活,只有将其放生到大海中去,放回到生活中去。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考语文试题,更应注重选择社会生活的内容,努力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请看2010年四川眉山题:

请仔细观察下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回答其后问题。

(1)说说你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

(2)请你结合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对今年给你压岁钱的长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说点什么?(选择一对象,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境)

这道题把读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起来考,材料来源于生活,考题设置生活情境,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性、实践性极强。同时,该题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河南省第7题材料阅读的第(2)小题: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带领游客们参观完殷墟博物馆后,要继续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段串联词,注意两个博物馆之间的联系,过渡自然。

写景点串联词,考查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再看2010年湖南长沙中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2010年4月27日,中南大学的300名志愿者同一时间在湘江全流域湖南省境内的8市共50个水质监测点上打水收集样品,经过分析检测,发现湘江一些河段的水质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综合治理。志愿者们呼吁全社会都参与“保护湘江、保护水资源”的活动。某校积极响应,准备召开一个动员大会。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一条悬挂在会场的标语。

(2)以会议主持人的身份拟写一个开场白和结束语。

甲:开场白

乙:结束语

这道试题材料鲜活,有时代气息,生活味浓,贴近学生实际,考点具有实践性,答案具有开放性。

像以上这类试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有示例或提示,如考生知识面不宽,生活感悟能力不强,文化积累不够,没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功底,是很难得满分的。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已成为今后考试题型的必然趋势,它的优势在于能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把书本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思考、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命题启示】“培养创新思维,创设语文评价的新环境”,这是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的一大亮点。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探索史、创新史。可以这样说,没有探索、发现与创新,人类就不可能进步,社会就不可能发展。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创新人才”就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目标的实施,创新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独辟蹊径、探求新知、标新立异,排斥那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做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探根究底,并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打破思维定势。总之,中考试题坚持开放性、实践性,重视创新能力考查,最终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语文教学被动的局面,有利于培养现代创新型人才。

(三)突出能力立意,重视综合性、过程性

课程改革继承传统教学中强化基本功的训练,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同时注重探究能力、迁移拓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信息筛选概括等能力的培养与考查。以能力立意,重视综合性、过程性,这在今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得到了突出体现。

黄冈试卷不可忽视的一个大亮点是,注重分层阅读,将阅读理解分为浅层阅读和深层阅读。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热衷于读报纸、看杂志、听新闻、网上浏览等形式的浅层阅读,但对于我们的祖先和今人所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和泽被后世的中华经典,我们又不能不去精读、品味,因为这些经典文章能修身养性、励志美德、利民强国。基于以上考虑,黄冈市中考把“阅读理解和赏析”这一传统模式分为浅层阅读理解与深层阅读赏析。这始于2008年,是黄冈的首创和独创,今年更加成熟。今年浅层阅读理解和深层阅读赏析的文段组成有新的变化。浅层阅读理解去年为五个文段,今年减少为四个,虽然少了一个文段,但总分值与去年相仿,共28分。今年的浅层阅读理解由【诗歌天地】【哲理小品】【说明园苑】【古典文学】四个小板块组成,选材涉及古今中外。深层阅读赏析,过去两年均是两篇,一篇是课外小小说或散文,另一篇是课外议论文,今年就只一篇,是散文的阅读赏析。散文《鹰志》的阅读试题,在整体设

计上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这与学生的阅读思维流程十分吻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注重通过文本激发学生的主观感悟,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展现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

放眼全国,近几年中考试卷中,综合性学习(或曰“语文实践活动”)从无到有,时至今日遍地开花。有的地方是单独构建一个模块,有的是放在“积累与运用”中,还有的渗透在“阅读理解”中。《课程标准》提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特色和亮点之一。它倡导语文课程内部的整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课程综合化、学习过程化的趋势。它的落脚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这道语文实践活动试题是黄冈市2010年春九年级调考试题。

“会”是欢乐的海洋,“会”是沟通的桥梁;“会”是商品的展示和交易,“会”是看法的交流和统一。“会”跟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生活,品味会文化”。

(1)中央电视台今年的元宵晚会出了这样一个灯谜,请你结合生肖常识写出谜底。

谜面是:兔年前后齐奋飞(打一成语)谜底是:。

(2)下面都是与“会”有关的对联或条幅,请选择恰当的使用场合填在括号里(只填序号)。

①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②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挑起时代重任

多才多艺多胆多识,争做巾帼英雄()

③宫商角徵羽诠释灿烂华夏神韵

吹拉击唱弹演绎和谐社会新风()

④其志难移,纵千般烘炒,万遍搓揉,历尽艰辛成极品

斯颜不改,况一任卷舒,几番起落,自甘淡泊散清香()

A.乡村音乐会B.诗文朗诵会C.妇女代表会D.茶叶交易会

(3)东方明珠奇彩世博,华光黄浦盛妆外滩。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隆重开幕。读下面的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在标识解说空白处填上恰当内容。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彩带写成的“心”

表达了志愿者们的态度。“V”既

是胜利的标志,更是“志愿者”英文“Volunteer”

的首字母,阐述了标志所代表的群体;飞翔的和平

鸽代表上海,也象征,绿色的

橄榄枝则寓意环保、可持续发展和希望,传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彩虹般的色彩,迎风飘舞的彩带,是上海热情的召唤。

(4)今年是苏东坡来黄州930周年,我市隆重举行纪念会。黄冈文化底蕴深厚,我市正在积极打造文化大市,请你仿照示例(句式不作要求),为黄冈设计一张“文化名片”。

示例:【名片正面】历史名城——西安(背景是兵马俑图片)

【名片背面】兵马俑见证历史变迁,大雁塔目睹王朝兴替,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浸润着这座千年古都。

【名片正面】文化名城——黄冈(背景是东坡赤壁图片)

【名片背面】

这道以“会文化”为载体的综合性试题,考查点多,能力检测功能强;有生活气息,实践性强;文化氛围浓郁,语文味道浓;设题有层次感,科学性强。第(1)题,把生肖文化、成语文化、灯谜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第(2)题,涉及生活领域宽广,对联或条幅语言精美,韵味无穷。简简单单的四个选项就把语文的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了。第(3)题以热点材料设题,达到了语文和生活的结合,中国和世界的结合,图标和文字的结合,知识和能力的结合等。学生在读图和读文的过程中,展开联想,是不难完成填空的。第(4)题,制作黄冈“文化名片”,学生必须在了解家乡黄冈的基础上,必须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完成任务。它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豪情。这一道语文实践活动题,书写量并不大,但要很好地完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积淀,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积累,读图读文能力要强,语言表达能力要强。她告诉我们,学生不能读死书,要热爱生活,建设生活,享受生活,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2010年甘肃中考题的综合性学习以“交通”为话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机动车保有量是指一个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数量。下面是兰州市车管局于2010年3月20日公布的一组数据,请根据表格内容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本报讯多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月28日,记者从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年兰州将加快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交通拥堵现象也有望得到改观。

2010年兰州将全面推进城市中心区、三滩地区以及安宁新城区、榆中东城区、西固石化城道路的改扩建与新建。同时,有计划地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整治改造,加快东西向交通主干道建设,抓好欣月湖路、烈士陵园路、南城根、雁园路、T605#规划路、T603#路延伸工程,实施中山桥、七里河黄河大桥、中立桥的维修加固工作。加快通渭路、中心滩、深安、雁青黄河大桥的建设步伐。

(3)有人说:“人类进入汽车时代后,也许你可以在城市‘狂奔’,但你获得的感受根本无法和步行相比。”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这道题综合性强,考查语文的能力点多,第(1)题主要考查读图(表)能力和探究能力,第(2)题考查概括能力,第(3)题主要考查分析辨别能力。三道小题的“语文味”都没有丢,着眼于阅读理解、分析探究、语言表达等语文能力的考查。

【命题启示】中考语文试题坚持能力立意,重视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学习和思维的过程性,注重语文和生活、语文和其他知识的密切联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为本。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一个立体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

(四)强化时空观念,体现时代性、地域性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透着浓浓的时代气息。2007年“阳光体育运动”让语文中考充满阳光,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震撼各地试卷。2009年,祖国六十华诞让语文试卷一派喜气洋洋。2010年,西南大旱、玉树地震、低碳生活、上海世博……不约而同地走进各地中考试卷。

请看云南红河题:

情告急!灾情告急!炽热的骄阳舔舐着美丽红河的每一寸土地。全国人民用爱心凝聚了一份救助的力量,红河儿女用坚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长城。危难彰显人格,患难最见真情。抗旱救灾,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思考和希望……

⑴一位男孩怯生生地向前来采访的记者要了半瓶矿泉水,男孩一口没喝先递给旁边3岁的妹妹;一位女孩把学校里老师发的矿泉水留下来给父母喝。天灾肆虐人间之时,印证人性的光辉!请你就此发表一句感言。

⑵面对一幕幕干涸的景象,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平时不起眼的一滴水,此时蕴含的是一个生命,一份希望,一种寄托。针对“关爱生命,节约用水”这个主题,请我拟写一条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⑶多难兴邦!玉树地震、云南旱灾、南方涝灾……灾难让我们失去很多,也收获很多。请用“坚强、团结、智慧”三个词串联成一段话,讴歌在抗击自然灾难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50字以内)

该题关注西南大旱,极有时代气息。写感言,写标语,写讴歌词,既是对考生进行语文能力的检测,又是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风情各异,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地域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近年来,结合本地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来命制中考题目,已成为中考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类试题一般考查考生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域景观、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以激发考生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这种具有乡土特色的地域文化题,内容丰富,题型多样。

湖北荆州的“综合性学习”最为典型。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荆州是驰名于世的三国鏖兵之地,有着深厚的三国文化积淀。下面以“说不尽的三国风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

吟三国华章。阅读下面语段,按编号填写诗文。

昔魏武吟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①,。”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②。”其情沛然如注;孙权劝学,蒙曰:“③,即更刮目相待。”其事芳流千古。太守出猎,狂书“④,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⑤”,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⑥,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诗仙饯别,且吟“⑦,中间小谢又清发”,激赏建安文风;稼轩登临,笑谈“天下英雄谁

敌手?曹刘。⑧”,总论三国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多少事,都在诗文中!

说三国俗语。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如:“说曹操,曹操到。”“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能再说出一个吗?

品三国人物。在荆州这个群雄角逐的大舞台上,各路豪杰俊秀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文韬武略、胆识才智和思想品格,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深深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现在荆州举办“三国文化节”,要选择一位三国人物作为“形象大使”,你认为选谁最合适?说出你的理由。(30字左右)

览三国胜迹。三国征战的鼓角已渐渐远去,但作为三国故地的荆州,多姿多彩的三国风物画卷依然随处可见。请向游客介绍一处你熟悉的三国文化景点。(3 0字左右)

本题设置四个活动环节,把古诗文名句、口头俗语、古典名著、名胜古迹结合起来考,试题新颖,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的中考命题中不少地区的试题两者兼备,不仅时代气息强烈,而且地域色彩浓郁。在此,仅以山东烟台为例说明。

下面是2010年山东烟台的“综合性学习”: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山东馆以“齐鲁青未了”为主题,向世界展示山东的风采。班级开展“走进山东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你是怎样理解山东馆“齐鲁青未了”这一主题的?(2分)

(2)右图为山东馆。场馆设计体现“海岱(指泰山)交融”的理念。请你写一段文字,说说场馆外形设计是如何体现这一理念的。(3分)

(3)完成下面的对联,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3分)

上联:儒家仁墨家爱人文精华

下联:

这道题令人耳目一新,时代气息浓,地域色彩浓,文化底蕴浓,课内外有机结合,考点多样,设题科学,题干简明。“齐鲁青未了”是考生学过的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山东馆以此为主题,应该具有更特别的含义,它喻指山东自然风光秀美,社会经济发达,人文精神绵延不绝,未来发展会更美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具体语境来准确理解语句含义,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语文能力。第二小题,很巧妙地考查了考生的说明能力和理解能力。右图中间凸起部分代表泰山,周围的波浪代表海洋,山海相融,突出了山东特色。第三题完成对联,这要求具备一定的地域文化知识、地理知识和对联知识。上联是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下联是展示山东的自然风光,可拟为:泰山雄黄河壮自然奇观。

2010年的各地中考试题,其时代性、地域性不仅仅体现在“综合性学习”试题中,在“积累与运用”和“阅读理解”的选材上,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单就“低碳生活”和“上海世博”这一时代热点来说,在说明文阅读的选材上,四川成都是《低碳生活处处可为》,江苏常州是《今天你“低碳”了吗》,黑龙江鸡西是《我们身边的碳排放》;四川自贡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江苏连云港是《探访世博瑞典馆“未来生活岛”》,江苏南京是《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命题启示】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试题,有利于广大考生加深对时代和家乡的了解认识,激发他们的时代自豪感、家乡自豪感,以及热爱现实生活、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关注时代,关注家乡,关注生活,活学活用,让语文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保持其鲜活性,这才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二、2011年中考命题预测及复习建议

初中课程改革已进行近十年,总结这近十年的课改工作,成绩很大,问题也不少。从前年开始,初中课改开始进入总结、反思、调整阶段。伴随着这一步伐,初中课堂教学、中考命题理应发生一些变化。结合全国各地语文专家、一线教师的建议和想法,我们认为,在未来几年内,中考命题将有以下变化:(一)作文命题向传统回归

话题作文将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传统的命题(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甚至于想像作文、创新作文慢慢会占据中考命题的主要舞台。

(二)语言基础逐步得到重视

语法·修辞知识在本次课改中被置于很尴尬的地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发现学生中语言贫乏、不会正确使用母语等现象日趋严重,传统的语言基础知识理应得到重视(实际上,教育部早在前年就发出了规范汉语言文字教学、正确使用标点等各项通知)。

(三)经典(精典)作品、文艺作品的阅读分量加大

阅读经典已成为一种全民阅读习惯,这也是党的十七大所布置的一项全民战略目标。国家教育部、全国语委也早于前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及各项相关活动。

(四)现代诗歌和课外名著的阅读逐渐进入中考试卷

本次课改推出的这套教材在选文上的一大特色是现代诗歌的阅读量大大增加。相对于古典诗词的理性思维严谨的特点,现代诗歌更重感性色彩。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确应该多一些感性色彩。

对古典诗歌,应重在记忆,重在诵读。

这套教材把“名著导读”纳入编排体系,以突出和强调课外名著阅读的重要性。课外名著阅读预计2011年将进入黄冈中考试卷,作为浅层阅读的一个板块,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等的概括、分析、评价和感悟等能力。

基于以上变化,在中考复习备考中,我们建议:

(一)重视作文基本功的练习。要加强写作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基本写作套路和写作技巧;要加强审题、立意、取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述、文章开头与结尾、设置线索与照应过渡等重要环节的教学与练习。

(二)重视语言基础的教学与训练。可针对汉字的音义、词语(成语)的选择与运用、句子的运用与修改错误、标点符号的运用、修辞的正确使用等类别分别设计专题,进行强化训练。

(三)将经典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纳入平常的阅读教学之中,要授之以方法,训练其技巧。

(四)加大对中华经典(特别是古典诗词)的诵读、记忆。

(五)重视现代诗歌的教学与阅读检测。

(六)对文言文的教学与阅读检测可逐步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将阅读目标定位在运用上。

(七)对课外名著的教学要重视,要把它放在与阅读、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进行研究

2011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请在试卷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日月之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卫灵公》) 5.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6.杜甫《望岳》中“,”两句诗鼓励我们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以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去开创未来。 7.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8.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 环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 下联: 二、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两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苏轼分别是我国代和代文学家。(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悄怆 ..幽邃(2)怀民亦未寝. 11.《小石潭记》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2分) 12.记承天诗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出来。(2分) 13.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①,子瞻杖策②载酒,乘渔舟,乱流③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④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⑤。意适⑥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注释】①伏息:平息。②杖策:拄着拐杖。③乱流:横渡江水。④幅巾:古代男子用绢束

泰安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启用前☆绝密试卷类型:A 泰安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濯(zhuó)雄雌(chí)头晕目眩(xuàn)获益匪(fěi)浅 B.嫉(jí)妒枯涸(hé)相形见绌(zhuō)面面相觑(qù) C.祈(qí)祷琐屑(xiè)锲(qì)而不舍风雪载(zài)途 D.虐(nüè)杀贮(zhù)蓄怒不可遏(è)怡(yí)然自得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点缀狼藉人声鼎沸深恶痛疾 B.妖娆静谧更胜一筹骇人听闻 C.嶙峋惭怍重倒覆辙根深帝固 D.籍贯拮据苦心孤诣中流砥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B.肉食者鄙.(卑鄙,品质低下),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D.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看了小沈阳幽默搞笑的表演,他忍俊不禁 ....地笑了起来。 B.登山节期间,天气晴好,来泰山旅游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 C.老舍先生经常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感受、体验他们的辛酸与快乐,所以才有脍. 炙人口 ...的作品流传于世。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 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自然的乐音,2心中的情志。 B.在他的耐心帮助下,使我重新树立起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C.《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前后,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B.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C.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命题趋势分析

才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具体情境中实践和考查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与表达的综合运用,如何使整套语文试题综合化、情境化,全面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运用能力,是摆在语文教师和试题命制者面前的问题。 试题概括 基于对综合性学习试题的中考命题研究,我们选取了22个省市的中考试卷作为样本试卷,对2012—2016年相关省市中考试卷中综合性学习部分的变化趋势做分析。发现5年来相关省市中考试卷中综合性学习题的赋分比例、题量、题型、选材特点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题型以主观题为主,辅以少量客观题;选材来源于家庭、校园、艺术、历史、自然、政治风云、时事要闻等广阔的生活空间,并将不同生活领域交叉结合,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传统文化、文学素材增多;选材的呈现形式以文字辅以图表为主,非连续性文本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测试内容 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构成语文教学中五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综合性学习因为其综合性、情境性、实践性特征,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在测试内容上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下面以2016年22个省市样本试卷中的综合性学习试题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01打破板块限制,命题趋于大综合 我们以22个省市的中考试卷作为样本试卷,对2012至2016年相关省市中考试卷中综合性学习部分的变化趋势做分析,发现综合性学习试题所属位置和版块有很大差异。北京卷、陕西卷、四川乐山卷、天津卷等把综合性学习试题设置为一个独立版块;安徽卷、福建福州卷、湖北黄冈卷、山西太原卷等把综合性学习试题放在语文基础运用版块;江西卷把综合性学习放在写作版块;2016重庆B 卷把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归入一个版块。综合性学习试题所属位置和版块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命题者对综合性学习性质、功能等理解的差异。此外,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与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这种综合运用的特征使其与基础知识运用、口语交际、写作等版块所承载的语文能力出现交叉,由此形成了综合性学习试题所属位置和版块灵活性的特征。 以2016年云南昆明卷和四川乐山卷为例。这两套试卷把名著阅读试题融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既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考查名著阅读,又依托名著阅读活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打破名著阅读与综合性阅读版块的典型题例。这种命题方式打破了试卷版块界限,使命题更加趋于大综合,也许是未来综合性学习试题命制的一种方向。 如四川乐山卷第21题: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①“以德报怨”只是一句提问,并不是结论。请阅读原文,谈谈孔子希望弟子怎样面对这个问题。 ②生活中还有“以怨报德”的现象,你将如何面对? 再如云南昆明卷24题: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8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生命如一泓清泉, ②青年时代的我们渴望挣脱一切羁绊,像江水一样奔流,流向未知的远方,我们拒绝停滞,因为停滞与否,将决定生命之泉拥有活力,我们冲破心灵的堤岸,融入溪流,汇入大江,奔腾入海,也许我们会变得浑浊,也许会被暗礁撞得遍体鳞伤,但我们将勇往直前,奔腾不息。 ③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的生命将会进一步升华,我们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迎着风在天空中自由地飘荡;我们可以化作雨露,给干涸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我们可以再次融入溪流,汇入大江,奔腾入海……哪怕这样的旅程多么地曲折艰险,我们更要实现那壮美的梦想。 ④生命如一泓清泉,让我们保持水的活力,水的自由,还有水的生命。 1.请用正楷将第②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1)羁绊( ) (2)浑浊( )(3)干涸( ) 3.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1)精湛秘诀相提并论若既若离 (2)迷惘妥贴无暇顾及眼花缭乱 (3)繁衍儒雅忧柔寡断人迹罕至 (1) 改为(2) 改为(3) 改为 5.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B.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分别出自《曹刿论战》和《木兰诗》。 C.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著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他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借助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斯商人》是他著名的悲剧代表作之一。 6.按要求默写。(7)小题3分,其余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2)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初中语文中考语言运用新题型

中考语言运用新题型 一、对联题 [题型解说] 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之精华。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对对子”在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青睐,不少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对联题。对联题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在中考命题中,出现了不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好题型,形成了中考语文的一道亮丽风景。 [命题角度] 对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对联相关简单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又考查了学生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而且命题者还常常将对联题和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各地人文自然景观等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国家大事。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来看,对联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是“应对撰写型”,即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对联的某一联(上联或者是下联),对出另外一联(下联或者上联),这一形式的考题比较灵活,内容上多和考题当地的人文自然结合起来。 [方法点拨] 解答对联题,首先要紧扣对偶的修辞手法。对联,极讲究对偶,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上下联对应位置),形式整齐,节奏和谐。在词性相对、事类相通、句式相同的情况下,上下联的意义一定要有变化,或相关相联,或相辅相成。总之,意义要防止重复单调,要力求变化多样,引人入胜。但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学生能做到宽对、活对就行了。至于平仄方面一般都不作要求。其次,要加强文化知识积累,提升文化品位。语文学习非一日之功,功夫在平时。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习语文。要想加强文化积淀,增强应对能力,就必须努力做到广泛

阅读、仔细品味、强化记忆、灵活运用。特别是平时注重多背记一些古典诗词,多积累一些楹联。 [非常题例]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兰花被誉为“国香”、“香祖”、“天下第一香”,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我国爱兰人士多倾心于淡雅类的兰花,寻求内外统一,内涵与外在俱佳的赏心悦目的感受。爱兰者喜欢采兰、种兰、赏兰、养兰并重,把快乐幸福贯穿赏兰、侍兰全过程。 材料二:一组兰花图。 材料三:一组兰花的诗文。①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魏·王肃《孔子家语》)②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唐·杜牧《兰溪》。楚国大夫,指屈原)③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材料四:唐朝慧宗禅师酷爱兰花,手栽数十盆。禅师要云游,行前嘱众弟子看护好兰花。某夜,风雨大作,弟子们恰巧未将兰花搬回室内,兰花毁损严重。禅师归来,弟子们惶恐不安,以为必受重责。不料,禅师得知实情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当初,我可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呀。”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形式分析及预测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形式分析及预测 第一部分命题形式 一命题形式的变化 2007、2018、2018年中考作文命题比较表 2005、2006、2007年中考作文独题式比较表 (1) 选题式与独题式作文是近三年的主流 (2) 独题式作文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选题式作文的显现原本是为了幸免学生因文题面太窄,无法将自己最擅长的一面表现出来的弊端,但是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也让许多学生彷徨于两者间,徒费宝贵的时刻。独题式作文只要在命题上力求做到贴近生活,人人有话可讲,就能达到此目的。 (3) 关于独题式作文而言,话题、命题、半命题是主流,材料作文对初中生概括材料、提炼主旨有一定要求,在选题、立意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显现偏题、离题、跑题机率高,更适合高中学生,因此材料作文不太可能成为命题主流。我们也不难发觉,曾经流行一时的话题作文也渐趋式微。话题作文曾因为限制少、易打开学生思路面深受教师、学生欢迎。然而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由于主题多样性,天马行空式的作文增加阅卷教师评判的难度,故作文有回来到传统的命题与半命题的趋势。 二2018年作文复习备考建议 1 要吃透课标,明确要求。 如何在有限的时刻里提高复习效率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课程标准?确实是中考作文的”器〃。”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一辈子的专门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看生活、发觉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点,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吃透课标精神,复习便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要做到一个关注 关注自我成长。依照中考作文进展趋势,侧重”自我〃和对生活专门的发觉、专门的感悟的命题会成为中考主流。注意积存成长中经历的点滴,抒写心灵,做到我手写我心。 关注社会,对社会咨询题能有自己的判定与评析。 关注积极的人一辈子观和价值观。初中时期正是人一辈子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创作表现思想变化的轨迹有专门重要的意义。 3在作文训练中要突出个性,表现真情实感。 个性,表现在文章上,确实是作文有自己的思想、见解、主张、观点,有鲜活、专门的内容,有专门、新巧的构思,有新颖、精妙的切入视角,有与众不同的语言。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考场作文敢于讲真话、写真事、抒真

2020安徽省中考语文新题型专练与答案解析

2020安徽省中考语文新题型专练与答案解析 一、语段综合+名著阅读 1.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________。(2 分) (2)“精明”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3)请把文中画线的陈述句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各题。(12分)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散文集),文段中的“这些事”具体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文段中“宿儒”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3)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从“我”的视角来看,“正经事”有哪些特点?“我”还做过哪些“正经事”?请从这部名著中再举一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西游记》选段,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各题。(12分) 行者看罢,回复道:“师父,那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唐僧道:

武汉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宽容.猝.(cù)然销.魂钟灵毓.(yù)秀 B.雾霭.荒谬.(miù)恻.隐吹毛求疵.(cī) C.顿挫.尴.(gān)尬狡黠.悲天悯.(mǐn)人 D.揣.摩幽咽.(yàn)聪惠.踉.(láng)踉跄跄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A.谦虚勤劳坚韧 B.谦让勤劳坚强 C.谦让勤俭坚韧 D.谦虚勤俭坚强 3.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省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奋力抗旱。 B.今年,我市将投入230亿元打造“幸福武汉”。 C.李文英数十年扎根基层,用智慧为棉农造福,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奶奶”。 D.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 4.将“不仅皇家建筑如此,民间建筑中也频繁出现狮子的形象”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在古代小品建筑中,人们最熟悉的形象莫过于狮子。(B)我们参观北京故宫,从天安门进去,首先见到的是天安门前金水桥左右的两只石雕狮子;进了紫禁城,在太和门两旁又可以见到两只铜铸的狮子;内廷的入口乾清门左右也有镀金的铜狮子。(C)在民间,稍微富有的人家总喜欢在门口的抱鼓石上雕两只小石狮子。各地城乡的寺庙、衙署,农村的祠堂门口,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狮子。(D)狮子为什么折磨受欢迎呢?大概是因为人们喜欢狮子守门所带来的喜庆与安详,喜爱?狮子狮子,事事如意?所蕴含的意义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天空的表情 《诗经》里说:《诗经》里说:?蝃蝀①在东,崇朝其雨?,意思是说若东方见虹,立刻就要下雨。实际上我们见到虹的时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为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成的。虹作弧形,红色在外,向内有橙、黄、绿、紫等色。虹的中心在地平线下,所以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不过一个小半圆。虹的颜色捉摸不定,时常更变。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②以上,那红、黄、蓝、绿各色俱备,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以下,就不见红色,若在十分之一公厘,则虹即无光彩而作白色了。 和虹相类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大的晕是由于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小的晕又名光环,是低云所成。古人有?月晕而风?之语,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宋代范成大诗?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同一现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气象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日中的时候,对流很盛,空中湿气易于凝结成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若是空中湿气很重,云层一定很厚,不能见霞。晚上见霞,乃是空中湿气不多的表现,所以主晴。晚上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不应有对流,但成雾,雾是不会有色彩的。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间发生对流,是将下雨的征兆了。 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为天气晴雨的预兆。在范成大的《吴船录》内有?庐山带帽,平地安灶。庐山紧腰,平地造桥?,这谚语是很准确的。凡山岭的区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预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将下雨的预兆。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满天是如堡垒般

中考语文命题趋势探析

中考语文命题趋势探析 年是我省统一进行初中毕业考试的第八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六年。为了充分发挥中考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为了使考试更加科学、合理,根据年陕西省中考改革报告会精神,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题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将做适度调整和创新,试题力求正确处理以下六个关系: (一)处理好稳定与创新的关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省语文试题在结构、分值比例、题量、难度控制等方面已较合理,基本形成“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四大板块的结构形式。因此,今年试题将继续保持基本框架、分值比例的稳定。在此前提下,会出现以下调整:(1)“积累与运用”板块变化较大,会加大题量,题型也会有所变化,分值适当增加(2分左右)。今后,这部分将变成命题的试验田,2—3小题每年都会变化。(2)“综合性学习”板块的命题思路、试题形式会有创新,分值会适当降低(2分左右)。(3)“现代文阅读板块”材料的选择在文体方面会发生变化。但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不会变。小阅读会选议论文,大阅读会选小小说,但两者只变其一,考小说阅读将稳定说明文,考议论文则大阅读继续选散文。 二、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今年试题将在坚持全面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三维目标全面关注的前提下,继续拓宽考查范围,加大试题的覆盖面,把前几年遗漏的、没有纳入考试范围的内容纳入考试。主要体现在“积累与运用”部分:

(1)增加词语的考查,而且会独立出题。(2)会增加现代文默写的考查,比例不会大,默写还是以古诗文为主,但也会关注。(3)近两年口语交际没有单独命题,而是整合进了“综合性学习”的试题中,如果考,今年有可能会单独出题,在题型上较以往会有新突破。应认真研究《中考说明》中对口语交际的要求。 三、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今年试题将在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的前提下,注重课内外内容的有效衔接。08、09试题较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试题加强了与课本的衔接,较好地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如字形、字音的考查、古诗文默写的考查内容全部来自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实词、虚词均来自课内。重视与教材的有效衔接对教学实践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引导师生关注教材、重视教材,防止轻教学重猜题、轻过程重结果等教学功利化的不良倾向。年会继续坚持这一原则,而且力求联系程度更大。如大小阅读、综合性学习的考查都尽量考虑与教材找到联系点,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课内外的有效衔接。 四、处理好积累与运用的关系 试题在“积累与运用”部分,主要考查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能力。一般包括汉字认读、书写、古诗文积累、标点符号改错、词语运用、病句修改及文学名著阅读。从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在板块内部所占的比例看,积累考查的多,而运用考查的少。为了使积累与运用两种考查所占的比例更合理,年试题将在这部分做微调:适当压缩积累的考查,而适度增加运用能力的考查。如果这部分增加考查内容,

部编初中语文中考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 一、题干中隐含的“常用术语” 中考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它给考生指示答题方向、范围、要求等。读懂题干,才能从容抓分。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常用术语”。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 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二、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2011年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启用前☆绝密试卷类型:A 2011年本溪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5分) 活着,就该有梦想。小鹰梦想长大成为一只矫.健的雄鹰,纵情地翱翔于苍穹之中,自由地穿梭.于白云之间;小松树梦想长大成为一棵孤高的青松,挺拔地屹立于山巅之上,自豪地嘹望苍茫大地。而我们,也梦想着实现自己人生的抱负,“登临绝顶览众山”,“长风破浪而济沧海”,有梦想,就该努力去实现。 (1)请将下面语句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长风破浪而济沧海 (2)请给上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矫.健()穿梭.() (3)请将上面语段中有误的一个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 “”改为“” (4)语段中划横线的“纵情”一词的意思是(1分) 2.请选出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他并不读没有意义的书,专以读书来自己的烦恼,为自己将来实现理想做准备。他已下定决心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华,他相信自己会。 A.只是消除就是一鸣惊人 B.也不排除而是一锤定音 C.只是排除就是一锤定音 D.也不消除而是一鸣惊人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2分) (1)通过几年的努力,他记录下来的文字,仅印刷出来的就大约有400页左右。 (2)本溪市首次面向全省公开选择领导干部工作已经圆满结束。 4.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美丽的风景,总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妙的乐章;,;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好的祝福。让我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吧! 5.名著阅读填空。(3分) 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他们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人物)欲望为兄弟申冤,

2011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shà)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qīng)盆。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xìng),用各种譬.(pì)喻比赛机智才能。 C.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在刚果河畔.(bàn)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 ..(chán)催我入眠。 D.他们有确信,他们在前仆.(pū)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抹.(mǒ)杀,消灭于黑暗中。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惟谷的绝境,一片慌乱,胡乱蹿跳。 B.当有情人向我倾诉他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嘘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 ....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 ....,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 ....,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 ...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送 B.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 C.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D.钩画了了 ..了了:结束,完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罔不因.势象形 B. 中轩敞者为.舱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士卒多为.用者

2011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踊跃(yǒnɡ)逞能(chěnɡ)灯盏(zǎn)憨态可掬(jū) B.稚嫩(nèn)附和(hé)笃信(wù)见风使舵(duò) C.宽宥(yòu)隽永(juàn)稽首(qǐ)束手无策(shù) D.蝉蜕(tuī)镂空(lòu)蜷伏(quán)自怨自艾(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晕眩玲珑隐天蔽日众说纷云 B.潦草委缩见异思迁轻飞漫舞 C.倾刻装潢指手画脚锋芒必露 D.褪色迅疾含辛茹苦千锤百炼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笑对挫折,战胜困难,会让你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收获到柳暗花明的喜悦, (领悟领略领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别样风光。 (2)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开园以来参观者非常多,可谓游人如织, (纷至沓来眼花缭乱接踵摩肩),热闹非凡。 4.经典诗文默写(第(1)-(6)题,任选五题;第(7)-(10)题,任选一题)。(6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2)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3)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6)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7),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8),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郭沫若《雷电颂》) (9),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10),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茅盾《白杨礼赞》) 5.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②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③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④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 (1)第②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一组关联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朱赫来一边想事情,一边把短烟斗从嘴里抽出来,小心地用手指按一按里面的烟灰。烟斗灭了。 …… 省党委的会议已经开了将近两个钟头。那秃头的家伙是铁路林木委员会的主席。 他用敏捷的手指头翻弄着一叠文件,高谈阔论地说:“……大家看,就是这些客观原因使得省委和铁路管理局的决议不可能实现。我再说一遍,甚至再过一个月,我们也还是不能供应比四百立方米更多的木材……” 本段文字节选自长篇小说《》的第二部第2章。此章节写的是叛乱平息后,朱赫来等人此时不得不面对的另一种艰难处境:。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姓氏是代表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是文化的人,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龙的传人,成为了悠久文化的载体。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请参加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中考新题型

(一)压缩语段 1、标题:简洁、确切、醒目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其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又称辅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概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标题(即主标题)的概写。 一般说来标题较标题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 新闻类语段压缩的几种形式:1、拟写标题2、补写导语3、拟写一句话新闻 解题思路或套路: 主体:抓主干(中心事件),去枝叶 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其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 压缩主体时,抓重点,主要事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 注意压缩方法。具体有减、删、并、替等方法。 压缩时要吻合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2、下定义题型分析: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差别),“邻近属概念”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 如:无理数(种概念)是(判断词)无限而不循环(本质特征)的小数(属概念); 或“×××叫×××”,如:无限而不循环的小数叫无理数。 答题技巧。 例:请筛选、整合下列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字。 魔术这种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手段,使物质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魔术这种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手段,使物质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第一步:从材料中找到邻近的属概念是“杂技”。 第二步:在所提供的材料里,第一句可以提取出要点“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出现奇妙的变化”,第二句中提取要点“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特殊装置”。这里的“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的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在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就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2011年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号填写清楚。 3.凡选择题,选出答案后将序号填入题后答题空中。 一、积累运用(17分) 1.2011年5月16日,临沂市沂南县(诸葛亮故里)举办了第四届诸葛亮文化节。在文化节上,人们再次吟诵起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A.伫.立(zh ù)扒.窃(b ā)什.物(sh í)戛. 然而止(ji á) B.嗤.笑(ch ī)菜畦.(q í)提.防(d ī)毛骨悚. 然(s ǒng ) C.阴霾.(m ái )荫庇.(p ì)恣睢.(su í)根深蒂. 固(d ì) D.亵.渎(xi é)禁锢.(g ù)汲.取(j ǐ)随机应. 变(y ìng ) 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方格内。(2分) A.焕然一新 遍稽群藉 美轮美奂 睡眼惺忪 B.张惶失措 诚惶诚恐 众目睽睽 不可思议 C.合辙押韵 粗制滥造 锋芒必露 略胜一筹 D.郑重其是 巧妙绝伦 一视同仁 龙吟凤哕 4.古诗文默写(8分)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是: , 。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鸟儿快乐忙碌的生活来展现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 。 ?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已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诗句是: , 。 ?读诗既可陶冶情操,启人智慧,又可感悟哲理,引人深思。请你默写出四句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4分) ① , 。( ) ② , 。( ) ③ , 。( ) ④ , 。( ) 5.名著阅读(3分) ?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双板斧,勇猛无比。找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的诏书,杀了钦差…… ?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生活。他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 ?作品: ; “他”叫 ?作品: ; “他”叫 ?作品: ; “他”叫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6-9题

【中考语文指导:作文命题趋势深度解读】

【中考语文指导:作文命题趋势深度解读】 中考作文的命题指向和价值追求是有规律可寻的。下面,作者就以2012年的中考作文题为例,分别对三种重要的作文类型从考查方式、命题趋向及备考策略等三个方面作一粗浅解读。 一、“真情挚爱”类作文解读 发现真情,感受真情,播撒真情,用文章把“有情有义”的自我体现出来,是近年中考“真情挚爱”类作文命题的立意所在。考生只有将那些融入自己体验和感悟的真人、真事、真情变成流淌于笔端的文字,文章才能成为心灵的舞蹈、灵魂的歌曲。 (一)“真情挚爱”类作文的命题方式及注重点 中考作文把“感情真挚”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分标准,列在“符合题意”之后,位居第二。初中生笔下的真情,一般包括亲情(父爱、母爱、手足情、血脉情)、友情、师生情、思乡情、爱国情等,以及感动、感恩、快乐、幸福、温暖等。这些富含真情的关键词一直都是中考作文出现频率较高的立意核心,备考时必须格外留心。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各省市语文试卷中,全命题作文(含选题作文)占50%以上,研究此类作文命题后,我发现其注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平凡生活中感受人间温暖 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生活冷暖,体悟人间真情,始终是中考作文肩负的重要使命。所以,这种导向也是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之一。仅以2012年的中考命题作文为例,就有安徽卷的《____在其

中》、自贡卷的《那个温暖的表情》、铜仁卷的《这也是一种美》、枣庄卷的《××做我的榜样》和潍坊卷的《生活因为而精彩》等,体现了这种命题意图。 2、在代际关系里读懂至爱亲情 由近年的中考“真情”类作文题能够看出,命题者非常喜欢通过注重考生表现自己的成长以及自己与亲人的关系的方式,检测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如,以“幸福”“感动”“眷念”“长大”“反思”等为立意核心的主题词,就备受命题者青睐。仅以2012年中考作文为例,就有福州卷的《爱,还要会爱》、青岛卷的《我终于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巴中卷的《幸福在身边》、台州卷的《我会记得》、南通卷的《就这样慢慢长大》和衢州卷的《被爱的感觉》等。 3、在青春岁月里珍藏师恩友情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切入,在美好而又独特的青春岁月里提炼难忘的师恩友爱,体会真情的价值,也是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者集中注重的一个方向。比如,仅2012年就有烟台卷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宁波卷的《你是我的一本书》、德阳卷的《一路上有你》等以“你”为命题核心的作文大放异彩。 4、在自由天地里敞开善感的心扉 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者在积极引导考生实行心灵沟通的同时,也增强了对考生心理疏导的引导,以倾心交流、触摸内心等为命题核心的“真情”类命题呈快速上升趋势,“用真心换真情,以真情唤真心”逐渐成为此类作文的主流价值诉求。比如,2012年的中考作文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